2019届通用版: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2016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八单元第28课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
第28课时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 提升课)
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整合
一、比较中国近代五种经济形态 经济形 态 产生条件 发展概况 鸦片战争后开 始解体,新中 国成立后被消 灭 以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为主 要表现形式, 新中国成立后 结束 历史影响 封建性质;在封建 社会中一直占主导 地位 凭借政治特权和经 济实力,长期占据 优势地位,破坏了 中国的经济主权, 阻碍了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次鸦片 战争之后,清 洋务经 政府面临着 内忧外患的 济 局面 中国自然经 民族资 济逐渐瓦解; 外商企业刺 本主义 激;洋务运 经济 动诱导
经济形 态
产生条件
发展概况
随着南京国民 政府的建立而 形成,抗战期 间迅速膨胀, 新中国成立后 被人民政府没 收
历史影响
官僚资 1927年南京 本 国民政府的 主义经 建立 济
万枚纱锭, 41.8% 集 中在上海 , 37.9% 在 天津 、武汉、无
锡、南通、青岛。材料主要表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D ) A.原料供应不足 B.发分布失衡
解析:题干信息主要涉及民族工业的地域分布情况,主要集 中在上海、武汉等交通便利的沿海、沿江城市,而河南、河 北、山东分布却很少,故D项正确;A、 B、C项在题干中没 有体现,故A、B、C项错误。
„„。此材料可以印证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 )
A.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 B.手工业生产方式日趋流行
C.近代工业企业体系的完备
D.遭到旧习俗、旧观念的抵制
解析:材料无法体现受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故A项错误; 据材料“启沅提议创用汽机”可知采用机器生产,而非手工 业生产方式,与材料意思不相符合,故 B项错误;材料不能
2019年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试题:第8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含答案
单元小卷(八)第八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间/ 45分钟分值/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世纪60年代,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浙江北部地区的蚕桑业发展迅速,茶叶生产数量和规模也有发展。
这一发展()A.导致了广大农村经济凋敝B.加速了农业生产专业化C.促进了近代企业大量出现D.瓦解着传统的经济模式2.1871年时,湖南、湖北的茶叶种植面积较10年前增加了50%,有些地方以种茶取代其他作物,如平江县“向种红薯之处,悉以种茶”,浏阳地区“以素所植麻,拔而植茶”。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列强侵略的势力深入到长江中游地区B.两湖地区的茶叶种植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出口获利多D.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3.近代中国第一家棉纺织企业——上海机器织布局,在成立伊始就从英国进口辊轴式轧机和织机,从美国进口环锭纺机和500马力的汽炉。
材料表明该企业()A.受外国资本的严密控制B.是由洋务派最早创办的C.创办初期重视引进技术D.在当时得到了外国扶植4.有人说,鸦片战争后中日两国同时学习“西洋文明,一个从内心革新变化,另一个则止于外形。
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饭吃,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衣穿。
当饭吃的消化了,强身健体;当衣服穿的只撑起了一个模样……结果一个成功了,一个失败了”。
材料意在()A.对洋务运动的失败进行反思B.对西学东渐进行肯定C.肯定发展近代工业的重要性D.指出明治维新的成功之道5.下图是中国近代不同时段机器设备进口年平均值的变化情况。
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洋务运动的进一步发展B.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C.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D.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动6.在历史学习中要注意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下表中历史概念和解释对应正确的是()7.1907年,张謇在崇明建成大生纱厂分厂,并向商部申请了“二十年内,百里之内,不准别家另设纺厂”的特权。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人教版单元综合检测: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经济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
单元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河北梁集中学一调)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外国企业由于拥有巨额资本和强大的生产力,即使在偏僻的山村,其产品比中国对手也更畅销。
……把传统纺织作为副业生产的农村妇女失去了工作,农民则连勉强糊口也日益艰难。
”这一现象的影响是( )A.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B.外国商品完全取代国货C.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强大2.下表为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输出货物总值的统计情况表,造成表中反映的现象的原因是( )时间(年) 1842 1844 1846 1848 1850 1852 1854 输华货物总值(万英镑)96.9 230.5 179.1 144.6 157.4 250.4 100.1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较少B.中国人不喜欢英国的货物C.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表现D.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3.(2017四川内江五模)以下是1840—1886 年中国茶叶出口总量变化表,出现这一变化本质是因为( )年份1840 1843 1860 1870 1886万吨 1.9 0.81 5.51 10.00 13.41A.中国茶产业发展兴盛B.中国农产品商品化,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中国传统产业在世界占有优势D.随着中西文明交流,中国饮茶之风在西方盛行4.(2017山东淄博二模)洋务派创办的天津机器局“今其制造,略已扩充,制造制铁机、制铜机、火药炮弹、铳炮、钢铁诸器,并铸造银货,其分厂极多……(甲午)战后颇有扩张,其业之兴盛有可望也”。
这表明甲午战争以后( )A.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B.洋务运动已宣告失败C.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D.洋务企业未完全破产5.(2017安徽合肥三模)“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材料旨在强调( )A.洋务官员思想的落后性B.洋务官员的主观随意性C.洋务运动的客观进步性D.近代工业化道路偶然性6.朱其昂于光绪四年(1878年)在天津紫竹林村创办火磨制粉厂,开天津机磨面粉之先河。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必考部分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社会生活与社会史观 (1)社会生活: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由社会的经济、政 治、文化、心理、环境诸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一系列极为复杂 的、多层次的社会现象。广义的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政治生 活、精神生活相对应。狭义的社会生活,就是指社会日常生活, 主要表现为个人、家庭及其他社会群体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消费 性活动,包括吃、穿、住、用、行、文娱、体育、社交、学习、 恋爱、婚姻、风俗习惯、典礼仪式等领域。
本主义缺少资本原始积累,资金 积累
严重不足
一开始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 工业化 先是从轻工业开
轻工业是辅助,工业结构极不合 次序 始,再发展重工业
理
[针对训练3]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市场上花贵纱贱,华商 纱厂普遍面临生存危机,但在同一市场条件下,在华外资纱厂与 华商纱厂境况和赢利状况却颇不相同。这主要是因为( )
A.军阀割据政局动荡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卷土重来 C.官僚资本的挤压 D.民族工业缺乏竞争力
解析:选D。之所以出现这一差距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民族工 业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等主观因素造成缺乏竞争力,故D项正 确。
开放类材料解析题——图文分析说明型 [典题例证] (2016·高考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 通商口岸。自 1898 年至 1910 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 30 余个商 埠。
(2)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 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 问题等社会问题,关注社会经济变迁及其对民众生存状态和风俗 习惯的影响,关注社会的进步。社会史观认为,研究历史,不仅 要“眼光转向”,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 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 “小事”,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小人物”的历史, 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本质上体现了大众化、生活化的特 点。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的转变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变动的原因及影响1)原因西方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一般是先用武力开道,通过发动侵略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从中攫取大量的政治、经济特权,之后再凭借取得的特权,在中国倾销商品或进行投资。
2)表现(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仍占主导地位。
(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出现。
(3)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
(4)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3)影响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主权,使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客观上传授西方先进的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冲击了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推动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
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1、小农经济开始解体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入鸦片战争后,列强从与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中获取了许多政治经济特权。
英美等国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但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
19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列强的商品凭借低关税等特权,以低廉的价格大量的涌向中国市场2)过程:①鸦片战争前,自然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②鸦片战争后,洋纱输入,取代土纱,是家庭棉纺织业“纺”“织”分离;后来,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国的“耕”“织”分离。
破产的手工业者沦为过剩的劳动力,未破产的手工业者靠买洋纱织布,都以不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3)影响: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2、商品经济的发展鸦片战争后丝、荼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3、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第一、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原料和商品生产与世界经济发展形势相联系,中国的出口贸易多被外商操纵,并服从于外国资本的需要,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第二、促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成分,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企业相继诞生。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 第8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 第17讲
影响
史料主旨
解读信息 ①“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 动力移至手工织布。„„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 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家庭棉纺织业的“
史料二: 纺”与“织”分离 近代工业 ②“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 化对近代 织品及编花边”→新的手工业行业增多 中国产生 ③“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 的作用 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技术 得到革新
③筹划海防:从 19 世纪 70 年代中期起,先后建成了北洋、 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京师同文馆 等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 ④近代教育:创办了____________
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4)结果: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 败。 (5)影响 ①洋务派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
解析:洋务运动以“自强”为口号,引进西方技术建立了近 代军事工业,开启了中国军事近代化,与题意相符,故 A 项 正确。
考点二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阶段
时间
原因 (1)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主要史实 (1)上海的发昌 机器厂(2)广东 南海的
19 世纪 (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 产生 六七十 的刺激 年代 (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 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历史脉络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串点引线
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 大变化 鸦片战争后,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经济结构 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洋务 企业的出现、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等。 中国被迫放弃 “闭 关锁国”政策,开始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髦的转身——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原因(1)外因:西方文化渗透和西方某某思潮的影响。
(2)内因:政治运动影响与国民政府的推动。
2.表现(1)衣: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装”逐渐流行;辛亥革命后,某某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2)食:鸦片战争后,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住:一些中国官员和商人开始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4)社会习俗时期变化特点戊戌变法“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辛亥革命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的革命色彩;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仪式简约文明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庸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
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中国近代史》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改革开放前(20世纪50-70年代)(1)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
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劳动就业问题。
(2)表现: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人们衣着朴素,食物简单,住房拥挤,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较低。
2.改革开放后(1978年至今)(1)原因: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2)表现领域变化服饰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饮食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居住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习俗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休闲方式多样化;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教材补遗]__现代婚姻习俗的进步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中华人民某某国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女子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
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某某主义婚姻制度”。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
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发展处于自由资本主 义发展阶段。 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确立资产阶级代议
制的政治统治。
(3)对外关系 列强对东方落后国家侵略扩张。
客观原因(中国) 政治:专制统治腐朽 经济:农耕经济落后于工业文明 外交:闭关锁国 侵华特征
方式: 范围: (1) 政治上主要是以战争为手段. 经济上主要是输出商品、掠夺原料 (2)主要在沿海、沿江 (3)侵华主要国家是英美法等资本主义工业 侵华的主要国家 及其关系 强国和相对落后侵略成性的封建俄国。 列强间关系以相互勾结为主。
立。 ——严复《原强》(1895年) (2)据材料二,指出严复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 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6分)
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把侵略 矛头指向中国。从此,中国在列强的铁蹄下逐步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领导了洋务运动,使 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并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 生。1840——1895年这个时期中国的近代化侧重于 经济的工业化和思想上学习西方的器物。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中国再次成为侵略的目标。1895年之后,随着民族危 机的不断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 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中国有志之士的觉醒与进一步 的探索。中国在政治近代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 并为中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积蓄了力量。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1900 民族资本 主义初步 发展 维新变 法运动 三民主义
1911 民族资本主 义迅速发展
1915 马克思主 义的传播
1919
交通、航空、婚姻、社会习俗不断变化
一条线索: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以及 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另一条线索:是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八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
视角2 从近代婚姻习俗变革角度命题 近代婚俗的变革深受西方影响,但中国传统的婚俗仍 然存在,呈现新旧并存的特点。高考命题会运用实例及记 载,考查近代中国婚姻习俗的变化及其呈现的特点。解题 时需结合具体情境分析。
[对点训练 2] (2017·湖南十三校联考)民国三十六年
结婚证上证词:“喜今日嘉礼初成,良缘遂缔。诗咏关 雎,雅歌麟趾。瑞叶五世其昌,祥开二南之化。同心同 德,宜室宜家。相敬如宾,永谐鱼水之欢。互助精诚, 共盟鸳鸯之誓。此证!”下列对这张西安政府机关刊印 的结婚证评论正确的是( )
3.把《剪辫通令》误记为是维新变法时发布 辨识 维新派只是倡导“断发易服”,1910 年清政 府颁布准许自由剪发法令;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发出《剪 辫通令》,民国政府是强行剪发。
4.夸大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的范围和影响致误 辨识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区域发展不均衡。 中国近现代,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人们的社会生活近代 化程度较高,但在偏远农村和内陆地区却变化不大。中国 近代社会生活受西方外来文明影响深刻,加剧了我国近代 社会生活的转型,推动了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的步伐,但 也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化色彩。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人民日报》《红旗》 等党报党刊,还有《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内容比较 丰富。
(5)改革开放后,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2.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 ①1905 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_定__军___山__》首 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 题材的电影纷纷被搬上银幕。 ③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走向一个辉煌的新时代。
(2)电视。 ①1958 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 业的诞生。 ②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节目日渐丰富。
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知识梳理(一)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出现工业化的趋势;政治上西方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民权、平等思想传入,出现民主化的趋势;思想文化方面反对传统儒教,提倡学习西方,出现了科学民主的趋势。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一步步向现代化迈进,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迈进。
随着这些变化,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1)衣:人们的衣着,基本上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面貌和现代化的程度。
辛亥革命前,有不少仁人志士率先奋起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治的决心。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令,几年里全国男子绝大部分都剪掉了辫子;服饰上的变化是出现中山装和旗袍;同时废除了残害妇女身心健康的缠足陋习。
在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服装样式也逐渐多样化,男装以西服和茄克衫为主,女装式样更多,牛仔服是男女青少年喜爱的款式,最为流行。
展示新颖款式的时装表演会接连不断,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2)食:饮食习惯具有强烈的民族传承性,也受着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影响和制约。
如南方稻作农业区以稻米为主食,北方旱作农业区则以菽麦粟米为主食。
民国时期的饮食结构有了新的变化。
在一些沿海城市,西餐已逐渐成为时尚的佳肴。
外国传来的卷烟,大量地排挤了中国的旱烟和水烟。
这些现象,使中国的传统食品工业发生了变化。
但在广大的农村,贫苦农民仍旧是吃糠咽菜,西方食品在那里根本没有市场。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国家对城镇居民实行粮食定量供应。
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绝大部分人的饮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主要是饮食多样化,主食的比例逐渐下降,副食和果品的比例逐渐增加。
近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必考部分第八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9讲中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必考部分第八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9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下达标练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必考部分第八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9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下达标练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必考部分第八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9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下达标练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9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下达标练(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孙中山割辫子于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之后;黎元洪割辫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吃过很多洋面包的辜鸿铭在辛亥革命很久以后还拖着辫子.这说明剪辫( )A.促进民主共和观念传播B.是观念与立场变革的象征C.给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影响D.先后次序反映了觉悟的高低解析:选B。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促进民主共和观念传播,孙中山割辫子于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之后,故A项错误;孙中山剪辫子表明他要推翻清政府的统治的决心,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说明他为了夺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而假装共和,吃过很多洋面包的辜鸿铭在辛亥革命很久以后还拖着辫子,说明辜鸿铭的思想里还有封建意识,故B项正确;给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影响,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但题干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先后次序反映了觉悟的高低,这个结论不正确,故D项错误。
高三历史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知识点二 1.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1
①一战期间,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
②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 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政府实行有利 于发展经济的政策,也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也有力地促进了民族 工业的发展。
(2)表现: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轻工业迅 速发展,重工业和新兴的民族工业——化学工业 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范旭东被称为中国化 学工业的代表人物。
令》 (6)维新人士发起女权运动,推动了不缠足运动
的开展。
2.报刊与电影 (1)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太平天国时期民众
开始有了新闻观念,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出版时 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点石斋画报》是创办最 早的新闻画报。清末四大小说期刊是《小说林》、 《月月小说》、《绣像小说》、《新小说》 (2)维新运动时期,报纸成为宣传变法的武器, 新文化运动以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
【示例2】对下图(图示为汉阳铁厂全貌)所示信息
表述正确的是
()
A. B.图示企业是洋务派在“自强”旗号下创办的军事
工业
C.图示企业的创办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D.图示企业是洋务派在“求富”旗号下创办的民用
答案 D 错因分析 学生误选B的较多,汉阳铁厂是洋务派代表张之洞创办的 民用工业,而非军事工业;A说的是广东继昌隆缫丝厂;C说的是鸦片 战争。答案为D。
错误。根据本题的关键语“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不难得出
答案为D。
易错点3 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认识不准确
【示例4】 “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
瞥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这首诗描
2020高考历史大一轮习题:单元提升练(八)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经济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解析
单元提升练(八)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共计50分)1.(2016·江西重点中学考试)有学者认为,“在近代中国,经济的转型主要表现为传统经济结构逐渐瓦解,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无到有的形成和发展。
近代社会转型主要表现在使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的工业化进程中。
”对材料的理解最确切的观点是()A.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B.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C.近代中国工业经济的产生D.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变化解析根据材料“经济的转型主要表现为传统经济结构逐渐瓦解,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无到有的形成和发展”可知材料最确切的观点是阐述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与近代工业的产生,故A项正确;B、C项仅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一方面内容,具有片面性,故B、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 A2.(2017·广东清远模拟)晚清时期,外国商品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严重滞销到逐渐打开市场的转变过程。
促成这一转变的因素不包括()A.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B.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C.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D.近代运输业的发展解析近代资本主义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一系列战争,促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逐渐瓦解,从而促进了农产品的商业化,中国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附庸,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外国商品不断打开市场最主要的推动力就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不断入侵,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近代工业在中国市场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排挤,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无论古代、近代还是现代,运输业的发展都对商品打开市场起到重要作用,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C3.(2017·山西阳泉调研)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至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两幅图可以说明的问题是()A.棉纱进口增多导致棉布出现了滞销B.近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中国近代纺织业在逆境中无从发展D.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解析左图棉布进口总体上稳中趋减,不能反映滞销,故A项错误;近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主要体现于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材料中列强向中国输出棉布棉纱,故B 项正确;根据材料“19世纪60至80年代”以及右图棉纱的进口增加可知,洋务企业与民族工业在逆境中成长,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等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 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表现:
①1914—1919 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重工业也有一定
的发展。 ②代表人物有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
(3) 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
运动放到世界和中国的大背景下,从指导思想、结局等方面理
解其局限性和客观作用,分析洋务派和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 等人的联系与区别。
【点拨反思】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 西方列强的侵略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 观念,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 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2) 因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 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3) 中国人民反 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 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
自19世纪中期起,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及社交礼 仪等方面发生了种种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水上交通、铁路、公路、民航等现代交通工 具发展较快,新式通讯工具也得到较快的发展。报刊、影视和 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在传播知识、开启民智、舆 论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民族工业的发展。 (4) 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持近
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
二、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1.原因: (1) 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并 给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带来强烈的冲击。 (2) 政府政策的影响,特别是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
(4) 习俗:辛亥革命后“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在大城市
2019年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8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时空坐标
主题线索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及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主要包括四条知识主线。
线索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随着列强的侵略,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在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线索2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诞生;经历了甲午战争后、一战期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日益萎缩,发展陷入绝境。
线索3 近代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鸦片战争后,随着中西方文明碰撞和交汇,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社交礼仪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呈现中西合璧的特点。
线索4 近代交通、通信及大众传媒的发展
近代以来,交通和通信工具及大众传媒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呈现出近代化、世俗化及大众化的特点。
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2)轮船招商局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办的? (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轮船 招商局在促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方面的积极 作用。(6分) (2)背景:工业革命后,西方公司的示范;洋 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 输等方面的困难。 作用:引入股份制公司组织形式,有利于吸引 投资,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创建与发展;开创了 近代民族航运业,抵制了外来侵略,维护了民 族利益;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为近代工商业 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目的
性质 政治
中体西用,维护清统治
内 容
经济
没有触及旧制度的改革,没有 新制度的建立 创办民用工业
军事
文化
创办军事工业,建立新式海军
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
①原因 没有经过手工工场阶段,没有 连续性,不是中国生产力发展 的结果; 没有机器的发明,直接从西方 ②途径: 引进机器、设备和技术; 特 点 ③过程: 先军事工业,后民用工业, 先重工业后轻工业。 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④内容: 不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 ⑤根本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
官僚资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统治者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建立和发展 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是政治不民主、 经济不发达的产物。19世纪后期清政府 洋务派开办的近代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 是中国官僚资本的雏形。以后北洋政府 由外债支持建立的一些官办企业也构成 官僚资本的一部分。
1936年以后,近现代历史文献中使 用的官僚资本一词,主要是指国民 党统治集团中的蒋介石、宋子文、 孔祥熙、陈立夫四大家族,凭借国 家政权的垄断力量,通过发行公债、 苛捐杂税、商业投机、通货膨胀等 手段巧取豪夺而建立起来的资本主 义工商企业。
解体的 主因 解体的 程度 解体的 速度 解体的 后果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8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
第八单元单元整合(八)专题框架构建│专题纵横拓展│学科技能提升专题框架构建【认读导引】两条主线: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三个角度:工业文明冲击下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历程;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四大重点: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近代交通、通信及大众传媒的发展。
专题纵横拓展纵向贯通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特点1.近代工业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程曲折。
2.近代工业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近代工业化的领导权。
3.近代工业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它的主要推动力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事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4.近代工业化畸形发展。
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轻工业发展迅速。
【考题例证1】《湖北工业史》记载,1863年俄国茶商李凡诺夫在汉口开设顺丰砖茶厂。
到1873年将原来的手工制作砖茶改为用机器压制,从而成为湖北使用机器生产的第一家近代工业企业。
这表明( )A.外国人在华开设工厂已合法化 B.部分民族企业由手工工场转化而来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列强入侵客观上加速了近代化进程专题纵横拓展【解析】 D 外国人在华设厂合法化是在甲午战争后,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民族企业的信息,故B项错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故C项错误;据材料“改为用机器压制”和“第一家近代工业企业”可知,列强入侵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故D项正确。
二、运用新史观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纵横拓展史观结论史实论证近代化史观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表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逐步近代化 服饰从长袍马褂发展到西装和五彩缤纷的休闲服装;饮食从传统饮食到引进西餐;中国风俗礼仪的变化受到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也表明人们的思想走向近代化;近代以来,中国相继出现轮船、电车、火车、汽车、飞机、邮政、电报和电话等工业革命的产物,反映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国逐步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专题纵横拓展史观结论史实论证全球史观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使近现代中国更快地融入世界 近代以来,中国相继出现轮船、电车、火车、汽车和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大大缩短了与世界各地区的距离;邮政、电报和电话等通信工具的发展,大大加强了与世界各地区的联系,中国逐步融入世界文明史观 物质生活、社会习俗和大众传媒的发展都促进了中国文明的发展 物质上的衣食住行在近代以来不断走向先进和文明;精神上改变陈规陋习,推广文明礼俗;报刊、电影和电视等大众传媒的发展,推动了人们文化修养的提高和视野的不断开阔。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经济及社会生活变迁 8.22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
提示 进一步宣传了“自由”“平等”的思想,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妇女解放。 8.到南京临时政府时才开始允许自由剪发、废止缠足。( ✕)
K12课件
5
自主学习•
考点一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9.下列竹枝词中,不能反映晚清时期新的社会风尚的是( D ) A.门外电灯明似昼,陕西巷深醉琼林
12
自主学习•
考点二 交通、通讯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14.[史料](2014 ·天津高考,T13) 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 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 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 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
Copyright 2004-2—0— 11摘A编s自po孙s燕e京P《ty晚L清td社.会风尚研究》
[问]史料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 ”的原因。
提示 洋气:西方式生活时尚。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 方文化的影响。
K12课件
4
自主学习•
考点一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E衔v烟a卷lu,at时io辰n表o链nl,y.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 C即品re便,a是原te内先d地的w甚“it至扬h 某气As些”p乡“o村今se,则.S日竟l用曰id洋‘es货洋f也气o有’r .所了N流”E行。T 。3.洋5货C成lie为n某t 些P人ro生fil活e的5必.2需.0.0.
B.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
C.衣裳朴素容幽静,程度绝高女学生
D.十三行畔搬洋货,如看波斯进宝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通用版:第八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内江模拟)以下是史料记载,1840—1886年中国茶叶出口总量变化表,据此表明()A.B.中国农产品商品化,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中国传统产业在世界占有优势D.随中西文明交流,中国饮茶之风在西方盛行解析:从数据来看茶叶出口量不断增加,再结合1840—1886年的时代背景很容易得出中国农产品商品化,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B项正确;中国茶产业发展兴盛只反映了现象,没有反映其本质,故A项错误;中国传统产业在世界占有优势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D选项是现象不是本质,故D项错误。
答案:B2.(2018·芜湖模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专利制度作为一剂救国“良药”被洋务派引入中国。
但洋务运动以“官督商办企业专利权”把中国专利制度引上了畸形发展之路,直至清王朝覆灭,清政府始终没有正式的专利法规出台。
其主要原因是()A.顽固势力破坏专利制度B.西方专利制度不适合中国C.洋务企业实行垄断经营D.清政府法制建设比较落后解析:西方的专利制度被洋务派变异为“官督商办企业专利权”,使得本该仅为企业保证人的政府还兼任了企业最高决策者的角色,其实质上是垄断了企业一切的经营管理大权,这是一种很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畸形和病态的管理制度,故C项正确。
答案:C3.(2017·岳阳质检)一个英国人曾记载:“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
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
”这反映了当时()A.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B.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英国低C.传统手工技艺优于机器生产D.中国棉布纺织技术优于英国解析:根据材料说明中国土布与英国手工布相比具有一定的价格与质量优势,故A项正确;B项是材料中中国土布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原因,非材料所问,故B项错误;机器生产具有手工生产不能比拟的优势,故C项错误;中国棉布纺织仍是手工劳动,而英国棉布纺织已使用机器生产,故D项错误。
答案:A4.(2017·淄博模拟)洋务派创办的天津机器局“今其制造,略已扩充,制造制铁机、制铜机、火药炮弹、铳炮、钢铁诸器,并铸造银货,其分厂极多……(甲午)战后颇有扩张,其业之兴盛有可望也。
”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以后()A.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B.洋务运动已宣告失败C.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D.洋务企业未完全破产解析:根据材料中“洋务派创办的天津机器局……(甲午)战后颇有扩张,其业之兴盛有可望也”得出洋务企业未完全破产,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答案:D5.(2017·新余二模)据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统计,中国国内市场四大类商品货值所占比重如下表,它反映出该时期()A.C.传统生产方式稳固D.官僚资本迅速扩张解析: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占据接近75%的比重,这就很充分的表明了传统生产结构的稳固,故C项正确;A、B两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答案:C6.(2018·龙岩模拟)下表所反映的资本构成()甲午(1894年)前新式企业资本构成表(不含企业增值资本)B.表明私人资本占据了主导地位C.证明国家资本遭外资股份侵入D.加快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解析:材料中企业资本来源既有封建国家资本、私人资本、买办、官僚资本,还有外国资本,可知当时中国企业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特征,故A项正确。
答案:A7.(2017·大连模拟)下表为1933—1936 年中国轻工业平均指数增长表,这一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B.美国扶蒋反共政策影响C.国民政府经济政策推动D.国家统一社会环境稳定解析:1927—1936年国民政府实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工商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故C项正确;A、B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答案:C8.(2017·临汾质检)《时代周刊》报道:1931至1933年抵制日货运动的全面化和激烈化超过了过去的任何时期,并出现了民族主义热情下的暴力化和政府积极参与的制度化倾向。
该材料反映了() A.民族工业迎来黄金时期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C.抗战以来民族意识增强D.南京国民政府积极主动地抗日解析:材料说明1931—1933年抵制日货运动迅速发展,且出现民族主义热情下的暴力化和政府积极参与的制度化倾向,说明抗战时期随民族危机加深,反日抗日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故C项正确。
答案:C9.(2017·山西模拟)1896年6月30日,上海《申报》上的《徐园告白》登出告示:本园于廿日起,每夜开放至十二点钟止,内设西洋影戏……同时穿插唱戏、“杂耍”和“戏法”。
这反映了() A.徐园成为中国最早的电影院B.西方电影成为主要的娱乐方式C.西洋电影与传统戏曲互为促进D.娱乐方式日趋多样化解析:仅根据个例不能断定最早,故A项错误;根据一个影院的情况,不能得出电影成为主要娱乐方式,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二者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内设西洋影戏……穿插唱戏、‘杂耍’和‘戏法’”,表明人们娱乐方式存在多种选择,故D项正确。
答案:D10.(2017·保定模拟)下表为1927年《学灯》编辑部对社会上婚姻观念的抽样调查情况,由表格信息可看出当时婚姻观念()C.保守思想占主流D.淡化了门第观念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927年”和对解散婚姻比例的增多,得出此时受新文化运动传播民主、科学思想的影响,故A项正确;影响婚姻观念的主要因素是内因,政局动荡是外因,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的比例可以看出:新潮思想占主要地位,故C项错误;题目中并未牵涉到门第观念,故D项错误。
答案:A11.(2017·保定模拟)1922年上海的公共汽车公司在报纸上打出这样的营业广告。
“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请看欧美列强由人力车而马车,由马车而脚踏车而汽车、电车,愈来愈省时间,有利于农工商学各界”。
这则广告() A.旨在引导民众正确看待西方文明B.认为新式交通有助于提高效率C.说明新式交通已为广大人民所接受D.体现出了对西方文明的盲目崇拜解析:根据材料“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请看欧美列强由人力车而马车,由马车而脚踏车而汽车、电车,愈来愈省时间”得出该广告认为新式交通有助于提高效率,故B项正确。
答案:B12.(2017·荆州调研)1903年10月,《申报》载文:“考东西洋各国所出各报,必经官吏核明,始行刊布,其于谤议泄漏,亦皆悬为厉禁。
中国未有报律,故终无法以处之。
必欲整顿各报,非修订报律不可。
否则非徒禁人阅看、禁人代售均为无益之空言。
”这反映出()A.清政府加强了新闻立法管制B.清政府实行禁止华人办报政策C.外国人垄断中国新闻报刊业D.新政期间大众传媒得到了发展解析:材料中没有政府加强管制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禁止华人办报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中国的报刊业为外国人掌控,故C项错误;根据“中国未有报律,故终无法以处之。
必欲整顿各报,非修订报律不可。
否则非徒禁人阅看、禁人代售均为无益之空言”说明近代中国报刊业兴起的乱象,希望政府能出台法律进行规范,由此可推断大众传媒得到了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其中,第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2017·太原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报纸起始于唐朝,宋朝有了较大的发展,“邸报”是其中最流行的称呼。
“邸报”的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书命令,皇帝的起居言行,政府的法令、公报,有关官吏任免赏罚的消息和大臣的章奏文报(重大军情)。
宋朝的“邸报”大部分是手抄的,其中的小部分可能使用雕版印刷。
“小报”流行于南宋,是一种非官方的报纸。
内容以“邸报”所不载的大臣章奏和官吏任免消息为主,也发表过一些要求抵御金兵入侵的议论。
它的出版,受到当时政府的查禁。
16世纪中叶以后,明朝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在政府的监督下,编选一部分从内阁有关部门抄来的邸报的稿件公开发售,这一类报房大多设在北京,它们所发行的报纸,通称“京报”。
1638年以后,普遍使用活字印刷。
出版和派送京报,从明朝中叶起,成为一项公开的职业。
明末“京报”曾经刊载过社会新闻。
清朝入关后,北京的报房曾经达到十家以上。
——梁甲庐《中国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材料二近代报纸是外国人首先办起来的。
19世纪,外国人在中国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中外文报刊,占当时中国报刊总数的一半以上。
19世纪50年代起,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开始办报,1895年以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办报,鼓吹变法。
《时务报》最多时日销达一万七千份,成为当时国内最受欢迎的一份报纸。
同时,一大批学习最新科学技术知识的专门性刊物陆续问世,如《农学报》、《新学报》、《格致新报》、《普通学报》、《中外算报》、《地学杂志》等。
除《地学杂志》在北京出版外,其余都在上海出版。
文学期刊也在19世纪70年代出现。
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等著名长篇小说,都是在这些刊物上首先和读者见面的。
1927年后,沪宁一带成为全国报刊的中心,上海一地报纸超过五十家,全国日发行量五万份以上的报纸全部集中在上海。
——姚琦《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百年社会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报纸发展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变化原因。
(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中国近代报业出现的新变化。
(13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趋势”,根据材料一的信息回答。
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官方主导到允许民间发行”“逐渐使用新式技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2)问,首先根据材料信息阐明中国近代报业的新变化,然后,从原因、影响等方面评述。
答案:(1)趋势:由官方主导到允许民间发行;逐渐使用新式印刷技术;出现了相关职业(专业化);报纸内容趋于多样化。
原因:社会经济发展;印刷技术进步;政府政策放宽;社会关注度提高。
(2)变化:出现大量外国人办的报刊,中外文均有;种类增多,发行量增大;带有政治救亡色彩;出现专业性刊物;报刊业中心转移到上海。
评价:新变化源于西方侵略及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新变化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了清末政局变化,促进了文化传播和民众启蒙,活跃了民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14.(12分)(2017·商丘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经济实体的独立运行,主要依据市场需要和价值规律的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