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一级学科硕士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基本条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基本条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基本条件计算机科
学与技术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基本条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当今社会中最具前景和发展潜力的学科之一,因此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也有着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水平,我国学位委员会设立了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对于申请和设置该学科点需要符合一定的基本条件。

一、学科建设条件
1.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应当具备相应的学科建设条件,包括教学和科研实力、师资力量、教学和科研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条件。

学校要有一定规模和名气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并有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

二、教学条件
1. 学科点应当具备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教学条件,例如拥有一定数量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具备相应的科研和教学能力。

三、科研条件
1. 学科点应当具备一定的科研实力,包括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科研团队等方面的条件。

四、论文发表要求
1. 学科点应当有一定数量的硕士学位论文发表,并在相应领域的学术期刊上有一定数量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以上是《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基本条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条件,希望有志于该学科领域的学子们可以根据以上条件来选择适合的学校,并且在对于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时有所帮助。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精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精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812)适用专业: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研究型、应用型高层次的计算机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立志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2.掌握系统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3.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包括:1)具有动态跟踪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能力;2)具备独立撰写中、英文科技文章的能力;3)具备良好的中、英文学术交流的能力;4)具有良好的科技协作精神;5)具备综合创新,实践和管理的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较强的心理素质。

二、学制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3年。

允许研究生提前毕业,提前毕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1.学习成绩优异。

必修课程平均成绩不低于90分,选修课平均成绩不低于80分。

2.在重点刊物和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与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文章各1篇。

其中,导师为第1作者、研究生为第2作者1篇;研究生为第1作者、导师为第2作者1篇。

三、培养方式1.研究生以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为主。

2.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每个研究生导师组由3~5人组成,配合导师,充分发挥集体培养优势。

3.研究生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提倡采用研讨班、专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将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等有机结合,加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鼓励研究生参与各类应用开发项目,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5.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3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的学分不少于16学分。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一)必修课(不少于16学分)1.公共必修课(7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90学时3学分Ⅰ学期基础外国语120学时4学分Ⅰ学期2.专业基础课(9学分,按一级学科开设)人工智能原理64学时3学分Ⅰ学期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64学时3学分Ⅰ学期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64学时3学分Ⅰ学期形式语言与自动机64学时3学分Ⅰ学期分布式系统64学时3学分Ⅰ学期知识工程64学时3学分Ⅰ学期注:每名研究生至少从以上课程中选择3门课程作为必修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2 授工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

2.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

3.可胜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以及科技管理工作。

4.合格者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二、主要研究方向1.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1)海量存储系统与云存储服务(2)高性能计算与云计算技术(3)多媒体计算与网络(4)多核与虚拟化技术(5)新型存储技术与器件(6)嵌入式系统与SoC设计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1)现代数据库理论与技术(2)高性能软件关键技术(3)并行分布式及高性能计算(4)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5)移动实时计算(6)计算辅助设计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1)并行计算与分布式处理及应用(2)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3)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4)智能控制与嵌入式系统(5)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6)多媒体信息处理(包括生物信息技术)4.信息安全专业(1)密码理论与技术(2)计算机网络安全(3)信息系统安全(4)鉴别与授权管理(5)信息对抗(6)可信计算三、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总学分≥36学分修课学分≥24学分其中,全英语课程≥2学分,国际水平课程≥2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学分;辩证法概论1学分;硕士一外2学分;校级公共选修课程≥1学分: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1学分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1.严格执行学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相关规定。

2.每位研究生至少阅读与论文课题相关的外文文献10篇以上,国内文献20篇以上,并提交综述报告。

3.必须至少参与并完成一项科研项目(分配任务),提交源码及相关文档。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培养方案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 0812 学科级别:一级一学科简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研究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以及信息获取、表示、存储、处理、传输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的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我校2001年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5年被授予湖南省重点专业、2008年被批准为湖南省特色建设专业、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特色建设专业。

学科目前拥有一支治学严谨、教学和学术水平较高的学术队伍,形成了多个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主体的学术梯队,在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理论与应用、嵌入式系统与传感器网络、软件理论与技术、智能交通与安全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

二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的高级人才。

具体要求是:1. 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水平与素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掌握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在所从事的研究方向的范围内了解其现状和发展动态,具有独立承担本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通过与其它学科交叉,能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相关研究及应用;具有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能力。

能在科研院所、工厂企业以及高等院校从事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科研、工程技术和教学工作。

3.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外语比较熟练地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同时必须具备较强的听、说、写方面的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12一、学科简介本学科自1984 年建设至今,已成为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和江苏省品牌专业。

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本学科目前拥有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1 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 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35 个,国际联合合作实验室1 个,苏州市重点实验室3 个;专任教师50 名,教授13名,副教授20名,有博士学位教师29名,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1名,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1名,江苏省“双创”人才1名、“六大人才高峰”3名,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名,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3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

其他包括院士、杰青、图灵奖获得者等在内的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等10名。

近5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其中主持1项、参与1项)面上青年项目25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0项,科研到帐总经费超过3000余万,其中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到帐经费1368.9万,获省部级教学、科研奖3项,获软件著作权登记105项,受理申请发明专利30项。

近5年来,培养毕业硕士生168 名。

二、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本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总体目标是: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根据国家重大发展需求,培养在信息技术及管理科学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科技﹑管理及教育等方面的创新型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及技术资源保证。

三、培养年限与培养方式1.培养年限。

硕士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2.培养方式。

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系统掌握所在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以及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硕士生的培养采取指导教师个别指导或指导教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四、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1.课程结构及总学分:课程分为公共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培养环节和非学位课程四个模块,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计算机科学技术培养方案0812

计算机科学技术培养方案0812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能在国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开创型、复合型高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门人才为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并能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做出开创性的成果。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出符合专业培养方案的学习计划,并逐步参与导师指定的课题工作,要求有足够的文献阅读量,并在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做好硕士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

在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时,研究生在正式刊物上至少以第一作者且青岛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正式刊物上发表一篇与本人研究方向相关的学术论文。

二、修业年限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基本修业年限为2.5~3年,最长修业年限为6年。

除了特别优秀的学生,一般不得提前毕业。

三、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一)计算机系统结构:1.虚拟计算技术2.信号处理技术3.嵌入式系统4.网格计算(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1.智能信息处理2.计算机网络性能分析3.软件工程4.嵌入式软件5.信息安全6.算法分析与设计(三)计算机应用技术:1.虚拟现实与计算机仿真2.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3.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4.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5.计算机图形学四、培养方式(一)研究生的培养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二)导师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因材施教,根据研究生的具体情况,于新生入学一个月内,制订出个人培养计划。

在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后,按研究生中期筛选规定对研究生进行全面考核。

(三)充分发挥导师和研究生两方面的积极性,采取研究生自学和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

(四)坚持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并重,课程讲授采用启发、讨论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理论课学习和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相结合,加强研究生实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要求本专业研究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具备熟练的编程、测试能力,应特别重视计算机技术与行业技术相结合的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1.一级学科简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20世纪40年代创建并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领域,主要围绕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以及信息获取、表示、存储、处理、传输和运用等领域方向,开展理论、原理、方法、技术、系统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包括科学与技术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作用、高度融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内容可主要概况为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等。

其中,理论基础包括离散数学、计算理论、信息与编码理论、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形式语义学、程序理论、算法分析和计算复杂性理论、数据结构以及并发、并行与分布式处理理论、人工智能与智能信息处理理论、数据库与数据管理理论等,同时涉及感知、认知机理、心理学理论等。

计算机的历史作用可以概况为开辟一个新时代――信息时代,发展了一类新产业――信息产业,创立了一门新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产生了一种新思维――计算思维,形成了一种文化――计算机文化。

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并促进了如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生物、制药、航天、地学、遥感、交通、医学、经济、金融、管理等诸多学科和行业领域的进步,在推动原始创新、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推动力量,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现代文明赖以生存的重要科学与技术领域之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构建自身理论体系的同时,其研究方法也不断发展和完善,概况来说主要包括以下3种方法学:(1)理论方法:主要是运用数学、物理、可计算性理论、算法复杂性理论、程序理论等理论体系解决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问题。

(2)系统方法:主要运用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等方法解决实际应用的系统问题。

(3)实验方法:主要运用模拟、仿真和系统实验等方法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科学性与工程性并重的学科,需要特别强调理论与技术相结合,技术与系统相结合,系统与应用相结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成为了备受关注的一级学科。

随之而来的是对该领域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因此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也变得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其深度和广度。

1. 培养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专业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

这些人才应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的能力,能够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解决具有挑战性的技术和工程问题。

2. 课程设置在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方面,应以全面系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为主线,注重数学、物理、电子工程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

既要确保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又要注重应用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还应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国内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和进展,促进学生开阔眼界,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求。

3. 科研能力培养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应该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

学校和导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科研资源和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参与实践、发表论文等途径,引导学生在学术界建立自己的声誉和影响力。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撰写者,我个人认为,该方案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

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科研能力培养方面,应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进行调整,使之更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

总结回顾通过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看到该方案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科研能力培养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

然而,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081200)一、适用学科一级学科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代码:081200二、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

通过硕士阶段的学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主要研究方向1.机器智能与机器感知2.数据库与知识工程3.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4.嵌入式系统5.分布式计算与仿真6.可信计算7.智能信息处理8.计算机视觉与听觉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

一般用0.75年完成课程学习,应在文献综述报告前修完课程学分,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全部学分。

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

1.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修总学分不低于26学分。

其中,学位课不低于14学分;综合环节3学分(实验课,文献综述报告,学术活动);其余学分为选修课程学分。

2.对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身份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本学科本科阶段2-3门核心课程,但不计入培养计划,课程由导师和学生本人研究确定。

五、综合环节及基本要求1.实验课硕士研究生必修本专业的两门实验课,考核通过给予相应学分。

2.文献综述报告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即开始阅读本领域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总数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5篇,并于第二学期完成不少于4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

文献综述报告应反映国内外本领域的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文献综述报告由导师组评审,通过后给予相应学分。

3.开题报告硕士生开题报告以及学位论文工作计划的要求按学校及学院相关文件执行。

4.学术活动(1)硕士生必须参加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学术报告2次,每次听完报告后撰写500字左右学习心得一份,导师审阅同意后签字,交学院教务办公室。

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硕士培养方案

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硕士培养方案

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级科学技术专门人才。

2.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教学及开发应用的能力。

3.具有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为科学事业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的团队作风。

二、学科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一级学科,下设三个二级学科:“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

硕士研究生按一级学科培养。

三、研究方向本专业目前有下列研究方向:1.高性能计算机系统2.计算机网络3.分布式系统与中间件技术4.数据库系统5.信息与网络安全技术6.人工智能与智能计算机系统7.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论与实现8.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9.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10. 基于Internet的信息处理系统11. 多媒体技术与科学计算可视化12. 人机交互技术13. 计算机模拟仿真四、培养方式1.为了保证硕士生新生入学时教学计划及时执行,在研究生录取工作结束后、研究生进校之前,由导师先制订硕士生第一学期的选课计划。

原则上第一学期(秋上)的课程均为学位课;硕士生进校后1周内由导师与硕士生共同商定制订全面培养计划。

2. 对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并重的方式,论文工作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3. 整个培养过程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使硕士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知识和实验技能。

4. 培养方式采取导师负责与研究所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

5. 硕士生的学习应加强自学,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他们深入思考与正确判断,培养独立分析和创新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道德品质的教育,硕士生应认真参加政治理论和时事政策的学习,积极参加公益劳动。

郑州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郑州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学科名称、代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2.专业与学科简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前身是创建于1972年的郑州大学计算技术专业,是河南省最早的计算机专业,其二级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于1992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是1994-1996年度和1997 -1999年度河南省重点学科,并在2000年被确定为2001-2003年度河南省第一层次重点学科,2003年再次确定为2004-2006年度河南省第一层次重点建设学科,2003年另一个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学科,2006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授权点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授权点,2008年确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

经过四十年的建设和积累,该学科已具有较好的硬件条件和学术积淀,形成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实力较强,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研究队伍。

3.培养目标本专业研究生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自由创新精神,追求真理,献身科学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

本专业以培养能在国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开创型、复合型高层次软件与理论型专门人才为目标。

要求学生宽口径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能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先进实验方法和技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风。

能胜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科研、软件系统开发等工作,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硕士学位学术水平。

4.修业年限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3年,申请学位最长年限为4年,即自研究生入学之日起到校学位委员会讨论通过其学位论文的时间为4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附件3
西南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名称
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
专业代码
081201
081202
081203
0812Z1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13年5月31日修订日期:2013年5月31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1、计算机系统结构(081201)
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2)
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
注:1.平台课是指涵盖本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共有的基础性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

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七、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武汉大学计算机一级学科硕士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计算机一级学科硕士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各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包含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数字影视技术和安防应急信息技术6个二级学科、专业。

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各专业的硕士学位专业人才。

具体目标是: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相关专业中,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流利的进行交流,能运用该外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一)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主要研究方向1、绿色计算机系统主要研究绿色计算、绿色存储介质、低功耗芯片设计、高效能低能耗计算机体系结构等。

2、并行与分布式计算主要研究并行与分布计算机系统的总体结构、并行与分布程序设计语言及算法,并行与分布系统模拟的方法与技术等。

3、云计算主要研究虚拟计算技术,虚拟机的实现、调度和迁移、云计算基础平台及关键技术等。

4、高性能计算主要研究DNA计算、基于GPU的高性能计算及程序设计、多平台的并行计算及多处理器程序设计等。

5、新型计算机体系结构主要研究量子计算、生物计算、光计算等。

6、信息存储主要研究分布存储、存储局域网(SAN)、IP存储、面向对象存储、集群存储、检错纠错技术、海量信息存储系统等。

7、嵌入式系统主要研究嵌入式系统设计、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人机交互技术、嵌入式通讯技术、嵌入式分布并行计算、嵌入式多媒体技术、嵌入式系统低功耗设计及应用等。

8、物联网技术主要研究RFID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协议、物联网中间件、物联网信息存储8、无线网络技术主要研究无线网络核心网络技术、无线网络接入技术、无线网络管理技术、无线网络路由技术、无线网络安全技术、无线网络容错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12)一、培养目标本学科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品德优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层次专门人才。

通过硕士阶段的学习,要求研究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实事求是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人正派、身心健康;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了解学科的现状和最新发展;具有良好的外语读、写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能力;具备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能力。

能胜任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政府部门、IT产业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应用开发等相关工作。

二、学科方向1.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2. 物联网理论与技术;3.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三、培养方式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是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导师组负责学位点建设规划及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组织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阅卷及复试,组织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的论证、专题讨论、中期考核、论文答辩,研究决定与研究生培养有关的其它重要事项。

导师负责指导制定培养计划、课程学习、文献阅读、教学生产或社会实践、论文选题、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等。

研究生与导师指导关系的确定采取研究生和导师双向选择的办法。

导师调离学校或外出时间超过一年,或因其它原因不能继续指导时,学院负责变更研究生的指导关系,并报学校备案。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至五年。

五年不毕业者作结业处理。

五、课程学习与必修环节1.课程学分①课程总学分不低于 30 学分(含专题讨论与实践教育1学分)。

②学位课程不低于 16 学分。

2.必修环节专题讨论与实践教育1学分。

必修环节包括辅助教学、专题讨论和实践教育等,一般在第3-4学期进行。

计算机一年级学科硕士培养方案

计算机一年级学科硕士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硕士培养方案(一年级)
一、专业学位课程要求:
1、计算机科学专业基础课程:大学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编程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组成原理、计
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图形学原理、计算机视觉、在线识别等;
2、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数字信号处理、图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网络安全、模式识别、计算机语言学、小型计算机系统设计与应用、人工
智能基础、计算机软件基础、数字表示和模拟系统、数据中心技术等;
3、科研训练课程: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文献检索、分析、实验设
计与测试设计、计算机编程等,以及计算机实验室设计、维护、使用等课程;
二、毕业要求:
1、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知识,能深入系统地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
2、具备独立进行科研技术开发实验、指导计算机技术实施的能力;
3、熟悉和掌握现代计算机科学及其应用技术,具备基本实际应用经验;
4、具有分析、推理、解决实际问题和实施可行性研究的能力;
5、有较强的沟通、协作和管理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各专业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包含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数字影视技术和安防应急信息技术6个二级学科、专业。

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各专业的硕士学位专业人才。

具体目标是: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
二、研究方向
(一)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1、绿色计算机系统
主要研究绿色计算、绿色存储介质、低功耗芯片设计、高效能低
能耗计算机体系结构等。

2、并行与分布式计算
主要研究并行与分布计算机系统的总体结构、并行与分布程序设
计语言及算法,并行与分布系统模拟的方法与技术等。

3、云计算
主要研究虚拟计算技术,虚拟机的实现、调度和迁移、云计算基础平台及关键技术等。

4、高性能计算
主要研究DNA计算、基于GPU的高性能计算及程序设计、多平台的并行计算及多处理器程序设计等。

5、新型计算机体系结构
主要研究量子计算、生物计算、光计算等。

6
8、物联网技术
主要研究RFID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协议、物联网中间件、物联网信息存储与调度、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物联网标准等。

8、无线网络技术
主要研究无线网络核心网络技术、无线网络接入技术、无线网络管理技术、无线网络路由技术、无线网络安全技术、无线网络容错技术。

9、全光网络技术
主要研究WDM理论与协议、PON理论与协议及其应用、光波交换技术、光分组交换技术、光接入技术、全光网络安全技术等。

10、网络编码技术
主要研究随机线性网络编码技术、广播组播策略、基于网络编码的协作分集技术、速率自适应多播MAC协议、基于网络编码的路由协议、基于网络编码的应用协议、网络编码体系等。

11、网络工程
主要包括大型网络工程研究、
1
3、可信软件
主要研究可信软件的构造、验证、演化、评测及可信软件设计工具与开发环境等。

4、嵌入式软件
主要研究实时嵌入式软件、可信嵌入式软件、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编译器等。

5、面向服务的软件工程
主要研究服务搜索、服务组合、服务质量、语义服务、面向服务体系结构等。

6、分布与并行计算
主要研究分布并行算法、分布并行程序设计模型、分布并行程序设计语言、分布并行操作系统、分布并行程序测试等。

7、智能计算
主要研究演化建模、演化策略、演化算法、演化软件,以及各种智能计算和自然计算等。

8、复杂数据管理
,个性化数据空
Web社区管理与服务等新方法和技术
10、数据挖掘与分析
主要研究数据挖掘方法与技术,包括时间序列挖掘、流挖掘、图挖掘、文本挖掘、Web挖掘、空间数据挖掘、多媒体数据挖掘、生物数据挖掘与分析等。

(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1、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
主要研究真实感图形学与实时感图形学及其应用,数字图像处理、
分析、理解、检索,模式识别、视频信息处理/检测/检索、多能量光谱图像、多元图像融合、计算机视觉及其应用等。

2、知识工程
主要研究知识表现、获取与管理、智能信息处理语言的设计与实现,以及基于Web的决策支持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群体决策支持系统、谈判支持系统等。

3、生物信息
主要研究医学图像处理及分析、图像3D
4
Web的网络仿真软件建模方法、复杂系统仿真技术、分布式交互仿真技术、决策与优化方法等。

6、计算机辅助技术
主要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CAD系统间数据交换实现技术、计算机辅助分析(CAE)系统、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

7、多媒体技术
主要研究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多媒体、音频/视频处理、音视频压
缩、非线性编辑、多媒体智能检索、多媒体融合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等。

8、协同计算技术
主要研究协同学习、协同设计、协同信息处理、保护私有信息的协作计算方法与技术等。

9、空间信息技术
主要研究空间信息智能化处理与空间信息集成技术,以及GIS、RS和GPS
10、物联网应用
2、网络安全
主要研究防火墙技术、入侵保护技术、虚拟专网技术、网络容侵、可信网络、网络信息获取技术、网络安全测试与评估、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网络故障诊断等。

3、可信计算
主要研究可信计算安全体系、可信计算平台技术、可信计算环境的构造与测评技术、云计算安全技术以及基于可信计算的应用安全技
术等。

4、信息系统安全
主要研究信息系统物理安全、安全测评方法和技术、软件可靠性技术、恶意软件分析方法与检测技术、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系统安全、可信性度量方法与技术、取证技术、验证码安全技术等。

5、信息安全应用技术
主要研究电子商务安全分析和设计方法、电子政务安全分析和设
6、可信数据管理
7、
隐秘通
媒体内容加密与取
主要研究空天信息传输安全、空天信息存储安全、空天信息处理安全等。

(五)数字影视技术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1、影视计算机系统
主要研究多媒体计算机体系结构、视频服务器软件体系结构、可扩展视频服务器平台、高清晰影视数据的采集、编辑和跨平台的高清
晰影视媒体播放。

2、影视存储与挖掘
主要研究影视数据的存储模型、影视元数据、影视数据的压缩编码、影视资源调度策略和影视资源挖掘。

3、影视内容传播
主要研究流媒体网络传输平台、流媒体传输协议、多媒体信息网络编解码技术。

4、影视设计与制作
5
术。

2、安防应急信息安全
研究安防应急信息、信息操作行为和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

3、安防应急信息系统
研究安防应急系统的体系结构及风险评估技术。

三、学习年限
实行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全日制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为2~4年。

实行中期分流、硕博连读、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等,需符合研究生院和计算机学院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应修满28学分,其中必修课至少20学分,自选课程根据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导下可在本专业及相关专业选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至5门课以外,
究方法论课程1
“科研实践”、“教
写计划,并在本专业或科研小组内做开题报告,经认可后正式进入专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

论文应阐述理论或设计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要求格式规范、命题正确、逻辑推理严谨、数据可靠、文字流畅。

硕士学位论文应反映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并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应不少于1年。

论文撰写完毕后,修满规定的学分,符合学校关于答辩的有关条
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论文答辩。

鼓励硕士生在读期间在指定的国内外期刊或国际学术会议上以第一作者(含导师排名第一,研究生排名第二的论文)发表学术论文。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教学实践在第二学期至第四学期进行,一般安排本科生有关课程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或协助指导实验及对口课程的主讲等。

导师的课题研究和项目开发,
七、培养方式
包括学
导师全面关心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
科研实践等,硕士生必须完成导师规定的科研工作,通过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多种形式,着重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各专业(专业代码0812)攻读硕士学位
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1、研究生选课计划在导师指导下制定,由导师审批。

2、如课程的选课人数少于30人,则该课程不开课。

有关同学可以另外改选其他课程。

3、补修课:非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按下列各专业要求,选学2门以上计算机专业本科生课程,不计学分。

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算法设计与分析、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原理。

信息安全专业:密码学、信息安全数学基础、网络安全。

数字影视技术专业:计算机图形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