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说课稿-精选教学文档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说课稿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生物中的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主要任务是让同学们了解周围我们不经常注意的生物,重点是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这是初中第二次上生物课,是对上一节课《生物的特征》的延续,是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求知欲,点燃学习生物的热情,本节课脱离课堂,让同学们到大自然中去了解生物的多样性,然后让同学们填写调查表,进行整理分析,学会初步调查,本节课教材安排的内容比较少,只有一个调查表和讨论题,填写调查表是是关键,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去讨论解决,激发学生主动去学习,是学生在环境中自己成长。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刚刚升入初中,小学对生物自是简单的学习,我们要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学生心理不够成熟贪,玩的心比较重,本节课主要是室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分组的方法使学生们相互督促学习相互进步,然学生们感受大自然无穷魅力,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有去探究大自然冲动,让学生把实际生活和学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这需要老师的鼓励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课后反思: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按照事先设计意图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能联系生活实际从身边的小事谈起,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且突出了情感教育,通过具体事例分析,培养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但是, 本节课是否完成教学计划、学生是否掌握本节的重点难点、学生是否喜欢本节课的教学法这些都是要进行反思的。
七年级生物上册《1.1.2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
重点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表达交流的能力。
教学
难点
1、试着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2、能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
教材
分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及
教法
设想
本节活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生物的特征”的延续,同时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打基础。从内容来看完成本节调查活动后,学生能知道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的关系打基础。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
2、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所学到的生物进行归类。
3、尝试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它们的生存环境。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表达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
新课
(一)、概括导入 确认目标带领学生一起从文字中找生物,思考生物的栖息环境。
(二)、梳理知识 落实双基
布置调查的任务,鼓励学生走出课堂。
引导学生整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尝试独立完成知识结构图,小组展示,其他组同学补充、纠正。
(三)、展示交流 拓展新知
1、以人口普查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说出我国在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
2、勾画出调查这种方法的要点。
3、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教材上给出的调查方案,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说一说有哪些生物是见过的,有哪些生物认识。
七年级生物上册1.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030279-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说出调查的普通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尝试对记录的生物进行分类,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尝试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5.关注周边生物的保存环境。
二、教学重点调查活动的组织和实行。
三、教学难点组织先生观察和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生活环境。
四、教学预备1.教师:校园部分植物图片(宣扬册或PPT)或提早为校园植物挂牌。
2.先生:调查表、笔、放大镜、尺子、照相机等。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第二节调查周围环境中的生物一、调查的方法二、流程分组、制定方案、实行调查、展现分享七、评价(一)教师评价:小组学案上交后评价。
(二)先生评价:小组内互评。
科学睡眠健康成长——在国旗下的发言各位尊敬的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预备二班的***。
今天,我非常的荣幸,能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这一重要节日即将来临的时刻,和大家共同学习、分享《科学睡眠健康成长》这一主题内容。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人的一生几乎有3分之1的时间在睡觉中度过。
睡眠是生命所必需的过程,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本届冬奥会的18岁天才少女谷爱凌在赛后回答夺冠秘诀时,她说:“从8 岁到14 岁,我一直都只有周末才滑雪。
而我能比那些年纪更大、更专业的运动员做的更好的秘密武器,就是每天睡十小时,真的每天睡十小时。
”可是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竟有27%的人存在着睡眠问题,而其中我国在30%以上,高达50%的学生存在睡眠不足的问题。
而“世界睡眠日”的目的便是要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的关注,提醒人们要重视睡眠健康。
如今,随着学习、工作压力的增加,失眠已成为人们常见的健康问题。
失眠不仅会影响人的情绪,甚至能影响人的免疫系统,更重要的是,失眠往往是身体潜在某种疾病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
那么,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该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留出更多的时间来保障睡眠呢?首先,要明确当天晚上学习的目标。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章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说课稿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尊敬的各位面试官大家好,我是1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的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我将从以下几个部分来进行我今天的说课,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过程、板书和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本节是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内容的延续,同时为学习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打下基础。
学生在学习生物基本特征的基础之上,继续了解生物有哪些类型、这些生存的环境又是怎样的,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3、关注周边生物的生存环境。
<二>、能力目标:
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态,从而加强保护生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及分工合作能力。
2教学难点: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四、说教法
观察法、讨论法、归纳法等相结合。
五、说教学过程
六、说板书设计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什么是调查
2、调查的方法步骤
3、生物的分类
七、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做的较好的方面是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展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通过材料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不足之处是在学生活动这一环节中时间把握的不太理想,有点前松后紧的感觉。
七年级生物上册1.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调查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3、调查范围太大,怎么办?
(二)合作探究
1、阅读教材第10页至第11页调查实验,制定调查我校的生物种类的实验方案。
(三)实地调查
1、认识校园内生物的名称,学会给树挂牌,形成爱护生物资源的道德情感,树立环保意识,调控好调查时间。
教学重点
重 点:1、学会调查的一般方法; 2、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
突破方法:科学探究式教学。
教学难点
难 点:对特殊生物进行区分和归类;撰写调查报告。
突破方法:举例教学迁移规律教学。
师导案
生学案
一、课前反馈
出示题目学生思考,并回答。
一、课前反馈旧知
1、什么是生物?
2、说出生物的特征主要有哪些。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4、下列是小明在校园调查时记录的生物,请帮她分为两类:
狗尾草、红蜘蛛、松树、樟树、蚯蚓、小鸟、蚂蚁、蚊子、鼠妇、马齿苋、丁香、桂花、蜻蜓、万寿菊
动物:。
植物:。
课后反思
C、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的身高情况 D、青蛙怎样捕食
2、下列不能使用抽样调查法的是( )
A、调查初中生的身高增长情况
B、调查水稻种子的萌发率
C、人口普查
3、根据你的调查,你认为下列那一组归类是正确的( )
A、螃蟹、蟋蟀、西瓜为陆生生物 B、鸡、鸭、猪为家禽
C、小麦、玉米、水稻为作物 D、海带、鲫鱼、鸵鸟为水生生物
2、各组根据分工认真收集材料(做调查记录、拍照等)
(四)整理统计
各组同学共同整理,归类,书写调查报告。
五、展示交流调查报告
1、全班范围内交流,各组叙述自己的调查报告,相互交流。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优秀教学案例: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调查区域,进行实地调查。
2.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调查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
4.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确保调查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总结归纳
1.组织学生进行反思,总结调查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2.学会使用生物学的基本方法,如观察、记录、分类等,进行生物调查。
3.学会整理和分析调查数据,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4.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珍惜生物多样性的观念,提高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
2.组织学生参观校园或周边的自然环境,让学生亲身感受生物与环境的紧密联系。
3.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生物调查的重要性和方法。
4.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的形态、生活习性、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特征。
2.强调作业的注意事项,如调查报告的格式、数据分析的方法等。
3.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研究,如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调查物种的生态习性等。
4.提醒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创设: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校园和周边的自然环境,将生物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生物学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第一课时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尝试对记录的生物进行分类,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尝试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5.关注周边生物的生存环境。
二、教学重点
调查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三、教学难点
组织学生观察和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生活环境。
四、教学准备
1.教师:校园部分植物图片(宣传册或PPT)或提前为校园植物挂牌。
2.学生:调查表、笔、放大镜、尺子、照相机等。
五、教学过程
1 / 4
2 / 4。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二次备课说课稿: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解答、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
2.生生互动:
(1)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地调查、资料搜集和数据分析,促进组内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分享交流:组织小组代表汇报调查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批判性思维。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设计富有情境性的导入,如展示生物多样性的趣味图片、视频,引发学生好奇心。
2.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分享身边的生物故事,增强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
3.组织实地调查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物多样性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展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生活实例:分享一些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时事新闻,如生物入侵、物种灭绝等,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4.导入新课:在学生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反思和改进措施:
1.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表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调查活动的指导性。
2.加强小组合作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合作效率和课堂参与度。
3.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以促进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
5.对学生在调查过程中的发现和成果给予及时反馈和评价,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七年级生物上册1.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1030272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阅读并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关注调查的主要内容和分类等基本的调查方法,同时渗透鲁迅先生认真细致的观察方法和态度。
探究新知
1.学习调查的一般方法
【提问】“如何调查本班同学的身高”,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课题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课型新授个性化修改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能力目标: 通过调查,学会合作,提高自己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和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 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 1、调查法的一般步骤 2、对生物进行分类 难点: 制定调查计划,撰写调查报告。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每天与我们朝夕相处的生物有哪些?(同学们回答)看来我们的生活 并不寂寞,有那么多“伙伴”在陪伴我们,可是你们知道他们有多少 种?分别叫什么名字?分为哪几类?今天我们就来当一次“小科学 家”调查一下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调查 (一)问题引导 自主探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 7 页第 2 段红背景方框内的内容,尝试解决: 1、什么是调查?请举例说明哪些可以用调查方法? 2、调查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3、调查范围太大时,怎么办? 4、 若要调查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 怎样调查既节省时间又比较准确? (二)展示交流 释疑解惑1、选两个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小组补充,并提出你们的疑点?2、释疑解惑一:举例如:调查我国的森林资源、调查人口、调查我 们班的视力、调查我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留守儿童的心理 状况等等。
3、释疑解惑二:范围太大时,要设计好调查路线(如调查校园生物) 和选好样本(如调查种子的发芽率)很关键。
否则调查慢、不能反映整 体情况。
(三)视野拓展 感悟提升假如要调查全国初一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如何开展调查? 教师总结: 1、选取样本要准确,能反映整体的情况。
2、调查活动一定要落在实处,小组内成员要合理分工,密切配合, 事先设计好调查方案和调查表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自己按表行 事,避免盲目。
二、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 (一)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7、8、9 页,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2、调查步骤分哪几步? 3、调查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4、拿出课前布置的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进行归类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说课稿(00002)
1.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选自初一上册?生物学?课本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本次说课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展:一、首先我来说一下我对教材的分析:本节教材旨在通过调查,认识我们身边的生物,进一步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
在学习方法上,从宏观到微观,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学习,而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身边生物的调查,力求使学生认识并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使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便于后续探究活动的进展。
二、学情分析:本节的授课对象是还带着稚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的初一新生,他们对生物的理解有一定根底,但对生物种类的识别及科学的调查方法缺少一定的经历,本节内容也是对学生掌握科学调查方法的一次指导与训练。
三、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的详细内容,结合初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构造、心理特征和现有知识程度,我拟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的:知识目的: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展归类才能目的:学生尝试描绘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理论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才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场。
其中:教学重、难点重点: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展归类。
2、尝试描绘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才能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才能。
四、教学和学法:本节课是一节调查课,因此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放手给学生进展调查。
但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进展调查课,老师应在调查之前,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开展调查,并针对调查时所需的考前须知对学生进展点拨,从而使学生可以在稍后进展有效调查。
在学生调查时,老师还要参与学生的调查,和学生一起确定调查道路,指定调查方案,在调查中指导学生认识各种生物,指导学生完成调查报告。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内容上看,学生在初步学习生物特征的基础之上,继续了解生物有哪些类型,这些生物生存的环境是怎样的,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完成本节的调查活动后,学生能知道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的,从而为进一步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打下基础。
做到每个小组成员人人有事干,调查中的事事有人干,避免活动中部分学生游手好闲,便于组织完成教学任务。
巩固练习
PPT课件展示练习题。
布置作业
以组为单位完成《调查校园中的生物》的调查活动方案。
板书设计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一、调查法
二、制定调查活动方案
阅读并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关注调查的主要内容和分类等基本的调查方法,同时渗透鲁迅先生认真细致的观察方法和态度。
探究新知
1.学习调查的一般方法
【提问】“如何调查本班同学的身高”,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调查的要素:调查目的、对象、方案和范围以及进行调查的一般方法。
【提问】“假如要调查全年级(全市)初一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又该怎样做?”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实地调查法。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学习调查的一般方法,小组讨论并制定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
第2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园进行调查活动,调查结束后,每小组完成一篇调查报告。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调查表,笔,卷尺,望远镜,放大镜,照相机,摄像机,温度计,湿度计,动植物检索简表等用具。
引导学生认识到选取样本和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的重要性。
这样分组既有助于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有利于调查活动的顺利完成。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教学设计: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杭六中课堂教学设计主备人:
课前布置作业: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老师组织学生学习教材中P10关于“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的相关内容,重点突出活动实际的要领,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调查这一科学探究方法的操作流程。
下发?生物调查表?,布置作业回家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并认真完成生物调查表。
导入:
听原文朗读,体会文中作者对于身边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喜欢的情感,感受生物与自然之美。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的,明确学生学习的目的:
自学指导一: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详细的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科学探究方法——调查。
理解调查活动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操作的要领。
2.交流课前布置的作业,?生物调查表?的调查情况,以小组为单位,分享彼此调查成果,各抒己见,说一说在调查过程中各自的心得,并进展汇总,最终确定一名学生做代表进展汇报。
3.每个小组分别进展汇报,老师针对其中的细节进展指导帮助,最终引导学生按照各自调查的生物特点尝试对生物进展简单的分类,初步掌握分类的技巧。
自学指导二:对生物进展分类
应用:
1.列举生活中的事物,如家具,食品等,让学生进展分类,锻炼学生的分类才能,让学生逐渐明确分类的意义。
2.引发课后考虑,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养成擅长动脑考虑的好习惯,逐步进步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
课堂小结:让学生说一说生物的根本分类,以及生物分类的意义。
达标检测、当堂反应
闭卷检测,小组互判,统计得分,针对错误点进展集中讲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说课稿
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提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基于课改理念,我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
通过“目标引领、自主学习、教师释疑、当堂反馈”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技能,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章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物的特征,一是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这一节是在前一节认识了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我们身边的生物进行实地调查。
旨在通过调查,认识我们周边环境中生物,进一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
《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学习,而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身边生物的调查,力求使学生认识并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使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便于后续探究活动的进行。
初一学生对生物的了解有一定基础,但对生物种类的识别及科学的调查方法缺少一定的经验,本节内容也是对学生掌握科学调查方法的一次指导与训练。
三、教学规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
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明确调查的目的后,小组进行实地调查,最后进行交流和展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教学策略
本节课是一节调查课。
在调查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调查?怎样开展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什么?然后针对调查的目的小组确定调查对象、调查范围、制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表,然后小组分头进行调查、记录,撰写调查报告,最后在全班交流、展示。
*教学重点
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培养学生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
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环境;如何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环境,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教学方法
目标引领、自主学习、教师释疑、当堂反馈。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准备笔、本、放大镜、照相机等。
*导入:
一个好的导言是决定学生能否上好课这节课的关键。
所以,我通过媒体播放图片并配以解说:“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种生物,它们与人类朝夕相处。
有些是我们所熟悉的,如:催人晨起的公鸡;看家护院的爱犬;阳台上五颜六色的花草等等;有些却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
为了更好地了解它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一次调查。
”通过身边熟悉的生物让学生感到亲切,同时又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什么生物我还没注意呢?好奇心有了,自然就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
*目标引领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以人口普查为切入点,引导同学们根据经验说出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比较详细的工作,分析出什么是调查?然后让小组讨论制定调查我们周边环境中生物的方案,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有哪些?调查时应注意些什么?设计出调查表。
*自主学习
带着目标,小组学生根据经验,分析出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工作(或说我国是如何进行人口普查的),从而明确什么是调查。
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设计出调查表并与书上的方法步骤相比较,确定本组的调查目标和方法。
这种学生自己选择调查方案,并设计实施的做法,有利于扩大学
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索取;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变“一言堂”为“群言堂”。
*实地调查
各小组根据本组制定的调查目标和方法进行实地调查。
1.进行校园生物调查。
学生注意认识他们身边的生物名称,并注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尤其是爱护生物资源。
2.进行社区生物种类调查。
调查中注意安全问题是第一的,学生注意对生物资源的爱护。
遇到不会的问题向社区管理员请教。
3.进行农田生物种类调查。
学生注意爱护农田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责任。
遇到不会的问题向农民师傅请教。
4. 各组同学根据分工,认真收集材料(作调查记录,拍照)
5. 各组同学共同整理资料,对生物进行归类、书写调查报告。
*展示、交流调查报告,进行反馈。
1、各组制作出PPT课件进行展示,并叙述各自的调查报告,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报告交流。
2、选择2—3种生物,说说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哪些不同?
3、有没有原本常见的生物现在不见了?
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保护生物资源的教育。
*总结调查的意义
通过调查,学生学会了调查的一般方法,会做调查记录;对所知道的生物能够进行归类;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了
学生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此时,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保护环境的教育,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技能训练
对看上去相似的生物,要注意观察它们的不同之处。
通过观察图片,找出马与驴在外形上的不同之处;马与牛在外形上的相同之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这也是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课堂延伸
请同学们课下完成一篇校园(或社区、农田)生物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