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基薄膜水润滑性能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润滑与密封》2020年总目次

《润滑与密封》2020年总目次

《润滑与密封》2020年总目次题目作者凝心聚力四十载,不忘初心谱新篇——记第十四届全国摩擦学大会暨2019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特约评述橡塑密封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黄兴郭飞叶素娟夏迎松试验研究类富勒烯碳薄膜的结构演变及摩擦学性能研究杨保平岳照凡王永富白永庆粗糙表面上微织构对流量因子的影响孙士青孙娜超临界二氧化碳气体端面密封阻塞效应研究马润梅朱鑫磊张楠楠碳纳米管基膨润土润滑脂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朱莉莉陈鼎仇磊陈耀彤蒐麻油基含氧化石墨烯润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薛颜文钱善华黄传辉三通换向阀阀内泥浆冲蚀磨损数值模拟研究李树勋李成雷鹏多条滚动接触疲劳裂纹共存时的瞬态扩展行为分析王拮赵鑫温泽峰油介质下高速轮轨低黏着特性和撒砂试验研究谭江黄双超梁树林赵鑫考虑润滑油黏温效应的动压滑动轴承性能分析王丽丽袁国腾耿欢改性碳纤维增强纸基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张国亮王士华李志强郭帅龙柱大功率密度柴油机主轴承混合润滑分析..................................章朝栋赵俊生李涵白金霖带压作业闸板防喷器胶芯磨损行为研究..................................................陈婷马卫国甲醇柴油对发动机摩擦磨损以及清净性影响的实验研究...........................杨礼河陈绪望孙玉德辛硫醇改性氧化石墨烯在润滑脂中的摩擦学性能赵磊杨红梅刘畅薛少卿李久盛Sn-Ag-Cu/金属陶瓷自润滑轴承滚子高温滚阻特性研究..............................燕松山杨威然解芳超薄含水油膜Couette流润滑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陈星宇烟臭对电接触磨损的影响......................................................王朋关曹中清陈海超基于压力和流量守恒收敛准则的微织构端面机械密封数值计算.............李岩霖吉华王天豪陈胡炜不同维度碳纳米材料对水润滑橡胶轴承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王超周新聪况福明黄健车轮辐板形状与轨距对钢轨波磨的影响..........................................张喻涵陈光雄赵晓男一种离子液体的热弹流润滑数值模拟............................................王晓萌李书义郭峰基于混合润滑模型的往复密封动特性研究........................................王军廖瑶瑶李永康深海环境中水下滑翔器密封结构数值分析........................................曹淑华郭晨刘真两种分散剂对IF-WS2纳米粒子分散性能和摩擦性能的影响.................杨士钊胡建强季峰徐新柱面螺旋槽干气密封流动场数值计算与试验验证.........................王世鹏丁雪兴陆俊杰张伟政期 (1)项冲(6)张俊彦(1)王晓力(1)李双喜(1)王思远(1)倪自丰(1)潘伟亮(1)王衡禹(1)温泽峰(1)梁鹏(1)汤龙其(1)李正文(1)王炜(1)张建国(2)曾祥琼(2)胡瑞(2)兰惠清(2)蔡振兵(2)吴孙珂(2)王昊(2)夏晨光(2)栗心明(2)廉自生(2)王天霖(2)李建松(2)陈金林(2)润滑添加剂三乙醇胺硼酸酯的摩擦学特性研究....................................稀薄效应对动压气体轴承静动特性的影响侯蘇杨勇寇天鑫王超(2)...............兰正义伍林(2)铁磁材料摩擦过程中磁化效应机制研究高富民樊建春姜健康张来斌周威(3)油气润滑角接触球轴承腔内空气压力分布数值分析王保民王综(3)基于不同热边界条件的斜面轴承及阶梯轴承承载性能分析崔金磊赵金玲王静杨沛然⑶基于泄漏通道的可调距桨桨毂密封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陈立饶运清(3)表面织构形状对牙轮钻头轴承摩擦学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钟林魏刚李宇危鹏郭项伟⑶二维层状Ni/p-Ni(OH)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刘超林苏峰华李助军⑶稀土化合物改性复合材料在油润滑下的摩擦学性能何福善周子涵郑开魁高诚辉林有希江威TiN/Ti涂层在波箔轴承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基于双应力加速寿命试验的关节轴承寿命预测与可靠性分析-链条套筒与销轴较链副冲击载荷-往复运动的弹流润滑数值模拟狭缝节流空气静压轴承局部气膜流场的直接数值模拟.......表面波纹度对工业链套筒-销轴較链副热弹流润滑的影响.....新型组合槽端面干气密封特性研究.......................机械密封腔流场内粒子对密封腔壁面及波纹管冲蚀分析.....马希直倪莎⑶⑶张亚涛邱明周大威卢团良庞晓旭⑶唐洪伟王静张明宇(3)王永振卢志伟赵晓龙刘波张君安(3)张明宇王静刘毅戴龙杰尚召华⑶左松奇王和顺张车宁朱维兵⑶郭勇穆塔里夫•阿赫迈德(3)密封齿对侧开槽对迷宫密封泄漏特性的影响不同真空度气体对粗糙表面接触摩擦的影响......................................郑文斌裴世源李超江瑞龙(4).......................................................毛飞宇黄平(4)考虑惯性力的高速螺旋槽止推轴承承载性能研究李洁杨光伟杨晓威杜建军(4)磁场分布对多磨头磁流变抛光材料去除的影响基于实际间隙的全回转推进器桨毂动密封性能研究激励对往复式骨架油封密封性能的影响......轮对辐板开孔对钢轨波磨的影响............新型动静压差速转台无负压条件下油膜温升特性含纳米CuO锂基润滑脂摩擦学性能研究..................................金属多氮瞠骨架材料(MAF-6)作为棉籽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基于Fluent的上游泵送机械密封性能正交试验研究大功率柴油机曲轴平衡率对主轴承润滑特性的影响微型涡轮发动机圆锥气体轴承润滑性能研究…•…压膜滑动摩擦对压膜辐工作面的仿真与实验研究•路家斌宾水明阎秋生黄银黎陈立饶运清(4)熊强(4)杨化林孙维威李修隆杜杰梁延忠(4)夏晨光陈光雄朱旻昊赵晓男吴波文(4)...............刘志颖马金奎李佳(4)郑博王涛贾其苏贾现召何强(4)徐红董晋湘(4)王利杰原敏赵昕蕊陈银朱维兵王和顺张朝界赵战航⑷章朝栋赵俊生朱桂香⑷渠艺张小青王丽陈浩⑷孙广志张桂香张海云赵玉刚赵士伟⑷真空退火对磁控溅射CuS-MoS?涂层润滑性能的影响........................................赵岚曹明林继兴(4)考虑速度滑移的多孔质静压气体轴承静特性..............................................李洁孟磊杜建军(5)基于牛顿迭代法的波箔型止推轴承不对中特性分析....................................................................................................何振鹏张淳邓殿凯金伟王宇博仲崇高郭拓柳青闫方超⑸表面织构对错位瓦轴承静动特性的影响........................••李超裴世源郑文斌江瑞龙徐华洪军⑸微观随机粗糙表面接触有限元模型的构建与接触分析............••施迅王伟刘焜陈锐杨璐冯圣友⑸无扩口导管拧紧力矩对其密封性能的影响......................-郑世伟丁晓梁红琴彭炳康祝孟豪张永建(5)改性蒙脱石微粒在润滑油中分散稳定性对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张永江曹阳马雄位许盛王孟(5)in滚滑轴承滑块的油-气两相流润滑分析............................................卢黎明油封唇口温度变化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张付英不同试验条件下ZDDP 在250N 基础油中的摩擦性能试验研究...............王 稳李维 含不同固体润滑剂矿用树脂基制动材料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李赛李中豪李夫谷开 杨俊梅水浩澈董城城 李国良刘宏亮尹兴林 杨振伟鲁张祥崔功军⑸(5)⑸⑸外圆弧槽密封环热-结构耦合变形分析及参数优化..............................于蒙蒙 穆塔里夫•阿赫迈德郭勇(5)基于图像特征的船用在线铁谱系统可测性评价方法盛晨兴张方臻(6)热效应对高速圆锥动静压轴承静特性的影响武宁宁李瑞珍封隔器胶筒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郭飞黄毅杰宋炜贾晓红王玉明(6)油气出口位置对轴承腔内油气两相流和温升的影响王保民郭红杨帅项冲白晨王综人字槽小孔节流动静压气体轴承承载特性研究(6)苦参碱-6、左旋肉碱-柠檬酸离子液体的制备及润滑特性研究钛合金与陶瓷配副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研究基于安全系数法的封隔器胶筒可靠性研究深水测试防喷阀主密封副接触特性研究油液磨粒检测传感器线圈间距对输出信号的影响织构型高频液压冲击活塞副能耗模型构建及数值模拟不同碳原子数及轻基数醇中Ti 3SiC 2/Si 3N 4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崔巍孙佳丽唐洋郭勇全松任书芳李树森张树玲张燕然刘万里邱明坤•白威马廉洁陈景强刘涛王晔张付英董城城水浩澈杨俊梅舒将军李旺孙鹏姚佳鑫何胤•王立勇钟浩李乐陈涛张金乐龚俊刘德顺金永平杨书仪张龙燕冯润妍曾俊菱宫雪王庆涛吕晋军(6)(6)(6)(6)(6)(6)(6)孟德章高鹏远王砚军卢帅氮气流量比对CrN 涂层结构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李明侯高强(6)温度变化对新型混合槽水润滑橡胶轴承润滑特性的影响轻载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辨识中的关节摩擦力辨识.................张铁李秋奋邹炭腌⑺剪切激励下盲孔螺栓连接结构的松动行为研究.............张朝前李涛杨夏明张挺刘建华彭金方朱旻昊(7)氮化硅陶瓷球研磨去除机制试验与仿真研究.....................张珂王定文李颂华孙健吴玉厚⑺封隔器胶筒高温高压密封性能检测试验研究.....................郭飞温天政黄毅杰宋炜贾晓红王玉明(7)线接触弹流脂润滑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杨福芹姜敬伟孙丽刘欣⑺往复式骨架油封密封界面内油膜压力和厚度分布.................杨化林孙维威李修隆(7)双唇型油封的密封性能及其结构优化...........................张付英郭威水浩澈(7)基于弹性交互作用系数法的法兰接头拧紧方法优化...............陈威章兰珠⑺基于Matlab 计算滚动轴承滚滑接触内部应力分布 .................郑晓猛杜三明张永振刘建贺甜甜⑺基于CFD 的磨料水射流加工中粒子圆度影响研究 .................强争荣马毅青缪小进武美萍李玉亭(7)固溶处理后7055铝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 .........................宋晓萍王优强张平曹磊⑺以TiH 2为造孔剂的球磨铁基含油材料孔隙表征及其摩擦学性能 .....李蓉蓉尹延国张国涛张开源陈奇(7)不同载荷下水润滑高分子材料磨损机制的试验研究...............尚明基何晓良李国宾邢鹏飞(7)不同环境介质下TC4钛合金与工程塑料摩擦磨损行为研究 .........罗柏文吴小波汪程鹏王生辉(7)机械密封镶装密封环开空刀槽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彭旭东刘家辉赵文静江锦波孟祥铠马艺(8)基于Ansys 的封隔器密封胶筒性能优化...........................郭飞黄毅杰宋炜贾晓红王玉明(8)上游泵送机械密封多目标多工况优化研究.......................陈汇龙桂铠赵斌娟陈妙妙任坤腾刘金凤(8)IV蜂窝结构对篦齿-蜂窝密封封严性能的影响............................................................................................................何振鹏王宇博王伟韬金伟邓殿凯钱俊泽丁坤英柳青闫方超(8)氮气流量对非平衡磁控溅射Ti/WS?复合薄膜结构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蔡海潮王景华叶军韩江薛玉君王东峰(8)深海环境下油液密度特性变化规律研究曹学鹏卫昌辰赵帅贵曹皓清(8)焊接金属波纹管结构参数对平衡宜径的影响张清波马咏梅邹啥阳贾邵秀兰铁栓(8)海底管道连接器密封环密封性能有限元分析王凯曹宇光孙永泰史永晋杨光(8)超临界二氧化碳微尺度干气密封性能分析马高峰丁雪兴张伟政徐洁陆俊杰(8)基于载荷分担理论的双渐开线齿轮混合弹流润滑分析王明凯樊智敏(8)不同转速下齿轮动力学与油膜润滑耦合研究孙晓霞菅光霄王优强(8)人工髓关节微织构减摩性能及织构参数优化毛璐■璐"郑清春张春秋胡亚辉(8)微观表面形貌对螺旋槽液膜密封空化发生的影响李振涛岳吉祥孙鑫晖郝木明高赛祝清单(9)带挡边关节轴承静力学有限元分析戴雨静汪久根陈芳华张斌(9) GCrl5钢微织构表面固体润滑性能研究华希俊朱翊航王皓平国峰朱伟田之翔解玄(9)基于有限元仿真的发泡硅橡胶老化规律研究温天政郭飞黄毅杰柯玉超祝世兴(9)悬浮于润滑油中的颗粒运动分析及其对油膜压力的影响韩海燕李娜娜尚雪梅(9) WC-N1硬质合金密封圈损伤失效研究赵永强彭金方蔡振兵刘建华杨文锦朱旻昊(9)深海机械密封端面摩擦及变形特性研究樊智敏哈振骞李龙李庆党(9)平衡率对柴油机曲轴轴承润滑与振动特性的影响赵俊生朱桂香王加林刘敏章朝栋(9)固体颗粒对线接触热弹流脂润滑特性影响的数值分析杨福芹孙丽罗凯洋刘欣(9)成型方式对ABS塑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马赛赛詹胜鹏贾丹金永亮马利欣段海涛(9)基于流固耦合的柱面气膜密封支撑结构性能研究白超斌刘美红孙军锋代迪(9)超临界二氧化碳干气密封稳态性能研究刘柯炜李振涛王昕郝木明高赛祝清单(9)基于横向蠕滑特性的轮轨黏着试验研究胡雅婷张淑华尧辉明(9)非圆金属0形环装配预紧过程仿真模拟郭飞黄毅杰励行根项冲贾晓红王玉明(10)涡动对液膜密封空化及动压性能影响李振涛曹惠汪艳红刘馥瑜郝木明(10)切削液的微生物劣化对碳钢耐腐蚀行为的影响李庆宏杨懿吴泽奇朱红玲申媛媛张丽胡浩董丽华(10)轴颈倾斜对人字槽径向气体轴承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赵琪赖天伟任雄豪郭雨侯予(10)离子液体对石墨烯润滑油分散及润滑性能的影响张丽秀赵越魏晓奕王俊海喜冬阳张利(10)速率变化对轮轨滚动接触蠕滑特性的影响王彩芸刘启跃(10)多孔集成节流器空气静压轴承承载性能计算与分析卢志伟刘晨帆刘波张君安(10)混合/流体润滑状态振动信号统计学时域分析于海杰魏海军(10)低滞后刷式密封泄漏特性与滞后效应研究李朋飞胡娅萍吉洪湖(10)带横向纹理的ZrO2陶瓷材料微弹流润滑分析赵金玲崔金磊王静(10)织构化滑动轴承混合润滑与磨损耦合数值模型金乐佳杨建玺李成功(10)富勒烯与纳米二硫化餌极压抗磨协同性能研究毛纪昕胡建强杨士钊谢凤郑全喜(10)芥酸酰胺对喷蜡NR/BR 弹性材料自润滑性能的影响李云王中岳孟唯郑鹏雷惠举韩佳赤王重(10)空化对液膜密封流场特性及密封性能的影响李振涛李志宇曹惠刘馥瑜郝木明(11)磨损表面的稳健高斯滤波评定方法研究张一兵刘立鹏解芳胡瑞(11)井下流量控制阀金属密封接触力学行为的理论与仿真研究..............................................................杨仪伟朱宏武何东升郑严叶哲伟许亮斌何玉发李川(11)刚性和弹性支撑可倾瓦推力轴承稳态特性分析孙方旭魏应三张贤彪靳栓宝王东胡泊(11)带浅腔的空气静压轴承节流孔出口处流场计算与分析卢志伟张君安刘波(11)旋转动密封系统中丁睛橡胶0形圈的时效研究孙远韬袁林栋朱伟泳王斌贺(11)点接触弹流润滑入口凹陷的速度域王学锋郭峰胡如夫程晓民(11)单相硼化物的制备及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王旭东杨忠皇志富王惠王东(11)高压自紧式法兰密封结构研究沈啸彪章兰珠徐绍焕龚石磊⑴)Al 2O 3/La 2O 3/ (W, Mo ) C 硬质合金刀具表面微织构参数优化郭世柏段晓云易正翼胡涛胡忠举(11)纳米粗糙间隙中季戊四醇四酯的薄膜润滑行为张晋铭潘伶吕志田陈有宏(11)湍流润滑动静压气体径向滑动轴承性能研究汲腾龙宋鹏云(11)内燃机凸轮-滚轮型接触副弹流润滑分析朱建荣李书义郭晓龙郭灵燕郭峰(11)基于不同差分格式的硬盘气膜润滑方程数值求解毛薪然杨廷毅(11)界面因素对机械结合面超声传播的影响韩婷樊建春田春萌刘书杰(12)圆柱滚子轴承弹流接触副刚度及阻尼系数研究张玉言蒋玲马晨波(⑵表面形貌对粗糙接触界面流体润滑特性的影响董磊车飞飞刘焜王俊元石瑞敏(⑵自旋对角接触球轴承弹流润滑与油膜刚度的影响雷春丽巩宝儒贾希斌赵明齐(⑵UHMWPE 与橡胶共混水润滑轴承摩擦磨损性能试验研究曹源周新聪黄健左后秀(12)考虑空化效应的表面微凸体织构摩擦副润滑性能研究方勋严志军王剑豪申子玉(12)环形微槽浮动密封的动态特性分析陆俊杰张炜谢方民焦永峰(⑵浸渍石墨/38CrMoAlA (喷涂)配对密封摩擦副的干摩擦性能郑娩付光卫赵祥李双喜(12)线接触零卷吸弹流条件下的急停分析张锐王静唐洪伟(12)风电高速轴制动器温度场及热力耦合分析孙煜广张锦殷玉枫王建梅宁可(⑵双向菱形孔织构端面密封性能研究程香平张友亮康林萍韦江郭慧(⑵凹坑织构对石墨材料水润滑性能的影响韩智斌王立辉张秀丽郑宏宇李阳王志文(⑵开发应用井下V 形金属密封环密封性能研究........船用液压油多种污染物高通量检测研究…•…基于旋转法的发动机润滑油黏度检测技术研究郑贤耿葵花........何东升任航张林锋李志强朱欢(1)'史皓天张洪朋孙广涛曾霖(1)汪宇航叶鸣张勇肖怡解祯朱艳军(1)何洋韦为罗耀鹏(1)压缩机径向泄漏通道润滑油量的实验研究环境与工况对柴油机缸套-活塞环磨损的影响高速列车轴箱轴承稳态温度场分析.......何星李若亭毛杰键汪紫妍(1)李国栋徐宏海韩俊臣范军姜久林(1)一种考虑介质污染度的液压泵轴尾机械密封磨损的计算方法马纪明宋岳恒黄怡鸿(1)VI基于LabVIEW的航空轴承摩擦学性能模拟实验系统姜旭峰宗营孙元宝(2)摩擦发光探测装置研制干摩擦机械密封端面材料配对性能的台架试验研究液压往复密封件磨损失效概率研究............添加剂对电诱导GaN晶片化学机械抛光的影响•…新型感应推进电机轴承磨损分析及监测........基于小波变换的三维粗糙表面分形维数计算方法可控阻尼磁流体滑动轴承的设计及减振性能研究李娜徐学锋(2)........肖云鹏李双喜李庆展付光卫力宁⑵赵秀栩夏亚歌魏俊华付饪⑵寇青明钮市伟王永光朱玉广谢雨君雷翔宇⑵王艳武杨琨钱超⑵林福严时剑文(3)..................................安琪索双富.................刘旭辉孙璐婵杨光郭甜甜罗启文邱冶(3)某新型燃气弹射传动活塞密封设计与分析—种基于等效平行间隙的静密封漏率预测方法基于Mask R-CNN的铁谱磨粒智能分割与识别基于铁谱图像异类特征融合的磨损类型识别方法赵昌方任杰周陈颖卢炯彪(3)唐子若夏文嘉...............兰夭周平闫英(3)安超魏海军刘梁麒立汪璐璐(3)闫建阳陈小虎陈俊康(3)车轮踏面不饱和聚酯摩擦控制剂的工艺优化及性能研究李珂胡萍郑禹黄樟华(4)孙启国闫晓丹(4)基于U曲线法的油气润滑ECT系统图像重建病态优化水力加压器组合密封结构设计及参数优化............李斌陈宏宇吴明明沈桓宇⑷纺织机钢丝圈表面类金刚石膜的制备及摩擦特性研究•-黄冬梅唐海霞赵永武王永光(4)临近空间载人舱舱门密封特性研究..................肖开阳袁肖肖吴天宇吴剑⑷偏心圆凸轮油膜润滑测试系统......................周易朱建荣孙楠楠王加林郭峰⑸基于颜色特征提取的磨粒材质识别..................孔祥兴邵涛⑸箔片动压轴承的研制及在机载环控涡轮的应用...........绳春晨杨榆谢洪涛高维浩罗高乔陈双涛侯予⑸考虑摩擦与测量噪声的液压缸泄漏诊断方法..........黄武涛郭隽侠刘颖(5) Ag/NdBaCuO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董丽荣李长生董晨雨吕俊呈于万秋华中⑸镰钛合金双层波纹石墨复合垫片的设计与参数优化…•…............邓文飞孔慈宇张斌谭伟胡朝斌韩志达(5)考虑黏压效应的风电齿轮热弹流分析熊永强何爱民(5)同心注水管柱分层测压密封段设计与研究孟培媛王稳(5)基于断裂力学的DAS组合密封圈疲劳寿命预测•常温条件下双筒液压减振器动态特性的试验研究朱海燕苏校裴硕林天豪王世杰(5)陈小建裴江伟田文楷(6)微间隙共形圆柱接触力模型的适用性分析宿月文郭彩霞陈渭(6)基于ARM的精轧机润滑油含水监测系统设计孟祥赵莹李艳娟(6)基于FTIR的水分对柴油机油添加剂的影响研究左谦田洪祥孙云岭(6)气体静压轴承与主动磁轴承混合支撑轴系结构设计及静态性能研究李树森周梓健徐跃东贾勇(7)泥水盾构接管用三通换向阀橡胶阀座密封研究李树勋杨玲霞潘伟亮雒相去(7)雷鹏高温条件下发动机油配方组份对油品高温黏度及成焦倾向的影响Si/MoS2及C-Si/MoS2涂层在不同湿度条件下摩擦磨损性能SiO2颗粒增强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空间合成碳氢润滑油的真空边界润滑寿命评估.........王建锋潘峰(7)王稳李国良刘宏亮谷继品蔡群钱建国陈盛宇吴洋蒲吉斌(7)........王国明孙胃涛刘晓亮黄晓明周文龙⑺........徐增闯崔维鑫郝丽春贺景坚郑伟波(8)vn高温高压换热设备自紧密封结构设计与试验研究李诚周建明路广遥唐叔建张国迅(8)改性玄武岩纤维增强橡胶基摩擦材料的摩擦学性能谢奥林尹彩流王秀飞文国富(8)搅拌摩擦加工对AM60B 镁合金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王楠楠曹丽杰殷凯(8)油润滑下炭黑增强丁睛橡胶的溶胀与磨损行为纪红王勇庞永华(8)耐压门C 形密封圈大间隙密封性能分析与结构优化李晟朱学康李光明殷洪张志强(9)定向孔隙多孔储油介质的制备与评价吴海勇林清容陈志雄姚立纲(9)唐敏碳酸甘油酯脂肪酸酯润滑油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温珊吕涯(9)某型国产与进口航空发动机润滑油泡沫特性对比研究孙元宝阮少军姜旭峰吴坤(9)基于表面轮廓的人字闸门底枢蘑菇头磨损量测量方法赵新泽苏丹徐翔朱合法何钱(10)CVTF 状态监测系统开发及在CVT 故障诊断中的应用任磊磊赵伟(10)大型500 kV 变压器主密封法兰系统受力分析衡艺欣王世杰(10)基于Faster R-CNN 的齿轮箱铁谱磨粒识别何贝贝崔承刚郭为民杜琳娟唐耀华(10)酰腓类及磷酸类润滑油添加剂CoMSIA-QSTR 抗磨损性能模型构建宋泽左波高新蕾(10)机械衰减对锂基润滑脂流变特性的影响徐龙涛王燕霜(10)基于多分辨SVD 包和MED 的柔性薄壁轴承故障特征提取与诊断陈儒李伟光伍嘉乐李国臣(11)重卡轮毂轴承刚-柔组合密封结构设计及优化杜学芳邓四二崔永存(11)旋转通道径角挤压工艺制备UFG 铝合金润滑条件研究古京九达成(11)某型航空发动机轴间轴承集油结构内的两相流动数值计算徐让书戴海宁田骏丹(11)数据驱动的风电齿轮箱油液监测磨损度量化及其参数权重研究徐启圣王徐厚昌张春鹏(11)韩玲严嵩张何强帅敏轲俊白琨赵晶刘备戴康杨峰基于AdvantEdge 的斜角车削仿真实验确定刀屑摩擦因数的方法谭彬(11)涂宇罗斐高压旋转组合密封试验装置设计与研究索双富时剑文李高盛(12)基于SVD 和M0MEDA 的薄壁轴承故障诊断郑嘉伟刘其洪李伟光严嵩(12)煤基浸铺石墨密封材料性能研究于鸣泉王启立高晓峰张锋涛胡建文(12)车轮非圆化磨耗对机车轮轨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苏明亮王开云(12)生物肢体皮肤冲击磨损舒适度试验机研制苗耕茁毛俊洁(12)减摩剂及其协同效应对树脂基摩擦材料性能影响黄鹏付雪松叶长松陈国清周文龙(12)稠化剂组成对聚麻润滑脂性能的影响蔡梦莹刘韦江左明明王玉丰耿飞(12)凹槽结构对水润滑微凹槽尾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张圣东巩加玉(12)赵乐肖静郭林钟雯凌亮金勇技术探讨基于ABAQUS 的橡胶密封圈应力松弛分析 .................张晓东余鑫张毅杨林郝仁杰(1)柴油机曲轴润滑与弯曲振动耦合影响研究.................李正文赵俊生李涵章诗用栋白金霖(1)ASTM D6224四个版本的变化对在用油监测的启发...........李田洪祥孙云岭(1)三峡电站700MW 发电机组润滑可靠性分析及工艺应用..............陈钢胡军朱兵谭桂斌冯伟贺石中(1)油气润滑ECT 系统图像重建中病态问题分析 ...............孙启国闫晓丹孙奥⑶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失效模式分析.......................陈超曾昭洋罗军徐进⑶基于Bootstrap 方法的密封寿命可靠性评估........................黄乐黄兴梁"卜凤谭锋田巍武建军⑶。

自润滑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自润滑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自润滑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自润滑技术的研究现状1.1固体润滑技术1.2自润滑刀具1.3自润滑轴承1.4自润滑砂轮2.自润滑材料3.自润滑技术的发展趋势1自润滑技术的研究现状本文在分析固体润滑机理的基础上,归纳评述国内外自润滑技术的研究进展,阐明了各种润滑技术的优缺点和相关应用,如自润滑刀具,自润滑轴承,自润滑砂轮等的应用,还介绍了一些润滑效果优异的材料,希望对以后学习和实践过程遇到的润滑问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1固体润滑技术润滑就是用润滑剂减少(或控制)两摩擦表面之间的摩擦力或其他形式的表面破坏的作用。

润滑剂包括润滑油、润滑脂、润滑性粉末、薄膜材料(粘结干膜、电镀、电泳、溅射、离子镀固体润滑膜、陶瓷膜等)和整体材料(金属基、无机非金属基或塑料基自润滑材料等)。

润滑剂根据其物质状态可以分成四类,即气体、油类、脂类和固体润滑剂。

固体润滑是将固体物质涂或镀于摩擦界面,以降低摩擦,减少磨损的措施。

利用固体润滑剂进行润滑的方法称为固体润滑。

利用固体润滑剂对摩擦界面进行润滑的技术统称为固体润滑技术。

当前,可作为固体润滑剂的物质有石墨和二硫化钼等层状固态物质、塑料和树脂等高分子材料、软金属及其各种化合物等。

固体润滑技术最早应用于军事工业,后来应用于一些高科技领域解决了一些液体润滑剂难以解决的困难,现在逐渐推广到常规生产领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因而,固体润滑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加之当前全球性能源紧迫,因此将固体润滑逐渐代替液体润滑的呼声日见高涨。

目前,虽然从理论上研究固体润滑机理日益增多,应用固体润滑技术解决日常遇到的润滑问题所取得的成效也日益显著。

但各种物质的润滑机理还有待深入研究,许多制备工艺还有待完善,固体润滑技术的效果和经济效益还有待提高。

1.1.1固体润滑机理固体润滑的主要目的是用镀、涂等方法将固体润滑剂粘着在摩擦表面上形成固体润滑膜,摩擦时在对偶材料表面形成转移膜,使摩擦发生在润滑剂内部,从而减少摩擦,降低磨损。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 高真窒环境类盒刚石碳基薄膜摩擦机理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 高真窒环境类盒刚石碳基薄膜摩擦机理研究获进展

2 8
成 果 简 报
中科院长春应 化所
免 除纯碳 质 滑动界面 的产生 ,从而 避免 强的碳 一 碳跨 界面相 互 作用 ,实现 了低含 氢D L C 在 高真空环境 中 A 9 , 1 ' E 摩 擦、长寿 命。 研 究人员选用A I , 0 、Z r O , 两种 金属氧化物 陶瓷作为与碳 弱相互 作用 的对偶 材料 ,选用 S i C  ̄ n S i N 作 为与 碳具 有强相
日前 ,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 究所 张盾研究 员主持 的国家公益项 目” 环境
以 三 元 T_ Al N为 代 表 的
友好 型海洋防腐蚀和 防附着新 技术开发与产品化” 顺利通过 中期检 查 ,并获 评优 秀。 该项 目针对我 国 目前海洋长 效防护材料 技术落后和 迫切需要解决 防污
涂 料中的D D T 、T B T污染 源头 问题 的现状 ,旨在突破 国外专利技术 壁垒 , 形成 具有我 国 自主知识产权 的高延展性 绿色新型钢 筋混凝土涂 料技术 ,开 发 出具有 自主 知识产权 的基 于材料结构 特性 的新 型海洋 防 附着涂层 材料 ,
不是通 过 影响摩 擦 界面 的石 墨 化 程度 ,即高 的石墨 化程度 不
是 低摩 擦 系数 的原 因。这一 结
果 和 传 统 的 石 墨 化 理 论 截 然 不
同 ,挑 战 了传 统 的石 墨化 导致
如何 找到 影响DL C 摩 擦的关键 因素 ,从而 提 出统 一的摩擦机理 ,是 当 今DL C 摩 擦学研 究面临 的一个 重要科学难题 。兰 帅 f 化物所研 究人员通过 对 不 同真 空度、摩 擦转速下 D L C 摩擦 系数 的研 究发现 ,显著 的石 墨化发生在
努 力实现 量产并在海洋 构筑 物、船舶 、平 台等海洋 设施上应用和推广。

关节轴承自润滑材料摩擦学性能及轴承寿命预测研究现状

关节轴承自润滑材料摩擦学性能及轴承寿命预测研究现状

自润滑关节轴承由于具有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强、适应温度范围广、在服役过程中无需添加润滑剂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水利电力、军工机械等行业。

与此同时,高端、精密、大型装备的发展对自润滑关节轴承的摩擦学性能、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自润滑关节轴承所使用的自润滑材料性能直接决定了轴承的寿命和性能水平,因此开展对自润滑材料性能的研究成为提高自润滑关节轴承质量和延长其寿命的关键。

自润滑关节轴承通过在轴承外圈内侧粘结、镶嵌固体润滑材料或者表面改性生成润滑膜层等方式形成润滑结构,该部分润滑结构与轴承内圈形成自润滑摩擦面。

图1所示为轴承分别以内侧粘结PTFE衬垫、表面溅射沉积碳基薄膜的方式实现自润滑。

图1 自润滑关节轴承结构:(a) 衬垫类自润滑关节轴承;(b) 碳基薄膜型自润滑关节轴承目前,自润滑衬垫材料大致分为三种,即金属背衬层状复合材料、聚合物及其填充复合材料和PTFE纤维织物复合材料。

自润滑衬垫材料的摩擦学性能、衬垫粘结前的处理方式、粘结方式、编织纹路等因素影响着自润滑关节轴承的使用性能。

关节轴承自润滑衬垫材料摩擦学性能衬垫类关节轴承利用粘结剂将织物衬垫粘结到轴承外圈内表面作为润滑层,将轴承内外圈之间的钢对钢摩擦转化为编织物对钢的摩擦,在保证轴承自润滑的同时降低摩擦系数。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衬垫类关节轴承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大都集中在衬垫材料性能的优化方面,通过对织物衬垫复合材料改性、优化编织结构、改变纤维的捻制方式和衬垫层数,以及对摩擦对偶面进行表面织构等手段提高关节轴承的减摩耐磨性能。

01衬垫材料的组分衬垫类自润滑关节轴承大都以低摩擦聚合物为主要成分,如聚四氟乙烯(PTFE)、聚酰胺(PA)、聚酰亚胺(PI)等。

目前国内外轴承企业大都以PTFE作为衬垫材料的主要成分,同时填充其他功能性纤维。

聚四氟乙烯是有机高聚物,分子结构是C₂F₂,其中C、C原子以及C、F原子之间都以共价键结合,具有较大的结合能,如图2所示,分子链之间极易滑移,表现出低摩擦的特性。

不同的环境中的类金刚石碳薄膜的摩擦

不同的环境中的类金刚石碳薄膜的摩擦

不同的环境中的类金刚石碳薄膜的摩擦摘要类金刚石碳薄模构成了一种新型的材料,这种材料具有大量的组合物与广泛的特性和性能。

一般地说,这些模的磨损特性更为有趣,在不同的条件和环境下,磨损特性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这篇论文中,在高真空条件下,加入各种气体,做了一些列的模拟实验来验证不同的测试环境对三层类金刚石碳薄模的影响。

具体地研究了由阴极电弧法制作的无氢模和由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制作的两个高度氢化模的行为。

在载荷为1N旋转频率恒定的条件下进行测试,这些实验中,平面和球都涂有类金刚石碳薄模。

具有低背景压力,在10-6 Pa范围内高度氢化薄膜的摩擦系数小于0.01,而无氢膜的摩擦系数为大约0.6。

在实验环境中加入氧气或者二氧化碳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摩擦系数。

然而,在实验容器中加入水蒸气会导致大的改变:有无氢模的样品摩擦系数大幅降低,而其中一个有高度氢化模的样品摩擦系数略有增加。

实验结果显示,水分子在类金刚石碳薄模的摩擦特性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无氢模,但对高度氢化模影响不大。

一、前言超滑和无磨损的干摩擦滑动条件通常被希望能运用在运动的机器组件上(MMAS:他们主要有MEMS器件,空间的机制组件,或普通轴颈轴承),但很不幸的是很少能实现。

正如人们可以设想,几乎无摩擦和无磨损滑动意义是十分巨大的。

机械部件的耐磨寿命较长,就意味着减少了维护,提高可靠性,降低能源消耗。

在本文中,我们将使用碳基薄膜在真空中几乎无摩擦,无磨损滑动的性能。

早期的实验已经证实,在惰性气体环境中的该膜是能够使得滑动钢和陶瓷接口摩擦和磨损系数范围分别在0.001-0.005和10-11到10-10 mm3/Nm。

目前存在一些其他的材料和涂料,可以提供超级低摩擦。

例如,MoS2和WS2在不存在明显的水汽的条件下可以使得摩擦系数小于0.01。

因此在潮湿的空气中,它们要想使用较长的一段时间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些材料被用于航空航天应用中的,即滚动元件轴承,滑动轴承以及致动器齿轮等[4]。

碳基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碳基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碳基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碳基材料是指含碳元素为主体的材料,包括石墨、烟墨、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种类。

这些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热导性、导电性、机械性能和化学惰性而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碳基材料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碳基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一、碳基材料的研究进展1. 石墨石墨是碳基材料中应用最广泛、最成熟的一种。

石墨由层状的石墨烯片堆积而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

石墨被广泛应用于轴承、密封件、石墨电极等领域。

石墨纤维还可以制作为高强度、高韧性、低密度的复合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烟墨烟墨是由碳黑和聚合物形成的一种复合材料。

烟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能,广泛应用于印刷电路板、复合材料增强、防静电材料等领域。

3. 碳纳米管碳纳米管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管状结构,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碳纳米管可用于制备传感器、导电纺织品、高强度复合材料等。

此外,碳纳米管还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有望用于催化反应领域。

4. 石墨烯石墨烯是由一个层厚仅为一个原子的石墨片组成,具有极强的导电性、热导性和机械性能。

石墨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高效能太阳能电池、二维材料电子器件、智能薄膜等领域。

二、碳基材料的应用前景1. 碳基纳米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碳基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化学缓蚀性,可以用于制备高效能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等新型能源材料。

2. 碳基材料在催化领域的应用碳基材料因其独特的催化性能,在光催化、电催化、化学催化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 碳基材料在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碳基纳米材料因其优异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性能,可以用于制备超薄电子器件、传感器、电容器、电极等。

4. 碳基纳米材料在材料强化领域的应用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碳基纳米材料具有极高的强度和韧性,可以用于制备高强度、高韧性、低密度的复合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结论碳基材料因其良好的电、热、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在各领域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水润滑下偶件表面粗糙度对碳纤维增强PEEK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水润滑下偶件表面粗糙度对碳纤维增强PEEK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第4 2卷第 1 期
2 0 1 4年 1月
塑 料 工 业
CHI N A P L A S T I CS I NDUS T RY ・8 3・
水润滑下偶件表面粗糙度对碳纤维增强 P E E K 复合材料摩擦学性 能的影 响
贾 政 ,麦 云飞
(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 院,上海 2 0 0 0 9 3 ) 摘要 :以聚醚醚酮 ( P E E K )复合材料 为销样 ,3 1 6不锈钢 材料 为盘样 ,在 销 一盘摩擦磨 损试 验机上 考察 了水 润 滑 条件 下偶 件表面粗糙度对纯 P E E K及碳纤 维增 强 P E E K复合 材料摩擦 学性 能 的影 响 ,并用 光学显微 a r b o n F i b e r ;P E EK C o mp o s i t e s ;C o u n t e pa r t r S u f r a c e Ro u g h n e s s ;F r i c t i o n a l B e h a v i o r
复合材 料的磨损表面形貌 。结果表 明 ,在水润滑 条件 下 ,碳 纤维增强 P E E K复合材料 的耐 磨性能 明显提高 ,磨损 率 比 纯P E E K的磨损率 降低 了 4~ 6倍 。当偶件 表面粗糙 度 处 于 0 . 0 8~ 0 . 0 9 I x m范围内时 ,P E E K复合材 料可以取得较低 的磨损 率 ;当偶 件表面粗糙度 R 的值过 高或者 过低 时 ,摩擦磨损机理将发生改变 。
b o n d e d c a r b o n i f b e r c o mp o s i t e s w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o n a p i n — o n 。 d i s c we a l " t e s t a p p a r a t u s u n d e r w a t e r l u b r i c a t i o n .

DLC_基纳米多层膜摩擦学性能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DLC_基纳米多层膜摩擦学性能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表面技术第53卷第8期DLC基纳米多层膜摩擦学性能的研究进展与展望汤鑫1,王静静1*,李伟1,胡月1,鲁志斌2,张广安2(1.上海理工大学 材料与化学学院,上海 200093;2.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00)摘要:类金刚石(DLC)薄膜是一种良好的固体润滑剂,能够有效延长机械零件、工具的使用寿命。

DLC 基纳米多层薄膜的设计是耐磨薄膜领域的一项研究热点,薄膜中不同组分层具备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能组合,能从多个角度(如高温、硬度、润滑)进行设计来提升薄膜力学性能、摩擦学性能以及耐腐蚀性能等。

综述了DLC多层薄膜的设计目的与研究进展,以金属/DLC基纳米多层膜、金属氮化物/DLC基纳米多层膜、金属硫化物/DLC基纳米多层膜以及其他DLC基纳米多层膜为主,对早期研究成果及现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概述。

介绍了以上几种DLC基纳米多层膜的现有设计思路(形成纳米晶/非晶复合结构、软/硬交替沉积,诱导转移膜形成,实现非公度接触)。

随后对摩擦机理进行了分析总结:1)层与层间形成特殊过渡层,提高了结合力;2)软/硬的多层交替设计,可以抵抗应力松弛和裂纹偏转;3)高接触应力和催化作用下诱导DLC中的sp3向sp2转化,形成高度有序的转移膜,从而实现非公度接触。

最后对DLC基纳米多层膜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DLC基纳米多层膜;力学性能;摩擦学性能;摩擦机理;结构中图分类号:TH117.1;TH142.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3660(2024)08-0052-11DOI:10.16490/ki.issn.1001-3660.2024.08.005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n Tribological Propertiesof DLC Based Nano-multilayer FilmsTANG Xin1, WANG Jingjing1*, LI Wei1, HU Yue1, LU Zhibin2, ZHANG Guang'an2(1. School of Materials and Chemistr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Solid Lubrication, Lanzhou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 730000, China)ABSTRACT: Friction and wear can cause surface damage of materials, especially metal materials, and shorten the service life of work pieces. DLC (diamond-like carbon) is an amorphous carbon film composed of mixed structures, usually formed by the mixture of sp2 carbon and sp3 carbon. With high hardness, low friction coefficient, good chemical inertness and biocompatibility, DLC is a kind of film with great potential, which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mechanical, electrical,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other fields. Its super-hard, wear-resistant and self-lubricating properties mee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moder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t is widely used as solid lubricant for the surfaces of contact parts that rub against each other.收稿日期:2023-05-08;修订日期:2023-10-12Received:2023-05-08;Revised:2023-10-12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LSL-2205);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Fund:Open Project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olid Lubrication, Lanzhou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SL-2205); Shanghai University Youth Teacher Training Assistance Program引文格式:汤鑫, 王静静, 李伟, 等. DLC基纳米多层膜摩擦学性能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表面技术, 2024, 53(8): 52-62.TANG Xin, WANG Jingjing, LI Wei,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n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DLC Based Nano-multilayer Films[J]. Surface Technology, 2024, 53(8): 52-62.*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第53卷第8期汤鑫,等:DLC基纳米多层膜摩擦学性能的研究进展与展望·53·Compared with single-layer DLC films with single component, DLC based nano-multilayer films with alternating layers of two or more components can improve the mechanical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better, which is due to that different layers in the nano-multilayer films have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Therefore, it can be designed from many aspects (such as high temperature, hardness, lubrication, and corrosion) to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films. Usually, the nano-multilayer films have good impact resistance and plastic deformation resistance ability, which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form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cracks, and have a good cycle service life under high load conditions.In this paper, DLC based nano-multilayer films were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including metal/DLC based nano-multilayer films, metal nitride/DLC based nano-multilayer films, metal sulfide/DLC based nano-multilayer films and other DLC based nanolayer films. Firstly, the design background and concept of DLC multilayer thin films were elaborated. The design idea of multilayer films was to form a gradient mixing interface between multilayers to achieve gradient changes in composition and properties. This multilayer structure could produce unique structural effects, which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various stresses generated during the friction process,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adhesion strength between film and substrate and the overall elastic modulus of the film, which had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structure evolution of DLC based nano-multilayer films and the interface action mechanism. Then, the friction mechanisms were summarized. The main friction mechanisms of DLC multilayer films were concluded as follows: 1) The nanocrystalline/amorphous structure was formed, which improved the binding force between the layers and reduced the shear force and friction force; 2) The soft/hard multilayer alternating design resisted stress relaxation and crack deflection; 3) Under the action of pressure, the amorphous carbon layer was induced to forma two-dimensional layered structure to achieve incommensurate contact and effectively reduce friction and wear. Finally, thefuture development of DLC-based nano-multilayer films was forecasted. To improve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DLC composite films under extreme, varied and complex condi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researches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1) Establishing a multi-material system, which combines doping and multilayer gradient design; 2) Regulating the crystal growth rate and increasing the deposition rate and density of the films by multi-technology co-preparation;3) Establishing a more scientific model to study the friction mechanism of DLC.KEY WORDS: DLC based nano-multilayer films; mechanical properties;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friction mechanism; structure摩擦磨损现象广泛存在于机械零件的直接接触中,如机械传动、齿轮咬合。

多元掺杂类金刚石碳基复合薄膜研究取得阶段进展

多元掺杂类金刚石碳基复合薄膜研究取得阶段进展

学等领域 的理 想材 料。近年来 ,通过 多元金属 或非金 海洋浪溅区是最苛 刻的海洋环境 ,该 区域供氧充 属 元素 的掺 杂来 改 善其摩 擦磨 损 性能 和扩 宽其 光 、 足 、浪花 不 断冲 击和润 湿 ,再 加 上 日光照 射 干湿 交 电、磁 等功能特性是碳基 薄膜研 究的重要方 向。该研 替、盐份浓缩 ,使得该 区域的钢结构腐蚀 非常严重。 究组采用多功 能气相 沉积 技术和 电化学沉积技术实现 据 研究 ,厚 度63 .5mm的钢 材在浪 溅 区5 即穿孔 。 年 了多元掺 杂碳基复合 薄膜 的非晶一 纳米 晶复合 结构可 而海洋钢 结构设计 时一般至 少要求耐 用2 3 年 ,要 0— O 控以及薄膜 功能化特性构筑 ,突破 了其低应力、高膜 延长钢结构的使用寿命 ,通 常采用防腐涂料。我 国海 / 结合 强度和 厚镀 等 关键 技术 ,开 发 的各类碳 基薄 基 洋化工研 究院研究人员经试验 ,目前研制 出海洋 浪溅 膜在 发动机关键零部件 、气浮轴承 、齿 轮等部件的功 区钢结构超厚膜环氧涂 料。该产 品通过 合成E U 氨 P 聚 能防护领 域获得 了初步 应用 ,申报发 明专利8 。近 件 酯改性环 氧树 脂 ,按一定 比例加 入到环 氧树脂 中 ,有 期研究发现 :硫 、磷作 为典型 的n 型掺杂剂 ,掺入类 一 效 提高了涂层的抗冲击性 、柔韧 性及其他性能 :选用 金刚 石碳 基 薄膜 中 ,有效 改善 其 电学及 其场 发射 性 合 适的触 变剂 ,降低 了生产过程 中涂 料体系 的黏度 , 能 ,作 为 场发 射显 示 的阴极 材 料具 有重 要 的应用 前 提 高了生产效率 ,并保证超厚膜 涂料在厚膜施工 时不 景 :磁 性金 属F 、C 、N掺入 类金 刚 石基质 中 ,薄 e o i 流挂 ,形成 良好 的涂膜 状态。其超厚膜 涂料一道施工 膜 中构 筑 出典 型 的纳米 晶镶 嵌 非 晶碳 基质 的复合 结 干膜厚度 可达 1 0 m、不流挂 ,具有抗冲击和耐磨 00 u 构 ,将赋 予类金刚石碳基薄膜新颖 的磁效 应 ,且 有效 损 的特 点 ,使用 时 间长 ,适 用于 浪 溅 区钢 结构 的 防 防止金 属纳米颗粒的 团聚与氧化 ,在磁记 录介质 具有

F-DLC疏水性能的研究

F-DLC疏水性能的研究

摘要: 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 (*:A/’B6) 法沉积氟化类金刚石 ( *:61’ ) 薄膜。俄歇电
子能谱分析表明, 制备的碳膜为典型的类金刚石结构。接触角测量仪测量了沉积在玻璃基底上的 *:61’ 薄膜的接触角, 采用傅里叶红外分析了薄膜价键结构,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了薄膜表面粗糙 度; 结果表明, 氟的掺入稳定了弱极化基团 ’*" 的含量, 同时使得薄膜表面平整, 薄膜与水的浸润 性变差, 改善了薄膜疏水性能。研究表明, 流量比、 沉积温度、 退火温度、 沉积功率对接触角的影响 是先增后减, 这主要是由于 ’*" 含量和薄膜表面粗糙度的变化造成的。
第 ! 期"
刘雄飞等: #$%&’ 疏水性能的研究
))
表面形貌对疏水性能的影响。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 俄歇能谱分析 图( 是 ( 沉积温度 )** + , 沉积功率 )** ,) 不 同流量比下 #%&’ 的俄歇电子能谱的微分谱线图, 该图是典型的类金刚石结构俄歇电子能谱的微分谱
[- ] 线图 , 所以在本文的沉积条件下沉积的薄膜是类
第!期 "##! 年 $" 月 文章编号: $##@:?"$@ ("##! ) #!:##@":#<
微细加工技术 %&’()*+,(&’+-&). -/’0.)1)23
45 ! 6785 , "##!
*:61’ 疏
水 性 能 的 研 究
刘雄飞, 张德恒, 齐海兵
( 中南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长沙 <$##?@ )
图 2" 固体表面液滴的接触角 "

柔性碳基纳米纤维膜的研究进展

柔性碳基纳米纤维膜的研究进展

柔性碳基纳米纤维膜的研究进展作者:刘伟红林怡雪宋立新熊杰来源:《丝绸》2020年第12期摘要:碳纳米纤维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热稳定性、低密度和抗化学腐蚀性能,在能源和环境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静电纺丝是一种简单而有效制备纳米纤维膜的技术,柔性碳纳米纤维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静电纺碳纳米纤维膜往往是脆性的,限制了碳纳米纤维膜的应用。

文章综述了靜电纺丝柔性碳纳米纤维膜的研究进展,重点叙述了柔性碳纳米纤维膜的性能和柔性机理,归纳颗粒增韧、相变增韧和封端增韧三种柔性机理,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柔性碳纳米纤维膜提供参考依据。

此外,提高碳纳米纤维膜的柔性对于柔性器件和可穿戴纺织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碳纳米纤维膜;柔性;掺杂;增韧机理;应用中图分类号: TS102.527.2;TQ342.7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7003(2020)12000108引用页码: 121101 DOI: 10.3969/j.issn.1001-7003.2020.12.001(篇序)Research progress of flexible carbon based nanofibers filmsLIU Weihong, LIN Yixue, SONG Lixin, XIONG Jie(College of Textil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ilk),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Abstract: Carbon nanofiber membranes have excellent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hermal stability, low density and chemical corrosion resistance, which are widely used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fields. Electrospinning i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technology for preparing nanofiber membranes. Flexible carbon nanofiber membranes have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owever, electrospun carbon nanofiber membranes are often brittle, which limits the application of carbon nanofiber membranes.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electrospun flexible carbon nanofiber membranes is reviewed, and the properties and flexible mechanism of flexible carbon nanofiber membranes are narrated. Besides, three flexible mechanisms, namely particle toughening, phase transformation toughening and end-capping toughening, are summariz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flexible carbon nanofiber membranes. In addition, improving the flexibility of carbon nanofiber membran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flexible devices and wearable textiles.Key words: carbon nanofiber membrane; flexibility; doping; toughening mechanism; application碳纳米纤维[1]是由多层石墨片卷曲而成的纤维状纳米碳材料,一般具有10~500 nm的直径,长度约0.5~100 μm,是介于碳纳米管和普通碳纤维之间的纤维碳材料。

材料科学柔性电子材料的研究进展

材料科学柔性电子材料的研究进展

材料科学柔性电子材料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材料科学领域的柔性电子材料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柔性电子材料具有轻薄、可弯曲和可拉伸的特性,可以应用在诸多领域,包括电子设备、传感器、智能医疗等。

本文将介绍柔性电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一、柔性电子材料的种类和特性柔性电子材料包括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两大类。

有机材料常见的有聚合物材料、有机薄膜和纳米纤维等,而无机材料常见的有碳基材料和金属印刷电路板等。

这些材料具有以下特性:1.轻薄柔软:柔性电子材料具有轻薄柔软的特性,可以制成薄膜状,使得电子设备变得轻便、灵活,同时也可以适应各种表面曲率。

2.可弯曲和可拉伸:与传统的刚性电子材料相比,柔性电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弯曲和拉伸性能,可以在各种形状和曲线表面上使用,从而满足各种需求。

3.透明性:柔性电子材料在透明性方面也具备优势,可以制成透明薄膜,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智能眼镜等场景。

二、柔性电子材料的研究进展1.有机柔性电子材料的研究有机柔性电子材料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如有机太阳能电池、柔性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和有机电致变色器件等。

例如,聚合物材料基于其较低的成本和可溶性特性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同时,通过控制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可以调控其光学、电学等性能,提高有机柔性材料的性能。

2.无机柔性电子材料的研究无机柔性电子材料主要包括碳基材料和金属印刷电路板等。

碳基材料如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电学和导热性能,可以应用在柔性显示器和光电传感器等领域。

金属印刷电路板可以通过柔性基底和导电银墨等材料制备而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可弯曲性,被广泛应用于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等领域。

三、柔性电子材料的应用前景柔性电子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将在电子行业、医疗行业和生活中产生重大影响。

1.电子行业:柔性电子材料可以用于制造柔性显示器、可穿戴设备和可折叠电子产品等。

这些产品具有良好的柔性和可曲性,能够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满足人们对便携、轻便和个性化的需求。

高分子材料的润滑性能研究

高分子材料的润滑性能研究

高分子材料的润滑性能研究高分子材料的润滑性能研究摘要:高分子材料是一类重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

润滑性能是高分子材料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材料的使用寿命、摩擦磨损性能等都有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对高分子材料的润滑机理、润滑性能评价方法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旨在为高分子材料的润滑性能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润滑性能,摩擦磨损1.引言高分子材料是指由大量分子量较大的聚合物构成的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工程领域中,高分子材料常用于制造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纤维和复合材料等。

润滑性能是高分子材料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材料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因此,研究高分子材料的润滑性能对于提高其应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2.润滑机理润滑是指在两个固体表面之间形成一层润滑膜,减少摩擦和磨损的现象。

在高分子材料中,润滑主要通过分子滑移和分子扩散来实现。

高分子材料通常具有一定的分子链柔性,因此,在两个高分子材料表面之间形成的润滑膜可以通过分子链的滑移来起到润滑作用。

另外,由于高分子材料分子链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分子之间也可通过扩散来实现润滑作用。

3.润滑性能评价方法3.1 摩擦系数测量摩擦系数是评价材料摩擦性能的重要指标。

测量摩擦系数的一种常用方法是采用摩擦试验机,通过施加一定的载荷和速度,测量摩擦力和载荷之间的比值来计算摩擦系数。

另外,还可通过摩擦曲线来观察材料的摩擦行为。

3.2 磨损试验磨损试验是评价材料磨损性能的重要方法。

常用的磨损试验方法包括滑动磨损试验、滚动磨损试验和悬挂磨损试验等。

通过测量材料的质量损失和磨损体积,计算磨损率来评价材料的磨损性能。

4.影响因素4.1 高分子材料的分子量高分子材料的分子量对其润滑性能有重要影响。

一般情况下,分子量越大,高分子材料的润滑性能越好。

这是因为分子量大的高分子材料分子链之间的交联密度较低,能够形成较厚的润滑膜,从而减小摩擦和磨损。

4.2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也对其润滑性能有一定影响。

碳基膜的性质和应用

碳基膜的性质和应用

碳基膜的性质和应用碳基膜是一种高性能、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的薄膜材料,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和应用。

本文将对碳基膜的性质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碳基膜的性质1.化学稳定性碳基膜具有极强的化学稳定性,能够抵御酸、碱等化学物质的侵蚀,具有极强的耐腐蚀性能。

因此,碳基膜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电子、航空等领域。

2.热稳定性碳基膜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能够在高温下保持稳定的性能。

因此,碳基膜被广泛应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工艺制造和核反应堆等领域。

3.硬度高碳基膜的硬度很高,约为普通钢材的5倍,因此能够提供很好的抗磨和耐久性能。

它在高负载环境下能够保持其形状不变,不会失去原有的性能。

4.生物相容性碳基膜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会引起人体免疫反应,因此被广泛用于医学领域,比如人工关节、牙科填充材料、手术器械等。

二、碳基膜的应用1.光学器件碳基膜因其高折射率和透明度,在光学器件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智能手机屏幕和计算机显示器中,碳基膜被用作液晶显示的极化板和透明电极。

2.电子元件碳基膜因其优异的导电性能、低电阻率和高电容性能等电子性能,在电子元件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碳基膜被用作电容器材料、电子器件中的电极材料等。

3.生物医学碳基膜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比如,碳基膜被用作人工关节材料,能很好地模拟人体的骨骼结构,起到加强和支撑的作用。

另外,碳基膜还被用作牙科修复材料,比如牙齿烤瓷修复材料和隐形矫正器等。

4.其他领域碳基膜还被应用于航空领域、摩擦材料领域、纳米技术领域等。

比如,碳基膜被用作飞机表面的涂层材料,能很好地减少空气阻力,提高飞机的飞行效率。

总之,碳基膜具有优异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碳基材料在催化领域的应用与研究

碳基材料在催化领域的应用与研究

碳基材料在催化领域的应用与研究催化领域是现代化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催化剂的发现和应用可以提高反应速率、选择性和减少能源的消耗等。

碳基材料是一类新型的催化材料,在催化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碳基材料在催化领域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1. 碳基材料的种类碳基材料是碳原子基础上进行材料打造的一系列材料,目前已经有许多种类的碳基材料,包括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碳黑等。

这些材料在材料性质和结构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2. 碳基材料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2.1 碳纳米管碳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空心管状结构,具有高表面积、高导电性和高机械强度的特点。

由于这些特性对催化反应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碳纳米管被广泛地应用于催化领域中。

最近的研究表明,碳纳米管可以用于催化剂的制备,在催化领域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例如,一些研究人员发现碳纳米管可以用于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可以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碳纳米管还可以用于制备金属催化剂的载体,这些金属催化剂可以用于烯烃的合成等反应。

由于碳纳米管的高表面积和高机械强度,这种载体可以提高金属催化剂的性能和稳定性。

2.2 石墨烯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层层堆叠而成的单层纳米材料,具有极高的导电性和热导率。

由于石墨烯的这些特性,它在催化领域中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发现石墨烯可以用作金属催化剂的载体,用于一些重要化学反应,比如Voigt-Kampff反应等。

石墨烯可以提高催化反应的选择性和效率,同时还可以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

除此之外,石墨烯还可以在提高催化反应速率方面发挥作用。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石墨烯和一些金属催化剂制备催化剂,实现高效的氧化还原反应,这种反应可以用于废水处理、催化燃烧等方面。

3. 碳基材料在催化领域中的发展趋势虽然碳基材料已经在催化领域中有了良好的应用,但是它们的应用和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碳基疏水材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碳基疏水材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碳基疏水材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碳基疏水材料是一种具有独特性质和广泛应用潜力的材料。

它具有疏水性能,即能够抵抗液体的渗透和吸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已经成功地开发出各种不同类型的碳基疏水材料,包括碳纳米管、石墨烯、碳纳米纤维等。

碳基疏水材料独特的性质和特点使其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碳基疏水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够在极端环境下保持其性能稳定。

其次,碳基疏水材料可通过控制孔径和表面结构来调节其表面疏水性能,从而赋予其出色的防水和防污染性能。

此外,碳基疏水材料还具有优异的导电和导热性能,能够在电子器件和催化剂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制备碳基疏水材料,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多种方法。

其中,化学气相沉积和热解法是常用的合成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方法。

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和添加适当的催化剂,可以控制材料的形态和结构。

此外,碳纳米纤维的制备通常采用电纺丝等方法。

这些制备方法能够获得高纯度、高结晶度的碳基疏水材料。

碳基疏水材料在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碳纳米管被广泛应用于能源储存、传感器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石墨烯作为一种优异的导电材料,被用于电子器件和柔性显示器件中。

碳纳米纤维则被应用于复合材料、催化剂和吸附剂等领域。

通过调控碳基疏水材料的结构和性质,可以实现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和更高的性能需求。

总之,碳基疏水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潜力。

随着对碳材料的深入研究和技术的不断突破,我们对碳基疏水材料的认识和应用将会不断地扩展和完善。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碳基疏水材料将在各个领域展现出更为广阔的前景。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讨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碳基疏水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介绍其在材料科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讨论碳基疏水材料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对碳基疏水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描述,我们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碳基疏水材料的本质和特点。

水润滑轴承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水润滑轴承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水润滑轴承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410082徐海洋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410126曹清香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410682易勇【摘要】介绍了水润滑轴承材料、磨损机理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设计者们着重在材料的选择和改性上进行研究,以提高该轴承的承载能力并扩大其应用范围;对基本方程组求解算法进行改进以完善其润滑机理;分析磨损机理以提高其极限范围性能。

所有这些研究对扩大该轴承的应用范围,具有普遍而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润滑轴承材料磨损机理Present Status of R 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W ater Lubricated B earings Abstract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water lubricated bearings was introduced,including material,wear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Many works of designers are focused on material selection and performance modification to improve supporting capability and widen the application range of the bearings,modifying solving algorithm to perfect the lubrication mechanism,and analyzing wear mechanism to improve performance of bearing in limit range.All of these have common and important meaning for expanding application range of bearings.K eyw ords water lubricated,bearings material,wear mechanism中图分类号:T H13313文献标识码:A随着水润滑轴承的逐步推广应用,改变了长期以来机械传动系统中都是以金属构件组成摩擦副的传统观念,不仅节省了大量油料和贵重的有色金属,而且简化了轴系结构,避免因油泄漏污染水环境的状况。

碳基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碳基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碳基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碳基材料是主要以煤、石油或它们的加工产物等有机物质作为主要原料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过程得到的一种非金属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碳。

金刚石、石墨烯、碳纳米管、碳复合材料都属于碳基材料。

碳基材料的上游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碳基材料从第一代的木炭到现在已经是第四代的碳基材料,主要包括,石墨烯、碳纤维以及碳基复合材料等。

得益于碳基材料优越的性能,碳基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半导体以及工业机械行业。

关键词:碳基材料的制备碳基材料的吸附性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电催化析氢电极材料我国高度重视碳基材料产业发展,提出要支持碳基材料的发展并把碳基材料纳入“十四五”原材料工业相关发展规划,并将碳化硅复合材料、碳基复合材料等纳入“十四五”产业科技创新相关发展规划不仅如此,更是通过纲领性文件、指导性文件、规划发展目标与任务等构筑起新材料发展政策金字塔,予以全产业链、全方位的指导。

随着钢铁、炼油、石化、塑料、合成纤维等工业的飞速发展,工业有机废水的种类与数量日益增加。

苯酚是一种常见工业污染物,具有极强的生物毒性。

同时含酚废水是中最普遍最有代表性的一类工业有机废水,即使在低浓度下含酚废水也会对人体和微生物产生毒害作用。

因此如何更加有效治理含酚废水,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是一项长期有待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

所以研究如何去除水溶液中的苯酚这一酚类代表物质在环境保护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环境治理方面长期以来存在着治理费用较高、治理手段较复杂、治理技术含量高等特点,这些特点造成了环境治理的高成本,降低了企业对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导致了环境治理成效较差的现实。

所以面对大规模的含酚废水寻找一种简单有效低成本的治理方法刻不容缓。

在这样的需求下,碳基材料由于具有内部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同时脱附再生简便、生产使用成本低等特点,进入人们的研究视线。

目前常见的碳基材料主要指活性炭,活性炭是以木材、果壳、煤等含碳材料为原料制备的一类具有发达孔隙结构、大比表面积、强吸附能力的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基金项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级人才基金项目(401529053812S05812GXY )1收稿日期:2006-04-20联系人:周飞,E 2mail:fzhou@nuaa 1edu 1cn 1碳基薄膜水润滑性能的研究进展3周 飞1 戴振东1 加藤康司2(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仿生结构与材料防护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16;2.日本东北大学机械学院摩擦学研究所 日本仙台980-8579)摘要:评述了碳基薄膜如类金刚石薄膜(DLC )和非晶氮化碳(a 2CN x )薄膜水润滑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分析了第2元素加入和摩擦副材料对碳基薄膜在水中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探讨了碳基薄膜在水中的磨损机制。

指出:氢化或氮化碳基薄膜的磨损率与摩擦副材料的水合反应有关,若摩擦副材料易于摩擦水合反应,碳基薄膜的磨损率很低;3种DLC 薄膜在水中的磨损率与DLC 的种类和对磨钢球材料无关,都在10-8mm 3/(N ・m )的数量级上变动;a 2CN x /Si 基非氧化物陶瓷摩擦副显示很低的摩擦因数和低的磨损率;在相同条件下,a 2CN x 薄膜比a 2C 薄膜更能显示优异的水润滑性能。

关键词:碳基薄膜;摩擦;磨损;水润滑中图分类号:T H11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4-0150(2006)7-185-5Progress i n Wa ter L ubr i ca ti on of Carbon 2ba sed Coa ti n gsZho u Fe i 1 D a i Zhe ndo ng 1 Ka to Ko ji2(1.I nstitute of B i o 2ins p ired Structure and Surface Engineering (I B SS ),Acade my of Fr ontier Science,NanjingUniversity of Aer onautics and A str onautics,Nanjing J iangsu 210016,China;borat ory of Tribol ogy,School ofMechanical Engineering,Tohoku University,Sendai 980-8579,Japan )Abstract:The water lubr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2based coatings such as diamond 2like carbon (DLC )and amor 2phous carbon nitride (a 2CN x )were reviewed .The influences of the second element and mating materials on the fricti on and wear p r operty of carbon 2based coatings were analyzed,and the wear mechanis m of carbon 2based coatings was investiga 2ted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s pecific wear rate of the amorphous hydrogenated carbon or the amorphous carbon nitride coat 2ings is related to the hydrati on reacti on of mating materials with water .If the mating materials are easily hydrated,the s pe 2cific wear rate of carbon 2based coatings is lower .The s pecific wear rate of three kinds of DLC coatings in water varies at a low level of 10-8mm 3/Nm,is independent of the type of DLC coatings and the mating steel balls .The a 2CN x /Si 2basednon 2oxide ceram ics tribo 2pairs exhibit the lowest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wear rate .The water lubricati on p r operty of a 2CN x coating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a 2C coatings under the same experi mental conditi ons .Keywords:carbon 2based coatings;fricti on;wear;water lubrication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节约能(资)源和保护环境、降低CO 2的排放量、减少温室效应对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从现代摩擦与润滑来看,世界上最重要的流体润滑系统有人造和自然2种[1]。

它们之间的差异是人造的润滑系统通常用油基润滑介质,而自然的润滑系统是用水基润滑介质。

目前,油基润滑系统已经被广泛用于现代机械中的驱动系统。

然而在一些特殊领域,润滑油的泄漏和燃烧易污染自然环境,并损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为了解决我国面临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等问题,人们提出用水润滑系统来替换油润滑系统。

众所周知,水具有安全无污染、价廉易得、优异的冷却性能等优点,是一种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润滑介质,而被用于核电水冷却系统、工业水压系统、水泵、食品加工机械、制药、健康保健和护理设备等领域[2]。

但水的沸点低、粘度低、氧化性强,因此成膜能力差,易造成金属摩擦副的氧化腐蚀和粘着磨损。

因此,研制与水润滑相匹配的摩擦副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

目前,常用的水润滑摩擦副非金属材料主要有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橡胶早已被用作轮船水润滑轴承的摩擦副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如工程陶瓷Si C 已被用作水泵轴承的摩擦副材料)。

在水润滑的情况下,有机高分子材料具有摩擦因数低、成本低和减振性能好等显著优点。

但其热稳定性很差和易老化。

在2006年7月第7期(总第179期)润滑与密封LUBR I CATI O N ENGI N EER I N GJuly 2006No 17(serial No 1179)低转速、频繁启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承载能力下降、严重磨损和装备精度很差。

陶瓷材料具有密度较小、硬度高、耐磨性好和化学性能稳定等优点,但由于陶瓷材料的强度高、硬度大和低的断裂韧性,使陶瓷材料零部件的成型和加工很困难,成本很高。

此外,陶瓷材料对裂纹的敏感性亦降低了陶瓷材料零部件的可靠性[3]。

若在金属材料表面沉积硬质薄膜,既能利用金属的优异力学和成型性能,又能利用硬质薄膜的优异减摩抗磨性能,从而满足水润滑机械的使用要求。

最近,碳基薄膜如DLC 和a 2CN x 薄膜在水中显示了优异的减摩抗磨的性能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为此,本文作者主要论述碳基薄膜在水中的摩擦磨损特性及摩擦化学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1 DLC 薄膜水润滑性能的研究DLC薄膜的摩擦学特性与其结构、成分和周围环境有关。

如a 2C ∶H 薄膜在超真空情况下显示超低摩擦因数,而在空气中,随着周围湿度的增加,其摩擦因数也逐渐增加。

而a 2C 薄膜显示相反的结果,即在湿度大的空气中显示低的摩擦特性,而在真空中获得很高的摩擦因数(大约018)[4]。

这种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使得评估DLC 薄膜在工业中的使用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DLC 薄膜具有生物相容性,不会引起局部组织反应,DLC 薄膜常被作为人体关节假体的涂层。

DLC 薄膜在工业和医学的应用促使人们要研究DLC 薄膜在水中的摩擦磨损性。

图1 3种DLC 薄膜与A l 2O 3销在湿度为50%的空气中和水中对磨时的摩擦因数μ和摩擦副材料的磨损率图1为3种DLC 薄膜与A l 2O 3销在湿度为50%的空气中和水中对磨时的摩擦因数和摩擦副材料的磨损率[5]。

由图1可知,当有氢与无氢的DLC 薄膜与A l 2O 3销在水中相对滑动时(5N,4mm /s ),无氢的DLC 薄膜显示很低的摩擦因数与磨损率,而有氢的DLC 薄膜在水中发生严重磨损而失效。

若在a 2C ∶H 添加微量的Ti 元素,可以延长a 2C ∶H 薄膜的使用寿命,但其磨损率也是很高的[5]。

对于制备方法对DLC薄膜水润滑特性的影响,Ronkainen H 等[6]指出:真空弧放电沉积的无氢DLC 薄膜在水中显示了良好的减摩(大约0104)和抗磨损能力。

单层a 2C ∶H 薄膜在水润滑条件下显示很差的抗磨能力,但通过添加微量第三组元如Ti 和Si 或采用多层结构可以改善其抗磨能力。

最近,Stallard J 等[7]的研究指出:当碳基薄膜与WC 球在水中对磨时,无氢的DLC 薄膜显示优异的低摩擦因数和低磨损率,而氢化的DLC 薄膜出现早期的失效和剥落。

表1为DLC 薄膜的性能[8],图2为DLC 薄膜/A ISI 440C 球在水中滑动时的摩擦行为[8]。

从表1和图2可知,当氢化的DLC 薄膜与马氏体不锈钢球在水中进行相对滑动(10N,20mm /s )时,其摩擦因数和磨损率与DLC 薄膜中的氢含量无关,摩擦因数大约为0107,DLC 薄膜磨损率在10-8~10-9mm 3/(N ・m )范围内变动[8]。

这种结果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对磨材料的不同引起的。

与钢球相比,A l 2O 3销和WC 在水中显示很高的抗氧化能力。

表1 DLC 薄膜的性能薄膜DLC A DLC B DLC C DLC D 氢原子分数/%25293744硬度/GPa 2710206表面粗糙度R a /nm0118011301200113图2 DLC 薄膜/A I SI 440C 球在水中滑动时的摩擦行为 对于微量第三组元如A r 、F 和Si 对氢化DLC 薄膜在水中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所有的A r 2DLC 薄膜/A I SI 440C 摩擦副的摩擦因数大约为011,A r 2DLC 薄膜呈现较低的磨损率,低于2×10-8mm 3/(N ・m )[9]。

当F 2DLC 与2种不锈钢(A I SI 304和A ISI 440C )在水中相对滑动时,其摩擦因数仅在0107~011范围内变化,远低于相同实验条件下在空气中的摩擦因数,如图3所示[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