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20111129_分析《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20111129_分析《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思考三: 第1段引出论说中心的手法极富理性,辩 证有力,但是,运用层进式也好,运用正 反对比也好,而从逻辑上来说,用的都是 直接推理的方式,而唯独对“人皆有不忍 人之心”这一观点不惜调动了“例证法” 和“正反对比法”展开了全面而深刻的论 证,这是为什么?你从孟子所运用的“例 证法”的论证中能得到一个怎样的启示?
整体感知
“四心”
“四端”
“四德”
• 思考一:在孟子看来,作为“人”,我们每个
人都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那么, 我们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是不是就已 经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了?纵观全文, 孟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 • ——不是。“‘仁义礼智’四种发端”并不等于 “仁义礼智”,只是说我们具备了达到“仁义礼 智”境界的潜能。 • ——在孟子看来,我们要达到“仁义礼智”的境 界,至少要做到六个方面:①要“扩而充之”, ②要“存之”,③要“求”之,④要“反身而 诚”、“强恕而行”,⑤要“熟之”,⑥要不 “自暴自弃”。
思考二: 从课文所选的6段选文来看,课题就是全篇 所阐发的中心,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本来就 都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而且 它就好像每个人都有四肢一样。那么,孟子 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或者说是运用了怎样的 手法来引出这个中心的?
一、层进式的手法引出论说中心的。
首先提出一个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 种“不忍人之心”就是“恻隐之心”,既然人皆 有“恻隐之心”,那么,就会有“因自身的不善 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的“羞惡之心”; 因而也就会有“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因 而也就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了。这里用 的都是直接推理的逻辑手法,层层推进,一步步 逼近论说中心,这种运用层进式手法引出论说中 心的手法是理性极强的一种手法,非常值得我们 去学习和借鉴。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说课稿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说课稿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文章选自《孟子》,集中阐述了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强调了仁义礼智是人本身所固有的道德品质,只要努力扩充和培养,就能够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本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孟子的思想体系,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人性的本质和道德的价值,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经过了高一阶段的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先秦诸子的思想,学生可能还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

同时,由于时代的差异,学生在理解孟子的“性善论”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理解孟子“性善论”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翻译、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孟子思想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孟子“性善论”的内涵,掌握文中的重要文言知识。

学习孟子运用比喻、举例等论证方法进行说理的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孟子的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理解其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帮助学生克服时代差异,深入理解孟子的道德观念。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案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案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案第一章:仁的探讨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仁的概念和内涵让学生认识到仁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如何实践仁1.2 教学内容仁的定义和内涵仁在个人修养和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仁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仁的定义和内涵案例分析法:分析仁在个人修养和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小组讨论法: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仁第二章:义的解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义的概念和内涵让学生认识到义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如何实践义2.2 教学内容义的定义和内涵义在个人修养和社会公正中的作用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义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义的定义和内涵案例分析法:分析义在个人修养和社会公正中的作用小组讨论法: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义第三章:礼的探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礼的概念和内涵让学生认识到礼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如何实践礼3.2 教学内容礼的定义和内涵礼在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中的作用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礼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礼的定义和内涵案例分析法:分析礼在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中的作用小组讨论法: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礼第四章:智的探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智的概念和内涵让学生认识到智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如何实践智4.2 教学内容智的定义和内涵智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智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智的定义和内涵案例分析法:分析智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小组讨论法: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智第五章:五行相生相克与人的性格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五行相生相克的概念和内涵让学生认识到五行相生相克与人性格的关系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五行理论来调整自己的性格5.2 教学内容五行相生相克的概念和内涵五行与人性格的关系如何根据五行理论来调整自己的性格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五行相生相克的概念和内涵案例分析法:分析五行与人性格的关系小组讨论法:讨论如何根据五行理论来调整自己的性格第六章:信的重要性与实践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信的概念和内涵让学生认识到信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如何实践信6.2 教学内容信的定义和内涵信在个人修养和社会信任中的作用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信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的定义和内涵案例分析法:分析信在个人修养和社会信任中的作用小组讨论法: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信第七章:孝道的传承与实践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孝道的概念和内涵让学生认识到孝道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如何实践孝道7.2 教学内容孝道的定义和内涵孝道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孝道讲授法:讲解孝道的定义和内涵案例分析法:分析孝道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小组讨论法: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孝道第八章:中庸之道的理念与实践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中庸之道的概念和内涵让学生认识到中庸之道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如何实践中庸之道8.2 教学内容中庸之道的定义和内涵中庸之道在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中的作用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中庸之道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庸之道的定义和内涵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庸之道在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中的作用小组讨论法: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中庸之道第九章:道德修养与人生哲学9.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道德修养的概念和内涵让学生认识到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道德修养道德修养的定义和内涵道德修养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如何进行道德修养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道德修养的定义和内涵案例分析法:分析道德修养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小组讨论法:讨论如何进行道德修养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前九章的内容让学生反思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和实践的热情10.2 教学内容对前九章内容的回顾和总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和实践的热情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回顾和总结前九章的内容小组讨论法: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分享和展示: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和实践经验,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热情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仁的探讨:理解仁的定义和内涵,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仁。

高二语文《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案范文

高二语文《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案范文

高二语文《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案范文教案范文如下:教案标题:高二语文《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学目标:1. 了解仁义礼智的含义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2. 掌握相关词语的词义和用法;3. 运用仁义礼智的原则进行反思和行为指导。

教学重点:1. 掌握仁义礼智的定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运用仁义礼智的原则进行分析、评价和指导。

教学难点:1. 运用仁义礼智的原则对个人行为进行评价和指导;2. 将仁义礼智的概念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教学准备:1. 教材《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的课文及相关教辅材料;2. 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及相关材料;3. 板书及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活动1. 利用图片展示仁义礼智的相关场景,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和认知;2. 提问:你认为什么是仁义礼智?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什么案例可以体现这些价值观?Step 2 课文阅读与分析1. 学生阅读课文《仁义礼智,我固有之》;2. 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仁义礼智的含义;3. 小组讨论:课文中描述的人物和事件是否能体现仁义礼智的价值观?为什么?Step 3 案例分析与讨论1. 教师提供一些案例,涉及仁义礼智的价值观;2. 学生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价值观冲突,提出个人观点;3. 小组展示和全班讨论,学生就案例进行评价和探讨。

Step 4 概念澄清与词语解释1. 教师对仁义礼智的概念进行澄清和解释;2. 学生分组对相关词语进行解释和用法分析;3. 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共同完善词语解释和用法。

Step 5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寻找例子来体现仁义礼智的价值观;2. 学生分组进行展示和讨论,探讨仁义礼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Step 6 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仁义礼智的含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学生写下对课文和课堂的感悟和反思。

Step 7 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文章,进一步了解仁义礼智的含义和应用;2. 搜集仁义礼智相关的案例,并进行分析和评价。

仁义礼智 我固有之教案

仁义礼智 我固有之教案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仁义礼智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仁义礼智的内涵和特点。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仁义礼智。

3. 仁义礼智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仁义礼智的深层含义。

2. 如何帮助学生将仁义礼智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

2. 课堂活动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3. 与学生互动的案例和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出仁义礼智的话题,让学生对这四个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讲解(15分钟)1. 分别讲解仁义礼智的含义和来源。

2. 通过案例和故事,向学生展示仁义礼智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思考,仁义礼智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三、讨论(2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仁义礼智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并设计相关场景。

2. 展示讨论成果: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活动(15分钟)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一些与仁义礼智相关的任务,如角色扮演、团队合作等。

五、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仁义礼智对学生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仁义礼智。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仁义礼智的心得体会或者完成一些与仁义礼智相关的任务。

教学反思:教师要及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案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案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的含义,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这四种德性。

2. 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们的思辨能力和道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1.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的内涵。

2.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固有之”,即每个人天生具备这四种德性。

2.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践行仁义礼智。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的内涵及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如何践行仁义礼智。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准备1. 教材:《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文献。

2. 参考资料:关于仁义礼智的学术论文、案例等。

3.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内容1. 讲述仁的概念,解释仁爱、仁慈、仁心等,阐述仁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2. 讲解义的概念,解释正义、义务、道义等,分析义在个人修养和社会道德中的重要性。

3. 阐述礼的概念,解释礼仪、礼制、礼貌等,探讨礼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和谐中的作用。

4. 讲解智的概念,解释智慧、智谋、理智等,分析智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

七、教学过程1. 课堂讲授:讲解仁义礼智的概念和内涵,分析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案例分析:选取生活中的实例,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践行仁义礼智,引导学生从中得到启示。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仁义礼智的理解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四种德性。

4. 课堂总结:总结课堂内容,强调仁义礼智在个人修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方面。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参观文化遗址,如孔庙、孟庙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邀请专家讲座,深入讲解仁义礼智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2024版课程思政《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2024版课程思政《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课程思政《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课程背景与意义•仁:关爱他人,和谐社会•义:公平正义,担当责任•礼:尊重他人,文明交往目录•智:明辨是非,善于思考•总结与展望01课程背景与意义思政课程重要性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多元化、复杂化的社会背景下,思政课程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思政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主题内涵挖掘人性本善课程以“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内在的仁义礼智等美德。

倡导道德自觉课程强调道德自觉的重要性,鼓励学生通过自我反省、自我约束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情怀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诚信意识强化诚信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经典文化课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通过解读经典文献、讲述历史故事等方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融合时代精神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课程注重将时代精神融入其中,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02仁:关爱他人,和谐社会仁之概念及其历史渊源仁的基本概念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之一,指关爱他人、尊重生命、具有同情心和包容心等品质。

历史渊源仁的思想起源于古代儒家学说,经过历代思想家的阐释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关爱他人的表现关心他人的生活和情感,乐于助人,为他人着想,传递温暖和关爱。

传递正能量的意义通过关爱他人,传递积极向上的力量,营造和谐、友善的社会氛围。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发展和谐社会的特征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的社会,具有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高中语文_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并翻译课文。

2.体会孟子的“四端说”,理解其内涵。

3.自觉抵制不良思想,发扬“仁、义、礼、智”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1、学习文言词语。

2、理解“四端说”并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完善“四端”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大家还记得年少时的儿歌《三字经》吗?相隔时间久了,或许已忘了大半,但第一句相信大家都知道。

对了,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不少人对这句话产生了疑问,“人的本性真的是善良的吗?”但也有人对此深信不疑。

先秦诸子的一位儒学大师就坚信“人性本善”,他就是被称为“亚圣”的孟子。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跟随孟子的脚步去探寻“人性本善”的丰富内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熟悉课文内容是学习的起点。

那多多的诵读则是熟悉课文的有效方法。

请生朗读课文第一则,其他同学纠错正误。

强调本课重要的读音(PPT 展示)。

全班齐读第一则。

(2).检查预习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提前预习是学习的催化剂。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大家的催化作用如何。

解释下列标蓝色的词语。

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2.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3.人之有是四端也4.旷安宅而弗居5.判断句式并翻译: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小结:我们通过朗读课文和检查预习,掌握了文言重点词语,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讲仁义礼智。

接下来我们共同探讨下一个话题。

三、关于四端说孟子很善于激发人们的自信心。

孟子认为,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像尧舜一样的人。

孟子为什么对人的潜能有这么高的信心呢?这源自于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仁义礼智,也就是孟子的“四端说”。

(1)请大家快速阅读第一篇选文,然后用课文中的文字告诉我,“四端”具体指的是哪四端?(2)指名生答(出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优秀教案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优秀教案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优秀教案第一章:仁的解读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仁的概念,认识到仁是人类道德行为的核心。

1.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仁爱之心,关爱他人。

1.2 教学内容1.2.1 仁的定义:仁是一种关爱他人、善待他人的道德品质。

1.2.2 仁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宽容他人。

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讲解仁的概念和意义。

1.3.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事迹,引导学生体验仁的爱。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以故事《孔融让梨》引发学生对仁的思考。

1.4.2 新课导入:讲解仁的定义和表现。

1.4.3 案例分析:分析身边的事例,让学生体会仁的爱。

1.4.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仁。

1.4.5 总结提升:强调仁的价值,引导学生树立仁爱之心。

第二章:义的解读2.1 教学目标2.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义的概念,认识到义在人生道路中的指导作用。

2.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正义感,明辨是非。

2.1.3 情感目标:使学生领悟到义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2.2 教学内容2.2.1 义的概念:义是一种遵循道德准则、追求正义的行为。

2.2.2 义的表现:在面对诱惑和困境时,坚守正道、勇于担当。

2.3 教学方法2.3.1 讲授法:讲解义的概念和意义。

2.3.2 情景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正义行为。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以故事《岳飞抗金》引发学生对义的思考。

2.4.2 新课导入:讲解义的概念和表现。

2.4.3 情景模拟: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正义行为。

2.4.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义。

2.4.5 总结提升:强调义的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三章:礼的解读3.1 教学目标3.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礼的概念,认识到礼在社交交往中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3.2.1 礼的概念:礼是一种遵循社会规范、表达敬意的行为。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案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案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的含义,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天生的道德品质。

2. 培养学生热爱道德,追求仁义礼智的美好品质。

3. 引导学生将道德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教学重点1.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的含义。

2. 如何培养学生热爱道德,追求仁义礼智的美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天生的道德品质。

2. 如何将道德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的含义,阐述道德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道德的力量。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道德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的含义,引发学生思考。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的含义,阐述每个人都有天生的道德品质。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分析道德在其中的作用,让学生深刻理解道德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道德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每个人都有天生的道德品质,鼓励学生热爱道德,追求仁义礼智的美好品质。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2. 评价内容:(1)学生对“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道德的热爱程度,以及追求仁义礼智的美好品质的表现。

(3)学生将道德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的实际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性地进行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与道德相关的书籍,加深对道德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加道德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等,将道德理念付诸实践。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优秀教案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优秀教案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优秀教案教案: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材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常见文言句式。

2.培养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在研究过程中增强阅读、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2.体会___文章长于论辩,善于比喻的特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本性中发现仁义礼智的幼苗并努力培养和发展,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2.领会性善论思想对构建理想人格的积极意义,激发学生对人生的自信心。

教材重点】1.掌握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

2.理解___的“四端说”、性善论思想。

教学难点】理解“性善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并出示教学目标:三字经》的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___”。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不少人对这句话产生了疑问:“人的本性真的是善良的吗?”然而,在汶川大地震中,我们看到了人们的善良和同情心。

___也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因此,今天我们将跟随___的脚步去探寻“人性本善”的丰富内涵。

二、检查预巩固字词:老师向同学们提出几个问题,师生共同讨论:1.课题中“我固有之”的“我”和“固”应如何理解?2.课文开头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之中的“不忍人之心”应如何理解?3.“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与“非所以内交于___之父母也”中的两个“所以”的意思是否一样?4.“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中的“要”和“乡党”该怎样理解?5.“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其中的“扩而充之”应如何理解?6.第4则中“乐莫大焉”和“求仁___”中的“莫”和“焉”该怎样理解?合作探讨写作方法:从选文中可以看出,___的中心思想是“仁义礼智”四种发端已经存在于每个人之中。

___通过层进式和正反对比的手法来引出这个中心思想。

这些方法都是理性极强的,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___认为扩大充实“仁义礼智”四端和熟悉“仁”以及不“自暴自弃”是非常重要的。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的教案范文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的教案范文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的教案范文第一章:仁义礼智的内涵与重要性1.1 仁的内涵与实践1.1.1 仁的定义与特点1.1.2 仁的实践方法与应用1.2 义的内涵与实践1.2.1 义的定义与特点1.2.2 义的实践方法与应用1.3 礼的内涵与实践1.3.1 礼的定义与特点1.3.2 礼的实践方法与应用1.4 智的内涵与实践1.4.1 智的定义与特点1.4.2 智的实践方法与应用1.5 仁义礼智的综合价值与人生意义1.5.1 仁义礼智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1.5.2 仁义礼智在社会和谐中的作用第二章: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2.1 儒家思想与仁义礼智2.1.1 儒家思想的基本观点2.1.2 儒家思想对仁义礼智的重视2.2 道家思想与仁义礼智2.2.1 道家思想的基本观点2.2.2 道家思想对仁义礼智的看法2.3 佛教思想与仁义礼智2.3.1 佛教思想的基本观点2.3.2 佛教思想对仁义礼智的重视2.4 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案例分析2.4.1 案例一:孔融让梨2.4.2 案例二:曾子杀猪第三章:现代生活中的仁义礼智3.1 仁义礼智在家庭生活中的实践3.1.1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尊重3.1.2 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3.2 仁义礼智在工作场所的实践3.2.1 同事之间的互助与合作3.2.2 职业道德与责任意识3.3 仁义礼智在社会公益事业中的实践3.3.1 志愿者精神的传承与发扬3.3.2 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3.4 仁义礼智在个人修养中的实践3.4.1 自我反思与成长3.4.2 个人品德的培养与提升第四章:仁义礼智的教育培养4.1 家庭教育与仁义礼智的培养4.1.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4.1.2 家庭教育的方法与技巧4.2 学校教育与仁义礼智的培养4.2.1 学校教育的作用与责任4.2.2 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4.3 社会教育与仁义礼智的培养4.3.1 社会教育的重要性4.3.2 社会资源的利用与整合4.4 仁义礼智的自我教育与培养4.4.1 自我教育的重要性4.4.2 自我教育的方法与实践第五章:仁义礼智的困境与挑战5.1 现代社会中仁义礼智的困境5.1.1 物质主义与道德沦丧5.1.2 社会风气与道德价值观的扭曲5.2 应对困境的策略与方法5.2.1 强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引导作用5.2.2 倡导社会正能量与道德榜样5.3 仁义礼智在个人生活中的实践与挑战5.3.1 个人信念与道德选择的困惑5.3.2 个人成长与道德修养的挑战5.4 面向未来的思考与展望5.4.1 仁义礼智在新时代的价值与意义5.4.2 仁义礼智的传承与发展方向第六章:仁义礼智的心理效益6.1 仁义礼智对个人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6.1.1 仁的关爱与心理支持6.1.2 义的公正与心理满足6.1.3 礼的尊重与心理和谐6.1.4 智的明智与心理平衡6.2 仁义礼智在心理困境中的缓解作用6.2.1 面对压力与挑战的心理调适6.2.2 仁义礼智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6.3 培养仁义礼智的心理策略6.3.1 自我暗示与心理建设6.3.2 情绪管理与心理调适第七章:仁义礼智的社会功能7.1 仁义礼智对社会和谐的促进作用7.1.1 仁的社会关爱与互助7.1.2 义的社会公平与正义7.1.3 礼的社会秩序与规范7.1.4 智的社会发展与创新7.2 仁义礼智在公共事务中的应用7.2.1 公民参与与社会治理7.2.2 仁义礼智在公共政策中的体现7.3 仁义礼智对社会问题的解决能力7.3.1 面对贫富差距的仁爱之心7.3.2 面对道德危机的正义之举第八章:仁义礼智的国际交流与合作8.1 仁义礼智在不同文化中的体现与差异8.1.1 西方文化中的仁义礼智理解8.1.2 东方文化中的仁义礼智诠释8.2 仁义礼智在国际人际关系中的应用8.2.1 国家间的仁爱与合作8.2.2 跨文化交流中的礼节与尊重8.3 仁义礼智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价值8.3.1 全球化背景下的道德共同性8.3.2 仁义礼智对全球治理的贡献第九章:仁义礼智的现代传播与实践9.1 仁义礼智在现代媒体中的传播9.1.1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作用9.1.2 仁义礼智故事与现代传播手段9.2 仁义礼智在公共活动中的实践9.2.1 社区活动与仁义礼智的融合9.2.2 企业文化与仁义礼智的结合9.3 仁义礼智在网络社交中的影响9.3.1 网络道德与仁义礼智的传承9.3.2 网络社交中的仁义礼智实践第十章:仁义礼智的未来发展10.1 仁义礼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10.1.1 科技发展对仁义礼智的影响10.1.2 社会变革中的仁义礼智角色10.2 仁义礼智的未来发展趋势10.2.1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10.2.2 跨学科研究的兴起10.3 面向未来的仁义礼智教育与培养10.3.1 教育内容的创新与拓展10.3.2 培养新一代的仁义礼智价值观10.4 仁义礼智在全球文化交融中的贡献10.4.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德基石10.4.2 仁义礼智在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的作用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以“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为主题,全面深入地探讨了仁义礼智的内涵、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现代生活中的实践、教育的培养、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21-22版: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创新设计)

21-22版: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创新设计)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仁义礼智”的价值理念在孔子之后,孟子进一步集中提出仁、义、礼、智四个范畴,建构起儒家人学价值体系。

他的第一个理论贡献,在于追溯“仁”的前提。

这个前提就是人性善,即“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的第二个理论贡献,在于由“仁”字出发,进一步提出“义”字,指出“成人”的正确路径。

孟子的第三个理论贡献,在于把“义”字深化,突出一个“礼”字,将其作为“成人”的制度保障。

孟子的第四个理论贡献,在于把仁、义、礼综合起来,强调三者必须落到“智”上。

“智”就是“成人”的理性自觉。

孟子把“智”同“是非之心”关联在一起,明确地将其置于价值理性范围。

综上所述,仁、义、礼、智四字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人关于“成人”的基本价值理念。

原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出处:《孟子·尽心上》含义: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得到帮助和利益。

运用: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这是中华民族始终崇尚的品德和胸怀。

中国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世界做贡献。

随着中国不断发展,中国已经并将继续尽己所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1.通假字①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火之始然.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内”通“纳”,“内交 ”即“结交”;“要”通“徼”(yāo),求取 ②“然”通“燃”,“燃烧”2.一词多义①要⎩⎨⎧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留清白在人间 张良出,要.项伯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②恶⎩⎨⎧非恶.其声而然也 无羞恶.之心 廉君宣恶.言 彼且恶.乎待哉 ③辞⎩⎨⎧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莫辞.更坐弹一曲 故人西辞.黄鹤楼 《归去来兮辞.》④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吾其还也.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答案 ①通“徼”,求取/希望/通“邀”,邀请/约定 ②厌恶/憎恶/坏,不好/疑问代词,什么 ③谦让/推辞/辞别/一种文体 ④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表判断语气/表祈使语气/句中语气词,表停顿语气3.词类活用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动词①舜明.于庶物__________________(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②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__________________③旷.安宅而弗居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明白②使……成熟③使……空闲4.文言句式①无恻隐之心,非人也__________________②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__________________③五谷者,种之美者也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判断句②状语后置句③定语后置句,判断句5.文白对照孟子曰:“人皆有不忍孟子说:“人人都对别人的痛苦、不幸、危难等觉得不忍、人之心。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课件分析PPT共42页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课件分析PPT共42页

END
1
0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课件分析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案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案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继续积累文言实词(去、贼、恶、),虚词(焉)和有关的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

2、把握孟子的“四端”说。

情感目标:深刻理解孟子的“*善论”,达到修身养*的作用【教学重点】1、重点讲授第1则、6则。

2、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教学难点】1、理解“*善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

2、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交流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还记得512汶川大地震吧,几秒钟的时间一座城市化为废墟,多少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而远在深圳的你们,也是纷纷捐款,时刻关注着四川*。

那我想问一下,你跟他们是亲戚吗?是朋友吗?认识吗?——不认识,那你们为什么会捐款捐物,甚至留下了泪水呢?那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对别人的痛苦、不幸、危难等觉得不忍、同情的心理,也就是侧隐之心。

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跟随孟子的脚步去探寻“人*本善”的丰富内涵。

二、检查预习情况1、正音孺子怵惕恻隐铄荑稗强2、投影重要字词句。

实词: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贼害非恶其声而然也厌恶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抛弃虚词: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翻译句子: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五谷者,种之美者也三、齐读文章、研讨问题(1)我们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是不是就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了?怎样才能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在孟子看来,我们要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至少要做到六个方面:①要“扩而充之”,②要“存之”,③要“求”之,④要“反身而诚”、“强恕而行”,⑤要“熟之”,⑥要不“自暴自弃”。

不是不能,而是不为小结与过渡:孟子告诉我们拥有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拥有了“仁义礼智”,只是说我们具备了达到“仁义礼智”境界的潜能。

问题的关键就是你有没有去发现并挖掘这种所固有的潜能,也就是课文中所说的“扩而充之”,如果你挖掘了你的潜能,你就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如果你自暴自弃了,你也就流入了凡庸甚至堕入了邪恶。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案引言:在人的一生中,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从小培养孩子们的仁义礼智意识,是建立健康社会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仁义礼智这四个重要的价值观,并提出涵盖这些价值观的教案。

一、仁仁是指心系他人,关怀他人,乐于助人的美德。

在培养孩子们的仁道意识时,教师应如何进行教学呢?1. 通过故事传递仁的概念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选取一些有关仁的故事,例如孟子的“施木”的故事,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塑造,让孩子们理解仁的内涵和行为表现。

2. 模拟情景演练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操练与他人交往时的仁道行为。

例如,学生可以扮演学校中的一名新生,其他同学则扮演热心的学长学姐,了解如何关心新生,并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

二、义义是指正直诚信、守信用、尊重他人权益的美德。

如何教育学生注重义的思想和行为呢?1. 日常生活融入义的教育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守信用、诚实守规。

每周选取一名最值得信赖的学生,以表扬和激励大家效仿他们的诚信行为。

2. 玩游戏培养义的观念创建一种教育性的游戏,让学生们意识到诚实和正直的重要性。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游戏,在游戏中要求他们独立思考、做出正确的决策,使他们在快乐中培养正直的意识。

三、礼礼是指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约、遵循传统礼节的美德。

如何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传统礼仪?以下是一些建议:1. 举办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考察传统节日,让他们亲身感受礼的力量和传统文化的内涵。

通过身临其境的活动,让学生对于礼的重要性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制定班级礼仪规范与学生讨论并制定一份班级礼仪规范,包括日常言行举止、尊重师长和同学、关心他人等。

通过制定规范,让学生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整体的社会责任感。

四、智智是指好学、独立思考、富有创造力的能力和品质。

如何培养学生的智慧呢?1. 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引入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例如,利用实物展示、故事引导等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重点班 , 学生基础好 , 思维活跃 。
【 教学 目标 】 生 1快 乐没有 比这更大 了, : 没有比这更大
的 快 乐 了
f 周围的同学笑)
师: 通过看动画片也能挖掘 画画的潜能, 好。
生 2: 觉得 一 个人 的 潜 能 , 时 候 自己 是 我 有 不知道 的. 需要 别 人 去 挖 掘 因 为一 般 人 很 难
“ 义礼智” 仁 四种境界 有些人不断地向 内心求
生 2 我觉得他 们很 不幸, : 很可怜。 师: 这就说 明我们每一 个人都 有对别人 的
不幸 、 痛苦 、 灾难感到 同情、 怜悯 的心理 , 也是
也是没有用的 师: 孟子说我 们每一个人都有“ 义礼 智” 段时间就放 弃了. 仁
雨 兴 焉 ” 1
( 众生笑. 纷纷举手 ) 生 3 上 次有一个博士来开讲座 , : 他说他 以 前是 一个非常胆小、 怯懦的人. 不敢在公众场合
1 . 重点讲授第 1 6 。 则、 则
2 . 学习和掌握重点 词汇 。
【 教学难点】 【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 , 学生思考 、 自由讨论 。
朋友吗7
生 4“ :积土成 山. 风雨兴焉” 焉” 是兼 的“ 也
词 . 解 为“ 这 里 ” 理 从 。
有很 多学生 回答“ 关系”也 有很 多学 生 有 .
大叫“ 没有关 系” f 生们都很兴奋) 学 生 1 大声答) 我们都是一 家人。 ( :
师: 你真聪明 思昝很戛活。
就有这种品质 . 潜能是成就这种品质的 必要 条
件. 但不是充分条件 有 了潜能还需要我们去 挖掘 . 不断地挖掘 . 最后才能成就某种 品质。 ( 同学们都发 出“ 的声音) 哇”
生 3 也 是 一 个 兼 词 , 当于 “ 此 ” : 相 于 。
四川人民? 你跟 灾民有血缘 关 系 是 亲人 , 吗? 是
如果每位教师都能够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数学现象给予应有的关注和分析突破教材的束缚打破隔离学生与现实世界的阻碍那么学生就会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学会数学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社会是个大课堂发生在社会中的每个事件都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 1 4 毳0年 期 2 第 1
《 义 礼 智 , 固有 之 》 例 分 析 仁 我 案
“ 于此 ”
3 . 目标 。通 过学习孟子 的“ 情感 四端 ” , 说
达到修身养性 作用。 【 教学重点 】
师 : 原 来潜能还需要 别人挖掘 。这也是 噢,
挖掘 潜 能 的一 种 方 式
师 : , 恩 非常棒。
师 : 那我们接着 来看下面几个 句子 。( 大 屏幕显示“ 三人行 , 必有我 师焉…积 土成山. ‘ 风
1 . 知识 目 。继续积累文言 实词( 、 、 标 去 贼 装句 ) 。
师: , 恩 很好 。那你再思考一下 , 几个字 哪
恶 )虚词( ) , 焉 和有关 的文言句式 ( 判断句 、 倒 是你翻译后 多出来的?
生 1 比这 。 :
了解 自己, 反倒是 别人更能看清楚。 比如说, 我
师 :有没有哪位 同学大胆地 尝试 一下 . 答
一 本单元为《 孟子》 选读 , 这篇课文是这个单 错 了也没有关 系的。( 个男生拳手)
生 1我 觉得 是 疑 问代 词 “ 里 ” : 哪 。
师 : 的回答 已经慢慢 靠近正确答案 , 你 但还
师: 我们 先来翻译 句子 , 再看“ 是 什 么 焉”
师 : 就 是 告 诉 我 们 . 掘 潜 力 的 时 候 要 也 挖
坚持 不懈。 不能 自暴 自弃。
( 手 此起 彼 伏 . 连 不 断 )“ 隐之心 . 皆有 之” 恻 人 . 取 . 而充之 了这种所 固有的 潜能 . 么他就
师 : 语 气 词 吗 ? 再好 好 想 想 。 是
把握 “ 四端” , 说 学会充分挖掘 自己的潜能。 语 气词 吧 f
生 3 我记得以前老师好像 是解释 为“ : 在其
中” 吧
有做过的事情 . 才容易发现 自己的潜能。 这样
生 4: 觉得孟子说得很好, 我 有潜能不一定
师: 那是 什 么 用 法呢 ?
余 敏 ( 东省 深圳 市南 山区育 才 中学 广
【 案例背景 】 元 的最后一课 。之前教学 已经涉 及到儒家 、 道 家、 墨家的部分 经典段落 , 学生们 已经掌 握 了

创课 新堂
586 ) 1 0 7
生 1 老师. : 我是从看动画片发现 了我画画
的潜 能 师 : 么说 呢 ? 怎
从来不觉得 自己跑步厉 害. 但是周 围的人都说 我跑得很快 . 以我才真正发觉 自己在体 育方 所
面 的 潜 能
2 . 目 。 能力 标 把握“ ” 的内涵 , 四端 说 学会充
分挖掘 自己的潜能。
师 :比 这 ” 怎 么来 的 ? “ 是
生 1 “ 。 知道 了,焉” : 焉” 我 “ 做兼词 , 相当于
生 1 因为 小 的 时候 看 动 画 片 . 得 那 些 人 : 觉 物 很 漂 亮 .所 以我 就 自己在 家画 那 些人 物 . 后
些先秦文章 的文化背景 以及语 言基 础 , 以 所 不 是正 确 答 案
文章的难点应放在思想 内涵 的把握上。
来发觉 自己画得还是很不错的
本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二( ) , 6班 为年级理 意 思
习新知识的时候能够联 系以往的知识
师: 我们的同学能用数学知识来证 明孟子
师: 前面几位同学的表现都非常不错 , 的观 点 真是非常厉害。 在学
生 5: 了潜 力. 有 就要挖掘 。挖掘 潜力的时 候. 一定要 坚持下 来. 不能放弃 , 如果 坚持 了一
【 片断三 】
的四种发 端.但是 不代表每 一个人都 能达 到
【 片断一 】
师( 回忆 5 1 ・2汶川 大地震 . 渲染氛 围 , 就 势提 问) 为什 么大家会 捐款捐物 , : 时刻关 注着
但是后 来不断地锻 炼 自己. 发觉 自己 生 2“ :三人行 , 必有我师焉” 焉” 的“ 应该是 大声讲话 .
的 口才 以及 心 理 素质 都 是很 不错 的 .整 个人 也 变得 很 自信 了 所 以 . 觉得 要 多去 尝试 自 己没 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