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流行语言的模因现象

合集下载

以模因论视角浅析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变异

以模因论视角浅析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变异

以模因论视角浅析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变异-汉语言文学以模因论视角浅析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变异摘要:网络流行语是随着网络的兴起和普及而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

它的广泛使用与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强势语言模因推动的结果。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强势模因,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得到复制,并且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模因语言变异一、模因与模因论简述模因论(memetics)是在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基础上对文化进化规律进行阐释的一种新理论。

它从历时和共时的视角对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传承性这种本质特征的进化规律进行诠释。

“模因”(meme)是模因论中的一个核心术语,它是由牛津大学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出的(何自然,2009)。

众所周知,基因是生物学中的概念,是遗传的物质基础,它能够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

而模因正是基于“基因”一词仿造而来。

模因被认为是一个复制品,是一个文化信息单位,那些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的语言、文化习俗、社会观念或人类行为都属于模因。

我们也许无法明确指出模因到底是什么,但当模因现象产生时,我们能明确地知道是模因作用所导致的。

(何自然,2005)二、网络流行语是一种强势模因网络流行语兴起时间并不长,但却具有波及范围广,流传时间长,影响力大等特点。

从模因论视角对其进行分析,是因为它本身是一种强势模因。

并不是所有的模因都能成功传播。

一些模因首先引起注意,然后如实准确地被记忆并从一个人的大脑中传播到另一个人的大脑中,而这种传播行为在后来又不断地出现,原来的模因就会传播到更多人的头脑中,我们称这种模因为强势模因。

而有些模因仅仅只被复制过几次就消失了,这种模因则是弱势模因。

成功的模因都是强势模因,它们具有“长寿性、多产性、复制的忠实性”三大特征。

网络作为现今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在模因的传播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为模因的大量复制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道。

基于模因论的网络流行语现象探析

基于模因论的网络流行语现象探析

基于模因论的网络流行语现象探析网络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它具有开放、自由等特点,这些特点为网络语言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网络语言中,以网络流行语的影响最为深远。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时尚符号,它折射出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并通过网络流行语表现最真实的自我。

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模因论为我们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

本文将基于模因论来阐释网络流行语的模因类型及形成原因。

标签:模因论;网络;流行语;强势模因语言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网络语言迅速发展。

在网络语言中,以网络流行语的影响最为深远。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时尚符号,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它折射出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并通过网络流行语表现最真实的自我。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发展以及变化为社会语用的发展提供了素材。

模因论为分析语言的复制、变化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新工具。

①带有强势模因性质的网络流行语,其传播能力会格外引人注意,延长记忆中保持的时间,从而顺利复制,得以传递。

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模因论为我们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

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学者从多个角度研究网络流行语,本文将尝试用文化进化规律的模因论(memetics)来进行研究。

一、模因论概述(一)模因论及模因概念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阐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对语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于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及传播提供了鲜明的理论基础。

模因论从历时与共时的角度来诠释文化传承的本质特征。

模因论的核心术语是模因(meme)。

该术语由牛津大学理查德·道金斯教授于1976年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提出。

Meme与gene 发音相近,词根相似,表示“出自相同基因而导致相似”;“但是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而模因是通过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

”②新达尔文主义者认为被称为模因的条件是,当某种思想或信息模式被别人复制,重复传播。

浅析流行语言的模因现象

浅析流行语言的模因现象
语言文 学研 究叠 誉 。 i
_蔓
_ 囊 j 量 至 叠 - 一 。置
… 。
浅析Βιβλιοθήκη 流行语言
的 模
因 现

李 维
( 延安 大学 外 国语 学院 , 陕西 延安 7 1 6 0 0 0 ) 摘 要 : 流 行语是指在 一定 时期 内使 用频 率高、 传播 速度快的 言语 , 其表现 形式可 以是 词 、 短语 、 句子 、 篇章等。 本 文主要 从 当下 网络 媒体 实际语料着手 , 运用模 因理论 , 探 究强势 流行 语复制和 传播 的方式 、 生成机 制、 产 生动 因等。
1 9 7 6 年所著 的《 自私 的基 因》 中提出 的。“ 模因” 源 自希腊语

认为 . 从模 因论视角解 释个 体词语 的社会 化过程 . 也 能说 明
语 言 演 变 过 程 中 为 什 么 有 的 词 语 消 失 了 。而 有 些 词 语 最 终
m em e”

意为被模仿 的东西 , 这正是其 内涵所在 。 根据 《 自私
关 键 词 :流行 语 模 因 理 论 产 生 动 因
2 0 1 5 年初 , 一个 “ d u a n g ” 红 透 了大江 南北 , 无论 是严谨 正
变成 了同音异 义词 , 常见 的是广 告语 , 利用语 音相 同或相 似
规 的书 面语 .还是博 人 眼球 花样 翻 出的广告语 都不 忘在 文
( 这样子) 、 肿 么办 ( 怎 么办 ) 、 8 错( 不错 ) 、 5 2 1 ( 我爱 你 ) 、 G G ( 哥哥) 、 N B( 牛逼) 等。 模 仿对 于语言 、 文化 的形成和 发展具 有重要 作用 , 我 们

浅谈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谈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浅谈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谈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浅谈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谈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浅谈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谈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的怎么写,为你提供一篇范文参考,希望您喜欢!0 引言窗体底端所谓社会语言学,“它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顾名思义,就是研究语言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

”①从一门语言诞生之日起,它就不再是孤立着的,而是同社会密切相关的,并随着社会的前进而不断变化发展。

而我国是一个拥有4.2亿网民的国家,由网络所构成的虚拟社会日渐庞大,在这个网络社会使用的网络流行语也自然而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仅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分析,总结出其不同于现实语言的一些区别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

1 特征(1)从语言全民性的角度来看,有些网络流行语体现了汉语普通话里的谐音现象。

“语言作为最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属于社会的所有成员。

语言既不是由社会的某些集团或个人创造的,也不由某些集团和个人所专用;语言对于社会的全体成员来说是共同的,是各种社会集团通用的交流沟通的工具。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语言的全民性。

”②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每个汉族人都有使用普通话的权利。

在网络社会同样如此,网络社会也是一个巨大的统一的语言社群。

只有使用普通话才不会引起交际障碍。

有些网络流行语甚至直接利用普通话中相谐音的词汇。

例如“豆你玩”“蒜你狠”等词,都是利用谐音的方式反映了菜价普遍上涨的客观事实,也反映了这种现象对老百姓正常生活的不良影响。

这种故意改变“能指”与“所指”对应关系的方式,既生动形象又不乏力度,最重要的是这种谐音所有人都听得懂,这也是它能够快速传播和流行的基本条件,反映了语言的全民性。

(2)从语言地域变体的角度来看,有些网络流行语直接受方言的影响。

所谓地域变体,简单说就是指不同地区的方言。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交流是通过有声语言,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方言中可能读音不同,但书面文字还是相同的,例如“鞋子”在有的方言中读成“孩子”,但书面语写出来都是“鞋子”这两个字。

网络流行语“词语模”现象探析

网络流行语“词语模”现象探析

网络流行语“词语模”现象探析词语模是产生新词新语可以套用的词语格式。

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来看,流行语中形成的词语模,以其生动简洁的表达方式以及可类推的语义理解,在言语交际中迅速流行和传播。

本文就流行语中出现的“词语模”现象,结合实例进行简要归纳和分析。

标签:词语模流行语一、流行语和“词语模”概述流行语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言语社团中普遍流行的词语。

作为流行语一般应具备三个要件:流行性、时效性和群体性。

“词语模”是由李宇明《语法研究录》中提出的。

他认为大多数新词语的产生都有一个现成的框架背景,这一框架就像是造词模子,能批量产生新词语,并使其所产生的词语形成词语簇。

“词语模”是指一种可以套用的词语格式,包括词模和语模,流行词语模总是以某一流行语作为基式,在基式广泛流行的基础上产生结构模型,然后再按照该结构模型生出句法结构相同的流行语。

例如:“甄嬛体”中古语词的现代用法:随着电视剧《后宫甄嬛传》的热播,剧中“红楼范儿”十足的台词流行开来,不少观众张口便是“本宫”“小主”,描述事物也喜用“极好”“真真”等词,“甄嬛体”“入侵”各行各业,催生各类“体”。

流传的甄嬛体还需一个反转——“说人话”。

比如学习版的“甄嬛体”:(1)方才在“精练”上看到一道数学题,出法极是诡异,私心想着若是这题让你来做,定可公式熟练,对你的数学必是极好的。

说人话——这道题我不会做。

“甄嬛体”模式流行开来,网友平日说话聊天、各种媒体也纷纷效仿该句式造句,出现了“网购版、五一放假版”等颇充满古风雅韵的甄嬛体句子,使语言的表达更加丰富生动,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欢乐。

二、举例分析流行语“词语模”生成现象(一)程度副词“很”的词语模构词1.“副+名”结构在流行的词语模中,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是“副词+名词”结构,该结构中的“副”指程度副词。

按照汉语传统语法规则,程度副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

但“副+名”结构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其使用数量日渐增多,遂成为一种流行格式。

网络流行语的模因现象研究

网络流行语的模因现象研究

流 行 语 是 一 种 普 遍存 在 的 社会 语 言 现 象 ,它 反 映 的是 一 定
的谐音 。 在 网络聊天 中, 虾米一词就代表 了“ 什么 ” 的含义 , 比如 : “ 创虾米” = “ 做什么” , “ 为虾米 ” = “ 为什么” 。 另外 , 人们在网络上 , 还经 常看到“ 萝莉” 一词 , 萝莉是洛丽塔 的缩写 , 在网络用语 中 , 2 . 同形异义方式传递的模 因。这类模 因指 的是“ 语 言模 因的 形式 和结构保持不变 , 内容发生变化 , 被一些新词替代 的语 言模 因现象 。 改变后的语 言模 因与原语 言模 因内容上差异很大 , 一般 具有 幽默 和讽刺 的意味 。 如: “ 这是 X X的节奏啊” 。 这是 2 0 1 4年
表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同化 阶段 记忆 阶段 表达 阶段 传输 阶段 寻找 宿 主 引起 注意 被 宿主 理解 进入 短 时记忆 高频重 复 被记住 传 染 给其他 宿 主 宿主仿 用加 工模 因 复 制并传 播模 因
言 的使 用过程 中 , 求新意识 比较强 , 越是新鲜度高 的流行语 , 越
时期的社会政治 、 经济 、 科技、 文化和生活 的特征。 网络 流行语是
伴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 种语 言变体 。由于其 自身 的
加以利用。 本文从模 因论 的视角 出发 , 以当下 的网络 流行语为语 料, 对 网络流行语 的形成 、 复制和传播过程进行 阐释。

特点 ,网络流行 语迅速传播并 成为强势模因被人们广泛模仿并 用 “ 萝莉” 或“ 萝莉塔 ” 来代表美丽而可爱的女孩 子。
同内容加以复制 和传播 。H e y l i g h e n 将模 因复制传播经历 四个生

网络语言模因现象的研究与应用

网络语言模因现象的研究与应用

网络语言模因现象的研究与应用模因作为一种语言文化信息单位,是从基因的概念而得名的,像基因一样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模因是语言的载体,是一种模仿语言并且复制语言而传播的语言因素。

本文以模因的理论为基础,对当前的网络流行语中的模因现象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于模因论的角度下的网络语言的分析和特征的研究得到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标签:语言;模因;网络语言随着技术的革新和网络的发展,一种新的语言现象,网络语言正在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迅速的成为现在的一种比较新兴的语言现象,并且正在表现出比较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其所包括的范畴不仅仅是现在的网络世界中所通用的语言,还在网络之外的日常交际生活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在很大的程度上网络的流行语言逐渐的成为了我们日常交流以及媒体的生活用语。

很多的网络语言已经逐渐的被大众所接受,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交际用语。

所以,网络语言的研究也逐渐的成为了专家学者所关注的焦点。

有部分的相关专家认为,随着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和普及,在未来的短时间内,互联网将与人们日常必备的消费品一样成为人们的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广义上来讲,互联网语言是指的那些在网络中传播或者是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所能够接触到的一切的语言。

但是,根据郑远汉教授的分析,网络的语言一般可以分为以下的两个方面:首先是与电子计算机或者是网上的相关活动所相关的名词的术语。

其次是人们在上网聊天的时候所临时创造的一些特殊的符号或者是信息代号以及特殊的用法。

而本文在写作的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就是第二种网络语言。

一、模因概说模因一词是来源于生物学的基因词汇,其指的是通过模仿而产生的自我复制的现象,这个词是牛津大学的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首先提出的。

在其著作中,他将基因的复制因子的特征描述为基因的模仿,从而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对文化传播的基因的描写,也就是我们说的模因。

模因一次在拼写上仿造了基因的拼写方式。

从模因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

从模因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

从模因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一、模因是如何影响网络新兴语的1. 模因作为传播媒介模因是指在网络传播中被广泛复制和传播的符号、图像、视频、文本等,它是一种适应互联网传播的流行文化符号。

在网络中,用户可以通过制作、复制和传播模因来传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看法,而且模因具有非常高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可以在短时间内传播到整个网络。

2. 模因影响了新兴语的使用场景在网络世界中,模因经常被用来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态度,成为了人们沟通的一种方式。

比如“666”“6666”这些数字组合就来源于模因,用来表达欣赏、敬佩或者赞叹的情感。

这些数字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上逐渐被广泛接受和使用,成为了网络新兴语的一部分。

由于模因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之广,它们往往会影响新兴语的使用场景。

一些模因在网络上的流行,会导致相关的新兴语言在特定场景或特定群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从而影响了人们的言语交流和沟通方式。

二、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现象1. 流行词的快速产生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交媒体的普及,网络上涌现出了大量的新兴语言,这些新兴语言往往源于模因,以及各种形式的网络文化和流行文化。

这些新兴语言的产生速度之快令人惊叹,比如“996”“007”等词汇在短时间内就成为了网络上的流行词汇。

2. 传播方式多样化网络新兴语言的传播方式多样化,既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的扩散,也可以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

而模因作为传播媒介的角色愈发凸显,网络新兴语言的传播方式也更加多样化,比如通过搞笑的视频、有趣的图片等方式传播新兴语言,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3. 影响力逐渐扩大网络新兴语言的流行和传播范围逐渐扩大,不仅在年轻人群体中得到广泛应用,也开始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比如“996”“007”这些词汇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被广泛应用在工作、学习、休闲等场景中。

1. 积极引导网络新兴语的发展网络新兴语言的流行和传播无疑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特征,它反映了社会文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从模因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

从模因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

从模因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的快速传播,网络新兴语言也开始在网络上迅速流行起来。

网络新兴语言是指在互联网上产生并流行的新型语言,它包含了大量的网络用语、网络流行语、网络黑话等元素。

这些语言以其新颖、幽默、夸张、易记、易传播等特点,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成为了网络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网络新兴语言的流行和传播,往往受到模因的影响,通过模因的传播机制,网络新兴语言得以快速传播并在社交媒体上形成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模因的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

一、模因的定义与特点模因源自英国著名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他在书中首次提出了模因的概念。

模因指的是一种文化传播的单位,它可以是一种观念、一种风格、一个习惯、一种技术或者一种乐曲等。

模因具有遗传、变异、传播和选择的特点,它在文化间传播并产生变异,在不断变异中选出了适合传播的模因将得到长久的传播。

模因以其易传播、易变异的特点,成为了文化传播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网络新兴语言的特点与分类网络新兴语言是在网络上产生并流行的一种新文化现象,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新颖性:网络新兴语言具有很强的新颖性,它往往会快速地从互联网上涌现,并被迅速传播。

2.幽默性:网络新兴语言常常具有幽默的成分,使得它更容易被用户接受和传播。

3.易传播性:网络新兴语言通常采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表达,便于用户转发和传播。

4.人群特定性:网络新兴语言常常针对特定的人群或社交圈,在特定环境下更容易被接受。

网络新兴语言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网络流行语、网络用语、网络黑话等。

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网络上迅速流行的词语或短语,如“666”、“low”、“酸”等;网络用语是指在网络交流中广泛使用的词语或表情符号,如“orz”、“hhh”、“doge”等;网络黑话则是指在特定群体或圈子中流行起来的术语或俚语,如“小姐姐”、“男神”、“女神”等。

三、模因对网络新兴语言的影响模因在网络新兴语言的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网络新兴语言的流行和传播,使得网络新兴语言更容易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形成热点话题。

网络流行语“我也是醉了”的模因考察

网络流行语“我也是醉了”的模因考察

网络流行语“我也是醉了”的模因考察概述“我也是醉了”这个网络流行语在近几年不断出现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语境中,被广泛传播和使用。

作为一种网络语言现象,这个词组被认为是一个“模因”,即文化传播中的一种基本单元,类似于基因在生物学中的作用。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对“我也是醉了”这个模因进行考察,探讨其起源、传播和意义,并分析其在网络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起源和发展史“我也是醉了”这个词组最早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13年左右,当时出现在一些网络论坛和社交媒体上。

在那个时候,“醉了”这个表达已经比较流行,意为“无语、惊讶、震惊”,“我也是醉了”则是在这个基础上的一个加强版表达,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于某些事件或者情况感到深深震惊的心情。

随着这个表达逐渐在网络中流行开来,其使用的范围也逐渐扩大。

从最初的论坛和社交媒体,到现在的各种社交平台、直播间等,大家都可以看到和使用到“我也是醉了”这个模因。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不断对这个模因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在语境、表达方式等方面不断尝试和调整,使其更好地适应和表达不同的情况和主题。

传播和影响“我也是醉了”这个模因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了所有的网络文化圈和社交平台用户。

人们在网络中使用这个模因,一方面是表达自己感受和情绪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通过使用这个模因与他人建立沟通和联系。

在这个过程中,这个模因也逐渐被赋予了很多不同的意义和引申含义。

在有的情况下,它可以表示对某种行为或情况的不满和抱怨;在有的情况下,则是表达对某种幸福或者祝福的感慨和庆祝。

无论是在哪种情况下,这个模因都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和鲜明的个性,吸引和引导了大量的网络粉丝和用户。

在网络文化中,“我也是醉了”这个模因所扮演的角色也非常重要。

它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网络文化中不同的想象和情感特征。

在这个意义上,这个模因既是一种符号,也是一种文化产品,具有很高的传播和影响力。

意义和价值“我也是醉了”这个模因对于网络文化和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具有很多方面的含义。

语言模因现象探析

语言模因现象探析

语言模因现象探析一、本文概述《语言模因现象探析》这篇文章旨在对语言模因现象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语言模因,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指语言中的某些元素或结构在传播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其独特的表达效果和适应性,被广大语言用户所模仿和复制,从而在语言社区中广泛流传。

这种现象不仅体现了语言的动态性和创新性,也反映了人类语言的社交性和互动性。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语言模因现象进行剖析,包括其定义、特征、形成机制、传播方式以及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影响等。

通过对语言模因现象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揭示语言与人类社会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本文还将探讨语言模因现象在语言教学和语言规划中的应用,以期为语言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二、语言模因现象的理论基础语言模因现象作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理论基础建立在多个学科交叉的基础之上。

模因理论作为演化论的一个分支,借鉴了生物进化论中的基因复制和传播机制,将其应用于文化和社会现象的研究中。

根据理查德·道金斯的观点,模因是文化传递的基本单位,类似于生物进化中的基因,它们通过复制和传播来维持自身的存在。

在语言领域,语言模因就是指那些易于被复制和传播的语言元素,如词汇、短语、句子结构等。

语言模因现象也与认知语言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加工和表达的工具。

语言模因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复制和传播过程反映了人类认知的特点和规律。

例如,一些常用的语言模因往往具有简洁明了、易于理解的特点,这符合人类认知中的“省力原则”,即倾向于选择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和理解信息。

语言模因现象还受到社会语言学的影响。

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在社会交际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强调语言的社会性和文化性。

语言模因作为语言在社会中的传播单位,其复制和传播过程受到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语言模因往往能够在特定的社会群体中得到广泛传播,这反映了语言模因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密切关联。

从模因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

从模因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

从模因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兴语(包括网络语言)已经成为社交媒体和在线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代表了个体和群体演化的一种方式。

从模因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发展机制与社会意义。

模因是一个单独的思想、行为或文化特征,可以通过模仿或学习传递。

它是由理查德·道金斯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提出的,旨在解释文化演化的一种方式。

模因是一个由行为、思想或文化特征所组成的东西,它能够通过表现的方式被获取,并在一个特定的传统、文化或社会结构中进行传播。

同样,在网络中,新兴语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模因,因为它具有类似的定义和特征。

在网络中,新兴语通常会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出现并得到普及。

这些语言现象的流行是由受众的参与和社区中讨论、分享和传播的程度来决定的。

通过人们在社交媒体、聊天、文化欣赏等方面的互动,新兴语逐渐普及并获得越来越多的用户。

这种模仿、学习和传播的过程就是模因演化的过程。

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还与社交需求有关。

人们通过使用新兴语来表达自己的身份、社交和对社区的认同感。

在网络上,新兴语可以为用户提供一种特殊的身份和归属感,这也是新兴语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种趋势也揭示了模仿和学习是人类社会中学习和表达的基本方式。

从模因视角来看,新兴语的流行是由符号共享的过程所驱动的。

这个过程包括了新兴语的采用和使用的符号标记,它们随着人们的使用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这种符号共享可以促进新兴语的快速扩散,并促进集体学习和互动的过程。

尽管网络新兴语的流行是由社会需求和社会互动驱动的,但通过模因观点,我们也可以看到它对社交、文化和身份表示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新兴语的语言使用和传播背后,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大众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所具有的力量和重要性。

总的来说,从模因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种语言现象的演化过程。

新兴语从模仿、学习和传播的模式中获得了流行性,成为了互联网领域中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

从模因论角度探讨网络流行语风靡传播的现象

从模因论角度探讨网络流行语风靡传播的现象

往 会 为其 快捷 , 方便 , 选 择 在屏 幕 上 先 出现 的
汉字, 不再 去选 择正确 的形 式 。因此 出现 了众 多音 同音 近 的词 语 ,这 些词 语 也逐 渐 的代 替
表 情符 号 也 随之 诞生 ,人们 习 惯 于用 这 些 符
号 来 表达 自己 的軎怒 哀 乐 ,这 也 增加 了生 活
生 活 的一个 重 要平 台 ,然 而 网络 语 言迅 速 地
传 播 流 行对 于 传 统 语 言 是一 极 大 的挑 战 . 它 代 表 了时 下 的社会 文 化特 点 ,我 们 现在 所 处 的是 以现 代技 术 和 网 络 为 基 础 的信 息 时 代 , 因 此语 言 就 在 网 络 这 一 交 际 环 境 下 产 生 变
恐 龙( 原 指外 形 奇特 的史 前 动物 , 网络 语 言 中
则指 相 貌 丑陋 的 女性 网民) ; 可爱 ( 可怜 没 人 爱) 、 偶像 ( 呕 吐 的对 象) 、 蛋 白质 ( 傻 蛋+白痴 + 神 经质 ) 、 贤 惠( 闲闲的什 么也 不会) 。 这 类词 因 其个 性 鲜 明 、 形 象生 动 的特 点 , 火 速风 靡 于 网 络 上下 。5 . 语符 变异 或 书写 变异 ( g r a p h l o c a l d e i v a t i o n ) . 自从 手机 网络 的 诞 生 . 一 些 生 动 的
响力。网络语 言 的简洁 、 精炼、 幽默 、 时 尚等特
点 备 受人 们 的喜 爱 ,它不 仅 仅局 限 于 网上 用 语, 更 是 风靡 于 网下 话语 , 因其 迅速 的复 制与 传 播 速度 ,网络 语言 很快 便 成 了 时下 的 流行 语 渗 透于 社会 生 活 的各 个层 面 。 例如, 日常生

从模因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

从模因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

从模因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新兴语言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互联网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新奇的词汇、表达方式或者特定的网络用语,它们往往在短时间内就能迅速传播开来,成为人们日常交流中的一部分。

这些网络新兴语言的诞生和传播背后,涉及到了人们的认知、交流方式以及网络文化的形成。

从模因的角度来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它们的起源和变迁,还能为我们揭示网络语言的本质和规律。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模因是什么。

模因一词源自于希腊语mimeme,意为“模仿”。

模因理论最早由理查德•道金斯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中提出,它被定义为可以在人类文化中复制的任何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

模因可以被人们模仿、传播、变异,最终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网络新兴语言中的各种词汇、表达方式和梗都可以被看作是模因的一种形式,在网络中迅速传播和流行起来。

网络新兴语言的流行与传播与模因的传播机制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互联网上,一旦有了一个新的表达方式或者梗,它往往会在各种社交平台上迅速传播开来。

一些网红的短视频、搞笑的图片、有趣的文案等,都有可能成为模因,被用户转发、模仿,最终引发一波网络热点。

而这些网络新兴语言往往拥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表达性,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新鲜、有趣、独特的需求,因此更容易在网络中流行起来。

网络新兴语言的流行与传播也受到了社交媒体平台的影响。

在社交媒体上,用户之间可以快速地传播各种信息,包括新兴语言。

一条有趣的微博、一个搞笑的段子、一张有创意的图片,都可能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一轮转发和评论,迅速传播开来。

而一旦一个新兴语言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一定规模的关注和讨论,就更容易形成传播效应,进而快速流行起来。

网络新兴语言的流行与传播还与网络文化和群体认同密切相关。

网络文化是指在网络空间中形成的一种特有文化现象,它包括了网络用户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生活方式等。

网络新兴语言往往会与网络文化相互影响,它既受到网络文化的塑造,又能够影响和改变网络文化。

语言的流行与趋势

语言的流行与趋势

语言的流行与趋势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语言作为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也在不断演变。

本文将探讨语言的流行与趋势,分析其原因,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一、语言的流行现象语言的流行现象在现代社会非常普遍。

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学习。

全球范围内,许多人都在努力提高英语水平,以便更好地适应国际交流和商务合作的需求。

另一方面,在特定的社交群体中,一些新的、时尚的词汇和短语会出现,成为流行语。

这些流行语常常来源于流行文化、社交媒体或特定社交圈子中的潮流元素。

这些流行语往往有一定的时效性,经常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取代。

二、语言流行的原因语言流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紧密。

人们意识到,学习一门通用语言,如英语,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全球化进程,增加国际交往的便利性。

其次,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对语言的流行起到了推动作用。

人们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交流和分享,大量的信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新词和流行语随之诞生。

这些新词汇通常起源于特定的社交圈子中,但很快就会被更广泛地接受和使用。

此外,娱乐产业的繁荣也对语言流行起到了促进作用。

电影、电视剧、音乐和综艺节目中的流行语常常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也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引用。

三、语言发展的趋势在未来,语言的发展可能会受到以下趋势的影响:1. 多样化:由于全球化的推进,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将变得更加频繁。

人们可能会更加倾向于学习多种语言,以便更好地适应跨国交流和国际合作的需求。

2. 数字化: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逐渐数字化。

这也会对语言产生影响,例如,人们在社交媒体上使用表情符号、缩写词和emoji 表情来代替传统的文字表达。

3. 简化和标准化:为了更好地满足全球化交流的需求,人们可能会倾向于使用更简化、标准化的语言形式,以便减少沟通障碍。

4. 本土化:尽管全球化趋势十分明显,但在一些地区,人们仍然非常重视本土语言和文化。

网络热词模因现象及原因探究

网络热词模因现象及原因探究

网络热词模因现象及原因探究模因論是基于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理论。

在网络交际中,模因作为文化基因,靠复制、传播而生存并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网络热词作为网络用语中一定时期内高频使用的词汇如基因般在交际应用中不断被复制,传播。

本文从模因论入手,通过论述网络热词与模因之间的关联,进一步分析网络热词模因现象产生的原因。

标签:网络热词;模因;原因一、模因与基因模因论(memetics)是用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理论。

模因(meme)一词的使用也是在借鉴基因遗传,基因繁衍的基础上引申而来,意指模因是文化的传递单位,或是文化的复制因子,其核心是一种模仿。

作为遗传变异的主要物质,基因通过DNA演绎着生命的繁衍,作为文化传播的单位,模因通过模仿进行着多样的文化传承。

基因的特点是既能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又能在繁衍后代的过程中进行“突变”和变异。

模因也正是在这种所谓广义的“模仿”中进行着语言复制与传播。

二、模因论的发展哲学家Democritus、Plato和Aristotle等人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提出过模仿说,是最早的模因学的开始。

模仿是人类的自然倾向,是人的本能之一,也是人类获得知识、生活技能以及艺术创作的根源。

19世纪末Gabriel Tarde在其出版的The Laws of Imitation一书中指出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模仿的历史。

模仿是社会发展和存在的基本原则,是社会进步的根源。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模仿的技能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模仿学的研究范围也在不断的延伸,1976年英国著名的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在其撰写的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文化进化的单位“meme”——模因,使得对模仿的研究第一次从生物学领域扩展到了文化领域。

三、网络热词与模因网络热词是指产生于网络这个互动的交流平台并在较为广泛的范围内频繁使用的词语。

从模因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

从模因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

从模因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新兴语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这些语言形式在网络世界中广泛传播,成为了人们之间沟通、表达的一种常用手段。

本文将从模因视角来探讨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

模因理论是英国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提出的一个理论,它认为思想、观念、文化等信息的传播与生命世界一样,也遵循着生物学上的进化规律。

在人类社会中,模因通过口口相传、书写等方式得以传播,在互联网时代,模因在网络上的传播速度和范围更加宽广。

网络新兴语就是一种模因,它同样需要在网络上得到传播和认可,才能最终成为一个流行的语言形式。

网络新兴语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网民之间的转发。

在网络世界中,内容的传播主要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实现。

当一个人创造出一种新的网络新兴语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如果被其他用户所感兴趣,就会被转发。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新兴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其次是网络社区内部的接纳和推广。

在一些特定的网络社区中,会有一些独特的新兴语体系。

这些新兴语体系往往是在特定环境中,由一小部分用户逐渐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用户会不断地采纳和发展这些新词汇和口头表达方式,最终形成一种社区特有的语言形式。

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特定领域、行业和地区。

第三是网络热门事件的催生。

在网络上,热门事件的出现常常会激发网民的创造力。

在一个异常、新奇的事件中,诸如网友们会结合事件制作出各种表情包、歌曲、迷因等,从而形成一种新兴语言。

这种方式意义特殊,它不是网络社区独有的内容,而是通过热门事件刺激网友创作,形成的流行语。

以上三种方式,是目前网络新兴语流行的主要手段。

这些新兴语言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可以说是“有机”的,就像生物界中的物种一样。

有些新兴语被网民们接纳和传播,可以在网络世界中长久存活;而有些新兴语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亡,没有得到网络社区的认可和传播。

总体来说,网络新兴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变化,它们更加符合网络社会多元化、裂变化、短暂化的特点。

论网络流行语中的模因

论网络流行语中的模因

论网络流行语中的模因[摘要]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

语言模因论有利于语言的发展,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为我们进行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本文尝试从模因论的角度去剖析网络流行语中模因的传播现象。

重点分析网络流行语模因的传播方式以及网络语言模因变为网络流行语即强势模因的原因。

[关键词]模因论网络语言与模因传播方式强势模因一、引言当今社会,网络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已蔓延了整个地球。

它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它的附属品——网络语言的蓬勃发展。

网络语言由于它特殊的载体和现实虚拟性,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般语言所少有的特殊性和多元性。

所以,人们在这个虚拟世界中,除了使用那些规范的词语之外,还创造了许多只有经常上网的人才能理解的流行语。

目前,我国已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网络流行语进行了探讨。

例如,从语体学角度论述网络语言的构成、性质及特点;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框架内,有学者分析了网上会话的话轮特征;也有学者从语法和词汇视角解释网络语言的变异问题等。

本文则尝试从语言模因论的角度,来探讨网络流行语的复制和传播方式及其形成原因进行探讨。

二、模因论与网络语言中的模因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

它试图从历时和共时的视角对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具有传承性这种本质特征的进化规律进行诠释。

模因论中最核心的术语是模因(meme)。

该术语是由新达尔文主义( Neo- Darwinism)倡导者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1976年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提到。

Meme一词来源自希腊语mimeme,它的意思是“被模仿的东西”,为了在读音上与gene相似,道金斯去掉了词根mi-变成了meme。

这样容易让人联想到英语单词memory(记忆)或者联想到表“自己”或“同样”的法语单词mêm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流行语言的模因现象作者:李维来源:《文教资料》2015年第16期摘要:流行语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使用频率高、传播速度快的言语,其表现形式可以是词、短语、句子、篇章等。

本文主要从当下网络媒体实际语料着手,运用模因理论,探究强势流行语复制和传播的方式、生成机制、产生动因等。

关键词:流行语模因理论产生动因2015年初,一个“duang”红透了大江南北,无论是严谨正规的书面语,还是博人眼球花样翻出的广告语都不忘在文末戏谑地来一个“duang”,“duang”更成为人们脱口而出,形象表达不可或缺的词语之一。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尤其是表现在词汇的发展上。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繁荣发展,新词汇新用法就像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往往在短暂的时间内就被大众所熟悉、模仿和传播。

流行语何以能够被触发,被广泛传播呢?什么内容和信息成为人们选择复制和传播的对象?纵观多年的网络流行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语言普遍具有时效性强、使用频率高等特征,这与语言的模因效应不谋而合,那么流行语究竟是如何在模因理论下繁衍、复制和发展的呢?本文将从强势模因、流行语模因的触发机制等方面对当下流行语言进行探究。

一、模因与语言模因“模因”最早是由查理得·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1976年所著的《自私的基因》中提出的。

“模因”源自希腊语“meme”,意为被模仿的东西,这正是其内涵所在。

根据《自私的基因》中的观点,模因是一个复制品,是一个文化进化的单位,人类的观点可以与生物进化相类似的方式进化。

其中有些观念比另外一些观念更具有生命力;几种观念可以重组产生新的观念;观念也可以因为误解而产生变异。

模因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其类型在生活中有曲调旋律,想法思潮,时尚服饰,建筑、器具制造等模式。

就人类语言而言,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是受模因驱动的,语言总是按照保证模因复制的忠实性、多产性、长寿性发展的。

具体来说,模因的类型主要指的是新词语的产生、语言的仿制、流行语的传播等。

每一种新的语言表达方式都存在被模仿的可能,模仿方式也是多样化的,大致归纳为以下四种:1.引用。

“引用”相当于直接引语,不做任何改动,直接运用在新的语言环境之中。

文章出现的各种引文,交际用语中的引语,名人名言的重复等都属于此类模仿。

2.谐音。

所谓谐音主要是指结构形式相同,但其中的关键词语变成了同音异义词,常见的是广告语,利用语音相同或相似的特点,改变成语或耳熟能详的一些诗句中的字词,达到宣传某种理念或产品的效果。

比如:某摩托车广告语“骑乐无穷”,某饮品广告语“饮以为荣”等,都是利用同音效应,仿制成语,达到广告目的。

还有利用诗句作为某种商品的广告语,如山西“杏花村”汾酒的广告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移植。

“移植”指的是结构形式上保持不变,改变使用语境,即用相同的事物或名称指称不同的事物。

4.词语变形。

与前面三种方式不同,词语变形指的是结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是语音不变或相似。

比如网络流行语中的酱紫(这样子)、肿么办(怎么办)、8错(不错)、521(我爱你)、GG (哥哥)、NB(牛逼)等。

模仿对于语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认为,从模因论视角解释个体词语的社会化过程,也能说明语言演变过程中为什么有的词语消失了,而有些词语最终存活下来,成为基本词汇。

这一现象反映了强势模因,也即更具有竞争力的模因容易模仿,因而更利于生存。

二、流行语的模因诠释1.流行语现象根据Blackmore(1999:15)的理论:模因成功复制的原因有二,一是模因宿主(人)对信息的感悟和选择,以及导致宿主做出选择的环境因素。

二是模因自身的特征和表现方式为模因的被复制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目前,学界对“流行语”这一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流行语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在社会上或者某一特定群体广泛流行的语言形式,其表现形式为词、短语、句子和篇章等。

它具有时效性强、使用频率高的特点。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出现流行语,并且具有时代特征。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模因复制与流行语特性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之处。

流行语何以能够广泛流行?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语言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二者之间的纽带就是强势模因,流行语通常就是强势模因。

强势模因一定是在复制的忠实性、多产性和长寿性方面的表现值很高。

我们结合实例就语言信息如何成为流行语,为何能够快速而广泛流行等进行分析。

世界上现存的语言的发展具有许多共同特点,这就是词汇量不断扩大,语法日趋严密化,语音体系不断简化。

语言采用的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增加新词,如以下3例:①“么么哒”的产生及“哒”的词缀性“么么哒”始于2010年快乐男生全国总决赛中李毅的粉丝占领武艺吧的事件中,武艺的粉丝在李毅吧哀求称:“艺宝佷萌哒,庅庅哒。

”于是“么么哒”广为流传。

后来常用于网络聊天中情侣之间表示亲吻动作的拟声词。

通常作为人名的后缀,如“××么么哒”。

表示对一个人的钟情与喜爱,常用于对女性、偶像的亲昵称呼;有时是表达卖萌的意思。

随着“么么哒”使用频率的激增,相继出现了“萌萌哒、香香哒、甜甜哒、笨笨哒、酸酸哒、臭臭哒、乖乖哒”等用法。

通过以上用法我们可以发现,“哒”逐渐从一个拟声词像一个无实在意义的虚词转化,更像一个词缀的作用。

还有“亲爱哒”等用法,“哒”替代了“的”,②“××体”“××体”是一个生命力较强的流行语。

从2007年至今,从“知音体”、“梨花体”到“凡客体”、“淘宝体”、“陈欧体”、“一句话体”等层出不穷,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体”既可以是某人有影响力的一句话,又可以是某一类群体独特的表达模式。

现在,无论是在网络媒体还是现实语境中,“××体”都十分常见。

关于“××体”现象的各种视角的研究也颇为丰富。

譬如2015年的一封辞职信:“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这句话就如同之前的“且行且珍惜”一样,一时间成为人们模仿的高频句。

③“(××)也是蛮拼的/醉了”“(我)也是蛮拼的”最早出自“爸爸去哪儿”中曹格说的一句话。

意思是已经很努力了,却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结果。

常用此话来表达一种达观或讽刺的人生态度。

“(我)也是醉了”据百度百科介绍最早在lol贴吧及论坛流行,后来被微博段子手沿用并从网上开始流行。

通常表示对人物或事物,无法理喻、无法交流和无力吐槽。

多可与“无语”、“无力吐槽”等换用。

2.模因诠释:流行语流行的动因(1)交际中感染交际中除了传达信息或表明交际意图之外,还存在信息和语言的感染现象。

网络媒体中这种语言信息的复制和感染更是随处可见,其形成多亏模因之力。

以上三例,都是一种表达格式的模仿,但模仿者们不仅借用别人的仿制成品,而且仿制他们的创意,因此会把某一种常见的形式,灵活应用于多种语境和交际之中,以此表达某种特定的语义和语用。

如例③中“(我)也是醉了”、“(我)也是蛮拼的”这样的表达格式含蓄又不失幽默,自嘲又不失乐观,很符合一般人的心理认知,也易于让听话人接受。

因此,可以得到大众的认可和模仿,一夜之间便成了口头禅。

例①中随着“萌萌哒”这一萌系词语的广泛复制和传播,越来越多的相关词汇应运而生,而“哒”更是词缀化,成为人们表达某种情感的标记。

后来甚至有“呵呵哒”这样的用法,显然这里的“哒”只是一个词缀,没有任何实在意义。

(2)语言内部动因例②“××体”能够经久不衰,“体”甚至能够成为一个构词词缀存活在语言中,语言内部的推动因素一定是其生命力如此强盛的根本所在。

我们以“陈欧体”的为例,分析其生成机制。

其格式是“你有××,我有××。

你可以××,但我会××……但那又怎样,哪怕××,也要××。

我是××,我为自己代言!”这已成为人们熟知的介绍一个人或一种产品的模式,所以在交际中既可以清晰地表达信息,又可以让人不自觉地唤醒大脑中已经存在的这一熟悉的认知格式,从而形成不断传播、复制的链条。

其他“××体”亦然。

(3)社会动因流行语一般都源自网络,是网络环境下的产物,网络环境的解构性和网络环境下的情绪表达等都是构成流行语复制传播的社会动因。

如“淘宝体”很确切地表达了电子商务中买卖双方的情感。

“也是醉了”“也是蛮拼的”表达了当下青年在背负巨大社会压力的情况下,对自身处境和遭遇的无奈而又乐观的态度。

三、结语语言信息何以成为流行语,除了语言的内部因素之外,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模因作用。

模因复制和传播那些便于模仿、易于记忆的形式。

社会环境、名人效应、媒体效应能够促进语言模因的发展。

参考文献:[1]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2]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4).[3]崔蓬克.当代汉语流行语概念的再界定[J].当代修辞学,2012(2).[4]康亮芳,杨文全.网络背景下“××体”现象的模因解释[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