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共8篇)
第1篇:我国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一、前言中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关键阶段,是教育发挥影响和作用最大的阶段,中小学生的教育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国民素质的提高、国家对基础教育认识的深化发展,基础教育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被广泛关注的问题,逐渐从接受、认识走向探索、发展。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更科学地认识、更系统地探索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状况,笔者在中国知网期刊论文电子杂志全文数据总库中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关键词,浏览了48篇有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教育问题的文章,拣选其中32篇研究成果显著论点鲜明见解独到有力的文献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归纳整理后,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体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展望。
总体看来,1999年至2005年左右,学者们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索相对集中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现状、成因,以及初步的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至今,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提升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专业化模式的探索,也有更多的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资料,提供更为专业的论点。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概述(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首先涉及心理健康的标准,从1999年起教育部逐渐颁布一系列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研究者们首先定睛于如何界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以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如美国奥尔波特六个标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十条标准为依托,从不同侧重点具体把握从不同需要把握如何划定心理健康的标准。
如杨建飞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5]中提出应系统综合地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有研究者提出应结合我国传统价值观和正确的主导社会价值观来本土化心理健康的标准[1]。
笔者认为,处于不同的研究目的或者适用不同教育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把握基本标准下有所侧重有所添加,才能使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更好地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篇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教育行政部门日益关注的问题。
《21世纪中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
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这篇论文中,我将分享我个人三十八年的教育经验,探讨如何认识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如何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深入学生的研究和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以下现象:老师对考试成绩差的学生进行指责,让学生感到自卑和无助;老师对反驳自己的学生进行呵斥,让学生感到委屈和不被尊重;老师对未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惩罚,让学生感到恐惧和逃避;老师对学生家长的要求过于严厉,让学生感到被父母和老师双重压力下的无助和焦虑。
这些现象共同点是教师不讲究科学,不尊重学生,以致学生的心理受到了伤害和障碍。
因此,我们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注重科学的教育方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耐心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同时,家长也应该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出健康、自信、积极向上的新一代。
对学生进行体罚、讽刺以及家长式的“霸权主义”作风会让学生感到缺乏尊重、理解、信任和宽容,从而导致心理上的羞愧、自卑、不思进取、委屈、失望、说谎、失落、对老师疏远和逆反心理等问题。
这些我们经常忽略的“小事情”实际上造成了我们看不见的心理伤害,破坏了学生的心理状态。
为了探究心理伤害产生的原因,我们需要共同进行调研。
其次,许多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些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与自己关系不大,与教育教学关系不大,不是自己应该研究和能够研究的事情,而是专家学者的事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领导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并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
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具有稳定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多种心理特点、智力正常、意志力发展好、自控力较强和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共计10篇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五府山小学周荣花摘要:随着社会的重视,目前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
这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员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为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准备。
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一、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几种类型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激烈竟争,生活日新月异,小学生身边的一切也急剧地变化,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比他们的父辈多,势必影响一代人的心理,甚至会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
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优秀心理品质,已是关乎国家、社会未来的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社会的稳定、个人的未来、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及以往的研究经验都充分说明:学校开展心理素质养成教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综观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就其主要表现,可归纳为这样几种类型:生活挤压型:在家长"望子成龙",老师"盼生成名"的高期望下,学生心理负担加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面对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挤压,学生的自信心很容易受到挫伤、学习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也就使他们有了在生活的夹层中活着的感觉、思想封闭型:现代生活观念的变革引发了人生价值取向的重新定位、然而,许多家长的世界观却停留在曾经的人生经验里,沉重的生活压力,剥夺了他们与子女交流的时间、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学生不能很好地度过人生的"第二断乳期",思想倾向消极,以致郁久成疾。
情感自卑型:花季的烦恼,家境的贫寒,学习的成绩的低下,阅历的浅薄等等,总要在举手投足间表现出来,于是许多事往往不尽人意,结果经常受到家长,老师的批评指责,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二、对心理问题形成现状的分析物质逐渐丰裕。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小学生比较容易满足,考试取得一个好成绩,只要有一粒糖的奖励也会欣喜若狂,比较重视老师和家长的表扬。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通用5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通用5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通用5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
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近年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方面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数量增多,孩子受到父母过分的溺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另一方面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小学生处于瞬息万变的大环境下,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心理问题。
小学生心理健康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还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因此,小学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依据“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教学,不断推进素质教育,逐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同时,小学教师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笔者根据实际教学经验,通过分析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一)缺少专业人员,部分教师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许多小学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没有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都是由政教处主任、团委书记、德育副校长、班主任等监管,谁有时间谁抓,但是他们基本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教育培训,在工作中难以运用心理学知识引导小学生健康成长,难以帮助小学生改变性格上的缺陷,造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表面上看是齐抓共管,统筹兼顾,实际上都是表面文章,没有发挥实际作用。
一些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个人素质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往往都是带领小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或者电子课件等,不能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
(二)在辅导上偏重学校,忽视家庭和社会的配合。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例(共5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例(共5篇)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素质教育中十分关键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必要环节。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第1篇: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关键在于把语文课程中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教给学生,并使之有所感悟、有所认知、有所升华,既要在语文教学中提倡师生之间平等对话,更要尊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独特情感、体验和理解。
基于这一理念,笔者多年来坚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努力把小学语文的直接教育转变为对学生心灵和情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研究中较好地实现了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
一、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目的是通过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帮助小学生不断、悦纳自己,逐步提高他们对研究、生活的适应能力,努力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和正确的研究态度,以及开朗、向上、乐学、XXX、自信、独立的健康人格。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是沪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程总目标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研究态度和持久的研究热情,树立研究信心,养成良好的研究惯”,“在语文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有一定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有小我的体验与发现”,“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能清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头脑感情”。
在语文教材中也到处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素,只要任课教师认真研究,就可以实现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无缝对接。
譬喻,在《瑞恩的井》一课的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小组讲话、学生讨论等体式格局,让学生发现XXX的善良和真挚的爱心,从而变得更有同情心;《寻找幸运花瓣》一文让学生感受到,心中充溢美好的希望并为之努力,是人生中一件幸福的事;《无言的爱》让学生在感受植物之间友爱相处的温暖的同时,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更应当和谐相处。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共计10篇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一、气氛和谐,方法灵活。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小,感知、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识经验都非常有限。
故而,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做到深浅适度,精讲巧练,符合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已有的经验。
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容忍、宽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偏执,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热爱、尊重、理解、相信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以表扬鼓励为主,要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适时地选择一个既合本意,又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达,打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得课堂成为平等、和谐、围炉夜话般的温馨境地,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让学生想说就说,敢于表述不同意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上来看,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还不能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感知,不善于对物体进行综合分析,目的性不明确,无意性和情绪性明显;在注意上,小学生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异刺激所吸引,此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也在发展,但还达不到完善的程度。
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精心设置,有意注意、无意注意交替出现,教学中可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学具,也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多媒体电脑等,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
我们还可以推出课本剧,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创造、加工并演出,合适的篇目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从而全方位地投入到了语文实践中.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了知识.二、树立榜样,陶冶性情.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
同时也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有为保卫祖国,忠贞不屈,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钢铁战士;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勤勤恳恳的农民;有热爱学习,人小志大的红领巾;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总理等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论文_共10篇.doc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论文_共10篇范文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俗话说得好:三岁定终身,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其品德、人格、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虽然当今小学生的物质生活条件丰富了,但是如果没有适当的引导,在心智不成熟的情况下,很容易走向歧途。
我在平时工作中总结了小学生常见的几方面问题:一、学校内外表现的两面性。
有些学生在学校里面表现得非常乖,学习积极、听话,但是一出到校门或者回到家里,就如同小霸王一样,变得暴戾。
我分析这些小学生的情况,应该是家长教育走进“唯成绩论”的误区,他们认为只要自己的小孩子在学校听话、成绩好就行,从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甚至是纵容,这就对心智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简直是灾难性的,因为很多学生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小学阶段可以轻松取得好成绩,而这个阶段往往是一个人品德、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在小学这个阶段形成了不健全的品德、人格,在中学的叛逆阶段就表现出来了,因为家长在他们从小就纵容,到了中学阶段,他们已经不再怕大人,如果受不了外界的诱惑,非常容易走上不正确的道路,从而影响一生。
因此,我认为,老师与家长的积极沟通非常必要,不能因为成绩表现好就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健康发展,抓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重视平时的思想教育课,用身边好的事例来教育学生,使得他们容易接受。
二、不尊重长辈。
留守儿童不单单出现在农村基层,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市里面也非常普遍了,即使不是完全的留守儿童,我也认为有一部分是半留守儿童,因为有很多的家长平时没空接送小孩子,甚至没空教育或者检查小孩作业的,跟小孩子一起的时间非常有限,只能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委托某些机构,平时的爷爷奶奶非常纵容他们,对于他们的所有要求都尽量满足,这部分的小学生往往就表现出骄横任性,即使他们在学校里面表现得很好,但是在爷爷奶奶面前就完全变个样。
对于这类小学生,我们一定要及时纠正他们的行为,否则他们长大后很容易形成缺乏爱心、公德心的人,我认为,平时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小学生的各方面情况,积极与家长沟通,针对性地想办法解决问题,一定努力保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儿童心理教育论文范文
儿童心理教育论文范文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影响着儿童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因此,要更加重视小学心理教育,使之在儿童心理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儿童心理教育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儿童心理教育论文范文篇一《试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摘要:小学教育中的教学风格、内容,校园风气、氛围,教师,以及同师长与同学的互动在各方面对儿童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要更加重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从学校、教师及学生本身等层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性与可行性,使之真正体现教育的本质。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儿童心理发展一、引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基础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儿童进入小学后,逐渐成为独立的个体,并以学校为媒介开始了社会化的进程。
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影响着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与走向,更影响着儿童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因此,要更加重视小学心理教育,使之在儿童心理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真正实现教育的本质。
二、儿童心理及其发展童年被视为人生一段非常关键和特殊的时期,在成长的奠基阶段,个体的生理与心理逐渐发育,进而不断完善。
其心理健康水平涉关个体的学习兴趣、认知水准、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自我意识与交往能力等,生理与心理因素相互影响,构成了每一个体极为复杂的成长过程。
儿童心理在各个具体的年龄段呈现为不同的表现形式,总体而言,儿童心理具有敏感性、可塑性、阶段性以及差异性等特征。
首先,儿童心理具有敏感性。
儿童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对成人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心智发育尚不成熟,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知识与行为的能力,因而心理发展十分迅速。
倘若忽略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则会错失促进其心理发展的最佳时期,使其心理健康出现障碍或问题。
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其出现的时机与持续的时间都可能有所不同,需对每一个体酌情对待。
通过了解儿童心理的敏感性,能够更好地观察他们的行为,了解他们的需求,为其发展提供适时适当的条件。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文章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文章标题:健康成长的钥匙——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文:健康成长是每个小学生的期盼,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保障他们健康成长的钥匙。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健康的心态,面对各种挑战和困扰。
本文将探讨如何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
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
学校可以组织师生共同开展主题班会、故事分享等活动,引导孩子们学会珍惜生命、尊重他人、追求真善美。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心理专家进行讲座,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尊心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
自信心是指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念;自尊心是指对自己有良好的评价和尊重。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例如通过鼓励和表扬来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通过组织团队活动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开设兴趣班来发展孩子们的特长等。
三、培养积极的心态培养积极的心态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
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而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增强应对问题的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讲故事、情景模拟等方式,教育学生要保持乐观、坚韧、积极的心态,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四、解决困扰和心理问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正常心理发展,还要关注他们可能存在的困扰和心理问题。
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学校还可以与家长积极沟通,共同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五、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学校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
学校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压力和学习能力,提供合理的学习指导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小学生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巨大压力,他们往往面临着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种种挑战。
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
在成长过程中,小学生会面临各种情绪,例如愤怒、焦虑和沮丧。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他们可以学会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
这有助于建立健康的心理支撑体系,增强心理韧性,更好地适应生活的挑战。
其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发展。
在成长过程中,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在形成,他们需要得到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关爱和支持。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他们会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并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同时,他们也会学会尊重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最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问题在小学生中呈上升趋势。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并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活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总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素质,更好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0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0篇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有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信心和抗挫能力。
内容包括情感管理、人际交往、心理调适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有效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采取多种策略,包括课堂教育、家庭辅导以及校园心理服务中心的建设等。
4. 儿童焦虑症的预防与干预焦虑症是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本文将介绍焦虑症的表现、原因以及预防和干预措施。
5. 小学生抑郁症的识别与干预抑郁症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本文将探讨抑郁症的症状、原因,以及如何及早识别和干预。
6.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家庭教育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7. 亲子沟通在小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亲子沟通是培养良好家庭关系和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介绍亲子沟通的重要性和技巧。
8. 处理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策略在处理小学生心理问题时,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包括倾听、沟通、引导等方法。
9.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与反馴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不断改进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10.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未来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在不断发展,未来的教育应更加注重心理健康,使每个小学生都能获得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最新5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最新5篇)网络时代互联网对中小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必须对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探究网络时代学校如何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中小学时期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阶段,学校应该从专业课程、老师素质、提高学生自身素养等几个方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心理素质优良的全面人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人们已经全面进入网络时代。
随着网络在生活中各个方面的不断深入,不仅给成年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也接触到网络,并且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大影响。
由于中小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心理和思想都处于一个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他们大多数渴望接触新鲜的事物,探究周围的世界。
同样,他们大多数也一样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往往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诱惑,对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中小学生接触网络、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社交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我们不应该把网络视作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洪水猛兽。
要想让孩子在网络时代能够全面健康地成长,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懂得合理地利用网络。
一、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校的心里健康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形成巨大挑战的网络时代,学校的心里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应该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1.要对学校的所有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够不断地正确地认识自我、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增加他们的承受心理压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2.善于发现学生在成长中产生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并且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及时摆脱心里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校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设置固定的心理辅导课程,聘用专业的心理教育老师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学教育,通过有规律的、合理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优秀3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优秀3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一一、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1.社会转型期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转型,逐步迈入“中等收入陷阱”阶段,这一阶段往往是矛盾集中爆发的时期。
中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的高速变化期,与社会发展的转型发生共振,使他们处于内在生理、心理发展的困惑与外在社会群体心理矛盾冲突的焦点上,更加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网络信息时代的影响。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这一影响表现在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上就是: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在虚拟世界中他们扮演着种各样的角色,而这些角色又有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他们分不清现实与虚拟。
在虚拟世界中他们可能是呼风唤雨的侠客,他们能够协调与各种角色的关系,但现实中他们沉默寡言,不愿跟人交流,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甚至出现了人格分裂。
我们观察到很多问题学生都特别依赖网络,很多心理问题往往伴随着网瘾的影子。
3.畸型教育的必然结果。
这里包括两方面:一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二是学校教育的片面发展。
(1)家庭教育缺失是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
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大。
许多家长对心理健康几乎一无所知,有些家长其自身的心理甚至也是病态的。
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发现,许多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
许多家长简单地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他们不愿意花时间或者没时间陪孩子,他们能够给予孩子丰厚的物质,却没能给孩子安全、归属、爱和尊重、需要的满足。
(2)社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观认识不到位。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认为:“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极不科学、极不严肃的态度对待我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他们无限扩大学生中心理不健康的数据。
他们的思维逻辑是,之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因为许多学生心理不健康,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最大误区。
”在这种心理健康教育观的影响下,有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预防和治疗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针对的仅仅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学⽣⼼理健康论⽂⼩学⽣⼼理健康论⽂(通⽤17篇) 在⽇常学习和⼯作中,⼤家都尝试过写论⽂吧,通过论⽂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
如何写⼀篇有思想、有⽂采的论⽂呢?下⾯是⼩编为⼤家收集的⼩学⽣⼼理健康论⽂(通⽤17篇),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学⽣⼼理健康论⽂篇1 摘要:健康的⼀半是⼼理上健康,不久前有⼈预⾔,⼼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
⼩学⽣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他们的⼼理健康将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昌盛、民族的振兴,让孩⼦们掌握⽂化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拥有⼀个健康的⼼理是我们教育⼯作者们的神圣职责。
关键词:⼩学⽣;⼼理健康;教育 ⼩学阶段是个体⾃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个重要时期,由于孩⼦们缺乏⽣活经验,对⽣活没有正确的认识,⼈⽣观、世界观、价值观模糊,缺乏处理问题和分辨是⾮的能⼒,极容易⾛⼼理“弯路”。
对学⽣进⾏⼼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健康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意味着,⽼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还应成为⼀个合格的⼼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
作为⼀名⼩学⼀线教师,我就⾃⼰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理健康教育⼯作的⼀点尝试和体会与⼤家⼀起交流。
⼀、教师⾃⾝要拥有健康的⼼理并掌握⼀定的⼼理健康知识 “教师是⼈类灵魂的⼯程师。
”教师的思想、⾔⾏、举⽌都会给学⽣带来举⾜轻重的影响,因此,要求教师不但要拥有较⾼业务知识,还应拥有良好的⼼理素质。
同时,教师还要掌握⼀定的⼼理健康知识,在教育教学中时刻以“学⽣⼼理健康辅导员”的⾝份深⼊学⽣的⼼灵进⾏教育。
当学⽣需要关⼼、帮助时,教师只有⽆私地对学⽣倾洒爱的⽢露,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的⼼灵。
学⽣只有在教师真⼼、真情、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拥有⼀个健康的⼼理,才会更积极地投⼊到学习⽣活之中。
⼆、关注学⽣⼼理,营造⼀个良好课堂⼼理环境 作为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的学业发展,还必须关注学⽣的⾝⼼健康。
教师虽然掌握了⼀些⼼理学知识,但还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理,⼤多数教师认为⼩学⽣⼼理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迎刃⽽解。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参考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参考文献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参考论文】心理健康论文参考文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学校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过程。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参考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参考论文篇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化模式的建构》摘要: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误区,探讨了构建有效模式的指导思想,最后提出了构建以教学为本、三结合全方位、多元化、立体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误区指导思想以教学为本三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学校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过程。
我们课题组成员走访了海南多家中小学,就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状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既让我们看到了工作实绩,又发现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如何构建有效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本文对此问题展开了探讨。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误区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尚处于启动阶段,存在诸多问题,有待完善。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一)医学化模式。
这种模式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过程,把大多数学生成长发展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称为心理疾病,并采用心理治疗的方式予以转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放在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诊治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偏重问题取向,过于强调心理疾病的普遍性,却忽视大多数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一般问题,舍本逐末。
许多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配有专门的教师如心理咨询师负责管理,而对心理教育其他方面的工作敷衍了事。
以为这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抓起来了,其实,简单的心理咨询加治疗并不等于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共计10篇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五府山小学周荣花摘要:随着社会的重视,目前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
这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员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为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准备。
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一、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几种类型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激烈竟争,生活日新月异,小学生身边的一切也急剧地变化,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比他们的父辈多,势必影响一代人的心理,甚至会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
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优秀心理品质,已是关乎国家、社会未来的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社会的稳定、个人的未来、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及以往的研究经验都充分说明:学校开展心理素质养成教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综观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就其主要表现,可归纳为这样几种类型:生活挤压型:在家长"望子成龙",老师"盼生成名"的高期望下,学生心理负担加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面对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挤压,学生的自信心很容易受到挫伤、学习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也就使他们有了在生活的夹层中活着的感觉、思想封闭型:现代生活观念的变革引发了人生价值取向的重新定位、然而,许多家长的世界观却停留在曾经的人生经验里,沉重的生活压力,剥夺了他们与子女交流的时间、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学生不能很好地度过人生的"第二断乳期",思想倾向消极,以致郁久成疾。
情感自卑型:花季的烦恼,家境的贫寒,学习的成绩的低下,阅历的浅薄等等,总要在举手投足间表现出来,于是许多事往往不尽人意,结果经常受到家长,老师的批评指责,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二、对心理问题形成现状的分析物质逐渐丰裕。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小学生比较容易满足,考试取得一个好成绩,只要有一粒糖的奖励也会欣喜若狂,比较重视老师和家长的表扬。
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0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优秀10篇】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篇一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做为一名教育工,每次看到一些有关学生因品行障碍或人格障碍做出违法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便很沉重。
为何有那么多的学生,会无所顾忌地去违法犯罪,为患社会,我想这除了少数客观的原因以外,更多的还在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他们的心理不够健康。
下面我来谈谈开展适合中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体会。
(一)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建设是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1、校园主环境建设。
一流教育要有一流主环境建设,主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首要任务。
学校主环境,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
要把各种建筑物构建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教室,让池塘、名花异草、茂林修竹、绿色草坪也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
2、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心理环境。
3、学校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四风”建设。
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良好的校风校貌这个心理环境中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良好的校风校貌也能为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4、学校还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
学校可以联合居委会等社区基层组织,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
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
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专业教师的事,它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
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
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中小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还包括心理方面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篇一《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摘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已由以个别心理咨询为主的方式逐步向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心理咨询为辅的方式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步入了普及化、持久化、系统化和专业化的轨道。
为适应这一新的变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开展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关注单亲和留守儿童的群体心理、开展同辈团体心理咨询、建立健康网络文化、开展性安全教育、建立心理危机干预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工作,以收到更好的成效。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对策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校心理咨询室”有名无实近年来,有无心理咨询室已成为检查各中小学是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硬性指标。
为此,有些不管学校条件如何,纷纷在校团委办公室或大队部、教导主任办公室挂上了“学校心理咨询室”的牌匾,也有的学校腾出资料室或小仓库当做心理咨询室,并安排没有接受过心理咨询培训的教师做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
有些农村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除上级来检查的时候外,平时,一次也没有接待过来访学生。
有学生说:“要找咨询老师作咨询本来就很难为情的,一看咨询室里还有其他老师就更不敢进去咨询了。
”学校心理咨询室成了有名无实的存在。
2.心理健康课被其他课挤占目前,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课时没有统一规定,各学校根据本校的情况自主安排,一般安排在校本课程时间或团队活动课时间。
各学校安排心理健康课的起始学年和课时数也各有不同。
全校各学年每周都上一次课的学校为数不多,大部分学校都是部分学年两周上一次课。
在访谈中,心理健康课教师反映,即使这点时间也难以保证,常被其他主课排挤。
值得一提的是,学习压力最大、升学负担最重、出现问题最多的初三和高三年级,几乎所有学校都不安排心理健康课,大多以搞几次讲座的形式敷衍了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自然就成了小学课程改革的重点课题。
现代教育理论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是:有目的、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品质进行全面培养和提高,主动地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教育心理健康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面对急剧变化和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生态环境日趋复杂,身心健康发展所受的负面影响日益增大,致使他们心里问题不断产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情况令人担忧。
因此这一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
(一)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从各方面的调查表明,由于种种因素,目前儿童心理现状令人担忧。
学校应义不容辞的担负起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帮助青少年排解各种心理问题的历史责任,同时,也从更深层次去促进学生的成长。
众所周知,健康还包括道德健康。
从学生品德心理形成的过程去看,心理素质是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中心,其中道德认识的形成是品德形成的思想基础,而学生本体的思想品德的进展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是在心理发展的基础上明白做人的真谛,掌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本领的。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目前,教育改革的主流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在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和
谐发展,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
也可以说它是整体优化教育。
这种教育以受教育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
但长期以来,很多人对身体健康比较重视,而对心理健康却较少注意。
教育实践活动表明,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搞好学习的前提。
(三)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如健康的心态,就积极自我调整的能力,不怕苦难挫折和挑战,责任心,进取心,爱心,社会适应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现在开始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不仅是教育的要求,更是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健康。
二、小学生心理成因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曾对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5个地区的16472名小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小学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
这组数字虽不能说是触目惊心,但已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了。
小学生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心理现状,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一)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重视,但鉴于心理教育的施行受诸多条件的限制,普及不够,方法简单。
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知行不一”,是直接导致小学出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教师的个人素质对学生的心理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教师是孩
子心目中的“神”、人生路上的“灯”,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在小学生的眼里都是可资模仿、借鉴的榜样。
(二)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当今的小学生都担负着“振兴家庭”的重任,父母祖辈都把自己未实现的梦寄托在孩子身上,编织着“伟大”的“圆梦”计划。
他们对子女爱得过分,照顾过度,期望过高。
另一方面,在孩子的学业上又加大了砝码,星期六令其上辅导班,星期天为其请家教,教辅用书、过关练习一大套,做完课内做课外。
家长在生活上百般呵护,在学业上高度关注,大有“子女成绩好,大人品位高”之境界。
(三)社会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力度不够,对学生心理影响难以形成合力,学生在校接受的教育与家庭舆论、社区氛围不一致,这也是小学生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社区建立了大人的健身场地,缺乏孩子们的“健心”场所。
大教育观尚未在社区有效树立。
三、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消极倾向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进一步认识,越来越多的小学开始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前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一些消极倾向。
(一)形式化倾向
有相当多的小学错误地认为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仅是形式,升学、应试才是根本。
学校虽然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和研究,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但由于忽视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最
终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二)课程化倾向
有些小学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为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要求学生机械记忆,甚至还考试。
其后果不但没有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反使学生承受更多的身心负担。
还有一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小学德育的一部分,把心理问题与品德问题混为一谈。
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完善其人格,仅靠传统的学校德育是不行的。
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在几年的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感到小学生心理教育的途径应是全方位、多层次的。
光靠一两个途径想做好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是不可能的,必须全面启动、全员参与。
学校的各个部门、各种教育渠道都应有心理教育的成分,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该关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做好自身承担的心理教育工作。
(一)学校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
1、建构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经营”运作机制
2、加强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师“育心”专项培训
3、开展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心育”常规活动和课程(二)家庭方面要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三)社会方面开辟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社区“关心”教育网
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有赖于学校教育,有赖于教师培养,同时
也有赖于社区的环境及家庭的氛围。
所以我们要努力推行“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方法,充分发挥社区的力量,向家长、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教育,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并给予适时指导,尽力保障学生的心理在社会环境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