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口结构趋势分析报告
我国人口近十年的变化趋势
我国人口近十年的变化趋势
我国人口近十年的变化趋势如下:
1. 人口总量稳步增长。
近十年我国的人口总量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但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2019年,我国总人口达到14.42亿,较2010年增加了近9000万人。
2. 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
近十年我国城镇化率保持了稳步上升的态势,由2010年的49.7%上升到2019年的60.6%。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城市人口过度集中的问题。
3. 人口结构持续老化。
随着中国不断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显著增长,2019年已达到18.1%,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
4. 出生率持续下降。
近十年我国的出生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在二孩政策全面实施后,出生率下降的速度更快。
2019年,我国的出生率为10.48‰,比2018年下降了0.03个百分点。
5. 城乡人口差距缩小。
我国政府一直在致力于缩小城乡人口差距,近十年来,农村人口持续减少,城市人口比重逐渐上升,城乡人口差距有所缩小。
人口数据分析人口趋势与分布
人口数据分析人口趋势与分布人口数据分析:人口趋势与分布人口数据分析是一种揭示人口趋势和分布的重要手段,能够提供有关人口数量、构成和变化的详细信息。
本文将通过对全球和国内人口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人口趋势和分布的现状及未来预测。
一、全球人口趋势在探讨全球人口趋势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全球人口总量的增长情况。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截至2019年,全球人口达到了77亿。
而据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人口数量有望超过110亿。
这种快速的增长速度对世界各国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除了人口总量增长之外,人口结构也在发生重大变化。
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而发展中国家则面临着年轻人口过剩的挑战。
这两种情况对于社会经济发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国内人口趋势与分布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的人口趋势和分布备受关注。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9年,中国的人口数量约为14亿。
而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中国的总人口数量为14.94亿。
在人口趋势方面,中国也面临着老龄化的问题。
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推动下,中国的老龄人口持续增长,而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势头开始放缓。
这对于中国的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中国的人口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高,而西部和中部地区人口相对较少。
这种不均衡的分布对于中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人口趋势的影响人口趋势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人口的老龄化导致了养老保障、医疗服务等社会福利的巨大压力。
政府和社会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确保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其次,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对劳动力市场造成了影响。
年轻人口过剩或老年人口增多都会导致就业压力的增加。
政府需要通过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等方式来缓解就业压力。
最后,人口分布不均衡也会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
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大对人口相对较少地区的投资力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2019年中国人口总量及人口结构分析,城镇化率和老龄化程度实现“双增长”「图」
2019年中国人口总量及人口结构分析,城镇化率和老龄化程度实现“双增长”「图」一、2019年我国人口概况201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400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7万人。
2011-2019年中国大陆总人口数量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146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死亡人口998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4‰。
2013-2019年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二、人口结构分析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1527万人,女性人口68478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45(以女性为100)。
2013-2019年中国男性和女性人口数量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2011-2019年中国总人口性别比走势图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三、城乡人口数量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城市化经历加速发展阶段。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率持续增长,推动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农村居住人口和农业从业人员将大幅下降。
中国城市化率从1990年的26.44%持续上升到2019年的60.60%,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距离,但远超同期印度水平。
未来几年中国城镇化率将持续增长,城镇化的速度将继续平稳下降,预计到2035年,中国城镇化比例将达到70%以上。
2019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0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5162万人,减少1239万人。
2013-2019年中国城镇和乡村常住人口数量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2011-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走势图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2019年,全国人户分离人口(即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2.80亿人,比上年末减少613万人;其中流动人口2.36亿人,比上年末减少515万人。
临平区人口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流动和迁移日益频繁。
临平区作为杭州市的一个重要城区,近年来人口数量和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临平区人口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报告通过对临平区人口数据的分析,揭示其人口特征、结构变化和发展趋势,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临平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和相关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校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人口特征分析1. 人口总量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底,临平区常住人口为123.6万人,较2010年增长47.5%。
近年来,临平区人口总量呈现稳步增长趋势,这与临平区作为杭州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定位密切相关。
2. 人口密度临平区总面积为637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932人/平方公里。
从人口密度来看,临平区属于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
其中,中心区域人口密度较高,达到3000人/平方公里以上。
3. 人口年龄结构从年龄结构来看,临平区人口以中青年为主。
0-14岁人口占比为17.5%,15-59岁人口占比为62.8%,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9.7%。
中青年人口占比高,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 人口性别结构临平区人口性别结构较为均衡,男性人口占比为49.7%,女性人口占比为50.3%。
性别比例基本接近1:1,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四、人口结构变化分析1. 人口迁移近年来,临平区人口迁移趋势明显。
一方面,区内人口迁移较为活跃,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向中心区域集中;另一方面,区外人口迁入较多,主要来自周边地区和浙江省内其他城市。
2. 城乡人口结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临平区城乡人口结构发生变化。
2010年,临平区城镇人口占比为49.3%,乡村人口占比为50.7%;到2020年,城镇人口占比上升至63.1%,乡村人口占比下降至36.9%。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9
2019年中国城市流动人口数量排名及全国主要城市人口流动情况分析流动人口是指一个地区的非常住人口。
包括寄居人口、暂住人口、旅客登记人口和在途人口。
在建筑和运输部门做临时工的外地民工,进城经商、办企业、就学或从事各种第三产业劳动的外地人口,探亲访友人员,来自外地参加各种会议、展览、购货、旅游的人员,都构成了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的构成、数量受城镇性质、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所制约。
各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城市,革命与历史纪念性城镇,风景名胜旅游区,生产规模较大的名优土特产区,流动人口就多。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的变动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随着《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的发布,国家放宽了对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镇就业生活的限制,促进了农村人口的乡城转移,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加至1990年的2135万人,年均增长约7%。
第二个阶段是1990~2010年,流动人口规模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从1990年的2135万人增加至2010年的22143万人,年均增长约12%。
第三个阶段是2010年以来至今,这段时期相对缓和,2010~2015年的流动人口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年均增长约2%。
从2015年开始,流动人口规模发展出现新的变化。
全国流动人口规模从此前的持续上升转为缓慢下降,2015年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流动人口总量为2.47亿人,比2014年下降了约600万人;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规模比2015年份减少了171万人,2017年继续减少了82万人。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人口从低效率产业向高效率产业、从低工资就业岗位向更高工资就业岗位转移,在微观上增进了抚养家庭的能力,在宏观上促进了社会财富的积累。
从产业配置的角度来看,人口从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转移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有利于释放人口红利。
中国未来人口预测与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未来人口预测与发展趋势分析随着中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口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数据,中国的人口数量将在2030年达到 1.36 亿人,之后逐渐下降。
未来的人口变化将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中国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
当前,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12%左右,预计到 2035 年将达到 22%。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社会的负担将越来越重。
同时,老年人口的增长将带来医疗、教育、养老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除了老龄化问题,城市化也是中国未来人口发展的重大趋势之一。
根据统计,2019年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已达到 60%,预计到 2030 年将达到 70%。
这意味着,中国未来的发展将更加依赖于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对人口分布结构、经济结构、环境、交通等方面都将产生深刻影响。
与老龄化和城市化相伴随的是人口红利的消失。
近年来,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逐渐消失。
人口红利消失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严峻挑战。
伴随着劳动力市场供需的变化,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减弱,中国需要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转型。
此外,女性比例偏低是中国未来人口发展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
目前,中国各地区女性比例普遍偏低,这不仅会对人口性别比例造成影响,还可能引发社会问题。
为改变这一现状,需要采取措施促进男女平等。
综上,中国未来的人口变化将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政府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城市化、人口红利消失等问题,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促进男女平等,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
人口分析报告
人口分析报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数量、结构和分布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分析人口状况,各级政府和研究机构都进行了大量的人口调查和分析。
本文将从人口数量、结构和分布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为读者呈现一份全面的人口分析报告。
一、人口数量据联合国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球总人口已经达到了76.2亿。
其中,中国人口依然是世界第一,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8%。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中国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而2019年末的人口总数为14.5亿,人口密度为151人/平方公里,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指人口在不同年龄、性别、教育水平、职业等方面的分布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末,中国男女性别比例为105.07:100,属于男性人口偏多的国家。
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
截至2019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达到了2.49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7.9%。
预计到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0亿。
三、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不同地区、城乡等方面的分布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国主要的人口集中区域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成渝地区和中原城市群等。
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和南京市等城市,总人口占了中国总人口的6%。
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市和深圳市等城市,总人口占了中国总人口的4%。
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市和天津市等城市,总人口占了中国总人口的5%。
成渝地区包括成都市和重庆市等城市,总人口占了中国总人口的5%。
中原城市群地区包括郑州市和武汉市等城市,总人口占了中国总人口的3.5%。
总之,人口数量、结构和分布等方面都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
因此,各级政府和研究机构应该加强对人口状况的研究和分析,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与影响分析
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与影响分析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其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对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人口数量、年龄构成、性别比例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
一、人口数量中国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世界上最多的,然而近年来,中国的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2019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总人口数量为14.4亿,比上次普查时增加了5.38%,增速较上次普查下降了0.57个百分点。
尽管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但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二、年龄构成中国的年龄构成呈现老龄化趋势。
2019年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为2.568亿,占人口总数的18.1%;15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为9.793亿,占人口总数的68.6%;0至14岁的未成年人口数量为2.039亿,占人口总数的14.3%。
可以看出,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和比例逐年增加,而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和未成年人口数量逐年下降。
这种年龄构成的变化将会对经济产生很大影响。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需要养老保险、医疗保健、生活福利等资源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企业和政府应加强对老年人口的照顾和保障。
同时,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和未成年人口数量的下降,将会影响到企业的用工需求和教育资源的投入。
三、性别比例性别比例也是人口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数据显示,全国男性人口为7.364亿,女性人口为7.047亿,男女性别比例为104.5:100。
可以看出,男性比女性多出很多,这主要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不过,近年来,中国的性别比例呈现逐渐平衡的趋势,这得益于“两孩政策”的实施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未来,性别比例的均衡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这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四、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对社会经济产生广泛的影响。
从人口数量变化来看,随着人口数量逐渐下降和老年人口数量逐渐增加,中国经济社会将迎来一个新的转型期。
2019人口普查数据
2019人口普查数据简介人口普查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进行普遍、全面、连续的登记和统计,以了解人口数量、结构和分布等情况。
人口普查数据对于政府制定公共政策、规划城市和社会发展、研究人口变化趋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2019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及其主要结果和影响。
主要结果人口数量根据2019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数量为X亿人。
这个数字相比于上一次人口普查有所增加,这主要是由于生育率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所致。
人口结构年龄结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9年的人口呈现出明显的年龄结构特点。
年轻人口(15-35岁)占总人口的40%,中年人口(35-60岁)占总人口的30%,老年人口(60岁以上)占总人口的30%。
这一趋势表明人口普查区域的人口正在逐渐老龄化。
性别比例人口普查数据还显示,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比例接近1:1,男性人口占总人口的50%。
人口分布城市和农村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9年的人口分布呈现出城市化的趋势。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40%。
这表明人口普查区域的人口正在逐渐向城市集中。
地理分布人口普查数据还显示,人口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分布存在差异。
东部地区人口相对集中,占总人口的70%,西部地区人口较少,占总人口的30%。
这一分布差异可能与经济发展和资源分配有关。
影响和应用政策制定人口普查数据对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的变化,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如调整生育政策、改善社会福利、优化城市规划等,以适应人口变化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人口普查数据对城市规划也非常重要。
了解城市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可以帮助城市规划师合理规划城市的基础设施、交通网络、居住区和商业中心,以满足不同人口群体的需求,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研究人口普查数据对社会研究有着广泛的应用。
社会科学家可以利用人口普查数据研究人口变化趋势、人口流动、城市发展和社会问题等,为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劳动力力市场的人口趋势分析
中国劳动力力市场的人口趋势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人口趋势分析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
特别是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加快,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也变得越来越显著。
本文将从人口结构、就业趋势、职业需求以及劳动年龄等角度进行分析,探讨中国当前劳动力市场的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人口结构中国的人口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人口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从整体上看,中国的人口呈现出老龄化和劳动力减少的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89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3.5%;而15岁至64岁的人口则为9.97亿,占比71.2%。
这些数字表明,中国人口逐渐向老龄化、劳动力减少的方向发展。
二、就业趋势中国当前就业市场呈现出供需失衡的局面。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许多新兴产业的出现推动了就业市场的变化。
但就业市场的扩大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一方面,受制于经济结构和就业条件等因素,一些人失去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人力资源市场的供应也相应越来越紧张。
这种供需失衡的情况常常让求职者艰难地在职业市场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
三、职业需求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职业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现在,富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互联网、移动通信、新能源汽车、智慧城市等。
另外,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应用,一些新的职业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如人工智能工程师、云计算工程师等。
这种职业需求的变革,不断提醒人们需要勇于改变和适应,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四、劳动年龄中国的人力资源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劳动年龄偏低。
尽管中国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随着培训机会的增加和新的生产工艺的应用,年轻人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据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16岁至59岁人口占比达78.1%,是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群体。
年轻人的就业机会增加,也意味着他们的就业能力不断提升。
亚洲、欧洲与美洲的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分析与对比
亚洲、欧洲与美洲的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分析与对比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结构变化趋势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篇文章将从亚洲、欧洲和美洲三个地区的人口结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对比。
一、亚洲的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分析与对比在亚洲地区,近年来的人口结构变化趋势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老龄化加速随着亚洲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状况逐渐得到改善,预期寿命也大幅度提高。
因此,在亚洲地区,老龄人口比例逐年上升。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亚洲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2.4%,相比于20年前的6.6%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2.家庭结构变化随着亚洲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状况不断改善,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目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独立生活,不同于过去家庭里多为三代同堂或是二代同堂的模式。
因此,亚洲的家庭结构整体趋于小型化。
同时,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二胎政策的开放,亚洲家庭的生育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3.人口增长放缓亚洲国家的人口增长呈现明显的减缓趋势,有部分国家甚至进入了人口负增长的状态,如日本、韩国等。
如日前公布的政府报告数据显示,日本的人口减少数量今年为189594人,是自1947年以来最高的一年。
原因在于出生率和移民率持续下降,加之寿命不断提高,导致人口规模缩小。
二、欧洲的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分析与对比欧洲地区的人口结构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老龄化严重欧洲地区的老龄人口比例一直居高不下,随着时间推移,老龄人口比例持续上升。
特别是欧洲寿命较长的北部和中欧大国,如瑞典、丹麦等。
瑞典老年人口比重已达到21%,其他国家如意大利、德国和法国的老年人口比重分别为22%、20%和19%。
这就意味着,欧洲地区的养老压力巨大。
2.少子化严重与亚洲地区相似,欧洲地区的少子化问题同样十分严重。
欧洲地区的生育率很低,并且呈下降趋势。
德国等一些国家的生育率甚至低于2.0,远低于人口的自然增长水平。
中国城市人口增长趋势分析
中国城市人口增长趋势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城市的人口增长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对中国城市人口增长的趋势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1. 城市人口增长的背景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城市人口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快速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也是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所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进入城市,从而推动了城市人口的增长。
2. 城市人口增长的趋势中国城市人口的增长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2.1 速度快:中国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非常快,每年都有大量农民进入城市。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2019年底,中国城镇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了8.51亿,占总人口的60.6%。
2.2 集中度高:中国的城市人口增长呈现出明显的集中趋势。
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的人口增长较为迅速,特别是那些经济发展好、就业机会多的城市。
例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城市的人口规模一直居高不下。
2.3 年轻化:大量年轻人涌向城市,是城市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年轻人更容易适应城市环境,也更有可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条件。
3. 人口增长的原因城市人口增长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就业机会: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农村居民前往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收入。
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也为城市人口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
3.2 教育资源:城市拥有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优质的学校、图书馆和科研机构等。
这吸引了很多家庭为了孩子的教育选择搬迁到城市。
3.3 社会福利:城市相对农村更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如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等,也是城市人口增长的吸引力之一。
4. 人口增长的影响城市人口增长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4.1 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长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城市创造了更多的消费市场和劳动力资源。
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经济活力将进一步增强。
2019年关于人口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19年关于人口调查报告范文5篇目前人口问题仍然是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那人口调查报告有哪些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人口调查报告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19年关于人口调查报告范文(一)根据保定市统计局发布的《保定市XX年人口调查报告》数据,保定市老年(65岁及以上)人口为101.0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9.82%,比XX年增加0.96个百分点,高于联合国老龄化社会标准(7%)2.82个百分点。
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是近年来我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主要特征,在整个社会“未富先老”的经济背景下,如何养老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基于老年人生活习惯和心理藉慰的需要,社区养老已成为一种重要养老方式。
但社区养老事业的发展滞后,使老人们总在期盼中渴望着。
近期,国家统计局保定调查队就我市社区养老问题随机抽取市区内6个社区的老年人进行了专题调研: 只有48%的老年人对所在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服务感到满意,40%的老年人认为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服务专业。
老年人对我市社区养老满意度不高显示出我市社区养老事业发展缓慢,基础薄弱。
1、受制因素过多、缺乏专业化是社区养老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市的社区养老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约着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
(一)社区积极性高,但受到场所、经费、人员等因素制约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所调查6个社区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开展养老服务,例如开展卫生讲座,文娱活动等,但均表示对于社区老年人养老服务提供能力远远小于社区老年人需求,社区仅靠自身能力很难开展水平更高、服务更广的养老服务。
(二)缺少专业化服务队伍,老年人精神方面需求难以满足6个社区中只有两个社区有松散的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且志愿者中40-50岁仅占25%。
由于提供养老服务面临收入低、环境差、风险大等困难,很难组织出一支具有专业医疗、护理、卫生等知识的服务队伍。
另外,在调查中有48%的老人感觉急需休闲娱乐活动和心理护理,有28%的老人希望社区养老服务人员具有心理护理技能。
人口数据分析报告及预测(3篇)
第1篇一、引言人口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科学地分析人口数据,准确预测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对于制定合理的政策、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我国人口数据进行分析,并预测未来人口发展趋势。
二、我国人口现状分析1. 人口总量截至2020年底,我国总人口为14.1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8.1%。
在过去几十年里,我国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2. 人口结构(1)年龄结构: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8.1%,比2018年提高0.6个百分点。
预计未来老龄化程度将不断加深。
(2)性别结构:我国性别比例失衡问题突出。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男性人口为7.23亿,女性人口为6.88亿,性别比为104.6。
这一现象对婚姻、生育、教育等方面产生了一定影响。
(3)城乡结构:我国城乡人口差距较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8.48亿,占总人口的59.6%;农村常住人口为5.62亿,占总人口的40.4%。
城乡人口结构不合理,导致城市人口压力增大,农村人口流失严重。
3. 人口素质我国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77年,比2018年提高0.16年。
然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人口素质差距仍然较大。
三、我国人口发展趋势预测1. 人口总量根据联合国人口预测数据,我国人口总量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约为14.8亿。
此后,人口总量将逐渐下降,预计2050年左右降至14亿以下。
2. 人口结构(1)年龄结构: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和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将呈现“老龄化、少子化”趋势。
预计2030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20%。
中国未来人口预测与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未来人口预测与发展趋势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口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发展趋势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
未来人口预测与发展趋势分析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政策和实现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国未来人口的预测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当前人口状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4.41亿人,占全球人口的18%,是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国家之一。
2. 人口增长趋势中国的人口增长呈现出逐渐减缓的趋势。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的人口增长率已经逐渐降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为10.48‰,较2018年下降0.5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4‰,较2018年下降0.04‰。
这表明中国的人口增长已经逐渐放缓,未来的人口增长将继续趋于稳定。
3. 未来人口预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总人口将达到15亿左右,到2050年将会在17亿左右达到高峰,之后将逐渐趋于稳定。
未来中国人口的增长主要受到人口结构变化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预计未来中国的人口将逐渐进入人口负增长状态。
1. 人口结构变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中国的人口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青壮年人口比例逐渐下降,而老年人口比例逐渐上升。
这对国家的养老保障和医疗卫生体系提出了挑战。
2.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加快,城市人口逐年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60.6%,城镇化率持续提高。
城市化的加速不仅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城市人口的老龄化和人口密集度的增加,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面临了新的挑战。
3. 人口政策调整为应对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人口政策调整措施。
河南省信阳市常住人口年龄结构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河南省信阳市常住人口年龄结构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报告导读本报告借助数据对信阳市常住人口年龄结构进行深度剖析,从常住人口总数量,0-14岁常住人口数量,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0-14岁人口比重,15-64岁人口比重,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全面、客观的角度展示信阳市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真实现状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制定战略、为投资者投资提供参考和借鉴。
信阳市常住人口年龄结构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信阳市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分析报告的数据来源于权威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重点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以事实为基准,公正,客观、严谨。
信阳市常住人口年龄结构数据分析报告旨在全面梳理信阳市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的真实现状、发展脉络及趋势,相信能够为从业者、投资者和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启发和借鉴。
目录第一节信阳市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现状 (1)第二节信阳市常住人口总数量指标分析 (3)一、信阳市常住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 (3)三、信阳市常住人口总数量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比重统计 (3)四、信阳市常住人口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信阳市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信阳市常住人口总数量同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信阳市0-14岁常住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7)一、信阳市0-14岁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7)二、全省0-14岁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信阳市0-14岁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0-14岁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信阳市0-1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信阳市0-1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省0-1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省0-1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信阳市0-14岁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0-1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信阳市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11)一、信阳市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11)二、全省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信阳市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信阳市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信阳市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省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省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信阳市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信阳市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15)一、信阳市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15)二、全省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15)三、信阳市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15)四、信阳市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信阳市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省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省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信阳市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8)第六节信阳市0-14岁人口比重指标分析 (19)一、信阳市0-14岁人口比重现状统计 (19)二、全省0-14岁人口比重现状统计 (19)三、信阳市0-14岁人口比重占全省0-14岁人口同类比重统计 (19)四、信阳市0-14岁人口比重(2016-2018)统计分析 (20)五、信阳市0-14岁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分析 (20)六、全省0-14岁人口比重(2016-2018)统计分析 (21)七、全省0-14岁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分析 (21)八、信阳市0-14岁人口比重同全省0-14岁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22)第七节信阳市15-64岁人口比重指标分析 (23)一、信阳市15-64岁人口比重现状统计 (23)二、全省15-64岁人口比重现状统计分析 (23)三、信阳市15-64岁人口比重占全省15-64岁人口同类比重统计分析 (23)四、信阳市15-64岁人口比重(2016-2018)统计分析 (24)五、信阳市15-64岁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分析 (24)六、全省15-64岁人口比重(2016-2018)统计分析 (25)七、全省15-64岁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分析 (25)八、信阳市15-64岁人口比重同全省15-64岁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26)第八节信阳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指标分析 (27)一、信阳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现状统计 (27)二、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现状统计分析 (27)三、信阳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占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同类比重统计分析 (27)四、信阳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16-2018)统计分析 (28)五、信阳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分析 (28)六、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16-2018)统计分析 (29)七、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分析 (29)八、信阳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同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30)图表目录表1:信阳市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现状统计表 (1)表2:信阳市常住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信阳市常住人口总数量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信阳市常住人口总数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信阳市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信阳市常住人口总数量同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信阳市0-14岁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0-14岁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信阳市0-14岁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0-14岁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信阳市0-1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信阳市0-1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0-1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省0-1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信阳市0-14岁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0-1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信阳市0-14岁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0-1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信阳市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省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信阳市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信阳市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信阳市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省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省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信阳市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信阳市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省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8:信阳市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15)表29:信阳市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信阳市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省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省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信阳市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表34:信阳市0-14岁人口比重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省0-14岁人口比重现状统计表 (19)表36:信阳市0-14岁人口比重占全省0-14岁人口同类比重统计表 (19)表37:信阳市0-14岁人口比重(2016-2018)统计表 (20)表38:信阳市0-14岁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省0-14岁人口比重(2016-2018)统计表 (21)表40:全省0-14岁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信阳市0-14岁人口比重同全省0-14岁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22)表42:信阳市15-64岁人口比重现状统计表 (23)表43:全省15-64岁人口比重现状统计表 (23)表44:信阳市15-64岁人口比重占全省15-64岁人口同类比重统计表 (23)表45:信阳市15-64岁人口比重(2016-2018)统计表 (24)表46:信阳市15-64岁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4)表47:全省15-64岁人口比重(2016-2018)统计表 (25)表48:全省15-64岁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5)表49:信阳市15-64岁人口比重同全省15-64岁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6)表50:信阳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现状统计表 (27)表51: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现状统计分析表 (27)表52:信阳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占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同类比重统计表 (27)表53:信阳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16-2018)统计表 (28)表54:信阳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28)表55: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16-2018)统计表 (29)表56: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29)表57:信阳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同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0)第一节信阳市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现状信阳市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信阳市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现状统计表注:人口比重(当地总人口=100)第二节信阳市常住人口总数量指标分析一、信阳市常住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表2:信阳市常住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表二、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表3: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表三、信阳市常住人口总数量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比重统计分析表4:信阳市常住人口总数量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比重统计表四、信阳市常住人口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5:信阳市常住人口总数量(2016-2018)统计表五、信阳市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6:信阳市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7: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2016-2018)统计表七、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8: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信阳市常住人口总数量同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9:信阳市常住人口总数量同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三节信阳市0-14岁常住人口数量指标分析一、信阳市0-14岁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10:信阳市0-14岁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二、全省0-14岁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11:全省0-14岁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三、信阳市0-14岁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0-14岁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表12:信阳市0-14岁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0-14岁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指标数量(万人)占总值比重四、信阳市0-1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13:信阳市0-1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五、信阳市0-1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14:信阳市0-1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0-1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15:全省0-1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七、全省0-1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16:全省0-1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信阳市0-14岁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0-1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17:信阳市0-14岁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0-1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四节信阳市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指标分析一、信阳市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18:信阳市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二、全省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19:全省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三、信阳市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表20:信阳市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指标数量(万人)占总值比重四、信阳市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21:信阳市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五、信阳市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22:信阳市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23:全省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七、全省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24:全省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信阳市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25:信阳市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15-64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五节信阳市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指标分析一、信阳市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26:信阳市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二、全省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27:全省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三、信阳市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表28:信阳市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指标数量(万人)占总值比重四、信阳市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29:信阳市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五、信阳市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30:信阳市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31:全省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七、全省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32:全省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信阳市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33:信阳市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六节信阳市0-14岁人口比重指标分析一、信阳市0-14岁人口比重现状统计表34:信阳市0-14岁人口比重现状统计表二、全省0-14岁人口比重现状统计表35:全省0-14岁人口比重现状统计表三、信阳市0-14岁人口比重占全省0-14岁人口同类比重统计分析表36:信阳市0-14岁人口比重占全省0-14岁人口同类比重统计表四、信阳市0-14岁人口比重(2016-2018)统计分析表37:信阳市0-14岁人口比重(2016-2018)统计表五、信阳市0-14岁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分析表38:信阳市0-14岁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0-14岁人口比重(2016-2018)统计分析表39:全省0-14岁人口比重(2016-2018)统计表七、全省0-14岁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分析表40:全省0-14岁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信阳市0-14岁人口比重同全省0-14岁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41:信阳市0-14岁人口比重同全省0-14岁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七节信阳市15-64岁人口比重指标分析一、信阳市15-64岁人口比重现状统计表42:信阳市15-64岁人口比重现状统计表二、全省15-64岁人口比重现状统计分析表43:全省15-64岁人口比重现状统计表三、信阳市15-64岁人口比重占全省15-64岁人口同类比重统计分析表44:信阳市15-64岁人口比重占全省15-64岁人口同类比重统计表四、信阳市15-64岁人口比重(2016-2018)统计分析表45:信阳市15-64岁人口比重(2016-2018)统计表五、信阳市15-64岁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分析表46:信阳市15-64岁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15-64岁人口比重(2016-2018)统计分析表47:全省15-64岁人口比重(2016-2018)统计表七、全省15-64岁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分析表48:全省15-64岁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信阳市15-64岁人口比重同全省15-64岁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49:信阳市15-64岁人口比重同全省15-64岁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八节信阳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指标分析一、信阳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现状统计表50:信阳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现状统计表二、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现状统计分析表51: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现状统计表三、信阳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占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同类比重统计分析表52:信阳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占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同类比重统计表指标数量(%)占总值比重四、信阳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16-2018)统计分析表53:信阳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16-2018)统计表五、信阳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分析表54:信阳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16-2018)统计分析表55: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16-2018)统计表七、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分析表56: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信阳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同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57:信阳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同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
联合国:2019年世界人口数据展望报告(中英双语)
3 . 预 计 到 2050年 全 球 人 口 预 计 增 长 的 三 分 之二将受当前年龄结构的驱动,即使今天高 生育率国家的生育率在一生中立即降至每名 妇女生育两次左右,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这 是事实,因为这些国家的大量儿童和青年将 在未来几十年内达到生育年龄,并开始拥有 自己的孩子。
4.持续快速的人口增长给可持续发展带来 了挑战。该 47个最不发达国家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 之一 - 预计2019年至2050年期间人口将翻一 番 - 给已经紧张的资源带来压力
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并确保不让任何人 掉队的具有挑战性的政策。对于许多国家或 地区,包括一些小岛屿发展中国家而言,实 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因其易受气候变化,气 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而更加复杂。
2019年 “ 世 界 人 口 前 景 ” 修 订 版 是 联 合 国 人 口 估 计 和 预 测 的 第 二 十 六 版 。 它 通 过 对 历 史 人口趋势的分析得出了235个国家或地区从1950年到现在的人口估计数。该最新评估考虑 了 1950年 至 2018年 间 进 行 的 1,690次 全 国 人 口 普 查 的 结 果 , 以及 来 自 生 命登 记 系统 和 2,700次全国代表性抽样调查的信息。2019年修订版还提供了到2100年的人口预测,反映 了全球,区域和国家层面的一系列合理结果。
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重点
iii
什么是2019年世界人口前景?
中国人口结构发展分析报告
中国人口结构发展分析报告2021年7月老龄化与少子化是中国经济发展躲不开的两个话题。
“二胎”全面放开的剧本还历历在目,“三孩”时代的大幕就已经拉开,站在台上我们既看到少数派的跃跃欲试,也看到群演广泛的彷徨与疑惑。
对于“三孩”放开效果如何,我们认为核心是后续配套政策支持力度。
在上一篇人口报告中(《人口“危机”迫在眉睫?政策须调整——经济中长期问题系列之一(20210226)》),我们讨论了全面放开生育刻不容缓,本篇报告我们将从中国人口大背景,到不婚不育背后的成因探索,再到未来人口问题背后的喜与忧,全方位解读中国的“三孩”时代。
1. “三孩”放开的人口大背景1.1. 中国人口问题本质是年龄结构问题和生育问题国君宏观团队在2018年的报告《人口“通缩”时代正在拉开大序幕(20181226)》中已经开始强调人口通缩大势已成。
我们不否认,中国人口质量的工程师红利将不断释放,但中国人口问题依然有两个维度形势严峻,一方面是存量人口的年龄结构恶化,另一方面是增量的新生儿数量不足,即老龄化与少子化的冲击。
年龄结构方面,总人口抚养比面临快速上升,老人抚养比会迅速赶超少儿抚养比,中年人的压力将逐渐从养“小”过渡到养“老”。
根据2019年抽查数据,中国待退休人口数量众多,年龄位于45~59岁的人口占比高达24%,而0~14岁的青少年占比仅为16.8%,这种人口结构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进一步恶化。
当前中国的总人口抚养比还在41.5%左右这样一个较低的位置,但是未来将持续上升,并在2032年左右突破50%,正式走出人口红利期。
其中少年抚养比将缓慢下滑,而老年抚养比将呈现快速上升的走势,并在2025年左右超越少年抚养比,老龄化问题愈发凸显。
图1:中国各年龄段分性别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数据来源:Wind,国家统计局,市场研究部图2:总人口抚养比预计将在2032年左右超过50%,正式走出人口红利期数据来源:Wind,国家统计局,市场研究部生育方面,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 年出生人口1200 万,创1963 年以来新低,1.3的总和生育率创实施全面二孩以来新低,主要经济体中仅略高于韩国。
中国出生人口、人口老龄化率、育龄妇女情况及各年龄段人口分析
中国出生人口、人口老龄化率、城乡常住人口、大陆男女人口、总人口性别比、育龄妇女情况及各年龄段人口分析中国大陆人口首次突破14亿人,继续坐稳全球人口第一大国之位。
70年前,中国总人口仅有5.4亿人,经济总量仅有358亿人民币。
到2019年,我国大陆总人口增加到14亿,GDP攀升到99万亿,这无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奇迹。
1949-2019年中国大陆总人口走势分析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中国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400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7万人。
2010-2016年我国每年出生人口从1592 万增长到1786 万,特别是受2013 年11 月起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的影响,2014 年出生人口数量较2013 年增长47 万人,人口出生率提高2.87 个百分点,2016年全面二胎放开以来,国内新生人口数激增,较2015年度增加131万人。
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
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2018 年末,我国总人口比上年末增加 530 万人、达到 13.95亿,需注意的是新出生人口却出现了下降,全年共出生 1523 万人,较上年减少 200 万人,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2018年人口出生率下降至10.94‰,2019年人口出生率下降到10.48‰。
2019年中国死亡人口998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201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1‰,2019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至3.34‰。
2011-2019年中国出生人口走势分析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及人口自然增长率情况分析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而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
总人口首次突破14亿人,而出生人口和出生率却创出新低,老龄化率创出新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人口结构趋势
分析报告
2019年8月
目录
一、人口结构现状:生育意愿降低,老龄化趋势初显 (5)
二、人口结构趋势预测 (7)
7
1、关键指标预测 ....................................................................................................
(1)人均寿命 (7)
(2)死亡率 (8)
(3)出生率和生育率 (9)
(4)其他相关假设 (10)
2、基于关键指标的人口结构趋势预测结果 (11)
三、人口结构变动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 (13)
1、人口结构变动对消费的影响 (13)
2、人口结构变动对投资的影响 (14)
3、人口结构变动对贸易的影响 (15)
4、人口结构变动对公共支出的影响 (16)
5、小结:人口结构变动引发经济结构转变,中短期下行长期有望回升 (17)
四、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相关政策展望 (18)
1、以史为鉴:其他国家应对老龄化的政策经验 (18)
(1)鼓励生育 (18)
(2)鼓励移民 (18)
(3)增加老年人就业,减轻财政压力 (19)
(4)刺激老年人消费,调整产业结构 (20)
(5)改革教育制度,推进科技创新 (20)
2、中国未来人口相关政策展望 (21)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1)
(2)推迟退休年龄,鼓励老年人再就业 (22)
(3)鼓励生育 (22)
(4)推进老龄产业发展,刺激内需 (22)
(5)提升人力资本,强调科技创新 (23)
人口结构现状:生育意愿降低,老龄化趋势初显。
目前我国人口总量较高,但增速下降明显。
2018年我国总人口达到13.95亿,人口增速仅为0.38%。
人均寿命不断提升,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2018年老年人占比达到11.93%,老年抚养比为16.8%。
低生育率趋势明显,生育意愿走低。
2017年总和生育率仅为 1.63,自2016“全面二孩”政策后生育率有明显回升,但一孩生育率回升幅度不及二孩生育率回升幅度。
通过对其他国家人口历史数据对比分析,预测在2027人口总量达14.22亿,人均寿命达77.91岁,老年人占比将达到15.39%,人口中心整体上移,总体老龄化趋势更加明显。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影响。
根据生命周期假说理论,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主要影响消费、投资、贸易和公共支出四个方面。
消费方面,人口结构的转变将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增长。
投资方面,人口负担
加重使得资本存量下降,引起经济增长方式向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以及产业结构向服务化转型。
贸易方面,人口老龄化造成的低劳动人口比例,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上升,促使对外贸易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
公共支出方面,低劳动人口比例将导致个人所得税税基萎缩,降低政府筹集财政收入能力,同时改变公共财政支出的总规模和结构。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相关政策展望。
通过对发达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分析,预计未来政策可能会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改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迟退休年龄并鼓励老年人再就业、鼓励生育、推进
老龄产业发展、刺激内需、提升人力资本、强调科技创新。
一、人口结构现状:生育意愿降低,老龄化趋势初显
1949年建国时,我国的人口只有 5.4亿人,战后新中国实行鼓励
生育的政策,出现第一波婴儿潮,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平均人口增长
率维持在2%以上,但由于当时人口基数小,婴儿潮人口增长的绝对
数量相对不大。
三年自然灾害结束后,第二波婴儿潮开始出现,这是
对后续影响最大的主力婴儿潮。
1971年我国总人口增长至8.52亿人,国务院批准了《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我国开始加大人口
控制的力度,人口增长率才有所下降。
80年代后“生育限制”将允许生二孩调整为基本只准生一孩,进入了中国历史上生育限制最严格的时期。
1986-1990发生第三波婴儿潮,此次婴儿潮又被称“回声婴儿潮”。
由于第二波婴儿潮出生的人进入生育年龄,生育主力基数大,尽管在严格的生育限制之下,出生人口总量也高达 1.24亿。
2000年以后,人口增长速度下降明显下降,2000年人口增长率仅有0.76%。
计划生育的政策进入放松通道,大部分省份开始实行“双独二孩”的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分别于2014年和2016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年后,中国的人口状况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首先,人口整体出现低生育率趋势。
总和生育率快速下降,1963年总和生育率为6.35,自1993年后就已经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2017年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63。
生育率在2016“全面二孩”政策后有明显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