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教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工程教案苏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工程教案苏教版选修3

第四章生态工程第一节生态工程的原理和类型(第1课时)【教学目标】1.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说出生态工程与传统工程的差异。

(知识目标)2.简述生态工程的主要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

(知识目标)3.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情感目标)【重难点】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知识归纳】一、生态工程的概念1.背景:随人口急剧增长,现代工农业生活迅速发展,原始的生态系统几乎,全球不断激化,人们希望通过建设,寻求解决对策,减缓和防止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或重建的生态系统。

2.概念:生态工程是指应用生态系统中与原理、原则,结合经系统分析的方法而设计的促进物质被的生产工艺系统。

[拓展]: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的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3.根本目标:人类设计生态工程的根本目的是遵循自然界物质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防治环境,达到效益与效益的同步发展。

4.特点: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要利于和两个方面,具有低、多和的特征。

二、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1.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原理、原理、原理和原理等。

2.物种共生原理:自然界任何一种生物都不能离开其他生物而单独生存和繁衍,存在着、等关系,这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和机制。

3.生态位原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都占有一定的生态位,依据此原理,可构建一个具有、的稳定而高效的生态系统。

4.食物链原理:食物链/食物网是实现生态系统中、和的基础,物种间的关系是生态工程设计的重要因素。

5.物种多样性原理: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越高,抵抗力稳定性越陷越,生态系统就越。

丰富物种多样性,使营养结构更为,可实现并增加的目的。

(如“三北防护林”虫害、珊瑚礁区的生机)[拓展]:(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4.1苏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共36张PPT)

4.1苏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共36张PPT)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
第一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徐州35中 王学东
一、环境对生物非常重要
1、生态因子: 对生物生物生物生长、发育、生殖、 行为和分布等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 子。 非生物因子: 光、温度、水等。 生物因子: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温度 •影响生物的分布:
我国南→北: 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分解作用
无机物
秃鹫
真菌
屎壳郎
蚯蚓
巩固性思考:
1、生产者全部为绿色植物吗?
2、消费者全部为动物吗?
3、微生物全部为分解者吗?
4、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是什 么?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分解者
(四)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由于营养关系 1、食物链:
三级消费者 第四营养级
而形成的结构。
•作用 无机物
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
有机物
(化学能)
3、消费者 •种类 主要:各种动物 其他:寄生细菌、寄生真菌、病毒、 某些植物等 •作用:有机物
呼吸作用
无机物
(有利于植物的传粉、种子传播等)
寄生植物:菟丝子
4、分解者 •种类 主要:腐生细菌和真菌
其他:腐生动物(原生动物、蚯蚓等)
•作用: 有机物
山底→山顶: 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
•影响生物的生存:
大多数生物-2℃~50 ℃,最适20℃~25℃
积极思维
谢尔福德的耐受性定律
适宜区 耐 受 上 限 该定律能说 明什么? 生物在适宜区 内生长 低于耐受下限 或高于耐受上 限时,生物生 命停止
耐 受 种下 群限 数 量
生态因子 钟形耐受曲线

苏教版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

苏教版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

A.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B.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都有生物生存 C.海洋生态系统在维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
动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D.农业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属于人工 生态系统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
解析:选B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
系统,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
生物栖息的场所,包括岩石圈上层、水圈和
③腐食链:指专门以死亡生物为营养对象而
形成的食物链。如:植物残体→蚯蚓→线虫 类→节肢动物。
生态系统的稳态
②淡水生态系统:由生活在淡水中的生物群 最活跃 落和淡水环境所组成,是地球上________和
最富有生机的生态系统。 (2)陆地生态系统 ①自然生态系统
a.冻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组成简单。
稀疏 b.荒漠生态系统:植被________,植物种 类非常贫乏。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
3.营养结构
(1)食物链: 营养关系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由于_____________而形 成的结构。 (2)食物网 食物链 ①概念:生态系统中的许多___________相 互交错形成的更为复杂的网状食物关系。 ②作用:增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
判一判
(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 (2)阳光、水、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 分(√) (3)蚯蚓等动物是消费者(×)
(4)草莓、蘑菇等是生产者(×)
(5)肉食动物在食物网中可能占有不止一个 营养级(√)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

高中生物第四章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苏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四章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苏教版必修3

易错警示 区别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群 落:是指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简称 群落;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 成的统一整体。若干个种群相互作用组成群落,群落与非 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相互作用组成生态系统。
以下可以称作生态系统的是( B ) 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的分解者 B.烧杯中的取自池塘中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 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的水蚤和分解者 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的金鱼和水草 解析: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 成的统一整体,成分要齐全。A选项中无无机环境,C选项中 无生产者及无机环境,D选项中没有分解者及无机环境。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
者 ③植物都是生产者 ④动物都是消费者 ⑤异养型生物
都是消费者
A.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⑤
解析:①细菌、真菌大都是分解者,但一些可以进行光 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属于生产者,①错;②生 产者是可以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生物,都属于自养 型生物,所以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②对;③绿 色植物都是生产者,但极少数植物,如菟丝子不属于生 产者,营寄生生活,③错;④绝大多数动物是消费者, 但是也有动物属于分解者,如蚯蚓等;⑤异养型生物可 以是消费者也可以是分解者,⑤错。
2.成分 (1)非生物成分: 光__、__水__、__无__机__盐__、__空__气__、__非__生__物__的__有__机__物__等。 (2)生物成分,按照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可分为: ①生产者: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主要是指各种 _绿__色__植__物__ 。 ②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_生__产__者___为食,主要指以其他生物 为食的各种动物。 ③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粪便等分解为_无__机___物__,主要是 __腐__生__细__菌__和__真__菌_____,也包括蚯蚓、秃鹫等生物。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4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学案苏教版必修3【共5套4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4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学案苏教版必修3【共5套47页】

本套资源目录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生态系统的稳态微专题突破4食物链网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变化分析与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学案苏教版必修3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1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学案苏教版必修3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2节生态系统的稳态第1课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学案苏教版必修3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2节生态系统的稳态第2课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学案苏教版必修3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2节生态系统的稳态第3课时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学案苏教版必修3食物链(网)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变化分析与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核心精要]一、食物链(网)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变化分析1.处于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而导致的其他物种数量的变化在某食物链中,若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则该食物链中的其他生物都将减少。

这是因为第一营养级是其他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

2.“天敌”减少对被捕食者数量变动的影响若一条食物链中处于“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会因此而迅速增加。

但这种增加并不是无限的,随着数量的增加,种群密度加大,种内斗争势必加剧,再加上没有了天敌的“压力”,被捕食者自身素质(如奔跑速度、警惕灵敏性等)必定下降,会导致流行病蔓延、老弱病残者增多,最终造成密度减小,直至相对稳定。

即“天敌”减少,造成被捕食者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向稳定。

3.复杂食物网中某种群数量变化引起的连锁反应分析(1)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少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沿不同的线路分析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

考虑方向和顺序为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需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高中生物高二必修三教学案:第4章_第1节_第2课时_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高中生物高二必修三教学案:第4章_第1节_第2课时_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第2课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输出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形式的变化由光能―→生物体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

3.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4.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能量金字塔的形状永远是正金字塔形,数量金字塔有倒置的情况。

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自读教材·夯基础]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输出的整个过程。

2.过程(1)能量来源:太阳能。

(2)输入过程:主要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为化学能。

(3)传递途径:太阳能→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4)过程分析(以第一营养级为例):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及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分别是指哪一部分?提示: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指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2.结合教材P95图4-8思考:(1)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是其同化量吗?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提示: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不等于其同化量,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是: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2)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会有哪些去向?提示:①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3)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是指其流向分解者的吗?为什么?提示:不是,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其同化的能量。

3.整个生态系统中能量会因散失而减少,它主要是指哪个生理过程?以什么形式散失?提示:整个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跟随名师·解疑难]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分析(1)能量流动的起点:生产者(主要是植物)固定太阳能。

(2)能量流动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3)能量流动中能量形式的变化:太阳光能→生物体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最终散失)。

(4)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食物)中的化学能。

高中苏教版生物必修3课件:第4章 第1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高中苏教版生物必修3课件:第4章 第1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生物与环境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中的生物群落与 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 成的统一体。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①非生物成分:无机盐、空气、光、水及非生物的有机物等。
②生物成分 按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可分为三类: a.生产者 ⅰ.地位:最基本、最关键。 ⅱ.范围:主要是各种 绿色植物 。 b.消费者 ⅰ.地位: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 为食。 ⅱ.范围:主要是指以其他生物为食物的各种 动物,根据食性特点分为 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 。
(4)作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整个 生物圈的繁荣,保护 生物圈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5)分类 ①自然生态系统 a.陆地生态系统有冻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 统和林地生态系统等。 b.水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 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②人工生态系统:可分为 农业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等。
消费者 性、肉食性、杂食源自质循环活跃的成分性动物和寄生动物
细菌、真菌和腐生 分解者 动物(如蚯蚓和秃 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关键成分
鹫)
②整体性: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通 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组成一 个具有一定调节能力的统一整体。
③判断生态系统的方法。 a.一看一定空间: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然空间。 b.二看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各种生物和无机 环境。 c.三看相互关系: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及不同生物之 间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 第一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阐明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 1.通过图表等直观方式理 者等生物因素以及阳光、空气、水等非生 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第1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第1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1、概念:在一定空间中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
而形成的统一体。
(生物因子与非生物因子)
2、组成层次
生物个体
种群
群落
+无机环境 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 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10
【概念辨析】
1.下列说法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块农田中所有的水稻 B.一个池塘中所有动物和植物 C.一片森林中所有生物 D.孔望山上所有生物及水分、温度、光照等非生物因子
作用
生态系统的 基础
生物种类
生产者
生 物 成 消费者 分
分解者
异养型
绿色植物 等
各种动物及寄 生生物
主要成分、 存在的前提、 数量最多
腐生生物
分解有机物
不可缺15少
【课堂质疑】
1.生产者只有绿色植物吗?所有植物都是生产者吗? 2.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吗? 3.所有细菌都是分解者吗?
16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第四营养级 (三级消费者)
第三营养级 (次级消费者)
第二营养级 (初级消费者)
第一营养级 (生产者)
17
2.食物网:许多食物链相互交错连结的复杂营养关系
1 .食物网中共有多少条食物链? 2 .最长的食物链是哪一条? 3.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有哪些? 4. 哪些动物占有两个以上营养级?猫头鹰占有几个营养级? 5.图中这些生物能否构成生态系统?青蛙与蜘蛛之间是什么关18 系?
练 B.有三个营养级,一个生产者
习 C.食虫鸟是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
D.有三个营养级,三个消费者
23
1、肉食动物不可能是一条食物链中的第几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 4.1 生态环境和生物圈教案 苏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 4.1 生态环境和生物圈教案 苏教版必修3

第1节生态环境和生物圈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

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3.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讨论生态系统的结构。

2.教学难点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三、教学设想学生对“生态系统”一词并不陌生,对其最基本的内涵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已有初步的了解。

生态系统的概念是形成生态学思想的基础,本章是围绕着剖析生态系统概念的实质展开的。

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生态系统内各组分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有序与和谐、多样与复杂等。

要从培养学生的生态学思想的角度,制定教学策略。

本节可以结合“思考与讨论”中的素材,讨论“你认为什么是生态系统”的话题。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态系统的理解,列举五个生态系统的实例,并列出生态系统的判断要点。

学生之间相互交换作业,并对同伴的作业作出评判。

四、教学过程生物在生命活动中要从环境中不断地摄取物质和能量,因而受到环境的限制,同时生物的生命活动又能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环境。

这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生态学。

那么,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有什么规律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进一步分析“思考与讨论”中提出的问题。

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制作若干个不同控制条件的“生态缸”,让学生观察各个生态缸中的状况,增加感性认识。

问题7是让学生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这是本节的教学目标之一。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繁多且关系复杂,无法逐个研究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结构和功能,所以引入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概念,将营养功能相同的生物类群看成一个整体结构,研究其中的物质与能量变化、信息传递,使研究问题得到简化。

这是一种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其他宏观研究中也常常要应用这种方法。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大多数学生在讨论了问题1~5后,应当能达成这一教学目标。

2019-2020年高中生物《4.2 生物系统的稳态(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4.2 生物系统的稳态(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必修3
六、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七、小结反馈
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或有什么感受?
板书设计
课外作业
能够说出能量流动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不断创新的精神。
重点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内容
பைடு நூலகம்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展示鲁滨逊漂流记图片,创设情景:假设你像小说中的鲁滨逊一样,也流落到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能饮用的水以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你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5Kg玉米。
2019-2020年高中生物《4.2 生物系统的稳态(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必修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得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概述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应用能量流动规律进行相关计算。
(2)、通过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体验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分析事物的方法。
2.能力目标
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
A、先吃鸡,再吃玉米
B、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
先让学生讨论并解释原因。
点拨: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利用上一节课学习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知识外,还要学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知识。
二、复习能量与能量代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提出问题:1.人为什么需要食物?
学生:人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食物。
2.“能量”这个概念我们已经比较熟悉了,请大家回忆已学过的生物学知识中有哪些与能量有关的概念?

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学案苏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学案苏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2018-2019版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学案苏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版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学案苏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版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学案苏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学习目标] 1.了解生态因子及对生物的影响。

2。

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

3。

列举食物链和食物网。

4.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生物圈的组成。

方式一下图为热带雨林的一个场景,图中有哪些生物和非生物?热带雨林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群落,热带雨林中的所有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

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方式二媒体播放蒙古歌唱家德德玛演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MV视频,然后课件展示问题: 1.画面里出现的是一个什么生态系统?你能列举一下从这首歌里听到的生物吗?2.问题引入:什么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有哪几大类?各种生态系统有什么相同点?一、环境对生物非常重要1.生态因子的概念: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2.生态因子的分类: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包括光、温度、水等;生物因子包括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如捕食、竞争等.3.观察下图,理解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从上图可以看出:生态因子在低于或超过生物体的耐受极限时,均可成为限制因子,但在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内,每种生物都具有一个最适区。

例1分析下图,关于非生物因子对生物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1说明影响生物种类较少的非生物因子是水分B.图2说明光照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开花C.图3说明温度能影响动物的形态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答案D解析影响沙漠干旱地区生物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子是水分;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光照时间影响植物的开花时期等;温度对植物分布有影响,对动物形态也有影响,寒冷地区的狐个体体型较大,但尾、耳、鼻端较为短小,可以减少身体的相对表面积,从而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

【创新方案】高中生物 第四章 第一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 苏教必修3

【创新方案】高中生物 第四章 第一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 苏教必修3
[答案] C
[例2] (2012·苏州高二检测)如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 简单淡水生态系统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属于第三
营养级的动物有__________。
(2)此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所有水鸟迁徙到别处,则短时间内大鱼数目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代谢 类型
自养型
异养型
异养型
有利于植物的 将动植物遗
作用
为消费者、 传粉或种子的
为生物提供
分解者提供 传播;加快生
物质和能量
物质和能态量系统的物质
循环
体、粪便等 中的有机物 分解为 无机 物
非生物的物 生产者
质和能量
消费者
分解者
地位 必要成分 必要成分 重要成分 必要成分
举例

太阳光
________,水藻数目________,淡水虾数目__________。
(4)若此生态系统中的水绵大量减少,则 ( )
A.水藻大量减少
B.小鱼的数目增多
C.大鱼的数目减少
D.甲壳类的数目增加
(5)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
____________。
[解析] 数食物链条数时,一定要从生产者开始,依 次经过不同的消费者;看哪些生物处于第几营养级,要注 意同一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是有差异的; 本题是一条捕食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但我们知道主要 的分解者有腐生细菌和真菌;一种生物的天敌减少,短时 间内导致这种生物的数量大量增加,那么处于该生物上一 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就会大量减少;在一定的区域,各种生 物的总和就是群落,群落和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 生态系统。

苏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导学案

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一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学习 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

目标 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3. 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及时训练:题: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从食物链角度分析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营养级。

食物网:特点: 1)食物网中一种生物可能同时占据多个营养级。

2)食物网中两种生物可能具有 多种种间关系。

(3).生态系统分类:_______ 生态系统当堂训练(15分钟)1、在草T 兔T 狐T 狼这条食物链中,属于第一营养级和二级消费者的生物分别是( )。

A 狼和兔B 免和狼C 草和狐D 草和兔2、 如果在草原上使用高效灭鼠药,使鼠类在短时期内几乎全部死亡,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受影响最大的首先是()。

A 生产者B 分解者C 初级消费者D 次级消费者 3、 右图示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是( ) A .狼和兔 B.狼和红狐 C.兔和鼠 D.昆虫和青草 1.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B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无机环境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要是指绿色植物 B .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属于第一营养级 D .都是异养生物3.下列属于分解者的是()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B .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C.属于自养型的微生物D.属于异养型的全部微生物$水域生态系统wF 11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j 击地生态系统J1城市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4.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主要因为它们()A.能释放氧气和吸收代谢废物B. 能净化环境C. 能分解有机物使之变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D. 能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5. 一种传染病的流行使某一生态系统中的野兔全部死亡。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Word版含答案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一、环境对生物非常重要1.生态因子等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

分布、行为和生殖、发育、生长概念:环境中对生物的)(1(2)种类:等。

水、温度、光非生物因子:①的各种相互关系,如捕食、竞争等。

生物之间生物因子:包括②2.谢尔福德耐受曲线。

但在生态因子的耐受范限制因子生态因子如果发生变化,在低于或超过生物体的耐受极限时,均会成为。

最适区围内,每种生物都有一个 二、生物与环境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

无机环境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中的生物群落与2.生态系统的组成1.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

2.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中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 用而形成的统一体。

3.生态系统中的光、水、空气、无机盐及非生物的有机物等组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

4.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按功能不同,可分为生产者、消费 者和分解者。

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 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它包括岩石圈上层、水圈和大气圈下层。

)等。

非生物成分:(1光有机物、水、空气、无机盐及非生物的(2)生物成分:①生产者:能够把简单的无机物制造成复杂的的自养生物。

有机物②消费者:依赖于制造的有机物生存的生物。

生产者③有机物分解者:能够把动植物的复杂的生物成分。

无机物分解为简单三、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1)而形成的营养结构。

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于营养关系)(2营养级: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的总和。

各种生物2.食物网)(1概念:生态系统中的许多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更为复杂的网状营养结构。

)(2作用:增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稳定性3.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功能)是生态系统的(1结构。

营养)(2物质传递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和。

四、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类型(1)自然生态系统:①陆地生态系统:包括冻原、荒漠、草原、森林等生态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1.明确生态因子,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之间的关系2.理解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3.明确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其关系4.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5.描述生物圈的组成[教材梳理]一、环境对生物非常重要1.生态因子(1)概念: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

(2)种类①非生物因子:阳光、温度、水等。

②生物因子:种内关系、种间关系,如捕食、竞争等。

2.谢尔福德耐受曲线生态因子在低于或超过生物体的耐受极限时均可成为限制因子,但在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内,每种生物都具有一个最适区。

二、生物与环境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中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成分:光、空气、水、无机盐及非生物的有机物等。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于营养关系而形成的营养结构。

(2)营养级: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2.食物网的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的许多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更为复杂的网状营养结构。

3.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物质和能量就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的。

四、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分类2.生物圈(1)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2)范围:包括岩石圈上层、水圈和大气圈下层。

(3)作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整个生物圈的繁荣。

[牛刀小试]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生态因子可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

(√)(2)阳光、温度、水、土壤pH、海拔高度等都是生态因子。

(×)(3)人的适应能力很强,没有耐受上限和下限。

(×)(4)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5)蘑菇等食用菌属于生产者。

(×)(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的蝉为第一营养级。

(×)(7)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8)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整个生物圈的繁荣,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2.连线:把左侧的生物与右侧成分对应的用线连接起来。

3.思考探究(1)环境因子都是生态因子吗?提示:生态因子是环境因子的一类,即有些环境因子不属于生态因子。

例如,虽然海拔、水深对生物也有影响,但不是直接影响,其作用是通过其他因子如温度、阳光、水分等因素实现的,故只能是环境因子,而不是生态因子。

(2)结合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思考:①组成生产者的生物除绿色植物外还有哪些生物?提示:光能合成细菌和化能合成细菌,比如硝化细菌、硫细菌。

②动物都是消费者吗?并举例。

提示:动物不都是消费者,比如蚯蚓、蜣螂就属于分解者。

③细菌可以在生态系统中作哪些成分?提示:细菌可以是生产者、消费者,也可以是分解者,因营养方式不同而不同。

如硝化细菌等自养型细菌是生产者,肺炎双球菌等寄生细菌则为消费者,枯草杆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则为分解者。

(3)捕食食物链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生态系统的什么成分?各相邻生物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提示: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能被其他生物所取食的消费者,各相邻生物之间是捕食关系。

(4)分析食物链中消费者的级别与营养级别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提示: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消费者的级别是营养级的数目减1。

(5)为什么说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总是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提示:第一,从能量角度来看,取之不尽的太阳能可经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源源不断地输入生物圈,维持其正常运转;第二,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可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各种必需的物质,而且这些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界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第三,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

[重难突破]一、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关系二、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1.食物链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主要通过捕食关系建立联系,现以一条食物链为例进行分析:2.(1)捕食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捕食食物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不被其它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又称顶级营养级)。

中间有任何停顿都不能算完整的捕食食物链。

(2)在捕食食物链中,动物的营养级级别和消费级别总是相差一级。

(3)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

(4)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不会倒转,因此箭头一定是由上一营养级指向下一营养级。

(5)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代表处于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某个种群。

(6)高中生物中通常涉及的食物链,除非特别说明实际上是捕食食物链,它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捕食关系形成的,不包括分解者和通过寄生关系形成的寄生食物链等。

(7)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可能出现不同的关系,如鸟与蝗虫、鹰与蛇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8)在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生物数量减少,导致其他生物都减少;中间某一营养级生物减少时,则其上一个营养级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平衡。

(9)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少时,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沿不同的线路分析结果不同时,应该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依据。

(10)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而并非取决于生物的数量。

[考向聚焦][例1]如图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是在-200 m~3 800 m的海拔高度内,山坡甲、森林乙、海洋丙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

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在-200 m~3 800 m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温度是影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B.甲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乙、丙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D.影响乙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解析]甲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是由于地形的起伏引起不同高度的山坡上温度不同,又由于甲处的阔叶林和针叶林生长在不同的地段,因此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而是水平结构;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在陆地上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但是森林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受光照强度影响形成的;丙处藻类植物的分层现象是受光质(波长)影响形成的。

[答案] C[例2]如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淡水生态系统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

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有__________。

(2)此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所有水鸟迁徙到别处,则短时间内大鱼数目________,水藻数目________,淡水虾数目__________。

(4)若此生态系统中的水绵大量减少,则()A.水藻大量减少B.小鱼的数目增多C.大鱼的数目减少D.甲壳类的数目增加(5)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__。

[解析]数食物链条数时,一定要从生产者开始,依次经过不同的消费者;看哪些生物处于第几营养级,要注意同一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是有差异的;本题是一条捕食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但我们知道主要的分解者有腐生细菌和真菌;一种生物的天敌减少,短时间内导致这种生物的数量大量增加,那么处于该生物上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就会大量减少;在一定的区域,各种生物的总和就是群落,群落和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答案](1)3水鸟、小鱼、淡水虾(2)腐生细菌、真菌(3)增多减少减少(4)C (5)群落[网络构建]填充:①食物网②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③生产者④消费者⑤分解者关键语句]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也包括一些腐生动物,比如蚯蚓、蜣螂等。

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4.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就是通过营养结构流动的。

5.水域生态系统包括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1.森林中一株大树死亡,倒在地上,有些菌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以及蚂蚁等动物以这株朽木为生。

依靠这株朽木为生的上述各种生物组成一个()A.种群B.生态系统C.群落D.食物链解析:选C本题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2.对海洋岩礁上的藻类植物调查发现,一般在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再深一些的水域中则以红藻为主,直接影响海洋中藻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B.温度C.海水含盐量D.海水含氮量解析:选A植物的光合作用离不开阳光,阳光对植物分布起决定作用。

由于波长不同的光,对水的穿透能力不同,而不同水生植物所需光的波长又不同,致使不同的植物分布在不同的水层中。

3.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有剧烈变化的自然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B.湖泊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解析:选D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在不同的季节或年份,降雨量很不均匀,因此,种群密度和群落的结构常常发生剧烈变化。

4.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蜘蛛与青蛙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避免植食鸟吃农作物,有人用细网将农作物罩上,其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产上常采用喷洒农药的方法治理害虫,从长远看这种做法带来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该食物网中所体现的治虫方法的最大优越性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生产者是主要成分。

(2)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应包括此食物网的每条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全部生物,包括鹰、食虫鸟、蜘蛛、青蛙。

(3)蜘蛛与青蛙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4)细网将农作物罩上,防止了植食鸟类吃农作物,同时也阻碍了食虫鸟捕捉植食昆虫,结果由于植食昆虫因天敌减少而数量猛增,导致农作物减产。

(5)农药防治害虫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会对害虫的天敌产生毒害作用从而导致害虫天敌的死亡,使虫害再度暴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