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单于位的继承问题
秦_西汉时期匈奴单于位继承制度考辨
秦、西汉时期匈奴单于位继承制度考辨 秦、西汉时期匈奴单于位继承制度考辨武沐 王希隆匈奴单于位的继承制度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系统,但仍有章可循:在呼韩邪单于之前,它的主干是长子继承制,同时,它需要兄终弟及以及叔继侄位、侄继叔位等方式的补充。
兄终弟及以及叔继侄位、侄继叔位等虽然只在特殊情况下才得以实行,但却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们在长子继承受阻碍时承担衔接和纽带功能。
关键词:秦汉时期 匈奴 单于 继承制度作者武沐,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王希隆,兰州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
地址:兰州市,邮编730000。
对于匈奴单于位继承制度,学者们大多据《史记》、《汉书》、《后汉书》中有关匈奴的记载,笼统地将其叙述为以父死子继为主,兄终弟及为辅;有的则认为或为父死子继,或为兄终弟及。
但在怎样情况下才得以父死子继,又在怎样情况下实施兄终弟及,以及两者之间如何衔接、运作等具体细则,目前尚无专文论述和明确的解答。
实际上,秦汉时期匈奴单于位的继承是极其复杂的,它既有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又有两者的混合制,它们互为补充,有机结合,并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
限于篇幅,本文仅对头曼单于至握衍朐 单于时期匈奴单于位的继承制度作详尽研究。
据《汉书》卷94《匈奴传》(以下简称《匈奴传》)载,此时期共有13位单于继位,其中:父死子继的有7位,兄终弟及的有3位,以宗族身份继位的有3位。
其具体情况在以下分别论述。
一、父死子继在父死子继的7位单于中,有6位是以长子身份继位的,他们是:冒顿单于、老上单于、军臣单于、乌维单于、儿单于、狐鹿姑单于;以次子身份继位的一人,即壶衍 单于。
这其中,冒顿单于和儿单于的继位最为曲折并具典型意义。
1.冒顿单于 《匈奴传》载:“单于有太子,名曰冒顿。
后有爱阏氏,生少子,头曼欲废冒顿而立少子。
”这短短的几句,却反映了如下诸多史实:其一,从冒顿曾被确立为太子的经历来看,匈奴至迟在头曼单于时,成年长子继承制在正常情况下已成为匈奴单于位继承的基本法则。
历史趣谈匈奴首领为什么被儿子射成箭靶?匈奴篡位的传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匈奴首领为什么被儿子射成箭靶?匈奴篡位的传
统
导语:在匈奴的历史发展中,头曼单于是第一个见于史籍的人,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英主,可是由于他的私心和对美女的偏爱,惹来了杀身之祸,被自己的
在匈奴的历史发展中,头曼单于是第一个见于史籍的人,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英主,可是由于他的私心和对美女的偏爱,惹来了杀身之祸,被自己的儿子及部下用箭射成了箭靶子。
当然,能够射死父亲的儿子就更加雄才大略了。
说起头曼单于就不得不说一下单于庭。
单于庭是头曼单于时期修建的,也就是说匈奴从修建单于庭开始有了自己的地域,改变了单纯的游牧经济,有了自己的组织,进入了奴隶社会。
同时也开始有了扩张势力的野心。
战国秦汉之际的匈奴头曼单于庭,中国古书也叫“头曼城”。
《汉书·地理志》“五原郡”条下记载:“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又西北得支就城,又西北得头曼城”。
有人说遗址在今天内蒙古包头市境内,也有人说就在巴彦淖尔的五原县。
这是应该值得去考察一番的。
匈奴的真正崛起是在战国时代,那时不断威胁燕赵和秦国。
赵国大将李牧就是以抵御击败匈奴而出名的。
如今长城是国际知名的古建筑,而最先开始修筑长城的动因就是为了防范匈奴。
最先开始修筑长城的是赵国,后来燕和秦也就采取了同样的方式。
匈奴的首领第一代称为“单于”,头曼就是第一个自称单于的人,他东征西讨,统一了草原被汉人称为“胡”的各部,开始使用匈奴的名称。
他当政时的势力范围东与东胡、南与秦、西与月氏为邻。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秦朝派蒙恬进取河南地(今河套地区),头曼率部属向北迁徙,到了秦朝末年边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历史故事-冒顿单于的人生经历 冒顿和刘邦有什么相似之处?
中国历史故事-冒顿单于的人生经历冒顿和刘邦有什么相似之处?历史上第一个匈奴的军事家冒顿单于的生平故事相当传奇,就跟一部复仇小说似得,精彩的同时又可怜可敬。
秦二世时期,秦朝大乱,匈奴的头曼单于趁机夺回了当年失去的河南地。
虽然匈奴军强壮,作战灵活,对中原对手来说他们十分难缠。
但是匈奴国内的情况却也是不容乐观的,他们东邻东胡,西邻月氏,两个部落都比匈奴强大。
于是匈奴就和月氏结盟,为了盟约的稳定,月氏要求匈奴交出一位质子,而冒顿就是头曼单于送去给月氏的质子。
冒顿是头曼单于的大阏氏,也就是正妻所生的孩子,用中原的礼制观念来说,冒顿就是匈奴单于的嫡长子,理应继承单于之位。
但是大阏氏年老色衰,拴不住头曼单于的心,头曼单于宠爱的一个阏氏生了另一个男孩儿,头曼单于于是想要换掉这个太子,让自己心爱女人的孩子当太子。
所以,头曼单于才会同意月氏,将冒顿送去做质子。
头曼单于本来就是带着除掉冒顿的目的送冒顿去月氏,说明他没有和月氏结盟的真心。
就在冒顿在月氏的时间不久,头曼单于就掀起了和月氏的战争,而月氏就决定杀掉匈奴质子。
冒顿得到月氏的良马,才得以逃回匈奴。
这时头曼单于没想到冒顿还能回来,但是他现在和月氏打仗,正缺人手,就封冒顿为万骑长。
冒顿的母亲大阏氏曾经跟随头曼单于经历了和蒙恬的战争,在战败后,还能坚持要在最后撤退,不得不说勇气可嘉,是一位难得的好妻子。
但是冒顿的父王却辜负了冒顿的母后,反而宠爱其他女子,冷落了自己母后。
这本来就让冒顿心里难受了,现在他又遭遇了父王的抛弃,更对头曼单于充满了怨恨。
得到这批骑兵后,冒顿将他们训练成对自己绝对服从的士兵,后来在他的命令下杀了头曼单于。
单于被杀,匈奴大乱,冒顿趁乱杀了曾经害苦了母后以及自己的阏氏以及阏氏之子。
他带领这支队伍,杀掉了所有不归顺自己的大臣,自立为匈奴单于。
经历了这么多人生变故之后的冒顿变得有雄心壮志,每次都主动出击,每战必胜。
但是此时他才刚刚建立政权,匈奴内部还不稳定。
匈奴的阏氏及其社会地位
103
第 41 卷 第 2 期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2 年 4 月
选取家人子以长公主名义嫁冒顿单于为妻,并派
中都有颛渠阏氏、大阏氏名号。且鞮侯单于在位
刘敬前往订立和亲盟约。刘敬和亲送去的宫人
时,李陵因李绪而全家受诛,于是派人杀掉李绪,
能被称为阏氏,也是在嫁于单于之后,故这里的
[6]
[8]
单于,却也称其母亲为母阏氏。可见母阏氏并不
二、阏氏的出身
是匈奴单于对其母亲的独有称呼。
诸王阏氏。匈奴各王的妻妾也可称为阏氏。
乌累单于咸立位后,
“ 以弟屠耆阏氏子卢浑为右
称作阏氏的人并非单一一类,同样,阏氏的
贤王” ,屠耆阏氏即屠耆王之妻。另,降汉的匈
来源也并非单一。阏氏的出身主要为四种:匈奴
奴大臣金日磾的母亲被尊称为“休屠王阏氏” 。
后,其大阏氏之子立位为新单于,想要娶王昭君,
同于一般人的优势和机会来窥知国家决策或者
昭君给汉王朝上书请求归汉,汉成帝让其顺从匈
探听国家秘密,就会有众多机会或者机遇参与国
奴风俗,王昭君于是“遂为后单于阏氏” 。可见,
家政权,从而在匈奴国家中的政治、外交、军事等
匈奴阏氏之中有部分阏氏源于收继婚姻。
诸多方面占据重要地位。
传》载:
“(挛鞮头曼)单于有太子名冒顿。后有所
[3]
爱阏氏生少子。”
这位阏氏为头曼生少子,定为
(一)阏氏
头曼单于之妻妾。又《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阏氏”乃匈奴语音之汉译,司马迁与班固都
载:
“ 陛下诚能以适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知
载匈奴“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学界均认为《史
[4]
匈奴单于位继承初探
王国庆(内蒙古将军衙署博物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摘要:匈奴单于位继承基本经历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传弟与传子相结合的混合继承”的过程。
这三个阶段是一个清晰发展脉络,后一种是前一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前一种制度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对匈奴社会不同时期政权的稳定起到一定作用。
实际上匈奴单于位继承的性质是世袭制为主,世选制为辅,匈奴单于位继承以这种方式进行了几百年。
匈奴单于位继承的演变伴随着匈奴社会的兴衰,单于位继承的正常与否,与匈奴政局的治乱、社会发展的盛衰呈对应关系,具有同期性。
全面而系统地研究匈奴单于位继承,对于了解这个强大的民族和更深刻地认识匈奴族的盛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匈奴;单于;继承制度;世袭制;世选制中图分类号:K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9-0006-02匈奴是汉朝时期活跃在我国北方的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
《史记》记载:匈奴“逐水草迁徙,然亦各有分地”。
①匈奴社会以畜牧业、狩猎业为主要产业部门,流动性强,受气候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比较大,牧民四季无定处,逐水草而迁徙。
生活方式决定了匈奴继承的特殊性。
匈奴所在的地区,终年干旱少雨,自然环境条件较差。
游牧经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大,有脆弱和分散的特点,这就要求草原政权首领具备卓越的能力,对内驾驭分散在各地的诸长和贵族,对外取得战争的胜利。
由于特殊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匈奴帝国在诸多方面都形成与汉王朝不同的制度,匈奴的单于位继承就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匈奴单于是匈奴政权的最高统治者,在匈奴语中称“撑犁孤涂单于”,“撑犁”意为天,“孤涂”意为子,“单于”意为广大,②平时则以单于称之。
呼韩邪归汉以后,受汉族皇帝尊号影响,单于也加尊号,称某某“若鞮”单于,“若鞮”意为“孝”。
单于拥有对各部族的统辖权,任命各部族王,拥有最高的军事统率权,征召和统率各部族军作战。
历史趣谈揭秘匈奴最着名的单于怎样迈向权力巅峰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揭秘匈奴最着名的单于怎样迈向权力巅峰的?导语:单于不是人名,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的首领的专称。
单于始创于匈奴首领头曼,之后这个称号一直继承下去,直到匈奴灭亡为止。
刘邦成立汉...单于不是人名,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的首领的专称。
单于始创于匈奴首领头曼,之后这个称号一直继承下去,直到匈奴灭亡为止。
刘邦成立汉朝后,匈奴自秦朝之后再次入侵华夏。
当时的单于从头曼,变成了他的儿子匈奴历史上着名的冒顿单于。
冒顿单于利用楚汉之争积蓄了力量,直到汉朝成立后,他再次兴兵来犯。
匈奴头曼单于的太子名冒顿,原先被立为储君。
后来头曼单于所钟爱的阏氏生了少子,头曼有心废冒顿,改立少子。
于是,头曼把冒顿作为质子送到月氏。
不久之后,头曼兵进攻月氏。
月氏大怒,欲杀冒顿。
冒顿偷了月氏王的宝马,逃归匈奴。
冒顿回来后,头曼觉得他很勇敢,让他统领1万名骑兵。
冒顿对自己父亲的行径非常气愤,因此决心杀父篡位。
冒顿制作了一种鸣镝,命令练习骑射时均以他的鸣镝为号。
鸣镝所射的目标就是诸军射杀的目标,有不从者斩。
在围猎鸟兽时,冒顿常发鸣镝。
凡不按他指示的目标发矢者,不论如何精于骑射,立斩。
为了考验部下对自己的号令是否听从,有一次冒顿突然以鸣镝射向自己的宝马。
士兵不敢随而射之。
冒顿杀死了那些不敢射的不下。
他又把鸣镝射向自己的爱妻,他的部下还有人不敢放箭。
冒顿又杀死他们。
一段时间之后,冒顿再一次把鸣镝射向自己的马。
众将立刻一同发矢把这匹马射死。
这次考验使冒顿知道,自己的将士都和他一条心,能够听从指挥了。
不久之后,冒顿与头曼单于出猎。
他把鸣镝射向父亲,他的部下一生活常识分享。
匈奴官制兵制简介
王昭君女儿入乡随俗,封号和名字都随匈奴。大女儿起初封号为“须卜居次”,“须卜”|是她丈夫的家族姓,“居次”就是公主的意思。后来封号改为“伊墨居次”,据《汉书.匈奴转下》记载,昭君大女儿后来改为“伊墨居次”,并多处使用“云” 字替代其名,可见她的名字里有个云字。小女儿封号当于居次,“当于”应是其丈夫的姓,其名不详,“当于居次”也不是她的名字,可见汉廷没有赐名,足以证明她的丈夫不是名族。
据史籍《史记》记载,“匈奴部族四大姓之一有须卜氏,其后改为卜氏。”属于匈奴单于旁支子弟贵族后裔。左沮渠、右沮渠都是匈奴屠各部卜氏家族的官员称谓,自先秦时期就已有之,是部族中最重要的官员,相当于汉、唐时期的左、右宰相。左沮渠偏重于政令的执行与生产管理,右沮渠偏重于军事管理与战役指挥。其后人渐次以“沮渠”为姓氏,统称沮渠氏。
另据《汉书.匈奴转下》记载,王莽建国三年【公元10年】,乌珠留单于囊知牙斯派左骨都侯、右伊秩訾王呼庐訾以及左贤王乐率兵入侵云中郡的益寿塞。公元9年,乌珠留单于囊知牙斯因向乌桓征收税赋与汉朝发生抵触,单于派右大且渠蒲呼庐訾等十多人率领一万骑兵,驻守在朔方边塞下。这两个实例足以证实左右骨都侯,左右大且渠都拥有兵权。
兵制
匈奴自左贤王以下,到当户,都拥兵权,多则一万余骑兵,少则数千骑兵。凡二十四长,号称“万骑”。 “万骑”的长官是万骑长,属下还有千(骑)长、百(骑)长、什(骑)长,此所谓“十进制”。
“四角”“六角”
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王庭分别占据国境四方战略要地。此为“四角”。
呼韩邪单于时期,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下,增设左右日逐王、左右温禺鞮王、左右渐将王六人,可谓“六角”。
左右谷蠡王【均由单于子弟充任,部属及其王庭不同时期多有变化】
左右大都尉【直属军队长官,由单于子弟出任】
鸣镝弑父的历史典故
鸣镝弑父的历史典故导读:典故:秦汉时期,冒顿(mò dú) 是匈奴第一代单于头曼的长子,长大后被立为匈奴太子,成了匈奴单于的继承人。
但因头曼单于偏宠后娶的阏氏(yānzhī ),爱屋及乌,渐有废冒顿而另立后娶阏氏之子之意。
加深了父子之间的矛盾,最终引发了鸣镝弑父的历史事件。
《资治通鉴》第十一卷“初,匈奴畏秦,北徙十馀年。
及秦灭,匈奴复稍南渡河。
单于头曼有太子曰冒顿。
后有所爱阏氏,生少子,头曼欲立之。
是时,东胡强而月氏盛,乃使冒顿质于月氏。
既而头曼急击月氏,月氏欲杀冒顿。
冒顿盗其善马骑之,亡归;头曼以为壮,令将万骑。
冒顿乃作鸣镝,习勒其骑射。
令曰:“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冒顿乃以鸣镝自射其善马,既又射其爱妻;左右或不敢射者,皆斩之。
最后以鸣镝射单于善马,左右皆射之。
于是冒顿知其可用。
从头曼猎,以鸣镝射头曼,其左右亦皆随鸣镝而射。
遂杀头曼,尽诛其后母与弟及大臣不听从者。
冒顿自立为单于。
地者,国之本也,奈何予之!东胡听说冒顿杀父登位,便派使者对冒顿说,想要头曼的千里驹,冒顿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大臣们表示千里驹是匈奴的名马不应给东胡,冒顿说:“奈何与人邻国而爱一马乎?”于是把头曼的千里驹送给东胡。
东胡不久又提出想得到单于的一个阏氏(小老婆),冒顿又问群臣,左右大臣炸了:“东胡无理,竟然索要阏氏,派兵攻打他们吧!”冒顿说:“奈何与人邻国爱一女子乎?”于是便把一位自己宠爱的阏氏送给了东胡头子。
东胡得到冒顿阏氏后愈发骄横起来,派使者对冒顿说:“两国之间的缓冲空地(有1000多里),我们想占有它。
”冒顿再次询问大臣们的.意见,有人认为这是荒弃之地,给不给都行。
于是冒顿大怒,说:“地者,国之本也,奈何予之!”(《史记·匈奴列传》)马上把主张给东胡土地的大臣都杀了。
之后冒顿速发兵向觊觎其领土的东胡发动袭击,并令全国士兵后退者皆斩。
东胡被灭。
后来,雄才大略的冒顿向西打败了月氏,向南并吞楼烦和白羊河南王,又全部收回了秦蒙恬所夺取的匈奴土地。
历史趣闻冒顿单于是如何继承汗位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冒顿单于是如何继承汗位的
导语:冒顿单于是如何继承汗位的冒顿(读modu,公元前234年-公元前174年),北方匈奴部落联盟首领,冒顿是有史记载以后第一个有机会俘虏大汉天子的
冒顿单于是如何继承汗位的
冒顿(读modu,公元前234年-公元前174年),北方匈奴部落联盟首领,冒顿是有史记载以后第一个有机会俘虏大汉天子的匈奴首领。
当时的匈奴部落在冒顿的带领下,灭东胡,征服大月氏、楼兰等20多个沙漠民族,称霸草原,而且夺取了中原的河套平原,差点将汉高祖刘邦困死在白登山。
冒顿的父亲头曼单于,是秦史上记载的第一位匈奴领袖,秦国统一天下后,蒙恬率领30万秦国士兵将匈奴赶出了河套地区(就是现在的黄河流域河南境内),并修建了秦国的万里长城。
当时的秦国部队打仗还是非常勇猛的,而且蒙恬也是一位厉害的军事天才,有他在,头曼的匈奴就没有办法越过长城到中原地区猎夺,不能南下,那就北上。
当时在广大的草原上,还有两个部落非常强大,一个是东胡,另一个是西月氏。
三家谁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吞并另外两家,于是三家保持相对的默契,慢慢吞并其他弱小的部落。
我们的主角冒顿,一开始就是匈奴的太子,可惜只有最小的儿子才会得到父母最多的爱。
于是冒顿被夺去了太子之位,并作为人质,送给了西月氏,更悲剧的是冒顿到达月氏之后,头曼单于就发动了对月氏的攻击,这是往死里整自己的儿子啊。
月氏一看,刚送人质就来进攻,明显是个圈套啊,于是开始找冒顿祭旗,准备还击,这个时候奇迹出现了,冒顿居然自己偷了匹快马一个人逃回了匈奴。
草原部落崇拜的永远都是以一当千的勇士,奇迹般。
[笔记]匈奴冒顿单于传
匈奴冒顿单于传一、冒顿即位前的匈奴匈奴的族源在秦及西汉初期,匈奴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的强大民族。
冒顿是匈奴强盛时期杰出的领袖。
相传,匈奴是夏后氏的苗裔,其祖先曰淳维。
据王国维《鬼方昆夷獿狁考》所考,匈奴“见于商周者曰鬼方,曰混夷,曰獯鬻。
在宗周之季则曰獿狁。
入春秋后则谓之戎,继号白狄。
战国以降又称之曰胡,曰匈奴”②。
匈奴的习俗畜牧是匈奴的衣食之源,其习俗多由此而生。
匈奴人食畜肉,衣其皮。
牲畜离不开水草,匈奴常随水草迁徙,无定处,无城郭,被称为“行国”。
其牲畜以牛羊马为主,还有驴、骡等。
匈奴,儿童能骑羊,便学射鸟、鼠小动物。
稍大,射狐兔以为食。
成年,皆为甲骑,平时射猎禽兽,遇急皆为士卒,参加征战。
其兵器,长则弓矢,短则刀鋋。
尽管兵器简单,但由于匈奴人善骑射,战斗力很强。
打仗观星月。
“月盛壮则攻战,月亏则退兵。
”匈奴崇尚强健,贱老弱。
生活上,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
父死,妻其后母。
兄弟死,皆妻其妻。
战国时期匈奴与中原的交争自周以来,匈奴常与中原发生矛盾,有时导致战争。
战国时期,“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
由于匈奴不断南扰,邻于匈奴的燕、赵、秦三国皆筑长城以防范匈奴。
赵武灵王一方面“胡服骑射”①,击破林胡、楼烦,另一方面,自代至高阙沿北边筑长城,置云中、雁门、代郡,防范匈奴。
燕将秦开破东胡,却地千余里后,自造阳至襄平筑长城,“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秦昭王败义渠后,夺取“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三国为防范匈奴侵扰,都付出了巨大代价。
头曼单于时期的匈奴当秦始皇时期,头曼单于在位,势力甚为强大,迫使秦始皇修长城,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以防范匈奴南下侵扰。
但由于“东胡强而月氏盛”,秦处南方,在三面受敌的形势下,头曼单于不得不率众北徙。
陈胜、吴广起义后,头曼单于乘中原多事,南下收复河南失地,再与中原对抗。
匈奴的社会性质,在冒顿单于即位后,发生了变化,由部落联盟进入奴隶制部落国家的社会阶段。
五单于争立名词解释
五单于争立名词解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五单于是古代游牧民族领袖的称号之一,源自匈奴语中的“单于”,意为“最高统治者”或“最高王”。
五单于是匈奴、鲜卑、突厥等游牧民族领袖的尊号,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权力。
五单于是指匈奴、鲜卑、突厥、柔然和契丹等游牧民族的领袖,他们统治着广袤的草原地区,掌握着众多游牧民族的生计和命运。
五单于的权力通常是遗传的,由父子相传,其地位高于其他部落首领和贵族。
他们执掌军事、外交和经济等重要事务,对于整个游牧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力。
五单于在古代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不仅统领着自己的部落,还能影响周边地区的政治局势。
在与中原文明的接触中,五单于常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与中原王朝的交往和联姻,维护自己部落的利益,保持与中原政权的平衡。
五单于的地位和权力不仅体现在游牧社会内部,也受到周边政权的重视和尊敬。
在与中原王朝的往来中,五单于被称为“可汗”,被视为外交关系中的重要对象。
中原王朝常常派遣使节前往五单于处,礼贮致贡,以维护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五单于的继任制度也对游牧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五单于的子孙继承其父亲的地位和权力,确保了领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这种继任制度有利于强化领袖的权威性,加强部落内部的凝聚力,保持领袖与部落的紧密联系。
五单于是古代游牧民族领袖的尊号,代表着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和权力。
通过掌握军事、外交和经济等关键事务,五单于影响着整个游牧社会的政治格局和发展方向。
五单于的存在和影响,不仅在游牧社会内部产生重要影响,在与中原文明的接触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古代东亚地区政治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角色。
第二篇示例:五单于(wǔ dānyú)在古代是匈奴的称号,意为“五部之主”。
匈奴是古代蒙古族的一个部落联盟,他们聚居在今天的内蒙古、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等地。
五单于是匈奴这个庞大部落联盟中的五个领袖之一,是匈奴王的意思。
匈奴是古代草原民族的一个重要代表,他们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单于的名词解释
单于的名词解释单于,又称呼骨单于、匈奴单于,是古代匈奴族的首领名称,亦可指匈奴帝国的君主。
在中亚和东亚的历史中,单于地位崇高,代表着匈奴族的权威和统治力。
尽管单于这一称号在东亚多次被不同的民族所继承和采用,但其作为匈奴帝国的核心地位始终不变。
本文将从历史、地位和影响等角度,对单于这一名词进行解释。
一、历史渊源与起源单于作为匈奴族的首领,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
当时,匈奴族处于游牧民族时期,其领袖被称为单于。
据史书记载,匈奴是庞大的游牧帝国,地理范围跨越西亚、中亚和东亚。
正是在这个广袤的土地上,单于作为匈奴帝国的统治者,展现出了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实力。
这一历史背景下,单于成为匈奴帝国内外钦敬的领袖身份。
二、地位的象征与宣示单于这一称号代表着匈奴统治者的权威与影响力。
在匈奴帝国内部,单于拥有绝对的权力,能够决定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重大事务。
他的地位相当于中央政权,是匈奴族民众的精神领袖。
同时,在匈奴帝国建立的周边地区,单于的地位也得到了尊崇。
当时的中国、朝鲜、日本等国家与单于保持密切的交往,并向其朝贡,以示对其权威的承认。
三、单于的影响力与传承单于统治下的匈奴帝国在东亚乃至中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匈奴文化的传播、汉匈之间的交流、战争与和平的博弈,都与单于的地位密不可分。
特别是在中国历史中,匈奴帝国的兴衰与中国的政治命运有着紧密的联系。
著名的“匈奴入侵”和“汉匈之战”都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要事件。
由此可见,单于作为匈奴帝国的统治者,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单于的意义与现实指向单于这一名词的解释,不仅仅局限于历史背景之中,更是对于民族与统治的思考与反思。
单于的威望和统治力使得匈奴族在当时历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然而,在继承和保持单于地位的过程中,匈奴族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改变。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统一与繁荣需要的是强大的领袖,同时也需要众多民众的支持和奉献。
在当今世界,单于这一名词更多地成为了我们对于民族觉醒和文化传承的关注和思考。
匈奴官制兵制简介
匈奴官制兵制简介官制单于:匈奴单于姓挛鞮氏,匈奴人称之为“撑犁狐凃单于”,单于为其简称,与汉朝天子同义,匈奴语“撑犁”为“天”,“狐涂”为“子”,单于就是像天那样宽广无垠的意思。
单于庭直属贵族如下:太子【尊号屠耆,贤能之意;一般充任左贤王,或左谷蠡王、左大都尉】左右贤王【左贤王部属及王庭居匈奴左地,右贤王部属及王庭据匈奴右地】左右谷蠡王【均由单于子弟充任,部属及其王庭不同时期多有变化】左右大都尉【直属军队长官,由单于子弟出任】左右大当户【异姓重要辅臣,世代由兰氏名族出任】左右骨都侯【异姓辅政大臣。
一说属文职官员,无兵权,此说不能成立】左右大且渠【左且渠主掌政务,右且渠主掌战事,世代由须卜氏名族出任】郝宿王【掌单于庭卫戍,有权召集贵人议会传达单于遗诏;由单于最为宠信的人出任】左右丞相【类似丞相,掌国政】贵人【掌王族及单于继承议事,类似议会】左右贤王属下也有贵人议会,乌孙长老议会类似。
日逐王【狐鹿姑单于时期设置】权位在左贤王之下,右贤王之上。
僮仆都尉【直属单于庭,掌管西域各国税赋、征兵】日逐王设立后归属日逐王。
左右贤王帐下大臣:左右大将、左右奥犍王、左右呼知王、左右相、左右骨都侯、左右伊秩訾王、当户、都尉、裨小王【大小不等部落酋长】。
西汉时期匈奴增设新王号简介:左右呼知王、于鞮王【狐鹿姑单于时期设置】左右奥犍王、卢屠王【壶衍鞮单于时期设置】左右部都尉【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麾下均有数量不一的都尉官职,官号之前冠以名号,握衍朐鞮单于时期设置,如乌藉都尉】题王【虚闾权渠单于时期设置,单于授权与汉朝洽谈和亲事宜】伊酋若王【握衍朐鞮单于时期设置,单于授权与汉朝洽谈和亲事宜】伊秩訾王【呼韩邪单于时期设置,单于谋臣】右致卢儿王【名醯谐屠奴侯,呼韩邪单于时期设置,呼韩邪孙子,复株累单于之子,入质汉朝侍奉汉成帝】右皋林王【名伊邪莫演,呼韩邪单于时期设置,复株累单于在位时派他到长安朝贺,曾执意投降汉朝,汉朝没有接受】左祝都韩王【名朐留斯侯。
匈奴单于世系
匈奴单于世系1 头曼单于—前209年2 冒顿单于前209年——174年头曼单于子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杀父头曼单于而自立。
得姓挛鞮氏,国号撑犁孤涂单于。
控弦之士30余万,南并楼烦、白羊王,东灭东胡,西走月氏,北服屈射、丁零、鬲昆、薪犁各族。
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
匈奴谓贤曰“屠耆”,故尝以太子为左屠耆王。
自左右贤王以下至当户,大者万余骑,小者数千,凡二十四长,立号曰“万骑”。
其大臣皆世官。
呼衍氏、兰氏,其后有须卜氏,此三姓,其贵种也。
诸左王将居东方,直上谷以东,接秽貉、朝鲜;右王将居西方,直上郡以西,接氐、羌;而单于庭直代、云中。
各有分地,逐水草移徙。
而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最大国,左右骨都侯辅政。
诸二十四长,亦各自置千长、百长、什长、裨小王、相、都尉、当户、且渠之属。
3 老上单于前174年——161年冒顿单于子稽粥(母为汉朝的和亲翁主刘氏)老上单于继冒顿,从伊犁河流域驱逐月氏、乌孙徙居伊犁河流域,实为匈奴属国,又役属西域城廓诸国。
统一蒙古草原,建立匈奴帝国。
疆域最东达到辽河流域,最西到达葱岭(现帕米尔高原),南达秦长城,北抵贝加尔湖一带。
为当时匈奴帝国的最高统帅,总揽军政及一切内外大权。
公元前166年,老上单于率领14万骑大举入塞进攻朝那、萧关,杀死北地都尉孙卬,焚毁汉文帝刘恒的回中宫。
刘恒以中郎周舍、郎中令张武为将军,率车骑10万人守护长安,任命昌侯卢卿为上郡将军,宁侯魏遬为北地将军,隆虑侯周灶做陇西将军,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董赤为前将军,派出大军抵御匈奴。
此后数年之间,匈奴连年入侵,云中、辽东二郡每年被杀掠人口万人以上,而汉朝无力还击匈奴,只得向老上示好,许以和亲和“岁贡”。
老上接受汉朝讲和的请求。
两国相约以长城边塞为界,互不侵扰。
4 军臣单于前161年——126年老上单于子(母为汉朝的和亲翁主)即位后即被其弟弟伊稚斜单于篡位并杀死。
【doc】匈奴四大王制度探析
【doc】匈奴四大王制度探析匈奴四大王制度探析2OO9年5月第30卷第3期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INNERM0NG0UASOCIALSCIENCESMay.2009V01.30?.3匈奴四大王制度探析李春梅(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o010) [摘要]左贤王,左谷蠡王,右贤王,右谷蠡王是匈奴政权中最大的四国封王,也是匈奴最高地方行政长官.他们应当依"次第"继承单干位.但这一原则往往被打破.没有按照"次第当为单于"的原则而取得单于之位的事例一般都存在非正常继承的因素.次第原则在雕陶莫皋为单于后大致得到推行.左贤王的分地范围,即匈奴分裂前左贤王分地的大致范围是在云中以北以东,辽河下游以北以西之间;东起上郡,西至盐泽,南接氐,羌为右贤王的分地.左贤王,左谷蠡王在四大国中排在前两位,都在匈奴疆域的左边.[关键词】左贤王;左谷蠡王;右贤王;右谷蠡王;封任;分地[中图分类号]l(2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oo3-5281【20o9)O3JDo38J 一,四大王的继承规则据史籍记载,匈奴"大臣贵者左贤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贤王,次右谷蠡王……皆单于子弟,次第当为单于者也."【]'棚,'南匈奴列传)?'文中涉及的四个王即匈奴四大王.凡任此四王之一者,皆有继承单于位,成为匈奴政权最高统治者的可能.因此, 在匈奴族职官铨选制度中,四大王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内容.四大王的更换,铨选与匈奴的继承制度,封任制度和不成文的规则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与单于或孪辊氏氏族关系的远近是能否被封为四大王的重要因素,也决定着他们的爵位,职权,领地等.从史籍记载的担任匈奴四大王的情况看,以左贤王身份即单于位的最多,其他三个王位即位者很少.在匈奴历史中,没有按照"次第当为单于"的原则而取得单于之位的几个比较典型的事例都存在非正常继承的因素.如左谷蠡王伊稚斜即单于位是以军事手段迫使军臣单于太子於单降汉后而篡位.为何要攻打太子於单,史无明载.若从太子 38於单降汉以及伊稚斜即位后匈奴对汉朝的强硬态度分析,匈奴内部在对汉关系方面的分歧恐为原因之一.另一事例是西汉武帝太初三年(前lO2 年),右贤王啕黎湖因前单于子年少而即位.当时也是汉匈关系紧张时期,而且在一些军事接触中匈奴占有主动.在这种情况下,匈奴需要有经验丰富的人主持大政.右贤王啕黎湖是乌维单于的弟弟, 排列在四大王之三,继承单于位也合乎情理,只是次第略乱.此外,还有一些因匈奴内乱夺取单于位者,以及被贵人会议,贵族势力拥立等情况,此不赘述.至雕陶莫皋为单于后,"约令传国于弟","次第为单于"的原则得到推行.他有目的的把意欲传位的弟弟们分别封为左贤王,左谷蠡王,右贤王, 后来者按照约定再逐步把他们向上晋级.史籍记载也有比较清晰的线索,如表l所示.在匈奴四大王以外,虽然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以及南匈奴时期的左右日逐王,左右温禺辊王,左右渐将王等也都是单于子弟,并有资格继承单于位,但能轮到他们继承的机会则是很少的,除非他们能不断地被新一届单于加封.如南[收稿日期]2009_01.12[作者简介]李眷梅,女,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匈奴时期的亭独尸逐侯鞔单于师子即位前曾为日逐王,后被相继升为左谷蠡王,左贤王.他之所以能顺利晋级,是因为师子在当时众单于子弟中是个很有能力的人,他"勇黠多知"甚至超过当时左贤王安国的声望.先单于宣及屯屠何也非常欣赏他, 不断地给他加官晋爵使他才得以继承单于位.伊屠智牙师——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的儿子——被封为日逐王,按继承顺序也将继承单于位,被晋升为右谷蠡王,但到了"以次当为左贤王"作为下届单于首要人选时,却被异母兄舆——呼都而尸道皋单于谋杀.其表面原因是舆要违约把单于位传于己子而非异母弟伊屠智牙师,实质性的原因则是伊屠智牙师有着汉人血统,这在孪辊氏为单于姓氏血统的匈奴社会中是很正常的,这一点尤为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重视.如果非孪鞔氏成为单于,很难得到匈奴大众甚至是基本民众的拥戴,其统治地位也不易稳固.同样的事例还有狐鹿姑单予的一个异母弟左大都尉,虽然国人让他继承单于位的呼声高, 但因此而遭到竞争者的杀害.虽然在这个事例中有"母阏氏恐单于不立子而立左大都尉也,乃私使杀之"[2】(上?'匈奴传'_他的说法,但其实质应当是名不正.可见,若要四大王以下的王位得到继承单于的资格,一般都要晋升为四大王,要有"人和"的有利时机,还要有较强的个人天赋和军事实力.即使如此,单于血统仍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潜在的甚至是不可抗拒的作用.这些都加剧了匈奴内部争夺单于继承权的残酷性.还应指出,左贤王,左谷蠡王,右贤王,右谷蠡王等各王在其封地内都是最高长官,在没有机会继承单于位时,他们的封号将世袭给成年长子.而一旦继承了单于位后,他们(左贤王除外)就会把封号袭于兄弟或小子.因为其成年长子将被封为左贤王,作为单于位的候选人.屠耆堂为握衍朐辊单于后,把右贤王封号袭给其弟,把自己的儿子封为左贤王.屠耆堂也曾"代父为右贤王",这说明未继承单于位的王,王位可世袭于子.且辊侯以左大都尉身份即单于位后,把左大都尉封号世袭于小子,而封其长子为左贤王,另一子为左大将,左大将年龄应该也长于左大都尉,因为左大将地位高于左大都尉.狐鹿姑单于分封其子弟情况是:长子为左贤王,小子为左谷蠡王,弟右谷蠡王,异母弟为左大都尉.前三个均属于四大王系.很明显,从血亲上讲,子比弟更亲近,同母兄弟比异母兄弟近,长子比小子更能稳妥地继承王位.当然,各大王的更换或世袭,不仅单于要同意, 各地贵人的意见也不能无视.握衍胸疑单于篡位后,首先把前单于时的重要用事贵人杀害,然后实施下一步篡权计划.他尽免前单于封任的子弟近亲,更换为自己的子弟近亲,从左贤王到左奥鞋王等皆有变动.然而,杀害了单于庭的重要用事贵人,各王驻牧地还有王庭自己的用事贵人,这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势力,短时间内单于对他们无可奈何.如被握衍朐辊单于新封任的左贤王与左地贵人不和,左地贵人不愿意接受此左贤王,最终导致左地贵人成为分裂该政权的重要政治力量. 握衍朐韫单于立其小子为奥鞋王,还未派往奥鞋王地,奥鞋贵人就另立前奥鞋王子为王,表明不承认单于新立的奥鞋王的态度.各地王庭用事贵人的组成应该是各王的子弟叔侄,姻亲功臣,贵族种姓等,平时参与重大决策的商议和决定,王不在王庭或新王还未确定时代替王行使王权.这一点可以从"须卜骨都侯为单于一年而死,南庭遂虚其位, 以老王行国事"[】'棚,'南匈奴列传)'的记载里得到佐证.在一个王国内,要确定每个人与王关系的远近,不同的名王标志着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的高低, 大王人选的确定将关系到下面一系列其他小王的命运.所以,众多的一届届各王的定位,封任问题, 涉及的范围广,情况复杂,更容易引起争议.总之,从单于继承制到各职官的铨选方式都是在调节统治阶级利益关系的过程中约定俗成为不成文的定例,规则.这些定例,规则因没有匈奴本族的文字记载而模糊不清,目前只能依靠汉文史籍中记载的只言片语进行分析,其中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即使如此,散见的史料也已经比较清楚地反映出在匈奴单于继承问题上,从四大王直到以下各级匈奴王的任免上,都有着一套比较系统的,与匈奴传统习俗相适应的铨选和继承规则,这是匈奴族政治文明不可忽视的内涵.二,四大王的驻牧地按照《史记》,《汉书》等史籍记载,匈奴四大王都有自己的驻牧地.其中,匈奴右贤王的驻牧范围史书交代得比较清楚,即"右方王将居西方,直上郡以西,接月氏,氐,羌''[]'糨上,<匈奴传)?'?.《史记》中又提到:"匈奴右方居盐泽以东,至陇西长城,南接羌,鬲汉道焉.".卷''大宛列传'6o'所以, 39东起上郡,西至盐泽,南接氐,羌为右贤王的分地. 分地内的河南地,河西走廊等是匈奴与中原争夺的重点.汉籍史书中记载的最早的关于匈奴右贤王的内容就是与中原争夺河南地,河南地对于匈奴及其右贤王是非常重要的.河南地本为匈奴故地,前 2l5年,汉将蒙恬率兵30万北击匈奴,略取河南地,把匈奴赶到7o0余里外.然后因河为塞,临河筑44个县城,并迁徙谪民3万多家充实边防.秦二世时,中原内乱,秦迁徙过来的戍边者皆散去,匈奴乘机回到河南地,与中原界于故塞.冒顿单于西向击走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把秦蒙恬所夺的匈奴地全部复收,匈奴又进河南塞,并侵至朝那, 肤施.前l77年,右贤王离其国,将众居河南地,往来人塞,捕杀吏卒,殴侵上郡保塞蛮夷,汉发8万骑迎击于高奴,右贤王走出塞.前l27年,卫青,李息出云中,至陇西,击胡之楼烦王,白羊王于河南,收取河南地,并筑朔方城,修缮蒙恬所筑障塞,因河为固.前124年春,卫青将十余万人出朔方高阙,攻打驻于距离汉朔方高阙塞六七百里处的右贤王,右贤王损失惨重.汉俘获其人众男女万五千人,裨小王十余人,畜产数千百万.河南地的争夺遂告一段落.前121年春,霍去病出陇西击匈奴,历五王辖区,杀死折兰王,卢胡王,抓获浑邪王王子及其相国,都尉.夏,霍去病又向西深入到祁连山,抓获单桓王,酋涂王及其相国,都尉,还有裨小王70多人. 另,赵破奴,高不识随霍去病斩邀濮王,捕稽且王, 呼于屠王及其王子等.秋,浑邪王率众降汉,击逐匈奴于漠北.经过前后几年的连续打击,自金城河 (黄河上游,今甘肃省兰州以西一段),河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陇西,北地,上郡益少胡患.此后,匈奴左地也遭到惨败.前lO5年,匈奴在遭到连续的打击后,内忧外患,已无力抗衡,不得不整体向西北迁徙,在总体驻牧区上,左方兵直面云中,右方兵直面酒泉,敦煌.浑邪王故地是断匈奴右臂的关键点,汉曾招乌孙东居此地未果,只得在浑邪王故地置酒泉郡,武威郡,以绝匈奴与羌族交通之路. 汉朝此举果然达到了预期效果.后来,匈奴与先零羌勾结欲再占领此地,匈奴使人只得到小月氏传告诸羌"张掖,酒泉本我地,地肥美,可共击而占居 .,,[2](卷69.'赵充国传)研3),一0通过史书中关于汉,匈间战役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河南地的楼烦王,白羊王,武威郡,张掖郡 40的休屠王,浑邪王及其裨小王呼毒尼,仆多,乌犁, 稠雕,还有折兰王,卢胡王,单桓王,酋涂王,邀濮王,稽且王,呼于屠王以及名氏无载的裨小王还有 7O多个.匈奴王的级别很多,小王下还有更小的王.并且,各级小王也有属于自己的辅佐臣官相国,都尉等.虽然法得知右贤王管辖下的小王的确切数目,但右贤王的小王,小小王不少.史载: "诸二十四长,亦各自置千长,百长,什长,裨小王, 相,都尉,当户,且渠之属."[2](卷舛上?'匈奴传)?''从交代的顺序上理解,似乎裨小王比什长还要小.高不识随霍去病捕获呼于屠王及王子以下l1人,捕虏千七百六十八人.一千多人的小王即使是一百人中出一个兵也比什长的权限大.所以,如果按史载的顺序理解这句话即与史实不符.实际情况是千长,百长,什长只相对于万骑长,裨小王相对于大王而言的两个不同体系,这与行政组织与军事组织合一的政权形式是相符的,但汉朝史官不一定很清楚.再从"校尉常惠与乌孙兵至右谷蠡庭,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犁汗都尉,千长,将以下三万九千余级"[2](上''匈奴传'嘶这个记载看,其排列顺序应该是从大到小,名王在千长前,说明此次抓获的名王比千长大,此名王是右谷蠡王的裨小王, 比千长大的裨小王在右谷蠡王应该也不止一名. 所以,所谓的裨小王也是有大有小,分不同级别的. 右贤王的分地范围如上,左贤王的分地范围即匈奴分裂前左贤王分地的大致范围是在云中以北以东,辽河下游以北以西之间,最北曾达狼居胥山, 余吾水,郅居之水.而最难考证的是左,右谷蠡王的分地范围.这主要是因为左,右贤王分地的南界与中原为邻,因此,从他们与中原王朝的往来征战可以透视出其分地的大致方位和范围.而左,右谷蠡王因距离中原较远,在汉籍史书中只有零星记载.以至于给后人造成很多误解,没能正确认识左,右谷蠡王的地位和权力,只把左,右贤王看做是匈奴政权机构的组成部分.划分出左,右贤王的地望后,对考证左右谷蠡王的大致位置也是一个重要参考,至少他们的驻牧地望没有与中原为邻.从汉籍史书的记载中也可找到左,右谷蠡王分地所在的蛛丝马迹.匈奴疆域的最西边到达葱岭,北抵贝加尔湖. 盐泽以东为右贤王分地,那么从盐泽向西到葱岭的匈奴地是属于左,右谷蠡王哪个王的分地呢? 西域是这部分地域中汉,匈争夺的焦点.匈奴置僮仆都尉管理西域,常居焉耆,危须,尉犁间,此三地正在盐泽以西.人口过万的大国乌孙,龟兹, 焉耆,莎车,土地肥美的车师,处于交通要道的楼兰等是双方争相拉拢的对象.匈奴西面与乌孙接壤.壶衍凝单于新立,右谷蠡王因不得立怨望,即胁迫卢屠王一起西降乌孙, 以便有机会谋击匈奴.前71年,校尉常惠与乌孙昆弥从西方进入匈奴,至右谷蠡王庭,虏获人畜数量众多.以至匈奴衰耗而怨乌孙.依据这两处记载可以推断,包括西域在内的这部分匈奴地应为右谷蠡王的分地.另,前ll9年春,卫青,霍去病穿越大幕北击匈奴.伊稚斜单于闻之,虽然轻装,精兵在漠北接战,但不敌,"遂独与壮骑数百溃汉围西北遁走"[2](上''匈奴传>..单于向西北逃走,久无音讯,右谷蠡王以为单于死,自立为单于.有了单于的消息后,右谷蠡王又不得不去其号复故位. 此事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线索,即右谷蠡王不在西北方向.如在西北方,右谷蠡王会了解到向己方逃跑的单于是否已死.而在西南部,则就单于,汉接战的地点与西北比起来要近得多,无法得知单于还活着,但知道国中无主,所以能做出较快速反映而自立为单于.如果此推论成立,对右谷蠡王分地方位的判断也是一个旁证.右谷蠡王的分地方位在西南,那么匈奴疆域内其余部分除去单于庭范围就应该是左谷蠡王分地了.冒顿单于向北征服的浑窳,屈射,丁零,隔昆, 新里革等族在左谷蠡王分地管辖内的可能性最大. 以上关于四大王在匈奴疆域内分布的推论与匈奴尚左的习俗是相符的,左贤王,左谷蠡王在四大国中排在前两位,都在匈奴疆域的左边.当然,对于四大王尤其是左,右谷蠡王的分地范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三,关于右贤王汉籍史书关于四大王的记载中,除左贤王外, 多处提及的就是右贤王,其政治地位也十分重要. 能够检索到的对右贤王的记载资料不系统,但可以大致看出轮廓,如表2所示.虽然根据记载所梳理出的右贤王人数与实际的封任相差很多,但可以肯定的是匈奴四大王的封任和单于的继承一样是不会断档的,虽不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单于即位一般不会影响在任四大王的人选),但基本上与单于的数目相差不会太多.笔者曾对左贤王的人数进行梳理,在未分裂前的匈奴帝国时期,22位单于名下梳理出至少22位左贤王.所以说,匈奴政权中,右贤王的封任人数同左贤王基本一致.同样,被封任为左,右谷蠡王的人数也应该与单于的数目相差不多. 这里想分析说明的是"握衍朐鞔单于者,代父为右贤王,乌维单于耳孙也"[](卷94上-'匈奴传)'. 握衍朐辊单于即位前是右贤王,"代父为右贤王". 看来,其父是右贤王,没有机会继承单于位,便把右贤王封号世袭其子.其父右贤王的封号袭自于谁. 史书没有交代,只能判断是乌维单于的子侄辈.有记载的握衍朐鞔父之前的右贤王是句黎湖,句黎湖是乌维单于弟,所以旬黎湖与握衍朐辊父的血缘关系很近.前lO2年,句黎湖继承单于位后,最大的可能是把右贤王封号世袭于弟,因为子要被封为左贤王以继承单于位.事实上正是如此.假使世袭于子,那么握衍胸鞔单于父就是句黎湖子,史书中就应直书握衍朐辊单于是句黎湖孙,而不是"乌维单于耳孙".而如果句黎湖把封号世袭于弟,则握衍朐辊父的右贤王封号袭自句黎湖弟,这样更符合握衍朐鞔单于为"乌维单于耳孙"的记载.所以, 在握衍朐辊和句黎湖之间的右贤王至少有两位,从时间的跨度(前lO2一前6o年)和此间所经历的单于数目看也是吻合的.另,在句黎湖单于和握衍朐辊单于之间所经历的且辊侯单于,狐鹿姑单于,壶衍辊单于,虚间权渠单于,右贤王没有在且疑侯单于及其子狐鹿姑单于这支上出现,子弟中有左贤王,左谷蠡王,右谷蠡王,而不见有右贤王,也说明右贤王在此之间一直在句黎湖这支上世袭.以上的分析,可以更透彻地认识匈奴大王的封任,世袭规则.[参考文献】[1]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李春梅.匈奴政权左贤王若干问题探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3).41表l\\时间前31,前20,前12一前8一l3年13—18年18,46年排存\前2O年前l2年前8年\雕陶莫皋单干且麋胥左贤王单于且莫车左谷蠡王左贤王单于囊知牙斯右贤王(左谷蠡王)左贤王单于成单于乐左贤王乐早死舆右贤王左谷蠡王左贤王单于伊屠锗牙蛹日逐王右谷蠡王(左贤王) 表2匈奴(未分裂之前)右贤王情况在位单于在位时间与在位单于关系任职或出现时间备注 l冒顿单于2年不明前177年2伊稚斜单于5年不明前l24年3乌维单于6年?,前lO5年4鸟诵庐单于7年乌维单于弟前l05年,前lO2年即句黎湖单于5句黎湖单于8年句黎湖弟前1O2年一? 6且提侯单于9年屠耆堂父(句黎湖弟子)?,前99年7虚闾权渠单于12年从弟?一前68年,前6o年屠耆堂 8握衍朐提单于l3年弟前60年一前57年被杀 9呼韩邪单于l4年子前53年铼娄渠堂1O复株累若鞋单于15年弟前31年一?囊知牙斯 l1第五阏氏子前8年,?舆珠留若提单于18年l2屠耆阏氏子卢浑?42(责任编辑何天明)。
中华帝王诸侯世系匈奴单于世系表[挛鞮氏](前240-216)
中华帝王诸侯世系匈奴单于世系表[挛鞮氏](前240-216)匈奴单于世系表.匈奴[挛鞮氏](前240-216)前匈奴(前240-48)匈奴的先祖是夏后氏的后代,名叫淳维。
自淳维至头曼单于史家无考。
头曼单于,公元前240—前209年在位。
冒顿单于,公元前209—前174年在位,头曼之子。
杀父而自立,统一匈奴各部,大破汉高祖刘邦。
得姓挛鞮氏,国号撑犁孤涂单于。
老上单于,名稽粥,公元前174—前160年在位,冒顿之子。
军臣单于,公元前160—前126年在位,老上之子。
伊稚斜单于,公元前126—前114年在位,军臣之弟,攻败军臣单于太子於单而立,於单降汉。
乌维单于,公元前114—前105年在位,伊稚斜之子。
詹师庐单于[乌师庐儿单于],公元前105—前102年在位,乌维之子,因年少史称儿单于。
句黎湖单于[呴梨湖单于乌师庐季夫],公元前102—前101年在位,乌维之弟。
且鞮侯单于,公元前101—前96年在位,句黎湖之弟。
狐鹿姑单于,公元前96—前85年在位,且鞮侯之子。
壶衍鞮单于,公元前85—前68年在位,狐鹿姑之子。
虚闾权渠单于,公元前68—前60年在位,壶衍鞮之弟。
握衍朐鞮单于,名屠耆堂,公元前60—前58年在位,乌维之后。
趁虚闾权渠死而谋立。
呼韩邪单于,名稽侯珊,公元前58—前31年在位,时握衍朐鞮暴虐,民不聊生,众人推举而立。
前33年,汉帝赐王昭君,生一子。
屠耆单于,名薄胥堂,公元前58—前55年在位,握衍朐鞮之兄。
握衍朐鞮死后自立。
前55年被呼韩邪剿灭。
呼揭单于,公元前57—前56年在位,自立。
前56年去单于号,尊车犁。
车犁单于,公元前57—前55年在位,自立。
前55年降呼韩邪。
乌藉单于,公元前57—前56年在位,自立。
前56年去单于号,尊车犁。
以上为五单于。
闰振单于,公元前55—前53年在位,屠耆从弟,自立。
前53年被郅支剿灭。
郅支骨都侯单于,名呼屠吾斯,公元前55—前36年在位,呼韩邪之兄,前36年在康居被杀。
匈奴单于都有哪些?他们是怎样传承的?三张图让你看明白
匈奴单于都有哪些?他们是怎样传承的?三张图让你看明白导言匈奴单于姓挛鞮氏,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末期(汉高祖刘邦时期),衰落于公元前2世纪末期(汉武帝刘彻时期),公元前1世纪中叶(汉宣帝刘询时期)短暂分裂为东、西两部,公元48年(汉光武帝刘秀时期)彻底分裂为南、北两部。
匈奴单于选择传承人时,混杂着“父死子继”制度和“兄终弟及”制度,这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十分有特色了。
另外,匈奴在和汉朝频繁接触的过程中,吸收了不少中原文化,其汉化程度越来越深,这在匈奴单于的名字和称号中也有所体现。
匈奴统一时期头曼单于(名头曼,?—前209年在位)冒顿单于(名冒顿,前209—前174年在位)老上单于(名稽粥,前174—前161年在位)军臣单于(名军臣,前161—前126年在位)伊稚斜单于(名伊稚斜,前126—前114年在位)乌维单于(名乌维,前114—前105年在位)儿单于(名詹师庐,前105—前102年在位)句黎湖单于(名句黎湖,前102—前101年在位)且鞮侯单于(名且鞮侯,前101—前96年在位)狐鹿姑单于(名狐鹿姑,前96—前85年在位)壶衍鞮单于(名壶衍鞮,前85—前68年在位)虚闾权渠单于(名虚闾权渠,前68—前60年在位)握衍朐鞮单于(名屠耆堂,前60—前58年在位,在内乱中战败自杀)呼韩邪单于(名稽侯狦,前58—前31年在位,和亲王昭君,在汉朝的帮助下重新统一匈奴)附:西匈奴郅支单于(名呼屠吾斯,西匈奴单于,前56—前36年在位,被汉将陈汤诛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就出自陈汤写给朝廷的捷报中)匈奴再统一时期呼韩邪单于(名稽侯狦,前58—前31年在位,和亲王昭君,在汉朝的帮助下重新统一匈奴。
临死前制定了“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复株累若鞮单于(名雕陶莫皋,前31—前20年在位)搜谐若鞮单于(名且糜胥,前20—前12年在位)车牙若鞮单于(名且莫车,前12—前8年在位)乌珠留若鞮单于(名囊知牙斯,前8—13年在位)乌累若鞮单于(名咸,13—18年在位)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名舆,18—46年在位)乌达鞮侯单于(名乌达鞮侯,46年在位)蒲奴单于(名蒲奴,46—?年在位,在位时期,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备注:“若鞮”在匈奴语中是“孝”的意思,这是仿效汉朝皇帝谥号里带“孝”的结果。
论匈奴世袭制度
论匈奴世袭制度
李春梅
【期刊名称】《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3
【摘要】通过对匈奴政权中的单于及四大封王的世袭史实分析,认为:匈奴实行以长子继承为优先原则的继承制。
只有出现特殊情况时,才在前单于、王的血亲范围内选择继承者,如弟、季父等。
匈奴世袭制反映了其对生产和生存方式的适应。
【总页数】5页(P98-102)
【关键词】匈奴;世袭制度
【作者】李春梅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89
【相关文献】
1.明代卫所武官世袭制度研究的丰硕成果——评梁志胜《明代卫所武官世袭制度研究》 [J], 陈梧桐
2."衍圣公世袭制度"、"教皇选举制度"、"活佛转世制度"的文化特征 [J], 陈炎
3.军号世袭制的衍变与北魏制度文化认同 [J], 段锐超
4.从昆氏世袭制度探讨萨迦政权灭亡缘由 [J], 昂青才让
5.做仪式权力的垄断与世袭——明清以来江南地区佛教“门眷”制度研究 [J], 张雪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十年匈奴单于继承制度研究综述
历史文化学院08级5班刘改歌
摘要:匈奴史的研究历来是民族学和历史学的热点问题。
其中单于继承制度研究受到诸家的青睐,本文试将近十年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梳理,以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引用。
关键词:匈奴单于继承制度
匈奴族是我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一,见诸记载的历史是自公元前3世纪头曼单于时代至公元五世纪阿提拉的逝世,大约有700多年的历史。
公元前209年,冒顿单于杀父自立为单于,之后逐渐建立起一个可以与中原的汉王朝相抗衡的草原帝国。
公元1世纪,由于内讧,匈奴分为南、北两部,此后匈奴族开始走向衰弱。
南匈奴南降汉朝,北匈奴则在汉王朝和南匈奴的夹击下,频频西迁。
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就是政权的建立。
政权的发展、巩固与政治制度的形成、壮大密不可分。
而政治制度的核心就是最高统治者的继承问题。
具体到匈奴,就是单于位的继承问题。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针对匈奴单于的继承制度问题,一些专家又有了不同的见解,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继承方式及其性质
诸家均承认单于继承方式主要有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宗族继位(远亲袭位)这三种方式,在此基础上,武沐、王希隆提出了“在呼韩邪单于之前,它的主干是长子继承制,同时它需要兄终弟及以及
叔继侄位、侄继叔位等方式来补充。
兄终弟及以及叔继侄位、侄继叔位等虽然只在特殊情况下才得以实行,但仍旧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长子继承制受阻碍时承担衔接和纽带的功能。
”①此后,武沐在研究呼韩邪单于之后的继承制度过程中,又提出:“呼韩邪单于之后,匈奴的王位继承制虽由以前的以子承父为主的继承制一改为传子与传弟相结合的继承制,但也因不同的阶段呈现明显的不同,如单于比之前匈奴实行的是单纯的兄终弟及,之后则实行了传弟与传子交叉继位的混合继承制。
”②但是也有人持不同的观点,李春梅就认为南匈奴时期的单于继承“看似将传子与传弟相结合,但是主线是兄终弟及,优先考虑的是兄弟,同辈兄弟无合适者,再从下一辈的前单于的长子开始",所以针对匈奴的单于继承,她提出了“匈奴的单于继承制度是父死子继为优先原则,兄终弟及为补充,但是南匈奴时期则以兄终弟及为主线。
”③
肖爱民对于单于的继承性质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单于位的继承实行的并不是严格意义的世袭制,而是向世袭制过度的世选制。
”④世选制是在私有制和父权制出现的氏族社会晚期的军事民主制时期,部落议事会从一个固定的家族中选出部落首领的制度。
可以这样说它是一种从原始社会氏族部落时期的民主选举制向阶级社会的世袭制过度的一种形态,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并没有马上消失,转换为世袭制,而是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仍旧存在于匈奴社会中。
此观点很是新颖,他将单于位的继承性质定义为“世选制”,大大区别于大多数学者。
如马长寿在《北狄与匈奴》中曾写道:“匈奴
既成事实中的由父传子及兄终弟及两种方式并存,正是表明世袭制的不稳定状态。
”⑤马先生肯定了匈奴单于继承是一种世袭制度;持此观点的还有林斡,他认为:“单于的最高权力集中于挛鞮氏这一个显贵氏族所继承,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⑥是一种世袭制。
在这个过程中,我赞成肖爱民的观点,因为所谓世袭制即父子相继即一世,“袭”则为继承、承袭封爵或者职位,是指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在皇位或王的继承上,实行父死子继,父亲死后,儿子自然继承父亲的职位,依次代代相传。
而在匈奴单于的继承过程中,不仅仅是父死子继,还存在不少的兄终弟及、叔死侄继、侄死叔继,虽然父死子继是主体,但是依旧不能笼统的将其概括为"世袭制"。
二、影响单于继承的因素
在单于继承的过程中,除了继承者必须是挛鞮氏家族冒顿单于的子孙外,还有许多潜移默化的规则和影响因素。
(一)长子继承原则。
这里有两点要强调,一是长子必须成年,才能够通过贵族会议的推举。
因为如果尚未成年,就不具备作为单于的能力、经验和威信,一方面既不能好好治理内部事务,不能应对外部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会给母阏氏掌权的机会,从而可能削弱贵族的实力,最终造成外戚专政的后果。
如儿单于年少继位,在继位的三年中,他喜爱征伐,加之匈奴遭受自然灾害,内部矛盾极为激烈。
《史记-匈奴传》就有记载:“其冬,匈奴大雨雪,畜多饥寒死,而单于年少,好杀伐,过国中多不安。
左大都尉欲杀单于。
”因而,儿单于死后,没有让其年少的儿子继位,而是匈奴贵人推选乌维单于弟,儿单
于的季父句黎湖为单于,在句黎湖单于临死前,因为自己的儿子也年少,所以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即且鞮侯单于。
所以在这里,如果长子未成年或者过于年少,也不能继承单于位,而是要从已故单于的兄弟中挑选,而当兄弟中也没人符合所要求时,则要由死者最亲死的族人来继承。
第二点需要说明的是,只有长子年少或者未成年,那么已故单于的弟弟或者与前单于亲近的族人才有资格继承,如果长子成年,有能力继承单于位,那么一般来讲他们不会是第一资格继承人,这就是说明了成年长子优先继承的原则。
(二)单于的意愿与继任者的实力。
“单于有太子,名曰冒顿。
后有爱阏氏,生少子。
头曼欲废冒顿而立少子。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原本冒顿顺理成章继承单于位,但由于出现了“爱阏氏”的情况,所以头曼单于想要废长立少,这反映了先单于的意愿对于单于位继承有一定的影响。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冒顿杀父篡位,自立为单于。
冒顿之所以能够自立,一方面由于他有一支忠心与他的军队,惟其命是从,另一方面他具有很大的政治抱负,有才能、有谋略;这不能不说,他的自立是与它自身的能力分不开的。
(三)阏氏的意向。
在选择继承人时,阏氏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狐鹿姑单于在位时,异母弟左大都尉深得人心,母阏氏惧怕狐鹿姑产于死后立其弟不立其子,因而就派人私下杀掉了左大都尉。
狐鹿姑单于临死前,立其弟右谷蠡王,但卫律等与颛渠阏氏合谋,违背名令,立子左谷蠡王为单于;虚闾权渠单于病死,颛渠阏氏与其弟都隆奇谋,
立右贤王屠耆堂为单于。
阏氏在新单于的继位过程中所起作用,实际上是单于的姻族势力在政治上的表现。
(四)贵人会议的推举。
匈奴的贵人会议成为“会”、“庭会”、“大会”、“龙会”等等,因大都是贵族参加的会议,所以成为贵人会议。
它是单于处理重要事务、祭祀祖先、考察属下忠诚的一个会议,一年召开三次,分别在三月、五月、“秋”,在发生重大事件的突发状况下,也要临时召开。
在单于继承的过程中,它所起的作用是选立新单于,这是每一位单于即位时必须经过的仪式,否则被视为非法。
最明显的一例是狐鹿姑单于死后,“卫律等与颛渠阏氏谋,匿单于死,诈矫单于令,与贵人饮盟,更立子左谷蠡王为壶衍鞮单于”。
没有这些贵人的支持,没有贵人会议的推举,壶衍鞮单于的继位不会那么容易,不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
由此可以看出,每位新单于的继位并不是先单于死后的自然继承,而是通过贵人会议的推举,从而法定继承的,这被称为单于继承制制度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因而它所起的作用要超过上述所有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单于继承制度的影响
(一)与匈奴政局的关系。
众所周知,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完善对于民族政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政治制度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单于继承制度对于整个匈奴的命运来说也是生死攸关的。
李晓敏就认为:“单于的继承是否正常,与匈奴政局的治乱,社会发展的盛衰成对应关系,具有同期性。
”⑦她从狐鹿姑单于、壶衍鞮单于、握衍朐鞮单于三位单于的继承推断出匈奴单于的继承有以下三个环节,先单于临终
遗命、用事大臣遵遗命召集诸王会于王庭、贵人会议的推举。
认为这个程序有着无法克服的矛盾,即不能预先设定继承人、新老单于交替时间过长,为那些有野心的人实施阴谋提供了可乘之机从而导致了继承制度的混乱。
(二)对于周边少数民族的继承制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很多民族纷纷效仿匈奴,形成了自己的继承制度。
李春梅⑧指出乌孙王昆莫的太子临死时,请求昆莫将位传于自己的儿子岑陬,太子弟大禄凭借自己强大的实力谋攻岑陬。
岑陬临死,子泥靡尚小,就将位传于大禄并嘱曰:“泥靡大,将国归之。
”乌孙王位世袭,首先传位于成年子,子年幼,将在先王的兄弟子侄中选择继承人,显然与匈奴的继承制大致一致。
此外还有鲜卑族、突厥政权大都如此。
这些事实不能不讲是受匈奴继承制度的影响,同时也适应了草原游牧民族的发展需要。
(三)巩固了匈奴自身的宗法制度。
匈奴统治者的最终政治目的是围绕宗法血缘关系最大限度的将权力保留在以挛鞮氏为核心的上层贵族中。
通过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等继承方式,统治者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统治方式,有效地维护了统治者的地位及利益,同时也实现了政权的稳定。
尤其是单于比之后实行的传子与传弟相结合的交叉继承制,较好解决了传子。
传弟的继承顺序问题,使得单于位的继承趋于制度化、规范化,,单于继承者的范围更加明确,身份也更为固定,这对于巩固以单于继承为主体的宗法制度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
①武沐、王希隆:《秦、西汉时期匈奴单于位继承制度考辨》,《民族研究》2003,3
②武沐:《匈奴单于继承制度突变探讨》,《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1
③李春梅:《论匈奴世袭制度》,《内蒙古大学学报》,2010,5
④肖爱民:《试析匈奴单于位的继承制度》,《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5
⑤马正寿:《北狄与匈奴》三联书社1962年
⑥林斡:《匈奴史》内蒙古出版社1979年
⑦李晓敏:《匈奴单于继承与匈奴政局》,《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