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原文、赏析

合集下载

《送别》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别》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别》原文及翻译赏析《送别》原文及翻译赏析《送别》原文及翻译赏析1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作者介绍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译文两条英雄好汉在此处激烈战争,一决雌雄。

顿时间,赤壁的江面上楼船遮天盖地。

漫天的烈火把云海都映烧得通红,那是周瑜用火攻把曹操击败。

你马上就要高飞远走,到那个世外桃源游山玩,你也会看到那场大战留下的残酷遗迹。

你要详细地把你看到的一切写信来告诉我,我想我肯定会被你的描述而壮怀激烈,万分感动。

注释⑴二龙:指曹操和周瑜。

二龙争战,是魏吴相持的象征。

⑵鲸鲵:大鱼名,比喻吞食小国的不义之人。

《送别》原文及翻译赏析2原文:渡荆门送别朝代:唐朝作者:李白流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连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及注释:译文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那古时楚国之地游历。

重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流进了广阔无际的原野。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彩变幻无穷结成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注释⑴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山形上合下开,状若门.⑵远:远自。

⑶楚国:楚地,今湖北、河南一带。

其地春秋、战国时属楚国境域。

⑷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⑸江:长江。

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⑹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

下:移下,下来。

⑺海楼:海市蜃楼,海市蜃楼,亦称“蜃景”,是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赠友送别诗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赠友送别诗

常用手法
直抒胸臆 情景关系 比喻、拟人、夸张、借代 虚写(虚实结合) ……
温故而知新1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 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 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真题1
(2022·全国乙卷)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 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 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 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 长安在Hale Waihona Puke 边。(2022·全国乙卷)
译文: 在做官之前,像虞卿和魏齐,这是从小的穷朋友,算
是很早的了;在穷困中,像韩信和南昌亭长之间寄食交 往的穷朋友,也算是很早的了。
金秋八月送你离去,在这芦花被风吹动的飒飒 声中我更觉忧愁。
远眺你的船帆已经看不见了,只有日暮下的长 江独自流淌。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
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
正与这美景相称。
CB.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陵“》友中人也的曾风使采用正。与这美景相称”错误。三、 D四.诗句中的前意后思两是次:那使里用的“美君景”一,都直是为指世即人将所离称别道的,友人, 含你义到并了无蜀不中同地。区也一定会说风景很美。诗中
2.请简要赏析诗的颈联。
颈联借景抒情,
寒夜里,一束暗淡的灯火映照着蒙蒙的夜雨, 竹林深处,似飘浮着片片烟云。孤灯、寒雨、浮 烟、湿竹,四个意象是多么凄凉。诗人写此景正 是借以渲染伤别的气氛。其中的孤、寒、湿、暗、 浮诸字,都是得力的字眼,

杜甫《日暮》原文译文鉴赏

杜甫《日暮》原文译文鉴赏

杜甫《日暮》原文|译文|鉴赏《日暮》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作者没有直接表露自己的怀乡、思乡之怨,但读来却更觉凄楚悲凉,其含蓄之美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日暮》吧。

《日暮》原文唐代:杜甫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译文及注释译文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各自关上了柴门。

风清月朗自是一个迷人的夜晚,可这优美的山川不是自己的家园。

泉水从石壁上潺潺流过,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

花白的头发与明亮的灯光辉映,灯花何必溅着斑斓的火花报什么喜讯。

注释故园:故乡。

石泉流暗壁:即暗泉流石壁。

草露滴秋根:即秋露滴草根。

秋根:秋天的草根。

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鉴赏《诗经》里有一个很美的篇章,说:“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这是讲一个村庄里的妇人,在黄昏的时候,看到家里的鸡跳上了鸡舍,羊牛也被赶着慢慢从田地里回来,整个村子都在准备着休息,一派安宁,她思念起远方服役的丈夫,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家来。

杜甫这首诗,也是写了黄昏时分村庄里的景象。

这个村庄是他流寓不定时暂住的,他看到美好的、安详的村庄,心中也像那个遥远时代的妇人一样起了思念,他思念的是离开已久的故乡。

正如眼前的暮色一样,他的人生也已走到了黄昏,白头明灯相对,人世的冷暖苍凉充盈于胸中,不愿、也不忍去仔细思量。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因为《诗经》里有那“日之夕矣,羊牛下来”的句子,诗人对眼前的场景便有所会心,写下了“牛羊下来久”的开头,将全诗引入古朴安雅的境界。

羊儿、牛儿,三三两两,“咩咩哞哞”,一声远一声近地叫着,闲散地往村子里回来。

诗人添了一个“久”字,来述说它们行走的缓慢和悠闲。

各家各户的柴门都已经关上了,西边的最后一道夕阳也从柴门上扫过,天地都安静下来,等待着进入黑夜。

不一会儿,家家点上了灯,人们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或者谈天说地,或者灶前忙碌,或者给牛喂草,或者温酒准备喝上一杯。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理解《送别》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理解《送别》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理解《送别》含答案(2022·新高考全国Ⅱ·高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别李白[唐代]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2.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B2.①寓情于景:诗人送别友人,遇芦花飒飒作响,离愁更甚,此景烘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依依不舍的离情。

②以景结情:诗人以消失不见的船帆和“空自流”的长江之景作结,孤寂凄冷的意境更加衬托出离愁别绪的浓重。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

B.“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错,结合“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分析,只是说即将去的那里的风景一直为世人所传颂,友人到了一定会很喜欢,没有选项中意思。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分析写作技巧的能力。

“飒飒芦花复益愁”意思是说在这芦花被风吹动的飒飒声中我更觉忧愁,写秋天送别友人,本就依依不舍,兼之萧瑟凄凉的景象,心情愈加惆怅哀愁。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渲染悲伤的气氛,一派衰败的景象中,诗人因离别而伤感的情绪浓重,可见友情之深厚,难舍难分。

结尾“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写远眺友人的船帆已经看不见了,只有日暮下的长江独自流淌,以景结情,委婉含蓄,诗人远望友人离去,直至船帆消逝于视线,可见遥望时间之长久,以杳无踪影的船帆和一去不复返的长江水作结,景象中融入了诗人万般情结,与友人分别后的孤独寂聊凄冷的心境让读者能够以形象的画面中身临其境,更加衬托出离愁别绪的浓重,极具感染力。

李白送别诗解析

李白送别诗解析

李白送别诗解析李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晚年流落边疆,写下了许多蕴含离别之情的诗篇。

其中《送别》一首,是李白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首离别诗。

这首诗深刻地表达了人在离别时的无奈与悲怆之情,对于描绘唐代人物形态和离散生活的文学史研究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从意境、语言、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解析。

意境李白的这首《送别》,从第一句便营造出了苍凉和离别的气氛:“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 诗中一字一句,自然铺陈,深入人心。

整首诗无论从描写手法还是诗歌语言,都概括了离别带来的各种情感,折射出了作者的哀思和离愁。

诗中《惟见长江天际流》、《日暮客愁思故乡》、《明月来相照,金樽消旧梦》等句,则将整个作品的氛围推至高潮。

长江天际流淌的是心灵的离别,日暮客愁则刻画了主人公在异乡所感受的孤独,而明月的照耀和金樽的抚慰则细腻地表达了主人公的离愁。

语言李白的语言流畅深刻,表现了唐代诗歌的一些特征,如繁琐而有味道的词汇,平仄婉转的韵律和形象思维。

其中“天长路远魂飞苦”一句,意境深远,抒发了主人公离散时心理的内疚和惆怅。

同时,“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则深情悠长,表达了主人公的深情与离愁。

整首诗充满了移情和文学韵味,并且篇幅不比长篇叙事诗短,可谓是一篇完整的抒情诗篇。

写作手法李白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和形象思维来表达作者对离别的感悟。

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运用了“春风绿”和“明月照”这两项广为人知的意象和象征,将离别的哀愁和流连的感慨融合在了一起。

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则直接将白发与“缘愁如长”联系在一起,表达了深邃的内涵。

在诗歌结构方面,李白将整个作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前两句组成,表达出主人公与恋人的分别,第二部分通过描述主人公沉溺于乡思之中,表达出他的无奈和愁绪;第三部分突然转折,用“明月”和“金樽”两个意象进行撰述,表达了主人公的愁和离别。

结束语李白的《送别》是一篇篇篇哀婉,情感真挚的离别诗。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 诗歌十三题材之送别诗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 诗歌十三题材之送别诗
不及而及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经典会:送灵澈上人
白话译文
请朗读原诗及译文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苍翠的丛林掩映着竹林寺,远远地传来黄昏的钟鸣声。 身背斗笠在夕阳的映照下,正独自沿着青山走向远方。
明晰题材特征
洞悉内容情感
内容: 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君臣官场赠别,有市井朋友相别,有亲人、情 人送别。 情感: ①送亲友离开之时,对亲友的不舍与伤感;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②与亲友离别之后,对亲友的思念与牵挂; [别有相思处,啼乌杂夜风。(隋•尹式)]
洞悉内容情感
③送亲友升迁之时,对亲友的祝福与勉励;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④送亲友贬谪之时,对亲友的劝慰与同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⑤当长辈送晚辈时,常有叮咛、叮嘱之情; [明年榜上看名姓,杨柳春风正似今。(苏辙·送王适徐州赴举)]
其他如李商隐《雨中长乐水馆送赵十五滂不及》、顾非熊《下第后送 友人不及》、许浑《乘月棹舟送大历寺灵聪上人不及》都表达了送朋友不 及的遗憾。也有如杜甫《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
为面别,情见于诗》一类题式,诗中“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 饯迟”句追叙了没有能亲自送行的悔恨。
不及而及
不及之情
生动活泼地写出了送别友人时无钱买酒的遗憾,也一语道出了酒对于离别
的重要意义。但正如杜甫诗中所言“万感集清尊”,盛唐文人明显对酒
有更深刻的体会和理解。盛唐送别诗中的酒,也正因为承载了更多的主观 情感内容,已然摆脱了送别仪式的工具属性,成为诗歌当中的重要意象。
送别之酒

《杜甫诗选日暮》(杜甫)原文及翻译

《杜甫诗选日暮》(杜甫)原文及翻译

《杜甫诗选日暮》(杜甫)原文及翻译杜甫诗选日暮杜甫系列:杜甫诗选|杜甫诗集杜甫诗选日暮1【原文】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2繁。

【注释】1日暮:大历二年(767)秋,杜甫流寓夔州,写下了这首诗。

2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说。

【译文】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柴门紧闭。

夜晚凉风习习,明月高悬空中,这里的景色宁静迷人,可惜不是我故乡的风物。

清幽的泉水在石壁上流淌,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

明亮的烛光照着我满头的白发,使我倍感凄凉,这时灯芯结花,又能预报什么喜讯呢?【赏析】此诗作于诗人流寓夔州期间。

「牛羊下来久」一句,化用《诗经》中的句子:「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一个「久」字,将山村傍晚时分的宁静之态描摹了出来。

而「各已闭柴门」,又使人联想到了家家户户的欢乐气氛。

此两句隐隐透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接着,诗人描写了晚风清凉、明月皎洁的山川之景。

凝望着眼前的美景,诗人思念故乡的愁怀被触动了,思绪也随之飘回了遥远的故乡:家乡如今变成了什么样子呢?那里的风景还像我当初离开时那样吗?这里虽然景色宜人,可终究不是我的故乡啊!此联由景入情,将诗人深切的思乡情怀抒发了出来。

夜深了,诗人的心情仍无法平静,他带着浓重的乡愁在山路上徘徊。

清冷的月色照着山川,幽深的泉水在石壁上缓缓流淌,晶莹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好似游子的眼泪。

这凄清的意境让人顿感悲凉。

终于,诗人掉头回到了自己的住所,挑灯独坐,内心却愈加忧伤。

诗人在偏远的巴蜀之地漂泊了近十年,如今已是年老多病之身,头发白了,牙齿落了,可归乡之期遥遥,他看着眼前斑斓的「花烬」,非但不觉欢欣,反而倍感凄凉。

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晚年漂泊异乡的辛酸之情和凄苦心境,令人叹息。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评论杜诗说:「情语能以转折为含蓄者,唯杜陵居胜。

」此言恰好阐释了本诗的艺术特色。

诗中没有正面抒发诗人晚年思念故园的悲苦情绪,而只在结尾处委婉道出,可谓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赏析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赏析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赏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赏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绪。

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饯别王十一南游⑴望君烟水阔⑵,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⑶,青山空向人⑷。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⑸。

谁见汀洲上⑹,相思愁白蘋⑺。

【注释】⑴饯别:设酒食送行。

王十一:名不详,排行十一。

⑵烟水:茫茫的水面。

⑶飞鸟:比喻远行的人。

没何处:侧写作者仍在凝望。

没:消失。

⑷空向人:枉向人,意思是徒增相思。

⑸落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

五湖:这里指太湖。

此句与下面“谁见”两句均出自梁朝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蘋,落日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

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⑹汀(tīng)洲:水边或水中平地。

⑺白蘋(pín):水中浮草,花白色,故名。

【白话译文】望着你的小船驶向茫茫云水,频频挥手惜别泪水沾湿佩巾。

你像一只飞鸟不知归宿何处,留下这一片青山空对着行人。

江水浩浩一叶孤帆远远消失,落日下你将欣赏着五湖之美。

谁能见我伫立汀洲上怀念你,望着白蘋心中充满无限愁情。

【赏析】这首送别诗,着意写与友人离别时的心情。

诗人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绪。

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诗题虽是“饯别”,但诗中看不到饯别的场面,甚至一句离别的话语也没有提及。

诗一开始,他的朋友王十一(此人名字不详)已经登舟远去,小船行驶在浩渺的长江之中。

诗人远望着烟水空茫的江面,频频挥手,表达自己依依之情。

此时,江岸上只留下诗人自己。

友人此刻又如何,读者已无从知道,但从诗人送别的举动,却可想象到江心小舟友人惜别的情景。

笔墨集中凝炼,构思巧妙。

诗人以“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浓墨渲染了自己送别友人时的心情。

他没有直抒心中所想,而是借送别处长江两岸的壮阔景物入诗,用一个“望”字,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为一体,让江中烟水、岸边青山、天上飞鸟都来烘托自己的惆怅心情。

《送别》原文及赏析

《送别》原文及赏析

《送别》原文及赏析《送别》原文及赏析《送别》原文及赏析1送别送别一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别二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翻译/译文送别一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你如今住在哪儿?你说因为过得不好,要到终南山边疆那边隐居。

只管去吧,我不再多问,那白云没有穷尽的时候。

送别二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注释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赏析/鉴赏送别一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

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

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里一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里只是一语带过,更见人物的飘逸性情,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第一句叙事。

“饮”是使动用法,“使……饮”的意思。

一开始就写饮酒饯别,是点题。

第二句设句,问君到哪里去。

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话,过渡到写归隐。

这一质朴无华的问语,表露了作者对友人关切爱护的深厚情意。

送别者的感情起始就渗透在字里行间。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不得意”三字,显然是有深意的。

不仅交待友人归隐的原因,表现他失意不满的情绪;同时也从侧面表达诗人自己对现实愤懑不平的心情。

这三字是理解这首诗题旨的的一把钥匙。

诗人在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后,劝慰道:“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寻问了。

登黄鹤楼原文,翻译,赏析

登黄鹤楼原文,翻译,赏析

登黄鹤楼原文,翻译,赏析登黄鹤楼原文,翻译,赏析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黄鹤楼/登黄鹤楼原文,翻译,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鹤楼/登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翻译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注释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

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乘:驾。

去:离开。

空:只。

返:通返,返回。

空悠悠:深,大的意思悠悠:飘荡的样子。

悠悠:飘荡的样子。

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

川,平原。

历历:清楚可数。

汉阳:地名,在黄鹤楼之西,汉水北岸。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乡关:故乡家园。

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分联详析首联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颔联。

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是人非、鹤去楼空。

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赠孟浩然》原文及翻译赏析

《赠孟浩然》原文及翻译赏析

《赠孟浩然》原文及翻译赏析《赠孟浩然》原文及翻译赏析《赠孟浩然》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

此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表达作者的深切敬慕之情。

首联点明题旨,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

中间两联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赠孟浩然》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赠孟浩然》原文及翻译赏析 1【作品简介】《赠孟浩然》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首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

诗的风格自然飘逸,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白与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全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

首联点题,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二、三两联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尾联直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抑止。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站”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赠孟浩然》作者: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解】1.孟夫子:指孟浩然。

夫子,一般的尊称。

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孟浩然离开长安回到襄阳隐居之后。

2.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说孟“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

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3.红颜句:意谓从青年时代起就对轩冕荣华(仕宦)不感兴趣。

4.白首:白头,指老年。

5.醉月句:月下醉饮。

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

曹魏时徐邈喜欢喝酒,称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

中:读去声,动词,“中暑”、“中毒”之“中”,此为饮清酒而醉,故曰中圣。

释源:《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

……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

专题09 诗歌阅读(古诗)- 十年(2014-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 (全国通用)(学生卷)

专题09 诗歌阅读(古诗)- 十年(2014-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 (全国通用)(学生卷)
城中闲游 (唐)刘禹锡 借问池台主,多居要路津。
千金买绝境,永日属闲人。
竹径萦纡入,花林【注】本诗作于使人被贬归来,闲居洛阳时。
12.下列诗歌选集中,可能收录本诗的一项是( )(1 分)
A.《古诗源》B.《乐府诗集》 C.《唐宋近体诗集》 D.《万首唐人绝句》
13.以下对本诗风格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2 分)
(2021 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示儿子 陆游
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 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今相付,热读周公七月诗。 【注】七月诗:指《诗经·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 B. 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 C. 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 D. 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 16. 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2020 年】 (2020·新课标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① 陈师道
侧径篮舁两眼明②,出山犹带骨毛清③。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注释】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暮的师长。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 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土形象。 B. 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 C. 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 D. 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 15. 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2021·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孟浩然著名的诗赏析5篇

孟浩然著名的诗赏析5篇

孟浩然著名的诗赏析5篇晚唐文人对孟浩然的接受与传播转向了对他高洁穷蹇寒士形象的接受与传播。

他们对孟浩然穷蹇的寒士形象的接受与传播,大都体现在一些零散的诗文当中。

主要是以皮日休为代表的一些晚唐诗人。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孟浩然著名的诗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彭蠡湖中望庐山朝代:唐朝|作者:孟浩然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彭蠡湖中望庐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古。

此诗是作者漫游东南各地、途经鄱阳湖时的作品,写在鄱阳湖中远望庐山的情景。

开篇写因天风将至,舟子将船泊子湖中,接写庐山的壮丽景象,见景生情,想起了古时的隐士高人而感叹自己为行役所缚,盼望将来也能远离尘俗以山水为侣。

全诗格调雄浑,气势磅礴,表现了孟诗“冲淡中有壮逸”的一面,也体现出典型的盛唐气象。

秋宵月下有怀朝代:唐朝|作者: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秋宵月下有怀》这是唐代孟浩然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凝视那一轮明月时的感怀,触景生情,流露出诗人心中的闲愁。

送陈七赴西军朝代:唐朝|作者:孟浩然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送陈七赴西军》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五言律诗,是《全唐诗》的第159卷第19首。

此诗赞扬陈七素有大志,一闻国家有难,即从戎请缨,万里赴边。

歌词中处处流露出浑健壮逸的意境,既有称颂又有勉励,既饱含怨恨又无迹可寻,表现了诗人关心国事的感情,预祝友人早日凯旋,也抒发出诗人对明主弃才,友人失意的愤慨。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朝代:唐朝|作者:孟浩然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

江上空裴回,天边迷处所。

郡邑经樊邓,山河入嵩汝。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原文翻译及注释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原文翻译及注释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原文翻译及注释《送辛大之鄂渚不及》原文翻译及注释《送辛大之鄂渚不及》作品介绍《送辛大之鄂渚不及》的作者是孟浩然,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59卷第21首。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原文送辛大之鄂渚不及作者:唐·孟浩然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

江上空裴回,天边迷处所。

郡邑经樊邓,山河入嵩汝。

蒲轮去渐遥,石径徒延伫。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注释①鄂诸:《舆地纪胜):“在江夏西黄鹄矶上三百步,隋立鄂州,以诸故名。

”《楚辞·涉江》:“乘鄂诸而反顾兮。

”其地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西长江中。

李景白日:“宋本、《英华》、汲本无‘之鄂清’三字,据删。

……本诗所言樊邓、篙汝,均在襄阳之北。

鄂洁非是。

”(《孟浩然诗集校注》)按,李景白说是。

②绪:全诗校:“一作余。

楚词曰:眇眇兮愁予。

余、予,唐韵并有上声。

或改绪,非。

”③空:全诗校:“一作久。

”④宋玉《高唐赋》:“风止雨霁,云无处所。

”⑤.樊邓:指樊城、邓州。

按,唐襄州有邓城县,即古樊城。

唐邓州治所在今河南邓县。

句中“郡,,指邓州,“邑”指邓城(樊城)。

⑥山河;全诗校:“一作云山。

”嵩汝:指嵩山、汝水。

⑦延伫:延颈伫望。

《楚辞·离骚》:“延伫乎吾将返。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作者介绍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

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

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

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

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

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

送魏二全文翻译赏析

送魏二全文翻译赏析

送魏二全文翻译赏析送魏二全文翻译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送魏二全文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王昌龄诗鉴赏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

(从“橘柚香”见出)送别魏二在一个清秋的日子。

饯宴设在临江的高楼上,空气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

这一切因为朋友即将离别而变得尤为美好。

这里叙事写景已暗含依依惜别之情。

首句“醉”字,暗含“酒深情亦深”之意。

次句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逼人的“凉”意,虽是身体的感觉,却也双关着心理的感受。

“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悠然而至之感,恰切地表现出秋风秋雨的特点。

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运用皆妙,耐人涵咏。

按通常作法,后二句应归结到惜别之情。

但诗人却宕开一笔将眼前情景推开,以“忆”字勾勒,从对面生情,为友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称潇湘)之上,那时风住雨收,一轮孤月高悬,环境如此凄清,友人恐难成眠吧。

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此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

诗人从视(月光)听(猿声)两个方面勾勒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

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

因此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末句的“长”字描摹猿声相当形象,使人想起《水经注·三峡》关于猿声的描写:“时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长”字作韵脚用在此诗之末,更有余韵不绝之感。

诗的前半部写实景,后半部为虚拟,它借助想象,扩大意境,深化主题,通过造境,“道伊旅况愁寂而已,惜别之情自寓”(敖英评,《唐诗绝句类选》),“代为之思,其情更远”(陆时雍《诗镜总论》)。

李白《送别》全诗鉴赏

李白《送别》全诗鉴赏

李白《送别》全诗鉴赏
李白《送别》全诗鉴赏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送别
李白
寻阳五溪水,沿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①云帆:帆船。

七言古诗《送别》是一首送行诗,唐肃宗至德元载(公元756年)作于浔阳。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这两句是说,友人离去,诗人仍站在江边望着远去的帆船,直到看不见为止;这时,天色已晚,只有长江在那里空荡荡地东流而去,显出诗人的惆怅之情、愁怨心绪。

这两句,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二句,写景相近,但“黄鹤”诗乃作于诗人年轻快意的时候,与孟浩然的分手是愉快的分手,没有忧伤,而且诗人对扬州之行还十分向往。

这首诗却不同,那是在诗人政治上失意之后,隐居庐山之时,愁怨占了主导地位,而诗的意境全
为愁所笼罩,写景亦觉昏暗、阴沉,内含愁怨。

王维伤感送别诗

王维伤感送别诗

王维伤感送别诗王维伤感送别诗王维是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王维伤感送别诗,欢迎阅读。

1、《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2、《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3、《送丘为落第归江东》传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尔不能荐,羞称献纳座。

4、《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5、《熊九赴任安阳》魏国应刘后,寂寥文雅空。

漳河如旧日,之子继清风。

阡陌铜台下,闾阎金虎中。

送车盈灞上,轻骑出关东。

相去千馀里,西园明月同。

6、《送李员外贤郎》少年何处去,负米上铜梁。

借问阿戎父,知为童子郎。

鱼笺请诗赋,幢布作衣裳。

薏苡扶衰病,归来幸可将。

7、《送张五归山》送君尽惆怅。

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

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

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

岂令心事违。

8、《送友人前归》万里春应反,三江雁亦稀。

连天汉水广,孤客郢城归。

郧国稻苗秀,楚人范米肥。

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菜衣。

9、《送杨少府贬郴州》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10、《齐州送祖二(一作送别)》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

为报故人憔悴尽,如今不似洛阳时。

11、《送沈子福归江东》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春归。

12、《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相关阅读:王维人物生平】王维于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在蒲州(今运城永济市)。

王维才华早显,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王缙幼年均聪明过人。

是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

《送杨子》译文及赏析-《送杨子》全文注释

《送杨子》译文及赏析-《送杨子》全文注释

《送杨子》译文及赏析-《送杨子》全文注释《送杨子》是由岑参所创作的,作者喝得酩酊大醉,又“马上赠鞭”以示纪念,表达了豪迈豁达之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送杨子》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送杨子》唐代:岑参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添壶酒,临岐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家圆。

《送杨子》译文渭城边上我们纵酒言别,在酒坊里长醉而不能入眠。

满树的梨花就像积雪那样洁白,千万条的杨树叶恰似那缕缕青烟。

惜别间我们饮尽了壶中的美酒。

临分别时,送上策马的长鞭。

盼望着你到达颍上,那时候新月也应该变圆了。

《送杨子》注释斗:计容积的量器,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这里形容饮酒之多。

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垆头:酒坊,酒家。

《送杨子》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溶情于酒,又寄情于景。

雪、杨叶、马鞭、壶醑和新月,这些都是送别的意像。

雪花是寒冷的,冬天才有;梨花是温暖的,春天才有。

作者用雪来比喻梨花,希望自己的浓浓深情能像春天的梨花一样。

作者对朋友的依依不舍惜别之情,体现对友人豪迈豁达的祝愿。

首联“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描写的是送别的地点以及送别酒宴的热闹场景。

诗人以被送行人的目的地起兴,宕开一笔,铺陈叙述。

李白在送别友人的宴席上喝得是酩酊大醉,这是李白对朋友的不舍,也是李白个性的写照。

酒是李白诗文的一大母题,诗人感情或是因酒而生或是借酒浇愁,酒早已成为了李白诗的象征。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又或是“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甚至有直接以酒肆之名为诗题的《金陵酒肆留别》,“白门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问取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酒的意象在李白诗中大量出现。

颔联“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此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梨花喻雪,在古代诗文中多有出现,同样出名的还有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李商隐春雨带拼音版古诗赏析

李商隐春雨带拼音版古诗赏析

李商隐春雨带拼音版古诗赏析李商隐春雨带拼音版古诗赏析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商隐春雨带拼音版古诗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商隐春雨带拼音版古诗赏析篇1chūn yǔ春雨lǐ shāng yǐn李商隐chàng wò xīn chūn bái jiá yī ,bái mén liáo luò yì duō wéi 。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hóng lóu gé yǔ xiāng wàng lěng ,zhū bó piāo dēng dú zì guī 。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yuǎn lù yīng bēi chūn wǎn wǎn ,cán xiāo yóu dé mèng yī xī 。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yù dāng jiān zhá hé yóu dá ,wàn lǐ yún luó yī yàn fēi 。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古诗春雨李商隐赏析这首诗是借助飘洒的春雨,抒发怅念远方恋人的情绪。

开头先点明时令,再写旧地重寻之凄怆,继而写隔雨望楼,寻访落空之迷茫,终而只有相思相梦,缄札寄情。

一步紧逼一步,怅念之情恰似雨丝不绝如缕。

诗的意境、感情、色调、气氛都是十分清晰明丽,优美动人。

“红楼隔雨”与“珠箔飘灯”二句,简直是一幅色彩明丽的图画。

李商隐的诗歌擅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意象来展示诗人心灵中最美丽的东西。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翻译以及赏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翻译以及赏析关于诗人李白,我们并不陌生。

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李白的诗歌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而以下也是李白的名作之一,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翻译以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注释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中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之:往、到达。

广陵:江苏省扬州市。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⑶烟花:指暮春浓艳的景色。

下:顺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指帆影消失。

碧空:一座“碧山”。

⑸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6)广陵:即扬州。

(7)天际:天边。

⑻西辞:孟浩然由武昌去扬州,是由西往东,所以说“西辞”。

辞:告别。

赏析一“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

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

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广陵,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

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

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

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原文
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

江上空裴回,天边迷处所。

郡邑经樊邓,山河入嵩汝。

蒲轮去渐遥,石径徒延伫。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

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

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创作背景:辛大,指辛谔,他原和孟浩然一样,怀才不遇,隐居西山。

这次当是去应征聘的,孟浩然没赶上为他送行,因作此诗。

译文
为你送行没赶上相见,黄昏中独自一人愁绪万千。

久久地徘徊在江边,你的去处已经茫茫一片。

看不见路过的樊城邓县,只有白云融入汝水飘上嵩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