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张莉

合集下载

2012年江苏高考古诗鉴赏失分原因分析_张莉

2012年江苏高考古诗鉴赏失分原因分析_张莉
一、从高一语文课程理念目标角度解决青 春期发育引发的心理问题
处在青春期的高一学生,一方面身体正在 急剧发育,特别是性方面的发育和成熟,使他 们 对 异 性 产 生 莫 名 的 好 感 ,但 又 不 会 正 确 处 理;一方面对自己的外貌关注度增加,常常因 为别人的一两句话而烦恼。此外,随着年龄的 增长,他们渴望对外部社会有更多的了解,人 际交往也逐步增多,各种各样信息络绎不绝, 使他们要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庞杂。这三方面的 压力常常交错在一起,而此时,他们的调节能 力还比较差,很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导致情 绪忽高忽低,严重的极易诱发各种心理疾病或
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 分)
题。虽说江苏高考古诗词鉴赏中考查词已不是
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 第一次,但以只出现词牌名的形式展示古诗词
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 文本这还是第一次,2006 年考查的元词 《鹧鸪
寂寞又自哀自怜的思妇形象。
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2007 年考查的宋词
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不存在说是导致考生发蒙的诱因。问题的根本
(2)下片前两句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是高考阅卷专家的最后一句话,考生没有透彻
请简要分析。(3 分)
地理解文章本身,也就是考生在进行古诗鉴赏
通过时时倚楼望远,偷偷拭泪的细节,刻 时没能从题材上对古诗词进行正确分类,甚至
画了痴情而哀怨的闺中女子形象。
平易,但阅卷结束后我们发现,漫画题和古诗 别。而今年的“梦江南”不仅不能帮助考生把握
鉴赏第二题是考生的“软肋”。对于古诗鉴赏第 文本的表达内容与情感,反而会误导考生把
二题失分原因的分析,高考阅卷专家说:“难度 “梦江南”当做文本的标题,以为文本讲述的是

诗歌鉴赏之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诗歌鉴赏之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诗歌鉴赏之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作者:张慧云来源:《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2013年第09期一、读懂诗歌、把握诗歌思想内容的方法:1.看标题诗歌的标题往往有如下作用①概括重要内容如:《题李凝幽居》、《新晴野望》《咏素蝶诗》、《雨雪曲》②点明时间、地点、背景、主旨等,如:《邯郸冬至夜思家》③奠定感情基调,如:《书愤》、《春夜喜雨》、《哀江头》2.看作者即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诗歌创作背景、创作风格、思想倾向。

如大家熟知的杜甫在不同时期诗风、情感各部相同。

再如南宋诗人,因朝代的特殊性,许多慷慨悲歌之士激愤难平,以激昂的方式抒发自己请缨无路、报国无门的孤愤之情;或抒发客居异地、故乡难归的孤寂之情;或对南宋统治者苟安江南、不思进取的悲愤;或表达不与主和派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3.看题材不同的题材表达的情感也不相同①别离诗(去国、离家、别人):通过景物渲染离别时的凄凉氛围,抒发依依不舍(眷恋)或别后思念或安慰劝勉之情。

如:《琵琶行》开头——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②山水田园诗:通过描写自然山水或田园风光,创造出一种静谧优美的意境或宁静平和的田园牧歌式生活图景,或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厌恶,淡泊名利,寄情山水,追求恬淡悠闲的隐逸生活;或表达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激情。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等。

③边塞诗:通过对边塞景象或军旅生活的描写,或表现边塞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现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或表现舍身杀敌的英勇无畏,或表现将士凯旋的豪迈,或表现将士对亲人、故乡的思念,或揭露战争带给亲人、家乡、人民的苦难,控诉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的罪恶,表现对战争的厌恶以及渴望和平、忧国忧民的情怀。

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二轮复习之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15

二轮复习之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15

班级:姓名:临开一中高三年级(下)语文学教稿编号:15课题: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课型:复习课主备人:孙国瑞审核人:党琴玲时间:(第周)【复习目标】1、能准确判断出诗歌的思想感情。

2、掌握思想感情类试题的方法和解题步骤。

(重点和难点)【明确考点】《考试说明》规定: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真题体验】[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6分)答:【考情纵览】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也是诗歌鉴赏题的常规题型。

评价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诗歌中流露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具体客观地进行分析评价,思想感情是高考诗歌鉴赏考察的重点。

掌握古诗中常见的思想主题,如怀古伤今、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思乡念亲、建功立业、怀才不遇、离情别恨、青春易逝等。

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等。

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般是指作者对诗中的景物、事件、人物命运等的态度、评价。

诗人在其作品中所表达的观点态度,有的直白,如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有的含蓄,如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有的隐晦,如王维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有的张扬,如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特别是写景抒情的诗作,其观点与态度是不易把握的,这只能从诗作本身仔细领悟与思考作者隐含其中的观点态度。

此外,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还涉及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观点的进步性或局限性等方面。

【一轮回顾】了解古代诗歌的常见题材、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助于快速准确地把握诗歌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014届高三诗歌鉴赏教案之思想情感

2014届高三诗歌鉴赏教案之思想情感

诗歌鉴赏之评价是个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2013,9,17曹亚平一、考点解读:1.诗歌的思想内容是诗歌通过艺术意境传达给读者的感情状态,一般指诗歌画面反映的状况或现象、诗歌的主题、诗人寄托的情感等,即诗歌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2.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社会价值。

二、高考常见的诗歌题材1、咏史怀古诗2、咏物言志诗3、羁旅思乡诗4、赠友送别诗5、边塞征战诗6、山水田园诗7、哲理诗8、爱情闺怨诗三、依据诗歌的题材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古今多少兴亡事[咏史怀古诗鉴赏](一)咏史怀古诗题材特征咏史怀古诗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通过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

形式标志:一是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咏某位古人”等。

二是内容为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二)怀古咏史诗的鉴赏要点1、弄清史实,即作者怀什么“古”。

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要多积累历史知识。

阅读一首诗时一定要关注注解。

2、要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赤鼻矶可以说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

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的孙权、刘裕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自己报国无门。

3、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

①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见解,归纳历史规律。

②借论古之得失,讽时劝世忧国。

或借古讽今,以历史对统治者进行嘲讽;或以古鉴今,劝诫当朝莫走老路;或忧国忧民对国家命运担忧,对百姓疾苦同情;或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

③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或类比古人的成就,抒发自己时光不再、年华易老,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6诗歌鉴赏的思想内容导学案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6诗歌鉴赏的思想内容导学案

6诗歌鉴赏的思想内容一、预习案1、复习目标1.了解考纲中对诗歌内容鉴赏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2.熟悉诗歌内容的各种类型。

3.联系高考,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步骤。

2、复习要点1.了解考纲中对诗歌内容鉴赏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2.熟悉诗歌内容的各种类型。

3.联系高考,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步骤。

3、达标练习1.诗歌按内容可分为。

2.思乡怀人的诗歌表达的情感有。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小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诗中具体描写诗人过冬至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之情。

二、探究案1、要点回顾(一)古诗词中所抒写的思想感情非常宽广,涉及最多的是以下几方面:1.忧国忧民: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②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担忧;③对山河沦落痛楚;④同情人民的疾苦;⑤反映战乱离散的痛苦。

2.建功报国:①保家卫国的决心;②建功立业的渴望;③仕途失意的苦闷;④报国无门的激愤;⑤壮志难酬的悲叹。

3.思乡怀人:①羁旅愁思;②边关思乡;③闺中怀人;④思亲念友。

4.长亭送别:①依依惜别的深情;②情深意长的勉励;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5.感时伤逝:①昔盛今衰的感慨;②借古讽今的情怀;③青春易逝的伤感。

6.超尘脱俗:①厌离官场的洁身自好;②寄情山水的悠闲自在;③退隐田园的淡泊喜悦。

(二)依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诗歌可分成不同的类型。

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艺术手法,可分为写景抒情诗、即事感怀诗、咏物言志诗;按内容,可分为送别诗、羁旅诗、咏物诗、边塞诗、闺怨诗、哲理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等。

每一种类型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自有其特征和规律,能帮助我们鉴赏。

2、问题展示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针。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五) 鉴赏诗歌思想内容 知识精讲 通用版

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五) 鉴赏诗歌思想内容 知识精讲 通用版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五)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知识精讲通用版【本讲主要内容】诗歌鉴赏(五)——鉴赏诗歌思想内容“诗言志,文传情”,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会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而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是阅读文学作品的终极目的。

所以高考把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的思想倾向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作为重点考查对象。

【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1. 忧国伤时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②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③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白居易《卖炭翁》。

④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

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

进而想到朝廷就像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

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2. 建功报国①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陆游《书愤》:“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②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③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2017高考诗歌鉴赏:诗歌之思想内容

2017高考诗歌鉴赏:诗歌之思想内容

三.读注释,解难点
注释一般是解释原文中的写作背景、典故出处等等较难懂的地方,是帮 助我们读懂诗句,理解作者思想的重要环节,不可不看。
例:你认为《夏意》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藉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 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2、要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 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
3、领悟感情。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 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如杜 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 二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 是抨击社会现实。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 古》,便是如此。 三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的 《贾生》就是这么一首借古讽今的杰作。
六、分类别,明方向
诗歌从内容上可以分为抒情诗、叙事诗。但是叙事诗 篇幅过长,不便于考核。因而考核的诗歌主要是抒情诗。
抒情诗又可以分为三种:
(一)写景抒情,诗人可以先描写景物,然后借景抒 发感情;也可把自己的感情融与景中。
(二)托物言志,表面描写某一物,运用象征、比喻 手法委婉含蓄地表明诗人遭遇、心志、思想。
答:诗中透露出的是一种悠闲宁静的环境气氛,而在这悠闲宁静的背后却 隐藏着诗人遭排挤受压抑的深沉的苦闷和悲哀。
四.读诗句,解诗意
要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弄懂诗的语句,才能把握诗的内容,进 而进行评价赏析,因而先解诗句才能读懂诗。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人。

2008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思想内容与观点态度

2008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思想内容与观点态度

2008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思想内容与观点态度(教学案)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

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

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1、解作品的主旨,即作者的思想态度。

任何人写作品都有其目的都是为了宣传某一种思想,造成一种舆论,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为。

这种通过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表达出来的某一思想意见,就是作品的主旨,往往也是作者本人的观点。

它是作品内容的灵魂,题材的统帅。

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会首先被作品的主旨所震撼和感染,并从中获得对社会生活的理性理解。

分析主旨往往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深化传说和自然现象;(2)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3)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4)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

2、分析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优秀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为艺术美,而通过艺术美的形象表达作家的人生理想,健康的思想感情,读了能使人受到教育与启迪,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理解思想感情要注意以下几点:(1)情感类别,如哀怨、激愤、憎恶、忧愁、欣喜、欢快、向往、离愁别恨、怀古伤今等;(2)情感载体,如杨柳、菊花、圆月、落叶等;(3)抒情方式,如直抒胸臆、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触景生情等。

3、明确作品的社会意义。

4、把握作品的情调。

文学作品无不渗透作者的思想刚强,而其思想感情是与作者的生活时代、阶级立场、道德操守、个人经历分不开的,所以作品的格调就有高雅与庸俗、振奋与颓唐、健康与不健康之分。

总来说之,文学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具体的就是判定某一篇文学作品的政治内容、思想倾向,这是任何时候文学鉴赏的首要任务。

古典诗歌的重要主题: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昔胜今衰、沧海桑田的变化等。

诗歌鉴赏情景关系张莉

诗歌鉴赏情景关系张莉

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反衬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 以景结情
知识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回顾 •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 从情景角度鉴赏这两句诗。
前两句以乐景衬哀情:回想当初出征 时,杨柳依依随风吹拂。用杨柳春风的 明媚春光来反衬离家的悲伤。 后两句以哀景衬乐情:如今回来的路 。 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用大雪纷飞的 严寒来反衬战后回家的喜悦。
C抒发了满腔悲愤之情。 D也使感叹民生疾苦的主旨更为明确。
江雨望花
(唐)崔涂
细雨满江春水涨,好风留客野梅香。 避秦不是无归意,一度逢花一断肠。
注:避秦,即逃避秦末乱世。此指逃避唐末乱世。
这首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它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江雨望花 (唐)崔涂 细雨满江春水涨,好风留客野梅香。 避秦不是无归意,一度逢花一断肠。
(1)此诗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2)表达了诗人乱世之际、漂泊异乡、思乡 怀人的悲伤之情。 (3)作者选取了细雨,春水,春风,芳香的 野梅等景物,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春光图,是 “乐景”;三四句的“归意”和“断肠”,加 上注释中的“唐末逃避乱世”的背景,可知诗 人羁旅之愁、思乡之情,即哀情。 (4)此处“乐景衬哀情”,通过美景更加触 发诗人绵绵如细雨的愁情。
3、分析景物描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劳歌:别歌 。谢亭、西楼:送别之 地。)
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 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
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劳歌:别歌 。谢亭、西楼:送别之地。) ⑴我认为是和谐的。 ⑵全诗的情感基调是离别之愁,是“哀情”;红 叶青山色彩艳丽,是“乐景”,这里是“以乐景 衬哀情”的手法,“红叶青山”恰恰是对离愁的 有力反衬。 (3)景色越美,越能显示出欢聚的难舍和离别的 难堪。

诗歌鉴赏之评价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

诗歌鉴赏之评价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⑵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 法上的特点。(4分)
【参考答案】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 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宦海 浮沉的厌倦。 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
②以“羁绪”领起全篇。
(09江西卷)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①。
【注】 ①蔡家亲:表亲。
(1)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1)此诗表达了诗人悲喜交 加(或悲中有喜,喜中带悲)的感情。
(2009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 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 (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
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2) 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 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
的闲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
的清幽;“缩鳊圆鲫入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
“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快乐。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 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 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 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张莉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张莉

• ⑷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 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 题乌江亭杜牧 •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 乌江 胡曾 •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 7、【常用的技巧手法】 • “诗”与“史”的结合:用典。 • “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借古讽 今,借景抒情。 • “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 对比,反衬(以乐景衬哀情)。
• 链接2 • 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越中览古 李白 • 越王勾践破吴归,将士还家尽锦衣。 •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 苏台览古 李白 •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 (1)请从两个方面谈谈这两首诗共同的特点? • (2)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 • 答:(1)这两首诗都将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衰败加以对 比,都用了昔盛今衰的对比手法。都抒发了诗人对人事变 化、盛衰无常的感慨。 • (2)《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 在今日荒凉的遗址,形成对比,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今日 的荒凉;《苏台览古》着重描绘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 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以暗示、反衬昔日之繁华,从而见出昔盛今衰之感。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 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如何读懂一首诗张莉

如何读懂一首诗张莉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⑤边塞诗 如:严武《军城早秋》(09全国II)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 遣沙场匹马还。
⑥咏史怀古诗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听到“折柳”曲后而引起的。所以说,“折柳”在诗中的 地位实为重要。
【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 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 而这种思乡之情
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例2:(09广东)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月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 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脸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 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 故:常常,频频。
⑴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解析】全诗以明月兴思情,思情的悠远 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 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抒发 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 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作者通过描写春 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 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 之情。
【答案】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 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 忧国忧君忧民。
(二)三读:
1.读题目,初辨类别
①托物言志诗 如: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09天 津)

张莉长恨

张莉长恨

白居易是在杨玉环死后大约50年以后写的《长恨歌》, 他当然没有见过杨玉环,不过,唐代有一位伟大的诗人是 见过杨玉环的,并且也写了描写贵妃美貌的诗歌,这个人 是谁呢?
《清平调》之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 【见到云就使人想到她的衣裳,见到花使人想到她
空 闻 虎 旅 鸣 宵 柝 ,
他 生 未 卜 此 生 休 。
海 外 徒 李 闻 商 马 更 隐 嵬 九 州 ,
题杨妃 张莉
• 三千宠爱于一身, • 不料一朝香玉殒。 • 邻家莫愁全微命, • 盛唐只愧此一人。
唐宪宗元和元年 (806),白居易与友人陈鸿、
王质夫一起到马嵬驿附近的游仙寺暇游,谈及
李、杨之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离奇特出之
杨家显贵
• 父亲→齐国公 • 母亲→凉国夫人 • 哥哥→殿中少监 • 堂哥杨国忠→右丞相 • 大姐→韩国夫人 • 三姐→虢国夫人
• 八姐→秦国夫人
杨家显贵
• 京城歌谣: • “生女勿酸悲, 生男勿喜欢” “男不封候女作妃, 看女却为门上楣”
8、作者极度渲染杨受到的专宠,意 在表达什么?
• 统治集团因腐朽淫乱而招致 祸患 • ——长恨的内因 • ——讽刺里荒淫误国
自读第三部分,并概括情节 乱后回京,痛思玉环: 天旋日转回龙驭„„魂魄不曾来入梦
1、哪里写归途中的思念?
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天旋地转”,本来是高兴的事,但旧地重 过,玉颜不见,不由伤心泪下。叙事中,又增 加了一层痛苦的回忆。于快乐中写悲情,愈见 情悲。 踌躇,不忍离去,信马由缰缓缓去,凄凉。 伊人已去,明皇好像丧魂落魄似的,日日夜夜 陷入深深的思念。

浅析中考“古诗词”

浅析中考“古诗词”

浅析中考“古诗词”
张莉
【期刊名称】《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年(卷),期】2012(000)016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它在现行各种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一
般占选文总篇数的10%左右,所以各地中考都将“古诗词阅读”列为必考的内容。

然而,由于写作背景、内容题材及语言表达等因素的影响,这部分作品往往成为同学们语文学习中的“麻烦”,尤其是在中考时,“古诗词”成了不少同学失分的重灾区。

【总页数】1页(P324-324)
【作者】张莉
【作者单位】河北省曲周县第四疃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3
【相关文献】
1.让古诗词考查摇曳多姿——2009年中考古诗词考查新题型例析
2.由古诗词中考考点切入浅析语文高效教学方法
3.问道古诗词阅读教学得道读思写合一方法——"中考古诗词阅读教学"课例报告
4.中考古诗词整合复习课教学初探
5.群文阅读视野下的中考古诗词命题研究——以2021年甘肃省中考语文20题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诗经·蒹葭》探微中华传统文化之“根”

以《诗经·蒹葭》探微中华传统文化之“根”

作者: 张莉[1]
作者机构: [1]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出版物刊名: 文化学刊
页码: 124-127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12期
主题词:�诗经》;传统文化;精神传承
摘要:本文以《诗经·蒹葭》为切入口,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咀嚼和文本的细化分析,结合古今大家的释读,找到诗歌本身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尚礼求贤、含蓄悠远、上下求索。

同时,笔者通过纵向剖析,以文学作品为佐证,发现《诗经·蒹葭》包含的传统文化密码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和后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

本文结合相关作品,阐释了《诗经》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阐明了优秀传统文化对华夏文明的深远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事感怀诗鉴赏
鉴赏要点:领会诗人感慨的事由,弄清诗人
所叙之事,找到诗人叙事和感怀的结合点。李白 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诗 人的故园情思是由一曲《折杨柳》引发的,先写 笛声满城飞扬,再写故园之思深浓,“事”与 “怀”结合紧密、自然熨帖。
哲理诗鉴赏要点
第一要注意艺术形象与哲理的关系。哲 理是艺术形象的灵魂,而艺术形象则是哲理 的躯壳。我们应探求诗中的意蕴,理解诗的 哲理美。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登鹳鹊楼》 ) 在描绘万里河山的壮丽景色的同时,又蕴 含着深刻哲理。
2、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桨向临圻。
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渺茫。
唯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4、表明自己的心志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当时王昌龄被贬官,但他自认可是无罪的, 在亲朋面前是问心无愧的。
③感受艺术风格:豪放旷达、雄奇壮美、豪壮悲慨。
课堂示例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 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 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第一句中“岁岁”怨战事频繁,第 二句中“朝朝”怨时刻练兵备战,第三 句怨气候酷寒、战争惨烈,第四句怨环 境艰苦、景色单调。
• 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 园诗;岑参、高适、王昌龄的边塞诗;曹 操、鲍照、杜甫、李商隐的咏史怀古诗; 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的爱国诗。 • 苏轼、黄庭坚、辛弃疾的豪放词;柳永、 李清照、李煜、姜夔的婉约词;李白、杜 牧、李贺的浪漫诗;杜甫、白居易、陆游 的写实诗。
五.巧分类 古代诗歌内容分类
第二要注意情与理。哲理诗中情中有理, 理中含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 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 )
不仅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愤慨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真 挚情感,而且道出了一个不可移易的真理 :社会的 物质财富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的。
第三要注意理与趣。优秀的哲理诗既富于哲理性, 又富于艺术趣味性。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 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 众山小。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诗人由望山而想象登上顶峰 以后,俯视众多的山峰都会显得矮小。反映了诗人雄 伟的气魄、远大的志向和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 气概。同时也阐明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道理。
竹:虚心、脱俗、孤傲、刚劲 亭: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
梧桐:凄凉悲伤萧瑟冷寂
雁:游子的思乡、鸿雁传书
四.知人论世
“知人”——就是要掌握作家的生平、 思想和诗歌风格,并由此及彼地类推诗人的 其他作品。这样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 和把握。 “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家生活的时代 风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 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 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 作品。
赏析边塞诗要注意: 【边塞征战诗的鉴赏】 ①了解时代背景;
②体会思想感情。 A.赞颂将士英勇作战,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 卫国的豪情。 B.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控诉战争痛苦; 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C.思念故乡、亲人或家人思念戍边的亲友。 D.反映独具风格的塞外风光和塞外的风土人情。
【山水田园诗的鉴赏】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 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 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 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 练,多用白描手法。
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①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 闲适淡泊 、 悠然自得 ②常用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 ③语言特点——清新洗练 质朴自然
① 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 特征? [景物]月落、乌啼、满天白霜、江边的枫 树、渔火、寒山寺。[特征]秋夜的幽寂清冷。 ② 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写出羁旅游子孤独寂寥、愁绪满怀的情感。
【赠友送别诗的鉴赏】
鉴赏离别诗的方法 ⑴积累离别诗常用意象。 ⑵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 ⑶离别诗常用的表达技巧。
二.析尾句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羁旅游子的漂泊之愁。
月亮:对故乡、亲人、朋友的思念 松菊: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香草:象征理想
羌笛:幽怨凄凉,别意与乡情
三.抓字词、 杨花:随风飘散,想到飘零 明意象 杜鹃:凄凉、哀伤的象征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1)此诗围绕“归”这个字共写了几幅画面? 围绕“归”字写了五幅画面:穷巷牛羊归、野 老念牧童、野鸡唤伴侣、蚕儿造窝、农夫絮语。 (2)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面对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油然而生 羡慕之情,借以抒发自己希望归隐田园的心情 。
2.这首诗通过对赞美杏花 甘于静默、淡泊自赏 ________ 的优秀品格,表现了作者身处污浊官场,始终 坚持改革的政治理想。
【咏物言志诗的鉴赏】
读懂咏物诗的方法
1.概括所咏事物的特征。 2.体会作者所言之“志”(思想、感情、志 向、情趣、爱好、愿望)。 3.常用表达技巧——象征、托物言志、拟人、 比喻等。
1.物象特征: 2.诗人情感: 孤单;失群;哀伤;无人 理解。 以孤雁自喻。体现了诗人 孤独失落、无人理解的哀伤 之情。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 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
对比 的写法,在诗 1.诗歌的三、四句运用了__ 纵被 、__这一组词语来体现的。 绝胜 中是通过__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 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 有香如故。 霜天晓角·梅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 数株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 人倚,画楼月。
1.同是写梅,但两位作者运用的修辞方法是不 拟人 同的,怀,但两首词寄托的深浅有别。 高洁刚强 陆词抒写梅花的______品格,范词抒写 孤寂幽独 梅花的________品格。
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
理解诗歌内容的方法
一.看标题 二.析尾句 三.抓字词,明意象 四.知人论世 五.巧分类
一.看标题
阅读下面宋诗,回答问题。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通过“源活水清”的生活现象,意在说 明什么哲理? 诗人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肯定源头活水乃 是方塘明净如镜的根本原因,据此,作者意在对 读书之道作一个总结:只有源源不断地汲取新知 识、新思想,才能够明白事理,才能心明如镜。
思乡怀人诗鉴赏要点
①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②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漂泊在外; 贬官异地; 雁归故乡; 逢年过节
——“古今情”是契阔离别之情、壮志未酬之情、 人世沧桑之情、天下兴亡之情的复杂交织 。
• 小结:古代送别诗一般表达对 友人的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对友人 的安慰与勉励、表明自己的心 志、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课堂示例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问题: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 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离愁。首先,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景物: “杨柳”、“杨花”、“风笛”、“离亭”来渲 染气氛 。末句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了各向天涯的 无限愁绪。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3、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别董大 高适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千里黄云白日曛,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北风吹雁雪纷纷。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莫愁前路无知己,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天下谁人不识君。
5、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 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 流尽年光是此声。
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 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降派的排挤和 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 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 风格豪放悲慨。
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 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作中,尤 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 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 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 激荡。 而宋代词人就不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 的大宋朝,已经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 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 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1、写景抒情诗 3、咏物言志诗 5、边塞征战诗 2、即事感怀诗 4、怀古咏史诗 6、赠友送别诗
7、思乡怀远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