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沿江地带”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长江沿江地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记住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自然条件。

2.记住长江沿江地带特大城市、重要工业基地及钢铁走廊和汽车走廊的分布。

3.知道长江沿江地带重要的生态问题及治理措施。

能力目标:从长江南北支流的延伸对南北经济的辐射作用的客观事实,来认识沿江地带对周围地区的辐射作用。

情感目标:1.通过对区域间相互联系的学习,提高学生彼此协作、共同研究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关系的观念,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生产活动教学重点知识目标2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本区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教学方法读图导学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我国沿海工业基地的分布,其中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在哪里?它位于哪条河流沿岸?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讲授新课一、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1.读图找出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2.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河流、气候及资源状况。

地形:地势低平,平原低山丘陵为主。

河流:河网稠密,湖泊众多。

地表水资源丰富。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

资源:上游多煤、天然气和水能,下游主要是铁和铜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认识“H”型工业格局1、说出“H”型格局东西沟通了哪两地区,起到了什么作用?2.找出东西纽带中的四大重要城市。

3.辐射作用是通过哪些途径实现的?4.认识世界上重要的沿河产业带有哪些?(莱茵河、密西西比河)三、沿江地带的城市1.读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图,比较长江上中游和下游分布的工业城市稠密与稀疏的不同?找出沿江地带四个特大城市。

2.了解上海多方面的优势表现四、沿江地带的工业1.读图找出沿江地带四大工业基地,说出各自主要的工业部门有哪些?2.找出沿江地带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有哪几个?3.记住长江沿江地带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

五、生态问题及治理保护1.了解长江沿江地带出现的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洪涝灾害集中分布在中下游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酸雨严重,水体污染)2、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治理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和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当堂训练做练习,巩固深化归纳评价总结知识要点。

长江沿江地带教案1

长江沿江地带教案1

第八章第二节长江沿江地带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地图,说明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和相对地理位置—沿长江地带分布的特点;并对长江沿江地带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作出简单的评价;初步培养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

2.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表,说明长江沿江地带气候的特点,培养分析和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的分层设色地形图、自然资源分布图以及上、中、下游景观图片,对比分析及归纳本区内的区域地理差异并初步培养对比分析学习的能力。

3.通过学习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地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了解长江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培养自己从交通、商业贸易、高新技术、西部开发等方面综合分析其纽带与辐射作用的综合能力,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4.运用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图和工业分布图及相关文字资料,描述本区域内人口、城市和工业部门结构的空间分布特点与地区差异,进而俩界长江沿江地带中心城市在区域内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培养因果推理的能力。

5.运用图文资料,说明长江沿江地带毁林开荒、水土流失、江水污染、酸雨等生态问题的危害与治理保护,培养推理和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逐步树立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长江对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和其他发展条件所形成的城市群和产业基地,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保护措施;沿江地带南北的辐射作用。

难点:了解长江沿江地带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培养对比、分析、综合等方面的地理能力,并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和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方法导学法、讲练结合四、教具准备有关图片五、课时三课时六、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998年的长江特大洪水,至今我们仍记忆犹新。

当时全国军民团结一致,终于战胜了这场特大洪灾。

长江在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更多的是给我们带来了流域内外经济发展的机遇。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

3. 培养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3. 长江沿江地带的人口和城市分布4. 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5. 保护长江沿江地带生态环境的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生态环境问题。

2. 难点: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展示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资源、人口、城市和生态环境等情况。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典型生态环境问题。

3. 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探讨保护长江沿江地带生态环境的途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引发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

3. 案例分析:展示长江沿江地带的典型生态环境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长江沿江地带生态环境问题的途径和建议。

教学反思: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多媒体课件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资源、人口、城市和生态环境等情况。

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保护长江沿江地带生态环境的行动。

六、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灾害调查,如洪水、泥沙、污染等。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介绍长江沿江地带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3. 开展长江沿江地带环境保护主题活动,如征文、绘画、演讲等。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小组讨论等情况。

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岸地带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确认本区的位置、范围,并对地理位置进行简单评价。

(2)了解本区在地形、气候、自然资源、水运条件等方面的优越条件。

(3)分析说明长江沿江地带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

(4)获悉长江沿江地带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治理和保护的措施。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位置特点,总结自然条件优越性的能力。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相关资料及综合分析等地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和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2)培养正确的人地观。

2.教学重点、难点
(1)长江沿江地带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及其纽带和辐射作用。

(2)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3.教学方法
图文合一教学法、活动探究法
一、教学过程。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第一章:导言1.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概念、地理位置及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2 教学内容:长江沿江地带的定义与范围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与特点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重要性1.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通过展示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图,使学生对其地理位置有直观的认识视频资料:播放关于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状况的短片,帮助学生了解其在经济中的地位第二章: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环境2.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气候、地形、水文等。

2.2 教学内容:长江沿江地带的气候特点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特点长江沿江地带的水文特点2.3 教学方法:地图分析: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图,分析其地形、气候特点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水文特点第三章:长江沿江地带的农业生产3.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农业生产特点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长江沿江地带的农业生产条件长江沿江地带的主要农产品及特点长江沿江地带农业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3.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了解长江沿江地带农业生产的特点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讨论长江沿江地带农业生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第四章:长江沿江地带的工业发展4.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工业发展特点及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4.2 教学内容:长江沿江地带的工业基地特点长江沿江地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特点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4.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通过展示长江沿江地带的工业基地分布图,使学生对其工业发展有直观的认识数据分析:让学生通过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工业发展数据,了解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第五章: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保护5.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特点及面临的生态问题,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长江沿江地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2)掌握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3)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达程度及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运用数据和图表,探究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3)调查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状况,分析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兴趣和热爱;(2)增强学生保护长江、珍惜资源的意识;(3)培养学生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2)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3)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达程度及作用。

2. 教学难点:(1)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的分析;(2)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达程度及其作用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概况;(2)制作PPT和教学素材;(3)准备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课文;(2)收集关于长江沿江地带的资料;(3)准备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2)提问:你们对长江沿江地带有什么了解?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2)学生分享收集到的关于长江沿江地带的资料;(3)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1)讲解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2)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达程度及作用;(3)引导学生关注长江沿江地带的发展问题。

4.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3)讨论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达程度及其作用。

八年级最新地理教案-长江沿江地带5 精品

八年级最新地理教案-长江沿江地带5 精品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认识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让学生认识长江沿江地带区内主要地理差异,以及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认识长江对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和其他条件所形成的城市群和产业基地以及沿江地带南北的辐射作用。

4.认识长江沿江地带区域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5.了解长江沿江地带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生态问题与治理保护措施。

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地图,培养学生对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

2.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部分城市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表,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

3.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分区设色地形图,自然资源分布图以及长江上、中、下游景观图,对比分析和归纳本区内的区域差异,初步培养学生对比分析能力。

4.绘制“H”的经济格局图和长江干流略图等,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区域内协作、共同发展和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1.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地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

2.长江沿江地带的产业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地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谈话和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1.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软件。

2.中国地形图,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图、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图等。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播放《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纪实》片断让学生回忆并讨论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以及水灾的防治。

(学生回答略)2.经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指明长江在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更多的是给我们带来流域内外经济发展的机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江沿江地带。

板书: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讲授新课]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板书)(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在黑板前挂出大幅中国地形图或投影片,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回答下列问题:①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与区域形状。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设计二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设计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的
引入新课:
奥运火炬传递长江城市的情况
长江沿江位置、范围图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转折:我们所在的省份就位于长江沿江,引出福娃贝贝的家也在长江沿江。
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主画面:走进长江
赞美长江
探究长江
走进长江:从地形、气候、主要的河湖、资源四方面分析长江的自然条件
赞美长江:福娃贝贝从旅游、航运、灌溉、水能四方面分析长江优越的自然条件,主要是对经济的影响。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了解各要素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力
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
学习我们身边的地理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习:
巩固所学知识点
1、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东起________,西至四川_________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
2、地形以_______、_______为主,地势较为低平.
3、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其特点是:夏季_______冬季_______,四季分明;降水_______
4、本区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是我国地表水资源__________的地区
5、长江水运便利,有“_____________”之称.
教学
反思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班级
初二年级
时间
学科
地理
课题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课时
1课时
学习
目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知识目标:
①长江沿江地带得天独厚的位置

初中地理《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初中地理《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初中地理《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

3. 培养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提高地理观察力。

4. 增强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的开发与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与范围2. 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3. 长江沿江地带的人口与城市分布4. 长江沿江地带的开发与保护5. 地图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自然资源、人口与城市分布、开发与保护。

2. 教学难点: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图分析。

四、教学方法:1. 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特点。

2. 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城市和地区为例,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发展情况。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长江沿江地带的开发与保护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地图和教材,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和特点。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与城市分布,分析地图,引导学生掌握地理知识。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城市和地区,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发展情况。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长江沿江地带的开发与保护展开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长江沿江地带的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图,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自然资源、人口与城市分布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地图分析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对长江沿江地带开发与保护的认识。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长江沿江地带的城市、企业等,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第八章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

第八章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

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长江沿江地带的区域位置、范围。

(2)掌握本区地形类型、分布特点。

(3)掌握本区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4)掌握本区的河湖分布情况。

(5)认识本区的丰富的自然资源。

(6)认识本区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连接、纽带作用。

(7)理解沿江地带的辐射作用。

2、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地图,学生能够说明其范围和相对地理位置──沿长江地带分布的特点;并对本区域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做出简单的评价;初步培养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

(2)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表,说明长江沿江地带气候的特点,培养分析和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的分层设色地形图、自然资源分布图以及上、中、下游景观图片,对比分析及归纳本区内的区域地理差异,并初步培养对比分析的学习能力。

(3)通过学习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地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了解长江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培养学生从交通、商业贸易、高新技术、西部开发等方面综合分析其纽带与辐射作用的综合能力,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4)通过学习阅读材料《世界著名沿河产业带》,了解世界沿江经济的发展情况。

培养学生对比、分析、总结沿江产业的地理特征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经济的发展,体会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状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在进行小组学习中,体会小组的团结协作精神。

(3)在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的分析中,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的观念。

(4)通过对区域间相互联系的学习,提高学生彼此协作,共同学习的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区域位置的范围;认识本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正确认识长江沿江地带与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的经济格局;认识本区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难点:对本区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利用地形图等资料分析本区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优越性等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正确认识本区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初中地理《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初中地理《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和水系等。

2. 使学生掌握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和城市分布等。

3. 培养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生态环境问题。

2. 教学难点: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展示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生态环境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深入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关内容。

2. 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案例分析法教学。

3. 准备讨论题,用于小组讨论法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生态环境问题。

2. 讲授新课:详细讲解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生态环境问题。

3. 案例分析: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典型生态环境问题,如水污染、水土流失等,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办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5.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讲解长江沿江地带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教学内容的讲解是否清晰易懂,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学生的参与度如何,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等。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及特点。

2. 使学生掌握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

3. 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对区域地理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及范围2. 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3. 长江沿江地带的人口与城市分布4. 长江沿江地带的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5. 长江沿江地带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自然资源、人口与城市分布、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 教学难点:长江沿江地带的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以及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景观、自然资源、人口与城市分布等情况。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实践。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与城市分布、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以及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 案例分析:展示长江沿江地带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让学生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长江沿江地带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展开小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5.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长江沿江地带的重要性和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评估:观察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自然资源、人口与城市分布、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评估学生在分析长江沿江地带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时的思考深度和观点独到性。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考虑是否全面覆盖了长江沿江地带的相关知识点,难易程度是否适中。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第一章:导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概念及其在我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介绍长江沿江地带的定义。

2. 阐述长江沿江地带在我国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长江沿江地带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图片展示法:展示长江沿江地带的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的兴趣和好奇心的反馈。

第二章: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环境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气候、地貌等自然环境特点。

2. 分析长江沿江地带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环境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长江沿江地带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具体影响。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自然环境特点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的反馈。

第三章: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状况。

2. 培养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经济发展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长江沿江地带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特点。

2. 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长江沿江地带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特点。

2. 数据分析法: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具体影响。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经济发展状况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反馈。

第四章:长江沿江地带的文化特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文化特色。

2. 培养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教学内容】1. 介绍长江沿江地带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名城等文化特色。

初中地理《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初中地理《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初中地理《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初中地理《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地理《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图,能够说明其范围和相对地理位置——沿长江地带分布的特点;并对本区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做出简单的评价;2.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表,说明长江地带气候的特点;3.通过学习长江对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和沿江地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了解长江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4.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的分层设色地形图、自然资源分布图以及上、中、下游景观图片,对比分析及归纳本区内的区域地理差异,并初步培养对比分析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与气候2.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教学过程一、学生活动1.显示“长江沿江地带在中国的位置”图:说出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和形状2.显示长江沿江地带地形图(学生读地图册P34—35地形图):①说出长江沿江地带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沿长江地带分布)②分析长江沿江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性。

班级交流展示。

[CAI]显示: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1.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和形状2.地理位置优越——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过渡:长江沿江地带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学生活动]1.显示长江沿江地带地形图:①长江沿江地带的主要地形区并根据课本P88图8.19及图8.20概要描述长江上游与下游的地形特点。

②说出长江主要的支流、湖泊及其对长江水运的影响。

③针对长江沿江地带东西部地形上的差异,应采取不同的利用方式(完成课本P88活动1,2)2.显示“上海、武汉、重庆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①说出长江沿江地带的气候类型;②分析长江沿江地带气候特点。

《以河流为纽带的经济区域——长江沿江地带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

《以河流为纽带的经济区域——长江沿江地带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

《以河流为纽带的经济区域——长江沿江地带》导学案一、导入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孕育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长江沿江地带,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本节课将指挥同砚们探索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特点和发展现状。

二、目标1. 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 掌握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现状;3. 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优势和挑战;4. 思考长江经济带的未来发展方向。

三、导学1. 地理位置和特点长江沿江地带位于中国中部,横跨多个省份,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江西等地。

这一地区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适宜农业和工业发展。

同时,长江也是中国重要的水路交通干线,毗连着内陆和沿海地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2. 经济发展现状长江沿江地带以其发达的制造业和摩登效劳业而闻名。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拥有着全国最发达的金融、贸易和航运业;江苏、浙江等地则以纺织、电子、机械等产业为主,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条。

此外,长江沿江地带还具有较高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密集度,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人才流入。

3. 优势和挑战长江沿江地带的优势在于资源丰富、产业发达、科技创新能力强,但也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口过剩等挑战。

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解决环境问题、优化资源配置、增进人口流动,是长江沿江地带未来发展的关键。

4. 未来发展方向长江沿江地带应以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应加强区域合作,突破地区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更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推动长江经济带的整体发展。

四、小结长江沿江地带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深入了解了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特点、经济现状、优势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为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经济地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五、拓展1. 请同砚们结合自身所在地区,思考其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以河流为生命线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以河流为生命线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以河流为生命线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Teaching plan of the Yangtze River area along the river《以河流为生命线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自然条件。

2、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和经济发展的纽带作用和辐射作用。

3、长江沿江地带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保护的措施(二)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有关地图说明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经济的纽带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各种地图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原有知识、资料进行筛选、整合和分析的能力。

3、在小组讨论、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1、在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中,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的观念。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会小组的团结协作精神。

3、认识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树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2、认识长江沿江地带经济发展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3、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二)教学难点长江沿江地带经济发展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三、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及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四、教具准备有关课本插图、图像和影像资料以及多媒体教学软件。

五、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备注[新课导言]长江、黄河是我国的两条大河,前两节课我们认识了解了黄河流经的一个重要的地形区――黄土高原。

今天,我们再到长江的沿江地带去看一看(出示标题)。

(提问)大家看了图像资料后对长江沿江地带有什么感受(或有什么印象)?(归纳)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达,有哪些有利条件?经济发达与长江这条河流究竟有多大的关系?为什么说长江沿江地带是“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出示副标题)?让我们带着这些思考和疑问走进长江沿江地带去寻找答案。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3. 培养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3. 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4. 长江沿江地带的人文历史5. 长江沿江地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人文历史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难点:长江沿江地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长江沿江地带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典型实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探讨长江沿江地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长江沿江地带的概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和范围: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位置和范围。

3. 讲解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介绍长江沿江地带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特点等。

4. 讲解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资源利用、水质保护、生态修复等。

5. 讲解长江沿江地带的人文历史:介绍长江沿江地带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等。

6. 讲解长江沿江地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长江沿江地带面临的发展困境,探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7. 案例分析:选取长江沿江地带的典型实例,分析其可持续发展情况。

8.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长江沿江地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提出建议。

9. 总结发言:对长江沿江地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总结,强调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提出的建议的合理性。

3. 作业论文:评估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长江沿江地带(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设计邵艳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说出长江沿江地带的区域位置、范围,对本区的地理位置进行简单的评价。

2.在地形图上识别本区主要的地形类型,自己描述区域地形的特点。

3.从地形、气候、自然资源、水运条件等方面了解本区优越的自然条件。

4.通过运用地图使学生认识本区的地理位置,尝试分析本区位置的特点和优越性。

5.通过区内地理事物:地形、气候、自然资源和水运交通等分布的学习,将知识巩固在地图上,抓住分布的规律,认识本区自然条件的优势。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中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重点
1.在地图上指出长江沿江地带的区域位置、范围。

2.认识本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教学难点
1.对本区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认识。

2.学生利用资料分析本区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优越性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
长江流域教学挂图;资料片:“话说长江”;长江沿江地区不同的景观图片、自然资源分布图;相关教学课件等等。

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

通过阅读长
江沿江地带的分层设色地形图、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表、长江流域水系图、自然资源分布图,对比分析及归纳本区内的区域地理差异,并初步培养对比分析的学习能力。

归纳本区内的区域地理差异,并初步培养对比分析的学习能力。

外,在自然条件方面表现如何
呢?接下来我们要从本区的自
然条件表现来分析本区的自然
条件特征。

引导学生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地
形图、上海等三城市气温与降水
量统计图、长江流域水系图以及
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图。

思考下列问题:
①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和气候
有什么特点?
地形:长江沿江地带地势低平,
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平原面
积占到60%,远远高于我国平原
占12%的比例。

②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和气候
有什么特点?
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四
季分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
1000mm以上。

③长江主要的支流、湖泊数量如
何?长江的水运条件如何?长
江水能最丰富的河段是哪一河
段?
河湖:河湖、支流众多,地表水
资源丰富、航运发达,上游水能
丰富。

④长江沿江地带有哪些自然资
源?
资源:煤、铁、天然气等矿产丰
富,水能资源丰富,该地带水电
站、火电站众多。

上海一带能源
矿产相对贫乏,为弥补这一不
足,我国在这里建设了秦山一
期、二期核电站工程。

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你是长江沿
线某市市长,你会怎样利用当地
优越的自然条件呢?
请同学分组从
“地形特征”、
“气候条件”、
“资源条件”和
“长江水运、水
能条件”等方面
(课前已经安
排),分析本区的
自然条件的特
征。

学生回答略。

课堂小结
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其发展提供了基础,使本区成为我国近代工业的摇篮。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和中心,汉口成为内地的工业中心,特别是1982年以来,改革开放和沿海战略的实施,给本区带来了新的机遇。

长江沿江地带
在全国经济区域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练习:
1、范围:
东起_____、西至四川______。

东西绵长______千米;
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_________千米范围内。

2、自然条件:
㈠、地形和地势:地势总的看来比较____,
以____和________为主。

㈡、气候和干湿地区:长江沿江地带属___________气候,夏季____,冬季____,四季____;降水____,属____区。

㈢、河、湖、水资源:受地形和气候影响,____稠密,____众多,是我国______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作业
1、长江沿江地带地势,以和为主。

2、长江沿江地带属于气候,夏季,冬季
四季分明;,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

3、长江沿江地带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江西的钨矿,湖南的锑矿,
的铅锌矿,江西的铜矿等地
板书设计:
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长江沿江地带
优越的地理位置
1、沿长江东西带状分布的地理区域
2、长江纵贯东西,航运发达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1、地势低平,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2、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
3、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
4、自然资源丰富
第八章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长江沿江地带
(第一课时)
教案
教学设计者
扎旗第五中学
邵艳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