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19章 新闻(二)

合集下载

2013届新课标高中语文总复习(第1轮)第1部分 第3章 第2节 新闻 报告阅读

2013届新课标高中语文总复习(第1轮)第1部分 第3章 第2节 新闻 报告阅读

二、应考策略——报告 文本的思想情感、文本风格、语 言特色、设问技巧等方面。对文本的 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是指出 文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特点,并联系 文本,指出这样写的好处或不足。如 果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就更好。
二、应考策略——报告 4.如何对调查报告进行探究。 分析归纳出调查对象的人生观,探讨他的人生 价值,揭示他的这种人生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在当前社会下有什么积极意义。如果是事件调查, 则更多应从时代精神的角度进行探究。善于对有疑 问的地方提出怀疑、对难点试图解决,要善于对文 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提出补充,并在此基础上提 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观点。
二、应考策略——新闻 新闻是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 型,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 解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 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
二、应考策略——新闻 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复习时可采用如 下的六个步骤: 1.“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而 “摩揣记叙类型”,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 标要比作文单一。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 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 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
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 和时代精神 ②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③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考查要点】 根据《考试大纲》的规定,新闻阅读 属于选考内容,其地位与散文阅读相同, 考查的能力层级与文学作品一样,都是分 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但它又属于实 用类文本的阅读,其考点的设置与文学作 品的阅读又略有区别。
考题一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要注意结合句子所处的上下文的语境来理 解句子含意,然后从全文中归纳概括理由。 【参考答案】 因为在当时的情形下,青霉素非常稀少, 能得到它绝非易事,新闻记者及社会各界同 心协力找到了青霉素,并及时把它送到了小 女孩的病床前。

全国通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9章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访谈课件

全国通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9章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访谈课件

1.第 1 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①远写“奖状”飞机给人的第一印象,与下文近写形成 对比。②引入话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文章第 2 段描绘出“奖状”飞机怎样的特点? 【答案】体积小,飞行高度高,航速不低,续航能力强,“装货” 能力也不小,电子设备多。 3.第 2 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①突出“奖状”飞机内部空间“狭小”的特点。②以 条件的艰苦衬托出军人的伟大。 4.第 3 段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案】内容:介绍“奖状”飞机的飞行经历。作用:通过列举 入藏、进疆次数,飞行面积,以及所完成的任务,说明“奖状”飞机在 科技及抢险救灾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走近它,“小”是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机身长、宽不过数米,差 不多一人多高。而让人很难想到的是,眼前这小小的“个头”,竟能 在 13 000 米的高空飞行,最大巡航速度 0.72 马赫,可连续飞行 6 个 小时。一进入机舱,才发现这小小的“身板”还着实能“装货”:在 直径不足 1.5 米、高只有 1.45 米的狭窄机舱内,就装有 3 个固定座 椅,两个座椅在驾驶舱,1 个长椅在后舱,各型电子设备占据了舱内大 半个空间。而这也给驾驶“奖状”飞机的机组成员带来了麻烦,狭小 的舱内空间,使得除两名驾驶员外,机组其他人员只能挤坐在一尺见 方的小长椅上,蜷缩着直不起腰、 伸不开腿,时间一长,腰酸背疼不说, 想方便也找不着地方。 但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他们每次执行任 务都要连续飞行四五个小时。
7.“飞险区、闯禁空、测山河、赴震区……”一段在文中有何 作用? 【答案】承上启下。承上,突出“奖状”中队屡建奇功;启下, 引出下文对“奖状”中队为“大家”而牺牲“小家”“小爱”的奉 献精神的赞美。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奖状”飞机虽“小”,但“装货”能力不小;它的本领也不 小,飞行高度高,航速不低,续航能力强。 B.“奖状”飞机舱内空间逼仄狭窄,机组成员的活动空间不到机 舱的一半,这给机组成员带来了诸多不便。 C.“奖状”号机组 1986 年成立以来,飞行架次多,作业面积广; 多次参与导航工作,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D.文章写 2011 年 7 月西藏航拍一事,突出了“奖状”号机组不 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作风。 E.这篇通讯点面结合、以小见大,主要通过动作、语言、心理等 描写,来表现中国当代军人的每年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外 执行飞行任务,陪同家人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许多,有时接到紧急任 务,还会和事先安排好的“家事”“撞车”。 或许在有些人的眼里,他们不是合格的父亲、丈夫和儿子,但在 家人的心目中,却有着不同的答案。 一位飞行员家属说道:“选择了飞行员,就是选择了寂寞,为了 ‘大家’,一点牺牲不算啥。”一个轻松的回答,一个灿烂的微笑, 折射出的是一份包容与关爱。 “总觉得平时亏欠他们的太多,在家的时候就多给老婆孩子弥 补一点。 ” 一机组成员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位飞行 30 多年、 6 000 余小时飞行员的氤氲柔情。 (摘编自苏银成等《探空测地的“九天神眼”》)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对点课件: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对点课件: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
||
筛选整合
1831年,当整个欧洲还在靠油灯、蜡烛照明,靠煤炭取暖时,法拉第
把一块磁铁投入线圈,电流计上的指针轻轻摆动了一下。他给人表演时,
有绅士问:“这有什么用?”法拉第说:“先生,不用多久,它就会给您
交税的。”现在全世界靠电力生产的财富和税收早已多得难以统计。为推
广新能源,各国都制定了相关法律。现在阳光、风、生物等新能源才崭露
交代背景、抒发感情、渲染气氛、 “我没有亲眼见过季老,没有和他打 过交道,但他是北大人永远的精神灯塔。” 衬托人物、突出主题。
一位几天前从北大毕业的中文系学子,今 天重回校园,在雨中向季羡林老先生鞠躬 致敬。
【答案】 开头的景物描写一是交 代自然环境的恶劣,与后面参加
“深切怀念季羡林老先生”——今天 上午10时,季羡林老先生的灵堂尚未敞开 大门,不少北大师生就已自发聚集在百周
实用类文本阅读 ——新闻
考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或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

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 讯、人物访谈和新闻评论。狭义的新闻就是消息。
么 命题点集中在:筛选整合、鉴赏评析、探究能力。
筛选整合
让法律来保护阳光
梁衡 “中国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作为推动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2006年1月1日,中国将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 法》。” ——摘自国家主席胡锦涛2005年11月7日在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上的致 辞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 等,相对于越用越少、不可再生的煤和石油,这些能源可谓循环往复、取 之不竭。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专门立法来保护它们的开发呢?原来这阳 光、这风、这些生物等并不自由。我们歌颂阳光的美丽,羡慕风的来去, 欣赏生物的多姿,其实它们受着许多束缚,满肚子委屈。阳光不远万里来 到地球,不只是为了红几朵花、绿几棵树,它还能发电、供热,能让汽车 跑,能让电灯亮。科学家说,晴天太阳照着的每一平方米就蕴藏着1千瓦时 左右的能量。风儿在地球上飘荡,也不只是为了来一点凉爽、送几片白帆, 它还有更大的力量,却无用武之地,所以就恼怒、狂躁。你看那台风、飓 风、龙卷风是怎样地拍胸怒吼。地球上除人类以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生物, 不过它们只是无奈地独处,兰在幽谷无人问,花自飘零水自流,还有谁知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案 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阅读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案 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阅读

晨读驿站
考纲解读
真题探究
高分策略
误区警示
答问互动
他山之石
1.新闻。①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 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 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访谈、新闻评论等体裁;狭义的新 闻专指消息。②新闻的特点。具有真实性,“用事实讲话”;时效性, 迅速及时;新颖性,内容形式求新等特点。③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 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④新闻一般包括时间、地 点、人物、事件、原因(包括经过、结果)等五个要素。 2.调查报告。①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 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
晨读驿站
考纲解读
真题探究
高分策略
误区警示
答问互动
他山之石
陆。你能看到,最有价值的财富是陆地;你还能看到,地球环境发生了 什么事情。当你看到到处都有被砍伐了森林的地块时,心里真有一 种说不出的滋味。这迫使人们认识到,我们必须开始保护我们的环 境,要比现在做得更好些。” 因为,天堂是没有的。
(选自《天地徜徉录》,有删改)
晨读驿站 考纲解读 真题探究
高分策略
误区警示
答问互动
他山之石
构,把握作者针对什么人或什么事,发表了什么看法;考查作者观点产 生的依据;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考查文章解决了什么样 的社会问题,对读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等。 3.科普文章。科普文承担着将原来读者相对陌生的科学知识以生动 形象的语言文字介绍给读者的任务。因此,命题往往会围绕以下方 面进行,一是考查考生是否对文章阐述的对象有正确的理解;二是考 查考生对文章中使用的相关语言描述的准确性是否把握;三是考查 考生对文章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了解;四是考查考生对文章 产生的社会功用的理解等。

201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9 作文

201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9 作文

(5)反弹琵琶。“反弹琵琶”就是反向立意,如将“
老大徒伤悲”说成“老大也不必伤悲“,将“开卷有
益”说成“开卷未必有益”;或把反的正过来说, 如“弄斧不妨到班门”等,都可以写出新意。
(6)杨柳翻新。“杨柳翻新”绝不是拾人牙慧,人云 亦云。唐代韩愈的《马说》就是杨柳翻新的佳作。 按照正常的思维,本应是先有千里马,而后才有 伯乐,伯乐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自然存在 的大量的千里马身上来获得。然而,作者却提出 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真是石破 天惊,发人深省。明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云: “人不敢道,我则道之;人不肯为,我则为之。” 敢于追求文意的深度,是一名考生的勇气所在; 而长于追求文意的深度,则是一名考生的智慧所 在。我们坚信:深邃之美,乃是文章诸美中最为 迷人之美!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 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 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 一个角度构思作文;②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
是立意取胜的又一妙招。考生应善于捕捉与文章
主旨相关的精彩瞬间或片断,不求面面俱到,但
求“一针见血”,力求从片言只语中落笔,在叙事
写景中阐述深刻的人生哲理,透过平凡的现象挖
掘出不平凡的本质。唯有如此,才能小中见大,
写出深度。
(4)观澜溯源。考生要学会对生活中的现象作较深 刻的分析,抓住对象最本质的特征,不受现象的 束缚,揭示现象的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或者通过记叙和抒情,表现深刻的思想;或者运 用精辟的议论和分析,挖掘和提炼出对事物本质 的认识。抛开现象的表面,联系现象存在的背景, 敢于独立思考,善于进行辩证分析的思维都是十 分值得提倡的。

2013年高考语文选做题---新闻阅读与实践

2013年高考语文选做题---新闻阅读与实践

2013年高考语文选做题(新闻阅读与实践)资料汇编一.知识清单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组成,但我们写的消息简短,一般是标题、导语和正文。

正文部分一般是“倒金字塔结构”:首先要有时间、地点、事件;其次由主到次排列相关信息。

新闻短评,是新闻评论的一种,顾名思义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

我们写的一般是先标题,再概述新闻事实,然后提观点,主体论证。

二.方法总结1.消息写作三步走:标题+导语+主体①拟写标题(①谁干什么②什么怎么样)②拟写导语(时间地点事件及结果①某地某人(某单位)发生了某事②某事发生的怎么样了)③正文部分一般是“倒金字塔结构”:先主后次,每一句话都要能回答出“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即一句话新闻。

答题要领:标题+导语+正文1+正文22.新闻短评写作四步走:标题—事实—评论—小结。

①标题要彰显主旨,观点明确。

②概述要简明扼要,提取精要③评论要精到深刻,直击要害:内容可以是析原因、揭本质、谈后果(作用)、提措施(办法)等;形式可并列展开、递进展开、正反结合。

④小结要收束呼告、融情于理。

答题要领:标题+概述+评论+小结引述新闻事件要紧扣观点快速“导入”话题,并能为后面的“评论”服务。

评论部分要理由充分,可以四选一,也可以四选二,但一定要学会分解。

如原因可以分内因、外因;作用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危害有个人的,也有社会的。

最好有2—3条理由。

理由之间有一定逻辑——由现象到本质、由主到次等。

各条理由之间能用恰当的过渡词。

如“一方面…一方面”“首先,其次”,“何况”,“退一步说”“更不必说”等加以联结。

总体结构以总——分、总——分——总为宜。

先观点后理由。

三.方法点拨例题一新华社11月22日的报道说,近年来,四川省剑阁县不少行业、机关部门建一个项目,就要立一块碑,诸如“计划生育三结合示范村”“黄羊养殖基地”“培植养猪大户”等等,表示重视和展示领导的政绩和形象。

剑阁县日前根据有关公路法规规定组织路政执法人员依法砸掉了竖立在本县境内干线公路两侧的178块所谓的“政绩碑”、“形象碑”、“功德碑”,受到全县干部群众欢迎。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模块二 语基 默写 文言文阅读 第19练 语言基础知识 名句默写 文言语段翻译(5)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模块二 语基 默写 文言文阅读 第19练 语言基础知识 名句默写 文言语段翻译(5)

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文言语段翻译(5)一、语言基础知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延迟退休的政策信号一经释放,立刻在全社会引发巨大反响,一时之间,________,反对之声,________。

虽然延迟退休有益于减缓养老金不足的压力,也符合国际潮流,但遭到如此多的质疑和反对却是________的,其背后的原因值得决策者深思。

A.群情激奋甚嚣尘上始料未及B.群情鼎沸甚嚣尘上超乎想象C.群情鼎沸此起彼伏始料未及D.群情激奋此起彼伏超乎想象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文艺之于民俗是传承更是发展,从理论上讲要想在文艺话语中找不到民俗真的很难,同样,文艺对民俗的传承也愈加显得更加重要。

B.《中国通史》共拍摄了100集,再现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浩瀚历史图景和变迁,全面而系统地展示了丰富灿烂的包括敦煌文化在内的中华文明。

C.天越来越阴沉,大暴雨马上就要降临了,路人都行色匆匆,可修车人倒显得非常镇静。

D.在北京这个大的城市背景下,在已成定制的传统建筑空间布局的住宅形式内,世世代代的北京人演绎着国都的辉煌和市井的喧嚣。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那些被认为“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①“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泥土②我们说乡下人土气③因为在乡下住④种地是最普遍的谋生办法⑤这个“土”字用得很好⑥乡下人离不了泥土A.②③④①⑤⑥ B.②⑤①⑥③④C.③②①⑤④⑥ D.③⑥②⑤①④二、名句默写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2)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韩愈《师说》)(3)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八 考点二 新闻、报告和科普文章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八 考点二 新闻、报告和科普文章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

一、(2013福建宁德毕业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没工夫专家黄宗英①我是冒雪出城的,公共汽车啃着盖脚面的大雪蠕动着,车子走走停停拱了个把钟头,不是路遇素不相识的四十五中学的郑老师,她自告奋勇在大雪飘天中把我送到余家门口,我会迷失在香山山麓已经因季节而关闭大门的植物园里了。

我只不过想看看花卉专家——北京植物园的园林老将余树勋在大雪天干什么。

②看着书桌上满满的、参差烂漫的笔记、稿纸、图片、文摘卡,我真觉得自己太莽撞了。

③他笑着向我说:“Good Morning(早安)。

”④已经是下午3点28分了,怎么还早安?⑤他风趣地说:“我一天有3个早晨,现在刚好是睡午觉后的第2个早晨。

”⑥屋外头的杭白菊也冻蔫了,余树勋的眼睛没离开冒雪拿进屋来的、插在茶几上小圆锥体玻璃瓶里的一小束杭白菊。

“今年有了,明年才能有。

”这是他的原话,小杭白菊们依偎着,羞涩地听余教授的禅语偈言。

⑦惆怅凝滞在斗室之内。

我实在不忍心以世俗的所谓采访去切断这超越时空的惆怅。

我真希望自己像雪人向阳般融化,悄悄然。

⑧“光是幻灯片有一大立柜——几千张。

没工夫整理,时间不够啊!”古往今来这世上唯一不能通融的是时间——对任何人和物质都是一次性使用的时间。

⑨他正在书写辞条:唐菖蒲Gladiolus鸢尾科……正是我打乱了他的时刻表,两天后他将去苏州参加全国花卉会议,他同时正在写荷花和水莲。

他不是整天匍伏书斋的人,整个植物园是他的试验室,并不是一切植物都在冬眠。

他的讲堂远涉欧美东瀛,北京郊区的花农也每周接他去讲课;在世界公园附近花儿香花木公司,花农种花卖花,却不懂花艺,不知什么花适合种在屋后,什么花该放在窗前……⑩花——上帝的恩宠;花卉专家——美的传播者,把人间巧妆打扮。

“养鱼的不会做溜鱼片,种花的不知道该把花摆在哪儿好看。

”余树勋年轻时先在浙江大学园艺系学种花、种草、种树;后来在国外学园林设计——学“溜鱼片”。

从此五冬六夏七十载春秋“溜”了一辈子。

2013届高考语文复习方案(第一轮)专题课件:语言综合运用

2013届高考语文复习方案(第一轮)专题课件:语言综合运用

第1讲 | 考点精讲
目前高考主要倾向于考查的题型有: 1.联词成段型 即围绕一个预设中心,充分运用所提供的词语, 组合成一段话。例如: [2009· 江西卷]请展开想象,写一段描绘某种情 境的话,其中必须包含“流水”“星辰”和“读”三个词语。 (50字左右)
第1讲 | 考点精讲
[答案] 望着头上闪烁的星辰,听着涧底泠泠的 流水,读过大学中文系的小王,不禁吟出了王维“明 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句。 [解析] 本题是给定3个词语来考查扩展语句的 试题,除在文中要出现“流水”“星辰”“读”3个词语外, 应做到突出重点,生动形象,想象合理,特别是答 题时不能忽略“描绘某种情境”的要求。可在“流水”和 “星辰”两个名词前加上复杂主语,还可以在最后写 一句体现情境的话加以总结。
第1讲 | 真题体验
真题体验
1.[2011· 天津卷]请从以下7个词语中任选4个, 写一段话。要求语意完整,合乎情理,不超过48字。 (4分) 给力 雷人 粉丝 妙趣横生 山重水复 美 不胜收 怡然自得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第1讲 | 考点精讲
[答案] 示例:在阅读中追求知识进步,在进步 中提升文化品位,使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更加和谐美 好。 [解析] 要反复推敲“阅读”“进步”“和谐”三者之间 的内在联系,然后逐一进行扩展。如“阅读”可以扩 展为“阅读书籍可以让人类走上进步的阶梯”。
第1讲 | 考点精讲
5.续写补充型 给出部分语句,要求对其补充或续写。例如: 以下面的句子为首句,续写一个语段。要求: 续写的内容是对首句意思的扩展,运用排比的修辞 手法,不少于50字。 翻开古诗文,你可以品味历史文人们深切的思 想情感。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新闻阅读考点突破课件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新闻阅读考点突破课件

考生应结合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结合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结合奥林匹 克精神及面对艰难困苦或失败时应有的精神作答。“重在参与”“不服 输”“挑战极限、挑战自我”“不抛弃、不放弃”“理智选择”是对奥运精神 的最好诠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原文略) 1.王力父子认为温哥华是一座宜居的城市,他们这样判断的依据 是什么? ①城市管理严格细致而又富有人性化。②居民素质高,社 会文明程度高。 解析:这则新闻的前两部分谈的是王力父子对温哥华的印象, 总结这两部分的主要内容即可得出结论。
⑦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⑶探究 ⑧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⑨ 探究文本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阅读新闻时可以适当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可采取以下六步骤: ①看标题信息。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 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②抓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点决 定的。因为无论哪种类型的新闻,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 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要素。③理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 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准确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④ 辨叙述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 金字塔”式,这和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讯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 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这就要求 我们阅读时特别关注。⑤挖中心主旨。目的是针对考纲中的鉴赏评价与 探究,即“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 值和影响”,“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几个考点。⑥ 分析表现手法。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 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几个角度考虑。
息必不可少的,导语、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 ×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9天 语言运用+连续性新闻(一)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9天 语言运用+连续性新闻(一)

第19天语言运用+连续性新闻(一)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雾霾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对待雾霾不能听天由命....,民间要有积极行动,政府应有更多的担当。

②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方在自己的主权范围内进行正常的活动,是无可厚非....的。

③大文豪鲁迅先生怀着对儿童的爱和希望,翻译并创作了一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展现出清新的写作风格,成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始作俑者....。

④抗日战争时期,汪精卫等人投靠日本,建立伪国民政府,这些人沐猴而冠....,卖身求荣,是会被永久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

⑤守纪律、讲规矩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自中共一大通过党的第一个纲领开始,不同形势下的各种规章应运而生,不绝如缕....。

⑥垄断企业设置董事会、监事会等无法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效率,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垄断企业已经出现尾大不掉....、利益固化的现象。

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④⑥D.③④⑥解析:选B①听天由命:指任凭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有时也指碰机会或听其自然。

使用正确。

②无可厚非:指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

不合语境,此处应用“无可非议”。

③始作俑者: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贬义词。

用于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④沐猴而冠:指沐猴(猕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

比喻表面上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

使用正确。

⑤不绝如缕:指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不合语境。

⑥尾大不掉:指尾巴太大,难以摆动。

比喻机构下强上弱,或组织庞大、涣散,以致指挥不灵。

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这种好政策非有恒心才能抓到底,我们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再接再厉,再干几年,创造出一片新天地,呈现出一番新气象。

B.各级政府和广大党员要积极开展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0章--报告文学(一)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0章--报告文学(一)

第二十章新闻阅读第一节分析与评价□河北赵福海【考纲解读】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够阅读评价报告文学,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准确解读报告文学,筛选、整合文中人物与事件的信息,分析其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报告文学所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报告文学中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高考预测】根据近几年的高考特点,高考语文试题中选用的报告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法十分典型,利于考生对高考选文的把握。

从考查内容看,鉴赏评价、探究能力备受命题者青睐,鉴赏评价侧重就文本特点进行考查并有所拓展,而探究题设题的点和面均在思想与价值方面作深入的个性化探讨。

【高考真题回放】游走钢丝□杨长勋陈逸飞走上艺术道路的第一个阶段,应该是1965年至1980年。

陈逸飞自己习惯于把1966年至1976年称为他自己的第一个创作阶段,并称这个阶段为“走钢丝般”的创作阶段。

在这个历史阶段,他确实像在走钢丝。

1965年,陈逸飞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大学部提前两年毕业,分配到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成为一名专业画家。

这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并不那么顺利,因为很快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变化。

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来了,陈逸飞的家庭受到了冲击,陈逸飞的父亲是化学工程师,自然是逃脱不了的,可他却是这个家庭唯一有收入的人,这时这个家庭的状况可想而知。

为了躲避“文化大革命”的更大冲击,陈逸飞白天躲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宿舍里画画,既是一种寄托,也是一种提高,到了晚上,就躲回家里。

他父亲经常被红卫兵拉去批斗,罪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只有这个家,是个相对安静的港湾。

社会动乱,家庭受冲击,陈逸飞在这种条件下坚持了自己的绘画道路。

能够从“文化大革命”的深重灾难中顶过来走过来,陈逸飞认为这跟他的为人有关系,他的做人原则是:做人做事不要做给别人看,要做得有意义,对社会有用。

陈逸飞总结自己的青年时代,概括了三条:第一是做人“诚”字很重要,对人、对事、对事业都要讲一个“诚”字;第二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喜欢是与社会与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第三是要学习,学好了一门本领,才能够不落伍。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9 作文(教师版).pdf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9 作文(教师版).pdf

专题19 作文 【考纲解读】 2012《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要求: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E,即表达运用。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2.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要点1:符合题意 要点2:符合文体要求 【要点解说】“符合文体要求”,首先是指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

高考作文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所命试题,或者是指定写某种文体,如“写一篇议论文”、“写一封回信”等;或者是排除写某种文体,如“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等。

如果是指定文体,考生就不能随意更改;如果是排除式的,比如“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考生可写的文体种类就很多,即使写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也可看成是记叙文的扩大和延伸。

近几年高考多为“文体不限”或“文体自选”,使得考生在文体选择上有更大的自由。

其次是指符合考生自己设定的文体要求,文体一经选定,就要按所选定的文体要求去写。

试题不限定文体是给予考生选择的自由,但是考生选定了写议论文就要写得像议论文,选定了写散文就要写得像散文,如果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什么都有,平均使用笔墨,写成了不伦不类的“四不像”,即使全文能扣题,评分也只能在切入分以下。

要点3:感情真挚 思想健康 【要点解说】叶圣陶曾说:“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

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精品教案 4.2 新闻阅读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精品教案 4.2 新闻阅读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精品教案 4.2 新闻阅读新闻有超广义、广义和狭义三种概念。

超广义的新闻是指人与人交往中传播的各种最新信息的综合,比如人们通过电话、信箱、电子通讯工具等传播的信息,街头巷尾的交谈,某那么具有新鲜内容的告示、广告等。

广义的新闻是指新闻机构采用一定的传播方式向社会公众发布的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体裁的总称。

狭义的新闻是指消息。

超广义的新闻高考中不会出现,狭义的新闻篇幅短小,可能会在语言运用和表达中有所考查,应该关注的新闻是指广义的新闻,重点研究其中的通讯、特写两种体裁。

2.新闻的基本特征(1)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要素,是新闻的生命,不真实的新闻就叫谣言。

新闻的真实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①准确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必须完全准确真实;对事件的情节描写、数字运用、人物语言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变化、感情起伏的介绍也必须准确真实。

②全面对客观事物报道的时候要全面看问题,不能主观片面。

③深刻新闻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能只看表面现象,为假象所迷惑。

(2)时效性要及时迅速地传达出来以求新鲜、新颖、适时,消息的要求最高,通讯次之,特写最弱。

(3)接近性包括地理上的接近、心理上的接近。

具有接近性的新闻事实,受众才会关心。

3.阅读要求首先,新闻的内涵比较丰富,所以考生必须掌握相关的文体知识。

(1)消息①概念:消息又称简讯、短讯或快讯。

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体裁。

消息的特点是真、短、快。

它一般具有六要素。

一条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

其中不可缺少的是标题、导语和主体。

②基本特征:用事实说话,及时地报道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消息强调及时、快、新,语言简明。

③要素:消息的要素又称“五个W〞,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

这五个“W〞与记叙文的五要素是完全一致的。

2013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十九第二节 新闻阅读(.

2013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十九第二节 新闻阅读(.

(2010· 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她只能活七小时”① □ (美)保罗· 舍恩斯坦 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 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 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 “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
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 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 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 人帮她。你能帮我吗?”
4.背景 与主体新闻内容密切相关的历史情况、环境 条件及新闻产生的原因和注释性方面的材料。 5.结尾 结尾(有时可无)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它用于 揭示事实的意义,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具 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除基本要素“人 物”“事件”外,其他要素往往不必出现。 形式有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等。
(二)新闻的主要特点 1.真实性:这是新闻最基本的要求。报道的内 容要真实准确,有根有据,讲究用事实说话。 2.新鲜性:报道内容一般是新人新事,讲究从 新角度说话。 3.及时性:报道要迅速及时,在日趋激烈的新 闻竞争中,及时性是新闻价值的保障。 4.公开性:新闻是面对大众的,选择新闻应以 社会需要为取舍标准。
好的导语要求:(1)出语不凡,巧于开篇,突出 最有新闻价值的那个新闻要素;(2)与报道的主 题相一致,糅进包含主题的东西,反映出消息 的核心和精华;(3)突出新闻本身所具有的特点, 突出最新的内容和最重要的方面。
பைடு நூலகம்
3.主体 新闻的主体部分自然要有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包括经过、结果)、原因五个要素。其在 事件的顺叙中,有时还插入有关的背景材料 和其他相关内容。主体部分的写作要求:(1) 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取材,避免横生枝节;(2) 叙事要尽量具体、充实,围绕报道主题,以 生动、具体的材料进一步阐释和深化导语中 的内容;(3)叙述要生动,行文要有波澜,保 持读者的阅读兴趣。

【核按钮】(湖北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5部分 第19单元 写作基础训练

【核按钮】(湖北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5部分 第19单元 写作基础训练

第五部分 写 作第19单元 写作基础训练1.明确《考试说明》对“写作”提出的各项“要求”(包括“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各项具体要求),并根据“要求”进行写作训练,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2.了解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通过“例文引路”“例文评析”“重点突破”等实践体验,增强“标准”意识和得分意识,争取高考作文获得高分。

2013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而装酒的圆瓶子一般又装进方盒子里。

方圆之用,各得其妙。

正如古诗所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

”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高考湖北卷优秀作文:读一座城市的性格行走在栖身之城的大街小巷,可曾于俯仰之间读到一座城市的“方圆”性格?[从生活经验出发,于开篇提出质疑,直切命题材料的关键信息“方圆”,引发读者思考:城市会有怎样的“方圆”性格?凤头巧饰,妙笔生辉。

]纪伯伦曾说:“每一块土地上都深埋着宝藏,但你必须以农民般的信心与坚持去挖掘。

”若乡村是出自上帝之手的简朴素描,城市便是开在人类智慧沃土之上的一朵油彩绚丽之花。

从天时,因地利,更吸取了人类灵魂的温度,因而姹紫嫣红,以不同的性格与姿态于历史长河之畔上演着美丽。

[以纪伯伦的名言引入正题,揭示出城市不同性格形成的原因。

名句的运用新颖而有力。

长短句交替使用,彰显出作者灵活驾驭语言的能力。

]读罗马,触摸那方正刚强的剽悍与沧桑。

“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恺撒从这片土地出发,带着吞噬太阳的狂热去“收复”注定匍匐于脚下的土地。

行走于古城罗马,地中海灼人的日光与咸涩的海风永不停息地吹刮着双目与鼓膜,废墟如历史静默地伫立,从城市边缘一路绵延至繁华的市中心,以无言昭示着粗犷地呼啸着的往昔,以毁灭与残损宣示着永恒。

【核按钮】(湖北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5部分 第19单元 写作基础训练

【核按钮】(湖北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5部分 第19单元 写作基础训练

第五部分 写 作第19单元 写作基础训练1.明确《考试说明》对“写作”提出的各项“要求”(包括“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各项具体要求),并根据“要求”进行写作训练,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2.了解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通过“例文引路”“例文评析”“重点突破”等实践体验,增强“标准”意识和得分意识,争取高考作文获得高分。

2013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而装酒的圆瓶子一般又装进方盒子里。

方圆之用,各得其妙。

正如古诗所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

”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高考湖北卷优秀作文:读一座城市的性格行走在栖身之城的大街小巷,可曾于俯仰之间读到一座城市的“方圆”性格?[从生活经验出发,于开篇提出质疑,直切命题材料的关键信息“方圆”,引发读者思考:城市会有怎样的“方圆”性格?凤头巧饰,妙笔生辉。

]纪伯伦曾说:“每一块土地上都深埋着宝藏,但你必须以农民般的信心与坚持去挖掘。

”若乡村是出自上帝之手的简朴素描,城市便是开在人类智慧沃土之上的一朵油彩绚丽之花。

从天时,因地利,更吸取了人类灵魂的温度,因而姹紫嫣红,以不同的性格与姿态于历史长河之畔上演着美丽。

[以纪伯伦的名言引入正题,揭示出城市不同性格形成的原因。

名句的运用新颖而有力。

长短句交替使用,彰显出作者灵活驾驭语言的能力。

]读罗马,触摸那方正刚强的剽悍与沧桑。

“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恺撒从这片土地出发,带着吞噬太阳的狂热去“收复”注定匍匐于脚下的土地。

行走于古城罗马,地中海灼人的日光与咸涩的海风永不停息地吹刮着双目与鼓膜,废墟如历史静默地伫立,从城市边缘一路绵延至繁华的市中心,以无言昭示着粗犷地呼啸着的往昔,以毁灭与残损宣示着永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第十九章新闻阅读第二节鉴赏与探究□河北赵福海【考纲解读】新闻阅读是属于实用文体范畴。

考查包含三个层级能力:一是分析综合(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二是鉴赏评价(①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②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③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三是探究(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②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③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高考预测】新闻类文本阅读考点分解如下:1.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

2.筛选并整合新闻的信息。

3.分析新闻思想内容。

4.赏新闻的表现手法。

5.价新闻的社会功用。

6.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根据以上考点分解可知:筛选并整合新闻的信息、分析新闻的思想内容、鉴赏新闻的表现手法及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应该是考查的重点。

【高考真题回放】(2010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题。

“她只能活七小时”[注] [美]保罗〃舍恩斯坦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

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

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

这是她唯一的希望。

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他每一种药。

我必须找到某人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

你能帮我吗?”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

濒临死忙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立夏,两岁,先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汇处。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

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几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乎不能找到它。

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救援工作。

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

“只能活7小时,除非……”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

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

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

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 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

“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宝贵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

”查理兹博士说,“我将打电报,请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

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你将得到青霉素。

”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

那是下午4点钟。

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

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

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

时间是下午7点30分。

3个卫兵等在那里。

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

”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

“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

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也许是。

”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

大夫,靠你了。

”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房间,他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松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

“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

”一个护士低声说。

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

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谢天谢地。

”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

1.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的时间,有什么好处?(4分)【解答提示】(1)表明小女孩生命危急,时间紧迫,(2)清晰显现出援救进展;(3)表明人们援救行动之快,体现人们的仁慈的爱心;(3)给读者以时间紧迫的阅读感受。

2.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4分【解答提示】“你们”指帮助获得青霉素的博士、记者和警察们,进行电话寻找,协调各个部门,迅速找到青霉素,快速运到医院,这是医生做不到的。

3.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

请对文中画线部分做简要分析。

(4分)【解答提示】将青霉素称为“仁慈的东西”,应为它能救小女孩的性命;将车称为“仁慈之车”因为它快速运来了药物,体现了作者对小女孩即将得救的喜悦,对人们的爱心的赞颂。

4.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6分)【解答提示】(1)对生命的尊重,(2)世间有大爱,(3)在战争的年代对人性、爱的关注与渴盼。

注意注释的作用。

【答题方法探寻】作为新课标指导下的高考选考题型的重要组成元素,新闻以其真实性、时效性及与现实生活结合的紧密性而备受命题人青睐。

考生要想在这方面有所突破,除充分了解三个考查点(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外,还应掌握一定的阅读解题技巧,以获事半功倍之效。

一.分析新闻内容的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如2010年山东卷这篇“她只能活七小时”就是真人真事,没有任何虚构的成分。

为突出这种真实性,写作者往往会从三方面考量:一是使用准确数据,二是客观反映新闻现场,三是还原采访经过。

明乎此,考生即可较好的解答该类题型。

二.研究新闻主体的时效性新闻报导讲究事实主体的时效性,而及时的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正是纪实类作品价值之所在。

众所周知,记者总是抢先以真、短、快的方式告知受众第一手有价值的事实,那么包括考生在内的受众也要能及时发现相关事件、人物的社会意义和影响,迅速捕捉基本信息并作出自己的判断与评价。

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三.体会新闻凸显的时代精神任何一则新闻都负载着贴合生活实际、紧扣时代脉搏的特殊使命,考纲又把“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与“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分别纳入能力层级E 和F,足见考生在考试答题时对时代特点葆有高度敏感、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的重要性。

2010年山东卷的《她只能活七个小时》体现的就是一种世间大爱,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四.把握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因为“让事实说话”是所有新闻工作者遵循的基本规则,所以新闻语言多客观叙述、极少主观评论,这就对新闻语言的准确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考生若在答题时把握了所给对象的基本特征和含义,注意了遣词造句上的准确精炼性,则极易夺得高分。

五.了解新闻手法的巧妙性新闻虽属实用文体,但也少不了多样化的表现手法。

特别是访谈与通讯,离不开巧妙的艺术技巧,比如提问方式和细节描写就涉及相当程度的智慧。

只不过相比文学作品,其手法运用显得隐蔽一些,需要考生自己去发现和分析,从而根据文章特点迅速找到该手法的“藏身点”,进行内容与表达效果上的剖析。

六.领会新闻材料的详略处理无论什么文体,丰富的材料都是血肉,但并不意味着一味堆砌或零散分布是好事,以真、短、快见长的新闻更不例外:在材料的详略得当与谋篇布局的缜密有序上下足了工夫。

怎样摆好详略位置才能让文章视野更开阔、问题更具普遍意义、大众更易关注和接受,这是新闻工作者与考生必须共同思考的问题。

【答题误区警示】考生在解题过程中,模棱两可,囫囵吞枣的答题,有时候甚至是跟着感觉走,两眼一抹黑。

其中主要原因应该是学生对于答题没有清晰的思路,答题技巧不足,文本意识淡薄。

因此,我认为在阅读新闻类实用文体时,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一.建构新闻的相关知识体系。

建构新闻的相关知识体系是学生确立强烈的文本意识,树立有根有源的答题的基础,是一切答题思路的开端,是一切解题过程的源头,俗话说源头活水,有了相关的理论建构,这是学生能掌握解题技巧,以不变应万变的根本。

这些知识包括新闻的基本结构、新闻的要素、新闻的结构形式、新闻的特征等。

二.阅读题干中的提示语与限定词。

如2010年山东卷第1题“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的时间,有什么好处?”中的“特别突出的时间”这是一个关键点,答题的时候应该注意体现出来。

三.有的放矢,做出答案。

如2010年山东卷中的第3题:“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

请对文中画线部分做简要分析”。

这个题目针对的是语言问题,所以回答时应该向语言方面靠拢。

【巩固训练】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上海,那场初冬的花祭刘炎迅11月28日,上海市胶州路。

距离那场导致58人遇难、数百个家庭离散的大火,已经半月有余。

凌晨两点多,路灯散出的光芒被一圈蓝色的铁皮围墙挡在外面,火灾过后的大楼隐没在漆黑之中。

铁皮墙下,一排白菊独自静默。

一尊蓝色的小佛像,用细绳子扣着,挂在墙上。

11月16日,灾难次日,这座城市里的许多男女老少,纷纷来到这里,站在烟火散尽的大楼下,捧花相祭。

他们打出横幅:“上海不哭”。

(一)王小塞觉得应该做点什么。

火灾后,他看到遇难者家属去哭泣,去拜祭,还有市民零星去祭拜,去献花。

他觉得自已不能作壁上观。

“头七”是个机会。

按中国传统,这一天,逝者会返世,需要特别祭拜。

王小塞是上海一家广告公司的创意副总监,本是浙江台州人。

但这么多年在上海打拼,落地生根,对这座城市有新上海人的特殊眷念之情。

11月20日下午3点多,王小塞在曾杨路花鸟市场订花,同时在微博里发消息:“外地的朋友需要代送,转发注明‘替我送一支鲜花’,我会统计后免费帮你完成心愿,如果代购一束以上,8元一束,我统一预订,让鲜花铺满整条马路。

”应者如云。

(二)莫拉莫(网名),王小塞的朋友。

灾难次日,他在新闻里看到火灾现场附近一家汤包店义卖,挂出的标语是:上海不哭。

他感受到了这平凡的四个字里的力量。

从事广告创意的他发挥专长,和团队一起设计了一款海报:折叠成十字状的黑挽带,下方四个黑体字——“上海不哭”。

黑底白字,简单,肃穆。

海报出炉。

他们将大样贴上网,号召网友下载打印,在头七那天,与鲜花一起,祭奠逝者。

11月20日,头七前一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