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高一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3至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答案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一提到“茶道”,人们大多还都将其视为日本独特的传统文化。
包括很多中国学者在内的众多研究日本文化的专家,也一致认为“茶道”是日本独特的传统文化,它创始于村田珠光,集大成于千利休。
形成这种“茶道”发展史共识的根据来源于日本茶道圣典《南方录》,该书记述了日本茶之汤的两条发展脉络,一个是以能阿弥为首的贵族茶,一个是以村田珠光为首的庶民草庵茶。
这两条发展脉络在千利休这里汇合,因此才有了千利休乃日本茶之汤集大成者之说,千利休又将村田珠光奉为日本茶之汤创始人,所以后世习茶者便因袭此说,不求甚解的后学者也跟着以讹传讹。
但是,这种“共识”并不可信。
首先,《南方录》于17世纪后期方才问世,书中记载的很多内容明显不属于千利休所生活的时代。
那些无法判断真伪的内容,究竟有多少是千利休所为,无人说得清楚。
其次,村田珠光的身世一直是个谜,至今仍然无法用史料来确证此人的存在。
而且,“茶道”一词开始见诸日本的相关文献,也只是17世纪中后期的事,此前及以后,人们在称谓独具日本特色的茶文化时,更习惯使用“茶之汤”或“佗茶”,而非“茶道”。
即使在今天,虽然很多茶文化的出版物均冠以“茶道”之名,新闻媒体也习惯使用“茶道”的称呼,但“茶之汤”仍然被广泛地使用着。
虽然中国古代茶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但大多是吉光片羽,散见于浩瀚的典籍之中。
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学界对茶文化资料的挖掘、整理及研究都还很薄弱,以至于茶业界的一些有识之士也不敢断定“茶道”原本为何国语言。
随着对茶文化资料整理、研究的进展,学者们发现,“茶道”一词早在唐代就已散见于各类文献了。
例如,“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饮茶歌》);“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于是茶道大行”(封演《封氏闻见记》)等等。
2015-2016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解析版)
2015-2016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1.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近日结束的北约成员国防长会议重点推出 4 项扩军和改革计划,这种“秀肌肉”的做法对于缓解乌克兰危机可谓是。
②日本众院7月16日强行表决通过了新安保法案。
日媒对此撰文批判安倍,指其“动摇了民主政治的根基”,走上了一条与战后日本路线。
③加拿大一项网上民意调查显示:1年级至12年级的家长中,超过三分之一认为学校给子女的功课太多并感到不满,而华裔家长的看法则,抱怨作业太少。
A.背道而驰南辕北辙大相径庭B.南辕北辙大相径庭背道而驰C.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大相径庭D.大相径庭背道而驰南辕北辙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越来愈多的证据显示,如人造黄油、植物奶油等的人造式脂肪会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尤其是显著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B.张小小的第二代身份证,竟被汉语言专家们挑出了四个值得商榷的语病,面对如此混乱的用语、用词、用字的状况,让人忧虑。
C 教育部近日在全国高校启动了以“阅读传统经典·品味书香生活”为主题的“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D.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与会嘉宾有一个共同的感慨: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却是品牌小国。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见闻广博,要从实地观察得来,不只单靠书本,两者要相辅而行的。
名山大川,熟于心中,胸中有了丘壑,下笔自然有所依据。
一个成功的画家,画的技能已达到化境,也就没有固定的画法能够拘束他、限制他。
所谓“俯拾万物”“从心所欲”,画得熟练了,何必墨守成规呢?但初学的人,仍以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为是。
A.游历不但是绘画资料的源泉,并且可以窥探宇宙万物的全貌,养成广阔的心胸,所以行万里路是必须的。
B.游历虽然是绘画资料的源泉,并且可以窥探宇宙万物的全貌,养成广阔的心胸,但是行万里路是必须的。
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带答案解析)
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带答案解析)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红楼梦》中有三重世界,一是生活世界,一是艺术世界,一是哲学世界。
第一重世界是变化无常的世界,混杂酸甜苦辣,历经生老病死。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时代,佛学盛行。
自王阳明之后的晚明直至清代的佛学传播,使得民众接受了这样的宗教观念:人生在世,必须相信净土,不断修行,才能超越轮回,达到清净世界。
曹雪芹正是在此基础上设定了《红楼梦》的生死观。
这个介于儒道之间、变动不居的世界没有恒常,充满起伏跌宕,悲欢离合。
宝玉和黛玉有前生的夙缘,他对她有甘露之惠,她对他怀报答之心,今生相逢本该天生一对。
然而,无端忽来一宝钗,德容言工,无不胜之,又抉“金玉良缘”之势,使得黛玉在与宝玉的交往中常感到不安,宝玉也常有“好景不长”的预感。
不仅他们的爱情关系在变,周围人的福与祸也在变。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荣宁两府就是如此。
贾敬信奉道教,却因为吃了金丹烧胀而死。
元春封妃省亲,富贵已极,“园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却也埋下了败落的种子。
贾家鼎盛之时,“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写了,天天转着吃”。
可到第七十五回,尤氏在贾母那里吃饭,饭不够吃时丫鬟却给她盛了下人吃的白粳米饭,荣国府已显窘态。
最终,几大家族走向衰败与崩溃。
可小说的结尾又说兰桂齐芳,贾兰考中了举人,贾宝玉有一个遗腹子,那么,曹家是不是还有东山再起的希望?小说含而未露。
小说中求长生的死了,望情爱的断了,想长久的败了。
从《易经》的观点来看,就是否极泰来、乐极生悲、静极而动。
第二重世界是有情世界,它更接近于心理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衡量万事万物的价值标准,不是金钱,而是缘分和情谊。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 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学科高一年级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找回对汉字的热爱张颐武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中国人用于表达思维的文字符号,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中国人有个经典的说法,叫做“读书必先识字”。
汉字是中华文化存在的基础。
汉字承载了许多历史记忆,每个字都有文化内涵和很长的演化传承;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符号,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汉字起的作用,所谓“书同文”;汉字是当代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它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厚。
在我看来,汉字之美,首先是形之美,一点一画,精妙组合。
其次是意之美,汉字是表意文字,造字有六法,许多字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复杂的演变历史,其中的意蕴很美。
再次是声韵美,汉字组合成诗文,声韵组合很美。
二十世纪至今,汉字的书写方式发生了两次重大变化,从软笔到硬笔,从书写到输入。
两次变化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应用汉字的方式。
当然,简体字成为规范的正体字也是汉字在二十世纪的重大的、不可逆的深刻变化。
简体字是今天全球汉字应用的主流,也是汉字的现代规范写法。
这些变化之中,不变的是汉字本身。
如今,虽然汉字的普及程度,即识字率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大有提高,但我们对汉字的使用情况却大不如前,胡乱书写、使用汉字的状况层出不穷,更别提遣词造句的水平。
比如微博,不过一百多字,但这一百多字却缺乏美感,乏味、单调,常出现成语使用不当、错别字等现象。
还有一种情况更为普遍,那就是提笔忘字,认得字却想不起如何书写。
这种情况在成年人身上更为常见。
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便利,使用电脑打字让撰写文章、与他人交流都变得更为快捷。
但同时,这种便捷却无形中阻碍了我们对汉字的兴趣。
追求速度的心态让我们一味快,却忽视了汉字本身的意蕴。
莫言就曾说过,使用电脑敲字撰文会使得他常顺手选用电脑提供给他的一些词汇,而无法组织出具有独特意蕴的新词汇,所以他最终放弃使用电脑进行创作。
辽宁省2021-2022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东北育才、实验中学、大连八中、鞍山一中等2021-2022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工匠精神自古就是“中国气质”张柏春如今,大家一提工匠精神,一般都先想起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殊不知,自古以来,工匠精神就是“中国气质”之一。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具有创新传统和工匠精神的国度。
工匠在古代的社会地位不算高,但有很多匠人名垂青史。
先秦的鲁班、李冰是以心灵手巧而成就事业的标杆人物。
明朝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中国古代各类手工匠人以精湛的技艺为社会创造价值,作出过不少重要的发明和创新,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繁荣做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
工匠们往往以打造精品为追求,例如,早在6000多年前,中国人开始制作玉器。
朱熹对《论语·学而》中的“如琢如磨”做了注解:“治玉石者,既环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这是中国思想家对工匠精神的精彩解说。
其实,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德国生产的产品根本谈不上精致。
德国人到英国展出产品被要求标注“Made in Germany",相当于劣等产品的标签。
这种标注产地的做法给德国人以很大刺激,他们立志要摘掉劣等产品的帽子,经过上百年努力才后来居上,使“Made in Germany”成为精品的标记。
曾几何时,“东洋货”也曾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现在日本产品却大都是世界精品。
精品的产出,当然需要制度作保障。
比起标注"Made in Germany",中国很早就形成了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为控制产品质量、推行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国就实行了“物勒工名”制度——要求器物的制造者把自己的名字刻在自己制作的产品上,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考核工匠的技艺。
秦代制器,不仅要刻上工匠之名,还要刻上督造者和主造者之名,以便逐级追查产品质量的责任人。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聚焦谍战小说的文化“密码”乔焕江借助于影视改编的力量,谍战小说近几年在市场风生水起,屡屡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渐次进入文学研究的视野,而麦家①屡获文学大奖,更象征着“谍战小说热”所传递的某种文化诉求已经参与了当下文化空间的书写。
实际上,谍战小说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类型文学的框架,而进入到社会意识再造的层面。
我们处在一个文化转型时代。
在这一过程中,文化认同的内容和形式发生着巨大变化,曾经的崇高信仰时常缺失,谍战小说与这一社会文化精神征候之间的呼应,是我们把握其意义的文化“密码”,是我们对其进行反思的关键所在。
其次,转型期的日常生活纷繁复杂,如何才能理清千头万绪而不是深陷其中?谍战小说中那些智慧超常的英雄显然提供了某种想象性的解答。
几乎每一部谍战小说,都会营造出一个复杂异常而瞬息多变的迷宫:沉着耐心,细致谨慎,大胆应变,取舍之间的果断选择……主人公穿越迷宫的智慧和能力,对于身处纷杂生活而被诸多困惑滋扰的普通人来说,无一不是他们所渴望的。
对于某些读者来说,他们甚至可以从这样的阅读体验中,获得直面复杂多变的生活的勇气;而对于另一些人,他们更可能因为对这个想象世界的沉迷而暂时脱离了现实的生活。
再次,在资本全球化力量的推动下,功利主义一度消解了崇高的价值形象,带来了信仰的大面积缺失和生命价值的迷失,谍战小说是对这一价值困境的回应:它以从日常生活中成长起来的英雄形象,引发人们对崇高和信仰的回味乃至反躬自省。
值得注意的是,谍战小说中那些为民族命运和革命信念甘于出生入死的人物形象,不同于传统革命题材图书所塑造的高大全的完美形象。
他们和普通人一样,也有自己的爱恨情仇、趣味嗜好乃至人格缺陷等多样特征。
然而,为了自己的信念,这一切又都是可以无条件地牺牲和克服的。
也许我们可以说,谍战英雄们为之付出一切的信仰曾经是坚固的,如今却似乎有些消退,然而,与其说谍战小说张扬的是信仰本身,不如说它张扬的是人物在信仰之路上的艰苦卓绝、超人的意志力和挑战极限的勇气。
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带答案与解析)
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带答案与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则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
’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
’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
五亩之宅,①,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
百亩之田,②,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
所谓西伯善养老者,③,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
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
不暖不饱,谓之冻馁。
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材料二: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④。
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
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
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
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节选自《孟子》)1.下列四组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居北海之.滨异乎三子者之.撰B.闻文王作.舍瑟而作.C.易.其田畴以小易.大,彼恶知之D.使有菽粟如.水火方六七十,如.五六十2.下列四组句子中,依次填入文章划线处,正确的一组是()A.①匹夫耕之②树墙下以桑③民可使富也④制其田里B.①树墙下以桑②匹夫耕之③民可使富也④制其田里C.①树墙下以桑②匹夫耕之③制其田里④民可使富也D.①匹夫耕之②树墙下以桑③制其田里④民可使富也3.材料一中孟子举伯夷和太公之例的目的是什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帝①与北汉主相拒.于高平,命前泽州刺史李彦崇将兵守江猪岭,遏北汉主归路。
彦崇闻樊爱能等南遁,引兵退,北汉主果自其路遁去。
八月,己酉,贬彦崇率府.副率。
初,太祖②以建雄节度使王晏有拒北汉之功,其乡里有滕县,徒.晏为武宁节度使。
晏少时尝为群盗,至镇,恶召故党,赠之金帛、鞍马,谓曰:“吾乡素名多盗,昔吾与诸君皆尝为之,想后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要受命担任武宁节度使,上任伊始,召集做强匳时的旧日同党,采用招抚吓阻并用的策略,于是,强盗在全境绝迹,社会安定。
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考试)
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部分 (共9题;共18分)1. (2分)在下列常用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意义深奥刚愎自用扬常而去B . 相形见绌虎视眈眈懒惰成痞C . 飞扬跋扈明辩是非怅惘忧伤D . 川流不息稍事耽搁咄咄逼人2. (2分)(2017·自贡模拟)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广大群众关于净化信息环境、保护网民权益的合理诉求是无可厚非的。
B . 今年,中央巡视组继续加大明察暗访的力度,严肃查处了一批与中央八项规定南辕北辙的顶风违纪行为。
C . 在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的舞台上,上海复旦附中学生武亦姝左右逢源,过关斩将,最终夺得冠军。
D . 特朗普入主白宫一个多月以来的表现,在大多数美国人心目中还算差强人意,尽管一些主流媒体对他多有微词。
3. (2分) (2019高一上·余姚期中)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字退之。
苏轼,北宋词人,字子瞻。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或相同或相近或相反等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表示礼貌和尊敬。
B . 朦胧诗派:20世纪80年代大陆诗坛上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派,以舒婷、顾城、北岛、郑愁予等为代表,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
C . 奥尔多·利奥波德:美国生态学家,科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被称作美国新保护活动的“先知”“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
代表作品《沙乡年鉴》,是作者的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也是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
D . 词,诗歌的一种。
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它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
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与解析)
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与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双减”后,尽管学科类课外班已经有效整改关停,但一些家长将孩子的课外时间外包给培训机构的思维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只不过是以体育、美育、科技类等非学科机构取而代之。
亲子之间高质量陪伴不足,家长积极承担育儿责任动力不够,这是当前大城市育儿的普通状况。
如何让家长摆脱对学校和机构的过度依赖,更用心地参与到儿童成长过程中?当前家长参与育儿的动力不足,有着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考试指挥棒下,重结果、重外在的教育评价体系使家长自认为“专业性不足”而让位于学校或机构。
与此同时,为吸引顾客,培训机构又结合升学压力不断制造焦虑,为父母探寻、践行适合自己家庭和孩子情况的教养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外部压力。
两相叠加之下,家长常被机构“带节奏”,认为替孩子安排好密密麻麻的课表才是尽心尽责,对“家庭教育应该在孩子成长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一问题缺少反思。
一些家长对“以儿童为中心”的理解也较为片面,常将其等同于“一切为了孩子”,全家人围着孩子转,亲子之间缺少共同成长的结合点。
“爸爸赚钱,妈妈统筹,孩子上课,爷爷奶奶接递”,成为大城市“鸡娃”的典型家内分工合作模式。
家庭更多地作为一个以效率为轴心运转的理性功能单元,而非情感共同体:将全部资源向孩子集中,取代对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尊重;以牺牲家长的生活换取孩子的成就,取代适当地放手、为孩子的自主成长“留白”。
此外,大城市工作节奏过快、压力过大、通勤时间过长、休假弹性不足等问题,也在客观上限制了父母参与育儿的时间和精力。
而城市中家庭友好的公共空间还不够那么便利可及,也使家长们即使有心和孩子在一起,也常常不知能做些什么。
那么,如何激活家长参与家庭教育的动力?对家长来说,首先要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是“人之为人”的根基,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和生命教育:父母通过爱和言传身教,让孩子内心充盈、学会自主,这正是学校和机构不可取代之处。
辽宁省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辽宁省2021-2022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纸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散点透视,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有的,如果不明此理,是难以掌握古典诗歌的艺术精髓的。
如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人究竟在哪里望?王嗣爽《杜臆》说:“公盖在岳麓,神游岳顶”,“想象登岳如此,非实语,不可以字句解也”,仇兆鳌《杜诗详注》说:“此望东岳而作也。
诗用四层写意: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末联,极望之情.上六实叙,下二虚摹”今人唐诗及杜诗选本,多从此说。
但这种传统的说法总难令人满意,杜甫当时年轻气盛,焉有望泰山而不登临之理?更不会如萧涤非先生所说的“从朝至暮”地望而不登。
如不登山,怎能看见“齐鲁青未了”的壮观?那更看不见“阴阳割昏晓”的奇景。
于是近年来有人提出异说,认为诗人的立脚点是登岳而望,或说登日观峰而望。
然而,问题又出来了,既然杜甫已经在日观峰观日出,何以不一鼓作气,登上绝顶,而发出“会当凌绝顶”的向往之叹?既然杜甫已经登上岳顶(把“会当”解作“正当”)何以登顶之前会看见天晚归山的飞鸟呢?那么登上岳顶不是到了夜晚了么?两种不同的见解,似乎都有理,又似乎都无理。
辽宁省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
辽宁省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诗句中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A .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B .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C .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D .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2. (2分)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自我徂尔,三岁食贫②士也罔极,二三其德③三岁为妇,靡室劳矣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A . 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也相同。
B . 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同。
C . 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D . 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也不同。
3. (6分) (2019高三下·宁波模拟)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
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在浙江杭州召开。
本次亚运会将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
(1)如果要你为本次亚运会设计一个吉祥物。
你会设计什么样的吉祥物?请写一段文字说明你的设计方案,不少于100字。
(2)作为东道主,我们每一个浙江人都应该从现在起就要在生活中努力践行本次亚运会的理念,共同打造良好的办赛环境。
若要从“绿色”“智能”“节俭”“文明”四个词中,任选一个为主题,向你们班级的同学写一封倡议书,正文你会怎么写?不少于100字。
(3) 2022年亚运会召开时,你已经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了。
若想成为本次亚运会的青年志愿者,你会如何用一封申请书向组委会表达你的意愿?请把申请书的正文写在下面,不少于100字。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4. (6分) (2018高一下·南宁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今,一个尚未来得及收入《汉语大辞典》的新词儿——“自媒体”大热,由此产生一大批“自媒体人”。
在中国古代,尽管没有自媒体一说,但以类似手段谋生的人并不鲜见。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9届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学科高一年级考试分数: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最新试卷多少汗水曾洒下,多少期待曾播种,终是在高考交卷的一刹尘埃落地,多少记忆梦中惦记,金榜题名,高考必胜!蝉鸣声里勾起高考记忆三年的生活,每天睡眠不足六个小时,十二节四十五分钟的课加上早晚自习,每天可以用完一支中性笔,在无数杯速溶咖啡的刺激下,依然活蹦乱跳,当我穿过昏暗的清晨走向教学楼时,我看到了远方地平线上渐渐升起的黎明充满自信,相信自己很多考生失利不是输在知识技能上而是败在信心上,觉得自己不行。
临近考试前可以设置完成一些小目标,比如说今天走1万步等,考试之前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我一定行”!温馨提示:多少汗水曾洒下,多少期待曾播种,终是在高考交卷的一刹尘埃落地,多少记忆梦中惦记,多少青春付与流水,人生,总有一次这样的成败,才算长大。
高考保持心平气和,不要紧张,像对待平时考试一样去做题,做完检查一下题目,不要直接交卷,检查下有没有错的地方,然后耐心等待考试结束。
多少青春付与流水,人生,总有一次这样的成败,才算长大。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5分)和第Ⅱ卷(表达题共75分)两部分。
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文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诗词大会》落幕,“飞花令”也在网上成了热搜词。
人们在感叹选手涉猎之广的同时,也不由发问,“飞花令”究竟是什么?“飞花令”本是中国古代一种喝酒时用来罚酒助兴的酒令。
不过,它比“五魁首,六六六”之类的民间酒令高难多了,没有诗词基础的人根本玩不转它,所以这种酒令也成了文人墨客们的最爱。
追根溯源,“飞花”一词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诗中“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
最基本的飞花令诗句中必须含有“花”字,而且对“花”字出现的位置同样有着严格的要求。
这些诗可背诵前人诗句,也可现场吟作。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33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
有的人止于形, ; ,而逞其力; , ; , 。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 。
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直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①而用其智 ②只用其技 ③不持于技 ④以售其貌 ⑤有的人止于心 ⑥有的人达于理 ⑦有的人止于勇A .④⑤⑦①⑥③②B .②⑦⑥①⑤④③C .④⑦⑤②⑥①③D .①⑥⑤④⑦③②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沈阳将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到学校演出,一些名家粉墨登场,在校园再现了很多经典剧目。
试卷第2页,共13页②作家不深入生活,坐在屋子里管窥蠡测,就创作不出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作品。
③对于那此怙恶不悛、作恶多端的罪犯,一定要严惩不贷,决不姑息④邻国三番五次派飞机到中国临海区域骚扰,其侵犯临海进行窥探的用心昭然若揭。
⑤他们两人经历风雨,打算在年末喜结金兰,走入婚姻的殿堂。
⑥鲁迅的文章有对旧社会无情的揭露,更有辛辣的讽刺,振聋发聩,如黑暗中的闪电,照亮了整个时代。
A .①②④B .①③⑤C .②③⑤D .③④⑥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中国教育工作者对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畔的“国立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公共图书馆留下来了深刻的印象。
B .晋文公当上了晋国国君后,整顿吏治,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辽宁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辽宁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明代学者徐有贞说过:“宋有天下三百载,视汉唐疆域之广不及,而人才之盛有过之”。
宋代崇文抑武的国策,使文官有极高地位,“以儒治国”的国策和“以文为贵”的社会风气促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氛围。
优越的社会环境、成熟的科举制度、空前发达的图书业,为宋代人才辈出创造了条件。
而经济的发展也为文化的繁荣与人才的兴盛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样的背景下,宋代作家不仅人才辈出,而且知识结构大都渊博融贯,呈现多能化、复合型特点,往往集政治、文学、学术于一身,涌现出很多通才作家,且多以斯文自任,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鲜明的群体意识。
宋代之前,往往以政显者拙于文,学术精者词采乏,能文学者则大都专擅一体,或以诗著,或以文名,兼美者则不常见。
唐代大家如李、杜、韩、柳,李白称“诗仙”,杜甫为“诗圣”,韩愈和柳宗元乃以古文家流芳艺林。
在中国古代史上,他们只是以文学家垂青后世,其于吏事、学术往往建树无多。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一贯追求“内圣外王”之境界,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终生的奋斗目标和理想终端,而实现这种境界和理想,必须具备很高的思想境界和深厚的文化素养,除了个体的主观努力之外,尚需有适宜的社会环境。
宋代的知识分子无疑成为其前贤和后学共同艳羡的幸运者,时代和社会为他们提供了实践或实现这种理想的机会与条件。
宋廷的崇文国策和全社会性的兴教办学以及书籍业的繁荣,使得宋代学子能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砥砺学问,大面积、多层次、全方位地了解、学习、汲取前代文化的精华,从而滋养和提高个体素质;而大体公平竞争、机会均等的科举之路,又为他们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提供了可能。
故宋代的作家,往往集学者、显宦、文学于一身,全才、通才型作家不胜枚举,诸如晏殊、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文天祥等等,都是十分典型的例子。
辽宁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辽宁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敕造(chì)惫懒(bèi)讪讪(shà)盥洗(guàn)B.錾银(zàn)两靥(yè)桌帏(wéi)执拗(niù)C.蹙缩(cù)歆享(xīn)榫头(sǔn)吮吸(yǔn)D.商贾(jiǎ)喧豗(huī)幽咽(yàn)间或(ji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潦倒侯爵峥嵘委曲求全B.寒喧砯崖马嵬渚清沙白C.悯然放涎杜撰遍体鳞伤D.踌躇环佩谪亲雕梁画栋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暧的《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意味着人类进入了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达成了高度共识,面对现实迎接挑战以造福子孙后代。
B.要学好语文,必须重视阅读,而我们往往只是强调做题,其实,题目即使训练得再多,也是得不偿失的。
C.为了防止这次财务大检查不走过场,部长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在财务检查中首先要严格检查自己,作出表率。
D.三年来,他无时无刻不牵挂着远在家乡为了让他顺利求学而省吃俭用的父母。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为刘鹗所续。
B.《师说》的作者韩愈世称“韩昌黎”,又称“韩吏部”“韩文公”。
C.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琵琶行》(并序)是他的长篇叙事诗之一。
D.鲁迅,原名周树人,有小说集《呐喊》,《孔乙己》《故乡》是其中的两篇;《祝福》选自他的另一部小说集《彷徨》。
二、其他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石景山区开办了北京第一家打工子弟学校,招收了126名新生,但这对8万多名打工子弟来说,实在是不足挂齿。
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涂在答题卡上。
贴好条形码。
答题卡不要折叠。
2.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卡收回。
第I卷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以“指”为信正是在长期的观察和思考中,先民认识和掌握了指纹的结构与特性。
并利用这些结构与特性的指代功能,逐渐开发出了指纹的使用价值。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最早使用指纹的国家。
美国芝加哥菲尔特博物馆珍藏着一枚中国古代泥印,印的正面写着主人的名字,反面印有一只拇指的印痕。
据考证,这颗罕见的泥印距今已有2000多年,算是最古老的指印印泥了。
很明显,指印在这里代表着“自己”。
秦汉时代盛行封泥制。
那时人们将竹简木牍作为书写的载体,发信使将竹简木牍用绳捆缚,然后在绳端结合处用泥封闭,泥上加盖官私印章,以防别人偷拆。
据实物资料证实,从西周至秦汉时期,印章与指纹可交替使用,民间无印章者,“盖印时阑之以指耳”,或同时捺押印章指印。
契约应用指纹签署的做法大约出现在西汉初期,最早的做法是业主在竹简上“画指”。
所谓“画指”,是指由书契人书写契文,在契尾一一开列双方当事人及见证人、保人(指中间人)等的姓名,然后个人在自己名字下方,按照男左女右的原则,画中指、食指两节或三节长度的线段,并在指尖、指节位置画上横线,以示契约由自己签署。
有人统计过,在吐鲁番和敦煌出土的汉至五代的契约文书中,凡落款部分尚保存完好的,“画指”签署方式最为普遍。
唐时,指纹已经广泛应用于订立田宅买卖、婚姻家庭、人口买卖和财务借贷等民事契约的签署。
公园851年,阿拉伯商人索拉罗在他写的《大唐风情》中记载:“此地,无论谁向人借钱,都要立借票(借据),借债人须要用中指和食指在借票上并排在捺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学科高一年级命题人:卜丽雪校对人:王宁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周汝昌晚清有一个姓陈号蜕庵的学者曾指出曹雪芹的《红楼梦》不是一部小说,而应当归入子部。
我觉得这个人实在了不起,归入子部,等于说《红楼梦》不是传统观念中的野史或“闲书”,而是一部思想巨著。
在晚清能有这样的认识是非常难得的,可惜这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与重视。
他说的“子部”,就是指我们中华文化体现于书册形式上的“四部”“四库”:经、史、子、集中的“子”类,皆为古代大思想家的论说,亦即“诸子百家”的“子”。
这就点明了《红楼梦》的巨大的文化蕴涵。
这是敏锐的文化眼力与灼见,十分重要。
何谓“文化”?“文”,大家都懂得,那么这一个“化”字如何理解呢?“化”即感化、教化、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化”,而且古时以异族学习汉文化为“归化”。
要想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必须先学会“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是中国文化最高之境界。
举个例子来说,大家都记得甄士隐与贾雨村,但有谁记得他们二人的名字?贾雨村,名“化”,取“春风化雨”之意,表字“雨村”。
甄士隐,名“费”。
《四书》中有句曰:“君子之道费而隐”,故名“费”,字“士隐”。
在雪芹时代,读书识字之人一看都懂,又有义理又有趣味,而且还谐音,有双关妙语的匠心。
这是独特的汉语文之魅力!我认为汉字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
中华文化的特征有两大条主脉:一条是“仁义”二字,这是自修待人之道,是孔孟之道的精髓;另一条是才情灵秀之气,正是这才气智慧凝结成为一部中国文学史。
懂了这两端,再看《红楼梦》,体现的也主要就是这两大方面。
即:人际交往、社会伦理、道德仁义与才情灵秀之气所缔造的精神事业。
有人问我研究红学多年的体会是什么,就是两个字———“沁芳”。
“沁芳”二字又有何重大意义,值得研究五六十年始明吗?这是因为:大观园的一条命脉是沁芳溪,而所有轩馆景色都是沿着此溪的曲折而布置的,是故沁芳亭、沁芳桥、沁芳闸,都采此名。
《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写到宝玉与众清客穿过“曲径通幽处”,见到园中一带清流泻于石隙之下。
贾政欲因水取名为“泻玉”,但宝玉认为“泻”字不雅,提议名为“沁芳”。
“沁芳”这个美好的名字的取义当源于王实甫的《西厢记》,莺莺上场时那段唱词:“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芳”即“落花”,“沁”即“浸于水”,正是《西厢》“花落水流红”的“浓缩”和“重铸”——它标出了全书的巨大悲剧主题,即“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字面“香艳”,内涵沉痛。
这就是汉字语文的精髓之表现。
如果你不懂《红楼梦》与我们的文化的关系,你又怎能懂得它的价值意义,又怎能领会欣赏它的意境之美妙呢?(有删减)注:红学,即研究《红楼梦》的学问,五四运动前后,红学作为一门严肃学问堂而皇之步入学术之林,与甲骨学、敦煌学并称20世纪三大显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蜕庵是一个很有文化眼力的学者,在晚清这个时代就看出了《红楼梦》是一部思想巨著,可惜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与重视。
B.《红楼梦》里有甄士隐和贾雨村这两个人物,他们的名字有义理又有趣味,而且还利用谐音,有双关妙语的匠心,是中国文化的体现。
C.《红楼梦》是一部伟大而不朽的著作,它是人际交往、社会伦理、道德仁义与才情灵秀之气所缔造的精神事业,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主脉。
D.《红楼梦》里“沁芳”这个美好的名字,取义于《西厢记》“花落水流红”句,标出了全书的巨大悲剧主题,字面“香艳”,内涵沉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经、史、子、集中的“子部”收集的都是古代大思想家的论说,而在传统观念中小说是野史或“闲书”,是不能收在“子部”的。
B.作者用举例的方法来解释“文化”的“化”,指出这里的“化”就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化”,意在突出“化”对人的感化和教化作用。
C.汉字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要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必须学会“咬文嚼字”,要了解《红楼梦》里的中国文化,要从研究人名开始。
D.欣赏《红楼梦》的意境之美妙,探寻其价值意义,需要先懂得《红楼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体会《红楼梦》的文化蕴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文化在表现形态上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经、史、子、集的分类就是中华文化在书册形式上的体现。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特征有两条主脉:一是仁义,二是才情灵秀之气,正是这才气智慧凝结成一部中国文学史。
C.《红楼梦》有巨大的文化底蕴,它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独特的汉语的魅力上,甄士隐等人的名字就表现了汉字语文的精髓。
D.红学是一门严肃学问,并不是随意解读《红楼梦》,而是以其独特的视角探究和考证原著的思想文化内涵。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
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
甫冠,名闻四方。
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中嘉佑二年进士第。
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
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
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
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
巩配三十一人,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
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
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
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
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
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
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
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加直龙图阁、知福州。
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
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
福州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
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
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无求之弊。
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
巩日:“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
后至者亦不复取也。
徙明、亳、沧三州。
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
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遂留判三班院。
上疏议经费,帝曰:“巩以节用为理财之要,世之言理财者,未有及此。
”拜中书舍人。
甫数月,丁母艰去。
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
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节选自《宋史·曾巩传》)【注】①常平:官仓名。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口里/而食有馀B.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C.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D.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嘉佑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毫、沧三州”指“调任明州、毫州、沧州知州”。
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
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六经”是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
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A.曾巩机敏强识,年少有才。
数百字的文章,他读完就能脱口成诵,十二岁试着写成《六论》,言辞奇伟,由此声名闻于四方。
B.曾巩治理有方,善抓根本。
掌管齐州时,以铲除奸盗作为根本任务,既调动百姓参与,又善待自首的盗贼,于是州内安定。
C.曾巩爱护百姓,不谋私利。
朝廷征伐安南时,他事先做好供应军队的准备,不扰民,做福州知州时,他不许官府与民争利。
D.曾巩面对灾情,处理得法。
遇荒灾时他估计仓储不足救济,劝富人就近卖粮给灾民,江西大疫,他命县镇备药待需。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10分)(1)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
(5分)(2)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少年游蒋捷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
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
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
【注】蒋捷,宜兴竹山人,又号竹山。
宋亡后,遁迹不仕。
8.请说明“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的含意。
(5分)9.结合全词,概括“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的原因是什么?请具体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月寄情,此诗中“,”两句,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
(3)《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題,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丨)——(4)题。
(25分)上班的诀窍路·席波赖特“哈姆森先生,这是新来的同事诺伊鲍尔先生,先让他同您在一个办公室里办公。
他需要全面了解这儿各部门的情况,请您多关照他,指点他,对他说明一切情况。
”哈姆森见老板信赖地把新同事托付给他,不禁受宠若惊,唯唯诺诺地说道:“我一定照办。
”他同新同事离开了老板的办公室。
“喂,诺伊鲍尔先生,让我们来参观一下企业吧,这样您就会熟悉企业的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