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放养密度对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影响
不同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的影响
表 1 试 验 放 养尾 数
有 一个 比较好 的科 学 参 考 , 我们 在 八 里 滩进 行 了
南美 白对 虾工厂 化高 密度养 殖 阶段性 密度放 养试
验, 目的是 探讨 密度 的影响 机制 , 以期 找到适 宜 的
放 养密度 , 当前混 乱的 放 养局 面提 供 一个 生 产 为
少 。为了 在 以后 的养殖 过程 中对密 度 因子的 影响
都经过 浸泡 消毒 。
1 13 养 殖 用水 养 殖用 水分 为两 种 , 水和 淡 . . 海
水 , 水经 过 沉 淀 、 毒 、 滤 、 气 ; 水 为 深 层 海 消 沙 曝 淡 地 下井 水 , 经过 曝气 、 滤 ,
《 北渔业 >0 8年 第 8期( 河 > 0 2 总第 1 6期 ) 7 和 生石灰 , 使用抗 生 素 , 不 间断性 在配合 饵 料 中添
加 鱼甘油 、 生素 C等 免疫 药剂 。 维 1 2 3 生物 学测 量 每 隔 1 . . 0 d进 行 一 次 测 量 , 重 ) 实 验周期 ×1 0 / 0
三 组 , 组 之 间体 长 增 长 最 大 提 高 4 2 , 重 增 长 最 大 提 高 9 ; 不 同密 度 对 南 美 白对 虾 的 成 活 率 也 有 显 各 . 体 ②
著 影 响 , 不 同 实验 组 的成 活 率 分 别 为 9 . 、4 7 、4 7 、 7 、9 , 密 度 增 加 , 活 率 呈 下 降趋 势 , 各 3 7 9 . 8 . 7 6 随 成 各 组 间 成 活 率 最 大 相 差 2. 。通 过 研 究得 到 结 果 ,5 57 10尾 / m 是 工 厂 化养 殖 一个 较 为合 理 的 养殖 密 度 。 关键词 养殖密度 南 美 白对虾 工厂 化 生长
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分析比较,精养技术要求高,混养综合效益高
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分析比较,精养技术要求高,混养综合效益高外塘底质以泥沙或沙泥底为好。
最好为淡化养殖和海水养殖(有淡水水源添加和设有沉淀消毒池),有利于南美白对虾蜕壳、生长和防病。
虾池大小、水深与设施等,依养殖模式确定。
养虾:南美白对虾混养实例一、半精养又称人工生态系养虾法,面积多在15~30亩左右,国内外通常所采用的养虾模式。
增氧机配置在3-5亩/台。
放养密度0.8~3万尾/亩,产量一般达100~200Kg/亩·季度。
南美白对虾二、精养人工集约化养虾模式,包括高位池养殖、循环水生态养殖和其它小面积精养。
面积多在3-20亩,水深为1.5~2.0m。
池底平整,中央略深可自流排干或抽干水,便于虾池暴晒。
配备增氧机和沉淀消毒池,一般1-2亩配一台增氧机。
放苗量3~6万尾/亩,产量可达700~1500Kg/亩·季度。
三、超精养又称工厂化养虾,水泥池,面积多在0.5-3亩。
放养密度大,300~400尾/㎡,产量1000~3000Kg/亩·季度。
投资大,但利润丰厚,风险大,较难推广。
日本鳖四、混养养殖面积一般为25亩左右。
放苗量0.5~1.5万尾/亩,产量数十公斤至100Kg。
混养鱼、鳖、贝类等,放养量因地制宜。
本模式在浙江、福建和大连等地深受虾农欢迎。
1、虾鳖混养模式虾苗投放大致时间在5月上旬,密度在投放7万尾/亩,5月下旬投放甲鱼,规格在1斤/只左右,100只/亩,虾料和甲鱼料分开投喂。
对虾一旦出现发病死亡,应立即停止甲鱼料投喂,让甲鱼吃死虾、病虾。
从而实现生物防控的目的。
浙江绍兴等地近年采用虾鳖混养模式的虾塘,基本无发病,经济、生态效益不错。
混养模式中,鳖活力较强、虾鳖的品质也较精养更好,售价往往比精养塘的鳖价格高出10元/斤。
既降低了养殖风险,又卖出了好价,多数养殖户非常追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浙江绍兴、宁波、杭州一带虾鳖混养模式的虾塘约有15万亩,其中日本鳖占混养鳖品种80%以上。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四)生物试题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四)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生物学实验中通常会通过一些颜色变化来判断某种物质的存在或作用,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验证蛋白酶的催化作用B.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酒精C.用苏丹Ⅲ染液鉴定植物细胞中的脂肪D.用2mol/LNaCl析出洋葱根尖细胞提取液中的DNA2.下列关于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Ⅲ血浆是该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Ⅲ不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Ⅲ血红蛋白位于该细胞的细胞膜上Ⅲ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不断流动和更新中Ⅲ通过无氧呼吸产生能量,将K+运进细胞Ⅲ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A.ⅢⅢⅢB.ⅢⅢⅢC.ⅢⅢⅢD.ⅢⅢⅢ3.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
不考虑细胞异常分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成对的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B.图乙中,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C.图丙中,两个子细胞中所含的核DNA数相同D.图丁中,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可能会发生重组4.刺激Ⅲ是一种非条件刺激,刺激Ⅲ是一种条件刺激。
给动物刺激I,产生某反射活动(称为反射1);给动物刺激Ⅲ,不产生该反射活动。
同时给动物刺激Ⅲ和刺激Ⅲ,经多次重复后,不给动物刺激I,只给刺激Ⅲ也可以产生该反射活动(称为反射2)。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完成反射1、2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反射1、2都是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C.反射2是在反射1的基础上经学习或训练而形成的D.反射2建立后要维持下去需要刺激Ⅲ的强化5.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症之一为脑水肿,主要由脑外伤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血浆蛋白进入脑脊液(脑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引起。
临床上常用某种刺激引起内皮细胞释放NO调节血压进行辅助治疗,调节过程如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脑脊液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患者脑脊液的渗透压上升,水重吸收回血浆减少,导致脑水肿C.NO通过扩张血管来缓解病症属于神经-体液调节D.图中Ⅲ与受体结合后可使内皮细胞发生代谢变化6.将体温为37Ⅲ的某种哺乳动物从室温(25Ⅲ)饲养环境中转移到-20Ⅲ环境,其体内不可能出现的生理现象是()A.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B.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汗液增多C.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D.新陈代谢活动增强,产热增加7.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n毫升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记为试管1),培养并定期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当试管中该菌总数达到m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
2024届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生物试题(2024汕头一模)
2024届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生物试题(2024汕头一模)一、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生态环境部2023年10月26日发布公告,正式将澄海列入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这“国字号”金字招牌是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是对当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充分肯定。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全人类的关注与共同合作B.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C. 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远远大于其间接价值D. 生态文明建设遵循自生、协调、整体等原理2.研究发现P53基因能促进DNA损伤的修复,也能促进过度DNA损伤时的细胞发生凋亡。
当P53基因发生甲基化修饰使RNA聚合酶识别启动子的能力下降,造成细胞癌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P53基因可能是一种原癌基因B. 过度DNA损伤会诱发细胞癌变C. 发生凋亡的细胞内无基因表达D. P53基因甲基化造成该基因突变3.华南马尾杉是一种中型附生蕨类植物,常附生于阴凉的石壁或树干上,具有观赏和药用价值,被收录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并列为近危级。
为调查某自然保护区的华南马尾杉种群数量,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 设置固定面积的样方B. 在保护区内随机取样C. 在不同样地逐个计数D. 采标本回实验室统计4.真核细胞细胞质基质游离的Ca²+ 浓度约为10-⁷mo/L, 细胞外的Ca²+ 浓度约为10-³mol/L, 该浓度差由质膜上的转运蛋白甲维持。
受胞外信号刺激,胞外的Ca²+ 通过转运蛋白乙快速运输到胞内使Ca²+ 浓度升高至5×10-6mol/L,Ca²+ 激活某些蛋白的活性调节生命活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转运蛋白甲运输Ca²+ 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 转运蛋白甲运输Ca²+ 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 胞外信号刺激促使转运蛋白乙主动运输Ca²+D. 无机盐离子可作为信使向细胞传递信号5.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在一种特制的试验箱中进行。
养殖密度和盐度对南美白对虾标粗过程生长性状的影响
doi:10.16446/j.cnki.1001-1994.2019.03.008 收稿日期:2018-07-12 作者简介:彭张明(1989—),男,硕士,主要从事南美白对虾育苗与养殖技术研究。
资助项目:企业自选科技项目HNHY-2018-06。
养殖密度和盐度对南美白对虾标粗过程生长性状的影响彭张明1 黄明1,2 樵江华3 蒲桂川1(1海南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海南海口 571126;2湛江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广东湛江 524025;3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摘 要:为探究养殖密度和盐度对南美白对虾标粗过程生长性状的影响,为南美白对虾标粗技术管理提供依据,设置不同的养殖密度(3万、5万、7万、8万、9万、10万和12万尾/m3)和盐度(咸化、淡化),分别在室内水泥池和玻璃钢养殖桶内进行了虾苗标粗过程的试验,主要指标包括虾苗全长、个体变异程度、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等。
结果显示,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标粗过程中的生长性状具有显著影响(P<0.05),当养殖密度为7万~8万尾/m3时,虾苗体长日增长率可达0.05cm/d以上;盐度对标粗过程中南美白对虾的体长日增长率也具有显著影响(P<0.05),对照组、咸化组和淡化组的体长日增长率分别为0.043、0.042和0.036cm/d,其他生长性状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果表明,养殖密度为7万~8万尾/m3时可获得最经济、最大限度利用标粗池的效果;虾苗淡化时的生长速度低于正常盐度和咸化时的生长速度。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养殖密度;盐度;标粗;生长性状 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又称凡纳滨对虾,原产于东太平洋暖水水域,从墨西哥州索诺拉南至北秘鲁的沿岸海域均有分布。
南美白对虾具有耐高温、耐低盐、生长快、抗病力强、离水存活时间长等优点[1],只要饵料中蛋白质质量分数在20%以上就能生长,且肉质鲜美、出肉率高,因此成为世界虾类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品种之一[2]。
不同放养密度下工厂化对虾养殖的效果
不同放养密度下工厂化对虾养殖的效果作者:周斌李萌苑永升赵林倪红军张福光来源:《河北渔业》2017年第10期近年来,传统的池塘养虾受到水源、病害、技术管理等限制,养殖产量难以提升,渔民增收困难。
随着黄骅市沿海工业和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大面积的养虾池塘空间受到挤压,池塘养殖发展不可持续。
“十三五”以来,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省、市农业主管部门也把设施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发展放在首位。
而设施渔业作为现代渔业的主要表现形式,因其占地少、单产高、养殖环境可控、对外界污染少等,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产业渔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现代渔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实际需求。
对虾工厂化养殖主要以南美白对虾为主。
自2014年以来,黄骅市借鉴江苏、山东等地的经验,利用闲置的对虾育苗车间进行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试验,由于缺乏成熟配套的管理技术和设施,工厂化养殖成功率较低,产量也不稳定。
本次试验是在集成现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不同放苗密度下工厂化养殖的效果,进一步优化本地对虾养殖生产模式,探索出适宜对虾设施化养殖的有效途径,解决黄骅市近130家育苗企业、20余万m2育苗池闲置半年的问题,实现全年生产、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目标。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1.1.1 实验时间和场地从2016年4月2日开始标粗苗种,在黄骅市南排河镇东高头向前育苗厂进行试验。
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2 000 m2,年养殖2茬。
共设置300、350、400、450、500尾/m25个密度组,每个密度组三个重复,共15个池,单池面积35 m2。
1.1.2 配套设施1.1.2.1 蓄水设施工厂化养虾建设蓄水池2个,每个蓄水池蓄水量大于最大日用水量的3倍。
1.1.2.2 供氧设施供氧设施包括鼓风机、充气管道、充气支管、散气石或纳米管等。
每个养殖小区配备2组鼓风机,使用一台备用一台,连续不断充气。
鼓风机的配套10 W/m2。
南美白对虾合理的放养密度
产量
在一定范围内,放养密度 增加可以提高产量,但超 过一定限度后,产量可能 会下降。
放养密度与养殖效益的关系
经济效益
合理的放养密度可以提高养殖效 益,因为可以降低成本并提高产
量。
社会效益
高密度养殖可以充分利用水体资源 ,提高土地利用率,为社会提供更 多的水产品。
生态效益
过高的放养密度可能会对水体造成 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因此需要合 理控制放养密度以保护生态环境。
人工成本
高密度养殖需要更多的日 常管理和投喂工作,人工 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其他成本
高密度养殖可能导致水质 恶化,需要增加水质调控 方面的投入。
放养密度与养殖产量的关系
生长速度
放养密度过高,虾的生长 速度可能会受到限制,因 为水体中的溶氧、食物和 生存空间有限。
成活率
高密度养殖可能导致虾的 生存空间受限,疾病容易 传播,从而影响成活率。
疾病防控
放养密度过高还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因为高密度环境容易造成 水质恶化,增加病原菌滋生的机会。因此,合理的放养密度有助于减少 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02
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特性
生长特性
生长速度
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速度与放养密 度、水质、饲料等因素有关。在 适宜的条件下,南美白对虾的生 长速度较快。
寿命
南美白对虾的寿命一般为10-15 年,但在养殖条件下,由于环境 和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寿命相对 较短。
繁殖特性
繁殖周期
南美白对虾的繁殖周期一般为3-4个 月,每年可繁殖2-3次。
产卵量
雌性南美白对虾的产卵量一般为数千 至数万粒,但实际孵化率受到多种因 素的影响。
生态习性
栖息习性
南美白对虾喜欢栖息在泥沙底质 、水质清新、有一定水流的海域 ,通常在浅海或河口附近的低盐 度处生活。
放养密度和投饲率对南美白对虾单产的影响
doi:10.3969/j.issn.l004-2091.2021.03.005放养密度和投饲率对南美白对虾单产的影响梅京南',李胜忠',张齐',张新栋2(1.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2.布伦特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新疆阿勒泰836400)摘要:为了提高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单产水平,采用梯度设计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放养密度和日投饲率对养殖南美白对虾单产的影响。
结果表明,新疆北疆地区南美白对虾单产(Y)与放养密度(SD)呈极显著二次0线关系Y=-0.0461SD2+11.204SD-78.959(R2=0.9707)(F>F….…i),当地南美白对虾最佳放养密度为122ind./m2;新疆北疆地区南美白对虾单产Y与日投饲率(DFR)呈显著二次0线关系Y=-24882DFR2+3628.2DFR+133.71(R2=0.8128)(F>F….…5),当地南美白对虾最佳日投饲率为7.29%。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放养密度;投饲率;单产中图分类号:S96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2091(2021)03-0027-04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又名“凡纳滨对虾”,是世界主要养殖的三大虾类之一叫1988年我国引进南美白对虾,至2000年才开始大规模养殖叫受地理位置、养殖习惯及养殖技术等的限制,新疆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相对于我国沿海地区较为落后和缓慢。
该研究从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放养密度(Stocking density,SD)和日投饲率(Daily feeding rate,DFR)2个方面探究新疆北疆地区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技术,为当地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与条件该地新疆的古自治州地区和石河子地区。
水为地表水,水NY5052—2001国业。
虾为(2.62±0.76)cm,平均体质量为(0.11±0.01)g。
南美白对虾放养密度过大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南美白对虾放养密度过大的危害及应对措施近几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者为获得高产量、高效益而不断增加苗种放养密度,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危害,有些甚至导致养殖失败,损失惨重。
因此,笔者将在无公害对虾养殖实践中南美白对虾放养密度过大的危害分析及采取的一些做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南美白对虾放养状况当前,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放苗量越来越大,一般都在5万尾/亩以上,10万尾/亩也很常见,有的甚至高达30万尾/亩。
但是,放苗量究竟是否合理,绝大部分养殖者不清楚,更没有考虑过放养密度过大会对养殖和环境造成危害,究其原因:一是养殖者没有按照虾苗放养的方法来确定放养密度,盲目跟从,以致放苗量过大;二是养殖者片面认为产量越高则利润越大,用增加放养密度的方法可获取高产;三是近年来小规格南美白对虾(120尾/kg左右)的价格有所回升,部分养殖者变换养殖方式,以小规格南美白对虾为销售对象,为获高产量则大量投放虾苗而往往超过了池塘的允养量。
二、放养密度过大的危害1.影响南美白对虾的生长与成活一是南美白对虾摄食时喜欢抱料到别处吃,放养密度过大则虾体间没有空间或互相碰撞,使虾体摄食不到饲料或吃不饱,最终导致南美白对虾生长缓慢;二是放养密度过大,南美白对虾正常需氧量超过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而南美白对虾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就会影响生长;三是放养密度过大,体质强壮的虾体摄食多,生长快,并且不断爬行、游动而干扰体质差的南美白对虾摄食,造成养殖对虾的规格不整齐,个体相差过大,甚至出现”互残”现象,降低了养殖成活率。
2.增加养殖成本且利润降低由于放养密度过大,南美白对虾游动将水体搞浑浊或带起泥尘而掩盖了饲料,同时,虾体摄食时互相碰撞,不能摄食或浪费饲料,增加了养殖成本;放养密度过大,南美白对虾生长缓慢,特加是养殖后期生长慢,投入饲料量大而浪费量也大,养殖时间越长则成本越大。
在养殖过程中,过高的养殖密度导致饵料系数一般都超过1.3。
此外,养殖成活率低也增加了苗种成本,利润降低。
养殖密度对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生长与免疫力的影响
养殖密度对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生长与免疫力的影响南美白对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性淡水养殖物种,它具有高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然而,在现实养殖过程中,密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可能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和免疫力产生显著的影响。
养殖密度是指单位养殖面积内的虾只数量。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虾只之间的空间竞争、氧气供应、水质条件等因素。
因此,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和免疫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增长有直接的影响。
一般来说,较低的养殖密度可以提供更充足的养殖环境,为虾只提供更宽敞的生长空间以及更多的氧气供应。
研究表明,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可以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增长。
这是因为较低的养殖密度减少了虾只之间的空间竞争,使得虾只更充分地利用饲料,促进了其生长发育。
其次,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的免疫力也有一定的影响。
养殖密度过高会导致养殖环境中的虾只密度超过一定限度,容易引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滋生。
虾只的免疫系统在高密度环境下的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疾病。
因此,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风险,提高南美白对虾的免疫力。
此外,养殖密度还与水质条件有关。
过高的养殖密度会导致水体中氧气供应不足,废物排放过多,造成水质恶化。
而水质的恶化则会降低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和免疫力。
因此,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以免过高密度导致水质恶化,对南美白对虾的健康和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养殖密度对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生长与免疫力的影响,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养殖条件和需求进行合理的控制。
一般来说,较低的养殖密度有助于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和免疫力的提升。
然而,密度过低也可能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下和养殖效益不高的问题。
因此,在实际养殖过程中,需要根据养殖场的底质、水质条件、养殖技术水平等因素合理设定养殖密度,以取得最佳的生长和免疫效果。
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苗养殖的影响
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苗养殖的影响南美白对虾,学名Litopenaeus vannamei,是目前全球养殖水产品市场中最重要的经济虾种之一。
其高产、高经济效益使得人们对其养殖业务越来越关注。
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过程中,养殖密度作为重要的参数之一,对养殖环境、生长发育和养殖经济效益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苗养殖的影响,并讨论其对虾苗健康、生长发育和生产力的影响。
首先,养殖密度是指在单位养殖水域面积内放养的虾苗数量,一般以每亩面积放养的虾苗数量来衡量。
养殖密度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水质、氧气供应和饲料补给等因素。
过高的养殖密度会导致养殖水质恶化,增加水质处理和虾体抵抗力下降的风险。
而过低的养殖密度则会造成养殖效益低下。
因此,选择合适的养殖密度对于南美白对虾苗养殖的成功至关重要。
其次,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苗的健康状况有着显著的影响。
过高的养殖密度会导致水质恶化,限制虾苗的游动空间,使得虾苗之间争夺食物,增加了虾苗的疾病传播风险。
疾病的传播对于虾苗的健康和养殖业务的成功具有严重的影响。
因此,养殖密度的选择应当考虑虾苗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养殖密度还对南美白对虾苗的生长发育产生直接影响。
过高的养殖密度限制了虾苗的活动空间,导致其生长发育受限。
虾苗的生长速度和身体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养殖业务的经济效益。
适当的养殖密度能够提供虾苗充足的活动空间和养分摄取空间,促进其健康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销售价值。
此外,养殖密度还与养殖业务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过高的养殖密度可能导致虾苗之间的竞争激烈,使得虾苗生长缓慢,产量较低。
因此,选择适当的养殖密度对于养殖业务的盈利能力至关重要。
在确定养殖密度时,需综合考虑养殖水域的大小、水质处理设备和饲料供给等因素,以确保养殖业务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总结起来,养殖密度是南美白对虾苗养殖过程中重要的参数之一。
养殖密度直接影响虾苗的健康状况、生长发育和生产力。
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苗摄食行为的影响
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苗摄食行为的影响引言: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作为一种重要且经济价值较高的养殖物种,其养殖密度对其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苗摄食行为的影响尚缺乏系统的研究。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苗摄食行为的影响,并从摄食行为的角度提供有关养殖密度调控的建议。
1. 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苗摄食率的影响南美白对虾苗的摄食是其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苗的摄食率有显著影响。
较低的养殖密度能够提高对虾苗的摄食率,因为相对较少的竞争使得每只对虾能够更充分地获取食物资源。
然而,当养殖密度过高时,竞争加剧,导致对虾苗的摄食率下降。
因此,养殖过程中需要适当控制养殖密度,以确保对虾苗获得足够的食物资源。
2. 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苗摄食行为的时间分布的影响除了摄食率,养殖密度还可影响南美白对虾苗的摄食行为的时间分布。
研究发现,高密度养殖环境下的对虾苗更倾向于在夜间摄食,而白天则几乎处于不活跃状态。
这可能是因为夜间的竞争较少,对虾苗更容易获得食物。
与此相反,低密度养殖环境下的对虾苗在白天和夜间都表现出较高的摄食活动。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我们应该合理调控养殖密度,以确保对虾苗摄食的时间均衡分布,从而提高其生长效益。
3. 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苗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养殖密度的增加可能会引发南美白对虾苗的攻击性行为。
研究发现,当养殖密度过高时,对虾苗之间的争斗和攻击行为明显增加。
这主要是因为高密度环境下的对虾苗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导致对食物资源的争夺和领地的争斗。
这些攻击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对虾苗的生长和发育,甚至导致伤害和死亡。
因此,养殖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养殖密度,以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4. 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苗行为的应激反应过高的养殖密度可能对南美白对虾苗的行为产生应激反应。
研究表明,养殖密度的增加会引起对虾苗的应激反应,如运动活动的减少、躲避行为的增加等。
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苗发育和养殖效益的影响
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苗发育和养殖效益的影响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养殖虾种之一,在全球养殖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对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密度成为影响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讨论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苗发育和养殖效益的影响,并探讨适宜的养殖密度范围,以提高养殖效益。
首先,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苗发育的影响非常重要。
养殖密度高会导致苗体间竞争激烈,影响到对虾的生长和发育。
过高的养殖密度会限制对虾苗的运动和觅食能力,导致体质量下降和生长缓慢。
苗体过度拥挤还容易引发互相咬食、疾病传播等问题,进一步影响养殖效益。
因此,适当的养殖密度是确保南美白对虾苗发育良好的关键。
其次,养殖密度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
过低的养殖密度会导致养殖面积的浪费,使得投资回报率下降。
适宜的养殖密度能够提高养殖场地的经济效益和利用率,并且减少投资风险。
研究表明,养殖密度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对虾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益,但过高的密度则会出现逆效果。
因此,养殖密度的选择需根据养殖场地的实际情况和对虾苗的生长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
适宜的养殖密度范围是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
首先,养殖设施和设备的情况需符合养殖密度的要求。
合理的密度需要充足的养殖场地、充足的水源供应、良好的循环系统和充足的饵料供应。
其次,对虾苗的生长和发育特点也需要考虑。
不同生长阶段的对虾苗对养殖密度的要求是不同的。
幼苗期的对虾对密度要求较低,而成虾期的对虾则能够适应较高的密度。
最后,养殖密度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水质状况、气温和养殖地点等因素都会对养殖密度的选择造成一定影响。
研究表明,适宜的养殖密度范围是20-40尾/m²。
在这个区间内,对虾苗的生长良好,利用率高,养殖效益较高。
然而,过高的养殖密度会导致竞争激烈,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严重影响养殖效益。
因此,养殖场主在选择养殖密度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
养南美白对虾害死人是怎么回事?
养南美白对虾害死人是怎么回事?养南美白对虾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养殖,主要是需求高、价格高、效益好这些优势,但是养殖养南美白对虾很多人都失败了,南美白对虾前景是很好,但是南美白对虾不好养,养殖亏本的都会抱怨养南美白对虾害死人。
养殖南美白对虾误区有哪些?误区一:虾苗3公分之前不喂料老虾农通过走访发现,很多虾友们在刚放苗的时候是不喂料的;在春天的时候虾塘中天然的饵料比较多,方面的密度小;天然的饵料足够维持小虾苗的生长。
目前很多虾友们为了可以多出产量,虾苗放的密度大,天然的饵料已经不能维持虾苗们的生长,导致虾苗处于长期的饥饿的状态,虾苗就会摄氏水底中的浮游动物及死亡的藻类,这时对虾的体质会造成营养不良,体质免疫能力下降;在养殖后期的时候是非常容易出现疾病的。
正确养殖方法:在放虾苗之后我们要根据虾苗的实际情况给虾苗选择适合的开口料和O号料或1号料逐渐的添加;既可以增强对虾的摄食,又能充分的给虾苗提供营养,提高对虾的免疫能力及抗病能力;减少对虾的疾病问题。
误区二:发病后停止喂料当对虾出现疾病或是出现偷死的时候;很多养殖户基本都不再喂料;其实对虾在停料之后出现饥饿的现象,原来出现在水面上的死虾会被活虾给吞食,这时候大家以为偷死的虾会越来越少;其实这只是一个假象;活虾吞食死虾之后会被感染引起偷死;时间长了,池中的虾会越来越少。
当再开始投喂饲料的时候;健康的虾不再吃死虾,这时池塘就会出现大量的死虾。
大家都以为是吃料的问题,其实都是一种误解。
正确养殖方法:在发病的初期,可以适当的减料一到两成,可以在饲料中添加提高抗病能力及免疫能力的活菌与营养;使健康的虾减少被疾病感染的机会。
同时虾有疾病之后不能摄食饲料,又没有被健康的虾吃掉;当这批病虾出现偷死之后,死虾的数量会急剧减少,健康的对虾由于营养足够,对虾的抗病能力增加,养殖情况会逐渐转为正常,养殖会趋于稳定。
误区三:对虾发病后水体不消毒池塘里的对虾发病之后,很多养殖户不能确定对虾疾病的种类,不能够正确的处理疾病的问题,如果放弃治疗,会使池里的病原体增加,同时也增加对虾疾病的传染速度,使对虾的病情加速,导致对虾死亡量增加或提前出现等情况的发生。
不同养殖密度下南美白对虾苗的生长状况
不同养殖密度下南美白对虾苗的生长状况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养殖物种,其幼虫的生长状况对养殖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针对不同养殖密度下南美白对虾苗的生长状况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南美白对虾是一种热带海水养殖动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高。
养殖密度是南美白对虾苗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适宜的养殖密度可以提高养殖效益,但过高或过低的密度都可能对虾苗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在适宜养殖温度和水质条件下,适宜的养殖密度可以促进南美白对虾苗的生长。
适当的密度有助于提供充足的食物、氧气和其他必要的养分,从而促进虾苗的生长。
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下,养殖密度应在每立方米水体中养殖苗虾数量为50到100只之间,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水体资源,保证虾苗的正常生长。
同时,适宜的养殖密度也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过高的养殖密度容易导致生长不均匀和过度竞争,增加虾苗的应激,容易感染病原体。
而适宜的密度可以减少虾苗之间的竞争,降低感染病原体的机会,保持虾苗的健康生长。
然而,密度过高也会造成摄食量的减少,影响虾苗的生长。
当养殖密度过高时,水质中食物的供应可能不足,虾苗之间的摄食竞争会增加,从而影响摄食量和生长速度。
因此,在选择养殖密度时,要综合考虑水质、摄食量、生长速度等因素,以达到最佳养殖效益。
另外,饵料的品质和投喂方式也会影响不同养殖密度下南美白对虾苗的生长状况。
优质的饵料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促进虾苗的快速生长。
而适当的投喂方式可以确保饵料均匀分布,减少虾苗之间的摄食竞争。
此外,水质管理也是影响虾苗生长的重要因素。
养殖密度过高时,会增加水质的负荷,容易导致水质恶化,影响虾苗的生长。
因此,严格控制养殖密度以及定期换水,保持适宜的水质条件,是确保虾苗健康生长的关键。
总结起来,不同养殖密度下南美白对虾苗的生长状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养殖密度、饵料品质和投喂方式以及水质管理等。
适宜的养殖密度可以提高虾苗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同时减少疾病的发生。
养殖密度与饲料类型对南美白对虾苗养殖效果的影响
养殖密度与饲料类型对南美白对虾苗养殖效果的影响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虾类养殖物种之一,因其生长快、适应性强、肉质鲜美而备受农民和消费者的喜爱。
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养殖密度和饲料类型是两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们对养殖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养殖密度和饲料类型对南美白对虾苗养殖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首先,养殖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放养的虾苗数量。
养殖密度的选择对虾苗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过高的养殖密度会导致虾苗之间的竞争加剧,食物供应不足,还容易引发虾蜗牛病等疾病的传播,从而影响养殖效果。
适当的养殖密度能够提供充足的食物和生活空间,促进虾苗的生长和发育。
根据研究表明,适宜的养殖密度范围为每平方米放养300-500尾虾苗,过高或过低的密度都会对虾苗的生长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养殖户在选择养殖密度时应根据养殖环境、设施条件和市场需求综合考虑,以确保最佳的养殖结果。
其次,饲料类型也对南美白对虾苗的养殖效果起着重要的影响。
饲料是虾苗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来源,不同的饲料类型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和能量,并且其消化吸收和利用效率也有所差异。
常见的饲料类型包括粉状饲料、颗粒饲料和浮游生物等。
粉状饲料适合虾苗初期的喂养,颗粒饲料适合虾苗中后期的喂养,而浮游生物则是虾苗生长发育的自然饲料。
针对不同的生长阶段,合理选择饲料类型对虾苗的生长速度、生长率和养殖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为了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生物利用率,不断开发和改进了各类饲料添加剂,如蛋白质酶、脂质酶、氨基酸等,以增强饲料的营养吸收和消化利用能力。
适量添加这些饲料添加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虾苗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和养殖效果,但过量使用可能会对水体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选择饲料类型和使用饲料添加剂时,养殖户应据实施地根据虾苗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
此外,光照和水质的管理也是南美白对虾苗养殖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决定南美白对虾养殖成败的主要因素
决定南美白对虾养殖成败的主要因素作者:闫雪崧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第13期提高养殖产量,增加养殖收益已成鲁北地区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行业的热议话题,那么提高苗种的放养密度,是不是真的可以和提高产量增加收益成正比呢?综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本人粗浅的认为并不是这样,养殖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苗种质量—饲料质量—日常管理操作。
养殖过程中做好上述三方面并注重将“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字方针落实到位,实现变中保平衡,静中防止万变才能取得养殖的成功。
一、苗种质量及养殖密度苗种质量是决定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优质苗种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在养殖过程能大幅降低成本。
投放优质种苗不是100%会取得养殖成功,但是不投放优质苗种就一定养不好虾。
近年来,是否暴发病毒性虾病决定了对虾养殖的成败,所以建议养殖者投放虾苗前了解清楚对虾育苗场的详细情况再决定是否购买该场家的虾苗,同时采集一定数量的苗种到有资质的质检中心进行病毒检测,检测结果合格才可放心购买。
1.根据池塘条件和养殖设施配置程度控制放苗密度,确保虾苗的生活环境良好。
虾苗放养密度过高,会提高苗种和饵料成本,而且会导致成虾规格偏小,甚至会导致缺氧泛塘,虾病蔓延;放苗太稀,不能充分利用虾塘潜力,使产量受到影响,经济效益低。
为此,放养虾苗应权衡利弊,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的放苗密度。
放养密度合理,水质水色比较稳定,养殖水环境理化指标变化小,虾在池塘中活动空间大,发病率低,减少病原体传播与扩散;对虾生长快,缩短了养殖周期,提前上市降低养殖风险,一般60~70天规格达到60~80头/kg。
2.高密度养殖模式提高了养殖风险系数。
不能根据自己的养殖池塘情况确定合理的放养量,盲目增加放苗量,会导致池底耗氧量高,池塘水质理化指标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偏高,水质波动变化大,藻相不稳定反复变化,同时高密度投放苗种使排泄物增多底质发黑发臭,厌氧菌大量繁殖,引发虾体出现黄鳃、黑鳃、红须、红腿、蜕壳困难等症状。
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到底有什么影响呢?
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到底有什么影响呢?论文解读:Effect of Stocking Density on Growth, Oxidative Stress and HSP 70 ofPacific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氧化应激和热休克蛋白的影响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一种世界性的养殖品种,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近年来,随着工程化养虾模式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对虾的养殖密度成为影响对虾生长和生存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鉴于养殖密度在对虾养殖中的重要性,通过对不同养殖密度下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氧化应激和热休克蛋白指标的测定,研究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和福利的影响,为保证对虾的最佳福利和生产提供了指导。
研究结果如下:最终体重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S50组最终重量明显低于S30组(P<0.05);S30组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显著高于S40和S50组(P<0.05);S30和S40组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S50组(P < 0.05),而S30和S40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 > 0.05);存活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果如Table. 1所示。
Table. 1 养殖密度对对虾生长和饵料系数的影响在肌肉中,S40组的热休克蛋白含量显著高于S30组(P<0.05)。
在肝胰腺中热休克蛋白含量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三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
但在血液中热休克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果如Figure 1所示。
Figure 1养殖密度对对虾肌肉、血液和肝胰脏中热休克蛋白的影响在血液中S30组的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在S40和S50组无显著性差异。
在肝胰腺中SOD活性密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养密度对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影响
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后,现在开始逐步回归理性,从最初采用较低密度的海水养殖,到高密度的淡化养殖,尽管养殖技术不断进步,但片面地追求高产量,不断地增加放养密度,最终导致了养殖成功率极低,几乎造成了整个对虾养殖业的崩溃。
现在养殖户已经开始减少放养密度、关注改善养殖环境,但如何合理地权衡放养密度、养殖周期、亩产量和养殖成本之间的影响关系,这里面涉及了众多的理论支撑与日常操作要点。
2009年,我们调查了珠三角区域200多份对虾的养殖数据,按放养密度分类后,分析如下:从养殖周期来看,放养密度为3-7万尾/亩之间时,随着密度的增加,养殖周期呈延长趋势。
结合第一次的起捕规格,当放养密度小于4万尾/亩时,养殖周期较短,而且第一次的起捕规格较大,平均为41尾/500g,说明了此密度下的池塘水体未得到充分地利用,所以最终的亩产量也是最低的。
当放养密度为4-7万尾/亩时,第一次起捕时规格差异不大,平均规格在50-53尾/500g左右,这与市场要求联系紧密,因为一般的对虾出售规格很少小于60尾/500g。
从日增重来看,4-7万尾/亩的放养密度范围内对虾日增重变化不大,趋于平稳,但结合成活率来看,却是随密度上升明显下降,考虑密度与成活率两个因素后发现,存塘虾的数量基本维持在3.7-4.3万尾/亩,说明了池塘环境能承受的容载量也在此范围之内。
亩产量的变化也可验证上述结论:当放养密度在3-7万尾/亩之间,并且逐步增大时,亩产量随之上升;且当放养密度在3-5万尾/亩时,随密度的升高,亩产量的增加更为显著;密度在5-7万尾/亩间增加时,亩产量的增加并不明显。
这也说明了单位养殖水体存在一个最适的养殖容量,当放养密度小于最适养殖容量时,随放养密度的增加,亩产量会快速上升;当放养密度超过最适养殖容量后,亩产量变化不大,而养殖周期却延长。
放养密度的改变必然会引起池塘饲料的投喂量、池水中浮游生物的组成、浮游生物的生物量等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养殖周期、成活率、饵料系数和亩产量等相应的变化。
在对虾土池养殖中,当放养密度较低时,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而高密度放养条件下,蓝球藻和裸甲藻的生物量占绝对优势,甚至超过总浮游植物生物量的一半以上,这两种藻类能分泌毒素抑制其它藻类的生长,这对池塘水质的管理及对虾天然饵料的补充上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也为对虾养殖的日常管理造成了困难。
而且,低密度养殖时,水体中浮游植物占优势,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则浮游动物占优势,这是因为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水体有机污染严重,而在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水体中,藻类的光合作用和生物量都会降低,从而引起了水难肥、水质变化剧烈、在天气变化时易发生水变等严重的后果。
结合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放养密度结合苗种质量来考虑,初始放养密度×预计成活率控制在3.5-4.5万尾/亩最适宜。
从养殖成本来考虑,首先,在饲料成本方面,放养密度对饵料系数的影响在调查的数据中表现出不规律的特性。
在最低密度下,饵料系数反而比中等密度的池塘要高,这可能受虾的摄食特性及投喂管理的影响。
当放养密度在4.7万尾/亩以上时,随着密度上升,饵料系数增加,结合亩产量来看,此密度范围内,放养密度增大时,亩产量的增加幅度较小,但饵料系数的增加却较为显著。
从总体养殖成本来看,3-6万尾/亩密度范围内总体养殖成本趋于平稳,超过6万尾/亩时,养殖成本急剧增加。
对于对虾养殖来说,水质环境是决定养殖成功的关键,目前这个观念也被所有的养殖户认同,但是,大家关注较多的是如何去调节水质,很少考虑放养密度和日常操作对水质环境的影响,甚至为了追求高产,而违背自然规律。
从上述数据分析来看,每一区域内的养殖池塘都存在一个养殖容量限制,这是影响养殖成功率的主要因素,关于影响养殖容量的因素过于复杂,目前还没法一一研究清楚,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现实数据的调查分析,找到各个区域的养殖容量数据,从而来指导生产。
从珠三角的对虾土塘养殖来讲,我们认为养殖容量是3.7万尾/亩左右,即预计养殖成活率为80%左右时,限制放养密度在5万尾/亩以内,可以保障养殖成活率最高、饵料系数最低、日增重与亩产量较为合理,而养殖成本也是最低的。
(二)、放苗
暂养池的消毒和水质调整:按常规办法,使用残留较小或没有毒素残留的新型消毒剂,如聚维酮碘、二溴海因进行消毒,然后用60目以上的筛网过滤,注进水深50cm,用卤水、工业盐调整暂养池水盐度与所购虾苗池盐度相当,放养温差不能大于5℃,一般2℃左右,用少量虾试水确认安全后,即可放养虾苗。
缓苗:南美白对虾在自然条件下养殖,水温达20℃,稳定在18℃以上方可放苗。
虾苗运回后,先将虾苗袋放进暂养池里,轻轻地翻动袋子,同时用瓢子取水“浇淋”袋子,稍后,将一大塑料盆置于暂养池水面上,并装进少许池水,将虾苗慢慢地随水倒进盆子里,这时还要用瓢子陆续加入池水、排除盆水。
片刻,将盆子的一边慢慢地提起让虾苗缓缓流入池水中。
虾苗下池完毕,应及时适度加大增氧量。
放苗后,即可投喂南美白对虾专用饲料。
前四天用40目筛网袋洗料全池泼洒,以后直接投喂,投饵量为每万尾虾苗每次投5―10g,每天4―5次,每两天递增投饵量20%。
放苗四天后,每天加水5―10cm,10―15天后虾苗长至2―3cm时,在围栏的农膜上划开若干裂缝至池底,7―8天后即可拆除围栏材料,暂养期结束。
放养密度。
一般粗养每亩放苗1.5―2.5万尾,半精养每亩放苗5―6万尾,精养池每亩可放8―10万尾,条件好的精养池每亩可放苗10万尾以上,经中间培养后的可适当减少放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