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地诊疗要求规范

合集下载

大面积脑梗死的诊疗指导规范

大面积脑梗死的诊疗指导规范

神经内科大面积脑梗死的标准化流程大面积脑梗死的诊疗指导规范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LHI)判断与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MMI)预判1.临床表现为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凝视障碍、头眼分离和失语(优势半球)的缺血性卒中,应高度怀疑LHI;发病早期神经功能缺失伴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并迅速出现脑疝时,可判断为MMI。

2.发病早期NIHSS评分>15分(非优势半球)或>20分(优势半球),并伴有意识障碍,可作为MMI临床预判指标。

3.发病6小时内神经影像学检查显示梗死体积大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2/3、早期占位效应、同侧大脑前动脉和(或)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域受累,可作为MMI 影响预判指标。

4.发病6h内DWI>82cm^3或14h内DWI>145cm^3,可作为MMI影像预判指标。

基础生命支持与监护体温1.虽然针对LHI患者发热的研究缺如,但可参考缺血性卒中相关文献证据加强体温管理:管控目标为核心体温低于37.5℃。

2.管控方法包括药物降温和(或)物理降温。

3.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实施核心(肺动脉、膀胱、直肠、鼻咽)体温监测。

血压1.对LHI患者需行血压管控,管控血压应考虑颅脑外科手术;部分颅骨切除减压术前,管控目标≤180/100mmhg;术后8小时内,管控目标为SBP140-160mmhg。

2.降压药物可选择静脉输注β受体阻滞剂(拉贝洛尔)或α受体阻滞剂(乌拉地儿),必要时选择血管扩张剂(硝普钠、尼卡地平)。

3.用药期间,常规使用袖带血压测量法监测血压,血压不稳定时,至少每15分钟测量1次,警惕低血压发生。

4.一旦出现低血压,可静脉输注儿茶酚胺类药物提升血压。

血氧1. 对LHI患者需要血氧管控;管控目标为血氧饱和度≥94%,PO2≥75 mmHg,PCO2 36~44 mmHg。

当颅内压增高时,可将管控目标调整至PO2>100mmHg,PCO2 35~40 mmHg。

2. GCS≤8分、PO2<60 mmHg、PCO2>48 mmHg,或气道功能不全可作为LHI患者气管插管和(或)机械通气指征。

脑梗死诊疗常规

脑梗死诊疗常规

脑梗死【病史采集】1.易患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肥胖、动脉粥样硬化、风湿性心脏病、心律不齐。

2.诱因、起病形式:静态,低动力循环等,起病急缓,症状达高峰时间。

3.症状:〔1〕颈动脉系统CI: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等。

〔2〕椎基底动脉系统CI:眩晕、交叉瘫、四肢瘫、球麻痹、意识障碍。

【物理检查】1.全身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体位、面色、全身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1〕颈动脉系统CI:三偏症状、视力障碍、血管杂音、体像障碍、尿失禁及/或尿潴留、精神症状。

失语、失读、失写、失认、椎体外系症状的有无。

〔2〕椎基底动脉系统CI:眩晕、眼震、复视、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共济失调、交叉瘫、四肢瘫、球麻痹、意识障碍。

3.原发病的检查:〔1〕心脏:大小、节律、杂音。

〔2〕大血管:搏动、血管杂音等。

〔3〕其它栓子来源:如骨折、后腹膜充气造影等。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脂、血糖、血电解质、血沉、肝肾功能、血培养+药敏〔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所致〕。

腰穿:不作为常规,但对于观察颅内压及鉴别诊断方面有时意义重大。

2.CT:8 小时内一般不能显示梗死灶,但可以鉴别缺血和出血病变;24 小时后可以明确看到低密度区。

脑干病变显示欠清。

3.MRI:对于发现小灶梗死和脑干梗死有明显优势。

4.DSA5.TCD6.其它:如心脏彩超,血管彩超,胸片。

【诊断】1.脑血栓形成:〔1〕发病年龄多较高;〔2〕多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史;〔3〕病前TIA 发作;〔4〕多于静态起病;〔5〕症状多于数小时以上达高峰;〔6〕多数病人意识清,但偏瘫、失语等体征较明显;〔7〕CT 早期正常,24 小时后出现低密度病变。

2. 脑栓塞:〔1〕突然起病,于数秒或数分钟内症状达高峰;〔2〕部分病人有心脏病史或骨折、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史;〔3〕多有一过性意识障碍,可伴抽搐;〔4〕常有其他部位栓塞;〔5〕CT 早期正常,24 小时后出现低密度。

脑梗死急诊诊疗规范

脑梗死急诊诊疗规范

脑梗死急诊诊疗规范一、概述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 CI)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

二、诊断依据(一)临床表现多数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TIA或中风的病史。

起病较缓,症状在数小时或1~2天内发展达高峰。

临床症状根据受累血管而异,常见的分为颈内动脉系统及后循环系统:1、颈内动脉系统病变主要出现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部分或全部症状。

可有一侧肢体偏瘫、感觉障碍、言语不利;视力减退或失明、一过性黑蒙(特征性表现)、Homer综合征;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失读、失写和失认。

2、后循环(椎基底动脉供血)系统病变主要表现为头晕、眩晕、感觉异常;步态肢体共济失调;构音或吞咽困难。

主干闭塞引起广泛的桥脑梗死,迅速出现昏迷、四肢瘫痪,高热。

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二)实验室检查1.血液化验及心电图血液化验包括血常规、凝血四项、肾功、血生化、血糖及血脂等。

这些检查有利于发现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2.头颅CT 对于急性卒中患者,头颅CT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就诊患者首先选择作头颅CT,它对于发病早期脑梗死与脑出血的识别很重要。

3.头颅MRI 脑梗死发病数小时后,即可显示T1低信号,T2高信号的病变区域。

与CT相比,MRI可以发现脑干、小脑梗死及小灶梗死。

功能性MRI,如弥散加权成像(DWI)可发现超早期病灶(超早期,急性期病灶呈高信号)。

功能性MRI 对超早期溶栓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4.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血管造影(CTA)和磁共振动脉成像(MRA)可以显示脑部大动脉的狭窄、闭塞和其他血管病变。

三、治疗原则目前还没有针对脑血栓形成的所有病人都能采纳的统一的、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只能实行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和病期,选用某种或某些治疗的个体化原则。

(一)急性期治疗1、一般处理密切观察及维持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预防及处理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有发热应及时降温处理,必要时给予降血糖等治疗。

脑梗死的诊疗规范指南规范

脑梗死的诊疗规范指南规范

脑梗死的诊疗规范指南规范脑梗死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体征和辅助检查。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脑CT、MRI、颅内血管造影、脑电图、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血脂、血糖等检查。

其中,脑CT和MRI 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可用于确定梗死部位、病变程度和病变类型。

颅内血管造影可用于明确病变的位置和程度,血常规和凝血功能可用于排除出血性脑卒中。

血脂和血糖等检查可用于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危险因素。

三、治疗原则:脑梗死的治疗原则是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治疗的目标是恢复脑功能、预防复发和并发症。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溶栓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介入治疗包括血管成形术和血管内溶栓治疗,手术治疗包括颅内血肿清除术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

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包括病变部位、病变程度、病变类型和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等因素。

四、预防措施:脑梗死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危险因素、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预防等。

控制危险因素包括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戒烟限酒等不良嗜好,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

生活方式改变包括避免长时间坐卧不动、保持心情愉悦等。

药物预防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

预防措施的实施可有效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血液检查是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相关的重要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流变、血生化等。

这些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神经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脑梗死的重要手段。

脑CT可以显示病灶的低密度、局部脑组织肿胀和致密动脉影等特征。

脑MRI能更早地发现脑梗死,特别是脑干和小脑的病灶。

DSA、MRA和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检查可以寻找脑血管病的血管方面的病因。

脑脊液检查一般不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规检查。

多数脑梗死患者脑脊液正常,但在梗死面积大、脑水肿明显者压力可增高。

少数出血性梗死者可出现红细胞增多,后期可有白细胞及细胞吞噬现象。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原则是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病情、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措施。

脑梗死的诊疗规范指南规范.doc

脑梗死的诊疗规范指南规范.doc

脑梗死的诊疗指南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

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的最常见类型,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

依据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通常将脑梗死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

常见的病因:脑血栓形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炎;脑栓塞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栓子;腔隙性脑梗死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微栓子等。

一、症状体征:脑梗死好发者为50~60 岁以上的人群,常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风心病、冠心病或糖尿病,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的患者。

约25%的患者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

起病前多有前驱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眩晕、短暂性肢体麻木、无力。

起病一般较缓慢,患者多在安静和睡眠中起病。

多数患者症状经几小时甚至1~3 天病情达到高峰。

1.主要临床症状:(1)主观症状:头痛、头昏、头晕、眩晕、恶心呕吐、运动性和(或)感觉性失语,甚至昏迷。

(2)脑神经症状: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如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

(3)躯体症状:肢体偏瘫或轻度偏瘫、偏身感觉减退、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等。

2.临床表现类型:根据脑梗死发生的速度、程度,病情是否稳定以及严重程度,将脑梗死分为以下5 种类型。

(1)完全型脑梗死:指脑缺血6h 内病情即达到高峰,常为完全性偏瘫,一般病情较重。

(2)进展型脑梗死:指缺血发作6h 后,病情仍在进行性加重,此类患者占40%以上。

造成进展原因很多,如血栓的扩展、其他血管或侧支血管阻塞、脑水肿、高血糖、高温、感染、心肺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多数是由于前两种原因引起。

(3)缓慢进展型脑梗死:起病2 周内症状仍在进展。

(4)稳定型脑梗死:发病后病情无明显变化者,倾向于稳定型脑卒中,一般认为颈内动脉系统缺血发作24h 以上,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发作72h 以上者,病情稳定,可考虑稳定型脑卒中。

脑梗死诊疗规范(标准版)

脑梗死诊疗规范(标准版)

脑梗死诊疗规范【概述】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梗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

一、脑血栓形成脑血栓形成是指脑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因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病变所致的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是本病基本病因,其发病机制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动脉炎等有关。

【临床表现】1.多数在静态下急性起病,部分病例在发病前可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病情多在数小时或数天内达高峰,部分患者症状可进行性加重或波动。

3.通常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但当大面积梗死或基底动脉闭塞病情严重时,意识可不清,甚至出现脑疝,引起死亡。

4.临床表现取决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出现各相应动脉支配区的神经功能障碍。

(1)颈内动脉: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取决于侧支循环状况。

如果侧支循环代偿良好,可不产生任何症状;如果侧支循环不良,可引起同侧半球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到大片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一过性单眼黑嚎,伴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或同向性偏盲,优势半球受累伴失语症,非优势半球可有体象障碍。

(2)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性偏盲,优势半球受累伴失语症;当梗死面积大、症状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压增高,昏迷,脑疝可导致死亡。

皮层支闭塞:对侧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以面部及上肢为重,优势半球受累伴失语症,非优势半球可有体象障碍。

深穿支闭塞:出现对侧偏瘫,一般无感觉障碍及偏盲,优势半球受累可有失语。

(3)大脑前动脉:主干闭塞引起对侧下肢重于上肢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旁中央小叶受累小便不易控制。

深穿支闭塞出现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上肢轻瘫。

(4)大脑后动脉:主干闭塞引起对侧同向性偏盲,黄斑视力可不受累。

深穿支闭塞可导致丘脑综合征,表现为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和锥体外系症状。

(5)椎基底动脉:基底动脉主干闭塞表现突发眩晕、呕吐、四肢瘫、共济失调、高热、昏迷、甚至呼吸及循环衰竭死亡。

脑梗死临床路径

脑梗死临床路径

脑梗死临床途径(县级医院)一、脑梗死临床途径原则住院流程(一)合用对象。

第一诊疗为脑梗死(063)。

(二)诊疗根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体现:急性起病,出现局灶症状和体征,伴或不伴意识障碍。

2.头颅证明颅内无出血变化。

(三)选择治疗方案。

1.整体治疗:(1)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防止感染等并发症;(2)维持呼吸道畅通,鼻导管吸氧;(3)不能经口喂食者予以鼻饲,以维持机体营养需要,避免吸入性肺炎;(4)控制血压;(5)减少颅内压。

存在颅内压升高的征象时,采用降颅压方法,药品可选用 20%甘露醇,严重时可考虑去骨瓣减压;(6)控制体温在正常水平,38℃以上应予以物理和药品降温;(7)防治应激性溃疡;(8)早期康复治疗。

2.特殊治疗:(1)溶栓治疗(发病 3-6 小时之内);(2)抗凝治疗;(3)抗血小板治疗;(4)降纤治疗;(5)神经保护治疗;(6)中药治疗。

(四)临床途径原则住院日为 8-14 天。

(五)进入途径原则。

1.第一诊疗必须符合 1063 脑梗死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含有其它疾病诊疗,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解决也不影响第一诊疗的临床途径流程实施时,能够进入途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 2 )肝肾功效、电解质、血糖、凝血功效;( 3 )头颅、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状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心肌酶谱、血脂、双颈动脉加双椎动脉彩超、、头颅。

(七)选择用药。

1.脱水药品:甘露醇、呋塞米等。

2.降压药品:收缩压不不大于180 或舒张压不不大于110 时,可选用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尼群地平、硝苯地平等3.抗菌药品:按照《抗菌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85 号)执行,无感染者不需要使用抗菌药品。

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实验成果调节抗菌药品。

4.溶栓治疗:尿激酶等。

5.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肝素等。

脑梗死诊疗规范

脑梗死诊疗规范

脑梗死诊疗规范脑梗死是各种原因造成的脑动脉血管堵塞,导致该血管支配区域的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并产生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

这是急性脑血管病常见的一个类型,约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病的70%左右。

通常脑梗死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脑分水岭梗死四种类型。

【诊断标准】(一)临床表现1.起病年龄:中、老年居多,风心病房颤为病因者年纪较轻,动脉炎性脑梗死以中青年多见。

2.起病方式:脑血栓形成多于安静状态起病,1~2天症状达到高峰;脑栓塞起病急骤,数秒钟至数分钟症状达到高峰。

3.症状:(1)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表现为急性发生的一侧肢体力弱、麻木、言语困难等,椎一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讲话不清、吞咽困难和肢体力弱等。

(2)多数患者头痛不重,但大面积脑梗死、脑水肿明显者头痛严重,可伴恶心呕吐。

4.体征:(1)神志清楚,严重者可有嗜睡到昏迷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2)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主要体征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病灶在优势半球者有失语;椎一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主要体征有眼球震颤、构音不清、共济失调、交叉性瘫痪。

(二)辅助检查1.头CT扫描脑梗死发生12~24小时以后,可显示低密度梗死灶,早期CT扫描未见异常可以除外脑出血,但不能除外急性脑梗死,应于起病24小时以后复查CT扫描。

2.头MRI脑梗死亚急性期,梗死部位表现为异常的长T1、长T2信号。

头MRI显示病灶时间早,一般梗死3小时后即可显示病灶。

但除非怀疑有小脑、脑干梗死,一般急性脑梗死应首选CT扫描,不需做头颅MRI。

脑干、小脑梗死头颅CT由于受到后颅凹骨骼伪影的干扰,往往不能很好显示病灶,而MRI可以清晰地显示病灶。

3.其他实验室检查应寻找及确定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如高血糖、高血脂、血液高凝状态、高粘滞状态等。

4.TCD检查可显示脑部大血管血流改变情况。

5.颈部超声可显示颈内动脉或椎动脉有无狭窄、斑块及狭窄程度。

脑梗死的诊疗规范标准

脑梗死的诊疗规范标准

脑梗死的诊疗常规一、概述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CI)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

本病应属祖国医学“中风病”围。

在脑血管病中最常见,占60%〜90%。

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是供应脑部血液的颅或颅外动脉中发生闭塞性病变而未能建立及时、充分的侧支循环,使局部脑组织的代需要与可能得到的血液供应之间发生超过一定限度的供不应求现象。

根据我国六城市调查,脑梗死的年发病率为93/10万,患病率459/10万。

省流行病调查表明,中风发病率高达1.7%,约为66.3万人。

临床上最常见的有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二、临床表现(一)一般表现多数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TIA或中风的病史。

动脉血栓性脑梗死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

起病较缓,症状在数小时或1〜2天发展达高峰,脑栓塞可在数秒钟达高峰,且局灶性神经缺失症状与栓塞动脉的供血区的功能对应,具明显的定位症状和体征,可在24小时至3天逐渐加重。

脑栓塞还有原发病的表现。

脑梗死多数无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少数起病即有昏迷、抽搐、类似脑出血,多为脑干梗死。

腔隙性梗死往往不引起症状,或部分渐进性或亚急性起病,部分仅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腔隙病灶。

其特点为症状较轻,体征单一,多无头痛、颅压增高和意识障碍,预后良好。

脑的局灶性症状根据受累血管而异,常见的各型脑动脉病变表现分述如下。

1、颈动脉闭塞综合征主要出现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部分或全部症状。

可有视力减退或失明、一过性黑蒙(特征性表现)、Homer综合征;病变对侧偏瘫(面部、上肢重于下肢)、皮质感觉障碍;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失读、失写和失认。

2、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主干闭塞出现典型的“三偏征”,即病变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偏盲,优势半球病变伴失语。

主干闭塞易出现脑水肿,引起死亡。

急性脑梗死诊治规范精选全文

急性脑梗死诊治规范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急性脑卒中接诊后诊断及处理脑卒中是神经科常见的急症,应尽快采集病史、完成必要的检查、作出正确诊断、及时进行抢救、治疗。

一、诊断(一)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尽快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以免延误治疗时间窗。

1、临床病史: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典型者突然发病,有迅速进展的脑部受损的征象,如意识障碍、局灶体征。

确定神经症状出现的时间,近期患病、手术或外伤历史,近期用药史。

2、神经系统检查:重点是发现脑部受损征象,如偏瘫、失语、意识障碍、颅内高压、脑膜刺激征等。

同时应排除其他系统疾病。

附:脑卒中的识别脑卒中的常见症状:(1)症状突然发生。

(2)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笨拙、沉重或麻木。

(3)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4)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5)双眼向一侧凝视。

(6)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7)视物旋转或平衡障碍。

(8)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9)上述症状伴意识障碍或抽搐。

(二)诊断分析步骤1、是卒中还是其他疾病:重视发病形式、发病时间,同时注意排除脑外伤、中毒、癫痫后状态、瘤卒中、高血压脑病、低血糖昏迷、高血糖昏迷、脑部炎症以及躯体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引起的脑部病变。

2、是哪一类型的卒中: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卒中。

根据起病方式、临床表现结合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来确定。

除非有其他原因不能检查或患者条件不允许搬动,所有疑为卒中的患者都应尽快进行头部影像学(CT/MRI)检查,观察有无脑梗死、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3、缺血性卒中者是否有溶栓治疗指征: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之前必须进行相应的影像学(CT/MRI)检查。

二、处理(一)基本生命支持1、气道和呼吸(1)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有明显呼吸困难、窒息时,可采用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以保障通气。

(2)呕吐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及时吸出呕吐物,保持气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

(3)对缺氧者予以吸氧,必要时应辅以机械通气。

2、心脏功能脑卒中患者应观察心脏情况,常规检查心电图。

急性脑梗死诊疗规范

急性脑梗死诊疗规范

急性脑梗死诊疗规范急性脑梗死诊疗规范(上)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

及时的诊断和规范的治疗是保证患者脑功能恢复的关键。

因此,急性脑梗死诊疗规范的制定非常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规范。

一、急性脑梗死的诊断1. 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对病史询问的重点包括发病时间、症状的性质、起病方式等。

体格检查主要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心血管系统检查和全面的身体检查等。

2. 神经影像学检查: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主要依靠神经影像学检查,例如CT和MRI。

CT可以快速排除出血性脑卒中,MRI能够更好地显示脑梗死灶和周围梗死区。

3.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炎症指标检查、血脂检查等。

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危险因素。

4. 脑血流动态监测:通过行颅内外动脉造影、多普勒超声等来评估脑血管的血流情况,确定血栓形成部位与范围。

二、急性脑梗死的治疗1. 急性期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应该在患者入院后尽快进行,主要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和控制危险因素等三个方面。

(1) 溶栓治疗:对符合溶栓治疗适应证的患者,如病情允许,应在发病后尽早进行溶栓。

常用的溶栓药物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尿激活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等。

(2) 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应在入院后24小时内开始抗血小板治疗,以防止血栓再形成。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3) 控制危险因素:包括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以减少再梗死的风险。

2. 亚急性期治疗亚急性期治疗主要是康复治疗,包括早期评估、功能康复训练与药物维持治疗等。

(1) 早期评估:评估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功能受损程度和治疗进展情况,为后续康复治疗制定方案。

(2) 功能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理疗、语言康复训练等,旨在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能力提高。

(3) 药物维持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物、降脂药物、抗凝药物等,用以控制危险因素和预防再梗死。

脑梗死诊疗常规

脑梗死诊疗常规

脑梗死【病史采集】1.易患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肥胖、动脉粥样硬化、风湿性心脏病、心律不齐。

2.诱因、起病形式:静态,低动力循环等,起病急缓,症状达高峰时间。

3.症状:(1)颈动脉系统CI: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等。

(2)椎基底动脉系统CI:眩晕、交叉瘫、四肢瘫、球麻痹、意识障碍。

【物理检查】1.全身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体位、面色、全身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1)颈动脉系统CI:三偏症状、视力障碍、血管杂音、体像障碍、尿失禁及/或尿潴留、精神症状。

失语、失读、失写、失认、椎体外系症状的有无。

(2)椎基底动脉系统CI:眩晕、眼震、复视、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共济失调、交叉瘫、四肢瘫、球麻痹、意识障碍。

3.原发病的检查:(1)心脏:大小、节律、杂音。

(2)大血管:搏动、血管杂音等。

(3)其它栓子来源:如骨折、后腹膜充气造影等。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脂、血糖、血电解质、血沉、肝肾功能、血培养+药敏(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所致)。

腰穿:不作为常规,但对于观察颅内压及鉴别诊断方面有时意义重大。

2.CT:8 小时内一般不能显示梗死灶,但可以鉴别缺血和出血病变;24 小时后可以明确看到低密度区。

脑干病变显示欠清。

3.MRI:对于发现小灶梗死和脑干梗死有明显优势。

4.DSA5.TCD6.其它:如心脏彩超,血管彩超,胸片。

【诊断】1.脑血栓形成:(1)发病年龄多较高;(2)多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史;(3)病前TIA 发作;(4)多于静态起病;(5)症状多于数小时以上达高峰;(6)多数病人意识清,但偏瘫、失语等体征较明显;(7)CT 早期正常,24 小时后出现低密度病变。

2. 脑栓塞:(1)突然起病,于数秒或数分钟内症状达高峰;(2)部分病人有心脏病史或骨折、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史;(3)多有一过性意识障碍,可伴抽搐;(4)常有其他部位栓塞;(5)CT 早期正常,24 小时后出现低密度。

脑梗死脑出血诊疗规范文档

脑梗死脑出血诊疗规范文档

脑梗死(脑血栓形成)一、诊断(一)诊断标准发病年龄较大,常伴高血压或心脏病或糖尿病史;发病前可有TIA发作;起病突然;多于安静休息时或由静态到动态时发病;症状可有一定时间的进展过程;主要表现为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还常有失语。

CT早期多正常,24-48小时后出现低密度灶。

(二)辅助检查发病后做CT或MRI、SPECT、脑血管超声以了解颅内病变及血流情况。

检测血流变学、心电图、颈动脉超声,凝血及纤溶功能。

(三)鉴别诊断脑出血,非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二治疗(一)一般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可吸氧,严重者应机械通气,肺部感染注意吸痰。

合理调整血压。

抗感染,应予敏感抗生素抗炎。

纠正血糖。

保持大便通常。

(二)治疗急性并发症:脑水肿,20%甘露醇125-250ml静点每日2-4次;10%复方甘油250-500 ml静点每日1-2次;严重者可用地塞米松10-20毫克加入甘露醇中静点。

癫痫,使用抗痫药。

(三)溶栓治疗:发病不超过6小时,普通CT扫描未出现病灶,无明显意识障碍。

尿激酶50万IU-200万IU溶于100-200ml 生理盐水,1次或2次给入,速度每30分钟25万。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100mg快速静点。

(四)抗凝治疗:病程超过6小时,失去溶栓机会,进展性卒中。

低分子肝素:0.4ml皮下注射,每12小时一次,使用时注意血小板记数不低于8万/微升。

(五)抗血小板聚集:阿斯匹林50-300mg每日一次,或噻氯吡啶250mg每日一次。

(六)神经保护剂:钙拮抗剂,尼莫通10毫克每日静滴1次,口服尼莫通30mg或尼莫地平40mg,每日3 次。

脑代谢活化剂,ATP,胞二磷胆碱。

(七)中医治疗:常用川芎、丹参、红花等药物。

(八)康复,心理治疗。

脑出血一诊断(一)诊断标准多有高血压病史,情绪激动或体力劳动时突然发病,进展迅速,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头疼,恶心,呕吐等颅压高症状,同时有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缺损体征,CT为高密度病灶,CT值为75-80Hu。

脑梗死诊治规范共40页

脑梗死诊治规范共40页
脑梗死诊治规范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梗死的诊疗常规一、概述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 CI)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

本病应属祖国医学“中风病”范围。

在脑血管病中最常见,占60%~90%。

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是供应脑部血液的颅内或颅外动脉中发生闭塞性病变而未能建立及时、充分的侧支循环,使局部脑组织的代谢需要与可能得到的血液供应之间发生超过一定限度的供不应求现象。

根据我国六城市调查,脑梗死的年发病率为93/10万,患病率459/10万。

贵州省流行病调查表明,中风发病率高达1.7%,约为66.3万人。

临床上最常见的有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二、临床表现(一)一般表现多数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TIA或中风的病史。

动脉血栓性脑梗死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

起病较缓,症状在数小时或1~2天内发展达高峰,脑栓塞可在数秒钟达高峰,且局灶性神经缺失症状与栓塞动脉的供血区的功能对应,具明显的定位症状和体征,可在24小时至3天内逐渐加重。

脑栓塞还有原发病的表现。

脑梗死多数无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少数起病即有昏迷、抽搐、类似脑出血,多为脑干梗死。

腔隙性梗死往往不引起症状,或部分渐进性或亚急性起病,部分仅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腔隙病灶。

其特点为症状较轻,体征单一,多无头痛、颅内压增高和意识障碍,预后良好。

脑的局灶性症状根据受累血管而异,常见的各型脑动脉病变表现分述如下。

1、颈内动脉闭塞综合征主要出现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部分或全部症状。

可有视力减退或失明、一过性黑蒙(特征性表现)、Homer综合征;病变对侧偏瘫(面部、上肢重于下肢)、皮质感觉障碍;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失读、失写和失认。

2、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主干闭塞出现典型的“三偏征”,即病变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偏盲,优势半球病变伴失语。

主干闭塞易出现脑水肿,引起死亡。

3、大脑前动脉闭塞综合征主要表现有病变对侧中枢性面、舌瘫;下肢重于上肢的偏瘫;对侧足、小腿运动和感觉障碍;排尿障碍;可有强握、吸吮反射、精神障碍。

4、大脑后动脉闭塞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对侧同向偏盲及丘脑综合征(对侧偏身感觉减退及异常、共济失调、不自主运动、手足徐动和震颤)。

优势半球受累,有失读、失写、失用及失认。

5、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主干闭塞引起广泛的桥脑梗死。

可突发眩晕、呕吐、共济失调。

并迅速出现昏迷、面瘫、四肢瘫痪、去脑强直、眼球固定、瞳孔缩小、高热。

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6、小脑后下动脉或椎动脉闭塞综合征表现为脑于或小脑水平的各种综合征。

①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syndrome)是最常见类型。

表现为突发头晕、呕吐、眼震;同侧面部痛、温觉丧失,吞咽困难,共济失调,Homer征;对侧驱干痛温觉丧失;②中脑腹侧综合征(Weber综合征)表现为病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偏瘫;③桥脑腹外侧综合征(Millard—Gubler syndrome)表现为病侧外展神经和面神经麻痹,对侧偏瘫;④闭锁综合征表现为意识清楚,四肢瘫痪,不能说话和吞咽。

7、小脑梗死急性小脑综合征:常有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可有脑干受压及颅高压症状。

8、腔隙综合征常见于豆纹动脉、丘脑穿通动脉及基底动脉深穿支供血范围(基底节和内囊、中脑和丘脑、桥脑)的小梗死。

因发生的部位不同,临床上有二十余种综合征。

较常见的有:①纯运动性轻偏瘫以同侧的面部、肩和腿完全或不完全的瘫痪为主,不伴有其他缺失体征,在脑卒中的任何时间无嗜睡;②纯感觉性卒中以偏侧感觉减退和/或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③感觉运动性卒中出现偏身感觉障碍合并轻偏瘫;④共济失调性偏瘫可有同侧共济失调一脚轻瘫或构音障碍一手笨拙综合征。

(二)临床分型1.依据症状体征演进过程分:1)完全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重较完全,常有完全性瘫痪及昏迷,于数小时内(<6h)达到高峰。

2)进展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48小时内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

3)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发病后神经缺失症状较轻,持续24小时以上,但可于3周内恢复,不留后遗症。

2.依据临床表现及神经影像学分:1)大面积脑梗死:是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完全性卒中。

2)分水岭脑梗死:相邻血管供血区分界处或分水岭区(边缘带)缺血。

多为血流动力学障碍所致,典型者发生于颈内动脉严重狭窄伴低血压时,可分为:①皮质前型;②皮质后型;③皮质下型。

3)出血性脑梗死:多为大面积脑梗死区内动脉坏死后血液漏出或继发出血。

4)多发性脑梗死:两个或以上不同的供血系统区脑梗死,为多次复发所致。

(三)、临床分期①急性期发病4周以内;②恢复期发病半年以内;③后遗症期发病半年以上。

三、实验室检查1.血液化验及心电图血液化验包括血常规、血流变、凝血四项、肾功、血清离子、血糖及血脂等。

这些检查有利于发现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2.头颅CT 对于急性卒中患者,头颅CT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就诊患者首先选择作头颅CT,它对于发病早期脑梗死与脑出血的识别很重要。

急性脑梗死通常在起病24~48小时后可见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的低密度病变区,并能发现周围水肿区,以及有无合并出血和脑疝。

在3~5天内可见缺血性脑水肿高峰期,2-3周后完全消退。

临床疑诊大片脑梗死,可复查CT。

腔隙性梗死特征常显示基底节区、丘脑或桥脑区卵圆形低密度病灶,边界清楚,直径10-15mm。

CT仅显示直接梗死灶,不能显示闭塞或狭窄的血管。

对直径<5mm或脑干与小脑梗死,往往难以显示。

3.头颅MRI 脑梗死发病数小时后,即可显示T1低信号,T2高信号的病变区域。

与CT相比,MRI可以发现脑干、小脑梗死及小灶梗死。

功能性MRI,如弥散加权成像(DWI)可发现超早期病灶(超早期,急性期病灶呈高信号)。

功能性MRI 对超早期溶栓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但MRI诊断急性脑出血不如CT灵敏,需应用梯度回波技术(GRE)和平面回波敏感加权技术观察急性脑实质出血。

4.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血管造影(CTA)和磁共振动脉成像(MRA)可以显示脑部大动脉的狭窄、闭塞和其他血管病变,如血管炎、纤维肌性发育不良、颈动脉或椎动脉壁分离及moyamoya病等。

MRA对于小血管显影不清。

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TCD) 对评估颅内外血管狭窄、闭塞、血管痉挛或者侧支循环建立的程度有帮助。

应用于溶栓治疗监测,对预后判断有参考意义。

6.SPECT和PET 能在发病后数分钟显示脑梗死的部位和局部脑血流的变化。

通过对脑血流量(CBF)的测定,可以识别缺血性半暗带,指导溶栓治疗,并判定预后。

7.脑脊液(CSF)检查通常应在CT或MRI检查后才考虑是否进行腰椎穿刺。

有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应慎做腰椎穿刺。

CSF一般正常,当有出血性脑梗死时,CSF 中可见红细胞。

在大面积脑梗死时,CSF压力可升高,细胞数和蛋白可增加。

四、诊断要点①可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等病史。

②常有T1A中风病史。

③突然起病(脑栓塞几秒或几分钟,脑血栓几小时),出现局限性神经缺失症状,并持续24小时以上。

神经症状和体征可用某一血管综合征解释。

(脑栓塞多为完全性卒中)。

意识常清楚或轻度障碍,多无脑膜刺激征。

④脑部CT、MRI检查可显示梗死部位和范围,并可排除脑出血、瘤卒中和炎症性疾病。

腔隙性梗死诊断需依椐CT或MRI检查。

进一步要明确脑梗死的病因,对患者必须进行全面的心脏血管检查。

年龄大、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症状和体征者,可考虑脑血栓。

有栓子来源时,多考虑脑栓塞、腔隙综合征患者常有高血压史。

五、鉴别诊断脑梗死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栓塞鉴别。

2.硬膜下血肿或硬膜外血肿多有头部外伤史,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急性脑部受压的症状,如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等颅高压症状,瞳孔改变及偏瘫等。

某些硬膜下血肿,外伤史不明确,发病较慢,老年人头痛不重,应注意鉴别。

头部CT检查在颅骨内板的下方,可发现局限性梭形或新月形高密度区,骨窗可见颅骨骨折线、脑挫裂伤等。

3.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肿瘤或脑脓肿等也可急性发作,引起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类似于脑梗死。

脑脓肿可有身体其他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的病史。

头部CT及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六、中医辨证治疗按我科自拟的脑梗死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辨证论治。

其方以苗药组成。

1、风痰瘀阻型主症:伴或不伴神昏,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

次症: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方药:通窍化栓汤加减:本型加制老蛇包谷、天麻用法用量:将药放入500ml水中,煎为300ml,每次100ml口服,每日三次。

2、痰热瘀阻型主症:伴或不伴神昏,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

次症:伴或不伴神昏,头痛目眩,口干,咯痰或痰多,腹胀便干便秘,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治法:清热化痰,活血通络方药:通窍化栓汤加减:本型加制老蛇包谷、爪子金用法用量:将药放入500ml水中,煎为300ml,每次100ml口服,每日三次。

3、痰湿痹阻型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

次症:伴或不伴神昏,二便自遗,周身湿冷,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缓滑。

治法:利湿化痰,活血通络方药:通窍化栓汤加减:本型加制老蛇包谷、水菖蒲用法用量:将药放入500ml水中,煎为300ml,每次100ml口服,每日三次。

4、气虚血阻型主症:伴或不伴神昏,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

次症:面色白光白,气短乏力,自汗出,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或有齿痕,脉沉细。

治法:健脾益气,活血通络方药:通窍化栓汤加减:本型加土人参、南布正用法用量:将药放入500ml水中,煎为300ml,每次100ml口服,每日三次。

5、阴虚血阻型主症:伴或不伴神昏,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

次症:头晕目眩,口干咽燥,两目干涩,目赤畏光,面色紫暗,舌紫少津,脉细涩治法:清热养阴,活血通络方药:通窍化栓汤加减:本型加竹根七、多儿母用法用量:将药放入500ml水中,煎为300ml,每次100ml口服,每日三次。

七、西医治疗方案原则目前还没有针对脑血栓形成的所有病人都能采纳的统一的、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只能实行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和病期,选用某种或某些治疗的个体化原则。

(一)急性期治疗1、一般处理密切观察及维持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酌情吸氧;呕吐者,暂禁食,若48小时后仍不能进食,行鼻饲饮食,保持大、小便通畅;积极预防及处理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有发热应及时降温处理,必要时给予降血糖等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