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思政案例5
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优秀案例1:《经济学中的公平与正义》这个案例通过经济学原理来探讨公平与正义的关系。
课程设计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为主要目标,通过引入真实案例和实际问题,分析不同经济政策对公平与正义的影响。
课程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引入:通过引用一些公平与正义的定义和理论,激发学生对这一主题的兴趣,并探讨经济学在公平与正义研究中的作用。
2. 真实案例分析:选择一些与公平与正义相关的真实案例,例如收入分配不均、社会福利政策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的公平与正义问题,并探讨不同经济政策对这些问题的影响。
3. 经济学原理解析:介绍一些与公平与正义相关的经济学原理,例如效用理论、边际效应等,并引导学生应用这些原理来分析公平与正义问题。
4. 学生讨论与辩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的观点来表达对公平与正义的理解,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辩论。
5. 总结与反思:总结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并引导学生对公平与正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反思,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优秀案例2:《经济学视角下的环境保护》这个案例通过经济学原理来探讨环境保护问题。
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责任感为主要目标,通过引入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环境保护的经济效益和成本。
课程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引入:通过引用一些环境保护问题的数据和案例,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兴趣,并探讨经济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 环境经济学原理解析:介绍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环境经济学原理,例如外部性、公共品等,并引导学生应用这些原理来分析环境保护问题。
3. 环境政策分析:分析不同环境政策对环境保护的影响,例如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污染税等,并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政策的优缺点。
4. 环境成本与效益分析: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经济成本和效益,通过引入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分析环境保护措施的经济可行性。
5. 学生讨论与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的观点来分析环境保护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一、引言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仅关乎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介绍一个优秀的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旨在通过案例分享和讨论,为经济学教育者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二、案例背景该案例发生在某高校经济学专业大三学生的课堂上。
在这门课程中,教师结合经济学理论和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思政教学实践,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内涵,培养他们的宏观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三、案例详述在该课程的设计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以下是该教学设计的要点:1. 讲授经济基本理论在课堂的最开始,教师向学生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例如供求关系、市场竞争等。
通过简明扼要的讲解,学生对经济学的体系结构和知识框架有了初步的了解。
2. 分析当前社会经济问题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当前社会经济问题,并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
在调研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对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问题,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 课堂讨论和演讲在小组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教师组织了一次课堂讨论和演讲环节。
每个小组需要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分享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和思考。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鼓励他们表达不同的观点,扩宽思维和眼界。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不仅可以互相学习,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和演讲技巧。
4. 开展实践活动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经济学与思政教育的理解,教师组织了一次实践活动。
学生需要到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和体验。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将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经济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为今后的观点和决策提供更多的参考。
四、案例总结通过以上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在经济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的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经济法基础》课程思政案例
《经济法基础》课程思政案例一、案例背景《经济法基础》是一门重要的经济管理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经济法律基础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本案例旨在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案例描述某公司是一家小型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发展壮大。
公司创始人李某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出色的管理能力,带领公司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然而,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李某逐渐忽视了法律风险,导致公司涉及多起法律纠纷。
1. 合同纠纷:公司与一家供应商签订了一份供货合同,但由于双方沟通不畅,导致货物数量、质量不符合约定。
供应商起诉公司违约,要求赔偿损失。
公司在面对这一纠纷时,没有及时采取法律措施应对,导致损失扩大。
2. 知识产权侵权:公司开发了一款新产品,但在宣传过程中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被对方起诉侵权。
公司在处理这一纠纷时,没有及时与对方协商和解,也没有积极应诉,导致案件败诉,公司面临巨额赔偿和信誉受损。
3. 劳动争议:公司为了节约成本,随意调整员工薪资和福利,引发员工不满。
员工集体维权,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争议仲裁申请。
公司在处理这一纠纷时,没有与员工代表进行有效沟通,也没有积极应对仲裁程序,导致员工诉求得不到满足。
三、案例分析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企业要重视法律风险防范,加强法律意识培养;其次,企业在处理纠纷时,要积极应对法律程序,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最后,企业要重视与员工、供应商等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协调,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
具体而言:1. 引导学生树立诚信守法的价值观。
企业要诚信经营、合法合规,尊重契约精神,不随意违约、侵权和违法用工。
这需要学生具备高度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
2. 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经济学原理》:强化思政教育,激发爱国情怀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经济学原理》:强化思政教育,激发爱国情怀一、课程和案例的基本情况课程名称:经济学原理授课对象:经济管理学院2021级全体本科生课程性质:大类基础课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为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也是人才培养体系的理论基石。
本课程作为经济学分层教学的初级课程,致力于使学生掌握并学会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思维方法与分析工具,从而为所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打下坚实的经济学基础。
本课程由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部分构成。
微观经济学部分主要讲授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消费者选择理论,企业的生产和成本分析、完全竞争市场与不完全竞争市场厂商行为,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
宏观经济学部分主要讲授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AD-AS模型,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政策协调等。
案例简介:本案例处于经济学原理中宏观经济学关于经济政策的学习阶段。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
本案例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政策目的,识别政策条件,运用政策手段。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建设过程充分利用了宏观经济理论中的宏观政策手段,经历了应用这些手段从不成熟到成熟,从单一政策到政策组合,从对经济的影响波动剧烈到逐渐走向平稳。
将这些具体实践用视频播放、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小组专题研究报告等方式加以体现,强调西方国家与中国在政策制定与使用上的不同前提条件、政策目标、政策效果,尤其是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等特点,使学生立足我国国情,理解政府政策初衷,激发学习兴趣,带领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在新时代宏观调控体系发生了哪些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西方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不同作用机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大局观,进一步完善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案例
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案例1. 就业问题:政治经济学课程可以通过讲解就业市场的运作机制和就业政策的制定过程,帮助学生了解就业问题的根源和影响因素,理解就业问题与政治、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同时,课程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政府的干预措施和市场机制的调整来解决就业问题,培养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经济决策能力。
2. 贫富差距问题:政治经济学课程可以通过讲解贫富差距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贫富差距问题的复杂性和多维性。
课程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政府的贫富调节措施和经济发展政策来缩小贫富差距,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反思个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对贫富差距问题的影响。
3. 环境问题:政治经济学课程可以通过讲解环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课程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政府的环境政策和市场机制的调整来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维。
4. 公共财政问题:政治经济学课程可以通过讲解公共财政的原理和运作机制,帮助学生了解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来源和用途,理解公共财政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课程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公共财政调控经济,实现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公平,培养学生的财政意识和责任意识。
5. 外部冲击问题:政治经济学课程可以通过讲解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原理和模式,帮助学生了解外部冲击对于国家经济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课程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国际贸易、外汇市场、国际金融体系等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
以上是几个关于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案例,通过这些案例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政治经济问题,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公民。
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一、引言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其教学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又要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塑造学生成为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公民。
本文将介绍一则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优秀案例,旨在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案例背景及教学目标该案例的背景是大学经济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国际贸易与投资。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并从中汲取经济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
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1. 学会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中的问题;2.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3. 引导学生思考国际贸易与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利益的影响;4. 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国际贸易理论: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等基本理论;(2)国际贸易政策:包括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政策、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政策、贸易协定等;(3)投资与跨国公司:包括外商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投资的利弊等;(4)国际贸易与中国:包括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中国的进出口情况、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等。
2. 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教师通过讲解国际贸易理论,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2)团队合作与演讲:学生分组进行课堂小组讨论和学习报告,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3)实地考察与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外贸企业或相关展览,并进行实地调研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经济学知识的能力;(4)思政教育融入:在课堂中引入相关思政教育内容,如解释国际贸易对中国发展的战略意义,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为人民谋幸福的情怀。
四、教学评价与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学生的参与度、课后作业和小组演讲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学生也通过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反馈,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
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
近年来,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
在经济学基础课程中,如何将思政教育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经济学的学习效果,成为了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课题。
在这方面,我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师们积极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思政教学案例,具体如下:
一、以经济学基本原理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路径,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解和认识。
二、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对市场经济中的公平与正义、红利分配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经济全局和国情,掌握经济数据和政策,加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四、通过讲述经济学家成功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进取心。
以上案例只是我们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的一部分,但都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反响和认可。
我们将继续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更多有效的思政教学案例,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经济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经济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在《经济学原理》课程中,教师不仅传授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还致力于帮助学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通过引入思政元素,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思政教学案例。
二、案例内容1. 贫富差距问题的讨论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关于贫富差距的问题,询问学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还是可以通过政策手段来缩小。
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建议。
例如,有同学认为贫富差距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每个人的能力和机会不同;也有同学认为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来缩小贫富差距,如提高税收和加强教育公平等。
2. 引用经济学理论和数据支持观点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引用了经济学的理论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如收入分配理论、基尼系数等。
教师也提供了相关的数据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贫富差距问题及其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影响。
3. 尊重对方意见,展开激烈辩论尽管学生们持有不同的观点,但他们都尊重对方的意见,并在课堂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这种辩论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增强了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认识。
4. 引导关注公众利益和生态文明建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讨论贫富差距问题,进一步延伸到公众利益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例如,教师提到了贫富差距扩大可能导致的社会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政策手段来促进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三、案例效果1. 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对贫富差距问题的深入讨论,学生们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了他们的思辨能力。
2.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通过关注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学生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3. 促进了经济学原理的实际应用:通过将经济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社会问题中,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了这些原理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四、结语在《经济学原理》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经济学原理》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经济学原理》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经济学原理课程思政优秀案例案例背景在经济学原理课程中,思政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思政教育,学生能够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道德、法律、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下面是一个经济学原理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案例内容案例发生在某大学的经济学原理课程中。
该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在一次课堂讨论中,老师提出了一个关于贫富差距的问题,引发了学生们的思考和讨论。
问题是:贫富差距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还是可以通过政策手段来缩小?在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建议。
其中有一位同学,名叫李明,认为贫富差距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每个人的能力和机会是不一样的。
他认为政府应该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但不能过度干预市场,以保护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另一位同学,名叫王丽,持相反观点。
她认为贫富差距的扩大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和不公平,政府应该采取一些政策措施来缩小贫富差距,例如提高税收、加强教育公平等。
在讨论过程中,李明和王丽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他们通过引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尊重对方的意见。
他们的讨论引起了其他同学的思考和参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案例意义这个案例在经济学原理课程中具有重要的思政意义。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们不仅了解了贫富差距的存在和原因,还学会了通过理性思考和讨论来解决问题。
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同时也能够坚持自己的立场,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非常有益。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们通过引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经济学的原理和概念。
他们学会了如何将经济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通过思政教育培养了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总结经济学原理课程思政优秀案例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通过这个案例,学生们能够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道德、法律、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微观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
微观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引言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分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在微观经济学专业课程中,思政教育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分享一些关于微观经济学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学案例,以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案例分享案例一:均衡价格与公平分配思考通过讲解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市场经济中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公平分配问题。
通过对市场价格形成中的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市场错综复杂的运行机制及其对社会资源分配的影响。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政府调控等手段来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平意识。
案例二:外部性与环境保护探讨通过讲解外部性的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思考市场经济中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通过分析环境污染对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措施来解决环境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案例三:市场结构与反垄断思考通过介绍市场不完全竞争的概念和常见的市场结构,引导学生思考市场垄断对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影响及其对策。
通过对垄断行为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维护市场竞争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通过反垄断法律和政府监管来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同时,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公平竞争观念。
结论微观经济学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案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理设计和引导,使得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人成长。
《经济法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2024)
3
加强与行业专家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行业动 态和前沿问题,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2024/1/30
17
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和成果转化工作
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 项目,开展经济法学领域的深入
研究。
2024/1/30
支持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 内容,促进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
动。
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推动 经济法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2024/1/30
启发式教学
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辩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造力。
10
03 实践教学环节设 计
2024/1/30
11
模拟法庭实践活动安排
选取典型经济法案例,组织学生分组扮演法官、原告、被告等角色,进行模拟法庭 审判。
指导学生了解庭审程序,熟悉法律文书的写作和呈现方式,培养法律思维能力和口 头表达能力。
2024/1/30
邀请专业法官、律师等实务界人士参与模拟法庭活动,提供现场指导和点评,加深 学生对经济法实践应用的理解。
12
企业法务实习基地建设及运作
与当地知名企业合作建立法务实 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了解企业法务运作和法律风险管
结合经济法学的教学内容,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如公平正义、诚信友善等,将其融入课 堂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讨论
组织学生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法学中的体现开展主题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积极发言,增强学生的思想认同和情感共鸣。
8
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学中应用
2024/1/30
综合评价
思政课案例集
思政课案例集
以下是一个思政课案例集,主要从经济学角度来解析当前我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案例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与挑战
介绍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
通过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成就及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理解我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正确性。
同时,通过分析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如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提高其应对现实问题的能力。
案例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与启示
介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和成果,分析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通过学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改革是必经之路。
同时,通过分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案例三: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介绍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和必要性。
通过学习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是发展的关键,转型升级是必由之路。
同时,通过分析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和机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案例四: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与风险防范
介绍中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金融市场发展的特点和原因。
通过学习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风险防范,引导学生认识到金融市场的风险和机遇并存,风险防范是必要的。
同时,通过分析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和创新精神。
以上案例集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您的需求进行调整优化。
经济学思政案例
经济学思政案例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经济学思政案例,这可有意思啦!比如说,咱去市场买苹果,看到不同价格的苹果,这背后就有经济学的事儿呢。
你想想,为什么同样是苹果,有的贵有的便宜呢?这就和供需关系有关呀!当供大于求的时候,价格可能就低,供小于求的时候,价格自然就高了。
这不就像你特别想要某个玩具,可就剩一个了,那老板不得趁机抬抬价呀!
再看那些商家的竞争,不就跟咱上学时争排名一样嘛!都想让自己的摊位吸引人,卖得多。
这竞争可不简单,得想各种招儿,又是搞促销又是打广告的。
你说这像不像咱为了考好成绩,拼命努力学习呀!
还有国家的政策也很重要呀!假如国家说要扶持某个产业,那这个产业不就跟坐了火箭似的发展起来了嘛。
就像给你开了个VIP 通道一样,一路绿灯。
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和经济学思政有关系呢。
比如咱每天的消费,怎么花钱才最值?怎么理财才能让钱生钱?这可不只是算算数字那么简单,这里面的门道多了去了。
咱不能只知道赚钱花钱吧,还得想想怎么让经济发展得更好,对不?大家都得有点责任感呀,为了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一起努力呀!这经济学思政,真的是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啊!所以呀,我们得好好了解它,利用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精彩!。
中国经济史 思政案例
中国经济史思政案例
《中国经济史思政案例》是一份教学案例,旨在探究中国经济史的思政教育价值。
该案例从历史、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探讨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及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本案例通过引用多种资料和案例,如《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入关之后”的“海瑞罢官”等,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国经济史上的重大事件和发展趋势,旨在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经济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背景和现实意义。
通过本案例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经济史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规律,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掌握正确的经济发展思路和方法,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 1 -。
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
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
近年来,经济学基础课程在高校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与此同时,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经济学基础课程中,也成为了教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分享一些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希望能够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1. “人性本善”与“利己主义”对比案例
在经济学基础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不同的社会理论,引导学生思考人性本质以及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
例如,通过对比儒家的“人性本善”与西方的“利己主义”,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和社会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2. “市场失灵”案例
在经济学基础课程中,学生经常听到“市场失灵”这个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后果。
例如,让学生分析某一市场的垄断现象,了解垄断产生的原因和其对市场的影响。
3. “经济全球化”案例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中的重要现象,教师可以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例如,让学生分析某一跨国公司在多个国家经营的情况,了解其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分享,旨在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同时,更深刻地认识到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增强思政教
育在经济学基础课程中的实际效果。
经济学课程思政案例
经济学课程思政案例经济学课程思政案例一、背景介绍经济学课程是学校国家的经济学专业学科课程,主要研究经济学理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综合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及政策、经济制度及政策等方面,以此对经济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经济学课程的思政教育是经济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历史观念、社会观念和民族观念,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而拓宽学生的思想视野,强化学生的思政理念,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教学主要内容1、国家观念: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国家的基本价值观,重视国家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国家的热爱程度;2、历史观念:引导学生把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价值落实到具体历史背景之中,正确认识历史;3、社会观念:通过经济学课程教学,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的持久性,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4、民族观念: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深入理解民族文化共同体与民族精神的概念,弘扬民族优良传统。
三、思政教学方案1、以实际案例引导: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来思考国家、历史、社会以及民族的重大课题,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案例中,体会到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理论价值;2、围绕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探讨:老师可以突出部分重要概念,并从不同角度解读,让学生从中体会经济学理论与实际社会现实的联系;3、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实时交流:老师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工具,与学生进行实时交流,对学生的思考和理解情况做出及时反馈,有效指导学生掌握经济学课程的基本理论;4、形成答疑小组: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发组成答疑小组,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5、开展关心社会热点的讨论:老师可以定期开展关注社会热点的讨论,加强学生对当下社会和民族现状的关注,激发学生自觉实践的热情;6、举行媒体报道活动:老师可以布置学生阅读媒体报道,让学生了解到更多实际社会情况,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四、思政教学的重要性经济学课程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除了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历史观念、社会观念以及民族观念,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为培养优秀经济学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大学生讲思政课政治经济学案例
大学生讲思政课政治经济学案例
经济思想史上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政治经济学
有些人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本身具有普遍的、一般的科学意义,是无国界、无阶级性的。
然而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在研究、解释和试图解决经济问题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站在特定的立场上,代表特定的阶级或阶层利益,接受反映特定阶级或阶层利益的价值判断。
这是由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内容直接涉及社会各阶级的切身利益,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经济学家,对于社会经济关系必然具有不同的认识和解释。
因此,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历史上不同阶级的代表人物,为了本阶级的利益先后创立了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经济理论,这样就产生了不同阶级的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案例
斯密于1776年完成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其主要内容是研究促进或妨碍国民财富发展的原因,论证资本主义制度比封建制度更能促进财富的生产。
它的中心思想是基于人性论和自利心的自由放任思想,也就是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斯密认为经济自由是“自然秩序”即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要求,最符合人们利己的本性,让每个人都自由地追求个人利益,就能够最好地实现社会的利益。
所以,他强烈反对重商主义政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主张充分实现经济自由,即实现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
这实际上反映了处在工业革命初期的产业资产阶级的要求,即清除一切束缚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残余和重商主义政策,从而完全确立自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
因此,《国富论》的出版受到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热烈欢迎和赞扬,不少议员在国会辩论时引用《国富论》的观点作依据,甚至连当时英国首相皮特也自称是斯密
的学生。
经济学思政案例5
经济学思政案例5案例五从小到大,我们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要善待他人,感恩社会;要求服从组织,热爱集体;要求大公无私,爱国敬业;要求患难与共,大局意识。
面对这些曾经被认为“多余”的要求,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经济学里的“消费者剩余”这一概念就可以清楚明了地说明这一切。
1、剩余”实为“获得”经济学里研究人们的消费行为是用“效用”这个概念的,欲望是人们想得到而没有得到的心理状态,效用是对欲望的满足程度,也就是人们消费一定物品获得的满足程度。
但就每消费一个单位的商品而言,后一个单位的消费带给自己的满足总是比前一单位消费带来的满足要小,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这个规律告诉我们,商品给人们带来的满足会越来越小,价值就会越来越低。
经济学又假设,对满足程度大的,人们愿意多付钱,满足程度小的就少付钱。
所以按照人们心目中感受到商品带给自己的满足感来确定支付的货币称为“愿意支付的货币”。
将商家按照价格乘以购买数量要求你支付的货币称为“实际支付的货币”,愿意支付的货币与实际支付的货币之差就是“消费者剩余”。
说得通俗点,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从购买物品中获得的好处,或者说消费者在购物时占了便宜。
意识“剩余”的存在,学会感恩很显然,消费者剩余是个纯粹的经济学概念,如果问大家,到底自己在购物时有没有获得额外的好处,站在自身立场上,谁也不会完全认同有这样的便宜可得,终究自己是付了钱的。
问题来了,如果现实中真不存在,那经济学的理论就不会被人们认可,经济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所以,要学习消费者剩余首先解决她的存在性问题。
结论很明确:消费者剩余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而已。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反证法。
回想一下,生活中我们总有种遗憾,叫做“失去了才懂得珍贵”。
用这句话可以来解读很多身边事,比如我们通常说“活在当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唇亡齿寒”等等,都说明世间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拥有的时候并不在意和珍惜,但失去时才显出英雄本性和价值。
经济评价方面的思政案例
经济评价方面的思政案例某化学纤维厂经济评价一、概述某化学纤维厂是新建项目。
该项目经济评价是在可行性研究完成市场需求预测、生产规模、工艺技术方案、原材料、燃料及动力的供应、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环境保护、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以及项目实施规划诸方面进行研究论证和多方案比较后,确定了最佳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
项目生产国内外市场均较紧俏的某种化纤N产品。
这种产品是纺织品不可缺少的原料,国内市场供不应求,每年需要一定数量的进口。
项目投产后可以产顶进。
主要技术和设备拟从国外引进。
厂址位于城市近郊,占用一般农田250亩,靠近铁路、公路、码头,交通运输方便。
靠近主要原料和燃料产地,供应有保证。
水、电供应可靠。
该项目主要设施包括生产主车间,与工艺生产相适应的辅助生产设施、公用工程以及有关的生产管理、生活福利等设施。
二、基础数据(一)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生产规模为年产3万吨N产品。
产品方案为棉型及毛型二种,以棉型为主。
(二)实施进度项目拟三年建成,第四年投产,当年生产负荷达到设计能力的70%,第五年达到90%,第六年达到100%。
运营期按15年计算,计算期为18年。
(三)总投资估算及资金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固定资产投资16000万元,其中项目资本金投资为8000万,不足部分向银行贷款,年利率为4%。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为建设期按照30%,30%,40%的比例投入资金,固定资产投资借款本利和在经营期内分10年按照等额还本利息照付的方式还款。
2.流动资金估算流动资金估算总额为4000万元。
全部银行贷款,年利率5%。
项目经营期前两年平均投入。
3.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收入的3%)和经营成本的估算值计算期第四年营业收入24000万经营成本14000万计算期第五年营业收入3100018000计算期第六--十八年营业收入34000200004.俺平均年限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
折旧年限为10年,残值率为5%。
5,特种基金为零,法定盈余公积按10%提龋6.每年可供分配利润全部向投资者分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五
从小到大,我们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要善待他人,感恩社会;要求服从组织,热爱集体;要求大公无私,爱国敬业;要求患难与共,大局意识。
面对这些曾经被认为“多余”的要求,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经济学里的“消费者剩余”这一概念就可以清楚明了地说明这一切。
1、剩余”实为“获得”
经济学里研究人们的消费行为是用“效用”这个概念的,欲望是人们想得到而没有得到的心理状态,效用是对欲望的满足程度,也就是人们消费一定物品获得的满足程度。
但就每消费一个单位的商品而言,后一个单位的消费带给自己的满足总是比前一单位消费带来的满足要小,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这个规律告诉我们,商品给人们带来的满足会越来越小,价值就会越来越低。
经济学又假设,对满足程度大的,人们愿意多付钱,满足程度小的就少付钱。
所以按照人们心目中感受到商品带给自己的满足感来确定支付的货币称为“愿意支付的货币”。
将商家按照价格乘以购买数量要求你支付的货币称为“实际支付的货币”,愿意支付的货币与实际支付的货币之差就是“消费者剩余”。
说得通俗点,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从购买物品中获得的好处,或者说消费者在购物时占了便宜。
意识“剩余”的存在,学会感恩
很显然,消费者剩余是个纯粹的经济学概念,如果问大家,到底自己在购物时有没有获得额外的好处,站在自身立场上,谁也不会完全认同有这样的便宜可得,终究自己是付了钱的。
问题来了,如果现实中真不存在,那经济学的理论就不会被人们认可,经济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所以,要学习消费者剩余首先解决她的存在性问题。
结论很明确:消费者剩余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而已。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反证法。
回想一下,生活中我们总有种遗憾,叫做“失去了才懂得珍贵”。
用这句话可以来解读很多身边事,比如我们通常说“活在当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唇亡齿寒”等等,都说明世间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拥有的时候并不在意和珍惜,但失去时才显出英雄本性和价值。
试想,如果没有队友的陪练、队医的保健、食堂师傅的膳食和教练的指导,单靠一个人,如何获得运动会冠军?所以每一个获奖运动员都无偿获得了消费者剩余。
如果没有学校,有学校而没有班级,有班级而没有学生,你能否就读大学?老师能否成为教授?一言以蔽之:消费者剩余无处不在,我们每一个人,在不知不觉中从这个世界中无偿得到了很多东西。
既然上述事实都是生活的本然,就足以证明消费者剩余的存在,就说明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占有着各种剩余!有付出
就会有收获,同样我们无偿获得了利益,自然也要对别人对社会有回报,那就是要——学会感恩。
2、感恩之余,学会珍惜
消费者剩余对人们的教育意义既深远又广泛,学会感恩仅仅是其中的一隅,但感恩却显得异常重要。
1998年夏天,我国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各地军民共同抗洪的壮举感人至深,一首《感恩的心》唱出了人们的心声,迅速红遍大江南北:“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
在经济学课堂上像这样的分享唤起了大家的学习兴致,触及了学生的心灵,引起了思想共鸣,对人生价值观有了新的认识,学会了自律,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感恩。
在每一次的经济学通识课的结课课堂上,我都会带领大家进行课程回顾和总结,目的是要同学们能够在整体上把握经济学的总体框架,同时也借此机会再重现经济学的精彩瞬间,以期对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有所启迪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