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知识点026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人教版)(含答案)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人教版)(含答案)

学生做题前请先回答以下问题问题1: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问题2: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内容是什么?问题3:通过回忆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内容,考虑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逆定理的使用前提分别是什么?问题4:0.3,0.4,0.5是不是一组勾股数?勾股数的定义是什么?以下是问题及答案,请对比参考:问题1: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答: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用a,b,c分别来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问题2: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内容是什么?答: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问题3:通过回忆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内容,考虑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逆定理的使用前提分别是什么?答:使用勾股定理的前提是已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逆定理使用前提是在知道三角形三边关系后,证明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问题4:0.3,0.4,0.5是不是一组勾股数?勾股数的定义是什么?答:0.3,0.4,0.5不是一组勾股数.勾股数的定义:满足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0.3,0.4,0.5满足,但不是正整数,所以不是一组勾股数.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人教版)一、单选题(共9道,每道10分)1.三角形的三边,,满足,则三角形的形状是( )A.等腰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答案:C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各边都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后,得到的三角形为( )A.可能为锐角三角形B.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C.仍然是直角三角形D.可能是钝角三角形答案:C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①9,12,15;②7,24,25;③32,42,52;④;⑤(为正整数,且),其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④D.①②答案:B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勾股数4.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B都是格点,则线段AB 的长度为( )A.5B.6C.7D.25答案:A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勾股定理5.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底边上的中线长为4,它的腰长为( )A.6B.C. D.5答案:D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线合一6.如图,直线上有三个正方形A,B,C,若A,C的边长分别为3和4,则正方形B的面积为( )A.5B.25C.24D.无法确定答案:B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弦图7.如图,以第①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作为第②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以第②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作为第③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依此类推,若第⑨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厘米,则第①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厘米.A.1B.C. D.答案:B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勾股定理8.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为( )A.5B.C. D.5或答案:D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勾股定理9.如图,在Rt△ABC中,∠ABC=90°,AB=2,BC=3,以斜边AC为边作正方形ACDE,连接BE,则BE的长是( )A.5B.C. D.答案:D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弦图二、填空题(共1道,每道10分)1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3,BC=4,CD=12,AD=13,且∠B=90°.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____.答案:36解题思路:试题难度: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勾股定理知识点、经典例题及练习题带答案

勾股定理知识点、经典例题及练习题带答案

【趣味链接】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幅“弦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如图1).图2由弦图变化得到,它是用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记图中正方形ABCD,正方形EFGH,正方形MNKT的面积分别为S1,S2,S3.若S1,S2,S3=10,则S2的值是多少呢?【知识梳理】1, 勾股定理定义:假如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ABCabc弦股勾勾: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股:直角三角形较长的直角边弦:斜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假如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下面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 勾股数:满意a2+b2=c2的三个正整数叫做勾股数(留意:若a,b,c, 为勾股数,那么ka,kb,kc同样也是勾股数组。

)*附:常见勾股数:3,4,5; 6,8,10; 9,12,15; 5,12,133, 推断直角三角形:假如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满意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经典直角三角形:勾三, 股四, 弦五)其他方法:(1)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用它推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步骤是:(1)确定最大边(不妨设为c);(2)若c2=a2+b2,则△ABC是以∠C为直角的三角形;若a2+b2<c2,则此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其中c为最大边);若a2+b2>c2,则此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其中c为最大边)4, 留意:(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2)在直角三角形中,假如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在直角三角形中,假如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

5, 勾股定理的作用:(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

2016届中考数学真题类编-知识点026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及逆定理2016A

2016届中考数学真题类编-知识点026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及逆定理2016A

一、选择题1.(2016山东东营,9,3分)在△ABC中,AB=10,AC=BC边上的高AD=6,则另一边BC等于()A.10 B.8 C.6或10 D.8或10【答案】C【逐步提示】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分类讨论思想.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分别求出BC的长.【详细解答】解:如图①所示,在Rt△ABD中,8,在Rt△ACD中,2,∴BC=BD+CD=8+2=10.如图②所示,同理求出BD=8,CD=2,∴BC=BD-CD=8-2=6.故选C.【解后反思】解答本题易出现漏解的错误,即只考虑高在三角形内部的情况,而忽视高在外部的情况,而造成漏解.【关键词】勾股定理;分类讨论思想2.(2016山东潍坊,7,3分)木杆AB斜靠在墙壁上,当木杆的上端A沿墙壁NO竖直下滑时,木杆的底端B 也随之沿射线OM方向滑动,下列各图中用虚线画出木杆中点P随之下落的路线,其中正确的是()【答案】D【逐步提示】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能够观察到图中的OP是斜边AB上的中线,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OP的长度始终保持不变,然后结合图形可选出答案.【详细解答】解:连接OP,∵△AOB为直角三角形,∴12OP AB=.故点P下落路线为以O为圆心,OP为半径的一段圆弧,故选择D .【解后反思】本题在解答时需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从而OP的长度不变,本题是来源于青岛版八下课本.【关键词】直角三角形;14.3.(2016山东省烟台市,14,3分)如图,O为数轴原点,A,B两点分别对应-3,3,作腰长为4的等腰【答案】7 【逐步提示】利用等腰△ABC 三线合一定理判断出AB OC ⊥,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OM 的长,则点M 对应的实数即可求出.【详细解答】解: ∵A ,B 两点分别对应-3,3,即OA=OB ,又∵△ABC 为等腰三角形,∴AB OC ⊥, ∴ OM=OC=2234-=7 ,故答案为 7 .【解后反思】1.本题考查数轴与点一一对应关系,需要借助数轴和勾股定理判断出字母对应的数值.2.在数轴上,数轴形象地反应了数与点之间的关系,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借助于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数轴具有如下作用:(1)利用数轴可以用点直观地表示数.(2)利用数轴可以比较数的大小.(3)利用数轴可以解决绝对值问题.【关键词】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数轴;数形结合思想;4.5. (2016浙江杭州,9,3分)已知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m 和n (m <n ),过锐角顶点把该纸片剪成两个三角形.若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则( )A .m 2+2mn +n 2=0B .m 2-2mn +n 2=0C .m 2+2mn -n 2=0D .m 2-2mn -n 2=0【答案】C .【逐步提示】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一条射线将原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条件下的两条直角边的数量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后,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两条直角边m 、n 及其代数式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后用勾股定理建立等量关系.在解题时,首先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利用斜边的垂直平分线与较长直角边的交点,得到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后就产生了两个等腰三角形;再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用n -m 表示;最后由勾股定理,得到m 、n 的等量关系,化简后即可选择正确答案.【解析】如下图,在△ABC 中,∠C =90°,AC =m ,BC =n ,过点A 的射线AD 交BC 于点D ,且将△ABC 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ACD 和△ADB ,则AC =CD =m ,AD =DB =n -m .在Rt △ACD 中,由勾股定理,得m 2+m 2=(n -m )2,2m 2=m 2-2mn +n 2,从而m 2+2mn -n 2=0,故选择C .n -mn -mm mDBC A【解后反思】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将题意用图形语言表示出来,所以说几何画图是学习好数学的基本功之一.在本题中,两个等三角形一定有一个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另一个等腰三角形也一定是顶角为135°(45°的邻补角)的等腰三角形,此时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来画原三角形斜边的中垂线即可.在解决了画图关后,如何用m 、n 的代数式表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就容易得多了,最后利用勾股定理不难探索出m 、n 的等量关系.综上所述,对于数学的学习,尤其是几何题,将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者之间的相互转换,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关键词】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2016淅江丽水,7,3分)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已知AD=8,BD=12,AC=6,则△OBC 的周长为A.13B.17C.20D.26 【答案】【逐步提示】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BC 及OB+OC 的长,从而求得△OBC 的周长.【解析】由题意得BC=AD=8, OB+OC=12(AC+BD)=9,所以△OBC 的周长=8+9=17,故选择B. 【解后反思】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关键词】平行四边形的性质;;;;6.(2016浙江衢州,5,3分)如图,在▱ABCD 中,M 是BC 延长线上的一点,若∠A =135°,则∠MCD 的度数是( )A.45°B.55°C.65°D.75°【答案】A.【逐步提示】利用平行四边形和平行线的性质即求.MDC B A【解后反思】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以寻求线的平行关系,而平行线可以转换角的关系.【关键词】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角的计算.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二、填空题1. (2016天津,18,3分)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A,E为格点,B,F为小正方形边的中点,C为AE,BF的延长线的交点.(I)AE的长等于.(II)若点P在线段AC上,点Q在线段BC上,且满足AP=PQ=QB,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用无刻度尺的直尺,画出线段PQ,并简要说明P,Q的位置是如何找到的(不要求证明) .【答案】(II)如图,AC 与网格线相交,得点P ;取格点M ,连接AM 并延长与BC 相交,得点Q .连接PQ ,线段PQ 即为所求.【逐步提示】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三角函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分析题意并构造出如图所示的三个全等的三角形.在解答本题时,应先从结论AP =PQ =PB 出发,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分析出点P 与点Q 的形成过程,由此得出用直尺画出点P 与点Q 的方法.【解析】(I)AE.(II)如图,过A .Q 作铅垂线,过A .B .P 作水平线,构造三个全等且两直角边比为1:2的直角三角形.设BH =PK =QG =a ,则QH =PG =AK =2a .则①BN =BH +PG +PK =a +2a +a =4a ;②QR =QG +AK =a +2a =3a ;③AR =KP +PG =a +2a =3a .在网格中,∵BN =6,BN =4a ,∴a =1.5,∴AK =2a =3,过点K 的水平线与AC 的交点即为点P .∵QR =AR =2a ,∠ARQ =90°,∴∠RAQ =45°,∴点Q 在AM 的延长线上,由此可确定点Q .【解后反思】在解答有关格点的问题时,应注意分析已作图形的特点,通过逆推找出用于直尺作图的网格点或直线的交点,从而得出作图的过程.2.(2016浙江舟山,16,4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分别在x轴、y轴上,点A的坐标为(-1,0),∠ABO=30°,线段PQ的端点P从点O出发,沿△OBA的边按O→B→A→O运动一周,同时另一端点Q随之在x 轴的非负半轴上运动,如果PQ=3,那么当点P运动一周时,点Q运动的总路程为.【答案】4【逐步提示】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能将点Q运动的总路程正确分解成几段路径之和. 根据已知条件在Rt△AOB中求出OB=3,AB=2. 设AB的中点为C,当点P运动一周时,点Q运动的总路程可以分解为点P从“O→B”、“B→C”、“C→A”、“A→O”四段路径之和.【解析】∵A(-1,0),∴OA=1.在Rt△AOB中,∠AOB=90°,∠ABO=30°,∴AB=2,OB= 3.设AB的中点为C.当点P从点O→B运动时,点Q运动的路径长(自右到左)为3;当点P从点B→C运动时,点Q运动的路径长(自左到右)为1;当点P从点C→A运动时,点Q运动的路径长(自右到左)为2-3;当点P从点A→O运动时,点Q运动的路径长(自左到右)为1;因此当点P运动一周时,点Q运动的总路程为3+1+2-3+1=4,故答案为4 .【解后反思】本题的难点是点P在B→A运动过程中,点Q运动的路径长,化解该难点的方法一是抓住“AB的中点C”这个特殊的零界点,而是关注点P到达A.C.B这三个特殊点时,线段AQ相应的长度,由此可确定点Q运动的路径长.【关键词】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运用;点的位置的确定;实验操作题型;动线题型3.(2016四川省广安市,24,8分)在数学活动课上,老师要求学生在5×5的正方形ABCD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画直角三角形,要求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而且三边与AB或AD都不平行,画四种图形,并直接写出其周长(所画图形相似的只算一种).周长=周长=以画出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可以有以下几种关系:两直角边相等、一条直角边等于另一条直角边的2倍、一条直角边等于另一条直角边的3倍、一条直角边等于另一条直角边的4倍等.【详细解答】解:第一种(四选一):周长=周长=周长=周长=第二种(二选一):周长=周长=5第三种:第四种:第五种:周长=周长=周长=【解后反思】(1)在网格中通过画两个45°角的和画出直角;(2)相同边长的正方形网格,如果线段在网格线上,可以通过数网格得到线段的长度,如果线段不在网格线上,还需要结合勾股定理解决问题.【关键词】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网格数学题型4.5.6.7.8.9.10.11.12.13.14.15.16.17.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三、解答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31.32.33.34.35.36.37.38.39.。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习题及答案)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习题及答案)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习题)例题示范例1:如图,强大的台风使得一棵树在离地面 3m 处折断倒下,树的顶部落在离树的底部 4m 处,这棵树折断之前有多高?解:如图,由题意,得AC=3,BC=4,∠ACB=90°A在 Rt△ABC 中,∠ACB=90°,由勾股定理,得AC2+BC2=AB2∴32+42=AB2∴AB=5 C B∴AB+AC=5+3=8答:这棵树折断之前高 8m.例 2:如图,在△ABC 中,AB=13cm,AC=5cm,BC=12cm.求证:∠C=90°.AC B证明:如图在△ABC 中,AB=13,AC=5,BC=12∵52+122=132∴AC2+BC2=AB2∴△ABC 为直角三角形,且∠C=90°.巩固练习1.如图,在 Rt△ABC 中,∠C=90°,若BC=8,AB=17,则AC的长为.BC A2.已知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甲往东走了 12km,乙往南走了5km,这时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为.3.如图,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作半圆,三个半圆的面积从小到大依次记为S1,S2,S3,则S1,S2,S3 之间的关系是()A.S l+S2>S3 B.S l+S2<S3C.S1+S2=S3 D.S12+S2 =S34.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其中最大正方形的边长为 7cm,则正方形A,B,C,D 的面积之和为cm2.5.如图 1 是用硬纸板做成的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a 和b,斜边长为c.图 2 是以c 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请你开动脑筋,将它们拼成一个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1)画出拼成的这个图形的示意图,并利用这个图形证明勾股定理;(2)假设图 1 中的直角三角形有若干个,你能运用图 1 中所给的直角三角形拼出另一种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吗?请画出拼成的图形的示意图,并利用该图形证明勾股定理.b ba a图1 图26.以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为边,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1.5,2,2.5 B.9,12,15C.7,24,25 D.1,1,27.已知三条线段的长是:①5k,12k,13k(k>0);②111;③32,42,52;3 4 5④11,60,61;⑤(m +n)2 -1,2(m +n),(m +n)2 +1 (m,n为正整数).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A.2 个B.3 个C.4 个D.5 个8.如图,在正方形A BCD 中,点E,F 分别在A D,CD 边上,A D若A B=4,AE=2,DF=1,则图中的直角三角形共有个. F 9.如图,求出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度:b= ,c= . BC1015 2410.如图,一架长 25 米的云梯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与墙根之间的距离为 7 米.(1)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 4 米,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上滑动了几米?11.在△ABC 中,AB=10,BC=12,BC 边上的中线AD=8,求AC的长. AB D C12.在△ABC 中,点D是线段BC 上的一点,已知AB=15,AD=12,AC=13,BD=9.求BC 的长.思考小结1.赵爽弦图和毕达哥拉斯弦图都是由四个全等的三角形拼成的,但是在拼的过程中有区别,赵爽弦图的弦在(填“内”或“外”),毕达哥拉斯弦图的弦在(填“内”或“外”),请你画出对应的弦图.赵爽弦图毕达哥拉斯弦图2.我们知道3,4,5 是一组勾股数,那么3k,4k,5k(k 是正整数)(填“是”或“不是”)一组勾股数;一般地,如果a,b,c(a<b <c )是一组勾股数,那么a k,bk,ck(k 是正整数)是一组勾股数吗?若是,请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解:ak,bk,ck(k 是正整数)一组勾股数,理由如下:∵a,b,c 是一组勾股数∵k≠0∴k2a2+k2b2k2c2∴(ak)2+(bk)2(ck)2∵k 为正整数∴ak,bk,ck 也是∴ak,bk,ck(k 是正整数)一组勾股数Ca bB c A【参考答案】巩固练习1. 152.13 km3. C4. 495.略6.D7. B8. 49. 12,2610. (1)24 米(2)8 米11.AC 的长为 1012.BC 的长为 14思考小结1. 直角,外,内图略2. 是,是,a2 +b2 =c2 ,=,=,正整数,是。

初二勾股定理试题及答案

初二勾股定理试题及答案

初二勾股定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勾股定理的表达式?A. a + b = cB. a² + b² = c²C. a × b = cD. a ÷ b = c答案:B2.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的长度是多少?A. 5B. 7C. 8D. 9答案:A3.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0,一条直角边长为6,那么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是多少?A. 8B. 4C. 6D. 10答案:A二、填空题1.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6和8,根据勾股定理,斜边的长度为______。

答案:102.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3,其中一条直角边长为5,那么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是______。

答案:12三、解答题1.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9和12,求斜边的长度。

答案:根据勾股定理,斜边的长度为√(9² + 12²) = √(81 + 144) = √225 = 15。

2.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7,其中一条直角边长为8,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

答案:设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为x,根据勾股定理,有x² + 8² =17²,即x² + 64 = 289,解得x² = 225,所以x = √225 = 15。

四、证明题1. 证明: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和b,斜边长为c,那么a² + b² = c²。

答案: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和b,斜边为c。

在三角形中,我们可以构造一个边长为a和b的正方形,以及一个边长为c的正方形。

在这两个正方形中,我们可以画出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分别为a和b,斜边长为c。

这样,我们可以将这四个三角形拼成一个边长为a+b的正方形,其面积为(a+b)²。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经典例题及解析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经典例题及解析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经典例题及解析副标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3小题,共219.0分)1.如图所示,被纸板遮住的三角形是()A. 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D【解析】解:从图中,只能看到一个角是锐角,其它的两个角中,可以都是锐角或有一个钝角或有一个锐角.故选D.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运用以及图形的识别能力和推理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熟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如图,在△ABC中,AB=5,AC=3,BC=4,将△ABC绕A逆时针方向旋转40°得到△ADE,点B经过的路径为弧BD,是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 π-6B. πC. π-3D. +π【答案】B【解析】解:∵AB=5,AC=3,BC=4,∴△ABC为直角三角形,由题意得,△AED的面积=△ABC的面积,由图形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AED的面积+扇形ADB的面积-△ABC的面积,∴阴影部分的面积=扇形ADB的面积==π,故选:B.根据AB=5,AC=3,BC=4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AED的面积=△ABC的面积,得到阴影部分的面积=扇形ADB的面积,根据扇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本题考查的是扇形面积的计算、旋转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根据图形得到阴影部分的面积=扇形ADB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3.已知a、b、c为△ABC的三边,且满足a2c2-b2c2=a4-b4,则△ABC是()A. 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提取公因式并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得到a、b、c的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移项并分解因式,然后解方程求出a、b、c的关系,再确定出△ABC的形状即可得解. 【解答】解:移项得,a2c2-b2c2-a4+b4=0,c2(a2-b2)-(a2+b2)(a2-b2)=0,(a2-b2)(c2-a2-b2)=0,所以,a2-b2=0或c2-a2-b2=0,即a=b或a2+b2=c2,因此,△ABC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故选C.4.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为15,20,25,则此三角形最大边上的高为( ).A. 10B. 12C. 24D. 48【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面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求证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求证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出BD•AC=AB•BC,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BC=15,AB=20,AC=25,BD是AC上的高,∵BC=15,AB=20,AC=25,∴AC2=AB2+BC2,∴三角形ABC为直角三角形,∵BD是AC上的高,∴BD•AC=AB•BC,∴BD=12.故选B.5.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A. 2,3,4B. 3,4,5C. 6,8,12D.【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解答】解:A、22+32≠4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B、42+32=57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C、62+82≠12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D、()2+()2≠()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6.下列以a,b,c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 a=1,b=1,B. a=1,,c=2C. a=3,b=4,c=5D. a=2,b=2,c=3【答案】D【解析】解:A、∵12+12=()2,∴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12+()2=22,∴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32+42=52,∴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22+22≠32,∴该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是直角三角形判定则可.如果有这种关系,这个就是直角三角形.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应先认真分析所给边的大小关系,确定最大边后,再验证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与最大边的平方之间的关系,进而作出判断.7.下列给定的三条线段中,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9,12,15B. 0.5,1.2,1.3C. 7,8,9D. 7,24,25【答案】C【解析】解:A、92+122=15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B、(0.5)2+(1.2)2=(1.3)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C、72+82≠9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符合题意;D、72+242=25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8.如图△ABC,BC=6,AC=8,AB=10,则点B到AC的距离是()A. 6B. 7C. 8D. 10【答案】A【解析】解:∵BC2+AC2=62+82=100,AB2=102=100,∴BC2+AC2=AB2,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得,△ABC是直角三角形,∠C=90°,所以,点B到AC的距离是6.故选:A.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出△ABC是直角三角形,∠C=90°,再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解答.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熟记定理并判断出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在2×2的正方形网格中有9个格点,已经取定点A和B,在余下的7个点中任取一点C,使△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概率是()A.B.C.D.【答案】B【解析】解:如图,C1,C2,C3,C4均可与点A和B组成直角三角形,则使△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概率是:.故选:B.由取定点A和B,在余下的7个点中任取一点C,使△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有4种情况,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0.如图,方格中的点A,B称为格点(格线的交点),以AB为一边画△ABC,其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格点C的个数为()A. 3B. 4C. 5D. 6【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关键是正确作出图形,不要漏掉任何一种情况.以AB为直角边有2个,以AB为斜边有2个,共4个.【解答】解:如图所示:以AB为一边画△ABC,其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格点C共有4个,故选B.11.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b)(a-b)=c2,则()A. ∠A为直角B. ∠C为直角C. ∠B为直角D. 不是直角三角形【答案】A【解析】解:∵(a+b)(a-b)=c2,∴a2-b2=c2,即c2+b2=a2,故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a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A为直角.故选:A.先把等式化为a2-b2=c2的形式,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此三角形的形状,进而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12.如图,在四个均由十六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各有一个三角形ABC,那么这四个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解:A、三角形各边长为、、,()2+()2<()2,故该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B、由图可知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C、各边长、、,()2+()2=()2,故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D、各边长、2、5,()2+(2)2=(5)2,故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故选:A.由图可知B为直角三角形,分别求A、C、D三个选项中各边长,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以判定C、D中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A不是直角三角形,即可解题.本题中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运用,本题中求证B、C、D选项中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3.下列条件:①∠A+∠B=∠C,②∠C=90°,③AC:BC:AB=3:4:5,④∠A:∠B:∠C=3:4:5.⑤a2=(b+c)(b-c)中,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有()A. 2个B. 3个C. 4个D. 5个【答案】C【解析】解:①∠A+∠B=∠C时,∠C=90°,是直角三角形;②∠C=90°,是直角三角形;③AC:BC:AB=3:4:5,∴32+42=52,是直角三角形;④∠A:∠B:∠C=3:4:5时,∠C=180°×<90°,是锐角三角形;⑤a2=(b+c)(b-c),a2=b2-c2,是直角三角形.故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有4个.故选:C.分别求出最大的角的度数,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答.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4.以下各组线段为边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3,4,5B. 6,8,10C. 5,12,13D. 8,15,20【答案】D【解析】解:A、∵32+42=5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62+82=10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52+122=13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82+152≠20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四个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15.满足下列条件的△ABC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 b2=c2-a2B. a:b:c=3:4:5C. ∠C=∠A-∠BD. ∠A:∠B:∠C=3:4:5【答案】D【解析】解:A、b2=c2-a2,a2+b2=c2,故能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B、32+42=52,故能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C、∠C=∠A-∠B,∠A=∠B+∠C,故能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D、∠A:∠B:∠C=3:4:5,∠C=180°×=75°,故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符合题意.故选:D.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16.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b)2—c2 =2ab,则此三角形是( )A. 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若是两边的平方和等于另一个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因为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可化简:(a+b)2-c2=2ab,得到结论.【解答】解:∵(a+b)2-c2=2ab,∴a2+2ab+b2-c2=2ab ,∴a2+b2=c2.所以为直角三角形.故选A.17.下面的三角形中:①△ABC中,∠C=∠A-∠B;②△ABC中,∠A:∠B:∠C=1:2:3;③△ABC中,a:b:c=5:12:13;④△ABC中,三边长分别为,其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解析】解:①△ABC中,∠C=∠A-∠B,即∠C+∠B=∠A,∵∠A+∠B+∠C=180°,∴∠A=90°,∴△ABC是直角三角形,故①正确;②△ABC中,∠A:∠B:∠C=1:2:3,∵∠A+∠B+∠C=180°,∴△ABC是直角三角形,故②正确;③∵△ABC中,a:b:c=5:12:13,∴a2+b2=c2,即△ABC是直角三角形,故③正确;④∵△ABC中,三边长分别为,∴()2+()2≠()2,即△ABC不是直角三角形,故④错误;即正确的个数是3个,故选: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判断②;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③④.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能灵活运用定理进行推理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18.如图,有四个三角形,各有一边长为6,一边长为8,若第三边分别为6,8,10,12,则面积最大的三角形是()A. B.C. D.【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关键在于正确的表示出斜边、直角边的长度,熟练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分析.过C作CD⊥AB于D,依据AB=6,AC=8,可得CD≤8,进而得到当CD与AC重合时,CD最长为8,此时,∠BAC=90°,△ABC 的面积最大.【解答】解:如图,过C作CD⊥AB于D,∵AB=6,AC=8,∴CD≤8,∴当CD与AC重合时,CD最长为8,此时,∠BAC=90°,△ABC的面积最大,∴BC==10,∴四个三角形中面积最大的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6,8,10,19.四根小木棒的长分别为5cm,8cm,12cm,13cm,任选三根组成三角形,其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A【解析】解:∵四根小木棒的长分别为5cm,8cm,12cm,13cm,∴可以组成三角形的有:5cm、8cm、12cm;5cm、12cm、13cm;8cm、12cm、13cm.要组成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则只有5cm、12cm、13cm的一组.∴有1个直角三角形.故选:A.要组成三角形,由三角形的边长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从四个数中可以得出5cm、12cm、13cm可以满足要求,其中5cm、12cm为直角边,13cm为斜边.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运用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属于比较简单的题目.20.下列各组数据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A. 1,2,2B. 1,1,C. 4,5,6D. 1,,2【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知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解答此题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A.∵12+22=5≠22,∴此组数据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故本选项错误;B.∵12+12=2≠()2,∴此组数据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故本选项错误;C.∵42+52=41≠62,∴此组数据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故本选项错误;D.∵12+()2=4=22,∴此组数据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21.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则满足下列条件但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 a2-c2=b2B. a=n2-1,b=2n,c=n2+1 (n>1)C. ∠A:∠B:∠C=3:4:5D. ∠A=∠B=∠C【答案】C【解析】解:A、a2-c2=b2,那么a2=b2+c2,故△ABC是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B、∵a2+b2=(n2-1)2+(2n)2=(n2+1)2=c2,故△ABC是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C、∠A:∠B:∠C=3:4:5,故△ABC不是直角三角形;故符合题意;D、∵∠A=∠B=∠C,∠A+∠B+∠C=180°,∴∠A+∠A+2∠A=180°,∴∠A=45°,∴∠C=90°,故△ABC是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运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当一个角是直角时,或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也可得出它是直角三角形.分别判定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实际运用,灵活的应用此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2.以a,b,c为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 a=2,b=3,c=4B. a=1,b=,c=2C. a=4,b=5,c=6D. a=2,b=2,c=【答案】B【解析】解:A、32+22≠4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12+()2=2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42+52≠6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22+22≠()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能进行推理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3.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连接AB,BC,CA,则∠ACB的度数为()A. 30°B. 45°C. 60°D. 75°【答案】B【解析】解: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AC=AB=,BC=,∵,即AC2+AB2=BC2,∴△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45°.故选:B.分别在格点三角形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AB,BC,AC的长度,继而可得出∠ABC 的度数.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判断△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注意在格点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24.满足下列条件的△ABC,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B.C. D.【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主要利用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勾股定理逆定理.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勾股定理逆定理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a2+b2=c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C=90°,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3k)2+(4k)2=25k2=(5k)2,∴△ABC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C=∠A-∠B,∴∠C+∠B=∠A,∴∠A=90°,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A:∠B:∠C=3:4:5,∴最大的角∠C=180°×<90°,是锐角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25.下列给定的三条线段中,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9,12,15 B. ,, C. 7,8,9 D. 7,24,25【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解答】解:A.92+122=15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B.(0.5)2+(1.2)2=(1.3)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C.72+82≠9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符合题意;D.72+242=25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26.若△ABC的三边长a,b,c满足(a -b)(b-c)=0 ,则△ABC是()A. 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D. 等腰或等边三角形【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断.根据(a-b)(b-c)=0,可知三边关系,即可判断结果. 【解答】解:∵a,b,c是△ABC的三边长,又∵(a-b)(b-c)=0,∴a=b或者b=c或者a=b=c,所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 .故选D.27.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欲求证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这里给出三边的长,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解答】解:A:152+202≠242,72+242=252,故A错误;B:72+242=252,152+202≠242,故B错误;C:72+242=252,152+202=252,故C正确;D:72+202≠252,152+242≠252,故D错误.故选C.28.满足下列条件的△ABC,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B.C. D.【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A.由b2-a2=c2得b2=a2+c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是直角三角形;B.由a:b:c=3:4:5得c2=a2+b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是直角三角形;C.由三角形三个角度数和是180°及∠C=∠A-∠B解得∠A=90°,故是直角三角形;D.由∠A:∠B:∠C=3:4:5,及∠A+∠B+∠C=180°得∠C=75°≠90°,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D.29.如图,在△ABC中,AB=10,AC=6,BC=8,将△ABC折叠,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E处,AD是折痕,则△BDE的周长为()A. 6B. 8C. 12D. 14【答案】C【解析】解:在Rt △ABC 中,∵AC =6,BC =8,∠C =90°, ∴AB ==10,由翻折的性质可知:AE =AC =6,CD =DE , ∴BE =4,∴△BDE 的周长=DE +BD +BE =CD +BD +E =BC +BE =8+4=12, 故选:C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 =10,利用翻折不变性可得AE =AC =6,推出BE =4即可解决问题. 本题考查翻折变换,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30.下列各组数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12,5,13B. 40,9,41C. 7,24,25D. 10,20,16【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运用,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直角三角形,只需看两条短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长边的平方,如果等就是直角三角形,不等就不是直角三角形,解答此题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A .∵52+122=13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B .∵402+92=41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C .∵72+242=25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D .∵102+162≠20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故选D .31. 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作三角形,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2,3,4B. 4,4,6C. 6,8,10D. 7,12,13 【答案】C【解析】解:A 、22+32=13≠4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B 、42+42=32≠6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C 、62+82=100=10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 D 、122+72=193≠13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判断是直角三角形.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32. 有四条线段,长度分别是4,6,8,10,从中任取三条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概率是( )A.B.C.D.【答案】D【解析】解:所有的情况有:4,6,8;4,6,10;4,8,10;6,8,10,共4种,其中能构成三角形的有:4,6,8;6,8,10;4,8,10,共3种, 所以从中任取三条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概率是;故选:D .找出四条线段任取三条的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数,找出能构成三角形的情况,即可求出所求的概率.此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33.若△ABC三边分别是a,b,c,且满足(b-c)(a2+b2)=bc2-c3,则△ABC是( )A. 等边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答案】D【解析】略34.下列选项中,不能判断△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A.∠A+∠B=∠C B. A:∠B:∠C=1:2:3C. ∠A=∠B=2∠CD. AB2+BC2=AC2【答案】C【解析】解:A、正确,因为∠A+∠B=∠C,∠A+∠B+∠C=180°,则∠C=90°,故为直角三角形;B、因为∠A:∠B:∠C=1:2:3,所以设∠A=x,则∠B=2x,∠C=3x,故x+2x+3x=180°,解得x=30°,3x=30°×3=90°,故为直角三角形;C、因为∠A=∠B=2∠C,∠A+∠B+∠C=180°,则∠A=∠B=72°,∠C=36°,故此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错误;D、因为AB2+BC2=AC2,故为直角三角形;故选:C.A、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即可计算出∠C的值;B、根据角的比值求出各角的度数,便可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即可计算出∠A、∠B、∠C的值;D、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判定即可.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结合解方程是解题的关键.35.在下列条件中:,,,④,⑤中,能确定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能求出每种情况的最大角的度数是解此题的关键,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A+∠B+∠C=180°,再根据已知的条件逐个求出∠C的度数,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①∵∠A+∠B=∠C,∠A+∠B+∠C=180°,∴2∠C=180°,∴∠C=90°,∴△ABC是直角三角形,故①正确;②∵∠A:∠B:∠C=1:2:3,∠A+∠B+∠C=180°,∴∠C=×180°=90°,∴△ABC是直角三角形,故②正确;③∵∠A=90°-∠B,∴∠A+∠B=90°,∵∠A+∠B+∠C=180°,∴∠C=90°,∴△ABC是直角三角形,故③正确;④∵∠A=∠B=∠C,设∠A=x,∠B=2x,∠C=3x,∴x+2x+3x=180°,∴x=30º,3x=90º,∴∠C=90°,∴△ABC是直角三角形,故④正确,⑤∵∠A=∠B=2∠C,∠A+∠B+∠C=180°,∴5∠C=180°∴∠C=36°∴∠A=∠B=72°∴△ABC不是直角三角形,∴⑤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④4个全部符合题意.故选D.36.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A∶∠B∶∠C=1∶2∶3,③∠A=900-∠B,④∠A=∠B=∠C中,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解析】略37.下列说法中:①如果∠A+∠B﹣∠C=0,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②如果∠A:∠B:∠C=5:12:13,则△ABC是直角三角形;③如果三角形三边之比为,则△ABC为直角三角形;④如果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n2﹣4、4n、n2+4(n>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勾股定理逆定理逐项进行判断,从而得到答案.【解答】解:①符合题意,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C为90度;②不符合题意,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以求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30°,72°,78°,不是直角三角形;③符合题意,设三边分别为x,x,x,则有7x2+10x2=17x2,则△ABC为直角三角形;④符合题意,因为,则△ABC是直角三角形.所以正确的有①③④.故选C.38.如图,四边形ABCD中,AB=4cm,BC=3cm,CD=12cm,DA=13cm,且∠ABC=90°,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A. 6cm2B. 30cm2C. 24cm2D. 36cm2【答案】C【解析】解:连接AC,∵∠ABC=90°,AB=4cm,BC=3cm,∴AC=5cm,∵CD=12cm,DA=13cm,AC2+CD2=52+122=169=132=DA2,∴△ADC为直角三角形,∴S四边形ABCD=S△ACD-S△ABC=AC×CD-AB×BC=×5×12-×4×3=30-6=24(cm2).故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24cm2.故选:C.连接AC,在Rt△ADC中,已知AB,BC的长,运用勾股定理可求出AC的长,在△ADC 中,已知三边长,运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得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故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Rt△ACD与Rt△ABC的面积之差.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判断出△ACD的形状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9.王老师给出了下列三条线段的长度,其中能首尾相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1,2,3B.C. 6,8,9D. 5,12,13【答案】D【解析】解:A、由22+12=5≠32,故本选项错误;B、由()2+()2=7≠()2,故本选项错误;C、由62+82=100≠92,故本选项错误;D、由52+122=169=132,故本项正确.故选:D.根据三边的长,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关键在于正确的表示出斜边、直角边的长度,熟练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分析.40.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是( )A. 6B. 7C. 8D. 9【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定义,根据图形找出其中三角形即可得结果.【解答】解:图中三角形有ΔABF、ΔADF、ΔCDF、ΔAEC、ΔACD、ΔABD、ΔAED、ΔBDE,共8个.故选C.41.在下列几组数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是().A. 0.9,1.6,2.5B. ,,C. 32,42,52D. ,,【答案】D【解析】解:A、0.92+1.62≠2.52,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选项错误;B、()2+()2≠()2,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选项错误;C、(32)2+(42)2≠(52)2,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选项错误;D、()2+()2=()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选项正确.故选D.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没有这种关系,这个就不是直角三角形.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应先认真分析所给边的大小关系,确定最大边后,再验证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与最大边的平方之间的关系,进而作出判断.42.给出下列四个说法:①由于0.3,0.4,0.5不是勾股数,所以以0.3,0.4,0.5为边长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②由于以0.5,1.2,1.3为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所以0.5,1.2,1.3是勾股数;③若a,b,c是勾股数,且c最大,则一定有a2+b2=c2;④若三个整数a,b,c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则2a,2b,2c一定是勾股数,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勾股数: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注意:①三个数必须是正整数,例如:2.5、6、6.5满足a2+b2=c2,但是它们不是正整数,所以它们不是勾股数.②一组勾股数扩大相同的整数倍得到的三个数仍是一组勾股数.③记住常用的勾股数再做题可以提高速度.如:3,4,5;6,8,10;5,12,13;….欲判断是否为勾股数,必须根据勾股数是正整数,同时还需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长边的平方.【解答】解:①由于0.32+0.42=0.52,所以以0.3,0.4,0.5为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是0.3,0.4,0.5不是整数,所以0.3,0.4,0.5不是勾股数,故①说法错误;②虽然以0.5,1.2,1.3为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是0.5,1.2,1.3不是整数,所以0.5,1.2,1.3不是勾股数,故②说法错误;③若a,b,c是勾股数,且c最大,则一定有a2+b2=c2,故③说法正确;④若三个整数a,b,c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则2a,2b,2c一定是勾股数,故④说法正确.故选:C.43.已知△ABC,三边长AB=8cm,AC=6cm,BC=10cm,则最长边上的高是()A. 48cmB. 4.8cmC. 0.48cmD. 5cm【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勾股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首先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斜边为AB,再利用“面积法”来求AB边上的高.【解答】解:∵Rt△ABC的三边AC=6cm,BC=8cm,AB=10cm,∴AB2=AC2+BC2,∠C=90°,,∴AB边上的高.故选B.44.线段BC上有3个点P1、P2、P3,线段BC外有一点A,把A和B、P1、P2、P3、C连接起来,可以得到的三角形个数为()A. 8个B. 10个C. 12个D. 20个【答案】B【解析】解:从5个点中,任意选2个点组合,显然有10种情况.故选B.45.将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作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完整版)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复习典型例题

(完整版)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复习典型例题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复习典型例题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

(即:a 2+b 2=c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而其逆定理是判定定理联系: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都与直角三角形有关。

3.如果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1)首先确定最大边(如:C ,但不要认为最大边一定是C )(2)验证c 2与a 2+b 2是否具有相等关系,若c 2=a 2+b 2,则△ABC 是以∠C 为直角的三角形。

(若c 2>a 2+b 2则△ABC 是以∠C 为钝角的三角形,若c 2<a 2+b 2则△ABC 是以∠C 为锐角三角形)二、例题分析例1、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比是3:4,斜边长是20,求此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解:设此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是3x ,4x ,根据题意得: (3x )2+(4x )2=202 化简得x 2=16;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21×3x ×4x =6x 2=96注:直角三角形边的有关计算中,常常要设未知数,然后用勾股定理列方程(组)求解。

例2、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求它的面积。

解:如图,等边△ABC ,作AD ⊥BC 于D 则:BD=21BC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与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AB=AC=BC=2(等边三角形各边都相等) ∴BD=1在直角三角形ABD 中AB 2=AD 2+BD 2,即:AD 2=AB 2-BD 2=4-1=3 ∴AD=3 S △ABC =21BC·AD=3 ABCD注:等边三角形面积公式:若等边三角形边长为a ,则其面积为43a 例3、直角三角形周长为12cm ,斜边长为5cm ,求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中考数学勾股定理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勾股定理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如图1,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面积分别为1S ,2S ,3S ;如图2,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长为直径向外作半圆,面积分别为4S ,5S ,6S ,其中116S =,245S =,511S =,614S =,则43S S +=( ).A .86B .61C .54D .482.如图,在ABC ∆中,,90︒=∠=AB AC BAC ,ABC ∠的平分线BD 与边AC 相交于点D ,DE BC ⊥,垂足为E ,若CDE ∆的周长为6,则ABC ∆的面积为( ).A .36B .18C .12D .93.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S ,斜边上的中线为 d ,则这个三角形周长为 ( ) A 22d S d + B 2d S d - C .22d S d +D .()22d S d +4.ABC 三边长为a 、b 、c ,则下列条件能判断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 =7,b =8,c =10 B .a 41,b =4,c =5 C .a 3b =2,c 5D .a =3,b =4,c =65.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9,7,12 B .2,3,4 C .1,23 D .5,11,12 6.在△ABC 中,AB =10,BC =12,BC 边上的中线AD =8,则△ABC 边AB 上的高为( ) A .8B .9.6C .10D .127.如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此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其中AE=10,BE=24,则EF 的长是( )A .14B .13C .143D .142 8.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则第三边长是( ) A .5B .4C .34D .4或349.由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A .∠A+∠B=∠CB .∠A :∠B :∠C=1:3:2C .a=2,b=3,c=4D .(b+c)(b-c)=a² 10.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5:12:13a b c = B .A B C ∠+∠=∠ C .::2:3:5A B C ∠∠∠=D .6a =,12b =,10c =二、填空题11.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 =10,BC =5,若点 M 、N 分别是线段 AC 、AB 上的两个动点,则 BM+MN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OA 1A 2的直角边OA 1在y 轴的正半轴上,且OA 1=A 1A 2=1,以OA 2为直角边作第二个等腰直角三角形OA 2A 3,以OA 3为直角边作第三个等腰直角三角形OA 3A 4,…,依此规律,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OA 2018A 2019,则点A 2019的坐标为________.13.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4AC =,2BC =,以AB 为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D ,则CD 的长可以是__________.14.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C=DC ,点E 为AD 边上一点,连接BD 、CE ,CE 与BD 交于点F ,且CE ∥AB ,若∠A =60°,AB=4,CE=3,则BC 的长为_______.15.如图,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2厘米,底面半径等于3厘米.在圆柱的下底面A 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 点相对的C 点处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π的值取3).16.在△ABC 中,若222225,75a b a b c -+===,,则最长边上的高为_____. 17.如图,在锐角ABC ∆中,2AB =,60BAC ∠=,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M ,N 分别是AD 和AB 上的动点,则BM MN +的最小值是______.18.如图,直线l 上有三个正方形a ,b ,c ,若a ,c 的边长分别为5和12,则b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19.如图,Rt △ABC 中,∠C =90°,AB =5,BC =4,斜边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边BC 于点D ,连接AD ,线段CD 的长为_________.20.在Rt ABC 中,90A ∠=︒,其中一个锐角为60︒,23BC =,点P 在直线AC 上(不与A ,C 两点重合),当30ABP ∠=︒时,CP 的长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在△ABC 中,AB =30 cm ,BC =35 cm ,∠B =60°,有一动点M 自A 向B 以1 cm/s 的速度运动,动点N 自B 向C 以2 cm/s 的速度运动,若M ,N 同时分别从A ,B 出发.(1)经过多少秒,△BMN 为等边三角形; (2)经过多少秒,△BMN 为直角三角形.22.定义:如图1,平面上两条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M ,点M 到直线AB 、CD 的距离分别为p 、q ,则称有序实数对(p ,q )是点M 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定义,“距离坐标”为(0,0)的点有1个,即点O . (1)“距离坐标”为(1,0)的点有 个;(2)如图2,若点M 在过点O 且与直线AB 垂直的直线l 上时,点M 的“距离坐标”为(p ,q ),且∠BOD = 150︒,请写出p 、q 的关系式并证明;(3)如图3,点M 的“距离坐标”为(1,3),且∠DOB = 30︒,求OM 的长.23.如图,△ABC 中,∠ACB =90°,AB =5cm ,BC =3cm ,若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2cm 的速度沿折线A ﹣C ﹣B ﹣A 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t >0). (1)若点P 在AC 上,且满足PA =PB 时,求出此时t 的值; (2)若点P 恰好在∠BAC 的角平分线上,求t 的值;(3)在运动过程中,直接写出当t 为何值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24.已知ABC ∆中,如果过项点B 的一条直线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为等腰三角形,另一个为直角三角形,则称这条直线为ABC ∆的关于点B 的二分割线.例如:如图1,Rt ABC ∆中,90A ︒∠=,20C ︒∠=,若过顶点B 的一条直线BD 交AC 于点D ,若20DBC ︒∠=,显然直线BD 是ABC ∆的关于点B 的二分割线.(1)在图2的ABC ∆中,20C ︒∠=,110ABC ︒∠=.请在图2中画出ABC ∆关于点B 的二分割线,且DBC ∠角度是 ;(2)已知20C ︒∠=,在图3中画出不同于图1,图2的ABC ∆,所画ABC ∆同时满足:①C ∠为最小角;②存在关于点B 的二分割线.BAC ∠的度数是 ;(3)已知C α∠=,ABC ∆同时满足:①C ∠为最小角;②存在关于点B 的二分割线.请求出BAC ∠的度数(用α表示).25.如图, ABD 为边长不变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 AD =,90BAD ∠=︒,在 ABD 外取一点 E ,以A 为直角顶点作等腰直角AEP △,其中 P 在ABD 内部,90EAP ∠=︒,2AE AP ==E 、P 、D 三点共线时,7BP =下列结论:①E 、P 、D 共线时,点B 到直线AE 5 ②E 、P 、D 共线时, 13ADP ABP S S ∆∆+==532ABD S ∆+③④作点 A 关于 BD 的对称点 C ,在 AEP 绕点 A 旋转的过程中,PC 的最小值为5+232-;⑤AEP △绕点A 旋转,当点E 落在AB 上,当点P 落在AD 上时,取BP 上一点N ,使得AN BN =,连接 ED ,则AN ED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26.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曾用图1证明了勾股定理,这个图形被称为“弦图”.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CM 2002)的会标(图2),其图案正是由“弦图”演变而来.“弦图”是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组成,恰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请你根据图1解答下列问题:(1)叙述勾股定理(用文字及符号语言叙述); (2)证明勾股定理;(3)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求()2a b +的值.27.如图,△ABC 中,90BAC ∠=︒,AB=AC ,P 是线段BC 上一点,且045BAP ︒<∠<︒.作点B 关于直线AP 的对称点D, 连结BD ,CD ,AD . (1)补全图形.(2)设∠BAP 的大小为α.求∠ADC 的大小(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3)延长CD 与AP 交于点E,直接用等式表示线段BD 与DE 之间的数量关系.28.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C DC ,=60A ∠︒,点E 为AD 边上一点,连接CE ,BD . CE 与BD 交于点F ,且CE ∥AB .(1)求证:CED ADB ∠=∠; (2)若=8AB ,=6CE . 求BC 的长 .29.如图1,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是AC ,BC 上的点,且满足DE ⊥EF ,垂足为点E ,连接DF .(1)求∠EDF= (填度数);(2)延长DE 交AB 于点G ,连接FG ,如图2,猜想AG ,GF ,FC 三者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3)①若AB=6,G 是AB 的中点,求△BFG 的面积;②设AG=a ,CF=b ,△BFG 的面积记为S ,试确定S 与a ,b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30.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是BC 边上一动点,连结AD()1如图1,若2BD =,4DC =,求AD 的长;()2如图2,以AD 为边作60ADE ADF ∠=∠=,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①小明通过观察、实验,提出猜想:在点D 运动的过程中,始终有AE AF =,小明把这个猜想与同学们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形成了证明该猜想的两种想法想法1:利用AD 是EDF ∠的角平分线,构造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基本图形,然后通过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获证.想法2:利用AD 是EDF ∠的角平分线,构造ADF 的全等三角形,然后通过等腰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获证.请你参考上面的想法,帮助小明证明.(AE AF =一种方法即可)②小聪在小明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思考,发现:四边形AEDF 的面积与AD 长存在很好的关系.若用S 表示四边形AEDF 的面积,x 表示AD 的长,请你直接写出S 与x 之间的关系式.【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设1S ,2S ,3S 对应的边长为1L ,2L ,3L ,根据题意,通过等边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的性质,得23L ,从而计算得到3S ;设4S ,5S ,6S 对应的边长为4L ,5L ,6L ,通过圆形面积和勾股定理性质,得24L ,从而计算得到4S ,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面积分别为1S ,2S ,3S 则1S ,2S ,3S 对应的边长设为1L ,2L ,3L 根据题意得:21111133162S L L === 222345S L == ∴213L =,223L =∵222132L L L += ∴22232129333L L L =-= ∴2333329293S === 以直角三角形三边长为直径向外作半圆,面积分别为4S ,5S ,6 S 则4S ,5S ,6S 对应的边长设为4L ,5L ,6L 根据题意得:2255511228L S L ππ⎛⎫=⨯=⨯= ⎪⎝⎭2266614228L S L ππ⎛⎫=⨯=⨯= ⎪⎝⎭∴25811L π=⨯,26814L π=⨯∵222564L L L += ∴()22245688111425L L L ππ=+=⨯+=⨯∴2448S 252588L πππ==⨯⨯=∴43292554S S +=+=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圆形面积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2.D解析:D 【分析】利用角平分定理得到DE=AD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得到∠BDE=∠BDA ,再利用角平分线定理得到BE=AB=AC ,根据CDE ∆的周长为6求出AB=6,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218AB =,即可求得ABC ∆的面积.【详解】 ∵90BAC ︒∠=, ∴AB ⊥AD,∵DE BC ⊥,BD 平分ABC ∠, ∴DE=AD ,∠BED=90BAC ︒∠=, ∴∠BDE=∠BDA , ∴BE=AB=AC , ∵CDE ∆的周长为6, ∴DE+CD+CE=AC+CE=BC=6, ∵,90︒=∠=AB AC BAC ∴22236AB AC BC +==, ∴2236AB =,218AB =,∴ABC ∆的面积=211922AB AC AB ⋅⋅==,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角平分线定理的运用,勾股定理求边长,在利用角平分线定理时必须是两个垂直一个平分同时运用,得到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结论.3.D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斜边长,根据勾股定理、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即可。

(完整版)勾股定理及逆定理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勾股定理及逆定理习题及答案

勾股定理及逆定理习题及答案1、由于0.3,0.4,0.5不是勾股数,所以0.3,0.4,0.5为边长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2、由于0.5,1.2,1.3为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所以0.5,1.2,1.3是勾股数()3.下列几组数据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有( )(1)9,12,15; (2)15,36,39;(3)12,35,36 ; (4)12,18,22.4.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分别是15cm,20cm,25cm,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cm2 .(A)250 (B)150 (C)200 (D)不能确定5.如图,在△ABC中,AD⊥BC于D,BD=9,AD=12,AC=20,则△ABC是().(A)等腰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直角三角形6.如图,在一块平地上,张大爷家屋前9 m远处有一棵大树.在一次强风中,这棵大树从离地面6 m处折断倒下,量得倒下部分的长是10 m.出门在外的张大爷担心自己的房子被倒下的大树砸到.大树倒下时会砸到张大爷的房子吗?请你通过计算、分析后给出正确的回答( )A.一定不会B.可能会C.一定会D.以上答案都不对7.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同学们做了许多拉花布置教室,准备召开新年晚会,小王搬来一架长为 2.5 m的木梯,准备把梯子架到 2.4 m高的墙上,则梯脚与墙角的距离为( )A.0.7 m B.0.8 m C.0.9 m D.1.0 m 8.某天我国海监船驶向钓鱼岛海域执法时,海监船甲以15海里/时的速度离开港口向北航行,海监船乙船同时以20海里/时的速度离开港口向东航行,则它们离开港口2小时后相距( )海里.9. 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满足c +a =2b ,c -a = 12 b ,则△ABC 是什么特殊三角形?1x 2.x 3.(1)(2)(4) B (5)D 6.A 7.A(8)50海里9. 解:因为c +a =2b ,c -a =12b ,所以(c +a)(c -a)=2b·12b.所以c 2-a 2=b 2,即a 2+b 2=c 2.所以△ABC 是∠C =90°的直角三角形.。

初二勾股定理试题及答案

初二勾股定理试题及答案

初二勾股定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长度为13,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为12,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为多少?A. 5B. 8C. 9D. 102.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是直角,AB=3,AC=4,那么BC的长度是多少?A. 5B. 6C. 7D. 83. 勾股定理的数学表达式是什么?A. a² + b² = c²B. a² - b² = c²C. a² * b² = c²D. a² / b² = c²4.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 等边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非直角三角形5.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6和8,那么斜边的长度是多少?A. 10B. 12C. 14D. 16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斜边的长度为______。

7.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a² + b² = c²,那么这个三角形是______三角形。

8.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斜边的长度为c,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分别为a和b,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______来表示。

9. 勾股定理适用于______三角形。

10.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5和12,斜边的长度是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在直角三角形DEF中,∠D是直角,DE=9,DF=12,求EF的长度。

12.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6,8和10,判断这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3.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7和24,求斜边的长度。

14.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为17,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为8,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

四、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15. 某建筑工地需要搭建一个三角形的支撑架,已知支撑架的一条直角边长度为5米,斜边长度为13米,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

八年级初二数学 勾股定理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八年级初二数学 勾股定理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八年级初二数学 勾股定理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 中,,904C AC ︒∠==cm ,3BC =cm ,点D 、E 分别在AC 、BC 上,现将DCE 沿DE 翻折,使点C 落在点'C 处,连接AC ',则AC '长度的最小值 ( )A .不存在B .等于 1cmC .等于 2 cmD .等于 2.5 cm2.如图所示,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已知大正方形的面积为49,小正方形的面积为4.用,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请仔细观察图案.下列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3.以线段a 、b 、c 的长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 =3,b=4,c=6 B .a =1,b=2,c=3 C .a =5,b=6,c=8 D .a =3,b=2,c=54.如图,在△ABC 中,∠ACB =90°,AB 的中垂线交AC 于D ,P 是BD 的中点,若BC =4,AC =8,则S △PBC 为( )A .3B .3.3C .4D .4.55.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如图,正方形A 的面积为( )A.6 B.36 C.64 D.86.“折竹抵地”问题源自《九章算术》中,即: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四尺,问折者高几何?意思是:一根竹子,原高一丈,一阵风将竹子折断,其竹梢恰好抵地,抵地处离竹子底部4尺远(如图),则折断后的竹子高度为多少尺?(1丈=10尺)()A.3 B.5 C.4.2D.47.如图,西安路与南京路平行,并且与八一街垂直,曙光路与环城路垂直.如果小明站在南京路与八一街的交叉口,准备去书店,按图中的街道行走,最近的路程约为()A.200m B.300m C.400m D.500m8.如图,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和4,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边为直径作半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6 B.32C.2πD.129.已知三组数据:①2,3,4;②3,4,5;③1,25三角形的三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②B.①②C.①③D.②③10.有下列的判断:①△ABC 中,如果a 2+b 2≠c 2,那么△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②△ABC 中,如果a 2-b 2=c 2,那么△ABC 是直角三角形 ③如果△ABC 是直角三角形,那么a 2+b 2=c 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二、填空题11.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4AC =,2BC =,以AB 为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D ,则CD 的长可以是__________.12.如图,在△ABC 中,OA =4,OB =3,C 点与A 点关于直线OB 对称,动点P 、Q 分别在线段AC 、AB 上(点P 不与点A 、C 重合),满足∠BPQ =∠BAO.当△PQB 为等腰三角形时,OP 的长度是_____.13.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B =7.5cm ,AC =4.5cm ,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射线BC 以2cm/s 的速度移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当△ABP 为等腰三角形时,t 的取值为_____.14.已知,在△ABC 中,∠C=90°,AC=BC=7,D 是AB 的中点,点E 在AC 上,点F 在BC 上,DE=DF ,若BF=4,则EF=_______15.如图在三角形纸片ABC 中,已知∠ABC =90º,AC =5,BC=4,过点A 作直线l 平行于BC ,折叠三角形纸片ABC ,使直角顶点B 落在直线l 上的点P 处,折痕为MN ,当点P 在直线l 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M 、N 也随之移动,若限定端点M 、N 分别在AB 、BC 边上(包括端点)移动,则线段AP 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________________.16.Rt △ABC 中,∠BAC =90°,AB =AC =2,以 AC 为一边.在△ABC 外部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D ,则线段 BD 的长为_____.17.一块直角三角形绿地,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m ,4m ,现在要将绿地扩充成等腰三角形,且扩充时只能延长长为3m 的直角边,则扩充后等腰三角形绿地的面积为____m 2. 18.如图,在△ABC 中,AB =AC =10,BC =12,AD 是角平分线,P 、Q 分别是AD 、AB 边上的动点,则BP +PQ 的最小值为_______.19.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D 在ABC 内,AD 平分BAC ∠,连结CD ,把ADC 沿CD 折叠,AC 落在CE 处,交AB 于F ,恰有CE AB ⊥.若10BC =,7AD =,则EF =__________.20.如图,直线423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B 和点A ,点C 是线段OA 上的一点,若将ABC ∆沿BC 折叠,点A 恰好落在x 轴上的'A 处,则点C 的坐标为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所示,已知ABC ∆中,90B ∠=︒,16AB cm =,20AC cm =,P 、Q 是ABC ∆的边上的两个动点,其中点P 从点A 开始沿A B →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 ,点Q 从点B 开始沿B C A →→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 ,它们同时出发,设出发的时间为ts .(1)则BC =____________cm ;(2)当t 为何值时,点P 在边AC 的垂直平分线上?此时CQ =_________?(3)当点Q 在边CA 上运动时,直接写出使BCQ ∆成为等腰三角形的运动时间.22.Rt ABC ∆中,90CAB ∠=,4AC =,8AB =,M N 、分别是边AB 和CB 上的动点,在图中画出AN MN +值最小时的图形,并直接写出AN MN +的最小值为 .23.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D E 为AC 上两点,且AE CD =,延长BC 至点F ,使CF CD =,连接BD .(1)如图1,当,D E 两点重合时,求证:BD DF =; (2)延长BD 与EF 交于点G . ①如图2,求证:60BGE ∠=︒;②如图3,连接,BE CG ,若30,4EBD BG ∠=︒=,则BCG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2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是第三边的两倍,则称这个三角形是“优三角形”,这两条边的比称为“优比”(若这两边不等,则优比为较大边与较小边的比),记为k . (1)命题:“等边三角形为优三角形,其优比为1”,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2)已知ABC 为优三角形,AB c =,AC b =,BC a =,①如图1,若90ACB ∠=︒,b a ≥,6b =,求a 的值. ②如图2,若c b a ≥≥,求优比k 的取值范围.(3)已知ABC 是优三角形,且120ABC ∠=︒,4BC =,求ABC 的面积. 25.(1)如图1,在Rt ABC ∆中,90ACB ∠=︒,60A ∠=︒,CD 平分ACB ∠. 求证:CA AD BC +=.小明为解决上面的问题作了如下思考:作ADC ∆关于直线CD 的对称图形A DC '∆,∵CD 平分ACB ∠,∴A '点落在CB 上,且CA CA '=,A D AD '=.因此,要证的问题转化为只要证出A D A B ''=即可. 请根据小明的思考,写出该问题完整的证明过程.(2)参照(1)中小明的思考方法,解答下列问题:如图3,在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BAD ∠,10BC CD ==,17AC =,9AD =,求AB 的长.26.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曾用图1证明了勾股定理,这个图形被称为“弦图”.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CM 2002)的会标(图2),其图案正是由“弦图”演变而来.“弦图”是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组成,恰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请你根据图1解答下列问题:(1)叙述勾股定理(用文字及符号语言叙述); (2)证明勾股定理;(3)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求()2a b +的值.27.定义:在△ABC 中,若BC =a ,AC =b ,AB =c ,若a ,b ,c 满足ac +a 2=b 2,则称这个三角形为“类勾股三角形”,请根据以上定义解决下列问题:(1)命题“直角三角形都是类勾股三角形”是 命题(填“真”或“假”);(2)如图1,若等腰三角形ABC 是“类勾股三角形”,其中AB =BC ,AC >AB ,请求∠A 的度数;(3)如图2,在△ABC 中,∠B =2∠A ,且∠C >∠A .①当∠A =32°时,你能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吗?若能,请在图2中画出分割线,并标注被分割后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②请证明△ABC 为“类勾股三角形”.28.在ABC ∆中,90ACB ∠=︒,6AC BC ==,点D 是AC 的中点,点E 是射线DC 上一点,DF DE ⊥于点D ,且DE DF =,连接CF ,作FH CF ⊥于点F ,交直线AB 于点H .(1)如图(1),当点E 在线段DC 上时,判断CF 和FH 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2)如图(2),当点E 在线段DC 的延长线上时,问题(1)中的结论是否依然成立?如果成立,请求出当ABC △和CFH △面积相等时,点E 与点C 之间的距离;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9.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是BC 边上一动点,连结AD()1如图1,若2BD =,4DC =,求AD 的长;()2如图2,以AD 为边作60ADE ADF ∠=∠=,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①小明通过观察、实验,提出猜想:在点D 运动的过程中,始终有AE AF =,小明把这个猜想与同学们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形成了证明该猜想的两种想法想法1:利用AD 是EDF ∠的角平分线,构造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基本图形,然后通过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获证.想法2:利用AD 是EDF ∠的角平分线,构造ADF 的全等三角形,然后通过等腰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获证.请你参考上面的想法,帮助小明证明.(AE AF =一种方法即可)②小聪在小明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思考,发现:四边形AEDF 的面积与AD 长存在很好的关系.若用S 表示四边形AEDF 的面积,x 表示AD 的长,请你直接写出S 与x 之间的关系式.30.(发现)小慧和小雯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得到一个三角形截面(截出的面),发现截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为什么呢?她们带着这个疑问请教许老师.(体验)(1)从特殊入手 许老师用1个铆钉把长度分别为4和3的两根窄木棒的一端连在一起(如图,),保持不动,让从重合位置开始绕点转动,在转动的过程,观测的大小和的形状,并列出下表:的大小 的形状…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请仔细体会其中的道理,并填空:_____,_____;(2)猜想一般结论在中,设,,(),①若为直角三角形,则满足;②若为锐角三角形,则满足____________;③若为钝角三角形,则满足_____________.(探索)在许老师的启发下,小慧用小刀在一个长方体橡皮上切出一个三角形截面(如图1),设,,,请帮助小慧说明为锐角三角形的道理.(应用)在小慧的基础上,小雯又切掉一块“角”,得到一个新的三角形截面(如图2),那么的形状是()A.一定是锐角三角形B.可能是锐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但不可能是钝角三角形C.可能是锐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当C′落在AB上,点B与E重合时,AC'长度的值最小,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B=5cm,由折叠的性质知,BC′=BC=3cm,于是得到结论.【详解】解:当C′落在AB上,点B与E重合时,AC'长度的值最小,∵∠C=90°,AC=4cm,BC=3cm,∴AB=5cm,由折叠的性质知,BC′=BC=3cm,∴AC′=AB-BC′=2cm.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勾股定理,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D解析:D【解析】【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对公式进行合适的变形即可判断各个选项是否争取.【详解】A中,根据勾股定理等于大正方形边长的平方,它就是正方形的面积,故正确;B 中,根据小正方形的边长是2它等于三角形较长的直角边减较短的直角边即可得到,正确;C 中,根据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加上小正方形的面积即可得到,正确;D 中,根据A 可得,C 可得,结合完全平方公式可以求得,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在A 、B 、C 选项的等式中需理解等式的各个部分表示的几何意义,对于D 选项是由A 、C 选项联立得出的. 3.B解析:B【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四个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详解】A 、222346+≠,C 、222568+≠,D 、222325+≠,故错误; B 、2221233+==,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本选项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勾股定理的定理与运算.4.A解析:A【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A=DB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D ,得到CD 的长,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得到答案.【详解】解:∵点D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DA =DB ,在Rt △BCD 中,BC 2+CD 2=BD 2,即42+(8﹣BD )2=BD 2,解得,BD =5,∴CD =8﹣5=3,∴△BCD 的面积=12×CD ×BC =12×3×4=6, ∵P 是BD 的中点,∴S △PBC =12S △BCD =3,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5.B解析:B【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得:两条直角边的平方等于斜边的平方.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知:以两条直角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详解】解:A的面积等于100-64=36;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证明:以两条直角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6.C解析:C【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勾股定理得出折断处离地面的长度即可.【详解】解:设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OA是x尺,根据题意可得:x2+42=(10-x)2,解得:x=4.2,答: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OA是4.2尺.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根据题意正确应用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7.D解析:D【分析】由于BC∥AD,那么有∠DAE=∠ACB,由题意可知∠ABC=∠DEA=90°,BA=ED,利用AAS可证△ABC≌△DEA,于是AE=BC=300,再利用勾股定理可求AC,即可求CE,根据图可知从B到E的走法有两种,分别计算比较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BC∥AD,∴∠DAE=∠ACB,又∵BC⊥AB,DE⊥AC,∴∠ABC=∠DEA=90°,又∵AB=DE=400m,∴△ABC≌△DEA,∴EA=BC=300m,在Rt△ABC中,AC=22500+=AB BC m∴CE=AC-AE=200,从B到E有两种走法:①BA+AE=700m;②BC+CE=500m,∴最近的路程是500m.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证明△ABC≌△DEA,并能比较从B到E有两种走法.8.A解析:A【分析】分别求出以AB、AC、BC为直径的半圆及△ABC的面积,再根据S阴影=S1+S2+S△ABC-S3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如图所示:∵∠BAC=90°,AB=4cm,AC=3cm,BC=5cm,∴以AB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S1=2π(cm2);以AC 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S 2=98π(cm 2); 以BC 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S 3=258π(cm 2); S △ABC =6(cm 2); ∴S 阴影=S 1+S 2+S △ABC -S 3=6(cm 2);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D解析:D【分析】根据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符合222a b c +=即为直角三角形 ,所以将数据分别代入,符合即为能构成直角三角形.【详解】由题意得:①2222+3=134≠ ;②2223+4=25=5 ;③2221+2=5=, 所以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②③.故选D .【点睛】考查直角三角形的构成,学生熟悉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本题解题的关键,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是否能够成直角三角形. 10.D解析:D【分析】欲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这里给出三边的长,需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详解】①c 不一定是斜边,故错误;②正确;③若△ABC 是直角三角形,c 不是斜边,则a 2+b 2≠c 2,故错误,所以正确的只有②,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210或213或32 【分析】在ABC 中计算AB ,情况一:作AE CE ⊥于E ,计算AE ,DE ,CE ,可得CD ;情况二:作BE CE ⊥于E ,计算BE ,CE ,DE ,可得CD ;情况三:作DE CE ''⊥,计算,,DF DE CE '',可得CD .【详解】∵90ACB ︒∠=,4,2AC BC ==,∴25AB =, 情况一:当25AD AB ==时,作AE CE ⊥于E∴ 1122BC AC AB AE ⋅=⋅,即45AE =,145DE = ∴22855CE AC AE =-= ∴22213CD CE DE =+=情况二:当25BD AB ==时,作BE CE ⊥于E ,∴1122BC AC AB BE ⋅=⋅,即55BE =,55DE = ∴22255CE BC BE =-= ∴22210CD CE DE =+=情况三:当AD BD =时,作DE CE ''⊥,作BE CE ⊥于E ∴1122BC AC AB BE ⋅=⋅, ∴45BE =355CE ∴= ∵AB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152BF DF AB === ∴955DE DF E F DF BE ''=+=+= 25355CE EE CE BF CE ''=-=-=-= ∴2232CD CE E D ''=+=故答案为:1021332【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探索,勾股定理的计算等,熟知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2.1或78【分析】分为三种情况:①PQ BP =,②BQ QP =,③BQ BP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求解.【详解】解:分为3种情况:①当PB PQ =时,4=OA ,3OB =,∴5BC AB ===, C 点与A 点关于直线OB 对称,BAO BCO ∴∠=∠,BPQ BAO ∠=∠,BPQ BCO ∴∠=∠,APB APQ BPQ BCO CBP ∠=∠+∠=∠+∠,APQ CBP ∴∠=∠,在APQ 和CBP 中,BAO BCP APQ B PQ B P C P ∠=∠⎧⎪∠=∠⎨=⎪⎩, ()APQ CBP AAS ∴△≌△,∴5AP BC ==,1OP AP OA ∴=-=;②当BQ BP =时,BPQ BQP ∠=∠,BPQ BAO ∠=∠,BAO BQP ∴∠=∠,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BQP BAO ∠>∠,∴这种情况不存在;③当QB QP =时,QBP BPQ BAO ∠=∠=∠,PB PA ∴=,设OP x =,则4PB PA x ==-在Rt OBP △中,222PB OP OB =+,222(4)3x x ∴-=+, 解得:78x =; ∴当PQB △为等腰三角形时,1OP =或78;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所学的性质进行解题,注意分类讨论.13.75或6或9 4【分析】当△ABP为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①当AB=BP时;②当AB=AP时;③当BP=AP 时,分别求出BP的长度,继而可求得t值.【详解】在Rt△ABC中,BC2=AB2﹣AC2=7.52﹣4.52=36,∴BC=6(cm);①当AB=BP=7.5cm时,如图1,t=7.52=3.75(秒);②当AB=AP=7.5cm时,如图2,BP=2BC=12cm,t=6(秒);③当BP=AP时,如图3,AP=BP=2tcm,CP=(4.5﹣2t)cm,AC=4.5cm,在Rt△ACP中,AP2=AC2+CP2,所以4t2=4.52+(4.5﹣2t)2,解得:t=94,综上所述:当△ABP为等腰三角形时,t=3.75或t=6或t=94.故答案为:3.75或6或94.【点睛】此题是等腰三角形与动点问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题中应根据每两条边相等分情况来解答,不要漏解.14.322或115或109 5【分析】分别就E,F在AC,BC上和延长线上,分别画出图形,过D作DG⊥AC,DH⊥BC,垂足为G,H,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和运用勾股定理作答即可.【详解】解:①过D作DG⊥AC,DH⊥BC,垂足为G,H ∴DG∥BC,∠CDG=∠CDH=45°又∵D是AB的中点,∴DG=12 BC同理:DH=12 AC又∵BC=AC∴DG=DH在Rt△DGE和Rt△DHF中DG=DH,DE=DF∴Rt△DGE≌Rt△DHF(HL)∴GE=HF又∵DG=DH,DC=DC∴△GDC≌△FHC∴CG=HC∴CE=GC-GE=CH-HF=CF=AB-BF=3∴EF=223332+=②过D作DG⊥AC,DH⊥BC,垂足为G,H∴DG∥BC,∠CDG=∠CDH=45°又∵D是AB的中点,∴DG=12 BC同理:DH=12 AC又∵BC=AC ∴DG=DH在Rt△DGE 和Rt△DHF 中DG=DH,DE=DF∴Rt△DGE≌Rt△DHF(HL )∴GE=HF又∵DG=DH,DC=DC∴△GDC≌△FHC∴CG=HC∴CE=CF=AC+AE=AB+BF=7+4=11 ∴EF=221111112+=③如图,以点D 为圆心,以DF 长为半径画圆交AC 边分别为E 、E ',过点D 作DH⊥AC 于点H ,可知DF DE DE '==,可证△EHD≌△E HD ',CE D CFD '≌,△DH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1+∠2=45°∴∠EDF=2(∠1+∠2)=90°∴△ED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可证AED CFD △△≌∴AE=CF=3,CE=BF=4∴2222435EF CE CF =+=+=④有第③知,EF=5,且△ED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ED=DF=522,可证△E CF E DE ''∆∽,2223y x += 525222x=+ 综上可得:4225x =∴2222E F DE DF DE '''''=+=1095E F ''=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和勾股定理方面的知识,做出辅助线、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71-【分析】分别找到两个极端,当M 与A 重合时,AP 取最大值,当点N 与C 重合时,AP 取最小,即可求出线段AP 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详解】如图所示,当M 与A 重合时,AP 取最大值,此时标记为P 1,由折叠的性质易得四边形AP 1NB 是正方形,在Rt △ABC 中,2222AB=AC BC =54=3--,∴AP 的最大值为A P 1=AB=3如图所示,当点N 与C 重合时,AP 取最小,过C 点作CD ⊥直线l 于点D ,可得矩形ABCD ,∴CD=AB=3,AD=BC=4,由折叠的性质有PC=BC=4,在Rt △PCD 中,2222PD=PC CD =43=7--,∴AP 的最小值为AD PD=47-线段AP 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1AP AP=347=71--71【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折叠问题,可以动手实际操作进行探索.16.4或25或10【分析】分三种情况讨论:①以A为直角顶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DAC;②以C为直角顶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D;③以AC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DC.分别画图,并求出BD.【详解】①以A为直角顶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DAC,如图1.∵∠DAC=90°,且AD=AC,∴BD=BA+AD=2+2=4;②以C为直角顶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D,如图2.连接BD,过点D作DE⊥BC,交BC的延长线于E.∵△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D=90°,∴∠DCE=45°.又∵DE⊥CE,∴∠DEC=90°,∴∠CDE=45°,∴CE=DE=2222⨯=.在Rt△BAC中,BC2222=+=22,∴BD22222222BE DE()()=+=++= 25;③以AC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DC,如图3.∵∠ADC=90°,AD=DC,且AC=2,∴AD=DC=AC sin45°=2222⨯=.又∵△ABC、△AD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ACD=45°,∴∠BCD=90°.又∵在Rt△ABC中,BC2222=+=22,∴BD222222210 BC CD=+=+=()().故BD的长等于4或25或10.故答案为4或25或10.【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分情况考虑问题,17.8或10或12或25 3【详解】解:①如图1:当BC=CD=3m时,AB=AD=5m,AC⊥BD,此时等腰三角形绿地的面积:12×6×4=12(m2);②如图2:当AC=CD=4m时,AC⊥CB,此时等腰三角形绿地的面积:12×4×4=8(m2);③如图3:当AD=BD时,设AD=BD=xm,在Rt△ACD中,CD=(x-3)m,AC=4m,由勾股定理,得AD2=DC2+CA2,即(x-3)2+42=x2,解得x=256,此时等腰三角形绿地的面积:12BD·AC=12×256×4=253(m2);④如图4,延长BC到D,使BD=AB=5m,故CD=2m,此时等腰三角形绿地的面积:12BD·AC=12×5×4=10(m2);综上所述,扩充后等腰三角形绿地的面积为8m2或12m2或10m2或253m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正确画出图形.18.6【解析】∵AB=AC,AD是角平分线,∴AD⊥BC,BD=CD,∴B点,C点关于AD对称,如图,过C作CQ⊥AB于Q,交AD于P,则CQ=BP+PQ的最小值,根据勾股定理得,AD=8,利用等面积法得:AB⋅CQ=BC⋅AD,∴CQ=BC ADAB⋅=12810⨯=9.6故答案为:9.6.点睛:此题是轴对称-最短路径问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对称的性质,勾股定理,等面积法,用等面积法求出CQ是解本题的关键.19.49 13【分析】如图(见解析),延长AD ,交BC 于点G ,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得出AG BC ⊥,再根据折叠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得出2345∠+∠=︒,从而得出CD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勾股定理、面积公式可求出AC 、CE 、CF 的长,最后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得.【详解】如图,延长AD ,交BC 于点G AD 平分BAC ∠,,10AB AC BC ==,B ACB AG BC ∴∠=∠⊥,且AG 是BC 边上的中线 1123,52B CG BC ∴∠=∠+∠+∠== 由折叠的性质得12,CE AC ∠=∠=123223B ∠=∠+∠+∠=∠+∠∴CE AB ⊥,即90BFC ∠=︒390B ∴∠+∠=︒230239+∴∠∠=∠+︒,即2345∠+∠=︒CD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5DG CG ==7512AG AD DG ∴=+=+=在Rt ACG ∆中,222251213AC CG AG =+=+=13CE AB AC ==∴=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1122ABC S BC AG AB CF ∆=⋅=⋅ 即1110121322CF ⨯⨯=⨯⋅,解得12013CF = 12049131313EF CE CF ∴=-=-= 故答案为:4913.本题是一道较难的综合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通过作辅助线,构造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解题关键.20.(0,34). 【分析】 由423y x =+求出点A 、B 的坐标,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B 的长度,由此得到53122OA '=-=,设点C 的坐标为(0,m ),利用勾股定理解得m 的值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在423y x =+中,当x=0时,得y=2,∴A (0,2) 当y=0时,得4203x +=,∴32x =-,∴B(32-,0), 在Rt △AOB 中,∠AOB=90︒,OA=2,OB=32,∴52AB ===, ∴53122OA '=-=, 设点C 的坐标为(0,m )由翻折得ABC A BC '≌,∴2A C AC m '==-,在Rt A OC '中, 222A C OC A O ''=+,∴222(2)1m m -=+,解得m=34, ∴点C 的坐标为(0,34). 故答案为:(0,34). 【点睛】此题考查勾股定理,翻折的性质,题中由翻折得ABC A BC '≌是解题的关键,得到OC 与A’C 的数量关系,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点C 的坐标. 三、解答题21.(1)12;(2)t=12.5s 时,13 cm ;(3)11s 或12s 或13.2s【分析】(1)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2)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PC = PA =t ,则PB =16-t .在Rt △BPC 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t 的值,判断出此时,点Q 在边AC 上,根据CQ =2t -BC 计算即可;(3)用t 分别表示出BQ 和CQ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分BQ =BC 、CQ =BC 和BQ =CQ 三种情况,分别得到关于t 的方程,可求得t 的值.【详解】(1)在Rt △ABC 中,BC 2222212016AC AB =-=-=(cm ).故答案为:12;(2)如图,点P 在边AC 的垂直平分线上时,连接PC ,∴PC = PA =t ,PB =16-t .在Rt △BPC 中,222BC BP CP +=,即2221216)t t +-=(, 解得:t =252. ∵Q 从B 到C 所需的时间为12÷2=6(s ),252>6, ∴此时,点Q 在边AC 上,CQ =25212132⨯-=(cm );(3)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CQ =BQ 时,如图1所示,则∠C =∠CBQ .∵∠ABC =90°,∴∠CBQ +∠ABQ =90°,∠A +∠C =90°,∴∠A =∠ABQ ,∴BQ =AQ ,∴CQ =AQ =10,∴BC +CQ =22,∴t =22÷2=11(s ).②当CQ =BC 时,如图2所示,则BC +CQ =24,∴t =24÷2=12(s ).③当BC =BQ 时,如图3所示,过B 点作BE ⊥AC 于点E ,则BE 121648205AB BC AC ⋅⨯===, ∴CE 2222483612()55BC BE =-=-==7.2. ∵BC =BQ ,BE ⊥CQ ,∴CQ =2CE =14.4,∴BC +CQ =26.4,∴t =26.4÷2=13.2(s ).综上所述:当t 为11s 或12s 或13.2s 时,△BCQ 为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方程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等知识.用时间t 表示出相应线段的长,化“动”为“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注意方程思想的应用.22.作图见解析,325【分析】作A 点关于BC 的对称点A',A'A 与BC 交于点H ,再作A'M ⊥AB 于点M ,与BC 交于点N ,此时AN+MN 最小,连接AN ,首先用等积法求出AH 的长,易证△ACH ≌△A'NH ,可得A'N=AC=4,然后设NM=x ,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出NM 的长,A'M 的长即为AN+MN 的最小值.【详解】如图,作A 点关于BC 的对称点A',A'A 与BC 交于点H ,再作A'M ⊥AB 于点M ,与BC 交于点N ,此时AN+MN 最小,最小值为A'M 的长.连接AN ,在Rt △ABC 中,AC=4,AB=8,∴2222AB AC =84=45++ ∵11AB AC=BC AH 22⋅⋅ ∴8545∵CA ⊥AB ,A 'M ⊥AB ,∴CA ∥A 'M∴∠C=∠A 'NH ,由对称的性质可得AH=A 'H ,∠AHC=∠A'HN=90°,AN=A'N在△ACH 和△A'NH 中,∵∠C=∠A 'NH ,∠AHC=∠A'HN ,AH=A 'H ,∴△ACH ≌△A'NH (AAS )∴A'N=AC=4=AN ,设NM=x ,在Rt △AMN 中,AM 2=AN 2-NM 2=222416-=-x x在Rt △AA'M 中,165,A 'M=A 'N+NM=4+x ∴AM 2=AA '2-A 'M 2=()221654-+⎝⎭x ∴()2221654=16-+-⎝⎭x x 解得125x = 此时AN MN +的最小值=A'M=A'N+NM=4+125=325 【点睛】本题考查了最短路径问题,正确作出辅助线,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3.(1)见解析;(2)①见解析;②2.【分析】(1)当D 、E 两点重合时,则AD=CD ,然后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BD 的度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F 的度数,于是可得∠CBD 与∠F 的关系,进而可得结论;(2)①过点E作EH∥BC交AB于点H,连接BE,如图4,则易得△AHE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可得EH=CF,∠BHE=∠ECF=120°,BH=EC,于是可根据SAS 证明△BHE≌△ECF,可得∠EBH=∠FEC,易证△BAE≌△BCD,可得∠ABE=∠CBD,从而有∠FEC=∠CBD,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BGE=∠BCD,进而可得结论;②易得∠BEG=90°,于是可知△B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易求得BE和BF的长,过点E作EM⊥BF于点F,过点C作CN⊥EF于点N,如图5,则△BEM、△EMF和△CFN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依次求出BM、MC、CF、FN、CN、GN的长,进而可得△GCN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于是有∠BCG=90°,故所求的△BCG的面积=12BC CG⋅,而BC和CG可得,问题即得解决.【详解】解:(1)∵△ABC是等边三角形,∴∠ABC=∠ACB=60°,当D、E两点重合时,则AD=CD,∴1302DBC ABC∠=∠=︒,∵CF CD=,∴∠F=∠CDF,∵∠F+∠CDF=∠ACB=60°,∴∠F=30°,∴∠CBD=∠F,∴BD DF=;(2)①∵△ABC是等边三角形,∴∠ABC=∠ACB=60°,AB=AC,过点E作EH∥BC交AB于点H,连接BE,如图4,则∠AHE=∠ABC=60°,∠AEH=∠ACB=60°,∴△AHE是等边三角形,∴AH=AE=HE,∴BH=EC,∵AE CD=,CD=CF,∴EH=CF,又∵∠BHE=∠ECF=120°,∴△BHE≌△ECF(SAS),∴∠EBH=∠FEC,EB=EF,∵BA=BC,∠A=∠ACB=60°,AE=CD,∴△BAE≌△BCD(SAS),∴∠ABE=∠CBD,∴∠FEC=∠CBD,∵∠EDG=∠BDC,∴∠BGE=∠BCD=60°;②∵∠BGE=60°,∠EBD=30°,∴∠BEG=90°,∵EB=EF,∴∠F=∠EBF=45°,∵∠EBG=30°,BG=4,∴EG=2,BE3∴BF =226BE =,232GF =-, 过点E 作EM ⊥BF 于点F ,过点C 作CN ⊥EF 于点N ,如图5,则△BEM 、△EMF 和△CFN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6BM ME MF ===,∵∠ACB =60°,∴∠MEC =30°,∴2MC =, ∴62BC =+,266262CF =--=-, ∴()262312CN FN ==⨯-=-,∴()2323131GN GF FN CN =-=---=-=, ∴45GCN CGN ∠=∠=︒,∴∠GCF =90°=∠GCB ,∴62CG CF ==-,∴△BCG 的面积=()()116262222BC CG ⋅=+-=.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等知识,涉及的知识点多、难度较大,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①题的关键,灵活应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②题的关键.24.(1)该命题是真命题,理由见解析;(2)①a 的值为92;②k 的取值范围为13k ≤<;(3)ABC ∆203123. 【分析】 (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优三角形和优比的定义即可判断;(2)①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 的值,再根据优三角形的定义列出,,a b c 的等式,然后求解即可;②类似①分三种情况分析,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出每种情况下,,a b c 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优比的定义求解即可;(3)如图(见解析),设BD x =,先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求出AC 、AB 的长及ABC ∆面积的表达式,再类似(2),根据优三角形的定义分三种情况分别列出等式,然后解出x 的值,即可得出ABC ∆的面积.【详解】(1)该命题是真命题,理由如下:设等边三角形的三边边长为a则其中两条边的和为2a ,恰好是第三边a 的2倍,满足优三角形的定义,即等边三角形为优三角形又因该两条边相等,则这两条边的比为1,即其优比为1故该命题是真命题;(2)①90,6CB b A ∠=︒=c ∴=根据优三角形的定义,分以下三种情况:当2a b c +=时,6a +=,整理得24360a a -+=,此方程没有实数根当2a c b +=时,12a =,解得92a =当2b c a +=时,62a =,解得86a =>,不符题意,舍去综上,a 的值为92; ②由题意得:,,a b c 均为正数 根据优三角形的定义,分以下三种情况:(c b a ≥≥)当2a b c +=时,则1b k a=≥ 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b a c a b -<<+ 则2a b b a a b +-<<+,解得3b a <,即3b k a=< 故此时k 的取值范围为13k ≤<当2a c b +=时,则1c k a=≥ 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c a b a c -<<+ 则2a c c a a c +-<<+,解得3c a <,即3c k a=< 故此时k 的取值范围为13k ≤< 当2b c a +=时,则1c k b =≥ 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c b a b c -<<+ 则2b c c b b c +-<<+,解得3c b <,即3c k b=< 故此时k 的取值范围为13k ≤<。

初二数学第6讲: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有答案)

初二数学第6讲: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有答案)

初二数学第6讲: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有答案)知识与方法:例题与练习:1. 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长为12,另两条边长均为自然数,则其周长为( ). (A )30 (B )28 (C )56 (D )不能确定2.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比一直角边长2 cm ,另一直角边长为6 cm ,则它的斜边长(A )4 cm(B )8 cm (C )10 cm(D )12 cm3. 已知一个Rt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 )25(B )14(C )7(D )7或254.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长为12,则其底边上的高为( ) (A )13 (B )8 (C )25 (D )645. 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72425207152024257252024257202415(A)(B)(C)(D)C6. 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同时扩大同一倍数, 得到的三角形是( )(A ) 钝角三角形 (B ) 锐角三角形 (C ) 直角三角形 (D ) 等腰三角形. 7. 如图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 ( ) (A ) 25 (B ) 12.5 (C ) 9 (D ) 8.5 8. 三角形的三边长为,则这个三角形是(A ) 等边三角形 (B ) 钝角三角形 (C ) 直角三角形 (D ) 锐角三角形.9.△ABC 是某市在拆除违章建筑后的一块三角形空地.已知∠C=90°,AC=30米,AB=50米,如果要在这块空地上种植草皮,按每平方米草皮元计算,那么共需要资金( ). (A )50元 (B )600元 (C )1200元 (D )1500元(第10题)(第11题)(第14题)11. 如图为某楼梯,测得楼梯的长为5米,高3米,计划在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要____________米.12.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2,则=______.13. 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连续偶数,则其周长为 .14. 如图,在△ABC 中,∠C=90°,BC=3,AC=4.以斜边AB 为直径作半圆,则这个半圆的面积是____________.(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ab c b a 2)(22+=+a a a a a5米3米ABC AB 222AB AC BC ++ C15. 如图,校园内有两棵树,相距12米,一棵树高13米,另一棵树高8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顶端飞到另一棵树的顶端,小鸟至少要飞___________米. 16. 如图,△ABC 中,∠C =90°,AB 垂直平分线交BC 于D 若BC =8,AD =5,则AC 等于______________.17. 如图,四边形是正方形,垂直于,且=3,=4,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18. 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和长为7cm,则正方形A ,B ,C ,D 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___cm 2.19. 如图,已知一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底边上的高是4.求这个三角形各边的长.20. 如图,一架2.5米长的梯子AB ,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C 上,这时梯足B 到墙底端C 的距离为0.7米,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米,那么梯足将向外移多少米?21. △ABC 中,BC,AC ,AB ,若∠C=90°,如图(1),根据勾股定理,则,若△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如图(2)和图(3),请你类比勾股定理,试猜想与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ABCD AE BE AEBEa =b =c =222c b a =+22b a +2c22.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E 为AB 中点,F 为AD 上的一点,且AF=41AD ,试判断△EFC 的形状.23. 已知:如图,在△ABC 中,CD 是AB 边上的高,且CD 2=AD·BD.求证:△ABC 是直角三角形.24. 已知: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满足a 2+b 2+c 2+338=10a+24b+26c.试判断△ABC 的形状.25.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AD ∥BC ,AB=4,BC=6,CD=5,AD=3.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26. 如图,沿矩形ABCD 的对角线BD 折叠,点C 落在点E的位置,已知BC=8cm,AB=6cm ,求折叠后重合部分的面积.BA课后作业:1.图,A 、B 两个小集镇在河流CD 的同侧,分别到河的距离为AC=10千米,BD=30千米,且CD=30千米,现在要在河边建一自来水厂,向A 、B 两镇供水,铺设水管的费用为每千米3万,请你在河流CD 上选择水厂的位置M ,使铺设水管的费用最节省,并求出总费用是多少?2. 如图所示的一块地,∠ADC=90°,AD=12m ,CD=9m ,AB=39m ,BC=36m ,求这块地的面积。

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答案与解析

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答案与解析

勾股定理一、重点、难点1.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

2.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二、勾股定理内容及证明勾股定理内容:1.文字描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勾2+股2=弦22.符号描述: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边长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2+b2=c2aba2+b2=c2注意:勾股定理的结论有许多变形,如下所示c2=a2+b2,a2=c2−b2,b2=c2−a222,bc a a=勾股定理的证明:[例] 已知正方形ABCD 边长为c 。

过点A 作任意直线,过B 点作该直线的垂线交于点E ,同理过C 点作BE 的垂线。

设直角三角形ABE 两直角边分别为AE=b ,BE=a 。

求证a 2+b 2=c 2证明:易证,四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故:=4+S S S 大正方形三角形小正方形即:221c =4a b+b-a 2()化简得c 2=a 2+b 2即在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三、例题精讲:题型一、勾股定理的应用[例一](1)“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果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直角三角形中短直角边a ,较长直角边为b ,那2A . 13B . 14C . 25D .169考点: 勾股定理。

分析: 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勾股定理,结合图形进行分析发现:大正方形的面积即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13,也就是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是13,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是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即2ab=12.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 解:根据题意,结合勾股定理a2+b2=13,四个三角形的面积=4× ab=13﹣1, ∴2ab=12,联立解得:(a+b )2=13+12=25.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注意观察图形:发现各个图形的面积和a ,b 的关系。

勾股定理经典题目及答案

勾股定理经典题目及答案

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是把形的特征(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转化为数量关系(a 2+b 2=c 2),不仅可以解决一些计算问题,而且通过数的计算或式的变形来证明一些几何问题,特别是证明线段间的一些复杂的等量关系. 在几何问题中为了使用勾股定理,常作高(或垂线段)等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把数的特征(a 2+b 2=c 2)转化为形的特征(三角形中的一个角是直角),可以有机地与式的恒等变形,求图形的面积,图形的旋转等知识结合起来,构成综合题,关键是挖掘“直角”这个隐含条件.△ABC 中 ∠C =Rt ∠⇔a 2+b 2=c 23.为了计算方便,要熟记几组勾股数: ①3、4、5;②6、8、10; ③5、12、13; ④8、15、17; ⑤9、40、41.4.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之一.一般地说,在平面几何中,经常利用直线间的位置关系,角的相互关系而判定直角,从而判定直角三角形,而勾股定理则是通过边的计算的判定直角三角形和判定直角的. 利用它可以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一般步骤是: (1)确定最大边;(2)算出最大边的平方,另外两边的平方和;(3)比较最大边的平方与另外两边的平方和是否相等,若相等,则说明是直角三角形; 5.勾股数的推算公式① 罗士琳法则(罗士琳是我国清代的数学家1789――1853)任取两个正整数m 和n(m>n),那么m 2-n 2,2mn, m 2+n 2是一组勾股数。

② 如果k 是大于1的奇数,那么k, 212-k ,212+k 是一组勾股数。

③ 如果k 是大于2的偶数,那么k, 122-⎪⎭⎫ ⎝⎛K ,122+⎪⎭⎫⎝⎛K 是一组勾股数。

④ 如果a,b,c 是勾股数,那么na, nb, nc (n 是正整数)也是勾股数。

典型例题分析例1 在直线l 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1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 1、S 2、S 3、S 4,则S 1+S 2+S 3+S 4=____依据这个图形的基本结构,可设S 1、S 2、S 3、S 4的边长为a 、b 、c 、d 则有a 2+b 2=1,c 2+d 2=3,S 1=b 2,S 2=a 2,S 3=c 2,S 4=d 2 S 1+S 2+S 3+S 4=b 2+a 2+c 2+d 2=1+3=4例2 已知线段a ,求作线段5a分析一:5a =25a =224a a + ∴5a 是以2a 和a 为两条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等腰直角△ABC中,∠C=90°,点F是AB边的中点,点D、E分别在AC、BC边上运动,且∠DFE=90°,连接DE、DF、EF,在此运动变化过程中,下列结论:①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只有两对;②△ABC的面积是四边形CDFE面积的2倍;③CD+CE=2FA;④AD2+BE2=DE2.其中错误结论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2.△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为()A.42 B.32 C.42或32 D.37或333.如图,在等边△ABC中,AB=15,BD=6,BE=3,点P从点E出发沿EA方向运动,连结PD,以PD为边,在PD右侧按如图方式作等边△DPF,当点P从点E运动到点A时,点F运动的路径长是()A.8 B.10 C.43D.124.在△ABC中,∠BCA=90∘,AC=6,BC=8,D是AB的中点,将△ACD沿直线CD折叠得到△ECD,连接BE,则线段BE的长等于()A.5 B.75C.145D.3655.如图,在△ABC中,∠C=90°,AD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若AC=6,AB=10,则点D到AB边的距离为()A .2B .2.5C .3D .46.如图,在等腰Rt ABC △中,908C AC ∠==°,,F 是AB 边上的中点,点D 、E 分别在AC 、BC 边上运动,且保持AD CE =.连接DE 、DF 、EF .在此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下列结论:①DF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②四边形CDFE 不可能为正方形;③DE 长度的最小值为4;④四边形CDFE 的面积保持不变;⑤△CDE 面积的最大值为8.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①④⑤B .③④⑤C .①③④D .①②③7.如图,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CEFG 边长分别为a 和b ,正方形CEFG 绕点C 旋转,给出下列结论:①BE=DG;②BE⊥DG;③DE 2+BG 2=2a 2+2b 2,其中正确结论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8.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下列条件中,不能说明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222b a c =-B .;C A B ∠=∠-∠ C .::3:4:5A B C ∠∠∠=D .::5:12:13a b c =9.如图,透明的圆柱形玻璃容器(容器厚度忽略不计)的高为16cm ,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4cm 的点B 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容器外壁,位于离容器上沿4cm 的点A 处,若蚂蚁吃到蜂蜜需爬行的最短路径为20cm ,则该圆柱底面周长为( )A .12cmB .14cmC .20cmD .24cm10.如图,∠ACB =90°,AC =BC ,AD ⊥CE ,BE ⊥CE ,垂足分别是点D 、E ,AD =3,BE =1,则BC 的长是( )A .32B .2C .22D .10二、填空题11.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摆放成四边形ABCD ,发现只要知道其中一边的长就可以求出其它各边的长,若已知AD =32,则AB 的长为__________.1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C=DC ,点E 为AD 边上一点,连接BD 、CE ,CE 与BD 交于点F ,且CE ∥AB ,若∠A =60°,AB=4,CE=3,则BC 的长为_______.13.如图,这是由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记图中正方形ABCD ,正方形EFGH ,正方形MNKT 的面积分别为 1S ,2S ,3S ,若123144S S S ++=,则2S 的值是__________.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OAA 1的直角边OA 在x 轴上,点A 1在第一象限,且OA=1,以点A 1为直角顶点,OA 1为一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A 1A 2,再以点A 2为直角顶点,OA 2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A 2A 3…依此规律,则点A 2018的坐标是_____.15.如图,在ABC 中,D 是BC 边中点,106AB AC ==,,4=AD ,则BC 的长是_____________.16.已知Rt △ABC 中,AC =4,BC =3,∠ACB =90°,以AC 为一边在Rt △ABC 外部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D ,则线段BD 的长为_____.17.如图,30AOB ∠=︒,点,M N 分别在,OA OB 上,且6,8OM ON ==,点,P Q 分别在,OB OA 上运动,则PM PQ QN ++的最小值为______.18.如图,Rt △ABC 中,∠C =90°,AB =5,BC =4,斜边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边BC 于点D ,连接AD ,线段CD 的长为_________.19.在Rt ABC 中,90A ∠=︒,其中一个锐角为60︒,23BC =,点P 在直线AC 上(不与A ,C 两点重合),当30ABP ∠=︒时,CP 的长为__________.20.如图,直线423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B 和点A ,点C 是线段OA 上的一点,若将ABC ∆沿BC 折叠,点A 恰好落在x 轴上的'A 处,则点C 的坐标为______.三、解答题21.在等边ABC 中,点D 是线段BC 的中点,120,EDF DE ∠=︒与线段AB 相交于点,E DF 与射线AC 相交于点F .()1如图1,若DF AC ⊥,垂足为,4,F AB =求BE 的长;()2如图2,将()1中的EDF ∠绕点D 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DF 仍与线段AC 相交于点F .求证:12BE CF AB +=.()3如图3,将()2中的EDF ∠继续绕点D 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使DF 与线段A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作DN AC ⊥于点N ,若,DN FN =设,BE x CF y ==,写出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22.如图,△ABC 和EDC ∆都是等边三角形,7,3,2AD BD CD ===求:(1)AE长;(2)∠BDC 的度数:(3)AC 的长.23.如图,在两个等腰直角ABC 和CDE △中,∠ACB = ∠DCE=90°.(1)观察猜想:如图1,点E 在BC 上,线段AE 与BD 的数量关系是 ,位置关系是 ;(2)探究证明:把CDE △绕直角顶点C 旋转到图2的位置,(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说明理由;(3)拓展延伸:把CDE △绕点C 在平面内自由旋转,若AC = BC=10,DE=12,当A 、E 、D 三点在直线上时,请直接写出 AD 的长.2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是第三边的两倍,则称这个三角形是“优三角形”,这两条边的比称为“优比”(若这两边不等,则优比为较大边与较小边的比),记为k . (1)命题:“等边三角形为优三角形,其优比为1”,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2)已知ABC 为优三角形,AB c =,AC b =,BC a =,①如图1,若90ACB ∠=︒,b a ≥,6b =,求a 的值.②如图2,若c b a ≥≥,求优比k 的取值范围.(3)已知ABC 是优三角形,且120ABC ∠=︒,4BC =,求ABC 的面积.25.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曾用图1证明了勾股定理,这个图形被称为“弦图”.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CM 2002)的会标(图2),其图案正是由“弦图”演变而来.“弦图”是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组成,恰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请你根据图1解答下列问题:(1)叙述勾股定理(用文字及符号语言叙述);(2)证明勾股定理;(3)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求()2a b +的值.26.如图,己知Rt ABC ∆,90ACB ∠=︒,30BAC ∠=︒,斜边4AB =,ED 为AB 垂直平分线,且23DE =DB ,DA .(1)直接写出BC =__________,AC =__________;(2)求证:ABD ∆是等边三角形;(3)如图,连接CD ,作BF CD ⊥,垂足为点F ,直接写出BF 的长;(4)P 是直线AC 上的一点,且13CP AC =,连接PE ,直接写出PE 的长. 27.在ABC ∆中,90ACB ∠=︒,6AC BC ==,点D 是AC 的中点,点E 是射线DC 上一点,DF DE ⊥于点D ,且DE DF =,连接CF ,作FH CF ⊥于点F ,交直线AB 于点H .(1)如图(1),当点E 在线段DC 上时,判断CF 和FH 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2)如图(2),当点E 在线段DC 的延长线上时,问题(1)中的结论是否依然成立?如果成立,请求出当ABC △和CFH △面积相等时,点E 与点C 之间的距离;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8.如图,在边长为2正方形ABCD 中,点O 是对角线AC 的中点,E 是线段OA 上一动点(不包括两个端点),连接BE .(1)如图1,过点E 作EF BE ⊥交CD 于点F ,连接BF 交AC 于点G .①求证:BE EF =;②设AE x =,CG y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在如图2中,请用无刻度的直尺作出一个以BE 为边的菱形.29.已知n 组正整数:第一组:3,4,5;第二组:8,6,10;第三组:15,8,17;第四组:24,10,26;第五组:35,12,37;第六组:48,14,50;…(1)是否存在一组数,既符合上述规律,且其中一个数为71?若存在,请写出这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以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为一条直角边的长,是否一定可以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得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长都是正整数?若可以,请说明理由;若不可以,请举出反例.30.(知识背景)据我国古代《周髀算经》记载,公元前1120年商高对周公说,将一根直尺折成一个直角,两端连接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如果勾是3,股是4,那么弦就等于5,后人概括为“勾三、股四、弦五”.像3、4、5这样为三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应用举例)观察3,4,5;5,12,13;7,24,25;…可以发现这些勾股数的勾都是奇数,且从3起就没有间断过,并且勾为3时,股14(91)2=-,弦15(91)2=+; 勾为5时,股112(251)2=-,弦113(251)2=+;请仿照上面两组样例,用发现的规律填空:(1)如果勾为7,则股24= 弦25=(2)如果勾用n (3n ≥,且n 为奇数)表示时,请用含有n 的式子表示股和弦,则股= ,弦= .(解决问题)观察4,3,5;6,8,10;8,15,17;…根据应用举例获得的经验进行填空:(3)如果,,a b c 是符合同样规律的一组勾股数,2a m =(m 表示大于1的整数),则b = ,c = ,这就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构造勾股数组的公式. (4)请你利用柏拉图公式,补全下面两组勾股数(数据从小到大排列)第一组: 、24、 :第二组: 、 、37.【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结论①错误,因为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3对;结论②正确,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判断;结论③错误,利用全等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判断;结论④正确,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进行判断.【详解】连接CF ,交DE 于点P ,如下图所示结论①错误,理由如下: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3对,分别为△AFC ≌△BFC ,△AFD ≌△CFE ,△CFD ≌△BFE . 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知FA=FC=FB ,易得△AFC ≌△BFC .∵FC ⊥AB ,FD ⊥FE ,∴∠AFD=∠CFE .∴△AFD ≌△CFE (ASA ).同理可证:△CFD ≌△BFE .结论②正确,理由如下:∵△AFD ≌△CFE ,∴S △AFD =S △CFE ,∴S 四边形CDFE =S △CFD +S △CFE =S △CFD +S △AFD =S △AFC =12S △ABC , 即△ABC 的面积等于四边形CDFE 的面积的2倍.结论③错误,理由如下:∵△AFD ≌△CFE ,∴CE=AD ,∴CD+CE=CD+AD=AC=2FA .结论④正确,理由如下:∵△AFD ≌△CFE ,∴AD=CE ;∵△CFD ≌△BFE ,∴BE=CD .在Rt △CDE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CD CE DE +=,∴222AD BE DE += .故选B .【点睛】本题是几何综合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等重要几何知识点,综合性比较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2.C解析:C【分析】存在2种情况,△ABC 是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时,高AD 分别在△ABC 的内部和外部【详解】情况一:如下图,△ABC 是锐角三角形∵AD 是高,∴AD ⊥BC∵AB=15,AD=12∴在Rt△ABD 中,BD=9∵AC=13,AD=12∴在Rt△ACD 中,DC=5∴△ABC 的周长为:15+12+9+5=42情况二:如下图,△ABC 是钝角三角形在Rt△ADC中,AD=12,AC=13,∴DC=5在Rt△ABD中,AD=12,AB=15,∴DB=9∴BC=4∴△ABC的周长为:15+13+4=3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解题关键是多解,注意当几何题型题干未提供图形时,往往存在多解情况.3.D解析:D【分析】首先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含30°直角三角形的运用,判定△DPE≌△FDH,△DF2Q≌△ADE,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点F运动的路径长.【详解】∵△ABC为等边三角形,∴∠B=60°,过D点作DE′⊥AB,过点F作FH⊥BC于H,如图所示:则BE′=12BD=3,∴点E′与点E重合,∴∠BDE=30°,DE3BE3,∵△DPF为等边三角形,∴∠PDF=60°,DP=DF,∴∠EDP+∠HDF=90°∵∠HDF+∠DFH=90°,∴∠EDP=∠DFH,在△DPE和△FDH中,90PED DHFEDP DFHDP FD︒⎧∠=∠=⎪∠=∠⎨⎪=⎩,∴△DPE≌△FDH(AAS),∴FH=DE∴点P从点E运动到点A时,点F运动的路径为一条线段,此线段到BC的距离为当点P在E点时,作等边三角形DEF1,∠BDF1=30°+60°=90°,则DF1⊥BC,当点P在A点时,作等边三角形DAF2,作F2Q⊥BC于Q,则四边形DF1F2Q是矩形,∵∠BDE=30°,∠ADF2=60°,∴∠ADE+∠F2DQ=180°﹣30°﹣60°=90°,∵∠ADE+∠DAE=90°,∴∠F2DQ=∠DAE,在△DF2Q和△ADE中,222F QD DEA90F DQ DAEDF AD︒⎧∠=∠=⎪∠=∠⎨⎪=⎩,∴△DF2Q≌△ADE(AAS),∴DQ=AE=AB﹣BE=15﹣3=12,∴F1F2=DQ=12,∴当点P从点E运动到点A时,点F运动的路径长为12,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是作好辅助线. 4.C解析:C【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中线、翻折得CD=DE=BD=5,CE=AC=6,作DH⊥BE于H,EG⊥CD于G,证明△DHE≌△EGD,利用勾股定理求出75EH DG==,即可得到BE.【详解】∵∠BCA=90∘,AC=6,BC=8,∴22226810AB AC BC,∵D是AB的中点,∴AD=BD=CD=5,由翻折得:DE=AD=5,∠EDC=∠ADC,CE=AC=6,∴BD=DE,作DH⊥BE于H,EG⊥CD于G,∴∠DHE=∠EGD=90︒,∠EDH=12∠BDE=12(180︒-2∠EDC )=90︒-∠EDC , ∴∠DEB= 90︒-∠EDH=90︒-(90︒-∠EDC)=∠EDC ,∵DE=DE ,∴△DHE ≌△EGD ,∴DH=EG ,EH=DG , 设DG=x ,则CG=5-x ,∵2EG =2222DE DG CE CG -=-,∴222256(5)x x -=--,∴75x =, ∴75EH DG ==, ∴BE=2EH=145, 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翻折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将求BE 转换为求其一半的长度的想法是关键,由此作垂线,证明△DHE ≌△EGD ,由此求出BE 的长度.5.C解析:C【分析】作DE ⊥AB 于E ,由勾股定理计算出可求BC=8,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E=DC ,设DE=DC=x ,利用等等面积法列方程、解方程即可解答.【详解】解:作DE ⊥AB 于E ,如图,在Rt △ABC 中,BC 22106-8,∵AD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DC⊥AC,DE⊥AB,∴DE=DC,设DE=DC=x,S△ABD=12DE•AB=12AC•BD,即10x=6(8﹣x),解得x=3,即点D到AB边的距离为3.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理解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A解析:A【分析】作常规辅助线连接CF,由SAS定理可证△CFE和△ADF全等,从而可证∠DFE=90°,DF=EF.所以△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割补法可知四边形CDFE的面积保持不变;△D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E=2DF,当DF与BC垂直,即DF最小时,DE取最小值42,△CDE最大的面积等于四边形CDEF的面积减去△DEF的最小面积.【详解】连接CF;∵△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FCB=∠A=45°,CF=AF=FB;∵AD=CE,∴△ADF≌△CEF;∴EF=DF,∠CFE=∠AFD;∵∠AFD+∠CFD=90°,∴∠CFE+∠CFD=∠EFD=90°,∴△E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当D. E分别为AC、BC中点时,四边形CDFE是正方形.∵△ADF≌△CEF,∴S△CEF=S△ADF,∴S四边形CEFD=S△AFC.由于△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因此当DE最小时,DF也最小;即当DF⊥AC时,DE最小,此时DF=12BC=4.∴DE=2DF=42;当△CEF面积最大时,此时△DEF的面积最小.此时S△CEF=S四边形CEFD−S△DEF=S△AFC−S△DEF=16−8=8,则结论正确的是①④⑤.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要证明线段或者角相等,一般证明它们所在三角形全等,如果不存在三角形可作辅助线解决问题.7.D解析:D【解析】分析:由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C都为正方形,得到四条边相等,四个角为直角,利用SAS 得到三角形BCE与三角形DCG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可得到BE=DG,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到∠CBM=∠MDO,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及直角的定义得到∠BOD为直角,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所求式子的值即可.详解:①∵四边形ABCD和EFGC都为正方形,∴CB=CD,CE=CG,∠BCD=∠ECG=90°,∴∠BCD+∠DCE=∠ECG+∠DCE,即∠BCE=∠DCG.在△BCE和△DCG中,CB=CD,∠BCE=∠DCG,CE=CG,∴△BCE≌△DCG,∴BE=DG,故结论①正确.②如图所示,设BE交DC于点M,交DG于点O.由①可知,△BCE≌△DCG,∴∠CBE=∠CDG,即∠CBM=∠MDO.又∵∠BMC=∠DMO,∠MCB=180°-∠CBM-∠BMC,∠DOM=180°-∠CDG-∠MDO,∴∠DOM=∠MCB=90°,∴BE⊥DG.故②结论正确.③如图所示,连接BD、EG,由②知,BE⊥DG,则在Rt△ODE中,DE2=OD2+OE2,在Rt △BOG 中,BG 2=OG 2+OB 2,在Rt △OBD 中,BD 2=OD 2+OB 2,在Rt △OEG 中,EG 2=OE 2+OG 2,∴DE 2+BG 2=(OD 2+OE 2)+(OB 2+OG 2)=(OD 2+OB 2)+(OE 2+OG 2)=BD 2+EG 2.在Rt △BCD 中,BD 2=BC 2+CD 2=2a 2,在Rt △CEG 中,EG 2=CG 2+CE 2=2b 2,∴BG 2+DE 2=2a 2+2b 2.故③结论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8.C解析: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大约有以下几种: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三角形三边符合勾股定理;②三个内角中有一个是直角,或两个内角的度数和等于第三个内角的度数;根据上面两种情况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 、由222b a c =-得a 2=b 2+c 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够判定△ABC 为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B 、由C A B ∠=∠-∠得∠C +∠B=∠A ,此时∠A 是直角,能够判定△ABC 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C 、∠A :∠B :∠C=3:4:5,那么∠A=45°、∠B=60°、∠C=75°,△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 、a :b :c=5:12:13,此时c 2=b 2+ a 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ABC 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只有三角形的三边长构成勾股数或三内角中有一个是直角的情况下,才能判定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9.D解析:D【分析】将容器侧面展开,建立A 关于EG 的对称点A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A ′B 的长度即为所求.【详解】解:如图:将圆柱展开,EG 为上底面圆周长的一半,作A 关于E 的对称点A',连接A'B 交EG 于F ,则蚂蚁吃到蜂蜜需爬行的最短路径为AF+BF 的长,即AF+BF=A'B=20cm ,延长BG ,过A'作A'D ⊥BG 于D ,∵AE=A'E=DG=4cm ,∴BD=16cm ,Rt △A'DB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01612-=cm∴则该圆柱底面周长为24cm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将图形展开,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同时也考查了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10.D解析:D【分析】根据条件可以得出∠E =∠ADC =90°,进而得出△CEB ≌△ADC ,就可以得出AD =CE ,再利用勾股定理就可以求出BC 的值.【详解】解:∵BE ⊥CE ,AD ⊥CE ,∴∠E =∠ADC =90°,∴∠EBC +∠BCE =90°.∵∠BCE +∠ACD =90°,∴∠EBC =∠DCA .在△CEB 和△ADC 中,E ADC EBC DCA BC AC ∠=∠⎧⎪∠=∠⎨⎪=⎩, ∴△CEB ≌△ADC (AAS ),∴CE =AD =3,在Rt △BEC 中,2222BC=BE +CE =1+3=1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43 【分析】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6,在Rt △ABC 中,∠BAC=30°,得到12BC AB =,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到222AC BC AB +=,即可求出AB .【详解】在Rt △ACD 中,CD=AD=32,∴AC=226AD CD +=,在Rt △ABC 中,∠BAC=30°, ∴12BC AB =, ∵222AC BC AB +=, ∴22216()2AB AB +=,解得AB=43,负值舍去,故答案为:43.【点睛】此题考查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正确理解勾股定理的三边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2.7【分析】连接AC 交BD 于点O ,由题意可证AC 垂直平分BD ,△ABD 是等边三角形,可得∠BAO =∠DAO =30°,AB =AD =BD ,BO =OD ,通过证明△EDF 是等边三角形,可得DE =EF =DF ,由勾股定理可求OC ,BC 的长.【详解】连接AC ,交BD 于点O ,∵AB =AD ,BC =DC ,∠A =60°,∴AC 垂直平分BD ,△ABD 是等边三角形,∴∠BAO =∠DAO =30°,AB =AD =BD =4,BO =OD =2,∵CE ∥AB ,∴∠BAO =∠ACE =30°,∠CED =∠BAD =60°,∴∠DAO =∠ACE =30°,∴AE =CE =3,∴DE =AD−AE =1,∵∠CED =∠ADB =60°,∴△EDF 是等边三角形,∴DE =EF =DF =1,∴CF =CE−EF =2,OF =OD−DF =1,OC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熟练运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是本题的关键.13.48【分析】用a 和b 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正方形面积的式子,求出2S 的面积.【详解】解:本图是由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设这个直角三角形两个直角边中较长的长度为a ,较短的长度为b ,即图中的AE a =,AH b =,则()221S AB a b ==+,2222S HE a b ==+,()223S TM a b ==-, ∵123144S S S ++=,∴()()2222144a b a b a b ++++-= 22222222144a b ab a b a b ab ++++++-=2233144a b +=2248a b +=,∴248S =.故答案是:48.【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要熟悉赵爽弦图中勾股定理的应用.14.(0,21009)【解析】【分析】本题点A坐标变化规律要分别从旋转次数与点A所在象限或坐标轴、点A到原点的距离与旋转次数的对应关系.【详解】∵∠OAA1=90°,OA=AA1=1,以OA1为直角边作等腰Rt△OA1A2,再以OA2为直角边作等腰Rt△OA2A3,…,∴OA1=2,OA2=(2)2,…,OA2018=(2)2018,∵A1、A2、…,每8个一循环,∵2018=252×8+22=21009,∴点A2018的在y轴正半轴上,OA2018=()2018故答案为(0,21009).【点睛】本题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规律探究题,除了研究动点变化的相关数据规律,还应该注意象限符号.15.413【分析】延长AD至点E,使得DE=AD=4,结合D是中点证得△ADC≌△EDB,进而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可证得∠E=90°,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得BD长进而转化为BC长即可.【详解】解:如图,延长AD至点E,使得DE=AD=4,连接BE,∵D是BC边中点,∴BD=CD,又∵DE=AD,∠ADC=∠EDB,∴△ADC≌△EDB(SAS),∴BE=AC=6,又∵AB=10,∴AE2+BE2=AB2,∴∠E=90°,∴在Rt△BED中,2222=++=,BD BE DE64213∴BC=2BD=13故答案为:13【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6.72965【分析】分三种情形讨论:(1)如图1中,以点C所在顶点为直角时;(2)如图2中,以点D所在顶点为直角时;(3)如图3中,以点A所在顶点为直角时.【详解】(1)如图1中,以点C所在顶点为直角时.∵AC=CD=4,BC=3,∴BD=CD+BC=7;(2)如图2中,以点D所在顶点为直角时,作DE⊥BC与E,连接BD.在Rt△BDE中DE=2,BE=5,∴BD2229=+=;DE BE(3)如图3中,以点A所在顶点为直角时,作DE⊥BC于E,在Rt△BDE中,DE=4.BE=7,∴BD2265=+=.DE BE故答案为:7或29或65.【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17.10【分析】首先作M关于OB的对称点M′,作N关于OA的对称点N′,连接M′N′,即为MP+PQ+QN 的最小值,易得△ONN′为等边三角形,△OMM′为等边三角形,∠N′OM′=90°,继而可以求得答案.【详解】作M关于OB的对称点M′,作N关于OA的对称点N′,连接M′N′,即为MP+PQ+QN的最小值.根据轴对称的定义可知:∠N′OQ=∠M′OB=30°,∠ONN′=60°,OM′=OM=6,ON′=ON=8,∴△ONN′为等边三角形,△OMM ′为等边三角形,∴∠N ′OM ′=90°.在Rt △M ′ON ′中,M ′N ′=22''OM ON +=10. 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最短路径问题,根据轴对称的定义,找到相等的线段,得到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8.78. 【解析】 ∵∠C =90°,AB =5,BC =4,∴AC =2254- =3.∵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边BC 于点D ,∴BD =AD .设CD =x ,则AD =BD =4-x ,在Rt △ACD 中,2223(4)x x +=- ,解得:78x =.故答案为:78. 19.23或2或4【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分4种情况进行讨论,利用含30°角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解答.【详解】解:如图1:当∠C=60°时,∠ABC=30°,与∠ABP=30°矛盾;如图2:当∠C=60°时,∠ABC=30°,∵∠ABP=30°,∴∠CBP=60°,∴△PBC 是等边三角形, ∴23CP BC ==;如图3:当∠ABC=60°时,∠C=30°,∵∠ABP=30°,∴∠PBC=60°-30°=30°,∴PC=PB , ∵23BC = ∴222213,(23)(3)32AB BC AC BC AB ===-=-=, 在Rt △APB 中,根据勾股定理222AP AB BP +=,即222()AC PC AB PC -+=,即222(3)3)PC PC -+=,解得2PC =,如图4:当∠ABC=60°时,∠C=30°,∵∠ABP=30°,∴∠PBC=60°+30°=90°, ∴12BP PC = 在Rt △BCP 中,根据勾股定理222BP BC PC +=, 即2221()(23)2PC PC +=,解得PC=4(已舍去负值).综上所述,CP 的长为232或4. 故答案为:32或4.【点睛】本题考查含30°角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理解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边是斜边的一半,并能通过勾股定理去求另外一个直角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0.(0,34). 【分析】 由423y x =+求出点A 、B 的坐标,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B 的长度,由此得到53122OA '=-=,设点C 的坐标为(0,m ),利用勾股定理解得m 的值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在423y x =+中,当x=0时,得y=2,∴A (0,2) 当y=0时,得4203x +=,∴32x =-,∴B(32-,0), 在Rt △AOB 中,∠AOB=90︒,OA=2,OB=32, ∴2222352()22AB OA OB =+=+=,∴53122OA '=-=, 设点C 的坐标为(0,m )由翻折得ABC A BC '≌,∴2A C AC m '==-,在Rt A OC '中, 222A C OC A O ''=+,∴222(2)1m m -=+,解得m=34, ∴点C 的坐标为(0,34). 故答案为:(0,34). 【点睛】此题考查勾股定理,翻折的性质,题中由翻折得ABC A BC '≌是解题的关键,得到OC 与A’C 的数量关系,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点C 的坐标. 三、解答题21.(1)BE =1;(2)见解析;(3)(2y x =【分析】(1)如图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BED =90°,进而可得∠BDE =30°,然后根据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结果;(2)过点D 作DM ⊥AB 于M ,作DN ⊥AC 于N ,如图2,根据AAS 易证△MBD ≌△NCD ,则有BM =CN ,DM =DN ,进而可根据ASA 证明△EMD ≌△FND ,可得EM =FN ,再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推出结论;(3)过点D 作DM ⊥AB 于M ,如图3,同(2)的方法和已知条件可得DM =DN =FN =EM ,然后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可得BE +CF =2DM ,BE ﹣CF =2BM ,在Rt △BMD 中,根据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M BM ,进而可得BE +CF (BE ﹣CF ),代入x 、y 后整理即得结果.【详解】解:(1)如图1,∵△ABC 是等边三角形,∴∠B =∠C =60°,BC =AC =AB =4.∵点D 是线段BC 的中点,∴BD =DC =12BC =2. ∵DF ⊥AC ,即∠AFD =90°,∴∠AED =360°﹣60°﹣90°﹣120°=90°,∴∠BED =90°,∴∠BDE =30°,∴BE=12BD=1;(2)过点D作DM⊥AB于M,作DN⊥AC于N,如图2,则有∠AMD=∠BMD=∠AND=∠CND=90°.∵∠A=60°,∴∠MDN=360°﹣60°﹣90°﹣90°=120°.∵∠EDF=120°,∴∠MDE=∠NDF.在△MBD和△NCD中,∵∠BMD=∠CND,∠B=∠C,BD=CD,∴△MBD≌△NCD(AAS),∴BM=CN,DM=DN.在△EMD和△FND中,∵∠EMD=∠FND,DM=DN,∠MDE=∠NDF,∴△EMD≌△FND(ASA),∴EM=FN,∴BE+CF=BM+EM+CN-FN=BM+CN=2BM=BD=12BC=12AB;(3)过点D作DM⊥AB于M,如图3,同(2)的方法可得:BM=CN,DM=DN,EM=FN.∵DN=FN,∴DM=DN=FN=EM,∴BE+CF=BM+EM+FN-CN=NF+EM=2DM=x+y,BE﹣CF=BM+EM﹣(FN-CN)=BM+NC=2BM=x-y,在Rt△BMD中,∵∠BDM=30°,∴BD=2BM,∴DM22=3BD BM BM,∴()3x y x y +=-,整理,得()23y x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上述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2.(132)150°;(313【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利用SAS 证明△BCD ≌△ACE ,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得结果;(2)在△ADE 中,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AED =90°,进而可求出∠AEC 的度数,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得答案;(3)过C 作CP ⊥DE 于点P ,设AC 与DE 交于G ,如图,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得PE 与CP 的长,进而可得AE =CP ,然后即可根据AAS 证明△AEG ≌△CPG ,于是可得AG =CG ,PG =EG ,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AG 的长,进一步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1)∵△ABC 和△EDC 都是等边三角形,∴BC =AC ,CD =CE =DE =2,∠ACB =∠DCE =60°,∴∠BCD =∠ACE ,在△BCD 与△ACE 中,∵BC =AC ,∠BCD =∠ACE ,CD =CE ,∴△BCD ≌△ACE ,∴AE =BD 3(2)在△ADE 中,∵7,3,2AD AE DE ===, ∴DE 2+AE 2=222237+==AD 2, ∴∠AED =90°,∵∠DEC =60°,∴∠AEC =150°,∵△BCD ≌△ACE ,∴∠BDC =∠AEC =150°;(3)过C 作CP ⊥DE 于点P ,设AC 与DE 交于G ,如图,∵△CDE 是等边三角形,∴PE =12DE =1,CP 22213-=,∴AE =CP ,在△AEG 与△CPG 中,∵∠AEG =∠CPG =90°,∠AGE =∠CGP ,AE =CP ,∴△AEG ≌△CPG ,∴AG =CG ,PG =EG =12, ∴AG ()222211332AE EG ⎛⎫+=+= ⎪⎝⎭, ∴AC =2AG 13【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上述知识、灵活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3.(1)AE BD =,AE BD ⊥;(2)成立,理由见解析;(3)14或2.【分析】(1)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可得AC BC =,CE CD =,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可得AE BD =,EAC DBC ∠=∠,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等量代换即可得90AHD ∠=︒,由此即可得;(2)先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可得AE BD =,EAC DBC ∠=∠,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90EAC AOC ∠+∠=︒,然后根据对顶角相等、等量代换可得90BOH DBC ∠∠+=︒,从而可得90OHB ∠=︒,由此即可得; (3)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102AB =,再分①点,,A E D 在直线上,且点E 位于中间,②点,,A E D 在直线上,且点D 位于中间两种情况,结合(1)(2)的结论,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得.【详解】(1)AE BD =,AE BD ⊥,理由如下:如图1,延长AE 交BD 于H ,由题意得:AC BC =,90ACE BCD ∠=∠=︒,CE CD =, ∴()ACE BCD SAS ≅,∴AE BD =,EAC DBC ∠=∠,∵90DBC BDC ∠+∠=︒,∴90EAC BDC ∠+∠=︒,∴0)9018(EAC BD A D C H ∠+∠∠︒==-︒,即AE BD ⊥,故答案为:AE BD =,AE BD ⊥;(2)成立,理由如下:如图2,延长AE 交BD 于H ,交BC 于O ,∵90ACB ECD ∠=∠=︒,∴ACB BCE ECD BCE ∠-∠=∠-∠,即ACE BCD ∠=∠,在ACE △和BCD 中,AC BC ACE BCD CE CD =⎧⎪∠=∠⎨⎪=⎩,∴()ACE BCD SAS ≅,∴AE BD =,EAC DBC ∠=∠,∵90ACB ∠=︒,∴90EAC AOC ∠+∠=︒,∵AOC BOH ∠=∠,∴90BOH DBC ∠∠+=︒,即90OBH BOH ∠+∠=︒, ∴180()90OHB OBH BOH ∠=︒-∠+∠=︒,即AE BD ⊥;(3)设AD x =,10,90AC BC ACB ==∠=︒, 2102AB AC ∴==,由题意,分以下两种情况:①如图3-1,点,,A E D 在直线上,且点E 位于中间,同理可证:AE BD =,AE BD ⊥,12DE =,12BD AE AD DE x ∴==-=-, 在Rt ABD △中,222AD BD AB +=,即222(12)(102)x x +-=,解得14x =或2x =-(不符题意,舍去),即14AD =,②如图3-2,点,,A E D 在直线上,且点D 位于中间,同理可证:AE BD =,AE BD ⊥,12DE =,12BD AE AD DE x ∴==+=+,在Rt ABD △中,222AD BD AB +=,即222(12)(102)x x ++=,解得2x =或14x =-(不符题意,舍去),即2AD =,综上,AD 的长为14或2.【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较难的是题(3),正确分两种情况讨论,并画出图形是解题关键.24.(1)该命题是真命题,理由见解析;(2)①a 的值为92;②k 的取值范围为13k ≤<;(3)ABC ∆203123. 【分析】 (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优三角形和优比的定义即可判断;(2)①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 的值,再根据优三角形的定义列出,,a b c 的等式,然后求解即可;②类似①分三种情况分析,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出每种情况下,,a b c 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优比的定义求解即可;(3)如图(见解析),设BD x =,先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求出AC 、AB 的长及ABC ∆面积的表达式,再类似(2),根据优三角形的定义分三种情况分别列出等式,然后解出x 的值,即可得出ABC ∆的面积.【详解】(1)该命题是真命题,理由如下:设等边三角形的三边边长为a则其中两条边的和为2a ,恰好是第三边a 的2倍,满足优三角形的定义,即等边三角形为优三角形又因该两条边相等,则这两条边的比为1,即其优比为1故该命题是真命题;(2)①90,6CB b A ∠=︒=c ∴=根据优三角形的定义,分以下三种情况:当2a b c +=时,6a +=,整理得24360a a -+=,此方程没有实数根当2a c b +=时,12a =,解得92a =当2b c a +=时,62a =,解得86a =>,不符题意,舍去综上,a 的值为92; ②由题意得:,,a b c 均为正数 根据优三角形的定义,分以下三种情况:(c b a ≥≥)当2a b c +=时,则1b k a=≥ 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b a c a b -<<+ 则2a b b a a b +-<<+,解得3b a <,即3b k a=< 故此时k 的取值范围为13k ≤< 当2a c b +=时,则1c k a =≥ 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c a b a c -<<+ 则2a c c a a c +-<<+,解得3c a <,即3c k a=< 故此时k 的取值范围为13k ≤< 当2b c a +=时,则1c k b =≥。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直角三角形中,自两锐角所引的两条中线长分别为5和210,则斜边长为( )A .10B .410C .13D .213 2.如图,在ABC ∆中,,90︒=∠=AB AC BAC ,ABC ∠的平分线BD 与边AC 相交于点D ,DE BC ⊥,垂足为E ,若CDE ∆的周长为6,则ABC ∆的面积为( ).A .36B .18C .12D .93.如图,在Rt ABC 中,90BAC ︒∠=,以Rt ABC 的三边为边分别向外作等边三角形'A BC ,'AB C △,'ABC △,若'A BC ,'AB C △的面积分别是10和4,则'ABC △的面积是( )A .4B .6C .8D .9 4.在Rt △ABC 中,∠C=90°,∠A=30°,BD 是∠ABC 的平分线,交AC 于点D ,若CD=1,则AB 的长是( )A .2B . 23C . 43D .4 5.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6cm AC =,8cm BC =.现将直角边AC 沿直线AD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 重合,则CD 等于( )A .2cmB .3cmC .4cmD .5cm6.如图,在△ABC 中,∠ACB =90°,AB 的中垂线交AC 于D ,P 是BD 的中点,若BC =4,AC =8,则S △PBC 为( )A.3 B.3.3 C.4 D.4.57.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9,7,12 B.2,3,4 C.1,2,3D.5,11,128.如图,点A和点B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是4和2,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线段AB的长度为半径画弧,在数轴的上方交于点C.再以原点O为圆心,OC为半径画弧,与数轴的正半轴交于点M,则点M对应的数为()A.3.5 B.23C.13D.36 29.有下列的判断:①△ABC中,如果a2+b2≠c2,那么△ABC不是直角三角形②△ABC中,如果a2-b2=c2,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③如果△ABC是直角三角形,那么a2+b2=c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10.如图,在△ABC,∠C=90°,AD平分∠BAC交CB于点D,过点D作DE⊥AB,垂足恰好是边AB的中点E,若AD=3cm,则BE的长为()A.332cm B.4cm C.2cm D.6cm二、填空题11.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10,BC=5,若点 M、N 分别是线段 AC、AB上的两个动点,则 BM+MN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图,RT ABC ,90ACB ∠=︒,6AC =,8BC =,将边AC 沿CE 翻折,使点A 落在AB 上的点D 处;再将边BC 沿CF 翻折,使点B 落在CD 的延长线上的点B '处,两条折痕与斜边AB 分别交于点E 、F ,则B FC '△的面积为______.13.如图,ACB △和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 CB =,CE CD =,ABC 的顶点A 在ECD 的斜边上.若3AE =,7AD =,则AC 的长为_________14.如图,△ABC 是一个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BB 1是△ABC 的高,B 1B 2是△ABB 1的高,B 2B 3是△AB 1B 2的高,……B n-1B n 是△AB n-2B n-1的高,则B 4B 5的长是________,猜想B n-1B n 的长是________.15.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有云:“今有木长二丈,围之三尺.葛生其下,缠木七周,上与木齐.问葛长几何?”大意为:有一根木头长2丈,上、下底面的周长为3尺,葛生长在木下的一方,绕木7周,葛梢与木头上端刚好齐平,则葛长是______尺.(注:l 丈等于10尺,葛缠木以最短的路径向上生长,误差忽略不计)16.在等腰Rt ABC △中,90C ∠=︒,2AC =,过点C 作直线l AB ,F 是l 上的一点,且AB AF =,则FC =__________. 17.如图,E 为等腰直角△ABC 的边AB 上的一点,要使AE =3,BE =1,P 为AC 上的动点,则PB +PE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18.在ABC 中,12AB AC ==,30A ∠=︒,点E 是AB 中点,点D 在AC 上,32DE =,将ADE 沿着DE 翻折,点A 的对应点是点F ,直线EF 与AC 交于点G ,那么DGF △的面积=__________.19.如图,由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三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已知25AB = ,24AC = 其中阴影部分面积是_____________平方单位.20.如图的实线部分是由Rt ABC ∆经过两次折叠得到的.首先将Rt ABC ∆沿高CH 折叠,使点B 落在斜边上的点B '处,再沿CM 折叠,使点A 落在CB '的延长线上的点A '处.若图中90ACB ∠=︒,15cm BC =,20cm AC =,则MB '的长为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ABC 和EDC ∆都是等边三角形,7,3,2AD BD CD ===求:(1)AE长;(2)∠BDC 的度数:(3)AC 的长.22.如图,一架长25米的梯子,斜靠在竖直的墙上,这时梯子底端离墙7米.(1)此时梯子顶端离地面多少米?(2)若梯子顶端下滑4米,那么梯子底端将向左滑动多少米?23.定义:有一组邻边均和一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叫做邻和四边形.(1)如图1,四边形ABCD 中,∠ABC =70°,∠BAC =40°,∠ACD =∠ADC =80°,求证:四边形ABCD 是邻和四边形.(2)如图2,是由50个小正三角形组成的网格,每个小正三角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A 、B 、C 三点的位置如图,请在网格图中标出所有的格点.......D .,使得以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邻和四边形.(3)如图3,△ABC 中,∠ABC =90°,AB =2,BC =3D ,使四边形ABCD 是邻和四边形,求邻和四边形ABCD 的面积.24.如图所示,已知ABC ∆中,90B ∠=︒,16AB cm =,20AC cm =,P 、Q 是ABC ∆的边上的两个动点,其中点P 从点A 开始沿A B →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 ,点Q 从点B 开始沿B C A →→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 ,它们同时出发,设出发的时间为ts .(1)则BC =____________cm ;(2)当t 为何值时,点P 在边AC 的垂直平分线上?此时CQ =_________?(3)当点Q 在边CA 上运动时,直接写出使BCQ ∆成为等腰三角形的运动时间.25.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D E 为AC 上两点,且AE CD =,延长BC 至点F ,使CF CD =,连接BD .(1)如图1,当,D E 两点重合时,求证:BD DF =;(2)延长BD 与EF 交于点G .①如图2,求证:60BGE ∠=︒;②如图3,连接,BE CG ,若30,4EBD BG ∠=︒=,则BCG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26.(1)如图1,在Rt ABC ∆中,90ACB ∠=︒,60A ∠=︒,CD 平分ACB ∠. 求证:CA AD BC +=.小明为解决上面的问题作了如下思考:作ADC ∆关于直线CD 的对称图形A DC '∆,∵CD 平分ACB ∠,∴A '点落在CB 上,且CA CA '=,A D AD '=.因此,要证的问题转化为只要证出A D A B ''=即可. 请根据小明的思考,写出该问题完整的证明过程.(2)参照(1)中小明的思考方法,解答下列问题:如图3,在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BAD ∠,10BC CD ==,17AC =,9AD =,求AB 的长.27.如图,在△ABC 中,∠C =90°,把△ABC 沿直线DE 折叠,使△ADE 与△BDE 重合.(1)若∠A =35°,则∠CBD 的度数为________;(2)若AC =8,BC =6,求AD 的长;(3)当AB =m(m>0),△ABC 的面积为m +1时,求△BCD 的周长.(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28.如图1, △ABC 和△CDE 均为等腰三角形,AC=BC, CD=CE, AC>CD, ∠ACB=∠DCE=a ,且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连结BE.(1)求证: AD=BE.(2)如图2,若a=90°,CM ⊥AE 于E.若CM=7, BE=10, 试求AB 的长.(3)如图3,若a=120°, CM ⊥AE 于E, BN ⊥AE 于N, BN=a, CM=b,直接写出AE 的值(用a, b 的代数式表示).2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是坐标原点,ABC ∆,ADE ∆,AFO ∆均为等边三角形,A 在y 轴正半轴上,点0()6,B -,点(6,0)C ,点D 在ABC ∆内部,点E 在ABC ∆的外部,32=AD ,30DOE ∠=︒,OF 与AB 交于点G ,连接DF ,DG ,DO ,OE .(1)求点A 的坐标;(2)判断DF 与OE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直接写出ADG ∆的周长.30.如图,在△ABC 中,D 是边AB 的中点,E 是边AC 上一动点,连结DE,过点D 作DF ⊥DE 交边BC 于点F(点F 与点B 、C 不重合),延长FD 到点G,使DG=DF,连结EF 、AG.已知AB=10,BC=6,AC=8.(1)求证:△ADG ≌△BDF ;(2)请你连结EG,并求证:EF=EG ;(3)设AE=x ,CF=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4)求线段EF 长度的最小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根据已知设AC=x,BC=y,在Rt△ACD和Rt△BCE中,根据勾股定理分别列等式,从而求得AC,BC的长,最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B的长.【详解】如图,在△ABC中,∠C=90°,AD、BE为△ABC的两条中线,且AD=210,BE=5,求AB的长.设AC=x,BC=y,根据勾股定理得:在Rt△ACD中,x2+(12y)2=(210)2,在Rt△BCE中,(12x)2+y2=52,解之得,x=6,y=4,∴在Rt△ABC中,2264213AB=+=,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勾股定理的运用,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条边长时,可利用勾股定理求第三条边的长度.2.D解析:D【分析】利用角平分定理得到DE=AD,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得到∠BDE=∠BDA,再利用角平分线定理得到BE=AB=AC,根据CDE∆的周长为6求出AB=6,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218AB=,即可求得ABC∆的面积.【详解】∵90BAC ︒∠=,∴AB ⊥AD,∵DE BC ⊥,BD 平分ABC ∠,∴DE=AD ,∠BED=90BAC ︒∠=,∴∠BDE=∠BDA ,∴BE=AB=AC ,∵CDE ∆的周长为6,∴DE+CD+CE=AC+CE=BC=6,∵,90︒=∠=AB AC BAC∴22236AB AC BC +==,∴2236AB =, 218AB =,∴ABC ∆的面积=211922AB AC AB ⋅⋅==, 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角平分线定理的运用,勾股定理求边长,在利用角平分线定理时必须是两个垂直一个平分同时运用,得到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结论. 3.B解析:B【分析】设AB=c ,AC=b ,BC=a ,用a 、b 、c 分别表示'A BC ,'AB C △,'ABC △的面积,再利用Rt ABC 得b 2+c 2=a 2,求得c 值代入即可求得的面积'ABC △的面积.【详解】设AB=c ,AC=b ,BC=a ,由题意得'A BC 的面积=1102a a ⋅=,'AB C △的面积=1422b b ⋅⋅=∴2a = 2b =在Rt △ABC 中,∠BAC=90°,b 2+c 2=a 2,∴c 2=a 2-b 2=∴'ABC △的面积=21224c c c ⋅⋅==64= 故此题选B【点睛】此题考察勾股定理的运用,用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分别表示三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运用勾股定理的等式求得第三个三角形的面积4.B解析:B【分析】根据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BC的度数,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CBD=30°,再根据30°角所对的直角三角形性质,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解即可.【详解】如图∵∠C=90°,∠A=30°,∴∠ABC=90°-30°=60°,∵BD平分∠ABC,∴∠ABD=12∠ABC=12×60°=30°,∵CD=1,∠CDB=30°∴BD=2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C=2222=21=3BD CD--∵∠A=30°∴AB=23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利用30°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解.5.B解析:B【分析】根据翻折的性质可知:AC=AE=6,CD=DE,设CD=DE=x,在Rt△DEB中利用勾股定理解决.【详解】解:在Rt△ABC中,∵AC=6,BC=8,∴AB =10,△ADE 是由△ACD 翻折,∴AC =AE =6,EB =AB−AE =10−6=4,设CD =DE =x ,在Rt △DEB 中,∵222DE EB DB +=,∴()22248x x +=-,∴x =3,∴CD =3.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翻折的性质、勾股定理,利用翻折不变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学会转化的思想去思考问题. 6.A解析:A【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A=DB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D ,得到CD 的长,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得到答案.【详解】解:∵点D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DA =DB ,在Rt △BCD 中,BC 2+CD 2=BD 2,即42+(8﹣BD )2=BD 2,解得,BD =5,∴CD =8﹣5=3,∴△BCD 的面积=12×CD ×BC =12×3×4=6, ∵P 是BD 的中点,∴S △PBC =12S △BCD =3,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7.C解析:C【分析】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最长边所对的角为直角.由此判定即可.【详解】解:A 、因为92+72≠122,所以三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B 、因为22+32≠42,所以三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C 、因为12+32= 22,所以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D 、因为52+112≠122,所以三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运用,注意数据的计算.8.B解析:B【分析】如图,作CD ⊥AB 于点D ,由题意可得△ABC 是等边三角形,从而可得BD 、OD 的长,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CD 与OC 的长,进而可得OM 的长,于是可得答案.【详解】解:∵点A 和点B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是4和2,∴OB=2,OA=4,如图,作CD ⊥AB 于点D ,则由题意得:CA=CB=AB=2,∴△ABC 是等边三角形,∴BD=AD=112AB =, ∴OD=OB+BD=3,223CD BC BD =-=,∴()22223323OC OD CD =+=+=,∴OM=OC=23,∴点M 对应的数为23.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属于常见题型,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上述知识是解题的关键.9.D解析:D【分析】欲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这里给出三边的长,需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详解】①c不一定是斜边,故错误;②正确;③若△ABC是直角三角形,c不是斜边,则a2+b2≠c2,故错误,所以正确的只有②,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10.A解析:A【分析】先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证CD=DE,从而根据“HL”证明Rt△ACD≌Rt△AED,由DE为AB中线且DE⊥AB,可求AD=BD=3cm ,然后在Rt△BDE中,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BE 的长.【详解】∵AD平分∠BAC且∠C=90°,DE⊥AB,∴CD=DE,由AD=AD,所以,Rt△ACD≌Rt△AED,所以,AC=AE.∵E为AB中点,∴AC=AE=12AB,所以,∠B=30° .∵DE为AB中线且DE⊥AB,∴AD=BD=3cm ,∴DE=12BD=32,∴=2cm.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8【解析】如图作点B关于AC的对称点B′,连接B′A交DC于点E,则BM+MN的最小值等于的最小值作交于,则为所求;设,,由,,h+5=8,即BM+MN的最小值是8.点睛:本题主要是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路线,题中应用了勾股定理与用不同方式表示三角形的面积从而求出某条边上的高,利用轴对称得出M点与N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12.96 25【分析】将△B´CF的面积转化为求△BCF的面积,由折叠的性质可得CD=AC=6,∠ACE=∠DCE,∠BCF=∠B´CF,CE⊥AB,可证得△E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F=CE,∠EFC=45°,由等面积法可求CE的长,由勾股定理可求AE的长,进而求得BF的长,即可求解.【详解】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CD=AC=6,∠ACE=∠DCE,∠BCF=∠B´CF,CE⊥AB,∴∠DCE+∠B´CF=∠ACE+∠BCF,∵∠ACB=90°,∴∠ECF=45°,且CE⊥AB,∴△E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F=CE,∠EFC=45°,∵S△ABC=12AC•BC=12AB•CE,∴AC•BC=AB•CE,∵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10,∴CE=245,∴EF=245,∵AE=22AC CE-=2224186-=55⎛⎫⎪⎝⎭,∴BF=AB−AE−EF=10-185-245=85,∴S△CBF=12×BF×CE=12×85×245=9625,∴S△CB´F=96 25,故填:96 2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等知识,根据折叠的性质求得相等的角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3.5【分析】由题意可知,AC=BC,DC=EC,∠DCE=∠ACB=90°,∠D=∠E=45°,求出∠ACE=∠BCD可证△ACE≌△BCD,可得AE=BD=3,∠ADB=90°,由勾股定理求出AB即可得到AC的长.【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BD,∵△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DC=EC,∠DCE=∠ACB=90°,∠D=∠E=45°,且∠ACE=∠BCD=90°-∠ACD,在ACE和BCD中,AC=BC ACE=BCD CE=CD ⎧⎪∠∠⎨⎪⎩∴△ACE ≌△BCD (SAS ),∴AE =BDE =∠BDC =45°,∴∠ADB =∠ADC+∠BDC =45°+45°=90°,∴AB,∵,∴BC=2【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添加恰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4.322n 【分析】 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得出AB 1=CB 1=12,∠AB 1B =∠BB 1C =90°,由勾股定理求出BB 1=ABC113ABB BCB S S ==B1B 2=4,由勾股定理求出BB 2,根据11221ABB BB B AB B S S S =+代入求出B 2B 3=,B3B 4=B4B 5=,推出B n ﹣1B n . 【详解】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BA =AC ,∵BB 1是△ABC 的高,∴AB 1=CB 1=12,∠AB 1B =∠BB 1C =90°,由勾股定理得:BB 1=; ∴△ABC 的面积是12×1=;∴1112ABB BCB S S ==⨯,∴312=×1×B 1B 2, B 1B 2=34, 由勾股定理得:BB 2=22333()()244-=, ∵11221ABB BB B AB B SS S =+, ∴233133112422B B =⨯⨯+⨯⨯, B 2B 3=38, B 3B 4=3, B 4B 5=332, …, B n ﹣1B n =3.故答案为:3,3.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点的应用,关键是能根据计算结果得出规律.15.【分析】这种立体图形求最短路径问题,可以展开成为平面内的问题解决,展开后可转化下图,所以是个直角三角形求斜边的问题,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详解】解:如图,一条直角边(即木棍的高)长20尺,另一条直角边长7×3=21(尺),222021+=29(尺).答:葛藤长29尺.故答案为:29.【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关键是把立体图形展成平面图形,本题是展成平面图形后为直角三角形按照勾股定理可求出解.16.31+或31-【解析】如图,l AB ,2AC =,作AD l ⊥于点D ,∴1AD =,∵222AF AB ==⋅=,且F 有2个, ∴2212213DF DF ==-=,∵1DC AD ==,∴1113CF CD DF =+=+, 2231CF DF CD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运用,通过添加辅助线,可将问题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解答,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17.5【解析】试题分析:作点B 关于AC 的对称点F ,构建直角三角形,根据最短路径可知:此时PB +PE 的值最小,接下来要求出这个最小值,即求EF 的长即可,因此要先求AF 的长,证明△ADF ≌△CDB ,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得出EF =5,则PB +PE 的最小值为5.解:如图,过B 作BD ⊥AC ,垂足为D ,并截取DF =BD ,连接EF 交AC 于P ,连接PB 、AF ,则此时PB +PE 的值最小,∵△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 =CB ,∠ABC =90°,AD =DC ,∴∠BAC =∠C =45°,∵∠ADF =∠CDB ,∴△ADF ≌△CDB ,∴AF =BC ,∠FAD =∠C =45°,∵AE =3,BE =1,∴AB =BC =4,∴AF =4,∵∠BAF =∠BAC +∠FAD =45°+45°=90°,∴由勾股定理得:EF =22AF AE +=2243+=5,∵AC 是BF 的垂直平分线,∴BP =PF ,∴PB +PE =PF +PE =EF =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最短路径问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要利用轴对称知识,结合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求解.18.639+或639-【分析】通过计算E 到AC 的距离即EH 的长度为3,所以根据DE 的长度有两种情况:①当点D 在H 点上方时,②当点D 在H 点下方时,两种情况都是过点E 作EH AC ⊥交AC 于点E ,过点G 作GQ AB ⊥交AB 于点Q ,利用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出AH,DH 的长度,进而可求AD 的长度,然后利用角度之间的关系证明AG GE =,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GQ 的长度,最后利用2DGF AED AEG SS S =-即可求解.【详解】①当点D 在H 点上方时,过点E 作EH AC ⊥交AC 于点E ,过点G 作GQ AB ⊥交AB 于点Q ,12AB = ,点E 是AB 中点,162AE AB ∴== . ∵EH AC ⊥,90AHE ∴∠=︒ .30,6A AE ∠=︒=,132EH AE ∴== ,AH ∴===. 3DE =,3DH ∴=== ,DH EH ∴=,3AD AH DH =-=,45EDH ∴∠=︒,15AED EDH A ∴∠=∠-∠=︒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15DEF AED ∠=∠=︒,230AEG AED ∴∠=∠=︒ ,AEG A ∴∠=∠,AG GE ∴= . 又GQ AE ⊥ ,132AQ AE ∴== . 30A ∠=︒ ,12GQ AG ∴=. 222GQ AQ AG += , 即2223(2)GQ GQ +=,GQ ∴= .2DGF AED AEG S S S =- ,1123)36922DGF S ∴=⨯⨯⨯-⨯=; ②当点D 在H 点下方时,过点E 作EH AC ⊥交AC 于点E ,过点G 作GQ AB ⊥交AB 于点Q ,12AB = ,点E 是AB 中点,162AE AB ∴== . ∵EH AC ⊥,90AHE ∴∠=︒.30,6A AE ∠=︒= ,132EH AE ∴== , 22226333AH AE EH ∴=-=-=. 32DE =,2222(32)33DH DE EH ∴=-=-= ,DH EH ∴=,333AD AH DH =+=,45DEH ∴∠=︒ ,90105AED A DEH ∴∠=︒-∠+∠=︒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105DEF AED ∠=∠=︒,218030AEG AED ∴∠=∠-︒=︒ ,AEG A ∴∠=∠,AG GE ∴= . 又GQ AE ⊥ ,132AQ AE ∴== . 30A ∠=︒,12GQ AG ∴= . 222GQ AQ AG += , 即2223(2)GQ GQ +=,GQ ∴= .2DGF AED AEG S S S =- ,1123)36922DGF S ∴=⨯⨯⨯-⨯=,综上所述,DGF △的面积为9或9.故答案为:9或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折叠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够作出图形并分情况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19.49【分析】先计算出BC 的长,再由勾股定理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即可.【详解】∵∠ACB=90︒,25AB = ,24AC =,∴22222252449BC AB AC =-=-=,∴阴影部分的面积=249BC =,故答案为:49.【点睛】此题考查勾股定理,能利用根据直角三角形计算得到所需的边长,题中根据勾股定理的图形得到阴影部分面积等于BC 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20.3【分析】根据题意利用折叠后图形全等,并利用等量替换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综合分析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可知','ACM A CM BCH B CH ≅≅,∵15cm BC =,20cm AC =,∴'15,'20,BC B C cm AC A C cm ====''20155A B cm =-=,∵90ACB ∠=︒,∴'A M AB ⊥(等量替换),CH AB ⊥(三线合一),∴25,AB cm = 利用勾股定理假设MB '的长为m ,'257AM AM m ==-,则有222(257)5m m +-=,解得3m =,所以MB '的长为3.【点睛】本题考查几何的翻折问题,熟练掌握并综合利用等量替换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分析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3;(2)150°;(3)13.【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利用SAS 证明△BCD ≌△ACE ,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得结果;(2)在△ADE 中,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AED =90°,进而可求出∠AEC 的度数,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得答案;(3)过C 作CP ⊥DE 于点P ,设AC 与DE 交于G ,如图,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得PE 与CP 的长,进而可得AE =CP ,然后即可根据AAS 证明△AEG ≌△CPG ,于是可得AG =CG ,PG =EG ,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AG 的长,进一步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1)∵△ABC 和△EDC 都是等边三角形,∴BC =AC ,CD =CE =DE =2,∠ACB =∠DCE =60°,∴∠BCD =∠ACE ,在△BCD 与△ACE 中,∵BC =AC ,∠BCD =∠ACE ,CD =CE ,∴△BCD ≌△ACE ,∴AE =BD =3;(2)在△ADE 中,∵7,3,2AD AE DE ===, ∴DE 2+AE 2=()()222237+==AD 2, ∴∠AED =90°,∵∠DEC =60°,∴∠AEC =150°,∵△BCD ≌△ACE ,∴∠BDC =∠AEC =150°;(3)过C 作CP ⊥DE 于点P ,设AC 与DE 交于G ,如图,∵△CDE 是等边三角形,∴PE =12DE =1,CP =22213-=,∴AE =CP ,在△AEG 与△CPG 中,∵∠AEG =∠CPG =90°,∠AGE =∠CGP ,AE =CP ,∴△AEG ≌△CPG ,∴AG =CG ,PG =EG =12, ∴AG =()2222113322AE EG ⎛⎫+=+= ⎪⎝⎭, ∴AC =2AG =13.【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上述知识、灵活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1)梯子顶端离地面24米(2)梯子底端将向左滑动了8米【解析】试题分析:(1)构建数学模型,根据勾股定理可求解出梯子顶端离地面的距离;(2)构建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购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试题解析:(1)如图,∵AB=25米,BE=7米,梯子距离地面的高度AE=22257-=24米.答:此时梯子顶端离地面24米;(2)∵梯子下滑了4米,即梯子距离地面的高度CE=(24﹣4)=20米,∴22CD CE -222520-,∴DE=15﹣7=8(米),即下端滑行了8米.答:梯子底端将向左滑动了8米.23.(1)见解析;(2)见解析;(3)363【分析】(1)先由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求得∠ACB 的度数,从而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证得AB=AC=AD ,按照邻和四边形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2)以点A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画圆,与网格的交点,以及△ABC 外侧与点B 和点C 组成等边三角形的网格点即为所求.(3)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C 的长,再分类计算即可:①当DA=DC=AC 时;②当CD=CB=BD 时;③当DA=DC=DB 或AB=AD=BD 时.【详解】(1)∵∠ACB =180°﹣∠ABC ﹣∠BAC =70°,∴∠ACB =∠ABC ,∴AB =AC .∵∠ACD =∠ADC ,∴AC =AD ,∴AB =AC =AD .∴四边形ABCD 是邻和四边形;(2)如图,格点D 、D'、D''即为所求作的点;(3)∵在△ABC 中,∠ABC =90°,AB =2,BC =23,∴AC =()22222234AB BC +=+=,显然AB ,BC ,AC 互不相等.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DA =DC =AC=4时,如图所示:∴△ADC 为等边三角形,过D 作DG ⊥AC 于G ,则∠ADG =160302⨯︒=︒, ∴122AG AD ==, 22224223DG AD AG =-=-=∴S△ADC=1423432⨯⨯=,S△ABC=12AB×BC=23,∴S四边形ABCD=S△ADC+S△ABC=63;②当CD=CB=BD=23时,如图所示:∴△BDC为等边三角形,过D作DE⊥BC于E,则∠BDE=160302⨯︒=︒,∴132BE BD==()()22222333DE BD BE=-=-=,∴S△BDC=123333 2⨯=过D作DF⊥AB交AB延长线于F,∵∠FBD=∠FBC-∠DBC=90︒-60︒=30︒,∴DF=123S△ADB=12332⨯=,∴S四边形ABCD=S△BDC+S△ADB=3;③当DA=DC=DB或AB=AD=BD时,邻和四边形ABCD不存在.∴邻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3或3【点睛】本题属于四边形的新定义综合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等知识点,数形结合并读懂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4.(1)12;(2)t=12.5s时,13 cm;(3)11s或12s或13.2s【分析】(1)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2)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PC= PA=t,则PB=16-t.在Rt△BPC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t的值,判断出此时,点Q在边AC上,根据CQ=2t-BC计算即可;(3)用t分别表示出BQ和CQ,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分BQ=BC、CQ=BC和BQ=CQ三种情况,分别得到关于t的方程,可求得t的值.【详解】(1)在Rt △ABC 中,BC 2222212016AC AB =-=-=(cm ).故答案为:12;(2)如图,点P 在边AC 的垂直平分线上时,连接PC ,∴PC = PA =t ,PB =16-t . 在Rt △BPC 中,222BC BP CP +=,即2221216)t t +-=(, 解得:t =252. ∵Q 从B 到C 所需的时间为12÷2=6(s ),252>6, ∴此时,点Q 在边AC 上,CQ =25212132⨯-=(cm );(3)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CQ =BQ 时,如图1所示,则∠C =∠CBQ .∵∠ABC =90°,∴∠CBQ +∠ABQ =90°,∠A +∠C =90°,∴∠A =∠ABQ ,∴BQ =AQ ,∴CQ =AQ =10,∴BC +CQ =22,∴t =22÷2=11(s ).②当CQ =BC 时,如图2所示,则BC +CQ =24,∴t =24÷2=12(s ).③当BC =BQ 时,如图3所示,过B 点作BE ⊥AC 于点E ,则BE 121648205AB BC AC ⋅⨯===, ∴CE 2222483612()55BC BE =-=-==7.2. ∵BC =BQ ,BE ⊥CQ ,∴CQ =2CE =14.4,∴BC +CQ =26.4,∴t =26.4÷2=13.2(s ).综上所述:当t 为11s 或12s 或13.2s 时,△BCQ 为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方程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等知识.用时间t 表示出相应线段的长,化“动”为“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注意方程思想的应用.25.(1)见解析;(2)①见解析;②2.【分析】(1)当D 、E 两点重合时,则AD=CD ,然后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BD 的度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F 的度数,于是可得∠CBD 与∠F 的关系,进而可得结论;(2)①过点E 作EH ∥BC 交AB 于点H ,连接BE ,如图4,则易得△AHE 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可得EH=CF ,∠BHE =∠ECF =120°,BH =EC ,于是可根据SAS 证明△BHE ≌△ECF ,可得∠EBH =∠FEC ,易证△BAE ≌△BCD ,可得∠ABE =∠CBD ,从而有∠FEC =∠CBD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BGE =∠BCD ,进而可得结论; ②易得∠BEG =90°,于是可知△B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易求得BE 和BF 的长,过点E 作EM ⊥BF 于点F ,过点C 作CN ⊥EF 于点N ,如图5,则△BEM 、△EMF 和△CFN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依次求出BM 、MC 、CF 、FN 、CN 、GN 的长,进而可得△GCN 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于是有∠BCG =90°,故所求的△BCG 的面积=12BC CG ⋅,而BC 和CG 可得,问题即得解决. 【详解】解:(1)∵△ABC 是等边三角形,∴∠ABC =∠ACB =60°,当D 、E 两点重合时,则AD=CD ,∴1302DBC ABC ∠=∠=︒, ∵CF CD =,∴∠F =∠CDF ,∵∠F +∠CDF =∠ACB =60°,∴∠F =30°,∴∠CBD =∠F ,∴BD DF =;(2)①∵△ABC 是等边三角形,∴∠ABC =∠ACB =60°,AB=AC ,过点E 作EH ∥BC 交AB 于点H ,连接BE ,如图4,则∠AHE =∠ABC =60°,∠AEH =∠ACB =60°,∴△AHE 是等边三角形,∴AH=AE=HE ,∴BH =EC ,∵AE CD =,CD=CF ,∴EH=CF ,又∵∠BHE =∠ECF =120°,∴△BHE ≌△ECF (SAS ),∴∠EBH =∠FEC ,EB=EF , ∵BA=BC ,∠A =∠ACB =60°,AE=CD ,∴△BAE ≌△BCD (SAS ),∴∠ABE =∠CBD ,∴∠FEC =∠CBD ,∵∠EDG =∠BDC ,∴∠BGE =∠BCD =60°;②∵∠BGE =60°,∠EBD =30°,∴∠BEG =90°,∵EB=EF ,∴∠F =∠EBF =45°, ∵∠EBG =30°,BG =4,∴EG =2,BE 3∴BF 226BE =232GF =,过点E 作EM ⊥BF 于点F ,过点C 作CN ⊥EF 于点N ,如图5,则△BEM 、△EMF 和△CFN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6BM ME MF ===∵∠ACB =60°,∴∠MEC =30°,∴2MC =, ∴62BC =266262CF ==∴262312CN FN ===,∴)2323131GN GF FN CN =-=-==, ∴45GCN CGN ∠=∠=︒,∴∠GCF =90°=∠GCB ,∴62CG CF ==∴△BCG 的面积=()()116262222BC CG ⋅=+-=.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等知识,涉及的知识点多、难度较大,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①题的关键,灵活应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②题的关键.26.(1)证明见解析;(2)21.【分析】(1)只需要证明'30A DB B ∠=∠=︒,再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证明''A D A B =,再结合小明的分析即可证明;(2)作△ADC 关于AC 的对称图形AD'C ,过点C 作CE ⊥AB 于点E ,则'D E =BE .设'D E =BE=x .在Rt △CEB 和Rt △CEA 中,根据勾股定理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证明:如下图,作△ADC 关于CD 的对称图形△A′DC ,∴A′D=AD ,C A′=CA ,∠CA′D=∠A=60°,∵CD 平分∠ACB ,∴A′点落在CB 上∵∠ACB=90°,∴∠B=90°-∠A=30°,∴∠A′DB=∠CA′D -∠B=30°,即∠A′DB=∠B ,∴A′D=A′B ,∴CA+AD=CA′+A′D=CA′+A′B=CB.(2)如图,作△ADC 关于AC 的对称图形△AD′C .∴D′A=DA=9,D′C=DC=10,∵AC平分∠BAD,∴D′点落在AB上,∵BC=10,∴D′C=BC,过点C作CE⊥AB于点E,则D′E=BE,设D′E=BE=x,在Rt△CEB中,CE2=CB2-BE2=102-x2,在Rt△CEA中,CE2=AC2-AE2=172-(9+x)2.∴102-x2=172-(9+x)2,解得:x=6,∴AB=AD′+D′E+EB=9+6+6=21.【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1)中证明∠A′DB=∠B不是经常用的等量代换,而是利用角之间的计算求得它们的度数相等,这有点困难,需要多注意;(2)中掌握方程思想是解题关键.27.(1)∠CBD=20°;(2)AD=164;(3) △BCD的周长为m+2【分析】(1)根据折叠可得∠1=∠A=35°,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计算出∠ABC=55°,进而得到∠CBD=20°;(2)根据折叠可得AD=DB,设CD=x,则AD=BD=8-x,再在Rt△CDB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x2+62=(8-x)2,再解方程可得x的值,进而得到AD的长;(3)根据三角形ACB的面积可得11 2AC CB m=+,进而得到AC•BC=2m+2,再在Rt△CAB中,CA2+CB2=BA2,再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可得CA+CB的长,进而得到△BCD的周长.【详解】(1)∵把△ABC沿直线DE折叠,使△ADE与△BDE重合,∴∠1=∠A=35°,∵∠C=90°,∴∠ABC=180°-90°-35°=55°,∴∠2=55°-35°=20°,即∠CBD=20°;(2)∵把△ABC沿直线DE折叠,使△ADE与△BDE重合,∴AD=DB,设CD=x,则AD=BD=8-x,在Rt△CDB中,CD2+CB2=BD2,x2+62=(8-x)2,解得:x= 74,AD=8-74=164;(3)∵△ABC 的面积为m+1,∴12AC•BC=m+1,∴AC•BC=2m+2,∵在Rt△CAB中,CA2+CB2=BA2,∴CA2+CB2+2AC•BC=BA2+2AC•BC,∴(CA+BC)2=m2+4m+4=(m+2)2,∴CA+CB=m+2,∵AD=DB,∴CD+DB+BC=m+2.即△BCD的周长为m+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翻折变换,以及勾股定理,完全平方公式,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以及折叠后哪些是对应角和对应线段.28.(1)见解析;(2)26;(323+3【分析】(1)由∠ACB=∠DCE可得出∠ACD=∠BCE,再利用SAS判定△ACD≌△BCE,即可得到AD=BE;(2)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M=1 2DE,同(1)可证△ACD≌△BCE,得到AD=BE,然后可求AE的长,再判断∠AEB=90°,即可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3)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易得∠CAB=∠CBA=∠CDE=∠CED=30°,根据30度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可求出DE=23CM,然后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推出∠BEN=60°,在Rt△BEN 中即可求出BE,由于BE=AD,所以利用AE=AD+DE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证明:(1)∵∠ACB=∠DCE∴∠ACB-∠BCD=∠DCE-∠BCD,即∠ACD=∠BCE在△ACD和△BCE中,AC=BCACD=BCECD=CE⎧⎪∠∠⎨⎪⎩∴△ACD≌△BCE(SAS)∴AD=BE(2)∵∠DCE=90°,CD=CE,∴△DC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M⊥DE,∴CM平分DE,即M为DE的中点∴CM=12DE,∴DE=2CM=14,∵∠ACB=∠DCE∴∠ACB-∠BCD=∠DCE-∠BCD,即∠ACD=∠BCE在△ACD和△BCE中,AC=BCACD=BCECD=CE⎧⎪∠∠⎨⎪⎩∴△ACD≌△BCE(SAS)∴AD=BE=10,∠CAD=∠CBE∴AE=AD+DE=24如图,设AE,BC交于点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 ( 2016安徽,10,4分)如图,Rt △ABC 中,AB ⊥BC,AB=6,BC=4.P 是△ABC 内部的一个懂点,且满足∠PAB=∠PBC.则线段CP 长的最小值为( ) A.23 B.2 C.13138 D.131312【答案】B.【逐步提示】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和已知条件求出∠APB=900,并根据圆周角定理判断出动点P 的活动轨迹,把问题转化为圆外一点与圆上动点的最值问题,最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细解答】解:如图,∵AB ⊥BC,∴∠ABP+∠CBP=900,∵∠CBP=∠BAP,∴∠ABP+∠BAP=900,∴∠APB=900,∴点P 在以AB 为直径的⊙E 落在△ABC 内部的部分,当点C,P,E 在一条直线上时,CP 取最小值,此时由勾股定理得CE=2243+=5,CP=CE-PE=5-3=2.,故选择B .【解后反思】在动态问题中求两点之间距离的最值问题,一般应先确定动点的活动规律,再运用相关知识求解,此类问题与圆结合的较多.【关键词】最值问题,圆的性质,勾股定理,动态问题2. ( 2016江苏省连云港市,7,3分)如图1,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面积分别为1S 、2S 、3S ;如图2,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个顶点为圆心,三边长为半径向外作圆心角相等的扇形,面积分别为4S 、5S 、6S .其中161=S ,452=S ,115=S ,146=S ,则=+43S S A .86 B .64 C .54 D .48图2图1S 6S 5S 4S 3S 2S 1【答案】C【逐步提示】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找出这些面积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先根据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扇形的面积公式,得出1S ,2S ,3S 之间的关系以及4S ,5S ,6S 之间的关系,最后可得出结论.【详细解答】解:设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 ,b ,c ;则214S a =,234S =,224S =,∵222a b c +=,∴321451629S S S =-=-=;设图2中的扇形的圆心角为α,则24360S c α=π,25360S a α=π,26360S b α=π,同样得到465111425S S S =+=+=,∴34292554S S +=+=,故选择C .【解后反思】由于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与边长的平方成正比例的,扇形在圆心角相同的情形下也是与半径即边长的平方成正比例的,而勾股定理又是与边长的平方有关的,于是可得出321S S S =-以及465S S S =+之间的关系,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关键词】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扇形的面积;;3. (2016江苏省无锡市,10,3分)如图,Rt △ABC 中,∠C =90°,∠ABC =30°,AC =2,△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A 1B 1C ,当A 1落在AB 边上时,连接B 1B ,取BB 1的中点D ,连接A 1D ,则A 1D 的长度是( )AB.C .3D.A 1DBB 1【答案】A【逐步提示】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勾股定理以及中位线等,解题的关键是构造出求A 1D 边长所需的直角三角形,本题的思路是要求A 1D 的长度,过点D 作DE ⊥A 1B ,求出A 1E 和DE ,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A 1D 的长度,可先证明△ACA 1、△BCB 1为等边三角形,再利用中位线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 1E 和DE 的长.【详细解答】解:∵∠C =90°,∠ABC =30°,AC =2,∴∠A =60°,AB =4, ∵CA =CA 1,∴△ACA 1为等边三角形,∴∠A 1CA =∠CA 1B 1=60°,AA 1=2, ∴A 1B 1∥AC ,∴A 1F 是△ABC 的中位线,即A 1F =12AC =1, ∵∠A 1CB 1=∠ACB =90°,∴∠BCB 1=∠ACA 1=60°, ∵CB =CB 1,∴△BCB 1为等边三角形,∵F 为BC 中点, ∴B 1F 为等边△BCB 1的高,∴B 1F==3, 过点D 作DE ⊥A 1B ,∵D 为BB 1的中点,DE ∥BF ,∴E 为B 1F 的中点, ∴EF =1.5,DE =12BF在Rt △A 1DE 中,A 1DA .【解后反思】本题解题思路,求“斜”线长,常考虑构造直角三角形,本题有两个中点,点A 1和点D ,与中点想中位线也是常用思路,总之本题综合了好几个知识点,平时多积累解题经验特别重要. 【关键词】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中位线;旋转;转化思想;好题;4. (2016江苏省宿迁市,7,3分)如图,把正方形纸片ABCD 沿对边中点所在的直线对折后展开,折痕为MN ,再过点B 折叠纸片,使点A 落在MN 上的点F 处,折痕为BE .若AB 的长为2,则FM 的长为( )A .2B .3C .2D .1NMFE D CBA(第7题图) 【答案】B【逐步提示】根据翻折前后对应的线段相等,可以知道AB =BF ,又M 为BC 中点,故BM =1,在直角△BMF 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FM 的长. 【详细解答】解:∵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 =BC =2∵M 、N 是一组对边的中点 ∴ MN ⊥BC ,且BM =1∵△BEF 是由△BEA 翻折得到的, ∴AB =BF 在Rt △BFM 中,FM =3122222=-=-BM BF ,故选择B .【解后反思】折叠问题是属于轴对称变换,折叠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三角形折叠后得到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全等,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勾股定理是求线段长度的常用方法,当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知道关于边的两个条件,即可使用勾股定理求出直角三角形的各边长,要熟练掌握. 【关键词】 正方形的性质;翻折;勾股定理;; 5. 6. 7. 8.A 1DBB 1EF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二、填空题1. ( 2016安徽,14,5分)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 中,AB=6,BC=10.点E 在CD 上,将△BCE 沿BE 折叠,点C 恰落在边AD 上的点F 处;点G 在AF 上,将△ABG 沿BG 折叠,点A 恰落在线段BF 上的点H 处.有下列结论:①∠EBG=450;②△DEF ∽△ABG ;③S △ABG =23S △FGH ;④AG+DF=FG.其中正确的是 (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都选上)【答案】①③④.【逐步提示】由折叠得到相等的角和相等的线段,结合矩形的性质可求∠EBG 的度数;在Rt △DEF 和Rt △FGH 中根据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分别求出DE,GH,FG 的长,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对②进行判断,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对③进行判断.④可以根据各线段的长度直接进行判断.【详细解答】解:由折叠知∠ABG=∠FBG ,∠FBE=∠CBE,∴∠EBG=21∠ABC=450,①正确;又BC=BF=10,由勾股定理求得AF=22610-=8,DF=2,设CE=EF=x,由勾股定理得x 2=22+(6-x)2,x=310,DE=38;又AB=BH=6,HF=4,设AG=GH=y,由勾股定理y 2+42=(8-y)2,y=3,GF=5,∵34238236=≠==AG AB ,∴△DEF 与△ABG 不相似,②错误;S △ABG =96321=⨯⨯,S △FGH =4321⨯⨯=6,故③正确;AG+DF=3+2=5=FG ,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③④.【解后反思】1.凡涉及到折叠的问题,我们都找到其中的相等的角和相等的边;2.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勾股定理若能建立关于一个未知数的方程,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就可以分别求出来,这是我们解决直角三角形问题时常用的方法之一.【关键词】 折叠问题,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矩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2. ( 2016甘肃省天水市,16,4分)如图,把一个矩形纸片OABC 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OA ,OC 分别落在x 轴,y 轴上,连结OB ,将纸片OABC 沿OB 翻折,点A 落在A ′位置,若OB,tan ∠BOC =12,则A ′的坐标为______.【答案】(-35,45).【逐步提示】本题是坐标系中的图形折叠问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主要涉及轴对称的性质,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以及勾股定理的灵活运用.解题的关键是过点A ′作A ′E ⊥OC 于点E ,将问题转化为求线段A ′E 和OE 的长,然后根据第二象限的点的坐标特征得到点A ′的坐标.其中最关键的是求线段A ′E 和OE 的长.先根据OBtan ∠BOC =12,求出BC =1,OC =2.再设OC 与A ′B 交于点F ,由折叠及矩形的性质可证FO =FB .然后设OF =x ,得FB =x ,CF =2-x ,进而在Rt △BCF 中运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求出x 值,得到线段OF 的长.最后,在Rt △OA ′F 中,结合A ′E 是斜边OF 上的高及折叠产生的OA ′=OA =1,综合运用勾定理及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就可求得A ′E 和OE 的长.【详细解答】解:如图,过点A ′作A ′E ⊥OC 于点E ,设OC 与A ′B 交于点F .∵OB,tan ∠BOC =BC OC =12, ∴BC =1,OC =2.∵四边形OABC是矩形,∴∠OAB=90°,AB∥OC,OA=BC=1.∴∠OBA=∠FOB.由折叠,知∠OBA=∠FBO,∴∠FOB=∠FBO.∴FO=FB.设OF=x,则FB=x,CF=OC-OF=2-x.在Rt△BCF中,由勾股定理,得BC2+CF2=FB2,∴12+(2-x)2=x2,解得x=54,∴OF=54.又由折叠,知OA′=OA=1,∠OA′F=∠OAB=90°,∴A′F=34.∴S△OA′F=12OA′·A′F=12OF·A′E,∴1×34=54×A′E,解得A′E=35.又在Rt△OA′E中,OE=45.∴点A′的坐标是(-35,45).故答案为(-35,45).【解后反思】本题还可以从相似三角形的角度思考解决.如在求出OF=BF=54后,可得CF=OC-OF=2-54=34,然后通过证明△OA′E∽△BFC,产生相似比A EFC′=OEBC=OABF′,得到34A E′=2OE=154,从而求出线段A′E和OE的长.这类沿着矩形对角线翻折的矩形折叠问题中,“等腰三角形△FOB”是一个基本图形结构,必须熟识并掌握其证明方法.【关键词】矩形的性质;轴对称变换;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勾股定理;在坐标系中求解几何图形中点的坐标;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面积法.3.(2016湖北省十堰市,14,3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213cm,AD=4cm,A C⊥BC,则△DBC比△ABC的周长长__________cm.【答案】4【逐步提示】本题属于平面几何的计算题,主要涉及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的周长等;解题的关键是△DBC比△ABC的周长长等于BD-AC;解题的思路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分别表示出△DBC的周长与△ABC 的周长,找出BD-AC 的值即可.【详细解答】解: 如图,设AC 与BD 交于点F,因为AB=213cm,AD=4cm,A C ⊥BC ,所以 AC=6364)132(2222==-=-BC AB ;因为平行四边形ABCD 中,所以,AF=FC,BF=DF;BF=5342222=+=+CF BC , BD=10;因为△DBC 的周长=BD+BC+CD=10+AB,△ABC 的周长=AB+BC+6,所以△DBC 比△ABC 的周长长4.【解后反思】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和对角线互相平分、勾股定理是初中数学中的重点,但是,求出△DBC 比△ABC 的周长长等于BD-AC ,却是一个难点,需要应用整体的数学思想进行处理.解法拓展:本题也可以过点D 作DE ⊥BC 于E ,用勾股定理计算后完成. 【关键词】勾股定理;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F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三、解答题1. ( 2016甘肃省天水市,25,10分)(1)(3分)如图1,已知△ABC ,以AB 、AC 为边分别向△ABC 外作等边△ABD 和等边△ACE ,连结BE 、CD ,请你完成图形(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证明:BE =CD ; (2)(3分)如图2,已知△ABC ,以AB 、AC 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ABFD 和正方形ACGE ,连结BE 、CD ,猜想BE 与CD 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4分)运用(1),(2)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完成下题:如图3,要测量池塘两岸相对的两点B 、E 的距离,已经测得∠ABC =45°,∠CAE =90°,AB =BC =100米,AC =AE ,求BE 的长(结果保留根号).【逐步提示】本题是一道几何综合问题,考查了尺规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以及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1)分别以A 、B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 ,连接AD ,BD ,同理连接AE ,CE ,即得图形.再利用“SAS ”证得△CAD ≌△EAB ,即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证得BE =CD .(2)猜想BE =CD ,证明方法和(1)相同.(3)“按图索骥”,根据(1)、(2)的经验,以AB 为直角边向△ABC 外作等腰直角△ABD ,∠BAD =90°,则AD =AB =100米,∠ABD =45°,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先在Rt △ABD 中求出BD 的长,再在Rt △DBC 中求出CD 的长,即得BE 的长. 【详细解答】解:(1)完成作图,如下图所示.证明:∵△ABD 和△ACE 都是等边三角形, ∴AD =AB ,AC =AE ,∠BAD =∠CAE =60°.∴∠BAD +∠BAC =∠CAE +∠BAC ,即∠CAD =∠EAB . ∴△CAD ≌△EAB . ∴CD =EB ,即BE =CD .图1 图2 图3(2)BE =CD .说理如下:∵四边形ABFD 和ACGE 都是正方形, ∴AD =AB ,AC =AE ,∠BAD =∠CAE =90°.∴∠BAD +∠BAC =∠CAE +∠BAC ,即∠CAD =∠EAB . ∴△CAD ≌△EAB . ∴CD =EB ,即BE =CD .(3)如图,由(1)(2)的解题经验可知,以AB 为直角边向△ABC 外作等腰直角△ABD ,∠BAD =90°,则AD =AB =100米,∠ABD =45°, ∴BD =连接CD ,则由(2)可得BE =CD .∵∠ABC =45°,∴∠DBC =∠ABD +∠ABC =90°. 在Rt △DBC 中,BC =100,BD =∴CD=∴BE 的长为【解后反思】运用构造法解几何题时,可以根据题设条件或结论所具有的性质、特征,构造出满足条件或结论的一个基本图形生成新的结论,从而在条件与结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把一个复杂问题的条件明朗化,使问题获得简捷明了的解答方法.(1)(2)这两问的共性是围绕等边三角形和正方形能产生含有公共顶点的两组相等的边,并在这一顶点处通过角的和差计算得到新的相等的两个角,具备“SAS ”的全等三角形结构.求解第(3)问的难点是运用构造法在图3中构造出该图形结构.这对同学们的知识学习迁移的能力有较高要求.另外,尺规作图问题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五种基本尺规作图:1.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 平分已知角.4. 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 经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关键词】等边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识别;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画线段;综合法证明;学习型阅读理解问题;构造法.2. ( 2016湖南省益阳市,20,10分)在△ABC 中,AB =15,BC =14,AC =13,求△ABC 的面积. 某学习小组经过合作交流,给出了下面的解题思路,请你..按照..他们的解题思路完成解答过程..............ABD【逐步提示】按学习小组给出了下面的解题思路进行解答.【详细解答】解:如图,在△ABC中,AB=15,BC=14,AC=13,设BD x=,∴14CD x=-.由勾股定理得:2222215AD AB BD x=-=-,2222213(14)AD AC CD x=-=--,∴2215x-=2213(14)x--,解之得:9x=.∴12AD=.∴12ABCS BC AD∆=11412842=⨯⨯=.【解后反思】根据勾股定理,利用AD作为“桥梁”,建立方程模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关键词】勾股定理;方程模型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