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姆的宗教诉求
毛姆的理想与空想
毛姆的理想与空想作者:萧莎《光明日报》(2015年07月25日12版)小说家威廉·萨姆塞特·毛姆(1874-1965)在英国文坛是个有争议的人物。
他多才多艺,一生勤奋笔耕,作品之丰令人瞩目。
1897年毛姆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1962年在完成《纯粹为了自娱》后搁笔。
65年里,他总共创作近20部长篇小说,100余篇短篇小说,32部戏剧以及大量随笔、评论。
他的作品极为畅销,不仅如此,依据其底本改编的舞台剧和电影也层出不穷,受到世界各国观众欢迎,因此,他被誉为“20世纪用英语写作的最为流行的作家之一”。
长寿,高产,备受读者喜爱,生活富有,毛姆的文学生涯在英国小说家中似乎是罕见的圆满——只除了一样,文学批评界和他的同行对他评价不高。
批评家埃德蒙·威尔逊尤为刻薄,他称毛姆文体之平庸足以令读者啧啧称奇,一是奇怪他是如何能够收集如此之多的陈词滥调并把它们组装起来,二是惊讶于他毫无独创性却屡败屡战乐此不疲。
英国传记家利顿·斯特拉奇直言,毛姆的文才属于“二流作家排头的一号”。
连毛姆自己也在《总结》(1938)一书中承认:“我对自己的文学地位并不想入非非。
本国只有两位有分量的批评家费心以严肃的态度讨论过我,而聪明的年轻人撰文评论当代小说时根本想不到我。
对这一点我并不怨恨。
”说不怨恨,哪能真不怨恨?文坛大人物中,只有美国小说家德莱塞不假思索地肯定毛姆的才华,将其代表作《人性的枷锁》比作贝多芬式的交响乐,给了他不小的安慰。
毫无疑问,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毛姆的小说是迷人的。
迷人在于它平和易读,虽然毛姆的小说大多写于20世纪,但读起来却实足似19世纪老派的英国现实主义小说。
情节曲折,语言机智幽默,对生活的观察富于情趣,人物性格一目了然、很少变化,而且明确反映出作者的生活观和世界观。
以中国读者最熟悉的《月亮和六便士》为例:小说写一个本已拥有稳固事业、美满家庭的英国证券经纪人,忽然迷恋上绘画,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艺术理想。
毛姆小说中的东西方哲学思想分析
毛姆小说中的东西方哲学思想分析摘要:《月亮与六便士》和《刀锋》是毛姆小说中探索人性的多元化、为自由而呐喊的典范之作,毛姆通过两位男主人公的形象表现两种不同的人生信仰,思特里克兰德为艺术与现代文明决绝,拉里最终在印度的吠陀经哲学中找到生命的终极意义,展示了毛姆不同时期的哲学思考。
毛姆一方面受西方追求个体自由的哲学的影响寻求彼岸世界,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深受通过自我修行来达到解脱的东方哲学观的影响,反映了毛姆对东西方哲学的学习感悟,也表现了毛姆精神探索的复杂过程。
关键词:思特里克兰德,拉里,自由,东方哲学,西方哲学英语中的"自由";(Liberty)一词源自古拉丁语,其含义是"从束缚中解放";,"主要指自主、自立、摆脱强制,意味着人身依附关系的解除和人格上的独立。
"; 现代文明的发展虽然使人们在物质上获得了优渥的享受,却衍生了一系列文明社会法则,将人性自由束缚在社会化、功利化、实用主义之中,人们陷入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不平衡的精神困境。
毛姆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感受到了这样的窘境,在其作品中进行了多维度的人性探索,毛姆一生着述颇丰,以《人性的枷锁》《月亮与六便士》《刀锋》为代表的长篇小说尤其透露着对人性的思考和为自由的呐喊。
其中《月亮与六便士》《刀锋》这两部作品的主旨都导向争取人的社会独立性、张扬主体性,两部作品的男主人公呈现出鲜明的自由意志和自主的精神理念,作品通过表现他们离经叛道、与众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执着构建以自我精神自由为中心的主体的行为,展示毛姆不同时期的哲学思考,毛姆一方面受西方追求个体自由的哲学的影响寻求彼岸世界,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深受通过自我修行来达到解脱的东方哲学观的影响,反映了毛姆对东西方哲学的深入感悟,也表现了毛姆精神探索的复杂过程。
一、离经叛道的生活态度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和《刀锋》中毛姆塑造了思特里克兰德和拉里两个离经背道的形象。
毛姆短篇小说特色文学欣赏论文
毛姆短篇小说特色文学欣赏论文一以英国海外殖民地为背景,描写在海外的形形色色的英国人,是毛姆短篇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在毛姆之前,英国作家约拉吉卜林曾写过以印度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吉姆》(1901)和不少短篇小说,但他颂扬的是为大英帝国争光的“英雄”,弱者得不到同情。
而在毛姆笔下,英国在海外殖民地的行政长官、传教士、法官、种植园主、军官、资本家等则都是嘲讽、揭露的对象。
他们或是伪君子,或是势利之徒,或是刽子手,或是诈骗者,或是懦夫。
同时,毛姆还揭示了海外英国人的空虚的精神生活,以及他们之间既相互利用又勾心斗角的微妙关系。
“在英国文学中,以奚落,揶揄,讽刺的态度勾画殖民者的形象,毛姆的短篇小说开创了一个先例”③。
《大班》、《雨》、《信》、《迫于环境》等都是表现这一主题的优秀篇章。
《大班》写一个外国侵略者在中国的发迹以及他必然灭亡的命运。
一个英国小职员来到中国后,飞黄腾达,不仅发了横财,还爬上了洋行分行经理的宝座,觊觎着总公司董事长的位子。
然而,他那骄横不可一世,志满意得只不过是外表而已,内心却充满了恐惧。
中国的义和团反帝运动,中国的苦力、乞丐,甚至中国的街道庙宇都使他胆颤心惊,坐卧不宁。
他预感到自己的灭亡,惊慌万状,最后,死在中国的土地上。
《雨》则是毛姆对宗教的否定和讽刺。
戴维森是个海外传教士,一个典型的宗教狂。
他依靠教会和当权者的势力,迫使土著居民信教。
如果不从,轻则倾家荡产,重则关进监狱。
小说着重描写戴维森企图使一个妓女汤普森改邪归正,皈依上帝,灵魂得救。
然而就在妓女灵魂“获救”时,这位所谓的上帝的使者却兽性大暴露,结果身败名裂,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戴维森的可悲结局揭示了宗教的伪善和虚无,是束缚人性的枷锁。
中篇小说《信》揭露出资产阶级法律的虚伪性。
主人公橡胶园主罗伯特克罗斯比的妻子莱斯利因涉及一桩凶杀案而被捕。
莱斯利的辩护律师乔伊斯在明知莱斯利是杀人凶手的情况,却处心积虑地为她辩护,收买证据,从而使莱斯利无罪释放。
摆脱枷锁走向彻悟_试评毛姆作品所反映的宗教观
摆脱枷锁 走向彻悟———试评毛姆作品所反映的宗教观马 莉(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83)Ξ摘 要:这里通过对著名作家英国威廉・毛姆(1874-1965年)几部重要作品的分析,探索其作品中所反映的反基督教情绪的根源,并通过毛姆的创作及人生观的转折分析了叔本华、易卜生对其所产生的影响,从而对毛姆作品中所反映的宗教观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人性的枷锁;悲观主义;个人主义;印度教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751(2002)0520087203From Spiritual Bondage to Mental Aw akening—On the religious views in W.S.Maugham ’s w orksMA Li(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 sity ,Shanghai 200083,China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well -known British writer W.S.Maugham ,the author tries to explore the origins of the anti -Christian m ood re 2flected in Maugham ’s w orks.The elaboration is als o made on the in fluence of Ibsen and Schopenhauer on Maugham ’s shift in his outlook on life ,which leads to the 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Maugham ’s change of his religious views.K ey words :the human bondage ;pessimism ;individualism ;Indian religion 熟悉英国著名现代作家毛姆的人,都会对其作品中所反映的强烈的反基督教情绪留下深刻的印象。
摆脱枷锁走向彻悟——试评毛姆作品所反映的宗教观
第25卷第5期2002年9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fLiaoningNo吼alUmvevslt7(soc谢Seiera爆Edi60n)V01.25No.5Sep.2002摆脱枷锁走向彻悟——试评毛姆作品所反映的宗教观马莉(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83)摘要:这里通过对著名作家英国威廉·毛姆(1S74—1965年)几部重要作品的分析.探索其作品中所反映的反基督教情绪的根源,并通过毛姆的创作及人生观的转折分析了叔本华、易卜生对其所产生的影响.从而对毛姆作品中所反映的宗教观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人性的枷锁;悲观主叉;个人主义;印度教中田分类号:1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51(2002)05.0087.03FromSpiritualBondagetoMentalAwakening—chlthereligiousviewsinW.S.Maugham’swod£sMAU(舶埘Internat/ona/蛾‰蚵,Shaaglm/200083,帆)Abstract:By∞d扭ngthewell—knownBritishwriterW.S.Maugham,theauthortriestoexploretheoriginsoftheanti—ChristianmoodfleetedinM目19h锄’B帅rlcs.1kehboratloaisalsomadethei曲u∞ce0fIbsenandSelmpenlmuerMml西姗’sshiftinhisoutlooklife,whichleadstothel删ifltelpmtaliml。
fM¨蜘’scl“19eofhisreligiousviews.KeywordS:thehuro日ab0嘶;pessiralsm;individualism;Indianreli画on熟悉英国著名现代作家毛姆的人,都会对其作品中所反映的强烈的反基督教情绪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学与宗教的交集与冲突
文学与宗教的交集与冲突文学与宗教作为两个不同领域的表达形式和文化现象,在历史长河中有着交集和冲突。
它们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无限存在的探索。
然而,在一些特定问题上,文学与宗教也会发生冲突。
首先,文学和宗教之间有着紧密的交集。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常常通过情感、人物塑造、故事情节等手法,探讨人性、伦理道德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诸多议题。
而宗教也具有启示、教育、引导人们对世界及人生的思考的作用,因此很多文学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宗教。
例如《圣经》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宗教文本之一,其故事元素经常被文学作品借用和改编。
同时,从古代到现代,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也以宗教的话题为主题,如但丁的《神曲》、毛姆的《人性的枷锁》等,这些作品拓展了人类对宗教信仰和唯灵论的深入理解。
然而,文学和宗教之间也存在着冲突。
一方面,宗教主张的是虔诚信仰和绝对真理,而文学作为一种表达自由和思想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则有着同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探索尊重个人感受的独立性。
这种自由和独立的精神常常会引发与宗教观念的冲突。
在历史上,许多文学作品因为其宗教批判和挑战教义的内容而遭到宗教机构的打压和审查。
例如,启示录作家福楼拜的作品《荒原》曾因宗教内容而引起争议;《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魔法元素也曾被部分宗教团体质疑为对基督教乃至宗教信仰的挑战。
这些冲突暴露了宗教对文学作品所持的传统价值观念和文学的自由创作精神之间的矛盾。
此外,文学与宗教之间的冲突还体现在它们在对人性、人生意义的诠释上的差异。
宗教往往将人生视作一种神的安排或试炼,强调敬畏和信仰。
而文学则将人生视为个体经验和意义之旅,强调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宗教追求的是超越个体的普世真理和永恒救赎,而文学追求的是对个别经验的体验和理解。
从这个角度来看,宗教与文学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分歧也是它们之间冲突的根源之一。
然而,文学与宗教的交集和冲突并不意味着二者不能和谐共存。
评析毛姆的反理性倾向
作者简介:袁文平(1961—),男,咸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英国著名作家威・萨・毛姆在文学表现形式上基本保持了传统手法,但思想深受叔本华等人非理性哲学的影响而具有现代性,其意识论、创作论、批评理论及艺术风格都有一定程度的反理性倾向,与现代派文学有所重合和沟通。
一、反理性的哲学基础———叔本华式的悲观主义叔本华哲学的突出特点是主观唯心主义、唯意志论、反理性和悲观逃避主义。
他认为世界的本质之一在于它是我的表象。
这种主观唯心主义来源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而更直接的根源是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
他决不肯超出自我和自我的感受去探讨世界的本质。
他又认为世界更深刻的本质是我的意志,亦即是我的生命欲望。
而生命的欲望在人类则是一种本能的意识和下意识的冲动,只是有时被理性照明了,多数情况下是被理性压抑了。
这样,人生就是一系列被理性照明又被理性压抑了的痛苦。
生命的等级愈高,欲望愈强烈、愈复杂和愈多样,就愈难满足、愈痛苦。
人生是一场充满痛苦的大梦。
打破这梦境的唯一道路是自我否定生命意志,克制乃至消灭欲望。
具体的方法,一是通过艺术实践把欲望转化为内向的无目的的行为,二是通过鼓吹走向“虚无寂灭”的印度哲学把欲望克服下去。
显然,叔本华的哲学是有内在矛盾的,是不真诚的,但叔本华却又是打破西方上千年传统的理性主义的人生哲学的第一人。
他对黑格尔客观唯心论的理性主义的摧毁是本质性的,使哲学对人的认识向深层的感性、欲念和下意识发掘,开了尼采、柏格森、弗洛伊德、克罗齐以至萨特存在主义的先河。
而这些反理性主义的哲学家,不仅是现代的人道主义、现代哲学和现代派文学的一代宗师,而且深深影响了偏重传统的毛姆的思想,使其具有反理性倾向。
二、反理性的意识论毛姆的反理性倾向反映在他对人类意识活动的观点中,这当然与叔本华哲学和柏格森、弗洛伊德的理论的影响有关。
毛姆一向对人的感性和悟性比较重视,而对抽象理性和实践理性有所抵触,他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理性主义不感兴趣。
毛姆长篇小说中的“离经叛道者”
目录目录绪论 (1)第1章离经叛道者的概貌 (3)1.1“经”、“道”之说 (3)1.1.1伦理道德 (3)1.1.2文明规训 (5)1.2离经叛道者形象代表 (7)1.2.1菲利普——基督世界的犹大,情欲汪洋的奴隶 (7)1.2.2斯特里克兰德——艺术领域的撒旦,家庭生活的飘零人 (10)1.2.3拉里——跨越刀锋的圣徒,俗世生活的睥睨者 (12)第2章“离经叛道者”的成型 (15)2.1毛姆自我的投影 (15)2.1.1忧伤的记忆 (15)2.1.2海外游历 (17)2.2时代的产物 (19)2.2.1动荡而奋进的西方世界 (19)2.2.2各种思潮的影响 (22)第3章离经叛道者的行为意义 (26)3.1离经叛道者的精神突围 (26)3.1.1文明抉择下的精神探索 (26)3.1.2原始自然下的诗意栖居 (28)3.2离经叛道者的理性回归 (31)3.2.1自我放逐后的现实生活归位 (31)3.2.2叛离与回归 (34)结语 (37)致谢 (38)参考文献 (39)III绪论绪论从来没有一位作家像威廉•萨默赛特•毛姆一样备受争议。
他的作品自问世来,鲜有得到评论界的认可和垂青。
但他却拥有一批最庞大、最忠实的读者,是许多被冠以“大师”之名的作家所望尘莫及的。
一方面,评论界认为,毛姆的作品既不如与他处于同一个时代的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姐妹,也不如以标新立异的形式表现文学的现代主义作家劳伦斯、伍尔夫、乔伊斯等。
甚至,美国文学批评家埃德蒙德·威尔逊认为毛姆是一个被“神化”了的人物,他直接批评毛姆属于半垃圾的作家,认为他的作品没有半点文学尊严,作品中的故事内容构思十分低级,主题浮夸,没有体现丝毫思想深度。
然而,与批评界态度截然相反的是,读者群热捧毛姆作品。
毛姆的作品畅销海内外,销量长期居于榜首,他的作品引起读者的强烈反映,读者普遍认为,毛姆是文学作家当中的“佼佼者”,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可读性、思想性。
毛姆的文学观与文学批评
毛姆的文学观与文学批评著名葡萄牙作家米歇尔·马洛·毛姆(1890-1950)是典型的现代主义文学家,他以独特的文学观和文学批评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文学发展。
米歇尔·马洛·毛姆毕生致力于探索人性,他继承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传统,但他却把它融入了现代主义的框架。
他的文学观和文学批评影响了20世纪的文学发展,他的作品也成为现代主义文学家的经典代表作。
毛姆的文学观是以人性为中心的,他以自己的独特视角看待人性,认为人性是复杂的,不可以单一的观点来解释。
他否定了传统的观念,认为无论是高尚的品德还是恶劣的行为,都是人性的一部分,都可以用于探索人性。
他的作品经常涉及对于政治、社会、宗教等话题的探索,他把这些主题融入他的文学作品中,让人们在阅读他的作品时可以从中探索人性的真谛。
毛姆的文学批评和文学观一样,以人性为中心,他认为文学作品不仅要有艺术性,还要有理性,文学作品应该有深刻的内涵,可以探索人性的真谛。
他对文学作品的评价要求很高,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有深度、有前瞻性,而且应该同时具备艺术性和理性,这样才能让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有所启发。
在20世纪,毛姆的文学观和文学批评对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文学作品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他的文学观和文学批评也影响了20世纪后期的文学发展,促进了文学的发展和进步。
毛姆的文学观和文学批评启发了当代作家们,他们也在探索人性,创作出更多有深度的文学作品。
因此,毛姆的文学观和文学批评对20世纪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把浪漫主义文学的传统融入了现代主义文学的框架,以人性为中心,探索和表达人性的复杂性,给了当代文学发展很大的启发,他的作品也成为现代主义文学家的经典代表作。
毛姆随笔纵横谈
毛姆随笔纵横谈—《毛姆随笔集》译者前言刘文荣一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这个名字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已经很熟悉了。
他的长篇小说,如《人性的枷锁》(Of Human Bondage,1915)、《月亮和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1919)以及《刀锋》(The Razor’s Edge,1944)等,赢得了众多中国读者的喜爱。
不过,毛姆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小说家,还是一位成功的剧作家和散文家。
实际上,毛姆最初的名声来自他的剧作,而不是小说。
他最出名时,伦敦的几家剧院曾同时上演他的剧本,其中一个剧本还连续上演了一年之久。
这样的盛况,也许只有和他同时代的大剧作家萧伯纳才能与之一比。
至于散文家的名声,毛姆在晚年时才得之。
因为他在六十岁时决定,尽量少写小说和剧本,以便腾出时间来回顾和总结自己的一生,于是他写了《总结》一书。
他原本只是想给自己一个交代,没想到此书再次使他出名。
受此鼓舞,他把自己为报纸杂志写的文章结集出版,甚至把他早年做的笔记也整理出版,竟然也几乎每出版一部就引起一阵轰动。
就这样,他有了散文家的名声。
需要说明的是,毛姆的散文虽然写得有理有据,有思想、有观点,但他的写法却很随意,大多像是聊天,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既不是正式的评论文章,更不是学术论文,称作“随笔”更为合适,故而本书将他的散文集称作“随笔集”。
毛姆的随笔集,主要有六部,分别是《总结》(The Summing Up,1938)、《书与你》(Books and You,1940)、《作家笔记》(A Writerʼs Notebook,1949)、《兴之所至》(Vagrant Mood,1952)、《十大长篇及其作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者》(Ten Novels and Their Authors,1954)和《一得之见》(Points of View,1958)。
毛姆小说观探究
毛姆通过描写女性在爱情、婚姻、家庭等方面的经历,展现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毛姆笔下的女性形象多样化,包括独立自主的女性、温柔善良的女性、聪明机智的女性等。
4Leabharlann 毛姆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色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批判
毛姆的小说中,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批判也体现在他对道德、伦理、宗教等问题的探讨上。
毛姆的小说中,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批判是其现实主义特色的重要体现。
毛姆的小说中,历史事件往往与人物命运紧密相连,如《人生的枷锁》中的菲利普的人生经历。
5
毛姆小说的艺术价值与影响
毛姆小说的艺术价值
独特的叙事风格:简洁明了,富有哲理
人物塑造:鲜明生动,具有深度和复杂性
主题探讨:深入探讨人性、社会、道德等主题
文学价值:被誉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毛姆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毛姆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受过良好教育
毛姆的文学创作历程
早期作品:《兰贝斯的丽莎》、《一个圣徒的历程》等,主要描写个人经历和情感
创作特点:善于刻画人物内心世界,语言简洁明快,情节曲折动人
后期作品:《刀锋》、《面纱》等,深入探讨人生意义和价值观
中期作品:《人性的枷锁》、《月亮与六便士》等,开始关注社会和人性
简洁明了:毛姆的小说语言简洁明了,易于读者理解。
生动形象:毛姆的小说语言生动形象,能够将人物和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深刻哲理:毛姆的小说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
3
毛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女性形象的类型与特点
独立自主的女性:如《面纱》中的凯蒂,追求独立和自由,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
善良温柔的女性:如《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施特罗夫夫人,善良温柔,乐于助人。
外国文学作品中的探索者形象
外国文学作品中的探索者形象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英国文坛上颇具争议的一位作家,虽然他从未和一流作家并驾齐驱,但他却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庞大的读者群。
他的长篇小说没有得到批评家的认同,但却不能否认它们所包含的深刻内蕴。
正如作家摩根所说,“在精明的观察者看来,一个人即使在偶然写出的作品中,也不能不显露他自己的内心世界”。
R 在深入分析文本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其主要小说《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和《刀锋》不仅是在讲述一个故事,编织一种理想,更是在书写自己孤独的心灵体验和精神探索,它们是毛姆思想的外化和升华,也是人类普遍心灵挣扎探索的写照,迎合了广大读者的精神需求。
本文围绕毛姆作品中的精神探索者形象,利用叔本华的自由意志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对其进行梳理:不仅从文学外部对形象塑造者的心理动机、欲望投射和文化诉求进行分析,同时还从文学内部挖掘其文本所具有的审美功能和意义,以求在这两方面把握其人其作的内核。
本文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以毛姆主要的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中的菲利普、《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德、《刀锋》中的拉里为分析对象,通过梳理说明他们都是精神探索者类型的人物。
菲利普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摆脱宗教的束缚、爱情的桎梏、生理缺陷的枷锁而获得精神的自由,他是挣脱枷锁的抗争者;斯特里克兰德勇敢地放弃世俗的安逸决然地选择了艰难的绘画之路,通过绘画寻找到真实和自由,他是为艺术而献身的殉道者;拉里面对生命的困惑、死亡的神秘选择独自探索,最终他在印度教中找到了真理——自我完善,终而跨越了“刀锋”成为圣徒。
第二章,第一节在精神探索者形象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总结出他们身上存在的共同特征:他们都处于孤独的生存状态之中,他们善于观察和思考、特立独行,具有哲学意味的思维,同时又都向往异域和自然。
第二节在第一节基础上进一步从作家角度深入分析精神探索者形象形成的原因。
毛姆,一位从小丧失双亲、口吃、生于法国长于法国的英国作家,他的内心充满了创伤的记忆,他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精神上的探索者。
解读毛姆人性的枷锁中的道德与自由意志
解读毛姆人性的枷锁中的道德与自由意志道德与自由意志,这是人性的两把枷锁,纠结着人们的内心。
英国文学家毛姆在他的作品中深刻地探讨这一主题,揭示了人性中的道德困境和自由意志受限之处。
道德,与其说是一种准则,不如说是一种束缚。
在毛姆的小说《人性的枷锁》中,主人公平斯塔布的道德纠葛让读者深感人性的折磨。
平斯塔布是一个信奉基督教的人,他将信仰之光照耀于自己的一举一动中。
然而,正是这种坚守道德的信仰让平斯塔布深陷困境。
他面对着冲突的道德选择:是否违背道德信仰,拯救自己的生意;或者坚守信仰,忍受经济的挫折。
这种道德困境不仅测试着平斯塔布的意志力,也向读者展示了道德的束缚如何限制了他的行动。
然而,道德纠葛不仅仅是内心的斗争,它还伴随着另一个难题——自由意志的限制。
毛姆通过他笔下的人物,展示了自由意志受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比如,《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他是一个成功的伦敦商人,却因为对艺术的追求而放弃了一切。
斯特里克兰的决定被外界质疑,甚至被嘲笑,但他却坚定地认为这是他的自由意志。
然而,斯特里克兰所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他的婚姻破裂,朋友离弃,最终,他在文化艺术的追求中失去了自由。
毛姆用他的文字诠释了道德与自由意志之间的深刻联系。
人性的枷锁就好像一个封闭的房间,道德和自由意志是两扇紧闭的大门,阻碍着人们的进退。
站在门内的人需要面对道德的责任和选择,但同时也受到道德的限制;而站在门外的人拥有自由的选择权,却可能面临责任与道德的指责。
在毛姆的作品中,道德和自由意志的纠缠使人物的性格更为丰富多样。
作为文学家,毛姆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独到而细腻。
他通过语言的表达和情感的描绘,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栩栩如生。
例如在《人性的枷锁》中,毛姆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平斯塔布内心扭曲的挣扎和痛苦。
这位以道德为准则的商人,在面对生意的危机时,不断向自己内心的狡诈妥协,最终走上了堕落之路。
他的内心斗争和道德的崩溃引人深思:是道德成就了人性,还是人性扭曲了道德?道德和自由意志是人性的两个关键因素,它们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
论毛姆的宗教诉求
On Maugham's Religious Craving 作者: 胡水清
作者机构: 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出版物刊名: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76-82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2期
主题词: 毛姆;信仰,宗教,绝对,神秘主义
摘要:宗教是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的解脱之道,是难以被别的方式所替代的。
毛姆坚定地弃绝了基督教的身份,认为人类对无限宇宙的敬畏是宗教真正的根源;这个根源是神秘的,它只能是一种个人体验与感受,无法用逻辑与语言来表述同时,在这种神秘状态内,个人与“绝对”间的一切界限消失,个人的生活即“神”的生活。
当个人通过承担生活的义务和责任向生命作出回答时,就超越自身亲证了生命的无限。
成为“绝对”。
对信仰的寻求意味着生命本源的回归,毛姆抛弃基督教走向“神秘主义”。
成为一个有着真正信仰的人。
论毛姆“中国情结”的形成
论毛姆“中国情结”的形成第29卷第1期2007年2月宜春学院(社会科学)JournalofYichunUniversity(socialscience)V oL29,No.1Feb.20o7论毛姆"中国情结"的形成胡水清(漳州师范学院外语系,福建漳州363000)摘要:毛姆是一位对东方及中国文化颇感兴趣的作家.童年的不幸以及成年后的经历使毛姆放弃了对基督教的信仰,而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心契神合,叔本华对东方哲学的盛赞影响了毛姆.对奥斯卡?王尔德的景仰,则进一步加深了他对中国的渴慕,其中王尔德对庄子哲学思想的介绍对毛姆的影响不可忽略.正是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引领毛姆走上了中国大地.关键词:毛姆;人生哲学;中国文化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80X(2007)Ol—Oll9—05毛姆被公认为是"二十世纪用英语写作的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创作时间长达65年之久.他一生创作了近2O部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32部戏剧,此外还有大量游记,散文,回忆录,评论等.除诗歌之外几乎所有的文学领域,他都有所涉及,这在英国文学史上是十分罕见的.同时,毛姆也是一位极富异国情调的作家,他一生游历在世界各地,试图寻找在欧洲大陆无法得到的心灵平静.他对东方及中国情有独钟,把这遥远神秘的"他者"视为想象的乐土,灵魂的归宿,视为躲避西方精神骚动的伊甸园.他两次游历远东和南太平洋诸岛,1919年底到1920年3月,毛姆在中国停留了四个月.此行后,他写下了散文集《在中国屏风上》和以香港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彩色的面纱》.一个作家的人生经历造就他的人生哲学,这种人生哲学会对他的作品产生巨大的影响,毛姆的"东方情结"也同样受制于他的人生经历及人生哲学.一,反省基督教1874年1月25日,毛姆出生在巴黎的英国驻法大使馆内,这一背景使他终生认为自己从骨子里来说是个法国人,而不是英国人.法国的生活是毛姆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所以他在面对法国文化时,始终有种莫名的亲切感,他甚至在情感上无法亲近英国文化:"我在这儿已生活了十年,我喜欢法国……对我说来,它比英国更胜似我的故乡".④1882年1月31日母亲的去世以及两年后父亲的死亡使毛姆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转折,1884年夏天, 他穿越英吉利海峡,来到英国肯特郡海岸的一个小镇——惠斯特布尔,与身为当地教区牧师的叔父及其妻子一同生活.叔父的冷漠和家境的贫寒使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似乎更加不可忍受,正是这种生活导致了影响他一生的口吃.十一岁时,毛姆被送往坎特伯雷皇家学校读书,在那里,口吃和矮小的身材使他在同学中倍感自卑,孤独,他感到学校的生活可怕极了,"梦寐以求有朝一日清晨醒来时会发现跟母亲一起在家里".l6岁时,毛姆到德国海德堡学习一年,在这里,他开始注意到易b生.而后,毛姆在伦敦一家会计事务所找到了第一个职业,但他并不喜欢这种生活,感到落寞沮丧,一个月后,毛姆就结束了这个令他厌恶的工作.此时的毛姆已经隐隐透露出要以写作为生的愿望,但他选择了学医,他解释道:"我之所以成了一名医科学生是因为我不能向我的监护人宣布我希望成为作家".因为在那个时代,体面人家出身的人以写作为职业可谓是惊世骇俗的.就这样,毛姆一边学医一边写作,开始了跌宕起伏的文学创作生涯.1914年lO月毛姆穿上军服走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为救护队驾驶救护车,在这里他认识了他毕生最爱的人——杰拉德?哈克斯顿,杰拉德无尽的活力与冒险精神深深吸引了毛姆,还有他那善于交际的天性也是毛姆难以做到而极为欣赏的,后来他成了毛收稿日期12006—11-30作者简介1胡水清(19r75一),女,河南洛阳人,福建漳州师范学院外语系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欧美文学研究.一119—第1期宜春学院(社会科学)第29卷姆的秘书,友伴及最亲密的爱人.尽管他极力掩饰他的真实性格,但他的"同性恋"倾向仍然人尽皆知,这并未防碍他与雪莉?巴纳德结婚生女,他们是极不相合的两种人,婚姻自然是失败的.实际上,毛姆十分痛恨雪莉向外界透露他是"同性恋",他一直诅咒这位曾经是他妻子的女人.生活的不幸以及写作道路上的坎坷使他感到人生是荒谬的,也是痛苦的,如他在《人生的枷锁》中所言:"……生活没有意义,人活着也没有目的,出世还是不出世,活着还是死去,均无关紧要.生命微不足道,而死亡也无足轻重……不论是做过的还是没来得及做的事,一概无关宏旨.失败毫不足奇,成功也等于零".然而他却始终在这看似虚无的人生中追寻生存的价值.纵观毛姆的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人生的枷锁》,《刀锋》,《克雷杜克夫人》,《彩色的面纱》……其中的主人公无一不是在试图挣脱各种各样的枷锁,穷其一生,上下求索,追问人生成为他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毛姆曾经大量浏览哲学着作,涉猎各种学说体系,试图寻找适合自己的人生哲学.他读托马斯? 霍布斯的《利维坦》,为他率直爽快的英国风格所吸引;读贝克莱的《哲学对话》,也充满敬畏之意地读斯宾诺莎.休谟,这位迷人哲学家的怀疑主义也轻轻拨动了他的心弦,但是,在这些书里,他就是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我觉得读柏格森的书特别有趣,但特别难以让人信服.对本尼台托?克罗齐,我也觉得不合意.而在另一方面,我却发现伯兰特?罗素写的东西不但清晰易懂而且语言优美,读来使人心旷神怡,我不胜钦慕地读他的书.我很愿意把他当作我所要寻找的向导.他知识广博而且通情达理.对于人的弱点,他很宽容.但我及时发现,他是一个不太明确方向的向导.他的心智游移不定.……伯兰特?罗素没能给我这样的体系".⑤作为整个西方世界精神支柱的基督教信仰对毛姆来说,只是一堆无用的垃圾.他看不起那些以传播基督教为生的牧师,教士,认为基督教的教义只是一种骗人的把戏.童年时期,身为牧师的叔父的自私,冷漠,无情是造成毛姆宗教怀疑的最早起因之一.他因为自身的不幸,曾经无数次向上帝祈祷,却丝毫没有改变处境,这使他彻底丧失了对基督教的信任.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基督教的讽刺和挖苦.《克雷杜克夫人》中的伯莎失去了孩子,对生活失望透顶,当牧师的妹妹以上帝的名义试图宽慰她时,她说:"说我应当对上帝伏拜感恩,我觉得是荒唐可笑的……既然上帝使我那样受苦,他就是无耻!我真奇怪,你把这归罪于你的上一120一帝,竞不感到害臊!你怎么能把至高无上的主想象得如此昏庸,如此残忍?啊!就连世上最邪恶,最野蛮的男人,也不会使一个女人遭受这种恐怖而无聊的痛苦,仅仅为了从中取乐!你的上帝是个斗鸡场的恶棍,嗜血成性,喜欢欣赏那些不幸的鸟类斗得疲弱不堪,跌跌撞撞的可笑模样,为此敞怀大笑!"毛姆不仅看到了基督教的虚假,伪善,甚至残忍,也察觉到了教义中的矛盾.他不明白创造民众的这个全知全能的上帝,为什么在创造一切的同时又创造了罪恶,《圣经》说那是为了让人们抵制诱惑,经受痛苦,悲哀,不幸,从而战胜自己,这些都是上帝对人们的考验,只有通过这些考验才能获得上帝的恩典,才能永生.毛姆认为这样的上帝是故意为难他自己所创造的子民的上帝,是一个"连一般见识都没有的上帝"."我们能够设想一个好的上帝会用它来惩罚人类吗?反正,人是他创造的,如果他把他们造得会犯罪,那就是他有意识叫他们犯罪的,如果我把我的狗训练得一见生人进我的后院就扑上去咬脖子,当它这样干的时候,如果我打它就不公平".二,叔本华——开启东方世界的钥匙在不断寻找答案的历程中,毛姆邂逅了叔本华,叔本华的哲学观几乎立刻引起了毛姆的共鸣, 他的悲观主义观点与毛姆对人生的感悟吻合了.叔本华认为:所谓的人生,就是欲望和它的成就之间的不断流转,它是痛苦的,人们为驱散痛苦而不断地努力着,但痛苦只不过是换了一副姿态而已,即使战胜了一种痛苦,但它立刻又以其他姿态呈现. 所以人生是不幸的,人只不过是意志手中的玩偶而已.@毛姆在《人生的枷锁》中描述了菲力普第一次接触到叔本华哲学时的情形,这可以说是他内心真实的感触:"他的头脑注重实际,一接触抽象思维就如堕烟海似地惴惴不安起来,可是他在聆听先验哲学的专题报告时,却销声敛息,出乎意外地人了迷,有点像观赏走钢丝的舞蹈演员在悬崖峭壁表演惊险绝技似的,令人兴奋不已.这一厌世主义的主题,深深吸引了这个年轻人他相信,他即将步人的社会乃是一片暗无天日的无情苦海,这也丝毫不减他急于踏人社会的热情".叔本华对人生的一系列解释似乎使毛姆获得了一种解脱,而叔本华对东方哲学的崇拜犹如一道闪电划过毛姆的眼前,他宣称:"《吠陀》是人类最高的认识和智慧的成果,经义的核心是在《邬波尼煞昙》中作为本世纪最大的礼物终于传到了我们的".他称赞东方的佛教,认为它为一般人民信仰之高尚的宗教,其说理之高超,内容之充实,即就信仰者的数目来说,亦可以认为是世界上最优越第1期胡水清:论毛姆"中国情结"的形成第29卷的宗教.叔本华认为佛教的涅磐——即超脱生死的境界,是人生的寄托,精神的归宿.在叔本华那里,毛姆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了他要寻找的东西,感觉到了他只有在西方文化以外才能找到他要的答案.于是,神秘的东方在毛姆眼里就成了充满智慧的"香格里拉".毛姆曾借用他作品中一位渴望异乡生活的医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的整个灵魂向往东方,向往埃及,印度和日本,我希望了解马来人的堕落,热切的生活和南海诸岛探险的奇遇.在那遥远的辽阔世界,我也许找不到生命的答案,可是要比在这儿更接近答案,我从书本和文明中再也找不到更多的东西了".毛姆笔下的主人公大多是在东方找到了灵魂皈依,获得了心灵的宁静和满足.《刀锋》中的莱雷像毛姆一样云游四方, 到处寻找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他钻研阅读古希腊史诗和戏剧和各个哲学流派的着作,可他依然感到迷茫.在德国波恩修道院的经历也使他对上帝的存在和善恶产生了怀疑.最终,莱雷也丧失了对基督教的希望.于是,他抛开欧洲大陆,来到了东方.在印度,莱雷接受了神奇的瑜珈,接受了佛教的轮回之说,这是与西方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迥然不同的宗教观念,莱雷焦渴的灵魂终于告别了以往的彷徨苦闷,获得了润泽.在西方观念中,东方并非一个具体而精确的地理概念,只是一个宽泛模糊的,和自身文化相异的另一处陌生,神奇,充满诱惑的所在.赛义德认为,东方对于欧洲而言,不是具体的某个东方国家,而是作为与西方既对立又互补的一种异质性文化,是苏伊士运河以东的广袤土地.下面这首为苏伊士运河开凿所做的诗中,这种西方人意识中的"东方"的概念很清楚:干活去呀!法兰西兄弟们,为全世界开辟这条新的道路,为那些被黑夜笼罩的国土,为狡诈的中国人和半裸的印度人;为那些快乐,自由,仁爱和勇敢的民族,为那些邪恶的民族,为那些受奴役的民族,为所有那些被上帝遗忘了的民族.∞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和印度,在西方人眼中,同是东方,同是东方民族,拥有着同样的东方文化.中国文化自然是对毛姆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引力的东方文化一个独具特色又极其重要的部分,并且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对中国文化影响极深的佛教即源自印度.鲁迅说过, "印度则交通自古,贻我大祥,思想,信仰,道德,艺文无不蒙贶,虽兄弟眷属,何以加之".三,王尔德——深入理解中国的导师对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景仰,进一步加深了毛姆对于东方的渴慕.他曾热切地追随崇尚标新立异,为艺术而艺术的奥斯卡?王尔德的颓废派弟子.1895年王尔德因"同性恋"被控入狱,当时这是一件在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的事件,因此,毛姆虽倾慕王尔德的生活行为,可并没有胆量公开仿效,只能用迂回而隐蔽的方式对王尔德表示同情, 他总是以极大的热情与接近过王尔德的人结交,仿佛这样就可以亲近王尔德,并以此为骄傲.毛姆认为自己最亲近王尔德的时候,是他结识被称为是王尔德的"狮身人面像"的阿达?利弗森并与之相爱时.王尔德对庄子的思想大为嘉许.在一篇书评中他详细地阐述了庄子思想的精髓,"无为而无不为",即顺乎自然,摒除自我,做一个静观天地的"主人",让客观实在照料自我,既无损他的物质,也无损他的精神,让他的精神平衡给他对世界的绝对统治.他深知,"正像最好的语言是那些永远不说的语言,最好的行动是那些永远不做的行动.他是被动的,并接受生活的法则,他静止在不动中,看着世界自己变善良".他还用庄子的思想来表明政府应当清静无为的主张,"这应该是一个放任人类自由的东西,永远不会成为管理人类的那种东西".@王尔德的文艺评论中也常常隐现着庄子的一些思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灵魂》里他标榜"自然无为"式的文艺观,认为最适合艺术家的统治形式是根本没有统治.在《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中,王尔德表明"无为而为才是世界上最艰难而又最聪明的事"."我们活着,就是要无为而为"."行动是有限的和相对的,而安逸地闲坐和观察的人们的想象,在孤独与梦境中行走的人们的想象才是无限的和绝对的".凹毛姆隐蔽而又狂热地追随着王尔德.虽然他小说的语言以简约平易而着称,但他受王尔德的影响,曾创作过辞藻华丽的散文.据说,1901年,他在读了王尔德的《莎乐美》后,去不列颠博物馆参观玉石展览会,模仿王尔德的风格写下了如此富有浓丽色彩的句子:"榆树叶比翡翠更浓郁", "耕耘过的田地在阳光下像碧玉般五色斑斓". 1955年,毛姆假托《克雷杜克夫人》已逝去作者的熟人为此书写了一篇序言,在序言中他说:"由于《克雷杜克夫人》的作者在他那个时代曾广泛地在欧洲旅行,……当他在各地旅居时,曾接触过不少男人,有些年轻,有些不那么年轻,他们也同样具有他那种看问题的偏见.这些人在当时私人财..——121--——第1期宜春学院(社会科学)第29卷力足以担负起费用的情况下,带着牛津或剑桥的学士学位,来到巴黎,佛罗伦萨,罗马和卡普里过一种散漫的生活.他由于太单纯,看不到他们那帮人都是徒劳无功的.那些人毫不犹豫地称自己为唯美主义者,总认为在他们身上放射着一种强烈的,珠宝般的光芒.他们把奥斯卡?王尔德看作是19世纪英国散文最伟大的大师.虽然他不是不知道他们认为他不够成熟,事实上还是把他当作成一个庸人,但他还是尽力去迎合他们的那种高标准.他恭敬地称赞他们所称赞的艺术作品,而鄙视那些他们鄙视的艺术作品".王尔德在19世纪末抨击商业主义,t功利主义以及虚伪的博爱主义,对英国人所做的有关庄子思想的宣传,不可能不影响到毛姆. 《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德抛弃家庭,在世俗社会的责备中,终于创作出传世之作,这似乎恰是王尔德"最适合艺术家的统治形式是根本没有统治"的"自然无为"文艺观的佐证.《刀锋》中的"我"问莱雷"宇宙之灵"是什么,莱雷回答:"你只能说出它不是什么,它是表达不出来的,印度人把它叫做'婆罗门',它是处处不在,又处处在的.一切事物都含有它,都依赖于它.它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件东西,也不是一个原因.它没有什么性质.它超越永恒,超越变化,它既是整体,又是部分,既是有限又是无限.它是永恒的,因为它的完整和完美与时间无关,它是真理和自由".④在中国的老庄哲学中,"道"是事物的本源,"夫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它又是世界的一切,总体,无所不是."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广广乎其无不容也,渊渊乎其不可测也"."吾知道之可以贵,可以贱,可以约,可以散,此吾所以知道之数也".∞从形式上看,它是唯一,整体,无可益损."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道未始有封""若夫益之而不加益,损之而不加损……此其道与"?@它超越时空,不能为我们的感觉器官所感知和理智所认识."夫道……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道无终始",∞"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不难看出,毛姆思想中的"宇宙之灵"与庄子哲学中的"道"有不少契合的地方,难怪毛姆在读吉尔斯教授关于庄子的书时说:"读他的书常常不需要费很大的劲,即可达到思想交流".凹事实上,毛姆对庄子的思想和着作的确十分熟悉,他能自如地引用《庄子》中的典故.《在中国屏风上》的《戏剧学者》中,他这样评价同戏剧—-——122.———学者的谈话:"同一个卖弄学问的教师争辩是无益的,正如海洋的圣灵同江河的圣灵议论一样".@显然,毛姆这是在把自己与宋春舫有关戏剧的讨论比作是《秋水》中北海若与河伯的对话,暗讽宋春舫的见识浅陋:"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在《不堪的重负》中,他用《庄子?齐物论》的一段话来感叹中国人的不堪重负:"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四("由于为颠连困苦的人生所烦扰,同时人生如白驹过隙,一个人不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难道不是可怜的事实?无休无止的劳动,然后没有日子去享受劳动果实.精疲力竭,突然饮恨而殁,一切茫然不知所措,这不恰好就是悲哀的所在吗"?凹不仅如此,毛姆还能驾轻就熟地在作品中运用中国的传说与典故,在《罗曼司》中,他讲了一个关于张骞寻找长江源头,却到了银河的中心的传说:"…"?当张骞接受梭子的时刻,他注意到有一颗漫游的星闯入织女星和牛郎星的中间.这样,张骞才晓得他航行到了银河的中心".这是宋朝陈元靓《岁时广记》中的故事.毛姆也非常喜好来自东方,来自中国的艺术品,在里维埃拉毛庐的门厅中,放着一尊中国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楼梯上的平台则装饰着来自暹罗的青铜头像.在毛姆的作品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中国艺术品装饰着那些贵族式显赫人物的客厅.《刀锋》中依莎贝尔的娘家,"房内摆设的有他们在北京居留的纪念品:雕花过繁的乌木桌子和景泰蓝大花瓶".凹《寻欢作乐》中德里费尔德的客厅里"几张小小的英国十八世纪奇彭代尔式的小桌上则放着东方色彩的大碗,里面盛满了玫瑰花瓣掺制的香料".∞《贵族夫人》中贝儿的客厅的地板上铺着中国地毯,四周还摆了一些明朝的瓷器.毛姆对中国有着如此浓厚的兴趣,以致于他周围的人总是在不经意中把他比作中国人,罗宾?毛姆这样描述9o岁的他,"这是一位虚弱,小个子的老人,干瘪的脸就像是中国的圣人那样满是皱纹".@"此时,威利脸上一些硕大的皱纹同他东方人倾斜的眼睛陪衬在一起,使他显得像一位中国清朝的官员.事实上,有不少人说毛姆家族源于远东的国度.可是,迄今为止,我尽了自己的所能去寻过毛姆家族的根,却没有发现任何与此有关的蛛丝马迹".④他的好友诺埃尔?科沃德这样问过他,"此刻究竟是什么闪过了你略有些像中国人那样奇特的头脑,推测出我会发出这样的邀请呢"?④毛姆带着无限的向往终于踏上了中国.中国,曾经远在天涯,当近在咫尺之时,这又是一个怎样第1期胡水清:论毛姆"中国情结"的形成第29卷的中国啊?!注释:①[美]泰德?摩根.毛姆传(奚瑞森译)[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②关于毛姆到中国的时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1920年到1921年期间,本文采用的是泰德?摩根所着<毛姆传》中的说法.③[英]罗宾?毛姆.忆毛姆(薛相林等译)[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年.④[英]毛姆.人生的枷锁(张柏然等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⑤[英]毛姆.毛姆读书随笔(刘文荣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⑥[英]毛姆.克雷杜克夫人(唐荫荪等译)[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年.⑦[英]毛姆.刀锋(秭佩译)[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⑧参见[德]叔本华.叔本华人生哲学(李成铭等译)[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⑨[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⑩[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M].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⑩鲁迅.鲁迅全集?破恶声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英]王尔德.王尔德读书随笔(张介明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英]王尔德.王尔德全集(第4卷)[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⑩庄子内篇?大宗师.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注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庄子外篇?天道.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注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⑩庄子外篇?知北游.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注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⑩庄子内篇?齐物论.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注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⑩庄子外篇?秋水.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注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⑩[英]毛姆.在中国屏风上(陈寿庚译)[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①[英]毛姆.寻欢作乐(章含之等译)[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OntheFormationofMaugham'SAttachmenttoChinaHUShui—qing(ZhangzhouNormalUnivers~y,Zhangzhou363000,China)Abstract:Mau~m,whoWaSanauthorinterestedinOrientalandChineseculture,travelledthe FarEastandSouthSeaIslandstwice.Fromtheendof1919toMarchin1920,Maughamstayedfor4monthsi nChina.Hismis? fortuneinchildhoodandtheexperiencesinadultlifeforcedhimtoabandonthebeliefinChrisfi。
摆脱枷锁走向彻悟——试评毛姆作品所反映的宗教观
摆脱枷锁走向彻悟——试评毛姆作品所反映的宗教观
马莉
【期刊名称】《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2(025)005
【摘要】这里通过对著名作家英国威廉@毛姆(1874-1965年)几部重要作品的分析,探索其作品中所反映的反基督教情绪的根源,并通过毛姆的创作及人生观的转折分析了叔本华、易卜生对其所产生的影响,从而对毛姆作品中所反映的宗教观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总页数】3页(P87-89)
【作者】马莉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摆脱阴影,走向新生--从大江健三郎获奖作品看其重塑日本民族性格的尝试 [J], 李慧文;夏欢
2.评毛姆作品《教堂司事》 [J], 任悦姝;任爱殊
3.自卑的时代超前者--评毛姆小说《人性的枷锁》 [J], 殷丹
4.家校配合“第一课”——亲子作业:摆脱“枷锁”,走向“快乐” [J], 陈新福;
5.世俗的枷锁与艺术的意志——毛姆作品《月亮与六便士》叙事特色解读 [J], 冯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开题报告07559
1100501053
学生姓名
韦丽玲
系
国际交流学院
专业年级
11对外汉语3班
指导教师
毛卫利
职称
讲师
论文题目
试析毛姆小说中人物的孤独意识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1威廉﹒萨默赛特﹒毛姆(1874—1965)是英国文坛中坚持以现实主义为写作的著名作家,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内容涉及诗歌、戏剧、小说等各个文学领域。著名著作有《月亮和六便士》﹑《刀锋》﹑《人生的枷锁》(也译为《人性的枷锁》)等.通过阅读分析毛姆作品,可以身临其境体会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更加深刻领会作品要表达的思想。
1《解读毛姆笔下的精神探索者形象》李侠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年该论文是以《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刀锋》文本为基础,试图解读以菲利普.凯里、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德、拉里.达雷尔为代表的毛姆笔下的精神探索者形象。该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抗争者:菲利普。凯里塑造了凯里敢于追求自由、实现自我和摆脱痛苦的人物形象;第二是殉道者: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德创作了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为追寻自己审美理想而献身的殉道者的历程;第三部分是圣徒:拉里.达雷尔拉里是毛姆在《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基础上,塑造出精神探索者形象的终结者-拉里。达雷尔,其凝聚了毛姆对个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象征人类的的苦难和磨难,然而拉里去跨过去,成为一个圣徒。该片论文语言概括性较强,论证比较有力,但本文比较简短,没有很好的结合毛姆著作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4《论毛姆笔下孤独的精神探索者》葛宝瑞硕士山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2012年4月25日本文围绕毛姆作品中精神探索者形象,利用叔本华的自由意志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对其进行梳理:不仅从文学外部对形象塑造者的心理动机、欲望投射和文化诉求进行分析,同时还从文学内部挖掘其文本所具有的审美功能和意义,以求在这两方能把握其人其作的精神需求.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毛姆笔下的精神探索者形象.以毛姆主要的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中的菲利普、《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德、《刀锋》中的拉里作为分析对象,通过梳理他们都是精神探索者类型的人物。菲利普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摆脱宗教束缚、爱情的桎梏、生理的缺陷的枷锁而获得精神的自由,他是抗争者;斯特里克兰德勇敢地放弃世俗的安逸决然选择了艰难的绘画之路,通过绘画寻到真实和自由,他是为艺术献身的殉道者;拉里面对生命的困惑、死亡的神秘选择独自探索,最终他在印度教中找到了真理—自我完善,终而跨越了“刀锋"成为圣徒。第二章,精神探索者的特征及其成因.在第一章的基础上,发现总结出他们身上存在的共同特征:他们都处于孤独之中,他们善于观察和思考、特立独行,具有哲学意义,同时又向往着异域和自然.第三章,精神探索者意义。在前面两章的基础上探讨了精神探索者形象的意义。首先,菲利普、斯特里克兰德、拉里形象的塑造,宣泄了作家毛姆压抑一生的渴望和冲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毛姆的宗教诉求
作者:叶连华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05期
摘要:毛姆作品中的宗教主题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
基于此,通过细读毛姆最具代表性的三部长篇小说,梳理分析小说中体现的宗教观,试图发现毛姆宗教观的重要转变,即对基督教的摒弃和对印度教的青睐。
关键词:宗教观;基督教;印度教;救赎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5-0123-02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
英国评论家斯特雷奇(Lytton Strachey)曾对毛姆及其作品做出极为简单的评价:“二流中的最前列。
”[1]诚然,毛姆在文学创作上未能有任何的创新,传统的叙事方法一直保持到最后。
然而,没有人能否认毛姆在世界范围内所赢得的声望,他赢得了足以让很多文学巨匠眼红的庞大的读者群。
毛姆自称是一个不可知论者,并称第一个引起他注意的题目就是宗教。
他的几部重要的长篇小说无一不涉及宗教主题,他还专门写作了探讨宗教的文章,如《宗教之谜》、《上帝与神秘主义》、《精神与肉体》、《在黑暗中摸索》及《人死了以后》等文章,体现了毛姆身怀作家的使命感,开掘信仰危机下人类心灵深处的惊惧与惶恐。
《人性的枷锁》、《月亮与六便士》和《刀锋》是毛姆长篇小说中最为著名的三部,他们基本贯穿了毛姆的创作生涯。
本文从三部作品中反映的宗教观入手,讨论分析作家的宗教观在小说中的体现以及作家宗教观的转变。
一、《人性的枷锁》——对基督教信仰的幻灭直至摒弃[HS)]《人性的枷锁》是毛姆的长篇半自传体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品,于1915年出版,作品尽管在批评界有所争议,但出版后便长印不衰,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小说的主人翁菲利浦,患有先天性跛足,更不幸的是在他九岁的时候父母相继去世,他不得不被送到伯父家生活。
菲利普生于宗教氛围浓厚的家庭,后来又被送进早已同坎特伯雷大教堂联系在一起的坎特伯雷皇家公学念书,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影响下,从小笃信基督教。
信仰给了他一个思想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并从中得到支持和勇气。
然而他发现,他的叔叔,一个牧师,自私、冷漠、虚伪。
尽管菲利普跛足,他却依然带着年幼的菲利普从车站一直走回家;当他想要度假时,没有钱支付两个人度假的费用,他就一个人独自前行;他每次只给小菲利普一个蛋尖而他自己享用一个完整的煮蛋;他传道爱的宗教,却不知爱他身边的亲人,这一切使得菲利普非常迷茫。
在皇家公学上学的时候,学校里掀起一股笃信宗教的热潮。
菲利普的思想比较活跃,这股热潮一来,他变得十分虔诚。
他发誓要每天晚上念一节圣经,持续念上一年。
“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
”[2]40菲利普将心灵的全部力量都倾注在自己的祈祷里。
每天虔诚地祷告,企盼上帝能治好他的跛足。
然而,没有奇迹降临在他的身上,他渐渐地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尽管如此,菲利普似乎已经铁了心要就圣职。
然而,同海沃德、维克斯的交往最终导致他摆脱了宗教的枷锁。
他们不相信国教,自由谈论着各种信仰,维克斯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赤诚和仁爱与“笃信”基督教的伯父及其他基督徒身上的自私虚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菲利普发现一个人完全有可能做到既有德行又不信从国教。
他不再信仰上帝了,信仰是外界强加给他的。
摆脱了宗教枷锁的菲利普转而寻求另一精神寄托——爱情。
他义无反顾地爱上米尔德丽德,尽管她瞧不起自己,不遗余力地想要赢得她的心,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欺骗。
他最终意识到,他所寻求的生活并不能带给他所想要的。
宗教、爱情这两种精神依托不可救药地崩溃了,菲利普陷入了痛苦和虚无之中。
他不断地问自己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最终他从克朗肖送给他的那块波斯地毯中悟出了几分道理,即,“生活没有意义,人活着也没有目的。
出世还是不出世,活着还是死去,均无关紧要。
生命微不足道,而死亡也无足轻重。
”[2]399而那块波斯地毯更引导着菲利普将眼光投向东方。
二、《月亮与六便士》——迷茫中求索毛姆给了《人性的枷锁》一个相对美好的结局,而他并未停止寻找答案,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根深蒂固地生活在西方社会,毛姆并未能找到一条走出精神荒原的出路,但在小说的结尾,他指出了一个可能的答案:去往东方。
于是,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毛姆踏出了远离西方的第一步——走向了一个远离欧洲的偏僻的原始之地——塔希提。
《月亮与六便士》写的是一个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有稳定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家庭,却突然像被魔鬼附了体,迷上了绘画,弃家出走。
他出走的动机周围没有人能够理解,事实上,这与当时的社会状况不无关系。
先进的科技带来巨大的变革,同时也加剧了精神危机,人类对生命的意义越发迷茫。
思特里克兰德就是其中之一,过着富足的生活却深藏着空洞的内心,对自己的存在感到疑惑。
于是,不惑之年,他疯狂地迷上绘画并将之视为自己的精神寄托。
他在异国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的煎熬,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
最终,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过着一种超然于俗世的苦行生活。
他从不关心生活上的安乐舒适,摒弃了一切情感,视家庭和爱情为他寻找精神自由的障碍,完全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毛姆在这部小说里并未直接触及宗教这一主题,然而,通过对主人公的刻画,他为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提出了一条新的出路——东方文化的引入。
在小说中毛姆表达了对东方文化的青睐,并认为这会是西方精神绝境的疗方。
毛姆有充足的理由这样写作,当时的西方刚刚经历了世界大战,人们亲眼目睹了那些信仰上帝的人互相残杀。
与此同时,科技持续进步。
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根本改变,人类垂死挣扎却依然无法走出精神困境,这使得毛姆感到异常孤独,他写道:“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
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
”[3]为了能够获得宁静,主人公先是尝试着摆脱原有的稳定生活到巴黎学画,但最终失败了,这也证明了西方世界无法解救自己。
于是,毛姆那颗孤独的灵魂怀着种种奇思遐想,终于向点燃起自己丰富想象的荒岛出发了,这也正是毛姆为西方精神沼泽找寻对的出路。
三、《刀锋》——印度教的召唤
如果说《月亮与六便士》是毛姆为西方寻求精神出路的一次尝试,那么《刀锋》便是他所要找到的答案。
拉里,《刀锋》的主人翁,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在一次遭
遇战中,其好友因救他而中弹牺牲,拉里因此对人生及生命感到迷惘。
迷失了灵魂的拉里,无心于任何的世俗生活,一心想要探求人生的终极,他想要弄清楚究竟有没有上帝,灵魂是不是不灭,还是死后一切都结束了。
他丢下未婚妻只身去到巴黎,到巴黎大学听课,拒绝一切社交,将自己的社会需要降到最低点,住在很不像样的小旅馆里,每天看八到十个小时的书,将所有的物质欲望抛之脑后,他甚至到矿厂去做工,想要使自己平静下来。
拉里在西方苦寻无果的情况下,来到孟买跟着瑜伽师学习,得悉只有摆脱私心情欲声色的奴役,保持静穆克制谦虚退让,才可以得到解脱。
尘世的满足是暂时的,只有无限能提供持久的快乐和幸福。
在亚西拉马隐居的两年,他将物质以及精神欲望降低到最低点,过着与世无争的隐者生活;他感受着大梵天的无在与无所不在,感受那种凌驾在久与变之上,有限与无限之上的永恒的真理和自由。
在印度清修几年之后,拉里心中所有的迷惑不解都有了解释,他在《吠陀经》里找到一个可以替代西方人心里的上帝的纯理智的观念,即绝对,印度教称之为大梵天。
“它是无在而无所不在,万物都蕴涵它,仰藉它……它是永恒的。
”[4]在达到了一种无欲、无求、无我的超脱境界后,拉里完成了自我救赎。
四、结语
作为一个严肃的小说家,毛姆一直关注着宗教主题,他自称不可知论者。
然而,细读这三部小说不难发现毛姆对于宗教的态度远不是“不可知论者”所能概括的。
毛姆认为宗教非常重要,人们需要宗教或一种处于畏惧的信仰作为面临痛苦时的慰藉。
童年的遭遇使得毛姆对曾经笃信的基督教产生怀疑,而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所目睹的杀戮、死亡、邪恶使得他无法再相信那个全知全能的上帝,然而对生命存在审慎关注的毛姆一直试图为西方人找寻精神绝境的出路,他将眼光投向东方,并相信东方哲学正是西方人的救赎之道。
参考文献:[1]Curtis Anthony,John Whitehead, eds.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The Critical Heritage[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87.[2]Maugham W.Somerset. Of Human Bondage[M].New York:Bantam Books,1991.[3]毛姆.月亮与六便士[M].傅惟慈,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4]毛姆.刀锋[M].周煦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