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学期综合复习-认识中位数和众数教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中位数
教学要求:
1.让同学们通过具体的实例,初步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的数据的中位数,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
2.会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征,初步体会不同统计量的特点;
3.让同学们体验学习的过程,体会数据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在描述一组数据特征方面的差异。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分析与建议:
教材选择了三个典型事例来认识中位数。
(一)事例一
教材选择了某市2005年5月1~15日(15天)最高气温这一真实的数据素材,用统计表呈现了15天的最高气温,设计了3个问题。
问题(1)提出读表,交流信息的要求,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问题(2)提出求这半个月平均最高气温是多少度的要求,并呈现了简便计算的方法。
问题(3)提出按从小到大排列数据并找出最中间一个数据的要求。
在学生找出最中间的一个数后,通过兔博士的话介绍25是这组数据正中间的一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接着,在“议一议”中设计了两个问题,对这组数据的众数、平均数和中位数表示什么意思,它们表示的意义有什么不同进行讨论。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二)事例二
教材选择了反映现代社会发展中某品牌电脑一年销售情况的事例作为素材,用统计表呈现了一年(12个月)的销售数据,并提出了3个问题。
问题(1)读表,交流信息;问题(2)求众数、平
均数;问题(3)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找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重点介绍一组数据中间有两个数时,也就是一组数据的个数是双数时,怎样求中位数。
(三)事例三
教材在“试一试”中选择了一家鞋店半个月内某种童鞋的销售事例,统计表呈现了按号码统计后的结果,设计了三个问题,分别提出读表,交流信息;求众数、中位数的要求。
最后,提出“如果你是鞋店经理,你打算怎样进货?为什么?”的问题。
让学生学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决策;体会统计的作用。
练一练设计了两个问题。
第1题是本节课的基本练习,第2题是综合性练习。
最后,结合学习内容,设计了调查全班男女同学鞋号的活动,提出了求众数和中位数的要求。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形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