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课件311_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ppt课件
2018- 03 - 23
黄丹丹
Contents
目录
文言实词
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用、词类活用
文言虚词
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
文言句式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
文言文断句、翻译及文意理解
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文意理解
1 文言实词
知识点一:文字
(三)省略句: 1 省略主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2 省略宾语:“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3 省略介词:“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注意:“以,与,从,为,因”五介词常省略宾语。 (四)宾语前置: 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沛公安在?”疑问代词(如:谁、何、奚、 曷、胡、恶、安) 2 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如:“时人莫之许也。” 3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如:“唯利是图”等。 4 方位词、时间词做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 (五)定语后置: 1 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 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 ……之……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六)介词结构做状语后置: 1 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 于蓝。” 2 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前置做状语。如:“具告以事。”(《鸿门宴》)。
五、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例: ① 项伯杀人,臣活之。 ② 外连横而斗诸侯。 ③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例: ① 会盟而谋弱秦。 ②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3、名词的使动用法。例: ① 步余马于兰皋兮 。六、意动用法 1、形容词意动。例:乐琴书以消忧。 2、名词意动。例:侣鱼虾而友麋鹿。 七、为动用法 1、动词为动。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 ,死国可乎? 2、名词为动。例: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期末课内文言文复习课件(共31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言知识:
三、古今异义词 1、尝贻余核舟一。(尝:古义:曾经。今义:品尝。)(贻:古义:赠。今义:贻误,贻害) 2、高可二黍许。(可:古义:大约。今义:可以。)(许:古义:左右。今义:答应或表猜测。) 3、其两膝相比者。(比:古义:靠近。今义:比较,对比。) 4、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古义:尚,还。今义:曾经。) 5、矫首昂视。(矫:古义:举。今义:矫正。) 6、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奇:古义:零数。今义:奇数。) 7、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古义:挑选。今义:简单。) 8、以至鸟兽、木石。(以至:古义:以及。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前半句
《核舟记》是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说明文。 此文细致地描写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的形 象,其构思精巧,形象逼真,反映了中国古代雕刻艺 术的卓越成就,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 以及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高度赞扬。 全文语言生动平实、洗练,“核舟”的形象刻画得十 分具体,其上的人物亦描绘得逼真而又生动,这些都 无不体现了作者细腻的文笔。
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是 《 庄 子 》 外 篇 的 《 庄 子·秋水》中的一篇语录体议论文,创作于战国年代,记 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庄氏,名周,字子休(一说 子沐),庄子是宋国的公室后代。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 省商丘市东北梁园区蒙墙寺)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 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二、文言知识:
3.一词多义
见渔人,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ppt
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1.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状语后置句) 2.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动句) 3.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 4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判断句) 5. 荆轲有所待,欲与(之)俱。(宾语省略 句) 6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宾语省略句, 状语后置句) 7. 燕王拜送于庭。(状语后置句) 8. 秦王复击轲,(荆轲)被八创。(主语省 略句)
指出下列词语的多义现象
1. 还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还柱而走 吾其还也 2. 鄙 蜀之鄙有二僧 不以臣卑鄙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许之 杂然相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 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言大义 见微知著 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5. 深 深不可测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6. 遗 沧海遗珠 厚遗秦王之宠臣中庶子蒙嘉 7. 就 轲自知事不就 就车而去 就火炀之
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规律:名词+动词, 名词 如果不作动词的主语,即作状语 夜缒而出: 夜,在晚上 进兵北略地: 北,向北 函封之: 函,用匣子 头发上指: 上,向上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象鸟张开翅膀一样
2.名词作动词
规律:名词+名词(代 词),前一名词若非定语或前有副词,即活 用作动词
指出下面词语的活用现象
1. 晋军函陵
2.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3. 越国以鄙远
4. 邻之厚,君之薄也。 5.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6.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7. 太子迟之
指出下面词语的活用现象
1.晋军函陵(驻军,名词作动词)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向东,向西,名词 作状语;使……成为边境,使动用法) 3.越国以鄙远(以……为鄙,意动用法;远地,形 容词作名词)
人教版必修3文言文复习课件(共59张PPT)
人教版必修3文言文复习课件(共59张 PPT)
人教版必修3文言文复习课件(共59张 PPT)
《师说》
(6)传
秦王大喜,传. 以示美人及左右:传递、传送 师者,所以传. 道受业解惑也:传授、教授 师道之不传. 也久矣:流传 舍相如广成传. 舍:驿站、客舍 六艺经传. 皆通习之:古代解释经书的文字
人教版必修3文言文复习课件(共59张 PPT)
(9)以. 致.天下之士
古义:用来招纳。 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 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人教版必修3文言文复习课件(共59张 PPT)
(10)山. 东. 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义: 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义:山东省。
(11)然后践华为城,因河. 为池。
古义: 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
(12)国. 家. 无事
古义:诸侯封地和大夫封地。 今义: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
人教版必修3文言文复习课件(共59张 PPT)
人教版必修3文言文复习课件(共59张 PPT)
(13)古之学. 者. 必有师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14)小. 学. 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 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
(11)委命下吏 (12)耻学于师 (1)判断句:①④ (2)状语后置句:②⑦ (3)定语后置句:③ (4)宾语前置句:⑥⑨ (5)被动句:⑤⑧ (6)省略句:⑩
(15)吾从. 而. 师之
古义:动词“从”和连词“而”,“从”译为“跟从”。 今义:表目的和结果的连词。
人教版必修3文言文复习课件(共59张 PPT)
人教版必修3文言文复习课件(共59张 PPT)
语文文言文复习课件必修
文言文写作实战
总结词
提升文言文写作表达能力
VS
详细描述
通过仿写、改写、扩写等训练方式,引导 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 学生的文言文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培养 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文言文知识和技巧,创作一篇简短的文 言文短文,主题自选,例如创作一篇描绘山水风景的短文。
翻译现代文为文言文
总结词
通过将现代文翻译为文言文,提高学 生的文言文理解和表达能力。
详细描述
选取一段现代文,要求学生将其翻译 为文言文。在翻译过程中,强调语言 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流畅性,并注意保 留原文的意境和风格。
关注文章中的转折词和转折句,理解作者的情 感和态度变化,有助于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 思想。
内容理解与概括
总结词
理解关键词汇和句子的含义
详细描述
通过查阅字典、词典等工具 书,理解关键词汇和句子的 含义,把握文章的具体内容
。
总结词
概括段落大意
详细描述
通过提炼段落中的关键信息和内容,概括 段落的大意,有助于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 和主题思想。
词义选择与引申
词义选择
根据上下文和语境,选择最符合原文 意义的词汇进行翻译。
词义引申
对于某些难以直接翻译的词汇,进行 适当的引申和解释,使译文更加流畅 自然。
句式调整与优化
句式调整
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对原文的句式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使译文更加符合 规范。
句式优化
在保证原文意义的基础上,对译文进行润色和优化,使其更加优美、流畅。
详细描述
通过探究文章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理 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社会背景,有助于全 面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价值观念。
《文言文复习专题》课件
3 排比句
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重复结构 形成对比和强调。
4 比喻句
如:"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出景色和情感。
古代文化传承
通过阅读文言文,我们能够 更好地传承和理解古代的文 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文言文写作
在某些场合,如书法、传统 绘画和正式场合演讲,文言 文仍然是一种重要的书面语 言。
• 古老: 文言文是古代汉民族的语言表达形式,流传了数千年。 • 庄重: 文言文在用词和句式上注重庄重肃穆,体现了古人的思辨和敬畏
精神。 • 严谨: 文言文的语法和修辞要求高,对细节和准确的用词有着严格的规
范。 • 含蓄: 文言文善于运用寓意和比喻,通过间接表达来传递观点和情感。
常见的文言文句型
1 平行结构
为什么学习文言文
传承文化
学习文言文有助于传承和理解 中国古代文化,深入了解中国 传统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提升修养
文言文的学习培养了我们的修 养和审美能力,使我们更加细 腻和理解古人的智慧。
思辩能力
透过研读文言文,我们培养了 批判性思维和辩证能力,能够 深入思考问题并做出准确的判 断。
文言文的特点
文言文课文复习
1
《论语》
孔子和他的弟子之间的对话,反映了儒家思想和道德观念。
2
《诗经》
古代民歌和赋诗的集合,以其深邃的意境和抒发的情感而著名。
3
《红楼梦》
古代长篇小说,通过对贾宝玉一家的描写,表达了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
《初中课内文言文归类复习全》课件
归类复习的实际操作演示
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演示如何利用归类复习的方法来理解和应用文言文。 实际操作演示将包括选取材料、分类整理、比较分析和总结归纳等环节。Fra bibliotek结论和总结
通过归类复习,我们能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文言文,提升我们的语 言技能和文化素养。 这个PPT课件将为初中学生提供一个有效而有趣的学习工具。
课件内容结构合理,讲解深入浅出,适合初中学生使用。
课件内容概述
1 文言文基础知识
包括文言文的定义、特点和基本语法规则。
2 古代文献阅读
介绍不同类型的古代文献,如诗词、散文和 历史文献,并讲解其特点和阅读方法。
3 名句名篇学习
4 应用文言文
选取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名句名篇,逐句解读, 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
提高记忆
通过将相关内容归类,我们可以更容易地记住 和理解文言文的重要概念。
加深理解
归类复习使我们能够对文言文的不同方面进行 比较和分析,进而加深对其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应用灵活
通过归类复习,我们可以更灵活地运用所学的 文言文知识,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
《初中课内文言文归类复习全》 PPT课件介绍
这个PPT课件旨在提供一个系统而全面的复习文言文的工具,以便学生能够更 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教授如何运用文言文进行写作和表达,提供 实际应用的案例分析。
归类复习的方法和步骤
1
整理材料
2
收集和整理与主题相关的文言文材料,
并进行分类整理。
3
总结归纳
4
总结各类文言文的共同特点和规律,形 成归纳性的认识。
选择主题
根据文言文的内容,选择一个主题来进 行归类复习。
比较分析
课内文言文复习PPT培训课件
《史记》选读
要点一
总结词
史家之绝唱,人物传记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史书之一,其作者司马迁被 誉为“史家之绝唱”。《史记》中的人物传记是其重要组 成部分,如《项羽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等,这些 传记不仅记录了历史人物的事迹,更展现了司马迁对于历 史和人物的深刻见解。复习时,需要关注这些传记中的人 物形象、历史事件以及作者的史论。
遵循“信、达、雅”原则
在翻译过程中,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即准确、 通顺、优美,力求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做到语言流畅、 表达精准。
注意文化背景
在文言文翻译中,要注意文化背景的差异,理解特定词汇 和表达方式的含义和用法,避免出现文化误解和歧义。
04 文言文应试策略
针对不同题型进行备考
实词解释题
03 文言文阅读技巧
如何理解难懂的句子
结合上下文
通过上下文语境来理解难懂的句子, 寻找关键词和关联词,把握句子的逻 辑关系。
语法分析
词汇积累
掌握常见的文言文词汇,理解其在不 同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提高对难懂 句子的理解能力。
对难懂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拆分句 子结构,理解各个成分的语义和功能。
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
量词
表示计量单位,如“个”、“只 ”、“条”、“本”等。
介词
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方 式等,如“在”、“从”、“用 ”等。
虚词的含义与用法
连词
表示句子之间的连接关系,如 “和”、“与”、“而”等。
叹词
表示感叹或呼唤,如“啊”、 “唉”、“哼”等。
冠词
表示名词所指的范围或程度, 如“这”、“那”等。
重点掌握常见实词的词义和用 法,熟悉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文言文复习最终版.ppt
宀-- 房舍 求-- 毛皮 目--- 眼
隹(zhuī )-- 鸟雀
.精品课件.
9
试试看:
1、 “有牧人御众之才”(统治,治理 )
2、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小箱子)
3、迨诸父异爨,东西多置小门。
(灶台,烧火煮饭)
4、“彀士十万人”(弓箭手)
.精品课件.
10
1.樯橹灰飞烟灭
2.道济虽不克定河南,全军而反,雄 名大振,魏甚惮之,图之以禳鬼
6.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排斥、排除)
.精品课件.
20
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即利用上 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互文 等相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 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对应的词语 往往在意义上相反,相近(相同)。
给你方法
三、结构推断法
.精品课件.
21
结构推断法:
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即利用上下文中对 偶,对比,排比,并列,互文等相近似的语言结 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 对应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反,相近(相同)。
3、卒然临之而不惊
“卒”——通“猝”
4、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从”——通“纵”
.精品课件.
17
(一)引导练习: 1、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
2、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 有
(二)小练习,通假推词义法推断加点词的 含义
1、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顿”
给你方法
二、通假推词义法
.精品课件.
15
试试看:
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通“雇”,雇佣
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通“翌”,第二天
演示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ppt
管行政。
C、“顿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即拜跪于
地,引头至地,头顿地再举起。
.精品课件.
19
常见虚词 之乎者也 所为何焉 若以其因 则乃而且与于 然矣
介词 连词 副词 助词 代词 叹词 拟声词
.精品课件.
20
“而”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 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 “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精品课件.
23
“为”
(一).用作介词。一般读去声。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替”
等。例如: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赤壁之战》)公为我献之。 (《鸿门宴》)
2、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
“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必修一文言文专题复习
课文+虚词+文化常识
.精品课件.
1
课文回顾
.精品课件.
2
1、编年体——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编年体史书是按
在世皇帝的年号记载(即按年代顺序记载)历史事件。
编年体:某年发生了某事
代表作:《资治通鉴》(由宋代司马光编纂,是我国现
存编年体史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此外,编年体史书
还有孔子《春秋》、"春秋三传":左丘明《左传》(又
名《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等。
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
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给人以明
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
必修三课内文言文复习ppt
4、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二 、知识点归纳整合
通过语境来掌握字词的用法。
(一)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 西当太白有鸟道
•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 问君西游何时还
2、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一、检查课文熟悉程度
• 朗读
• 默写
1、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一、检查课文熟悉程度
• 朗读
• 默写
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一、检查课文熟悉程度
• 朗读
• 默写
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匪”通“非”, 不是
(四)特殊句式
考纲要求: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 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省略句
1.被动句
感斯人言
意念被动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2、省略句(一般省略主、谓、宾和介词)
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省略介词:于
(一)词类活用之用作动词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311师说
第11课 师 说一、实词1.通假字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_______________ ②或师焉,或不.焉:________________ 点拨 ①“受”通“授”,传授。
②“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2.一词多义①道⎩⎪⎨⎪⎧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不足为外人道.也 从华容道.步走 ②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舍相如广成传.舍 ③师⎩⎪⎨⎪⎧ 齐师.伐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吾师.道也 师.旷鼓琴 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惑.主乱法,以乱士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而不从师 ⑤无⎩⎪⎨⎪⎧ 是故无.贵无贱 圣人无.常师点拨 ①道理/风尚/说/道路 ②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流传/传授/驿站,客舍 ③军队,名词/老师,名词/学习,名词用作动词/乐官,乐师,名词 ④疑惑/迷惑,欺骗/糊涂/名词用作动词,有了疑惑 ⑤无论,连词/没有,动词3.古今异义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小学..而大遗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吾从而..师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①古义:求学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遇到课外语段中的词语解释怎 么办? 进行推断: 联想推断——联想课文中有关此词 的用法和意义,将二者比较,再确 定其含义。 语境推断——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来 确定某个实词的意思。
3、 实词复习思路:
善于归类、 认真积累、 巧用推断
(二)关于虚词
掌握常用虚词“之、其、而、然、则、 乃、以、于、且、者、乎、虽”等的一 般用法。
一 词多义 1、既克,公问其故 广故数言欲亡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 词类活用 1、一狼洞其中2、将军身被坚执锐 3、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4、其一犬坐于前 5、不耻下问
词类活用主要有六种现象: 1.名词活用为动词。
2.名词作状语。 3.动词活用作名词。
4.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5.使动用法。 6.意动用法。
苏秦乃洛阳人,学纵横之术,游说秦王,书十上而 不为用,资用匮乏,潦倒而归。至家,妻不下纴, 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苏秦乃叹曰:“此皆秦 之罪也!”乃发愤读书,曰:“安有说人主而不得 者乎?”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后 卒合齐、楚、燕、赵、魏、韩抗秦,佩六国相印。 1、解释: ①说: ②而: ③为: ④卒: 2、翻译: ①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 ②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 3、上文有三个“乃”,请依次作解释: ① ② ③ 4、上文中的苏秦是一个怎样的人?
文言文复习
1.了解中考题型 2.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 3.明确文言文复习思路
一、感知中考题型: 1.实词解释 2.虚词辨析 3.翻译句子 4.理解文意,拓展延伸
形式:课外阅读
二、课外语段阅读方法探讨 1.初读:跳过难点 理解大意 。
2.再读:由后看起 结合标题 深入理 解。 3.点读:针对问题 局部揣摩。
之:
( 1)译为“的”;
1 助 词
(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 立性 ,使句子成为短语;不译 (3)音节助词无义;不译
(4 )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 标志 2、动词 “到”
3 代词 可以为:他(他的)他们;它、 (它们)
虚词复习思路: 1.掌握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2.练习时,先判断其用法,后推 断其意义
人名、地名、年号、国号、 庙号、谥号、书名、物名 均保留不译 ; 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 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 , 如发语词、某些连词、 部分结构助词等 , 同义连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偏义 复词中陪衬的词应删去。 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介词 短语后置等句式 )、互文见义句等, 应按现代汉语的语 序调整。 句子省略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 的内容等。 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 ,词类活用 换成活用后的字,把典故、部分修辞格、各种习惯语、现已 不用的词或固定结构等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替换 )
三、明确考点,总结方法 (一)关于实词 1、 实词考点: (1)、常用实词 (2)、通假字 (3)、古今异义词 (4)、多义词 (5)、有活用用法的
做一做:通假字 1、百废具兴 2、为天下唱 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4、甚矣,汝之不惠。5、将军身被 坚执锐 古今义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长跪而 谢之
(三)关于翻译: 翻译考点: (1)有深层含义、揭示文章主旨抒情 议论的句子, (2)用了修辞手法富有表现力的句子, (3)句式特殊的句子, (4)有常用实词虚词及特殊用法词的 句子
注意“三个原则” 翻译的原则: 信(准确无误) 达(通顺畅达) 雅(文辞优美 )
“六种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
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 变单音节词为双音词 。
翻译复习思路: 1、注意三个原则 2、注意四个考点 3、注意六种方法
理解拓展题: 理解拓展题的考点及题型: 1.归纳文章要点 2.概括主旨大意 3.评价人物形象 4.评析文章手法 5.评价作品思想 6.评析语言特点 7.联系实际阐发等
理解拓展题答题思路: 1.明确课外语段链接思路(钥 匙) 2.立足课内语段,揣摩课外语 段文意 3.揣摩题意,按步骤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