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QM日本考察结果

合集下载

日本爱德华·戴明质量奖

日本爱德华·戴明质量奖


——老爷车小组:王书超 吴佩华 袁洪波 朱好龙
西方国家在使用日本的全面质量控制(TQC)一词时,把它 翻译成全面质量管理(TQM),为了与国际实践相衔接,日 本把TQC改为了TQM。日本戴明质量奖评审委员会,于 1998年6月对TQM的定义进行了修订。修订后TQM的定 义为:TQM是由整个组织从事的、在效率和效益两方面达 到组织目标的系统活动。它使组织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和 价格上提供给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企业通过申请戴明质量奖,建立和完善了企业综合管理体系,推进了企 业的标准化活动,提高了企业的管理和质量改进意识,提高了全员积极 参与TQC活动和质量改进的积极性,提高了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和 企业的凝聚力,使质量改进和标准化活动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获得 戴明质量奖成为一种挑战,获奖意味着在采用有价值的质量控制方法 上获得成功。 多年来,获奖企业的TQC方法被扩散到许多其它企业,有效推动了这 些企业的质量改进。戴明质量奖给日本企业的TQC带来极大的直接 或间接影响。 日本企业以申请戴明质量奖作为动力和桥梁,积极推动TQC活动,经 过几十年的努力,逐渐形成了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 经济奇迹。获得戴明质量奖是一种荣誉,更代表一流的竞争力,它是日 本企业追求卓越愿景的实现目标。
日本企业通过申请戴明质量奖,把TQC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 武器,纳入到企业经营战略中去,而且使经营战略得到贯彻实施。 戴明质量奖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纠正了企业过去不重视经营战略 的做法,引导和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获得戴明质量奖的企业,都积极按照质量奖的评价标准和要求,根 据自己企业的特点、环境,不断完善它们的质量控制方法,其产品 质量和服务均得到大幅度提高。哪些获得戴明质量奖的企业,刺激 着其它企业开展TQC活动。持续改进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没有 哪一个企业仅仅靠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就能获得卓越的业绩。它 们需要自己思考、创新和变革,制定自己的质量战略目标和经营战 略目标,并为此而努力。在这样的企业中,戴明质量奖被作为一种 持续改进和进行企业创新和变革的工具。

日本全面质量管理

日本全面质量管理

日本企业的质量管理,经历了1946-1954年引进和推广美国的统计质量管理阶段(SQC),1955-1970年推行全面质量控制阶段(TQC),1970年以后质量管理技术方法大发展阶段。

目前,日本大多数企业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有以下鲜明的特点:把质量管理提到了经营思想革命的高度。

日本企业界认为,抓住质量管理中心环节,即可带动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链条。

因此,通过建立和运行以质量为中心的综合管理体系,组织企业所有部门、全体人员积极参与,从而科学地、经济地开展研制、生产、售后服务等经营活动,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日本企业突破了以往狭义的质量概念,由产品质量扩大到产量、成本、交货期等多方面。

不是仅仅局限于生产过程,而是强调“以市场、顾客、消费者为中心”,动员企业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在设计、试制、生产、销售、服务的全过程中实行系统的质量管理。

倡导企业中所有部门的积极参与。

它不仅仅限于质量管理和生产管理部门,也涉及到新产品开发、成本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以及劳务管理等部门。

日本企业认为,质量管理不单单是质量部门的事,强调企业的所有部门都有责任来保证产品质量。

在日本企业,从企业领导到每一个从业人员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参加质量管理活动,如自愿或半自愿组成的质量活动小组就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据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估计,1962年-1972年日本企业通过质量管理小组提合理化建议500万项,增加250亿美元的收益,比日本1955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还要多。

全面质量管理的触角延伸到了对供货方的引导和控制。

在企业之间,通过订货企业对外协企业的质量管理指导,把外协企业紧紧地扣住,从而推动企业经营管理的全盘工作。

TQM理念背景八十年代的美国,在饱受日本竞争压力之余,兴起向日本企业学习的风潮。

他们发现,日本质量管理理念原来是源自美国质量大师包括:戴明、朱兰、克劳斯比…等人。

职是之故,美国政府与企业开始将质量管理原则纳入质量管理范畴,鼓励组织全员投入持续改进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活动,因而创造出TQM一词。

全面质量管理(TQM)的4根支柱

全面质量管理(TQM)的4根支柱

全面质量管理(TQM)的4根支柱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有人把它比方为一座大厦,要使这座大厦坚固地树立起来,就必需有4根强有力的支柱,即质量教育、QC小组、PDCA循环和标准化,现分述如下。

1. 质量教育既然产品的质量打算于企业全体员工的工作质量,那就必需要求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

因此,就必需不断地对全体员工进行质量教育,使他们在思想上重视质量,在管理行为上把握与自己的工作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方法,并有高度的技术操作水平,以保证产品质量。

这样才能达到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目的。

质量教育的内容从广义来说,应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是思想上的教育,教育全体员工从思想上重视质量,严格遵守工艺纪律和技术标准,搞好相互协作,使产品质量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其次是组织各个岗位的员工,依据工作需要,学习现代质量管理方法。

最终就是要加强员工的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

要搞好全面质量管理,员工没有文化和科学技术学问是不行的。

假如员工不把握先进的工艺、先进的科学方法和管理技术,就不行能生产出先进的、高质量的产品。

市场的竞争是质量的竞争,而质量的竞争归根究竟又是技术和人才的竞争。

加强技术培训就是培育把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

员工培训是一种智力开发,但这种教育和培训不是一劳永逸的。

“一生一次”的教育概念,是一种陈旧的概念,而必需代之以“连续教育”的概念。

由于现代管理技术和生产技术的高速进展,使人们已有的学问不断陈旧和老化。

另外,假如人们只靠工作阅历来增加和积累学问,那将是很有限的,在现代社会中,将远远不能满意工作的要求。

因此,人们需要不断的学习。

而企业也必需不断地对其员工进行教育和教训,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和进展的需要。

2. QC小组在日本,QC(quality control)小组是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一种组织形式,也是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据报道,在日本各企业中活动着上百万的QC小组,参与的人数已达一千多万。

关于日本企业现场改善理论

关于日本企业现场改善理论

关于日本企业现场改善理论一.改善概论:1.改善与管理:在改善的范畴里改善有两项主要功能:维持与改进. 维持:指从事保持现有技术上管理上及作业上的标准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标准所需的训练和纪律.在维持的功能之下,管理当局要执行工作的指派,使每个人都能依照标准作业程序来工作. 改进:指以提升现有标准为指点,因此,可以浓缩为:维持标准和改善标准.改进可区分为改善和创新,改善是由于持续不断的努力所产生的诸多小步伐改进,而逐次累积而成.创新则是由大笔投资与新技术或设备而产生的戏剧性变化的改进.改善主要是强调要以员工的努力,士气,沟通,训练,团队,参与及自律来达成目标.2.过程与结果:改善是重在过程为导向的是思考模式上,这些因为要改进结果必须先改进过程,语气的计划未能达成,表示其过程是失败的,管理导航局必须确认及改正这种过程面的错误,改善是重在人际面上的努力,此种东方的改善形态钱钱与西方的重在结果面的思考形成尖锐对比.3.遵循PDCA/SDCA循环:在改善的过程中第一个步骤就是要建立:计划(PLAN),执行(CHECK),处置(action), 来作为改善持续运作的工具,以达成维持标准和改进标准之方针,SDCA则是建立标准,即标准化.4.品质第一.5.用数据说话.6.下一制程就是顾客.二.主要的改善活动:1.全公司品质管制/全面品质管理(TQC/TQM):是日本管理的景点之一,在发胀初期,着重于制程上的品质管理,税后发展之包含所有的管理层面,目前国际上则称之为全面品质管理.从TQC/TQM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理解其不应仅被视为一种品质管制活动,借着在企业各个领域上的演进,TQC/TQM已经发展为企业经营的一种策略,用以协助企业的管理,使之更具竞争力及获利力,在TQC/TQM里Q表示品质具有优先性具含有成本及交期.T意思为全面的,包含组织内的每一个人,更可延伸至供应商经销商及批发商,也意味着最高管理当局的领导及绩效是TQC/TQM推行成功的要素,C是指控制或制程管制,管理当局在TQC/TQM中扮演的角色就是要制定计划,以查核对应的成果进展,这是为了改善过程之用,而不是依据成果来批判过程的不当TQC/TQM包含以下内容:方针展开,品质保证体系之建立,标准化,教育训练,成本管理,品管圈.2.及时生产方式:由大野耐一领导,首先由丰田汽车公司发展出来的生产模式,及时生产的目的是要消除各种没有附加价值的动作,同时达成一个去芜存清的生产体系,以便更具弹性地适应顾客订单的需求变化,JIT生产方式奠基于以下观念:产距时间(生产一个产品的目标时间)相对于周期时间,一个流,后拉式生产,自动化及U型细胞式生产线及缩短换模时间,要实现理想的及时生产方式,必须持续不断的实施一系列的改善活动以消除现场里没有附加价值的工作,JIT 能够快速的大幅度的降低成本,使得交期准确而且强化公司的获利力.3.TPM全员生产保全:TQM强调在总体管理绩效及品质的改进,TPM着重于设备品质的改进,TPM是经由总体的预防保养制度来延长设备的寿命,以追求设备效率的最大化.5S活动则是其前奏.4.方针展开:虽然改善活动的目的是在从事改善,但是若每一位从事改善的人员缺乏目标同时能够确定领导所有的改善活动以朝向达成目标迈进,真正具有改善成效的是需要予以密切的督导推行的.首先,最高管理当局必须设定长期的方针,再细分为中期方针和年度方针,最高管理当局必须有一个方针展开的计划往下传达至下一管理层之至到达现场为止,当方针逐层往下展开下去时,其方针计划及活动的明确化也会随之增加,没有目标的改善活动就如同没有终点站的旅途,改善是在每一个人都能为达成目标而工作时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而管理当局的职责就是要设定这个改善的目标.5.提案建议制度:属于“个人导向”的改善活动的一种,它的功能着重在正面激励员工的参与以提升士气,日本管理人员视此制度为激发员工对现场改善的兴趣,其方法是鼓励员工多多提出建议,无论他们的建议有多小,日本员工经常被鼓励用口头方式与他们的上级谈论他们的提案,然后甚至在交提案单之前即能立即付诸实施,管理阶层并不期望从每一个提案中获得经济利益,开发具有改善意识及自律化的员工才是探们的主要目的.6.小集团活动:小集团活动也是属于改善活动的一部分,所谓小集团活动是指:在工作现场的环境里,在公司内以非正式,自愿性质组成的团队,用以执行特定的工作任务,小集团活动最普遍的形态就是品管圈,其成立的活动宗旨不仅限于品质方面的课题,而且也包含成本,安全,生产力方面的课题,品管圈是一种团队导向的改善活动,在日本品管圈的活动在产品的品质和生产力的改进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日本的管理阶层在实现品质改善的活动上扮演了领导的角色,这些方法包含来:建立品质保证体系,提供员工训练,建立方针和方针展开,建立品质,成本和交期的跨部门组织制度成功的品管圈活动表示管理当局在支持这些活动时担任了一个藏镜人的重要角色.7.改善活动的终极目标:由于改善涉及到所采用的改善活动方式,所以我们必须先知道,在企业的改善活动里,那一方面是最急切需要改进的,此一问题的答案就是:品质,成本和交期(QCD)的改善活动,品质不仅仅是指完成品或服务的品质,而且也是指完成这些产品或服务所必须的过程的品质,成本是指: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产品或服务的总体成本,交期是指:将所需产品之数量及时送达顾客手中,当这三项被定义为QCD的条件都能达成时,顾客自然就能满足了,QCD的改善活动在各部门间担任起彼此的沟通桥梁作用,如研究,开发,工程,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因此,跨部门的合作是必要的,同时也要与供应商和经销商合作,检讨自己公司目前在市场上QCD的地位,和建立改善QCD方针的优先顺序,就是管理高阶层者的责任.因为我工作比较忙所以今天只能写到这里,明天继续.抱歉~~~~~~~~~其实这些理论基本上所有的IE工程人员都应该知道或者是系统的学习过.只是为什么日本企业就能够真正的,长久地进行企业生产再造和不断的持续改善?仅仅是因为日本的改善推行人员奉行的几个字“坚持”和“忍耐”,我接触过的日本改善推行人员没有一个会说:“算了吧,就这样子了!”或者是表现出沮丧的表情,这也就是两个民族之间的最大不同,或者是说这也是为什么JIT是日本创造出来而不是中国创造出来的原因吧!要实现中国IE的崛起不单单是理论上的学习,同时也更需要行为上的思考.我们面对一个困难会沮丧吗?会放弃吗?能够坚持下去吗?各位同行们我们正的要好好思考自己的行为了!!!三.现场改善现场改善是指“实地”实际发生行动的场地,所有的企业都要从事三项直接与赚取利润有关的主要活动,开发,生产及销售若缺少这些活动公司是无法生存的.因此就广义而言现场指的是这三项主要活动的场所.然而就狭义而言,现场指的是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地方,也是最受管理当局忽略的地方.-->现场与管理:在现场离附加顾客满意价值的产品或服务才能使公司生存和兴旺,正常组织的各个阶层—高阶管理阶层,重阶管理阶层,工程师,职员及现场督导人员,都是为了提供现场必须的支援而存在,进一步而言现场不仅是所有改善活动的场所,也是所有资讯情报的来源,因此,为了解决现场发生的大小问题,管理阶层必须密切关注接触现场的实情,换句话说,不论管理阶层提供什么样的协助,都应是源自现场的需求,一旦管理阶层不尊重,不珍视现场时,便会经常下达一些不适当的指示,要求,完全忽略了现场的实际需求.督导人员应当在现场管理里扮演关键的角色然而这些督导人员却常常缺乏训练区管理或者做好其最重要的工作如:维持与提升标准,达成品质,成本和交期目标这一方面的训练.管理人员与作业员之间应当有较密切的沟通彼此之间的资讯也因而能更有效的双向沟通.作业人员因而更清楚管理阶层的期望和提升作业员工作自傲感而言这种具有建设性紧张感的工作场所使得工作更富有挑战性.若要维持现场能居于管理架构上的最顶端位置,便需要员工的承诺,必须要激励作业员工去完成他们的任务,去感受以其工作为傲,以及珍视他们对公司和社会所作的贡献,逐次灌输员工使命感及自傲感,是管理阶层对现场不可缺少的职责.现场籍由策略的设定和方针展开已达成在现场的目标,因此改善的动力应是由下而上和由上而下两者兼具.管理阶层位于组织的最顶端他们要带动设立方针,目标和优先顺序,以及人力和金钱等的资源分配,在此模式下管理阶层必须做好领导统御并决定采用哪种最迫切需要的改善活动,这种达成公司目标的过程称为方针展开,管理人员为了为现场提供最迫切的协助他们应当倾听在现场人员的声音以及向其学习,因此,现场成了达成常识性和低成本改善的来源.-->推行现场中心主义成功的条件:A.现场人员必须承担达成QCD的责任.B.现场应给于充分的自由空间以便改善.C.管理阶层应该对现场提出欲达成的改善目标,但应对结果加以负责,并要协助现场达成目标.-->现场中心主义的好处:A.现场的需求较容易被现场的工作人员认同.B.在线上有些人总会去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及解答.C.抗拒改变的阻力最小化.D.持续不断地调整变成可行.E.可以获得实质性的解答.F.着重于常识性及低成本的解决方式,而不是以昂贵和既定方法为导向的解决方式.G.员工开始乐于改善,而且容易受到鼓舞.H.同时可以增强改善知识和工作效率的能力.J.作业人员在工作时可以思索改善.R.为了从事改善,不须经常向上级管理阶层取得核准.->现场管理的五项金科玉律:A.当问题发生时要先去现场.B.检查现物C.当场采取暂行处置措施D.发觉真因并排除E.标准化以防止再发生.四.如何管理现场的品质.1.品质:不仅是指“结果面的品质”而已.最高管理当局必须建立企划品质的标准,在第一次的时候就把企划作正确—正确的了解顾客的需求,将此了解转换为工程及设计上的需求,并且做好事前的准备,以便能够顺利开始生产尽可能避免在生产过程中的阶段或销售石材发生问题.开发一个新产品或设计一个新制程的工作是先由书面作业开始的,在此阶段所发生的瑕疵或错误在生产阶段甚至更糟的生产之后,产品送达顾客手中才发现错误则要花费更昂贵的矫正费用.2.现场的品质管理:现场要比源流管理面临更多不同角度的品质课题,为了减少变异管理当局必须建立标准促使员工养成守纪律,遵行标准以及确保不良品不会流到下一位顾客,大部分的品质问题都可以用现场—现物的原则,以低成本常识性的方法来解决,管理阶层必须在员工之间导入团队合作的方式,因为员工的参与是关键性的议题.统计品质管制(SQC)是常在现场被使用的但是SQC是一种用以限制制程变异的工具,而且仅能假定每个人都能充分理解变异管制的观念和努力去时间才能做得好.一般而言,如果品质的水准是停留在百分比数字的水准时,公司能够戏剧性地改善只要经由下列活动即可:1.检讨标准2.做好厂房维持3.收集不良品的资料4.进行小集团活动采取行动之步骤:1.推行现场的五项金科玉律2.训练员工承诺不将不良品送到下一制程.3.鼓励团队活动及提案建议制度以解决问题4.开始收集资料以获得对问题的性质有更多的了解并解决之5.开始制作简单的工治具,使工具更容易做,结果更可靠品质是从组织内的每一个人承诺绝不将不良品或不完整松枝的情报资讯送至下一制程.即:不接受不制造不流出.3.现场的成本降低—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指管理开发,生产及销售良好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过程之时,又能致力于降低成本或维持成本的水准之上,现场的成本降低是由管理阶层所实施的各式各样的活动所衍生的成果.现场成本管理的活动范畴:-->成本企划以求成本与收入之间的毛利最大化.-->现场总成本的降低.-->由最高管理当局制定的投资计划.降低成本的最佳方法是剔除过度的耗用资源,为了降低成本必须同时实施下列七项活动,但以品质改善最重要.-->改进品质-->改进生产力-->降低库存-->缩短生产线-->减少机器停机时间-->减少空间-->降低生产交期五.标准企业的日常事务应依据某种已达成的程序来运作,把这些程序清楚的写下来就成为标准,成功的日常事务管理可以浓缩成为一个观念:维持及改进标准.]-->维持和改进标准:PDCA循环—SDCA循环过程-->作业标准:管理标准,管理规章,人事规则,政策工作说明书,会计费用准备规则等.而作业标准即为实现QCD所应执行的工作方式.-->标准的主要特征:A .代表最好,最容易,最安全的工作方法.B.提供了一个保存技巧和专业技术的最佳方法.C.提供了一个衡量绩效的方法.D.表现出银国之间的关系:没有标准过时不尊重标准一定会导致异常,变异及浪费的发生.E.提供维持及改善的基础.F.作为目标及训练的目的.G.建立成为绩差或诊断的基础.H.防止错误再发生及变异最小化的方法.4.改善事例/报告步骤:A.主题选定.B.现况掌握及目标设定C.分析收集到的资料以确定真正的原因.D.依据资料分析,立定改善对策.E.实施改善对策.F.对改善对策作效果确认.G.建立或修正标准防止再发.H.检视上述步骤以及进行下一步骤.六.浪费1.七大浪费定义:A.不必要的库存B.不必要的动作C.不必要的搬运D.不必要的加工E.不良品修整F.空手等待G.生产过多在这基础之上许多企业把时间之浪费也列入其中并称之为八大浪费.2.浪费的控制:3.无化工程:无化工程的三大原则:-->不要搬运空气-->不要储存空气-->消除不会创造附加价值的空间七.现场改善的基础.1.实践现场改善的基本原则:A.抛弃传统固定的生产思想.B.思考如何做下去,而不是为何不能做.C.不要寻找借口,从质疑现行的做法开始.D.不要等待寻找十全十美,纵使只有五十分的成功也要立即动手做.E.立即矫正错误.F.不要发费金钱改善.G.碰到困难时才会拼出真智慧.H.问五次为什么找出问题真因.L.集众人之智慧而非依赖一个人的知识.I.改善的机会是无止境的.2.建立自律的方法:逐步增加给与奖励叮嘱他们做好事情打开心胸接纳质疑发展成为一个说“可以”的企业文化使能了解制程以改进标准举办评审.鼓励顾客的参与推行提案建议制度建立品管圈设立奖赏制度把要求期许沟通清楚定期举办检讨制程提供量测的回馈系统培养合作的气氛对要求条件给与明确的指示参与标准的设定解释为什么建立一个模范范例教导“如何”和“为什么”以目视化显示出成果之进展排除隔阂鼓励有建设性的同僚压力创造一个免于威胁的环境。

日本的质量经营学习笔记1-4章

日本的质量经营学习笔记1-4章

日本的质量经营第一章日本的质量经营第一节日本质量管理的形成和发展日本质量管理是二战后从日本引进,,对日本质量管理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1、二战期间戴明博士来日讲学和统计质量管理的引进2、1950年日版开始实施工业标准化法,工业标准化和质量管理互相促进,同时得到了加强3、1954年朱兰博士强调质量管理是经营手段,使日本由统计质量管理向全面质量管理转变4、1960年日本政府制定了贸易自由化政策5、1962年QC小组开始在日本发展SQC 统计质量管理、JIS 日本工业标准、TQM 全面质量管理第二节质量经营时企业搞好经营的最佳途·径1、TQM的有效性体现在要能解决经营中的难题2、经营、产品质量与质量管理的关系3、经营的目的和手段第三节日本质量管理的特点1、1969年提出的日本质量管理的6个特点:全公司的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质量管理的诊断、统计方法的运用、质量管理的教育和培训、全国有组织的质量管理2、1987年提出的日本质量管理的10大特点:经营者领导的全部门、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活动经营中质量彻底优先方针展开及其管理质量管理诊断从计划、开发到销售、服务的质量保证活动QC小组活动质量管理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方法的开发和运用从制造业向其他行业扩大全国的质量管理推进活动第四节日本质量管理专家关于质量和TQM的一些观点1、质量管理的目的:石川馨观点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大量出口,增强日本的经济实力;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实现技术出口,以确立日本将来的经济基础。

最终使企业和相关方获益,对于国家,国民的生活水平将得到提高。

2、什么是全公司的质量管理,石川馨观点全部门参加、全员参加、实行综合管理3、顾客满意的质量是什么:石川馨观点,顾客所满意的质量,必须包括Q\C\D\S四个方面,即质量、成本、交货期、售后问题。

4、理所当然的质量和有魅力的质量:狩野纪昭观点,即产品的基本性能和顾客潜在的质量需求,对性能无影响、未明示的潜在需求。

tqm 案例

tqm 案例

tqm 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TQM(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通过持续改进和全员参与来提高组织的质量和绩效。

TQM强调从顾客角度出发,实现组织内外的协同合作,确保所有过程都能满足顾客需求,并不断追求卓越。

下面将介绍一个TQM的案例,展示TQM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效果。

这个案例发生在一家制造企业,该企业生产汽车零部件。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公司领导意识到传统的管理方式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因此决定引入TQM,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公司对现有流程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通过问卷调查、员工培训和现场观察,公司了解到有一些零部件存在质量问题,客户投诉率较高,交付时间不稳定等。

接下来,公司制定了一个TQM的实施计划,并组织了一个TQM 团队来负责执行。

团队由不同部门的员工组成,包括生产、质量、采购等部门的代表,确保全员参与和协作。

在TQM实施过程中,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制定质量目标、建立数据统计和分析系统、优化流程和改进方法等。

通过定期会议和报告,公司监控了整个过程的进展,并不断跟踪和改进。

在一段时间后,公司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

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客户投诉率明显下降,交付时间也得到了稳定。

员工参与度和满意度明显提高,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进一步增强。

最终,公司的绩效和市场地位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产品质量和口碑得到了提高,客户满意度明显提高,市场份额和销售额也实现了增长。

这个案例展示了TQM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和效果。

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公司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实现组织内外的协同合作,提高绩效和竞争力。

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引入TQM,实现质量管理的全面提升。

第二篇示例:第一个案例是日本汽车制造公司丰田汽车(Toyota)的TQM实践。

丰田汽车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制造商,其成功的一大秘诀就是实践TQM。

丰田汽车将TQM理念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中,不断进行全员培训和持续改进。

日本企业质量管理变迁及启示:第三代品质管理TQM

日本企业质量管理变迁及启示:第三代品质管理TQM
和 长 处 , 其 在 今 后 激 变 且 不 稳 定 的 环 使
T QM 是 以谋 求提 高综 合 性之 质 的 经营 科 学 , 营 管 理 技 术。采 用 T 经 QM
的 经 营 , 之 为综 合 质 经 营 。 称 3 战 略 性 的 构 筑 、 行 。TQM 是 新 推 的 方 法 论 。 其 框 架 与 原 来 的 TQ 相 异 。 C 过 去的 T QC是 根 据 戴 明博 士 的 “ 理 之 管 概 念 化 : I A 循 环 ” 朱 兰博 士 的 “ 视 PC 、 重 过 程 ” “ 质 的 明 确 化 : 计 品 质 、 造 、品 设 制 品质” 等概念 , 并在 日本 充 实其 手法及 实 践 的 内容 。换 言 之 , C 之 所 以 能 生 存 TQ
维普资讯
● 王 志 坚

要: TQC 的 基 本 概 念 是 “ 质 、 品
论 , 须转换成超越 过 去的 T 必 QC概 念 的
会 员参加 、 改善 ” 。文章根 据 日本 企 业质
量 管 理 变 迁 的 过 程 , 析 了 第 三 代 品 质 分 管理 TQ 的有 关 内涵 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典 型 。 这 种 转 换 并 非 在 否 定 过 去 的 TQ 而 是 继 承 T C 原 优 越 的 本 质 , C, Q 产 生大的 飞跃 , 其 更 高化 、 大化 、 用 使 扩 通
化 。这是 T QC 的扩 大 和 发 展 模 式 。
对 企 业 经 营做 贡 献 , QM 努 力 提 高 经 营 T 过程 ( 业务过程 ) 之质 及有 关过程之 广 义 的 资 源 的 质 为 对 象 , 就 是 说 , 目标 指 也 以 向 提 高 经 营 系统 的质 。 这 些 质 我 们 称 之

日本式全面质量管理TQM与石川馨思想解读

日本式全面质量管理TQM与石川馨思想解读

追寻日本制造由假冒伪劣到精工品质的30年蜕变之路1950-1980原创:质量管理易老师日本式全面质量管理TQC-全公司性的质量管理(CWQC)精讲课程大纲引言日本式质量管理的创始人石川馨教授简历上篇日本式质量管理综合介绍第一章用数字1-9快速理清日本式质量管理的全貌一个中心:日本式全面质量管理(TQC)是欧美质量管理理论和日本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二个方面:质量管理、标准化具有辩证关系的两个方面的工作三个阶段:质量保证进步的三个阶段。

全公司质量管理的核心就是质量保证。

四个要素:很多日本产品能得到质量世界第一的评价,是企业做好了四个要素。

五个“多”:日本从50年代开始,30年即取得了质量成功,宏观层面看有5个多。

六个特点:石川馨教授总结了日本式质量管理的六个特点。

六项革命:日本式质量管理实际上是经营思想的六项革命。

七种工具:工作现场普及教育、应用七种质量管理统计工具,能够解决企业内部95%的问题。

八项基础:因为有了已经推行的八项基础工作,日本全公司性质量管理诞生是水到渠成的。

九大功绩:石川馨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九大主要成就。

第二章日本式质量管理的诞生是欧美理论和日本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1、日本式质量管理(CWQC)诞生前的八项基础工作。

①统计质量管理时代②日本工业标准JIS标志制度③质量管理研究会④戴明博士的讲习会⑤朱兰博士来日本⑥重视新产品开发的质量保证⑦所有部门、全体职工都参加质量管理的必要性⑧质量管理小组的诞生2、日本与欧美的十四项社会、文化差别催生了日本式质量管理诞生专业化、纵向社会、工会、泰罗方式与缺勤率、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意识、工资制度、工作调动率/临时解雇/终身雇佣制、文字的差别-汉字、民族、宗教、教育、外协关系、资本的民主化、政府统治等十四个方面其中外协企业关系管理,进行专门生产厂的培育是日本产品质量进步的一大要素。

3、1945-1968日本式质量管理诞生前的推行工作5个特色“多”①质量管理的教育、训练多②质量管理的会议活动多③质量管理的表彰奖项多④质量管理的图书杂志多⑤质量管理的民间组织多4、日本质量管理的六个特点①全公司性质量管理、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

品质管理 QC TQM TQC QCDSM PDCA

品质管理 QC TQM TQC QCDSM PDCA
为了决定物品或服务、是否达到了使用目的,而成为评价的对象的 固有的性质・性能的全体 JIS Z 8101
更好的商品· 服务 机能的提供
品质、交货期、价格等 的水平的提高
商品的提供
为创造新生活 新商品、新服务的提供
顾客
对环境的关心、资源 的有效利用 服务的提供
售后服务等 涉及生活全体的综合支援
为提高生活的质 的支援
人 物 金 钱

情报
技术
Q、C、D TQM的特性管理 S、M
M:道德( Moral )
品牌
3-2.John Goodman的法则
解决抱怨不满应是重要的
告诉5个 人
再购买率
迅速对应 对对应满意
82%
满意:60% 对于商品 不满:40%
告诉10个 人
对企业讲 对对应不满
没有迅 速对应
50%
0% 10%
通过检查、修正、不良品除去对应
品质管理的发展 1924年:Shewhart→设想了品质管理图 Dodge/Romig→抽样检查表 SQC的开始 米国政府计划了战争时的增产体制 好的东西,廉价大量生产 品質管理(QC,SQC)
设计 制造 检查 销售 商人 顾客
1-2.品質管理的发展②
在生产制品的工程中、 作为为使品质安定的对策, 在美国发展 QC SQC 企业的供给力的提高 所得水准的提高 买主的要求水平的提高 ↓ 企业间竞争的激化 ↓ 符合买主要求的品質的追求 TQC 不直接关系到直接生产(人事・销售・ 财务等)发展涉及整个公司的所有部门 的活动 TQM
2-6.纳入市场的思考
生产外
原 材 料 商 流 通 商
部 品 厂 家
组 装 厂 家
消 費 者

日本工厂的管理制度

日本工厂的管理制度

一、引言日本作为世界制造业的领军者,其工厂的管理制度备受瞩目。

日本工厂的管理制度以严谨、高效、精细著称,为全球制造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日本工厂的管理制度。

二、质量管理1. 全面质量管理(TQM)日本工厂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即从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全方位地追求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全员参与,让每位员工都成为质量管理的主体。

2. 质量控制方法日本工厂广泛应用质量控制方法,如六西格玛、PDCA(计划-执行-检查-行动)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不良品率。

3. 质量标准日本工厂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这些标准覆盖了产品的各个方面,确保产品质量。

三、生产管理1.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日本工厂推行精益生产理念,通过消除浪费、提高效率,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

精益生产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原则:价值、价值流、流动、拉动和追求完美。

2. 柔性生产日本工厂具备较强的柔性生产能力,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快速调整生产计划。

这种能力得益于高效的生产设备、熟练的工人和灵活的生产组织。

3. 生产线平衡日本工厂注重生产线平衡,确保生产线的各个环节都能高效运作。

生产线平衡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四、人员管理1. 培训与教育日本工厂重视员工培训与教育,通过定期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此外,企业还鼓励员工参加外部培训,拓宽知识面。

2. 人才选拔与培养日本工厂实行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企业注重培养内部人才,通过轮岗、晋升等方式,激发员工潜能。

3. 员工激励日本工厂采用多种激励方式,如绩效考核、薪酬福利、员工持股等,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五、安全管理1. 安全生产责任制日本工厂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确保生产过程安全。

2. 安全检查与整改企业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谈谈丰田公司是怎么做全面质量管理TQM

谈谈丰田公司是怎么做全面质量管理TQM

谈谈丰田公司是怎么做全面质量管理(TQM)在丰田公司,全面质量管理也叫做“全公司的质量管理”,它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指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第二层是指全体职工参加的全员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特别重视发挥人的作用,这是日本汽车企业质量管理的最大特点,丰田认为,这叫做尊重人格。

所谓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是指:1、产品规划;2、产品设计;3、试制、试验;4、生产准备;5、批量生产;6、产品制造质量检查;7、销售服务。

每个阶段都有严格的质量要求和检查规定,最后的目的就是向用户保证高质量。

从1到4是保证新产品质量的重大关键,规划、设计和生产准备工作如果搞不好,制造技术再好也无济于事,5到6是投产后保证加工制造质量的阶段。

7是销售后保证用户使用质量的阶段。

生产准备阶段质量保证活动的基本目的,是正确掌握设计意图,充分保证设计的质量要求,新产品投入批量生产后,质量问题就由丰田生产方式,即丰田式的生产管理予以保证。

在“丰田生产方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必须从事他们应当做的分内之事,逐一检验他们所用的零配件有无次品。

另外,在总装生产线上,每个工人的职责都有明确划分,一旦发现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或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操作,工人就要拉起停机绳,当传送线到达他的位置时就会停止运行。

班长或组长马上会过来,查看出了什么故障,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通常在下一步组装件到达该生产线之前,故障已排除,生产线重新启动。

但是在丰田的工厂里,工人被灌输的质量哲学是拉动这根绳子是一种耻辱,所以人人都仔细操作,不使生产线出现问题,所以那根绳子潜在的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实际意义。

所以丰田生产方式的JIT准时制就是以保证百分百的优等品为目的,一旦出现不合格品,不惜停止生产线来找出原因所在,获得彻底的解决,以求达到不出现同样的质量事故。

为了保证质量,丰田公司还确立了视超产为最严重的一种浪费情形的。

例如,在多数工厂,工人往往努力超产,因为他们一旦达到指标就可以轻松了,结果产品质量忽高忽低。

日本戴明奖最新评价标准分析

日本戴明奖最新评价标准分析

日本戴明奖最新评价标准分析作者:暂无来源:《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15年第1期日本戴明质量奖的普及和推广,对于日本质量管理的提升和日本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获得戴明质量奖是一种荣誉,更代表一流的竞争力,它是日本企业竞相追逐的目标。

2014年,戴明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最新的评价标准,本文从核心理念、评价模型、评分标准三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以期为戴明奖的研究者提高参考和借鉴。

文/徐敏余洪斌戴明奖给日本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TQM)带来了深远影响。

日本企业以申请戴明奖作为动力和桥梁,积极运用和推广TQM活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逐渐形成了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奇迹。

戴明奖评价标准从1951年戴明奖设立以来,一直在变化和完善,推动了戴明奖的不断发展。

获得戴明奖的企业,都积极按照评审标准和要求,根据企业的特点、环境,持续完善和改进企业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方法,其产品质量和服务得到有效提高,从而刺激更多其他企业积极开展TQM活动,以提升企业竞争力。

因此,戴明奖评价标准也被视为是企业持续改进、创新发展和变革的工具。

本文从核心理念、评价模型、评分标准三个角度对戴明奖评价标准进行分析,以期为戴明奖的研究者提高参考和借鉴。

核心理念戴明奖最新评价标准整体条款非常精炼,体现了一贯崇尚简洁、注重实效的传统,但没有明确给出构成标准的核心理念,却给出了TQM的定义:组织采取一系列的系统活动,以有效率和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在适当的时间以合适的价格提供满足顾客要求的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评价标准强调对三个要点的关注:1.组织在领导者的卓越领导下,己经建立了具有挑战性的、顾客驱动的目标和战略,这些目标和战略反映了组织的原则、所处行业、经营和环境状况。

2.TQM被正确地实施以实现上面提到的经营目标和战略。

3.TQM的实施已经取得突出的结果,实现了组织的经营目标和战略。

归纳上述TQM定义和评价标准的关注点,可以看出戴明奖评审关注的焦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最高领导者作用、顾客驱动、系统性、TQM实践、关注结果等。

关于日本奔特尔公司全面质量管理(TQM)推进部门的现状与展望

关于日本奔特尔公司全面质量管理(TQM)推进部门的现状与展望

经 过 T C活 动 的几次 变 迁和 Q 准 备期 ,终 Q rM
j l9 9 6年 6月正式 宣 布改 为 ’ 在 IP ' d并继 承 了当时 Q
的 T C精华 。为在今 后 的剧 变不 定 的经营 环境 下 . Q
更好 地为企 、 经 莆作 贡献 .将 T C 与社长 审 台并 ; l Q 为 更 好地 使 经 营 稳 步 发 艉 ,将 T ” 改 变 为 QC “ Q , T M 作为 T T O 推进 部
台并
后开 展怎 样才 能达到 有助 : 羟莺 的刊沦 活动 井采 H
从采 刷 l M推进 门 .j腮 活 功到现 1 撼连 r Q L j
匿 3 经 营 理 念 的 开 展

状 况 如 嘲 1所 示 虽 经 过 多 次 的 你 。 受更 但 别
4 0
维普资讯
1前 言
获奖后 公 司把方针 管 理 ( 公 司独有 的信 号管 本 理 j 为轴 心 , 作 继续 抓住 如 下几个 方 面的 T : = 作 f) 高层 次 ( O ) 1最 T P 的诊 断 ; 1] C指 导会 ; 2O ㈦ 按 机能 管理 ; 3 (j 4 QC教 育 ;
f ] 国 分 正 义 日
日本 奔特 尔橡 式会 社社 长 室全 面质 量 管理推进 负责人
A sr c T ip p rnrd cs h ee p e t f Q (oa Q ai a ae e t i P ne,h b tat hs a e t u e ted vl m n M T tt u lyM n gm n) n etlte i o o oT t cmpr ino soeainb f eada e o t gT M . n e oio f Q ntecm a y s o aio f t p rt eo n f r d pi Q s i o r t a n adt s ino h p t T M i h o pn dv l met D ti f ci t srlt oT M a di poe e t t b a eaepee t ee p n o e l o t ie e e t Q n rvm ns oe m d r r ne as a v i ad m s d

全面生产维护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生产维护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生产维护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例题
[判断题]全面生产维护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解析
全面质量管理是提供优质产品所永远需要的优良的方法以及认真的产品维修服务等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

全面质量管理有的特征:即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全面的质量管理。

全面生产维护(TPM)起源于“全面质量管理)”。

TQM是博士对日本工业产生影响的直接结果。

戴明博士在二战后不久就到日本开展他的工作。

作为一名统计学家,他最初只是负责教授日本人如何在其制造业中运用统计分析。

进而如何利用其数据结果,在制造过程中控制。

1、TPM的定义
TPM是全面生产维护英文缩写,即全体人员参加的生产维修、维护体制。

TPM要求从领导到工人,包括所有部门都参加,并以小组活动为基础的生产维修活动。

TPM涉及到设备终生、各部位的维护保养及整个工作环境的。

2、TPM的五大支柱
1)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
2)设备终生全系统的预防维修
3)所有部门都参加
4)从最高管理层到工人全体参加
5)实行动机管理,即通过小组活动推进生产维修。

tqm过程管理心得体会

tqm过程管理心得体会

tqm过程管理心得体会TQM(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由日本引进的管理理念,旨在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所有业务流程,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从而实现组织的全面发展。

在实施TQM过程管理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其对组织的积极影响和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享我在TQM过程管理中的心得体会。

一、明确目标与策略TQM过程管理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组织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在此过程中,我认识到目标的明确性对整个管理过程的推进至关重要。

只有明确了组织的目标和方向,才能制定出相应的策略,并在后续的工作中落实执行。

因此,在TQM过程管理中,我们需要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梳理目标,确保其具体、明确且可衡量。

二、流程分析与改进TQM过程管理注重的是全面的流程分析和改进。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对各个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找出其中的瓶颈和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案。

在这一过程中,关键是要充分倾听员工和客户的声音,他们通常能够给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通过不断地优化流程,我们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三、团队合作与沟通TQM过程管理需要整个组织的共同努力和团队合作。

在实践中,我注意到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和良好的沟通对于整个管理过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团队成员应明确各自的角色和职责,并且密切配合,以确保工作流程的顺畅和高效。

此外,有效的沟通也是确保信息传递和共享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充分的沟通,才能实现信息的互通有无,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执行力。

四、持续改进与学习TQM过程管理强调持续改进和学习的重要性。

在实践中,我认识到只有持续改进自己的能力和业务流程,才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TQM过程管理中,我们应建立起学习型组织的文化氛围,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学习和知识分享,从而保持组织的竞争力和市场优势。

五、数据分析与决策TQM过程管理非常注重数据分析和决策的科学性。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以便制定出准确的决策和行动方案。

全面质量管理TQM

全面质量管理TQM

引言【本讲重点】全面质量管理发展历史概述世界范围内TQM的实施状况和代表人物TQM八大原则全面质量管理发展历史概述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的是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质量管理部的部长菲根堡姆(A.V.Feigenbaum)博士。

1961年,他出版了一本著作,该书强调执行质量只能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应该使全体人员都具有质量的概念和承担质量的责任。

因此,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在一个企业内各部门中做出质量发展、质量保持、质量改进计划,从而以最为经济的水平进行生产与服务,使用户或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满意。

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四个发展阶段从1961年菲根堡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开始,世界各国对它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使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应用和发展。

概括地讲,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日本从美国引入全面质量管理1950年,戴明博士在日本开展质量管理讲座,日本人从中学习到了这种全新的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当时,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路和概念并没有像如今一样被完整地提出来,但是它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到1970年,质量管理已经逐步渗透到了全日本企业的基层。

◆质量管理中广泛采用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企业从质量管理中获得巨大的收益,充分认识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好处。

日本人开始将质量管理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并广泛采用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推广和应用,全面质量管理在这一阶段获得了新的发展。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得到标准化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这种管理方法。

198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把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了标准化,并于1987年3月正式颁布了ISO 9000系列标准,这是全面质量管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因此,我们通常所熟悉的ISO 9000系列标准实际上是对原来全面质量管理研究成果的标准化。

2020年(TQM全面质量管理)TQM

2020年(TQM全面质量管理)TQM

(TQM全面质量管理)TQM全X公司品质管理(TQM)概念(一)前言1.日本品质管制推行阶段●第二次大战后,日本货便宜又差●韩战期间,日本荣获渔翁之利●美国式QC导入(1)1950年统计QC(SQC)技术、生产部门,工程师作QC,指导者:戴明博士(2)1955运营者QC运营管理者:裘兰博士●日本式品管自己导入推广(1)1960年班组长的QC生产部门班、组长:石川馨博士(2)1965年全社的QC生产部门以外之部门也作QC(全X公司品质管制TQM)(3)1970年纳入者QC外包协力厂大中小企业(中卫体系)(4)1975年建设业QC制造业以外之业种,鹿岛建设(5)1980年服务业QC第三次产业革命、品质提升①饭店②银行③航空X公司④休闲游乐⑤医院●1980年5月美国NBC电视台播放“日本能,我们为什么不能!”●日本式品质管制,全X公司品管TQM散播全球●TQM魅力无穷,全球32国推行TQM,68国推行QCC,且积极增加中(大陆推行QCC)。

(二)企业运营环境的审视1.外在环境:自由化、国际化的冲击●保护主义抬头●人工不足●消费者环保意识高涨●社会不安●法令更张●竞争激烈●生产型态改变●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企业社会责任之企求···2.内在环境:成本:运营成本急剧上升●品质:品质不良、顾客退货●产量:交期延误、效率低落●士气:做事被动,士气不振,未以运营企业、运营单位之想法、立场来进行工作。

···3.外在因素:不易掌握、控制,属不确定之变数,只能预测。

内在因素:可掌握、控制,也必需加以掌握控制。

4.我国企业应走之路●学会吸取日本企业之经验。

●高品质、低成本、高效率、高工资。

●积极研究开发领导市场。

●多角化运营,积极培养运营人才。

●推行全X公司品管。

(三)以品质为中心的运营方式1.广义的品质:制品品质、工作品质、服务品质、业务品质······。

认识TQM

认识TQM

一、認識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一)、何謂TQM:1.品質不是檢查出來的;2.靠嚴格的檢查無法做好品質保證3.品質是製造出來的;4.品質是設計出來的;5.品質是全體員工努力作出來的。

(二)、企業的目的:以最經濟有效的方法,製造出顧客滿意又安心的制品或服務。

(三)、必須全員動員,從源頭起,確實、踏實、落實實施TQM是經營企業當務之急。

(四)、實施TQM應注意事項:1.TQM始於教育,終於教育;2.TOP的決心、恆心與關心;3.中階幹部的共識,支持與教導;4.全體基層員工的了解與配合;5.推行組織及事務局的明確;6.事務局,擔當之慎選及PDCA之不斷轉動;7.漸進式的導入,不好高鶩遠;8.一步一腳印,踏實、落實、不形式;9.慎選輔導機構,效果為重。

二、TQM的導入和人員的培訓:實施TQM在導入期最為重要,由於導入時的錯誤、草率、形式而造成TQM無效,失敗的例子,不乏其數。

(一)、宣導、培訓、普及化1.TQM必須要全體員工總動員,效果才大;2.全體員工要有共識,教育培訓要做好;3.TOP對TQM應先有認同感,再普及至中階,乃至基層;4.培訓時應依階層、職种、部門以及教育程度之不同施以適當之訓練;5.培訓對象愈普及,效果愈大;6.慎選培訓及輔導機構,打好基礎,效果最重要。

三、TQM的幾個重要項目:TQM範圍甚廣,應依各企業之規模、現狀及問題點之迫切性、選擇適當項目一一導入。

(一)、國際標準品質保証(ISO)1.通過國際標準品質保證是經營企業必備的基本水平;2.通過認證是手段、強化企業競爭力是目的;3.事要落實,表面化是不會有效果的;4.通過國標標準品質保證之認證,並不表示已做好了TQM;5.通過認證更需實施TQM。

(二)、方針管理:1.TQM三大支柱:方針管理、日常管理、品管圈活動;2.方針管理是全面參與的實現;3.組織化的推動,事務局的明確;4.TOP方針包括:指針、目標、方策;5.TOP方針的提出必須根據企業內外情勢,企業經營理念,提出有戰略性的TOP方針;6.方針、目標必須展開至各部門、最末端人員;7.日常管理、品管圈之好壞與方針管理息息相關。

医院推行TQM的实例——日本练马医院展开“医疗质量改进”活动

医院推行TQM的实例——日本练马医院展开“医疗质量改进”活动

医院推行TQM的实例——日本练马医院展开“医疗质量改
进”活动
饭田修平;左仁
【期刊名称】《质量译丛》
【年(卷),期】2000(000)001
【摘要】日本练马医院展开“医疗质量改进(MQI)活动”和“MQI与医院功能评价”,提供在医院推行TQM的一个实例。

【总页数】4页(P3-6)
【作者】饭田修平;左仁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3.2
【相关文献】
1.以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进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厦门市第一医院医院管理年活动 [J],
2.医院推行TQM的实例——日本练马医院展开“医疗质量改进”活动 [J], 左仁
3.运用TQM管理方法推动医院医疗质量的提高 [J], 陈秋红;杨振东
4.全军“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在广州军区医院系统全面展开 [J], 向彩良;韩松;罗智刚;魏鹏
5.加强医院合作,构建医疗质量控制体系——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辐射研究所与成都空军医院展开医用^60Co治疗机质量控制检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QM日本考察结果全面质量管理1、TQM最基本的思维方式TQM是由三个支柱所构成,即思考问题的方式、工具和方法和推进的方法。

企业在思考问题时应建立质量第一,质量是经营的第一要素的思想。

在管理过程中要应用各种工具,以数据说话,这些工具包括了QC的七种工具、新QC七种工具、多变量解析法、田口方法、可靠性方法以及创新技法等。

有了思考问题的方式、工具和方法,就要运用质量管理的手段推动质量管理的开展。

推进方法包括:方针管理、日常管理和改善活动。

其中方针的管理主要是基于战略的改进。

而日常管理主要是达到按照标准进行维持的目的,包括平常所做的各项工作。

改善活动有许多种,QC活动就是其中之一。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QC小组活动不是质量管理的全部。

简而言之,TQM由四部分构成:战略方针管理、经营要素管理、QC活动、日常管理。

质量管理本身要有融合,要选择最佳的资源,最终达到满足顾客需求。

质量管理是经营管理的方式之一。

2、质量管理的概念以及企业的发展模式质量管理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搞质量管理的目的是进行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涵盖了三个元素(也叫三层构造),即:组织的整体、组织中的各个职能部门和在组织中工作的每一个人。

因此,质量保证要分三个层次来开展,即:保证人的质量、保证组织中各个部门的质量和保证组织的整体质量。

例如:制造笔的公司,其顾客是用笔的人,职能部门的质量保证是第二层次的保证,如设计部门要做好设计、工艺并交到制造部门;对于设计部门来讲,其用户是制造部门,所以设计部门要提供好的设计图纸;而制造部门要根据设计部门提供的图纸进行制造,并降低成本。

销售部门负责销售产品,在日本,如果本公司的产品不好销售,销售部门是可以代理销售其他产品的。

因此,制造部门必须制造出物美价廉的产品,销售部门才能销售。

销售部门的顾客分为两部分,一为外部顾客,另一个为企业内的设计部门;销售部门负责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并将市场调查情况提供给研发部门,包括产品的销售情况,同行业情况,产品市场占有率什么时候下降,下一个研发对象是什么等等都要提供给研发部门。

如果营销部门不能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设计部门可以外请调查公司。

其模式如“设计——制造部——营销部——顾客”或““设计——制造部——营销部——市场情况调查——设计”所示,每一环节中间都应该做到“质量保证”。

未来的中国企业发展必将走向这一管理模式。

3、PDCA在企业质量经营中的应用企业在日常质量经营活动中是按照PDCA来开展的,特别重要的是在质量经营活动中,做为公司的PDCA有其不同的含义,其中:P-新品开发。

D-质量保证。

C-价格管理。

A销售管理。

企业在不同层面开展PDCA活动,不仅能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同时能使企业获得好的绩效。

4、ISO9000与TQMISO 9000有两个含义,一是要求的事是否做到,二是做到的事是否有证据可资验证,不同的是2000版增加了持续改进的内容。

而TQM 主要是自己要做的事是否能够做到,作为总经理,作为部长、作为各个人员是否能够回答出为什么进行TQM。

包括三个层次,即:1、9000保证,决定的事是否做到位了;2、你的直接顾客是否满意(包括后工序);3、质量经营,相关方是否满足。

包括顾客、从业者等。

5、建立以人为本的沟通方法调查表明沟通成为管理活动(特别是质量管理活动)中最大的障碍。

因此,建立良好和有效的沟通方法是企业管理活动的根本。

建立良好的和有效的沟通,要重视沟通时的礼仪,使用礼貌用语是有效沟通的基础;上级向下级布置工作时应在下级开展工作的性质和重要程度方面进行沟通,有效激发下级的工作潜能;在沟通时应学会做个倾听者,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想法,诉苦不是沟通的主旋律,分享才是沟通的主旋律,沟通时应更多地让别人分享你的成功经验和快乐。

三、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有条不紊、行云流水般的汽车组装线,精益求精的产品制造、创造与研究——为社会做贡献的精神和追求卓越、不断改进的热忱之心承传不缀;通过彻底消灭多余的损耗和浪费、及时地为顾客提供魅力十足的产品和服务。

”这便是丰田生产方式的根本所在,它是建立在有人字旁的自动化(自働化)和恰好、准时的运营体系(简称:TPS;又称:准时化生产方式)这两大支柱上的、日本独特的生产方式。

丰田生产方式作为杰出高效的经营管理典范,已在全球广为普及。

丰田生产方式的一大支柱就是有人字旁的自动化(自働化),我们可以从发明了自动织布机的丰田佐吉那里寻到它的根。

1890年佐吉首次发明了丰田式木制人力织布机,使织布操作简单,效率提高。

之后佐吉又在1924年和长子喜一郎一起成功地开发了不停换梭式丰田自动织布机,在织布机高速运转时可以准确无误地交换纬纱梭子。

这在世界上还是首创,这种自动织布机具有两大创新:其一是状如弯钩的断纬自停装置,能随时确认纬纱是否用完,万一用完或断线,就能自动停机;其二,在所有的经纱上都挂上薄金属片,当经纱断了的时候,就会自动掉下来,中断织布机的运转,这就叫做:断经自停装置。

佐吉的这项只要断一根经纱或纬纱,机器就会马上停止的发明可以说是划时代的新技术,这种自动织布机,可以连续运转,一个工人能同时照看30多台织布机。

“一有异常马上停机,绝对不生产次品”;“人不做机器的看守奴”。

这是丰田佐吉专注于‘自働化’发明的根本所在。

佐吉的这些想法是指:不应该只做单纯的动作,而应将单纯的动作转化为能创造出价值的劳动。

以后丰田公司将其命名为:在动字左边加上人字旁的“自働化”。

丰田生产方式的另一大支柱:准时化生产方式。

1929年,丰田汽车的创始人—丰田喜一郎亲眼目睹了汽车对美国的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和改变后,决心着手汽车的研发制造,并在织布机工厂内成立了汽车研究所,毅然决然地将自动织布机的专利出售给了英国,用所得资金换购来大批昂贵的精密仪器和设备,开始了小桥车发动机的研发,于 1935年完成了丰田A1型轿车的试制工作。

第二年在丰田自动织布机制作所内开始了丰田最初的原创型产品—丰田AA型轿车的生产,喜一郎确立的目标是:建立真正的批量式汽车生产工厂。

1937年在成立丰田汽车工业(株)的同时,开始了丰田公司第一家整车厂—举母工厂的土建工程。

丰田喜一郎将美国的批量式生产体制加以发展,提出了独特创新的生产体系—准时化生产的概念。

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和日本的战败,因战争而不得不断念的喜一郎把自己的梦想托付给了时任丰田专职董事丰田英二,希望他能在3年内追上美国。

为了提高生产能效率,丰田英二叫来了机械厂工场长大野耐一,命令他负责新生产体系的筹建工作。

丰田英二和大野耐一的想法是:要和欧美的高效生产设备比高低,就必须将有人字旁的自働化的思想渗透到制造工序的每个细微之处,从而提高员工劳动的附加价值,创出高效益。

由于处于资金和材料严重短缺的困境,所以,不容许在制造过程中有多余的损耗和浪费,两人都认识到了将准时化生产设想具体化的紧迫性及必要性。

因此,必须改变思考方法,大野借鉴超级市场的经营模式和原理,提出了后道工序去前道工序提取零件的方法,将以往的推进式系统,改为牵引式系统。

为了明确后道工序应提取什么样及多少数量的零部件,设置了提取看板,只要零部件用完了就将它取下,按图索骥去前道工序领取。

同样,在前道工序设置了生产指令看板,零部件被提取完毕后就取下该看板,这样只要生产被取下的部分就行了,这就是准时化生产的基本形态。

但是,要实施这种转折,必须要得到现场的理解和认同,克服原有的习惯。

于是大野带头奔赴生产一线,耐心地进行讲解,同时通过有的放矢的指导,培养了一大批TPS骨干。

通过不懈的努力,以准时化生产和带人字旁的自働化为中心的新生产体系建立了起来,并逐渐由机加工工厂扩大到组装工厂及外协件工厂。

经过不断地实践和充实,丰田生产方式终于演变成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经营生产方法。

在丰田组装车间现场,我们看到了:一出现异常,每个工位都设置了可随时停线的“按灯”拉绳装置,悬挂在醒目位置上的光电显示板会同步显示相关信息,这样就可以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排解;除此之外,通过合理化建议活动,在生产现场上还安装了诸如:省力坐椅、防呆(poka yoke)预警器、10钟换模法(single minute exchange of die ,SMED)等很多防止操作失误出错及体现了人本理念的劳动保护装置及设施。

“好的产品源于好的创意”、“绝对不生产次品”、“人人都是质量检验员”等一系列由创始人丰田佐吉所提出的理念,已进化成了丰田人的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有人字旁的自働化思想已经渗透到工序的每一个角落.“产品制造是人类发展的源泉”。

丰田生产方式起源于丰田佐吉的发明的自动织布机所采用的、有人字旁的自働化;形成于丰田喜一郎开创的准时化生产体系,在丰田英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不懈努力下,付诸于实践并取获得了世人为之惊叹的业绩。

“唯晓成事之规律,方持不灭改善心”,通过以大野耐一为代表的一大批的众多丰田人的不断改进和充实,丰田生产方式得以与时俱进,绵延光大。

四、超越ISO 9000给企业带来的思考随着ISO 9000标准的颁布与实施,许多企业通过了标准认证,但是,通过认证不应成为企业的最终目标,企业的最终目标应是全面提高自己的整体业绩,使企业达到持久的成功。

超越ISO 9000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必然选择。

1、要超越ISO 9000,就必须从“认证ISO 9000”升华到“应用ISO9000”,要认识到ISO 9000的本质是规范质量活动,提升质量,达到客户要求的质量水平。

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要以客户为导向,以便企业经营目标的达成。

2、超越ISO 9000,就是要持续不断地改善,因此有必要在ISO 9004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通过组织架构、流程体系、动作机制的完善以及各种规范标准的落实、执行,使企业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服务质量以及产品质量不断地提升,使企业的所有过程均遵循PDCA的循环规律,进而提升企业的效率和绩效,降低动作成本。

3、超越ISO 9000,就是要将ISO 9000融入到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中,包括构筑企业的使命,远景以及人力资源建设。

同时通过有附加价值的审核,不仅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做出“符合性”判断,而且要对企业动作的有效性提出改进建议,进而推动企业“执行和落实”能力的提升,完善有核心竞争力的质量经营体系,使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

五、两点启示通过这次考察学习,使我们充分认识了日本企业的发展及质量管理的最新理念、方法和手段,使我们得到了很大的启示。

1、把质量做为长远的发展战略丰田生产现场挂满了“好的产品源于好的策划”的标语,这是丰田几十年以来一直悬挂于各个生产现场的唯一标语,是丰田文化的根本。

在这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丰田一直固守着这条“古老”的信条。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市场策略和产品组合,但顾客对企业始终不变的是对质量的要求,特别是在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的情况下,产品质量的品牌形象决定了顾客的购买取向,丰田将质量作为几十年以来一直坚持不变的追求,体现了丰田稳健务实的战略发展眼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