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2)

合集下载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精品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精品

知识点3 “文景之治”
6.[2024大同新荣区一模]《汉书·景帝纪》记载:“农,天下之本也。黄金、 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 物。”汉景帝的这一政策最有利于( B ) A.减轻人民负担 B.促进经济发展 C.扭转社会风气 D.削弱地方豪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汉景帝的治国措施。分析题干可知,材料明确指 出“农,天下之本也”,汉景帝要求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这一政策直 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B符合题意。材料旨在说 明汉景帝注重农业发展,A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在材料中未体现, 排除;材料并没有提及关于削弱地方豪强的政策或措施,排除D。
破荒凉的景象,B错误,排除;D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排除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过能力 学科关键能力构建
1.[2023济南期末]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一书中指出,一些看来对农民
有利的措施,都对地主、商人更为有利。例如文景减免田赋,地主获利最
大;入粟拜爵,也大有助于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这些措施归根结底还是
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治世局面 “文景之治”。至汉武帝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摘编自《汉书·食货志》等 阅读以上材料,从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示例】 观点:合理的政策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 论述:秦始皇利用法家思想治国,靠严刑峻法高压统治百姓,对百姓加以 沉重的赋税、徭役和兵役,这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矛盾和危机 加剧,最终使秦帝国二世而亡。西汉王朝从汉高祖开始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他们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减轻赋税和徭役。人民的生活水平得 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治世局面“文景 之治”。综上所述,合理的政策可以推动社会发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说课稿2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说课稿2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是学生学习中国古代史的重要一环。

本课主要讲述了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时期的繁荣景象。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详细的历史资料,使学生能够了解到西汉建立的过程以及文景之治时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对中国古代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时期的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历史事件的时间线、人物关系等方面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清历史脉络,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时期的基本历史知识,了解这一时期的、经济、文化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时期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培养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时期的、经济、文化特点。

2.教学难点:西汉建立的过程以及文景之治时期的具体历史事件和人物。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生动展示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时期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本课的学习内容。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时期的基本知识。

3.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西汉建立的过程以及文景之治时期的特点,引导学生理清历史脉络。

4.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景之治时期的经济、、文化特点,分享学习心得。

5.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时期的重要性。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精品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精品

汉景帝刘启,汉文帝刘恒第五子,西汉第六位皇帝。刘启在 位16年,他继承和发展其父汉文帝的事业,继续奉行“与民 休息”政策。
道德博闻曰文 由义而济曰景
说明
—《谥法解》
两位统治者爱惜民 力、品德高尚、皆 为仁君
2.“文景之治”具体表现之农业
材料一:农,天下之大本也,民 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 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 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 民今年田租之半。”
刘恒在位期间,重德治,兴礼仪,注重农业发展,使西汉社会 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 誉为“文景之治”。
讲授新课
一、双雄对决 汉定天下
秦朝灭亡后,项羽凭借 手中掌握的四十万军队, 以霸主的身份重新分封诸 侯,共分封了十八个诸侯 王。表面上尊楚王为义帝, 自己则号称西楚霸王,凌 驾于其他诸侯王之上,定 都于彭城。将刘邦封到巴 蜀之地为汉王。
鼓励民众致力农业生产,汉高祖实施轻徭薄 提高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 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把田租定为十 生产 五税一,相应地减免徭役和兵役
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缓和双方关系,为社会经济的 恢复和发展营造了和平的环境
阅读教材P66,梳理出具体措施,并思考措施实施的作用
5.休养生息政策的成效
西汉前期皇帝谱系:
——贾谊《论积贮疏》
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结合材料给出你的结论。
人民的心愿
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结束战乱, 安定的生活
恢复发展生产 巩固新的王朝
2.汉高祖的抉择
小组合作探究
沛县丰邑人,汉 课前任务:依据给出的两人身份及
朝开国皇帝,出身草 背景信息,根据汉初国家境况创造对
根;志向远大,爱惜 人才。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解读第三单元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解读第三单元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素养导学】时空观念:了解西汉建立的基本史实。

历史解释:理解休养生息政策实施的背景、历史概念、具体表现及影响等。

家国情怀:掌握“文景之治”的基本史实,并得出治世局面的出现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启示。

【知识构建】一、西汉的建立1.“汉并天下”瓦当是为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而作。

(1)时间:公元前202年。

(2)朝代:西汉。

(3)都城:长安。

(4)人物:刘邦,即汉高祖。

【思维导引】公元前202年属于公元前3世纪末。

2.《汉书·食货志》中的这段话反映了汉初怎样的社会景象?为何出现这种景象?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1)社会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田地荒芜,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

(2)出现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3)首要问题: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二、休养生息政策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目的、措施及影响分别是什么?1.原因:汉初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不安;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

2.目的: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3.措施:(1)让士兵还乡务农(“兵皆罢归家”),释放部分奴婢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2)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以稳定民心,鼓励农业生产。

4.影响:汉初的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思维导引】秦朝推崇法家思想,实行严刑峻法;汉初推行道家的“无为而治”。

三、“文景之治”《史记·平准书》描述了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出现的第一个治世局面。

1.名称:“文景之治”。

2.帝王:汉文帝和汉景帝。

3.措施:(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轻徭薄赋(三十税一)。

(2)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峻法。

(3)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4.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

【史料研习】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书·食货志》【历史解释】休养生息政策: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元气,以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治统治的政策。

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交互版):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交互版):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材料:刑轻于它时而犯法者寡。 ——《汉书·贾山传》
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
秦朝:法律严苛;刑罚残酷; 轻罪重罚
汉朝:法律宽厚;刑罚减轻; 轻罪轻罚
孝文皇帝(汉文帝)即位二十三,宫室、苑囿、车骑、 服御无所增益。
——班固《汉书·文帝纪》 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 为省,毋烦民。
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②读材料
重视农业生产。
——《汉书》
译文:汉景帝下诏:“农业是国家的根本。黄金美玉,饿的时
候不能吃,冷的时候不能当衣服穿……他下令郡、国官员以劝
勉农桑为首要政务。”
(1)材料一说明汉景帝时期实施的政策是什么?结合所学知
答案来源
作答内容
答案来源
识,说出这一政策实施的具体做法。 ①审设问
——《汉书·食货志》
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 大片的田地荒芜;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将相 出行只能乘牛车,人民得不到温饱。出现这样的境况是由于秦朝的残暴 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
下面这则材料包含哪些历史信息? 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
出身布衣的刘邦,因崛起 于乱世,对暴力法则在乱 世中的作用深信不疑,对 书生们奉为圭臬的《诗经》 《尚书》等学问非常蔑视。
经陆贾诘问,刘邦警醒地 认识到,虽然可以凭借军 事力量取得天下,却不能 凭借单纯的武力治理天下、 巩固自己的统治。
刘邦命陆贾著 书总结秦朝及 其他“古成败 之国”的经验 教训。
想一想:汉高祖为什么要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
提倡以农为本
材料二 (后元)三年(前 141年)春正月,诏曰:“农,天 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 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包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包含答案)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预习笔记一、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________建立汉朝,定都________,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二、休养生息政策汉高祖采取__________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__________政策,注重________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三、“文景之治”________和________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__________。

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__________”,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提倡__________,反对奢侈浮华。

文景时期,政治清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府库充盈。

这一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__________”。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知识点一、西汉建立建立者:刘邦,他就是汉高祖。

时间:公元前202年。

都城:长安。

西汉初期社会:到处残破荒凉,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土地荒芜,人民得不到温饱。

二、休养生息政策目的: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休养生息具体措施:1、刘邦下令“兵罢皆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劳动力。

2、鼓励人们致力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休养生息的影响: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三、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

这一时期历史上称“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形成原因:1、文帝、景帝继续推行修养生息政策。

2、文帝、景帝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管理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3、文帝、景帝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设计说明本课主要讲述的是西汉初期的历史。

西汉建立之初,经济凋敝,物价飞涨,社会动荡不安。

为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生产,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为西汉的逐步强盛和后来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教师应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对汉朝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1.了解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等基本史实。

2.分析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3.体会汉初统治者政治宽厚、生活恭俭的作风。

重点难点重难点:休养生息政策。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史料研读法、讲授法等。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汉书》(书目)。

2.影视资源:《中国通史》(纪录片)。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在反秦浪潮中,由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在斗争中逐渐壮大。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刘邦趁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秦朝灭亡。

秦朝灭亡后,项羽与刘邦为争夺国家统治权展开争战。

最终,谁取得了胜利?新王朝的统治者又是如何治理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的?二、预习检查1.说说西汉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

2.西汉初期,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三、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从“汉服”“汉字”“汉语”“汉学”引出历史上辉煌灿烂的王朝——汉朝,介绍汉朝的建立,并以记者采访的方式,引导学生模拟记者采访汉朝建立者刘邦的情境。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习任务二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1.楚汉之争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63页的内容,梳理楚汉之争的相关知识。

学生回答:(1)背景: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分封诸侯,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新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西汉的建立过程,掌握文景之治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核心素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文景之治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的情感。
教学重点:1.西汉的建立;2.文景之治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的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文景之治的特点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教学资源准备:1.课本;2.课件;3.历史地图;4.相关练习题。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练习题和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的掌握程度,以及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核心素养。通过学习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的过程及其意义,学生能够掌握历史发展的时空脉络,理解并运用史料实证的方法,对文景之治进行客观评价。同时,引导学生认识文景之治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请分析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的历史意义。
答案:
1.西汉的建立过程: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战胜项羽,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2.文景之治的特点: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3.文景之治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汉武帝时期的繁荣打下了基础,是我国封建社会早期的重要时期。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西汉的建立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刘邦就是汉高祖。

2.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知识点2休养生息政策3.政策: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4.措施(1)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将奴婢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2)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5.结果:汉高祖及其继任者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注意农业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知识点3“文景之治”6.措施(1)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2)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

(3)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7.表现: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

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西汉的建立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诗句中的“汉祖”是(C)A.嬴政B.项羽C.刘邦D.李斯2.经典诵读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C) A.西周—东周 B.春秋—战国C.秦朝—西汉D.秦朝—东汉知识点2休养生息政策3.《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西汉初年统治者釆取的治国政策是(A)A.休养生息B.建立郡县C.削弱侯国D.实行分封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自汉高祖开始,历经吕后、文帝及景帝几代统治者,先后执行了六七十年,至武帝时已是“海内殷富,国力充实”。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共23张PPT)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共23张PPT)

结合地图, 说一说成语 典故
鸿门宴-项庄舞 剑,意在沛公
鸿沟议和楚河汉界
乌江自刎霸王别姬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一)楚汉之争
拓展 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这两次战争 探究 的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战争性质
推翻秦朝
项刘灭秦之战
统治
楚汉之争
争夺国家 统治权
农民阶级
——《汉书·文帝纪第四》
(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问题与思考:为什么要实行以农 为本的政策?
材料二:农,天下之本也。黄金 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 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第五》
答:①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是国家主要财 源。 ②大量土地荒芜,人民饥荒, 国库亏空。为了保障人民基本生存,社会安 定,必须实行以农为本政策。
经济恢复 局势稳定
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三十 税一);积极赈济灾民;提倡 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纺织、漆器有较大发展、商贸繁荣
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人口增长 生活安定 文景之治
课堂练习
1.《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
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项目
秦朝
汉初
统治政策
赋税沉重(三分之二) 徭役兵役繁重 刑法残酷等
轻徭薄赋(什五税一) “兵皆罢归家” 鼓励耕织
结果
导致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秦朝 使汉初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灭亡。
社会局势稳定。
三、“文景之治”
1.人物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PPT2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PPT2

固 巩教固提学提升目升
1、“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高祖建立的政权
史称西汉。被称做高祖的邦
D.项羽
2、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
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D)
A.提倡节俭 B.大兴文治 C.平抑物价 D.休养生息
3、下列哪一项政策不是汉高祖为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而采
(2)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秦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
汉初国家发展计划征集 假如你是汉初的大臣,你会向皇帝推荐哪些治国 之良策?
1、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 展农业生产 2、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3、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4、以德化民
二、休养生息政策
1、名词解读
休养生息:即国家在社会大动荡或大变革之后,统 治者实行的减轻人民负担,保养民力,增加人口, 以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治统治的政策。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
③材五重料斗视三;“:其九年以十八德已十化上已,上民又,”赐赐帛米人人二月匹一,石絮(三da斤n)。,肉二十斤,酒
——《汉书·文帝纪第四》
2、“文景之治”表现 “自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
事政”治。 清明,— 社《会史安记.定平淮书》
“经海济内安发宁展,家给人足。”——《资治通鉴》
板教书目设计

课后活动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 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博赋敛”。文帝采纳了他 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
想一想,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一方面,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为当时社会之根本, 农业收入是国家主要财源。另一方面,大量土地荒 芜,人民处于饥荒,国库亏空。为保障人民基本生 存,社会安定,必须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七年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七年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西汉建立的背景和过程,理解“文景之治”的含义,掌握汉朝初年的社会状况和政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判断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汉朝初年的政治和经济状况的探讨,引导学生理解历史的经过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西汉建立的过程,以及“文景之治”这一历史现象的含义和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汉朝初年的社会状况和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2. 搜集有关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的资料,制作PPT。

3. 安排教室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 准备一些历史小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砚们,你们知道汉朝是我国哪个时期的称呼吗?答: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2. 引导: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就是西汉的建立以及“文景之治”的治国理念。

(二)讲授新课1. 讲述西汉的建立(1)提问:那么,西汉是在哪一年建立的呢?答:公元前202年。

(2)讲述刘邦建立西汉的过程,强调其适应民生的治国理念。

(3)播放相关视频,加深学生对西汉建立的印象。

2. 讲述“文景之治”(1)提问:“文景之治”是指哪两位人物呢?答:“文景之治”是指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统治时期。

(2)讲述文景之治的含义及背景,强调其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治国理念。

(3)通过图文展示,讲述文景二帝时期的农业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安定等状况,加深学生对这段历史的理解。

(三)教室互动1. 提问:你认为文景之治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可以结合课本内容来谈谈你的看法。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回答。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

(四)小结作业1.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的历史意义。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统编版年级上册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统编版年级上册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汉的建立及“文景之治”的历史背景,掌握汉朝初年的政治和经济状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阅读史料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西汉的历史,体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优点和缺陷,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汉朝初年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以及“文景之治”的历史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汉朝初年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以及“文景之治”的历史背景。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历史资料和图片,以便在教室上展示和讲解。

2. 制作PPT课件,以便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

3. 提前安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以便在教室上更好地互动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观看电视剧《汉武大帝》片段,请学生简要描述片段内容。

2. 引出课题《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二)讲授新课1. 汉朝建立(1)西汉建立的时间、人物和地点。

(2)西汉建立的历史意义。

2. 文景之治(1)汉初社会经济状况。

(2)文帝、景帝采取的措施。

(3)文景之治的评判。

(三)教室活动1. 小组讨论:如何评判文景之治?2. 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四)教室小结及课后作业1. 教室小结:本节课主要讲述了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通过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这段历史。

2. 课后作业:请学生搜集有关文景之治的资料,并写一篇小论文,谈谈自己对这段历史的看法。

五、安置作业请学生思考:为什么西汉能够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迅速发展,最终实现大一统?这给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启迪?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的历史背景,掌握汉朝初年的治国策略以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汉朝初年的治国策略对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统编版2024)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统编版2024)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一、导入观看视频:中国通史——西汉初的统治困境设问:西汉王朝是如何建立的?汉初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二、整体感知,知识架构阅读本课内容,根据提示,制作本课的思维导图。

三、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1.楚汉之争任务一:识读地图,阅读教材,简述楚汉之争的经过,并分析楚汉之争的性质。

观频、思考问题阅材,完成思维导图识图、阅读教材,简述楚汉之争过,并分析其与秦末刘邦项秦末刘邦、项羽农民起义是一场反对秦朝残暴统治的正义的农民起义 楚汉之争的性质:双方为了争夺国家统治权展开的征战。

(封建统治阶级(地主阶级)内部的争斗。

2.成败原因及启示任务二:研读相关史事,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刘邦胜出的原因,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相关史事: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除去秦法。

’秦人大喜,民心安定。

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我不如萧何;统军作战,我不如韩信。

这三人都是杰出的人才,我重用他们,这就是我得胜的原因。

项羽: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失败 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成功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统治者要重用贤才,统治才会长治久安。

3.西汉建立任务三:识读地图,观察图片,阅读教材,完成西汉建立的相关信息。

西汉疆域羽起义性质的不同阅料,分析刘邦项羽成败的原因,从中感悟启示识图,观察图片,阅读教材,梳理西汉建立的基本史实“汉并天下”瓦当 “与天长久”瓦当图片简介:瓦当是古代建筑中屋顶每行瓦最前端的挡片,起到遮挡和装饰的作用。

这两块西汉时期瓦当,一块刻有“汉并天下”,另一块刻有“与天久长”,反映了西汉统一全国以及长治久安的寓意。

西汉建立时间:公元前202年 都城:长安 建立者:刘邦(汉高祖) 四、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1.背景任务一:研读史料,说说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着怎样的统治困境?材料:经济从战乱中逐步恢复,国家局势稳定下来。

3.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精品-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3.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精品-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治 ”
(4)提倡__勤__俭__治__国____,反对奢侈浮华。
第立 和 “ 文 景 之
“ 文 景 之 治 ”
表 现


(1)纺织、漆器等__手__工__业____有较大发展。 (2)一些商人依靠经营煮盐、冶铁等,成为富商大贾。 (3)长安城初具规模,布局规整,热闹繁华。 (4)汉景帝时,西汉与匈奴开通___边__境__贸__易___,各族往
食其力,勤于耕作,形成了勤劳务实的社会风气。
——摘编自黎芸《析文景之治》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返回目录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文帝、汉景帝的治国举措。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他们统治时期形成了哪一盛世局面?(3分)
举措:以农为本;提倡节俭;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任答两点即 可,2分)盛世局面:“文景之治”。(1分)
论述: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和秦二世统治残暴,赋税沉重、兵役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 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知识梳理
达标检测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返回目录
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知道西汉从建立之 课程标准
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知识梳理
返回目录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返回目录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返回目录
材料三 兼并六国的惨烈战争结束后,秦王朝本应轻徭薄赋,与
民休养,始皇帝却被“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兵
役劳役大大超过此前,竟达到后人所称“力役三十倍于古”的程
度。……汉朝初期处处以秦为鉴,兵役劳役不超过经济能负担的限
度,才迎来中国古代史上的第一个盛世。可叹的是,后世不少昏君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