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婴宁_的命名及其蕴涵
聊斋——婴宁篇
婴宁是蒲松龄笔下笑得最美的女性,天真浪漫,惹人喜爱。
在影视作品中也是一个人见人爱的角色。
尤其是她的笑,让人久久回味。
注释1、“婴宁”似出于《庄子·大宗师》,其中有所谓“撄宁”,指“撄而后宁”,即经困扰而后达成合乎天道、保持自然本色的人生。
此处只是人名,形容父母希望婴孩平安宁静的度过一生的样子。
2、莒:莒县,今属山东。
3、入泮:古代学宫有泮池,成绩优异者才可进学宫学习,故称学童入学宫为入泮。
4、求凰:犹言求妻。
相传司马相如以“凤求凰”琴曲向卓文君求婚。
5、上元:也称元宵节。
6、数武:泛指几步。
武:半步。
7、醮禳:请僧道祈祷做法事,常特指道士。
8、发表: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即通过让患者出汗使其体内邪毒发散出来。
9、未字:还没有订婚。
古代女子订婚称“字”。
10、解颐:舒展容颜,开怀欢笑。
11、居里:居住的地方。
12、绐:哄骗。
13、锐身自任:挺身担起责任。
锐身,挺身。
14、折柬:裁纸写信。
柬,原指竹简,代指书信。
15、修雅:整齐雅致。
16、格磔:形容鸟鸣声。
17、无以阶进:找不到进去的理由。
阶:台阶,这里喻指借口、理由。
18、日昃:午后。
昃,日头偏斜。
19、启一关:开了一道门。
关,古代指门。
20、肃客:尊敬的迎客。
肃,引导、迎接。
21、裀籍:坐垫,坐褥。
22、具展宗阀:王子服详细叙述说家世。
宗阀,家世。
阀:本指官宦人家门前记录功业的柱子,后泛指功业或家世。
23、尊堂:对别人母亲的敬称,也就是你母亲的意思。
24、弱息:幼弱的子女,特指女儿。
庶产:不是正妻所生。
25、渠:他的意思。
26、刍尾盈握:(摆上桌来的)鸡才刚刚长好。
也就是较小的鸡的尾巴刚能抓满一把。
27、不遑他瞬:顾不上看别处。
遑:闲暇。
不遑:没有空闲。
28、阴捘:暗地里捏弄。
29、自分~:自以为要死了。
异物,死亡的代称。
《庄子》称人死亡后“或化为鼠肝,或化为虫臂”。
30、细事:很小的事情。
31、葭莩:芦苇内壁里的一层薄膜。
代指疏远的亲戚,也泛指一般的亲戚。
《婴宁》解读
《婴宁》解读
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叫做《婴宁》,它是一部描
写了古代社会风情和人生百态的优秀作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婴宁》进行深入解读,探讨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文学价值。
《婴宁》一词起源于古代诗歌中的一个角色,他是一个在尘世中执
着追求的人物,代表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整个作品中,婴宁所经历的种种困境和挣扎,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追求幸福和成
功的艰辛和曲折。
在《婴宁》中,作者通过丰富多彩的细节描写和生动的人物形象,
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和众生相。
读者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那个
时代的气息和人们的心境,仿佛置身于古代社会中,与婴宁一同经历
人生的坎坷和沧桑。
除了对古代社会的描绘,《婴宁》还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情感
体验。
通过婴宁的命运起伏和内心挣扎,读者可以领悟到生活中的坎
坷和不易,体会到成功的真谛和幸福的真谛。
作品中的一言一行都充
满了启迪和感悟,让人深思和感怀。
总的来说,《婴宁》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广泛意义的文学作品,
它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情万种,还蕴含了珍贵的人生智慧和哲理。
通过对《婴宁》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感受到人类文明的深厚底蕴。
愿我们在阅读中领悟生活的真谛,感悟
人生的意义,不断积累智慧和体验,走向更加充实和幸福的人生之路。
婴宁
婴 宁
蒲松龄
作者生平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
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山东 淄川(今淄博淄川区)人。清著 名小说家。出身于半农半商的 家庭,后来逐渐贫困。蒲松龄 从小热衷功名,十九岁参加科 举考试,成了秀才,名扬乡里, 此后虽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 始终没能通过乡试,当上举 人 。 直到七十一岁才得了一 个贡生。
课文分析
1、《婴宁》故事梗概。
2、小说中人物,彼此关系。
主要人物:婴宁、王子服、鬼母秦氏、 婴宁的狐狸精母亲、吴生、婢女小荣 人物关系:鬼母秦氏,姓吴,嫁给秦姓 男人,也是王子服母亲的堂姐,吴生称他们 为姑姑,婴宁为秦姓男人和狐狸精所生。婴 宁是王子服大姨家的女儿,但不是秦氏所生, 只是秦氏所养。
鬼母:养婴宁、教婴宁、嫁婴宁(鬼母
乃小说情节的枢机) 王子服:见婴宁——想婴宁——找婴 宁——重会婴宁——带回婴宁——与婴 宁成婚。 婴宁:笑容可掬——笑辄不辍——矢复 不笑——对生零涕
婴宁形象分析
(一)爱花成癖,突出其形象美
初见王生:“捻梅花一枝”
再见王生:“执杏花一朵“、“含笑拈花而入” 正式见王生:顾婢曰:"视碧桃开未 " 居所:门前细柳、墙内桃杏、门内红花夹道、满庭豆
小说的环境描写及特点
自然环境: 第一:清幽的山中、修雅的茅舍
(外部) 第二:别致的庭院、洁泽的居室 (内部) 第三:绚烂的花朵、优美的后园 (后园) 作用: 一、为主人公婴宁提供了一个自由自在、美 好清雅的生活世界。 二、更好的衬托出婴宁纯真自然的性格。 三、反衬出现实世界的黑暗,体现出封建礼 教对人性的压抑。
棚花架、窗外海棠掩映、舍后花木满园
[转载]《婴宁》赏析
[转载]《婴宁》赏析原⽂地址:《婴宁》赏析作者:⼩⼩堪称短篇⼩说之王的《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学宝库中的⼀颗明珠,⽽《婴宁》则是这颗明珠上的⼀束奇光。
⼩说描写了婴宁与王⼦服的爱情故事,描写了婴宁从“孜孜憨笑”到“⽮不复笑”,最后“反笑为哭”的变化,成功地塑造了婴宁这个卓尔不群、光彩夺⽬的⼥性形象。
在这个特殊的⼥性形象中,贯注着作者对⼈⽣世态的深切感受,也寄寓着他美好的社会理想。
⼩说前半部分以浓墨重彩描写了婴宁从恋爱到成婚的过程中⼿不离花、⼝不离笑、天真憨痴的性格特征。
她诞⽣和成长在⽐“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园还要美丽的⼭村⼩园中。
园外“乱⼭合沓,空翠爽肌,园内“细草铺毡,扬花穆径”。
她似乎是⼭⽔灵秀之⽓的结晶。
婴宁上元节郊游与王⼦邂逅,好遗花地上,笑语⾃去,王⼦服相思成疾,负⽓独住西南⼭中。
于是⼆⼈在⼭村重见,园中共话,偕归成婚。
随着情节的展开,婴这爱花爱笑,天真娇憨的特征由淡到浓,层层展⽰,步步加强。
这些情节中有⼆、三⼗处写婴宁的笑。
她见花笑,见⼈笑,坐也笑,站也笑,⾛也笑,笑来笑去,笑进笑出,笑得痛快淋漓;她哈哈⼤笑,吃吃⽽笑,拈花带笑,倚树狂笑,掩⼝犹笑,莞尔微笑,纵声朗笑,孜孜憨笑,笑得千姿百态。
甚⾄举⾏婚礼时,她还是狂笑不已,以⾄拜不成天地,她仿佛是⼀个天⽣的笑神。
婴宁还爱花成癖。
她居室门前是细柳,墙内是桃杏,庭中红花夹道,窗外海棠探室,处处流着花⾹,缀着花朵。
她出门郊游“拈花带笑”,家中嬉耍“含笑拈花”。
嫁⼊王家后“私典⾦钗”,遍植佳花,仅⼏个⽉时间,就使王家“阶砌藩涵,⽆⾮花者。
”花是婴宁⽣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这种爱花的习性,渗透着⼀种⾃然美,也象征着婴宁的⼼灵美。
“⼈⾯桃花相映红”,天然之花,和她⼭花烂漫般的童真形象,相映成辉。
作者还刻画了婴宁性格中的另⼀侧⾯:天真痴憨,“似全⽆⼼肝”。
⿁母说她“颇亦不钝,但少教训,嬉不知愁。
”“年已⼗六,呆痴如婴⼉。
”⽽在作者眼中婴宁的呆痴正是⼼灵纯净的体现,也是作者塑造这个形象的本意。
婴宁的命名及其蕴涵
_婴宁_的命名及其蕴涵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许多关于男女恋情的健丽篇章,位性格鲜明的女性倾注了无比识热的情感,“异史氏曰”以“找婴的命名及其蕴涵一广参…《婴宁》一篇向为国内论者所重视。
这不仅取决于一,‘小说情节的曲折、语言的精采,鲜明的人物形象刻画也是小说获得极大力忆功的关键。
女主人公婴宁的笑态,几恰如达芬奇笔卜豢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一‘样,引起后世鉴赏片见仁见智的各种评说,从而更增加了小说的魅力。
小说中几乎处处可闻女主人公的笑声,作扮用意何在宁郑书燕说的理解虽无悖于接受美学的原则,但毕竟不是作者的本意。
蒲赵伯陶?松龄作为旧时代的一名一下层文人,其‘妇女观固然与现代隔膜而常年的乡村坐馆生涯,也令他与叮中,十以来有所发展人介的个性解放思潮有一定的距离。
他的女性理想究竞如何宽泛言之,未免茫无头绪,而从《婴宁》一篇的命名入手,则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事半功倍的契机。
一一诚如众多研究者所共同指出的那样,作者蒲松龄对少他笔卜这宁”称之,即叮见一斑。
“婴宁”作为《聊斋志异方中女创毛的命名,是有其特点的这一命名没了了嫦娥”、“云翠介场,宇‘‘话色彩,也没有“娇娜”、“翩翩”的轻巧艳丽,更不具“莲香”、‘月因脂”的吐俗风青,的确耐人寻味。
有。
七行在探讨《聊斋》入物的命乞规全口寸,曾以《幸仁才卜子?说又庄办‘,的“婴鳞”兑解之即敢于触犯封建伦理与迫德之少这与一舟谜所论认乍品具有反封建卜教今’愈义的观点同调,体现出艺术接受中的某些时代色彩。
实则“婴宁”二字源于《一子》。
、《庄子。
大宗师、有一段专论‘学道历程之语重七‘‘润释“道”之内涵有云“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一龙不成也。
其名为樱宁。
樱宁也吝,樱人了成寿也。
”何谓“樱宁”唐成玄英疏云“’樱,扰动也。
宁,寂睁也。
夫圣人慈惠,道济苍生妙本无名,随物立称,动盯常寂,虽樱,宁者湘蓦也。
”宋休希逸《庄子日一义扒“樱者拂也。
虽蹭扰洲乱之中而托定者常在。
宁,定也。
樱扰而后见其宁定,故曰樱宁。
婴宁名字来历研究综述
婴 宁 名 字 来 历 研 究 综 述
张 泓
( 浙 江旅 游职 业 学院 社 科部 , 杭州 3 1 1 2 3 1 )
摘 要 : 对 婴 宁名 字 来 历 的研 究 , 大致 可 分 为 三 种 观 点 : 来 源 于《 韩 非子》 、 来 源 于《 庄 子》 、 来 源于李贽“ 童
书, 故 以“ 婴 宁” 为 心 中理 想 女 性 之 芳 名 , 取“ 扰动
外 表下 的安 宁” 一 意 。“ 至于《 婴 宁》 一篇 , 则有 作 者 自身虽 处纷 扰世 间而终 有 别于 芸芸众 生 的优越 心理
《 韩 非子 ・ 说难 》 中曾说 : “ 夫龙 之 为虫 也 , 柔 可 狎 而 骑也 ; 然其 喉 下 有 逆 鳞 径 尺 , 若人有婴之者 , 则
马 瑞芳 先生 提 出这 种 观点 , 她在 2 O世纪 九 十年 代初 撰 文认 为 , 婴 宁名字 来 源于《 韩 非子 》 , “ 系 由《 韩
无 不迎 也 ; 无不毁 也 , 无不 成也 。其 名 为樱 宁 。樱 宁
也者, 樱而后成者也。 ‘ 樱 宁” 意为“ 扰 乱 中保 持 安
了社 会 的安 宁 , 而 她触 犯 的方式 就 是笑 , 她把 婴 宁评
价为: “ 一个 视 封建 时代 繁文 褥 节如 东风 吹马 耳 的少
女, 一个 笑 得最 开 心 , 最 恣肆 , 连 结婚 拜 堂都 ‘ 笑极 不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 1 1 - 1 5
种观点 “ 体 现 出艺 术 接 受 中 的某 些 时 。 ” 韩非 子 用 婴鳞 指 触 及 龙 之 喉 下 逆 鳞 , 以 比 喻人 臣犯颜 直 谏 。马瑞 芳先 生认 为 婴 宁就是 指触 犯
婴宁的命名及其蕴涵
_婴宁_的命名及其蕴涵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许多关于男女恋情的健丽篇章,位性格鲜明的女性倾注了无比识热的情感“异,史氏曰”以“找婴的命名及其蕴涵一广参,《婴宁》一篇向为国内论者所重视。
这不仅取决于一, ‘小说情节的曲折、语言的精采,鲜明的人物形象刻画也是小说获得极大力忆功的关键。
女主人公婴宁的笑态,几恰如达芬奇笔卜豢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一‘样,引起后世鉴赏片见仁见智的各种评说,从而更增加了小说的魅力。
小说中几乎处处可闻女主人公的笑声,作扮用意何在宁郑书燕说的理解虽无悖于接受美学的原则,但毕竟不是作者的本意。
蒲赵伯陶?松龄作为旧时代的一名一下层文人,其‘妇女观固然与现代隔膜而常年的乡村坐馆生涯,也令他与叮中,十以来有所发展人介的个性解放思潮有一定的距离。
他的女性理想究竞如何宽泛言之, 未免茫无头绪,而从《婴宁》一篇的命名入手,则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事半功倍的契机。
一一诚如众多研究者所共同指出的那样,作者蒲松龄对少他笔卜这宁”称之,即叮见一斑。
“婴宁”作为《聊斋志异方中女创毛的命名,是有其特点的这一命名没了了嫦娥”、“云翠介场,宇‘话‘色彩,也没有“娇娜”、“翩翩”的轻巧艳丽,更不具“莲香”、‘月因脂”的吐俗风青,的确耐人寻味。
有。
七行在探讨《聊斋》入物的命乞规全口寸,曾以《幸仁才卜子?说又庄办‘的,“婴鳞”兑解之即敢于触犯封建伦理与迫德之少这与一舟谜所论认乍品具有反封建卜教今 '愈义的观点同调,体现出艺术接受中的某些时代色彩。
实则“婴宁”二字源于《一子》。
、《庄子。
大宗师、有一段专论‘学道历程之语重七‘润‘释“道”之内涵有云“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一龙不成也。
其名为樱宁。
樱宁也吝,樱人了成寿也。
”何谓“樱宁” 唐成玄英疏云“樱',扰动也。
宁,寂睁也。
夫圣人慈惠,道济苍生妙本无名,随物立称,动盯常寂,虽樱,宁者湘蓦也。
”宋休希逸《庄子日一义扒“樱者拂也。
虽蹭扰洲乱之中而托定者常在。
《聊斋志异》之《婴宁》赏析
《聊斋志异》之《婴宁》赏析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蒲家庄人,出身与"书香"家庭。
父亲蒲磐科举不遂,后经商致富。
但到蒲松龄尚年时家境渐趋衰落,生活一比较困苦。
蒲松龄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学识渊博,19岁即考得全县第一名,取中秀才。
但以后参加科举考试,屡考不中,尽管其学识名闻乡里,但追求功名却始终没能如愿。
直到71岁,才按例补为贡生。
四年后,蒲松龄去世。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蒲松龄从二十多岁时开始《聊斋志异》的创作,四十岁左右初集成帙,以后随时增补,直到年逾花甲才辍笔,前后历时四十余年。
这部书花费了蒲松龄的毕生心血,包含了他对黑暗世界的全部认识和体会。
它是一部生动多姿的教科书,代表了蒲松龄的最高文学成就。
如果把《聊斋志异》比作我国古文小说之桂冠,《婴宁》则是这顶璀璨桂冠上的明珠。
《聊斋志异》所塑造的流光溢彩的绝妙女子当中,婴宁以其真、纯、自然之美卓然独立。
我认为婴宁是个很憨、很可爱的狐女,她总是抑制不住自己笑声。
看似是没有心肺的人,可是墙角一戏却可以看出她机灵得很,此外,我们还应该学习婴宁的至孝精神,对封建婚姻,批判封建礼教,歌颂纯真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就是《婴宁》所要表达的主旨。
一、刻画人物,虚实相衬,“痴憨”相衬,众星捧月,以优美的景色衬托人物美好的心灵。
婴宁是一个美丽纯真、娇憨活泼的女子。
作者十分巧妙的应用虚实相衬的手法。
虽写的是王子服、老媪、婆婆、西邻之子和自然环境,但实际上却处处落笔在婴宁身上。
王子服是小说里的一个关键人物,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在塑造婴宁形象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小说开头只用“容华绝代”来概括,并没有具体描写婴宁的美貌,而是通过王子服的巧遇、思念、寻找等细节,从侧面来描写,衬托出婴宁的沉鱼落雁、钩人心魄的美貌,使人感到呼之欲出。
王子服初遇婴宁,在婴宁美貌之前,如醉如痴,忘记男女之别“注目不移,竟忘顾忌”;婴宁离开后,他“拾花怅然,神魂丧失,恹恹而行”,达到失魂落魄的地步;回到家里,因思念婴宁,茶饭不思“不语亦不食”、“肌革锐减”;被其表兄哄骗得知婴宁消息后,“喜溢眉宇”、“饮食渐加”;久不得婴宁消息,他又把玩婴宁遗弃的梅花,睹物思人,陷入无限思念中,难以忘怀。
最黠异史氏,笑啼隐婴宁
涵仍未Array用以形容丫鬟小荣 是亦狐,最黠 ;另一处是作者用以点评婴宁 其黠孰甚焉 ,足见此字甚得蒲氏之心.以本文之见,最黠者并非小荣㊁婴宁等美狐,而是作家本人!蒲松龄小说创作上的灵心慧性,在«婴宁»篇中施展得酣畅淋漓. 显 隐 两条逻辑线索中的婴宁,行止处世既出人意表又情理皆合,小说内涵亦丰富而隽永,甚耐咀嚼.故读«婴宁»而不明异史氏笔墨之黠,实未得其三昧也.一虽然婴宁是此篇毫无争议的第一主角,但小说的显性线索是通过男主人公王子服的际遇展开的:逢艳㊁求美㊁得偶㊁生子的婚恋经过,叙事脉络十分清晰.可细读小说,很难不惊叹于王子服的好运气.上元节巧遇美人后相思难耐,表兄虚言其人乃 我姑之女 ,即真有这么一位戚属存在;表兄诓曰美人住在 西南山中,去此可三十余里 ,王子服即真能找到这么一个小里落;且一寻即至姨母家,姨母主动认亲,最后还极信任地以女相托㊁让其携归 这份好运气的吊诡亦不能视而不见㊁不作深究:表兄吴生几日后复寻至西南山中的 小里落 ,却是 庐舍全无 .作者一而再㊁再而三地让吴生谎话成真,且又让说谎者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为的是制造悬念.而是提供充足的线索,让读者通过叙事逻辑来 自明 ㊁的推理:一定是有那么一个人,舍地 求美 ,让婴宁获得幸福;久计 ;符合条件者只有一人 婴宁的嫡母㊁秦氏.婴宁是丈夫与狐仙所生,虽非己出,于秦氏而言,血.且兼婴宁身世悲苦,父亡母弃,秦氏怜而厚待,毕竟有着一半的人类血统,自是不可终老鬼蜮,其进入人间.在 进入 方式上,秦氏选择了 嫁娶 ,同时,还捎带改换门庭:婴宁身世中 狐生鬼育 的部分,众口.故此可知吴生复访西南山中时,蒲松龄 吴忆葬处,仿佛不远;然坟垅湮没,莫可辨识 的叙事用意:点明秦氏的坟茔就在西南山中是提醒读者,王子服当时所见 北向一家,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 的庐舍,实际是秦氏运用神通变出的幻景.婴宁被王子服 携归 的目的达到后,庐舍即无存在之必要,事后吴生不复寻见乃理之必然.由此也可豁然开朗于王子服拜访时的种种便利,秦氏对王子服百般体贴㊁言行皆中其怀的原因,乃在于 求美 与 托女 之目标一致耳.故而,小说的显性线索是王子服 得美 的经过,隐性线索则是婴宁从 鬼蜮 到 人世 的入世历程.这条隐性线索安排高明,使得小说结构呈现出复调之美:虽各自独立但又协调统一.另外,小说内容过半时虽然 显 隐 已经会合,但因隐性线索已经确立了小说的叙事逻辑,所以它的效用在后半部分仍在发挥.二婴宁从 鬼蜮 进入 人世 的故事逻辑是蒲松龄精心设计且巧妙遮蔽的,他不仅让幕后推手秦氏深藏不露,更让当事人婴宁也处于被,因而为婴宁形象刻画留下了巨大空间.读小说:将婴宁送入人世难道只是鬼母秦氏一厢情愿的安排吗??当然不是.爱女甚深的秦氏不可能不考虑婴况且,缺少婴宁的配合,计划亦不可能顺利实施.爱花 爱笑 立其形象,论者已多有阐爱花 的讨论中,唐雪凝先生从时间线索㊁情节线索㊁神异色,所言甚是(«‹婴宁›中的花»,«蒲松09年第1期).尚可补充者, 花 意象在文中亦含隐喻色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 ,梅花固为但因 梅 与 媒 谐音,由婴宁 自执 ,乃有 自媒 之意.见 遗花地上,笑语自去 ,惹得王子服 拾花怅然,神魂丧失 ,则是非常明显的招惹.山中重逢,王子服第一眼所见乃 一女郎由东而西,执杏花一朵,俯首自簪 ,女郎即婴宁,所执为杏花. 杏 与 幸 同音,隐喻此乃婴宁之幸运,二人亲事将谐.将 梅 与 杏 相连来看,蒲松龄此处亦为用典.据明人蒋一葵«尧山堂外纪»所录,有老翁问解缙: 何缘得佳偶? 解缙答: 有幸遇良媒. 老翁赞其机智,于是联姻.至清初张贵胜«遣愁集»,又略有不同: 明程敏政号敦篁,以神童至京.大学士李贤妻以女.因留款,指席间果曰: 因何(荷)而得偶(藕)? 程即应云: 有幸(杏)不须媒(梅). 李大称赏. 从明至清流播不断,足见这一典故为大众所喜之甚.蒲松龄信手拈来的同时更翻出新意.毕竟前人只用来形容男性,特别是才子在婚配时的自信,从未有人将它用在女子身上.作者亦借以暗示:«婴宁»篇中婚恋上的真正主动者与幸运儿,乃婴宁也,而非王子服也.婴宁 爱笑 让读者印象深刻,蒲松龄着重刻画了三个场景:山中正式见面㊁后花园巧遇㊁携返王家,它们共同渲染了婴宁嬉不知愁㊁娇憨活泼㊁殊少拘束的表面形象.此为王子服所见之形象,亦是鬼母 呆痴如婴儿 评价之印证.但仅从婴宁能够隐忍身世之谜,直到完全信任王子服后才和盘托出这一点来看,婴宁的真实个性绝非如此.而从故事情节的角度,前言三个场合,婴宁的 笑 都起到了实际功效进一步吸引王子服㊁扫除旁人的戒心与疑虑,能够在王家立足等等.尤其是王子服携婴宁返家,王母㊁人对质,此时最能弄清事件原委,可是, 母入室,令出,始极力忍笑,又面壁移时,方出.才一展拜,翻然遽笑 ,致使吴生无法正常盘问,使得身世调查彻底告吹.在中,婴宁以娇憨善笑而成了无辜者,奈境地:对这样的 天真派 穷追猛打,倒塌?可事实是,这难道不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利用吗?利 投鼠忌器 与 不忍之心 ,婴宁既掩盖了身世真相,家接纳㊁成为王门之媳.故此,婴宁的 笑 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人世的工具,亦不为过.当然,作者此处的描写并无贬义,毕竟除了王子服的一往情深之外,婴宁没有更多的依仗与凭藉.选择世人普遍接受的 笑 作为突破人心壁垒的 工具 ,是明智的,更是无害的.尚可举出作者的另一逗漏之笔. 西邻子事件 后,看似因为婆母的一番教训而使婴宁 竟不复笑 ,实则是因为 笑 的工具效用已经实现:在夫家立稳了脚跟,从此不笑也无大碍.作者唯恐不尽意,下文 虽故逗之,亦终不笑,然竟日未尝有戚容 ,则是明示:只有当 笑 不是不可控的天性,它被外力扼杀时才不会介怀㊁悲戚.蒲松龄对婴宁真正戚容的描绘,是对人物复杂个性的进一步开拓.因迁坟之事 对生零涕 ,见母尸后更是 抚哭哀痛 ,这时的婴宁哪有憨傻之相?完全是一位情感深沉㊁心思细腻的孝女!让故去的父母合葬,婴宁履行了人子的应尽之责,这既是对鬼母养育之恩的回报,同时也是对鬼母送其入世的最好感激.至此,异史氏所谓 我婴宁殆隐于笑者 可解矣:婴宁的笑,确如但明伦所评是 装呆 而非真傻.笑不过是其韬隐策略,是其进入人世的工具与凭藉,真实的婴宁是隐藏于笑容背后的:她情感细腻丰富,行事有心机有权谋,对犯其意者毫不留情 让见色起意的西邻子一命呜呼可为证据.因此,在 入世 与 报恩 的逻辑推动下,婴宁由 狐女孝女 ,不仅实现了 身份置换 的不露痕迹,更有 形象.由此来看婴宁形象,那些认为她是天真无邪化身 近乎童稚无知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册,高等教999年版)之论,大有推敲之必要.三爱笑 到 矢不复笑 再到 哽咽哀泣 的情绪变化,是«婴 批判了封建礼法对妇女健康天性的压抑与窒息 (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说的重要证据.但就本文事实来看,婴宁的笑啼皆与秘密相连,并非全然出于天性,以此来清算礼教之贻害,乃明显的聚焦失准,故而立论中捉襟见肘㊁难以周全之窘并不鲜见.如怎样理解婴宁不笑以后的 竟日未尝有戚容 ?再如婴宁的哽咽悲泣是为鬼母迁坟,怎么就算到 礼法戕害 头上了呢?其实,从«婴宁»篇中的隐性线索入手,可以在小说主旨解读上有更合理的逻辑寻绎.先看小说命名. 婴宁 二字究竟是何出处㊁是何意思,学界讨论甚多.如张泓«婴宁名字来历研究综述»(«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年第5期)一文所述,即有«韩非子»«庄子»㊁李贽 童心说 三种源头.本文同意小说命名与«庄子»有关,但在词意理解上尚有不同看法.«庄子 大宗师»有言: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郭庆藩撰«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这段话的言说背景是女偊向南伯子葵释 道 :道是什么,道可不可学.在女偊的观点中, 道 不可习,但进阶之路可述, 道 在万物中将㊁迎㊁毁㊁成无所不包的状态更是应明. 撄宁 是 道 之名, 撄 之意,«辞源»解释为 扰乱 ; 撄宁 之释,唐人成玄英 道无动静 说历来被采最多,但亦非不刊之论.如钱穆先生注释«庄子»而引明人陆长庚 撄宁,言世棼扰扰之中而成大定 之论,杨文会 撄者,烦扰也,宁者,沉静也.两门相反,适以相成尘劳,即解脱相 也 之说相呼应(钱穆«庄子纂笺»,生活 三联书店2014年版),足见 撄宁 乃从 乱 到 定 之意,者的看法.本文认为,这种观点抓住了 撄 才是庄子 撄点,是更符合«庄子»上下文原意的.则 撄宁 一词隐含了老庄哲学中相辅相成㊁对立统一想,至少可备一说.联系到«婴宁»篇的文本内容,认为 撄宁 谐音的形象,本意大约想宣扬 撄宁 态 (马瑞芳«神鬼狐妖的世界:聊斋人物论»,中华书局20观点,应该受到挑战与质疑.因为蒲松龄笔下的婴宁形象,体现的不是 道无动静 ,而是 动静成道 .对应于 撄宁 一词的辩证内涵,«婴宁»篇的主题丰厚而不单一.蒲松龄笔下的婴宁,表面上明媚洒脱㊁烂漫天真,但实际上身世悲苦㊁心酸暗藏.前者是小说浅表叙事中有所掩饰的婴宁,后者是隐性线索下更为真实的婴宁.通过显隐两条线索的共同构架,婴宁形象塑造得层次丰富㊁个性饱满.她由鬼蜮而至人世的种种慧黠,如自媒自荐,嬉笑无度,隐瞒不告,色诱而惩等等,以妇德规范而论都可指瑕,是对男权社会下女德规范的突破与挑战.但是,作者对婴宁恰恰是全然的肯定.在歌颂女性心机与韬晦的同时,更真诚地赞扬她们主宰自我命运的美好.这一主旨倾向,在小说结尾的 异史氏曰 中有集中体现: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而墙下恶作剧,其黠孰甚焉.至凄恋鬼母,反笑为哭,我婴宁何尝憨耶.窃闻山中有草,名 笑矣乎 .嗅之,则笑不可止.房中植此一种,则合欢㊁忘忧,并无颜色矣.若解语花,正嫌其作态耳.上文之前半所论乃婴宁之不憨,前文已经作出阐述,此处不再赘言;后半以 笑矣乎 草与解语花比喻婴宁,则尚需作进一步阐明.首实为一种菌类,宋人陶穀在«清异录»中记载: 菌蕈有一,士人戏呼为 笑矣乎 . 此处有两点应予留意:,二是得名源于文人的玩笑 之笑矣乎 而非其他,从 士人 这一角度推测,当与李白«笑歌,笑矣乎,君不见曲如钩,古人知尔封公侯 的歌哭怨愤, 笑矣乎 有三点改变:一是从菌类变成了草类,,三是无害而有益.这是作者信笔由缰的改写.蒲氏将 笑矣乎 改造成一株草㊁一株可以赏玩的小害 的淡化,更反映出对其 益 的强化,或许正隐 笑矣乎 曾代表了激烈的愤世精神的某种肯定.如»所说: 合欢蠲忿,萱草忘忧 ,则 合欢 与 忘忧 因太过平和,已经难入蒲松龄之法眼,所以他更抬举 笑草 之桀骜. 解语花 之典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有载: 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于左右曰: 争如我解语花? 所指乃李隆基㊁杨玉环事.但篇中蒲氏持否定意见,认为像杨玉环那样为博帝恩而矫揉造作㊁不付情者,并不可取.作者用 笑矣乎 与 解语花 两典对举,也是提醒读者:此篇非平常文字,乃隐含寄寓深意. 深意 是通过典故的文化层累传达的,复为隐性表达.它们一正一反,关合出作者对婴宁的态度:既肯定她不受命运拨弄㊁不肯逆来顺受的倔强与反抗,同时又赞扬她与王子服真心相爱㊁最终坦诚相待的美好.在蒲松龄的笔下,女性的心机与韬晦不仅不可怕,而且还很可爱.但欣赏的同时作者似乎也有隐忧,毕竟这种女性观的反叛性太强,难以大张旗鼓地宣扬,而用曲笔㊁用隐性线索来勾勒婴宁性格中深沉而复杂的一面,则是更为合适的处理方式.从这一角度而言,作者的 黠 亦是无奈.但这一无奈,却逼迫他在小说构架㊁人物塑造上作更新的尝试,创造出全新的经典.作为经典的«婴宁»,艺术魅力除表现为内涵开掘的巨大可能性外,还反映在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上.«红楼梦»小说中,人物刻画上不难看出曹雪芹的承继之意,如王熙凤之 笑 仅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她的八个笑,富含深意.又如她对觊觎之徒贾瑞的惩治手段,方式,亦存共通之处:都是心狠手辣㊁毫不留情.结构方式梦»亦善用显隐交替.如对江南甄家的刻绘,小说的第二㊁十六㊁五十六㊁七十一㊁七十五等几处简笔勾勒盛衰之变,暗示贾府家族命运颓败的不可挽回.大㊁线索多,«红楼梦»在隐线处理时,较之«婴宁»明显一些方式,却颇多一脉相承之处.(作者单位:新㊀书㊀架艰辛与欢乐相随 周勋初治学经验谈周勋初先生是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著名的文史学家.本书在«古典文学知识»连载三年有余,全书分20讲,为周勋初先生一生研治古代文史的经验回顾与总结,兼具个人的人生历程与感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与可读性.每讲后的附录,为与之相关的各类报道或文章,帮助读者更为全面了解所讲的内容.«艰辛与欢乐相随»,周勋初著,精装32开,定价130元.凤凰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
聊斋志异 《婴宁》
聊斋志异《婴宁》
《婴宁》是《聊斋志异》中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殉情的女子与其丈夫之间的故事。
故事中的女子名叫婴宁,她十分美丽,丈夫把她宠爱备至。
某日,婴宁因生病昏迷,丈夫十分着急,心生一计,与医生般配了药物灌入婴宁的体内。
不料这种药物却是血仙米,此物源于南海,它能使人长生不老,但要以年轻之人的血液为代价。
药物灌入婴宁体内后,婴宁醒了过来,变得越发娇艳动人,但丈夫却因此付出了代价,每天都会变得虚弱,婴宁却在声嘶力竭的叫喊声中度过了青春年华。
某日,婴宁看到丈夫的憔悴容貌,难以忍受,便决定自杀殉情,为丈夫献出宝贵的血液,以换取他的健康与长寿。
她将自己的血液灌入丈夫的体内后,终于完成了心中所想,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情需要真正的付出和牺牲,但若是真正的爱,就应该不求回报,无怨无悔地付出。
同时,还要懂得珍惜身边人,用关爱和照顾回报对方的爱。
婴宁名字来历研究综述
婴宁名字来历研究综述作者:张泓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05期摘要:对婴宁名字来历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种观点:来源于《韩非子》、来源于《庄子》、来源于李贽“童心说”。
在三种观点中,影响最大、解读最准确的是《庄子》说。
蒲松龄根据人物性格将其命名为婴宁,现在的研究者却大多认为蒲松龄以此名字表现哲理,有过度解读之嫌。
关键词:婴宁;名字;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 I207.41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7)05011903婴宁是《聊斋志异》中最美的人物形象,如果说曹雪芹是把所有的感情都放在林黛玉身上的话,蒲松龄则是把所有的感情都放在婴宁身上。
婴宁的形象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改革开放以后,婴宁名字的来历也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加以概括,大致可分为三种观点。
一、来源于《韩非子》马瑞芳先生提出这种观点,她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撰文认为,婴宁名字来源于《韩非子》,“系由《韩非子·说难》婴鳞说演变而来,婴者,触犯也,宁者,安宁、安定、正常秩序也,婴宁者,触犯了封建伦理,违背了封建道德,打破了封建道德的沉闷也。
婴宁姑娘,封建寒冰地狱的一线光明!”[1]《韩非子·说难》中曾说:“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
”韩非子用婴鳞指触及龙之喉下逆鳞,以比喻人臣犯颜直谏。
马瑞芳先生认为婴宁就是指触犯了社会的安宁,而她触犯的方式就是笑,她把婴宁评价为:“一个视封建时代繁文褥节如东风吹马耳的少女,一个笑得最开心,最恣肆,连结婚拜堂都‘笑极不能俯仰’的姑娘。
”[1]马瑞芳先生把名字、性格特点、反抗性三者联系在一起,时代色彩比较浓厚,但可惜论述较简短,此后也未见其展开,更没有响应者,所以这种观点影响较小。
二、来源于《庄子》赵伯陶先生则认为,婴宁名字来源于《庄子》,《庄子·大宗师》中有一段论述:“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
浅谈《聊斋志异》中婴宁形象
浅谈《聊斋志异》中婴宁形象作者:刘丽红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5年第02期内容摘要:婴宁,蒲松龄笔下笑得最美的女性,出自《聊斋志异》卷三《婴宁篇》,本文从“我婴宁”、自然之婴、身在自然、心为自然、自然难为等角度探讨了婴宁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聊斋志异》婴宁形象一.“我婴宁”《聊斋志异》留下了一个狐鬼花妖的奇异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塑造了许多可爱可敬的女子形象。
若要选他最喜爱的女性,则当推婴宁。
蒲松龄在塑造婴宁形象时,用了“我婴宁”这样的称呼,这种亲切近乎宠溺的称呼在其他篇章中不曾有,而且蒲松龄还说婴宁像山中的“笑乎矣”,“合欢花、忘忧草都要黯然失色了,至于…解语花‟,正嫌他娇柔作态呢。
”,可见其对婴宁的喜爱。
二.自然之婴婴宁如生长在深山中的野花,清新明媚;如山涧中的泉水,清澈澄净;如林中的百灵鸟,活泼空灵,就连鬼母也说她“呆痴裁如婴儿”——就是那清新脱俗,不曾沾染一点世俗之气的“自然之婴”。
三.身在自然婴宁如此纯净自然的性格源于她身在自然的影响。
她来自一个“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于鸟道”的地方,一看便知此处远离俗世,幽静清雅。
她住在“丛花乱树”中的“小里落”:“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桀其中”;“门内白石砌路,夹道红花,片片堕阶上”。
“豆棚花架满庭中”;客舍也是“粉壁光明如镜;窗外海棠枝朵,探入室中;裀籍几榻,罔不洁泽”;“有园半亩,细草铺毡,杨光糁经;有草舍三楹,花木四舍其所”。
陪伴她的是鬼母和狐仆,都不属于人世,不会去教她俗世的“三从四德”、封建礼教,只会让她按照自然天性去成长。
这种犹如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熏陶出婴宁纯洁灵性。
美丽的自然环境赋予了婴宁爱花的个性。
她一出场便与花相伴,待字闺中时她惦记着的是“视碧桃开未”。
为人妻后,“爱花成癖,物色遍戚党;窃典金钗,购佳种,数月,阶砌藩溷,无非花者”,甚至还不顾女子形象爬上花架摘花供玩。
婴宁嫁到王家之后爱花成痴是有原因的。
浅谈《聊斋志异——婴宁》[整理版]
浅谈《聊斋志异·婴宁》摘要:《聊斋志异》是一部以鬼狐史抒发个中块磊的著名短篇小说集,作者蒲松龄,他以民间流传的故事为基础,通过天才的艺术加工和再创造,成就了这部“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最后一座高峰”。
该书内容丰富多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新奇,结构巧妙,很好的将古代小说中“志怪”“传奇”和“人情”的精华特色揉为一体,刻画了数百个鲜活的“花妖狐魅”形象,而其中优美雅洁的爱情故事更可谓聊斋艺术殿堂中最美丽的风景,《婴宁》讲述人狐爱情故事,可算当中典范之作。
本文即从《婴宁》一文人物、文笔、景致、对话角度谈一谈它的精妙之处。
关键词:人物文笔景致对话《聊斋志异》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短篇小说集,是作者蒲松龄以民间流传的故事为基础,通过天才的艺术加工和再创造所完成的一部记录奇事奇闻的“奇”书。
刚刚完成后便“流播海内,几于家有其书。
”1更在众多清人笔记中获一致赞誉“为本朝稗史必传之书。
”2《聊斋志异》中,人与异类的爱情故事不下数百篇,这些故事有和有散,有悲有喜,经典众多,可无论从何角度,《婴宁》一篇都绝对算得上“压卷之作”,事好,人好,景好,话好,通篇乏见败笔,是鲁迅先生所谓“……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3的典范之作。
一、事好即“故事好”。
《婴宁》讲述的是一个人狐爱情故事。
一个叫王子服的年轻人在元宵节游玩时见到一个美貌爱笑的女子,自此不思寝食。
表哥的一句戏言让王生遍处寻访,误打误撞竟寻到了这位名叫婴宁的女孩子,于是带她回家。
王母对婴宁的身份十分怀疑,但几次试探未见异处,因而同意了她与儿子的婚事。
婴宁爱笑爱花,过门后为王家增添许多生气,家人邻人都很喜欢她。
几年后,婴宁告诉了王生自己狐母所生,鬼母所养的实情,王生并不害怕,甚至还帮助实现狐母遗愿与婴父合葬,按日祭拜。
婴宁很是感激,二人生儿育女,携手白头。
应该说,《婴宁》是《聊斋志异》婚恋故事中少有的圆满之事,很是合着“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古训。
《聊斋志异》之《婴宁》赏析——美到极至是自然
《聊斋志异》之《婴宁》赏析——美到极至是自然如果把《聊斋志异》比作我国古文小说之桂冠,《婴宁》则是这顶璀璨桂冠上的明珠。
《聊斋志异》所塑造的流光溢彩的绝妙女子当中,婴宁以其真、纯、自然之美卓然独立。
如清风拂过山野,如泉水叮咚跃过小溪,婴宁之美纯洁如玉,真实如璞,又如自然中被晶莹露珠滋润得青翠欲滴的“笑矣乎”。
她的生活环境是美丽的、自然的:“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
下入村,见舍宇无多,皆茅屋,而意甚修雅。
北向一家,门前皆细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其中。
”这诗意的世外仙地,何等恬寂静谧。
在这个无拘无束的大自然中,她的天性得到了自由的发展。
她是大自然的女儿,也是大自然的化身。
真纯自然的婴宁是花的化身。
她在花中摇曳,秀美如花,纯洁如花。
她是自然的象征。
她拈花微笑,得天然神韵。
婴宁的美在笑中摇曳,在花中闪现,她的美与笑、花同在。
花、笑、婴宁三位一体,融铸成生机盎然、青春勃发的生命之境。
花儿灿烂,笑声爽朗,婴宁则是这至美之女神。
花的灵秀、笑的生机、少女的青春,相互生发,相互映照,在婴宁、花、笑的蒙太奇变幻中,我们所有的联想都被激发出来婴宁不仅清丽、自然、纯洁、真实,与她的生活环境溶为一体,她的行为更是自由不羁,率性而至她身上丝毫没有世俗的繁文缛节,她率性而为,与尘世无染。
她的行为一如赤子之心,天真之至。
婴宁的纯洁在她的憨笑痴语中表观得更是淋漓尽致。
她终日“嬉不知愁”孜孜憨笑。
她笑对人生,笑对社会。
她的笑如此恣意,好像要化作清风把整个社会都遮蔽住婴宁的笑源于赤子之心,发自内心深处。
篇末,作者比之为山中的“笑矣乎”草,相比之下多少人艳羡的“解语花”是多么的俗气与矫揉造作。
她的笑如天籁之音,自然无邪,一如她纯真的灵魂。
更能表现其纯真的是她的痴语。
初遇王子服,不谙世俗语的她竞说“个Jb~l1日灼灼似贼”。
在世俗看来,此等事是不能想的,更不能在人前乱讲。
而婴宁不知避讳,脱IZI而出,令人婉尔,少女的稚气与天真未凿表露无遗。
谈婴宁形象的塑造及其意义
・ 聊斋志异 研究・谈婴宁形象的塑造及其意义刘加夫 《婴宁》是《聊斋志异》中一篇精金美玉式的作品,其丰富的思想意蕴和璀璨夺目的艺术品质结合无间,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而整篇作品的最成功处在于对婴宁这一形象的塑造。
蒲松龄运用精粹的艺术语言,通过行云流水般的叙述,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美丽娇憨、欢快忘忧而又心识大体的少女婴宁形象;婴宁爱笑的特点经作者的着力渲染尤其显豁醒目,整篇作品也因此而更加妙趣横生、摇曳多姿。
作品以王生与婴宁的上元邂逅开篇,推出“容华绝代、笑容可掬”的婴宁,然如惊鸿一瞥,婴宁一句戏语,嫣然一笑,竟翩然而去。
开首一段即非常有戏:婴宁美艳若仙,却毫不矜持;对王生的放肆无礼笑骂而已,并无反感。
其人耶?仙耶?正耶?邪耶?于王生有情耶?无意耶?均极尽迷离,颇费猜度。
然而至此作者却将笔势宕开,不写婴宁,而是写一见钟情的王生如何寤寐思服,以致恹恹生病;又如何急不可耐,亲自寻找婴宁;在此寻找过程中,作者又以王生的视角,为读者展示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人间胜境。
这种虚晃一枪而又不著痕迹的写法,显示了作者于叙事张弛之际的从容风度,很见文章的回环曲折之美。
但更有意义的却是这些描写突出了婴宁来去飘忽、深居简出的神秘色彩,渲染了一种灵异氛围,为婴宁的再度出场蓄足文势。
正当寻寻觅觅、山重水复之时,蓦然间却见婴宁于茅舍断墙边俯首自簪杏花。
王生喜出望外自不待言,读者至此也松了一口气,终于又见到婴宁了。
但是和上元相遇一样,婴宁“举头见生,遂不复簪,含笑拈花而入”。
这句描写和李清照词“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几乎同一机杼,极富诗意美,婴宁乍惊乍喜之态宛然在目。
行文至此又有一顿,作者暂时撇开婴宁,写王生一步步“渐近佳人”,却又总不见佳人露面。
这一段有描写有叙述,有聋聩老媪的絮絮叨叨,有住舍内外的明丽景致,处处闪动着婴宁的影子,偏偏不见其真面。
若即而若离,似真又似幻,于作者的腾挪跳跃中,婴宁的神秘色彩又添一层,她美好娇憨的形象呼之欲出,惊讶不安的少女情怀也隐约可见。
婴宁的命名及其蕴涵
_婴宁_的命名及其蕴涵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许多关于男女恋情的健丽篇章,位性格鲜明的女性倾注了无比识热的情感“,异史氏曰”以“找婴的命名及其蕴涵一广参…《婴宁》一篇向为国内论者所重视。
这不仅取决于一,‘小说情节的曲折、语言的精采,鲜明的人物形象刻画也是小说获得极大力忆功的关键。
女主人公婴宁的笑态,几恰如达芬奇笔卜豢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一‘样,引起后世鉴赏片见仁见智的各种评说,从而更增加了小说的魅力。
小说中几乎处处可闻女主人公的笑声,作扮用意何在宁郑书燕说的理解虽无悖于接受美学的原则,但毕竟不是作者的本意。
蒲赵伯陶?松龄作为旧时代的一名一下层文人,其‘妇女观固然与现代隔膜而常年的乡村坐馆生涯,也令他与叮中,十以来有所发展人介的个性解放思潮有一定的距离。
他的女性理想究竞如何宽泛言之,未免茫无头绪,而从《婴宁》一篇的命名入手,则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事半功倍的契机。
一一诚如众多研究者所共同指出的那样,作者蒲松龄对少他笔卜这宁”称之,即叮见一斑。
“婴宁”作为《聊斋志异方中女创毛的命名,是有其特点的这一命名没了了嫦娥”、“云翠介场,宇‘‘话色彩,也没有“娇娜”、“翩翩”的轻巧艳丽,更不具“莲香”、‘月因脂”的吐俗风青,的确耐人寻味。
有。
七行在探讨《聊斋》入物的命乞规全口寸,曾以《幸仁才卜子?说又庄办‘,的“婴鳞”兑解之即敢于触犯封建伦理与迫德之少这与一舟谜所论认乍品具有反封建卜教今’愈义的观点同调,体现出艺术接受中的某些时代色彩。
实则“婴宁”二字源于《一子》。
、《庄子。
大宗师、有一段专论‘学道历程之语重七‘‘润释“道”之内涵有云“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一龙不成也。
其名为樱宁。
樱宁也吝,樱人了成寿也。
”何谓“樱宁”唐成玄英疏云“’樱,扰动也。
宁,寂睁也。
夫圣人慈惠,道济苍生妙本无名,随物立称,动盯常寂,虽樱,宁者湘蓦也。
”宋休希逸《庄子日一义扒“樱者拂也。
虽蹭扰洲乱之中而托定者常在。
宁,定也。
樱扰而后见其宁定,故曰樱宁。
赏析《婴宁》
赏析《婴宁》班级:02321102 学号:1120110459 姓名:吴彬婴宁是《聊斋》中的一颗明珠。
是蒲松龄着重刻画的一个人物。
蒲松龄不仅写出了她的天真娇憨、“狂而不损其媚”的性格,而且着力描出了那山中“笑矣乎”生活的环境。
她诞生在比桃花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还要美艳的园圃之中。
园外“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园内“细草铺毡、杨花糁径”。
她真有点像得山水灵秀之气的精灵。
这不仅是对于美的颂歌,也当然地是对于“子夜荧荧”浓黑悲凉社会的否定。
在文中,她虽然因为制那位艳羡他的男子于死地,但这并不能把她归为心狠手辣的范畴。
婴宁是蒲松龄理想中人物,但不是我们理想中的人物。
她“出于幻域,顿入人间”(鲁迅评《聊斋》语),是当时生活的反映。
《红楼梦》脂评说得好:“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
”正如婴宁一般,虽然有些爱恶作剧,但其内心是善良的。
婴宁的形象,蒲松龄自指有两特点,一是“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二是“墙下恶作剧,其黠孰甚焉”。
既天真又狡猾,是蒲松龄对婴宁的认识、对婴宁的设计。
狡黠是婴宁的陋处,也正是婴宁的真处和美处。
婴宁一方面出生于幽谷,受育于鬼狐,不审三从,不知四德,无视长幼之序,不用进退之仪,用笑声蔑视一切,用笑声动摇一切;一方面嫁入人间,依从文士,既畏狱之酷,又恪守男女大防的封建道德,轻施颦笑,严惩意淫。
这对于一个女子来说委实残酷。
人狐交配而生的婴宁如此,完狐所生的小翠(《小翠》)也如此。
诚如聂绀弩先生所言:“《婴宁》若与《小翠》篇同读,令人心情有返老还童之感。
”婴宁有一次值得注意的悲啼——哭求丈夫为母迁葬的。
这悲啼是我们了解婴宁性格复杂的原因,认识婴宁天真狡黠之间关系的钥匙。
我们容易被婴宁的笑声所迷惑,但她其实不仅是个天真娇憨的姑娘,只把生活看成是欢乐,更是深沉早熟的姑娘。
笑是她试探人生、应付生活、取得胜利的手段。
她父母双亡,托与鬼母,从小就只有小荣能和她玩耍。
再出山谷之前,她的笑还是那么的从容,但在她嫁入王家之后,她的笑总是透露出淡淡的束缚感。
聊斋中婴宁的名词解释
聊斋中婴宁的名词解释聊斋志异,是清代作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以鬼神传说为主题的短篇小说集。
其中的婴宁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携带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故事内涵。
在本文中,将对聊斋中婴宁一词进行较为详细的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个充满奇妙色彩的人物。
婴宁一词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解读,即字面意义和象征意义。
首先,从字面意义上看,婴宁指的是年幼的孩子。
在聊斋志异中,婴宁常常被描绘为一个刚出生的婴儿。
例如,在《婴宁》这个故事中,婴宁出生不久便展现出了异于常人的超凡能力。
他能够跳跃长距离、以神速奔跑,甚至可以在雨中行走不湿身。
这些能力使得婴宁具备了一种超自然的能力,让他在人们心中变得神秘而难以捉摸。
而在其他一些故事中,婴宁还被赋予了拯救家族、抵御邪恶的使命。
这些特质与婴儿的无助和纯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婴宁的字面意义方式的描绘了一个超越常人认知的、充满魔力的人物形象。
其次,婴宁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在聊斋志异中,婴宁往往被用作一种象征,代表着纯洁、无邪和力量。
婴宁的年幼和无知让他摆脱了世间的杂念和欲望,保持了纯洁的内心。
这种纯洁让婴宁能够看清邪恶和欺骗,并坚守自己的信仰。
婴宁的善良和忠诚也让他成为了斗争邪恶势力的力量源泉。
同时,婴宁还具有超乎常人的能力,这种力量可以看作是对抗邪恶的武器。
这种象征意义的赋予使得婴宁不仅仅是一个年幼的孩子,更代表了一种正义与善良的价值观。
除了以上所述的字面意义和象征意义之外,婴宁在聊斋志异中还有一些其他的含义。
婴宁往往扮演着推动故事发展的角色,他的出现常常引发了一连串的神奇事件和故事情节的发展。
同时,婴宁也可以看作一种特殊的存在,是人与鬼神之间的桥梁,通过他可以感知和交流超自然的事物。
婴宁的出现让生活中的常规与神秘得以交汇,为读者带来了一种充满了魔幻和想象的体验。
总之,聊斋志异中的婴宁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人物形象。
从字面意义上看,婴宁是一个年幼的孩子;而从象征意义上看,婴宁代表着纯洁、无邪和力量。
【课外阅读】《婴宁》赏析2
【课外阅读】《婴宁》赏析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许多可爱的狐女形象,最美的
要数婴宁。
他称这女孩儿是“我婴宁”,口吻之亲密真像是称呼自己的女儿。
他爱婴宁,因为她纯洁得像露珠,美丽得像鲜花。
他(异史氏)
把他比做山中的一种叫做“笑矣乎”的小草。
《婴宁》是《聊斋志异》中最为优秀的篇章之一。
在《婴宁》中,蒲松龄着力刻画的是婴宁的外貌美和爱花、爱笑
以及纯真得近乎痴憨的性格特点。
婴宁一登场,作者就以传神的笔法勾勒出她不同凡俗的形象:她“容华绝代”,手拈梅花,姗姗行走在上元节的效野;当她发现王子服死死盯盯住自己的目光后,“顾婢曰:‘个儿朗目光灼灼似贼!’贵花地上,笑语自去。
”仿佛不知道王子服“目灼灼”是为已者,亦没有想到此时遗花地上对一个封建社会的少
女来说是“大不检点”。
开篇起势,作者就以简洁的笔触,将婴宁爱花、爱笑、美丽、纯真的特点全面写出,也可以说是对婴宁的形象作
了一个鸟瞰式的勾画。
接着写王子服对婴宁的相思。
正是婴宁的美丽的卓荦不群的风姿,才使得王子服“忽忽若迷”,所以,此处极力渲染王子服的相思之情,一方面是为以后情节的发展(王子服到西南山中寻找婴宁)“蓄势”,另一方面也是对婴宁的虚写,字里行间都能让
读者感受到婴宁的存在。
这个虚写非常巧妙。
王子服按照吴生的诺言在西南山中找到婴宁后,作者对婴宁爱花、爱花、纯真的性格特点作
了多方面的刻画。
首先随着王子服观察点的变化,描写婴宁家中之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文人的青睐也就不足为奇了。趋乐避苦是人类的普遍心理祈向,笑即是人情愉悦的一种显而易见的自然属性。尽管“西施病心而塑其里”也会引来观者的赞赏,甚至得到同里丑人的效法《庄子‘天运》,然而这毕竟是以西施过人之美为基础的。离开了“美”,“塑”也就失去了动人的魅力,所谓“东施效肇”之所以令人生厌,其原因正在于此。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中,女性许多美的自然属性被压抑,而代之以“三从四德”的伦理规范。东汉班昭撰有《女诫》,鼓吹女子要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其中妇功的内容即是“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见《后汉书・列女传》要求女子“不好戏笑”并非因男子厌恶所致,恰恰是视女子为私有财产者不令妻女投其他男子所好的举措。在栓桔女子的同时,男子也丧失了部分追求美的自由,于是作为一种畸形的补充,追欢逐乐于青楼北里成了部分男子的嗜好。人们称这种行为为“买笑”,也可反证“笑”的魅力所在。明人来集之《倘湖樵书》卷有专论代妇人之笑》一篇,认为“妇人之美多在于笑”,然而“诸美人以一笑而倾人城,祀梁妻又以一哭而崩纪长城,是妇人者笑又不得,哭又不得,笑既不得,而不笑又不得。”旧时代妇女的这种两难抉择,也反映出男子对这一问题的矛盾心态。蒲松龄笔下的婴宁天真活泼、无所拘束、任性而笑,显然是为写其美与可爱而设计的。笑作为女主人公的一个突出性格特征,已超脱于时代与社会的禁锢,而有了“从事于绝对美的冥想”柏拉图《宴飨的品格。王子服郊游初遇,婴宁即以“容华绝代,笑容可掬”出场此后山中探访,二遇心上人,婴宁则“含笑拈花而入”。几乎何处有婴宁在,何处就有笑声伴随。从“户外隐有笑声”、“户外嗤嗤笑不已”至“犹掩其口,笑不可遏”,是由远及近写婴宁的笑声。从“以神掩口”到“至门外笑声始纵”,又由里而外写婴宁的笑声。写婴宁的笑态与笑貌,更是点乱成画,情趣盎然,如“女复笑,不可仰视”,“见生来,狂笑欲堕”,“女笑又作,倚树不能行,良久乃罢”,“才一展拜,翻然避入,放声大笑”,“孜孜憨笑而已”等描写,皆涉笔成趣,惟妙试探男方的手段,符合作青“寄“孜孜憨笑”,巧妙掩饰住内心的凄情于憨”的女性审美理想。至于婴凉与悲伤,获得了一家人的信任与宁以笑严惩西邻之子,尽管有论者爱戴。认为是有损于婴宁可爱形象的蛇《聊斋志异》中有《花姑子》一足,但从作者的写作用心考察,未篇,反映了与《婴宁》略同的女性始不是表现其寄慧于笑的笔墨。审美理想。花姑子替父为安生温“异史氏日’,中“观其孜孜憨笑,似酒,因贪玩致令“酒沸火腾”,貌全无心肝者而墙下恶作剧,其黯似性憨,安生入室勾引花姑子,花孰甚焉”,道出了这一用心。严惩姑子疾呼父至,却又以“酒复涌沸,西邻之后,婴宁“竟不复笑”,似非郎君来,壶子融化矣”为辞,为乎是婆母劝阻的结果,实则是寄情愧惧万分的安生巧作掩饰,无情中于憨的目的已然达到,因而“凄恋又似多情。在’“异史氏曰”中,作鬼母,反笑为哭”,向王子服道出者就此评价道“至于花姑,始而自己的凄凉身世,流露出无限真寄慧于憨,终而寄情于忽,乃知憨情。者慧之极,想者情之至也。仙乎,作者并非为写婴宁之笑而写仙乎”花姑子的女性形象在作者笑,这同话本小说《快嘴李翠莲心目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可见其记》写女主人公心直口快、不通世好尚所在。由此而论,婴宁正是寄故人情的主旨不同。如前所述,婴慧子笑,寄情于憨的,作者极写其宁的笑表现出女性的魅力,却不具笑,是在夸张女性形美、态美的前有反封建礼教的社会意义。婴宁的提下,又加强其内在关的渲染,可性格不是反抗性的,而是近似于大谓一箭双雕。作品所以感人,重要智若愚的韬晦。作者极写婴宁之原因或在于此。・笑,在笑与凄凉意绪的感情强烈反王子服以珍惜保存多日的婴差中,,映现出女性美的理想色彩,宁上元日所遗梅花相示,向女方表这也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审美示相思之深,婴宁却故作不解之积淀,有其传统性。态,井将‘大哥欲我共寝”之语故《霍小玉传》、《莺莺传》等唐意当主生之面说给有些耳聋的母人传奇中,女主人公即使在两情相舞攀。碑些耐人寻味的细节,是女悦的场合也带有淡淡的哀愁,就是一念
蛮》“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含笑间檀郎,花强妾貌强植郎故相恼,须道花枝好。一面发娇咦,碎怪花打人。”这集中反映了古人的一种审美情趣,而在文人中更为显著。“以爱花之心爱美人,则领略自饶别趣以爱美人之心爱花,则护惜倍有深情。”《幽梦影稍后于蒲松龄的清初文人张潮如是说。”国色乃人中之花,名花乃花中之人。”《闲情偶寄》卷早于蒲松龄的清初词曲家李渔也如是说。《婴宁》中写花写人杂错纷呈,拈梅花,执杏花,种海棠,探碧桃,以至爱花成癖,典金钗,购佳种,攀木香,惩恶人,无一不与花为伴。恰如《西厢记》一本一折中“他那里尽人调戏解着香肩,只将花笑捻”的意境渲染一样,蒲松龄以花映衬婴宁,从写作技巧来看,是侧写法的妙用。作一者在《与诸侄书》中谈写作经验时曾说“意乘厅口则巧,笔翻空则奇,局逆振则险,词旁搜曲引则畅。虽古今名作如林,亦断无攻坚撅实硬铺直写而其文得佳者。”他深知“意态由来画不成”的规律,同时也为了适应文言行文的特点,《聊斋》中众多女性的形象往往不具有肖像式的精雕细琢,多以“娇波流慧,弱柳生姿”或“姿容秀美”一类的蒙胧线条勾勒。这种“乘间翻空”的艺术手法,避免了可能是费力不讨好的具体形容描慕,既使作者幻想中的女性形象常新,也扩大了读者的想象空价。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较模糊的女性形象,也易令读者产生千篇一律的枯燥感,难以与作一者发生情感的共鸣。为了弥补这有一利必有一弊的缺憾,蒲松龄对于笔下女性的性格特征多作夸张的描写,即超脱于生活的逻辑,以自己的理念塑造女性。婴宁的笑无疑是夸张的,但却是可爱的,这源于人类追求审美愉悦的天性。《诗经・卫风・硕人》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形容齐庄公之女庄姜的美丽容姿。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以“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一蔡”夸饰其东邻之女。陶渊明《闲情赋》以“瞬美目以流钙,含言笑’不分”刻画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女性。至于“回头一笑百媚生”《白居易《长恨歌、“笑渐不闻声渐悄”《苏轼《蝶恋花等有关女性笑的文学描写更是车载斗量,不胜枚举。笑作为描写女性美丽的一种手段,是动态的,受到历
也。”宋休希逸《庄子日一义扒“樱者拂也。虽蹭扰洲乱之中而托定者常在。宁,定也。樱扰而后见其宁定,故曰樱宁。”明释德清说“樱占,尘劳杂乱困横拂郁,挠动其心口‘樱’。言学边之人,全从逆顺境界,川故出,转到一切境界不动其心,宁定洪然,故口‘樱宁’。”综合卜述各家之说,以“扰乱中保持安宁”角羊释“樱宁”见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大致不差。在古代文献中,“婴”与“樱”为通假字。《孟子・尽心卜》有“虎负,达之敢樱‘,之语,机石之书・马融传》转上同一内容作“负隅依匕,艾敢婴御”。蒲松龄以“婴宁’‘一二声价为黔心「’理想女性之芳名,显然本于《庄子》,这与他的补人爱好也有处联。蒲松龄对于《庄子分一书极为喜好,他岁士有代二列选略》之作,《小引》‘‘称《卜子》为“一于占之奇文”,仁峨一叹地说“文光洋悠鱿。匆戈足沾溉全学。时文家汀崖冬唾余,觉改现。”他弃读《庄一二》,并仆倾仁”于找、、“无为”的行学思想,川是为其七兑形弋、语汀文最厅打示乏。他说“余求嗜士书,遂找夕氏自取其亡、、戈一私凭骨见,以为臆兑,但求其顺理阴便于诵,其虚无之奥义,附余所不钱娜即有所能使余解一片,滚亦不乐听也。”可见以《庄子札中的一词语为自己笔卜的女艇命名,虽无深沉的哲学蕴涵,却也是深思熟贯少百的选择。不同于《聊斋志异》崖丈他篇章的人物命名、“婴宁”二字已不完全是人物姓名的符号或标记,而凝聚子作行理想女性之内蕴,贡盯言之,即“扰动外左卜的安宁”。这从小说的人物形象中可以分析出来。〕’二爱花与善笑是小说嗽婴宁万中女主人公的两大拟格牛城正。以花写处人或俊人与花两相映衬、栩洛盖彭,是古代作品的、见手法。李’式清平调司三首旁将牡丹花与杨贵妃交书辉映而写,人花合一,户斤谓’‘名花倾,」两打欢”之吟、卜万年来脍笑人「。店玄宗也将杨妃视为‘’解语花”见《开元天宝遗事妇、茫以花喻人盯人胜于花。罗隐叱牡丹》“若教解语应倾囚,任是一龙情亦劝人。‘’则是以人喻花,风种斗川。“情所最先艾如男女”‘《答清园论诗书”・清代性灵派李人食枚如是说,花与美人的合二一龙非是古人男女之情的自然流露。唐尤名氏哎菩萨,
文人审美理想的体现。《红楼梦》中南村《聊斋志异跋》“聊青少的贾府富贵荣华,偏偏是多愁善感负艳才,牢落名场无所遇,胸填气的林黛玉引来贾宝玉的钟情。历代结,不得已为是书。余观其离意之诗词中描摹这类情态的句子也不言,十固八九,何其悲以深也。”所罕见,刘禹锡《三阁辞四首》“不谓“十固八九,乡的比例,未免过甚应有恨事,娇甚却成愁。”欧阳修其辞,然而《聊斋志异》中有有些《诉衷情》“拟歌先,欲笑还策,小说可寻绎出深层次的潜在意识,最断人肠。”王辅道《院溪沙》也并非穿凿附会之谈。如《邵九“斜红匀过晚来妆,娇多无事做凄娘》一篇,邵女甘为人妾,受大妇凉。”清人史震林在其笔记《西青凌辱,“以命自安,以分自守”是散记》中甚至用小说笔法塑造了一其人生信条,最终云开日出,且生位怨而不怒的理想女子贺双卿,替贵子,皆大欢喜,将一切委之于命,她写了许多意绪凄凉的诗词,引来显然是作者科场蹭蹬而不乏等待后人的兴趣。最能总结这一文人心勇气的表证。《素秋》一篇在主考态的则非辛弃疾莫属,他的《青玉“衡命不衡文”的背景下,写了一案・元夕》词写了“一夜鱼龙舞”位聪慧灵巧而又恬淡自守的女性,的节日热闹景象,也写了“蛾儿雪透露出作者因英雄气短而导致儿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的众女情长的心路历程。至于《婴宁》多观灯妇女,然而词人“生的优越心理阑珊处”一位独立不群的女子。蒲潜存于婴宁形象的背后,简言之,松龄为写婴宁的笑费了许多笑墨,即《庄子》中,樱宁”的蕴涵。但其最终理想所在却是思报鬼母四的人情美与“隐于笑”的聪慧与痴“人生大半不称意,放言岂必情。情感色彩前后对比的强烈,更皆游戏”蒲松龄《同毕怡庵绰然加重了女主人公“反笑为哭”的情堂谈狐,知识分子于风云气少之感震撼力,王夫之所谓“以乐景写际往往有强烈的知己之求,“一字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褒疑华衷赐”《偶感,是蒲松〔《姜斋诗话,用来评价人物形龄对上位知己的感激涕零之情,而象的塑造,也是适宜的。更多的情况则是他通过男女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