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 第2课时 函数的表示法

合集下载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函数的概念与性质PPT(第二课时函数的表示法)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函数的概念与性质PPT(第二课时函数的表示法)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论坛:
PPT课件:/k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地理课件:/kejian/dili/
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地理课件:/kejian/dili/
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论坛:
PPT课件:/k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191.1 变量与函数(第2课时)

191.1 变量与函数(第2课时)

“用好课堂40分钟最重要。我的经验是,哪怕 是再简单的内容,仔细听和不上心,效果肯 定是不一样的。对于课堂上老师讲解的内容, 有的同学觉得很简单,听讲就不会很认真, 但老师讲解往往是由浅入深的,开始不认真, 后来就很难听懂了;即使能听懂,中间也可 能出现一些知识盲区。高考试题考的大多是 基础知识,正就是很多同学眼里很简单的内 容。”常方舟告诉记者,其实自己对竞赛试 题类偏难的题目并不擅长,高考出色的原因 正在于试题多为基础题,对上了自己的“口 味”。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19.1 函数
19.1.1 变量与函数 第2课时
活动一:创设情境
问 题 探 究
问题1:在上一节课“活动二”的问题(1)~(4)中,是否都 存在两个变量?请你用所学知识写出能表示同一个问题中的两 个变量之间对应关系的式子. 问题(1)~(4)中都存在两个变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 系式分别为: (1)s=60t;(2)y=10x;(3)S=πr² ;(4)y=5-x. 问题2:在上面的4个问题中,是哪一个量随哪一个量的变化而 变化?当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的值是唯一确定 的吗?
活动四:辨析概念
问 题 探 究
O
问题4:下列曲线中,表示y不是x的函数是( ), 怎样改动这条曲线,才能使y是x的函数?
y y y y
x
O
x
O
x
O
x
A
B
C
D
选B. 将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的曲线去掉等,只要满足“对 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都 能使y是x的函数.
活动五:运用概念
解:(1)当0<x≤3时,y=8; 当x>3时,y=8+1.8(x-3)=1.8x+2.6. 当x=2时,y=8;x=6时,y=1.8×6+2.6=13.4. (2)当0<x≤3和x>3时,y都是x的函数,因为对于 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

第2课时 函数关系的表示法——列表法、解析法

第2课时 函数关系的表示法——列表法、解析法

第2课时函数关系的表示法——列表法、解析法【知识与技能】了解函数的表示方法:列表法、解析法,领会它们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理解掌握确定函数关系式,会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过程与方法】学会用不同方法表示函数,会应用综合的思维、思想分析问题.【情感与态度】培养变化与对应的思想方法,体会函数模型的建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重点是进一步掌握确定函数关系的方法以及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教学难点】难点是确定函数关系.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节课所研究的每个问题中是否各有两个变化,同一问题中的变量之间有什么联系?也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变量确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是否随之确定一个值呢?这将是我们这节研究的内容.活动一在计算器上按照下面的程序进行操作.下表中的x与y是输入的5个数与相应的计算结果:所按的第三、四两个键是哪两个键?y是x的函数吗?如果是,写出它的表达式(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y).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或小组讨论)【教学说明】学生通过思考问题,为掌握新知识函数的表示方法:列表法做铺垫.活动二用10 cm长的绳子围成矩形,设矩形的长度为x cm,面积为Scm2.怎样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S?【教学说明】引导学生通过合理、正确的思维方法探索出变化规律.二、导入新课上述活动一、活动二反应了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函数关系式的表示方法主要有三种方法:列表法、解析法、图象法.在用表达式表示函数时,要考虑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函数的表达式有意义.例1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1)y=2x+4; (2)y=-2x2; (3)1; 3.2y y xx==--【分析】在(1)(2)中,x取任何实数时,2x+4与-2x2都有意义;在(3)中,当x=2时,12x-没有意义;在(4)中,当x<3时,x-3没有意义.【解】(1)x为全体实数.(2)x为全体实数.(3)x≠2.(4)x≥3.注意:在确定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时,如果遇到实际问题,还必须使实际问题有意义.如函数S=πR2中自变量R可取全体实数,如果指明这个式子是表示圆面积S与圆半径R 的关系,那么自变量R的取值范围是R>0.例2当x=3时,求下列函数的函数值:(1)y=2x+4; (2)y=-2x2; (3)1; 3.2y y xx==--【解】(1)当x=3时,y=2x+4=2×3+4=10. (2)当x=3时,y=-2x2=-2×32=-18.(3)当x=3时,y=12x-=1.(4)当x=3时,y=3x-=0.例3一个游泳池内有水300 m3,现打开排水管以每时25 m3排出量排水.(1)写出游泳池内剩余水量Q (m3)与排水时间t(h)间的函数关系式;(2)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3)开始排水后的第5 h末,游泳池中还有多少水?(4)当游泳池中还剩150 m3水时,已经排水多少时间?【解】(1)排水后的剩水量Q 是排水时间t的函数,有Q=-25t+300(2)由于池中共有300 m3水,每时排25 m3,全部排完只需300÷25=12(h),故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是0≤t≤12.(3)当t=5,代入上式得Q=-5×25+300=175(m3),即第5h末池中还有水175 m3.(4)当Q=150时,由150=-25t+300,得t=6,即已经排水6 h.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广西来宾中考)函数y=3x-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3B.x≥3C.x>3D.x≤32.(四川遂宁中考)在函数y=11x-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1B.x<1C.x≠1D.x=13.函数y=21xx+-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4.如图,根据流程图中的程序,当输出数值y=5时,输入数值x是()5.水箱内原有水200升,7点30分打开水龙头,以2升/分的速度放水,设经t分钟时,水箱内存水y升.(1)求y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7:55时,水箱内还有多少水?(3)几点几分水箱内的水恰好放完?【参考答案】1.B 2.C 3.x≥-2且x≠1 4.C5.解:(1)∵水箱内存有的水=原有水-放掉的水,∴y=200-2t,∵y≥0,∴200-2t≥0,解得:t≤100,∴0≤t≤100,所以y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为:y=200-2t(0≤t≤100);(2)∵7:55-7:30=25(分钟),∴当t=25时,y=200-2t=200-50=150(升),∴7:55时,水箱内还有水150升;(3)当y=0时,200-2t=0,解得:t=100分钟=1小时40分钟,7:30+1小时40分钟=9点10分,答:故9点10分水箱内的水恰好放完.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学会了确立函数关系式、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方法,会求函数值,提高了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课本第26页练习1、2、3、5.2.完成练习册中相应的作业.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函数的表示方法:列表法、解析法,并领会它们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理解掌握确定函数关系式,会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学会用不同方法表示函数,会应用综合的思维、思想分析问题,培养变化与对应的思想方法,体会函数模型的构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9.1.2 第2课时 函数的表示方法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9.1.2 第2课时 函数的表示方法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

第2课时 函数的表示方法1.了解函数的三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并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函数恰当的表示方法;(重点) 2.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难点) 一、情境导入 问题:(1)某人上班由于担心迟到所以一开始就跑,等跑累了再走完余下的路程,可以把此人距单位的距离看成是关于出发时间的函数,想一想我们用怎样的方法才能更好的表示这一函数呢? (2)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银行利率、列车时刻、国民生产总值等问题,想一想,这些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又是如何表示的?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函数的表示方法 【类型一】 用列表法表示函数关系 有一根弹簧原长10厘米,挂重物后(不超过50克),它的长度会改变,请根据下面表格中的一些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质量(克) 1 2 3 4 … 伸长量(厘米) 0.5 1 1.5 2 … 总长度(厘米)10.51111.512…(1)要想使弹簧伸长5厘米,应挂重物多少克?(2)当所挂重物为x 克时,用h 厘米表示总长度,请写出此时弹簧的总长度的函数表达式.(3)当弹簧的总长度为25厘米时,求此时所挂重物的质量为多少克.解析:(1)根据挂重物每克伸长0.5厘米,要伸长5厘米,可得答案;(2)根据挂重物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可得函数解析式;(3)根据函数值,可得所挂重物质量.解:(1)5÷0.5×1=10(克),答:要想使弹簧伸长5厘米,应挂重物10克;(2)函数的表达式:h =10+0.5x (0≤x ≤50);(3)当h =25时,25=10+0.5x ,x =30,答:当弹簧的总长度为25厘米时,此时所挂重物的质量为30克. 方法总结:列表法的优点是不需要计算就可以直接看出与自变量的值相对应的函数值,简洁明了.列表法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如成绩表、银行的利率表等.【类型二】 用图象法表示函数关系 如图描述了一辆汽车在某一直路上的行驶过程,汽车离出发地的距离s (千米)和行驶时间t (小时)之间的关系,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共行驶的路程是多少?(2)汽车在行驶途中停留了多长时间? (3)汽车在每个行驶过程中的速度分别是多少?(4)汽车到达离出发地最远的地方后返回,则返回用了多长时间?解析:根据图象解答即可.解:(1)由纵坐标看出汽车最远行驶路程是120千米,往返共行驶的路程是120×2=240(千米);(2)由横坐标看出2-1.5=0.5(小时),故汽车在行驶途中停留了0.5小时;(3)由纵坐标看出汽车到达B 点时的路程是80千米,由横坐标看出到达B 点所用的时间是 1.5小时,由此算出平均速度80÷1.5=1603(千米/时);由纵坐标看出汽车从B 到C 没动,此时速度为0千米/时;由横坐标看出汽车从C 到D 用时3-2=1(小时),从纵坐标看出行驶了120-80=40(千米),故此时的平均速度为40÷1=40(千米/时);由纵坐标看出汽车返回的路程是120千米,由横坐标看出用时4.5-3=1.5(小时),由此算出平均速度120÷1.5=80(千米/时);(4)由横坐标看出4.5-3=1.5小时,返回用了1.5小时.方法总结:图象法的优点是直观形象地表示自变量与相应的函数值变化的趋势,有利于我们通过图象来研究函数的性质.图象法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应用,如企业生产图,股票指数走势图等.【类型三】 用解析式法表示函数关系一辆汽车油箱内有油48升,从某地出发,每行1千米,耗油0.6升,如果设剩余油量为y (升),行驶路程为x (千米).(1)写出y 与x 的关系式;(2)这辆汽车行驶35千米时,剩油多少升?汽车剩油12升时,行驶了多千米?(3)这辆车在中途不加油的情况下最远能行驶多少千米?解析:(1)根据总油量减去用油量等于剩余油量,可得函数解析式;(2)根据自变量,可得相应的函数值,根据函数值,可得相应自变量的值;(3)令y =0,求出x 即可. 解:(1)y =-0.6x +48;(2)当x =35时,y =48-0.6×35=27,∴这辆车行驶35千米时,剩油27升;当y =12时,48-0.6x =12,解得x =60,∴汽车剩油12升时,行驶了60千米;(3)令y =0,-0.6x +48=0,解得x =80,即这辆车在中途不加油的情况下最远能行驶80km.方法总结:解析式法有两个优点:一是简明、精确地概括了变量间的关系;二是可以通过解析式求出任意一个自变量的值所对应的函数值.探究点二:函数表示方法的综合运用 【类型一】 分段函数及其表示为了节能减排,鼓励居民节约用电,某市将出台新的居民用电收费标准:(1)若每户居民每月用电量不超过100度,则按0.50元/度计算;(2)若每户居民每月用电量超过100度,则超过部分按0.80元/度计算(未超过部分仍按每度电0.50元计算).现假设某户居民某月用电量是x (单位:度),电费为y (单位:元),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解析:根据题意,当0≤x ≤100时,y =0.5x ;当x >100时,y =100×0.5+0.8(x -100)=50+0.8x -80=0.8x -30,所以,y 与x的函数关系为y =⎩⎪⎨⎪⎧0.5x (0≤x ≤100),0.8x -30(x >100).纵观各选项,只有C 选项图形符合.故选C.方法总结:根据图象读取信息时,要把握住以下三个方面:①横、纵轴的意义,以及横、纵轴分别表示的量;②要求关于某个具体点,向横、纵轴作垂线来求得该点的坐标;③在实际问题中,要注意图象与x 轴、y 轴交点坐标代表的具体意义.【类型二】 函数与图形面积的综合运用如图①所示,矩形ABCD 中,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BC 、CD 、DA 运动至点A 停止,设点P 运动的路程为x ,△ABP 的面积为y ,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1)求矩形ABCD 的面积; (2)求点M 、点N 的坐标;(3)如果△ABP 的面积为矩形ABCD 面积的15,求满足条件的x 的值.解析:(1)点P 从点B 运动到点C 的过程中,运动路程为4时,面积发生了变化且面积达到最大,说明BC 的长为4;当点P 在CD 上运动时,△ABP 的面积保持不变,就是矩形ABCD 面积的一半,并且运动路程由4到9,说明CD 的长为5.然后求出矩形的面积;(2)利用(1)中所求可得当点P 运动到点C 时,△ABP 的面积为10,进而得出M 点坐标,利用AD ,BC ,CD 的长得出N 点坐标;(3)分点P 在BC 、CD 、AD 上时,分别求出点P 到AB 的距离,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即可求出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进而求出x 即可.解:(1)结合图形可知,P 点在BC 上,△ABP 的面积为y 增大,当x 在4~9之间,△ABP 的面积不变,得出BC =4,CD =5,∴矩形ABCD 的面积为4×5=20;(2)由(1)得当点P 运动到点C 时,△ABP 的面积为10,则点M 的纵坐标为10,故点M 坐标为(4,10).∵BC =AD =4,CD =5,∴NO =13,故点N 的坐标为(13,0);(3)当△ABP 的面积为矩形ABCD 面积的15,则△ABP 的面积为20×15=4. ①点P 在BC 上时,0≤x ≤4,点P 到AB 的距离为PB 的长度x ,y =12AB ·PB =12×5x =5x 2,令5x2=4,解得x =1.6;②点P 在CD 上时,4≤x ≤9,点P 到AB 的距离为BC 的长度4,y =12AB ·PB =12×5×4=10(不合题意,舍去);③点P 在AD 上时,9≤x ≤13时,点P 到AB 的距离为P A 的长度13-x ,y =12AB ·P A=12×5×(13-x )=52(13-x ),令52(13-x )=4,解得x =11.4,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x 的值为1.6或11.4.方法总结:函数图象与图形面积是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的典型问题,图象应用信息广泛,通过看图获取信息,不仅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图象解决问题时,要理清图象的含义.三、板书设计1.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1)列表法; (2)图象法; (3)解析式法.2.函数表示方法的综合运用函数表示法这节课的难点在于针对不同的问题如何选择这三种方法进行表示.针对这个问题,可通过引导学生对例子比较来解决.这样学生通过对不同例子的比较就能很好的区分这三种方法的特点,并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这节课的另一个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分段函数,通过两个例子的介绍,能理解分段函数并按要求进行求值.。

2019年春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19122函数的表示法》课件MnnHKw

2019年春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19122函数的表示法》课件MnnHKw

长为xcm,底边上的高为ycm
(1)求底边上的高y随底边长x变化的函数解析
式.并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当底边长为10cm时,底边上的高是多少cm?
解:(1) y =
60 x
x>0
(2)当x=10时,y=60÷10=6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例 2.一水库的水位在最近5 h 内持续上涨,下表记录 了这5 h 内6 个时间点的水位高度,其中 t 表示时间,y 表示水位高度.
第十九课时 函数的表示方法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当堂练习
课堂小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学习目标
情境引入
1.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及其优点; 2.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变量之间 的函数关系;(重点) 3.能对函数关系进行分析,对变量的变化情况进行 初步讨论.(难点)
列表格来表示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问题3.某城市居民用的天然气,1m3收费2.88元, 使用x(m3) 天然气应缴纳的费用y(元)为y = 2.88x. y是不是x 的函数? 是
这里是怎样表示缴纳的天然气费y与所用天然 气的体积x的函数关系的?
用函数解析式y=2.88x来表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知识要点
O 12 345x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5.一条小船沿直线向码头匀速前进.在0min ,2min, 4min,6min时,测得小船与码头的距离分别为200m, 150m,100m,50m. (1)小船与码头的距离是时间的函数吗?
是 (2)如果是,写出函数的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图象.
函数解析式为: s = 200-25t . 船速度为(200-150
(3)小李托运行李花了15元钱,请问小李的行李重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1.2《函数的表示方法》(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1.2《函数的表示方法》(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1.2《函数的表示方法》(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函数的表示方法》是中学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新的知识领域。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函数的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了解函数的表示方法,并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时,往往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加强。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函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掌握函数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函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函数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从而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准备教学PPT,包括函数的定义、表示方法和性质等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函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例如,什么是函数?函数如何表示?2.呈现(15分钟)通过PPT展示函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详细解释函数的定义,以及如何用图像、表格和解析式来表示函数。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巩固函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和解析。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来巩固函数的性质。

例如,给定一个函数的图像,让学生判断函数的性质。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

例如,给定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函数的性质来解决。

人教八下数学第2课时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人教八下数学第2课时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状元成才路
解析:用表格列出s与t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t
0
2
4
6
s
200 150 100
50
观察上表可得出t与s的关系式为:
s=200-25t(0≤t≤8) 所以小船与码头的距离s是时间t的函数.
状元成才路
画函数图象
t
0
2
4
6
s
200 150 100
50
s(m)
由图象可知,在
200
第8min时,小船与码
时刻 t(时)
0
4
8 12 16 20 24
温度 T(℃)
16 18.1 19.9 22
21
19 17.2
状元成才路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9时10分至9时15分: 在家 ; 9时30分至9时50分:在书店买书 .
状元成才路
3.用描点法画出函数y=x+2的图象. 解:列表 、描点、连线后得到的图象如图所示.
x -2 -1 0 1 2 y01234
状元成才路
4.用描点法画出函数y=-6x的图象. 解:列表 并描点、连线后得到的图象如图所示.
y
2
y=x+0.5
1
-2 -1 O 1 2 x -1 -2
状元成才路
(2) y 6 (x>0) x
x … 0.5 1 1.5 2 2.5 3 3.5 4 5 6 …
y … 12 6 4 3 2.4
从函数图象可以看
出,曲线从左向右下降,
即当x由小变大时,
y 6 x
(x>0)
随之减小.
2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1.2《函数的图像》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1.2《函数的图像》课件
如点(2,4)表示x=2时 S=4。
八年级 数学
第十一九章 函数的图象
函数的图象
你记住了吗?
对于一个函数, 如果把自变量 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 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 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 的图象。
上图中的曲线即为函数 s x2 (x>0)的图象.
函数图象可以数形结合地研究函数,给我们带来便利。
y
2.5
y=x+0.5
从函数图象可以看出,
直线从左到右上升,
1.5
即当x由小到大时,
y=x+0.5随之增大.
0.5
-1
O -0.5
12x
自己动手画一画 画出函数(2)y 6 x 0 的图象
x
(2)y 6 x 0
列表:
x
x … 0.5 1 1.5 2 2.5 3 3.5 4 5 6 …
S/m
S/m
s1
s2
X/s
O
O
s1 s2
S/m X/s
O
S/m
s1
s1
s2
s2
X/s
X/s
O
A
B
C
D
回归问题
问题:观察下图,你能大致描述男女孩平均身高 在平均身高之上还是之下?你能估计自己18岁时 的身高吗?
八年级 数学
第十一九章 函数的图象
一个思想————数学结合思想 两个关系———应用函数图象研究实际 问题时,注意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关系
S=x2

(x>0) 0 0.25 1 2.25 4 6.25 9
如果我们在直角坐标系中,将你所填表格 中的自变量x及对应的函数值S当作一个点的 横坐标与纵坐标,即可在坐标系中得到一些点。

2021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学案 19.1.2《 函数的图象 》(含答案)

2021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学案 19.1.2《 函数的图象 》(含答案)

19.1.2 函数的图象第1课时函数的图象学习目标①知道函数图象的意义.②学会用列表、描点、连线画函数图象.③学会观察、分析函数图象信息.④能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重点难点:函数图象的画法;观察、分析、概括图象中的信息.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完成下列活动)【活动1】思考:如图是某人体检时的心电图,图上点的横坐标x表示时间,纵坐标y表示心脏部位的生物电流,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能用式子表达吗?显然有些函数问题用函数关系式表示出来,然而可以通过来直观反映.【活动2】正方形的边长x与面积S的函数关系式为;在这个函数中,自变量是、它的取值范围是,是的函数,请根据这个函数关x 0 0.5 1 2 3 ……S ……思考与探究:如果把自变量的值当作横坐标,函数S的值作为纵坐标,组成一对有序实数对(x、S),这样的实数对有多少对?请在下面的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这些点,你有什么发现?二、探究新知识①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

②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是:、、。

③在坐标平面内,若点P(x,y)向右上方移动,则y随x的增大而;若点P(x,y)向右下方移动,则y随x的增大而。

第2课时函数的表示方法学习目标①进一步理解函数及其图像的意义.②学会根据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或根据函数值求自变量的值,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③熟练掌握求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方法.重点难点:①怎样根据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②怎样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③根据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活动1】分析并解决下列列问题:1.用解析法表示函数关系优点: . 缺点: . 2.用列表表示函数关系优点: . 缺点: . 3.用图象法表示函数关系优点: . 缺点: . 【活动2】请用原来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填空:1、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2、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人教数学B版必修一《函数及其表示方法》函数的概念与性质PPT课件(第2课时函数的表示方法)

人教数学B版必修一《函数及其表示方法》函数的概念与性质PPT课件(第2课时函数的表示方法)

(4)函数 f(x)=x-+x1+,3,x≤x>1,1 是分段函数.(3)× (4)√
栏目导航
x2+1,x≤1,
2.设函数 f(x)=2x,x>1,
则 f(f(3))=( )
A.15
B.3
2
13
C.3
D. 9
D [∵f(3)=23≤1,
∴f(f(3))=232+1=193.]
栏目导航
20
1.若集合A={x|0≤x≤2},B={y|0≤y≤3},则给出的下列图形 表示为定义在A上的函数图像的是( )
A
B
C
D
栏目导航
21
(2)由下表给出函数y=f(x),则f(f(1))等于( )
x12345
y45321
A.1
B.2
C.4
D.5
(1)D (2)B [(1)A中的对应不满足函数的存在性,即存在x∈A,
44
栏目导航
45
1.函数有三种常用的表示方法,可以适时的选择,以最佳的方式 表示函数,解析式后不注明定义域即可视为该函数的定义域为使此解 析式有意义的实数集 R 或 R 的子集.
2.作函数图像必须要让作出的图像反映出图像的伸展方向,与 x 轴、y 轴有无交点,图像有无对称性,并标明特殊点.
栏目导航
栏目导航
37
[解] (1)列表
x2345 …
y
1
2 3
1 2
2 5

当 x∈[2,+∞)时,图像是反比例函数 y=2x的一部分,观察图像
可知其值域为(0,1].
栏目导航
(2)设票价为y元,里程为x公里,定义域为(0,20]. 由题意得函数的解析式如下:

人教版八下数学19-1-2函数的图象课时2

人教版八下数学19-1-2函数的图象课时2

(3)据估计这种上涨规律还会持续 2 h,预测再过 2 h
水位高度将达到多少米?
如果水位的变化规律不变,则可利用上述函数预测,
再过 2 h,即 t=5+2=7(h) 时,水位高度
y=0.3×7+3=5.1(m).
把图中的函数图象(线段AB)向右延
伸到 t=7 所对应的位置,从图象也
能看出这时的水位高度约为 5.1 m.
新知探究 知识点2:列表法
列表法:通过列出自变量的值与对应函数值的表格来
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例2 以下式子,对于 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
一的对应值,即 y 是 x 的函数.从 x 的取值范围中选取
一些数值,算出 y 的对应值,列表.
y=2x+3
从式子 y=2x+3 可以看出,x 取任意实数时这个式子都
26
24
O 10 20 30 40 50 60 70
x
这个函数解析式是分段的,所以函数图象是折线段.
课堂小结





解析
式法
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关系的
方法叫做解析式法,其中的
等式叫做函数解析式.
列表法
通过列出自变量的值与对应
函数值的表格来表示函数关
系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图象法
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函
有意义,所以 x 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从 x 的取值范围中选取一些数值,算出 y 的对应值,
列表:
x
……
-2
-1
0
1
2
……
y
……
-1
1
3
5
7

19.1.2函数的图象的画法【精品】

19.1.2函数的图象的画法【精品】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19.1.2 函数的图象
第2课时 函数图象的画法
活动一:函数的图象
问题:1.正方形的面积S与边长x的函数解析式 为 S=x2 ,其中x的取值范围是 x>0 . 我们还可以利用在坐标系中画图的方法来表示 S与x的关系.
想一想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面内的点可以用一对 有序数对来表示.即坐标平面内 点 与有序数对是 一一 对应 的.
y5 4 3 2 1
y=2x+1
-4 -3
画出的图象是一条 直线 ,
-2
-1
O -1
-2
12345
x
当自变量的值越来越大时,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应的函数值 越来越大 .
-4
(2)列表 :取一些自变量的值,并求出对应的函数 值,填入表中.
x … -5 -4 -3 -2 -1 1 2 3 4 5 … y … 1.2 1.5 2 3 6 -6 -3 -2 -1.5 -1.2 …
5.一根蜡烛长20 cm,蜡烛的燃烧速度是5 cm/h. (1)写出蜡烛的剩余长度h与燃烧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
解:(1)h=20-5t(0≤t≤4). (2)列表:
描点、连线,如图.
活动四:谈谈收获
解析法
1、函数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
图象法
列表
2、画函数图象的步骤: 描点
(1)判断下列各点是否在函数 y 2x 1 的图象上?
①(-0.5,1); ②(1.5,4).
(2)判断下列各点是否在函数 y= 6 的图象上?
x
①(2,3);②(4,2).
方法:把点的横坐标(即自变量x)的取值代入解 析式求出相应的函数值y值,看是否等于该点的纵 坐标,如果等于,则该点在函数图象上;如果不 等于,则该点不在函数图象上.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 19.1.2函数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  19.1.2函数
时间t/s 油温w/℃ 0 10 10 25 20 40 30 55
请你按下面的问题进行思考: (2)能写出w 与t 的函数解析式吗?
小明想用最大刻度为100℃的温度计测量食用 油的沸点温度(远高于100℃),显然不能直接测量, 于是他想到了另一种方法,把常温10℃的食用油放在锅 内用煤气灶均匀地加热,开始加热后,每隔10 s 测量一 次油温,共测量了4次,测得的数据如下:
时间t/s 油温w/℃ 0 10 10 25 20 40 30 55
请你按下面的问题进行思考: (1)在这个测量过程中,锅中油的温度w 是加热时 间t 的函数吗?
小明想用最大刻度为100℃的温度计测量食用 油的沸点温度(远高于100℃),显然不能直接测量, 于是他想到了另一种方法,把常温10℃的食用油放在锅 内用煤气灶均匀地加热,开始加热后,每隔10 s 测量一 次油温,共测量了4次,测得的数据如下:
1 (5) y x 1 1 x
x4 ( 6) y 9 x
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1) y=3x-1; (2) y=2x2+7; 1 (3) y= ; (4) y= x 2. x2
作业
• 必做:书81---83页 第1-----5题,10、11 题 • 能力培养51页1-----7 • 选作:能力培养52页8----10
6
(3)正多边形的内角和度数y随变数n的变化 情况. y= (n-2) ×180°
x
例1、求出下列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y=2x
3 ( 3) y x2
(2)
m n 1
1 k k 1
(4) h
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1) y=3x-1; (2) y=2x2+7; 1 (3) y= ; (4) y= x 2. x2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 下册 第十九章 19.1.2 函数的图像 课件(3课时,共6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 下册 第十九章 19.1.2 函数的图像 课件(3课时,共69张PPT)

(3)如果水位的变化规律不变,按上述 函数预测,再持续2小时,水位的高度: __y_=_0_.3_×__7_+_3_=_5_._1_(m__)_____. 此时函数图象(线段AB)向 ___________延伸到对应的位置,这时 水位高度约为___5_.1_m______米.
由例可以看出,函数的不同表示法 之间可以__转__化_______.
值范围是: X取全体实数 ; 第一步:从的取值范围中选取一些简洁的数 值,算出的对应值,填写在表格里;
x … -3 -2 -1 0 1 2 …
y … -2.5 -1.5 -0.5 0.51.52.5 …
知识点 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 第二步:根据表中数值描点( x ,y);
y=x+0.5
• • • • • •
1、如果A、B两人在一次百米赛跑中, 路程(米)与赛跑的时间t(秒)的关系
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A比B先出发; B. A、B两人的速度相同; C. A先到达终点; D. B比A跑的路程多.
2、用列表法与解析式法表示n边形 的内 角和m(单位:度)关于边数的n函数.
解:列表法:
边数n 3 4 5 …
内角和 m/度 180 360 540

解析法:m=(n-2)×180 °,n≥3
大而减小,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
列表、描点、连线,这种画函数图象 的方法称为描点法。
函数图象的三种表示法
1、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 (1)_列__表__,(2)_描__点__,(3)_连__线___. 2、表示函数的三种方法分别为:
__解_析__式__法__、___列_表__法__ 、_图__象_法__ .

高中数学《函数的表示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函数的表示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

函数的表示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实际问题中的函数表示.2.内容解析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其中“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体现的是数学的应用价值,即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第1课时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特点,并且初步体会了在具体的问题(分段函数)中如何选择适当的表示法解决数学问题.那么,如何选择适当的表示法解决实际问题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有所体会.在本节课中不仅可以进一步研究函数本身,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应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可以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学会比较选择最优解法.例7是关于数学成绩的问题,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列表法向图象法的转化,通过对三名同学成绩的简单分析,学生可进一步体会图象法的直观性,可提倡学生用科学的方法看待自身成绩.例8是2019年国家热点问题——个税的新计算方式.函数以列表法给出,可通过对条件的分析,转化成解析法和图象法,体现了分段函数的应用价值.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具体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具体问题中的函数关系.2.目标解析达成上述目标的标志是:学生会正确选择合适的表示法解决教科书例7、例8所示的问题,结合例7,例8的学习,初步体会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数学建模素养。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对具体数学知识和问题的求解比较熟悉,而解决带有情境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欠缺,于是新版教材专门对前版教材结构进行了调整,搭建了两个与学生密切相关、应用性很强的实际问题情境,对其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具体问题中的函数关系的能力.对于例7,可能有的同学觉得表3.1-4包含了三名同学的6次成绩数据,已经很直观了,教师可进行相应解释:列表法虽然具有“不需要计算就可以直接看出与自变量的值相对应的函数值”的优点,但是不利于发现每位同学的成绩变化情况,以及与班级平均分的关系,换句话说仍然不够直观.学生一般可自然想到更加直观的表示方式——图象法.但是当学生们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了三位同学6次成绩及班级6次平均分共24个散点时,问题随之而来——无法区分每个散点数据属于哪个学生,其直观性更是无从谈起.于是教师可进行相应引导:为了更容易看出一个同学的学习情况,我们将表示每位同学成绩的函数图象(离散的点)用虚线连接.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三名同学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对于例8,学生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对题目的理解.带有情境的实际问题往往篇幅略长,因此需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懂题目,明确研究对象,理清题中变量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保障.之后就需要依据题目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解决问题.本题是分段函数模型,每一段都是一次函数,相对简单,但要注意分段时自变量取值的原则——不重不漏.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具体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可借助图形计算器、几何画板、Geogebra等技术工具做出函数图象,用图象法表示函数,对问题进行直观分析.五、教学过程设计引导语:对于一个具体的问题,如果涉及函数,你会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吗?这节课我们通过两个实例来做相关研究.(一)实际问题问题1:表3.1-4是某校高一(1)班三名同学在高一学年度六次数学测试的成绩及班级平均分表.你能直接通过表3.1-4对这三位同学在高一学年的数学学习情况做一个分析吗?师生活动:教师给出问题后让学生先简单独立思考并尝试写出结论,大部分同学无法直接通过表3.1-4所给数据分析这三位同学在高一学年的数学学习情况.如有个别同学提出可以,教师可提醒:表3.1-4不太容易分析每位同学的成绩变化情况,不够直观,因而会制约结论的形成.追问:你选择哪种表示法分析这三位同学在高一学年的数学学习情况?为什么?学生会首先想到图象法.教师让学生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与表3.1-4所对应的函数图象,并让学生尝试利用图象得出结论.面对毫无规律的24个散点,学生基本没有头绪.此时教师可做适当引导:为了更容易看出一个同学的学习情况,我们将表示每位同学成绩的函数图象(离散的点)用虚线连接.并用多媒体展示教科书第70页图3.1-6,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眼中的结论.最后教师找几位学生代表回答与补充,得出结论.设计意图:问题1是架设学生熟悉的数学成绩情境,引导学生直接通过列表法无法直观的看出学生成绩的变化情况,不要直接利用表格做出一些并不准确的结论,而应另寻他法;追问是为了启发学生主动选择更加直观的图象法解决问题,培养从列表法转到图象法表示函数的能力.正确合理地做出图象,问题就解决了一半.问题2:(教科书第71页练习1)下图中哪几个图象与下述三件事分别吻合得最好?请你为剩下的那个图象写出一件事.(1)我离开家不久,发现自己把作业本忘在家里了,于是返回家里找到了作业本再上学;(2)我骑着车离开家后一路匀速行驶,只是在途中遇到一次交通堵塞,耽搁了一些时间;(3)我从家出发后,心情轻松,一路缓缓加速行进.师生活动:教师可在多媒体上展示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找学生回答.对于选项C,可给出参考:我从家出发后,发现时间还早,于是慢慢放缓了脚步.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将实际情境转化成数学图象的能力,训练思维与表达能力.问题3: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个人取得的所得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向国家缴纳个人所得税(简称个税).2019年1月1日起,个税税额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确定,计算公式为个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①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综合所得收入额-基本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②其中,“基本减除费用”(免征额)为每年60 000元.税率与速算扣除数见表3.1-5.(1)设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应缴纳个税税额为你能求出y=f(t)并画出图象吗?(2)小王全年综合所得收入额为189 600元,假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占综合所得收入额的比例分别是8%,2%,1%,9%,专项附加扣除是52 800元,依法确定其他扣除是4 560元,那么他全年应缴纳多少综合所得个税?师生活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题目,理清计算应缴纳个税税额的计算步骤.之后可将教科书第71页前三行用PPT展示,帮助学生了解解题脉络.(1)教师用PPT展示个税计算公式及表3.1-5,给学生适当时间阅读思考.之后可进行如下追问.追问:由表3.1-5第二列,你认为y=f(t)是什么函数?学生基本都可回答出是分段函数.教师可板书y=f(t)的前两段,带领学生感受求解析式的过程,后几段可让学生自己完成,注意提示最后写成分段函数的规范形式(大括号、范围不重不漏),并让学生自己画出相应图象,之后可利用多媒体将学生代表的图象放到屏幕上展示,最终确定正确结果.(2)利用之前明确的计算步骤,结合第(1)问的解析式,让学生自己解决剩余问题.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读懂题目,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以及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引导学生将表3.1-5的函数表示方式转化成解析式的方式,建立多元表示之间的联系。

八年级数学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19.1 函数 19.1.1 变量与函数 第2课时 函数

八年级数学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19.1 函数 19.1.1 变量与函数 第2课时 函数

3.一名司机驾驶汽车从甲地去乙地,他以 80 km/h 的平均速度用了 4 h 到达
乙地.当他按照原路返回时,汽车的速度 v(km/h)与时间 t(h)的函数关系式是( B )
A.v=320t
B.v=32t 0
C.v=20t
D.v=2t0
12/11/2021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八页。
4.下列关系式中,y 不是 x 的函数的是( A )
12/11/2021
第六页,共二十八页。
2.函数值与函数的解析式 函数值:在一个函数关系式中,如果当 x=a 时,y=b,那么 b 叫做当自变量 为 a 时的 函数(hánshù)值. 解析式:用关于 自变量 的数学式子表示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描 述函数的常用方法,这种式子叫做函数的解析式.
12/11/2021
第十四页,共二十八页。
【解析】 A.y=14x2=116x2,y 是 x 的函数; B.每个学号对应一个学生,每个学生对应一个身高,y 是 x 的函数; C.y=π12x2=14πx2,y 是 x 的函数; D.y=± x(x>0),每一个 x 的值对应两个 y 的值,y 不是 x 的函数.故选 D.
第十三页,共二十八页。
当堂测评
1.下面每个选项中分别给出了某个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 x 和 y,其中 y 不 是 x 的函数的是( D )
A.y:正方形的面积,x:这个正方形的周长 B.y:某班某名学生的身高,x:这个班学生的学号 C.y:圆的面积,x:这个圆的直径 D.y:一个正数的平方根,x:这个正数
12/11/2021
第二页,共二十八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函数、自变量、函数值、函数的解析式等的概念; 2.会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9.1.2函数的图像(2)

19.1.2函数的图像(2)

请在9分钟内完成当堂检测题,看哪位同学完 成的又快又好。
当堂训练
必做题:
2、课本P83页第10题.
选做题:
课本P83页第12题.
8分钟内看哪些同学能又快又好的完成上述问题!
函数三种表示方法的优点
表示方法 全面性 准确性
× √ ×
直观性
√ × √
形象性
×
× √
列表法
解析式法 图象法

√ ×
从所填表中可以清楚看到三种表示方法各有优 缺点.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就要要根据具体情况选 择适当的方法,有时为全面地认识问题,需要几种 方法同时使用.
学以致用
(1) 对于每一个大于0 的自变量的值,想准确 确定对应的函数值,用什么表示法较好? (2)对于x 的值分别为1,2,3,4,5,6 时, 想知道其对应的函数值,用什么表示方法较好? (3)想知道当x 的值增大时,函数值y 怎样变化, 用什么表示方法较好?
随堂检测
课本P81页的练习题1、2、3
19.1.2函数的图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Biblioteka 1.理解并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及各 自的优点; 2. 能够利用函数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题。
自学指导
1、阅读课本79页练习和思考中间的部分可知函数的 表示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2、例4的表19-6是函数的什么表示方法?这种表示方 法有什么优点? 3、例4(2)分别用了哪几种函数表示方法?它们分 别有什么优点? 4、例4(3)能否通过表19-6或者例4(2)的图象预测 ? (提示:函数不同表示方法的优点可以从全面、准确 、直观、形象四个角度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