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与技术创新
中国制造2025计划解析(深度版)
中国制造2025计划解析(深度版)中国制造2025计划是中国政府于2015年发布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
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使中国的制造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背景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之一。
然而,中国的制造业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低端产品过剩、技术落后、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
主要内容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通过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2. 产业升级:推动制造业从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 绿色制造: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制造业绿色化转型。
倡导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环保理念,推进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4. 人才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人才。
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
5. 市场开放:积极参与全球贸易合作,推动制造业的国际化发展。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促进外资投资和技术引进。
影响与挑战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施将对中国制造业产生积极影响,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然而,该计划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技术壁垒、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解决这些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结论中国制造2025计划是中国政府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
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绿色制造等举措,中国制造业有望实现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提升整体竞争力。
然而,实施该计划还需要解决一系列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17年版)》发布会召开
苗圩 表 示 . “中 国制造 2025”启 动 实施 两 年 多 以来 。 目前 。 “中 国制造 2025”的 顶层 设 计 已经完成 。实施成效显 著 。
苗圩 指 出 .2018年 我 国将 深入 实施 “中 国 制造 2025”,重点推 进 以下几个 方面 的工作 :一 是继续深入 地实施 好五大 工程 :二是创建 “中国 制造 2025”的 国家级 示 范 区 :三是 培 育若 干世 界级 的先进制造业 集群 :四是推进 制造 业与互联 网融 合发 展 .组织 实施 工业 互联 网 的平 台培 育 、 百万工业企 业 “上云 ”等 工程 :五是提 升制造 业 的供 给 体 系 质 量 .落 实 好今 年 钢 铁 去 产 能 的任 务 ,实施 新一轮重 大技术 改造升级 工程 :六是优 化制造业 的发展环境 .特 别是深化 “放 管服 ”改 革 。降低 制度交易性 的成本等 。
国务院关于加 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 》发布
日前 .为深入推进 供给侧 结构性 改革和 “放 管 服” 改革 ,全面 实施 质量强 国战略 ,贯彻 落实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关 于开展质 量提升 行动 的指 导 意 见》, 《国务 院 关于加 强 质量认 证体 系建设 促 进全面 质量管理 的意见》 (以下简称 “《意见》”) 正式 发布 。
News l新 闻
机 械
工 业
工信部发布《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
综合要闻‘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2017年本,节能部分)“发布 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发布公告,发布‘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2017年本,节能部分)“,涉及煤炭㊁电力㊁钢铁㊁有色㊁石油石化㊁化工㊁建材等13个行业,共260项重点节能技术㊂据了解,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 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快节能技术进步,引导用能单位采用先进适用的节能新技术㊁新装备㊁新工艺,促进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绿色发展,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管理暂行办法“,发改委组织编制了这一‘目录“㊂‘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2016年本,节能部分)“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废止㊂工信部发布‘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2017年版)发布会26日在北京召开㊂会议指出,到2025年,我国通信设备㊁轨道交通装备㊁电力装备三个领域将整体步入世界领先行列,成为技术创新的引导者㊂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㊁战略咨询委主任路甬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㊁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辛国斌出席发布会并致辞㊂辛国斌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制造2025“发布两年来,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巩固了中国作为第一制造大国地位㊂但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中的格局没有改变,与发达国家差距依然巨大㊂此次发布的技术创新路线图是公共咨询报告,是引导性㊁参考性的技术创新路线图㊂记者了解到,定期研究制定和发布‘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简称技术路线图)是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㊂2015年,战略咨询委组织相关领域的院士㊁专家,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编制并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 技术路线图(2015年版)㊂两年多来,技术路线图受到了各方的高度关注,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对指导市场主体开展创新活动,引导社会资本和资源向制造业汇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㊂技术路线图编制专家组的研究表明,到2025年,我国通信设备㊁轨道交通装备㊁电力装备三个领域将整体步入世界领先行列,成为技术创新的引导者㊂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技术迭代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日新月异㊂为及时反映制造业发展的新动向㊁新情况㊁新问题,向各界提供与时俱进的参考和指引,战略咨询委于2017年初启动技术路线图的修订工作㊂参与本次修订工作的400多位院士㊁专家在深入调研我国重点产业技术领域发展现状,密切跟踪全球产业技术最新进展,认真梳理各个领域存在的短板瓶颈基础上,对企业技术需求和各领域技术创新发展目标㊁关键环节㊁关键材料㊁关键装备等进行细致的修订,形成2017年版技术路线图㊂新版技术路线图是目前我国制造业领域中最具科学性㊁前瞻性㊁权威性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成果,在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创新决策依据方面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㊂国土资源部发布镁㊁铌㊁钽等矿产 三率”指标 为强化镁㊁铌㊁钽㊁硅质原料㊁膨润土和芒硝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监管,促进矿山企业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国土资源部近日制定‘关于镁㊁铌㊁钽㊁硅质原料㊁膨润土和芒硝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以下简称‘指标要求“)并予以公告㊂‘指标要求“明确:镁(炼镁白云岩)露天矿山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2%,地下矿山开采回采率不低于60%;铌钽矿露天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5%,地下开采回采率不低于70%,根据矿石品位不同,其选矿㊃85㊃有色冶金节能 □综合要闻===============================================。
《中国制造2025》(全文)
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
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
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形势和环境〔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给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
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
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随着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智能制造是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基础上,通过整合高度智能化的设备、先进的传感器、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实现高效、高质量、高可靠性的生产过程。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作为国家战略,将智能制造设定为主攻方向。
一、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和意义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瓶颈制约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一方面是中国制造业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低端产品和产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另一方面,产业链上的细分环节缺乏核心技术和高端设备,制造业在产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中国制造2025作为国家战略,提出了走智能制造之路,以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大投入科研与创新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制造业的资金利用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和产能利用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提升,从而实现中国制造的发展。
二、智能制造的技术特点及应用领域智能制造具有智能化、网络化、高效能等技术特点,在生产、管理、销售等多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智能制造生产环节智能制造的生产环节,主要包括智能化的生产设备、CNC机床、机器人等高端设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来提高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完成智能化的集中控制。
同时,智能制造还可以通过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追踪和监控,以及预测分析功能,为生产决策提供支持。
2、智能制造管理环节智能制造的管理环节主要利用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自动化匹配、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提高生产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智能制造的管理环节,通过智能化的软件和硬件系统,将供应链、生产计划、生产作业、品质管理以及客户服务等各环节有效整合,使企业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效率和质量。
3、智能制造销售环节智能制造的销售环节,利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等手段来提高销售效率和准确率。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四: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任务艰巨而紧迫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四: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任务艰巨而紧迫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的一项战略计划,旨在将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
该计划于2015年由中国国务院发布,并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然而,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需要面临许多难题。
任务既艰巨又紧迫,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以实现目标。
如何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这是实现制造业升级的关键。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解决许多问题。
首先,政府需要加大投入,提高研发经费和人才培养。
要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提高研发能力。
此外,政府还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严格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商业化转化,打造协同创新平台,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提高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如何提高制造业质量?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还需要提高质量。
中国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与高端市场尚未形成真正竞争力的局面,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政府需要推动企业进行全要素质量管理,着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稳定性。
其次,企业需要加强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健全对产品质量的全过程监控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最后,加强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打击力度。
提高产品质量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如何实现制造业绿色化?制造业转型升级还要实现绿色化。
绿色化可以说是时代趋势,对于制造业来说,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全球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而制造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行业之一。
解决环境问题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必要条件。
要实现制造业绿色化,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环保政策,加大环保税收力度,推动企业打造环保一企一策,强化环境保护意识。
此外,还需要推动循环经济,加强绿色供应链建设,着力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形象。
如何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最后,要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制造2025是什么 绿色供应链创新带来GE技术红利
中国制造2025是什么? 绿色供应链创新带来GE技术红利中国制造2025是什么?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
中国在经历了工业迅速发展、经济飞跃之后,深刻意识到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
现如今,工业需要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绿色发展,而GE提出的绿色供应链更加推进了2025的步伐。
GE作为一家拥有139年历史的企业,一直将公司全球范围的坚持诚信与注重社会责任看作自身的一笔宝贵财富。
2014年,GE协同安永、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等发起了一个创新的中国制造2025商业模式。
这个创新模式扎根于GE多年对供应商现场审核及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成果,GE供应链可持续发展部门牵头GE各业务集团(包括GE发电、GE可再生能源、GE油气天然气、GE Current、GE数字、GE能源互联、GE金融等),与其它节能/节水的设备与技术提供方合作、配套金融投资机构,如中航信托、中美绿色基金的绿色资金及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通过市场方式,构建产业模式为GE的战略供应商提供一揽子节能/节水/可再生能源的综合综合性的技术和金融解决方案。
该项目诞生以来,受到了政府方面的极大认可,获得工信部评选的第一批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第一名便是最近一次被“点名”表扬。
业界认为,绿色供应链是一种通过市场力量推动企业主动提高环境管理标准、防范环境风险的创新环境管理手段,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中国广大企业进入“中国制造2025”的渠道与机会。
中国制造2025是什么?“绿色供应链创新”项目持续发展,中国供应商产能过剩问题迎来了春天。
GE就是很好地利用了大企业成熟的供应链。
这种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也更好地帮助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朝着2025的目标迈进。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2017年版)发布
fI ,介 பைடு நூலகம்{r当地 }仃:动 咂点领 域 创 新发 J陡的 做 成
效
2()l7‘ 度披 术路 线 发 ,将 J}I 全 川:发 f ,
Jf: 战 Ⅲ}} 咖 委 、中… l 院
『 I
川 lf1J, lI戊略 询 蚕 也 将 织 川 火 宋 埘 披 水路 线 J冬『, 2Jl
、
i 一r 能 光 IU于芝术 卡:}I,『 Ili【J :化 flI J I}-f it. 'Ij ,
位折 材料 、 合 料 ff】特 殊 料
海 洋 l-, ̄ltl 装 领域 . … f I I 院 院 I‘
仃 ,Ii捉 到 1前 装 、 发 J ‘¨1…
他 介 老一代 动力 套 没 找 f『J小 I 化还没
个=解 决 ,现 在 在 低 迷 的 lf1f候 , …: l 纷
纷 制新一 代以 能 、减排 、低 』 绿 包 |』J J
j 没 , 这 就 给 我 们 J.11… 1人 rJ I J 丁 必 顶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三: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环境
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仍将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制造业发展的内外环境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重要变化。
《中国制造2025》指出,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制造业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历史机遇,积极稳妥应对内外部挑战。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将给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带来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变革的重要力量。
当前,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将对全球制造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并改变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
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促进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智能化服务化成为制造业发展新趋势。
泛在连接和普适计算将无所不在,虚拟化技术、3D打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重构制造业技术体系,如3D打印将新材料、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植入产品,使产品的功能极大丰富,性能发生质的变化;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泛在信息的强力支持下,制造商、生产服务商、用户在开放、共用的网络平台上互动,单件小批量定制化生产将逐步取代大批量流水线生产;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s System,CPS)的智能工厂将成为未来制造的主要形式,重复和一般技能劳动将不断被智能装备和生产方式所替代。
随着产业价值链重心由生产端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的转移,产业形态将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网络众包、异地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订制、精准供应链管理等正在构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加速重构产业价值链新体系。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也给我国的制造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当今,我国在相当一些领域与世界前沿科技的差距都处于历史最小时期,已经有能力并行跟进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七:《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七:《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规划,目标是将“中国制造”打造成创新驱动、品质升级、绿色发展、面向全球的高端制造,以提升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在全球制造业分工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那么,《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呢?本文将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品质提升、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人才培养等方面详细解读。
一、技术创新目标1.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自主创新: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突破,实现自主创新。
2.强化标准与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标准化与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中国制造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加速技术转化和推广:积极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将先进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4.推进国际创新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创新合作,加速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
二、产业结构升级目标1.优化产业布局和组织结构:加速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和组织结构。
2.推进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快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加强供应链管理和优化:完善供应链管理,提高供应链效率,优化供应链结构。
4.增强产业链融合和协同创新能力:加强产业链融合和协同创新,提高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三、品质提升目标1.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优化设计、制造和服务等方面,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2.促进品牌建设和营销: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提升中国制造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3.加强质量监测和监管:加强质量监测和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四、智能制造目标1.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逐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的制造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2.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系统: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系统,促进产业上下游资源共享和合作创新。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1)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但制造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差距很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科技成果对产业支撑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
《中国制造2025》将创新驱动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方针之一,将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首要任务,说明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抢抓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重塑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新优势。
一、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新趋势、抢占全球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制造业历来是创新最为集中、最为活跃的领域。
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都注重将制造业创新作为驱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力量,制造业的创新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国际竞争的重要焦点。
(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发达国家竞相布局制造业创新战略全球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以新技术突破为基础的产业变革呈现加速态势。
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许多国家都将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层面。
美国积极推动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建设,期盼以技术创新的先发优势继续保持其全球领先地位。
德国也积极制定高科技战略,确定了五大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十大未来项目。
应该看到,经过长期追赶发展的沉淀和积累,本轮产业变革是我国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最小的一次,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实现工业强国的百年梦想。
(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新兴经济体加速崛起,唯有依靠创新才能把握国际竞争新优势在科技创新、国际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全球产业结构进入深度调整周期。
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高端制造领域向发达国家回流的“逆转移”趋势显现端倪。
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
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通过创新驱动和智能制造的发展来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并分析其实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中国制造2025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
通过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提升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二、优化产业结构中国制造2025旨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通过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兴产业,并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
三、提高智能制造水平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要素之一。
通过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提高制造业的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构建智能制造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
四、加强人才培养中国制造2025要求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的制造业人才队伍。
通过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创新思维。
同时,积极推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培养适应智能制造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五、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国制造2025着重强调绿色制造的发展。
通过推动清洁生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措施,实现中国制造业的绿色转型。
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六、推动国际化发展中国制造2025还鼓励企业深化国际市场拓展,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
通过加强国内外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总结: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涵盖了提高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加强人才培养、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动国际化发展等方面。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2017年版)发布
术 路 线 图发 布 后 ,要认 真 组 织 宣传 工 作 ,加
意见 >)从 五个 方面提 出了全 面加强 基础 科 学研 究 的 20项重
大宣 传 解读 力度 ,努 力 提升 技 术 路线 图的 影 点 任 务 。一 足完善 基础 研 究布 局 。二 是建 没高水 平研 究 基地 。二三
响 力 ,充分 发挥技 术 路 线 图对 提 高我 国制 造 是壮 大基 础研 究 人 才队伍 。 四是提 高 基础 研 究 国际化 水 平 。五 是
担损 失的机 制。
早落实 ,切实降 低企业 负债率 。
皇
o
●
■■ 一
中国制造 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 国务院发文 :
路 线图 (2017年版)发布
全面加 强基础科学研究 ,分 三步走
中 同制造 2025 重 点领 域技 术 创新 路 线 图 国务院 印发 关于 全面加 强基础 科学 研究 的符 _lF意见 ,对 伞面加
一是 完善企 业债 务重组政 策 ,建 关联企 业破 产制 鼓 励资 产管理公 司增强 资 本实 力。
度 ,探 索破产 案件快速 审理机制 。研究解 决 “僵 尸企业 ”
h 足出 台有针对 性 的业务 指 引,规 范引导 市场化 债
破 产 费}}j保 障问题 ,建立 政府 、企业 、银 行依法 合理 分 转股 项 目提 高质 量 ,推 动 已经签 订 的债转股 协议 金额 尽
(2017年 版 )发布 会 召开 。发 布会 对 两年 多 强基础科 学研究做 出部署 。
求 《中 制造 2025 十大蓖 点领 域取 得 的主
意 见 明 确 了 我 国 基 础 科 学 研 究 三 步 止 的发 展 目标 。提 出 到
中国制造2025政策背景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
中国制造2025政策背景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中国制造业自20世纪80年代起大力发展,已经走过了30多年时间。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大国之一。
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从高端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四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蓝图和目标。
这个文件的出台引领了中国制造业向高质量、高效率、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这篇文章将从中国制造2025政策背景下,谈谈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和意义中国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的制造业重要“工厂”。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呈现出不少问题,面临内外多重挑战,如产能过剩、成本上升、环境污染等。
为了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文件。
该文件旨在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转移等手段,带动产业升级,引导企业集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向高质量、高效率、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变。
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需求主要源于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
近年来,受外部环境和国内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压力日益增大。
另外,我国制造业的“低成本,低附加值”局面,已经难以为继,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因此,借力于技术创新和产业转移,促进中国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发展,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稳定发展提供新动能。
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制造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约为30.27万亿元人民币,占GDP近28%,对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目前我国制造业仍然处于“规模化、低效益、粗放式发展”阶段。
面对未来的挑战,制造业必须转型升级。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提高国家竞争力: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举措,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品牌知名度。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17)的读后感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17)的读后感《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17)是一部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蓝图。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要想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中保持竞争力,提高自主研发及核心技术的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此次绿皮书旨在明确我国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开展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助力实现中国制造的成功转型升级。
首先,这本绿皮书阐述了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这些挑战的必要性。
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日益稀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以及全球供应链的影响等。
这些问题和挑战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然后,绿皮书提出了我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事实上,在制造业中,科技是主导力量。
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制造业,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技术、机器人等高科技领域为核心,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水平。
同时,中国制造业还将精益求精,积极推动智能制造转型发展,推动制造业产生根本性变革。
接下来,绿皮书详细介绍了重点领域技术创新方向和规划。
这些领域包括: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火电、核电和新能源装备、半导体设备等。
为此,我们需要在这些领域中建立自主品牌,提高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以便吸收先进技术和创新理念,为技术创新提供支持。
最后,这本绿皮书还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路线图。
在这些技术路线图中,绿皮书提出了计划和目标,梳理了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方案。
同时,本书还深入阐述了政府和企业的具体职责,以及如何落实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目标。
读完这本绿皮书后,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迫切性,也看到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同时,我也认为,在20多年前,行业巨变是全球性的,它实际上标志着全球工业从传统向高端转型的启示,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面对全球化趋势的竞争,唯有积极创新才能赢得更多市场机遇。
中国制造2025的方针和目标
中国制造2025的方针和目标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基本方针——创新驱动。
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质量为先。
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培育。
建设法规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先进质量文化,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绿色发展。
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结构优化。
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群体,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
——人才为本。
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
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基本原则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中国制造2025》10大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 3、航空航天装备
3.2航空发动机
技术路线图 3、航空航天装备
3.2航空发动机
技术路线图 3、航空航天装备
3.3航空机载设备与系统
技术路线图 3、航空航天装备
3.3航空机载设备与系统
技术路线图 3、航空航天装备
3.3航空机载设备与系统
技术路线图 3、航空航天装备
3.3航空机载设备与系统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2输变电装备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十大重点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航空航天装备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电力装备 农业装备 新材料 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1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4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4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4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
技术路线图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2.1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
技术路线图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2.1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
10.1生物医药
技术路线图 10、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中国制造2025》明确9项战略任务
的整体竞争力。
《中国制造2025》明确9项战略任务
7
22
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中国制造 2025》提出了深 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
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健全 组织实施机制等8个方面的战略支撑和保障。 《中国制造 2025》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 识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
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 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 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 八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九是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中国制造2025》明确9项战略任务
6
22
《中国制造 2025》明确,通过政府引导、 整合资源,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 创新等五项重大工程,实现长期制约制造业 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提升我国制造业
《中国制造2025》明确9项战略任务
1
22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 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
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
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 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 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 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
16
22
战略任务和重点 (五)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 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中国制造强国之路——解析《中国制造2025》
o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持续发展能力。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扎扎实实打基础,在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l j
;
o自主发展,开放合作。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i形成自主发展能力。继续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形成新
专题报道I
Special Reports
5月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正式确定了我国走制造强国之路的大方向和路线图。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是迈向强国之路的第一步。
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Robot Technique and Applicaiion2015・3 I 21
o.1:9; ¨ !o. i¨O.l i;
Robot Technique and Application201 5・3 l 25
万方数据
Special Reports
l专题报道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事项,简化程序,明确时限;适时修订政府核准的投 资项目目录,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改革技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和项 目经费分配、成果评价和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激发制造业创新活力。 加快资源税从价计征,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 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合理限制。稳步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健全产业安 全审查机制和法规体系,加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制造业重要领域投融资、并购重组、招标 采购等方面的安全审查。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清理和废止不利于全国统一 市场建设的政策措施。实施科学规范的行业准人制度,制定和完善制造业节能节地节水、环保、技术、 安全等准入标准,加强对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统一执法,以市场化手段引导企业进行结构
中国制造2025的实践与成果
中国制造2025的实践与成果一、引言中国制造2025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计划,旨在实现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
自该计划提出以来,中国制造业在技术创新、质量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技术创新中国制造2025强调技术创新是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取得了关键突破。
例如,移动通信领域,中国企业华为已经成为世界领先的5G技术提供商,并持续投入研发。
人工智能领域,中国企业商汤科技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具有领先地位。
三、产业结构中国制造2025强调产业结构升级,从大量加工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型。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在基础材料、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发展迅速,并逐渐成长为国际知名的品牌。
例如,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已经成为全球销售最多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之一。
此外,中国在高铁、核电等领域也具备了国际竞争力。
四、质量水平中国制造2025强调提高制造业的质量水平,从低价竞争走向高质量品牌。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在质量体系管理和质量标准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加强了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和管理。
例如,在食品安全、汽车安全、药品安全等领域,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质量标准和审核程序,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五、国际竞争力中国制造2025强调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品牌战略、国际化战略等手段,实现中国制造业向全球市场输出。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通过跨国并购、品牌建设等方式,逐步获得了国际市场份额。
例如,中国的手机制造商华为和小米,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成为市场领导者。
六、结论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新征程,是实现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战略。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在技术创新、质量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使得中国制造业成为全球领先的制造业。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转型升级的加速推进,中国制造业将更好地服务于全球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制造2025》与技术创新赵刚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2015/6/241. 国内外科技创新的现状与趋势2. 国内外制造业的现状与趋势3.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4.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导向5.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对策措施✓2014年7月,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联合美国康奈尔大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了《201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
✓该指数设计机构、人力、研究、基础设施、市场、企业成熟度、知识、技术和创新等参数,采纳143个经济体的81不同指标。
✓其中,中国香港排在第10位,中国内地排在第29位;中国在创新领域的综合表现明显超出高收入经济体的平均水平;和其他金砖国家相比,中国的创新能力正在快速提高,未来几年在榜单中的排名有望进入前10。
2015年1月,彭博社网站发布全球创新指数,列出世界创新国家前50名。
处于前十位的分别是韩国、日本、德国、芬兰、以色列、美国、瑞士、新加坡、法国和英国。
中国名列22位。
世界各国综合科技实力201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英国《自然》杂志公布世界各国综合科技实力绿皮书,详细概述了当今各国和各地区的主要经济体在各领域的科技状况和影响力,主要的调查和研究领域集中在地球科学、空间科学、环境科学、生物和生命科学、工程理学、高新技术、现代制造、高分子物理、医药学和军工技术十大方面。
世界各国按照最新的科技实力排名办法,大致分为五级:第一级,核心,美国,只此一家。
第二级,发达,英国,德国,法国,日本。
第三级,登堂入室,芬兰、俄罗斯,意大利,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韩国,捷克等中等发达国家。
第四级,在大门口,中国,印度,墨西哥,南非等发展中国家。
第五级,落后,其余发展中贫穷国家都在此列。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分布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高度集中于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全球最具创新性的50家企业BCG 2014年最具创新性的企业2014年GE全球创新趋势调查报告合作成为有效创新的重要方式✓全球77%的高管将合作视为一项值得的冒险。
在中国的受访企业中,这一比例高达82%。
✓60%的中国高管表示,去年以来协同创新活动所产生的收入有所增长,显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认识到合作的价值;✓96%的受访者认为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鼓励公司之间加强合作,95%的比例认为应确保企业机密和商业秘密在合作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保护,这一比例远高出世界平均水平。
中小企业成为创新的主要驱动力✓全球79%的受访者相信,人才是成功创新的重要资产,这一比例比2013年增长了6%。
✓在中国,将近一半(47%)的受访者认为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等小型企业推动了中国的创新,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1%)6个百分点。
✓60%的中国高管认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足,与全球的平均水平大致相当;✓85%的全球受访企业高管认为与创业企业和企业家合作将在未来推动创新的成功。
吸引和留住创新型人才是成功创新的关键✓85%的中国高管提到了“吸引和留住最具才华和技能的人才”,高于全球平均水平(79%)。
但只有12%的高管表示,他们的公司在留住新员工方面表现极为出色,这也是中国创新人才市场面临的重要问题(全球的比例为32%)。
✓对于创新技能的需求也日益强烈,有85%的企业高管希望政府能够更好地安排学生的课程以满足企业的未来需求。
✓57%的高管因为人才匮缺或技能不足而感到力不从心,新兴市场尤为紧迫:印尼(77%)、印度(73%)、马来西亚(71%)、阿尔及利亚(73%)和肯尼亚(62%)。
2014年GE全球创新趋势调查报告工业互联网和数据分析正在改变企业的创新方式✓在中国,近七成的企业认为,大数据对优化企业运营效率尤为关键。
了解客户并预测市场变化是创新领域的当务之急(84%),但仍然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大数据在预测方面的价值,61%的人担心,这可能会占用传统创新活动的资源。
在已经切实使用大数据的企业中时,69%的人明确感受到了回报。
✓25%的中国高管表示,他们公司是做好完全或充足准备利用大数据。
然而,多达44%高管表示,他们去年以来没有增强自身分析庞大而复杂的数据的能力,并且未来也不会这样去做(全球平均水平为29%)✓72%的早期“大数据”采用者都认为,数据科学家在他们的公司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土耳其(90%)、阿尔及利亚(90%)、墨西哥(85%)、韩国(84%)、中国(83%)和巴西(83%)最热衷于利用“大数据”的潜力来发展业务。
创新的鼓励政策和企业环境✓当谈及政府需要解决的重点时,在中国高达96%的受访企业认为,保护知识产权应该是政府的重中之重。
全球平均值为87%。
✓超过四分之三(77%)的中国受访高管认为,政府及公共机构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充足的预算。
这一比例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87%表示,政府的官僚作风和繁文缛节妨碍了创新专项资金的有效使用。
不过从全球范围来看,对于政府支持工作效率的认同有所增加,69%的中国高管都认为政府对创新的支持工作组织很有效(相对于2013年增加14个百分点),中国的这一得分比许多受访国家高许多(全球平均水平为40%)。
✓2014年,我国全社会R&D 经费投入13312亿元,占GDP 比重达2.09%,是2008年4616亿元的2.88倍;按汇率计算,我国R&D 经费投入总量位居世界第三,投入强度在新兴发展国家中居于领先地位。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支出8318亿元,比2008年增长2.7倍,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08年的0.61%增加到2013年的0.80%。
中国科技的发展现状2008-2014年全社会R&D 经费支出总额及占比✓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拥有科技机构5.2万个,比2008年增加了1.87倍;规模以上企业共申请专利53万件,是2008年的3.4倍。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就,专利申请数量大幅上升,2014年我国授权的发明专利共计23.3万件,连续4年位居世界首位。
✓国际科技论文数量稳居世界第2位,被引次数上升至第4位。
✓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新支线飞机、大型液化天然气船(LNG)、高速轨道交通等领域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百万吨乙烯成套装备、风力发电设备、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等装备产品技术水平已跃居世界前列。
✓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不足,是缺乏重大突破性、颠覆性创新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统计,我国基础研究比例不足5%,仅仅是发达国家比例的1/4。
✓原隶属于各工业部门的院所改制为企业之后,更多的资金、人力和管理开始从共性技术领域转到应用技术和商业化领域,不再从事共性技术的研发,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主体弱化。
✓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拥有不同的评价机制和利益导向,各自创新活动的目的严重分化,科研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
1. 国内外科技创新的现状与趋势2. 国内外制造业的现状与趋势3.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4.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导向5.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对策措施德勤有限公司全球制造业组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联合发布《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通过深入分析来自世界各地550多名制造业公司首席执行官和高管的调查反馈。
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中国的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在当前以及未来五年均位居榜首。
关键优势:劳动力及原料成本优势;政府大力投资制造行业;以及完善的供应商网络。
✓德美两国位列前三名,但调查显示五年后他们的排名将有所下滑,德国将排名第四,而美国则排名第五,仅略高于韩国。
✓目前列于榜单前十的其他两大发达国家的竞争力也将在五年后有所下降:加拿大将从第七名降至第八名,日本将完全跌出前十,退至十二名。
✓主要新兴国家的竞争力指数排名在五年后有望提升:巴西从现在的第八名跃至第三,印度从第四名跃至第二。
中国依然稳居第一。
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全球制造业成本价竞争力指数,对25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调查。
✓中国、美国、韩国、英国和日本已经成为制造业成本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到2015年,美国的制造业成本仅比我国长三角地区高5%左右✓由于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中国已不再是廉价商品之王。
中国商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已接近美国。
✓制造业成本最低的是印度尼西亚,其次是印度、墨西哥、泰国、中国大陆、台湾和美国。
✓制造业成本最高的是澳大利亚、瑞士、巴西、法国、意大利和比利时。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201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22.8万亿元,占GDP 的比重达到35.85%。
✓2013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达到20.8%,连续4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国地位。
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2014年,我国共有100家企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比2008年增加65家,其中制造业企业56家(不含港澳台),连续2年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数仅次于美国(130多家)的第二大国。
2.7% 6.0%13.2% 19.8% 20.8% 0.0%20.0%40.0%1990 2000 2007 2010 2014 中国制造业全球占比 全球第九 全球第四 全球第二 全球第一 全球第一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仍比较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大量的关键零部件、系统软件和高端装备基本都依赖进口。
例如,2013年,我国80%的芯片都依赖进口,进口总额达到了231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0.5%,进口额超过了原油,是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
✓我国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95%的高档数控系统、80%的芯片、几乎全部高档液压件、密封件和发动机都依靠进口。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活动不够活跃,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由于创新能力不强,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尚处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制造—加工—组装”环节。
中国制造业对资源依赖程度较大☐中国原油需求增量占全球原油需求增量的44%,铁矿石需求增量约占全球的105.1%,铝土矿需求增量约占全球的78%,铜矿需求增量约占全球的149.5%。
☐2013年,我国粗钢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52%;电解铝占46%;成品油占12%,乙烯占12%;化肥占35%;水泥产量占58%,平板玻璃占60%;纸和纸板占25%。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水平仍然滞后于发达国家。
2012年我国网络就绪度指数(NRI指数)为4.03,低于美、日、德、韩等国,由51位下滑至2013年的58位。
✓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的意愿偏低,大部分地区和行业仍处于以初级或局部应用为主的阶段,且不同地区、行业及不同规模企业间信息化水平差距明显。
✓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的高端核心工业软件主要依赖进口,信息化与信息安全相关领域人才储备严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