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监测技术 15 发展需求..
国家“十五”科技发展规划
![国家“十五”科技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b0640c3e5ef7ba0d4b733bcc.png)
清洁能源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
1、清洁能源试点示范城市(每个市100万) 2、可工程化的先进的脱硫技术(2100万); 3、循环流化床锅炉工业性示范及技术产业化(2000 万); 试点示范城市:
北京(科技奥运、清洁奥运)、天津、沈阳、公主岭、牡丹江、 呼和浩特、银川、兰州、乌鲁木齐、西安、铜川、重庆、南充、 曲靖、遵义、柳州。
有140个城市空气质量超过三级标准,占统计城市数的 43.5%。
全国主要城市空气污染综合指数
能源与环境
各城市SO2浓度变化
600 500 400 300
1985 1990 1995 WHO推荐值
200
100
0
上北天 沈武广哈 重南西 成大长 济太青 郑兰昆长 杭南石 贵乌福 合南深 呼西厦温 银海拉
*1995年,酸雨沉降,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165亿元,占当 年GDP的1.9%。
*空气污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成为死亡的祸首,列城市 第
二、三位。
酸雨问题已很严重
酸沉降
➢酸雨污染范围已经扩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 原以东以及四川盆地的大部分地区。
➢华中地区及西南酸雨污染区的中心区域的降 水年均PH值低于5.0,酸雨出现频率大于70 %。
“十五”863计划民口的4项重点任 务
1、攻克支撑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技 术;
2、发展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生物、 农业及医药关键技术;
3、掌握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的新材料和 先进制造关键技术;
4、突破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资源、环 保和能源关键技术。
“十五”863计划的战略部署
分为主题和重大专项:
我国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
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深化科技体制 改革,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 系;加速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 活质量,增强综合国力和保障国家安全; 大幅度提高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和自主 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质。
海洋生态系统遥感监测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海洋生态系统遥感监测技术及其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e6e9495b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d.png)
海洋生态系统遥感监测技术及其应用前景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推进,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越来越严重,这不仅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也严重威胁到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多样性。
而如何快速、准确地监测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成为维护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海洋生态系统遥感监测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一、海洋生态系统遥感监测技术的发展海洋生态系统遥感监测技术是利用遥感卫星、飞机和船舶等无人机设备进行实时海洋环境监测,得到海洋环境信息、图像和数据,进而提取相关生态参数,实现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监测、评估及预警。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卫星系统的不断完善,海洋生态系统遥感监测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传统的海洋微生物监测方法是通过在实验室中培育测定,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存在着很大限制。
而遥感技术可以发挥其独有的优势,将海洋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反映在海洋环境信息和图像上,使监测更加全面、快速、准确。
二、海洋生态系统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前景1、海洋环境污染监测海洋环境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影响极大。
而利用遥感监测技术可以准确、及时地监测海洋环境污染。
利用遥感卫星获取的海洋影像和数据,可以对海洋环境污染区域进行高精度的反演和识别,进而实现环境污染源的追踪和监测。
2、海洋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也是海洋生态系统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之一。
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对其变化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包括水温、盐度、涡度、氧化还原电位、营养盐浓度等生态参数。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这些生态参数的监测,通过得到的数据和信息,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
3、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海洋渔业资源被认为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人类口粮中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
随着渔业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洋渔业资源的减少和枯竭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事实。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海洋渔业资源进行实时监测、评估和预警,及时发现、管理和保护渔业资源,使其得以合理开发和利用。
海洋科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
![海洋科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23c8c47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1b.png)
海洋科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海洋科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研究海洋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生物组成以及海洋与大气、地球等自然界其他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海洋科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首先,海洋科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良好。
随着人们对海洋的认识加深,海洋科学相关工作岗位越来越多。
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与管理、海洋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的工作。
同时,随着国家对海洋经济的重视,涉及海洋的产业和服务业也在快速发展,为海洋科学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不仅在沿海城市,内陆城市的海洋科学研究机构和企业也对海洋科学人才需求量大,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次,海洋科学专业的发展趋势多样化。
随着人类对海洋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对海洋科学的研究和需求也更加广泛。
传统的海洋科学研究将会继续推进,例如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海洋气象学等领域的研究。
另外,随着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新兴领域也日益重要。
海洋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背景,在各个领域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再次,海洋科学专业的发展受益于科技的不断进步。
从技术上,海洋观测、遥感技术、海洋模型等的应用逐渐成熟,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和手段。
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也为海洋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此外,海洋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也逐渐加深,例如海洋地球物理学与海洋工程、海洋物理和海洋生物学的交叉等,为海洋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切入点和发展动力。
最后,海洋科学专业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海洋科学的研究需要大量的海洋调查和采样,而这些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时间、空间和经费等因素的限制。
此外,海洋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还需要有跨学科的视野和知识储备。
因此,海洋科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未来海洋科学的发展需求。
海洋检测仪器市场分析报告
![海洋检测仪器市场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2ad252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85.png)
海洋检测仪器市场分析报告海洋检测仪器是一种用于在海洋环境中进行观测和监测的设备。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收集海洋数据,如海洋温度、盐度、流速、浪高等,用于海洋科研、气象预测、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
随着对海洋环境和资源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海洋检测仪器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一、市场概况近年来,全球海洋科研和环境保护的需求持续增加,推动了海洋检测仪器市场的发展。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海洋检测仪器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年均增长率超过10%。
预计到2025年,全球海洋检测仪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美元以上。
二、市场驱动因素1. 海洋环境监测需求增加:随着气候变化和海洋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政府和科研机构对于海洋环境监测需求增加,推动了海洋检测仪器市场的发展。
2. 海洋资源开发需求增加: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减少,海洋资源的开发成为重要的方向。
海洋石油开采、海洋能源利用、海底矿产开发等项目的推进,对于海洋检测仪器的需求也在增加。
3. 海洋气象预测需求增加:海洋气象对于海上交通、渔业、航运等行业的安全至关重要。
准确的海洋气象预测需要依靠先进的检测仪器,因此海洋气象预测的需求也成为市场的驱动因素。
三、市场划分海洋检测仪器市场可以根据功能和应用领域进行划分。
根据功能,可以将海洋检测仪器分为测量仪器、传感器、分析仪器等类型。
根据应用领域,可以将海洋检测仪器分为科研、环保、资源开发、气象预测等领域的应用。
四、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全球海洋检测仪器市场上主要的竞争者有美国仪器公司、德国曼纳斯曼公司、日本巴斯福公司等。
这些公司具有多年的研发经验和技术积累,产品品质和性能得到市场认可。
此外,一些新兴的本土企业也在不断涌现,加剧了市场的竞争。
为了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
五、市场前景和机遇未来几年,海洋检测仪器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科研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海洋检测仪器将朝着更高的精度、更多功能以及更小体积的方向发展。
海洋科技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海洋科技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487dc57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7.png)
海洋科技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随着人类对地球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海洋科技开始受到更多关注。
从海底能源开发到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人类探索海洋的步伐愈发迅猛。
本文将介绍海洋科技的发展现状,并展望其未来趋势。
海洋科技的发展现状可谓百花齐放。
首先,深海勘探技术的突破使得人类对海底资源的探索有了巨大进展。
深海采矿、深海油气开发等项目逐渐投入实施,对于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药物、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对于海洋生物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人们开始探索海洋生物的潜力。
其次,无人水下探测技术的进步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研究人员可以实时监测海洋环境的变化,记录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
这些数据的获取和分析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预防海洋灾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除了勘探和研究领域,海洋科技也在推动着海洋运输业的革新。
无人船舶的研发与应用为海洋运输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与传统船只相比,无人船舶更加节省能源、提高效率,能够实现长时间的航行任务。
未来,无人船舶可能成为海上货运和勘探的新选择。
然而,面对诸多挑战,海洋科技仍然需要持续发展和创新。
首先,环境保护是海洋科技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海洋生态环境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破坏,海洋塑料污染、海洋酸化等问题亟待解决。
在海洋科技的发展过程中,应加强环境监测和保护手段,提高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
其次,海洋科技的发展与安全问题紧密相连。
随着海洋科技的进步,海洋争端和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了保障海洋资源开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各国需要强化国际合作,加强海洋科技的法律和安全保障体系。
未来,海洋科技将朝着更加深入、广泛的方向发展。
首先,深海勘探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突破,人类对海洋深处的探索将会更加深入。
其次,海洋科技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结合将带来更多创新。
人工智能在海洋科研中的应用将大幅提高研究效率和准确性。
我国海洋监测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我国海洋监测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现状和未来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941a80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2.png)
我国海洋监测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近年来,由于发展经济、促进贸易、加强劳动力的跨国移动,全球的人口数量和经济活动都在不断增长,更多的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如海洋污染、沉积物降解、海床变形等。
鉴于此,海洋监测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海岸治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进展迅速的海洋技术,是目前国家优先考虑的研究课题,包括海洋监测技术的研究。
近年来,海洋监测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和开发获得了巨大的进展,在技术性能、设备可靠性、精度和有效性等方面都大大提升。
例如,我国开发的海洋测深仪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勘测和海洋资源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可以对船舶实施全面的监测,其成功实现了船舶定位、识别、信息交互等功能;还有海洋温度计、水文流量计等,其精确的测量和迅速的采集,可以有效地监测海洋的温度和流量变化。
今后,我国海洋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必将进一步加强,并以更强大的实力进入全球竞争。
首先,将加强对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其次,将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来挖掘海洋环境的能量,并利用海洋监测技术来保护海洋环境。
此外,我国还将不断创新,开发更多新型海洋监测设备,以满足人们在海洋保护和开发方面的需求。
海洋监测技术的发展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全、海洋文明等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加强海洋监测技术的研究,以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推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努力探索和推广新型的海洋监测技术,才能在社会生态发展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有利于提高我国海洋监测技术水平。
综上所述,我国海洋监测技术研究和开发获得了巨大的进展,其未来发展将更加全面。
将加强对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挖掘海洋环境的能量,不断创新、开发新型海洋监测设备,以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努力拓展海洋监测技术,才能使我国的海洋发展达到新的高度。
海洋测量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海洋测量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2492e54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9.png)
海洋测量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广阔的领域之一,一直以来都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开发潜力。
而在海洋环境的调查和研究过程中,海洋测量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海洋测量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展开讨论。
一、海洋测量技术的现状1. 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以其全球性、快速性和高精度性,为海洋测量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海量的数据。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对海洋的表面温度、海流、水色等进行监测和分析,揭示了海洋的动态变化和生态环境的状况。
2. 海底地形测量技术海底地形测量技术是了解海底地形和地貌特征的重要手段。
目前,常用的海底地形测量技术主要包括声呐测深、多波束测深等。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精确测量海底地形,还可以获取海底地质信息,为海洋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
3. 海洋观测装置技术海洋观测装置技术广泛应用于海洋环境的监测和数据采集。
常见的海洋观测装置包括海洋浮标、浮标探测器、浮标测温仪等。
这些装置通过采集海洋表层和深层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数据,为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预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二、海洋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自动化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海洋测量技术也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海洋测量中,通过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远程监测和快速分析,提高数据的采集效率和处理精度。
2. 多源数据综合分析海洋测量通常需要多种数据的综合分析,以全面了解海洋环境的特征和变化趋势。
未来,随着各类数据源的不断增加和技术的不断提升,海洋测量技术将更好地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和分析,为科研和应用提供更多的信息。
3. 高分辨率数据采集海洋测量技术中的数据分辨率对于获取准确、精细的数据非常重要。
随着测量技术的进步,未来海洋测量将朝着高分辨率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地反映海洋环境的微观变化和细节特征。
4. 环境友好型技术在海洋测量过程中,环境保护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未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海洋测量技术将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推动开发环境友好型的测量设备和方法,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干扰。
海洋技术发展现状
![海洋技术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f5fae465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9.png)
海洋技术发展现状
海洋技术在当今世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依赖日益增长,海洋技术的研发成为各国竞相追求的重要领域之一。
目前,海洋技术的发展现状如下:
1. 深海勘探技术:随着传统资源的逐渐枯竭,人们开始关注深海的资源潜力。
深海勘探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包括深海无人潜水器、深海探测器等,使得人们可以深入海底进行勘探和研究。
2. 海洋能源利用技术: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海洋能源逐渐成为替代传统能源的重要选择。
海洋能源利用技术包括海洋风能、潮汐能、海浪能等,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能源领域带来新的希望。
3. 远洋渔业技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陆地渔业资源的枯竭,远洋渔业逐渐成为重要的渔业发展方向。
远洋渔业技术包括远洋渔船的设计、捕鱼技术的改进等,使得渔业资源的开发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4.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海洋环境管理是海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通过远程遥感、无人机等手段,对海洋的污染、气候变化以及生态系统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以保护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 海洋工程建设技术: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和海上交通的增加,海洋工程建设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
海洋工程建设技术包括海
底隧道、海上风电场、海上石油平台等,这些技术的发展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总之,海洋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海洋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海洋技术在未来会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步。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及其应用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edcf88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b.png)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及其应用海洋是人类重要的生存资源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海洋环境监测的需求越来越大。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逐渐成熟,广泛应用于海洋发展、资源利用和保护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和应用。
一、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随着海洋开发和利用的程度日益加深,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也日渐成熟。
海洋环境中包括海水、海底、海陆交界面等多个方面,针对不同的环境,需要采用不同的监测技术。
1、海洋生物监测技术海洋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命活动有助于维护海洋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海洋生物监测技术包括生物多样性监测,海洋生态系统监测和海洋污染监测等多个方面。
例如,通过水下无人机、声纳图像和潜水器等技术可以对海底生物进行监测,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演化趋势进行预测。
2、海洋化学监测技术海洋化学是海洋环境的核心参数之一,包括水温、盐度、水中营养物、氧化还原电位等。
海洋化学监测技术通过采集海水、沉积物、生物组织等样品,对这些核心参数进行分析和检测。
通过实时监测海洋化学参数的变化,可以预测海洋的发生变化,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和治理。
3、海洋物理监测技术海洋物理监测技术主要用于监测水流、波浪、海洋温度和海平面等参数。
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气象卫星、海洋浮标等技术能够实时监测海洋水流和海洋漂浮物的运动轨迹,在海上进行救援、油气勘察、海上气象预报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二、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随着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其在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包括油气、盐、渔业、海洋药物等。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可以选择开发海洋资源的区域和时间,确保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同时也可以监测海洋污染情况,预防环境污染。
2、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的污染问题已经引发国际社会广泛的关注。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对海洋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同时也能够对污染物进行分析和处理。
海洋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
![海洋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d34a21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a.png)
海洋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和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海洋环境的研究和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
海洋温室效应、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环境保护领域的热点。
在这个背景下,海洋环境监测和预警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一、海洋环境监测技术1.浮标监测技术针对海洋环境中不同的监测目标,科学家们采用了不同的监测技术。
而针对海上气象、海洋生态、海洋污染等重要指标,浮标监测技术是一种相对成熟和常见的监测方式。
浮标主要有气象浮标、多功能浮标、生物浮标、污染浮标等,通过对这些浮标的安装和运行,可以对海洋环境进行监测和分析。
2.遥感监测技术除了浮标监测技术之外,遥感技术也成为海洋环境监测和分析的重要手段。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海洋环境的图像和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出海洋环境的温度、颜色、水质、大气气体等信息,从而对海洋环境进行分析和监测。
目前,卫星遥感技术已经成为常规的海洋环境监测方法之一。
二、海洋环境预警技术除了海洋环境的监测之外,海洋环境的预警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
地震、海啸、飓风、海洋污染等突发事件不仅会对海洋环境本身带来灾害性影响,还会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威胁。
而海洋环境预警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前预警,从而尽可能减少灾害性影响。
1.基于传感器的预警技术传感器是海洋环境预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海洋环境中的水质、温度、潮汐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
基于传感器的预警技术能够通过分析采集到的数据,判断环境是否趋于危险状态,并预警相关部门或民众进行预防工作。
2.基于人工智能的预警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已经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海洋环境预警领域。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预测和模拟海洋环境的变化情况,并给出相应的预警信息。
三、结语海洋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海洋环境监测和预警技术是落实海洋环境保护政策的重要手段。
科技的不断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更先进的手段来保护我们的海洋环境。
海洋观测服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海洋观测服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ab705c8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2.png)
海洋观测服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海洋观测服务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海洋观测设备,对海洋环境进行实时监测、数据收集和分析,为海洋领域提供各种信息和服务的技术体系。
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的需求和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海洋观测服务在保障海洋安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目前,海洋观测服务的现状可以总结为技术升级、数据创新和应用拓展三个方面。
首先,技术升级是海洋观测服务发展的重要支撑,包括遥感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导航技术等的应用与发展。
通过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图像和海洋观测器械,我们可以实时获取海洋环境的数据,如水温、盐度、氧气含量等,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
其次,数据创新是海洋观测服务发展的核心内容,包括数据共享、数据挖掘、数据融合等方面的创新。
通过将分散的海洋观测数据进行整合和共享,可以形成更加全面、准确的海洋观测数据集,为海洋决策和预警提供良好的支持。
此外,海洋观测数据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挖掘和分析,以发现隐藏的规律和问题。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拓展,海洋观测服务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发展集成化的海洋观测系统。
目前,海洋观测系统往往由多个独立的观测设备组成,数据也较为分散。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将各种观测设备和数据进行集成,形成一体化的海洋观测系统,实现数据的全面采集和管理。
这将提高海洋观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为海洋决策和预警提供更好的支持。
其次,注重海洋观测数据的共享和开放。
海洋观测数据具有极高的价值,但目前尚存在数据孤岛和数据壁垒的问题,导致数据的利用和应用受限。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推动海洋观测数据的共享和开放,促进各方面的数据交流和合作,实现海洋数据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利用。
此外,海洋观测服务还应关注以下方面的发展。
一是注重海洋观测服务的应用拓展。
海洋观测服务不仅仅是获取数据,更重要的是如何将数据转化为实际应用和服务。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将海洋观测服务与海洋产业发展相结合,为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能源利用、海洋灾害预警和海洋环境保护等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3e90a23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c.png)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约 71%的面积,是地球上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宝库。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海洋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如海洋污染、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多源数据融合与综合监测未来,海洋环境监测将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监测手段和数据源,而是朝着多源数据融合与综合监测的方向发展。
传统的海洋环境监测主要依靠船舶采样、浮标监测等手段,获取的数据往往具有局限性和离散性。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技术、水下机器人技术等的不断发展,我们能够从海空、水下等多个维度获取更加全面、连续和实时的海洋环境数据。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大面积、快速地获取海洋表面的温度、盐度、叶绿素浓度、海冰覆盖等信息;无人机可以在近岸海域进行灵活的监测,获取高分辨率的图像和数据;水下机器人则能够深入海洋内部,监测海底地形、海洋生态等。
通过将这些多源数据进行融合和综合分析,可以更全面、准确地了解海洋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
二、智能化监测与数据分析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进步,海洋环境监测将变得更加智能化。
智能化监测设备将能够自动识别和分析海洋环境中的各种参数,实现实时监测和预警。
例如,利用图像识别技术,监测设备可以自动识别海洋中的污染物、赤潮等异常现象;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海洋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提前预警海洋灾害的发生。
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使得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更加高效和深入。
通过对海量的海洋环境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可以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和关系,为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依据。
三、传感器技术的创新传感器是海洋环境监测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提升将直接推动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未来,传感器将朝着高精度、高灵敏度、低功耗、小型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及仪器装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及仪器装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ac953e3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c.png)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及仪器装备的发展现状与
趋势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海洋环境的监测技术和仪器装备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针对当前的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及仪器装备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本文尝试总结。
首先,海洋环境监测仪器装备的类别已从传统的机械式仪器和传感器扩展到了能够支撑多种传感器的数字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和多功能海洋环境监测仪器分系统。
海洋环境监测仪器的精度有明显的提高,可以满足不同的环境监测和控制要求。
其次,尽管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海洋环境监测仪器和装备体积庞大,价格昂贵,更换频繁且复杂,对劳动力要求高,现有技术难以满足深海、极远海域环境监测要求。
最后,FreeRobotic协议已经成为海洋水环境监测技术及仪器装备的发展趋势。
FreeRobotic智能机器人的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运行费用问题,同时更方便地提供深海环境监测服务。
综上,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及仪器装备的发展现状已有明显的改善,而未来的趋势也将是多功能的集聚式、数字化及智能化海洋环境监测仪器装备,以及FreeRobotic技术支撑的深海环境监测。
海洋污染监测技术发展综述
![海洋污染监测技术发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6fc359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0.png)
海洋污染监测技术发展综述一、引言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承载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责任。
然而,近年来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导致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海洋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监测海洋环境的污染状况,科技界不断进行研发和创新,发展了一系列先进的海洋污染监测技术。
二、海洋污染监测技术分类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海洋污染监测的基础,通过测量和监控海洋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参数来评估海洋环境的质量。
现代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准确测量海洋中的溶解氧、温度、盐度、酸碱度等关键指标,从而追踪污染物的来源和分布。
2.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利用卫星、航空器、潜水器等遥感平台获取海洋环境信息的方法。
通过获取海洋表面的图像和光谱数据,遥感技术可以有效地监测海洋中的悬浮物、藻华、海藻等有机物,对海洋污染的来源和程度进行评估。
3. 分析技术分析技术是通过对海洋水样进行采集和实验室分析来监测污染物的存在和浓度。
常用的分析技术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对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对不同污染物的特征指纹进行分析来判断污染源。
三、海洋污染监测技术的应用实例1. 石油污染监测石油污染是海洋环境中最常见的一种污染。
传感器技术可以通过测量水体中的石油浓度和残留烃类来监测石油污染的程度。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监测石油泄漏后形成的油膜来定量评估石油污染的范围和扩散速度。
分析技术可以对海洋水样中的石油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从而确定石油污染的来源。
2. 有机污染物监测有机污染物是海洋环境中另一个常见的污染源。
传感器技术可以通过测量水体中的有机物浓度来评估有机污染的程度,包括有害物质如农药、重金属等。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监测藻华等有机物的光学特性来追踪有机污染的来源。
分析技术可以定量检测污染物的存在和浓度,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3. 废水排放监测废水排放是海洋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及方法研究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及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06e602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d.png)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及方法研究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海洋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实现对海洋环境的准确监测和科学管理,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及方法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及方法展开论述,以期了解其应用和发展。
一、海洋环境监测概述海洋环境监测是指对海洋生态、水质、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实时、定量和定性的观测和分析过程。
通过监测海洋环境,可以更好地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水下气候环境变化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二、海洋环境监测技术1. 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通过使用卫星上搭载的传感器,对海洋水体的光学、热力和微波等物理量进行无人值守、自动化的测量。
该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宽覆盖范围和较高的准确性等优点,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海洋环境监测。
2. 水下观测技术水下观测技术通过使用声纳、激光和图像采集设备等装置,对海洋底部、水下植被和生物群落等进行直接观测。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获得关于海底地形、水下生物群落和海洋污染状况等方面的详细数据。
3. 自动化浮标技术自动化浮标技术是指利用载荷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通信设备等装置,对远离海岸的海洋区域进行长期监测。
该技术可以实现对海洋环境参数(如温度、盐度和氧含量)的长时间、高频率的实时监测,为海洋环境的科学研究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三、海洋环境监测方法1. 标点监测法标点监测法是指在事先选定的海洋站点上,通过采集和分析海水样品来获得海洋环境的监测数据。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对特定海洋区域进行详细研究的情况,但其具有样本不足和成本较高的缺点。
2. 区域性监测法区域性监测法是指通过设置多个监测站点,对目标海域进行广泛的覆盖和采样调查。
该方法适用于需要对大范围海域进行总体评估和监测的情况,可以提供全面的海洋环境状况数据。
3. 社区监测法社区监测法是指利用公众参与的方式,组织志愿者对沿海海域进行监测。
通过广泛动员公众参与,可以提高海洋环境监测的参与度和数据质量,同时增强公众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
2024年海洋环境监测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海洋环境监测市场规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78afa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8.png)
2024年海洋环境监测市场规模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海洋环境监测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总结了海洋环境监测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海洋环境监测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呈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随着海洋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对海洋环境监测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海洋环境监测市场的快速发展。
未来,海洋环境监测市场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1. 引言近年来,随着人类对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海洋环境监测市场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海洋环境监测是指对海洋环境中的水质、大气、生物多样性等多个方面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海洋环境监测的发展不仅有助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还为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 2024年海洋环境监测市场规模分析2.1 海洋环境监测市场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海洋环境监测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按监测领域划分,海洋水质监测、海洋生态系统监测、海洋气象监测等是市场上常见的海洋环境监测领域。
随着海洋污染问题的愈发严峻,海洋水质监测市场需求持续增加。
同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监测以及海洋气象监测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2.2 海洋环境监测市场发展趋势未来,海洋环境监测市场将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将不断升级和创新,提高监测的精确度和效率。
•数据共享:海洋环境监测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未来将加强各方面的数据共享,提高海洋环境监测的整体效果。
•自动化监测: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海洋环境监测将越来越依赖自动化设备,提高监测的精确性和时效性。
•明确监管标准:海洋环境监测市场需要明确的监管标准,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海洋环境监测市场的前景海洋环境监测市场在未来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加强和政府对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视,海洋环境监测市场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另外,海洋产业的不断壮大也将为海洋环境监测市场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市场需求。
3. 总结与展望综上所述,海洋环境监测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程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4e1622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1c.png)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程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成为了重要的研究领域,其在国家海洋战略和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技术规程和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两个方面给大家介绍关于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程。
一、技术规程应包括的内容:1. 环境监测标准。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程应包含一系列的环境监测标准,用于监测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排放、海水温度、流速等参数。
2. 监测设备标准。
定期检测、维护监测设备是非常必要的,其标准也应该被规程所包含。
如何维护设备、检测设备、使用设备等。
3. 数据分析与评估标准。
得到监测数据之后,也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使得数据的管理和使用更规范。
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也应该列入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程中。
二、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1. 水质监测。
水质监测可以监测水中的溶解氧、浊度、化学需氧量、总磷、毒性物质等关键参数。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识别水体中的污染源,更好地找出重点污染区域,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理。
2. 海洋生态采样。
采样可以获取到海洋中的有生命的物质,如浮游植物、底栖生物等,对它们的数量、种类和状态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降低生态质量和保护海洋生物的问题。
3. 海洋遥感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到进行海洋生态监测所需的海洋土地信息,包括海洋的图像、测量等。
它的优点是信息搜集速度、成本低,同时覆盖范围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技术应用是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几大方向,而具体的技术体系还需根据实际场景进行设计。
因此,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程在实际应用中要灵活、适用性强,并能够针对不同的业务需求对具体的技术细节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规程对于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推动和应用意义重大。
我们应该继续关注其发展,进一步优化监测技术和规范运用,从而更好地保护海洋这一全球公共资源。
2024年海底观测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海底观测市场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80f187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e3.png)
2024年海底观测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海底观测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用于研究海洋生物、地质构造和资源潜力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海底观测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快速增长,并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报告将对海底观测市场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状况、驱动因素以及前景展望。
2. 市场规模分析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全球海底观测市场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快速增长。
预计到2025年,全球海底观测市场规模将达到X亿美元。
市场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开发领域的需求增加。
此外,政府投资和技术进步也是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3. 竞争状况分析目前,全球海底观测市场存在着多家主要参与者。
这些参与者包括行业领导者和新进入者。
行业领导者通过不断创新和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来保持其市场份额。
新进入者通常通过低价策略和技术创新来获取市场份额。
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促使参与者不断改进其产品和服务,并寻求与其他公司进行战略合作。
4. 驱动因素分析海底观测市场的增长得益于多个驱动因素。
首先,海洋科学研究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海底观测技术的发展。
其次,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促使人们探索海底的资源潜力。
此外,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也促使政府和企业加大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监测和保护力度。
5. 市场前景展望在未来几年中,海底观测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预计亚太地区将成为最大的市场,受益于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研究的持续投入。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新兴市场也将成为市场增长的重要动力。
然而,市场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参与者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以保持竞争优势。
6. 结论综上所述,海底观测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并且市场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
参与者需要关注市场发展趋势,加强创新能力,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此外,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海洋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为海底观测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海洋检测与智能感知技术
![海洋检测与智能感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896ab6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6.png)
海洋检测与智能感知技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海洋检测与智能感知技术在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海洋灾害预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海洋监测的需求背景、智能感知技术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海洋监测的需求背景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领域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各种生态系统。
然而,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广阔性,传统的海洋监测手段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海洋监测的需求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海洋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资源的开发需要对海洋环境进行全面监测,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开采和保护。
1.2 海洋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海洋环境的污染、生态系统的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海洋监测与智能感知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海洋环境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污染事件,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1.3 海洋灾害的预警与防范海洋灾害如海啸、风暴潮、海洋漏油等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威胁。
通过海洋监测与智能感知技术,可以提前对海洋灾害进行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二、智能感知技术在海洋监测中的应用2.1 无人机技术无人机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海洋监测的一项重要技术。
通过无人机的高空拍摄和传感器的使用,可以获取大范围的海洋数据,如海洋表面温度、水质、海洋生态等,为海洋监测提供了全面的数据支持。
2.2 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是海洋监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
通过卫星遥感,可以获取大范围的海洋信息,如海洋温度、海表高度、海洋风场等。
这些信息对于海洋环境的监测和灾害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2.3 海底观测技术海底观测技术是海洋监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通过海底观测设备,可以实时获取海底地形、海底生态、海底资源等信息,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海洋环境的保护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三、海洋检测与智能感知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海洋检测与智能感知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2024年海洋大数据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海洋大数据市场需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3cb3a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a.png)
海洋大数据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海洋大数据是指通过采集、整理和分析海洋相关数据而产生的海洋信息资源。
随着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海洋大数据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
本文将对海洋大数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中的商机和挑战。
2. 海洋大数据市场概况海洋大数据市场规模庞大,包括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贸易等多个领域。
目前,全球各国都已意识到海洋的重要性,对海洋大数据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海洋大数据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数据提供商、数据分析公司、软件开发商等。
3. 海洋大数据市场需求分析3.1 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资源开发是海洋大数据市场的重要领域之一。
在这个领域,海洋大数据被用于海洋矿产资源勘探、海洋能源开发、渔业资源管理等。
海洋大数据可以提供有关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环境等方面的信息,帮助企业进行决策和规划,提高资源开发的效率。
3.2 海洋环境监测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海洋环境监测成为海洋大数据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采集和分析海洋大数据,可以监测海水质量、海洋生态系统变化、海洋污染等情况,及时预警和采取措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安全。
3.3 海洋贸易海洋贸易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海洋大数据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
海洋大数据可以帮助航运公司准确预测航线、优化船舶运行,降低运输成本。
此外,海洋大数据还可以帮助保险公司评估风险,为海洋贸易提供保险服务。
3.4 海洋科研海洋科研是利用海洋大数据探索未知、解决科学难题的重要领域。
海洋大数据可以为科学家提供海洋物理、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等多方面的信息,帮助他们进行研究和分析。
海洋科研的需求推动了海洋大数据市场的发展。
4. 海洋大数据市场商机与挑战海洋大数据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商机与挑战。
商机主要体现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贸易等方面,这些领域都对海洋大数据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海洋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和管理都需要先进的技术和专业人才,这也是市场面临的挑战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生态环境要素现场快速监测系统技术
• 3、海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现场光学综合分析技术 研究目标:发展海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现场光学 综合分析技术,提供船载小型、现场、实时监测 的自动分析仪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7
研究内容: (1)研制多用途全光纤荧光传感器,建立可同时
检测海水中叶绿素、挥发酚、藻类、黄色物质及其
1、海洋动力环境立体监测动态信息服务集成示范
系统 研究目标:以监测海洋动力环境为目的,集成本专 题开发的新技术和已有成果,提高我国海洋动力 环境的实时立体监测能力,建立实时数据收集、 处理和信息服务的示范系统。
5
研究内容:
(1)海洋动力环境实时立体监测系统的顶
层设计、模块化配置;
(2)实时数据收集与处理;
(3)区域海洋动力环境立体监测数据管理 系统和规范化信息服务系统。
6
海洋动力环境实时立体监测系统技术
2、海洋光学浮标技术
研究目标:研制适合我国海域的锚系光学浮标,
测量海洋表面、近表层光学参数和真光层水体剖面
光学参数,用于海洋水色卫星现场辐射定标和遥感
卫星数据真实性检验。
7
研究内容: (1)光学浮标总体设计及光学仪器设备集
使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技术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
23
小型多参数海洋环境监测浮标研究进展 开展了3m圆盘型多功能监测浮标的研制以及 10m圆盘型海洋资料浮标的技术改造工作,同时研 制成功了极区卫星跟踪水文气象监测浮标,已在北
极地区布放使用。这种小型浮标测量参数多,除检
测海表面水文气象参数外,同时还能监测海洋剖面
参数。
24
海洋动力环境实时立体监测系统技术
• 5、自持式剖面循环探测漂流浮标 • 研究目标:研制自持式剖面循环探测漂流浮标,与国际Argo 计划产品兼容。 • 研究内容:
(1)自持式剖面循环探测漂流浮标的水下定深和姿态控制技术;
(2)低功耗的动力系统及控制技术;
(3)探测传感器与定位系统集成;
(4)数据采集与通讯传输技术。
海洋动力环境实时立体监测系统技术
研究目标:研制具有多参数自动综合监测能力的海床基系统, 监测主要海洋动力参数,提高水下海洋动力学参数自动综合监 测水平。 研究内容:
(1)海洋动力要素综合监测海床基系统集成技术(包括ADC测
流、潮位、波浪、盐度、温度等参数); (2)海面天线实时传输技术; (3)噪声监测技术与海浪、风速和降雨参数反演技术。
16
中国Argo计划组织管理结构
17
18
Argo浮标——自沉浮式剖面探测浮标
Argo浮标
19
20
海洋动力环境实时立体监测系统技术
• 4、小型多参数海洋环境监测浮标
• 研究目标:研制能够监测近海海洋气象和多层水
文要素,便于布放回收、数据实时传输的小型浮
标技术。
21
研究内容:
(1)风速、风向、气温、气压、湿度、波浪、流速 剖面、200米分层温盐剖面传感器集成技术;
统(Argo)中的大洋观测网”提供技术积累和运行、应用经
验; • 加入国际Argo计划,共享全球海洋中3000个剖面浮标资料; • 承办第五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扩大我国在国际Argo计 划中的影响,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 为我国海洋和气象界承担的相关研究项目提供资料服务,
丰富我国的海洋环境数据库。
25
海洋动力环境实时立体监测系统技术
• 6、实时传输潜标系统 研究目标:研制带有水面天线,能够实时传输测量 数据的潜标系统。 研究内容:
(1)深海(大于4000m水深)潜标系统的专用浮体技术; (2)ADCP的数据实时输出技术; (3)潜标系统数据的水面天线实时传输技术。
26
海洋动力环境实时立体监测系统技术
29
海洋动力环境实时立体监测系统技术
• 9、自定位水下潮流测量仪 研究目标:研制具有自定位能力的水下潮位和 剖面流测量仪,以适应海洋环境监测的特殊要求。 研究内容: 研制具有自航、水下定位和信息传输功能的水
下潮位和剖面流等参数的测量系统。
30
海洋动力环境实时立体监测系统技术
• 10、坐底式海冰监测技术
我国海洋监测发展需求
1
我国海洋环境科技存在的主要问题:
海洋环境观测能力薄弱,对临近深海大洋环境规律认识 较浅,海洋环境的评估和预测能力不足,海洋环境信息 服务和应用水平较低。 海洋环境恶劣,海洋环境观测技术要求高、难度和风 险大,我国的立体海洋环境观测系统尚处于发展阶段。 总体,我国海洋监测数据不足,相比发达国家,海洋监 测技术落后,卫星观测及通信仅处于起步阶段,无海洋 环境动力卫星。
常成功。
存在问题:ARGO数据的质量控制、实时和延时数据的分发,以及如 何提高剖面浮标性能和解决传感器、通讯系统等一系列技术问题。
15
中国Argo计划的总体目标:
• 通过引进国际上新一代、先进的沉浮式海洋观测浮标(即
Argo剖面浮标),在西北太平洋附近海域构建我国Argo大 洋观测试验网,为日后建成“我国新一代海洋实时观测系
35
海洋生态环境要素现场快速监测系统技术
• 2、海水营养盐现场自动分析技术
研究目标:研制用于台站、船载的营养盐(磷酸盐、
硝酸盐、亚硝酸盐、硅酸盐及铵盐)现场自动分析仪,
能进行连续现场监测,达到国际现有技术水平。
研究内容:
(1)研制硅酸盐和铵盐水下现场自动分析仪器;
(2)集成硅酸盐、铵盐、磷酸盐、硝酸盐、亚硝酸 盐同时监测的现场自动分析。
2
建设高效、立体、全时的海洋环境监测与预报体 系,是海洋开发利用和各类海上活动安全的基本 保证。
3
一、海洋动力环境实时立体监测系统技术
以水下监测技术为核心,发展立体、中远距 离监测技术,开发与长期监测和实时数据传输有 关的技术,以适应国家对海洋动力环境要素监测 的需要。
4
海洋动力环境实时立体监测系统技术
32
海洋生态环境要素现场快速监测系统技术
1、船载海洋生态环境现场监测集成示范系统 研究目标:针对海洋生态环境参数现场监测的需 要,研制现场探测与分析的集成系统,将已有的成
熟技术和本专题研制的新技术成果进行有机集成,
形成样品自动处理、自动分析、数据自动存贮与传
输的船用快速监测系统。
33
研究内容: (1)集成系统的顶层设计、模块化配置、 控制技术与应用软件;
成技术;
(2)水体光学参数分析与应用技术。
8
浮标
• 海洋资料浮标:锚泊于远离海岸的预定站位,长期、连续、自 动地监测风、气温、气压、水温、波浪、海流等海洋水文、气 象要素的海洋水面环境监测系统。可布放于30-4000m深的海 域。 • 漂流浮标:由标体和水帆两部分组成,标体是一在水上漂浮的 密封容器,内装卫星发射机和测温传感器、电池等。用缆绳与 之连接的筒状水帆在欲测流层。水帆带动标体在大海自由漂流, 借助ARGOS卫星系统定位及传输观测的水文参数,地面端可 实时接收。用于拉格朗日法测量海流及海水温度等参数。
12
研究内容: (1)水文气象测量传感器、ADCP、水下温
盐链集成技术; (2)浮标的数据采集、处理、传输技术的更 新; (3)优化设计浮标体及安全性技术。
13
成果:自沉浮试中型漂流浮标关键技术研究
完成了主要关键技术研
究,实现了浮标自动沉浮、
深度控制、剖面测量等功
能。课题研制的样机在密 云水库进行的湖试,结果 证明各项性能均达到各项 指标要求。
• 海洋潜标系统:进行长期、定点、连续海洋剖面测量的海洋水 下环境监测系统。可布放于35-4000M深海域,配置不同的水 下监测设备,进行海流、海流剖面、海水温度、电导率等要素 和声学遥控释放回收。 9
浮标
• 光学浮标:是发展我国“立体、中远距离海洋监测高技术” 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2001年发射的唯一一颗海洋水 色卫星相配套的,是专门用于对比卫星所观测的光谱数据。
8、海床基动力要素综合自动监测系统
• 成果:系统布放在水下,定点、连续、长期自动监测水下 环境参数。 • 自容工作方式,模块化结构,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利用公 共的平台与相应的传感器和仪器,在中央控制机统一管理 下,完成预定的工作任务,例如监测悬浮沙浓度剖面、粒 径谱及其动力环境背景参数。 • 监测完成后,用声指令控制水下声学应答释放器,释放监 测系统,回收存贮卡,在室内回放和处理,给出监测结果, 用于工程或科研。 • 多点布设,可构成监测网。可根据具体要求,增减现有的 传感器或仪器,用于水质、物质通量及水下环境参数的调 28 查和研究。
(2)浮标低功耗数据传输技术;
(3)近海小型浮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技术。
22
小型多参数海洋环境监测浮标研究进展
• 该浮标是一种海洋环境监测系统,
能锚定于远离海岸或湖泊的预定站位
上,长期、连续、自动地监测风、气 温、气压、水温、波浪、海流等海洋
水文气象要素,为海洋环境监测与预
报、海洋开发、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 军事活动提供服务。 在青岛朝连岛海域进行海上试验,并 取得布放和数据接收一次性成功。这
(2)无污染取样泵研制;
(3)海洋样品自动预处理与分配系统;
(4)数据实时传输系统。
34
海洋生态环境要素现场快速监测系统技术
• 2、海水营养盐现场自动分析技术
海水营养盐现场自动分析仪是采用 顺序注射吸光光度法,对海水中硝 酸盐、亚硝酸盐、铵盐、硅酸盐和 磷酸盐浓度进行水下连续监测。此 分析仪由单片机控制,可自动采样 计量,完成各种试剂的添加和吸光 度的测量,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 存贮,并通过接口将结果传输到微 机。可广泛用于台站、浮标和调查 船舶的海水水质监测,也可用于江 河湖泊的营养盐测量。
照度测量,高光谱水体吸收和散射系数测量,水下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