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复习《直线运动》2009
高三物理知识点复习直线运动
高三物理知识点复习直线运动查字典物理网整理了高三物理知识点复习:直线运动,希望大家能帮到大家,在空余时间进行复习。
一.教学内容:高三物理知识点复习二:直线运动(1)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章节,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内容之一。
本章涉及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多个物理量,基本公式也较多,同时还有描述运动规律的st图象、Vt图象等知识。
从历年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看,本章内容作为一个孤立的知识点单独考查的命题并不多,更多的是体现在综合问题中,甚至与力、电场中带电粒子、磁场中的通电导体、电磁感应现象等结合起来,作为综合试题中的一个知识点加以体现。
为适应综合考试的要求,提高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学们复习本章时要在扎实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以及在实际生活、科技领域中的应用,经常用物理视角观察自然、社会中的各类问题,善于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尤其是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本章多与公路、铁路、航海、航空等交通方面知识或电磁学知识综合。
二.夯实基础知识(一)基本概念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时,物体可作为质点。
)2.速度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
3.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4.速率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5.注意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1.常用公式有以下四个:(1)以上四个公式中共有五个物理量:s、t、a、V0、Vt,这五个物理量中只有三个是独立的,可以任意选定。
只要其中三个物理量确定之后,另外两个就唯一确定了。
每个公式中只有其中的四个物理量,当已知某三个而要求另一个时,往往选定一个公式就可以了。
如果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三个物理量对应相等,那么另外的两个物理量也一定对应相等。
(2)以上五个物理量中,除时间t外,s、V0、Vt、a均为矢量。
高三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
高三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高三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三物理高考复习专题01-直线运动
课题:直线运动类型:复习课目的要求:熟知运动量描述的物理意义,牢固掌握公式,灵活运用规律结论,正确使用图象,能画出合理的情境草图,分析求解物理问题重点难点:教具:过程及内容: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第1课二、参照物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灵活地选取参照物会给问题的分析带来简便;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三、质点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为使问题简化,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用来代管物体的有质量的做质点.像这种突出主要因素,排除无关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即为理想化方法,质点即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四、时刻和时间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长度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时间间隔=终止时刻-开始时刻。
五、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六、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S/t,单位:m/ s,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它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公式V=(V0+V t)/2只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适用。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七、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特点:a=0,v=恒量.3.位移公式:S=vt.八、加速度1、速度的变化:△V=V t-V0,描述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是矢量2、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a =ΔV/Δt ,单位:m /s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变化(ΔV )的方向相同.3、速度、速度变化、加速度的关系:①方向关系: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定相同。
2005-2006年高三物理复习试题《直线运动》
2005-2006年高三物理复习试题《直线运动》第一卷(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以v=36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因前方有障碍物而紧急刹车,获得大小为4m/s2的加速度,则刹车后3s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为()A、90mB、12mC、12.5mD、15m2、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
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刹车线长度14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取g=10m/s2,则汽车开始刹车的速度为()A、7m/sB、10 m/sC、14 m/sD、20 m/s3、高为h的车箱在平直轨道上匀减速向右行驶,加速度大小为a,车顶部A点处有油滴滴落,落在车箱地板上,车箱地板上的O点位于A点的正下方,则油滴落地点必在()A、O点B、O点的左方C、O点的右方D、离O点的距离为ah/g.4、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以一v从木板的左端开始向木板的右端滑行,滑块和木板的水平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定的初速度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作出如下判断①滑块始终与木板存在相对运动②滑块未能滑出木板③滑块的质量m大于木板的质量Mt时刻滑块从木板上滑出④在1这些判断中正确的是()A.①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②④5、一物体在A、B两点的正中间由静止开始运动(设不会超越A、B),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设向A的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若从出发开始计时,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 A.先向A,后向B,再向A,又向B,4秒末在原位置速度为零B.先向A,后向B,再向A,又向B,4秒末在偏近A的某点且速度为零C.先向A,后向B,再向A,又向B,4秒末在偏近B的某点且速度为零D.一直向A运动,4秒末在偏近A的某点且速度为零6、如图所示,AD 、BD 、CD 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 、B 、C 、D 位于同一圆周上,A 点为圆周的最高点,D 点为最低点。
北京市2009届高三物理二轮专项训练3·1金卷:直线运动
北京市2009届高三物理二轮专项训练3·1金卷:直线运动(3年高考1年模拟 )一、选择题1、(08年高考宁夏卷理综)甲乙两年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 图象如图所示。
两图象在t =t 1时相交于P 点,P 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 ,△OPQ 的面积为S 。
在t =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 。
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 ′,则下面四组t ′和d 的组合可能是( )A. t ′=t 1 ,d=SB. t ′=111,24t d S = C. t ′111,22t d S == D. t ′=113,24t d S =2、(08年高考海南卷物理)t =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 km 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 .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 kmC .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D .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3、(08年高考广东卷理科基础)图3是做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A .t =1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m /s 2B .t =5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m /s 2C .第3s 内物体的位移为1.5mD .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大 4、(08年高考山东卷理综)质量为1500kg 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v-t 图象如图所示。
由此可求 A.前25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B.前l0s 内汽车的加速度 C.前l0s 内汽车所受的阻力 D.15~25s 内台外力对汽车所做的功-5、(08年高考广东卷物理)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B.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C.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D.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6、(08年高考广东卷物理)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6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在0-t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C.在t1-t-2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7、(08年高考各天津卷理综)一个静止的质点,在0~4s时间内受到力F的作用,力的方向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力F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则质点在A.第2s末速度改变方向B.第2s末位移改变方向C.第4s末回到原出发点D.第4s末运动速度为零8、(08年高考上海卷物理)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直线运动》综合测试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章节测试题直线运动(I卷)一、选择题(此题共10个小题,每个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写在II卷的指定位置上,每题5分,共50分)1.关于质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地球公转时,由于地球很大,所以不能将地球看做质点B.万吨巨轮在大海中航行,研究巨轮所处的地理位置时,巨轮可看做质点C.研究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所用的时间时,可以将火车看做质点D.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姿势时,由于运动员是静止的,所以可以将运动员看做质点2.奥运会中,跳水比赛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某运动员正在进行10 m跳台比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下落的运动视为质点B.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匀速上升C.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D.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小3.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竖直上抛一小铁球,小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一段深度,不计空气阻力,取向上为正方向,在下面4个v-t图象中,最能反映小铁球运动过程的是4.汽车从10 m/s的速度开始刹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前2 s汽车的位移是24 mB.前2 s汽车的位移是16 mC.前6 s汽车的位移是25 mD.前6 s汽车的位移是24 m5.一个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3.0 s速度减为零,若测出它在最后1.0 s内的位移是1.0 m.那么该物体在这3.0 s内的平均速度是A.1.0 m/s B.3.0 m/sC.5.0 m/s D.9.0 m/s6.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6 s末在途中相遇,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可以确定A.t=0时甲在乙的前方27 m处B.t=0时乙在甲的前方27 m处C.6 s之后两物体不会再相遇D.6 s之后两物体还会再相遇7.某一时刻a、b两物体以不同的速度经过某一点,并沿同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A.a、b两物体速度之差保持不变B.a、b两物体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C.a、b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D.a、b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平方成正比8.将一小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若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的大小不变,则小物体到达最高点的最后一秒和离开最高点的第一秒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x1和x2,速度的变化量为Δv1和Δv2的大小关系为A.x1>x2B.x1<x2C.Δv1>Δv2D.Δv1<Δv29.一竖直的墙壁上AE被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由A点从静止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v B∶v c∶v D∶v E=1∶2∶3∶2B.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 B-v A=v C-v B=v D-v C=v E-v DC.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v=v BD.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v=v C10.从地面竖直上抛物体A,同时,在某高度处有一物体B自由落下,两物体在空中相遇时的速率都是v,则A.物体A的上抛初速率是两物体相遇时速率的2倍B.相遇时物体A已上升的高度和物体B已下落的高度相同C.物体A和物体B落地时间相等D.物体A和物体B落地速度相同v/(m/s)O 3 6 9369甲乙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章节测试题直 线 运 动(II 卷)一、选择题(请将I 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相应的空格内) 题号1 2345678910答案二、填空题(此题共12空,请将正确的内容填写在相应的空白处,每空1分,作图3分,共14分) 1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1-5-31甲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 、B 、C 、D 、E 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省略4个点。
高三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复习
《高三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复习》一、引言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在高中阶段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素养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
在高三紧张的复习阶段,系统地梳理和掌握直线运动的知识点,对于提高物理成绩、提升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高三物理直线运动的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内容。
二、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1. 质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例如,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以看作质点;而在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就不能看作质点。
2. 参考系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选定的作为参考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同一物体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的汽车中的人,以汽车为参考系,人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考系,人是运动的。
3. 位移和路程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在其他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
4. 速度和速率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速率是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三、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都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的,不随时间变化。
其位移公式为 x = vt,其中 x 表示位移,v 表示速度,t 表示时间。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不随时间变化。
(1)速度公式:v = v₀ + at,其中 v 表示末速度,v₀表示初速度,a 表示加速度,t 表示时间。
高三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复习
高三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解题方法一、一般公式法一般公式法是指选用速度、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式,它们均是矢量式,使用时应注意方向性。
一般以速度v的方向为正方向,其余与正方向相同者取正,与正方向相反者取负。
1.如图所示,一物体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在A点的速度为v,物体从A到B和从B到C的时间均为T,则物体在B点和C点的速度各是多大?物体在AC阶段的平均速度多大?此过程平均速度与B点速度大小有什么关系?x BC 与x AB 的差又是多大?2.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 s内与开始刹车后6 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二、平均速度法定义式v = x/t,对任何性质的运动都适用,而公式v =2(v + v')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1.一辆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已知汽车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则汽车在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中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 = BC = 2,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 = 3m/s、v2 = 6 m/s,则:1) 物体经B点时的瞬时速度vB为多大?2) 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 2 m/s^2,试求AC的距离l。
三、中间时刻速度法利用“任一段时间t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即v2 = (v1 + v')/2.此公式适用于任何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
有些题目应用它可以避免常规解法中用位移公式列出的含有t^2的复杂式子,从而简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速度。
1.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所用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和7v,经历的时间为t,则()A。
前半程速度增加3.5vB。
高三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
高三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直线运动是物理学中最基础的运动形式之一,也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掌握直线运动的基本知识点对于解决物理问题和理解物理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的主要知识点。
一、位移和位移的性质1. 位移的定义位移是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末位置的位移量,用符号Δx表示。
位移的大小等于末位置与初始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方向则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
2. 位移的性质位移具有以下性质:(1)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一个矢量量值。
(2)位移可以是正数、零或者负数,正数表示朝正方向位移,负数表示朝负方向位移,零表示位置没有改变。
(3)位移的大小等于路径长度,与路径形状无关。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 平均速度的定义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用符号v表示。
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Δx/Δt,其中Δx表示位移,Δt 表示时间间隔。
2. 瞬时速度的定义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瞬间的瞬时位移与瞬时时间的比值,是平均速度的极限情况。
瞬时速度可以通过计算物体的瞬时位移对应的瞬时时间来获得。
三、速度和速度的性质1. 速度的定义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量,用符号v表示。
速度的大小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则由位移的方向决定。
2. 速度的性质速度具有以下性质:(1)速度是一个矢量量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2)速度可以是正数、零或者负数,正数表示朝正方向运动,负数表示朝负方向运动,零表示静止不动。
(3)速度与路径无关,只与起点和终点之间的位移有关。
四、加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1. 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量,用符号a表示。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Δv/Δt,其中Δv表示速度变化量,Δt表示时间间隔。
2. 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当物体的速度增加时,称为加速运动;当物体的速度减小时,称为减速运动。
3. 加速度的计算若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速度发生改变,则可以通过计算速度变化量和时间间隔的比值来获得加速度。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进度
第五章
机械能
1、功功率
2、动能动能定理
3、机械能守恒定律
4、功能关系
5、探究动能定理
6、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9.13---9.25
月考前单元测试一次
九月月考内容为前五章(9.22----9.23)
(命题:周杨)
第六章
电场
1、库仑定律电场强度
2、电势能电势电势差
3、电场中的功能关系
4、电容器和电容电场中的导体
5、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
6、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2)
9.26—10.10
单元测试一次
综合测试一次
第七章
恒定电流
1、电流电动势欧姆定律
串、并联电路电阻定律
2、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3、焦耳定律电路中的能量逻辑电路
4、实验:测金属电阻率
5、实验:小灯泡
6、实验:电表的改装
7、实验: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2、光的干涉衍射偏振测光的波长
3、电磁波相对论简介
12.11—12.15
单元测试一次
阶段综合
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迎接期末考试
12.16—元月
十二月月考内容为期末考试内容
(12.22---10.23)
(命题:靳青民)
期末前再练考两次
单元测试一次
第二章
力物体的平衡
1、力重力和弹力
2、摩擦力
3、力的合成与分解分解受力分析
4、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5、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
6、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8.4----8.15
单元测试一次
综合测试一次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高三物理专题三直线运动(一).doc
北京四中年级:高三科目:物理责编: 张丽刚录入:张艳红高三物理专题三直线运动(一)综合评述1.匀变速直线运动是运动学的基础(1)恒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典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有:①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②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由静止开始被电场加速,或带电粒子沿着平行于电场方向射入电场中的运动;③静止的(或运动中的)物体、带电粒子、封闭着一定质量气体的玻璃管或气缸……所受的各种外力的合力恒定,且合力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平行时的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也是研究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圆周运动、动量守恒系统中物体的运动……所运用的,这些知识既是中学物理的重点,也是高考重点,应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高考视角运动学在中学物理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内容包括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圆周运动和振动,其中有恒力作用下的运动,也有变力作用下的运动.在考试中既有单独命题考查的,也有与其他知识相综合考查的.在运动学方面,主要考查对运动过程的分析能力.在直线运动中,热点主要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由于它是研究其他运动的基础,而且公式较多,考查的热点也正是对这些知识的灵活运用,如等的应用.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它的运动时间由高度决定,也常作为考查的重点.范例精析例1、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经3s进入一个水平面,再经6s停下,斜面与水平面交接处的能量损失不计,则小球在斜面上和水平面上的位移大小之比是() A.1:1 B.1:2 C.1:3 D.2:1思维过程思路一:假设在小球上物体的加速度为a1,在水平面上小球的加速度为a2,小球在斜面由静止下滑,做匀加速运动到达交接处达到一定的速度,又匀减速到速度为0,有a1t1=a2t2,找出a1和a2的关系,代入,即可解得.解析一:由斜面到底端有①由交接处到静止(可假设物体由静止到交接处)有:②又有a1t1=a2t2,③由①②③得:所以B选项正确.思路二:小球从静止开始下滑,做匀加速运动到达交接处时速度达到最大v1,这一段的平均速度为,后一段由速度最大达到零,平均速度也是,由s=vt,即可求得.解析二:.所以,选项B正确.误区点拨本题条件较少,既不知斜面倾角,也不知各段的动摩擦因数.表面看来较为复杂,当然可以用假设参量来计算推导,但是用平均速度求解可以简化这个过程.思维迁移灵活运用(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会使我们的解题迅速而又准确.变式题:如图1—56所示,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匀加速滑下,然后沿水平面匀减速运动到C停止.已知AB长s l,BC长s2,小球从A经B到C共用时间为t,试分别求出小球在斜面上和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答案:例2、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l0m高的平台上向上跳起,举双臂直起离开台面,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了0.45m,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他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____________s.(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g取10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思维过程思路:运动员跳起时,脚在下,手在上,落水时,手在下,脚在上,在空中做各种花样动作,并不影响整体下落的时间,运动员从离开平台到落水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竖直上抛运动,另一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分别求出t1和t2,即为运动员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解析:运动员跳起达到最高点的时间为人从最高点下落至水面的高度是(10+0.45)m,可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为∴t=t1+t2=0.3+1.4=1.7s.误区点拨学生对于质点的运动规律较为熟练.本题中运动员在空中要做各种花动作,显然不能看作一个质点,但仍要用质点的知识处理,如何转化为一个质点的问题,即使题中已作出提示,抽象为一个模型的能力也是本题的考查点.思维迁移高中物理研究的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规律,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是纷繁复杂的,但这些现象都可以看做或抽象成某种物理规律或几种规律的综合,学习中应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实践中总结规律,再用规律去解释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变式题: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飞机离地面224m水平飞行时,运动员离开飞机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高三物理复习资料1(直线运动)
乐安中学2013届高三物理复习资料班级:座号:姓名:01直线运动01-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1、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6s时间经过A、B两根电杆,已知A、B间的距离为60m,车经过B时的速度为15m/s,则( )A.经过A杆时速度为5m/sB.车的加速度为15m/s2C.车从出发到B杆所用时间为9sD.从出发点到A杆的距离是7.5m2、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m/s2,那么,刹车后2s内与6s 内汽车的位移的比为()A 1:1B 3:1C 3:4D 4:33、一个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4s内的平均速度为14m/s,求:⑴加速度的大小⑵第1s末的即时速度⑶第2s内的平均速度4、一个物体的初速度是2m/s,以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物体在第3秒末的速度;(2)物体在第4秒初的速度;(3)物体在第4秒内的位移;(4)物体在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5)物体在头4秒内的位移;(6)物体在头4秒内的平均速度5、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了A、B、C三点,由A到B,由B到C的时间相等,都为4秒,已知X AB=24m,X BC=64m。
求:物体通过A点的速度和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
01-2运动图象6、如图所示是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由图可知,在3s末质点距坐标原点0的距离是 m,质点从开始计时,到 s时,通过的位移是5.0m;在第3s内质点通过的位移是 m.7、如图是A、B两物体x-t图象,A、B两物体各做_____运动;A、B在A出发后_____s距坐标原点______m处相遇;在5秒末A、B的位置分别离坐标原点______m和_____m;5 s内A、B的位移各为_____m和_____m.8、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1s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天津高三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天津高三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归纳一、力学1.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2)变速直线运动(3)自由落体运动2.平面运动:(1)匀速圆周运动(2)变速圆周运动(3)万有引力定律3.牛顿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2)牛顿第二定律(3)牛顿第三定律4.机械能守恒:(1)动能与势能(2)机械能守恒定律(3)弹性碰撞与完全非弹性碰撞二、热学1.温度与热量:(1)温度的测量(2)热平衡与温度计(3)热量传递的基本原理2.理想气体:(1)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2)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绝热过程及其图像表示(3)理想气体的定容、定压和定体积绝热指数3.热力学第一定律:(1)内能与热力学第一定律(2)等容、等压和等温过程的内能变化(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4.热力学第二定律:(1)热机的效率与反熵(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三、电学1.电荷与静电场:(1)电荷的性质和相互作用(2)电场的基本概念(3)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2.电场与电势:(1)电势差和电势能的定义(2)电势差的计算方法(3)电势能和电势的关系3.电流与电阻:(1)电流的基本概念和电流强度(2)电阻和电阻率(3)欧姆定律和电功4.电路中的电能转换:(1)电路的基本元件:电源、导线和电阻(2)串联与并联电路的特性(3)电功率和电功率的计算四、光学1.几何光学:(1)光的反射与折射(2)镜面成像和透镜成像(3)光的色散与光的干涉2.光的波动性:(1)光的波动模型(2)单缝干涉和双缝干涉(3)光的衍射与波粒二象性3.光的偏振:(1)光的偏振现象(2)偏振光的特性和应用(3)光的气体折射率与色散四、现代物理1.相对论:(1)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和推论(2)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的效应(3)质能关系和相对论的应用2.量子物理:(1)量子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假设(2)波粒二象性和不确定性原理(3)波函数和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3.原子核与核能:(1)原子核的组成和结构(2)放射性衰变和半衰期(3)核能的利用和核反应堆的原理以上是天津高三物理总复习的知识点归纳。
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直线运动
-专题一 直线运动1、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在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在0~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在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 5~6s 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2、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图中OPQ ∆和OQT ∆的面积分别为1s 和2s ()21s s >.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0s 处。
A .若012s s s =+,两车不会相遇B .若01s s <,两车相遇2次C .若01s s =,两车相遇1次D .若3由此可求 A.前B.前C.前D.154、2006则起飞前 A.vt 5、a 、b A. a 、 B.20 C.60 D.406个路标0~20秒的A.在B.在C.在D.在7、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 km 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 .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 km C .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D .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8、汽车由甲地开出,沿平直公路开到乙地时,刚好停止运动.它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 0和t 0~3t 0 两段时间内,汽车的 (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B.位移大小之比为1∶2C.平均速度大小之为2∶1D.平速度大小之比为1∶19、小球由空中某点自由下落,与地面相碰后,弹至某一高度,小球自由下落和弹起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g=10 m/s 2,则 (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B.小球向上弹起的最大速度为3 m/sC.小球能弹起0.8 mD.小球在运动的全过程中路程为0.8 m10、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相距 s =7 m,物体A 以v A =4 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 此时的速度v B =10 m/s,只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 =-2 m/s 2,那么物体A 追上物体B 所用的时间为 ( )A. 7 sB. 8 sC. 9 sD. 10 s11、某物体从A 点开始沿一直线运动,它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第1 s 末和第5 s 末离A 点距离最远B.物体在第2 s 内和第3 s 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C.物体在4 s 末返回出发点AD.物体在1 s 末、3 s 末、5 s 末速度方向改变12.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其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x =2t +3t 2(m),则该质点的初速度为______m/s ,加速度为______m/s 2,3 s 末的瞬时速度为______m/s,第3 s 内的位移为______m.13.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在20 s 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 )A .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B .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C .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相等D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大小均相等14.(2009)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 m/s 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 0=13.5 m 处作了标记,并以V =9 m/s 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 =20 m 。
高三物理《质点的直线运动》必备知识点
高三物理《质点的直线运动》必备知识
点
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V平=s/t2.有用推论Vt2-Vo2=2as
2.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24.末速度Vt=Vo+at
3.中间位置速度Vs/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4.加速度a=/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a>0;反向则a<0}
5.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
6.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m/s;加速度:m/s2;末速度:m/s;时间秒;位移:米;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平均速度是矢量;
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a=/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
2.下落高度h=gt2/24.推论Vt2=2gh。
高三物理 总复习直线运动
高三物理 总复习第二章 直线运动一、教法建议【抛砖引玉】本章内容包含运动学的几个基本概念──质点、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本章高考要求是:⑴了解机械运动和质点的概念,理解位移和路程的确切含义。
⑵理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和速率的概念;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包括位移公式和S-t 图和V-t 图。
⑶理解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即时速度的概念;理解匀变速运动和加速度的概念;掌握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和V-t 图。
本章的知识结构如下表所示:【指点迷津】 本章的重点:⑴正确理解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即位移、平均速度、即时速度和加速度。
⑵正确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规律,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加以运用。
正确理解匀速直线运动S-t 图象、v-t 图象的物理意义。
⑶熟练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规律及两个特例──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⑷正确理解并熟练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的物理意义。
本章的难点:⑴位移的矢量性。
⑵加速度的概念。
直线 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位移和路程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公式 平均速度 即时速度 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速度公式 位移公式 速度与位移关系式 重力加速度──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运动的合成⑶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
⑷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
⑸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运用。
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常常可做到一题多解。
教师应利用这一点,对学生进行多向思维能力培养。
二、学法导航【思维基础】填空题⒈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________。
⒉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从质点运动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叫做质点的______。
⒊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_______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是:①速度的大小与方向_________;②位移与时间成________。
⒋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_______,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高三物理重要知识点:直线运动
精心整理
高三物理重要知识点:直线运动
为大家整理的高三物理重要知识点:直线运动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高三考试网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2.
3.. .
4.(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①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 ,即v=s/t ,平均速度是对变
速运动的粗略描述.
②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
(2)
10.
(1)
速度
(2)
的速度;
②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段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值.
③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
④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
⑤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
高三物理专题三直线运动(一).doc
北京四中年级:高三科目:物理责编: 张丽刚录入:张艳红高三物理专题三直线运动(一)综合评述1.匀变速直线运动是运动学的基础(1)恒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典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有:①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②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由静止开始被电场加速,或带电粒子沿着平行于电场方向射入电场中的运动;③静止的(或运动中的)物体、带电粒子、封闭着一定质量气体的玻璃管或气缸……所受的各种外力的合力恒定,且合力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平行时的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也是研究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圆周运动、动量守恒系统中物体的运动……所运用的,这些知识既是中学物理的重点,也是高考重点,应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高考视角运动学在中学物理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内容包括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圆周运动和振动,其中有恒力作用下的运动,也有变力作用下的运动.在考试中既有单独命题考查的,也有与其他知识相综合考查的.在运动学方面,主要考查对运动过程的分析能力.在直线运动中,热点主要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由于它是研究其他运动的基础,而且公式较多,考查的热点也正是对这些知识的灵活运用,如等的应用.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它的运动时间由高度决定,也常作为考查的重点.范例精析例1、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经3s进入一个水平面,再经6s停下,斜面与水平面交接处的能量损失不计,则小球在斜面上和水平面上的位移大小之比是() A.1:1 B.1:2 C.1:3 D.2:1思维过程思路一:假设在小球上物体的加速度为a1,在水平面上小球的加速度为a2,小球在斜面由静止下滑,做匀加速运动到达交接处达到一定的速度,又匀减速到速度为0,有a1t1=a2t2,找出a1和a2的关系,代入,即可解得.解析一:由斜面到底端有①由交接处到静止(可假设物体由静止到交接处)有:②又有a1t1=a2t2,③由①②③得:所以B选项正确.思路二:小球从静止开始下滑,做匀加速运动到达交接处时速度达到最大v1,这一段的平均速度为,后一段由速度最大达到零,平均速度也是,由s=vt,即可求得.解析二:.所以,选项B正确.误区点拨本题条件较少,既不知斜面倾角,也不知各段的动摩擦因数.表面看来较为复杂,当然可以用假设参量来计算推导,但是用平均速度求解可以简化这个过程.思维迁移灵活运用(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会使我们的解题迅速而又准确.变式题:如图1—56所示,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匀加速滑下,然后沿水平面匀减速运动到C停止.已知AB长s l,BC长s2,小球从A经B到C共用时间为t,试分别求出小球在斜面上和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答案:例2、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l0m高的平台上向上跳起,举双臂直起离开台面,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了0.45m,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他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____________s.(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g取10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思维过程思路:运动员跳起时,脚在下,手在上,落水时,手在下,脚在上,在空中做各种花样动作,并不影响整体下落的时间,运动员从离开平台到落水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竖直上抛运动,另一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分别求出t1和t2,即为运动员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解析:运动员跳起达到最高点的时间为人从最高点下落至水面的高度是(10+0.45)m,可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为∴t=t1+t2=0.3+1.4=1.7s.误区点拨学生对于质点的运动规律较为熟练.本题中运动员在空中要做各种花动作,显然不能看作一个质点,但仍要用质点的知识处理,如何转化为一个质点的问题,即使题中已作出提示,抽象为一个模型的能力也是本题的考查点.思维迁移高中物理研究的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规律,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是纷繁复杂的,但这些现象都可以看做或抽象成某种物理规律或几种规律的综合,学习中应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实践中总结规律,再用规律去解释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变式题: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飞机离地面224m水平飞行时,运动员离开飞机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v 0+v t ,这个结论对加速或减速 运动都是适用的 ,如果初速度 (或末速 2 v v v + vt s 度 ) 等于零,则 v = t ( 或 v = 0 ) ,同时注意到 v = ,就有s = 0 t 2 2 t 2
v H = 0 2g
2
(2)在竖直上抛运动中,物体上升所用的时间与物体从最高点返回原位置 所用的时间相等。 v t上 = t返 = 0 g (3)在竖直上抛运动中,物体返回初位置时的速度与上抛物体时初速度 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v =v
0 返
更更一般的情况是,在竖直上抛运动中,物体上升和下落经过同一高度 时,速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v =v
分析: 分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线应是一条直 线,当物体匀加速运动时,直线的斜率为正; 当物体匀减速运动时,直线的斜率为负.图线 与横坐标t轴的交点表示该时刻的瞬时速度 为零.横坐标t轴上方的值表示物体向前运动, 横坐标t轴下方的值表示物体向后(向与规定 正方向的相反方向)运动。
解:(1)竖直上抛运动,速度为正值,但数值减小;物体 上升到最高点后,向正加速运动,速度为负值,但数值的绝 对值仍增大.因此可知,速度图线应是图中的C. (2)汽车刹车减速直到停下,然后又起动,速度的大小 虽然变化,但方向并未改变,始终向前.因此,速度图线应 是图中的A. (3)电梯下行,其速度先增后减,但速度方向并未改变, 以向下为正向.那么,速度图线应是图中的B. (4)一球自由下落后又反弹上去,前半段速度数值不 断增大,后半段速度数值不断减小;以向下为正向,则前半 段速度为正,后半段速度为负,其速度图线应是图中的D. 答:对应于上抛物体、汽车、电梯、小球的速度图 线应分别是图中的C、A、B、D.
上 下
【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例题1 例题1.下述四种不同的运动分别应该用图中的哪一个 速度图线来表示: 速度图线来表示: (1)竖直上抛运动,抛出后又落回原处. 竖直上抛运动,抛出后又落回原处. (2)前进中的汽车,从刹车到停下,然后又立即加速动行驶. 前进中的汽车,从刹车到停下,然后又立即加速动行驶. (3)电梯从楼房的高层先加速下降,然后减速,最后停止。 电梯从楼房的高层先加速下降,然后减速,最后停止。 (4)一球自由下落,与桌面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后,弹回到原 一球自由下落,与桌面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后, 来高度. 来高度.
1.直线运动的分类 1.直线运动的分类
2.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
(1)特点 (2)公式 (3)图象 v=恒量; v=恒量; s=vt; s=vt;
3.匀变速直线运动 3.匀变速直线运动
(1)特点 (2)公式 (3)图象 (3)图象 a=恒量; a=恒量;
=4s即在16秒内有4节车厢通过。
(2) 火车前进 2s所需时间为t′ , 则 2s = 1 at′ 2 得: t′ = 2t则第 2 节车厢通 2
过所需时间为t′ - t = ( 2 - 1)t = 3.31秒
说明:按上面解题的思路,我们可以得到几个有普遍意义的结论。由静 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每经过一段相等时间的总位移之比为1∶ 4 ∶ 9 ∶…∶n 2 ; 在相等的相邻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 3∶ 5∶…∶ (2n 1); 通过相邻的相等位移所需的时间之比为1∶( 2 -1) ∶( 3 - 2) ∶… ∶( n - n -1) 。在解答有些问题时,若注意到这种比例关系,会使解
说明:1.匀速运动的v-t图线是平行于横坐标t轴 说明 的一条直线,其斜率为零,表示加速度为零.匀变速运 动的v-t图线也是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的纵截距是物 体运动的初速度,直线的斜率是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2.物体运动的v-t图线与横坐标t轴所组成的图 形面积即为物体运动的位移数值.
例题2.一位观察者站在一列火车的第一节车厢的 例题2.一位观察者站在一列火车的第一节车厢的 前端旁的站台上进行观察, 前端旁的站台上进行观察,火车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 直线运动,第一节车厢全部通过需时8 试问: 直线运动,第一节车厢全部通过需时8秒,试问: (1)16秒内共有几节车厢通过? (1)16秒内共有几节车厢通过? (2)第 (2)第2节车厢通过需要多少时间? 分析 设每节车厢的长度为 s,那么每节车厢通 设每节车厢的长度为s,那么每节车厢通 过观察者就意味着火车前进了s距离。于是, 过观察者就意味着火车前进了 s距离 。于是 , 原题的 意思就变成火车在开始运动的8秒内前进了s, 求 意思就变成火车在开始运动的 内前进了 s,求 16 秒内前进的距离是几个s,以及前进第2 秒内前进的距离是几个s,以及前进第2个s所需的时 间。此外本题只有两个已知数据,即v0=0,t=8秒; 此外本题只有两个已知数据, t=8 另一个隐含的条件是车厢长度,解题中要注意消去s 另一个隐含的条件是车厢长度,解题中要注意消去s。
(2)中时刻的瞬时速度计算公式
S n + S n +1 S N +1 ? S N ?1 Vn = = 2T 2T
用一句话概括这个公式是,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该 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另:中位置的瞬时速度计算公式
V02 + Vt 2 VC = 2
由(1)式得
t1 a2 t1 a2 a1t1 = a2t 2 → = → = t 2 a1 t1 + t 2 a1 + a2 a2 a2 → t1 = (t1 + t 2 ) = t a1 + a2 a1 + a2
由以上各式得
1 1 a1a2 s = v0t = s = a1t1t = t2 2 2 2(a1 + a2 )
v t = v 0 + at; 1 2 s = v 0 t + at ; 2 2 v 2 = v 0 + 2as; t 1 2 s = v t t - at ; 2 s = (v 0 + v t )t/2。
(4)运动图象的对比 (4)运动图象的对比
【疑难讲解】 疑难讲解】
本文由lds0818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二讲
直线运动
【知识要点】 知识要点】 一.涉及质点运动的物理概念与描述 质点运动的物理量
1.参照物 1.参照物 2.质点 3.时刻和时间 4.位移和路程 5.速度
在些类问题中,相等位移的分界点的编号及符号的物理意 义如图所示。
t1 : t 2 : t 3 : L : t n = 1 : 2 : 3 L : n
Δt1 :Δt 2 :Δt 3 L :Δt n = 1 : ( 2 - 1) : ( 3 - 2 ) … : ( n - n - 1)
VI : VII : VIII LVN = 1 : 2 : 3 L : n
v1 : v2 : v3 L : vn = 1 : (1 + 2 ) : ( 2 + 3 ) L : ( n ? 1 + n )
v1 : v2 : v3 L : vn = 1 : 2 : 3 L : n
解: (1)相等时间间隔问题,T=8秒
sI 1 = 2 → s II = 4s I = 4s sII 2
(2)相等位移问题,d=s (2) ,d=s
t1 1 = → ?t 2 = ( 2 ? 1)?t1 = 3.31秒 ?t 2 2 ?1
1 1 , , = 解( 1 )设每节车厢长为s 则s = at2 , 在2t( 16秒)时间内 s′ a(2t) 2 得 : s′ 2 2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s v= t
变速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s v= t
s v= ?t
(3)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
6.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6.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vt ? v0 a= t
二.直线运动的规律
s1 : s 2 : s3 L : s n = 1 : 3 : 5L : (2n - 1)
VI : VII : VIII LVN = 1 : 2 : 3L : n
v1 : v2 : v3 L : vn = 1 : 3 : 5L : (2n ? 1)
v1 : v2 : v3 L : vn = 1 : 2 : 3L : n
1.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纸带如图所 示。
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计算公式
(1)加速度的计算公式
s sn +1 ? sn a= 2 = T T2
1 解 从图中可看出 , t 1,t 2 两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均为 v 0 , 则总路程 2 1 1 1 1 s= v 0 t 1 + v 0 t 2 = v 0 (t 1 +t 2 )= v 0 ·t 2 2 2 2
又因为: v 0 =a 1 t 1,v 0 =a 2 t 2 ,将两式分别乘以a 2 与a 1 后得:
式中v n 表示第n个时间单位内的平均速 ; V N 表示前n个时间单位内的平 度
均速度; v n 表示第n个时间单位的末时刻的瞬时速度。
2.在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通过相 2.在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通过相 等位移所用时间比的问题
在些类问题中, 在些类问题中,相等位移的分界点的编号及符号的物理意义如图 所示。 所示。
分析 不妨作出质点运动的速度图线(如图),以便找出 解题的方法。质点做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1 ,做减速运动的 时间间隔为t 2 =t-t 1 运动的最大速度为v 0 ,从图线入手可引 出不少解题方法,我们采用平均速度的方法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