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教师资格证科目三高级语文真题
2017下半年高中语文真题与解析
2017年下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教师向学生介绍其他叙事性散文,下列合适的是()A.《故都的秋》B.《荷塘月色》C.《小狗包弟》D.《拿来主义》2.某教材设置了“现当代戏剧鉴赏”单元,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梳理戏剧矛盾,掌握现当代戏剧的基本特点,下列适合推荐的现当代戏剧作品是()A.《闺塾》B.《三块钱国币》C.《长亭送别》D.《杜十娘怒沉百宝箱》3.学习校本课程“有趣的对联”时,学生梳理下列三副对联所赞美的历史人物,梳理而得出的答案正确的是()(1)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2)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3)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
A.屈原 ,韩愈,汤显祖B.屈原,苏轼,王实甫C.杜甫,苏轼,王实甫D.杜甫,韩愈,汤显祖4.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是“品味小说语言,赏析人物形象。
”下列教学环节与这一教学目标相吻合的是()A.了解《红楼梦》的创作背景B.介绍出场人物之间的关系C.感受王熙凤鲜明的个性特征D.体会作者的小说创作风格5.“竹”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往往具有高洁、超脱、坚韧的意味,某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含有“竹”意象的诗词,下列不适合的是()A.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B.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C.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D.瘦石搴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
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6.教师引导学生研读“诸子百家经典”,下列作品适合作为综合题阅读书目的是()A.《道德经》《论语》B.《庄子》《颜氏家训》C.《商君书》《史记》D.《世说新语》《资治通鉴》7.教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初步了解诗歌主要内容后,有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读到的是海子的孤独感,而且他想要摆脱孤独,所以他写到‘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高级中学)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高级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
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照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教师向学生介绍其他叙事性散文,下列合适的是()。
A.《故都的秋》B.《荷塘月色》C.《小狗包弟》D.《拿来主义》2.某教材设置了“现当代戏剧鉴赏”单元,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梳理戏剧矛盾,掌握现当代戏剧基本特点,下列适合推荐的现当代戏剧作品是()。
A.《闺塾》B.《三块钱国币》C.《长亭送别》D.《杜十娘怒沉百宝箱》3.学习校本课程“有趣的对联”时,学生梳理下列三副对联所赞美的历史人物。
以下梳理出的答案,正确的是()。
(1)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2)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3)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A.屈原;韩愈;汤显祖B.屈原;苏轼;王实甫C.杜甫;苏轼;王实甫D.杜甫;韩愈;汤显祖4.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是“品味小说语言,赏析人物形象”,下列教学环节与这一教学目标相吻合的是()。
A.了解《红楼梦》的创作背景B.介绍出场人物之间的关系C.感受王熙凤鲜明的个性特征D.体会作者的小说创作风格5.“竹”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往往具有高洁、超脱、坚韧的意味。
某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含有“竹”意象的诗词,下列不适合的是()。
A.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B.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C.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D.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
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6.教师引导学生研读“诸子百家经典”,下列作品适合作为该专题阅读书目的是()。
A.《道德经》《论语》B.《庄子》《颜氏家训)C.《商君书》《史记》D.《世说新语》《资治通鉴》7.教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初步了解诗歌主要内容后,有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读到的是海子的孤独感,而且他想摆脱孤独,所以他写到‘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另一同学发言:“老师,我也读到了海子的孤独感,但我认为他并不想摆脱孤独,所以他写到了‘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教资高中语文科目三真题
教资高中语文科目三真题
高中语文科目三真题
一、选择题
1.()“新西兰有你,流水分外青”中,“新西兰”一词指的是()
A. 一种景色
B. 一种感情
C. 一种氛围
D. 一片场所
2.()下列哪句话能够准确概括《孟子·公孙丑列传》的主旨思想
()
A. 国家要聚民心以凝命运
B. 元九必结以厚存交
C. 血海唯识情义直无极
D. 志士仁人在邦政上扬名
二、填空题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文中,“沉沉的气,似海浪把山丘推,又似暴雨把山崩”的比喻表达的是电弧炉形成的()
A. 动力
B. 锋锐
C. 威力
D. 气势
4.《金银岛》一文中引用“吃人怪水”比喻表示,把人放在金银岛上,思想上容易被()。
A.迷惑
B.愚弄
C.诱惑
D.引诱
三、解答题
5.下列哪种讲故事的手法,属于古典文言小说的特色()
A.注重人物内心表达
B.用简练的语言表达
C.力求形象生动有力
D.重叙和从喻的技巧
答案:1. D 2. A 3. D 4. A 5. D。
【精品】2017年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与答案
2017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1.意象的运用自然因人、物、时、情的不同而不同。
总体观之,营构意向的方法可分为三类:赋、比、兴。
以下用到了“赋”的方法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D.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1.【答案】A。
解析:BC用的是“比”,D用到的是“兴”。
2.在学到毛泽东所填之词《沁园春·长沙》的时候,有学生说应该将其中的“鹰击长空”改为“鹰飞长空”,对此,教师作了以下几项评价,最能解决学生心中疑问的一项是( )。
A.善于发现问题,这一点很好,但是将“击”改为“飞”好吗?B.问得好,“击”与“飞”相比,“击”字更能突显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苍穹的强劲有力。
C.文学创作讲究选词炼字,想想“击”与“飞”相比,哪个字用在这个地方更贴切?D.伟人的作品怎么可能有错呢?课下再好好想想就明白了。
2.【答案】B。
解析:刚刚从初三过来的学生,在想问题的时候还找不到合适的方法,一般的反问或提问会让学生找不着自我学习的方向,所以A项和C项的点评效果都不如B项,D项的点评是一种错误。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3.《林黛玉进贾府》里面,很多地方都出观了“笑”字,有学生问:“贾母之笑与黛玉忙赔笑见礼中的笑并不完全一样吧?”下列教师评价中最能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是( )。
A.你的观察很细,确实有不一样的地方,不妨在课下跟同学们共同探讨一下。
B.问得好,能说一下这两个人的笑具体有什么不同吗?结合两个人的实际情况,或许会更清楚。
c.于细微处见分晓,多体会多比较,想必就能找到二者的不同之处。
D.是的,这两个人的笑并不是完全一样。
3.【答案】B。
解析: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就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结合背景根据不同人物的特点独立思考,还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语文真题及解析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时间120分钟aaa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教师向学生介绍其他叙事性散文,下列合适的是()A.《故都的秋》B.《荷塘月色》C.《小狗包弟》D.《拿来主义》【答案】CaaaA项,《故都的秋》是抒情性散文。
B项,《荷塘月色》是抒情性散文。
C项,《小狗包弟》是叙事性散文。
D项,《拿来主义》是杂文。
2.某教材设置了“现当代戏剧鉴赏”单元,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梳理戏剧矛盾,掌握现当代戏剧的基本特点,下列适合推荐的现当代戏剧作品是()A.《闺塾》B.《三块钱国币》C.《长亭送别》D.《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答案】BaaaA项,《闺塾》选自《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属于古典戏剧。
B项,《三块钱国币》是丁西林先生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一部独幕喜剧。
C项,《长亭送别》选自《西厢记》,是元杂剧。
D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通俗小说家冯梦龙白话小说集《警世通言》中的名篇。
3.学习校本课程“有趣的对联”时,学生梳理下列三副对联所赞美的历史人物,梳理而得出的答案正确的是()(1)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2)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3)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
A.屈原AAA韩愈AAA汤显祖B.屈原AAA苏轼AAA王实甫C.杜甫AAA苏轼AAA王实甫D.杜甫AAA韩愈AAA汤显祖【答案】Aaaa从“香草”“九歌”等关键词可以看出(1)赞美的是屈原。
所谓“金石文章”,是指韩愈的文章“掷地有金石声”;所谓“空八代”,源自苏轼的评价“文起八代而衰”,认为自从汉魏八代以来,只有韩愈的文章符合道通。
由此可见,(2)赞美的是韩愈。
“玉茗堂”是汤显祖于万历二十六年从遂昌辞官归家以后,新建用来写作、会客、家宴和演戏的居所。
汤显祖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其代表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为“临川四梦”。
2017年下教师资格证科目三高级语文真题答案
③教师对诗歌这种文学性文本的阅读指导有所侧重。教学实录片段中,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设身 处地去感受、体验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鉴赏文本,带领学生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了解与作品相关的诗人经历、时代背 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的理解。
14.【答案】C。解析:题干教学论文指出,学生形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和较强的表达能力后,就 会具备语言交流的主动性和文字表达的自信心,喜欢作文并努力写好作文。但其并未说明“喜欢作 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就一定能“写好作文”,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故 A 项说法错误。高中 学段的作文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故 B 项说法错误。根据题干教学论文所述,良 好的作文习惯和较强的表达能力即写作能力,“喜欢作文”并“努力写好作文”即写作兴趣,两者是 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故 C 项说法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及“想象作文”,D 项是对论文片段 的过度解读,故说法错误。
④教师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案例中,教师在学生理解了《锦瑟》的多义性以及 “知人论世”的学习方法之后,引导学生课后查找与李商隐生平相关的资料并撰写随笔“《锦瑟》背 后的故事”,以此使学生在各自探究中深化对《锦瑟》内涵的认识。
(2)教师介绍《锦瑟》主题的不同解说有以下作用: ①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起到激励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文本解读的学习热情,有 利于学生形成对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 ②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以及借助有关资料评价作品 的能力。 ③有助于学生学会“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形成“知人论世”的阅读意识,积极了解作品的 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丰富文化积累, 全面发挥语文课程功能。 ④在“知人论世”的过程中,梳理诗歌内容,解读诗人情感,培养学生的应用、审美以及探究 能力。 17.【参考答案】 错别字:第②段,“梳装打扮”应改为“梳妆打扮”;第⑤段,“坚辛”应改为“艰辛”,“侵润” 应改为“浸润”。 病句: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吸食大麻可以探求“我是谁”的问题。 以上病句成分缺失,用词不当,应改为: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借助吸食大麻的方式来探求“我 是谁”的问题。 18.【参考答案】 缺点:论证不够充分,论证方式单一 分析: ①习作标题是“寻找”,全文围绕“寻找”写了“寻找就是人生”“寻找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的”“寻找还是功的必经之路”,但是在具体内容的论证上不够充分。如论证“寻找还是成功的必经 之路”,文中举出奥巴马吸食大麻以探求“我是谁”这一具有消极意义的例子,并不属于正向地寻找 成功的典型事例,举例不当,应避免在写作中出现此类问题。 ②习作围绕分论点中心句反复陈述,没有以丰富的事例来支撑,以道理论证为主,论证方式单 一,论点缺少论据支撑,内容单薄,不具有力度与深度,缺乏说服力。建议详写一些通过寻找获得 成功的积极的、正面的事例及名人名言等,以此强化习作的论证程度,增加文本的说服力。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面试试卷及答案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面试试卷及解答第一批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用PPT课件展示荷塘景色。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所见到的荷塘月色的美好画面。
随后教师引导,若干年前,有位作家观赏了月色下的荷塘后也描绘了他心中的景色,随之引出课题《荷塘月色》。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通读全文,然后教师范读,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适当地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明: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三)再次朗读,深入体会1.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找到文中每种景物所用的修辞,并在小组间讨论这些修辞的表达效果。
讨论结束后,由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补充和讲解。
2.学生分小组赏析重点句子。
(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报考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
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
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情景交融。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2017年下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恣意妄为幅射沧桑惘然若失B. 一筹莫展脉搏峥嵘既往不咎C. 冒然行事诽谤诙谐委屈求全D. 沤心沥血忸怩踯躅优柔寡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这家出版社的新书,内容丰富,编辑精细,简直无可非议。
B. 他平时学习粗心,这次数学考试得了满分,真是出人头地。
C. 他对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D. 他的演讲深入浅出,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狡黠(xiá)蹂躏(lìn)鞭笞(chī)暴殄天物(tiǎn)B. 恫吓(dòng)隽永(juàn)慰藉(jiè)扪心自问(mén)C. 繁衍(yǎn)诘难(jié)聒噪(guō)咫尺天涯(zhǐ)D. 踯躅(zhí)岑寂(cén)缱绻(quǎn)耳濡目染(r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B. 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C.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D.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抒情诗的源头之一。
B.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其作者是曹雪芹。
C. 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D. 《陈情表》是三国时期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篇奏章,以孝情动人,成为古代散文的典范之作。
下列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中的“风”指的是各诸侯国的乐调。
B. 《楚辞》是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
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
【真题】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2.考试过程中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3.考试中务必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损。
不得将试卷及答题卡带出考场。
◇本卷共分为3大题21小题,作答时间为120分钟,总分150 分,90 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单选题] 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教师向学生介绍其他叙事性散文,下列合适的是()。
A.《故都的秋》B.《荷塘月色》C.《小狗包弟》D.《拿来主义》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解析:A项,《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创作的写景抒情散文;B项,《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创作的写景抒情散文;C项,《小狗包弟》是巴金创作的叙事性散文;D项,《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创作的杂文。
2 [单选题] 某教材设置了“现当代戏剧鉴赏”单元,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梳理戏剧矛盾,掌握现当代戏剧基本特点,下列适合推荐的现当代戏剧作品是()。
A.《闺塾》B.《三块钱国币》C.《长亭送别》D.《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解析:A项,《闺塾》出自明代戏曲作家汤显祖创作的戏剧作品《牡丹亭》;B项,《三块钱国币》是丁西林先生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一部独幕剧;C项,《长亭送别》出自元代戏曲作家王实甫创作的戏剧作品《西厢记》;D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出自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创作的白话小说集《警世通言》。
其中,A、C 两项均属于中国古代戏剧作品,B项属于中国现当代戏剧作品,D项属于中国古代小说作品。
3 [单选题] 学习校本课程“有趣的对联”时,学生梳理下列三副对联所赞美的历史人物。
以下梳理出的答案,正确的是()。
(1)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高中语文科目三考试题目及答案
高中语文科目三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工作能力很强。
B. 由于天气原因,比赛推迟了。
C. 这家饭店的菜味道不错,就是价格有点贵。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考试。
答案:B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月光如水,洒在静谧的湖面上。
C. 窗外的雨声,像一首催眠曲。
D. 他的心情像天气一样多变。
答案:A3. 下列各句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是:A.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A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源泉。
D. 他不仅聪明,而且勤奋。
答案:C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才华横溢,令人赞叹不已。
B.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C. 他一跃而起,像一只敏捷的豹子。
D. 他的笑声震耳欲聋。
答案:D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他怎么能这样对待朋友呢?C. 你难道不知道这是违法的吗?D. 你难道不觉得他很帅吗?答案:A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内心的满足。
B. 他为什么总是那么快乐?因为他有一颗感恩的心。
C. 你为什么不告诉我真相?D. 你真的认为这样做对吗?答案:A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自由地飞翔。
B. 他的心像被针扎一样疼痛。
C.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D. 他像一个战士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
答案:A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是:A. 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终于成功了。
B. 他总是那么乐观,总是那么积极。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7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7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 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教师向学生介绍其他叙事性散文,下列合适的是( )。
(A)《故都的秋》(B)《荷塘月色》(C)《小狗包弟》(D)《拿来主义》2 某教材设置了“现当代戏剧鉴赏”单元,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梳理戏剧矛盾,掌握现当代戏剧基本特点,下列适合推荐的现当代戏剧作品是( )。
(A)《闺塾》(B)《三块钱国币》(C)《长亭送别》(D)《杜十娘怒沉百宝箱》3 学习校本课程“有趣的对联”时,学生梳理下列三副对联所赞美的历史人物。
以下梳理出的答案,正确的是( )。
(1)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2)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3)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
(A)屈原韩愈汤显祖(B)屈原苏轼王实甫(C)杜甫苏轼王实甫(D)杜甫韩愈汤显祖4 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是“品味小说语言,赏析人物形象”,下列教学环节与这一教学目标相吻合的是( )。
(A)了解《红楼梦》的创作背景(B)介绍出场人物之间的关系(C)感受王熙凤鲜明的个性特征(D)体会作者的小说创作风格5 “竹”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往往具有高洁、超脱、坚韧的意味。
某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含有“竹”意象的诗词,下列不适合的是( )。
(A)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B)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C)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D)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
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6 教师引导学生研读“诸子百家经典”,下列作品适合作为该专题阅读书目的是( )(A)《道德经》《论语》(B)《庄子》《颜氏家训》(C)《商君书》《史记》(D)《世说新语》《资治通鉴》7 教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初步了解诗歌主要内容后,有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读到的是海子的孤独感,而且他想摆脱孤独,所以他写到‘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另一同学发言:“老师,我也读到了海子的孤独感,但我认为他并不想摆脱孤独,所以他写到了‘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高中语文学科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高中语文学科一、单项选择题1、……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教师向学生介绍(3分)参考答案:C.《小狗包弟》2、……某教材设置了“现当代戏剧鉴赏”单元……(3分)参考答案:B.《三块钱国币》3、……学习校本课程“有趣的对联”时(3分)参考答案:A.屈原韩愈汤显祖4、……教学《林黛玉进贾府》(3分)参考答案:C.感受王熙凤鲜明的个性特征5、……“竹”是古诗词中……梳理含有“竹”意象的诗词(3分)参考答案:D.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
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
6、……教师引导学生研读“诸子百家经典”(3分)参考答案:A.《道德经》《论语》7、……教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3分)参考答案:C.补充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等知识,统一对诗歌主题的认识。
8、……学习《鸿门宴》……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3分)参考答案:B.以朗读促进学生深入理解作品9、……《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课外阅读”(3分)参考答案:B.每学期至少要用一半的课时学习语文读本,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10、……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3分)参考答案:D.诗歌教学播放音像资料,会降低教学效率。
11、……阅读《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的片段(3分)参考答案:D.任务四重在引导学生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12、……阅读某教师教学《登高》的导入环节(3分)参考答案:A.围绕诗风品诗,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赏析作品。
13、……结合《烛之武退秦师》的选文(3分)参考答案:A.体现读图时代特点,重点考察学生读图能力。
14、……阅读论文《发掘、发现、发展:作文教学指导的三个视角》(3分)参考答案:C.激发写作兴趣与提升写作能力相辅相成彼此促进。
15、……阅读结合性学习“古代诗文朗诵展示会”(3分)参考答案:B.多角度评价,体现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案例分析题12、……阅读某教师教学《登高》的导入环节(3分)参考答案:A.围绕诗风品诗,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赏析作品。
教资高中语文科目三
教资高中语文科目三1、10.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蜷伏(quán)麾下(hūi)哄堂大笑(hōng)恹恹欲睡(yān)B.滑稽(jī)宽宥(yòu)畏罪潜逃(qián)毋(wù)庸置疑C.晌午(shǎng)褴褛(lán 1ǚ)强聒不舍(guō)怏怏不乐(yàng)(正确答案)D.游弋(yì)竹篾(miè)人迹罕至(hǎn)矫揉造作(jiāo)2、根据《红楼梦》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
《红楼梦》中有许多重要章节,对于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请选择人物序号填写在空格处。
《红楼梦》中,醉卧芍药裀的是()[单选题] *A.贾宝玉B.林黛玉C.王熙凤D.史湘云(正确答案)3、4. 下列句中加双引号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先进文化理念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文化和科技是“相辅相成”的。
(正确答案)B.监控画面中,每道工序都清清楚楚、“历历在目”,这有效地保障了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C.在晚会节目现场,舞蹈演员们的服饰精美华丽、“天衣无缝”。
D.夕阳西下,白浪河水面光影交织,好一派“浮光掠影”的景象。
4、4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约50%左右的人患有“手机依赖症”。
B.能否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C.近日,神舟十三号宇航员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正确答案)D.通过“文明学校”创建活动,使每个同学的文明意识显著增强。
5、4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单选题] *A.决择堕落狡辩相辅相成B.萦绕强褓浩劫愧不敢当C.绚丽枷锁拙劣怒不可遏(正确答案)D.授予荧屏开辟振耳欲聋6、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稀疏(shū) 旋律(lǜ)羞涩(sè)B、酣睡(hāng)波痕(héng)宛然(wǎng)(正确答案)C、明珠(zhū) 薄雾(wù)蝉鸣(míng)D、脉脉(mò)牵涉(shè) 逾越(yuè)7、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提防(tí)称职(chèn)狡黠(xiá)振聋发聩(kuì)B.氛围(fēn)憎恶(zēng)阴翳(yì)矫揉造作(jiāo)C.字帖(tiè)倔强(jué)叱咄(duō)吹毛求疵(cī)(正确答案) D.诡谲(jué)两栖(xī)愧怍(zuò)悲天悯人(mǐn)8、2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着落(zhuó)粗犷(guǎng)字帖(tiè)屏息敛声(bǐng)B.瞭望(liáo)稽首(qī)侍候(shì)浮光掠影(nüè)(正确答案) C.麾下(huī)睥睨(pì)鲜妍(yán)战战兢兢(jīng)D.一霎(shà)翌日(yì)箴言(zhēn)刨根问底(páo)9、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袅娜(niǎo)宁谧(mì)倩影(qiàn)花团锦簇(cù)(正确答案)B、踌蹰(chóu)蹒跚(pán)戮力(lù)游目骋怀(pìn)C、抽噎(yē)狙击(zǔ)徘徊(pái)放浪形骸(hái)D、吮吸(shǔn)尴尬(gà)蹂躏(lìn)绽开(dìng)10、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瓤肉(ráng)热忱(chén)颤抖(chàn)缅怀(miǎn)B、浓酣(hān)掮客(qián)斡旋(wò)画卷(juàn)C、罪愆(qiān)寂寥(liáo)盗跖(zhí)伺候(sì)(正确答案)D、裨益(bì)航程(háng)翌年(yì)轨道(guǐ)11、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脉脉mò忏悔chàn(正确答案)B、狙击zǔ鸟瞰kànC、抨击pēng 发酵xiàoD、干涸hé百舸争流kě12、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狭隘(ài)言简意赅(hài)B、笑靥(yǎn)心宽体胖(pán)C、脸颊(jiá)诲人不倦(huǐ)D、酝酿(niàng)一蹴而就(cù)(正确答案)13、下列词语中中括号内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榛]子(zhēn)[正]月(zhēng)B.白云[观](guàn)[和]面(huó)C.沉[着](zhuó)水[浒]传(hǔ)D.[夹]袄(jiā)[燕]山(yān)(正确答案)14、24.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朗润(rùn)应和(yìng)着落(zháo)精神抖擞(sǒu)B.贮蓄(zhù)莅临(1ì)粗犷(kuǎng)咄咄逼人(duō)C.侍弄(shì)分歧(qí)一霎(shà)混为一谈(hùn)(正确答案)D.攲斜(qī)侮辱(wū)难堪(kān)人声鼎沸(dǐng)15、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细腻(nì)硝烟(xiāo)凫水(niǎo)B、撅着嘴(juē)打点(dian)脱缰(jiāng)(正确答案)C、菱角(líng)虾篓(lǒu)苇眉(wéi)D、吮指头(sǔn)嘱咐(zhǔ)白洋淀(diàn)16、16. 下列词语中加双引号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瞭"望(liào)裸"露"(lù)" 彷"徨(fáng)挑拨离"间"(jiàn)B."迂"回(yū)"棱"角(léng)"拙"劣(zhuō)"强"词夺理(qiǎng)(正确答案) C."湛"蓝(zhàn)" 愚"蠢(yú)驰“骋”(chéng)怒不可“遏”(è)D.“旷”野(kuàng)苍“劲”(jìng)“蠕”动(rú)“拾”级而上(shí)17、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单选题]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D.数罟不入洿池(正确答案)18、关于《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A.《红楼梦》中,晴雯性格温柔和顺,处事细心周到,人人称赞;袭人性情急躁直率,待人爱憎分明,受人怨谤。
2017年下教师资格证科目三高级语文真题
生:我觉得诗人创作时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想到了,然后写成一首诗,这些“可能”都是后 人附加的。诗人是依托自己当时所处的情境写成的,所以只有了解诗人的生平等情况,才能理解。
生:这个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关系。这首诗有作者的意义,而读者在读的时候会有自己的读者 意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
师:同学们开始懂诗了,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涉及我们中国古代诗论非常重要的两种基础观 点:“知人论世”和“诗无达诂”。这里有一个读诗的规律问题,老师读了几十年诗,现在才懂了一 点点。同学们可以试着用这两种方法解读诗歌。
有“竹”意象的诗词,下列不.适.合.的是( )。 A.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B.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C.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D.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
6.教师引导学生研读“诸子百家经典”,下列作品适合作为该专题阅读书目的是( )。
所以他写了‘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他说的是通信,而没有说见面”。 针对学生认识上的分歧,下列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恰.当.的是( )。
A.请学生继续分享阅读的感受,结合关键词句探究诗歌意蕴
B.表扬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表达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
C.补充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等知识,统一对诗歌主题的认识
结合《烛之武退秦师》的选文和下面的“课文背景形势图”,用选文原句填空。(4 分)
从形势图看,晋国处在秦、郑之间,攻打郑国对晋国最有利,而对秦国利益不大。因此, 烛之武在与秦伯的谈话中,首先以“ ① ”说明即使消灭郑国,秦国也无法越过别国统治郑 国;又以“ ② ”说明晋国的扩张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最后得出“亡郑”是“阙秦以利 晋”的结论,成功说服了秦伯。
2017年教师资格证语文教育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教师资格证语文教育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讲解《雨霖铃·寒蝉凄切》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列举学过的关于描写秋天的诗歌,下列不能表现秋悲凉清冷的特点的一项是(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B.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C.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D.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答案】:C【解析】:A句描写的是思乡惆怅的秋景;B句描写的是孤寂凄冷的秋景;C句描写的是绚烂多彩、充满生机的秋景;D句描写的是悲愤凄切的秋景。
2.下面不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说法的一项是( )A.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并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B.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问题C.写作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D.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答案】:C【解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3.在讲授《苏武传》一文时,教师指出苏武是作者主要赞颂的人物形象,他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值得后人永远敬仰,并列举很多有关民族气节的诗句。
下列哪一诗句与此民族气节相关( )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C.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答案】:C【解析】:A项是关于仁义的诗句,B项是关于品格的诗句,D项是关于志气和诚信的诗句。
3.某教师在高一年设开设名著导读课,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成长的岁月”展开阅读。
下列作品不合适的是( )A.《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B.《麦田里的守望者》C.《青春之歌》D.《春风沉醉的晚上》【答案】:D【解析】:A、B、c三项都是有关青年和少年成长的故事。
《春风沉醉的晚上》的作者是郁达夫,该小说表现下层劳动者,描绘他们的苦难,表现他们的抗争,歌颂他们的品德,揭示他们不幸遭遇的根源。
教资科三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教资科三语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翩跹起舞B. 鬼斧神工C. 风声鹤唳(错误:应为“风声鹤唳”)D. 一诺千金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论语》B. 《道德经》C. 《岳阳楼记》D. 《庄子》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培训,他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C. 这个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考试。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清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B. 《水浒传》的作者是罗贯中,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施耐庵,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春晓》。
7.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文学家________的作品。
8.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清代诗人________的《己亥杂诗》。
9.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宋代文学家________的《游山西村》。
10.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__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12. 请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及其在梁山好汉中的地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14. 论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智慧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作文题(20分)15. 以“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全国教师专业水平考试(语文)_2017年12月
2017年12月祝博士全国教师专业水平考试语文测试卷姓名:分数:一、根据拼音写词语或给加点字注音。
(每空1分,共6分)亲戚.( )寒xuān( )旁yì( )斜出阻挠.( )游yì( )歉疚.( )二、照样子补充成语。
(每空0.5分,共6分)例:不理不睬不( )不( );不( )不( );不( )不( )例:可歌可泣可( )可( );可( )可( );可( )可( )三、补充古诗。
(每小题2分,共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片冰心在玉壶。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若到江南赶上春,。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春作伴好还乡。
5、“梅兰竹菊”是花中四君子,历来有许多赞美它们的诗句。
请选择关于它们的诗句写下来,如关于“竹”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关于“( )”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关于“( )”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修改病句或纠正错别字。
(5分)①通过这次军训,使我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
②以前我总认为自己没什么病,身体很好,觉得参加体育活动纯属浪废时间。
③没想到这次训练的时候我第一个首先就晕倒了。
④所以,今后我将认真锻练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上面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第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语文教资科三考试题型
语文教资科三考试题型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四大名著”之一?
A. 《红楼梦》
B. 《西游记》
C. 《水浒传》
D. 《聊斋志异》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句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王安石
D. 苏轼
下列哪个成语与“卧薪尝胆”的故事相关?
A. 忍辱负重
B. 破釜沉舟
C. 闻鸡起舞
D. 指鹿为马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
A. 绝望中的希望
B. 美丽的自然风光
C. 艰难的旅途
D. 宁静的田园生活
下列哪位作家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A. 巴金
B. 鲁迅
C. 茅盾
D. 卡夫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家乡的思念
B. 对友人的怀念
C. 对未来的憧憬
D. 对现实的无奈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
A. 《子夜》
B. 《骆驼祥子》
C. 《呐喊》
D. 《家》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这句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A. 繁华的都市
B. 热闹的集市
C. 孤寂的冬日山林
D. 生机勃勃的春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道德经》《论语》
B.《庄子》《颜氏家训》
C.《商君书》《史记》
D.《世说新语》《资治通鉴》
7.教学《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在初步了解诗歌主要内容后,有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读
到的是海子的孤独感,而且他想摆脱孤独,所以他写道‘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
劈柴,周游世界’”;另一同学发言:“老师,我也读到了海子的孤独感,但我认为他并不想摆脱孤独,
结合《烛之武退秦师》的选文和下面的“课文背景形势图”,用选文原句填空。(4 分)
从形势图看,晋国处在秦、郑之间,攻打郑国对晋国最有利,而对秦国利益不大。因此, 烛之武在与秦伯的谈话中,首先以“ ① ”说明即使消灭郑国,秦国也无法越过别国统治郑 国;又以“ ② ”说明晋国的扩张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最后得出“亡郑”是“阙秦以利 晋”的结论,成功说服了秦伯。
C.《长亭送别》
D.《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3.学习校本课程“有趣的对联”时,学生梳理下列三副对联所赞美的历史人物。以下梳理出的
答案,正确的是( )。
(1)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2)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3)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
A.屈原 韩愈 汤显祖
1.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教师向学生介绍其他叙事性散文。下列合适的是( )。
A.《故都的秋》
B.《荷塘月色》
C.《小狗包弟》
D.《拿来主义》
2.某教材设置了“现当代戏剧鉴赏”单元,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梳理戏剧矛盾,掌握现当代戏
剧基本特点。下列适合推荐的现当代戏剧作品是( )。
A.《闺塾》
B.《三块钱国币》
D.以语文读本所涉及作家为基础,向学生推荐其他课外阅读篇目
10.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赏析意境之前,教师播放赤壁实景 图片并配以气势磅礴的音乐。下列对该教学资源使用的评价,不.恰.当.的是( )。
A.营造情感氛围,可引领学生进入诗歌意境
B.契合诗歌的意境,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D.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就课堂争论的问题书面表达个人见解
8.学习《鸿门宴》,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樊哙闯帐”部分,要求读出情节的紧张感,读
出不同人物的心理和个性特点。下列对该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恰当的是( )。
A.设置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B.以朗读促进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C.通过场景再现,把握作品风格
B.屈原 苏轼 王实甫
C.杜甫 苏轼 王实甫
D.杜甫 韩愈 汤显祖
4.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是“品味小说语言,赏析人物形象”。下列教学
环节与这一教学目标相吻合的是( )。
A.了解《红楼梦》的创作背景
B.介绍出场人物之间的关系
C.感受王熙凤鲜明的个性特征
D.体会作者的小说创作风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竹”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往往具有高洁、超脱、坚韧的意味。某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含
所以他写了‘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他说的是通信,而没有说见面”。 针对学生认识上的分歧,下列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恰.当.的是( )。
A.请学生继续分享阅读的感受,结合关键词句探究诗歌意蕴
B.表扬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表达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
C.补充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等知识,统一对诗歌主题的认识
有“竹”意象的诗词,下列不.适.合.的是( )。 A.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B.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C.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D.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
6.教师引导学生研读“诸子百家经典”,下列作品适合作为该专题阅读书目的是( )。
2017 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列 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照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案例: 阅读下面的学生作文,回答第 17~18 题。
寻找 ①有人说,人生就像一株蒲公英,风一吹就散,飞到各处,但是只有一处最为适合。说得不错, 人生也需要走许多弯路,我们一边成长,一边寻找,寻找那最适合我们的未来。 ②对我来说,寻找就是人生。有人说,活着和生活不同。那是因为活着需要的是物质,而生活 需要的是精神。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原本只考虑自己的大脑也开始为别人着想,原本并 不在意相貌的自己也开始梳装打扮,而这就是在寻找快乐。人这一生,就是为了得到这样或那样的 东西而存在,没有了这样的想法,人就如同一具行尸,他的眼睛是无神的,灵魂是空洞的。人生因 为寻找而充满色彩,而在寻找的过程中,会遇到挫折、困难,克服它们,又会让我们成长,从而有 能力去寻找更加适合我们的东西。 ③寻找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例如寻找知识就需要付出时间,在不断寻找的过程当中,我们 不得不放弃一些我们认为并不那么重要的东西——我们把青春给了知识,把羞涩给了勇气,把忸怩 给了坚强。寻找,就是改变自己,使自己更加成熟。 ④寻找还是成功的必经之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吸食大麻可以探求“我是谁”的问题。或许 我们也需要不惜一切代价地去寻找自我吧。但是这个社会中的阻碍太多了,电子科技就将我们的生
节目。 第三阶段,年级展演,参演学生自聘指导教师,进行加工排练。评委团依据公开的展演评价标
准,对各节目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设置“优秀组合”“优秀个人”“最佳表演创意”“最佳诗文改编” 等多个奖项,让参演的学生人人有奖。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搭建校园明星成长平台,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表演兴趣 B.多角度评价,体现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教育理念 C.以选拔优秀学生为目的,促使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 D.评奖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无法发挥诊断和激励功能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16 题 20 分,第 17 题 8 分,第 18
题 12 分,共 40 分)
案例: 阅读《锦瑟》教学实录的片段,回答第 16 题。 师:作者回忆的是自己的“华年”,他的“惘然”之情,你们明白了吗? 生:好像明白了,“此情”表达的是作者对华年已逝的惘然,自己抓不住过去的那些美好,感觉 更加地迷茫、凄凉。 师:现在懂这首诗的同学举手。大家相互看看,已经有很多人懂了,现在很多人考证,说《锦 瑟》……谁来说? 生:据说当时李商隐和一个宫女有过一段很美好的故事,但是后来他们分开了,这首诗是用来 怀念这段故事的。但也有人说他是自伤身世。 师:同学们很聪明。有人考证,说“锦瑟”是一个姑娘的名字,李商隐很喜欢她,但是两人后 来没成,所以这首诗是表达爱情主题的。又有人说这种解释不对,“锦瑟”是一种乐器的名字,是李 商隐的妻子王氏最喜欢弹奏的。明白什么了? 生:这首诗是表达怀念,追悼亡妻的。 师:好的。又有人说,这首诗既不是爱情主题,也不是追悼亡妻,他表达的是自己诗歌创作的 特点,说这首诗是李商隐六百多首诗的“序”。现在李商隐的诗集中,比较好的版本就是这本《李商 隐诗歌集解》。“《锦瑟》是李商隐的一篇序文”这一观点是钱钟书先生提出来的。又有人说,《锦瑟》 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所表达的是诗人自己一生不得志的怅然之情。还有人说,这首诗不能用具体 的内容概括,它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既有对自己爱人的思念,也有政治上不得志的怅然若失,可能 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不能把它定为某个具体的意思。所以,“一篇《锦瑟》解人难”啊!同学们, 你们希望是哪一个?我们如何去认识它呢?(眼神充满期盼)
D.以角色扮演替代对课文的分析
9.《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课外阅读”提出具体教学建议,某教师依据这些建议 使用“语文读本”。下列使用方法不.恰.当.的是( )。
A.教师鼓励学生运用从精读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自主阅读读本
B.每学期至少要用一半的课时学习语文读本,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C.教师向学生推荐语文读本中与教科书阅读单元相配合的选文
师:给大家布置个作业。刚刚有同学说,对于李商隐的生平不太了解,那么同学们回去的作业 就是去查找资料,写一篇随笔,题目是“《锦瑟》背后的故事”。
问题: 16.(1)“一篇《锦瑟》解人难”,请结合案例,说明教师是如何解决这个教学难题的。(10 分) (2)请说明教师介绍《锦瑟》主题的不同解说可以起到什么作用。(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