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工作人员针刺伤的调查分析与防护措施

合集下载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护理人员是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在工作中往往需要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针刺伤的情况。

针刺伤不仅会给护理人员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还可能造成传染病的传播。

对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保障护理人员的健康和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操作不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频繁使用针头、输液管等尖锐物品,如果在操作时不够细心或者急躁,很容易发生针刺伤的意外。

2.患者不配合有些患者因为情绪波动或者疼痛等原因,会出现不配合的情况,导致护理人员在给患者进行注射或者抽血时难以准确操作,从而增加了针刺伤的风险。

3.医疗设备问题有些不合格的医疗设备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例如输液管质量不过关、针头设计不合理等,都可能导致护理人员在操作时发生针刺伤。

4.缺乏个人保护意识一些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可能会因为疏忽大意或者忽视个人保护措施,比如不戴手套、不戴口罩等,这样一来就容易导致针刺伤的发生。

5.劳动强度大护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高强度的工作,加上工作之余的疲劳,很容易导致护理人员在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发生针刺伤。

6.其他原因除了上述的几点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特殊情况,比如极端环境下的工作、急诊情况等,都可能导致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

二、预防措施1.加强操作培训医院需要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的操作培训,包括针头使用方法、注射技巧等,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操作意识。

2.提高患者配合意识医院可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促使患者配合护理工作,减少因患者不配合而导致的针刺伤风险。

3.加强医疗设备质量管理医院需要严格把关医疗设备的质量,保证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因设备问题导致的针刺伤。

4.提高个人保护意识医院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个人保护意识的培训和引导,提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始终戴手套、戴口罩等个人防护设备。

5.合理安排护理工作医院需要根据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减少因长时间连续工作带来的疲劳和疏忽大意。

针刺伤

针刺伤
针刺伤(锐器伤)防范与应急处理
焦萍
【防范措施】
(1)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纠正不安全注射行为。尤其对新上岗人员强化经血液传播疾病 知识、防护用物应用、医疗锐器处理、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等的培训,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 意识和能力。
(2)改善工作环境,提供足量有效的防护用品。
(3)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医护人员再发生意外针刺伤或粘膜、有创伤口结仇患者血 液体液等职业暴露后要向有关部门报告,填写“工作人员血液体液职业暴露登记表”及时采取 有效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危险。
(4)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进行血源性传播 疾病的血清学水平基线检查,在24 h内抽血查HIV抗体,报告医院感染管 理部门、保健科进行登记;根据暴露级别和病毒载量水平实施预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用药方案。
【处理措施】
(1)紧急处理 不慎被尖锐物体刺伤时,用流动水和/或肥皂水立即冲洗伤口, 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出血液,用肥皂水和流 动水冲洗,冲洗后用消毒液如:0.5%聚维酮碘或75%的乙醇消毒,包扎伤口, 必要时行外科处理。如为艾滋病、乙肝、丙肝等阳性患者血液污染的黏膜、 伤口,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
(2)暴露程度评估 按职业暴露的类型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暴露,以暴露源 的病毒载量水平分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分级分型确定详见卫生 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3)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 h内 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 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可能会面临各种意外伤害,其中针刺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

针刺伤不仅会给护理人员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还可能会造成感染风险,因此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对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以期能够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

一、针刺伤的原因分析1. 不合理的操作技巧在工作中,护理人员可能因为操作不当而发生针刺伤,比如在给患者打针、插管或者更换输液管等过程中,由于技巧不熟练或者疏忽大意而导致针头刺伤自己。

2. 缺少个人防护意识部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缺乏足够的个人防护意识,比如不戴手套进行操作,或者在操作过程中手套破裂而没有及时更换。

这样容易让自己暴露在感染源之中,增加针刺伤的风险。

3. 患者因素有些患者可能由于病情原因导致异常行为,比如突然挥手或者抽动,导致护理人员无法预料到患者的动作而发生针刺伤。

4. 环境因素医院环境复杂多变,有时候可能会因为环境不佳而导致护理人员受伤,比如在繁忙的手术室中操作时,由于工作环境拥挤或者其他因素,容易造成操作疏忽而发生针刺伤。

二、针刺伤的预防措施医院应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巧培训,提高其操作水平和技能,让护理人员具备熟练的操作技巧,从而减少操作不当导致的针刺伤。

医院应该提供充足的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手套、口罩等,并强制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使用防护用具,提高个人防护意识,降低针刺伤的风险。

3. 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预警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接触时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对患者的可能的异常行为做出及时的预警和处置,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避免不必要的针刺伤发生。

4.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医院应该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工作设施和条件,减少环境因素对护理人员造成的影响,从源头上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5. 加强对于针刺伤的管理和救治医院应该建立针刺伤情况的登记和管理制度,对发生的针刺伤事件进行及时和有效的处理,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和心理支持,减少针刺伤事件对护理人员的影响。

医务人员针刺伤调查与预防措施

医务人员针刺伤调查与预防措施

产 儿 强 。胎 儿 在 产 道 中皮 肤 感 觉 压 迫 痛 觉 ,运 动 感 觉 、温 度 的感
觉都对其神经产生 良好 的刺激 ,为新生儿早期 智力开发 的第一
课 。剖宫产儿不像 阴道产儿在 限定时 间内能顺势通过产道各个
平面 ,连续完成衔接 、下降 、俯屈 、内旋转 、仰伸 等动作。剖宫产
头 回套 ,医务人 员 也接受过 相关培 训 ,但在实 际工作 中却经 常 双手操作进 行针头 回套 ,极 易导致 针刺 伤 ,是 针刺伤 发生 的高
胎儿肺成熟 ,小 儿生后很少发生肺透 明膜 病。剖宫产时缺乏 这 种过程 ,气道 内液体潴 留增 加 了气 道 的阻力 ,影响 了通 气和换 气 ,可导致 窒息 和缺 氧。胎头 因宫缩和产道挤压 ,头部充 血可提 高呼吸 中枢的兴奋性 ,有利于胎儿迅速建 立正常呼吸 。 自然产
儿无缓慢的适应 过程 ,突然改变环境暂时难 以适应 ,因此 ,易发
生 呼 吸 系 统 并 发 症 。
总 之 ,产 妇 及 家 属 要 从 母 婴 安 全 考 虑 、长 远 考 虑 选 择 分 娩
方式 ,产前检查具 备 良好 的分娩条件还 是要坚持 自然分娩 ,因
为剖宫产毕竟是一种 手术 ,并非是完美 的分娩方式 。
较忙 的科室 ,要增加人员 ,减轻工作 量 ;另外 ,要实行 弹性排 班 , 减轻 医务人员职业紧 张,有效降低针刺伤的发生 。
2.5 采取有效 的预防措施 针对暴露 原采取有效 的预防 措施 是降低 医务人员 因针刺伤感 染相应 疾病 的必要 而有 效 的
乙型 肝 炎 、丙 型肝 炎 、艾 滋 病 等 血 源 性 传 染 疾 病 的 主 要 原 因 。本 方 法 。在 经 血 液 传 播 疾 病 的 暴 露 原 中 乙 型肝 炎 最 高 ,医 务 人 员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是医疗行业中常见的意外事件之一。

针刺伤不仅给护理人员带来身体上的伤害,也可能造成感染和其他严重后果。

对于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对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针刺伤的原因分析】1.医疗设备不合格一些医疗设备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比如针头的包装不严密、容易损坏等,都会增加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风险。

2.操作不慎护理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可能因为操作不慎而导致针头刺伤,比如注射、采血等操作。

3.病人的突然动作一些病例患者可能在接受护理过程中突然做出一些动作,导致护理人员无法避免地受伤。

4.工作环境不良一些医疗机构的工作环境可能不够安全,比如工作台面过于拥挤、病人和家属的干扰等,都会增加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概率。

5.护理人员疲劳或焦虑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护理人员可能出现疲劳和焦虑情绪,从而降低工作的警惕性,增加了发生针刺伤的风险。

二、【预防措施】1.强化医疗设备的质量监控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疗设备的质量监控,确保每一种医疗器械的质量达标,尽量减少因为医疗器械本身的问题导致的针刺伤事故。

2.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的技能,让其能够更加熟练地操作医疗器械,降低操作不慎导致的针刺伤风险。

3.加强对病人的观察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当加强对病人的观察,及时发现病人可能的不安全因素,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因为病人的动作导致的意外伤害。

5.关注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医疗机构应当关注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避免因为护理人员的疲劳和焦虑情绪导致的意外伤害。

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是医疗行业中一个常见的意外事件,这既给护理人员带来身体上的伤害,也可能造成感染和其他严重后果。

为了减少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风险,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疗设备的质量监控,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加强对病人的观察,改善工作环境,关注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概率,保障护理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医院针刺伤防护制度

医院针刺伤防护制度

医院針刺伤防护制度医院针刺伤防护制度尊敬的医务工作者,为确保您的工作环境安全并防范针刺伤的发生,医院特制定了针刺伤防护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操作流程,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加强职业健康教育,以确保您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制度适用范围该防护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所有医务工作者,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

二、高风险操作流程的防护要求医院在以下高风险操作流程中,要求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1. 输液操作:所有医务人员在进行输液操作时,必须佩戴一次性手套,避免针头直接接触皮肤。

在操作结束后,应立即将一次性手套丢弃,彻底清洁双手。

2. 注射操作:医生或护士在进行注射操作时,务必使用安全带有保护机制的注射器,并确保注射器的外包装完好。

注射后,将针头立即收回至注射器内,切勿直接扔弃或重复使用注射器。

3. 垃圾处理:医院内的所有医疗废物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

废弃注射器、针头等锐利器械必须放入专用的锐器容器中,并按时送往指定的处理单位。

三、个人防护装备的提供和使用为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医院将提供以下个人防护装备:1. 一次性手套:提供医用一次性手套,供操作前后使用,并要求每位医务人员在操作前检查手套是否完好。

如发现破损或有溢液现象,应立即更换新手套。

2. 安全注射器:医院将购买带有自锁和保护机制的安全注射器,确保医务人员在注射过程中避免受到针头刺伤。

3. 锐器容器:医院将提供专用的锐器容器,医务人员在使用完毕的锐利器械应立即将其放入容器内,切勿随意丢弃。

四、职业健康教育医院将定期组织职业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安全防护意识。

具体教育内容包括:1. 针刺伤的危害:对针刺伤引发的传染病、心理影响等进行科学解释,增强医务工作者对针刺伤防护的重视程度。

2. 防护知识培训:对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佩戴和使用进行详细讲解,确保每位医务人员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3. 废物处理指导:对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和处理进行指导,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安全处理,降低二次伤害的风险。

临床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原因及防护措施

临床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原因及防护措施

临床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原因及防护措施【摘要】本文通过对临床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危害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预防针刺伤的重要性和实施情况。

针刺伤给护理人员带来的伤害不可忽视,因此加强防护意识和完善预防措施体系至关重要。

文章指出,临床护理人员应该提高安全意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正确使用针头安全设备等。

应加强对防护措施的有效性评估,及时调整改进措施。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安全水平,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关键词】针刺伤、临床护理人员、原因、危害、预防、防护措施、有效性评估、加强意识、预防措施体系、安全意识。

1. 引言1.1 针刺伤的定义针刺伤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过程中使用的器械或设备造成的刺伤。

这类创伤通常发生在注射、静脉输液、血肝脉管置管、采血、皮内注射等操作中。

针头可能携带患者的感染性体液,如果护理人员受伤时,这些病原体可能通过针刺伤口进入护理人员的血液,带来传染疾病的风险。

针刺伤的定义并不仅限于针头对皮肤的刺伤,还包括针头碰触粘液膜或破损的皮肤。

在医疗环境中,针刺伤是十分常见的意外事件,尤其是在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密切的情况下。

针刺伤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包括感染、传播疾病等。

对于临床护理人员来说,预防针刺伤至关重要。

建立正确的操作规范和健康的工作习惯,可以有效降低发生针刺伤的风险,保障护理人员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1.2 针刺伤的危害针刺伤的危害包括直接传播血液传染病的危险,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

这些疾病都是严重的传染病,一旦感染将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针刺伤还可能导致其他感染性病原体的传播,如结核杆菌、流感病毒等。

临床护理人员一旦发生针刺伤,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健康,还可能将病原体传播给患者及其他护理人员,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针刺伤还可能导致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如恐惧、焦虑等。

临床护理人员应当高度重视针刺伤的危害,严格遵守防护规程,做好预防工作,以保障自身及患者的安全健康。

急诊护士针刺伤的研究现状和防护措施

急诊护士针刺伤的研究现状和防护措施
急诊护士在工作中面临更高的针刺伤风险,因为她们经常接触患者,且工作强度 大、紧张度高。
防护措施的重要性
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是降低针刺伤发 生的关键,如使用安全注射器、规范 操作流程、加强培训等。
VS
提高急诊护士对针刺伤的认识和重视 程度,加强个人防护意识,能够进一 步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
未来研究方向
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
提高安全意识
医院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 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急诊 护士的安全意识,使其充 分认识到针刺伤的危害。
学习正确操作方法
急诊护士应学习正确的操 作方法,掌握正确的操作 技巧,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
加强应急处理能力
医院应加强急诊护士的应 急处理能力培训,使其能 够及时处理突发情况,降 低受伤的风险。
响因素,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为改进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03
定期对防护措施进行评估和修订
针对评估结果,应定期对防护措施进行评估和修订,以提高防护措施的
有效性和针对性。
改进措施的实施
针对针刺伤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
针对发生的针刺伤事件,应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找出伤害发生的深层次原因,避免简单归 咎于个人操作不当。
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
急诊护士在进行各种操作时,应遵循医院制定的严格的操作规程 ,确保每个步骤都符合规范。
重视操作前的准备
在进行任何有创操作前,急诊护士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正确佩 戴手套、选择合适的针头等。
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操作过程中,急诊护士应保持高度的专注,避免不必要的动作, 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针对急诊护士,应定期开展针刺伤监测培训,提 高其对针刺伤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使其能够正确 辨识和报告针刺伤事件。
定期检查和评估

医院工作人员针刺伤的调查分析与防护措施

医院工作人员针刺伤的调查分析与防护措施
通过对门诊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危害防护知识的教育,使绝
大多数护士在思想上认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在行为上认真 执行职业防护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履行防 护措施,大大降低了职业危害的发生率,促进了护士身心健康的 良好发展。在护士职业危害防护的工作中仍存在着不足之处, 部分护理人员在执行防护措施的时候,以往的不良习惯经常会 出现在防护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防护工作的发展,如何 正确引导这部分护士的正确实施防护行为,使其对职业危害的 防护形成一种习惯,而不是一种强制执行的行为,已纳入下一个 工作管理程序,以促进护士职业危害防护工作的长足发展。 5 小结
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
生职业危害的重要原因。由于护士服务的对象是患者,几乎所 有的护理操作都是在患者及家属的视线范围内进行,一旦出现 差错,很容易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易给护士造成心理压力。 为改变这种局面,护士应该从自身做起,严格规范护理操作,以 过硬娴熟的护理技术赢得患者的信任,以患者为中心,了解患者 的心理状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充分尊重患者,当患者提出不 解和质疑时,护士应耐心给予解释,取得患者的合作和信任,促 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 3 检查阶段( check)
当代护士 2013 年 3 月中旬刊
·139·
医院工作人员针刺伤的调查分析与防护措施
胡小艳 刘朝晖 夏 苏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工作人员针刺伤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制定正确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 对登记的 75 名医院工作人员的针刺
伤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职业、工龄、关联操作、戴手套情况及伤后处理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75 名医院工作人员
工作单位: 415000 常德 湖南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胡小艳: 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收稿日期: 2012 - 04 - 20

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整改措施

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整改措施

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整改措施一、背景介绍针刺伤是指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不慎被针头、注射器等尖锐物品刺伤皮肤或黏膜的情况。

这种情况在医疗卫生行业中非常普遍,给医务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和健康风险。

因此,加强对针刺伤的预防和整改措施显得至关重要。

二、发生针刺伤的原因1. 操作不规范:医务人员在使用注射器、针头等尖锐物品时操作不规范,容易导致手部抖动或者误操作而造成针刺伤。

2. 环境问题:医院内部环境存在一些问题,如灯光不足、噪声过大等,也会影响到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操作精度。

3. 仪器设备老化:一些使用时间较长的仪器设备容易出现故障或者磨损,导致使用时出现意外情况。

4. 文化氛围:有些医院文化氛围浓厚,重视效率而轻视安全。

这样容易导致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忽略安全问题,从而造成针刺伤等意外情况。

三、整改措施1. 加强培训教育:对医务人员进行关于针刺伤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安全设施完善:医院应该加强对环境的管理,保证光线充足、噪声小、通风良好等条件,同时要对使用时间较长的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3. 采用新技术: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医疗卫生行业的现代化水平,减少因老旧设备而造成的意外情况。

4. 建立文化氛围:建立安全文化氛围,以安全为先导思想,在日常工作中强调安全第一的理念。

同时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考核评估,并且要将安全考核纳入其中。

5. 督促执行:加强对整改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并且要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并且进行整改。

四、结论针刺伤是医疗卫生行业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对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要加强对针刺伤的预防和整改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同时也要加强对环境、设备等方面的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医疗卫生行业的安全稳定发展。

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原因以及干预方案分析

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原因以及干预方案分析

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原因以及干预方案分析护士针刺伤是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经常面临的一种伤害。

针刺伤不仅对护士本人造成身体伤害,还可能导致传染病的传播,对患者和其他人员造成威胁。

对护士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方案,对于减少这类伤害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一、护士针刺伤的原因1. 工作环境因素护士在医院工作时,经常需要处理各种医疗废弃物和医疗器械,比如使用针头、导管等。

这些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当处理或者丢弃不当的情况,从而增加了护士被针刺伤的风险。

一些医疗设备使用不当也容易导致护士针刺伤的发生。

2. 个人操作不当护士在工作中可能因为粗心大意或者操作不当而导致自己被针刺伤。

使用针头时没有戴手套、操作过程中分心、操作手法不够娴熟等,都可能导致针刺伤的发生。

3. 病人因素在医院工作中,护士需要接触各种病患,一些患者可能因为身体活动剧烈、情绪激动等原因,导致在采血、输液等医疗操作中意外对护士造成针刺伤。

4. 医疗制度不完善部分医院的医疗制度不完善,没有完善的废弃物处理流程、医疗器械消毒规范等,都会增加护士被针刺伤的风险。

1. 完善的废弃物处理流程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处理流程,确保所有医疗废弃物都能得到正确处理,并在有必要的时候进行正确的标识和包装处理。

相关人员应该接受相关的废弃物处理培训,确保能够正确识别和处理不同类型的医疗废弃物。

2. 加强医疗器械的使用培训医院应该加强对护士的医疗器械使用培训,包括正确使用针头、导管等医护器械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从而减少因为个人操作不当导致的针刺伤事件。

3. 增加个人防护意识护士需要加强自身的防护意识,保证在使用医疗器械时能够正确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并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和程序。

4. 针对患者的安全保护措施对于可能存在行为异常的患者,医院应该制定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比如增加监护力度、采用安全保护用具等,从而减少因患者因素导致的护士针刺伤。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针刺伤是当今医护人员工作面临的严重职业危险因素之一,威胁着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给暴露者带来了很大精神压力,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远远高于其他医护工作者。

本文将从针刺伤的定义着手,探析针刺后被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的危害,并分析其主要发生原因,找到防护措施,为降低医护人员职业伤害贡献一定力量。

关键词:护理;意外针刺伤;预防措施一、针刺伤的定义针刺伤是由注射针头、手术缝合针、各种穿刺针等医疗锐器导致的皮肤损伤,它是目前有待解决的危害医护人员的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是护理人员常见的职业伤害。

据美国CDC对针刺伤研究得出:每30秒就有一位医务工作者被针头扎中,一年约有百万次扎针事故,可导致20多种血源性传染病,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0.004m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IV。

二、针刺后被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的危害1、身体危害。

针刺伤传播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性远远大于其他途径(皮肤、黏模),约占80%。

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HBV、HCV、HIV。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对针刺伤后感染的前瞻性研究进行分析后得出,1次被HIV或HCV污染的针刺伤引起的HIV、HCV感染的可能性分别为0.3%~0.5%、4%~10%,而易感人群发生1次HBV污染的针刺伤后感染的机会为6%~30%。

但它们通过意外接种感染的机会相对很低。

乙型肝炎病毒(HBV)则较HIV的致病性强,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0.004ml血液就足以便受伤者感染HBV,被携带HBV的针头刺伤而发生乙型肝炎的危险性为1/5,一次随时发生的针刺伤导致乙型肝炎的几率为1/5000。

[1]另外,病原体经针刺伤口进入体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性感染,任何针刺伤口都可能有破伤风杆菌的存在。

2、心理危害。

医务人员在受到针刺伤后承受着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和心理压力,有时还会带来工作行为的改变,尤其是在被带HIV的针头刺伤。

实习护生针刺伤原因分析与对策

实习护生针刺伤原因分析与对策

实习护生针刺伤原因分析与对策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人们对医疗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医护人员的职责是治疗病人、挽救生命,但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也会存在一些意外,比如护生针刺伤。

护生针刺伤是指医护人员在与病人或者处理医疗废弃物时意外受到针头刺伤的现象。

护生针刺伤不仅使医护人员的职业风险增加,同时也可能对患者和其他人造成潜在的健康威胁。

为此,本文将由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实习护生针刺伤的原因和对策。

一、原因分析1、操作不规范医护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忽视操作规程,或者没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来进行工作,就会增加护生针刺伤的风险。

2、设备不合理如果医疗机构的设备不合理或者不足,护生针的频繁使用会增加针尖变钝的可能性,也会增加护生针刺伤的风险。

3、消毒不到位护生针在重新使用前需要进行消毒处理,如果消毒工作不到位,则会增加患者、医护人员和其他人员感染风险,同时护生针刺伤的风险也会增加。

4、医务人员素质问题医务人员的素质问题也是导致护生针刺伤的重要原因。

医务人员如果不具备健康素养或者缺乏文化知识,以及对防范护生针刺伤的意识不强,也容易出现操作不规范的情况。

二、对策建议1、加强操作规程培训医护人员在入职时需要接受岗前培训,但是为了降低护生针刺伤的风险,医院应该加强培训,重新检查医务人员的操作规程,并及时修订和更新。

在培训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工作进行病例分析等形式,提高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和操作规范。

2、设备管理与储存对于使用频率较高的护生针需要进行专门管理,以保证其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应建立满足医疗需求的设备管理和储存机制,确保护生针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同时,需要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以保证护生针的有效性。

3、消毒标准要求为了杜绝护生针传染病的风险,医院应该严格按照消毒标准要求进行消毒工作。

对于无法达到消毒标准的护生针,应彻底处理,并及时更新新的设备。

4、加强医护人员素质教育医护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以及健康素质和职业道德意识,以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调查分析与防护措施

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调查分析与防护措施

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调查分析与防护措施【摘要】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是一个常见但严重的职业伤害问题,对护理人员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本研究在调查分析了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情况、原因及对健康的危害后,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

结果表明,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的风险仍然存在,需要加强对防护措施的意识。

未来的研究应该着重在探索更有效的防护策略和培训机制,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并保障护理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人员对针刺伤的防范意识,保障其职业健康。

【关键词】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调查、分析、防护措施、风险、健康、原因、危害、应急处理、意识、研究方向、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针刺伤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意外事件,一旦发生针刺伤,可能会对护理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研究发现,针刺伤不仅仅是一个个体健康问题,还可能会引起传染病的传播,对整个医疗机构的安全稳定造成威胁。

深入了解临床护理人员的针刺伤情况,分析其原因和危害,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对于保障护理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针刺伤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事故事件,其风险和危害性不容忽视。

有必要开展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情况和可能的影响。

通过对针刺伤的发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有效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护理人员受到针刺伤的风险,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造成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分析针刺伤对护理人员健康的危害程度,总结现有的防护措施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以此为基础,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的防护意识,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保障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为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规定提供参考,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和意外事件的发生,保障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难免会发生针刺伤的意外,这是一种很常见也很危险的伤害。

出现针刺伤后,会对护理人员及患者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还会引起医疗纠纷,增加医疗费用的支出。

因此,为了保障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应该加强针刺伤的防治工作。

一、针刺伤的原因分析1.护理操作疏忽导致针头滑出护理操作中存在疏忽和马虎行为,错过了正确的抽针、扔针动作,导致针头滑出等情况,进而导致了针刺伤的发生。

2.患者移动或行为突然在进行护理操作时,患者突然动了一下或者是突然抬起了身体,护士控制不了针头移动的时候,也会导致针刺伤的发生。

3.针头本身缺乏保护措施部分医用器械针头的设计不够安全,或者是使用时间过长,使用次数过多,在使用过程中针头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或者是表面受到了大量摩擦,导致针头变得钝硬,再插入的时候无法轻松穿透皮肤,需要强行插入,增加了针刺伤的发生率。

4.多次使用同一针头在医疗工作中,为了降低医疗成本,很多医院会在针头上进行反复使用,这样会增加针头的磨损程度,同时也会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导致针刺伤的发生。

二、预防措施1.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器械避免使用多次使用的器械尽可能使用单次使用的器械。

单次使用的器械更具备卫生性和安全性,并且可以避免反复使用的过程中引起的钝化、磨损等情况。

2.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负荷护士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及心理状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负荷。

如果工作超时或工作疲劳,容易出现疏忽和失误,容易导致发生针刺等事故。

3.工作服要求干净卫生护士工作服和管制尽可能的保持干净卫生,避免穿拖鞋或者是裸露脚、手,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病源菌和细菌的传播,同时还可以保护护理人员的皮肤,避免感染。

4.护士加强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针刺伤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和操作技能不熟练,因此需要通过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能力,避免错误操作、流程安排不当等现象而导致的针刺伤事故。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护理安全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意外针刺伤。

在医院环境中,存在许多潜在的危险因素,容易导致医护人员遭受意外针刺伤,进而感染传染病。

该文章将从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原因分析(一)医疗器械问题1、使用不当:护理人员在使用注射器、针头等医疗器材时,未按照规范正确操作,造成针头脱落或者破损,导致护理人员被针头扎伤。

2、医疗器材陈旧:在医疗机构中,医疗器材更新换代相对缓慢,长时间的使用容易导致器材磨损、老化,增加了使用不当的风险。

(二)护理操作问题1、无意识的不注意安全:由于工作强度大、睡眠不足等原因,护理人员较难保持高度关注,容易出现疏忽等问题,导致针头误伤。

2、过度自信:护理人员经常从事注射等操作,从而形成过度自信的心态,不认为自己会犯错误,导致疏忽而发生针头误伤。

1、文化程度低:很多护理人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认知水平不高,缺乏安全意识,容易犯错误。

2、随意捏压废针:护理人员在废针处理方面处理不当,随意将针头捏压绕扔,导致废针满地散落,增加了意外针刺伤的可能性。

二、预防措施1、更新器材:定期更换器材的使用,降低使用不当的风险。

2、审核产品质量:着眼于医疗器械安全生产,审核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二)加强护士培训管理1、加强知识普及:针对文化程度较低的护理人员,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安全行为。

2、规范化管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护士行为规范,筛选出不适合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

(三)加强废针处理1、规范操作:强调对于已经使用的针头和注射器的管理操作,加强规范化操作。

2、添加安全措施:在废针处理过程中添加安全措施,避免废针满地散乱。

结语护理人员是医院中关键的人员,他们的工作安全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健康。

本文通过分析原因,提出一些预防措施,包括改进医疗器材、加强护士培训管理和加强废针处理等方面。

医院感染的针刺伤感染与防控

医院感染的针刺伤感染与防控

THANKS
感谢观看
其他途径
除了直接和间接接触外, 针刺伤感染还可通过其他 途径传播,如注射器重复 使用等。
02
针刺伤感染的防控措施
预防针刺伤的设备与工具
防刺手套
使用防刺手套可以有效减少医护人员被针刺伤的风险。
防刺容器
用于存放锐器,避免直接传递和接触锐器。
一次性针头和锐器盒
使用一次性针头和锐器盒可以减少锐器的重复使用,降低交叉感染 的风险。
医院感染的针刺伤感染与防控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6
目录
• 针刺伤感染概述 • 针刺伤感染的防控措施 • 针刺伤感染的应急处理 • 针刺伤感染的案例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针刺伤感染概述
定义与类型
定义
针刺伤感染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 操作过程中被针头、刀片等锐器 刺伤,从而可能感染某些病毒或 细菌的疾病。
心理压力
医务人员被针刺伤后,不仅面临身体 健康的威胁,还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 力,影响工作和生活。
针刺伤感染的传播途径
01
02
03
直接接触
医务人员直接接触患者的 血液或体液时,若不慎被 针头、刀片等锐器刺伤, 即可导致感染。
间接接触
医务人员在处理患者使用 过的锐器时,若不慎被刺 伤,也可能导致感染。
建立设备与工具的档 案管理制度,对使用 和维护情况进行详细 记录。
定期对设备和工具进 行检查、维修和保养 ,确保其正常运转和 安全使用。
完善应急处理与监测体系
制定针刺伤感染应急预案,明确应急 处理流程和责任人。
对医院感染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 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加强与疾控机构的合作,建立信息共 享和联动机制,提高应对能力。

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原因以及干预方案分析

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原因以及干预方案分析

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原因以及干预方案分析护士针刺伤是在医院工作中常见的意外事件之一,它不仅会造成伤痛,还可能引发感染和疾病传播的风险。

以下是对护士针刺伤发生原因以及干预方案的分析。

1. 原因分析:护士针刺伤常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 操作不规范:例如在注射、采血等操作中,缺乏正确的针刺技巧和规范操作流程。

(2) 设备问题:例如使用损坏的或不合格的注射器、针头等医疗器械,容易导致针刺伤。

(3) 护理环境不当:例如缺乏充足的工作空间,器械存放不合理等,容易产生针刺伤。

(4) 个人因素:例如医护人员自身的疏忽、疲劳和应激等情况,也可能导致针刺伤的发生。

2. 干预方案:为了减少护士针刺伤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干预方案:(1) 提供培训和教育:通过为护士提供正确的操作技能和规范的操作流程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

(2) 完善设备管理:及时检修、更换损坏和不合格的医疗器械,确保使用的器械符合安全规范。

(3) 推行一次性使用:优先选择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如一次性注射器、针头等,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4)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护理工作区域的整洁和充足的工作空间,以及正确的器械存放方式,减少针刺伤的机会。

(5) 开展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定期举办安全意识教育活动,加强医护人员对针刺伤的风险认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6) 强调个人防护:敦促医护人员在操作中正确使用防护手套和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降低感染和针刺伤的风险。

护士针刺伤的发生原因复杂多样,需要从技能培训、设备管理、工作环境、安全意识教育和个人防护等方面综合干预。

通过积极采取上述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护士针刺伤的发生,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护士针刺伤原因整改措施

护士针刺伤原因整改措施

护士针刺伤原因整改措施以护士针刺伤原因整改措施为标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护士针刺伤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一、护士针刺伤的原因1.操作不规范护士在进行注射、采血等操作时,如果操作不规范,容易导致针头折断、针头脱落等情况,从而造成针刺伤。

2.缺乏安全意识有些护士在进行操作时,缺乏安全意识,没有认真检查针头是否完好,也没有戴手套等防护措施,容易造成针刺伤。

3.工作压力大护士的工作压力大,工作量大,容易疲劳,从而影响操作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增加了针刺伤的风险。

4.医疗设备不完善有些医疗设备不完善,如注射器、采血器等,容易出现针头折断、针头脱落等情况,从而造成针刺伤。

二、护士针刺伤的危害1.传染疾病护士针刺伤后,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如艾滋病、乙肝、丙肝等,严重危害护士的健康。

2.心理影响护士针刺伤后,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恐惧和焦虑,影响工作和生活。

三、护士针刺伤的整改措施1.加强培训医院应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提高护士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让护士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防护措施。

2.完善医疗设备医院应完善医疗设备,确保注射器、采血器等设备的质量和完好性,减少针头折断、针头脱落等情况的发生。

3.加强管理医院应加强对护士的管理,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范,规范护士的操作行为,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精准度。

4.提高护士的待遇医院应提高护士的待遇,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从而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5.加强心理疏导医院应加强对护士的心理疏导,帮助护士克服针刺伤带来的心理影响,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士针刺伤是一种常见的职业伤害,医院应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加强对护士的培训和管理,完善医疗设备,提高护士的待遇和心理疏导,从而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原因以及干预方案分析

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原因以及干预方案分析

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原因以及干预方案分析护士针刺伤是医疗行业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不仅给护士本人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也可能造成传染病的传播,给患者和他人带来风险。

理解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护士针刺伤事件的发生。

本文将针对护士针刺伤的原因以及干预方案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护士针刺伤的原因分析护士针刺伤的发生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护士的操作不慎护士在工作中需要进行各种医疗操作,如抽血、输液、注射等,这些操作都需要使用针头。

由于医疗环境复杂、工作压力大,护士在进行操作时可能存在疏忽大意的情况,导致意外针刺伤的发生。

2. 医疗器械不当使用有时候,医疗器械的设计不够人性化,使用起来不够方便,或者是器械本身存在质量问题,都可能成为护士针刺伤的原因。

一些针头设计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容易在使用过程中滑动或掉落。

3. 护士个人防护意识不强由于医护人员长期工作在高压、高风险的环境下,有些护士对于个人防护意识不够强,可能忽视了对于危险因素的警惕,导致针刺伤的发生。

4. 患者因素有时候,患者自身的情况也可能导致护士的针刺伤。

一些患者可能因为身体不适或情绪不稳而做出突然的动作,导致护士在操作时被刺伤。

5. 医院管理不到位医院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比如手术室、急诊室、采供室等医疗环境的清洁不到位,针头未及时处理等,都有可能导致护士针刺伤。

二、护士针刺伤的干预方案分析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护士针刺伤事件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1. 加强培训和教育加强对护士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护士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医疗操作技能;加强对医疗器械的学习和了解,熟练掌握各种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加强对医疗操作的规范化管理和操作流程的培训,提高护士的操作标准和规范化管理意识。

2. 完善医疗器械医疗器械的设计应该更加人性化,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减少护士在操作中的失误和疏忽,降低意外针刺伤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 刺 伤 是 由各 种 注 射 针 、 穿刺针 、 缝 针 等 针 尖 意 外 引 发 的 造
和人类免 疫缺陷病毒感染 … , 医院工作 人员 是发生针 刺伤 的高
危人 群。本 院 自2 0 0 8年 ~2 0 1 1年使用 “ 医务人 员 针刺 伤登 记 表” 和“ 医务人员血 液体 液暴露登记表 ” 对发生 针刺伤 的医院工 作人员进 行登记 , 对上 报 的 7 5名工 作人员 进行调 查分 析 , 探 讨
是 否 符合 国家 标 准 。定 期 检 查 护 理 人 员 的 手 卫 生 执 行 情 况 , 请
运用 P D C A循环管理办法 加强 门诊护 士职业 危 害 的防护 , 其管理模式具有科学 、 有效 的特点 。在实施 的过程 中 , 指导护 士 认 识到职业暴露对身心 的危 害 , 根据 门诊 的工作特 点 , 制定有效 的防护措施 , 促进 防护工作 的有效实施 。在具体实施 的过程 中 ,
部 分 护 理 人 员 在执 行 防 护 措 施 的 时候 , 以 往 的 不 良 习惯 经 常 会 出现 在 防 护 工 作 中 ,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阻 碍 了 防护 工作 的 发 展 , 如何
为改变这 种局 面 , 护 士应 该从 自身做起 , 严格 规范护理操 作 , 以 过硬娴熟 的护理技术赢得 患者的信任 , 以患 者为 中心 , 了解 患者 的心理状 态 , 加 强与患者 的沟通 , 充分 尊重患 者 , 当患者提 出不 解和质疑 时 , 护 士应耐心 给予解 释 , 取得 患者 的合作和信 任 , 促
为、 积极 处理针 刺伤 、 熟练掌握操 作规 程和操作技术 、 规范 医疗废物的 管理将 有助于减少 医院工作人 员针刺伤 。
关键 词 : 医务 人 员 ; 针刺伤 ; 调查; 防护 措 施 中图分类号 : R 4 7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6 4 0 0 ( 2 0 1 3 ) 0 3— 0 1 3 9— 0 3
进 护 患 关 系 的和 谐 发 展 , 营 造 宽 松 和 谐 的工 作 氛 围 。
3 检 查 阶段 ( c h e c k)
正确引导这部分护 士的正确 实施 防护 行为 , 使其 对职业 危害 的 防护形成一种 习惯 , 而不是一种强制执行 的行 为 , 已纳入下一个 工作管理程序 , 以促进护士职业危害 防护 工作 的长足发展 。
大多数护 士在 思想 上认识 到职业 防护的重 要性 , 在行 为上认 真 执行职业 防护 的各 项规章制度 , 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 , 认真履行 防 护措施 , 大大降低 了职业危害 的发生率 , 促进 了护士身心健康 的 良好发展 。在护 士职业 危害 防护 的工作 中仍 存在 着不 足之处 ,
当代护士 2 0 1 3年 3月 中旬刊
・ l 3 9・
医 院 工 作 人 员 针 刺 伤 的 调 查 分 析 与 防 护 措 施
胡 小艳 刘 朝 晖 夏 苏
对登记的 7 5名 医院工作人 员的针刺 7 5名 医院工作人 员 针刺伤主要发 生在 临
摘 要 目的 了解 医院工作人 员针 刺伤发生的相 关因素 , 并制定正确有 效的防护措施 。方法
伤相关资料进行 回顾性调 查 , 并对职业 、 工龄 、 关联操 作、 戴手套 情况及 伤后 处理情 况等进行 比较 分析。结果 伤率最高 ; 不同工龄针 刺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其 中 5年 以下 工龄针刺伤发 生率最高。结论
中 盏 床护 士 5 3人 、 医生 1 7人 、 保 洁人 员 4人 、 检 验 人 员 1人 , 不 同职 业 针 刺 伤 发 生率 差异 性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其 中 以 护 士 刺 床 年轻护士 ( 5年 以 下 工龄 ) , 应 加 强 重 点科 室 、 高危 人 群 的 防 护 培 训 , 提 高 自我 防护 意 识 。 规 范 医 务 人 员特 别 是 护 理 人 员 的操 作 行
针 刺 伤 发 生 的 相关 因 素 与 防 护 措 施 , 现报告如下 。
1 对 象 与 方 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成皮肤深部 出血的皮肤损伤 。目前证实 , 有2 0多种血源性 传播
疾病 可通过针 刺伤传染 , 其 中最常见 、 危 害 最 大 的是 乙 肝 、 丙 肝 工作 单 位 : 4 1 5 0 0 0 常 德 湖 南 常 德 市 第 一 人 民 医 院 急 诊 科
不断总结经验 , 查 找不足之处 , 发 现薄弱环节 , 把工作 中的弱点 、
感染科 工作人员对护士 的手部进 行细菌 采样 , 检测 干式洗 手法 的效果 , 对洗手 的依从性进行综 合评分 , 对发现 的问题提 出改进 意见 , 不断提高手卫生 的执 行率。 对 医疗废 物分类及锐器 的处理进行检 查 , 包括 : 护士在完成
5 小 结
在门诊成立一支 以护士长 为组长 的职业 防护检 查组 , 定 期
检查 护理人员 的职业 防护执行情 况 , 对职业 危 害的知识 进行 闭 卷考 试 , 总结 锕识的盲点做成课件 , 利 用休息时间进行讲解 。在 职业 防护方面 , 每 季度对输液室 、 注射 室 、 换药室 、 治疗室 的空气 进行检测 , 以监测 空气是 否达标 , 紫外线空气 消毒机 的消毒指数
胡小艳 : 女, 本科 , 主管护师, 护 士长
收稿 日期 : 2 0 1 2— 0 4—2 0
1 . 1 研 究 对 象
≯ p P ≯ ≯ p \ ≯
生 职 业 危 害 的重 要 原 因 。 由 于 护 士 服 务 的 对 象 是 患 者 , 几 乎 所 有 的 护 理 操 作 都 是 在 患 者 及 家 属 的 视 线 范 围 内进 行 , 一 旦 出 现 差错 , 很容易 引起患者及 家属 的不满 , 易给护 士造成心 理压 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