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专题八)

合集下载

专题八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格局

专题八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格局
二战的爆发 考点提炼: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是否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巴黎和会上,针对德国签订《凡尔赛合约》,把德国在中国的一切 主权转让给日本,引发了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
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九国公约》,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机会均 等”,“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二)、二战后的国际格局:美苏争霸—— 两极格局(冷战格局) 1、产生背景:二战以后,美苏双方寻求世界霸权,双方力量均衡。 2、形成过程:a、序幕:1946年,英首相丘吉尔发表 “铁幕演说”。 b、开始: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 。 c、正式形成:1949年 北约 建立,1955年 华约 成立,两极格局 正式形成。 3、结束标志:1991年, 苏联解体 ,两极格局结束。 (三)、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一超多强”,世界政治格局朝着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萨拉热窝事件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凡尔登战役帝国主义掠夺性战争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大危机绥靖慕尼黑阴谋德军突袭波兰德军突袭苏联日军突袭珍珠港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专题八: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第一次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交战双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转折点: 凡尔登战役 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性战争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1929—1933年 经济大危机 的影响 西方大国的 绥靖 政策( 慕尼黑阴谋 把此政策推向高潮,加速二战 的爆发) 1、全面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 ; 2、规模扩大的战役: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 ,苏德战争爆发。 3、规模达到最大:1941年12月7日(美国国耻日),
日军突袭珍珠港 ,美国参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复习课件:专题八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复习课件:专题八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热点 命题探究
1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当有哪些担当? (1)树立平等开放的国际意识,培养国际视野。 (2)树立全球意识,关心世界。 (3)增强忧患意识,关心全人类。 (4)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 (5)积极吸收和借鉴不同国家的先进文明成果。 (6)积极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增进彼此感情。 (7)胸怀天下,放眼世界,成才报国。 14.世界各国应如何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 (1)努力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 (2)树立共同的利益观,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3)重视平等对话,通过协商和谈判解决共同问题。 (4)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5)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6)积极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热点 命题探究
是什么 1.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获得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谈谈你的感悟。 (1)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2)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3)我国已树立起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4)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开放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6)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7)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8)中国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 (9)中国始终是全球治理改革的积极贡献者。
热点 命题探究
2.请列举我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举措。 (1)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3)倡导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4)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5)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6)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7)积极承办G20杭州峰会。

高三政治国际关系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政治国际关系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政治国际关系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国际关系是研究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政治关系B. 科技关系C. 经济关系D. 以上都是2.以下哪种国际关系模式是建立在国与国关系之上的?()A.国际社会主义关系B. 国家社会主义关系C. 国家共产主义关系D. 国际共产主义关系3.以下哪个国际关系学派强调国家主权和国际非干涉原则?()A.实用主义学派B. 新自由主义学派C. 宏观政治学派D. 持久和平学派4.苏联解体后,国际关系从单极化转向()A.双极化B. 三极化C. 多极化D. 偏极化5.国际关系中的冷战是指()A.国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斗争B.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战争C.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争斗D. 国内党派之间的斗争二、简答题1.什么是国际关系?国际关系是研究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学科,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

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包括国家、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各种国际行为主体。

2.国际关系的特点有哪些?国际关系的特点包括多元性、复杂性、动态性和相对独立性。

多元性指的是国际关系中存在着多种主体和利益,各国国家间的关系呈现多样性。

复杂性体现在国际关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制约。

动态性指的是国际关系不断发展变化,且变化速度较快。

相对独立性指的是国际关系是相对于国内事务而言的,其决策和管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3.请解释国际关系中的冷战是指什么?冷战是指国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冷战期间,冷战两大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之间存在着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紧张关系。

冷战期间的国际关系以敌对和对抗为主导,世界格局呈现出两极分立的局面。

三、论述题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初期的中国外交政策强调争取国际地位和外交主权,积极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参与了冷战时期的社会主义阵营。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复习课件--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复习课件--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学业水平考试要求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3.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4.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 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及其影响和作用 6.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进程中的问题
1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背景 (1)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二战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德、意、日百 废待兴,英、法实力削弱,世界经济体系亟待重建。 (2)美国的野心:美国经济实力膨胀,企图按照自己的意志规划战后的“世 界经济蓝图”,积极筹建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 2.形成过程 (1)1944年,美、英、中等44个国家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 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2)《布雷顿森林协定》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二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在这个体系 下,美元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 货币体系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5
3.美国主导地位的体现 (1)金融方面:美国凭借《布雷顿森林协定》 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 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 (2)贸易方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使美国打着互相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 关税,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 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9
(2)过程: ①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 原子能共同体成立。③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总部设在布鲁塞尔。 ④1991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⑤1993年,“马约”生效, 欧盟宣告成立。⑥1999年,欧元诞生;2002年,欧元正式流通。 (3)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的区域合作组织。 (4)影响: ①经济上,推动了欧洲经济发展,使欧盟成为世界经济三强之一。 ②政治上,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使欧洲在国际中的作用逐渐增强。 ③在世界格局上,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2014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政治生活》:专题八 国际社会与我国的外交政策ppt课件

2014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政治生活》:专题八 国际社会与我国的外交政策ppt课件

构成 主权 国家 权利
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 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
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1、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分类 政府间的和非政府的,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 许多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 作用 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 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 ①地位: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②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③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 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 国家的内政 联合 ④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 国 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 ⑤中国与联合国: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 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 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中国在 裁军、环保、保障人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 重要贡献
一,不可取代,②说法错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中国与东盟之
间的共同利益不能高于各自的国家利益,排除③,选B。
(2013·高考海南卷,14)2013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批准中国
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生物制品检定所为世卫组织生物制品标准化 和评价合作中心。这是全球第七个,也是发展中国家首个世卫组 织生物制品标准化和评价合作中心。世卫组织的这一决定 ①增加了中国在世卫组织的代表权和发言权 ②有利于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科技交流与合作 ③表明中国在国际生物制品领域的竞争力提高

高考文科政治时政专题

高考文科政治时政专题

第一部分:宏观调控一、背景材料1. 宏观调控的总基调:稳中求进2. 促增长,控物价,尤其是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如:调控农产品的国十六条3. 促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的国八条4. 支持微小企业发展的国九条5. 注重食品安全,保护知识产权二、知识专题(背)(一)经济生活1. 宏观调控:一观点两手段三协调五措施一结合(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①增强市场体系建设,使用价格、供求、竞争三大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A主体:市场价值规律B三要素:C目标D要求②综合使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A主体:政府B手段:经济手段(财政、税收、货币)法律手段(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行政手段(强制性的行政指示、命令)C四目标D必要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有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会导致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和两极分化等后果;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标志);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3)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建设创新型国家(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个协同)(5)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6)增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水平。

(7)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别。

(8)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升开放型经济的水平。

2.物价(1)影响价格的因素;①价值决定价格。

社会生产成本------②供求影响价格。

市场供应量,消费需求,自然灾害等③宏观调控政策如农产品保护价④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如投机炒作等⑤国际市场的影响⑥货币超发,输入性通胀(2)价格变动的影响①对生产A调节生产规模(上调,调动生产积极性,扩大生产规模;下调,加剧市场竞争,缩小生产规模)B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经营管理,提升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C生产适销对路高质量的商品②对需求: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支出,加重生活负担,不利于生活水平的提升;物价下跌,人们的购买力提升,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③对国家:物价上涨会加剧通胀压力,不利于经济的平稳运行和社会稳定;物价下跌会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高三二轮 复习八 当代国际社会

高三二轮 复习八 当代国际社会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 十二五 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 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 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 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简述我国 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国际形势。 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国际形势。 (1)有利形势:①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②世界 )有利形势: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多极化不可逆转;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多极化不可逆转;③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④国际形势总体 稳定,有利于我国的和平发展。 稳定,有利于我国的和平发展。 (2)不利形势: 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是解决世界和 )不利形势: 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国家贫富差距加大, 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②国家贫富差距加大,国际经济秩序 不公正不合理,竞争日益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不公正不合理,竞争日益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整合: 整合: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谈谈如何维护世界 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主权国家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积极履 主权国家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主权国家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 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 国际争端的义务。 国际争端的义务。 (2)充分发挥国际组织尤其是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 充分发挥国际组织尤其是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 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中的作用。 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中的作用。 (3)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各国在维护自身利益 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 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 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 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 人民的共同利益。 人民的共同利益。 (4)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新秩序,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新秩序,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时政热点专题八 对外政策篇——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师版

时政热点专题八  对外政策篇——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师版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胜利开幕。

确立宏伟目标,带领亿万人民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开启新的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砥砺前行。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的中国外交作出了顶层设计。

报告中开宗明义地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根据这一理念,报告明确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国际视野和世界关怀,也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国人民的幸福与世界人民的幸福紧紧连接在一起的国际主义精神。

当前,人类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

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

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在这样的历史方位之中,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国别、党派和制度的异同,反映了大多数国家的普遍期待,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使中国的政策和理念占据了人类道义的制高点,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有能力有意愿为解决人类问题作出更大贡献。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回答的是“中国追求建设什么样的世界”这一重大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作出了明确阐述,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这旨在解决我们这个星球面对的各种全球性挑战,建立在中华民族崇尚世界大同、人类一家的优秀传统文明基础之上。

这不仅是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应当为人类社会发展承担的历史职责,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应当推进的历史使命,必将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傅梦孜认为,一个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时政热点专题八对外政策篇——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权威解读十九大备战18届政治高考起来的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对世界的一种坚定承诺,也将促进国际关系传统演进范式的转变。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八 中外关系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八 中外关系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八中外关系(一)中日关系一、中国古代中日关系发展⑴友好交往时期(汉、唐、宋、元、明前期)①两汉时期:1政治交往: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与汉”;东汉武帝时,日本“奉贡朝贺”,“光武赐以印绶”——“汉委奴国王”金印,后来,日本又“遣使奉献”。

经济交往: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

②唐朝:1全方位的交往:互遣使节,日本有13批遣唐使到唐;唐文化对日本产生深远影响:仿照唐制;学习建筑,教授儒教;贸易往来。

2人物:日本的吉备真备和中国的高僧鉴真。

③从宋朝到明朝前期:中日之间经济贸易成为双方关系的主流,两国人民由此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优良传统,成为以后友好关系发展的基础.⑵对抗与友好并存时期(明后期、清)①明朝后期,日本一些浪人和武士勾结中国东南沿海的奸商形成倭寇,严重威胁到当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余大猷英勇抗倭,肃清了其势力.②1592年和1597年,日本丰臣秀吉两次派兵攻打朝鲜,中国明朝先后派李如松和邓子龙入朝抗击日本侵略军,李舜臣与邓子龙双双牺牲,形成中朝人民鲜血凝成的友谊.③明朝时期,中日贸易往来成为双方关系重要纽带.清朝晚期,中国以陈独秀,鲁迅等为代表的大量留学生留学日本,有利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和革命思想的传播.二、中国近代:日本侵华从鸦片战争的新中国成立:日本战争侵略,经济掠夺,奴化教育,中日关系恶化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这一改革使日本实现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日本也积极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提倡“文明开化”,成为亚洲唯一的、最强大的国家。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度过程中,制定了“征韩侵华”的政策,把侵略的矛头对准了朝鲜和中国:①1894—1895年又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并打败清朝政府,强签中日《马关条约》,割台湾,勒索白银2亿3千万两,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势力剧增的重要因素。

专题八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我国外交关系

专题八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我国外交关系

(4)题联系祖国的统一大业,到目前为止已经实现了香港和
澳门的回归;第(5)题是开放性题目,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
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九国公约》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 (4)①1997年香港回归或1999年澳门回归。 ②一国两制。 (5)增强综合国力等。
热点主题三
权威而统治”“依仗权势、武力横行霸道,欺压别人”。在近
代列强称霸扩张的过程中,中国饱受欺凌,一系列战争和不平 等条约使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1)20世纪20年代签订的进一步奠定中国半殖民地地位的条 约是什么?
【和平发展】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方针。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 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走向世界】 (3)“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先生,我荣幸地通知
材料二
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北京机场,
尼克松走下飞机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节台阶时,就向前来迎 接的周恩来总理伸出手。两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恩来 诚挚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
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尼克松也动情地说:“我感到很
荣幸,终于来了你们这个伟大的国家。”
A.中美友好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B.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国畏惧美国而与之交往 C.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美国的霸权地位岌岌可危 D.中美友好源远流长,近现代史上从没有过摩擦与对抗 (4)综合以上材料,中美之间的关系从敌对到恢复邦交正常 化再到积极建设全面关系,对此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在新的世界格局

初中政治 第二部分 热点专题攻略 专题八 贡献中国智慧 谋求互利共赢-2021届中考冲刺 道德与法治

初中政治 第二部分 热点专题攻略 专题八 贡献中国智慧 谋求互利共赢-2021届中考冲刺 道德与法治

专题八贡献中国智慧谋求互利共赢【热点材料】热点材料一:2020年8月17日至21日,《武器贸易条约》第六次缔约国大会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原因通过书面方式召开。

中国首次以缔约国身份与会并提交书面发言。

中国在书面发言中就进一步加强《武器贸易条约》提出三点主张,并承诺将与各方携手合作,为构建规范合理的武器贸易秩序,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与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条约秘书处负责人德拉德拉热烈欢迎中国与会,强调中国加入是该条约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提振国际社会对《武器贸易条约》信心、促进条约普遍性意义重大。

热点材料二:2020年7月28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五届理事会年会视频会议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始终支持多边主义、践行多边主义,以开放、合作、共赢精神同世界各国共谋发展。

中国将继续同各成员一道支持亚投行、办好亚投行,为国际社会应对风险挑战、实现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热点材料三:2020年7月3日,中国—新西兰举行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专家视频会议。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6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病毒是我们的共同敌人,各国命运相连,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共克时艰。

中方将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各国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我们愿继续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处方。

【热点与材料结合点】命题热点一: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说明了什么?)要点链接:1.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发展的世界、紧密联系的世界。

2.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

3.我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4.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命题热点二:中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张和行动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说明了什么?要点链接:1.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史

7、美苏争霸
时间:20世纪50至80年代 目的:争夺世界霸权
阶段表现:20世纪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 表明争霸优势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苏联出 兵阿富汉表明优势在苏联,20世纪80年代苏 联放弃争霸计划
影响:威胁世界和平
7、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原因:经济发展多元化 特征:一超多强,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影响:地区性冲突、民族冲突此起彼伏
5、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时间:1939——1945 开始标志:闪击波兰 扩大:太平洋战争爆发 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三大战场:欧洲、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 胜利的根本原因: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影响及教训:
6、美国的霸权政策
原因:战后美国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表现:在欧洲实行“冷战”政策,在亚洲实行 “热战”政策 影响:形成了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两极 格局
慕尼黑会议
开罗会议 德黑兰会议
1938
1943 1943
中英美
苏英美 苏英美
慕尼黑协定
《开罗宣言》等 开辟第二战场等
纵容法西斯
联合对日作战 联合对德作战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会议 亚非会议
1945
1945 1955
苏英美
苏英美 29个亚非国家 和地区
成立联合国等
《波茨坦公告》等
为雅尔塔体系 奠定基础
加速日本灭亡 促进亚非的团 结
影响:世界局势极度紧张,第一次世 界大战一触即发
3、第一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时间:1914——1918 主要战线:东线、西线、南线 重大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 姆河战役 加速大战结束的事件:美国参战等 影响:灾难、社会主义国家、帝国主义、 科技进步

专题八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专题八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专题八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包括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国际地位的提升等方面。

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国家在发展生产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使得国家能够有效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成就包括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成功、大规模的农村工业化、基本建成独立的工业体系、重点发展重工业和新兴产业、建设现代化的交通和通信网络等。

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社会主义制度为广大劳动人民提供了基本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推动了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社会主义国家注重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免费的教育和医疗服务,普及文化和科技知识,提高了人民的素质,并使广大劳动人民享受到前所未有的福利。

在国际舞台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使得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关系中获得了更高的地位和声誉。

社会主义国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世界和平和国际正义,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独立和自主权利。

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友好合作也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经验和支持。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在经济、社会和国际方面都非常显著。

这些成就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为其他国家在建设中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1.我国的国家利益主要包括 安全利益,如国家的统一、 我国的国家利益主要包括: 1.我国的国家利益主要包括:安全利益,如国家的统一、独 主权和领土完整;政治利益,如我国政治、经济、 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政治利益,如我国政治、经济、文化 等制度的巩固;经济利益,如我国资源利用的效益、 等制度的巩固;经济利益,如我国资源利用的效益、经济活 动的利益和国家物质基础的增强等。 动的利益和国家物质基础的增强等。 2.坚定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原因 坚定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原因: 2.坚定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原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 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 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 、 的。 3.正确处理我国国家利益同他国国家利益的关系 正确处理我国国家利益同他国国家利益的关系: 3.正确处理我国国家利益同他国国家利益的关系:我国在维 护自身利益的同时, 的国家利益, 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 的国家利益,并维护 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A
(2010年安徽文综,5,4分)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世 2010年安徽文综,5,4分 2009年12月 年安徽文综,5,4 界气候大全上,中国政府呼吁参会各方凝聚共识、 界气候大全上,中国政府呼吁参会各方凝聚共识、加强 合作,共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进程。这表明 合作,共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进程。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国家间的共 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国际关系健康发展需协调 国家间利益 ④当代国际竞争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A.①② A.①② B.③④ B.③④ C.②③ C.②③ D.①④ D.①④

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第八课时: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变迁

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第八课时: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变迁

第九讲专题八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变迁教学目标: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3.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就4.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活动教学时间:1课时复习导入:外交是内部政治制度的延续,通过与内部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特点的联系,导入外交政策的变迁。

教学主体:一、古代对外关系:1、基本特征:(1)秦汉至魏晋南北朝,对外关系格局基本形成;(2)隋至元朝,对外关系的规模不断扩大;(3)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对外关系发生重大转折。

2、目的:(1)传播中国文化;(2)发展对外贸易;(3)学习外国文化;(4)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

3、发展的条件和途径:①、条件:国家统一,国力强大,经济发达,对外交通畅通,政府开明,政策开放等;②、途径:官方和民间贸易;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宗教和文化传播;战争;4、对外政策:①、对外开放政策:自汉朝至明朝,我国一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②、闭关锁国政策:A、含义:B、内容:C、影响: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的自卫性质;但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却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为近代中国的被动挨打埋下了祸根。

5、外贸商路:①、秦汉:以陆路为主;陆上丝绸之路:路线、交换物品;海上丝绸之路:路线;②、隋唐:分海、陆路。

海路从广州出发,最远可达波斯湾;从登州、扬州出发,可达朝鲜、日本;③、明清: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东非、红海;清康乾以后,实行闭关政策,只准广州一地接待外商。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学法指导】整体感知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有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二是世界经济全球化。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则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终归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生产国家化、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需要加强合作的结果,也是世界经济竞争激烈的表现。

它产生的原因有:现代科技的发展、国际间经济竞争和客观上存在的分工。

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集团化的趋势主要出现在欧洲,如欧洲煤炭共同体的出现。

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区域集团化成为一种世界经济现象。

欧洲区域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如欧共体的建立;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如东盟的出现。

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区域集团化掀起新的浪潮,进入了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经济集团。

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

它突出的表现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和跨国公司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的问题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把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扩展到全球,造成南北矛盾、贫富分化、环境问题、能源危机、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危机、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等,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我国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中,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面对机遇和挑战,成了新时期经济发展人们共同关心的话题。

从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强同东盟的联系的史实中,我们的态度是: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拥有“双赢”的思维,抱着开放的心态,加强国际的合作与交流,参与国际竞争,抓住机遇,接受挑战,在国际的竞争和合作中,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跟随世界发展的潮流。

概括而言,就是辩证地看待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这一经济现象,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教案附答案

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教案附答案

第⼋课⾛进国际社会》教案附答案永和⾼中⾼三政治⼀轮复习学案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本课总课数4课时编写⼈:周世刚专题⼋当代国际社会从往年新课标⾼考试题分析可以看出,本专题在⾼考中所占⽐重很⼤,试题⼀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考查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联合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时代的主题;我国的外交政策等。

从历年⾼考看,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时代的主题、我国的外交政策也经常作为主观题的要点出现。

今年⾼考在全⾯复习的基础上,仍然要把本专题作为复习的重点。

对本专题的复习要从两⽅⾯准备:⼀⽅⾯夯实基础知识,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络;另⼀⽅⾯联系社会热点,贴近现实⽣活,重视知识的运⽤。

(1)把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国家⼒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我国国家利益的内容等。

从历年的⾼考看,对上述考点的考查,主要以客观题的⽅式进⾏考查,但是如果涉及当年有重⼤国际事件并且与我国有密切关系时也会涉及主观题。

(2)把握时代的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等知识点。

从历年的⾼考看,对上述考点的考查,主要以客观题的⽅式进⾏考查,但是如果涉及当年有重⼤国际事件并且与我国有密切关系时也会涉及主观题,特别是国际竞争的实质和时代的主题。

(3)对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的把握,侧重于理解。

从历年的⾼考看,主要采取选择题的⽅式考查,个别主观题中也会有所涉及。

侧重于把握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标、宗旨和⽴场及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课⾛进国际社会知识清单⼀、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主权国家的地位和国际组织的作⽤1、国际社会国际社会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主权国家①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领⼟、政权、主权。

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不可分割的最⾼权⼒。

专题八++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课件++2025年海南省中考备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八++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课件++2025年海南省中考备考历史二轮复习

的力量
帝国主义国家战后重新瓜分 在美、苏实力均衡的基
实质 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与战 础上,大国强权政治的

后和平的国际关系体系 表现
中国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中国
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 美国敌视中国,对中国 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
所处
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 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 “多强”中的“一强”,
1922年
国公约》
会议
的代表
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 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华盛 顿体系建立
名称 时间 参与国(者)
主要内容
影响
华盛顿 1942 美、英、苏、中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会议 年 等26国的代表
1945 苏(斯大林)、 雅尔塔 会议 年 美(罗斯福)、
2月 英(丘吉尔)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主要涉及冷战的表现:杜鲁门主义、马 歇尔计划、德国的分裂、北约和华约。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 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但美国仍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妄图建立“单极世界”。 这一部分内容集中体现了现代历史学习凸显的全球史观,是历年来中考考查的热点 之一,可以单独考查美苏两极格局及冷战后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等史实,也可 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轰炸南联盟和伊拉克战争等知识点相 联系进行考查。
1941年10月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12
主要战役
1916年凡尔登战役
月珍珠港事件、1942年7月至1943年2 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4年诺曼底
登陆
名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束标 志

中考历史专题世界近代现代史国际关系

中考历史专题世界近代现代史国际关系

08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二世界近代现代史国际关系【知识链接】国际关系的主要表现方式:战争、和平。

和平时期主要进行国际会议、经济合作。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有:世界近现代以来的三次世界格局的变动、两次世界大战、重要的国际会议、国际组织。

通过四方面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世界范围内了解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一、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第一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世界作出安排,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建立:1919年1月召开巴黎和会,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

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署了一系列和约,与《凡尔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订包括《九国公约》在内一系列条约。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实质:它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作用:因为它只是暂时调整和缓解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所以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矛盾:掠夺战败国,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分赃不均,加深了战胜国内部矛盾。

对殖民地分割,激发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具体表现: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微专题(第二集)八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微专题(第二集)八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微专题八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背景材料】2016年7月16日至17日,第五届世界和平论坛在北京举行。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论坛主席唐家璇和约450名中外嘉宾出席。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共同安全秩序:合作、包容、开放”。

在4场大会和22场小组讨论中,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50位中外嘉宾就国际安全与大国合作、亚太安全秩序、国际反恐合作等话题进行交流研讨,共商合作大计,共谋长治久安良策。

世界和平论坛是中国举办的第一个高级别非官方国际安全论坛,论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知名度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拓展,成为各国有识之士探讨国际安全形势、探寻破解安全难题的重要平台之一。

在此次论坛上,中外嘉宾围绕地区和全球安全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针对菲律宾南海仲裁案,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表示,仲裁案是一个充满政治偏见的典型案例,其诉求是出于政治目的包装和单方面提起的,仲裁庭的组成是出于政治目的临时拼凑的,仲裁结果是为实现政治图谋精心炮制的。

仲裁案出发点不是为了解决中菲之间的争议,也不是为了维护南海和平与稳定。

这种做法违背了法治精神,践踏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上开启了危险和恶劣的先例,必须引起国际社会高度警惕。

发展是解决各类安全问题的“总钥匙”。

过去几十年,东亚一直被视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在区域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东亚经济一体化稳步推进,在发展自身、惠及本地区人民的同时,东亚肩负着维护全球经济稳定的作用。

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公正合理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论坛上,中国对世界和地区安全的贡献获得积极评价,南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多数与会嘉宾认为菲律宾南海仲裁案增加了解决问题的复杂性,希望相关方尽快进入谈判协商的轨道,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南海问题。

【考点链接】一、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1.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主权国家具有独立权、自卫权。

我国加强军事力量建设是我国拥有保护自己的生存和独立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关系(两次世界大战三次世界格局的变动)一、教学目标1、掌握两次世界大战的时间、主要事件、性质及影响2、弄清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及国际关系的变化,提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3、通过比较感受两战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忧患意识和热爱和平的意识二、知识梳理(一)两次世界大战(二)世界政治(国际关系)格局的三次演变世界格局演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暂时一超多强,正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注:世界格局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经济实力。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二战前)(1)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秩序;(2)影响:巴黎和会后签订《凡尔赛和约》确立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会议后签订《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确立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统治等(3)评价:该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有助于战后世界的稳定,但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

(4)两个有损中国利益的条约:《凡尔赛和约》(引发中国五四运动)《九国公约》(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2、两极格局(二战后——20世纪90年代初)(1)形成的原因: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想称霸世界,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2)冷战开始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3)冷战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对付苏联,称霸世界),军事上1949年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4)冷战实质: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5)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成立(6)冷战下美苏争霸三个阶段:①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占据优势(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②20世纪70年代(高潮)美国战略收缩,苏联积极进攻(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③20世纪80年代,苏联请求缓和,美国同意有限缓和(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7)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

3、多极化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1)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2)“一超多强”的含义:一超(美国);多强(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3)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霸权主义(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三、合作探究1、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你认为推动这一趋势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面对这一趋势中国应如何面对?请提一点建议。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你认为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和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结合目前的国际形势谈谈如何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四、能力提升选择题1、19世纪末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为得到“阳光下的地盘”,20世纪初,德国采取A.同英法结盟B.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C.建立法西斯政权D.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2、有位西方学者把一战后的国际形势描述为“从和平走向战争”,能反映这一特点的是( )A.经济危机的爆发、持续B.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C.成立国际联盟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瓦解3、“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有人称之为美国自建国以来本土所遭到的第二次大规模袭击,第一次是指()A、来克星顿枪声B、美西战争C、珍珠港事件D、中途岛海战4、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到:“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这一“转折点”是指:()A、日本偷袭珍珠港B、莫斯科保卫战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D、诺曼底登陆5、世界近现代史是欧美列强奴役弱小国家的历史,下列国家会议中体现了大国强权色彩的是( )①巴黎和会②慕尼黑会议③雅尔塔会议④万隆会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下列组合中,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A、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C、北约建立—标志两级格局形成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7 2010年10月3日,德国在“一战”战败后的第92个年头,终于还清最后一笔赔款,德国此项赔款的依据是A.《九国公约》B.《四国条约》C.《凡尔赛和约》D.《联合国家宣言》8 1922年,美、英、日、中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此条约的最大受惠者是A.中国B.美国C.日本D.英国9“绥靖主义者是在喂鳄鱼——可预计最后鳄鱼也把他给吃了。

”这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对二战前绥靖势力的评价。

下列事件验证了丘吉尔推断的是A.希特勒建立纳粹政权B.二战中法国战败投降C.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D.美英盟军诺曼底登10 2012年2月24 日,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幌子在突尼斯举行“叙利亚之友”的国际会议。

有人说,在没有叙利亚政权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与叙利亚国内危机有关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

不禁使人回想起上个世纪30年代的那次会议,上个世纪30年代的那次会议”指的是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日内瓦会议11 1943年3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到:“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这个“转折点”是指A.日本偷袭珍珠港B.莫斯科保卫战C.斯大林格勒会战D.诺曼底登陆12 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1942年1月,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它标志着A.太平洋战争的爆发B.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C.雅尔塔会议的召开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3美国巨片《拯救大兵瑞恩》,以1944年二战期间一次著名的登陆战为背景,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诗篇,这场战役是A.诺曼底登陆B.不列颠之战C.凡尔登战役D.敦刻尔克撤退14 、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空前的浩劫,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以下关于两次世界大战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原因都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B.都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C.性质都是帝国主义战争D.战后都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15.在美国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苏联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

在古巴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

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柏林危机B.越南战争C.古巴导弹危机D.科索沃战争16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

上述评论最能反映当今世界呈现的趋势是()A.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B.多极化局面完全形成C.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D. 美日欧盟的三极格局非选择题17、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英法等国为了自身的安全,以牺牲弱小国家刹益,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要求,企图把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材料二:苏德战争爆发后,1941年8月初,罗斯福、丘吉尔分别率领本国政府的官员乘军舰在纽芬兰举行会谈,最后签署了联合声明,史祢《大西洋宪章》。

两国宣祢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社会制度的权利,并表示要对苏联提供援助。

(1)材料一说明了英法等国在推行什么政策?“弱小国家”指的是哪个国家?(2)材料二中英美对苏联提供援助,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这个“联盟”形成的标志是什么?(3)1944年以后,英美盟军和苏联军队对德国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有哪些?(4)有人说:英美与苏联的合作是暂时的,对抗是长久的。

根据二战后的有关史实,指出英美与苏联对抗的原因。

18、材料:20世纪,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和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

请回答:(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什么体系?(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哪两个国家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你怎样认识当今在变化的世界格局?(3)当前世界人民面临的重大任务是什么?答案合作探究1、多极化发展趋势。

有利于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大力发展科技,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2、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民族冲突、恐怖主义。

3、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国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选择题1—5BDCCA 6—10 CCBBC 11—16CDACCA材料题17、(1)绥靖政策;捷克斯洛伐克(2)《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发表)(3)英美盟军:诺曼底登陆;苏联:苏联进攻柏林(柏林战役也可以)(4)社会制度的矛盾(因为英美仇视社会主义制度)或英美遏制共产主义(遏制社会主义)。

18、(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苏联和美国,苏联解体,世界正向多极化发展;(3)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