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专题 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查点一 概括内容主旨
诗歌的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的人、事、物,诗歌的 主旨是诗人写作诗歌的主要目的。概括内容主旨就是要 从整体上把握,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人物、事件,体味 作者的创作意图。
[例1]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①
郑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似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燮②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 这首诗。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答:
[思路分析]
解答此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1)
点明自己的态度;(2)抓住要分析的观点结合具体句子来阐述。
定这首的题材是什么,通过阅读上面[学之窗]的内容,可知,
此诗可归入“忧国伤时”类,具体来说是同情人民的疾苦。
(2)具体分析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如 “一枝一叶”
是什么意思要分析清楚。(3)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这是一首忧国伤时之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步骤一)“一枝
一叶”原指竹子的枝叶,在风中“萧萧”而动,紧扣了“画 竹”的画面,又紧扣了“卧听”的诗面,同时它比喻发生在 老百姓中的点滴小事。他直言不讳地提出,作为地方官,应 该对老百姓的“一枝一叶”都要加以关心。(步骤二)表现了 诗人对民间疾苦的真切关怀和同情。(步骤三)
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类型一
[例3]
抓住关键字
(2008· 北京高考)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①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 ]
①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4 高考命题点四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2.看作者。作品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具体化,所以,要准确 理解诗词,把握作品情感,体验语言风格,就不能脱离作者而孤 立地臆断。作者的生平、风格、思想、政治抱负、主要经历等等, 无不影响作者的情绪。所以,在鉴赏作品时,首先要了解作者生 平、作品风格、思想抱负等。如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 词,只有了解了他在政治上的失意(被贬黄州)、有远大的抱负等, 才可以读懂该词所表达的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注】 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 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 答案: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对刘禹锡目前境况的 同情之感;对自己能感知对方心意的知音之许。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考向二 观点态度类 一、明辨题型——掌握高考常见设问方式 1.……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2.诗(词)人对××事件的评价客观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3.关于这首诗(词)的内容,有人认为××,有人认为××, 也有人认为两者都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4.这首诗(词)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 (词)予以分析。
举例 王维《山居秋暝》 刘禹锡《乌衣巷》
李商隐《贾生》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于谦《石灰吟》 苏轼《题西林壁》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五)别离愁绪 具体内容
依依不舍的留念 情深意长的勉励 坦陈心志的告白
举例 柳永《雨霖铃》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观点态度如何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1.了解背景。
欣赏诗歌必须知人论世,了解社会现实生活,诗人的生平、思想和性格等等,无不深深打上当时社会风气的烙印;具体了解写作某一首诗时的生活状况、思想情绪和创作意图;还要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对诗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典故能有大略的了解。
2.透过诗歌题目了解作品的内容的范畴。
读题目,能大致推断出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写作用意。
诗歌题目多种多样,题目不同,内容的范畴也不同。
如:(1)登临之作多抒发今昔变迁的感慨;(2)怀古之作多借古喻今,抒发个人进退的思考;(3)叙事之作多借抒情;(4)咏物之作多托物言志;(5)送别之作多抒发“黯然消魂”、“旷达刚健”的情感。
3.整体体味,挖掘主旨。
(1)鉴赏诗歌,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必须具体地、逐句地阅读全篇。
分清写什么、怎样写的,这样去实现整体体味。
体现的同时需要找出核心句。
核心句可能是直露的,也可能是含蓄的,但它是主旨的所在。
挖掘主旨时。
要充分利用标题、注释和题干说明,从这些地方往往会得到提示。
有些标题本身就具提示性。
(2)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
(3)评价主旨要会选用不同的术语。
如: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意在言外(言在此而意无穷)、含蓄蕴籍(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等等,都是常用术语。
4.把握基调,细评价值。
一首诗歌一个基调。
基调是分析的基础,分析是对整体体味(艺术感受)的深化和发展,是评价的基础。
只有基调把握准了,分析才能妥贴;只有分析妥贴了,才能对诗歌中作者流露出的思想内容作出比较公允的评价。
一首诗的基调主要有这几种:压抑、沉郁、欢快、雄阔、委婉、含蓄、空灵、直率、自然、风趣、平淡等。
例1 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诗歌的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的人、事、物,诗歌的主旨是诗人写诗的主要目的。
概括内容主旨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人物、事件,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
热点1——概括内容主旨一、知人论世,把握作者的心路历程和精神世界分析作品思想内容时,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主要思想倾向以及创作的主要风格。
如鉴赏李煜的词,就要了解李煜的创作以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二、结合时代特点,洞察作品中所表现的情志和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个时代的风貌都会在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上打上印记。
比如,宋末元初和明末清初这两个历史阶段,一方面旧王朝积贫积弱、国力衰微;另一方面异族入侵,民族矛盾激化,这些时期的作品主题多表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凄苦;或抒写自己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情怀;或抒发驱逐异族、建功立业的雄心。
因此我们读宋诗、宋词和明末清初诗歌,总感觉少了唐诗的雄伟气魄和高昂格调,取而代之的是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家国之愁和悲凉之气。
再如,同样是离别之作,汉末文人诗中流露出的多是一种离别的哀怨,而盛唐送别诗则普遍呈现出乐观基调。
三、利用暗示信息,聚焦诗歌创作的微环境,探寻蕴涵在诗歌中的情感态度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要充分利用诗词本身的暗示信息。
①暗示信息的范围:别人的评价、诗歌的标题、诗前的小序、诗后的注释。
②暗示信息的作用:这些内容,有的给我们提供了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的介绍了作者的经历,有的交代了作者的创作动机或创作经过,有的则直接指向作者的情感基调。
这些信息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解读诗歌时必须细心阅读,充分利用。
【答题步骤】第一步,认定诗歌题材,整体把握内容。
如山水田园诗、羁旅行役诗、思乡怀人诗、咏物寄兴诗、咏史怀古诗、边塞征战诗等。
第二步,具体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作答形式为“××句(联)写了××”。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例 山居秋暝 (唐)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揭示了一个什么主题?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析】①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②诗人选取空山、新雨、 明月、松树、清泉、石、竹、浣女、莲、渔舟等意象, 营造了清幽静寂的意境 ,③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 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和保持人格高尚的志向。
2、抒发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单寂寞、忧怨、愤 慨之情; 例1: 春日思归(唐· 李频) 春情不断若连环,一夕思归鬓欲斑。 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音书断绝干戈后,亲友相逢梦寐间。 却羡浮云与飞鸟,因风吹去又吹还。 例2: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写出了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 生的坎坷等千愁万绪 。 3、抒发厌恶战争之情。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 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是一曲戍边思乡、壮志难酬的塞外悲歌。抒发厌恶战争之情。
评价古代诗歌的
思想内容
一、咏史怀古
咏史诗: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所感慨而 创作。怀古诗:因登临古地,凭吊古迹,追念往事, 抒发感慨而创作。这类作品多用典故。 思想情感: 1)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达到借古讽今或者感 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的目的。 如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 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 用人才进行批评。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 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 雄心。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资料
2.把握边塞征戍诗人的思想内容感情特点 表现如下: 描写边塞苍茫雄奇的自然风光,体现边塞风光的自然之美。 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的思想内容。 揭露战争的激烈残酷和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映征人思念家乡、 厌倦战争、渴望团圆和安宁生活的思想。 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而又无可奈何的郁闷之情。
歌头•明月几时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
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山水田园诗
1.把握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壮美山河,自然风光,表现自然之美,表达热爱生活、自然或祖 国山河的激情。 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淡泊名利,追求闲适、恬淡的隐居生活, 厌恶和鄙视黑暗社会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景物描写和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自身处境的感叹.
2.分析山水田园诗写景的特色 其主要特点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很少单纯的写景叙事,而一定融 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情与景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在分析其中的景物描写时 应注意作者选取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感情, 情景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
3、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 空, ……”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以动衬静;明暗对比;粗笔勾 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
█古代诗歌鉴赏--
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思想内容
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 志。“志”是指志向、抱负、愿望、情怀等。 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
考点解读: 1.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 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 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2.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就是理解诗歌 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 社会价值。
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0
1、咏史诗——借题发挥——对史实“攻 其一点,不及其余”。多用简洁的文字、 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 感触。 2、思路:历史的人或物——描写古今的 盛衰之比——表达主旨。 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
(特别注意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诗人身世 之间相似点,相似点常见于学过的课本。)
诗歌的情感
• • • • • • • 忧国忧民之感慨 国破家亡之痛楚 游子迁客之凄凉 征夫思妇之幽怨 怀才不遇之寂寞 报国无门之激愤 建功立业之豪迈 • • • • • • • • 秀美山河之热爱 朋友感情之真挚 归耕隐居之快乐 黑暗官场之苦痛 离别思念之愁绪 贬官谪居之愤恨 时光易逝之感慨 自由悠闲之恬淡
叹古事,因现实的原因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 或感慨今昔。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融 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一般以古代遗迹 为生发点,以地名或“览古”“怀古”为标题的 一类诗歌 。
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的孙权、刘裕抗 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 7 自己报国无门。
• 如《越中怀古》(李白)、《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过华清官绝 句》(杜牧) 等。 6
(一)、弄清史实 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 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一定要读好注解。
(二)、要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 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后代作家临古迹、思古人、
12
2、融情入景。诗人善于将感情融入景物描 写中,不着痕迹。 如杜甫的《蜀相》颔联“映阶碧草自 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写走进武侯 祠的所见所闻,“自”即“自己”, “空”即“徒然”。碧草映阶,也不过 自为春色罢了,诗人无心欣赏;繁枝茂 叶里的黄莺,也不过徒然唱着春歌罢了, 诗人无心倾听。为什么?诗人此刻想到 诸葛亮一生功业付诸东流,自然涌起一 种悲伤和落寞的情怀,而眼前草色、黄 鹂不正是这种心情的写照吗?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之评价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读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赤壁) 辛弃疾 雪堂迁客,不得文章力。赋写曹刘兴废,千古事,泯陈 迹。 望中矶岸赤,直下江涛白。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 为予窄。
【注】雪堂迁客:即苏轼。
作者认为这首词与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乱石穿 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意境相同,你认为呢?试作 简要分析。
• (14江西卷)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
苏轼 • 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 •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 注:①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四黎,子云、威、徽、先觉
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②翁,苏轼自称
种瓜喻高韬远引。
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 【参考答案】这首曲表达了作者矛盾心理和愁闷苦楚的思想。(步 骤一)作者先写为求功名一生劳苦奔波而生厌倦退隐之念,后又说 无论地位高低都有苦处。(步骤二)从而表现了他想退又想留的矛盾 心理和愁闷苦楚的思想情怀。(步骤三)
• 1、分析评价要实事求是,要中肯,既不贬 低也不拔高。 • 2、分析评价的内容比较宽泛、较为自由, 侧重感情评价,带有浓厚的主观性。 • 3、要注意正确、全面。 • 4、多是把“评价古诗作者观点态度”融合 到思想内容和感情倾向之中来考查。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 晓上空泠峡 王闿运 •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古人评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你认为呢? 同意。本诗通篇洋溢傲岸之气。(步骤一)
前两句写诗人早上上空泠峡的情景:“猎猎”二字写出风之劲猛, “五更”说明时间之早,“牵缆”暗示溯流之难,前两句着力写船 行之艰难,衬托出诗人迎难而上的气概; 第三句“惯行不解愁风水”写自己常年奔波在外,已不知为风浪发 愁,这句话,暗示了作者常年漂泊,历经坎坷,而“不解”一词表 现了诗人历经沧桑后从容淡定的心态;“只卧听”紧承上句,写诗 人对于艰难险阻都不放在眼里,等闲视之,一个“只”字更见诗人 无所畏惧的傲岸之气。(步骤二)
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 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 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 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 等视觉形象,以景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 景关情。
【例2】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 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 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 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介绍作者
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从中揣摩出本诗的感情基调
介绍别人评价
暗示本诗的艺术特色或本诗的思想内容
3.答题步骤。 第一步,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
诗句具体写了什么。 第二步,揭示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
了……抒发了……”。
经典例题 【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问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 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此诗表达了诗人悲喜交加(或悲中有喜,喜中带悲)的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鉴赏评价。诗歌大意是:居住 在荒僻的地方,周围没有邻居,夜晚特别安静。原来的家业丧失殆尽, 家徒四壁。在雨中,枯黄的树叶飘零,灯下有我白发老人。因我长久 地孤独沉沦,有愧于君的多次看望。平素就有情分,何况还有表亲呢? 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 白发。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这画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凉。后 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 出望外。前四句和后四句,一悲一喜,悲喜交加,但总的感情基调是 悲。后四句虽然写喜,却隐约透露出悲:一个“愧”字,表达了诗人 悲凉的心情。
第4节 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创新课堂
第三章
鉴赏思想情感题答题模式二 答题步骤: 1. 分析所涉及诗句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或分析不同的情感 载体(意象)渗透着作者什么情感,如:杨柳——惜别,菊 花——傲视,圆月——思念等。 2. 指出两首诗(或词)的抒情方法,如:直抒胸臆、融情于 景、托物言志、触景生情等。 3. 指出两首诗(或词)的感情基调或情感类别,如:哀怨、 激愤、憎恶、忧愁、欣喜、欢快、向往、离愁别恨、怀古 伤今等。 答题模式: 这首诗通过对„„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创新课堂
第三章
第三章
诗歌鉴赏
创新课堂
第三章
第四节
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创新课堂
第三章
类型整合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 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并由此所表现出
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
倾向等。高考对此项内容的考查,概括起来主要有 三个方面:概括内容主旨、鉴赏思想情感、评价观 点态度。
创新课堂
第三章
方法指导
(一)根据诗歌题材,把握思想内容 1.儿女情长 写这类内容的诗多为爱情诗、闺怨诗,诗人或表达对恋 人的挚爱,或抒写对自由幸福的追求,或倾泻对负心者的 不满,或揭露扼杀爱情的罪恶等。如《静女》、《氓》、 《孔雀东南飞》。 评价这类诗的内容,首先要整体把握作品体现的情感倾 向是积极的、褒扬的,还是消极的、贬斥的;其次要从分 析人物的性格入手,通过不同人物对爱情的不同态度,去 把握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分析语言和表达技 巧来分析诗歌内容。
创新课堂 二 鉴赏思想情感
第三章
鉴赏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
新课程改革高考语文高中语文专题复习高分必备古代诗歌鉴赏之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内容
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君臣官场赠别,有市井朋友相别,有亲人情人送别
①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②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③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情或反衬)。④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
标志
①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等字。②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也在送别诗中出现)
思乡
怀人
诗
内涵
古人因各种原因长期在外,常常情不自禁地抒发自己的羁旅愁绪、乡情乡思,以表达自己的孤独寂寞或对亲人的思念
内容
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叹,表达思亲怀乡之情。主题有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等
①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②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情)。③对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④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考向二 评价观点态度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类题主要考查对诗歌所抒之情的理解、对诗歌内涵的揭示、对诗歌主旨的理解。纵观近年高考试题,评价与探究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类试题一直受到命题者的青睐。题目往往带有探究的意味,解题难度较大,考生要格外重视。
鉴赏诗歌之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5.生活杂感。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朱熹的《观书有感》、陆游的《游山西村》、王之涣的 《登鹳雀楼》等都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2020/3/26
(4)熟悉鉴赏中常用语:思想内容方面,如哀叹国运、忧国忧民、昔盛今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缅怀先贤……表现 手法方面,如借古讽今、用典(正用和反用、明用和暗用)言事、对比衬托(正衬、反衬)、比喻寄情、寓情于景、欲扬先 抑……语言特点方面,如含蓄隽永、生动形象、雄浑深沉……
2020/3/26
墨海教育
7
(1)体察物态。描摹物态是咏物的共同特征,因此,赏析咏物诗可以从体察物态开始,要抓所咏之物的自 然属性、形态色泽或所处环境。
(2)品味寄托。要由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分析其内在品性,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联系诗人 的情趣爱好、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等,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3)明辨技巧。从表现手法上看,咏物诗重寄托,所以常常运用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从修辞手法上看, 咏物诗在构思时常常运用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双关等修辞格。
墨海教育
10
考点透析
5.边塞诗
盛唐之时的边塞诗昂扬豪迈,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烈无比。而中晚唐时期,国势开始衰微, 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宋代,积贫积弱,国 家一直处于劣势,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便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
边塞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墨海教育
4
考点透析
二、题材分类 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 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常见的题材如下:
9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与观点态度
︻ 课 堂 示 例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遗沙场匹马还。 [注]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 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 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4分)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4分)
【内容情感】 山水田园诗表现的情感思想主要是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等方面,具体表现为三点: (1)寄情山水的豪放激情。或描写大自然之雄奇壮丽,表达诗人的 宽阔心胸与高远志向;或描写山水之雄伟壮阔,展现诗人积极进取、 奋发向上的精神;或借奔腾的江河,变幻的景物,反映诗人热爱山 川风物、追求自由的精神。 (2)心物相融的恬淡幽情。或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或以淡泊 之语描摹闲淡心境,或表现诗人对自然的依恋、追求与热爱,或寄 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或表达对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 (3)借景遣怀的沉郁凄情。或由灿烂之景引发诗人对山川永恒、人 生短暂之叹;或借缥缈凄迷之意境,透露诗人失意怅惘心绪;或借 异乡山水,表达客居孤寂思绪;或借凄风苦雨,寄寓贬谪忧愤;或 借眼前山水,表达忧国忧民之情;或借瑰丽壮景、盎然春意反衬悲 时伤世之痛。
【答案1】李诗重在通过叙写汴河春色和隋宫的荒废,抒发对 汴水碧波,悠悠东流,望中一片无边春色。春色常在,但当 都说隋朝亡国是因为这条河,但是到现在它还在流淌不息, 隋王朝衰亡的感慨(喻伤今之意)。(2分)皮诗看似为汴河洗刷 年豪华的隋宫则已经荒废颓败,只留下断井残垣供人凭吊了。 南北舟楫因此畅通无阻。 行人啊千万别望向长堤上的美景,那随风飘荡、漫天飞舞的 如果不是修龙舟巡幸江都的事情,隋炀帝的功绩可以和大禹 “罪名”,实则巧妙地对亡国之君进行了强烈的斥责。(2分) 杨花,仿佛正是隋代豪华消逝的一种象征,让人惆怅。 平分秋色。 【答案2】李诗以描写为主,触景生情;皮诗以议论为主, 欲夺故予,角度独特。(意思对即可给满分)
高考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与观点态度
高考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与观点态度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与观点态度一、概念整合1、诗歌的思想感情和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话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所表现出来的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2、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和的观点态度的评价,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社会价值。
二、技巧解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分为七类:离愁别绪、咏史怀古、山水田园、边塞战争、咏物诗、感时咏怀、爱情闺怨。
1、离愁别绪1)概念:离愁是表达远离家乡时对家乡的亲人、友人的思念、人在旅途中孤苦寂寞之情(羁旅离愁)。
别绪是指分别是依依不舍之情或者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感激。
2)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3)感情色彩:依恋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4)示例:《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诗人独身漂泊,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孤苦、落寞、忧愁之情。
2、咏史怀古1)概念: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或者感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
2)基本主题:建功立业;借古讽今;忧国伤时;壮志难酬;理性思考。
3)表达感情:对历史盛衰无常的慨叹,凭古吊今、怀古伤今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借古讽今4)示例:《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是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
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
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3、山水田园1)概念: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的诗统称为山水田园诗。
2)基本主题:归隐田园、钟情山水;山川美景、热爱河山;厌弃官场、品格高洁。
3)表达感情: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4)示例:《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高三诗歌鉴赏:评价思想内容与观点态度
实战演练2 1)请翻译小序:
元丰三年(1082)三月七日,我在沙 湖的路上(湖北黄冈东南十五公里 处)遇到了大雨。有雨具的人都先 行离开,剩下的人进退都感觉困难, 惟独我不觉得。不久天气放晴了, 所以我创作了这首词。
2)你是怎样看待“也无风雨也无睛” 这句词所表现出的诗人的人生态度的?
参考:非常认可这句所表现的人生 态度。因为这句中的“风雨”和“ 晴”既指自然界的风雨和晴,也指 政治上和人生道路上的风雨和晴, 体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而这正是我们所应该具备的。
如果从评价的角度,可以问: “你是怎样看待词人对待风波 险阻的胸怀的?” 回答可以是:“词人对待风波 险阻的胸怀是达观、豪迈的, 这一态度对人生具有积极意义 ,因此我非常认可。”
如果从理解的角度来命题的话 ,可以问:“三四两句表达了 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就是:“表达了诗人和友 人的惜别深情。”
进一步理解如何评价 什么是现代观念?
现代观念应该是指符合社会发展和 人的发展的观念和中华民族优秀传 统中的精华。 可以包括追求和平与发展、追求真 善美、追求美好人生、文明自由平 等博爱、爱国主义等。
进一步理解如何评价
二是“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 限”。 主要是指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中 的积极方面,即优点、好处、作 用、意义等。
在理解的基础上
实战演练
弯曲的枯松倒挂在悬崖绝壁上,残留 的片片晚霞和孤零的野鸭在天上一齐 飘飞。四周围是数不尽的青山,一无 际的碧水,西风萧萧,天地间一派浓 浓的秋意。静静的夜里皎洁的月影映 照着高挂云帆的船儿,载着我行舟在 湘江上,恍如置身在画图之中。
实战演练1 1)请翻译这第二首小令
2)如果从作品的意境及作者表现的情感角度 出发,你更喜欢这两首中的哪一首?为什么 ? 答:喜欢哪一首都可以,关键要结合自己点 出喜欢的原因,即对两篇作品的意境和思想 情感给予准确的评价。 参考:第一首作者把秋天傍晚几个特有的景 物巧妙地组合起来,创造出萧瑟苍凉的意境 ,突出表现了羁旅愁绪。 第二首小令作者写在秋意里对洞庭潇湘的观 感,气象明朗开阔,意境宏伟,表现了开朗 乐观的情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答题模板 感情产生的原因+表达情感的词语(形容词或表达心理活动的 动词)
13
题型二 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015·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
问题。
残春旅舍 韩 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7
概括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在历年高 考古代诗歌鉴赏题中都有重要体现。这类题的设题角度一般 分为两种:一种是从诗词的全局入手,要求概括分析诗歌的 思想内容,提问的方式往往为“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 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词)的主旨是什么”“这首诗(词)反 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词)表现了怎样的情趣(人生 态度)”等;一种是就某几句或某一句设题,结合具体诗句的 内容、意境、语言或表达技巧等来考查。 思想感情是诗歌的灵魂。准确把握并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是鉴赏古代诗歌的目的和前提,近几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 8
(2)理解诗句言外之意,揣摩诗歌的内在情感 诗贵含蓄,诗人的情感有些直接表达出来了,有些通过言外 之意,如用典、双关,或通过景物描写等间接表现出来。第 三联,诗人写悟禅、饮酒,以压制内心的不安躁动,消除愁 情,其实正暗示了内心的愁苦。第四联,诗人不愿意官帽被 尘埃玷污,“尘埃”一般指官场上的污浊,是奸邪小人的象 征,而“眼明”则表达了诗人对光明前景的向往。 (3)结合注释、全诗,分析诗歌情感产生的原因 从注释①“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和注释②“咸京: 这里借指都城长安”以及首联的“忆咸京”三字可以发现, 诗人愁苦源于流徙南地,但诗人对京城依然恋恋不忘,满怀 16
高中语文专题
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0
二、题型篇——从“题型角度”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 情感态度 题型一 分析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
题型二 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
题型一 分析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
(2015·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 张元【注】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宋代爱国词人。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解题思维 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 2
答案: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 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 曾点曾经具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或: 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 儒家思想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仍然向往曾点描 述的礼乐之治,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意思对即可, 共6分。)
一般设问方式: ①直接设问。格式为“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 要分析”,如2015年高考全国卷Ⅱ就采用了这种形式。 ②间接设问。如“诗中诗人的感情有无变化?请简要分析”。 ③比较两首诗歌的不同情感。如“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 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9
把握思想情感要做到“六抓” 1.抓住诗题。古诗的诗题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许多古诗 的诗题本身就透露了感情基调,如李白的《送友人》《黄鹤 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首,一个“送”字表明了此类诗表现 的是惜别之情。 2.抓住关键词。有些古诗,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 诗的感情,抓住了关键词,也就能够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 基调。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 人不起故园情”一句,由“故园情”便可知此诗表达的是思 10 乡之情。
答案: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 之情。(3分)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 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 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3分)
17
(2014· 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 苏 轼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注】①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四黎:子云、威、徽、先觉四人都是海 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②翁:苏轼自称。 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 分)
5.抓住典型意象。意象就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所以要注意分析诗中意象来揣摩诗人的情感。 6.抓住注释。注释有时很短,却是命题者给考生的暗示。 介绍写作 暗示诗人的创作动机及本诗的思想内容 背景 介绍相关 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诗句 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从中揣摩出本诗的感情基 介绍作者 调 介绍别人 暗示本诗的艺术特色或本诗的思想内容
2.品意蕴 大多古诗词的作者是通过写景或写事含蓄地表达自己对人生、 对生活、对社会现实的情感态度。因此,鉴赏诗歌要注意分 析景物、人物的特点,把握其含蓄意或理趣意,分析出作者 的观点态度。 3.析典故 诗人常借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辨析所用典故有助 于把握诗作所表达的观点与态度。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古》就提到了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历史人物 及他们的故事,借以曲折地表明了自己对时事的看法,表达 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感叹。 23
解题 思维 (1) 对于写景抒情类的诗歌而言,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时要联 系诗歌中的景物、典故、表达技巧等。本词中的“起舞闻鸡” 化用了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考生需要熟悉这个典故的本来 意义,并通过诗歌内容感受作者的感情倾向。在这里作者用 闻鸡起舞和后面的“酒未醒”,表达了自己有报国之志却难 以实现的悲愤之情。 (2)后一句写江潮退落、秋江冷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突 出“落”和“冷”,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退内心的 悲凉。 3 (3)不管是化用典故还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都要先点出手
20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类题主要考查对诗歌 所抒之情的理解、对诗歌内涵的揭示、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纵观近年高考试题,评价与探究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类试题一直受到命题者的青睐。题目往往带有探究的意味, 解题难度较大,考生要格外重视。 一般设问方式: ①诗歌表现出诗人的某种情趣(心境或人生理想或人生态度), 你是怎样理解的? ②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 21 ③诗人的情感有哪些变化?
6
答案:《暮春》一诗主要抒发了诗人惜春伤感之情,(步骤1) 是通过写落花、柳绵、子规等暮春意象来表现的;(步骤2)(2 分)《暮春山间》一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欣赏山中暮春之景的愉 悦闲适之感,(步骤1)是通过写诗人缓步春山,看到莺、燕各 自轻盈飞翔和桃花凋谢,又闻到涧水香来表现这种情感的。 (步骤2)(2分)
3.抓住题材类型。人们常常把古典诗歌按题材分成若干类。 因此,若能判定一首诗(词)所属的类型,就可快速把握该诗 (词)的感情基调。如思乡诗,毫无疑问要抒发思念故乡、亲人 之情;送别诗,多写离情别恨和深厚友情。 4.抓住景物形象特点。景物形象可分为“乐景”(优美闲适、 色彩明丽、壮观奇伟、气势雄浑)和“哀景”(冷清凄凉、色彩 暗淡、低沉萧瑟)两类。“乐景”表示“乐情”,“哀景”表 示“哀情”。 不过特别要留意的是古诗常用“以乐景写哀情”的写法。如 杜甫《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用境 界雄浑阔大的远景(乐景)反衬诗人孤独寂寞的哀情。 11 Nhomakorabea解题思维
5
解题 思维 解答本题要抓住意象特征来把握情感。抓住两首诗的意象特
点,就能把握其感情的不同之处。 (1)《暮春》写了落花、柳绵、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因暮 春引发的惜春伤感之情。 (2)《暮春山间》写诗人缓步春山,看到莺、燕各自轻盈飞翔 和桃花凋谢,又闻到涧水香,描绘了一幅幽美静谧的暮春景 象,表现了作者的愉悦闲适之情。
4.涵泳意境 诗的主旨是通过意境来体现的。涵泳诗的意境,有助于我们 把握诗作的观点与态度。意境可以从诗的意象组合、色彩组 合等来表现。
24
答题模板 观点+阐述理由+结论
25
多角度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1.联背景 诗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是作者对特定历史事实的感悟。诗中 所表现出来的作者对某人、某事或某种现象的或褒或贬的态 度,总是带有时代的烙印。因此,评价诗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联系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结合诗的内容 进行全面分析。 如2014年江西卷《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 之舍三首(其二)》,其背景是苏轼被贬海南后写作的,“莫作 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两句表现了作者旷达乐观的 22
14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 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 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6 解题 ) 思维 分 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1)读懂诗句大意,了解基本内容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是说诗人通过悟禅, 压制住诗魔,获得心灵的纯净;通过饮酒,冲破层层愁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是说诗人要好好地 解题思维 保护好官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要擦拭着官帽上的 15 簪饰,等着眼前光明的时刻。
解题思维
18
解题 思维 (1) 抓→抓住表现人生态度的关键词句。 本题一要结合作者的生平和思想特征,二要结合本诗内容。 本诗是诗人被贬海南后写作的,“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 有舞雩风”两句表现作者的人生态度。 (2)析→分析作者的人生态度。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表现了黎族人民的热 情好客和作者与他们亲密的关系。“莫作天涯万里意”直抒 胸臆,说明他被政敌迫害、漂泊天涯却不以为意,始终乐观 向上、超脱旷达。“溪边自有舞雩风”用典,表明作者的欣 19 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