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业设计史第六章
工业设计史考试资料
![工业设计史考试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b5c5a1e52d380eb62946d47.png)
工业设计史资料中的页数是根据《工业设计史》第四版确定的名词解释:工艺美术运动风格派:①以“手工艺”为主导的生产模式;②把源于自然的简洁和忠实的装饰作为其活动的基础;③从手工艺品的“忠实于材料”、“合适于目的性”等价值中获取灵感;风格派:风格派从一开始就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
它反对个性,排除一切表现成分而致力探索一种人类共同的纯精神性表达,即纯粹抽象。
艺术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是:简化物象直至本身的艺术元素。
因而,平面、直线、矩形成为艺术中的支柱,色彩亦减至红黄蓝三原色及黑白灰三非色。
艺术以足够的明确、秩序和简洁建立起精确严格且自足完善的几何风格。
风格派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即绝对抽象原则,也就是说艺术完全消除与任何自然物体的联系,而用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来体现整个宇宙的法则-----和谐。
商业性设计:商业性设计的本质是形式主义的,它在设计中强调形式第一,功能第二。
美国商业性设计的核心是“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即通过人为的方式使产品在较短时间内失效,从而迫使消费者不断地购买新产品。
波普风格:波普风格又称流行风格,它代表着20世纪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
从设计上来说,波普风格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一致性的风格,而是多种风格的混杂。
它追求大众化的、通俗的趣味,反对现代主义自命不凡的清高。
在设计中强调新奇与奇特,并大胆采用艳俗的色彩,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
巴洛克风格:16—17世纪交替的时期,这种风格一反文艺复兴时代艺术的庄严、含蓄、均衡而追求豪华、浮夸和娇柔做作的表面效果,它突破了古典艺术的常规;巴洛克式设计刻意追求反常出奇、标新立异的形式;在装饰上,巴洛克式喜欢用大量的壁画和雕刻,璀璨缤纷,富丽堂皇,富有生命力和动感。
洛可可风格: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的妇女体态的造型,华丽和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
装饰的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最喜欢用的是千变万化地舒卷着、纠缠着的草叶,此外还有蚌壳、蔷薇和棕榈。
工业设计史第三篇
![工业设计史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1705ffba0d4a7303763a05.png)
图7-1 勒加于1922 年所作的《机械的要素》
图7-3 席勒于1929年创作的油画《上甲板》
图7-2 墨菲于1922年所作的油画《剃须刀》
图7-3 席勒于1929年创作的油画《上甲板》
对于机器的爱好必然对于设计产生影响。例如法国的钟表在一个世 纪前被设计成微型的希腊神庙,现在则被装饰成一件立体主义的雕塑; 一位瑞典雕塑家则做了一尊内置扬声器的机器偶像(图7-4)。
图6-5 德国西门子公司20世纪30年代生产的电吹风
• 图6-6 德律风根公司于1927年生产的“阿尔 法”收音机
图6-6 德律风根公司于1927年生产的“阿尔法”收音机
图6-7 德律风根公司于1936—1937年间生产的“T644W”收音机
第七章 艺术变革与现代设计
• 20世纪初,美术界产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性运动。尽管这场运动在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现,侧重点也不一样,但它却具有一些共同的国际特征, 如“为艺术而艺术”的信条受到了广泛的抨击,强调艺术的社会作用等。这 意味着对于个性的扬弃,而试图在一种客观的,甚至科学的基础上来创造和 理解艺术。这种趋势显示了理想主义哲学传统的影响,渴求一种能体现飞速 变化的外部世界精神实质的理想形式。这就导致了抽象的,特别是几何的形 式,象征现代性的机器美学应运而生。先前不登大雅之堂的工业及其产品成 了绘画、雕塑的主题,由此而产生的视觉语言又对工业设计产生重大影响, 使设计逐渐摆脱了古典艺术的禁锢而体现出工业产品自身的特色。这场美术 运动中的一些重要流派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等,都对现代设计 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立体主义的创始人给立体主义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把我们所看到的一切, 只是作为一系列各种不同平面、表面的一定分割来理解,这就是立体主义。” 这种对于艺术的理解不依靠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观察,而是取决于艺术家们 所提供的解析。显然,这种解析并不一定总是客观的。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1909—1913年间 的解析立体主义阶段就对自然主义的题材进行了抽象,到了后来的综合立体 主义阶段,则更加强烈地趋向于与机器美学相联系的几何化。
工业设计史论全
![工业设计史论全](https://img.taocdn.com/s3/m/f48c09fd524de518964b7d70.png)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二 印刷术
这一胶泥活字法在沈括的《梦溪
笔谈》中是这样记载的:先用胶泥制
作好许多单字(字呈反体凸起状,再 用火烧硬),用木格子将其排列成版 式;通过融化混合药剂后,将压平的 字体嵌入到药剂中形成平整的版型; 将版片上墨后,就可以印刷了。这种 方法解决了雕版不可更改单字的缺点, 可以随时拆版和组合。此外,这些活 字也便于存放和修改,极大地提高了 批量印刷的工作效率,奠定了现代印 刷的基础。 活字印刷术场景
延伸阅读
1. 李砚祖, 张夫也,中外设计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 2. 刘华东, 韩颖, 朱长征,中外设计史,湖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 3. 裴文中,旧石器时代之艺术,商务印书馆,2015年。
第二章 中国古代科技与设计
本章内容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第二节 中国古代技术典籍 第三节 古代中国工艺设计
工艺设计阶段。
本章思考题
1. 旧石器时期的设计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请举几个具有此特征的现代设计产品 (不限具体的产品类型)。 2. 试举例说明新石器时代工具装饰的特点。 3. 试给出新石器时代装饰物设计的特点,并分析其美学价值。
4. 简述设计的起源与分化及其内在动因。
5. 试尝试将现代感与古代质朴艺术特质相融合设计一种产品。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二 印刷术
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是活字的开端。 之后又出现了锡活字、木活字、铜活字、 铅活字等。其中木活字对后世影响较大, 仅次于雕版。朝鲜古代曾有过铁活字。 现代铅合金活字是德国人约翰内斯·谷 登堡于15世纪50年代所创制。 2010 年 11 月 15 日《活字印刷术》被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急需保护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应该说,印刷术本 身就是一个古代设计的成功范例。 活字印刷术场
工业设计史第五六章
![工业设计史第五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182f677502768e9951e7382d.png)
都与整体相协调。
芝加哥会堂大厦 (沙利文)
上海和平饭店
罗特斯切尔德商场大楼(沙利文)
维也纳分离派
维也纳分离派是由一群先锋派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组 成的团体,成立于1897年,是当时席卷欧洲的无数设计改 革运动的组织之一。 其代表人物是霍夫曼、莫瑟和奥布里奇 这个运动的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自由。” 宣称要与过去的传统决裂
霍夫曼
1903年,在银行家华恩多夫(Fritz Warndorfer)的资 助下,霍夫曼与莫瑟一道创立了维也纳生产同盟,并得到 麦金托什的指导。这个同盟是按照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行
1898年,他设计了克莱丝顿小姐(Miss Cranston)为禁酒 而开设的一系列茶厅,其装饰手法以及新颖的家具赋予了这些 茶厅一种商业性的标记,这正是现代工业设计师所应做到的。 麦金托什一生中设计了大量家具、餐具和其他家用产品,都 具有高直的风格
1900年,麦金托什应邀参加了在维也纳等地举行的分 离派展览,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使他成了一名国际性的 人物,享誉欧洲大陆。 1901年他在由德国人举办的“艺术爱好者之家”设计 竞赛中获奖,经专业刊物介绍后引起了维也纳分离派的 更大关注,其影响很自然地从英国转到了奥地利。同时 他的垂直纹样的构图也在他的追随者中传播开来,并得 到进一步的发展。
“格拉斯哥四人”的设计小组
1897—1899年间,麦金托什设计了格拉斯哥艺术学校 大楼及其主要房间的全部家具及室内陈设,获得了极大成 功,使他被公认为新艺术运动在英伦三岛惟一的杰出人物 和19世纪后期最富创造性的建筑师、设计师。 麦金托什的主调是一种高直、清瘦的茎状垂直线条,能 体现出植物生长垂直向上的活力。
世界现代设计史第六章PPT课件
![世界现代设计史第六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df1ebf6c85ec3a86c2c5a4.png)
并推出了包豪斯的初步课程。这个初步课程的首要目的在于,把
每个学生内心沉睡着的创造潜能解放出来。这个建议被格罗庇乌
斯采纳,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先学习六个月的初步课程,此后才
能获准去作坊做进一步修习。伊顿独立负责这个初步课程,对选
录修课的学生负有很大的责任,因而也就对包豪斯本身负有很大
世界现代设计史 A History of的M责o任de。rn Design Worldwide
世界现代设计史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Worldwide
29.09.2020
10
4.德绍时期的包豪斯(1925-1932) --导师制
(1)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 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这个时期是 其高峰时期。
(2)1928年格罗佩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 汉斯·迈耶(Hannes Mayer,1889-1954)继任。这位共产党员 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 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
倡导:艺术家转向实用美术、雕刻和绘画的实用化在 于建筑的装饰、办学目的培养建筑师、画家、雕刻家。
世界现代设计史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Worldwide
29.09.2020
9
3.魏玛时期的包豪斯(1919-1925) --双轨教育体制
格罗佩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任校 长,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崇高理想, 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 术教育与手工制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一词又指这个学派。
世界现代设计史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Worldwide
工业设计史-第六章
![工业设计史-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15900adc80eb6294dd886c94.png)
1930年美国电影院海报
第二节 法国的装饰艺术运动
法国巴黎是装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几乎所有的 现代设计运动在法国都集中体现在豪华的、奢侈 的产品设计上,法国并没有真正经历过平民化的 设计运动。 法国设计的特色——非民主化的、权贵与精英主 义的、资产阶级的 集中展示——1925年的“装饰艺术展览会”
装饰艺术运动是一批设计家、建筑家和艺术家面 对新时代,试图将装饰与工业相结合的设计尝试, 它包含的设计领域十分广泛。
对待工业化的态度:与其回避,不如适应。 寻求新形式的要求:力图采用新的装饰手段,使 机械形式与现代特征变得更加自然华美,以此作 为对工业产品形式美感探索的新途径。
装饰艺术与现代主义运动的区别
洛克菲勒大厦Rockefeller Center,1930s
洛克菲勒大厦Rockefeller Center
Glam Gold Detail - 1 Wall St, NY
Bold Colours - Hoover Building, LDN
西海岸的装饰艺术
20世纪20年代以后,洛杉矶和加利福尼亚州其它 城市的设计师开始探索适合于本地的风土人情和 市场的改良装饰艺术风格。 特点:强调工业化的单纯几何特征,采用众多的 曲折线条和形体结构,从流线型运动中汲取养分, 形成具有时代感的建筑与室内设计风格,并呈现 出大众化的特点。
材料:桃花 心木、象牙 镶嵌、银饰 镶边镜
梳妆台
书桌,1923年
黑檀木书桌,1921年
红木镜台(1928) 尺寸:高: 195 cm 长: 145 cm 宽: 54 cm
红木沙发,铜饰板,1920S
橱柜,1926年
“太阳”床,1930年
世界工业设计史第六章2
![世界工业设计史第六章2](https://img.taocdn.com/s3/m/144b1d49e2bd960591c6770e.png)
查尔斯·穆尔设计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后现代主义对设计理论的探索:
(1)罗伯特·文杜里[美] “少即是多” ( 少令人生厌)
主张:在设计中吸收当代各种文化精杂乱的活力, 走歪路,模棱两可,变化无常
最早于《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1966)明确提出反现代主义的设 计思想。在书中提出现代主义已经完成了它在特定时期的历史使命,国际 主义千篇一律的风格限制了设计师才能的发挥并导致了欣赏趣味的单调乏 味。另一本著作《向拉斯维加斯学习》(1972)对含混含义模糊、具有隐 喻和象征意义的风格表现出更为明晰的偏好。可以说,文杜里提出的传统 和混乱的审美趣味是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形成的雏形。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马内奥•波特(Mario Botta 1943)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②过渡高科技风格 Trans High-Tech 过渡高科技风格,又称“改良高科技风格”,是一种针对具有工 业化特征的高科技风格的嘲讽、调侃,具有高度的个人表现特点。设 计荒诞不经,表现设计师对高科技、工业化的厌恶。因为这种风格的 明显讽刺特征,因此得不到广泛的欢迎,只能针对个人、少来生产。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④解构主义 Deconstructivism 解构主义是1980年代末期兴起于建筑设计界的派別。 理论的核心是对于结构本身的反感,认为符号本身已经能够反映真 实,对于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于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解构主义不仅 否定现代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构成主义,而且也否定古典的美学 原则(和谐、统一)。 例:20世纪80年代,一位西方艺术家来华演出的一出哑剧, 用一把 中提琴演奏了一段古典音乐之后,突然起身猛地将琴摔到地上,并狠狠 地踩了一脚,然后又很快地用提琴碎片在一块画布上粘贴出一幅抽象的 绘画(一幅提琴解构重组的绘画)。原来完美、和谐的提琴造型已不复 存在,而它留下的碎片在另一种艺术形式中得以重生。
工业设计史重点笔记
![工业设计史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c214233a300a6c30c229f7d.png)
工业设计史复习资料绪论一、工业革命前的设计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二、工业设计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1 、第一个时期(1750—1914年的工业设计)自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期,这是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
2、第二个时期(1915—1939年的工业设计)在一战和二战之间,这是现代工业设计形成与发展的时期。
3、第三个时期(1940年至当代的工业设计)在二战之后,这一时期工业设计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因而取得了重大成就。
工业设计是以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为条件发展起来的,与机械化生产密切相关。
三、工业设计发展中的流派和组织折衷主义欧美各国1820—1900工艺美术运动英国1880—1910 莫里斯,阿什比新艺术运动欧洲各国1890—1910 吉马德,戈地维也纳分离派奥地利1897—1933 霍夫曼德意志制造联盟德国1907—1934 穆特休斯,贝伦斯风格派荷兰1917—1931 里特维尔德构成派苏联1917—1928 马来维奇,塔特林包豪斯学校德国1919—1933 格罗披乌斯艺术装饰风格法国1925—1935流线型风格美国1935—1945 罗维,盖茨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斯堪的纳维亚1930—1950 阿尔托现代主义欧美各国1920—1950 米斯,柯布西埃商业性设计美国1945—1960 厄尔有机现代主义美国意大利斯堪1945—1960 沙里宁,尼佐里理性主义欧洲美国日本1960—高技术风格欧洲,日本1960—1980波普风格英国1960—1970后现代主义欧美各国1965—文丘里,索特萨斯解构主义欧美各国1980—盖里,屈米绿色设计欧美各国1970—四、1、产生: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确立。
2、工业设计产生的条件:现代化大工业的批量生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其设计对象是以工业化方法批量生产的产品。
世界现代设计史目录章节
![世界现代设计史目录章节](https://img.taocdn.com/s3/m/8819a62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5b.png)
世界现代设计史目录章节前言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现代设计的发展现代设计教育第二章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第三章“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背景法国的“新艺术”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与亨利·凡德·威尔德的贡献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和安东尼·高蒂的贡献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和察尔斯·马金托什以及格拉斯四人设计集团奥在利“分离派”与德国的“青年风格”运动“新艺术”运动的平面设计发展第四章“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概况和特点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的发展美国的“装饰艺术”运动英国的“装饰艺术”运动第五章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基础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第六章包豪斯包豪斯成立的宗旨包豪斯的奠基人——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早期的包豪斯一魏玛时期新教员的组成基础课——色彩与形式荷兰“风格派”的影响新的联合:莫霍里-纳吉与阿尔柏斯的贡献包豪斯的公共形象迪索时期的包豪斯新大师的出现泛政治化时期——汉斯·迈耶时期痛苦的结局——米斯时期第七章工业设计的兴起美国的工业设计设计上“有计划的废止制度”的建立和流线型运动消费主义与流行式样第八章现代设计的职业化和制度化工业设计的职业化和设计理论在战后的发展工业技术的发展对工业设计的影响第九章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波普”设计运动国际主义风格的发展人体工程学的发展西方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第十章世界现代设计(一)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现代设计日本的现代设计的发展意大利的现代设计英国和法国的现代设计第十一章世界现代设计(二)德国现代设计的发展荷兰的现代设计发展情况西班牙现代设计瑞士的现代设计美国的现代设计第十二章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国际主义设计运动的衰退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和后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以后的其它主要新设计风格。
06工业设计史第六章
![06工业设计史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34309a29bd64783e09122b97.png)
无缝钢管的出现对于家具设计产生了最富戏剧性的
影响,这种材料质量轻、强度大,并且有强烈的现代 感,引起了许多现代设计师,特别是包豪斯设计师们 的极大兴趣,; 机制木材如 胶合板 、层积木等新型材料也激励着设 计师探索新的形式。
塑料是作为一些昂贵材料如牛角、象牙和玉石等的代
用品而在19世纪发展起来的。 1909年美国人发明了酚 醛塑料,这种塑料作为一种更为便宜和易于成型的材 料也得到了发展,并逐渐取代了部分金属,被广泛用 作技术性产品的外壳材料。 随着 阻燃的醋酸纤维塑料 的出现,塑料制品呈 现出各种鲜艳的色彩,其美学上的潜力更加明显。20 世纪30年代,塑料在工业设计中大显身手,许多著名 设计师设计了照相机、办公机器和收音机等新产品的 塑料外壳.
第四节 新材料与现代设计
新材料最早的突破是在金属上,轧钢逐渐取代 了铸铁和其它类型的钢材生产,铝、镜等轻金 属也日益普及。 福特公司就生产了自己的钢材,并在冲压成型 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这种成型技术产生了 “机壳”的概念,在20世纪20~30年代,它成 了从汽车到电费斗的许多技术型消费品的一个 重要特点。 在小型消费品的金属表面镀络也是20世纪30年 代工业设计中的一大特色。这既是一种防锈措 施,也是将批量生产的消费品转变成一件装饰 品的手段。后来镀锚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设计 之中。
在两次大战之间,传统的工业仍以手工艺为主, 但设计哲学有了变化,将设计重点放在为大众 市场提供简洁而富有现代感的用品上。 另一方面,这期间现代产业在瑞典发展起来, 如出现了汽车厂家沃尔沃、沙田和电器公司伊 莱克斯等。这些公司采用美国的生产原则,成 了国际性的重要公司。
工业设计史资料整理只是分享
![工业设计史资料整理只是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b1f479f5cc22bcd126ff0c9d.png)
工业设计史资料整理第二篇:1750-1914年的工业设计第三章18世纪的设计与商业▲市场的扩展及其对设计的需要:18世纪时市场开发和广告宣传作为竞争的手段开始兴起,社会中各阶层相互渗透融合,一个日益增长的“大众市场”逐渐形成,对新产品的需求日益扩大,使“时尚”“趣味”等成了设计演变中的关键因素。
▲劳动的分工与设计专业的出现:18世纪商品生产中的劳动分工也促使了设计的专业化,推动了设计的发展。
▲18世纪的设计风格是非常矛盾的:(1)新的材料、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不断出现,传统的设计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人们以各自的方式探索新的设计道路。
(2)传统的风格和形式在长期的实践中已定型、成熟,当人们改用全然不同的材料进行商品生产时,还不熟悉新的可能性,起初总是要借鉴甚至模仿习见的传统形式。
▲新古典是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形式。
新古典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以及“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
在建筑上追求建筑物体形的单纯、独立和完整,细节的朴实,形式的符合结构逻辑,并且减少纯装饰性的构件,显示了人们对于理性的向往。
新古典风格体现于当时的产品上,其特点是放弃了洛可可式过分矫饰的曲线和华丽的装饰,追求合理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构件和细部装饰喜用古典建筑式的部件。
▲英国的谢拉顿是当时新古典的家具大师,他的椅子设计重点装饰放置于靠背之上,变化很多,但椅腿却很少有曲线装饰,表现出单纯的结构感。
谢拉顿于1791年出版的《家具制造师与包衬师图集》和1802年出版的《家具辞典》是家具设计的百科全书,在设计上也有一定的反映。
▲浪漫主义是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艺术领域中的另一主要艺术思潮,它回避现实,向往中世纪的世界观,崇尚传统的文化艺术。
浪漫主义在要求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的同时,用中世纪艺术的自然形式来对抗机器产品。
浪漫主义追求非凡的趣味和异国情调,特别是东方的情调。
《工业设计史》——第6周
![《工业设计史》——第6周](https://img.taocdn.com/s3/m/4504c8c826fff705cc170a3a.png)
简洁设计产品
一些质地优良的
铜质衣帽钩就具有
非常简洁的外形。
19世纪美学理想的主流实际上体现于实用 与美的和谐的幻想之中。
1890年前后,由于电力的发展,蒸汽时代开始 走下坡路了。电的广泛应用,电器用品的普遍推广, 使电成了工业设计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随着电气化时代的来临,形形色色的家用电器
不断地出现,并进入市场和消费者家中。
19世纪以来,值得一提的重要人物是怀特沃斯。 作为一位机床制造商,他对于生产工艺的精确性和机 床质量极为关注。为此,他发明了一种新工艺以确保工件
的平整度并改进了测量方式。
1856年,他展出了一种精度达百万分之一英寸的度量
机具。
他采用了标准化的方法来制造机床,达到很高的 质量水准,并成为世界性的通用标准。现代机床稳重、 质朴和严格的功能性等特点,正是源于怀特沃斯的设 计。
当时的设计方法:当遇到某种发明时,许多设 计师都试图去寻找一种方法,把其与已知的东西联 系起来,即为产品穿上一件人们熟悉的外衣,特别 是这种发明被用作家用品时更是如此。
一种用于餐厅的煤气 灯发明于1859年,这采用
了50年前油灯笼的基本形
式,甚至还可以追溯到更
早的蜡烛灯笼。
有些产品在实验室里发明 出来时是粗糙而质朴的,如 贝尔1876年发明的第一台电 话机。
维也纳咖啡 馆椅或称第14号椅 于1859年推出。这 种椅子十分简洁, 每一个构件都毫不 夸张,椅子的构造 反映了结构的逻辑 性,成了一件超越 时代和地域的永恒 之作。
使新生产工艺适应于流 行的审美情趣也反映到了贝 尔特(John Henry Belter) 所生产的家具之中。贝尔特 是一位德国移民,1850年左 右定居美国纽约,并取得了 树脂纸板成型工艺及利用蒸 汽压力将胶合板制成复杂形 状构件的专利。这些板材被 人工雕刻成繁复而通透的新 洛可可纹样,并流行一时。
《工业设计史》(完整)
![《工业设计史》(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b47d4d670b1c59eef8c7b450.png)
第二讲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本讲主要内容: 本讲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设计的萌芽阶段 三、手工艺设计阶段
《工业设计史》 工业设计史》
3. 按照产品的种类划分,工业设计可包括:家具设计、服装设 计、纺织品设计、日用品设计、家电设计、交通工具设计、 文教用品设计、医疗器械设计、通讯用品设计、工业 从工业革命开始,进入工业设计阶 工业革命开始,进入工业设计阶 机器批量化生产。 段,机器批量化生产。 2. 18世纪中期——20世纪20年代, 是工业设计的酝酿阶段,20世纪 20年代工业设计开始正式确立。
工业设计史ppt课件
![工业设计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2a9a0cb9f3f90f77c61b06.png)
第十章
工业设计新趋势(1975年后)绿色设计Leabharlann 品菲利普.斯塔克是一位全才,设
计领域涉及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电器产 品设计、家具设计等等。他的家具设计异 常简洁,基本上将造型简化到了最单纯但 又十分典雅的形态,从视觉上和材料的使 用上都体现了"少就是多"的原则。
斯塔克设计的路易20椅及圆桌。椅子 的前腿、座位及靠背由塑料一化成型,就 好像靠在铸铝后腿上的人体,简洁而又幽 默。
设计传递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交流,一种生活方式; 她需要的是共鸣!不管我们设计的产品外观有多漂亮, 如果没有体现出生活的“情感元素”,那都是失败的! 下面我们就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说明 :
生活中的情感设计
产品设计中的情感设计
第十章
工业设计新趋势(1975年后)
1. 产品设计在人与产品之间应注重人的情感化和个性化,设计师只有准确地把握 “形”和“态”的关系,才能求得情感上的广泛认同。
工业设计史
第十章
工业设计新趋势(1975年后)
绿色设计3R原则
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 1. Reduce、节约 2. Recycle、循环 3. Reuse、再利用 不仅要尽量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
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 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绿色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考量,更重要的是一 种观念上的变革,要求设计师放弃那种过分强调产品 在外观上标新立异的做法,而将重点放在真正意义上 的创新上面,以一种更为负责的方法去创造产品的形 态,用更简洁、长久的造型使产品尽可能地延长其使 用寿命。
绿色设计的概念应运而生,成了当今工业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工业设计史
工业设计史教学大纲
![工业设计史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7e8598ee87101f69f319532.png)
《工业设计史》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工业设计史适用层次、专业:本科、工业设计学时:48 学分:3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系统地学习人类历史中,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设计发展演变的脉络,包括各种设计学派,设计风格,著名设计师及其作品的特色以及设计发展的历史条件,使学生正确理解工业设计内在的动力和源泉,把握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借鉴历史经验,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启发学生的观察、分析、创造能力和研究国内国际工业设计基本动向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课程讲授内容与基本要求(一)设计的萌芽阶段(总学时: 2 ;理论学时: 2 ;实验学时:0 )1. 具体内容:1.1设计概念的产生1.2 生存设计2. 基本要求:了解设计概念的产生和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3. 重点、难点:重点:设计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难点:早期的人类历史与设计活动之间的关系。
4. 说明:理论讲授+多媒体(二)手工艺设计阶段(总学时: 2 ;理论学时: 2 ;实验学时:0 )1. 具体内容:2.1中国的手工艺2.2 国外手工艺2. 基本要求:了解国内外的手工艺设计发展状况。
3.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中国及国外手工艺设计的主要特色及代表性的设计风格和特色。
难点:手工艺设计向工业革命时期设计的过渡。
4. 说明:理论讲授+多媒体(三)18世纪的设计与商业(总学时: 4 ;理论学时: 4 ;实验学时:0 )1. 具体内容:3.1市场的发展及其对设计的需要3.2劳动分工与设计专业的出现3.3 18世纪的设计风格3.4切普代尔与18世纪的家具业3.5魏德伍德与陶瓷工业3.6保尔顿及其小五金工业3.7 新条件下的设计2. 基本要求:了解18世纪的商业和设计发展的状况。
3. 重点、难点:重点:18世纪的劳动分工和设计风格。
难点:家具业、陶瓷工业、小五金工业的设计发展概况。
4. 说明:理论讲授+多媒体(四)机械化与设计(总学时: 4 ;理论学时: 4 ;实验学时:0 )1. 具体内容:4.1英国的纺织工业4.2技术与设计4.3美国的制造体系与设计4.4美国早期的汽车设计4.5标准化与合理化2. 基本要求:了解19世纪的机械化运动与设计的发展概况。
工业设计史第六章讲课教案
![工业设计史第六章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2d59776c85ec3a87c2c592.png)
第三篇1915—1939年的工业设计概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是现代工业设计在经历了漫长的酝酿阶段之后走向成熟的年代。
在这期间,设计流派纷纭,杰出人物辈出,从而推动了现代工业设计的形成与发展,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设计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1914—1918年,人类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英国、法国、俄国等国家为一方,德国、奥地利、匈牙利等国家为另一方,进行了长达4年的战争,使欧洲许多地区遭到严重破坏。
而美国在战争中变得更强大了,经济实力急剧膨胀,世界财政经济重心由欧洲转到了美国。
就资本主义世界来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间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 1917—1923年,这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受到深刻震撼的时期,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欧洲各国陷于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之中。
(2) 1924—1929年是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得到恢复并出现某些高涨。
(3) 1929—1939年是资本主义发生严重危机,并酝酿着和走向新的世界战争的时期。
总的来说,介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这个时期,即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是充满激烈的震荡和急速变化的时期。
社会历史背景的这些特点明显地表现在这一时期各国的设计活动之中。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对于大多数西方国家的人民来说,与“现代生活”有关的各种因素都已成现实。
与此同时,现代设计开始产生了重大影响。
工业化和城市化已成了两股成熟的力量,它们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其特点就是大众市场和大批量消费的迅速扩大。
这种扩大提高了一部分人的生活水平,并反过来进一步刺激了他们的物质欲望。
另一方面,由于工薪阶层的扩大,造第三篇1915—1939年的工业设计概述成了贫富不均。
在1929~1939年的经济大萧条中,欧美各国的平民生活异常艰苦。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最初几年,在荷兰、苏联、法国、德国以及后来的瑞典和意大利出现的设计改革试验进一步发展,汇成了羽翼丰满的现代建筑与设计运动,激进地抛弃了19世纪遗留的历史主义与折衷主义。
工业设计史-6
![工业设计史-6](https://img.taocdn.com/s3/m/eddf9614bed5b9f3f90f1cdc.png)
因此,让我们来创办一个新型的手工艺人行会,取消工匠与艺术家的等级差异,再也不要用它树起妄自尊大的藩篱!让我
们一同期待、构思并且创造出未来的新建筑,用它把一切——建筑与雕塑与绘画——都组合在一个单一的形式里,有朝一日, 他将会从百万工人的手中冉冉地升上天堂,水晶般清澈地象征着未来的新信念。
第六章 包豪斯与工业设计教育(1919-1933年)
较早的伊顿、费宁格后来的康定斯基、克利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接替伊顿
的艺术家纳吉对基础课程中构成内容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1923年,包豪斯举办了第一次作品展览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第六章
包豪斯与工业设计教育(1919-1933年)
工业设计史
生平简介
1883年出生于德国柏林
1903~1907年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柏林夏洛滕堡工学院。 1907~1910年在柏林建筑师P.贝伦斯的建筑事务所任职。
料、肌理的深入理解,特别是二
维和三维,或者平面与立体的形 式的探讨与了解;二是通过对于
绘画的分析,找出视觉的规律来,
特别是韵律和结构规律这两各方 面的规律,逐步使学生对于自然
事务有一种特殊的视觉敏感性。
第六章 包豪斯与工业设计教育(1919-1933年)
原图
工业设计史
约翰伊顿色彩理论
包豪斯的教师们,1926年。 自左向右:阿尔伯斯、谢帕、穆希、莫霍利、拜尔、施密特、格罗皮乌斯、 布劳埃、康定斯基、克利、费宁格、施托尔策、施莱默 (德绍时期)
第六章 包豪斯与工业设计教育(1919-1933年)
工业设计史
包豪斯从1919年创立到1933年 结束,14年间历尽磨难。从它的成 立、发展到结束的全过程,可分为 三个时期:即魏玛包豪斯、德骚包 豪斯、柏林包豪斯;它有三任校长, 即格罗披乌斯、迈耶(188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h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0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2)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 [美]
主张:查尔斯·詹克斯为确立建筑设计的后现代主 义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把1972年7月15日下午3点32 分美国圣路易市炸毁由日本建筑师山畸实设计的典型的 现代主义住宅区,作为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死亡时刻。 最早在建筑和设计上提出后现代主义概念的人物,著作 有《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等。詹克 斯详尽地列举和分析了一切建筑新潮,并把它们归于后 现代主义范畴,使后现代主义一词开始广为流传。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h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5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②过渡高科技风格 Trans High-Tech 过渡高科技风格,又称“改良高科技风格”,是一种针对具有工业 化特征的高科技风格的嘲讽、调侃,具有高度的个人表现特点。设计 荒诞不经,表现设计师对高科技、工业化的厌恶。因为这种风格的明 显讽刺特征,因此得不到广泛的欢迎,只能针对个人、少来生产。
8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查尔斯·穆尔设计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h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9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后现代主义对设计理论的探索:
(1)罗伯特·文杜里[美] “少即是多” ( 少令人生厌)
主张:在设计中吸收当代各种文化精杂乱的活力, 走歪路,模棱两可,变化无常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h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1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美] 设计风格:古典韵味、象征主义、折衷主义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h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2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比较
h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3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后现代主义设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后现代主义设计指在现代主 义、国际主义设计上大量利用历史装饰动机进行折衷主义装饰的一种设计风 格。广义的后现代主义指的是对于经典现代主义各种批判活动,其中包括解 构主义、新现代主义等等。
广义后现代主义具有两个方面的风格特征:一是具有高度隐喻色彩的设 计风格。如澳大利亚悉尼大歌剧院设计。二是强调以历史风格为借鉴,采用 折衷手法达到强烈表现装饰效果的装饰主义风格。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h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4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h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5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狭义后现代主义设计具有以下几个方面典型特征 1. 它的历史主义和装饰主义立场。 2. 他对历史动机的折衷主义立场。 3. 它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 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代表人物罗伯特·温图利、查尔斯·穆尔、 菲利普·约翰逊等人。而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家则以斯坦恩,詹克 斯等最为著名。
范畴
现代主义设计
后现代主义设计
哲学的
理性主义
浪漫主义、个人主义
历史的
工业革命为基础
后工业社会为基础
思想的
强调功能、技术 强调人在技术的主导地位
方法的
标准化、高效率 遵循人性、个性化
设计语言 功能决定形式 多元化、模糊化、文脉性
艺术风格 构成主义、抽象主义 波普艺术、行为艺术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20世纪80-90年代的工业设计)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h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第三节 现代主义以后的工业设计风格
一.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
后现代主义出现的背景: 一方面是现代主义设计采用同一方法、同一的设计模式,去对付不 同的问题,一简单的中性的方式来应付复杂的设计要求,因而忽视了个 人要求、个人审美价值,忽略了传统对人的影响,造成了人们的广泛不 满; 另一方面,现代主义设计被认为是利用简单的机械形式,把原来与 传统、自然融为一体的都市环境变为玻璃幕墙和钢筋混凝土的森林,恶 化人类生活环境,破坏了传统美学原则。
最早于《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1966)明确提出反现代主义的设 计思想。在书中提出现代主义已经完成了它在特定时期的历史使命,国际 主义千篇一律的风格限制了设计师才能的发挥并导致了欣赏趣味的单调乏 味。另一本著作《向拉斯维加斯学习》(1972)对含混含义模糊、具有隐 喻和象征意义的风格表现出更为明晰的偏好。可以说,文杜里提出的传统 和混乱的审美趣味是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形成的雏形。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h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后现代主义设计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分支,是一场反叛现代主
义设计的思潮和设计运动,反对传统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理念和 方法。
普鲁蒂·艾戈被炸毁 现代主义结束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工业设计史
h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3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2)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风格及表现
①高科技风格 High-tech
高科技风格源于20设计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随着科学的进 步,尖端技术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要求树立一种与高科技相应 的设计美学。高科技派喜欢用非传统的合成材料或零件。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h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6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罗伯特·温图利[美]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工业设计史h来自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7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菲利普·约翰逊设计的AT&T大厦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h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高科技风格的特征: 简洁的造型、光亮与金属的造型 (加上一些冷冷的燈光效果)、 工业化产品或粗犷建材的直接引用、建筑物厂房化(或效率化)、结 构的外露(尤其是钢结构)。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工业设计史
h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4
工业设计研究所 侯增选 教授
马内奥•波特(Mario Botta 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