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
关于李白的生平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生于公元701年,逝世于公元762年,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但出生地有争议,一种说法是他出生在唐朝设安西都护府管辖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西南),另一种说法是他出生在唐剑南道绵州(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李白五岁时随父迁居至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自此开始了他的成长和求学之路。
李白少年时期便显露出非凡的才华,他善于作诗,且诗作风格独特,充满想象力。
他广泛涉猎各类书籍,不仅学习经典,也热爱诗词歌赋,这都为他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年后,李白开始游历四方,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甚至远至边疆。
他游历的目的不仅在于欣赏自然风光,更在于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寻求政治上的出路。
然而,尽管他才华横溢,但仕途并不顺利,他在政治上并未获得大的成就。
天宝初年,李白得到唐玄宗的召见,并供奉翰林,但不久因权贵的谗言,他被排挤出京。
此后,李白的生活陷入困境,他的心情也极度烦闷,但他并未放弃诗歌创作,反而将更多的情感投入到诗中,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晚年的李白在穷困和疾病中度过,但他对诗歌的热情并未减退。
他的诗作情感深沉,充满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反思。
公元762年,李白在安徽当涂病逝,享年61岁。
李白的一生虽然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的诗歌却永远熠熠生辉,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
他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他个人的情感和思考,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时代精神。
他的诗作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最著名十首诗词
李白最著名十首诗词
一、《将进酒》
唐代诗人李白的最著名诗作,描写了李白在宴会上举杯畅饮,体现出他不畏强权、敢于挑战的精神。
诗中用来形容酒的“明月”、“绿波”、“清风”等比喻元素,使得诗句十分生动,意境深远。
二、《静夜思》
这首诗也是李白最著名的诗歌之一,讲述了李白一个人在寂静的夜晚思念妻子而发出的思乡之情。
他表达了对爱人的眷恋之情,一气呵成,不经意间流露出凄美悲凉。
三、《春晓》
这首诗歌描写了春天到来时,百花盛开,清新的空气中散发出来的淡雅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心无旁骛,宛如李白的心情。
四、《望庐山瀑布》
这首诗歌描写了李白观看庐山上的瀑布时的情景,并用精妙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大自然壮美风光的崇敬之情。
五、《行路难》
这首诗歌表达了李白对于旅途中的艰辛和不舍之情。
他用深情的语言勾勒出了他心灵的苦楚,令人动容。
六、《月下独酌》
这首诗歌描写了李白在月下独自饮酒的场景,借助月亮、古柏、梧桐等景物,表达了他孤独、悲伤的心情。
七、《赠汪伦》
这首诗歌写了李白给汪伦的一份礼物,表达了他对汪伦的友谊之情。
李白用淒美的语言抒发了他对汪伦的思念之情。
八、《长相思》
这首诗歌描写了李白对未来相聚的渴望之情。
他通过形容四季的自然现象来表达他对未来深切的思念之情。
九、《蜀道难》
这首诗歌描写了李白游历蜀地时所遇到的艰难困苦,表达了他对蜀地的热爱和崇拜之情。
十、《凉州词》
这首诗歌描写了李白在凉州的悲凉景象,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融入了许多形容家乡的比喻元素,使诗句更加优美动人。
李白(唐朝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搜狗百科
李白(唐朝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搜狗百科李白作品年表序列时间背景作品710年唐睿宗景云元年10岁。
读诸子百家,通诗书。
“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秋于敬亭送从侄卷游庐山序》)。
715年唐玄宗开元三年15岁。
观奇书,学剑术,好神仙。
作《明堂赋》、《拟恨赋》。
718年开元六年18岁。
隐居大匡山,往来旁郡。
从赵蕤学纵横术。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约作于此年。
720年开元八年20岁。
《大猎赋》初稿疑作于是年。
721年开元九年21岁。
在成都瞻仰司马相如琴台、扬雄故宅。
此后几年游历蜀中各地。
作《登锦城散花楼》。
724年开元十二年24岁。
辞亲远游。
有《别匡山》诗。
游峨眉山,写有《登峨眉山》、《峨眉山月歌》。
出三峡,至江陵,遇司马承祯,作《大鹏遇希有鸟赋》,还写有《渡荆门送别》、《秋下荆门》等诗。
725年开元十三年25岁。
游洞庭,南穷苍梧。
写有《江上望皖公山》、《望天门山》、《金陵城西月下吟》、《杨叛儿》、《长干行》等诗。
726年开元十四年26岁。
春,自金陵至广陵,又东南游苏州、杭州、越州、台州,东涉溟海。
然后回舟北上,复至扬州,散金三十万。
卧病。
写有《金陵酒肆留别》、《夜下征虏亭》、《苏台览古》、《乌栖曲》、《越中览古》、《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等诗。
在九华山题刻“金沙泉”三字。
727年开元十五年27岁。
沿江西上,观云梦,寓安州北寿山。
北游汝海、襄州,结识孟浩然。
回安陆,冲撞李长史车马。
与元丹丘一起受安州都督马正会和李京之长史接见。
与故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
写有《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上安州李长史书》等。
728年开元十六年28岁。
春至江夏,改葬吴指南。
暮春,送孟浩然之广陵。
回安陆,寓居白兆山。
写有《早春于江夏送蔡十还家云梦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江夏行》等诗。
730年开元十八年30岁。
隐于安陆白兆山,有《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山中间答》诗。
遭受谤毁,有《上安州裴长史书》,要求雪谤。
唐代诗人李白简介
唐代诗人李白简介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他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些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些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李白于武后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在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所属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所属江油市青莲乡)。
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至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
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过,游历了大半个中国。
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越州,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
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
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这些时他已结交了不少李白手迹碑刻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
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
李白简介1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望望不见 君,连山起烟雾。(《乡送韦八之西京》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 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 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梦绕城边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汶水, 无日不悠悠。
其次 ,当平常的事物不足以表现 他的澎湃的激情时 , 就用大胆的神 奇的夸张和比喻、象征的手法。比 如《秋浦歌》其十五 : “白发三千 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 处得秋霜。” 又如《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片吹落轩辕台”。“黄土捧上尚 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载。” 《横 江词》的“一风三日吹倒山”等写 得惊心动魄 , 而又不失于险怪。
暮 成 雪 。
君 不 见 , 高 堂 明 镜 悲 白 发 , 朝 如 青 丝
不 复 回 。
君 不 见 , 黄 河 之 水 将 天 进 上 酒 来 , 奔 流 到 海
背景与主题
《将进酒》题意为请人饮酒,本为汉代乐府铙 歌中的一首。
天宝四年,李白被逐出长安,政治上的失败失 败使他感到自己与统治集团之间有着深刻的矛 盾,一种无人理解的痛苦和失意者的抑郁悲愤 激荡在胸中,诗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 诗人借着劝酒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 气,也流露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轻财好施 :
3、狂狷独立, 傲视权贵, 笑傲王侯 “天为容,道为貌,不屈己,不干人,巢、由以来, 一人而已。”
——高力士脱靴 “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俦视巢许。” 有人说“唐人言李白不能屈身,以腰间有傲骨”。 他自己也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
强调追求个性的独立,自由人格, 独立人格。 四十岁以前上书州郡长宫,无半点 媚态,充满着自信与自傲。 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 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 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他的 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也与众不同 , “常欲一鸣惊人 ,一飞冲天”。
李白的生平简介
李白的生平简介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白的生平简介,欢迎大家分享。
李白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
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
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
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
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
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型音调。
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但李白在长安三年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
《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与这种豪放奔涌,无所掩抑的感情气势相适应,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
《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李白
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汉族,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1],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越州(会稽郡),寓居在安陆、应山。
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
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过着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
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第一章人物生平一、年少有为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内容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与韩荆州书》)。
他很早就相信当时流行的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自称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一方面要做超脱尘俗的隐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大臣,这就形成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
但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也是构成他作品进步内容的思想基础。
李白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像《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等篇,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
二、辞亲远游开元十三年(725),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他乘舟沿江出峡,渐行渐远,家乡的山峦逐渐隐没不可辨认了,只有从三峡流出的水仍跟随着他,推送着他的行舟,把他要送到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城市中去。
让李白想不到的是在江陵会有一次不平凡的会见,他居然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承祯。
李白生平及每个阶段作诗
李白生平及每个阶段作诗李白,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以豪放奔放、情感深沉而著称,广泛流传至今。
本文将从李白的生平出发,探讨他在不同阶段创作的诗歌作品。
一、早期创作:激情奔放与豪放狂放李白于唐宪宗开元九年(公元713年)出生于著名的诗乡—湘西。
他少年时代就展露出对自然与诗歌的浓厚兴趣。
在早期创作中,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奔放,情感激烈。
例如《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表现了他对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的深深震撼,展现出豪放狂放的风格。
二、中期创作:宴饮豪情与游历感怀进入成年后,李白开始畅游四方,领略天下山川。
他的中期作品流露出宴饮豪情和游历感怀。
例如《将进酒》一诗中,他借饮酒表达自己追求豪情与自由的心境。
诗中有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展现了他享受人生乐趣的态度。
而在《早发白帝城》一诗中,他以行者的身份,游历长江,领略沿途美景,且感慨万千,“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中的游历和感怀表现了他向往自由、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晚期创作:孤独与超脱的境界李白的晚年辗转于各地,人生经历让他对世事以及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创作中透露出孤独与超脱的境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有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表现了岁月易逝、人事如梦的感慨。
《将进酒》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他对名利的追求有限、内心追求超脱的心境。
他以詹事年华即“止观”姿态开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生的反思,体现了他内心渴望超脱尘世的情感。
综上所述,李白的诗歌创作贯穿了他一生不同阶段的心路历程。
从早期的激情奔放与豪放狂放,到中期的宴饮豪情与游历感怀,再到晚期的孤独与超脱,他的诗作展现了他对自然、人生和艺术的独特理解与表达。
他的诗歌作品以其磅礴的气势、奔放的情感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索而深深触动了后人,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持久流传至今。
唐代诗人李白的古诗有哪些
唐代诗人李白的古诗有哪些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有很多的古诗。
1、唐代·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唐代·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唐代·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唐代·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6、唐代·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唐代·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8、唐代·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9、唐代·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0、唐代·李白《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一个诗人的四个重要阶段与其代表作
李白:一个诗人的四个重要阶段与其代表作引言李白(701年-762年),唐朝时期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作品被称为"诗仙",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李白的四个重要阶段以及他在每个阶段的代表作品。
1. 早期诗歌创作(712年-725年)李白早年的诗歌创作主要受到了早期文人的影响,他的作品风格古朴而叙事性强。
在这个阶段,李白的代表作包括《望庐山瀑布》、《将进酒》等。
这些作品展现了李白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豪情壮志。
2. 浪漫主义风格(726年-738年)在这个阶段,李白开始追求浪漫主义的诗歌风格,更加注重意象和情感的表达。
他的代表作品有《静夜思》、《月下独酌》等。
这些作品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李白内心的情感世界。
3. 放浪诗人时期(739年-744年)在这个阶段,李白的生活开始颠沛流离,他游历各地,与人交往广泛,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代表作包括《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这些作品充满了对友谊、离别和人生变迁的思考和感慨。
4. 思想境界提升(745年-762年)在生活经历的丰富与思考的深入之后,李白的诗歌开始展现出更加高深的思想境界。
他的代表作有《行路难》、《将进酒·君不见》等。
这些作品探讨了人生的意义、社会的现实以及对自然和宇宙的思考。
结论李白以其独特的诗歌才华和丰富的人生经历,创作了众多卓越的诗作,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早期的叙事性作品到后期的思想深邃之作,他的诗歌作品展现了他丰富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诗人之一。
李白简介——精选推荐
李⽩(701年-762年),字太⽩,号青莲居⼠,唐朝浪漫主义诗⼈,被后⼈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迁⾄剑南道绵州。
李⽩存世诗⽂千余篇,有《李太⽩集》传家庭成员作者:佚名家⼈ 据《旧唐书》记载,李⽩之⽗名叫李客,为任城尉。
母,⽆记载。
妻⼦ 1.许⽒,(原名许紫烟)结发妻⼦,⾼宗时期的宰相许圉师(许绍最⼩的⼉⼦)的孙⼥。
2.刘⽒,南陵名家之⼥⼉,同居后分⼿。
3.宗⽒,东鲁⼈。
李颇黎的⽣母,李⽩的侧室。
以外不详。
第⼀个妻⼦,是公元727年在湖北襄阳经过朋友孟浩然的撮合,娶了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其实也谈不上娶,就是当了个倒插门⼥婿。
由于在婚后长达⼗年的时间⾥,李⽩都⽣活在他⽼丈⼈家⾥,寄⼈篱下的滋味本来就使他⾮常的郁闷了,哪⼉还有⼼思去琢磨其他的事情。
这是李⽩的第⼀次婚姻,可能他还是抱着很负责的⼼态去对待的,并且从婚后得育⼀男⼀⼥两⼦这个情况来看,双⽅的婚姻⽣活还是⼗分和谐的。
其⼦名:伯禽(⼩字明⽉奴);⼥名:平阳。
许⽒于公元738年去世。
第⼆个妻⼦,公元739年,也就是在距第⼀次结婚12年、距第⼀任妻⼦去世⼀年之后,李⽩娶了⼀个姓刘的⼥⼈。
不久,因为刘⽒有些看不起李⽩,李⽩愤⽽离开。
第三个妻⼦,公元745年,李⽩在⼭东任城,与⼀当地妇⼈结婚。
这时候的李⽩刚从⾸都长安出来,背着⼀⼤布袋⾦银财宝和杜甫、⾼适⼀路取道河南商丘,并在此逗留很久。
与他⼆⼈分⼿之后,李⽩⾃⼰前往泰⼭考取道箓,路过任城,他结识了这位妇⼈,两⼈情投意合。
李⽩的这个⽼婆为他⽣了⼀个⼉⼦,并且李⽩在⼭东兖州置下了⼤批⽥产,在此后他云游在外的⽣活中,这些⽥产就交给了妻⼦。
可见,李⽩对该妻⼦⼗分信任,可惜的是这个妻⼦在他们结婚五年后,不幸亡故。
⼦⼥ 长⼦伯禽(?-792年?,⼀说颇黎),许⽒所⽣,李⽩逝世30年后去世。
长⼥平阳,许⽒所⽣,出嫁后死。
次⼦颇黎,李⽩在东鲁时和⼀⼥⼦所⽣,不知所踪⽣死考证作者:佚名 上世纪90年代,吉国考古学家曾在碎叶城遗址进⾏发掘,除了许多佛教⽂物,他们还发掘出⼀块唐代⽯碑,其上有“安西都护府侍郎李某……”字样,这⼜进⼀步证实了郭沫若最早考证的李⽩故乡在碎叶的说法。
李白的经典古诗词大全
李白的经典古诗词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的经典古诗词大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怨情》年代: 唐作者: 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2.《长歌行》年代: 唐作者: 李白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3.《采莲曲》年代: 唐作者: 李白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4.《山中与幽人对酌》年代: 唐作者: 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5.《秋下荆门》年代: 唐作者: 李白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6.《苏台览古》年代: 唐作者: 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7.《宣城见杜鹃花》年代: 唐作者: 李白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8.《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9.《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年代: 唐作者: 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0.《古意》年代: 唐作者: 李白君为女萝草,妾作兔丝花。
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
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
谁言会面易,各在青山崖。
女萝发馨香,兔丝断人肠。
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
生子不知根,因谁共芬芳。
中巢双翡翠,上宿紫鸳鸯。
若识二草心,海潮亦可量。
李白生涯四个时期及其标志性诗歌
李白生涯四个时期及其标志性诗歌1. 初期:游学时期这个阶段的李白,年轻而富有冒险精神,游历四方,接触各种学派的思想,形成了他个性鲜明的诗风。
这时期的李白,其诗歌风格独立、豪放。
标志性诗歌:《静夜思》《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达了他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展示了他的辞藻才华和深沉的情感。
2. 成熟期:京都时期李白在京都的时期,是他的诗歌创作达到顶峰的时期。
他的诗歌风格在这个时期变得更加豪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也更深。
标志性诗歌:《将进酒》《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首诗是李白豪放洒脱的人生态度的写照,它抒发了他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深刻认识。
3. 转折期:流放时期流放时期的李白,处于人生的低谷。
他的诗歌风格也发生了转变,诗中充满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标志性诗歌:《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在流放期间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心。
4. 晚期:归隐时期在生涯的最后阶段,李白选择了归隐生活。
他的诗歌风格也发生了改变,更加深沉,对人生的思考也更深。
标志性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在晚年的归隐生活中,对于天地自然的感慨,以及对于人生无常的深深认识。
以上就是李白生涯的四个时期及其标志性诗歌的简要分析,每个阶段的李白,都展现了他独特的诗歌才华和深沉的情感。
李白最早的一首诗
李白最早的一首诗
摘要:
1.李白的生平简介
2.李白最早的一首诗《静夜思》的分析
3.《静夜思》的影响力及后世评价
4.李白其他早期诗歌作品简介
正文: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
他出生于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共和国境内),后来随父亲迁至剑南道绵州,成长于剑南地区。
李白的诗才横溢,幼年便开始作诗,他的诗作题材广泛,既有山水田园,又有抒发壮志豪情。
他的诗风独特,被誉为“诗仙”,对中国古典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最早的一首诗是《静夜思》,这首诗简洁明快,意蕴丰富,展现了李白早期的诗歌才华。
全文如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通过对月光、霜的描绘,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和清澈。
诗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画面,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又寓言了他对未来的追求和抱负。
这首诗意境优美,韵味悠长,成为后世传颂不衰的经典之作。
《静夜思》的影响力巨大,它是李白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代诗歌的瑰宝。
这首诗传颂千古,为世人所喜爱。
它还被收入了《唐诗三百首》,成为唐
代诗歌的典范。
后来的诗人如杜甫、白居易等,都深受李白诗歌的影响,从而推动了唐代诗歌的繁荣。
除了《静夜思》,李白早期的诗歌作品还有《夜泊牛渚怀古》、《登峨眉山赋》等。
这些作品同样展现了李白卓越的诗歌才华,为他后来成为“诗仙”奠定了基础。
总之,李白作为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他的早期诗歌如《静夜思》等,既是其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李白 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诗句
李白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诗句【实用版】目录1.李白的简介2.李白的诗歌成就3.李白的“百无一用是书生”诗句的背景和含义4.诗句的现实意义正文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意境深远著称,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他的诗篇广泛涵盖了山水田园、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多个领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李白的诗歌中有一句著名的诗句:“百无一用是书生”。
这句诗出自他的《嘲书生》。
书生在古代是指读书人,这里李白用嘲讽的笔调表达了对书生的看法。
那么,这句诗的背景和含义是什么呢?首先,我们要了解这句诗的历史背景。
在唐代,科举制度盛行,许多读书人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跻身仕途,谋取功名。
然而,科举之路充满了艰难险阻,很多人穷尽一生也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在这种背景下,李白写下了这句诗,表达了对书生的嘲讽和同情。
那么,这句诗的含义是什么呢?李白认为,书生虽然饱读诗书,却往往无法将所学运用于实际,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显得“百无一用”。
当然,这并不是说读书无用,而是强调读书人应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现实生活中,这句诗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许多年轻人在求学过程中,只注重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毕业后,他们在工作中往往难以适应,无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因此,这句诗提醒我们,在求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李白的“百无一用是书生”诗句,既是对古代书生的嘲讽,也是对现代年轻人的提醒。
李白的生平五个阶段
李白的生平五个阶段李白是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风飘逸豪迈不拘一格,唐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李白一生的时期阶段生平,欢迎阅读!李白一生主要分为五个时期1、读书与蜀中游历期:5岁-25岁五岁随父到江油县,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十八岁隐居戴天大匡山读书,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二十五岁李白出蜀。
2、壮游与求仕期:26岁-42岁李白不屑参加科举,希望通过漫游求得引荐的机会。
二十六岁途经陈州时与李邕相识,结识孟浩然。
到湖北安陆时,与高宗时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在此约十余年。
3、长安三年入仕期:42岁-44岁有人考证,李白曾两入长安,开元后期一次,但无功而返。
天宝元年可能由于玉真公主、吴筠、贺知章等人的推荐,召入长安作家供奉翰林。
而李白自恃太高,无心理准备,依旧纵酒狂歌,桀骜不驯,后受排挤,赐金放还。
二入长安在李白一生中很重要,使其后的创作有着强烈的思想性和政治性。
4、再次游历期:44岁-55岁离开长安,李白又开始漫游。
在洛阳遇到了去长安的杜甫,杜随白游历,二人有近一年的交游(李白有二诗与杜,杜有十二首诗赠白)。
之后,白与武后时的宰相宗楚客的孙女结婚。
这期间,白热衷于求仙访道。
5、安史之乱期:55岁-62岁安史乱后,白隐居庐山。
玄宗奔蜀,马嵬后,肃宗在灵武继位。
玄宗在成都尚不知时,发布公文,命其子平定天下。
永王李璘在江陵招募将士数万人,东下平乱,实则别有野心。
他经庐山辟李白为幕僚。
李白是不懂政治的人,只是出于报国安民的意图而入幕。
肃宗以逆反镇压永王,白以“附逆”罪长流夜郎。
玄宗还都,大赦天下,白得还。
据郭沫若考定“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诗即是李白听到遇赦而作,极高兴。
他丛九江到三峡走了一年多,而回来是“千里江陵一日还。
”62岁的白死于当涂,一说患腐胁疾而死,一说是因醉入水捞月而死。
李白的诗三年级
李白的诗三年级摘要:一、李白简介1.李白的姓名背景2.李白的生活时代3.李白的诗歌成就二、李白的诗特点1.豪放奔放的风格2.自然景物的描绘3.抒发个人情感三、李白的诗代表作品1.《静夜思》2.《望庐山瀑布》3.《将进酒》四、学习李白的诗的意义1.培养对古典文化的兴趣2.提高审美能力3.学习诗歌创作技巧正文: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李白的诗以及他的一些特点。
李白(701 年-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清新高远而著称,善于运用奇崛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李白的诗歌作品丰富多样,代表作品有《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和《将进酒》等。
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特点,既有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静夜思》是一首描绘夜晚宁静时光的诗,以月光、床前、光景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句,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望庐山瀑布》以庐山的瀑布为描绘对象,通过形象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力,表现了瀑布的壮观景象。
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悟。
《将进酒》是一首劝酒诗,以酒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诗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学习李白的诗,对于培养我们对古典文化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以及学习诗歌创作技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白最早的一首诗
李白最早的一首诗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李白的简介
2.李白最早的一首诗的背景
3.李白最早的一首诗的内容
4.李白最早的一首诗的艺术特点
5.李白最早的一首诗的影响
正文
李白(701 年-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被后人尊奉为“诗仙”。
他生活在唐朝盛世,一生游历名山大川,广泛结交朋友,作品以豪放奔放、意境深远著称。
李白的诗歌作品丰富多样,有山水田园、咏史抒怀、边塞戍楼等类型,其中最早的一首诗是《夜泊牛渚怀古》。
《夜泊牛渚怀古》写于李白青年时期,是他诗歌创作的起点。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李白的身世和志向密切相关。
李白出生于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共和国境内),后来随父亲迁至剑南道绵州,成长于剑南地区。
李白少年时期便立志要成为一名诗人,寻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夜泊牛渚怀古》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夜泊牛渚怀古》的内容如下:
牛渚西江夜限外,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牛渚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豪情壮志、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
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夜限外”、“千里目”等,展现出诗人开阔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
同时,这首诗的艺术特点也十分鲜明,如押韵、对仗等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具音韵之美。
李白最早的一首诗《夜泊牛渚怀古》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首诗作为李白诗歌的起点,奠定了他诗歌创作的基础,成为他以后诗歌风格的起点。
同时,《夜泊牛渚怀古》也是李白诗歌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为后人研究李白及其作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侠 客 行
《行路难》题解
• 原属乐府旧题,写世路艰难和别离 的悲伤。此诗作于天宝三年(744), 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之时 • 借世路艰难,一抒仕途失意的满腔 愤慨不平,然悲愤中仍充满自信,豪放 不羁
行 路 难(其一)
题解
细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节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悲沉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比 昂扬 兴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用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悲沉 典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昂扬 情感变化急遽: • 显示其心理矛盾 • 篇幅不长但气势纵横
古题乐府的创新与个性特色
(一)李白的乐府诗大量沿用乐府古题,其创新意 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 1. 借古题写现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表达的 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具有深刻寓意和寄托。 • 2.用古题写已怀。偏重于主观抒情,更能体现李 白诗歌创作发兴无端、气势壮大的个性特色。 (二)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李白把自己的个性气 质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便形成了行云流水的抒 情方式,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常表现为句式 的参差错落和韵律的跌宕舒展,在杂言体的乐府 中尤为明显。李白的乐府诗创作,实已完成了从 汉魏古体到唐体的根本转变。
(南陵:一说在东鲁,曲阜县南有陵城村,人称南陵;一 说在今安徽省南陵县。)
• 东鲁某氏 :结婚五年后不幸亡故(情投意 合,信任) • 宗氏:公元750年,李白结识武则天时宰相 宗楚客的孙女。“千金买壁”
李白的思想
• 李白的思想主要体现为儒、道、侠三者兼 综的特点。 • 儒家的忧患精神与用世济时的思想及其人 生价值观,始终影响着李白,而道家超尘 出世、追求精神自由的人格精神及道教的 神仙世界,又始终沾溉着李白的思想与性 格。 • 李白的思想与人格中还渗透了游侠和纵横 家的侠义精神和人格理想。
李白歌行的价值 :P221-222
• 李白歌行的创作成就比乐府高。抒情味更浓,诗 人以主观情感和意向为轴心展开篇章,飞腾想象, 虚实相间,笔势大开大合。 • 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 笔法多变,达到了任随性情之所之而变幻莫测、 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不仅感情一气直下,而且 还以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音节的错落,来显示其回 旋振荡的节奏旋律,造成诗的气势,突出诗的力 度,呈现出豪迈飘逸的诗歌风貌。 • 李白独特的艺术个性,及其非凡的气魄和生命激 情,在他的歌行中全都展露出来,充分体现了盛 唐诗歌气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 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
自信 宣州谢朓楼 人 抽 俱 蓬 长
刀 断 水 水 更 流 , 举 杯 销 愁 愁 更 愁 。 。
生 在 世 不 称 意 , 明 朝 散 发 弄 扁 舟 怀 逸 兴 壮 思 飞 , 欲 上 青 天 揽 明 月 。 莱 文 章 建 安 骨 , 中 间 小 谢 又 清 发 。
•
重思现 实,担 忧愤懑
风 万 里 送 秋 雁 , 对 此 可 以 酣 高 楼 。
李白一生的五个时期——从文化冲 突与融合的角度解读
1.二十四岁以前——蜀中读书与任侠时期 2.二十四岁到四十二岁——仗剑去国、追求 功业时期 3.四十二到四十四岁——三年长安供奉翰林 时期 4.四十四到五十五岁——十载漫游时期 5.五十五到六十二岁——报国蒙冤时期
家室、儿女考
• 许氏夫人: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 ,十年。 生女平阳、子伯禽。(湖北安陆) • 刘氏:同居后分手 。《南陵别儿童入京》 :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李 白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人格
李 白 的 生 平
• • • • •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是哪里人?(众说纷纭) 旧说在蜀中,20世纪后有碎叶说、条支说 其国籍则有胡人说、胡化汉人说等 。 现公认: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出 生地为中亚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 境内);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县 (今四川江油)
乱 我 心 者 , 今 日 之 日 多 烦 忧 。
弃 我 去 者 , 昨 日 之 日 不 可 留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宣 州 谢 朓 楼 饯 别 校 书 叔 云
精 神 苦 闷 的 爆 发
• 突变为开阔爽朗
李白乐府的雄放
一、开阔的视野
狐裘虽贵千金,但毕竟是身外之物,怎比得上朋友 之间的如海深情?其语何其豪壮?
★李白乐府的特点:P220-221
谁纵千救眼三将闲事十银赵 能死秋赵花杯炙过了步鞍客 书侠二挥耳吐啖信拂杀照缦 阁骨壮金热然朱陵衣一白胡 下香士槌后诺亥饮去人马缨 ,,,,,,,,,,,, 白不煊邯意五持脱深千飒吴 首惭赫郸气岳觞剑藏里沓钩 太世大先素倒劝膝身不如霜 玄上梁震霓为侯前与留流雪 经英城惊生轻嬴横名行星明 。。。。。。。。。。。。
第二节 李白的乐府与歌行
• 乐府与歌行:汉魏以来,乐府歌曲常用歌、 行这些字作曲调名,唐人于是用这两个字 概括一类诗歌,用来表示已脱离音乐而可 吟唱的一类诗歌,这就是所谓的“歌行 体”。但就一首具体的作品来看,如果是 以乐府曲调为题目,那他仍属于乐府诗; 如果自己制造题目,就属于歌行体诗。 《蜀道难》曲调魏晋已有,属于相和歌 辞· 瑟调曲,因此李白此诗也就属于乐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