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与变化趋势分析

合集下载

分析对比“五普”与“六普”人口资料看中国人口变化

分析对比“五普”与“六普”人口资料看中国人口变化

分析对比“五普”与“六普”人口资料看中国人口变化人口的状况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反映,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取得了关于我国人口总量、结构、素质、分布、迁移等大量的基础数据,揭示出我国人口的基本状况和十年来的发展变化,是一笔极为宝贵的信息财富,对制定“十二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下面是本人对中国人口变化的简单分析:一、人口的数量变化1,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 370 536 875 人。

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 339 724 852 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 097 600 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 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 162 123 人。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6亿(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90万(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而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之间,我国人口净增长1.3亿,年均增长是1.07%,也就是10.7‰。

两个十年相比,后一个十年比前一个十年人口净增长减少了约5600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从1.07%下降到0.57%,下降了0.5个百分点。

这表明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执行,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的控制。

从而有效缓解了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为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创造了好的条件,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好的基础。

同时,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量普查数据也表明我国认真履行《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承诺,为实现全人类自身发展的可持续作出了中国人应有的贡献。

2,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 517 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 244 608 395 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 10 人,比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 44 人减少0. 34 人。

民族调查情况汇报

民族调查情况汇报

民族调查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的民族调查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生活状况和发展情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民族调查工作。

以下是我国民族调查情况的汇报:首先,我们对各民族的人口数量、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通过对各地区的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分析,我们了解到我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情况较为均衡,各民族在不同地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分布。

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较少,需要加强对其生活和发展状况的关注和支持。

其次,我们对各民族的经济状况进行了调查。

通过对各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走访和调查,我们了解到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其经济发展,改善民众生活水平。

此外,我们还对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保护情况进行了调查。

通过对各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进行深入了解,我们发现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需要加强对其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

我们将通过开展相关活动和项目,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

最后,我们还对各民族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情况进行了调查。

通过对各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和医疗资源进行实地考察,我们发现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相对匮乏,需要加大对其公共服务的支持和投入。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确保各民族群众能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综上所述,我国民族调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我国各民族的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与解读

中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与解读

中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与解读中国人口普查是国家定期进行的一项重要统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国人口基本情况。

通过对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与解读,可以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参考,对于政府制定人口发展规划、社会政策调整以及资源分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相关知识对其进行解读。

一、人口总量与增长趋势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XX年,中国人口总量为14亿人。

与上一次人口普查相比,中国人口总量增长了X%。

人口总量的增长有助于维持国家的劳动力供应,并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然而,过快的人口增长也会对资源环境带来压力,因此,对于人口增长趋势的合理掌握和引导尤为重要。

二、人口结构与性别比例人口结构指的是人口按年龄、性别、职业等划分的比例分布。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中国人口呈现老龄化趋势,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较上一次人口普查时有所上升。

相对而言,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有所下降。

这一人口结构的改变对于养老保险、医疗服务、劳动力市场等方面都带来了挑战。

此外,人口普查数据还显示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比例为X比X,整体上性别比例基本平衡。

三、城乡人口变化与流动人口普查数据还反映了中国城乡人口变化与流动的信息。

根据数据显示,城市人口比例较上一次人口普查时有所增加,表明城市化发展进程持续推进。

与此同时,农村地区人口相对减少。

城乡人口变动不仅需要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也需要关注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的创业就业机会。

四、人口教育水平与就业状况人口普查数据还表现了中国人口的教育水平与就业状况。

数据显示,中国的受教育人口比例持续提高,在大中城市地区的教育水平普遍较高。

然而,教育资源在城乡地区、不同地区之间的分布仍然不平衡,需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同时,人口普查数据还提供了关于就业状况的信息,包括就业行业分布、收入状况等。

这些数据为制定就业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五、少数民族人口与区域差异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人口普查数据还可以提供不同民族人口的数量和分布。

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状况研究

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状况研究

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状况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这一群体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和社会融合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现状、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文首先从宏观角度分析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总体规模、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通过对比不同民族、地区和行业的流动人口数据,揭示其流动的规律性和差异性。

接着,本文从微观层面探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包括其教育水平、就业状况、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方面,以揭示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还将关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面临的社会问题和挑战,如文化适应、社会融入、权益保障等,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本文将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旨在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良性发展,实现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总体而言,本文将从多角度、多层次对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状况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定义与分类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除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成员,因工作、学习、生活等原因,从其户籍所在地迁移至其他地区的人口。

这一概念包含两个核心要素:一是民族属性,即非汉族二是流动状态,即跨越了原有的居住地进行迁移。

(1)工作性流动:指因就业、创业等原因而产生的流动。

这类流动人口的主体是劳动力人口,他们通常在流入地寻找工作机会,以改善生活条件。

(2)学习性流动:指因接受教育、培训等原因而产生的流动。

这类流动人口主要是学生,他们为了获取更好的教育资源而流动。

(3)生活性流动:指因家庭团聚、养老、就医等原因而产生的流动。

这类流动人口的流动目的更多是出于个人或家庭生活的需要。

(1)省际流动:指少数民族人口从一个省份迁移到另一个省份。

这种流动通常涉及较大的地理范围,流动人口的适应和融入问题较为突出。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问题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问题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问题研究【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在中国的人口总数中占比较大。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少数民族人口问题,探讨了少数民族人口的总体情况、人口结构特点、人口增长趋势、人口政策与影响,以及人口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通过对相关数据和文献的分析,提出了一些人口政策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研究表明,少数民族人口在中国的人口结构中呈现出一些特殊的特点,其人口增长趋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关人口政策对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也对社会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和关注中国少数民族人口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人口问题,人口总体情况,人口结构特点,人口增长趋势,人口政策,社会经济影响,人口政策建议,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成果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中国少数民族人口问题备受关注,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少数民族人口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越来越多。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据绝大多数,而其他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相对较少。

这些少数民族在人口数量上虽然较少,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代表着中国丰富多元的文化和传统。

研究少数民族人口问题的背景,首先在于了解他们的人口总体情况和结构特点,包括人口数量、分布情况、人口构成等。

研究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趋势,探讨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要深入分析少数民族人口政策对其人口发展的影响,以及人口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少数民族人口问题,可以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对中国少数民族人口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为实现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研究意义少数民族人口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少数民族人口问题关乎国家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结构和政策都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统一和和谐。

人口发展现状与特点及发展趋势

人口发展现状与特点及发展趋势

人口发展现状与特点及发展趋势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人口的20%、亚洲人口的33%。

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人口问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中国人口的发展同中国社会的发展一样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在这个大环境的影响下,左权县的人口发展在历史上也存在着极大的不稳定性,左权县人口以汉族为主,有回、苗、壮、布依、朝鲜、满、羌等7个少数民族。

一、左权县人口发展现状与特点(一)人口现状1、人口数量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10 年 11 月 1 日零时左权县常住人口为 161314 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 年 11 月 1 日零时的 156203 人相比,共增加 5111 人,增长 3.27 %,年平均增长率为 0.32%。

人口总量保持平稳增长趋势。

其中人口分布情况为:(1)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 48307 户,家庭户人口为146872 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3.04 人,比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3.36 人减少了 0.32 人,家庭户规模逐步缩小。

(2)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 86727人,占 53.76%;女性人口为 74587 人, 46.24%。

占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3.86 上升为116.28。

(3)常住人口中,0-14 岁人口为 27243 人,占 16.89%;15-64 岁人口为 122635 人,占 76.02%;65 岁及以上人口为11436 人,占 7.09%。

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 岁人口的比重下降 5.94 个百分点,15-64 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49 个百分点,(4)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8383 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 18886 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 76778 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 40461 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变动与人口迁移形势

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变动与人口迁移形势

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变动与人口迁移形势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变动与人口迁移形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张善余 曾明星本文基于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近年中国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特点和变动趋势: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人口分布重心继续向西移动;大多数少数民族都高度集中于传统区域内,但集中程度已趋于减小;农业人口占绝对优势,城镇化水平很低;人口迁移流动率较低,人口分布相对凝固化。

关键词:少数民族 人口分布 人口迁移作者张善余,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曾明星,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地址:上海市,邮编200062。

中国各民族人口的地理分布是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

到清代和民国时期,其基本面貌已大致稳定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十余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少数民族的人口再分布渐趋活跃,再加上受人口自然变动及民族成份恢复和更改等多方面影响,人口分布状况与过去相比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其基本格局和特点则一直保持下来。

一、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近年来人口分布重心继续向西移动长期以来,中国民族人口分布最基本的格局是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汉族主要分布在中原和沿海,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边疆。

据统计,在全国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上,民族自治地方仅占9%;而在22,800公里的陆地国界线上,民族自治地方却占了85%。

考虑到大部分民族自治地方都有汉族居住(平均人口比重为55.4%),则上述特点表现得更为典型。

表1提供了中国民族人口分布重心的数据(其计算方法是用各省区民族人口数与本省区人口重心的经纬度的乘积除以全国民族人口总数)。

从中可见,汉族人口分布重心相当稳定,仅有小幅度的向南趋势。

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重心比汉族经度偏西了7o 8o,纬度偏南了大约1o,直线距离相差了700多公里。

在20世纪70 80年代,由于受民族成份恢复和更改的影响,少数民族人口分布重心向东移动了大约1o。

内蒙古人口形势分析及建议

内蒙古人口形势分析及建议

内蒙古人口形势分析及建议内蒙古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省份,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使其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内蒙古的人口形势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并更好地促进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必要对内蒙古的人口形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内蒙古人口概况截至2020年底,内蒙古的常住人口总量为2505.44万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其中蒙古族是主要的少数民族。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内蒙古的人口呈现出以下特点:1. 总体增长缓慢:与其他省份相比,内蒙古的人口增长速度较慢,人口总量增长主要依赖于自然增长,而不是外来人口的流入。

这也意味着内蒙古的人口结构相对稳定,但同时也面临着老龄化的趋势。

2. 地域分布不均:内蒙古是一个地域辽阔的省份,但人口分布不均,大部分人口聚集在呼和浩特、包头等少数城市,而草原和边远地区的人口密度较低。

3. 少数民族比例较高:内蒙古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较高,在人口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密度较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二、内蒙古人口形势分析1. 人口老龄化问题:随着生育水平的降低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内蒙古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将对社会养老保障、医疗卫生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 少数民族人口保护和发展:内蒙古的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较高,如何保护和发展好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成为内蒙古人口发展的一大挑战。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

3. 城乡发展不平衡:内蒙古的城乡差距明显,城市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水平高,而农村地区人口密度低,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

这种不平衡的发展状况对内蒙古的整体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1. 加强人口政策研究:针对内蒙古的人口形势,有必要加强人口政策研究和规划,制定出符合内蒙古实际情况的人口政策,以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和结构调整。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特征现状调查与分析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特征现状调查与分析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特征现状调查与分析*左昕林李月朱宇柯文前【摘要】根据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法和空间分析法,对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流动特点、就业与社会保障、城镇化以及再流动意愿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学特征表现为性别比高,受教育水平低,户口性质以农业为主,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特征表现为流动时间开始晚、发展后劲足,流动形式家庭化,流动空间高重合,流动范围以跨省为主,流动原因以务工经商为主;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特征表现为就业同质性强,收入水平低,劳动权益保障缺乏,就业社会保障覆盖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镇化安居和再流动意愿特征表现为安居意愿待提升,再流动意愿低。

【关键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特征;现状【作者】左昕,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林李月,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地理科学学院副研究员;朱宇,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地理科学学院研究员;柯文前,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地理科学学院副研究员。

福建福州,350007【中图分类号】C924.2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19)01-0090-010一、问题的提出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传统的分布区域。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动迁移规模日益扩大,传统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正逐渐发生改变。

[1]根据段成荣等人的研究,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规模分别为706.8万、978.4万和1522.9万,规模和增速都在迅速提升。

[2]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截止到2016年,中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规模已超过3000万。

[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其中,加大力度支持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上海市常住少数民族人口分析

上海市常住少数民族人口分析

上海市常住少数民族人口分析2篇上海市常住少数民族人口分析(一)近年来,上海市常住少数民族人口呈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

本文将从人口数量、分布情况和社会融合等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首先,就人口数量来看,上海市常住少数民族人口逐年增加。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从2010年至今,上海市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持续增长,这与上海市持续吸引外来人口、推动经济发展的态势相吻合。

少数民族人口的增加既是上海市多元文化的体现,也是城市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反映。

其次,就分布情况而言,上海市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区和远郊区县。

由于上海市的景观、福利和经济环境等因素,较多的少数民族选择居住在城区,尤其是浦东新区、徐汇区和长宁区等地。

而一些拥有大型工业园区和产业聚集区的远郊区县,也会吸引一些少数民族移居到此工作和生活。

这种分布情况反映了上海市的区域发展差异以及就业机会的分布不均。

最后,就社会融合而言,上海市常住少数民族人口在经济、教育和文化领域取得了积极的成绩。

随着政府对少数民族权益的保护和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上海市的少数民族人口在就业、教育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得到了更多的机会和权益保障。

这些积极变化使得少数民族人口更好地融入社会,促进了社会的多元发展和进步。

综上所述,上海市常住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与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需求密切相关。

他们在人口数量、分布情况和社会融合等方面都呈现出积极的态势,为上海市的多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上海市常住少数民族人口分析(二)上海市常住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就业状况、教育水平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首先,就就业状况来看,上海市常住少数民族人口在就业方面普遍面临一定的困境。

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存在,少数民族人口在求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

此外,一些少数民族人口可能由于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的限制,只能从事一些低收入的劳动力工作。

这导致了一部分少数民族人口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相对较弱。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情况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情况

少数民族人口向城市流动有关情况一、我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现状(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类型。

我县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依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第一、根据其流向可分为流向城市者与流向农村者,以及流向国外者与流向国内其他省区市者。

第二,根据其流动的动因可分为劳务型、经营服务型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最主要的目的是寻找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改善自身生活,他们以务工、经商等多种形式出现在城市中。

(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情形。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除了依托民族身份与民族文化实现在民族特色经营行业集中就业外,还有一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民族特色缺乏的大众行业从事某些文化。

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及分析我县少数民族总人口数为9300,占全的人口总数的3%,由于老龄化,少数民族总人口数总趋势呈现下降趋势。

由于移民问题,农村少数民族人口数呈现下降趋势,县城少数民族人口数呈现上升趋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来到陌生的城市后,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专业技能,以及语言、文化迥异等因素的影响,其在适应城市社会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碰到很多问题。

具体来说,我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工作、生活期间所遭遇到的相关问题是就业困难问题。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目前的就业形式主要有务工和经商两种类型。

加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自身具有的民族性和在宗教生活方面的特殊需求,使得其就业面更窄,就业机会更少。

所以,从总体上来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比较艰难。

三、对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思路建议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具有特殊性,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的管理和服务必须兼顾民族和宗教因素,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城市民族工作部门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

提高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

当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已成为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对象,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也成为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分析:来自“六普”数据的初步分析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分析:来自“六普”数据的初步分析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分析:来自“六普”数据的初步分析王朋岗【摘要】本文运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并结合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及部分研究成果,利用纵向和横向比较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和100万人口以上各民族人口的增长、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受教育程度、婚姻以及就业的行业职业分布的变化情况.【期刊名称】《广西民族研究》【年(卷),期】2013(000)001【总页数】10页(P144-153)【关键词】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分析;六普【作者】王朋岗【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新疆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新疆石河子,832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社会科学· 144 .J“西民族研究 2013 年第 1 期(总第 111 期)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分析“ 六普”数据的初步分析王朋岗【摘要】本文运用 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并结合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抖和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及部分研究成果,利用纵向和横向比较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多‘ 敷民族人口和 100 万人口以上各民族人口的增长、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受教育程度、婚姻以及熏£业的行业职业分希的芰亿情况,,【关键词】少敷民族;人口发展;分析;六普【作者】王朋岗,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博士生,石河子大学绿洲发展研究中心、石河子大学政 I 去学院新疆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讲师新疆石河子. 832003【中图分类号】C9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3) 01-0144-010 TheAnalysisofDevelopmentofEthnicPopulation -Preliminary Study Based on theDatafromtheSixthCensus WangPenggang Abstract: Basetl onthe data of the Sixth,Fifth andF'ourth Censusin 2010.2000and1990.thi- pa- peranalysesandstudies the totalethnicpopulationandevr0'minoritythat their populationmorPthanI mil-lionwhichsituation of populationincreasing,structureof sc'x&age,educ-ational level.distribuLionuf oc'c'u-pationandmarriageaccordingtotransverseandverlic-alcomparison. KeyWords:minority;developmentof population;analysis;SixtliCensus 1950 年以来我国的少数民族人口政策经历了 50-70 年代的推行人口兴旺政策阶段、 1971- 1981年的酝酿和准备计划生育阶段以及 1982 年至今的实行适当放宽的计划生育政策阶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喂政策的送,.步实施,以及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少数民族的人口状况发生了 n 大变化 1990 年第【Jq次全闲人口普查后,中国民族人 [J 学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张天路教授利用 1990 年第四次人【 1 普查数据资料,得出了 22 项少数民族人口指标赶tj和超过了汉族,并发出 r再也不能笼统地说少数民族落后了” (人民日报, 1994 年 8 月 26 几)的“ 公正” 评论,并公开向世界寅布:中同少数民族正在谱写人类历史的新篇章,正在塑造文明、进步的新形象·骐金碘Il:Iq 家{f科孽金黍点项 Ij新疆人Il 发腱‘ jK 治久篮” (10ARKOOI) ;I'4 寡¨f}强分一般碹{j “ 轷辑‘ 、::j!j 济协渊发肢研究” (IICRK004) .144. J六普”摘要】本文运用 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并结合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抖和1990‘敷民族人口和 100万人口以上各民族人口的增长、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受教育程度、婚姻以及熏£业的行业职业分希的芰亿情况,,关键词】少敷民族;人口发展;分析;六普作者】王朋岗,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博士生,石河子大学绿洲发展研究中心、石河子大学政 I 去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13) 01 - 0144 010 The Analysis ofDevelopmentofEthnicPopulation theDatafromtheSixthCensus WangPenggang Basetl onthe data of the Sixth,Fifth andF'ourth Censusin 2010.2000and1990.thi- pa- peranalysesandstudies the totalethnicpopulationandevr0'minoritythat their populationmorPthanI mil- lionwhichsituation of populationincreasing,structureof sc'x&age,educ-ational level.distribuLionuf oc'c'u- pationandmarriageaccordingtotransverseandverlic-alcomparison. Key Words: minority;developmentof population;analysis;SixtliCensus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喂政策的送,步实施,以及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少数民族的人口状况发生了 n 大变化 1990 年(人民日报, 1994 年 8 月 26 几)的公正评论,并公开向世界寅布:中同少数(10ARKOOI);I'4寡¨f}强分一般碹 {j轷辑、::j!j济协渊发肢研究( IICRK004)民族经济研究· 145 .“ 六普” 数据反映出我国人口正呈现若干重要变化:一是人口增长率继续快速下降, H 趋于零增长:是人【 J 年龄结构已经步人快速老龄化期,但 Fj前出生性别比仍居高不下三是人口文化素 f蠡住迅速提高,文肖率已明显下降:四是流动人口大幅度增加,已经接近全国人【 I的“分之一,人【】流人的热点地【《主要在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进入新世纪,我国实施丫西部大开发战略、兴边富民行动、对门支援、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一系列涉及少数民族人口的经济社会发展支持政策,少数民族人【 -1的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快,人ffJ 家庭婚育观念进一步转变。

我国民族总的分布趋势

我国民族总的分布趋势

我国民族总的分布趋势我国民族总的分布趋势是多样性和融合性并存的特点。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民族分布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发展,呈现出一种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结合的格局。

首先,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到总人口的92%以上。

汉族是我国主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

除了汉族之外,其他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各个省份的不同地区。

例如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等地;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等等。

这种区域性的分布反映了各个民族在历史上的迁徙和定居的过程。

其次,我国民族总的分布趋势是逐渐趋向多样性和融合性。

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交通便利和人口流动的增加,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日益加强。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各个民族的人口都有相应的增加,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和交流也更加频繁。

此外,政府也加强了民族团结和多元文化的宣传,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在各个城市,人们可以看到不同民族的人民在一起生活、学习和工作,形成了一种多元共生的局面。

再次,我国的民族分布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由于各个民族的不平衡发展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一些少数民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相对较为落后。

例如,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也相对不足,存在一定的发展差距。

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存在着民族文化的衰退和消失的现象。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外部文化的影响,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逐渐失传,这对于我国的多元文化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发展各个民族的文化,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加大了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其次,政府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和文化保护,推动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和传统习俗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政府也加大了对民族宗教的保护和支持力度,鼓励各个民族信仰宗教、传承民族文化。

由普查数据分析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变动情况

由普查数据分析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变动情况

由普查数据分析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变动情况作者:王明来源:《山西农经》 2017年第21期1 少数民族总和生育率变动分析由于粗出生率及一般生育率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人口年龄结构和育龄妇女年龄结构的影响,并不能真实反映生育水平的差异,不适合在各民族之间进行相互比较,因此,本文采用总和生育率作为衡量生育水平的指标。

其计算公式如下:TFR=5■f(i)其中,f(i)为i个年龄组的妇女生育率。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2010年全国人口总和生育率为1.18,汉族为1.15,少数民族人口总和生育率为1.40,比全国人口总和生育率要高0.22‰,比汉族人口总和生育率高0.25。

同时,与2000年相对比,2010年全国人口、少数民族人口、汉族人口各自指标均有所下降,降幅分别为0.04,0.29和0.03。

由此可以看出,少数民族降幅要远远高于汉族的降幅。

2010年18个百万以上人口少数民族总和生育率汇总如下,从高到低分为布依族、维吾尔族、侗族、哈萨克族、苗族、彝族、哈尼族、壮族、瑶族、土家族、回族、傣族、藏族、白族、蒙古族、满族和朝鲜族。

其中总和生育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15个民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仅有3个民族,分别为蒙古族(1.09),满族(0.92),朝鲜族(0.62)。

从2000年到2010年间,全国总和生育率由1.22降低到了1.18,降低了0.04‰。

18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少数民族中,除壮族、瑶族、哈萨克族略有上升外,上升幅度分别为0.18,0.13,0.19,其他民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2 少数民族出生人口变化人口生育统计分析包括两个基本方面:生育水平的计量分析和生育模式的描述分析。

一定时期内人口生育水平的高低,是通过一系列的生育指标来描述的。

而出生人口是人口统计中最基本也是最必要的一种人口指标,因此分析其变化情况便显得尤为重要。

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总出生人口有所下降,下降了7365人。

其中,除维吾尔族、壮族、瑶族、土家族、哈萨克族和彝族这6个民族出生人口数有所上升外,其余12个民族的出生人口数都有所下降,依下降幅度较大的前三位分别为彝族、布依族、苗族,下降人数分别为15586人、13506人及13319人。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形势分析

Northwestpopulation西北人口表1少数民族人口的平均增长(1990-2000)单位:(万人)资料来源:根据1990年、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计算。

民族人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正确认识和把握各民族的人口形势,对于制定各民族发展规划,切实做好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从人口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阐述了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态势及其对策。

一、人口高速增长已经得到控制20世纪80年代,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一度出现了高速增加,从1982年的6643万人增加到1990年的9057万人,年均增长率达到3.89%,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从6.62%提高到8.01%。

少数民族人口如此迅速的增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甚至有人预测,到21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将达到11亿①。

根据“五普”资料,全国(大陆)汉族人口由1990年的103919万人增加至11373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增至10449万人②。

从上面的数字可以看出,这10年来,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5.37%,年均增长率为1.30%。

与1982-1990年的年均增长率3.89%相比,已有大幅度下降。

1990-2000年,全国人口增加了9.92%,汉族人口增加了9.45%,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91%和0.87%。

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5.37%,分别比全国和汉族高5.41和5.92个百分点。

由于少数民族人口增速高于汉族,所以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由8.01%提高到8.40%。

在实行计划生育以前,我国人口年增长率基本上保持在2%以上。

从1974年开展计划生育后,年人口增加率下降到2%以下,到1990年下降到1.4%以下,1998年又下降到1%以下。

从人口增长率来看,汉族人口已进入了低增长时期。

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率也已达到全国90年代初的水平,说明它也正向低增长方向转变。

若分民族观察,各民族的人口增长率差别很大。

分析对比“五普”与“六普”人口资料看中国人口变化

分析对比“五普”与“六普”人口资料看中国人口变化

分析对比“五普”与“六普”人口资料看中国人口变化分析对比“五普”与“六普”人口资料看中国人口变化人口的状况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反映,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取得了关于我国人口总量、结构、素质、分布、迁移等大量的基础数据,揭示出我国人口的基本状况和十年来的发展变化,是一笔极为宝贵的信息财富,对制定“十二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下面是本人对中国人口变化的简单分析:一、人口的数量变化1,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 370 536 875 人。

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 339 724 852 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 097 600 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 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 162 123 人。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6亿(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90万(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而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之间,我国人口净增长1.3亿,年均增长是1.07%,也就是10.7‰。

两个十年相比,后一个十年比前一个十年人口净增长减少了约5600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从1.07%下降到0.57%,下降了0.5个百分点。

这表明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执行,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的控制。

从而有效缓解了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为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创造了好的条件,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好的基础。

同时,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量普查数据也表明我国认真履行《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承诺,为实现全人类自身发展的可持续作出了中国人应有的贡献。

2,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 517 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 244 608 395 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 10 人,比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 人减少0.34 人。

影响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

影响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

影响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

汉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占总人口的92%以上。

而其他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较少,并且分布不均。

这种人口分布不均对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以下是影响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的一些原因的分析:1.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分布的区域往往是我国历史上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例如西部地区。

在过去的历史演变中,这些地区由于各种地理、政治、经济的原因,导致了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滞后的状况。

这就使得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在经济发展上相对劣势。

2.教育资源不足:人口较少的民族所在的地区基础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学校数量不足、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限制了少数民族的教育水平提升,从而制约了他们的人力资本积累和职业发展。

这对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3.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区域差异,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经济相对弱势的地区,这也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机会。

由于地理位置、交通不便、市场较小等因素,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受到了阻碍,缺乏较大规模的市场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4.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少数民族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经济发展。

一方面,一些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中存在着对经济活动的限制和禁忌,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一些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也是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可以通过文化旅游、手工艺制造等领域进行开发,推动经济发展。

5.政策偏向: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给予了较少的关注和支持,更多的资源和政策倾向于人口较多的汉族地区。

少数民族往往面临着政策倾斜、资源短缺、就业机会不足等问题,这制约了他们的经济发展。

人口较少的民族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推动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和政策倾斜,促进区域的均衡发展;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挖掘其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等方式来改善少数民族的经济状况,实现共同繁荣。

20212000年-2010年我国五大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差异分析范文3

20212000年-2010年我国五大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差异分析范文3

20212000年-2010年我国五大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差异分析范文 一、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国,有约13.4亿人,占世界人口约1/5,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加强民族融合是中国政府既定的发展目标。

然而,中国是一个内部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在城乡与区域之间存在的方方面面的差异。

长期以来,中国民族人口分布形成了一个最基本的地理格局:汉族主要在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在西部地区;汉族主要在中原和沿海,少数民族则主要在边疆。

在中国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上,民族自治地方仅占9%;而在22 800公里的陆地国界线上,民族自治地方却占了85%。

中国有五个民族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和新疆,这五个自治区分别主要针对于蒙古族、壮族、藏族、回族和维吾尔族,而这五个少数民族也是中国人口相对较多的民族,本文主要是在这五大民族自治区所涵盖的五大少数民族范畴内进行的相关讨论并基于此的延展分析。

实际上,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经济、医疗等相对汉族地区而言较为落后,这带来了少数民族发展相对缓慢的现状。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少数民族的人口增长速度较汉族人口要缓慢,随后增长势头开始加快,加上与汉族相比差异化的生育政策的影响,少数民族人口增长颇为明显,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和流动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动。

在社会经济方面,人口的教育、就业、健康等彼此息息相关,学者研究发现,不同民族的受教育水平、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城镇化水平有很大的关联,少数民族人口总体上相对较低的教育水平使得他们外出务工时的收入也相对较低。

中国政府长久以来一直重视少数民族的发展,尤其是在整体对于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都有渐增投入的背景下,对少数民族人口一直采取不同的扶持政策。

比如,在高考时对少数民族考生实行加分照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族、 普米族 、 阿昌族 、 怒族 、 基诺族 、 德昂族 、 独龙族 以新疆为 首位分布地 的少数 民族次
克族和塔塔尔族 贵州 分也在贵州 广西 门巴族 、 路巴族 族
, 内蒙古 蒙古族 、达斡尔 族 、鄂温 克族 , 吉林 朝鲜族
, 青海 土族 、 撒拉族
高山族 , 宁夏 回族
少数民族的人 口自然变动
个 。百 万 人 口以 上 的
年增 幅 最快 的是 土 家族 ,
年 就增 加 了近 巧 倍 主 要原 因是 在
年 代认 定 民族 成 份 的 归本 还 原 工作 中 , 大批 已改 填汉 族 的土 家 族 又 改 回原 来
的民族 成 份所致 , 当然 也有 汉族 趁机 更 改 自己 民族成 份 的现 象 。 增 长 较快 的 民族 还 有满 族 、 瑶族 、 蒙 古族 、 黎族 、 侗 族 等 , 而增 长 最 慢 的 民族则 是朝 鲜 族 , 朝鲜 族 文化 素质 高 , 生育 率 低是 增 长慢 的 主要 原 因 , 但 朝 鲜 族 也 是 一 个 跨 界 民族 , 部 分人 口流 向韩 国也是 影 响人 口数 量减 少 的 因素之 一 见表 。
年 卷
个 , 占少数民族的 ,即 满
以东部 东北地区 、 其他地区 为聚居地 的民族有
族 、 朝 鲜族 、 锡伯族 、 鄂伦春族 、 赫哲族 、 土家族 、 舍族和高山族 。
各行政 区中 , 以被誉为 “少数 民族工国 ”的云南为首位分布地的少数民族最 多 , 共
个占
之 ,有 个占
, 即 彝族 、 白族 、 哈尼族 、 傣族 、 傈傈族 、 拉枯族 、 低族 、 纳西族 、 景颇 族 、 布朗
一 、出生率 的民族差异
少数民族人 口出生率较高 , 而且不 同民族之 间的差异也很大 。 据第六次人 口普查统
计 , 我 国少 数 民族人 口出生 率 为 。 , 比全 国总 出生 率 。 , 要高 个 千分 点
也 比汉族的出生率 族数量的 纳西族的 维吾尔族
。 要高出
个千分点 。 。 一 巧 。 之间的民族最多 , 达到 的民族有三个 , 即朝鲜族 。 的民族有 。 、 德 昂族 个 , 即保安族 。 和撒 拉 族 个 , 占整个少数 民 输和 。、 。、 阿 昌族 。 。 输 , 俄罗斯族
始放 缓 。

年 ,少 数 民族 人 口增 幅
。在


, 同上 一次 人 口普 查 相 比 , 少 数 民族 的 人 口增 长 幅度 降
低 了一倍 多 , 这 说 明在 全 国整 体 人 口增 幅 减 少 的情 况 下 , 少 数 民族 的人 口增 长 速 度 也 开
命 人 口· 社 会· 法 制 研 究
, 即 维吾尔族 、 哈萨克族 、 柯 尔克孜族 、 塔吉克族 、 俄罗斯族 、 乌孜别 个 , 即 苗族 、 侗族 、 布依族 、 讫佬 族 、 水族 , 未识 别 民族的绝大部 , 甘肃 东 乡族 、 保 安族 、 裕固 个 , 即 壮族 、 瑶族 、 低佬族 、毛南族 、京族 。 以下依次是 西藏 藏族 、 ,黑 龙江 鄂伦春族 、 赫哲族 , 辽宁 满族 、 锡伯族 , 福建 舍族 、 , 四川 羌族 , 海南 黎族 和湖南 土家族 。
与年 龄 构成 有 一定 关 系 。 老 年人 口 比例 小 , 必 然 导 致 死 亡 率 较 低 。 , 这 次 人 口普查 , 我 国 少数 民族 人 口死亡 率 为
人 口死 亡率 。 低
输 , 比全 国总 人 口死 亡率
个千 分 点 。
。 要低
个 千 分点 , 比汉 族 。而死 亡 率小 。、 撒拉族 。 , 死亡 率 高 于 。 、水 族 。 。
万 , 而 人 口最 少 的 民族 塔 塔 尔 族 才 万 、满 族 万 、回 族
年代 , 我 国只有 一 个 少 数 民族 即 壮 族 人 口过 千 万 , 而 到 万 , 上 的 民族也 从 民族 中 ,从 世纪 年到
年 的 巧 个 , 增加 到 现在 的
究与 民族人 口工作 的 开展 。
【 关键词 】 民族人 口 发展概貌 变动特 点
少数民族人 口的数量变化
我 国少 数 民族 人 口总 量 虽 然 大 , 但 由于 民族 多 达 大 , 人 口最 多 的 民族 是 壮 族 , 人 口近 在 世纪
万 。
个 , 所 以分 民族 来 看 , 相 差 很 千多人 。 年 已有 四个 万 、维 吾 尔 族
. 我 国少 数 民族人 口发 展与变化 趋势分 析
马正 亮①
【 摘 要 】 世纪第一个 年 , 中国各 民族人 口在数量 、 素质 、结构 、 分布 、 受教 育程
度和职业等方面都在 向良性的方向转化 , 为我 国全 面建设 小康社会 , 实现 中华民族的复 兴奠定 了基础 。 文章通过对第六次全 国人 口普查数 据资料 的统计处理 , 展 示 了 世 纪 第一 个 年 我 国 少数 民族人 口变动 的基 本 概 貌 与 变动 特 点 , 以服 务 于 民族 人 口问题 研

` 于
年增 长幅度
全 国总计 蒙古族
,` 一 斗 、
, 一
咤 一 , 一 ﹃

维吾尔族
壮一 彝 一 苗 族
皿 一
,


布依族
朝鲜族 满族
,
侗族


一 勺 , ︸

傣族 黎族
,
资料来 源 全 国第一至第六次人 口普查数据
少数 民族人 口增长幅度的变化
第 六 次人 口普 查 统计 期 间少 数 民族 增长 幅度 为
在少数 民族人 口中出生率在 。 。 出生率小于 。 。 出生率大于 。 、 路 巴族
人 口出生率最高的民族是保安族 , 低 之 间相差 个千 分 点 , 相 差 倍 。
。 , 而最低的民族是朝鲜族
。,最 高与最
二 、死亡率的 民族差异
少数民族人 口死亡率较低 , 但不 同民族 间差异仍 十分显著 。 少数 民族 的死亡率低 ,
① 作者简介 马正亮 , 男 , 中国少数 民族人 口杂志社社 长 , 甘肃省人 民政 府参事 , 中 国人 口学会 少数 民族 人 口专
业委员会副 主任 委员 , 研究员 。
命 人 口· 社 会· 法 制 研 究 ` “年 卷
表 百 万人 口以上少数 民族人 口增长 表
单位 万人

,年 年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