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公建系统的规划与设计ppt课件
合集下载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PPT课件
15
2021/7/10
16
七、居住区外部环境的规划设计
居住区外部环境的质量对居住生活的质量十 分重要,外部环境已成为选购住房的一个重 要因素 。
1、室外场地 2、环境小品
2021/7/10
17
2021/7/10
上海 春申 四季 苑小 区环 境设 计总 平面
18
2021/7/10
19
2021/7/10
20
2021/7/10
21
(一)居住区外部环境设计的内容
(1)居住区整体环ຫໍສະໝຸດ 的色彩 (包括建筑的外部色彩);(2)绿地的设计;
(3)道路与广场的铺设材料和方式;
(4)各类场地和设施的设计 (儿童游戏场、老年活 动休息健身场地、青少年体育活动场地、小汽车存 车场等);
(5)竖向设计;
(6)室外照明设计;
2021/7/10
10
立面设计:
立面设计应以满足功能为基础,与平面布局有机 结合。
设计中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起伏(必要的可进行 人为塑造)、乔灌木、建筑小品、花架立体绿化 等来塑造立面效果。
大片绿地则可利用成片乔灌木、竹林等来塑造。 立面设计也应考虑到动态透视效果,以取得移步 换景的良好效果。
滨市南岗区学府三道街、学府四道街、哈西大街、尤 家街、西河沟围合的区域内,毗邻哈尔滨市高等学府 的聚集地,总用地面积29公顷,规划建筑面积控制在 490000平方米(含地下部分)以内,容积率为1.7-1.8, 建筑密度为27%以下,绿地率不得低于30%。本小区 是以较高起点改造旧工业区及棚户区,小区规划特点 是以一条生态绿带系统贯穿整个小区,以达到小区环 境的均好性。经国家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批准, 哈尔滨(欧亚书香苑)住宅小区工程立项为国家康居 示范工程。
2021/7/10
16
七、居住区外部环境的规划设计
居住区外部环境的质量对居住生活的质量十 分重要,外部环境已成为选购住房的一个重 要因素 。
1、室外场地 2、环境小品
2021/7/10
17
2021/7/10
上海 春申 四季 苑小 区环 境设 计总 平面
18
2021/7/10
19
2021/7/10
20
2021/7/10
21
(一)居住区外部环境设计的内容
(1)居住区整体环ຫໍສະໝຸດ 的色彩 (包括建筑的外部色彩);(2)绿地的设计;
(3)道路与广场的铺设材料和方式;
(4)各类场地和设施的设计 (儿童游戏场、老年活 动休息健身场地、青少年体育活动场地、小汽车存 车场等);
(5)竖向设计;
(6)室外照明设计;
2021/7/10
10
立面设计:
立面设计应以满足功能为基础,与平面布局有机 结合。
设计中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起伏(必要的可进行 人为塑造)、乔灌木、建筑小品、花架立体绿化 等来塑造立面效果。
大片绿地则可利用成片乔灌木、竹林等来塑造。 立面设计也应考虑到动态透视效果,以取得移步 换景的良好效果。
滨市南岗区学府三道街、学府四道街、哈西大街、尤 家街、西河沟围合的区域内,毗邻哈尔滨市高等学府 的聚集地,总用地面积29公顷,规划建筑面积控制在 490000平方米(含地下部分)以内,容积率为1.7-1.8, 建筑密度为27%以下,绿地率不得低于30%。本小区 是以较高起点改造旧工业区及棚户区,小区规划特点 是以一条生态绿带系统贯穿整个小区,以达到小区环 境的均好性。经国家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批准, 哈尔滨(欧亚书香苑)住宅小区工程立项为国家康居 示范工程。
居住区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ppt课件
• 注:居住区公园中应设置 10% ~15 %的 体育活动场地。
➢开放社区与公共空间 对城市的开放 对居民的开放(公众利益优先)
居住区配套设施
标准划定
表5.0.3
➢ 建立“都市核心带” ——开放空间 ➢ 公共空间优先设置 ➢ 大型公建结合公交设置
武汉城市花园
都市核心带
PART 03
• 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 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 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 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 • 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提高到8公里/平方公里
• 居住区应采取“小街区、密路网”的交通组织方式,路网密度不应小于 8km/km2;城市道路间距不应超过300m,宜为150m-250m,并应与居住街坊 的布局相结合。
1)不同年龄的居民和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构成
老人和儿童的存在为社区注入活力
邻里设计
混合型居住人口能够增加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不同需求,从而有助于街区商业走向繁荣
2)不同的住宅类型:公寓、独户住宅、联排住宅等
住宅在户型、面积和价格方面具有多样性是社区混合的前提
不同的居住建筑根据需要位于邻里中不同的位置,同时考虑绿化空间和公共空间的营造
1500-4000 300
300-1000 -
户数 人口
面积(公顷)
居住区 1~1.6万
3~5万
50~100
居住小区 3000~5000
1~1.5万
15~35
组团 300~1000 1000~3000
4~6
道路系统的规划布置
➢融入城市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
➢开放社区与公共空间 对城市的开放 对居民的开放(公众利益优先)
居住区配套设施
标准划定
表5.0.3
➢ 建立“都市核心带” ——开放空间 ➢ 公共空间优先设置 ➢ 大型公建结合公交设置
武汉城市花园
都市核心带
PART 03
• 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 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 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 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 • 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提高到8公里/平方公里
• 居住区应采取“小街区、密路网”的交通组织方式,路网密度不应小于 8km/km2;城市道路间距不应超过300m,宜为150m-250m,并应与居住街坊 的布局相结合。
1)不同年龄的居民和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构成
老人和儿童的存在为社区注入活力
邻里设计
混合型居住人口能够增加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不同需求,从而有助于街区商业走向繁荣
2)不同的住宅类型:公寓、独户住宅、联排住宅等
住宅在户型、面积和价格方面具有多样性是社区混合的前提
不同的居住建筑根据需要位于邻里中不同的位置,同时考虑绿化空间和公共空间的营造
1500-4000 300
300-1000 -
户数 人口
面积(公顷)
居住区 1~1.6万
3~5万
50~100
居住小区 3000~5000
1~1.5万
15~35
组团 300~1000 1000~3000
4~6
道路系统的规划布置
➢融入城市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
第七章-城镇居住区规划与设计PPT课件
34
建筑间距
住宅建筑应尽可能争取较好朝向(南偏东15º— 南西15º),避免西向布置,住宅间距以大寒日满 窗日照时数计:大城市不少于2h,中小城市不少 于3h,旧城改建区不少于1h。不同形式的住宅建 筑,考虑日照、采光、通风、消防等综合因素, 其间距参照值如下:
(1)南北向平行布置的住宅建筑,其间距平原 地区不少于南侧建筑高度的1.18倍,老城区不少于 0.8倍,山区不少于0.6倍(南向坡)和1.0倍(北向 坡);
3.居住组团级道路:居住区内的支路,用以解决住宅组群 的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3-5m;
4.通向各户或各单元门前的小路,一般宽度为2.5-3m。
10
二、道路规划布局
根据住宅区交通的类型与特征和人对交通方式选 择的一般规律,对于居民自身发生的内向性交通 而言,居民选择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方式占绝大多 数。而一些外向性的交通,方式就多样化了,如 交通距离较长,则会选择自行车或机动车。
在多雪地区,应考虑堆积清扫道路积雪的面积,道路宽度可 酌情放宽,但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18
19
20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
道路类别 最小纵坡
机动车道 ≥0.2
非机动车 ≥0.2 道
步行道 ≥0.2
最大纵坡
≤8.0 L≤200m ≤3.0 L≤50m
≤8.0
多雪严寒地区 最大纵坡
境安静以及居住区空间领域的完整 因地制宜,达到合理性、经济性 功能复合化,营造人性化的街道空间 空间的整合化 避免影响城市交通
14
15
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1)根据地形、气候、用地规模、用地四周的环境条 件、城市交通系统以及居民的出行方式,应选择经济, 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
建筑间距
住宅建筑应尽可能争取较好朝向(南偏东15º— 南西15º),避免西向布置,住宅间距以大寒日满 窗日照时数计:大城市不少于2h,中小城市不少 于3h,旧城改建区不少于1h。不同形式的住宅建 筑,考虑日照、采光、通风、消防等综合因素, 其间距参照值如下:
(1)南北向平行布置的住宅建筑,其间距平原 地区不少于南侧建筑高度的1.18倍,老城区不少于 0.8倍,山区不少于0.6倍(南向坡)和1.0倍(北向 坡);
3.居住组团级道路:居住区内的支路,用以解决住宅组群 的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3-5m;
4.通向各户或各单元门前的小路,一般宽度为2.5-3m。
10
二、道路规划布局
根据住宅区交通的类型与特征和人对交通方式选 择的一般规律,对于居民自身发生的内向性交通 而言,居民选择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方式占绝大多 数。而一些外向性的交通,方式就多样化了,如 交通距离较长,则会选择自行车或机动车。
在多雪地区,应考虑堆积清扫道路积雪的面积,道路宽度可 酌情放宽,但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18
19
20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
道路类别 最小纵坡
机动车道 ≥0.2
非机动车 ≥0.2 道
步行道 ≥0.2
最大纵坡
≤8.0 L≤200m ≤3.0 L≤50m
≤8.0
多雪严寒地区 最大纵坡
境安静以及居住区空间领域的完整 因地制宜,达到合理性、经济性 功能复合化,营造人性化的街道空间 空间的整合化 避免影响城市交通
14
15
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1)根据地形、气候、用地规模、用地四周的环境条 件、城市交通系统以及居民的出行方式,应选择经济, 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ppt课件
优缺点
• 优点:居住区呈现层次递进、起落有致的均衡性
• 缺点:轴线长度较长时,如处理不好易出现单调感 • 适用范围:可高低起落
案例分析
南 北 向 轴 线
案例分析---上海三林苑居住小区 水轴
康有为广场
案例分析---北京吉大城小区 建 筑 空 间 对 称 轴
案例分析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 ——片块式布局
• 适用范围:占地较小,但追求品质的客群的产品
纽约哈姆雷区1199广场住宅区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 ——向心式布局
目录
• 向心式布局的定义 • 向心式布局的优缺点 • 案例分析
定义
将居住空间围绕占主导地位的要素组合 排列,表现出强烈的向心性,并以自然 顺畅的环形路网造就了向心的空间布局。
优缺点
开放式街区的布局营造了“公共性—半 公共性—私密性”层次丰富的空间序列。 组团级道路、公共绿化、沿街建筑界面 的公共空间完全共享。小高层住宅与多 层院落式组团布局疏密有序,贯彻省地 节能理念。
香港置富花园
——住宅和公
布局紧凑,缺点明显
向心式布局---重庆汽车工业园配套居住区
地形分析
用地南北东部均为丘陵,西部为 山沟及南山湖(水库),地形内 部高差可达104米。
整体规划
规划结构分析图
黄色---住宅区 橙色---教育区 紫色---物业 红色---公建
道路、绿化系统分析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 ——隐喻式布局
目录
• 隐喻式布局的定义 • 隐喻式布局的优缺点 • 案例分析
• 缺点:无主次空间之分,缺乏层次感 • 适用范围:居住区规划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案例分析:泛海国际居住区
住宅区居住地块被相对开放 的道路网络分为七个相对独 立的居住组团,每个组团都 雕琢成为私密和半私密空间, 其间由绿链连接。这样,不 但保证了空间的私密性,还 使商务、休闲娱乐、运动、 住宅相互各自独立,分区明 确,缔造一个多元共生的都 市“私密花园”。
居住区规划课件整理PPT课件
对日照朝向的要求较高。当地居民对 -15度到 15度之间的住宅朝向接受程度比较好,对规划 形态的灵活性产生一定制约。
-15˚≤ a ≤15˚
1.23H,1.26 H
○ 多层间距 南侧建筑高度在18米以下的(含18米),其
建筑间距不应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1.23倍;南侧建 筑高度超过18米,其建筑间距不应小于南侧建筑 高度的1.26倍。
2020/3/29
20
2020/3/29
21
初步设计
步骤六
6.方案强排调整
方案进行强排规划后,整体会满足任务书的相关指标,但是空间和 户型均很呆板,这时应进行方案的调整。
调整主要在以下二个方面: ①整体空间效果,城市天际线 ②户型产品
2020/3/29
22
2020/3/29
23
2020/3/29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户型要符合楼层高度(即消防的要求)
②户型要符合市面上流行的户型
③户型要考虑日照的影响
④如何在总图中放置合理的户型
2020/3/29
38
7-11F
12-18F
18F以上
一个楼梯+一个电梯
二个电梯(其中一个为 消防电梯兼担架电梯) +一个楼梯
二个电梯(其中一个为 消防电梯兼担架电梯) +二个楼梯
63
2020/3/29
64
2020/3/29
65
2020/3/29
66
2020/3/29
67
调研内容包括: ①用地周边的道路 ②用地周边的建筑 ③用地周边的景观 ④用地内的现状(建筑、高差等)
2020/3/29
12
2020/3/29
13
-15˚≤ a ≤15˚
1.23H,1.26 H
○ 多层间距 南侧建筑高度在18米以下的(含18米),其
建筑间距不应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1.23倍;南侧建 筑高度超过18米,其建筑间距不应小于南侧建筑 高度的1.26倍。
2020/3/29
20
2020/3/29
21
初步设计
步骤六
6.方案强排调整
方案进行强排规划后,整体会满足任务书的相关指标,但是空间和 户型均很呆板,这时应进行方案的调整。
调整主要在以下二个方面: ①整体空间效果,城市天际线 ②户型产品
2020/3/29
22
2020/3/29
23
2020/3/29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户型要符合楼层高度(即消防的要求)
②户型要符合市面上流行的户型
③户型要考虑日照的影响
④如何在总图中放置合理的户型
2020/3/29
38
7-11F
12-18F
18F以上
一个楼梯+一个电梯
二个电梯(其中一个为 消防电梯兼担架电梯) +一个楼梯
二个电梯(其中一个为 消防电梯兼担架电梯) +二个楼梯
63
2020/3/29
64
2020/3/29
65
2020/3/29
66
2020/3/29
67
调研内容包括: ①用地周边的道路 ②用地周边的建筑 ③用地周边的景观 ④用地内的现状(建筑、高差等)
2020/3/29
12
2020/3/29
13
居住区规划设计_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PPT30页)
► (3)精心设置建筑小品,丰富与美化环境;
► (4)便于寻访、识别和街道命名。
► (5)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 地和建筑小品之间及其与人的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 (6)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范围内进行住宅设计 ,起规划设计必须遵循保护规划的指导;居住区内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和古树文物保护单位和古树名木必须依法予以保护;在文物保护单位的 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和构筑物,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风 貌。
优点;形成有效的社区边界,创造良好私密 的生活空间。社区规模小,易封闭,利于小孩 安全,老人可以随意走动,符合传统习惯
缺点;通风日照不如开敞式,楼房之间绿化 得不到充足日照通风 适用范围‘占地较小,追求品质的客群的产品
将住宅和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集约式布局并开发地下空间,依靠科技进步,使地上
► (4)构思新颖,体现地方特色。
► (5)注重景观和空间的完整性,市政公用站点等宜与住宅或公建结合安 排;供电、电讯、路灯等管线宜地下埋设;
► 居住区的空间与环境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 (1)规划布局与建筑应体现地方风格特色、突出个性,群体建筑与空 间层次应在协调中求变化,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 (2)合理设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烟、气(味)、尘及噪声对居住区 的污染和干扰;
特点:构图强烈,规律性强,但空间容 易呆板、单调
居住区组团形式:合院式
这种布置形式形成近乎封闭的空间,其 有一定的空地面积,便于组织公共绿化休 息园地,形成的院落比较完整,对于寒冷 及多风沙地区,可以阻挡风沙入侵及减少 院内积雪口同时,院落的形成也有利于居 民交往,空间领域感强,对院落的安全防 卫也特别有利。周边布置的形式还有利于 节约土地,提高居住建筑密度,但这种布 置方式将出现一部分朝向较差的居室,转 角单元空间较差,对地形的适应性差,夏 季通风也会出现遮挡和死角,故而炎热地 区要慎用。
► (4)便于寻访、识别和街道命名。
► (5)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 地和建筑小品之间及其与人的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 (6)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范围内进行住宅设计 ,起规划设计必须遵循保护规划的指导;居住区内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和古树文物保护单位和古树名木必须依法予以保护;在文物保护单位的 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和构筑物,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风 貌。
优点;形成有效的社区边界,创造良好私密 的生活空间。社区规模小,易封闭,利于小孩 安全,老人可以随意走动,符合传统习惯
缺点;通风日照不如开敞式,楼房之间绿化 得不到充足日照通风 适用范围‘占地较小,追求品质的客群的产品
将住宅和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集约式布局并开发地下空间,依靠科技进步,使地上
► (4)构思新颖,体现地方特色。
► (5)注重景观和空间的完整性,市政公用站点等宜与住宅或公建结合安 排;供电、电讯、路灯等管线宜地下埋设;
► 居住区的空间与环境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 (1)规划布局与建筑应体现地方风格特色、突出个性,群体建筑与空 间层次应在协调中求变化,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 (2)合理设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烟、气(味)、尘及噪声对居住区 的污染和干扰;
特点:构图强烈,规律性强,但空间容 易呆板、单调
居住区组团形式:合院式
这种布置形式形成近乎封闭的空间,其 有一定的空地面积,便于组织公共绿化休 息园地,形成的院落比较完整,对于寒冷 及多风沙地区,可以阻挡风沙入侵及减少 院内积雪口同时,院落的形成也有利于居 民交往,空间领域感强,对院落的安全防 卫也特别有利。周边布置的形式还有利于 节约土地,提高居住建筑密度,但这种布 置方式将出现一部分朝向较差的居室,转 角单元空间较差,对地形的适应性差,夏 季通风也会出现遮挡和死角,故而炎热地 区要慎用。
居住区规划-PPT课件
用地 距离 布局
在学习之前
新加坡居者有其屋计划,居住问题 的解决:规划设计 + 公共政策
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
居住、居住区的有关概念 居住区规划结构与总平面布局 居住区规划设计要素 住宅群的空间组合 道路交通组织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绿地系统与户外环境 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章 居住区、居住区规划
一、有关概念 1、关于居住 2、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街坊 3、社区 4、邻里关系、邻里单位 5、居住区规划
2、空间领域划分
私有空间:住宅室内、住宅庭院、露台、阳台 半公共空间:单元入口周围、楼层内公共空间、庭院 公共空间:中心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活动场地
第二节 道路交通
一、居民出行方式 1、出行频率 2、出行距离与方式 3、出行方式预测与引导
二、居住区道路系统设计原则
1、结合环境 地形:与现有道路、河流、涵沟平行或垂直,减少桥梁投资、 防止地块零碎不规则。 交通条件:结合周边公交站点、路况。 2、满足功能 安全适用:通而不畅;道路不应过宽,出入口不宜过多;无 对穿路网布局。 方便使用:满足出行、消防、救护、搬家、垃圾集运、市政 管线埋设要求;便于寻访识别、编号;利于住宅通风日 照;利于发展;无障碍设施。 城市改造中兼顾利用和保护:考虑原道路走向;保护有历史 价值的街道。 3、丰富景观 4、技术规定:道路分级、出入口、转弯半径、回车让车等。
居住区规模分级 注:计划到市场的变化
类 居住区 小区 别 户 10000~ 3000~ 数 16000 5000 组团 街坊/独立式组团
300 1000 ~ 3000 ~1000
人 30000~ 10000~ 1000 2500 ~ 6000 口 50000 15000 ~3000 用 50~100 10~ 20ha 地 ha -----------
居住区规划PPT课件
(3)室外地坪标高设计——保证室外地面适宜的坡度,标 明其控制点整平标高。
(4)建筑标高与建筑定位——根据要求标明建筑室内地平 面标高,并标明建筑坐标或建筑物与其周边固定物的距离 尺寸,一对建筑物定位。
第21页/共33页
居住区规划
第五章 竖向规划设计
(5)地面排水——用箭头法表示设计地面的排水方向, 若有明沟,则标明沟底面的控制点标高,坡度及明沟的 高度尺寸。 (6)挡土墙、护坡——设计地平的台阶连接处标注挡 土墙或护坡的位置。 (7)剖面图和透视图——在具有特征或竖向较复杂的 部位,做出剖面图以反映标高设计,必须做出透视图以 表达设计意图。
5.1.1 设计地面 根据功能使用要求,工程技术要求和空间环境组织要
求,对基地自然地形加以利用、改造,即为设计地面。 设计地面按其整平连接形式可分为三种: (一)平坡式 (二)台阶式
(三)混合式
第2页/共33页
居住区规划
第五章 竖向规划设计
(一)平坡式 将地面平整成一个或多个坡度和破向的连续的整平
第10页/共33页
居住区规划
图片 9-3
第五章 竖向规划设计
第11页/共33页
坡地住宅建筑竖向 设计处理手法示意
居住区规划
第五章 竖向规划设计
2.道路 标高 要满足道路道路技术要求、排水要求以及管网敷设要
求。在一般情况下,雨水由各处平整地面排至道路,然后 沿着路缘石排水槽排入雨水口。所以,道路不允许有平坡 部分,保证最小从坡 ≥ 0.2 % ,道路中心标高一般应比 建筑室内地坪低0.25—0.3 m 以上。
第14页/共33页
居住区规划
第五章 竖向规划设计
5.1.3场地排水 在设计标高中考虑了不同场地的坡度要求,为场地排
(4)建筑标高与建筑定位——根据要求标明建筑室内地平 面标高,并标明建筑坐标或建筑物与其周边固定物的距离 尺寸,一对建筑物定位。
第21页/共33页
居住区规划
第五章 竖向规划设计
(5)地面排水——用箭头法表示设计地面的排水方向, 若有明沟,则标明沟底面的控制点标高,坡度及明沟的 高度尺寸。 (6)挡土墙、护坡——设计地平的台阶连接处标注挡 土墙或护坡的位置。 (7)剖面图和透视图——在具有特征或竖向较复杂的 部位,做出剖面图以反映标高设计,必须做出透视图以 表达设计意图。
5.1.1 设计地面 根据功能使用要求,工程技术要求和空间环境组织要
求,对基地自然地形加以利用、改造,即为设计地面。 设计地面按其整平连接形式可分为三种: (一)平坡式 (二)台阶式
(三)混合式
第2页/共33页
居住区规划
第五章 竖向规划设计
(一)平坡式 将地面平整成一个或多个坡度和破向的连续的整平
第10页/共33页
居住区规划
图片 9-3
第五章 竖向规划设计
第11页/共33页
坡地住宅建筑竖向 设计处理手法示意
居住区规划
第五章 竖向规划设计
2.道路 标高 要满足道路道路技术要求、排水要求以及管网敷设要
求。在一般情况下,雨水由各处平整地面排至道路,然后 沿着路缘石排水槽排入雨水口。所以,道路不允许有平坡 部分,保证最小从坡 ≥ 0.2 % ,道路中心标高一般应比 建筑室内地坪低0.25—0.3 m 以上。
第14页/共33页
居住区规划
第五章 竖向规划设计
5.1.3场地排水 在设计标高中考虑了不同场地的坡度要求,为场地排
居住区市政公用设施规划PPT课件
一年的总用水量除以全年供水天数所得的数值。 ➢ 日变化系数: 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其值约为1.1-2.0。
2020/3/21
11
(一)居住区给水量基本概念
• 2.时变化系数
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与该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其 值约为1.3-2.5。
• 3.用水量变化曲线
在设计给水系统时,为了合理确定调节构筑物的容量, 需了解最高日24小时的用水量逐时变化情况。将最高 日内各小时用水量按时间顺序,并用比例线段绘制的 曲线,称为用水量变化曲线。
2020/3/21
3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20/3/21
34
预测所得规划用电负荷,在向供电电
源侧记算时,应逐级乘以负荷同时率。
在一段规定的时间内,一个电力系统综合最高负荷与所属各个子地区
负(或各荷用户同、时各变率电站应)各根自最据高负各荷之地和的电比网值。负一般荷是小具于1体的数情值。 况确定,建议取值在0.85-1.0之间。
用同一种管渠收集和输送废水的排水方式。
➢ (2)分流制(separate system)
用不同管渠分别收集和输送各种污水雨水和生产废水的排水 方式。
一种情况是分别设置污水和雨水管道系统;另一种情况是 只有污水管道系统,不设雨水暗管,雨水沿着地面、街道边 沟和明渠泄入天然水体。
2020/3/21
21
四、排水工程
2020/3/21
5
(三)按埋设深度分类
按管道的覆土深度,居住区工程管线又可分 深埋管线和浅埋管线。
一般以管线覆土深度超过1.5米作为划分深 埋和浅埋的分界限。
2020/3/21
6
(三)按埋设深度分类
➢ 在北方寒冷地区,由于冰冻较深,给水管道、 雨水管道、污水管道以及含有水分的煤气管道 需深埋覆设;而热力管道、电力线路、电信线 路不受冰冻影响,可采用浅覆设方式。
2020/3/21
11
(一)居住区给水量基本概念
• 2.时变化系数
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与该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其 值约为1.3-2.5。
• 3.用水量变化曲线
在设计给水系统时,为了合理确定调节构筑物的容量, 需了解最高日24小时的用水量逐时变化情况。将最高 日内各小时用水量按时间顺序,并用比例线段绘制的 曲线,称为用水量变化曲线。
2020/3/21
3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20/3/21
34
预测所得规划用电负荷,在向供电电
源侧记算时,应逐级乘以负荷同时率。
在一段规定的时间内,一个电力系统综合最高负荷与所属各个子地区
负(或各荷用户同、时各变率电站应)各根自最据高负各荷之地和的电比网值。负一般荷是小具于1体的数情值。 况确定,建议取值在0.85-1.0之间。
用同一种管渠收集和输送废水的排水方式。
➢ (2)分流制(separate system)
用不同管渠分别收集和输送各种污水雨水和生产废水的排水 方式。
一种情况是分别设置污水和雨水管道系统;另一种情况是 只有污水管道系统,不设雨水暗管,雨水沿着地面、街道边 沟和明渠泄入天然水体。
2020/3/21
21
四、排水工程
2020/3/21
5
(三)按埋设深度分类
按管道的覆土深度,居住区工程管线又可分 深埋管线和浅埋管线。
一般以管线覆土深度超过1.5米作为划分深 埋和浅埋的分界限。
2020/3/21
6
(三)按埋设深度分类
➢ 在北方寒冷地区,由于冰冻较深,给水管道、 雨水管道、污水管道以及含有水分的煤气管道 需深埋覆设;而热力管道、电力线路、电信线 路不受冰冻影响,可采用浅覆设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服务半径与公共设施分级
服务半径是指各项公共设施所服务范围的 空间距离或时间距离。 公共设施的分级及其服务半径的确定应考 虑两方面的因素:(1)居民的使用频率; (2)设施的规模效益。
居住区各级设施的空间服务半径 :
居住区各项设施的时间距离服务半径:
(三)公建设施规划特征
1.系统化 2.综合化 3.步行化 4.景观化 5.社会化 6.设备完善化
街道设施分类及设置参考 :
二、公建设施的规划布置
(一)沿街布置 (二)成片布置 (三)混合布置 (四)集约化布置
(一)沿街布置
这是一种历史最悠久、最普遍的布置形式。在交 通不发达的时代,街道具有购物、交通和人际交 往等多种功能,是当时居民日常生活活动的重要 场所。当今交通快速、拥挤、污染严重的情况, 成为创造样和的街道空间和购物环境的制约条件 ,需要精心规划设计,运用各种手法。如空间的 层次划分、限定;功能的分离、组织;景观的设 计、塑造。街道空间的限定元素主要是各类公共 建筑,它们可为商住楼也可单独设置,建筑与街 道空间结合的方式灵活多样。 沿街布置形式还可分为双侧布置、单侧布置 以及步行街、混合式等。
街道空间分区平面示意图:
建筑与街道空间结合方式示意:
1.沿街双侧布置
2.沿街单侧布置
3.步行商业街
(二)成片布置
步行片区交通组织示意图
3.步行商业街
(三)混合布置
(四)集约化布置
三、市政公用设施
(一)供水系统 (二)排水系统 (三)供电系统 (四)通信系统 (五)燃气系统 (六)冷热供应系统 (七)环卫系统 (八)工程管线综合
可分为两类,即居民每日或经常使用的公共设施和必 要而非经常使用的公共设施两类。
3.按配建层次分类
基层生活公共服务设施(以1000~3000人的人口规模为 基础) ,基本生活公共服务设施(以0.7~1.5万人的 人口规模为基础),配建完善的生活公共设施(以3~5 万人的人口规模为基础) 。
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分级配建表:
道路管线横断面布置示意图:
第六节作:
1.简述公建设施规划的特征。 2.简述公建设施沿街布置的主要形式。 3.简述居住区管线综合应该遵循的主要原 则。
教材自学内容:
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 会所的布局与设计
居住区公建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思考问题:
居住区公建系统的构成?
一、居住区公建设施的构成与规划特征
(一)公建设施配套的分类 (二)服务半径与公共设施分级 (三)公建设施规划特征
(一)公建设施配套的分类
1.按功能性质分类
教育、医疗卫生、文体、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 公用、行政管理及其他等八类。
2.按使用频率分类
居住区的工程管线综合应遵循以 下原则:
(1)各类管线布置应整体规划,远近结合,并预留 今后可能建设的工程管线的管位; (2)各类管线应采用地下敷设的方式,走向应沿道 路或平行主体建筑布置,并力求短捷,减少交叉; (3)各类管线应满足相互间水平、竖向间距和各自 埋深的要求; (4)当综合布置地下管线发生矛盾时,应采取的避 让原则为:压力管让重力管、小管径让大管径、易 弯管让不易弯管、临时管让永久管、小工程量管让 大工程量、新建管让已建管、检修少而方便的管让 检修多而不易维修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