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种新的大学物理课程体系的探讨
物理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建设
实验教师解决实 际问题 , 这样才能调 动广 大实验教师 的积极 性 , 而投 身 于教育 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业务索质的提高上 。 这样才能实现人 尽其才 , 物尽其用 。
关 键 词 : 理 实验 ; 范化 管理 ; 程 体 系改 革 物 规 课
中图分类号 :6 2 G4. 0
文献标识码 : A
要查资料或者 向其他教师请教 , 问题搞清楚 。 把 只有这样 , 才能回答学生 提出的任何问题 , 才能最大限度地满 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其次 , 要不断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理论 的源泉 , 工程技 术的基础。它的重要作 也是 用, 著名诺 贝尔物理学奖获 得者 丁肇 中教授做 了精 辟的论述 , 他认为“ 做 实验确实非常重 要 , 因为任何理论没 实验证 明是没 有用的 , 实验 可以推
改变现状 , 必须呼 吁学校各级领导重视实验教学环节 , 采取相应措施 , 为
进行模仿 。 这不仅使实验课失去了原有作 用, 而且还使实验课变得枯燥无
味, 也使学生失去了做实验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学 的创新意识和创新 能
力的培养就更无从谈起 了。所以 , 必须转变思想 , 从物理实验的实际人手 , 以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标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与教学进行改革。 对 11 转变 旧的思想意识并充分认识大学物理实验的重要性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 许多新的科技成果应用到 了教学 中。为 了提 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 强学生对实验课程 的兴趣 , 增 在实验课 中要根据课
程需要 采用现代化 的教学 手段。例如 , 《 伸法测金属材料 的杨 氏模 在 拉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思考
《 大学物理》 课程教学 的思考
杨 智 军
( 南师范 学院 物理 与 电子信 息 系 , 淮 安徽 淮 南 2 2 0 ) 3 0 1
[ 摘 要 】 《 学 物 理 》 为 理 工 科 专 业 学 生 的 一 门基 础 性 课 程 , 其 教 学 过 程 中更 新 教 育 思 想, 立 大 作 在 建
1教 学 内 容 的 改 革 。教 学 内 容 的 改 革 应 以 降 低 .
两 个 部 分 : 重 灌 输 现 成 的 知 识 , 学 内 容 过 于 系 教 材 的 深 度 、 度 , 宽 课 程 的 知 识 面 为 主 要 目的 。 注 教 难 拓 统 , 于 细 致 , 成 了 学 生 对 前 人 成 果 的 依 赖 性 , 《 学 物 理 》 学 应 突 出 物 理 学 思 想 在 世 界 观 、 法 过 养 缺 大 教 方
新 的 教 学 内容 体 系, 革 教 学 方 法, 现 代 观 念 和 近 代 物 理 成 就 重 组 课 程 体 系势 在 必 行 。 改 用
[ 键 词 ] 《 学 物 理 》 课 程 ; 学 ; 考 关 大 ; 教 思 [ 图 分 类 号 】G 4 中 62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1 0 — 5 0( 0 9 O — 1 5 0 文 0 9 9 3 2 0 }4 0 0 — 2
《 学 物 理 》 程 是 理 工 科 各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的 新 进 展 、 成 果 少 , 乏 创 新 气 息 : 重 理 想 模 型 的 大 课 新 缺 注
重 要 基 础 课 , 培 养 既 有 扎 实 的 功 底 、 有 较 强 的 精 确 结 果 ,而 忽 视 分 析 定 理 和 定 理 的 适 用 条 件 , 对 又 以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体会与思考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体会与思考摘要:本文通过结合作者几年来从事《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切身体会,指出目前《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思想,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实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本科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物理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大学物理》课程是理工科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课,对培养既有扎实的功底、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科技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特别强调科学知识的系统性,注重打好基础,但不能完全适应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科学素质和知识创新的要求。
因此,为了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教学向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主,强调掌握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辩证统一的课程定位上转变,《大学物理》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1 分析和总结高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教材内容陈旧,缺少时代信息物理学科教材体系特别是工科大学物理课程体系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初的全盘“苏化”后,按力、热、电、光、原的内容构建起来的课程体系一直沿用至今,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这一方面说明该课程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适用性,当然也与物理教育工作者长期使用形成的习惯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学改革的投入力度不够,物理课程改革的空间比较大[6]。
纵观各高校《大学物理》课程内容上经典物理在教学中比重过大,缺乏现代知识气息,经典物理与近现代物理及物理前沿也没有融会贯通,使得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把握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衔接,如何处理基础物理与物理前沿关系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现代高新技术的基础,原有的教材体系内容是19世纪及以前的物理知识,对于20世纪以来的近代物理学涉及极少。
对于纳米技术、激光、超导、空间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现代科技的了解,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大 学 物 理实 验 课 程 体 系 改 革 探 索!ຫໍສະໝຸດ 应向东(温州师范大学
叶建柱
温州 !"# $$!)
物理与电子信 息学院,浙江
摘
要
以现 代课 程理 论为 依据 ,以 建设 “浙 江省 普通 高校 基础 课实验 教学 示范 中心 ”为 契
机 ,从课 程结 构、 课程 内容 、课 程实 施和 课 程资 源 等 四 方 面 对 大 学 物 理 实 验 课 程 体 系 进 行 了 改 革 ,建 构了 “模块 % 层 次” 的物 理实 验课 程新 体系 。 关 键词 大学 物理 实验 &’(" ) $ 课 程体 系 改革 * 中 图分类 号 文 献标 识码
开设时间
学分
第 !、 $、 ) 学期
* ( " $)
第 !、 $ 学期
$ ( " !)
第 $、 ) 学期
$ ( " !)
! 个 实验项目 (选做)
第 $、 ) 学期
$ ( " !)
在物理实验演示厅中以 观模和演示方式 向学生展示物理现象 发生的过程和简要原理 (’ / & 学时,共 *0 个实验项目)
— ,# —
高 等理 科教 育
$00( 年 第 * 期 ( 总 第 (2 期 )
表!
“模块 " 层次”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体系 实验层次
实验模块 实验理论 基础层次 力& # 模块 适合于物理 本科专业 !! 学时 $% 个实验项目 电& 光% 力’ + 模块 适合于“大理 科” 平台 $ 学时 !$ 个实验项目 电’ 光$ , 模块 适合于生、化 专业 - 模块 适合于电子工程 与计算机科学 . 模块 适合于文科及 中小学科普教育 $ 学时 !! 个实验项目 $ 学时 !! 个实验项目 热) 电’ 光’ 力) 电( 光$ * 个实验项目 光$ * 个实验项目 热$ ’ 个实验项目 电! 光! 近物 ! 电$ 光$ 电) ! 个 实验项目 (选做) 热’ !( 个实验项目 光( 综合 $ 力! 热! ! 个 实验项目 (选做) 提高层次 力热 ’ 电’ $ 个 实验项目 (选做) 自主创新层次
基于开放性、创新性和应用性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探讨
基于开放性、创新性和应用性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探讨摘要:为了适应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及行业发展需求,培养实验技能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兼备的新型人才,在对过去的课程体系改革和优化的基础上,尝试探索和构建开放性、创新性、应用性的物理实验教学体系。
针对这三个方面,采用分级开放模式,配合时间开放与资源开放,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权,提高学习效率;对教学内容、手段、方法改革,有针对性地授课,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建立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参加物理竞赛,将科研项目引入到实验室,实现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更好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分级开放虚实结合实践性应用性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科技人才的有效手段,其实际意义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
然而,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科技发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尽管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教学内容一直都在探索中改革,但在实验教学的实践中却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就物理实验教学的开放性、创新性、应用性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为培养实验技能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兼备的新型人才提出了可靠建议。
1 开放性为了更好地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将目前国内外正在开展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引入到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依据实验对象和教学目的设置分层次模块化的内容体系,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段内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和实验时间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
它的实现不仅可以循序渐进逐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灵活地赋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更大的学习空间。
1.1 分级开放实验文科学生思维方式不同于理工科学生,在动手操作能力、物理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上也有较大差距,如何帮助文科学生提高实验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为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分级逐步开放的管理模式应运而生。
所谓分级开放,即将全校各专业学生按理工科和文科分为两级[1]。
然后,按实际能力将学生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不同级别的学生可选做不同的实验内容。
应用型特色大学物理教材建设探索与实践
[摘要]高质量的教材建设是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乃至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大学物理课程是高校理工科各专业的重要必修基础课,在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创新意识及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章对大学物理教材建设进行了研究,对教材进行多元化设计,加强了以学生“学”为中心、具有应用型特色的多形态教材建设,助力实现一流课程建设目标。
[关键词]大学物理;应用型特色;教材建设[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3)16-0018-05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高质量的教材体系建设是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和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教材建设。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的回信中再次强调,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辉的精品教材[1]。
2019年底教育部印发了教材管理办法,把教材建设作为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纳入“双一流”建设和考核的重要指标以及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评估体系[2]。
2021年教育部开展了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工作,这也是落实新时代党对教材建设新要求的具体体现[3]。
大学物理是面向高校低年级学生开设的重要必修基础课,教材作为学科知识的载体,在课程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高质量教材能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物理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4]。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在大学物理教学一线的丰富经验,结合深圳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及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教材的要求,提出了教材设计思路和具体举措,充分发挥了数字化的优势,建设了具有应用型特色的多形态教材,开拓了新时代精品教材建设助力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新升格本科高校大学物理学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新升格本科高校大学物理学课程体系改革思路[摘要]为满足21世纪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笔者针对大学物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设想。
[关键词]大学物理课程体系改革思路一、引言大学物理是理工农医科各类高等院校所开设的重要的公共基础课。
大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为培养专业技能服务,还要让学生对整个物理学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了解,使其能利用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发展打好基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对大学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客观地讲,无论是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只注重知识的传递,忽视了思想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实践环节,教学内容与当代新科技脱节,综合教学效果不佳,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拟就新升格本科地方高校的大学物理学教学现状及课程体系改革思路谈些看法。
二、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我国现行的大学工科物理教学内容基本上源于20世纪50 年代的苏联,过分强调了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基础性。
概念、定律和定理,以及解题思路和方法有许多是高中物理的重复,给人一种经典物理是高中物理内容和高等数学方法的“结合物”的感觉。
注重灌输现成的知识,教学内容过于系统,过于细致,过于成熟,在学生的头脑中变成了束缚创新的框框,也养成了学生对前人成果的依赖性。
使学生学到的物理知识成了死知识,缺乏和生产实际的联系,同时也缺乏现代科学思想,观点和方法。
所有这些将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创造乏力,眼界不广,限制了其后的发展和对科学的贡献。
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教学体系有所变革,教学内容有所更新,但就总的框架而言,改革的幅度不大。
随着新世纪的临近,旧的体系日益暴露出与现代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不相适应的一面。
2.教学目的与专业特点脱节大学物理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其学习专业课奠定坚实的基础知识。
工科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大学物理是工业工程科学的基础,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是工科院校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课程。
通过物理方法的学习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工程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
工科院校大学物理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具有根据实际问题建立理论模型的能力,具有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后续工程类课程的学习,还将影响到他们在以后工作中要面对的实际工程问题。
物理课程的教学对培养新世纪工程技术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长期以来,物理课程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形成了相对的课程体系,但同时也有课程内容固定、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这已不适应工科院校及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课程内容应当与时俱进,进行改革。
下面就大学物理课程中的问题及改革做初步探讨。
一、教材的改革经过高考,不同层次的生源进入了不同的院校,在教材编写上,应体现不同院校的学生水平差异,教材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不同难度的教材应该区分开。
同时,各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不同,比如有的院校注重培养研究型人才,而工科院校多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
对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教材,理论可以精深一点,此类教材可以作为重点院校的教材、一般院校的参考教材。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在理论上要言简意赅,应凸显理论的应用,例题、实例要多,选择性要大一些,以便于教师能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培养目标、不同程度学生有选择地使用,也给学生自学留有一定空间。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工科院校中,大学物理课程更多的是作为各个工科专业课程的前行理论课程,因此,如何把大学物理和各工科课程进行有效的衔接是教学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现在的大学物理教学面临着教学内容固定、教学目标缺乏针对性的问题。
而工科院校更多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对物理理论的学习不需要完全的系统化,只要能辅助专业课程的学习就可以了。
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针对不同工科专业学生教学内容要做适当调整,不需要把整个物理基础理论全部教授。
独立学院大学物理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教育探讨
独立学院大学物理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文/ 李雄 朱琳 姜碧芬
摘 要 :研究独立学院大学物理课程体 系的创新 。以传输物理 思想,介 绍前 沿应 用 注重学科 交叉的原则调整调整大学物
理课程体 系,并提 出了具体的操 作方法 ,使新 的课程体 系适 应独立 学院培养应 用型 、创新型人 才的 目标。
关键词 :独立 学院 ;大学物理 ;课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 16 (0 8 6( )- 0 1 0 09 9 6 2 0 )3 c - 8 — 1 0
独立学院确立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已于一般本科教育 火箭飞行原理 ;角动量守恒定律及行星的运动。() 2对称性与守恒 有所不同 ,而 目前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仍沿用 旧有的教学体 定律 ,包含宇宙中广泛的对称性;物理定律的对称 陛;宇称守恒 系,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 目标 已不相适应。因此必须对大学物理 与不守恒 ;对称 陛原理的重大意义。第二篇,热学。包含热力学 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等进行创新 。这方面的研究与探讨已 三大定律 ,熵及其意义,热机及制冷机及其在工业革命史上的贡 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是大学物理现代化教育的一个迫切任务 。常 献等 。对于其它内容估计学生很少用到,故做了相应的删减。第
一
动作。从指导思想到框架体系、教学内容、方法都进行了大幅度 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 自觉性,提高教学质量 。并以 的改革。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目标出发 ,注重物理思想方法 系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和科学观点的传授 , 重视继续性教育向创造性教育观念的转变。 课程体 系从原有的工科体 系以运动形态分类改变为以运动规律分 类 ,形成 了新的课程体系。教学 内容的改革则是削减 了经典 内 容 ,增添了反映物理学的新发展 ,及其在高新技术 中的应用等新 内容。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进行取舍、重组和构建。 2 、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操作。改革后分为五篇十五章 ,总 学时为9学时。其中前四篇为讲授内容 ,第五篇为 自 2 学内容。安 排l学时为讨论课、论文讲评 、演示实验等。篇、 0 章安排如下: 第一篇 , 对称性与守恒 定律 :包含下面 内容 。( 力学与天 1 ) 体运动 ,主要 由以下几节组成 :牛顿运动定律 ;刚体定轴转动定 律 ;振动与波动 ;天体运动与万有 引力;海王星的发现和潮汐现 象、大气运动 ;能量守恒定律和永动机的兴衰 ;动量守恒定律与
大学物理实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大学物理实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作为一类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实验能力、动手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在线学习与面授教学之间的结合,充分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实验兴趣增强。
同时,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也可以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结合,最大化地增强学生理论知识联系实验的能力,防止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验项目内容脱节的问题发生,开阔学生在混合式学习中的知识面。
标签:大学物理实验;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引言:在理工科学生实验类教学中,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作为基础课程,还存在教学问题和不足,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技能,需要明确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意义,加强在线课堂与线下课堂之间的结合,不断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
一、大学物理实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意义首先,大学物理实验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线上教学传授相关知识内容,全面把学生知识的内化过程放在线上课堂中,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线下教学开展物理实验活动,让学生在线下学习中,结合相关微课视频和实验视频进行学习的讨论、学习测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全面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不断向学生提供更多教育资源,达到完美结合、取得最佳效果的教学目标。
其次,大学物理实验混合式教学,可以优化学生课堂学习的资源,并通过将碎片化教学资源,构建成完整知识体系的方式,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线上教学,对碎片化的知识进行挖掘、提炼出各实验的关键知识点,然后通过讲解和播放微课教学视频和资源等策略,还原实验原理,增强学生对操作要领和实验仪器组成以及实验过程的了解。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实验探究、混合式学习中,构建完整的自我学习体系。
最后,物理实验混合式教学,还包括课堂学习、課堂测试、课堂讨论环节,能够对学生知识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简单测验,评价学生课堂存在的学习问题,也可以通过反馈、解决疑难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物理实验探究的积极性。
大学物理课程改革的探讨
基于新教改的大学物理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新教改的大学物理教学探索与实践摘要:在以《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的新教改背景下,大学物理教育正面临新的挑战。
本文主要从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入手,采用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的优势,结合自身教学对大学物理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以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新教改大学物理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改革实践为了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方面,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摆在第一位。
在以《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的新教改背景下,我国的大学物理教育正经历改革——建设——发展的过程。
大学物理是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不但讲授必要的物理知识,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为实现新教改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要求,大学物理课程的改革必须不断深化。
这就需要广大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思想、完善教学理念。
将教学重心从对知识内容的传授转变为对学习方法的传授;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思想贯穿至教学始终;将培养知识型人才转变为培养创新型人才。
在我校,大学物理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是涉及学生人数最多、受益面最广的课程之一。
根据我校学科多样性特点,大学物理被分为:工科大学物理、文科大学物理、双语大学物理三种不同课程体系。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全面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我们对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尝试。
经过不断地探索和不懈地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2006年我校大学物理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1 教学方法改革方面进行的尝试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随着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改革,传统的“粉笔+黑板”式教学,已经被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所替代,但是如果忽略教学理念的转变,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学效果与灌输式教学基本等同。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一、关于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现状目前,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以传统的讲授为主,教学内容单一、固定,缺乏实践性和互动性。
学生在大量的公式和概念堆积中缺乏对物理学的实际认识和理解,导致学生对物理学的学习兴趣不高。
而且教师也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往往以单一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呈现给学生,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学模式不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下大学物理教学的要求。
二、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改革的目标是要使学生能够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到科学研究和实践中去。
通过对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改革,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1. 引入探究性学习模式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的教学方法,是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中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探究性学习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和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物理学知识的魅力。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建构和应用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通过这种模式下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引入现代教学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已经成为大学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虚拟实验等现代教学技术,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工具向学生生动形象地演示物理现象和原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网络教学可以扩大教学资源的范围,让学生更好地获取和应用物理学知识。
虚拟实验则可以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下进行实验和模拟,弥补实验资源的不足,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发展创新实践课程创新实践课程是大学物理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
重构“大学物理”内容体系的实践与探索——以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为例
第37卷第2期2019年3月龙㊀岩㊀学㊀院㊀学㊀报JOURNALOFLONGYANUNIVERSITYVol.37No.2March2019高校教学研究重构 大学物理 内容体系的实践与探索以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为例赖国忠,傅智河,梁㊀雄,林福忠,陈水妹,吕㊀晶(龙岩学院㊀福建龙岩㊀364000)摘要: 大学物理 课程内容有自身的特点,通过对电类和机械类专业师生的调研,发现必须重构应用型本科高校 大学物理 课程内容体系,探索实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㊁系统性与应用性相兼顾的途径和手段㊂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 大学物理 课程;体系重构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629(2019)02-0097-05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要求 多课少时㊁增加选修课㊁减少必修课 的总体趋势[1]下, 大学物理 课程遇到了新的挑战,加上传统教学内容与工程技术及生活实际脱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跟不上社会发展等;同时,高校转型发展已被作为国家战略,因此,课程体系的改革要以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知识㊁能力㊁素质培养为出发点,找到 大学物理 课程与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方向课程的结合点,从专业群建设的角度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㊂已经有很多教师对 大学物理 教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㊂有的专门讨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下 大学物理 教学改革[1-5];有的对 大学物理 教材改革进行了尝试[6-7];有的对 大学物理 教学方法体系进行了专门研究[8];有的对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9]㊂所有这些工作都对 大学物理 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㊂然而,这些工作基本上只从一个侧面开展了研究,没有考虑 大学物理 课程的基础性与应用性之间的平衡,也没有深入讨论教学方法改革与内容体系改革的配合㊂因为 大学物理 课程内容多,应用面广,要在不多的教学学时内既保证知识体系的相对完整㊁又体现课程内容的应用性不是容易的事㊂本文根据 大学物理 不同部分的内容特点及某一领域应用的多少,以龙岩学院 智能机械与专用车制造专业群 中的 大学物理 课程为例,在分析 大学物理 课程内容的自身特点的基础上,从重构 大学物理 课程体系并适当改变教学方法入手,介绍了平衡课程内容的基础性㊁系统性与应用性的思考与实践㊂1㊀ 大学物理 课程内容体系自身特点分析大学物理 课程包括了力㊁热㊁电磁㊁光学及近代物理初步等内容㊂虽然各部分内容前后联系,都具有内在逻辑性强㊁较多地应用数学知识㊁在生活以及工程技术中应用性广等共同点,但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对树立学生正确世界观所起作用不同,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也各具特色㊂力学部分从牛顿运动定律出发,推导其它定理原理一气呵成,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㊂电磁学部分的最大特点是对称性:电学和磁学知识结构体系的对称性,包括概念㊁规律的对称性;带电体及其电场分布与载流体及其磁场分布的对称性;乃至电79㊀收稿日期:2018-12-02㊀㊀㊀㊀㊀Doi:10.16813/j.cnki.cn35-1286/g4.2019.02.017作者简介:赖国忠,男,福建上杭人,龙岩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薄膜光学,物理教学㊂基金项目:福建省本科高校一般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FBJG20170102);龙岩学院教学改革课题(2017JZ01)㊂学与磁学引入相关物理概念或规律时思维方法的对称性㊂热力学部分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是学生在 大学物理 课程中首次接触到统计的方法;从认识论的角度,是学生在 大学物理 课程中首次较为深入地学习物质的微观结构,也是首次感受物理过程的方向性,使学生领悟宏观热现象的微观机理㊂光学部分从理论上看,是让学生在振动与波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感悟相位差这一概念的重要性,也使学生首次感受到光波的横波性质㊂ 大学物理 中的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基础部分,是近代物理的支柱㊂狭义相对论得出了与经典物理的绝对时空观不同的相对论时空观以及由此而来的相对论动力学㊂而量子物理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不连续性,认识到与经典世界不一样的 因果关系 ㊂从实用角度看,相对论是研究宏观高速运动物体的基础理论,量子物理是研究微观粒子系统的基础理论,而从认识论和世界观的角度看,也是人类认识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趋近的过程㊂2㊀重构 大学物理 内容体系的实践与探索基于以上对 大学物理 内容体系特点的理解,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和 大学物理 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时相对减少的情况下,重构该课程内容体系是必要的㊁也是可行的㊂这既需要对课程内容体系的精心选择和组织,也需要合适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的配合㊂为此,我们对龙岩学院 智能机械与专用车制造专业群 中的电类专业和机械类专业师生开展了相关调研,分析了各专业 大学物理 课程开出学时㊁教学大纲及其执行㊁学生学习 大学物理 课程的兴趣点㊁各专业后续课程对 大学物理 知识点的要求等,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㊂2.1㊀保障课程内容体系的相对完整性大学物理 课程在培养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㊁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㊁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其它课程难以代替的作用㊂同时,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已经渗透到一切科学领域,并且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和其它科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㊁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载体[10]㊂所以, 大学物理 课程必须保证内容体系的相对完整性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比较厚实的基础㊁比较广的适应面及比较强的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㊂2.1.1㊀根据课程不同部分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在学时相对变少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教学内容体系的相对完整性,又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并要在课程中落实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就应改变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㊂例如,对质点力学部分可以在布置学生预习并了解学生不理解的内容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先集中讲解其中的一系列定理㊁定律的推导㊂这些定理定律学生在高中已熟悉,所以 大学物理 中应该突出理解微积分思想㊁掌握微积分及矢量运算等知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突出与高中物理在思维方法和数学方法上的区别,让学生在课后用高数知识重新推导这些定理定律,并总结在推导过程中所用到的方法㊁技巧㊁新概念或新引入的物理量;归纳定理㊁定律适用的条件,最后对每一个定理或定律,由学生自行寻找一个例子进行规范详细的求解㊂又如,电磁部分,可以对静电场部分进行较深入的分析讨论,让学生对于对称性分析及利用对称性解题的思路方法有深刻的理解,然后对特定静磁场问题可以通过与相应静电场问题的比较,达到较快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又如光的干涉部分,只要让学生理解了相干光源在空间相遇处的相位差或光程差的分析计算方法及相位差与干涉相长相消的关系,剩下主要内容就可以在学生自行学习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由教师把知识点串起来了㊂再如,热力学基础部分,在掌握了内能㊁功㊁热量及准静态过程的概念后,从能量守恒出发,结合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就能很容易推得包括循环过程在内的不同的热力学过程中的能量关系,或者说宏观热力学量之间的关系式㊂2.1.2㊀改变教学方法,突出教学互动课堂教学互动的形式很多,包括师 生㊁生 生的互相交流,共同探讨等,以实现教学的互相促进㊂教89学过程中通过设置高质量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㊁讨论并提出新问题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对所学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理解㊂例如,力学部分关于势的概念的引入,通过引导学生自行分别计算物体从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个位置时万用引力㊁重力㊁弹力及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以列表的形式列出结果并进行比较,寻找各自的特点㊂这样学生很容易自行得出,一类力作功与路径无关,而另一类力作功与路径有关㊂这样老师再引入保守力与非保守力的概念就很自然了㊂又如,关于成对内力作功代数和不一定为零,我们通过形象地问某一个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否存在万有引力相互作用,如果把这个学生与教师看成系统,这种相互作用是否成对内力,当教师在课堂上走动而学生坐着不动时,这对内力的功的代数和是否为零,很直观地就把物理图像讲清楚了㊂在此基础上,再讨论如果这个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这对内力的功的代数和是否为零,由此过渡到如果系统内所有质点之间始终没有相对位移的情况,即刚体的情形㊂又如,电磁理论最大的特点是对称性,所以,凡是涉及到对称性的地方,都可以通过互动方式让学生讨论分析系统的对称性㊂2.1.3㊀根据专业特点对学时分配进行适当调整不同专业的后续课程对 大学物理 课程内容的要求是有差别的㊂在保证内容体系相对完整的前提下,在学时分配上,应该依不同专业而有所调整㊂例如,机械类专业后续专业课程中的理论力学及材料力学等,较多地涉及力㊁热㊁电磁等方面的知识,而从今后光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看,光学部分也应作为教学要求,但总体而言,对其中的力学部分要求较高;而电类专业显然对电磁部分要求较高,考虑电类专业可能涉及通信方面的需求,光学也要重点要求,相比而言,他们对力学㊁热学方面的要求却可以降低些㊂2.1.4㊀避免与中学知识的重复,注重在中学基础上的提高大学物理 在内容体系上看,很多内容中学都已经学过㊂这很容易让学生感觉是课程重复,产生轻视心理㊂对此,一方面教师要明确指出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虽有相似之处,但绝对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从解题的方法到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是不同的㊂例如, 大学物理 中的力学部分有一些题目的确能用高中知识求解,教师在肯定高中所学方法的同时,要引导学生用大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解决,这样能让学生实在地感受到大学方法的简洁性,同时也正是在两种求解方法的比较过程中,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大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特点㊂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中学与大学相关知识点的联系与区别,并突出区别㊂比如在中学物理与 大学物理 中都讲力做的功,中学物理讲的是直线运动过程中恒力的功,但 大学物理 更多讲的是曲线运动过程中变力所做的功,它与恒力做功既有联系又有不同,计算变力做功是在恒力做功的基础之上并借助高等数学的知识完成的,恒力做功和直线运动分别是变力作功和曲线运动的特例㊂所以,一方面,在 大学物理 课程中适当地衔接中学物理知识和方法,能帮助学生从熟悉的知识过渡到大学的内容;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与中学知识的重复,应让学生理解高等数学的思想方法并且用高等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应用高等数学奠定坚实基础㊂2.2㊀突出应用型人才办学定位,适当增补应用性内容物理知识既是自然科学最基础的知识,也是工程技术及生活实际中应用面很广的知识㊂ 大学物理 课程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物理学中的普遍规律,而且要引导学生把 大学物理 的知识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领域,但非物理专业的学生往往认为 大学物理 课程不是他们的专业课而不够重视,为此我们要改变只讲授理论而脱离实际的教学模式㊂在讲授物理学理论的同时,要尽可能地和现代科学技术及生产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既激发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用物理思想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㊂2.2.1㊀根据专业需要增加应用性内容不同的专业后续课程直接用到的大学物理知识点不同,工作后涉及到的主要工作平台也不同,所以,必须根据不同专业有选择地增加大学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的内容㊂为此,我们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典99型实例在课堂上进行简介,并要求学生课后加以整理㊂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㊂2.2.2㊀根据地方支柱产业实际补充应用性内容补充相关企业对 大学物理 知识的应用,让学生直接感受到知识的实际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也可以为今后前往相关企业就业的学生打下一定的工作基础㊂例如,本地有一家以生产㊁销售㊁安装各种电除尘设备为主的大型环保企业,虽然其电除尘器的类型和结构不尽相同,但其原理都是利用电力捕集烟气中的悬浮尘粒,主要包括了四个复杂而又相互有关的物理过程:气体的电离㊁悬浮尘粒的荷电㊁荷电尘粒向电极运动㊁荷电尘粒沉积在电极上㊂另外,除尘电袋吸尘后,通过电磁振打,线圈突然断电,振打棒惯性上冲后,在重力作用下撞击振打砧等物理过程使电袋上的粉尘脱落㊂又如,在讲述热力学第一定律时,我们对当地一家节能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干燥机加热时的计算及选型情况进行了介绍,在讲述热力学第二定律及熵和熵变时,介绍了该公司瓶片综合反应中温度和水分等因素的确定原理㊂讲到电磁感应时,我们介绍了某科技有限公司用非接触式高压带电显示装置,检测高压带电体是否有电的过程和原理㊂表1㊀不同专业大学物理知识典型应用实例表专业大学物理知识典型应用实例专业大学物理知识典型应用实例电类专业各种典型传感器的物理原理电磁感应信号导航的智能车的原理基于电磁感应的无线电能传输多普勒效应与车速监测电磁炮的基本原理发光二极管工作原理电磁无损探伤及金属探测器的原理电磁感应水处理器均匀折射率光纤导光原理巨磁电阻效应与大容量存储器热泵与冰箱致冷气体放电光源与彩灯电力系统中母线截面的形状与安培力机械类专业传动机构的转动惯量计算简谐振动在减振和隔振系统中的应用动量定理在皮带运输系统中的应用用动量定理分析汽车碰撞实验转动定律与汽车盘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牛顿定律与汽车行驶的安全距离电磁铁吸力的计算摩擦与自锁及螺旋千斤顶汽车的驱动与制动水轮机转动惯量及其转动能弧形闸门省力的原理电磁感应与汽车速度表3㊀结束语在学时减少的情况下,既要体现 大学物理 课程在工科专业的基础性地位,又要发挥其应用性特色,必须在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改进和内容体系调整两方面同时展开㊂必须在分析 大学物理 内容体系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不同部分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并设计有针对性的互动内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就不同专业对 大学物理 知识点的侧重点调查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不同专业的教学大纲,对教学重点作适当调整,适当补充一些 大学物理 知识点在工程技术㊁生活实际及地方支柱产业的实际应用案例㊂实践证明,通过本文所述的改革,龙岩学院 大学物理 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较大的提升㊂001参考文献:[1]杨爽,许琰,吴闯.应用型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3):380-383.[2]廖旭,任学藻,周自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高教研究,2007(l):63-65.[3]曾贵平,闫继红,刘叶红.大学物理教学在应用型院校的变革[J].高教论坛,2009(9):20-22.[4]黑龙江,朱志宝,贾东,等.应用型本科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4(10):41.[5]曾庆光,王忆,朱慧群.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J].时代教育,2011(5):36.[6]夏兆,张宁,张丹海.大学物理教材改革的新尝试[J].中国大学教学,2005(5):54-55.[7]赵高峰,程秀英,蒋俊华,等.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和教材资源建设[J].物理与工程,2014(S1):11-13.[8]力昌英,万士保,谢柏林.大学物理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J].物理与工程,2013,23(4):58-60.[9]张敏.大学物理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49):152-153.[10]刘建强,肖洪地,刘东红,等.贯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研究[J].江西科学,2005,23(4):456-457.责任编辑:巫永萍PracticeandThinkingforReconfiguratingtheSystemofCollegePhysicsACaseStudyofRegionalApplication-orientedUndergraduateUniversitiesLAIGuozhong,FUZhihe,LIANGXiong,LINFuzhong,CHENShuimei,LüJing(LongyanUniversity,Longyan,Fujian364000,China)Abstract:Basedonboththepeculiaritiesofcollegephysicscontentsitselfandquestionnairesurveysonteachersandstudentsmajoringinelectricalandmechanicalspecialty,thewaysandmethodsofsystemreconstructionofcollegephysicscontentsforapplication-orientedundergraduateuniversitiesarepointedout.Thisreconstructiontakesaccountofitsbasics,systematicnessandpracticability.Keywords:regionalundergraduateuniversity;CollegePhysics;systemreconstruction101。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现状、问题及实践探索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现状、问题及实践探索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在各学科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大学物理教育中,思政教育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文就从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实践探索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育现状在大学物理教育中,思政教育贯穿始终,与物理知识紧密相连,涉及到学科的各个层面。
首先,物理学科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理论性,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科的科学本质、思维方法与技能方法,并从中领悟到实践的重要性和思辨能力的好处。
其次,在大学物理课程中,教师会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物理知识来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生活和哲学等大问题,这些内容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最后,大学物理课程也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启发性问题解决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创造能力。
二、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大学物理教育相对于其他学科,往往被视为纯理科学科,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接受度较低,难以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另一方面,教师极易陷入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学生意识形态的引导与关注。
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加强思政教育的宣传和引导在大学物理课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大学物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的社会属性、科技属性及重要作用,让学生不仅仅是学习物理知识,还要了解物理学对社会的贡献及其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方面扮演的重要作用。
2.加强教师的思政素质和教学能力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政素质和教学能力,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宽广的知识视野,吸收多种思想和学术观点的洗礼。
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思维方法和思辨能力。
同时,多采用新的教育技术和方法,如互动教学、课堂微课等形式,深入学生思想世界,开拓学生视野,提高课堂授课的吸引力和互动性。
关于工科大学物理内容体系的探讨
关于工科大学物理内容体系的探讨摘要:大学物理是高校理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文章分析了现有教材内容的优点,说明了大学物理课程内容新体系的构建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abstract: university physics is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 in univers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existing teaching materials,explains the principles for construction of new content system of university physics course and proposes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on this basis.关键词:大学物理;课程内容体系;构建key words: university physics;course content system;building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227-020 引言大学物理是高校理工类个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内容和思想对后继课程的学习和科学素质的培养都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在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物理学更是有了大的发展。
随着现代化的进展,大学物理的教育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
1 现有教材内容的优点我国现有的一些大学物理教材和国外的一些教材相比较,现有的大学物理教材有些优点:教材内容结构体系严谨,论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教材内容的起点比较高,对物理概念的解释准确,易于学生接受。
强调基础物理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衔接,强调理论数学推导严密。
但是也有不足,比如课程体系陈旧:大学物理教材还保持着十几年前的课程体系,按照物理学的分支学科,把内容分为力、热、电、光和近代物理五大板块。
大学物理课程情况分析
大学物理课程情况分析1. 课程简介大学物理课程是针对高等院校工科、理科及部分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大学物理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科学研究及工程技术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培养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科学研究及工程技术应用奠定基础。
3. 课程内容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包括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两部分。
经典物理学主要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声学等内容;现代物理学主要包括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固体物理学等内容。
4. 教学方法1. 讲授:教师通过系统、生动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实验:学生通过实验操作,验证物理定律,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问题,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自学: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参考书,提高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考核方式大学物理课程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
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占总成绩的40%。
2.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
6. 课程评价大学物理课程评价采用以下标准:1. 学生对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7. 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如《物理学》、《大学物理》等。
2. 实验设备:具备完整的物理实验设备,满足实验教学需求。
3. 网络资源:提供在线课程、教学视频、习题库等,方便学生自学和复习。
8. 课程改进1.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内容新体系构建的研究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 内容新体 系构建的研究
陈 志 远 , 吴雄 标 2
(. 1 成宁学 院 电子 与信 息工程 学院 , 湖北 成 宁 470 ;. 3 102 通城二 中, 湖北 通城
摘
470 ) 340
要: 分析 了大学物理 实验课程 内容和体 系的现状 , 针对现行课 程 内容体 系中存在 的一些 f题和弊 端, * - I 以培养
容相互独立 、 自成体 系, 这不符 合当代科学技术综 合性 、 交
叉 性发展的要求 , 不利于学生 综合实验能 力和创造性思 维
1 大学 物 理 实 验 内容 及 体 系 的现 状
12 内容体系结构不合 理 . 传统 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体系基本上是依据物理理论
课 的 体 系 , 照力 、 、 、 的顺 序 编 排 , 与 理 论 课 教 学 按 热 电 光 并
基本保持同步, 这种组织形 式称为“ 轮回式” . 种内容 这 体系结 构至少有 以下几点缺陷 :
没能脱 离理论课体系的束缚 , 内容分散 , 以系统地 体现 物 难
理实验 的规律 、 方法 和特 点 , 过于 注重物理 知识本 身的 结 构.
性和仿效性测量实验. 有些实验 内容具有不衰 的生命 力 , 作 为基础辐射到各个学科领域 , 具有相当的指导价值. 但有 的
实验内容随着科学的发展 , 尤其是 二十世纪末 新型 学科 的 快速涌现 , 则显得陈旧和不适宜 , 从而给学生带来 学习上 的
量方法和某 一物理公式定律 验证性的实验多 , 而关于这 些 测量方法和物理规律应用性 的实验少 ; 实验 手段上采用 在 传统测量技术的实验多 ,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 计算机 、 网络
等技术 ) 深化教学要求 的实验少 ; 按照力 、 、 光划分各 热 电、 自独立的实验多 , 而在力 、 、 光方面具有相互联 系的综 热 电、 合性实验少 . 教学资源配置 、 实验设备更新 两极分化 , 属 部
最新大学物理学习心得体会
大学物理是工科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根底课、学位课程。
它对培养人才的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1.注重新概念、新内容的学习。
从教学内容和要求看,物理学习到了大学阶段确实出现了一次飞跃,或者说上了一个台阶。
客观地讲,这个台阶的梯度不能算小。
这就形成了物理难懂难学的现实。
大学物理的内容不是中学内容的重复或简单的扩展,而是在概念上深化、理论上进步,螺旋式上升。
有许多新概念出现,如角动量、热学中的“熵〞、量子化、能带等。
既学习质点的运动,又研究多粒子体系。
用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时空观代替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量子理论取代了能量连续的看法。
从宏观到微观,从低速到高速,从经典到近代,大学物理的内容把同学们带向一个又一个美妙而又神奇的物质世界。
对这些新概念、新内容,从一开始就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足够的重视。
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智慧才能的开展过程。
问题要一个一个的解决,知识要一点一点的积累。
不要等问题成了堆,然后坐山兴叹:物理难懂难学也!2.培养高等数学来考虑、处理物理问题的才能。
假设硬要把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做个比较的话,我要说,中学主要解决“恒〞的问题,如物体在恒力作用下的运动,恒力的功等等;大学主要处理“变〞的问题,如变力的冲量,变力的功等等。
从数学的角度来说,中学物理是用初等数学解题,而大学物理趋向于用高等数学解题。
不少学生不适应这种变化,还停留时间在原来的认识程度上。
他们只习惯于把中学的思维、中学的方法生搬硬套到新的物理情境中来,不擅长变换认识问题的角度,不擅长改变解决问题的方式。
不少同学只会用初等数学来处理问题,往往不能正确地用高等数学特别是微积分来表达和分析物理问题。
同学们经常把矢量当标量、把变量当常量、把积分运算用代数运算来代替等等。
尽管教师反复强调,但仍有不少学生仍按原来的思路去分析、处理问题,这是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给物理学习带来了障碍。
数学不仅是一种计算工具,更是对物理现象进展抽象、概括的表现手段。
在大学物理中,许多概念和规律都是用高等数学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一种新的大学物理课程体系的探索摘要为更好地培养21世纪所需的创新型人才,本文试图突破传统的力、热、电磁、光、原这种按现象分类组织的顺序结构,依据物理学一些内在的规律特点,探讨了一种新的大学物理教材体系结构。
关键词大学物理;知识结构;课程改革;教材分类号 O4━43 或 G423.31对大学物理教学内容体系的探讨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满足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大根本性转变的需要,为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21世纪的人才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还应该有较强的能力,具备较高的素质。
物理教材与教学改革不仅要符合这一要求,更应该以自己独具的学科特点和优势,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首先,物理学作为一门成熟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不仅是现代科学技术大厦的基石,而且其知识方法已经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并不断向更多的新领域渗透,她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1]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破除迷信、揭穿伪科学,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物理学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专业基础课,而且也是一门文化素质课,其基本常识、规律和思想方法对未来社会的各类人才都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所以,要教给学生内容体系相对比较完整的大学物理知识。
我们还知道,从亚里士多德时代起的物理和哲学就密不可分。
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把天上的运动和地上的运动统一起来,破除了宗教关于宇宙的神秘。
牛顿提出这些定律,构筑经典物理学大厦基本框架的论著干脆就叫《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辩证唯物主义诞生的重要基础之一;麦氏方程组从一个新角度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物质波假设的提出可谓就是德布洛意凭借其哲学思维的创造;海森堡的“测不准关系”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已远远超过了其物理意义本身……的确,许多物理知识中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一部物理学发展史,也是一部哲学发展史,方法论发展史,科学思想发展史。
我们不能轻易地浪费这些宝贵的素质教育资源,而要充分挖掘、引申和升华:适时适量引入物理学史知识,介绍一些物理概念、规律的发现发展过程,描绘物理规律中所蕴涵的哲理和美。
这不仅可使学生学到科学家正确的思维方法、工作方法和先进的思想观念,还可使学生受到科学家们追求真理、勇于探索、辛勤奉献、对社会和人类的责任感等科学精神的熏陶;这些生动有趣、充满思辩美的知识和对科学家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崇高品格的仰慕与崇拜又可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的发动机和催化剂。
同时还应该认识到,未来社会不能期望通过几年的大学教育就把学生培养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更不可能也不必要使教育在人的青年时代就一次完成 [2]。
而应培养终身教育的观念和习惯,在一生中随时根据需要和兴趣,不断学习新知识,调整优化知识结构。
为此,大学物理的知识体系不能是封闭的、僵死的,而应是以最基本的“骨架”为基础的活化的开放系统;一个具有较强迁移能力,能不断吸纳同化新知识,包括其他学科领域知识,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知识结构。
所以,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基本知识结构作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心理,循序渐进地把大学物理知识作为已有知识的扩展和加深介绍给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点明两者之间的异同,指出新知识的增长点,作为学生后继学习的“最近发展区”[3];同时,在合适的地方也引入一些比较活跃的近、现代物理知识及其应用成果,为学生开设一些“小窗口”,[4]让他们呼吸一下当代物理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新鲜空气;最好也在适当位置多保留若干“扩展槽”,注①介绍一些有待解决的前沿和实际问题,启发学生就这些问题展开想象、进行探索,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进行知识创新的兴趣。
这些内容有的可以写入正文,有的可编成习题,[5]还有的可出现在前言或后记中,有的也可以阅读材料的形式作为附录或正文中相对独立的一部分。
另外,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整体化发展产生了很多有生命力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横断学科,如地球物理、生物物理、控制论等等,他们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贸易”的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着传统学科起不到的作用,而这些学科的诞生和应用需要多学科知识及其间的联系,因此,基础物理教学也应该为临近学科预留“接口”注②、架设桥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创造思路,指出值得研究的方向和领域。
2对大学物理教材组织顺序的探讨根据系统论的有关原理,现代课程论不仅要研究教学内容的选取,更应重视对这些内容组织结构的研究。
[6]因为相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次序组织教学,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课程”中的“程”字本身就有过程、程序之意。
传统的力、热、电磁、光、原,是按所研究的现象来安排教材顺序,而不是依据物理学深层次本质的东西,这种结构用在中学尚可,作为大学物理教材的线索就显得不合适了。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了以下物理教学内容的分类线索:其一,从研究对象的物质形态或属性角度看,可分为粒子、场和波[7],有具体与抽象之分。
就其模型和研究方法角度而言,主要有质点(组)、刚体、场、波和热力学系统、微观粒子等,就其线度看又有宏观与微观之分。
他们各自对应着不同的研究方法(包括使用不同的数学工具)和难度。
其二,从运动形式方面看,主要有平动、转动、振动、波动及无规则随机运动几种,其复杂程度和难度也各不相同。
其三,就所阐述的物理规律而言又可分为演绎(因果)规律和统计(归纳)规律两大类。
相对来讲,学生对前者更容易适应。
参见下页图表另外,我们都知道物理数学不能分家,物理教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一样离不开数学,尤其是大学物理对高等数学的依赖非常强。
我们在安排物理教学内容顺序的时候也要考虑各部分物理内容所用到的相应高等数学知识的教学进度及其难易程度。
当然,数学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工具在安排其课程内容和进度的时候也应该适当为物理等课程的教学打好基础,但这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
3对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结构的讨论据上述分析,结合物理学史的发展过程和人类的认知规律,按照先易后难,从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先宏观再微观,先演绎后归纳的顺序,我设计了一套更能为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内核与精髓,并能给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提供更多方法素材和发展空间的体系结构:引言:我们所处的物理世界讲述物理学的研究对象:从宏观到微观和宇观的物质结构层次及其运动变化,引出物质结构和天体物理的基本常识,介绍一下对宇宙起源研究的动态(如大爆炸理论等),给学生描述出一个值得探索和研究的广阔时空范围的蓝图,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
随后讲述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生活中的一些以物理知识为基础的应用实例,与物理学有关的当代科技前沿情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学好物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最后向同学们传授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
第一部分:实物粒子以三个守恒定律为核心讲解质点(组)和刚体的运动规律。
[8]通过质点和刚体介绍“理想模型”忽略次要因素的研究方法,结合从匀速到匀变速、先直线再曲线运动、从质点到刚体和质点组等内容教给学生从简到繁、由不变到变并逐步增加变量个数的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刚体是特殊的质点组,刚体的平动可视为质点运动,质点的角动量定理和守恒定律是刚体角动量定理和守恒定律的特例,可让学生学会从更高的层次上把握知识规律的体系和结构,也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范例。
在讲述万有引力时,指出牛顿把天体的运动同地面物体的运动纳入到统一的力学理论体系,实现了人类科学认识的一次大综合,大飞跃,并可用科学家研究过程中那种对统一、对称、和谐等美感因素的追求来对学生进行感染和熏陶。
介绍某些杂技魔术和电影特技的物理学原理,可帮助学生提高对科学与伪科学的分辨能力。
通过介绍火箭与我国的航天事业,来培养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这一部分所研究的都是具体的宏观现象,所涉及的运动形式是平动和转动,所涉及的高等数学知识仅限于向量和简单的微积分,研究所得到的演绎规律也是广大同学们所熟悉的。
第二部分:波依次介绍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光波。
具体形象的机械波主要用以介绍周期、频率、相位、波长、波速等基本概念,作为阅读材料在这部分可讲解一些声学知识;在光波部分可分别介绍激光与全息、光纤通讯等当代前沿的基础知识 [9]。
在这一部分中,机械波恰好承接前面力学主干,最后由光波是电磁波的一种,电磁波是由电磁振荡产生的引出对电磁场的探讨,自然过度到下一部分。
第三部分:场先分别讲解静电场、稳恒磁场和电磁感应,进一步引出电磁场和电磁波,并把光波纳入统一的电磁波谱之中,分析波与场的关系,再讲解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常识。
最后简述引力场、四种相互作用和大统一理论,很自然地把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联系了起来。
传统的讲法是把这部分放在波动之前,事实上,由于有机械波做过渡,光波虽也较抽象,但要容易得多。
而对场来说,其研究对象和运动形式都比波动难理解。
这两部分的研究方法还是演绎推理,可是场需要用到的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等数学工具比波所用到的常微分方程要难些。
第四部分:热力学系统传统的物理教材都是把这部分内容放在力学之后作为第二部分,我认为非常不妥,因为刚体是大量质点的固定结合,质点组是有限个质点的随机组合,波可视为大量质点有规律运动的宏观表现,而本部分研究的孤立系统包含着无数多个质点,而且都在作随机运动,所用的数学工具也是与微积分的的思路和方法截然不同的概率统计,与前几部分所研究的内容相比,对其方法和结论,学生一时都难以适应,具有相当的难度和复杂程度;从物理学史角度看,这部分规律的发现也比前述内容晚[10]。
另外,在讲完热力学后的分子物理部分阐述自然界存在的另一种与因果(演绎)规律不同的的客观规律──统计(归纳)规律和另一种研究方法──归纳法,也为随后讲述微观粒子做好了铺垫,准备了台阶。
在这里可以介绍“熵”这个概念在信息论等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及其含义、联系。
第五部分:微观粒子从光的本性谈起,借助类比推理引导学生进行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联想,引出物质波的概念,讲述量子力学的初步知识,进一步强化归纳、统计的观念和方法。
在这里还可以通过爱因斯坦与哥本哈根学派的论争来展现伟大科学家的人格魅力以及他们对真理的严肃态度和追求精神。
杨振宁博士在比较自己在西南联大与美国所受教育的区别时曾指出,中国的传统的教学注重演绎推理,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认真严谨,但缺少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这与美国重视是归纳、分析与综合形成明显的差别。
其实,归纳与类比是重要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所以,在这套结构体系中力图使两者并重,各取其长,其中把第四、五部分调整为前后相接就是为了集中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方法,培养其创新意识,弥补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