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网络流行语”教学——以构式“X杀”为例

合集下载

详析网络用语中的汉语\外来语谐音词

详析网络用语中的汉语\外来语谐音词

详析网络用语中的汉语\外来语谐音词网络用语中的汉语、外来语谐音词可分为改变读音与改变字形两类。

本文以网络环境中十分活跃的谐音词语为例,分析谐音词语的形成方式及特点、“谐音化”词语的产生原因及影响。

标签:网络用语外来语谐音词网络用语多通过改变原有词汇语音、字形、进行缩写、简称或各种文字混搭等手段,将熟悉的字词“陌生化”,成为网络语境下的特有词汇。

在这一过程中,网络用语与标准日常用语的分化越来越引人注目。

谐音是创造网络用语的一种常用手段,谐音词语的使用频率和范围都日益增大。

概括而言,“谐音型网络语言一般包括数字谐音、汉字谐音和英文谐音三种类型。

”本文拟对其中的汉语、外来语谐音造词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分析其产生原因与影响。

一、汉语、外来语谐音词的分类及举例该种谐音词语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以改变字音为主,是有意用音近的词或字来代替原本的词或字(包括外来语的音译),字形上的改变是为了取得音近的效果,如“压力”变成“鸭梨”,“励志”变成“荔枝”等。

这种改变随即会在输入方式、语调语气方面带来一系列的变化。

第二类则反其道而行之,以改变字形为主,用读音完全相同的字代替原来的字,如“教授”写作“叫兽”,“悲剧”写作“杯具”等,在读音方面没有任何改变的前提下改变了字形,同时改变了词语的感情色彩乃至词性、用法。

二、谐音词语的形成方式及特点(一)以改变字音为主的谐音词语这种用法最为普遍、常见,运用范围也更加广泛。

对于外来语谐音词,本文仅将通行于网络、并且在没有必要使用外来语(或该外来语本身已有通行表达方式)的情况下仍然使用外来语音译,甚至音译的音译,并将以此表示一定的感情色彩的使用方式归入此类。

1.向同组声母转化。

最为常见的是:鼻音边音互转(哦闹、内牛);擦音内部:平舌、翘舌互变(以平舌变翘舌为普遍)(桑心、粗线);f/h互变(灰机、坟蛋);塞擦音内部:z/j互变(奏是)。

声母一般在发音方法相同、读音相近的一组声母中变化,并且综合受到各地区方言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被+X构式的生成探析

网络流行语被+X构式的生成探析

求, 属于合语法拟创 ; 但是 使用中被 + x 构式需标注双引号 , 用
以表示 非 自愿地被迫使或 非真实地被认定 的构式义 , 同时也
可以与被+ v P 构式区别 开来 , 例如 “ 被统计” 、 “ 被 录取 ” 等 。当
x 是不及物动词时 , x 是动词合乎语法规则 ,而x 是 不及物动 词又与语法相抵触 , 所 以属 于半合语法半超语法拟创 , 如“ 被 自杀” 、 “ 被结婚” 等 。当X 是动 词以外 的词类 , 如名 词或形容 词, 被+ x 构式完 全不符合 被+ V P 构式语法 规则 , 此 时则属于
出一个新的形义结合体“ 被+ x 构式” 。 被+ x 构 式仿拟被+ V P 构
果 较 为丰富 , 研 究者 已从认 知 、 翻译 、 模 因等 视角 研究 其动 因、 翻译 、 生成等。关于该构式的生成 , 已有研究 大多借用模
因论来 阐释 , 把“ 被+ x” 看作是一个 模 因, 通过模 因复制实现 传播 ( 熊永红 , 曾蓉2 0 1 1 ; 崔艳艳 2 0 1 1 ) ; 也有研 究运用修辞来 分析 , 把“ 被+ x” 看作一种托形嫁接( 池 昌海 , 周 晓君2 0 1 2 ) 。 根
创新构 式 , 所仿和所 拟的都是构 式、 都 是 形 式 意 义 或 功 能 的结 合 体 。
【 关键 词】网络流行语 ; 被+ x构 武 ; 仿拟 ; 仿拟构 式
中图分 类号 : H 1 3 6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2 — 8 6 1 0 ( 2 0 1 3) 1 2 — 0 0 4 0 — 0 1
或概念系统感知新信息的过程。牛保 义和席留生( 2 0 0 9 ) 指出:

推荐优秀汉语语言学论文题目

推荐优秀汉语语言学论文题目

推荐优秀汉语语言学论文题目本篇文章整理了300 个优秀的汉语语言学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希望给正在写论文过程中遇到题目选题问题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帮助。

1、中文句法建构中的声象与意象-- 四字格功能研究2、复句类型的当代流行构式研究--以“X虽易,丫不易,且A且B'的功能及其演化为例3、“于/於”字介宾补语历时比较及其认知分析--以《左传》与《搜神记》为例4、殷商介词的甄辨及确认5、试论《马氏文通》“统之”总“之”等连字的归属6、现代汉语独立“的”字结构的功能视角研究7、对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探讨与研究8、试论农村宣讲语言的乡土性9、明清时期“V为”结构中的动词“V10 、巢湖方言词汇特点初探11 、英汉重叠词的构词、语义及语用对比研究12、浅析汉字“前”在汉日语中的空间认知语义差异13、汉藏语码混用现象分析--以拉萨社区调查为例14、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与体育文化融合的研究--对外汉语教材中体育元素呈现方式的探析15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疑难字考辨16 、汉语名词短语左递归现象的“Ground-to- Figure ”假说17 、从现代汉字的构形理论看字谜的设置方式18 、汉文佛典异文字际关系考19、关于网络暴力语言界定与分类的探讨20 、《说文解字》引《论语》考释21、中日数字文化观比较分析22、认知隐喻在小品中的幽默功能--以《情感快递》为例23 、传统文化渗透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24、课堂讨论模式中教师提出并群集问题的策略研究25 、粤方言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差异26 、英汉语篇关联词对比研究27、中日同形语的误用28 、英汉层级形容标记性成因探究29、浅析汉语中的惯性压制现象30、“难道”的词汇化研究31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32、量词“台”的发展演变33 、社会语言学下的电商广告语分析34 、汉日敬语表达异同的探究与分析35、关联顺应模式下的网络暴力语言模因探析36、汉语口语课堂活动参与度问卷调查报告--以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37、“淘宝”对话语篇的连贯性研究38、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中日色彩语码考察研究--以紫色为例39 、异写字与异构字考论40、基于能力培养的中文专业实践性教学路径研究41、留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的调查与反思42 、高职公文写作思维培养教学探究43 、新媒体视野下高校大学语文微信教学初探44 、高职院校阅读与写作有效教学途径探析45 、山东方言区习得普通话的难点与要点46 、潮州方言中词的文化理据--以食物名称为例47 、网络语言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48、“NP_1+对+NP_2+? 中NP位置的特点49、词语模“XT分析50 、试析清代朝臣受命应答之辞--“嗻”51 、广告语创意中成语的语义活用现象52、河南出土两汉买地券词语笺释53、量词“部”的来源、用法及认知阐释54 、《现6 》《牛8》多义词义项数目异同研究55 、古汉语里的纵向时间表达56 、试论早期致使义处置式的产生和来源57、《经典释文》中的“又音”与音义匹配58、《曲韵骊珠恤律》与《中原音韵鱼模》之比较59 、论南部吴语齐韵的读音层次60、“第七届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征文61 、论修辞手段对表现《女神》“天人合一”境界的作用62、试论训诂与方言的关系--兹以安庆方言为例63、《越中名胜杂说》校札64、明清石刻俗字考释十题65、论新媒体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66、再论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任务”67、任务型口语课上的聚焦于形--以任务型中级汉语口语教学为例68、影响任务型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因素69、任务:作为教学内容还是作为教学途径70、“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汉语国际化人才培养探讨71 、非目的语环境下的零起点汉语口语教学实践与策略研究--以《长城汉语》为例72、新形势下短期来华深接触”汉语项目的模式化构建--以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暑期AP项目为例73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目的、标准和特点74、辅助虚词教学的重要思路--编写一本常用虚词用法词典75、关于汉语(二语)教学语法体系及标准建设的几个问题76 、数字词汇化现象简析77、汉语教材中语法教学失误举偶78、任务复杂度对对外汉语写作任务中语言表现的影响79、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人文关怀与制度保障--基于英国教师入职教育的经验与启示80、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轻松学中文》《HSK标准教程》入选美国三个州教育部门教材推荐目录81 、客家委婉语与现代英语委婉语82、郑玄的方言观、方言研究材料和方言分区观新考83、大学语文教学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研究84、英汉网络新词汇文化理据对比研究85、民国时期婚丧庆吊文告与语言生活--以潮汕地区报纸为考察对象86 、基于成人教育的对外汉语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87 、少数民族汉语口语教学策略探析88 、汉字发生同构律89 、理解成语不要以今释古90 、黄石市非师范生普通话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91 、教学模式讨论和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环境建设92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对话93 、我国汉语教学模式的历史、现状和改革方向94 、汉语教学模式的集成、创新和优化95 、试论语言项目视角下国际汉语有效教学模式研究96 、“学伴用随”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97 、试论汉语语感培养教学模式的确立98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汉语教材文化呈现比较99 、现代汉语祈使句的句末助词“吧”语用功能探析100 、民族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汉语教学研究--评《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研究》101 、辽宁省汉语国际推广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102、你这个n"中的构式压制理论析微103 、《世说新语》名词做状语现象浅析104 、试论“星"的量词属性105 、留学生汉语阅读的元认知研究106 、“童化 "语言的表达功能及流行机制107 、值得商榷的地方108 、“更 "字阵中, “诗词大会 "全军覆没109 、汉字的意象性与情感表达的模糊性和空间性110 、基于语义分析的“现代汉语 "课外作业设计研究111 、浅谈汉俄被动句的类型和语义112 、呼和浩特汉语方言特点113 、从抑扬顿挫的粤语吟诵114、女性称谓之嬗变:“小姐 "之“前世 "今生"与“来世"115 、“狗 "的类词缀化及相关问题研究116 、“快乐 "与“开心 "的多角度辨析117 、郦道元《水经注》中汉语语音现象再探讨118 、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结构之初探119 、《围城》中动词“打"的论元结构分析120 、高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现状的调查报告--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121 、小议网络潮词“给力 "122 、静宁方言四字俗语浅析123 、汉语联接系统中“说"的功能阐释: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124 、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对国际汉语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启示125 、陆川粤语“着 "字被动句研究126 、副名组合存在的合理性127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究128、单音指示词与双音指示词的功能差异--“这"与“这个"、“那"与“那个" 129 、动词重叠的句法分析130、我别VP(了)”的构式整合机制及其语用价值131 、“无定居末”与“无定居首”-- 汉语中两种表存在的句式132 、“蛛丝马迹”本无“马”133、从汉语动词的阶段性看“了1”的语义功能134 、跨层词汇化中语义的来源、获得与变化135 、汉语母语者和第二语言学习者名名组合的理解136 、意大利学习者初级汉语口语词汇能力发展研究137 、汉语动结式二字词组及其教学处理138 、Focuson Form 和Focuson Forms 两种教学法对汉语二语词汇学习的影响139 、《文献语言学》第一辑在中华书局出版140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语素法”适用性研究141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声母教学策略142 、高职学生沟通与表达能力提高方法探析143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144 、任务型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中文专业教学中的应用145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146 、二语教学目标与中文教师的文化意识147 、面向留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教材编写148 、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审美观念的跨文化传播--以服饰和化妆为例149 、“汉堡包”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成效150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海外实习教育管理体系的实践与探索151 、“三化一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新路径152 、国别化单出口: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汉语师资实训新探索153 、论学术汉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154 、对外汉语教材的标点符号问题155 、2004~2014 年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情况述评156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重心之反思157 、拉丁化:党的语言政治的实现路径158 、澳大利亚中小学汉语教师培训需求研究159 、一部打通古今的古籍整理力作--《蒲松龄〈日用俗字〉注》评介160 、大学语文写作技巧之理解与运用161 、高校大学生普通话测试“命题说话”部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162 、浅谈写作课程大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体现163 、浅谈全球化背景下汉字对外国学生的吸引力164 、《楚归晋知罃》中“及”字注释商榷-- 以王力《古代汉语》教材为例165 、文化差异对委婉语使用的影响166 、新时期汉语词汇词义变异研究167 、汉藏语数量名结构语序研究168 、刍议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169 、申论写作教学初探170 、对大学语文写作错误的分析171 、浅谈塔城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面授辅导172 、《汉语大词典》书证引古典文献失误拾零173 、崇仁方言音系及音韵特点217 、澳大利亚中小学汉语教师培训需求研究从 “臣妾 ”一词探中国古代文人的政治情结 汉语词汇习得年龄效应的机制探讨 连动结构的范畴化研究 概念合成理论下电视节目名称中的隐喻解读 -- 以央视少儿节目名称为例 “北京之旅 ”旅游海报的多模态语篇分析 关于现代汉语修辞教学的思考 对春联和年画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A Comparison of Love Metaphor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 《门》若干镜头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olitical SpeechesBased on Systematic Functional Grammar 关于中日礼貌语言的对比研究 介词 “于”语法化再谈 语言对比视角下汉语研究的新成果 -- 字本位汉语语言学理论论要 “我给你说 ”的语用功能考察 北京话 比”字句及其演变(1750〜1950) 网络词族“X 帝”的认知研究 英汉礼貌原则及礼貌用语差异研究 温州吴语声调的 EGG 研究 《南齐书》 “治瓜 ”、 “治爪”考辨--兼及《南史》 “翦瓜” 元杂剧中的典型设问及其语用价值 网络流行语衍生、传播的理据和方向 从汉字、成语隐喻看诚信概念隐含的结构维度 “味其道 ”与“理其道”二()-- 中西诗与思比较谈片 《篆隶万象名义》抄本文字的笔画组合及特征 汉字起源研究述评 沿河土家族山歌的辞格分析 《大唐西域记》异文考辨 高职学生沟通与表达能力提高方法探析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 任务型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中文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的 “思化”品质认识 二语教学目标与中文教师的文化意识 面向留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教材编写 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审美观念的跨文化传播 --以服饰和化妆为例 “汉堡包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成效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海外实习教育管理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三化一特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新路径 国别化单出口 :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汉语师资实训新探索 论学术汉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教材的标点符号问题 2004~2014 年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情况述评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重心之反思 拉丁化 :党的语言政治的实现路径174 、 175 、 176 、 177 、 178 、 179 、 180 、 181 、 182 、 183 、 184 、 185 、 186 、 187 、 188 、 189 、 190 、 191 、 192 、 193 、 194 、 195 、 196 、 197 、 198 、 199 、 200 、 201 、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 Ai Weiwei:Tiger,Tiger,Tiger、一部打通古今的古籍整理力作--《蒲松龄〈日用俗字〉注》评介 、大学语文写作技巧之理解与运用、高校大学生普通话测试 “命题说话 ”部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写作课程大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体现 、浅谈全球化背景下汉字对外国学生的吸引力 、《楚归晋知罃》中 “及 ”字注释商榷 --以王力《古代汉语》教材为例 、文化差异对委婉语使用的影响、新时期汉语词汇词义变异研究、汉藏语数量名结构语序研究、刍议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申论写作教学初探 、对大学语文写作错误的分析、浅谈塔城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面授辅导、《汉语大词典》书证引古典文献失误拾零、汉语学习者 “听电话 ”表达方式的偏误分析、从 “臣妾 ”一词探中国古代文人的政治情结 、汉语词汇习得年龄效应的机制探讨、连动结构的范畴化研究 、概念合成理论下电视节目名称中的隐喻解读 -- 以央视少儿节目名称为例 、“北京之旅 ”旅游海报的多模态语篇分析、关于现代汉语修辞教学的思考、对春联和年画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A Comparison of Love Metaphor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门》若干镜头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olitical SpeechesBased on Systematic Functional Grammar 、关于中日礼貌语言的对比研究、介词 “于”语法化再谈、语言对比视角下汉语研究的新成果 -- 字本位汉语语言学理论论要 、“我给你说 ”的语用功能考察、北京话 比”字句及其演变(1750〜1950)、网络词族“X 帝”的认知研究 、英汉礼貌原则及礼貌用语差异研究、温州吴语声调的 EGG 研究、《南齐书》 “治瓜 ”、 “治爪”考辨--兼及《南史》 “翦瓜” 、第二人称有标记用法及其动因、网络流行语衍生、传播的理据和方向 、从汉字、成语隐喻看诚信概念隐含的结构维度、“味其道 ”与“理其道”二()-- 中西诗与思比较谈片、《篆隶万象名义》抄本文字的笔画组合及特征、汉字起源研究述评、沿河土家族山歌的辞格分析、《大唐西域记》异文考辨 218 219 220 221222223224225 226 227 228 229230231232 233 234 235 236237238239240 241 242 243 244245246247248 249 250 251 252253254255 256 257 258 259260261、现代汉语倒序词研究262、《说文解字羊部》词命名研究263 、《广雅疏证》校勘用语“讹作”研究264 、上古汉语定语后置结构分析265 、应用写作课程的问题及策略266 、高职院校语文教材建设新思路267 、基于学科意识分析对外汉语教学268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饮食文化教学研究269 、新形势下大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培养初探270 、浅析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语块教学271 、现代汉语状语和状动结构研究评述272 、基于就业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改革-- 以大连工业大学为例273 、初级留学生习得“二”和“两”偏误案例分析及解决对策274 、论黄伯荣《现代汉语(修订四版)》教材语料时代性的局限275 、概念整合:汉语二语学习者习得易混淆词的认知机制276 、武汉市小学生普通话水平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江汉区10 所小学为例277、汉语吗"与印尼语“Kah Apa、Apakah"疑问句的比较278、“就是”的语篇衔接功能考察279 、汉语定语从句的特征核查分析280 、析山东莱芜方言中的语气词“来”281 、提高现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方法研究282 、广告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283 、我国对俄中小学汉语教材编写的优点、不足及对策--以《汉语新起点》为例284 、图像时代浅阅读、浅写作的危害及其超越285 、汉语学习动机与汉语国际化传播研究286 、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推进对外汉语人才培养-- 以安徽文化为例287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汉语模拟教学思考-- 以百色学院为例288、“呵呵”如何成为网络伤人用语--基于评价理论的诠释289、“X就是任性”流行的语言模因论解析290 、翁源客家话见组声母今读研究291 、电白霞洞闽客双方言词汇比较接触研究292 、汉语阅读课程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293 、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听力教学研究294 、高职语文教材建设思考295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案例研究-- 以《光荣岁月》为例296 、模因论的视角下的网络语言研究297 、浅析新时期现代汉语的变异298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299 、英汉名词动用习得中的认知转喻阐释300 、字谜歌谣中的减笔。

网络流行语语义分析与文化研究

网络流行语语义分析与文化研究

网络流行语语义分析与文化研究网络流行语是近年来网络文化的一大特色。

从最初的“见光死”、“神回复”等词汇演化到现在的“996”、“蓝瘦香菇”等词汇,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了人们用来交流和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

但是,一个流行语的兴起过程却不是简单的搞笑、卖萌或者反讽,它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因素也决定了这些网络语言的命运。

因此,对网络流行语进行语义分析和文化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首先,从语义角度来看,网络流行语一般都是由一个或多个词汇组成的单独的片段。

这些单独的片段常常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组合方式,使得它们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语言形态。

例如,“666”这个网络流行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语法上,它是由三个相同的数字构成的,没有任何语法连接词或符号来联系它们。

而在词汇上,它的意思指的是表示赞叹和认可的词语,这种意思和传统汉语的语法特点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理解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和意义是非常关键的。

其次,从文化角度来看,网络流行语的兴起和发展也和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现代社会中,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同的网络社区、平台以及在线游戏,都会促进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

而其中很多网络语言的来源和内涵都具有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例如,“蓝瘦香菇”这个流行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浙江的一位中年汉子,他在拍视频时不慎被石板砸中。

这个短视频出现后,很快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并以很快地速度形成了“蓝瘦香菇”的语言形式。

这个流行语的传播,一方面体现了人们喜欢“恶搞”的文化情节,另一方面则反映了中年男性在现代社会中非常受到关注这一社会心理现象。

再次,要理解好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和文化内涵,就必须关注它们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

随着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社会文化在向多元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人们对于时间、空间、物品、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

而网络流行语的兴起和传播则是这一时代变革的一个缩影。

它们的形象既反映了人们对于现实和虚拟空间的不断交织和边界模糊,又展现了人们对于多元文化和个性化表达的渴望,更呈现出一种富有人性、亲切、幽默、反常的叙事姿态,构成了网民对于网络世界的独特表达方式。

网络新词语的构词方法

网络新词语的构词方法

大 众 文 艺大160摘要:随着现代社会计算机网络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网络使用的普及,产生了很多特殊的语言现象。

网络新词语更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这些网络词语的构成不是杂乱无章,本文通过对大量网络新词语语料搜集,总结出网络新词语构词方面的特征。

关键词:网络新词语;构词方法网络是一个快速表达意见的地方,网络上的词语不拘泥于常规。

于是或者意思被“挪用”,或者将错就错,或者拼音和字母混排,或者创造出新词语。

真可谓“BBS上群词乱纷纷,新词旧词你方唱罢我登场。

”曾经有语言学家惊呼此乃扰乱汉语秩序,但是网络上的人依然不理会权威的意见,在BBS上兀自“说”个不亦乐乎。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少生造字脱颖而出,为广大网友广泛使用。

网络新词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所谓网络新词语,有些是原来普通话中没有,在网络使用过程中完全新出现的词;有的则是在使用过程中使原来一些已经存在的词起死回生或者增添新的义项。

在铺天盖地的网络新词语中,有些经历住了时间的考验,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被人们所认可,接受。

如“斑竹”,“恐龙”“青蛙”等。

也有很多由于使用人数,范围及涵义覆盖面等原因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淘汰。

但是不论某个具体的网络新词能否在语言中立足,网络新词语产生的途径,或者说这些词的构词方法还是有章可循的。

下文笔者将在大量网络新词语的语料基础上,谈一下网络新词语的一些基本的成词规则。

一、由于谐音产生的新词谐音法在语言词汇中应用比较广泛。

很多歇后语用的都是谐音的方法来达到表义的目的。

网络词语中使用谐音造出新词的现象也比较普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为了方便输入,选择输入法中出现的第一种组合。

在网络中交流有时需要讲求速度,比如在聊天和BBS中,如果输入过慢,可能会影响交际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人们在打字过程中用一个词在某种输入法中输入某个音节后出现的第一个词来代替原有的词。

比如稀饭:喜欢;果酱:过奖等等。

这种谐音产生的词绝大部分只是以错别字的身份出现,也不会受到重视。

网络语言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教学

网络语言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教学

文教论坛网络语言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教学可佳丽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要:网络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不少留学生也愿意了解流行语融入中国。

因此,本文结合HSK中网络语言的出现情况具体分析网络语言应该如何教学。

关键词:网络语言;教学原则;教学建议随着中国国力的强大,汉语逐渐成为世界主流语言。

网络语言是时下热点新词,赋予时代内涵。

留学生越多了解网络语言更能热爱中国文化,传递中国精神。

如何有效的把网络语言语教教给留学生成为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网络语言的概述余志伟在《网络新语漫谈》中将网络语言划分成两类,一类是狭义的网络语言,另一类是广义的网络语言。

他指出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网络新语,即网民通过网络创造的语言。

[1]网络语言源于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吸收了方言、英文、数字、符号,比日常普通用语内容更广泛,包容性强。

例如:“你瞅啥,瞅你咋地。

”是从东北方言中吸收融合在网络语言中的网络语言。

和普通用语比较而言,网络语言形象生动,具有衍生性、时代性、娱乐性、包容性。

因此,留学生来到中国更愿意向本地人学习书本上没有的网络语言。

二、网络语言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教学(一)HSK中网络语言出现的情况HSK即汉语水平考试,是为了测试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水平专门设立的一项国际汉语能力考试,共分为初、中、高三级,其中高级汉语水平考试会出现近些年热点词汇。

在HSK5级中,国家标准样卷出现“卖关子”、“绿色能源”等带有中国特色的词汇。

在HSK6级的国家样卷中同样出现了像网络热点词汇,如:“春运”、“兜风”、“晒工资”、“幸运女神”。

由此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留学生都适合网络语言的教学,HSK水平达到高级的留学生才适用于网络语言的教学。

同时考查的大部分网络语言都是中国的文化现象,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授课本知识以外也要涉及一些中国的文化背景知识,减轻学生考试压力。

(二)网络语言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的教学原则1.选择性教学网络语言良莠不齐,本身带有贬义色彩,格调低俗的语言不需要向留学生讲解。

语言学层面的网络流行语解读

语言学层面的网络流行语解读

品南宋词人乱世心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这是她对过去 生活的怀念,对战争的无奈。她的词中充满了哀怨与渴望。她怀念过去的生活, 但面对现实,她只能无奈地感叹。
品南宋词人乱世心
南宋词人,他们的词表达了他们的心声,他们的情感。他们的词中充满了对 生活的热爱,对国家的忠诚,对未来的希望。他们的词是他们的情感的真实反映, 是他们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他们的词是他们生活的写照,是他们心灵的印记。
内容摘要
此外,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也受到地域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例如南方地区的流 行语往往带有幽默和趣味性,而北方地区的流行语则更加注重实效性和功能性。
内容摘要
总之,传播语言学层面的网络流行语研究为我们理解互联网时代的语言发展 趋势和社会文化现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构成要素、特 点、传播机制以及语言学层面的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 分析当代社会的语言现象和文化内涵。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语言学的不断发 展,我们相信这一领域的研究将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结论
结论
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网络流行语“emo”的使用与解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 社会文化因素、社交媒体的影响、语境的影响、心理认同和社会符号系统等方面 进行探讨,可以更深入地理解“emo”作为一种网络流行语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 和语言学特征。随着网络流行语的不断发展,“emo”在未来可能会继续演变和 流行,值得进一步和研究。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emo”
4、心理认同:“emo”作为网络流行语,往往与年轻人追求个性和独特性的 心理认同有关。通过使用“emo”,年轻人可以展示自己的独特性和个性化风格, 寻求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emo”

网络新词汇的构成方法及语义特征

网络新词汇的构成方法及语义特征

网络新词汇的构成方法及语义特征随着流行文化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新词汇层出不穷。

这些新词汇的构成方法和语义特征引起了广泛。

本文将介绍网络新词汇的构成方法,探讨其语义特征,并通过关键词展开文章内容。

合成法合成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已有词汇合并成一个新词汇的方法。

例如,“桌面”和“浏览器”合并成了“桌面浏览器”,“智能”和“手机”合并成了“智能手机”。

派生法派生法是指在一个已有词汇的基础上,加上前缀或后缀,形成一个新词汇的方法。

例如,“超强”加上前缀“超级”,组成了“超级超强”,而“学霸”加上后缀“控”,形成了“学霸控”。

首尾字母缩略法首尾字母缩略法是指将一个较长的词汇缩写成由其首字母或尾字母组成的新词汇的方法。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缩写成“中国”,“清华大学”缩写成“清华”。

词汇本身的含义网络新词汇通常具有简洁、生动、形象的特点,其语义往往直接表达了所要表达的内容。

如“网购”指在网上购物,“刷屏”指频繁发布信息。

文化内涵网络新词汇常常反映了当前社会的文化现象和价值观。

如“斜杠青年”指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年轻人,表达了现代人追求多元化生活的文化内涵。

情感色彩网络新词汇往往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可以表达人们的情绪和态度。

如“泪奔”指泪流满面地奔跑,表达了悲伤或感动的心情。

使用场景网络新词汇往往与特定的使用场景相关联,可以在相应的语境下传达准确的信息。

如“元宇宙”指一个虚拟的世界,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活动,表达了人们对虚拟世界的探索和向往。

流行文化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对新词汇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流行文化包括电影、电视剧、音乐、动漫等,这些媒介中的热门元素常常被网民拿来二次创作,形成新的表达方式。

而社交媒体如、抖音、B站等则提供了广泛的交流平台,使得新词汇能够迅速传播开来。

信息爆炸时代,人们每天都要面对海量的信息,而新词汇的产生也与这个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人们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表达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情感,新词汇应运而生。

网络词语造词法

网络词语造词法

序号网络词语造词法1 顶修辞法(借代式)支持2 槑音义任意法非常呆,傻3 恐龙修辞法(夸张式)丑女4 黑客摹声法(外族语言)Hacker5 霉女谐音法(中文)美女6 童鞋谐音法(中文)同学7 88 谐音法(数字)拜拜8 神马谐音法(中文)什么9 高富帅简缩法(提字简缩法)高大、富有、帅气10 白富美简缩法(提字简缩法)白净、富有。

美丽11 屌丝音义任意法穷、丑、矮、呆、肥的统称12 网银简缩法(提字简缩法)网络银行13 爱老虎油摹声法(外族语言)我爱你14 菜鸟修辞法(比喻式)新人15 美眉修辞法(借代式)美女16 吓尿修辞法(夸张式)吓坏了17 脑洞大开修辞法(夸张式)指在头脑中对某些情节进行脑内补充18 艳照门修辞法(比喻式)关于艳照的一系列事件19 雷人修辞法(夸张式)出人意料、格外震惊20 东东双音法东西21 白骨精简缩法(提字简缩法)白领、骨干、精英22 弓虽拆字法强23 稀饭谐音法(中文)喜欢24 酱紫谐音法(中文)这样子25 乱码说明法系统或软件缺乏对某种字符编码的支持,而产生的不能正常阅读的混乱字符26 楼上引申法上面的帖子27 汗引申法流汗,引申为无奈、无语28 呵呵摹声法礼貌性回复,通常表示冷笑或没笑29 怕怕双音法害怕30 囧说明法郁闷、悲伤、无奈31 追星热修辞法(比喻式)流行32 家庭妇男修辞法(仿词式)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33 逆袭说明法在逆境中反击成功34 女汉子说明法形容那些性别为女性格坚强的姑娘35 土豪说明法用于调侃那些有钱又很喜欢炫耀的人36 正能量修辞法(仿词式)积极向上37 小强音义任意法蟑螂38 躺枪修辞法(夸张式)说他人或者自己无辜39 萌萌哒音变法让你感到可爱到不行的人、事、物40 漂漂双音法漂亮41 打酱油修辞法(比喻式)遇事认为与自己无关42 补刀修辞法(夸张式)某对象遭受攻击时再给他加上重重一击43 涨姿势谐音法长知识44 小鲜肉修辞法(借代式)指年轻、帅气、有肌肉的新生代男偶像45 有钱任性音义任意法对于有钱人的做事风格具有嘲讽语义46 人艰不拆简缩法(提字简缩法)人生如此艰难就不要拆穿了47 心塞说明法周围有不顺心的事让你心里很不舒服48 手滑说明法因粗心大意而造成失误49 潜水修辞法(比喻式)只看帖子不发表意见50 何弃疗简缩法(提字简缩法)为何放弃治疗?明明病修辞法(仿词式)指人们日常的惯性和惰性。

新“各种X”流行语的构式压制分析

新“各种X”流行语的构式压制分析
发 现新 “ 各 种 X” 不 同 于原 型 “ 各 种 X” 。根 据 “ 各
近年来 , 网络上 出现 了一 种 新 型 的 “ 各 种 x” 构式 , 该构 式 是 谓词 性 的 , 且其 中的 “ x” 一 般 也是 谓 词性 成分 , 主要是 A P成 分 或 V P成 分 。如 “ 各
即“ 各种” 做状语来 修饰其 后的“ x ” , 属 于状 中结 构 。例如 :
3 . 带 我 的小 狗 出 去遛 弯 时 , 我 经 常 各 种 打 扮 它 。( 海外 网 , 2 0 1 6年 4月 7日)
型的 “ 各种 x” 构 式 已经 引 起 国 内学 者 的 关 注 , 他
原型 “ 各种 x” 一般是体词性构式 , 具 有 指 称
功能 , 在句 中做 主语 和宾语 。“ 各种 ” 后 的“ x ” 通
常为 N P成 分 , 即“ 各种 ” 做 定 语 来 修 饰 后 面 的 “ x” , 该 结构 是定 中结 构 。例如 : 1 . 根据 阿里 巴巴统计 , 台湾 的 凤 梨 酥 、 太 阳 饼、 牛轧糖等各种零食 , 都是深受 大陆消费者喜爱 的畅 销商 品 。( 人 民 日报 , 2 0 1 5年 l 1月 l 1日) 2 . 杂交 水 稻研 究 初 期 , 袁 隆平 夜 以 继 日地 钻 在 实验 室 和稻 田里 , 观察 水 稻生 长 情 况 , 记 录各 种
关键词 : “ 各种 X ”; 构 式 压制 ; 名物化 ; 副词化 ; 语用
中图分类号 : H1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8 n3 3 4 0 ( 2 0 1 7 ) O 1 —0 0 7 4 —0 3


引言

浅析“x style”及该类网络词语的对外汉语教学

浅析“x style”及该类网络词语的对外汉语教学

浅析“x style”及该类网络词语的对外汉语教学作者:梁旭来源:《文学教育》 2013年第9期梁旭内容摘要:本文主要研究“X style”结构内部构成成分的演变,分析不同类型中“style”一词的语义模糊化以及该结构的新兴语用功能和语体风格,旨在通过以上几方面的研究对新兴的“Xstyle”做出较全面的分析,同时也从“X style”扩展开,分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网络流行语的教学用途和价值。

关键词:X style语法结构语用语体风格对外汉语教学韩国歌曲《江南style》的流行使汉语中“X style”格式的应用发生了新变化。

众所周知,汉语中有许多字母词,字母词既包括外来词,也包括国内社会利用西文字母创造的词,如卡拉OK、AA制、4S店、X射线、ABC、IC卡等。

所以,“X style”的流行并不是一种新词语构式的出现。

但在网络语言中,该格式在语法结构、语义关系、语义、语法以及语用方面都出现了新变化,本文将根据从网络中搜集到的语料,对“X stle”进行全面的分析。

一.常见的“X style”“江南style”中的“江南”是韩国首尔的一个地名,所以最初该结构多是以“地名+style”的形式出现。

但随着骑马舞影响力的扩大,“X”从地名扩展到了学校名称、人或事物名称等名词领域,之后又从名词扩展到了形容词和动词。

随着X的变化,“X style”的语法结构关系不再仅仅局限于定中结构,还出现了动宾结构,具体例子如下:(1)香港stle(2)重庆stle(3)成都stle(4)南京stle(5)沈阳地铁stVle(6)周杰伦“公公style”蹿红(7)记者style(8)庙会style(9)航母style(10)钓鱼岛style(11)拉面style(12)挑选属于你的沙发style(13)新年style:勤俭节约别样过新年(14)水墨版宗师Style(15)“长发stle”的背后是一辈子好好待她的承诺(16)3届最佳防守成漏勺style(17)熊猫style(18)武汉奔驰多款车型“重磅style闹元宵”(19)春晚尽显哈式style(20)铁路人春运中的坚守stle值得肯定(21)2013营口灏天汽车元宵团购style(22)降魔style(23)好演出免费看想听“好声音”,抢票style走起!(24)农场过年style(25)和平里抢购stle(26)失恋style(27)进口葡萄酒走“改良Style”路线(28)交运集团青岛国际旅游集散中心热推“春节旅游style”二.“X style“的类型和特点1名词+stle。

构式语法与对外汉语教学

构式语法与对外汉语教学

构式语法与对外汉语教学○庄园(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89)[摘 要] 本文以兼语句和存现句为例,讨论如何结合构式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并进行总结和启示,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应当具备的理论素养。

本文较致力于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谈论,对构式语法理论作全面剖析,并结合教学加以演示,广泛挖掘构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价值和应用。

[关键词] 构式语法; 对外汉语; 论元角色; 构式—语块; 构式压制[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4)11-0103-03 自上世纪末开始构建语法开始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特别是到了90世纪中期开始逐渐形成理论体系。

自此之后在国外相关的文学著作中开始频繁出现“构式主义方法”这一专有名词,这种理论的提出与认知语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与形式语法存在着悖逆的现象。

构建语法主要强调语言知识本身所具有的特异性以及其所表现出的非规则性,并注重于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学习过程。

由此可见构式语法对我国现今的语言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更加适合于语言语法的构建与学习,那么如何学习构式语法,如何将其运用在语言学习中去成为如今教育界的一大难题。

一、构式的含义Goldberg(1995)对构式下了定义:“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意义的结合体<F1,S1>,且形式F1或意义S1的某些方面不能从C的组成成分或其他先前已有的构式中严格推导出来的,C是一个构式。

也就是说,语言中各种规约化的“形式—意义功能”结构体都是构式,任何语言表达式,只要它的形式、意义或功能不能完全从其组成成分中推知出来,就都称之为构式。

构式语法的理论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1.语言的基本单位是形式—意义的结合体—结构式。

无论是什么样子的语言表达式,如果不可以运用其用用法或者是意义划分成分或者是退出来,我们就将其划分在“结构”式中。

2.结构式本身具有独立于其组成成分之外的意义。

构式语法的理念认为,如果句子的部分意义之和小于句子整体的意义那就也就无法根据句子中所含有的词汇推导出整个句子的含义,这时候这种句法结构就具有某种特殊的含义,我们将其进行独立化。

“X什么X”构式解析

“X什么X”构式解析

“X什么X”构式解析作者:李霄文来源:《速读·中旬》2017年第09期摘要:“X什么X”这种结构是现代汉语口语中一种常用的结构,如“看什么看”。

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反问式否定”。

本文将探讨“X什么X”构式、构式义、及其构式义的来源机制,对该构式进行结构分析以及构式义解析。

关键词:“X什么X”;构式义;什么一、“X什么X”构式解析1.构式语法理论简述构式语法是由Adele E.Goldberg和Paul Kay基于C.J.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语言研究理论和方法。

Goldberg认为,所谓“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或“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体”。

按照构式语法的定义,在一个构式里,各成分意义的相加不一定就能得出这一句式结构的构式意义。

一个构式的构式意义必定大于各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所以,语言中任何“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体”,只要它的功能或意义不能从其组成成分直接推出,就都可以看作是“构式”。

2.“X什么X”构式“X什么X”是现代汉语口语中比较常用的构式,更为口语化,如下:(1)一个少校吼了一嗓子:“吵什么吵?我一个人问还不行吗?”(2)跟老人家说什么说!上述例子都是“X什么X”构式,都表示一种否定,不管是“什么”前后的成分,还是“什么”本身,很难精确地推导出其正确的意思,几个成分放一起,再放恰当的语境中才会有了这种新的含义,因此“X什么X”已经符合构式的基本标准,符合Goldberg对构式的定义,整体大于其部分之合。

3.“X什么X”构式中“X”分析首先,通过考察发现,可以进入“X什么X”构式的X可以是动词、形容词甚至是拟声词和名词。

(3)奶奶对围观的众人大声说:“还看什么看?都睡觉去!……”(4)其实好什么好?我心里非常清楚:在她身边久了,说不定还会犯下极其严重的错误。

(5)你嗯什么嗯?快说清楚呀!(6)孩子:“爸爸,给我钱。

”父亲:“钱什么钱?只会要钱。

”其次,“X”多为单音节词,且多为单音节动词,也有少部分双音节词,三音节及三音节以上的极少。

论网络流行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施第三稿

论网络流行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施第三稿

存档编号赣南师范学院学士学位论文教学学院文学院届别 2014 届专业对外汉语学号姓名张圣慧指导教师贺超完成日期目录内容摘要 (2)关键词 (2)Abstract (2)Keywords (2)引言 (3)一、网络流行语概述 (4)(一)网络流行语的定义和分类................................. . (5)(二)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 (7)(三)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 (7)二、网络流行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7)(一)网络流行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 (8)(二)网络流行语对对外汉语教学产生的影响 (8)三、网络流行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构想 (9)(一)教学资源来源的构想 (9)(二)教学原则 (9)(三)口语课型的教学设计 (10)参考文献 (14)内容摘要:网络流行语,即最初出现于网络并在网络上流行,由网民创造或引用并被赋予特殊含义的词语和句子。

它分为文字类网络流行语,符号类网络流行语以及数字类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具有时代性、动态性、简约性、娱乐性、多样性和不规范性。

网络流行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了网络流行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网络流行语对对外汉语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可以纠正网络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负面影响,激发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提高留学生的汉语交流水平,更全面的诠释中国文化,使留学生更好的融入中国社会。

对于网络流行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施,在教学资源和教学原则有相关构想。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对外汉语教学教学教学构想Abstract:Network buzzwords that originally appeared on the network and popular on the Internet by users create or reference was given a special meaning of words and sentences. It is divided into class A network buzzwords text, symbols class network buzzwords and digital class network buzzwords. Internet buzzwords of the times, dynamic, simple, entertainment, diversity and non-normative. A pivotal position in the network buzzwords teaching Teaching Chinese Foreign determines the necessity of teaching foreign network buzzwords Chinese.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Network buzzwords had a positive impact, it can correct the negative impact of network words in a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o stimulate student interest in learning Chinese,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Chinese exchange students, a more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so that more students good integration into Chinese society. For network buzzwords in teaching Chinese Foreign implementation has the resources and teaching principles of teaching-related ideas.Keywords: network buzzwords Foreign Teaching Chinese Teaching Teaching Conception3引言网络化、信息化、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显著特征。

[]流行构式“XX刺客”认知分析

[]流行构式“XX刺客”认知分析

[ ]流行构式“XX刺客”认知分析摘要: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视阈,以构式语法理论和隐喻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句法结构、语义特征、认知机制三个层面对“XX刺客”构式进探讨。

研究表明:1)该构式属于偏正结构,由变项“XX”和定项“刺客”两部分构成,在该构式中,“XX”通常由名词性或动词性成分充当;2)其整体语义为“出乎意料的事物如刺客般具有隐藏性、攻击性或伤害性”;3)其认知机制表现在四个方面:构式压制、词汇压制、隐喻以及转喻机制。

此研究旨在增强人们对网络传播领域语言的认知与关注。

关键词:XX刺客;认知语言学;构式压制;隐喻一、引言随着网络和科学技术的迅疾发展,网络流行语不断涌现,深受大众喜爱,进而广为传播。

2022年12月8日,《语言文字周报》发布了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XX刺客”位列其中之一。

“XX刺客”是指其貌不扬、无明码标价的商品但却用超乎预料的的高价刺痛消费者心理的语言表达式,表达了消费者被超越自身认知限度的商品价格刺痛的愤慨以及尴尬的心理,如“雪糕刺客”、“话梅刺客”、“水果刺客”、“药店刺客”、“鸭脖刺客”、“文具刺客”等。

除此之外,该语言表达式还引申为出乎意料的让人产生心理触动的人或事物,如“基金刺客”、“演出刺客”、内娱刺客”、“考研刺客”、“路面刺客”等,是语言使用者策略性地对语言常规表达式的创新和突破。

如下例所示:(1)今年夏天,你被“雪糕刺客”袭击了吗?(中国食品安全网,2022-7-28)以Goldberg为代表的构式语法理论认为,构式作为语言系统中的基本单位,是形式与语义、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体,任何语言表达式的形式、意义或功能不能从其组成部分或先前已有的构式获得完全推知,均可视之为构式。

构式语法为非常规的语言现象提供了强大解释力,“XX刺客”的整体语义不能从其成分义或者其它已有构式中得到完全推导,譬如例(1)中的“雪糕刺客”,该语言表达式的整体意义并不等于“雪糕”和“刺客”的组成成分简单组合,而是喻指暗中宰客的高价雪糕,充分体现了该构式在语义和语用方面的不可预测性,因此,“XX刺客”语言表达式可视为构式。

网络流行语“××刺客”研究

网络流行语“××刺客”研究

网络流行语“××刺客”研究
鄢宇
【期刊名称】《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40)6
【摘要】“××刺客”这一结构在现代汉语中早已有之,主要为偏正、述宾两种类型。

2022年夏天,“雪糕刺客”横空出世,经过网友的创造,衍生出了大量与之相对应的“××刺客”,用来表达对商家“刺客行为”的不满与抵触,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市场经济状况。

“××刺客”在成为网络流行语后,其构成结构主要固定为偏正结构,同时经过发展变化,其语义、语用等方面较之前也随之发生了一定变化。

【总页数】3页(P88-90)
【作者】鄢宇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36
【相关文献】
1.网络流行语“XX刺客”的生成机制与流行动因探析
2.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网络流行语“XX刺客”的分析
3.网络流行语“××刺客”的多角度分析
4.网络流行语“XX刺客”的构式分析
5.网络流行语“XX刺客”的语言学视角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依托构思网络用语

依托构思网络用语

依托构思网络用语近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网络大家庭,网络用语开始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这反映出网络用语的依托构思正在不断发展。

网络用语是一种新兴的表达形式,有助于改善沟通,并有助于发展个人身份。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网络用语也在不断演变,从原有的繁琐、局限的表达形式发展到现在的简短、灵活的表达形式。

网络用语的依托构思应用于涵盖广泛的领域,如政治、教育、求职、旅游、商业等不同的活动。

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网络用语主要应用于社交媒体,比如腾讯微博、微信等,以及其他社交网络,如Facebook、Twitter等。

它们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具有社交性的交流通道,利用文字、表情、图片、语音等方式来进行社交活动,帮助用户更轻松地与他人实现无缝交流。

此外,网络用语还可用于表达政治观点、解决商业问题、介绍外国文化等。

如今,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企业和组织都在使用网络用语来发布新闻、管理营销活动、推广产品和服务。

比如,有一些政府部门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网站,以便及时发布有关政策和服务的信息。

同样,一些企业也利用网络用语开展营销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消费者。

网络用语也可以用于教学与学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并实现有效的知识分享。

在许多学校,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社区或论坛与其他同学交流,利用网络用语去分享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经验,交流学习成果,并帮助彼此实现学习目标。

有效的网络用语也能够为求职者带来好处。

如今,许多求职者都会在网上发布简历和求职信息,以吸引潜在雇主的关注。

网络用语可以帮助求职者清晰而精准地表达自身能力,突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从而有助于自身求职申请的成功。

从上面可以看出,网络用语的依托构思正在不断发展和变化,能够弥补传统语言沟通的不足,极大地改善沟通和交流,使人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表达思想,进行有效沟通。

另外,这种依托构思也有助于推动网络用语的深入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当前的社会和文化需求。

_X什么X_构式及其产生机制研究_吴怀成

_X什么X_构式及其产生机制研究_吴怀成

2014年第2期(总第71期)海外华文教育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 No.22014General Serial No.71收稿日期:2013-05-15作者简介:吴怀成,男,博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语法理论与应用。

Email :willwu520@hot-mail.com基金项目:本文写作获得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YC -XK -13202,同时获得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项目经费支持,项目编号:12542087,谨表谢忱。

“X 什么X ”构式及其产生机制研究吴怀成(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中国上海201620)摘要:本文以现代汉语一个口语构式“X 什么X ”(如“看什么看”、“好什么好”等)为研究对象,考察该构式的构式义及其产生机制。

本文认为,该构式属于语用否定中的反问否定范畴,其构式义为“说话者认为他人不该做X 或不该认为X ”。

该构式的产生机制是动词重叠式VV 根据动宾结构VO 的反问形式“V 什么O ”结构,通过糅合类推形成的。

关键词:“X 什么X ”构式;构式义;糅合类推中图分类号:H193.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221-9056(2014)02-0192-07一、引言现代汉语口语中有一个构式“X 什么X ”,如“看什么看”和“好什么好”等,以往有不少学者进行过讨论。

最早讨论该构式的是史有为(1991),史先生认为“吵什么吵”是由“吵什么”和“吵”两个部分构成,整个格式与前半部分的功能相等或相近,即表示说话人的禁止或否定;该种行为或性质对于说活人来说都是不满意的,甚或不愿见到的,因此要加以禁止或否定;这种格式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是显而易见的,它同“别吵”相比时这一点尤其突出。

史先生还认为,从感情色彩的强烈程度来说,似乎可以这样排列:吵什么吵!>吵什么!>别吵!此后,崔山佳(1995)和徐复岭(1995)都认为该构式在明末清初就已经产生,因为在《醒世姻缘传》中已出现“看甚么看”、“问甚么问”和“慢甚么慢”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网络流行语”教学——以构式“X 杀”为例夏晓晓 上海外国语大学摘要:网络平台促进了我们思维方式的大转变,网络新词语也应运而生。

网络词语也可以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因此,本文打算从强调网络词语的重要性出发,并以构式“X 杀”为例,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来简单的进行教学设计,谈一谈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展和运用网络词语,并提出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网络词语;X 杀;任务型教学法;建议网络上,可以看到一些新词层出不穷。

如:在2013年《甄嬛传》大火的时候,出现的一些“甄嬛体”,现在的“洪荒之力、醉了”等词。

网络流行语以其强大的能产性不断地充实词语的范围,在留学生的学习和掌握上有很大的作用。

在所搜集的资料中,大多数只是对流行语教学的综述,并没有具体的个例,也没有使用最近一些比较完善的理论来论述。

所以本文主要是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主、“X 杀”为例来进行网络流行语的对外汉语教学,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进行观察高年级学生的运用情况。

一、“网络流行语”的界定和构式“X 杀”在谈构式“X 杀”之前,需要先对什么是网络流行语做一个界定。

孙悦玲的硕士论文《基于认知教学法的网络流行语教学设计》① 和程远萍的硕士论文《对外汉语流行语教学研究》② 中曾经对各位学者关于“网络流行语”的定义做了全面地说明,列出了学界关于流行语的几种说法。

基于各位学者的看法,本人先对网络流行语的意义做一个界定,然后简单说一下构式“X 杀”的意义。

(一)网络流行语的界定什么样的语言是网络流行语?各位学者对此莫衷一是。

基于给位学者提出的定义,本文打算采取定性跟定量的研究方法把网络流行语的概念梳理清楚。

首先,从字面来看,网络流行语是要在网络中经常出现、并且流行于大多数青年人群中的,经济决定政治跟文化,一定词语的出现是有着一定的文化基础。

其次,这些词语反映了当下人群的心理需求、更体现了文化在现实层面的传播。

最后,这些词主要是用于口语表达上的,一般为口语,主要形式是词语或者是一些词语构式。

所以,网络流行语的定义为:当下社会流行于网络上、有一定的表达形式和传播背景、主要用于口语表达的一些词语或者是构式。

(二)构式“X 杀”的产生和意义近来,网络上经常出现一些“摸头杀、侧颜杀、拥抱杀、长腿杀、回忆杀”等双音节词加“杀”的词,本人就把其总结为“X 杀”这类构式,虽然这类词在网络上出现的数量不是很多,但是对对外汉语教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高年级的留学生,掌握它们的特定意义,对于以后学习这类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X 杀”的意义主要是通过语义之间的制约形成的,“X ”加“杀”二者之间有一个词语的压制,通过不断地中和来形成,这样具有难度的构式只能是掌握了一定量语言知识的高年级留学生来掌握。

从网络的角度来看,“X 杀”的意义是男生在追求自己喜欢的女生的时候,除了自身的条件之外,还要有其他的一些肢体辅助。

二、任务型教学法下的“X 杀”任务型教学法实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国外普遍采用这种教学法,其主要是西方英语教学法新发展的成果,是交际法的新成果。

在国内外,各位老师都是课堂上通过“任务”的教学用途来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在“任务”过程中可以体现留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下边我们通过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特点来对“X 杀”进行教学设计。

(一)“X 杀”的使用环境1.用在亲密的恋人之间有些词只适合在关系比较亲密、距离比较亲近的朋友或者是恋人之间,在这中环境下,能够体现两个人的亲密关系,给人一种和谐、暖心的氛围,使二者达到契合的感觉。

(1)半泽直树夫妻“摸头杀”实在太有爱了,萌杀我了。

③ (2)有一种喜欢叫“摸头杀”。

这种“摸头杀”、“怀抱杀”、“后背杀”这样的词只适合用在恋人之间,这种方式可以加深恋人之间的感情。

2.用在美好回忆时当某件美好的事情充斥着脑海的时候,如:(3)接下来果然是基思和修的回忆杀……迹部大爷打喷嚏那里好萌,留守的木手部长超帅啊!!!(4)布伦希尔德和西格费里德的回忆杀太令人在意了!可只有寥寥一段。

3.用在可使人羡慕的某一部位如果你有可令人羡慕、或者是使自己自豪的某一部位,可以用“X+杀”的形式来表现,如:萌杀、长腿杀。

4.以上这些主要用于口语中,不过,在正式的语言作者简介:夏晓晓,女,汉族,1994-,山东潍坊,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读),2016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

语言新探中,可能是为了加强句子的幽默感,也有使用。

这是“X杀”构式所能够出现的使用环境,有了其使用的环境,我们就可以沿着使用环境来设计课堂的安排。

(二)“X杀”的教学设计这种构式主要是针对留学生高年级的,因为他们主要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低年级的留学生只需要在日常交际中会说就行,不需要弄明白内部的语言知识。

1.要有一定的教学人群和适当的分组,看看这些知识适合于哪一级留学生,这是最主要的一方面,这是因材施教最重要的一方面。

只有找定特定的人群,才能够准确地给与任务。

把留学生分组,互帮互助,小组之间互相配合完成任务,通过沟通交流来学习构式,这样大家都会积极参与其中,更有兴趣地学习,并从更广的层面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老师所安排任务的实用性、真实性和趣味性。

任务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课堂气氛提高上来,既体现学生参与地积极性又能够体现老师的主导性,既有学生参与,又有老师主导,这正是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下进行的,也对留学生的实际使用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3.老师教学的方法及教学引入。

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快速并有效地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老师的方法不可或缺。

在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老师经常用到的方法很多,比如说:肢体动作法、情景法。

在我们把这一部分引入到新课的时候,尽量地唤起学生对这一方面的有关记忆,在他们已存的认知系统里植入一些新的概念,综合运用多媒体将这些新概念以图片、PPT或者是视频的方式给留学生进行展示,让他们对这些构式有一些认知上的概念。

4.对构式“X杀”的讲解。

本人认为,对这些词进行讲解需要借助一定的语境,并配以不同的动作,创设语境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脑海中有印象。

如:我们可以为“回忆杀”来设计一个语境:A:他制作的地图太详细了,一个小小的县都被标出来了。

B:对啊,我完全是按照他的复制的,简直就是各种的“回忆杀”。

通过简单的对话,“回忆杀”就是有各种美好的记忆存在于脑海。

每每想起来,就有一种让人感到温暖的感觉。

5.学生的运用阶段。

学生要对所学的构式进行巩固练习,通过练习来灵活运用,老师可以给定一些词语,并让学生对所学的构式进行扩展,举一反三,通过“回忆杀”,可以推出其他这样的词。

6.老师纠错阶段。

老师就可以给学生一个构式,给与特定的分组,让学生自行去讨论,老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提点学生,也可以给每个小组一个“任务”,让他们自己去扩展,然后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达到运用的效果。

(三)教学设计的反思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始终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留给学生自己充足的思考时间,给他们提供机会参与进来,让学生学会自己归纳总结,切勿本末倒置。

教学设计的三阶段:导入-讲解-反思,主要把握住这三个阶段,通过给定有趣味性、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任务,但是也要明确什么才是我们想要的“任务”,并在特定的语境下实施任务,使语言学习摆脱单纯的语言项目练习,而成为一个有语境的、有意义的、有特定的交际目的一项语言实践。

三、构式“X杀”的教学优点及反思(一)优点本文特意拿出一个简单的网络流行构式“X杀”来以此推广网络流行语构式的特点,从点到面、个体到局部的这样一种优势。

构式融入到任务型教学法的这样一种方法在以往的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文章中也没有过,这也算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

从一个简单的小点便于留学生下手,可以以此推广,让留学还是能扩大词汇量,深入地了解我国的文化,毕竟这些流行语反映了一定时期的文化。

尽量让他们学到的汉语知识能够有所用途,同时也扩大了视野。

(二)不足之处本人认为,本文还有很大的不足之处。

首先,构式“X杀”的语料不是特别的充分,不能完全概括地说明问题,在预料的搜集上还需要加强。

其次,教学设计环节上,有些环节的设计并不是特别到位,还有许多方法也没有指出来。

教学设计环节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心,作为一名对外汉语老师,必须具有学科素养,在知识的储备和教学环节设计方面必须做得很漂亮。

再次,对任务型教学法的学习没有深入,有失偏颇。

最后,也是最基础的问题,网络流行语的界定并不是很明确,社会发展的很快,这些词的不稳定性也很强,复杂多样,并不是所有的网络用语都能够进入到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之中,这在以后的学习中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

四、结语本文主要是针对构式“X杀”的对外汉语教学,并把其将引入到了任务型教学法当中,对其中的教学环节进行了设想。

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从点到面,除了“X 杀”这个词模之外,肯定还存在很多这样类型的,由点及面,逐次类推。

注释:①孙悦玲.基于认知教学法的网络流行语教学设计[D].云南师范大学,2016.5.②程远萍.对外汉语流行语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11.③本文中的语料来源皆来自CCL语料库和BCC语料库.参考文献:[1]苏丹洁,陆俭明.“构式-语块”句法分析和教学法[J].世界汉语教学,2010.4.[2]程远萍.对外汉语流行语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1.[3]史凌.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初级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4.[4]孙悦玲.基于认知教学法的网络流行语教学设计[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5.2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