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专题二世界近代现代史国际关系

合集下载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专题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专题

(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
下篇
格局演变
中国外交
欧洲兴衰
仔细观察下面三幅示意图,它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世界格局。 俄 美国 英
德 法 意 奥 美 苏
俄罗斯
欧盟 中国 日本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反映的是哪一场战争爆发前剑拔弩张的气氛?战争 结束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这一格局又是怎样被打破的?
2、图二反映的是二战以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这种格 在推动世界格局变化的诸多因素中, 局形成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拉美独立运动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列强与 之间争夺殖民地 与社会主义国家 殖民地、半殖民 以上图片反映出大国在竞争与冲突过程中出 和世界霸权的 之间的竞争 地国家之间 矛盾与斗争 与对抗 矛盾与斗争
现的哪些矛盾?
合作
诺曼底登陆
大国关系变化的 根本出发点是 国家利益 APEC领导
(2)写出中美等国共同签署的宣言名称。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哪 个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它的形成对这场战争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 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 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
材料四:
(3)依据材料二、三、四分析中 美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变化 的原因是什么?
(1)材料表明近代欧洲处于怎样的国际地位?据材料分析欧 洲居此地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地位:世界中心或称霸全球
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政治革命或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 运动的完成;科学革命或自然科学的发展。
【地位挑战】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2年1月5日宣布推出一

历史初二历史重要知识总结现代史与国际关系

历史初二历史重要知识总结现代史与国际关系

历史初二历史重要知识总结现代史与国际关系近代史与国际关系是历史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围绕着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国际组织、国际冲突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展开研究。

现代史与国际关系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还可以提供决策判断能力和国际视野。

本文将针对初二历史重要知识进行总结,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史与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

一、世界大战与联盟体系的构建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各国之间爆发了殊死搏斗。

大战结束后,为了维护和平与稳定,巴黎和会成立了国际联盟。

然而,由于美国没有加入,以及联盟内部的矛盾和制度缺陷等原因,国际联盟在遏制战争方面未能取得成功。

二、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与二战爆发在经济危机和种族主义思潮的背景下,法西斯主义迅速兴起。

希特勒、墨索里尼等领导者执政后,纷纷以扩张和侵略为目标,导致由法西斯轴心国与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的斗争升级为世界大战,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三、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二战胜利后,盟国间的矛盾和战术利益的分歧导致冷战爆发。

美国和苏联成为两个超级大国,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两极格局。

美国领导了西方阵营,提出了"剑桥五子",并进行经济援助;苏联则援助了许多共产党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阵营。

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展开了经济、技术、军事等各领域的斗争,直至苏联解体。

四、冷战后的国际秩序冷战的结束给国际关系带来了重大的变革。

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并通过联合国维护国际安全与稳定。

全球化的浪潮带来了国际合作的新机遇,多边主义成为国际秩序的核心价值。

然而,国际关系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恐怖主义、地区冲突、贸易摩擦等。

五、中国与世界新中国成立后,面临了巨大的国际压力和挑战,采取了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中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动了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参与了许多国际组织和地区合作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7、美国与西欧的关系: ①西欧影响美国:17—19世纪
西欧在北美的殖民扩张
欧洲移民促进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欧洲的启蒙思想影响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经济得到欧洲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的支持 美国追随英国侵略中国
②美国逐渐剥夺欧洲的霸权:19世纪末至二战
一战前后美国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华盛顿会议上取得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
轴 心 国 集 团
世 界 反 法 西 斯 同 盟
1940年,德国与日 本、意大利在柏林 。
1937年日发动全面侵华 战争。1939年德国突袭 波兰。1941年德军进攻 苏联。1941年12月,日 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二 战进一步扩大。
1942年初,中、美、 英、苏等26国在华盛 顿共同签署了《联合 国家宣言》,反法西 斯联盟正式成立。
⑥20世纪30年代,法国纵容了德国的侵略。 ⑦二战初期,德国进攻,法国沦亡。 ⑧二战结束时,法国同美英分区占领西部德国。 ⑨20世纪50年代,法德和解,推动欧洲一体化 进程。
3、英美关系 ①1783年,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枷锁。 ②1823年,美国提出“门罗主义”,引起英国不满。
③一战后期,美国参战企图同英、法等国争夺战利品。
建立 三国 同盟 三国 协约 1882年德意奥三 国同盟形成,核 心是德国。
主要活动
20世纪初英法俄 三国协约形成, 核心是英国。
1920年成立,是 第一个全球性的 国际组织
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冲 突,导致了第一次世 界大战的爆发。
国际 联盟
宗旨:防止战争,维持 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合 作,保证各国严守国际 义务
(3)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与帝国 主义、殖民主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它经历了20世纪上半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对宗 主国的殖民剥削和政治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 斗争,以及二战后一大批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争取经 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斗争。在当代世界,新兴发 展中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已由对抗关系发展到 控制与反控制、斗争与协调的关系。 (4)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这主要表现为苏联实行社会扩张政策和大国主义,在 社会主义国家与兄弟党之间,出现了苏联的控制与中 国、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反控制、反霸权主义和维护 社会主义国家主权和独立的斗争。

中学初二历史学科重要知识归纳现代世界史与国际关系

中学初二历史学科重要知识归纳现代世界史与国际关系

中学初二历史学科重要知识归纳现代世界史与国际关系中学初二历史学科重要知识归纳:现代世界史与国际关系近代史:1. 近代史的定义和时期划分近代史是指从16世纪末欧洲各国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工业革命进而引发社会变革的时期,直至20世纪末,尤其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分界点。

近代史可分为三个阶段:资本主义初期(16世纪末至18世纪末),工业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至20世纪初)和帝国主义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末)。

2.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工业革命是指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英国的纺织业和矿业所引发的技术和经济变革。

这一时期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取代了手工业生产,劳动效率显著提高。

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加深。

3. 帝国主义时期与殖民扩张帝国主义时期是指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末,大国通过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扩张领土并控制他国的时期。

欧洲列强争夺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地,掠夺资源,建立殖民地帝国。

这导致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冲突,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4.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秩序的变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参战国之间展开了一场全球性的冲突。

战后,多个国家的政治地位发生重大变化。

凡尔赛条约的签订导致了德国等失败国的负重发展,使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同时,国际联盟的建立试图维持和平与国际秩序,但未能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现代史:1. 冷战与两个阵营的对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冷战时期。

冷战是指主要由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及其盟友之间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上的对抗。

该时期两个阵营分别以北约和华沙条约组织为核心,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斗争。

冷战的高潮主要体现在古巴导弹危机和朝鲜战争中。

2. 联合国的建立与全球治理联合国是1945年成立的,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国际合作。

联合国拥有安全理事会和大会等机构,承担着维和、调解争端、推动国际合作等任务。

高三历史课件: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高三历史课件: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⑤从美苏矛盾到南北矛盾。
二战后的总体特征是从两个阵营到三 个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的趋 势发展。战后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美 苏冷战,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 团对抗。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格 团对抗。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格 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发展 面临激烈竞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 家的矛盾即南北矛盾日益尖锐。
2.近现代各时期国际关系的 基本特征
①世界近代史上,欧洲是国际关系的中心 舞台,而欧洲大国之间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 殖民霸权的激烈角逐和斗争,又是近代各时 期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具体可分为三个阶 段: a.16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特征为:西 16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特征为:西 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为夺取世界殖民霸权, 英国先后同西班牙、荷兰、法国多次交战, 最终确立了欧洲霸权和关 系,主要包括:
1.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殖民
霸权而产生的错综复杂的矛盾、 霸权而产生的错综复杂的矛盾、 斗争. 斗争. 2.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世界政治格 2.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世界政治格 局的演变等内容。
1.世界主要矛盾的演变
①从英西、英荷矛盾到英法矛盾。16 从英西、英荷矛盾到英法矛盾。
③二战后至今,国际关系经历了由两大阵 营到三个世界,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 发展的趋势。二战中,传统的欧洲强国英、 法、德或削弱或战败;美国成为资本主义 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可以与美国抗衡 的国家。美苏矛盾尖锐,国际关系日趋紧 张,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以欧洲为中心的 国际关系格局;到80年代未90年代初,苏 国际关系格局;到80年代未90年代初,苏 东剧变,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呈现多 极化趋势。
③从法德矛盾到英德矛盾。19世纪晚 从法德矛盾到英德矛盾。19世纪晚
期到1918年的总体特征是帝国主义重新 期到1918年的总体特征是帝国主义重新 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资本主义 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随着向帝国 主义的过渡而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 衡性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的对 比,造成了它们之间新的矛盾。实力与 所占殖民地成倒挂情况。根源于普法战 争的法德矛盾一时成为欧洲大陆的主要 矛盾。为争夺巴尔干半岛,俄奥矛盾不 断加剧。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英国殖民印度与印度民族大起义 英国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
英国殖民北美与北美独立战争 西、葡殖民拉美与拉美独立运动 二战后,亚、非、拉美地区民族解放运动
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大致分期:
a.16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特征为:西欧国家争 夺殖民地和欧洲霸权。
b.19世纪晚期至一战,特征为:帝国主义重新瓜分 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重要国际会议及国际条约
时间 与会国
主要内容
影响
巴黎 和会
1919年
27个国家 签订《凡尔赛和约》 确立帝国主义在欧 英法美操纵 及其他一系列和约 洲、西亚、非洲的
统治秩序
华盛顿 会议
1921-1922
9国 美英日操纵
有利于美国在中国
签订了《九国公约》 的扩张,确立了帝
等文件
国主义在亚太地区
的统治秩序
1、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同之处有①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 会议②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③会议暂时调整了列强 间的矛盾,但也埋下了新的矛盾④均损害中国的主权 ( )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
2、弱国无外交,最能体现这一历史规律的事件是( ) ①巴黎和会②华盛顿会议③慕尼黑会议④万隆会议⑤上海APEC会议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⑤
组织的性质 C.美国是欧洲联盟最大的成员国 D. 欧洲联盟正努力实现对外用“同一个声音”说话
4、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相同点是( ) A.帝国主义性质大国集团 B.既是政治集团又是贸易实体 C.由一个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D.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
5、下列国际或区域性组织哪一项不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而建
启迪 战争是残酷的,我们要热爱和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识表解一、世界主要矛盾......的演变二、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及特点.....★近现代国际关系概况(各表均须结合课本掌握)★世界格局的变化★、重要的国际会议★、重要的国际条约★重要的国际组织三、主要大国间的关系1.英法关系:①基础史实18世纪,英法既在欧洲争霸,又在印度和北美争夺殖民地。

(七年战争)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最后打败了法国。

(第一次反法同盟) 19世纪中期,英法联合在克里木战争中打败俄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缔结协约,共同对德。

在巴黎和会上,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

英法操纵国联排斥美国插手欧洲事务。

30年代,英、法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都采取了绥靖政策。

二战中,英、法联合对德作战,并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二战战后,英、法都加入北约组织。

1986年后以英法同为欧共体成员国。

②归纳认识:双方关系时而争夺,时而联合.工业革命前,双方争夺欧洲霸权与殖民利益,敌对关系居于主导;工业革命后联合居于主导,联合主要在于对俄、侵华、对付共同敌人德国共同主宰国联,推行绥靖政策.二战后两国国际地位下降.2.法德关系:①基础史实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普、奥积极组织反法同盟。

1870年爆发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被迫向德国割地赔款。

19世纪晚期,法德矛盾十分尖锐。

双方加入不同军事集团对抗。

一战爆发后,法德在西线对抗,进行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巴黎和会后,法国主张全面削弱德国。

收回阿尔萨斯洛林,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索取战争赔款.30年代,法国纵容了德国的侵略。

二战初期,德国进攻,法国沦亡。

二战结束时,法国同美英分区占领西部德国。

西德成立后,法德同为北约与欧共体成员国,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②归纳认识:法德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原因在于双方对欧洲霸权德争夺.普法战争对双方关系有重要影响,埋下相互仇恨的种子.20世纪中期以来法德关系改善.3.英德关系:①基础史实从法国大革命到拿破仑帝国时期,英国始终联合普奥反法。

高二历史知识点:近代现代国际关系基本线索与阶段特征

高二历史知识点:近代现代国际关系基本线索与阶段特征

高二历史知识点:近代现代国际关系基本线索与阶段特征世界近代现代的国际关系,若依据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以及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进行分析。

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的国际关系:时间为17和18世纪,其中法国、西班牙、荷兰和英国四大商业强国的冲突,构成了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中心内容之一。

在这场斗争中,先是英国打败西班牙,17世纪下半期,英荷之间又发生了三次战争,结果荷兰的殖民优势被摧毁;在北美,英国夺取了荷属阿姆斯特丹。

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英国又同法国多次发生战争,夺取了法属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广大地区,并夺取了法国在印度的大部分地盘。

在长期殖民战争中,英国掌握了海上霸权,抢占了广大殖民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这一时期,新崛起的俄罗斯帝国与瑞典的北方战争、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扩张,构成了国际关系的第二个内容。

俄国彼得一世、普鲁士腓特烈二世的扩张表现在领土的侵占,这与英、法等国殖民地扩张有所不同。

同时,此种扩张更多地带有封建色彩,而英法的扩张,则是早期资产阶级原始积累的性质。

在这一时期,强国之间的关系随着各自利益的需要而变化,如普奥,既有战,又有结伙瓜分波兰的举动。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和发展时期的国际关系:时间从18世纪法国大革命开始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止。

18世纪以前,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对国际事务拥有重大影响。

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体系。

欧洲各国封建势力内外勾结,组成反资产阶级革命同盟。

因此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首先表现为法国与欧洲列强的关系。

在法国大革命中,先是普奥组成干涉军,失败后,英国为同法国争夺中东的利益和进行海上争霸,组织了第一次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

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后,法国与第二次反法同盟之间的关系,是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与传统的封建势力之间关系的继续,并使新生政权得到巩固和发展;法国与后来反法同盟之间的关系,带有明显的争霸特点;而对西班牙和俄国的进攻,则是侵略行径。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回车一中胡留成重点知识::一、两次世界大战。

二、世界格局的演变。

三、重要的国际会议四、重要的国际条约五、重要的国际组织复习本专题应注意:促使国际格局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国际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原因。

第一课时重点识记::一、两次世界大战。

二、世界格局的演变。

教学过程:一、近现代国际关系概况1、19世纪晚期-一战,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

2、一战摧跨了四大帝国,削弱了英、法,美国和日本崛起,诞生了苏联社会主义国家3、一战后-二战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并逐步瓦解。

从英美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到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

此时期还增加了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经过二战,法西斯国家被消灭,英法遭到进一步削弱,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

4、二战后从冷战格局向多极化格局趋势发展美苏矛盾、南北矛盾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第三世界兴起,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二、两次世界大战1、一战原因: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②以英德为首的两大侵略集团扩军备战;③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引燃一战战火。

(导火线)二战原因: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③法西斯势力的扩张(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④英法美的纵容侵略。

(加快了战争爆发)2、一战经过(1)、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也很快卷入战争。

(2)、交战双方—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协约国的英法俄意美中和塞尔维亚。

(3)、大战役—凡尔登战役、(4)、结果—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德国投降。

二战经过:(1)、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2)、扩大: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3)、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4)、转折: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5)、欧洲第二战场开辟: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

2021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汇编:世界近代现代史国际关系

2021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汇编:世界近代现代史国际关系

世界近代现代史国际关系一、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第一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质:它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三)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主要力量中心:“一超”美国。

“多强”:俄国、欧盟、日本、中国。

二、两次世界大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引燃一战战火。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德、奥匈、意组成的三国同盟和英、法、俄组成的三国协约。

●主要战役: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

充分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

●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

●影响: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产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标志着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扩大:1941年6月德军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二战的扩大。

●进一步扩大: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军偷袭珍珠港。

规模进一步扩大。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

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

●影响: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成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援助,协同作战,战斗力大大增强,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英美等反法西斯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认识:性质:它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胜利的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启迪: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人类命运休戚相关,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历史启示: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绝不能 重演;人民终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是社 会前进的推动力;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 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 战;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内政,和平共处;只有加强国际合作, 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七)二战后的国际关系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指主权国家及国家集团之间的 关系。主要包括国际政治关系和国 际经济关系,国家之间的竞争、冲 突与合作是其主要表现形式。
一、阶段特征
(一)殖民扩张与争夺 (16~18世纪)




民 (葡萄牙西班牙——英法

扩 荷—英国 “日不落帝国”)


(二)帝国主义矛盾的加剧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背景
表现 影响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向 帝 国 主 义 过

争 夺 世 界
大 军 事 集 团
一 战 爆 发


(三)第一次 世界大战
(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
形成: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一系列条约
实质: 帝国主义对战后世界的重新瓜分 机构:国际联盟
评价: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有利于战后世界的稳定和经济的发 展; 但不可能根本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 矛盾,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维也纳体系 (1815—1848、1871) 欧洲中心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19—1939) 欧洲中心格局
(向两侧扩展)
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1945—1991) 美苏两极格 局
一超多强、多极化
多极化格局趋势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两极格局

世界史专题复习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世界史专题复习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交往、国际合作、国际争端解决等方面,是各国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
外交政策需要适应时代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各国应根据自身国情和发展需要制定合适的外交政策。
外交政策
国际合作是指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互利共赢的活动,以实现共同利益。
国际冲突则是指各国之间由于利益分歧、意识形态差异等原因引发的矛盾和争端。
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国际关系格局。数字经济的崛起、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国际关系
数字技术的发展对国际关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各国应加强数字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数字安全、数据隐私等挑战,推动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总结词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民航客机撞击美国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造成近3000人死亡。
1. 9/11事件
美国领导的全球反恐战争,旨在消灭恐怖组织并防止恐怖袭击再次发生。
2. 反恐战争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加强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和维护全球公共安全。
3. 国际合作
国际恐怖主义与全球公共安全
世界史专题复习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CATALOGUE
目录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概述 国际关系核心概念 近现代国际关系重大事件 国际关系理论流派 国际关系发展趋势与挑战 Nhomakorabea01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概述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指的是自16世纪以来的国际关系,主要涉及欧洲、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区。
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主要受到欧洲殖民主义、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和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错综复杂。
两次世界大战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二_世界近代现代史国际关系.doc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二_世界近代现代史国际关系.doc

国际关系的主耍表现方式:战争、和平。

和平时期主耍进行国际会议、经济合作。

本专题的主耍内容有:世界近现代以来的三次世界格局的变动、两次世界大战、重要的国际会议、国际组织。

通过四方而的主要A容从整体上、世界范围内了解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一、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第一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背景:第一次世界人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P世界作出安排,先f召丌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建立:1919年1月召开巴黎和会,6月协约国与徳国签若了《凡尔赛和约》。

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署了一系列和约,与《凡尔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在美国的們议下,1921〜1922年美、英、法、U、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在平盛顿举行会议,签订包括《九国公约》在内一系列条约。

肀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实质:它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作用:因为它只是柯吋调整和缓解丫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所以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矛盾:掠夺战败国,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分赃不均,加深了战胜国内部矛盾。

对殖兒地分割,激发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朿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屈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円益膨胀,俏笑国乂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笑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办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過制”井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具体表现: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杜魯门在国会发表演说。

他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T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P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一、主要国际组织
1、反法同盟 1793年 主要国家:英国、普鲁士、奥地利、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 (1)成立的主要目的: 遏制法国、镇压法国革命。 (2)英国加入这一组织的主要目的:反对法国称霸欧洲。 (3)其战争的性质是什么?对法国来说既是反封建的革命战争,又是民族 解放战争。对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法国对反法同盟的战争,打击了欧 洲封建势力,传播了法国资产阶级文化,扩大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长期的对外战争,也不利于法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特别是不利于法国 的工业革命发展。 (4)参加反法同盟的国家有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荷兰,有封建国家如奥 地利、普鲁士、俄国。资本主义国家参加反法同盟是为了争夺欧洲霸权, 封建国家参加反法同盟是为了反对资本主义革命;俄国参加有双重性质, 既有反对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又有争夺欧洲霸权的一面。其前期对法国 战争主要是干涉法国革命,维护法国封建统治秩序;其后期的对法国战争 性质多样。
样?
二十世纪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先后发动了两次战争:一次是 海湾战争;一次是北约对南联盟的战争。试分析这两次战争的共 民原因及其性质,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原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美国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随之爆 发。 性质:局部性战争、区域性战争、小规模冲突。 说明: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 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两伊战争与九十年代的南斯拉夫解体后的地区性战争爆发 的的原因有什么不同?
四、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按 照新的力量对比重新瓜分世界,划分欧亚的政治版图,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洲 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建立了新的国际秩序,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的构成:凡尔赛条约、协约国同奥保匈土的条约。 凡尔赛体系的主要内容:略 凡尔赛体系的作用: 对战败国德国进行了严惩和限制;使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 凡尔赛维护机构: 国际联盟 对凡尔赛体系的评价: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专题五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国际关系:帝国主义两大集团争霸世界的斗争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不平衡性加剧。

2.表现: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形成了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德、意、奥匈)和三国协约(英、法、俄),两大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3.结果: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一战后的国际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形成了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的统治秩序,20年代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为战后经济的恢复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这一体系内部隐含了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等矛盾。

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它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

3.解体30年代,德国扩军备战,吞并奥地利;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开始遭到破坏。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二战爆发,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打破太平洋地区的和平状况,“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解体。

三、二战前的国际关系(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与英法的绥靖政策(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1.原因:资本主义根本矛盾发展的结果,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化之间的矛盾。

2.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3.影响:①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本质。

②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4.应对危机的措施: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国、日本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

(二)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德、意、日)1.原因:①1929——1933经济危机的打击。

②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不满。

2.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影响:法西斯国家加紧扩军备战,疯狂对外扩张,法西斯和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20世纪30年代的主要矛盾,最终导致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这个专题主要包括:一、世界近现代史上,主要矛盾的演变二、世界格局的演变三、重要国际组织及同盟四、主要的国际战争一、世界近现代史上,主要矛盾的演变.1、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英法矛盾。

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进攻法国,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亡,法国丧失欧洲霸主地位,之后俄国在欧洲称霸,英俄矛盾尖锐2、19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德矛盾。

普鲁士为完成统一大业,与法国矛盾尖锐,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失败丧失欧洲大陆霸权3、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

19世纪末,德国迅速强大,德国成为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和以英国为核心的三国协约最终形成4、一战后:英美矛盾。

一战后,英美围绕国联、制海权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美国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5、30年代至二战结束: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

在30年代大危机的影响下,德日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随着法西斯在亚非欧的侵略扩张,各国人民英勇地进行了反法西斯的斗争6、二战后:美苏矛盾。

二战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美苏冷战,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7、20世纪90年代后:南北矛盾。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呈现多极化的趋势,世界面临经济发展的激烈竞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即南北矛盾日益尖锐认识: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由大国间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决定的。

二、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①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的秩序②形成标志: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③主要内容: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④维护工具:国际联盟⑤评价:a、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高中世界历史-2、近现代国际关系(讲义)

高中世界历史-2、近现代国际关系(讲义)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对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四国条约》的签定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它借此埋葬了英日 同盟,消除了在远东争霸的一大障碍;对英国来说,即不损 英日关系,有促进了英美关系,使英帝国在太平洋上的利益 得到保障;对日本来说,其扩张野心则受到了遏制。 ·《五国海军条约》使英国正式承认了美英海军力量的对等原 则,标志着英国海上优势的终结;也使日本扩军计划受到限 制。这是美国外交又一重大胜利,它的海军力量可以同英国 并驾齐驱。 ·《九国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 局面”,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 和争夺亚太地区霸权提供了条件。 总之,束缚了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也限制了英国在这一 地区势力的发展,美国获得了争霸亚太地区的有利条件。华 盛顿体系的建立,暂时调整缓和了列强在亚太地区尤其中国 的利益冲突,它意味着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基本上完成了 战后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战后的国际关系 新格局最终形成。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⑶两极格局的瓦解同前两次大的国际格局变动
不同:①它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发生
的。 ②这种格局的变动,不是通过将战胜国的 意志强加给战败国,导致各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的。
③新的国际格局的确立,要通过各国之间的
斗争和妥协来实现,这取决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 而综合国力对比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需要经过一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5、德黑兰会议
⑴时间、地点:1943年冬,伊朗德黑兰。 ⑵与会国: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 和丘吉尔。 ⑶决议:通过了三国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 合作宣言;会议决定1944年内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⑷影响:加强了三国联合对德作战。

历史高三历史现代世界史与国际关系概述

历史高三历史现代世界史与国际关系概述

历史高三历史现代世界史与国际关系概述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既关注过去发生的事件和事实,也探究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历史学科的学习更加重要,尤其是现代世界史与国际关系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历史高三历史现代世界史与国际关系进行概述,并介绍相关的知识点。

第一部分:现代世界史概述现代世界史是历史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从近现代(以欧洲大航海时代为起点)至今的世界历史。

现代世界史的研究对象包括了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

1. 近代史的重要事件近代史的重要事件有很多,其中包括了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战等。

这些事件的发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现代世界史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2. 主要国家和帝国的崛起与灭亡伴随着近代史的发展,一些国家和帝国在这段时间内崛起和灭亡。

比如,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了解这些国家的崛起与灭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世界格局。

3. 世界各地的政治变革近代史也见证了世界各地的政治变革。

比如,俄国的十月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等,这些政治变革不仅改变了国家的政治制度,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部分:国际关系概述国际关系是现代世界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相互联系与互动。

了解国际关系的发展和演变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格局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1. 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国际关系主要研究国家之间的互动关系,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

了解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国家之间的各种行为和决策。

2. 国际组织与国际合作在国际关系中,国际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

比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通过合作和协商,维护了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

了解国际组织的发展和功能,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3. 国际关系中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当今世界面临着诸多的国际问题与挑战,比如地区冲突、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等。

高三历史课件: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52页PPT

高三历史课件: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52页PPT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52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
高三历史课件: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近代中国的国际关系

近代中国的国际关系

近代中国的国际关系近代中国的国际关系承载着中国国家发展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使命。

从晚清时期的不平等条约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将从近代中国的国际关系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对外政策以及国际合作与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发展历程近代中国的国际关系始于19世纪中叶,那时的中国正面临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中国的国际地位骤降,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民主革命时期,国际关系发生了重大转折。

中国开始争取国际社会支持,推动废除不平等条约,恢复国家尊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在东方战场上承担了重要的抗战责任,取得了对日本的胜利。

战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更大的影响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陷入了与西方国家的对抗时期,一度被孤立在国际社会中。

1970年代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开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新的提升。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推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秩序。

同时,中国积极处理周边和全球事务,为维护地区和世界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对外政策中国的对外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互利共赢的外交理念。

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始终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反对使用武力,推动多边主义。

中国主张国家间应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地区合作机制,如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等。

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合作。

中国还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合作促进互联互通和区域发展。

三、国际合作与挑战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涵盖了经济、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二世界近代现代史国际关系【知识链接】国际关系的主要表现方式:战争、和平。

和平时期主要进行国际会议、经济合作。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有:世界近现代以来的三次世界格局的变动、两次世界大战、重要的国际会议、国际组织。

通过四方面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世界范围内了解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一、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第一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世界作出安排,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建立:1919年1月召开巴黎和会,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

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署了一系列和约,与《凡尔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订包括《九国公约》在内一系列条约。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实质:它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作用:因为它只是暂时调整和缓解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所以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矛盾:掠夺战败国,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分赃不均,加深了战胜国内部矛盾。

对殖民地分割,激发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具体表现: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

他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开始。

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以杜鲁门主义为起点,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至此,美苏冷战局面最终形成。

美苏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对峙。

苏美争霸:从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担任苏联领导人后,美苏展开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影响:消极影响──美苏争霞,世界局势长期不安宁。

积极作用──两大集团,力量均衡,防止新的大战的爆发。

(三)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趋势: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

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各国都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世界主要力量中心:“一超”美国。

“多强”:俄国、欧盟、日本、中国。

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

二、两次世界大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以英德为首的两大侵略集团扩军备战;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引燃一战战火。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和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三国协约,是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它们之间疯狂的扩军备战,导致一战爆发。

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也很快卷入战争。

交战双方:同盟国、协约国。

主要战役: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这充分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

结果: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德国投降。

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帝国主义列强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觊觎全球,争霸世界;虽然塞尔维亚顺应战前普遍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维护民族独立,是大战中一股带有正义性的力量,但并不能改变其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

影响:大战历时四年多,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产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慕尼黑阴谋:1938年,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在德国慕尼黑签订协定,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

西方大国对法西斯侵略不满,但是又害怕法西斯国家的战争讹诈,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因此,西方大国对法西斯侵略不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小国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人们把这种政策称为绥靖政策。

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绥靖政策的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德国进攻波兰: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德军进攻苏联:1941年6月德军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二战的扩大。

日军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

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被卷入了这场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之中。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激起世界人民的愤怒,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美、英、苏、中等国走向联合。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

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

影响: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成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援助,协同作战,战斗力大大增强,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英美等反法西斯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雅尔塔会议: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国家。

1945年2月,反法西斯国家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

德国投降:1945年4月苏联红军对柏林发动了总攻,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日本投降:美军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认识:性质:它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胜利的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启迪: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人类命运休戚相关,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总之,只有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新殖民主义,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用和平方式解决各国的争端,才能避免战争。

三、世界现代史上的重要会议(一)巴黎和会时间地点:1919年,法国巴黎。

参加者:英、法、美等27个国家参与会议。

但是会议被三巨头即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操纵。

性质: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签订的主要条约:《凡尔赛和约》,其内容: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作用: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二)华盛顿会议时间地点:1921—1922年,美国华盛顿。

中心议题(目的):协调美日等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签订的主要条约:《九国公约》,其内容: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影响: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毛泽东:“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作用: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

(三)慕尼黑会议时间地点:1938年9月,德国慕尼黑。

参加者:英(张伯伦)、法(达拉第)、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

主要内容:英法德意背着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强割苏台德区给德国。

影响: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四)雅尔塔会议时间地点:1945年,苏联雅尔塔。

主要参加者:美(罗斯福)、苏(斯大林)、英(丘吉尔)。

目的:为了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主要内容: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影响:加速了德国灭亡;为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也体现了大国强权意志,为美苏划分世界奠定了基础。

四、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一)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性质:帝国主义政治军事集团。

参与国家:三国协约──英、法、俄;三国同盟──德、意、奥。

影响: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国际联盟(国联)成立:美国倡议,但没有参加,英法主宰。

宗旨:制裁侵略,维护和平。

实质: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

(三)轴心国集团与反法西斯联盟轴心国集团:参与国:德、意、日。

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影响:有利于法西斯的扩张,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预示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来临。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时间地点:1942年,华盛顿。

参与国: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

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影响: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为反法西斯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四)联合国成立:1945年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

1945年10月成立。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友好合作。

(五)欧洲联盟:时间国家:1993年,英法德意等欧洲国家。

性质:欧洲国家间的政治、经济联盟,目前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影响:加速了欧洲的发展,提高了欧洲国家的国际地位,标志着欧洲走向一体化、区域化、集团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