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提供一份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5篇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5篇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5篇高质量的教学设计都是我们根据自己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写出的,这是教师为了更有力把握知识点提早整理的文字载体。

“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作者:杨金阁孙华丽来源:《家长·下》2024年第02期“教、学、评”一体化由“学教一体化”“教评一体化”“评学一体化”三要素组成,要求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教师的教学与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与教师教和学生学达成一致,引导学生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目标,展开更加富有导向性的课程学习。

高中化学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评”一体化,从不同维度出发,让教、学、评三者间协同一致,为学生提供更为深远的发展空间,促使他们获得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其教学价值,一案到底,论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旨在让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模式更为优化。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概念阐述《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了“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强调教师要贯彻“素养为本”的化学学习评价观,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由此观之,高中化学教师在推进实现教学改革与优化的过程中,要着力于教、学、评三者间的协调一致,让教学评价贯穿于高中化学教学的全过程,支撑学生完成更加富有针对性、导向性的化学学习活动,发挥以评定教、以评促学的价值与功能,形成一个动态的“教、学、评”循环体,整体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着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

“教、学、评”一体化指的是教师将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三个要素“教”“学”“评”以科学的方式融合成一个整体,合力实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一种教学策略。

“教、学、评”一体化的关键是“学”,即学生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完成知识的理解、应用及实践,培育并发展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及核心价值观。

以“学”为中心,“教”与“评”活动均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让其掌握高效学习的技巧。

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应该明白“教、学、评”一体化中的三要素并非独立、静止的,而是基于具体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互相串联、互相融通,三者间相互对应、相互促进,力求驱动学生取得更为理想的学习效果。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全部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全部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全部引言:高中化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合理的教学设计案例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旨在提供一些指导和灵感,帮助教师设计出更加优秀的化学教学方案。

一、化学实验设计案例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感受化学现象,加深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设计案例:1.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酸碱溶液互相中和后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酸碱的性质和中和反应的产物。

2. 金属与非金属的活动性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金属与酸、碱反应时的变化,了解金属的活动性规律。

3. 化学平衡实验:设计反应物浓度、温度等条件的改变,通过实验观察反应前后物质浓度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

二、化学探究设计案例探究式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以下是一些化学探究设计案例:1. 食盐中钠离子的检验: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流程和步骤,使用化学试剂检验食盐中是否含有钠离子。

2. 不同气体导电性的探究: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通过观察气体在导电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探究不同气体的导电性质。

3.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改变反应物温度,观察反应速度的变化,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规律。

三、化学应用设计案例化学应用是将化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以下是一些化学应用设计案例:1. 化学清洁剂的配制:根据一定的比例和配方,学生需要使用化学知识制作一种具有清洁效果的清洁剂。

2. 维生素C含量的检测:学生使用溶液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来检测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通过比较不同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了解食物中维生素C的重要性。

3. 可降解塑料的制作:学生需要使用化学反应制作一种可降解的塑料,了解可降解塑料的环保特性和优势。

结论:通过以上设计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优秀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作者:李晓华来源:《读写算》2018年第33期摘要在以往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学、评相分离的教学问题。

而在新课程理念下,倡导教师要将教、学、评进行有机的融合,实现一体化教学,以优化当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构建一个高效的化学课堂,促进学生在化学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发展。

因此,本文主要站在教、学、评一体化的视角,依托于部编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内容,针对其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化学;一体化教学;教学设计;实施策略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3-0192-02在新时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面临着化学教学过程优化的教学任务。

尤其是在新课改不断深化发展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教学的评价都突显出一些问题,在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的情况下,教师难以切实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实效性。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的教、学、评问题分析高中化学教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依旧突显了不少的问题,从教、学、评这个角度出发,可将其问题归述为:新课改已经贯彻落实了较长的一段时间,但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高耗低效的问题。

表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缺乏活力、学生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缺乏自主性,同时教师的教学评价也存在滞后发展的问题。

总体而言,就是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和教学的评价没有得到有效的融合发展。

首先,教师的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学情,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没能满足学生的化学学习需要。

其次,教师在对自身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的时候,还是将教师评价作为主体,评价方式也依旧单一,评价内容也不够全面。

但是新课标已经提出了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评价内容要全面化等等方面的要求。

而教师现有的教学评价已经呈现出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的问题。

因此,在这样的教、学、评模式的发展现状下,高中化学教师应该朝着教、学、评一体化的方向进行探索与发展,既要改进自身的化学教学过程,又要积极地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同时也要全面做好教学评价,以全面促进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健康发展。

高中化学:指向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实例

高中化学:指向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实例

“境脉链接,模型建构”促进核心素养落地——以“硫和二氧化硫”教学为例*一、内容解读1.课标要求能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的角度,依据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硫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和变化,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硫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对环境的影响,与此同时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体现化学学科的价值。

2.教材分析本课时主要内容包括硫和二氧化硫。

在这之前,教材已经安排学习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物质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核心概念与理论知识以及金属单质与典型化合物的性质。

为了加强理论知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教材在编写时从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入手,从化学变化的视角考虑硫单质能否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等发生反应。

之后,根据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预测二氧化硫的性质,通过化学实验研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教材中资料卡片“食品中的二氧化硫”引导学生从正面认识二氧化硫的价值,从而能够辩证看待二氧化硫。

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认识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1.已有基础从知识层面来看,已经学习了酸雨的定义与危害;分类法、实验探究法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等基本理论;钠、铁、氯等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从能力层面来看,学生整体能力较强、素养较高;知道从价态、类别角度认识无机物的性质;从心理层面上看,高一学生思维敏捷、活跃,好奇心强,对化学实验有浓厚的兴趣。

2.潜在困难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系统学习方法还没有掌握;实验思维不够严谨;尚不能认识到物质性质的多样性:既有一般规律又有特殊性。

三、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硫的原子结构,推断硫元素可能的化学性质并进行证实,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改编自:王星乔.“境脉链接,模型建构”促进核心素养落地[J].教学月刊(教学参考),2019(7-8):68-72.化硫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通性、还原性、漂白性),能用化学方程式描述酸雨形成过程及尾气处理涉及的物质变化,初步形成“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2.通过酸雨成因的探讨,认识到二氧化硫与其它含硫物质间可以相互转化,且需要一定的条件;3.通过二氧化硫相关实验现象的分析推测二氧化硫的相关性质,形成基于物质类别和价态对物质性质进行预测和检验的认识模型;4.能设计酸雨形成的模拟实验方案,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操作,客观进行记录,对实验现象作出解释;5.通过镇海炼化含硫烟气处理相关问题探讨,认识到二氧化硫过量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能从化学的角度提出减少硫酸型酸雨的措施,具有“绿色化学”的观念,赞赏政府、企业为改善环境所作出的持续努力。

高中化学“教学案一体化”的设计及应用分析

高中化学“教学案一体化”的设计及应用分析

高中化学“教学案一体化”的设计及应用分析林让议(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福建·泉州362500)摘要高中化学是高中一门重要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行,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渐渐显露出来。

教学一体化设计与运用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将其运用于高中化学教学当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充分尊重,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升。

本文首先对教学案一体化进行概述,然后探究分析了高中化学“教学案一体化”的设计及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案一体化设计与应用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从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普遍偏弱。

教学案一体化是指通过连接教师教案与学生学案,促进师生互动,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也渐渐被运用于高中化学教学当中。

1教学案一体化概述1.1教学案一体化概念教师在制定详细教案时,结合师生两个角度,将教与学充分融合,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创新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目的的全新教学模式就被称为教学案一体化。

想要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运用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教学内容以及目的,然后根据学生基本情况,选取相应的教学方式,最后,教师还需要明确学生能够从课堂教学当中学到什么,只有这样,教师在进行教学案设计的时候,才更有针对性,在课堂教学当中的应用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1.2教学案一体化应用原则教学案一体化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效率、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教学案一体化在实际运用过程当中,应该遵守灵活机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设计应用原则。

其中,教学案一体化的第一原则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基于化学学科能力的高三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基于化学学科能力的高三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基于化学学科能力的高三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在“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下,教师要深刻理解“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真正含义,实时开展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树立“素养为本”的化学学习评价观,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功能。

一、“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提出的意义1. 指导教师明确目标:“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提出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既要设计教学目标,又要设计评价目标。

之前,高中化学教师在设计“钠、镁及其化合物”教学活动时,通常只会提出“了解钠、镁单质的生产原理”“认识钠、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学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等学习目标,对于课堂实践过程中是否真正实现了这一目标关注程度并不高。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提出后,教师不仅要关注教与学,还要注意将评价与之相结合,思考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课程设计目标,进而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

2. 促进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凸显:“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提出后,教师开始重新思考和权衡教学与评价工作,在组织“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化学反应中的热量”等教学活动时,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过程中,逐步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凸显出来,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3.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效率是高中化学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时应该关注的重点,是体现其劳动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提出后,化学教师在将评价活动与课堂教学活动融为一体的情况下,也应重视课堂教学效率是否得到提升,这样才能使“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更有意义。

二、“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化学实践教学策略高中化学课堂的组织并不容易,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活动更难组织,需要教师将教学与评价结合在一起,有效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进而实现以评促教的目标。

(一)创设真实情景,促使“教学评”在真实情景中进行情景教学法是当下教师和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出与其相关联的带有趣味性或者教育意义的情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基于化学学科能力的高三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基于化学学科能力的高三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四、总结
基于化学学科能力的高三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对学生提高化学成绩具有重要意 义。通过系统地讲解化学知识点、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及时的评价反馈,可以帮助 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学科能力。在高三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 能力、解题能力和反思能力,以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所 学知识。
二、文献综述
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在实践中的可行性有待提高。尽管有不少研究指出教 学评一体化可以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考试成绩,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 题和挑战。例如,部分教师对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认识不够深入,无法将其有效 应用于课堂教学;同时,受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过于注重 知识传授和成绩提升,难以真正落实教学评一体化。
基于化学学科能力的高三教学评一 体化设计
01 一、知识点讲解
目录
02
二、教学评一体化设 计
03 三、应用举例
04 四、总结
05 参考内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化学学科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三阶段作为学 生备考大学的关键时期,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化学学科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次演 示将从化学知识点讲解、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及应用举例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帮助 高三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点,提高考试成绩。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首先,我们对当地多所高中的化学 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教学评一体化的认识和应用情况。随后,我 们选取部分教师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在实施教学评一体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和挑战。
四、结果与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现状不容乐观。大部分教师对教 学评一体化理念的认识不够深入,且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具体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摘要:“教、学、评”一体化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指导思想,它注重课堂教学、学习和评价的结合,从而建立起一种有效而和谐的课堂教学关系,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将教学评一体化指导思想运用到课堂上,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化学知识,并以教学结果为依据,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达到教学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目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一体化设计在高中教学体系中,化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它包括了大量化学理论和实际操作的课程,学习难度系数很大。

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评被相互分割开来,在课堂上,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占据着绝对的比例,评价存在着滞后性和延迟性,不能对课堂上的教与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此,本文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进行了一番探究。

一、确立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就教学目标来说,它是教师进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对整个教学过程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从“教-学-评”一体化的角度来看,教学目标是保证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贯彻一体化思想的关键。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教学内容,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铁及其化合物》这部分的内容时,就可以先确定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第一,让学生能够列举、描述和识别具有代表性的含铁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和掌握不同氧化剂和还原剂对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了解不同价态铁的检验过程;其次,通过对氯化亚铁、氯化铁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实验的研究,让学生学会根据物质的种类和所含的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来对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做出合理的推测。

最后,用实验探索的过程来其强化学生设计、实施实验的能力,让学生能对实验的现象展开合理的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拥有一种良好的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以原电池单元教学设计为例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以原电池单元教学设计为例

教㊁学㊁评 一体化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以原电池单元教学设计为例蓝毅斌(福建省漳州市第三中学ꎬ福建漳州363000)摘㊀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要求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时ꎬ应指向化学核心素养的要求ꎬ紧紧围绕 教㊁学㊁评 一体化的理念ꎬ重新设计化学课堂教学方案ꎬ旨在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ꎬ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此作为研究切入点ꎬ以原电池这一单元教学为例ꎬ优化教学形式ꎬ开展素养本位的单元教学ꎬ帮助学生形成学科基本观念.关键词:核心素养ꎻ 教㊁学㊁评 一体化ꎻ原电池教学ꎻ单元教学ꎻ高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3)21-0101-03收稿日期:2023-04-25作者简介:蓝毅斌(1977.10-)ꎬ男ꎬ福建省漳州人ꎬ本科ꎬ中学高级教师ꎬ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㊀㊀受应试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制约ꎬ不仅导致课堂教学 低效化 ꎬ也严重阻碍了高中生的全面长远发展ꎬ还阻碍了 化学学科素养 的落实.在这一背景下ꎬ紧紧围绕 化学学科素养 的要求ꎬ依据新课程下的化学学业质量标准和 教㊁学㊁评 一体化的教学理念ꎬ重塑课堂教学模式ꎬ优化教学设计ꎬ培养和落实化学学科素养的要求.1新课程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第一ꎬ对核心素养解读不够深刻ꎬ忽略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作为实施课堂教学的主体ꎬ对化学核心素养㊁新课程的理解程度ꎬ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实施效果.在调查中发现ꎬ化学教师依然将自己定位于 知识型 教师中ꎬ以知识传输者的身份进行授课.在这种教学观念的指导下ꎬ教师常常忽略学生的学习需求ꎬ致使设计的教学目标㊁教学方法等ꎬ都背离了学生的认知发展区.第二ꎬ教学模式单一㊁教学手段滞后.按照化学核心素养下的要求ꎬ教师应指向学生的学习需求ꎬ科学设计教学方案ꎬ灵活开展课堂教学.但调查发现ꎬ当前化学课堂教学依然呈现出极强的 功利性 ꎬ常常为了满足高考的需求ꎬ采用 灌输式 的模式进行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制约下ꎬ致使化学课堂中出现了 教师灌输㊁学生被动记笔记 的现象ꎬ尤其是针对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ꎬ常常会跟不上教师的节奏ꎬ致使其成绩一落再落ꎬ甚至产生厌烦的情绪.第三ꎬ教学评价片面ꎬ价值功能发挥不够.就目前而言ꎬ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时ꎬ依然存在诸多弊端:对教学评价认知不够ꎬ常常忽视教学评价的实施ꎻ教学评价比较片面ꎬ常常着眼于学生的学习结果ꎬ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ꎬ致使现行的教学评价难以将学生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ꎻ部分教师虽然进行了教学评价ꎬ但并未将评价结果反馈到教学中.2 教㊁学㊁评 一体化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2.1 教㊁学㊁评 一体化内涵在最新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ꎬ不仅明确了新课程下的化学课程教学目标ꎬ还倡导101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时ꎬ积极落实 教㊁学㊁评 一体化的原则ꎬ树立起指向学科素养的评价观念ꎬ并紧紧围绕这一点ꎬ对学生的学业质量标准进行评价ꎬ借助教学评价的价值ꎬ使其与课堂教学深度整合到一起ꎬ最终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ꎬ形成教育合力ꎬ真正提升化学课堂教学效果ꎬ促进学科素养的有效落实.具体来说ꎬ 教㊁学㊁评 一体化属于一项系统化工程ꎬ以实现学生的学科素养作为主要宗旨ꎬ基于具体的课程标准㊁教材㊁学情等科学设计教学目标㊁学习任务㊁评价任务.同时ꎬ 教㊁学㊁评 一体化理念中ꎬ还要求教师科学设计教学活动ꎬ通过创设情境等方式ꎬ为学生明确探究问题和目标ꎬ并指导学生以小组作为载体ꎬ通过思考㊁交流㊁探究等过程ꎬ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另外教师还应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ꎬ整合课程资源ꎬ调整教学目标.如此ꎬ将 教㊁学㊁评 真正整合到一起ꎬ促使其在相互融通的过程中ꎬ逐渐形成良性的循环过程ꎬ有效提升了化学课堂教学效果[1].2.2 教㊁学㊁评 一体化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基于 教㊁学㊁评 一体化理念ꎬ在设计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时ꎬ主要从以下几个步骤开展:第一ꎬ解读教学内容.主要是依据课程标准的培养要求㊁学生的学业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㊁解读.同时ꎬ还要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㊁思维认知发展水平等.第二ꎬ设计教学目标.这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在 教㊁学㊁评 一体化理念下ꎬ教师在备课之前ꎬ应结合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质量要求ꎬ对教材进行深入地钻研和分析ꎬ结合相应的课程标准ꎬ确定出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相契合的教学目标.第三ꎬ设计评价目标.在 教㊁学㊁评 一体化理念下ꎬ评价用来指导整个教学活动ꎬ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之前ꎬ必须要先设计评价目标ꎬ以便于教师在实施教学时ꎬ能够借助评价目标ꎬ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反馈ꎬ并基于反馈调整和优化教学方式ꎬ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 教㊁学㊁评 一体化理念下ꎬ在设计评价目标时ꎬ应关注课堂和课后两个部分的作业情况ꎬ还应结合学生所有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情况ꎬ包括:课堂提问㊁课堂讨论㊁实验操作等ꎬ通过信息整合对学生进行全面㊁客观地评价ꎬ并以此检测教学目标是否顺利达成.在设计评价目标时ꎬ应注意和教学目标保持一致ꎬ否则就会制约评价目标对教学目标的检测[2].第四ꎬ设计教学活动.在 教㊁学㊁评 一体化理念中ꎬ如果教学目标是目的ꎬ教学活动就是过程.高效达成教学目标㊁教学评价目标的主要途径.在新的教学模式下ꎬ课堂教学过程不再是 单灌输 ꎬ而是结合教学内容㊁学生的实际情况ꎬ灵活设计教学方案.同时ꎬ在具体的教学中ꎬ还坚持一边教学一边观察学生在学习中反馈的情况ꎬ灵活调整课堂教学手段㊁教学方案.由此可见ꎬ在理念下ꎬ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ꎬ应做好多种课堂预案ꎬ以便于在课堂上灵活开展教学[3].3 教㊁学㊁评 一体化理念下原电池单元教学设计研究3.1解读教学内容解读本单元教学内容作为 教㊁学㊁评 一体化理念的第一个环节.因此ꎬ在设计 原电池 这一单元教学中ꎬ就按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要求ꎬ对 原电池 内容进行了解读:一方面ꎬ从其内容上来说ꎬ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点ꎬ其一ꎬ围绕 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 的实际情况㊁意义㊁应用进行理解ꎻ其二ꎬ对 原电池以及常见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 进行理解.另一方面ꎬ从学业内容上来说ꎬ也包括两个部分ꎬ即: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㊁解释ꎬ并能够通过学习ꎬ自行设计简单的原电池ꎻ能够对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电源进行列举ꎬ并利用相关的信息ꎬ对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同时ꎬ对现行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进行分析ꎬ这一章节内容属于选择性必修一专题1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因此ꎬ结合当前教材的安排ꎬ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知识之前ꎬ已经通过以前的学习ꎬ掌握了基本内容ꎬ如原电池的基本构成㊁认识几种比较简单的原电池ꎬ并在学习的过程中ꎬ已经形201成了一定的守恒观念ꎬ最后ꎬ还应对学生的认知思维发展情况展开分析.针对现阶段的高中生来说ꎬ其认知思维能力也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ꎬ无论是创造性思维㊁批判性思维ꎬ还是问题解决能力的高阶思维等ꎬ都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3.2重构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ꎬ预设教学评价方案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ꎬ明确了当前课堂教学将要达到的方向.在打造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时ꎬ应重塑课堂教学目标.针对 原电池 这一单元教学内容来说ꎬ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ꎬ遵循人类认知发展规律ꎬ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划分ꎬ使其成为 联系与迁移㊁批判与创造 .从联系与迁移的层面上来说ꎬ在本节课学习中应达到:①拆析原电池ꎬ对原电池的形成条件进行理解ꎬ并在学习中能够对电池的正负极进行判断ꎬ使其在学习的过程ꎬ逐渐形成一定的模型认知能力ꎻ②对原电池相关原理进行分析ꎬ并运用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ꎬ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ꎬ逐渐形成了科学探究㊁创新精神.从 批判与创造 的层面上来说ꎬ教学目标也可划分为两个方面:①认识原电池的一般模型ꎬ运用所学的知识自行设计原电池ꎬ使其在学习中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模型认知㊁科学创新等素养ꎻ②对生活生产中的原电池进行认知ꎬ并在学习中发挥自身的社会责任素养.另一方面ꎬ在 教㊁学㊁评 一体化理念下ꎬ还应指向教学目标ꎬ科学设计评价目标ꎬ预设出具体的教学评价方案.鉴于学科素养下 原电池 的教学目标ꎬ将评价目标确定为:①围绕拆析原电池进行交流和点评ꎬ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进行诊断ꎻ②通过不同的化学实验现象分析㊁实验原因推理ꎬ对学生的证据推理㊁模型认知素养进行诊断ꎻ围绕学生自行组装原电池㊁解释生活生产中问题展开讨论与点评ꎬ对学生关于这一部分的理解程度进行诊断.另外ꎬ在 教㊁学㊁评 一体化理念下ꎬ不仅仅重设了教学评价目标ꎬ还对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进行了优化和完善ꎬ在传统作业评价的基础上ꎬ将学生在这一部分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表现ꎬ都纳入到具体的评价中ꎬ并在传统教师评价的基础上ꎬ引导学生围绕探究学习结果进行相互评价ꎬ使其在评价参与的过程中ꎬ高效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4].3.3科学设计并组织课堂教学方案在 教㊁学㊁评 一体化的理念中ꎬ教师在优化教学设计时ꎬ又结合教学目标㊁学生的学习需求等ꎬ对教学过程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ꎬ充分借助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手段ꎬ以PPT演示的方式ꎬ为学生展示了 有关金属腐蚀和国民经济损失 的视频ꎬ并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金属会发生腐蚀的现象?借助这一问题情境ꎬ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ꎬ促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探究学习中ꎻ其次ꎬ教师围绕 金属腐蚀的原因 ꎬ带领学生对普通干电池的结构进行剖析ꎻ随即ꎬ又对原电池的构成进行了分析ꎬ引导学生以小组实验的方式ꎬ对Zn和Cu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进行观察㊁对比ꎬ并分析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ꎬ结合小组讨论ꎬ对原电池的原理和条件进行探究学习ꎻ最后ꎬ给学生提供材料ꎬ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ꎬ自行组装原电池ꎬ并围绕原电池的原理ꎬ对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腐蚀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在 教㊁学㊁评 一体化的理念下ꎬ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ꎬ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ꎬ针对其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ꎬ及时对上述教学方案进行调整ꎬ不断促进课堂教学优化ꎬ使其高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参考文献:[1]吴冯. 教㊁学㊁评一致性 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ꎬ2022(28):99-101. [2]谭德山ꎬ吴军飞.高中化学教学 三步走 程序系统探究法:以原电池教学为例[J].教学考试ꎬ2022(41):30-34.[3]崔玥.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中化学 教㊁学㊁评 一体化设计[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ꎬ2022.[4]王云生.大单元教学的设计㊁规划和组织:以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ꎬ2022(20):4-12.[责任编辑:季春阳]301。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化学实验高效课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化学实验高效课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化学实验高效课摘要:教学评一体化是实现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手段。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区域多元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教育部门对课程标准做出了调整。

在新的课程标准当中关于高中化学有着明确的要求,要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作为开展高中化学教学的基础,在教育部门的感召之下,各学校和教师积极倡导教学评一体化。

通过实践能够发现,通过这一教育手段,能够让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并且提高了所有学生的学科素养。

对此,我国的中国化学教师应该深化对教学评一体化的研究,寻找更有效的方式开展教学评一体化,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实验课程引言教学评一体化的教育理念自生成至今已经有十余年的时间,并且通过不断的实践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

日前,教育部门积极提倡素养教育,力求能够在学科当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此情境之下,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论愈发被重视起来。

高中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并且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高中化学课堂当中应用好教学评一体化,不但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方案,还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更清晰的掌握,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也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实现双方的共同成长。

一、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重要意义(一)明确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能够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在以往的化学教师当中,教师只是注重自己在课堂上是否能够更好地开展化学课程,在对教学做出研究是也是不断地对自己的授课方式进行钻研,教师的教学能够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却往往被教师所忽视[1]。

通过使用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能够让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不但考虑到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能将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作为目标,增强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关注,也就使得教学能够更有效地开展。

(二)促进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一言堂式的授课方式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了极大程度的限制,通过教学评一体化,能够让教师将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教师可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例子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例子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例子介绍: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而设计的课程。

本文将以介绍两个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例子为主轴,分别是《化学反应速率的探究》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编写和平衡》。

1. 化学反应速率的探究: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的关系,使学生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步骤:1.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1.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准备实验装置和化学品。

1.1.2 强调安全措施,如佩戴实验眼镜和实验服,注意操作规范。

1.2 实验操作步骤:1.2.1 学生将一定浓度的反应物溶液倒入不同试管中。

1.2.2 分别调节反应物溶液的浓度、温度,并加入不同催化剂。

1.2.3 学生记录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1.3 实验结果分析:1.3.1 学生将实验数据绘制成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和催化剂浓度的图表。

1.3.2 学生对图表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1.4 讨论和总结:1.4.1 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解释实验结果和结论。

1.4.2 学生总结实验设计和结果,回答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的关系。

2.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编写和平衡:目标:通过实验和练习,使学生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编写和平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步骤:2.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2.1.1 学生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如盐酸、氢氧化钠等。

2.1.2 强调安全措施,如戴实验眼镜,注意实验室的通风。

2.2 实验操作步骤:2.2.1 学生先进行反应物的识别实验,以确定反应物为离子还是分子。

2.2.2 根据反应物的识别结果,学生编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2.2.3 根据反应物的数目平衡反应方程式。

2.2.4 学生进行实验验证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准确性。

2.3 实验结果分析:2.3.1 学生将实验结果与编写的离子反应方程式进行比较。

2.3.2 学生讨论和解释实验结果。

2.4 讨论和总结:2.4.1 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解答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强调关键知识点。

211103401_基于“素养为本”探索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211103401_基于“素养为本”探索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图1“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这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实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2“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素养为本”的“教—学—评”年广西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一课堂上的应用,提出了“素养为本”的“教—学—评”体化有效备课的南宁教学模式(如图3“教—学—评”一体化南宁教学模式主要依图3“教—学—评”一体化有效备课的南宁模式(一)课前预设活动激发兴趣课前活动预设指的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预设一项除了预习课本内容的学生活动;课前活动可以是与下一节课或下一单元学习内容有关联的问题或社会实践。

比如,南宁市第二中学苏老师在教“氯及其化合物”时,首先布置学生走进市场了解含氯漂白剂以及它们的制法。

通过课前预设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懂得了(上接第66页)看到氢氧化亚铁的白色沉淀”这一问题让学生思考,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课上搜集的资料有限等原因,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回答这一问题。

如果教师把这个问题设计成课后拓展问题,就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时间,从而设计出更多不同类型的实验装置,强化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课后评价过程中需重点把握以下两点:一是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二是落实“素养为本”的化学学习评价观。

教师要紧紧围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和化学学业质量标准来确定化学学习评价目标,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有机结合,灵活运用活动表现、纸笔测验和学习档案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倡导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形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功能。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素养为本”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富有挑战的研究课题。

教师要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的新时代精神主动探索,积极开展教学行动研究,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进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2023最新-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4篇)

2023最新-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4篇)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4篇)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

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4篇高中化学教学设计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篇一【学习目标】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2.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操作技能。

3.能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操作。

4.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5.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运用于相关的简单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习导引】一、化学实验安全1.温馨提示:请你仔细阅读下列实验室规则。

1.只有当教师在场时才能进行实验,不能进行未经允许的实验。

2.实验开始前,要认真地阅读和思考实验内容,做好实验预习。

3.有些化学药品的化学式或名称非常相近,所以在取用药品时,要仔细检查化学药品的标签,确保取用药品正确。

4.未经教师允许,不要把多余的药品放回到原来的试剂瓶中。

5.不要品尝实验药品。

口香糖、食物或饮料不应带进实验室。

6.闻物质的气味时,应该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不要把鼻子直接靠近瓶口闻味。

7.实验时,不要把试管的开口端朝向自己或你周围的同学。

8.任何实验室事故,无论多小,都应立刻报告教师。

9.一旦化学药品溅洒到你的皮肤或衣物上,应用大量的水冲洗溅洒部位。

如果溅到眼睛上必须立刻用水冲洗并尽快送往医院。

10.实验完毕,将废物倒入指定容器内,并按要求做好清洁、整理工作。

2.识别下列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标识。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过滤当粗盐中含有泥沙时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泥沙,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评”一体化落实化学核心素养的研究课—元素周期表教学实录

“教、学、评”一体化落实化学核心素养的研究课—元素周期表教学实录

“教、学、评”一体化落实化学核心素养的研究课—元素周期表教学实录摘要:中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己进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倡导基于真实-复杂情境开展教学,并通过“教、学、评”一体化促进核心素养教育的落实。

如何发挥形成性评价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是一个关键。

本课从寻表、识表、用表三方面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周期表,将概念转化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突出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元素周期表;核心素养;教学评一致性一、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途径核心素养的落实要与学科课程结合,课堂是学科课程的主阵地。

通过课堂教学可以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

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理念告诉我们,最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实践应该发生在课堂里,而且是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所以教师不仅要研究、设计如何教、引导学生如何学等相关问题,还要关注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和学生如何开展“评”,如何发挥日常学习评价的保障作用,在每一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来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1]。

贯彻“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理念可以落实核心素养。

研究者不禁思考,如何做出“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后如何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

这将是本课的出发点。

本课选取新版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第四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内容进行案例设计并进行教学实践,将“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理念渗入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1.基于“教、学、评”一体化落实化学核心素养对本课的分析本节课从大家熟悉的物质开始,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为核心,通过问题设置层层深入。

一导:情境观察,独立思考;用碘酒使白纸变色导入。

二议:合作研讨,分析问题;以18张卡片的性质信息为线索,跟随科学家的足迹寻找元素周期表。

三练:自主探究,尝试解决;用前面发现的规律继续排列14张卡片的元素,在排列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设计-以“苯酚”为例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设计-以“苯酚”为例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设计-以“苯酚”为例“教、学、评”一体化指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用教学活动、教学任务、教学方法使课程评价与教学过程有机的融合,达到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一体化形式。

“一体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评价结果有助于后续的课堂教学;二是评价本身就是一种教学。

而“教学与评价一体化”更加强调聚焦于后一种水平,并实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统一。

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建构了以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析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方面)为主导的化学课程,化学核心素养为教、学、评价提供了依据。

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有效地开展化学日常学习评价,指出“化学学习评价是化学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诊断和发展功能”。

下面以“苯酚”的课堂教学设计为例:【教学目标】通过乙醇和苯酚分别与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以及苯和苯酚分别与溴水混合的实验现象比较,理解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从而能基于有机物官能团、化学键的特点与反应规律分析和推断含有典型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教学活动】【提出问题】观察乙醇、苯酚和苯的比例模型,思考苯酚和乙醇、苯酚和苯结构的相似性和不同点。

【认识模型的程序】结构决定性质,通过对比有机物结构的异同,结合实验现象,理解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从而能基于有机物官能团、化学键的特点与反应规律分析和推断含有典型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根据苯酚的结构特点,预测其具有的化学性质有哪些?苯酚由两部分组成:羟基和苯环。

羟基中氢原子活泼,可能会发生什么反应?苯环又可能发生什么反应?【问题探究一】演示实验:乙醇和苯酚分别与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苯酚、乙醇中均有羟基,为什么苯酚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而乙醇不能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探究二】演示实验:苯和苯酚分别与溴水混合苯酚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苯不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实验实验结果结合有机物结构特点理解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推断典型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再通过课堂反馈练习让学生运用模型进行解题,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以“探究实验室中绿矾试剂的氧化情况”为例

高中化学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以“探究实验室中绿矾试剂的氧化情况”为例

高中化学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以“探究实验室中绿矾试剂的氧化情况”为例摘要: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要求根据课标、教材和学情,解决“教什么?”“学什么?”“会什么?”的问题,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以“探究实验室中绿矾试剂的氧化情况”为例,阐述教学评一体化在教学中的实施;以真实的化学问题为情境,设计驱动性任务和挑战性任务,指导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提升高阶思维。

关键词:深度学习;教学评一体化;高中化学一、新课程改革倡导深度学习2013年底,为顺应我国课程教学改革大趋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前瞻性地提出了“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

该项目组提倡的“深度学习”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1]深度学习是在一定的导向下,学生能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进行问题解决,达成高阶思维的学习。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新教材背景下,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有其必要性。

二、课程标准对教学评一体化的要求过去的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教与学,忽视了教学评价。

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应该是一致的,即所说的教学评一体化。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化学学习评价理念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指出:“依据化学学业质量标准,评价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积极倡导‘教、学、评’一体化,使每个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2]教学评一体化是促进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载体,将评价嵌入教学中,做到以评助教,以评促学。

三、“探究实验室中绿矾试剂的氧化情况”的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考试题中,实验题也是必考题,探究类实验题更是广东高考试题的特色和亮点。

作为一节高三二轮复习课,本课以探究绿矾试剂的氧化情况为情境,让学生体验“根据实验目的→提出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猜想”的探究过程。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为例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为例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为例发布时间:2023-02-03T05:16:22.25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8期第9月作者:王刘芳[导读] 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王刘芳云南省昆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三中学 (云南昆明) 650503摘要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关于深入发展学生学科素养及关键能力的教与评重要建议之一,其核心要义就是牢固树立以“素养为本”的化学学习与评价观。

“有机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素养含量较高,最能达成育人目标的内容。

依据学科素养、课程标准、情景主线、认知进阶、教学案例等方面对该主题进行“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评”一体化;单元教学《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2](以下简称课标)将必修课程分为五大主题,有机化合物属于主题4“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笔者通过以主题4的内容要求为载体,以学业质量标准中的知识点为线索,以《课标》提出的有机化学教学策略及评价建议为导向,对学生发展所需的关键能力及必要品格进行正确引领,最终确立了本主题下的核心素养目标:要求学生能从学习典型物质出发,认识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突出官能团物质性质的关系 ,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发生的变化,并能解释其原因。

能从宏观微观结合的视角,用科学态度一与社会责任的担当来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地以及育人价值的实现,不是在一节课中实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从传统的“课时教学设计”转向“单元教学设计”逐步完成学生认知发展的进阶[3]。

在单元教学的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的评价,应该具有目标的一致性。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高中化学教学实施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高中化学教学实施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高中化学教学实施作者:申燕程俊来源:《化学教学》2022年第01期摘要:应用逆向教学设计思路,梳理两节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省级优质课的教学设计。

解读目标、确定课堂教学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开发评价要素、创设课堂活动,各阶段的高度一致性使教、学、评融为一体;在课堂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真实任务、深度对话及技术支持成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和诊断的重要抓手,也为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深入高中化学课堂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 铁盐和亚铁盐; 逆向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教学文章编号: 10056629(2022)01003806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B1 背景介绍《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中提到,依据化学学业质量标准,评价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积极倡导“教、学、评”一体化,使每个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1]。

这意味着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学评价应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融合性,且需要紧密围绕化学学业质量标准予以实施,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目前,关于教、学、评的一体化,在理论层面,郑长龙[2]认为需围绕教学重点内容设计评价目标和任务,需注重评价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重视课堂提问的设计以及与教学目标、评价目标的有机融合;吴星等[3]指出,需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将教学、学习与评价紧密地绞缠在一起,相互制约与影响,并将评价持续地镶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在实践层面上,王云生[4]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阐明了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和测评目标,把学习目标的测评镶嵌于教学过程中,并依据学生的学习表现调整教学;杨玉琴[5]针对教学设计案例提出,教、学、评需在相同的教学目标下实现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关键是设计清晰的教学目标,并基于评估证据和学生的起点设计实现目标的过程与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您提供一份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答: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 学习内容分析(1)课标要求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化学Ⅰ中规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有以下内容: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2)本节内容组成及模块教学要求了解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以及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备,认识铝的重要化合物在化学性质上与其他常见金属化合物的不同,能书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

(3)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铝的重要化合物》是第三章第二节第二个框题,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学习该知识,不仅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离子反应等基本概念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也可以为必修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

因此,本部分内容实质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高中阶段的重点内容之一。

2. 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已有基础:初中已学内容“铝合金应用、铝与氧气、盐酸的反应”,高中必修1铝单质内容是本节课的知识基础;“物质的分类”和“离子反应”给学生提供了学习本节内容的理论平台,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学生认知关键点学生已经学习过钠、镁、铁等金属元素,对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因而对一般物质性质的学习没有太大的困难;但是氧化铝和氢氧化铝具有两性,这是它们的独特性,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因而两性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点。

(3)学生认知障碍点在教学中为了突出关键点,对两性的教学采用了实验探究的方法,探究实验最关键的就在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最后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学生的已有认识中还没有两性的相关认识,这些决定了在探究实验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本节课的主要障碍点。

(4)学生认知发展点学生在学习之后,可以对“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更全面的感性认识,对金属元素的活动性顺序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对非金属元素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对元素的性质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因而,对元素性质规律的理性认识飞跃是学生认知的发展点。

3.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实验探究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4. 技术准备实验药品:氧化铝、浓盐酸、稀盐酸、10%盐酸、浓氢氧化钠溶液,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氨水(NH3·H2O)、蒸馏水、Al2(SO4)3溶液、氢氧化铝(提前制备)实验仪器:试管12支、烧杯2个(1个装胶头滴管数支、1个装废液)。

学生分组:5人/组,共十组;小组长一人,负责本组的纪律,协调组员的具体分工搜集铝的化合物的相关资料并结合教学设计制作成多媒体课件(PPT)。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以氧化铝和氢氧化铝为代表掌握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和化学性质;(2)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氧化铝、氢氧化铝的性质及制备氢氧化铝的较优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用类比的方法认识事物和全面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深化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

本节课教学重、难点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Al(OH)3的制备难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形成(三)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分析课题引入课件展示:展示红宝石、蓝宝石。

【问题】同学们知道如何清洗这些珍贵的宝石吗?课件展示:宝石的清洗宝石的清洗应浸泡在稀释的中性清洁剂中,以软毛刷轻擦,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追问】宝石的清洗为何要浸泡在稀释的中性清洁剂中呢?(停顿)【问题】下面我们本节课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一起来探究一下红宝石、蓝宝石为何要用中性的清洁剂清洗?红宝石、蓝宝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l2O3。

大家面前的化学试剂里有Al2O3。

请同学们首先根据氧化铝所属物质类别推测其可能原因,并用所给药品进行验证。

(现有试剂:氧化铝、浓盐酸,10%盐酸、浓氢氧化钠溶液,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

)【实验探究1】宝石的清洗为何浸泡在中性清洁剂中呢?【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操作,强调10%盐酸,氢氧化钠取用注意事项。

【汇报交流】请各小组发言,汇报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结论:蒸馏水与氧化铝不反应。

盐酸和氢氧化钠与氧化铝反应。

【评定反馈】肯定实验结论,讲解学生实验中出现的细节性问题与今后注意事项。

【板书】一、氧化铝的性质回答思考【实验探究1】学生实验探究:①盐酸与氧化铝是否反应②氢氧化钠与氧化铝是否反应③蒸馏水与氧化铝是否反应仪器:试管,药匙,玻璃棒,酒精灯胶头滴管等。

药品:氧化铝、浓盐酸、10%盐酸、浓氢氧化钠溶液,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把生活中的事物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训练学生基本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氧化铝的性质a.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b.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 +H2O【问题】 Na2O、CaO、CO2各属于哪类氧化物?【问题】 Al2O3属于哪一类氧化物?【讲述】根据上面的探究实验和酸碱氧化物的定义。

我们可以得出:Al2O3既能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我们将Al2O3这类的氧化物称为两性氧化物。

【板书】两性氧化物: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之为两性氧化物。

【自学】氧化铝的物理性质以及用途。

【问题】前几天,小王同学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吃酸菜鱼火锅。

一走进火锅店,那铝锅上炖着的酸菜鱼正散发着浓郁的香味……这时,小王突然想起了……他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这火锅是吃还是不吃呢?【教师】大家讨论的好极了。

【过渡】同学们,我们再来共同看一个生活情景【图片展示】明矾净水。

同学们知道明矾为何能净水吗?因为明矾与水反应生成了另一铝的重要的化合物--氢氧化铝。

氢氧化铝是净水的功臣。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净水功臣——氢氧化铝的有关知识。

【实验探究2】氢氧化铝是否具有两性?学生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书写离子方程式回答产生认知冲突理解定义,思维升华追问促进思维连续性及时归纳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

氧化铝性质小结氢氧化铝的性质氧化铝和氢氧化铝同属铝的化合物,那氢氧化铝是否具有两性呢?请同学们设计实验并用所给药品进行实验探究?①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铝是否反应②探究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铝是否反应仪器:同实验探究1。

药品:氢氧化铝(提前制备)、10%盐酸、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氨水要求:(同实验探究1)【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操作,解答学生的问题。

【汇报交流】各小组发言,汇报实验现象及结论。

【问题】根据上面的探究实验我们得出:Al(OH)3既能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类比Al2O3如何把Al(OH)3归类呢?【板书】两性氢氧化物的定义: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称之为两性氢氧化物。

【板书】二、氢氧化物的性质a.与酸反应:Al(OH)3+3HCl ===AlCl3 +3H2Ob.与强碱反应:Al(OH)3+NaOH ===NaAlO2+2H2O强调:Al(OH)3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是铝盐和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

【实验探究3】如何制备氢氧化铝?我们一起来完成本节课的第三个任务:如何制备氢氧化铝。

所需仪器:试管,药匙,玻璃棒,酒精灯胶头滴管等【阅读】课本58页第一自然段,归纳氧化铝的物理性质与用途。

交流讨论观看图片回归生活学以致用,激发兴趣。

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过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准确描述现象得出结论的表述能力,促使学生养成及时归纳整理知识的学习习药品:氧化铝、Al2(SO4)3溶液、10%盐酸、6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氨水【巡视与指导】学生实验,并提出具体要求;学生实验中,进行巡视,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操作,解答学生的问题。

【汇报与交流】请各小组发言,汇报设计方案,及实验结果【结论】用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弱碱)反应制备 【板书】三、氢氧化铝的制备:Al3++3NH3·H2O==Al(OH)3↓+3NH4+(Al(OH)3易溶于强碱,难溶于弱碱:氨水)【练习】写出硫酸铝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自学】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与用途:⑴医学上的应用 ⑵净水【总结】在这节课上大家表现得很好。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铝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铝和氢氧化铝。

学会了两性物质的性质和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对我们今后的学习非常有用。

【问题】胃舒平(复方氢氧化铝片)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它能缓解因胃酸过多而出现的胃痛,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为什么?研究性学习:铝的许多化合物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大家回去(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并与同学们交流。

【实验探究2】 学生分小组氢氧化铝的性质探究:学生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Al(OH)3既能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回答】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书写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惯。

启发性问题巩固旧知氢氧化铝性质小结【实验探究3】学生分小组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可能的实验方案:方案一:可以通过氧化铝和水反应来制备。

方案二:用Al2(SO4)3溶液和NaOH溶液来制备方案三:用Al2(SO4)3溶液和氨水来制备。

各小组学生互相讨论,提出假设,大胆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总结结论。

准确描述实验现象,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书写离子方程式鼓励学生在前两次探究的基础上,独自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修正假设。

得出结论。

初步体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巩固旧知自学能力锻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