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研究
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现状及启示
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现状及启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由农民自愿组成、以经营农产品、提供农业生产服务、进行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等活动为主要经营内容,通过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资产的有机结合,实行民主管理,开展经济合作的新型农民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经济组织活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面临着一些经营现状和问题,本文将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营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启示。
1. 规模小、经营单一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较小,经营范围单一,主要以种植、养殖、加工等传统农业生产为主。
这导致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面临市场竞争时缺乏足够的优势,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难以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2. 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由于大部分合作社成员都是普通农民,经营管理经验和水平较低,缺乏市场化运作意识和营销能力。
这导致了一些合作社在市场运作中经常受到挑战,面临着市场销售难题,经营效益较低。
3. 资金和技术支持不足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缺少资金和技术支持,导致了一些合作社难以开展新的经营项目或者进行技术创新。
这限制了合作社的发展空间和市场竞争力,影响了合作社的长远发展。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启示1. 加强合作社规模化经营要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化经营,可以通过组建尺度经济合作社、合谋制度规模化、途径联合组织和技术機構,促成农业生产因素的合理配置,并在统一的农业竞争市场中和农村金融市场中一直一项效益合作、市场竞争、风险联保和积累机制。
2. 加强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要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可以通过培训合作社成员,提高其市场化运作意识和营销能力,加强合作社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合作社的自我管理和服务水平。
3. 加强合作社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要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可以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扶持,推动合作社与金融机构合作,扩大合作社的融资渠道,提高合作社的生产和经营能力,推动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国家对农民进行扶持和支持的一种形式,旨在提升农民的生产力和经济收入,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它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供应、促进农民增收和改善农村经济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状况与地区、政策、经济环境和农民素质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下面将分析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状况以及影响因素。
首先,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受地区因素的影响。
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例如发达的沿海地区和一些重要农业产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数量和规模相对较大。
相比之下,地处偏远地区或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数量较少,规模较小。
这主要是由于地域环境和资源禀赋的差异导致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水平的不均衡。
其次,政策的支持与推动对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国家对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设立和发展提供了许多扶持政策,例如财政补贴、优惠税收和金融支持等。
这些政策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和推动了农民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影响深远。
再次,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的关键因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农业生产合作社作为供应农产品的主要渠道之一具有巨大潜力。
同时,市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促使农民通过合作社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升自身竞争力。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为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好的发展空间。
最后,农民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和素质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农民对合作社的信任和参与程度决定了合作社是否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农民的素质水平和教育程度会影响他们对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认知和参与意愿。
此外,农民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也是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否能够有效运作的关键。
因此,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组织能力是推动合作社发展的关键。
综上所述,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受到地区、政策、经济环境和农民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新型的农村经济组织形式,旨在通过集约化经营、合理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我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根据所得数据和情况编写了以下报告。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出台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
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50多万个,涉及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种植业等多个领域。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根据调研情况,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农民经济合作社等。
这些合作社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发展需求和产业特点进行选择。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生产经营模式:合作社组织农民集中劳动力和资源,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
例如,设立多个种植基地或养殖场,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指导和统一销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
2. 服务经营模式:合作社提供农业技术服务、市场信息、金融支持等综合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和销售中的问题,提高农业经营水平和竞争力。
3. 产业链模式:合作社通过组织农户从事农产品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和利润空间,提高农民的收入。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优势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具有以下优势:1. 农民自主权得到保障:农民参与合作社的决策和管理,可以有效维护他们的权益。
2. 资金和技术支持得到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获得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
3. 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与大型超市、餐饮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合作关系,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五、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问题和挑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1. 组织建设和管理不够完善: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有效的组织建设和管理经验,存在组织混乱、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农村合作社发展遇到哪些困难
农村合作社发展遇到哪些困难农村合作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在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资金短缺是农村合作社普遍面临的难题。
农村合作社的初始资金往往来自于农民的自筹,资金规模有限。
在运营过程中,扩大生产规模、引进新技术、购置设备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但由于农业生产的风险较大,金融机构对农村合作社的贷款往往持谨慎态度,贷款门槛高、手续繁琐,使得合作社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此外,政府的扶持资金有限,且在分配上存在一定的不均衡,导致部分合作社资金匮乏,发展受限。
人才短缺也是农村合作社发展的一大瓶颈。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工作环境和待遇不如城市,难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
合作社的成员大多是农民,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相对较低,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市场营销能力。
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也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来指导和推广,导致合作社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难以提高。
同时,由于缺乏人才,合作社在制定发展规划、拓展市场渠道、品牌建设等方面也面临着诸多困难。
技术落后是农村合作社面临的又一挑战。
在农业生产中,现代化的种植、养殖技术和设备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但许多农村合作社由于资金不足和技术获取渠道有限,仍然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技术水平低下。
这不仅导致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不稳定,也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市场竞争力。
此外,在农产品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也缺乏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影响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销售范围。
市场信息不对称也是农村合作社发展的障碍之一。
在市场经济中,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对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至关重要。
然而,农村合作社往往处于市场信息的末端,对市场需求、价格波动、行业动态等了解不足。
这使得合作社在生产决策上容易出现盲目性,导致产品滞销或价格下跌,给合作社带来经济损失。
同时,由于缺乏市场信息,合作社在拓展销售渠道、打造品牌方面也面临着困难,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2篇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2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1为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近几年,市科协根据省、州、市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要求,紧紧围绕农作物种植、果蔬栽培、家禽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采取政策倾斜、政府引导方式,积极组织农产品经纪人、种养大户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先后创建了xx优质梨协会、xx魔芋协会、xx草芥核桃协会、xx蔬菜协会等一批具有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的优秀农技协,为群众增收致富、壮大集体经济、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发挥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一、xx市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基本情况截止2017年底,我市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23个,会员76343人。
其中:农民专业技术协会241个,会员3849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82个,社员37852人。
在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中实行“公司+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互联网”模式的有15个;村“两委”带动农民合作组织的有58个;公司企业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有32个;协会中建立党支部的有68个。
至今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村委会有4个,占全市168个村总数的2.3%。
我市各类农民专业技术协会成立后,通过制定章程,提供协调服务等方式积极引导农户统一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带领群众走上了小康致富之路。
如xx镇的樱桃协会成立后,通过宣传发动,积极引导,目前樱桃种植已辐射到毗邻8个乡镇115个村13825户,年总产量达150多吨,产值达300多万元;**镇的干田优质梨协会通过多年的发展,现优质梨基地面积己达9000亩,年产量3000多吨,产值达650多万元,果农户均收入达3万多元,最高农户收入达23万元,在此基础上,xx优质梨协会还采取“协会+基地+农户+公司”的经营模式, 带动周边地区和部份乡镇积极发展优质梨种植,让干田优质梨真正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xx魔芋协会从最初1795户会员发展到如今的4000多户,依托“公司+协会+基地+农户”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现魔芋种植面积已达1.25万亩,总产值达1.53亿元,全乡95%以上的农户投入到了魔芋种植的行列,并且还带动了周边乡镇及州内外部分县魔芋产业的发展。
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
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靠规范促进健康快速发展——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近年来,***把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
一、态势与特点***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而产生和发展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合作社成为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
2007年7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市农村各种力量进一步加快聚集整合,重视利用新的发展平台,开始形成多种主体牵头兴办、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多种模式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截止2011年7月,全市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868家,入社社员36万户,带动农户93万户,占农户总数的45.4%。
(一)农业龙头企业着眼于培植稳固的优质原料生产基地,积极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随着产品供不应求阶段的结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龙头企业+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开始暴露出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
对农户而言,与合作对象龙头企业地位不对等,在价格制定、利益分配、风险承担等重大问题上缺少对话谈判能力,有时遭受损害也无能为力。
对大中型龙头企业而言,直接与农户打交道,管理成本高,监督不到位,标准化生产措施难以落实等等。
这些情况说明,农业产业化链条中间环节主体缺位的情况十分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有眼光的龙头企业开始牵头成立或参与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运行模式。
合作社一方面与龙头企业洽谈签订供销协议,帮助社员建立稳定的销售市场,积极谋求合作社共同利益。
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内部运行机制,合作社成员结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经济共同体。
(二)基层供销社着眼于密切与农民群众的联系和推进二次创业,积极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供销社“一个网络、两个平台”和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得到有效推进,供销社系统逐步走出低谷。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产业振兴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
一、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一)资金短缺资金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目前多数合作社面临着资金不足的困境。
一方面,合作社自身资金积累有限,成员入股资金较少;另一方面,融资渠道狭窄,银行贷款门槛较高,难以获得足够的信贷支持。
这导致合作社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引进、市场开拓等方面投入不足,限制了其发展规模和效益。
(二)人才匮乏人才是推动合作社发展的核心力量。
但当前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人才外流的现象,合作社中缺乏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专业人才。
现有成员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较低,难以适应市场竞争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此外,合作社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难以留住优秀人才。
(三)内部管理不规范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组织机构不健全。
决策机制不民主,往往由少数人说了算,成员参与度低。
财务管理制度混乱,账目不清,资金使用不透明,容易引发成员之间的矛盾和信任危机。
同时,合作社在利益分配机制上也存在不合理之处,未能充分保障成员的利益,影响了成员的积极性。
(四)市场竞争力弱许多合作社规模较小,生产经营分散,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品牌意识和市场开拓能力。
在市场竞争中,难以与大型农业企业抗衡,产品附加值低,销售渠道单一,市场份额有限。
此外,合作社对市场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不足,无法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经营策略。
(五)政策支持落实不到位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例如,一些优惠政策的申请条件较为苛刻,手续繁琐,导致合作社难以享受到政策红利。
部分地区对合作社的扶持资金不足,且使用效率不高,未能真正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它能够有效整合农业资源,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解决。
一、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 规模小、经营难度大当前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较小,生产力较低,难以获取规模效益。
由于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市场需求不稳定等原因,农产品销售难度大,经营风险较高。
2. 产业结构单一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一味追求产量,而忽视了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导致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竞争力,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3. 经营管理不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存在着财务管理不规范、决策不科学、内部管理混乱等问题,影响了合作社的长期稳定发展。
4. 资金、技术支持不足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难以进行科学规划和生产经营,限制了合作社的发展空间。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合作社规模化经营政府应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鼓励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经营,整合资源,提高产能,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可以引导合作社与农业企业、合作社等进行合作,共同开发市场,提高产业竞争力。
2. 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政府可以鼓励合作社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
可以加强对合作社的技术培训和引导,提高技术水平,推动合作社产业升级。
3. 完善合作社管理机制政府可以建立健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体系,加强对合作社的指导与监督,规范合作社的经营行为,提高管理水平。
可以支持合作社开展内部培训与管理学习,提高农民合作社成员的管理意识和能力。
4. 加大对合作社的金融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发放贷款、提供贴息政策等方式,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
可以鼓励合作社与金融机构合作,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在土地、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合作社一定优惠政策,降低合作社经营成本。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报告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报告为推动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实施好个私经济“扩量提质”助推发展工程,**市工商局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活动,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现将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分析报告汇报如下:一、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基本情况自XX年7月1日开展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来,我局充分发挥职能,认真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注册和发展服务工作,把促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作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解决“三农”问题的新举措,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新途径来抓,为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起到积极作用。
XX年6月,我市专业合作社累计2042户,成员总数15365人,其中农民成员14468人,出资额总计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与XX年相比增长%%%XX年全市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61户,带动农民致富达三万余人。
1、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各产业中的分布情况。
全市204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种养植业方面有1531户,占总数的%,农产品销售408户,占总数的20%农产品购买285户占总数的14%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加工运输储藏112户,占总数的%农资购买和服务业392户,占总数%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依然以种养殖为主,随着市场的扩大,销售服务的农民合作社逐渐增多。
2、合作社注册资金情况。
我市XX年6月合作社的注册资金达万元,XX全市注册资金万元。
XX年全市注册资金万元。
XX年注册资金万元,XX年登记注册资金万元,XX年注册资金万元,可以看出,每年合作社资金都大幅度递增。
部分合作社已经走出创建阶段,逐渐向发展阶段迈进。
3、合作社成员规模情况。
XX年入社成员为1248人(其中农民1155个、其他自然人77个、企业法人9个、事业法人5个、社团法人2个)°XX年成员累计4255个(其中农民4016个、其他自然人205个、企业法人23个、事业法人6个、社团法人5个)。
农村合作社下一步发展方向
农村合作社下一步发展方向
1. 专业化发展: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村合作社可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或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形成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品牌。
2. 规模化经营:通过合并、联合等方式,扩大农村合作社的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话语权。
同时,规模化经营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多元化发展:除了农业生产,农村合作社还可以拓展业务领域,发展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实现多元化经营,增加收入来源。
4. 科技创新:引入现代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例如,推广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新型农业种植、养殖技术等。
5. 加强人才培养: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合作社管理水平和成员素质。
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村合作社带头人和骨干。
6. 绿色发展: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推行绿色农业生产方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
7. 合作金融:开展农村合作金融业务,为合作社成员提供融资、担保等金融服务,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总之,农村合作社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提高自身竞争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更大贡献。
2023年度农民合作社发展专题报告
2023年度农民合作社发展专题报告一、引言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提升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总结2023年度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2023年度农民合作社发展概况1. 数量与规模:截至2023年底,全国农民合作社总数达到XX 万家,同比增长XX%。
合作社成员总数达到XX万人,同比增长XX%。
2. 产业分布:农民合作社涵盖了种植、养殖、加工、休闲农业等多个领域,其中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
3. 地区差异:农民合作社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合作社数量和规模相对较大,中西部地区合作社发展相对滞后。
三、主要成效与亮点1. 提升农民收入:农民合作社通过规模经营、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2. 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民合作社推动了农业技术的应用和农业产业链的整合,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3. 农村产业升级:农民合作社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4. 乡村振兴:农民合作社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 政策支持不足:部分农民合作社面临政策支持不足、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2. 融资困难:农民合作社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
3. 人才缺乏:农民合作社缺乏经营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专业营销人才。
4.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对农民合作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政策建议1. 加强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农民合作社相关政策,加大对合作社的财政扶持和税收优惠力度。
2. 改善融资环境: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提高金融机构对农民合作社的贷款比例和服务水平。
3. 培育人才队伍:加强农民合作社人才培训,引进专业化人才,提升合作社的整体素质。
4. 提升市场竞争力:引导农民合作社加强品牌建设,拓展市场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
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情况报告
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情况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领导的要求,我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情况为题,撰写了本次报告。
现将合作社的经营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以供领导参考。
一、合作社概况我所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24年,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组织。
合作社主要经营范围包括农产品种植、加工和销售等。
合作社目前共有会员120人,资金总额100万元。
二、经营情况分析1.农产品种植合作社主要种植大豆、玉米、丝瓜等农产品。
通过科学种植技术,合理施肥、防治病虫害,取得了较好的产量和品质。
但是,由于合作社规模较小,种植面积有限,且缺乏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导致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加工环节合作社设有加工车间,主要进行农产品的初加工和精深加工。
初加工主要包括清洗、去皮、去籽等,精深加工则包括制作豆腐、制作玉米面等。
加工产品主要销往附近市场和超市。
目前,合作社的加工能力还比较薄弱,加工技术和设备水平有待提高,产品品质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3.销售渠道合作社目前的销售渠道主要是通过个体商户、超市、电商平台等途径销售。
销售市场以当地周边地区为主,覆盖面较窄。
同时,由于合作社经验不足,市场信息的获取不及时,导致销售渠道的开拓不够灵活有效。
三、改进意见1.扩大生产规模合作社应积极争取政府扶持政策、银行贷款等机会,筹集资金扩大规模,增加种植面积和农业设施建设。
通过合理规划和生产组织,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2.引进现代化农业技术和设备合作社应与农业科研单位合作,引进现代农业技术,改善种植条件,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同时,加大对农机具、加工设备的更新和投入,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
3.拓宽销售渠道合作社应加强与商超、电商平台的合作,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
同时,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竞争力。
4.建立健全的经营管理体系合作社应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种植、加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浅谈乡村农民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N o n g y e j i n g j i近年来,乡村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产品品牌创立,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乡村农民合作社作为政府与社员之间的桥梁拉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
但现阶段在其发展中还存在带头人文化水平低、严重缺乏人才;合作社内部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规模总体偏小,效益偏低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民合作社的发展。
本文结合乡村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当前乡村农民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1、乡村农民合作社带头人文化水平低、快速发展严重缺乏人才目前,多数乡村农民合作社是围绕当地优势主导产业组建的,其带头人大多数由所在村的村干部和当地能人担任。
带头人作为管理和致富能人,应该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规范化管理能力,协调外部关系能力,真正实现管理工作的创新。
拥有充分发挥领头发展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承担风险,妥善处置不确定性,带领合作社成员共同致富。
但实际情况是带头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少、工作方法简单、政治素质不是很高。
没有着眼长远的发展眼光,致富能力不强,缺乏创新和开放意识,缺乏责任心和工作上的激情,缺少科学谋划的发展思路,难以适应带领群众的致富需求。
从而导致乡村农民合作社没有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没能大幅度增加农民的收益。
2、乡村农民合作社内部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乡村农民合作社在登记注册时都比较规范,但正常开展工作后,所必须建立和完善的内部运行机制,部分合作社却流于形式。
有的农民合作社虽然设立了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但合作社的实际管理权利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发起人总揽全局,一般成员很少参与民主管理,没有形成社员民主参与的决策机制。
大部分社员存在小农意识只愿利益共享,不愿风险共担,缺乏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没有形成风险共担机制。
合作社资本集中化现象比较突出,核心成员出资额占比高,部分合作社被领办的大农户所操控,小农户的利益无法得到保证,没有建立规范的利益分配制度,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合作社的宗旨。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优化举措分析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优化举措分析1.发展慢、规模小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整体规模较小,发展速度较慢。
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存在一些基层组织薄弱、资金缺乏、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2.主体定位不清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体定位尚未明确,目前有的是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有的则是以农民为主体,导致对社员权益保障不够。
此外,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往往存在同行竞争和地域限制等因素,导致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制约。
3.社员参与度较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需要社员的积极参与,但目前社员的参与度普遍不高。
这是因为很多农民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并不了解,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和经营模式,导致社员参与积极性不高。
1.加强组织建设,提高规模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要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意识,加快规模的扩大。
可以通过成立协同组织,拓宽社员来源;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员的知晓率和互动性;积极推广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对社员管理制度进行规范。
2.建立合理的社员制度建立符合社员实际利益的制度,明确社员的权利和义务,增加社员参与决策的机会,增强社员彼此间的交流和合作。
同时,要加强对社员资格的审核和管理,确保社员身份真实可靠,进入社员队伍的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经验。
3.优化经营模式,提高效益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要优化经营模式,提高经营效益。
可以开发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产品,拓展市场渠道,提高销售额;在商品生产过程中适当运用机械化设备和自动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加强对农业科技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水平。
4.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该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为其提供资金、税收、技术等多方面支持,鼓励其发挥农村组织的优势和作用,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综上所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要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合理的社员制度、优化经营模式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举措,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家参谋三农问题-28-NONG JIA CAN MOU浅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亓麦生 孙秀英(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羊里镇经营管理站,山东济南,250000)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讲述其发展必然趋势,分析农民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的必须步骤,从而分析在以后工作中规范和发展合作社的几个重要方面。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近些年来国家为了扶持农业发展、维护农民的合法所建立的农民合作组织,它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农民合作组织都无法代替的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开始实施,该法赋予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法律地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的重要标志,确立了农业和农村领域中又一新型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丰富和创新了农民基本经营制度,标志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进入新的阶段。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十二周年了。
合作社发展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村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是保持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活力的重要现代农业组织形式,已经成为组织带动各类农户融入现代农业、进入国内外大市场不可或缺的通道,成为广大农户包括贫困农户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实现增收、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在农业生产流通加工全产业链及乡村社会事业发展的诸多领域作用明显。
从国家近年来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几大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以及逐年加大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是未来几年内的农业经营趋势。
1)家庭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模式土地利用效率较低,在产销上不方便管理,难以盈利。
2)农村劳动力外流现象普遍,土地闲置较多,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能够改善这一现象帮忙打理土地,加入合作社的农民还能获得租金和获得分红,对于农民增收和农村土地管理以及农村经济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莱芜市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莱芜市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作者:张玲吴昆来源:《农业与技术》2018年第12期摘要:随着现代烟草产业的深入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在烟叶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本文阐述了烟农专业合作社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莱芜市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采取的专业化服务工作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并对下一步烟农合作社的建设发展提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烟农;合作社;专业化服务;发展;成效;莱芜市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6322261 烟农专业合作社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1.1 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
烟草是大农业中的特色产业,要保持烟草产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一支专业从事烟草生产的农民队伍,加快发展现代烟草产业,促进规模化生产。
建立一支服务于烟草生产的专业技术队伍,打破区域限制,集中优势资源,实现集约化经营,打造区域特色优势产业。
1.2 烟农专业合作社可提高烟农组织化程度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批农民工开始返乡务农,这为烟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些农民工中有些可能原来就是烟农,有从事烟叶生产的经验,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专业合作社服务于烟叶生产,不但切实可行,而且也能提升他们的自身价值,维护合法权益。
1.3 标准化烟叶生产的需要烟叶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是提高烟叶质量、落实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贯穿于烟叶生产的全过程。
烟农受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的限制,自身无法实施标准化生产,技术人员不可能做到生产全过程跟踪服务,仅靠宣传、指导不能满足标准化生产的需求。
2 莱芜市烟农合作社发展现状目前,莱芜市共有望富、玉叶2个烟农专业合作社,望富合作社,于2011年2月份注册成立,位于钢城区辛庄镇徐家店村;玉叶合作社,于2012年3月注册成立,位于莱城区苗山镇上朱家店村。
农民合作社发展情况评估
农民合作社发展情况评估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已经在中国农村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对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估,通过对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一、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农民合作社作为一种以自愿、平等为基础,以互助、互利为原则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近年来在我国农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数以万计的农民合作社成立,涵盖了农作物种植、养殖业、林业、渔业等多个领域。
农民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其许多优势。
首先,农民合作社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通过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农民可以集中利用土地、劳动力、技术和资金等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农民合作社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规模化生产和集中采购、销售等方式,农民合作社可以大规模采购农资和销售农产品,实现成本的降低和利润的增加。
然而,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农民合作社在组织形式和运营模式上存在不规范和不科学的情况。
少数农民合作社以虚假宣传吸引农民加入,缺乏透明度和规范的管理。
其次,一些农民合作社缺乏市场开发与经营能力。
他们在农产品销售和品牌建设方面存在困难,导致农产品流通环节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分配不公平的问题。
二、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建议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民合作社的健康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和政策支持。
1.加强合作社的规范管理。
政府应加强对农民合作社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农民合作社的登记管理制度和信息公示制度。
同时,要加强对农民合作社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合作社成员的组织管理能力。
2.加强市场开发和品牌建设。
鼓励农民合作社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市场开发活动。
政府可以通过给予农民合作社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奖励,鼓励其建设和推广农产品品牌。
3.提供财政支持和金融保障。
加大对农民合作社的财政支持力度,支持农民合作社的土地流转、设备购置、新技术引进等。
山东莱芜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做法与经验
山东莱芜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做法与经验佚名【期刊名称】《中国农村科技》【年(卷),期】2012(000)010【总页数】1页(P73-73)【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科技在促进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农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打造了农业产业优势品牌,促进了莱城特色农业发展,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其中比较优秀的合作社之一,它成立于2007年,并在发展中不断规范。
主要经验和做法一是注重科技引领,增强科技兴农意识。
合作社自创立之初即高度重视科技在生产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设立了科技辅导员制度,明确职责和任务,年初制定全年工作计划和有关规划、方案,年底有总结,科普小组在科普活动中形成的材料应及时整理归档。
二是注重科技推广,提高产品质量。
合作社以科技推广助推生产发展,组织社员到示范基地参观学习,全面推广示范基地的成功经验,使物理防治病虫、测土配方施肥、生物秸秆反应堆技术得到普及利用,受益人数6000余人,从而涌现出科技带头人200多人。
邀请印度伊克胜中国执行官威威科先生、中国农业大学刘秀峰博士等权威专家举办了十四期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培训班,聘请寿光市病虫害防治专家王仲春教授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农民技术培训班,使社员能够熟练掌握蔬菜栽培管理先进技术。
聘请农业部门专家、山东农业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教授作为技术顾问,对合作社生产开展技术指导。
三是注重科技培训,提高社员素质。
合作社成立了以陈明利为首的科技培训领导小组,科技培训地区辐射到5个省、20多个地区,其中技术骨干12人,科普培训室200m2,科普宣传栏30个,科普图书7500册。
截止到2011年,合作社开展科普教育宣传活动20余次,培育科技示范户3200余户,受训人员1万余人。
合作社还下乡进行科技培训工作,向农民群众发放科普图书12余种,发放册数5000余册。
通过多种方式推广农业技术,显著提高了农民的农技农艺水平,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农作物的品质。
农村合作社发展遇到哪些困难
农村合作社发展遇到哪些困难在当今的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村合作社作为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资金短缺是农村合作社发展的一个突出难题。
农村合作社在成立初期,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购置农业生产设备、租赁土地、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等。
但由于农民自身的经济实力有限,难以拿出足够的资金投入,而外部的融资渠道又相对狭窄。
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对农村合作社的贷款审批较为严格,往往要求提供足额的抵押物或担保,这对于大多数农村合作社来说是难以满足的条件。
此外,政府的扶持资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资金压力,但总体上仍显不足,难以满足合作社发展的资金需求。
人才匮乏也是制约农村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人才外流的现象,有知识、有技能、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务工或创业,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
这导致农村合作社在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技术创新等方面缺乏专业人才。
很多合作社的管理人员都是由当地农民兼任,他们虽然熟悉农业生产,但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和市场开拓能力,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同时,由于农村的工作环境和待遇相对较差,对外部人才的吸引力也不足,难以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市场竞争压力大也是农村合作社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
农村合作社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一方面,合作社的规模相对较小,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难以与大型农业企业相比;另一方面,合作社缺乏品牌意识和市场营销能力,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较低。
在销售渠道方面,合作社往往依赖于传统的批发市场和中间商,缺乏自主的销售渠道和网络,这使得合作社在价格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利润空间被压缩。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也给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带来了阻碍。
许多农村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老化、道路不通畅、电力供应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发布时间:2021-06-17T12:19:28.51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作者:孙广武[导读]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为确保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本文着力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沂源县财政局山东淄博 256100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为确保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本文着力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问题;建议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一种生产经营体制的创新和农村经济转型的必然趋势,对于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农产品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也伴随着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一般较小、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实力比较弱,内部外部合作层次较低,农户参与率低、社员缺乏积极性,成员数量的多少,直接反映合作社的组织带动能力,同时也影响着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合作社发展随意性较强,管理水平低。
合作社的管理人员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缺乏合作社运营知识。
大部合作社产品分仅仅停留在生产环节或者技术方面的简单合作,不能够从维护成员的共同利益出发或只重视少数投资人的利益,而忽视全部合作社成员的共同利益。
部分合作社在制度建设、财务管理、民主决策、利益分配方面还存在制度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等缺陷。
2、合作社章程及制度不完善,管理机制单一并且薄弱,运行管理欠规范。
一是合作社管理不严格。
有一些合作社组织制度不完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刘宇形式,会员权利、义务不明确。
即使制度健全的合作社,有些制度也是有名无实,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部分合作社运作和管理随意性大,理事会、监事会工作流于形式。
二是运行不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视野
近年来,莱芜市莱城区各级各部门立足职能优势,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1、合作社发展概况
2012年底,莱城区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564家,较上年增加141家,增长33.3%。
注册资金9.2亿元,成员总数3.8万余户,带动农户近6万户。
合作社带动社员户均增收20%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成员提供的经营服务总值为10.2亿元,其中,统一销售农产品总值达7亿元,逐渐成为引领全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现代经营组织。
2、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特点
2.1发展模式多样化
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具体创办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农民创办。
以农民为主的发起人主要是有一定经济基础和技能的农民,如成立较早的莱芜市莱城区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
二是村两委牵头创办。
利用村委的组织优势,着眼于本村的传统主导产业,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
如苗山镇高塘村,该村有种植黄烟的传统,是黄烟种植专业村,为了促进村经济发展,高塘村委牵头成立了高塘黄烟种植专业合作社。
三是乡镇供销社创办。
供销社利用场地、技术、信息优势组织创办,如方下供销社创办樱桃谷肉鸭养殖专业合作社等。
四是涉农企业创办。
一些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如莱芜市鑫鑫食品有限公司创办了莱芜市莱城区鑫鑫姜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
2.2发展势头迅猛
近年来,采取召开涉农业户和村支部书记座谈会、印发宣传资料、服务窗口讲解等方式,把办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好处和实惠宣传到农村、到农户,引导和鼓励村里的能人和涉农户带头组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在登记过程中,制作了合作社示范章程和文本,只要农民有办理合作社的意向,指派专人靠上服务,按照农民的意愿帮助其起草相关的章程等材料,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实现设立登记。
2.3区域分布产业化特征明显
从掌握的数据来看,目前莱芜市莱城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依托当地业已形成的主导产业、优势产品或特色产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如39家姜蒜种植专业合作社就分布在羊里、寨里、大王庄、杨庄等姜蒜主产区;16家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有14家产生于牛泉镇;24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中,有95%分布在方下镇和高庄街道办事处;东南部依托密桃产业优势成立了14家果品专业合作社,东北部山区则利用山区农业观光资源优势,在工商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组织成立了有56户农民参加了4户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莱芜市北部旅游板块的快速形成。
2.4规模化经营层次逐步提升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后,成员之间共同创业、资源共享,合作社均由入社成员提供从原料供应、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一系列较为统一的服务。
通过“统一供料、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销售”这种生产经营模式,由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服务,使合作社生产的产品符合一定标准,提高了产品质量。
2.5品牌带动作用初步发挥
合作社大部分都有商标品牌意识,能够认识到商标的重要性,明确表示正在或已经申请了注册商标。
像莱芜市莱城区区明利专业合作社积极依托“明利蔬菜”品牌做文章,做大做强,目前,该合作社已发展到22户社员,年产无公害蔬菜240公斤,产值1200元,村民人均增收1200元,生产的蔬菜远销省内外。
3、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发展不平衡,带动作用不够强。
从发展规模看,今年虽然在出资总额上有所增加,但注册资本高于1000万元的合作社仍然很少;从领办合作社人员看,虽然探索发展了“五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但农民发起人多,企业、经纪人领办合作社少的现状仍未改变。
(2)合作社发展资金匮乏。
随着合作社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占用资金也越来越多,而合作社组建时入社费用较少,如天泰畜牧专业合作社每户只有400元,21户成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使用的资金只有6000余元,靠部门扶持建起生态养殖场一处,但想拉长产业链,对肉牛深加工还缺乏大量资金。
(3)合作社内部运作不够规范。
有的创办者有技术但没有管理经验,加上制度不健全,导致局面混乱;有的没有经过市场考察,仓促上马,于己于人都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有的创办合作社只是为了销售自己的商品,如农药、种子、肥料等,没有真正为成员提供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有的合作社民主管理没有很好的体现,合作社章程许多流于形式;有的与成员的利益关系不够紧密,分红返利较小或没有返利。
(4)合作社成员素质普遍偏低。
从莱芜市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看,从事农业生产的高学历人员几乎没有,合作社成员文化水平偏低,缺乏市场开拓能力和长远发展眼光,只在获得生产经营利润和提高种植养殖技术上有兴趣,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认识,没有合作意识,只想共享利益,不愿共担风险的现象存在,难以适应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
4、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引导合作社科学发展。
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深入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法规、优惠政策,激发鼓励农村能人、涉农企业、经纪人等多元主体建立合作社,数质并举,实现合作社数量和规模的新突破。
(2)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
认真落实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四条政策措施,按照“引导不强迫,支持不包办,服务不干预”的原则,对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零收费,不年检;开展“送政策下乡”活动,把优惠的创业政策送到农民手中,激发农民建社、入社的积极性;与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单位协调,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实行信用贷款,联保贷款,为合作社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3)商标推动,提升“硬件”水平。
鼓励和引导各专业合作社实施商标战略,通过注册农产品商标,创立农产品品牌,扩大合作社及其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知名度,为农业专业合作社产品和服务参与市场竞争做好“硬功”,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上层次,服务上档次。
(4)强化培训,提高合作社成员素质。
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部分刚刚起步,既缺乏技术人才、财会人才,也缺乏管理人才。
在人才方面,由政府牵头,组织招聘会,从大学毕业生中推荐、吸收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加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来,让大学毕业生实现人生价值,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注入活力,增添发展后劲,加快带动科学种养、管理高素质合作社成员队伍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成海燕,王景春,方玉成,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9).
[2]沈燕飞.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3(23).
莱芜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研究
朱慧萍
莱芜市莱城区寨里镇政府统计站
Ec on om ic Vis io n13
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