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2

合集下载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课件》2第二章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课件》2第二章

(三)斯多葛学派(The Stoics ) 首页
●希腊化时期最重要的流派。由塞浦路斯岛人芝诺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创立,由于他通常
在雅典集会广场的廊苑(英文stoics,来自希腊文stoa)聚众讲学而得名。其代表人物: 巴内斯、塞内卡、埃彼克泰特、马可•奥勒留(帝王哲学家,著有《沉思录》,是学派 晚期最著名的代表)等。
再占腓尼基、大马士革,把推罗城3万居民卖作奴隶 前332年,长驱直入埃及,建亚历山大城,获“法老”称号 前331年,越过美索不达米亚,与波斯决战高加米拉。抢掠巴比伦 前330年,彻底击败大流士的继承人,征服波斯帝国 前327年,离开中亚,南下侵入印度,占领印度西北部
进军印度河流域时,士兵厌战,环境恶劣,部队哗变 前325年,撤出印度,驻军巴比伦,整编3万波斯青年进部队 前323年,6月,染恶性疟疾,10天后去世;仅存13年的帝国随即一分为三
他并不是一个严格的苦行主义者,但是他鄙弃奢侈与一切人为的对感官快乐 的追求。他说“我宁可疯狂也不愿意欢乐”。
安提斯泰尼的政治思想
●享乐为恶 ●抛弃家庭 ●拒绝文明 ●远离政治,政治像火 ●倡导精神自由 ●主张人人平等
第欧根尼(前412-324)
●批评文明制度 ●拒绝一切习俗 ●奉行苦行与禁欲 ●反对一切政治主张 ●推崇世界国家 ●追求德行,尤其是从欲望
前306年,伊壁鸠鲁又来到雅典,在自己住宅的花园里开办学校,后人称“花 园学派”。他坚持认为,人无高低贵贱,学校里既有妇女,还有奴隶。
公元前300~280年,著书300余卷,但只留下2封信和《格言集》和《学说 要点》两部残篇。后世学者以此建构起“伊壁鸠鲁主义”(Epicureanism), 与著名的斯多亚主义(Stoicism)一起构成古希腊哲学的两大支柱。

西方政治思想史资料

西方政治思想史资料

重要名词1、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以及为其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的出谋划策。

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2、哲学王: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

柏拉图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

即哲学家为王(哲学王),其他各等级则完全被排斥在城邦权力体系之外。

他认为,这体现了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

这样城邦才会发展,个人才会完善。

这个观点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

3、双城论:罗马帝国时期教父学最高权威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提出的观点,这是他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

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原罪救赎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

要想被上帝选中,进入上帝之城,就要尽力行善。

而世人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4、神学政治观: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

它从基督教神学教条出发讨论政治问题,从《圣经》和神学权威的理论中演绎出政治结论,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5、两剑论:中世纪西欧形成独特的王权与教权二元化的权力体系。

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居上风。

12世纪下半期教士们从《圣经》中发挥出来“两剑论”这一神学政治论观点,是教权派政治思想的主要代表。

这个理论把精神权力和世俗权力比作两把剑,耶稣把这两把剑都交给了教会,一把供它使用,一把为它使用。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案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案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案第一章:古希腊政治思想1.1 概述古希腊政治制度的背景1.2 研究柏拉图的政治思想,重点关注《理想国》1.3 探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论,重点关注《政治学》1.4 分析斯巴达和雅典的政治制度及其影响第二章:罗马政治思想2.1 了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2.2 研究西塞罗的政治哲学,重点关注《国家》2.3 探讨罗马法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2.4 分析罗马政治制度对现代政治的影响第三章:中世纪政治思想3.1 了解中世纪欧洲的政治背景3.2 研究基督教政治思想,重点关注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3.3 探讨封建制度和庄园制度的政治特点3.4 分析中世纪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的影响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政治思想4.1 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背景4.2 研究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重点关注《君主论》4.3 探讨托马斯·莫尔的政治理论,重点关注《乌托邦》4.4 分析文艺复兴时期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的影响第五章:近代西方政治思想5.1 了解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5.2 研究约翰·洛克的民主政治思想,重点关注《政府论》5.3 探讨让-雅克·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重点关注《社会契约论》5.4 分析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的影响六章:现代西方政治思想(上)6.1 概述现代西方政治思想的背景6.2 研究洛克和霍布斯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6.3 探讨边沁的功利主义政治理论6.4 分析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的影响七章:现代西方政治思想(下)7.1 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的基本框架7.2 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主义理论7.3 探讨列宁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实践及其政治思想7.4 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的影响八章:行为主义政治学8.1 概述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兴起和发展8.2 研究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假设和理论框架8.3 探讨行为主义政治学在选举、立法和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应用8.4 分析行为主义政治学对现代政治研究的影响九章:理性选择理论9.1 概述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假设9.2 研究囚徒困境、博弈论等核心概念在政治学中的应用9.3 探讨理性选择理论在政治决策、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应用9.4 分析理性选择理论对现代政治研究的贡献十章:西方政治思想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0.1 概述当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多元化特征10.2 研究新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当代政治思潮10.3 探讨全球化、身份政治等新兴政治议题10.4 分析西方政治思想的未来发展趋势十一章:女性主义政治思想11.1 概述女性主义政治思想的起源和发展11.2 研究自由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等主要流派11.3 探讨女性主义对性别平等、生育权、女权运动等方面的影响11.4 分析女性主义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的贡献十二章:后殖民主义政治思想12.1 了解后殖民主义政治思想的背景和起源12.2 研究后殖民主义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全球化等问题的批判12.3 探讨后殖民主义政治思想对文化、身份、国家认同等方面的影响12.4 分析后殖民主义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的启示十三章:环境政治思想13.1 概述环境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3.2 研究生态主义、绿色和平主义、可持续发展等环境政治理论13.3 探讨环境政治思想对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影响13.4 分析环境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的挑战和机遇十四章:西方政治思想的跨文化比较14.1 概述跨文化政治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4.2 研究西方政治思想与东方政治思想的差异和互补性14.3 探讨西方政治思想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应性和影响力14.4 分析跨文化比较对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启示十五章:西方政治思想的未来挑战15.1 概述西方政治思想面临的全球性挑战15.2 研究身份政治、populism、等新兴议题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15.3 探讨西方政治思想在应对新兴挑战方面的不足和局限15.4 分析西方政治思想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可能变革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古希腊政治思想: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

西方政治思想史测试题及答案(二)

西方政治思想史测试题及答案(二)

西方政治思想史测试题及答案(二)一.简答题1.古希腊城邦的本质是什么?其意义和价值何在?答:在本质上说,城邦就是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利和义务的政治体系。

意义和价值:城邦民主制的繁荣带来公民对政治生活的广泛参与和发达的公共生活。

城邦的命运掌握在公民手中,这一切都激发了人民对政治的关心和思考,带来政治思想的发展和繁荣。

城邦政治的多元化是希腊政治思想家的视野非常开阔,政治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政体、民主、自由、正义、宪法、法制、公民等,都是在城邦的背景下提出并作出解释。

2.奥古斯丁国家观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是什么?答:基本内容:国家是一种必要的恶事恐惧痛苦和死亡的根源,他阐述国家的价值在于树立一个至上的,绝对的伦理标准,用宗教方式奠定道德对政治活动的意义,但是具有国家的不完善性与功能的局限性特点:将其分为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他用基督教伦理来解释国家3.阿奎那神学政治观的基本特征?这种特征在其国家理论中有何具体表现?答:基本特征:在坚持基督教信仰的前提下,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并以此作为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基本特点。

具体表现:教会和国家的关系是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其核心是论证教权高于俗权,维护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

关于教会和国家的关系,阿奎那承认国家的合理存在,并在这一基础上论证教权高于俗权。

国家的目的是实现人的理性对于社会生活的要求,教会的目的则是实现人的理性的最高要求,因此教会高于国家,罗马教皇高于世俗的统治者。

进一步来说,既然世俗统治者服从教会统治者是上帝的安排,因此,凡是不服从教会和罗马教皇的君主就是“暴君”,限制和废黜“暴君”的权力是正义的。

在坚持教权高于俗权的前提下,阿奎那承认并论证世俗国家的合理性何必要性。

同时,论证教会法高于国家法,维护教会的司法特权是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这是从法的方面论证教会权力高于世俗权力。

4.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政治思想有什么特点?答:目的:解决时代提出的问题答案:消灭私有制观点:首要的是变革社会制度,着眼于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及生产的管理职能思维方式是整体主义、完美主义的人性论是支撑,可以根据环境和永恒的人性对国家制度进行改良和改造。

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二章

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二章

• 2.罗马的兴起。罗马原为台伯河 .罗马的兴起。 上的一个城邦,不断扩张。 上的一个城邦,不断扩张。公元前 1世纪,疆域达北非到莱茵河,大 世纪, 世纪 疆域达北非到莱茵河, 西洋到两河流域。 西洋到两河流域。希腊被纳入其版 罗马帝国一直存在到5世纪 世纪。 图。罗马帝国一直存在到 世纪。 在西方的政治史上城邦时代过渡到 了帝国时代。 了帝国时代。 • 3.罗马的政制:政治和军事权力, .罗马的政制:政治和军事权力, 是维系帝国的纽带。 是维系帝国的纽带。
• (四)公民对政治的热情消失,政治思想 公民对政治的热情消失, 的重点从城邦政治思想转向伦理学: 的重点从城邦政治思想转向伦理学:城邦 公民的内涵不复存在。 公民的内涵不复存在。政治问题作为伦理 问题的一部分得到讨论。 问题的一部分得到讨论。因为政治或者说 国家问题是难以驾驭的。 国家问题是难以驾驭的。 • (五)个人的解放:公民与国家之间的集 个人的解放: 体主义、整体主义开始丧失, 体主义、整体主义开始丧失,公民权普遍 拥有,加上围绕着个人讨论伦理学, 拥有,加上围绕着个人讨论伦理学,个人 成为政治思想关注的主体。 成为政治思想关注的主体。
二、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从共同体到个人
(一)小国寡民-地广人多:帝国面积和多 小国寡民-地广人多: 种族人口,罗马人、外省人和奴隶。 种族人口,罗马人、外省人和奴隶。 交通工具和信息传播手段比较落后: (二)交通工具和信息传播手段比较落后: 广大的人口处于分裂状态,人与人, 广大的人口处于分裂状态,人与人,人与国 个人与国家的距离越来越远。 家,个人与国家的距离越来越远。 国民身份的变化, (三)国民身份的变化,从城邦公民转向帝 国公民:原来的城邦公民,罗马的公民权: 国公民:原来的城邦公民,罗马的公民权: 从罗马公民――市民法,罗马市民 市民法, 从罗马公民 市民法 罗马市民――万民 万民 外省和被征服地区的公民, 法,外省和被征服地区的公民,全部成为平 等的罗马帝国的公民。公民群体非常庞大, 等的罗马帝国的公民。公民群体非常庞大, 远远超过了希腊城邦的公民群体。 远远超过了希腊城邦的公民群体。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什么是“中庸”原则?梭伦改革对雅典城邦的影响?答:影响:梭伦的改革在雅典建立了有限的温和的民主制,为日后民主制的发展和繁荣奠定基础。

其调解公民内部矛盾的中庸思想为亚里士多德所吸收。

毕泰戈拉学派的影响?答:毕泰戈拉学派认为,数是外物的本源。

整个世界万物都具有数的比例关系,适当的数的比例关系就构成和谐。

“和谐”的原意是将不同的事物连接或调和在一起。

该学派用它指一定数的比例关系。

反合乎这种比例,就产生和谐。

比如,各天体之间距离的数的比例关系构成整个天体的和谐;人体内的湿和干、冷和热、苦和甜之间适当的比例使人健康;“黄金分割段”作为一种数的比例关系产生和谐的美感,这种造成适当和谐的比例、尺度就是正义。

关于城邦(古希腊城邦有哪三个阶级构成,哪些人在治理,城邦的特征(内、外部看),有哪些思想家对城邦的稳固做出了贡献)答:特征:(1)古希腊的城邦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形式。

从外部特征上看,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

(2)从本质上说,城邦是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力的义务的政治体系。

(3)城邦政治是极其多元化的;(4)政治制度变动不居;组成:所有城邦都由三个身份集团构成:奴隶、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和自由公民。

奴隶与自由人的区分是城邦制度的基础。

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包括妇女和外邦人。

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2)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代科学的研究方法;(3)特定的研究主题和范围(所谓的政治学就是关于城邦的技术和学问,它包括对城邦的起源、性质、目的、职能等的一般认识,以及关于如何组织和管理城邦的观点和主张);(4)公民的政治视角。

什么是智者?答: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在希腊一些城邦中用涌现出了一大批自称“智者”的职业教师。

他们向人们传授有关辩论、诉讼、演说、修辞的技巧及相应的参政知识,并收取学费。

作为第一批专注于社会政治问题的学者,他们对社会、政治和伦理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阐述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和主张。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1.P2政治思想的概念和内容政治思想的主要的和基本的内容集中反映了人们围绕国家政权所进行的政治事件,是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及其代表人物对待国家政权的态度和主张,即关于如何认识国家,如何组织国家,如何管理国家的主张、观点、理论和学说。

2.P8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3.P19来库古被认为是斯巴达政治制度的创建者(了解)来库古改革的内容:立法活动公元前7世纪末期到公元前6世纪中叶,借助于德尔斐神殿的神意,颁布了“瑞特拉”,创建了斯巴达政治制度:在斯巴达内部创建了“平等者公社”特征:平等、集体主义将全国土地和奴隶平均分配给每个斯巴达人,享有公民权,他们也是职业军人,不从事生产劳动,专门从事军事训练和从军作战,而皮里阿西人虽然享有自由身份,但完全没有政治权利。

希洛人不仅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人身自由,收到斯巴达人的残酷对待。

取消了商品货币,不许买卖土地,在军营中过集体生活。

实行共餐制。

4.P22 逻各斯的概念这个词来自希腊,最初有多方面的含义,如“语言”、“比例”、“尺度”等,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的关于规律性的哲学范畴,由赫拉克利特最早引入哲学概念。

指的是自然的普遍规律和共同法则,也是万物共同的、普遍的尺度,它是最高的支配力量,是高于人间法律的更高法律,是人间法律的源泉、准绳,也可以说是后来西方政治哲学非常重要的自然法概念的前身,自然哲学家们发现的自然与社会政治联系的中介,发现的用以规范、衡量城邦生活的一个权威尺度。

5.P33 智者学派的概念和代表人物公园前5世纪后半叶,在希腊一些城邦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自称“智者”的职业教师。

他们想人们传授有关辩论、诉讼、演说、修辞的技巧及相应的参政只是,并收取学费。

作为第一批专注于社会政治问题的学者,他们对社会、政治和伦理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阐述了许多新颖的见解和主张。

他们的活动以雅典为中心,同时遍及其他一下主要城邦,代表人物有普罗塔哥拉、高尔吉亚、安提丰等人。

西方政治思想史要点整理

西方政治思想史要点整理

第二章柏拉图的政治思想第一节历史背景与思想渊源一、1、希腊的内部极盛期梭伦改革(前594~593)希波战争(前492~449)伯利克里(前462~429)伯罗奔尼撒战争(前431~404):以雅典为首的民主政体城邦——以斯巴达为首的贵族政体城邦2、民主政体的危机民主派与贵族派之间的政治斗争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奴隶与自由民之间的矛盾二、柏拉图的思想渊源1、赫拉克利特学派(克拉底鲁)克拉底鲁:“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唯物与唯心?提出语词的局限性(语词一经说出,事物已面目全非),不可知论。

得出与其相反的结论。

认为知识只能是对永恒不变事物的认识。

2、苏格拉底伦理行为必须建立在具有永恒价值的知识上面。

探求事物的一般定义、普遍概念。

3、埃利亚学派(巴门尼德)苏格拉底:“一般”与“个别”结合。

巴门尼德:把“一般”转变为“单个的存在物”。

4、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事物由于“摹仿”数而存在。

柏拉图:事物由于“分有”理念而存在。

提供了跨越“可感世界”与“理智世界”的桥梁。

第二节柏拉图的理念论与认识论理念的涵义*理念是本体*理念是目的*理念是共相*理念是模型第三节理想国:国家理念与城邦的正义一、个人正义与城邦正义1.正义的概念2.个人正义:理性、激情、欲望的和谐。

德性。

3.城邦正义:智慧、勇敢、节制的和谐。

社会分工是国家的起源和基础。

(个人需要的多样性和个人才能的片面性)城邦的等级划分:统治者、战士、生产者。

各自体现城邦的三种美德。

(奴隶问题?)等级的神话:金、银、铜铁。

二、哲学王与理想国的制度1.理想国≈斯巴达+哲学王2.现实中的四种政体:(造成社会的分裂和混乱、统治者的无知无能、人的品德败坏。

)荣誉政体:克里特、斯巴达。

现实中最好的政体。

寡头政体:建立在财产基础上。

实质上分裂为富人的国家与穷人的国家。

过度奴役导致毁灭。

平民政体:以平等、自由为特征。

民众只有意见而无知识。

过度自由导致毁灭。

僭主政体:“最可鄙的政体”、“残酷的统治者的治理”。

第八章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的政治思想 (《西方政治思想史2》PPT课件)

第八章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的政治思想  (《西方政治思想史2》PPT课件)

法哲学体系
精神阶段
主观精神 客观精神
绝对观念 自然阶段 绝对精神
逻辑阶段
抽象法
道德 伦理
家庭 市民社会
国家
二、伦理自由观
黑格尔认为,要想理解自由的理论,必须 从个人的概念出发。他首先批判了个人主义的 “抽象个人”概念。人是社会性的人,个人只能 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生存和发展,个人的自由 离不开相互间必然结成的关系。他以主人与奴 隶之间自由与依赖的关系证明,从个人主义立 场上进行的自然状态、社会契约的虚构,是一 种有害的虚构。个人都既是独立的,又是依赖 的,而且这两方面是统一的。
西方政治思想史
第八章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的政治思想
概述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十分落后。政治 上的封建割据、经济上的缓慢发展。德国资产 阶级和知识分子的政治主张具有明显的双重性。
他们善思辨,却少实践;倡导启蒙思想, 却反对激进革命。这种立场与态度,使德国的 政治思想呈现出独特的调和性:自由主义与国 家主义并行。无论是康德的伦理政治观,还是 黑格尔的普遍国家观,都体现着个人与整体、 自由与权威的张力与冲突。
人是康德思想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康德 认为,在一切领域里最应维护的就是人的尊严, 而体现人的尊严的就是人的自由。人们要想实 现自由,在行为上就要遵守三条道德律令:一 是普遍律,每个人意志所遵循的准则应是普遍 的立法原则;二是“人是目的”,在任何情况, 人都不能成为工具;三是意志自由,即“把每 个有理论在康德的政治思想中占据着十 分重要的地位。在他看来,这是政治的最高目 标,是道德的内在要求。康德认为,和平状态 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被建立起来的。永 久和平的建立需要必要的前提和保证。首先, 倡导共和制。其次,建立和平联盟。再次,认 可世界公民权利。康德还指出,只有在法的基 础上,将政治与道德结合,才能建立起普遍的 永久和平。

中外政治思想史2

中外政治思想史2

政治思想具有阶级性与社会性。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启蒙运动步入文艺复兴运动的后尘,成为了欧洲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不正确获得2.00分中的0.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要解决建立何种形式的政体的问题。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4不正确获得2.00分中的0.00分标记题目题干洛克进一步将人的自然权利充实为生命权、财产权。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5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柳宗元民本思想中的民贵君轻的观点是天然的、合理的观点。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6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中西文化虽然在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社会结构上具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它们的政治思想并没有很大的差异。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7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明太祖朱元璋的政治思想代表了明清统治者重民和政治调节的思想本质。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8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苏格拉底主张贤人政治,认为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9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

选择一项:a. 分权而立b. 中央集权c. 小国寡民d. 政治中心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小国寡民题目10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所谓唯理性是指西方思想崇尚“理性”思辨,重视事物发展的表象和实际。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1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政治思想还有民族文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民族性。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2不正确获得2.00分中的0.00分标记题目题干公元前509年,雅典的()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

西方政治思想史课件

西方政治思想史课件

2021/7/31
3
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 (二)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 (三)坚持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方法。 (四)坚持寓评于介的原则。
2021/7/31
4
课堂讨论:
政治思想如何影响世界?
2021/7/31
5
第一章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 古希腊的社会状况 和政治思想概述
斯多哥学派主张宿命论和禁欲主义,认 为人生真正的幸福就是服从命运的安排, 顺应自然而生活。他们宣传宗教信仰, 反对追求快乐,主张克制一切欲望,甚 至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
2021/7/31
31
三、波利比阿的政治思想
波利比阿不朽著作是《历史》,系统把 古希腊的政治思想介绍到罗马,强调混 合政体理论,较早地提出了分权和平衡 原则。
2021/7/31
18
三、理想国
(一)城邦起源于社 会分工
(二)对理想国的分 工合理性的论证
2021/7/31
19
三、哲学王理论
(一)哲学王思想产生 的时代背景
(二)知识治国 (三)美德即知识 (四)公民品性改良
的需要
2021/7/31
20
四、政体思想
(一)早期的政体思想 (二)晚期政体思想的发展
是古罗马最著名的演说家
他创造的文体被西方人称作 “西塞罗文体”,成为历代演 说家模仿的榜样
是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曾大力 呼吁创建拉丁文化,建构罗马 人自己的哲学,为后世留下了 一批重要的哲学著作
主要著作:共二十九本,总字 数译成中文约三百万字。其中 有许多堪称世界名著,具有丰 富的文化价值
2021/7/31
2021/7/31

西方政治思想史2

西方政治思想史2
人类一体、人类一家的世界主义观念

人都受自然法支配 人都是神的儿女 人人平等 人类一体、人类一家
三、影响 1.奠定了西方思想史上绵延不绝的自然法传
统。 2.人人平等思想打破了城邦时代对人的各种 身份的偏见,确立了新型的人与人的关系。 3.人的自由思想确立了衡量人的价值的新标 准——人的精神特征和道德水准。
第三节
波利比阿和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polybius
一、波利比阿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和著作
(前208-前126)希腊人,出身名门,行政长官,
后以人质身份客居罗马,思考罗马政治。 著作《历史》
(二)政治思想 1.政体循环思想:
政体演变论旨在发现各种政体依次更替的规
律,了解人的理性与心理因素在其中所起的 作用,提高政治家的预测能力。 2.混合政体主张:实行君主制、贵族制、民 主制的混合政体 3.提出分权与制衡理论:权力体系各构成部 分和机构之间的制约与平衡 前人只提出社会集团和力量间的混合与平衡
发展为所有人的政治哲学。 2.使自然法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 3.共和国思想与分权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
第四节 罗马法学对政治思想影响
一、罗马法和罗马法学
1.罗马法,是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所制定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皇帝的命令,元老 院的告示,成文法和一些习惯法在内。罗马 法在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时期达到 鼎盛。
(5)基督教发展的原因 ①罗马帝国尖锐的社会矛盾使人们寻求精神上
的安慰。 ②基督教宣称上帝毫无差别地对待一切民族。 ③基督教宣扬“因信得救”,不需要花费钱财。 (廉价信仰廉价得救) ④基督教宗教仪式简化,摆脱了许多繁文缛节 和清规戒律,注重人内心对基督的信仰和道德 修养。这有利于它的传播。 ⑤早期基督徒的纯洁而又严肃的道德和纪律。

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二章PPT参考

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二章PPT参考
第二章
希腊化与古罗马政治思想
2021/3/10
授课:XXX
1
2021/3/10
授课:XXX
2
基本内容
一、社会背景与政治思想特点 二、希腊化时期三大思想学派 三、古罗马时期政治思想 四、罗马法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五、基督教政治思想
2021/3/10
授课:XXX
3
一、社会背景与政治思想特点
(一)社会背景
(前210-128)
●希腊人,出身名门,行 政长官,后客居罗马, 思考罗马政治,著作 《历史》
●将政治哲学与政治制度 融合:罗马人为何成功?
●政体循环思想:p54 ●混合政体主张: ●提出分权与制衡理论
2021/3/10
授课:XXX
15
2021/3/10
(二)西塞罗
(前106-43)
●出身骑士,任执政官,捍卫共
28
2021/3/10
授课:XXX
29
2021/3/10
授课:XXX
30
(一)基督教政治思想特点
●追求天国与来世的价值取向 ●贬低世俗权威,疏远政治 ●双重的政治忠诚 ●信徒的精神自由与平等
(二)奥古斯丁“双城论”
●人之原罪与上帝恩典 ●天上之城与地上之城 ●国家的工具性 ●国家与教会的关系
2021/3/10
授课:XXX
12
2021/3/10
(三)斯多葛学派
芝诺(前336-264)
●自然法是宇宙的理性 ●人在精神上的自由与平
等:精神自由,人人平等,奴隶 ●忽略家庭,重视城邦和
谐 ●人类一体、人类一家的
世界主义观念:p52
授课:XXX
13
2021/3/10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圣才出品】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圣才出品】

第二章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2.1 复习笔记一、希腊化和罗马帝国时期政治思想的特点1.城邦制度的解体和政治思想的演变(1)城邦制度的解体①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希腊世界的城邦制度开始走向衰败。

而在这时,马其顿强盛起来,并开始向外扩张。

公元前338年,希腊各城邦沦于马其顿控制之下,失去了独立的主权。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东侵,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世界帝国,开始了所谓希腊化时期,城邦时代让位于帝国时代。

②与上述过程大体同步,罗马国家也经历着由城邦向帝国的转变。

公元前3世纪后,罗马国家的扩张越出意大利境外。

到公元前1世纪末,它的边界已经达到从北非到莱茵河,从大西洋岸边到两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原希腊世界也被纳入它的版图。

罗马国家的政治体制也由城邦共和国转变为以官僚和军队为支柱的专制独裁帝国。

③在西方政治史上,就由城邦时代过渡到了帝国时代。

世界帝国是与城邦完全不同的国家形式,其政治经济结构和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2)政治思想的演变由城邦时代过渡到了帝国时代,古希腊罗马国家的政治经挤结构和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此引起了人们政治观念和政治思想的重大变化。

①人们不再有古典城邦时代对政治的那种热情。

在学术领域里,政治学实际上处于萧条和沉寂的状态。

政治问题是作为伦理问题的一部分而得到讨论的,认为只有从政治生活中撤出,远离政治,才能得到精神的宁静。

②帝国时代的政治学不再是公民的政治学,它变成了所有自由民的政治学。

他们打破原来公民与非公民之间的深沟壁垒,站在一般自由民的立场上研究政治问题,以所有自由民为对象。

③不再把国家视为自然的产物,而是自私的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相互达成的契约。

这种契约论意味着把个人视为国家的基础。

④随着国家的急剧膨胀,个人与国家的关系逐渐疏远,从而导致了一种偏向的产生。

即从公共政治生活退回到个人生活,关注个人精神世界的完善、纯洁和健康。

2.种族和文化的融合及世界主义思潮(1)从地域、种族和文化上,希腊化国家和罗马帝国都是兼容东西方的国家。

《西方政治思想史》课件02希腊化与古罗马时期的政治思想共49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课件02希腊化与古罗马时期的政治思想共49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课 件02希腊化与古罗马时
期的政治思想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筆記(一)2007-12-15西方政治思想史唐士其绪论西方政治思想概述一、西方政治思想的概貌及其发展阶段西方政治思想主要是指西欧和北美的政治思想,它们具有一致性与继承性,从而与其他地区对于政治的理解形成明显区别。

在古希腊,政治与城邦完全是同一概念(polis)。

在这一时期,政治尚未从社会生活的整个领域中明确区分出来,政治活动就自然的被人们理解为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谈论公与私,国家与社会这些后世西方政治学的重要范畴几乎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在此意义上,亚氏的《政治学》也可以被理解为“城邦学”。

古希腊这种“泛政治”的观念到罗马帝国时期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国家领土范围的明显扩大使古希腊那种全民参与政治的体制已经变得根本不可能。

就公民自身来说,在帝国的政治体制下,他们也已经完全不能象古代希腊人一样用过参与政治活动获得他们人格的完整。

如果在古希腊时代,哲学也构成了政治思考的一项主要内容的话,到了古罗马时代,人们就不得不到政治之外寻求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哲学依据。

罗马帝国时期出现的哲学与政治分立以及它所带来的人们在精神某种程度上的空白,me:那么中国的政治和哲学分立了吗?为基督教在整个帝国的流行提供了精神土壤。

所以另一方面,基督教在帝国的普遍传播又为政治和政治思想带来了影响。

基督教从诞生之日起就对世俗的政治权力采取了一种疏远乃至对立的态度,两者之间的理想关系是各司其责。

由此一来,一方面关于人的精神的事务在很大程度上从国家的统治下独立出来,古希腊的政治概念由此而明显萎缩。

近代政治思想一个最根本的出发点是对个人利益的保护,对于象霍布斯那样被视为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也一样。

这种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的政治观念首先通过洛克得到系统表述。

由于个人在追求自己的财富和利益时被认为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因此国家需要做的只是对个人所得和基本的社会秩序加以维护,即承担“守夜人”的角色。

由于洛克这样的自由自由主义者认为国家自然具有一种侵害个人利益的倾向,所以人们普遍相信必须以种种方式对国家的行为能力加以限制,换言之,国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恶”。

西方政治思想史(全)

西方政治思想史(全)

西方政治思想史(全)西方政治思想史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探索:(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自然政治观:从政治思想发展来看,古希腊罗马是欧洲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

古希腊政治思想伴随着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形成而产生,并随着它的发展而演变。

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奴隶制度与城邦制度,特别是希腊人对城邦生活的感受和认知,使得自然政治惯成为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将国家起源与政治秩序的建立归因于自然,并依据是否合乎自然秩序来评价国家制度与政治生活优良与否,古希腊人很早就开始了对宇宙的认识,这促进了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提出“人在本性上是一个政治动物”的经典命题。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思想也具有整体主义国家观与伦理政治观的特征,也是自然政治观的体现。

古希腊人在哲学、科学以及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政治思想也不断丰富繁荣,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并深刻影响到中世纪和近代的政治思想。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二)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将现存的一切社会关系包括经济、政治关系都看做是由上帝创造并由教会批准的,其目的是维护上帝的权威与基督教会的统治地位。

神学政治观有三个特征:一是一切权威来自上帝,上帝的启示与《圣经》是唯一的真理,基督教的教义规定了基本的政治价值;二是教权与王权、教会与世俗政权的关系成为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三是以既定的启示与教义为依据,通过形式逻辑的推理得出政治问题的结论,这是神学政治理论特定的论证方法。

奥古斯丁为教会高于国家、教权高于王权进行了权威的论证,开创了基督教神学政治思想;阿奎那创立了庞大的神学体系,是基督教神学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

(奥古斯丁、阿奎那。

路德、加尔文)(三)近现代西方的权利政治观(文艺复兴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权利政治观是一种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适应的资产阶级政治观,以抽象人权为国家公共权力(政府)的基础,认为国家、政府来源于人们的同意或委托,其目的和作用不过是保障个人的权利,实质是一种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为价值取向的政治观。

西方政治思想史总结

西方政治思想史总结

西方政治思想史总结西方政治思想史基本概况:随着城市的兴起,商品经济和市民阶级开始发展起来,反教权反封建思想也逐渐形成壮大。

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政治上支持王权以打击教会,而思想领域则先后爆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近代科学的大突破,政治思想的世俗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理性、自然和契约论等观念开始得到越发的重视,为近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宗教改革:15、16世纪欧洲社会最重要的政治事件。

资产阶级以理性为武器猛烈攻击教会特权和等级制度,抨击繁冗的宗教礼仪和禁欲主义,表达了其希望在国内外摆脱教皇干预,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统一民主国家并存进经济发展和扩大交流的要求,其实就是资产阶级力图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

宗教改革的结果是教皇国逐渐推出了各国教俗两界的权力范围,教会势力几乎被全部逐出政治事务。

主要代表人物是路德和加尔文(简单了解二人的具体主张)。

人文主义:是人文学科,也指提倡以人为核心、尊重人的人道主义和人道精神。

抽象的人性论。

按自然生活的伦理观。

文艺复兴:14、15世纪,力图摆脱封建主义束缚的资产阶级继承和借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以此猛烈抨击天主教教义并攻击教会的统治地位,他们用人文主义思想反对封建神学,提倡理性反对神性,提倡个性自由反对封建桎梏,提倡现世幸福反对禁欲主义,把理性、个人自由和追求个人幸福看做人类普遍的永恒的本性。

文艺复兴刺激了新语言如法语的产生,存进了文学、考古、翻译事业的勃兴,带来了哲学的更新、近代政治学的创立、印刷术的发展、学校的兴办以及现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而人文主义的传播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文化,即从人的角度看待社会以及各种问题。

文艺复兴逐渐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实际是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神权旗帜下开展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人类历史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由中古向近代转型时期的思想运动,展示了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革命热情和首创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提出两条原则: 他提出两条原则: 一是看政体的宗旨是维护全城邦的公共利益,还 一是看政体的宗旨是维护全城邦的公共利益,
是只维护统治者本身的利益; 是只维护统治者本身的利益;
二是看掌握最高统治权的人数。 二是看掌握最高统治权的人数。
在正宗政体中, 在正宗政体中, 由一人掌权的称为君主政体; 由一人掌权的称为君主政体; 由少数人掌权的为贵族政体; 由少数人掌权的为贵族政体; 由多数人掌权的为共和政体。 由多数人掌权的为共和政体。 非正宗政体(或变宗政体)也包括三种: 非正宗政体(或变宗政体)也包括三种:僭主政 体为君主政体的变态; 体为君主政体的变态; 寡头政体为贵族政体的变态; 寡头政体为贵族政体的变态; 平民政体为共和政体的变态。 平民政体为共 寡头政体与平民政体的区分主要不在人数的多少, 而在贫富的差别。 而在贫富的差别。
波希战争(492 B.C.-449 B.C.)以希腊城邦的胜 波希战争( B.C.B.C.)以希腊城邦的胜
利而告终。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奴隶的 利而告终。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 广泛使用,手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广泛使用,手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商业和对外 贸易的发达,使希腊经济的繁荣达到鼎盛时期。 贸易的发达,使希腊经济的繁荣达到鼎盛时期。 从公元前443 429年 从公元前443 –429年,雅典民主派领袖伯里克 利连任十将军委员会的首席将军, 利连任十将军委员会的首席将军,成为雅典最有 威信的最高领导者, 威信的最高领导者,他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雅典的 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
随着雅典政治进一步民主化和经济的繁荣,雅典 随着雅典政治进一步民主化和经济的繁荣,
实力进一步扩张,于是侵犯了斯巴达的利益, 实力进一步扩张,于是侵犯了斯巴达的利益,引 发了雅典和斯巴达两大城邦的冲突,公元前431 发了雅典和斯巴达两大城邦的冲突,公元前431 年爆发了持续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 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 年爆发了持续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虽以 雅典的失败宣告结束, 雅典的失败宣告结束,但包括斯巴达在内的希腊 各城邦的实力都遭到极大的削弱。 各城邦的实力都遭到极大的削弱。 战争期间,奴隶大批逃亡,农民破产,贵族专权, 战争期间,奴隶大批逃亡,农民破产,贵族专权, 豪强横行,平民与贵族豪富的斗争愈趋剧烈, 豪强横行,平民与贵族豪富的斗争愈趋剧烈,动 摇了城邦制度的社会基础, 摇了城邦制度的社会基础,使希腊城邦国家均纷 纷陷入政局动荡、僭主篡权、 纷陷入政局动荡、僭主篡权、宗派纷争的危机之 中。
二、主要政治思想
1、城邦国家是一种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它的 城邦国家是一种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
目的是要使人类过优良的幸福的生活。 目的是要使人类过优良的幸福的生活。 2、人使政治的动物,政治学使一切学术中最重要 人使政治的动物, 的学术。 的学术。 3、人类的私心不会因公产制度的建立而随之消失 4、公民与政体理论。公民的品德应符合政体的要 公民与政体理论。 求,正宗政体应以公共利益为依归 5、政体变革的原因及其救治办法 6、理想城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城邦政治学说具有以下特点: 城邦政治学说具有以下特点:
(1)政治即治理城邦,政治学即关于治理城邦 政治即治理城邦,
的学问, 的学问,政治学的目的乃是在于追求城邦的善德 和善业; 和善业; 个人利益必须以城邦的整体利益为依归。 (2)个人利益必须以城邦的整体利益为依归。 (3)把小国寡民的城邦看作是实现理想政治的 基础。 基础。 人是城邦政治的动物。 (4)人是城邦政治的动物。 把正义视为城邦理想政治的追求目标。 (5)把正义视为城邦理想政治的追求目标。 把奴隶和所谓的野蛮民族排除于人之外, (6)把奴隶和所谓的野蛮民族排除于人之外, 从而也排出于政治之外。 从而也排出于政治之外。
亚里士多德还分析了政体变革的原因,并提出防 亚里士多德还分析了政体变革的原因,
止其发生的种种办法。 止其发生的种种办法。 政体形式发生变更,政权易手,就是社会革命。 政体形式发生变更,政权易手,就是社会革命。 社会革命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社会革命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最主要是由于 人的社会地位的不平等造成的。 人的社会地位的不平等造成的。 除了社会地位不平等会引起政体的变更外, 除了社会地位不平等会引起政体的变更外,已据 高位的人企图进一步加深社会不平等亦会引起变 革。
执政官不仅由抽签产生,而且向所有公民开放。 执政官不仅由抽签产生,而且向所有公民开放。 国家发给公职人员津贴,使贫困的公民可以担任 国家发给公职人员津贴,
公职。 公职。 国家还发给贫民“观剧津贴” 国家还发给贫民“观剧津贴”,资助穷困的公民 参加文化生活。 参加文化生活。 更重要的是,公民会议的作用空前扩大, 更重要的是,公民会议的作用空前扩大,自由民 可以的公民会议上发表意见,选举官吏, 可以的公民会议上发表意见,选举官吏,讨论国 家一切重大议案。 家一切重大议案。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
一、生平和著作
384B.C.-322B.C.,马其顿人统治希腊的时期。 384B.C.-322B.C.,马其顿人统治希腊的时期。 17岁,从师于柏拉图。 17岁 从师于柏拉图。 335B.C.,回到雅典,开办自己的学校。 335B.C.,回到雅典,开办自己的学校。 亚里士多德对当时已知的各门学科几乎都作了有 意义的创造性的探索,开辟了政治学、 意义的创造性的探索,开辟了政治学、逻辑学以 及动物学等新的领域。 及动物学等新的领域。 政治学》《雅典政制》 》《雅典政制 《政治学》《雅典政制》
比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比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高于柏拉图的一个重要地方是:他将国 亚里士多德高于柏拉图的一个重要地方是:
家与社会作了区分,将政治结构、社会结构作了 家与社会作了区分,将政治结构、 区分,把国家看成是一个社团, 区分,把国家看成是一个社团,一个高于其他社 团的完善社团。 团的完善社团。 国家是最完善的社会团体。 国家是最完善的社会团体。 国家在秩序上后于个人和家庭, 国家在秩序上后于个人和家庭,但在本性上先于 个人和家庭。 个人和家庭。 人不能脱离城邦而生活,人是天然的政治动物, 人不能脱离城邦而生活,人是天然的政治动物, 而政治就是城邦国家。 而政治就是城邦国家。 它并未揭示出国家产生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 它并未揭示出国家产生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政治学说便产生于这
个时期。 个时期。他们的学说既是城邦政治制度发展成熟 的结果, 的结果,也是对城邦政治的历史和危机进行研究 和反思的结果。 和反思的结果。
第一节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约公元前469-399),生于雅典一个 苏格拉底(约公元前469-399), ),生于雅典一个
第二节 柏拉图
一、生平和著作
427B.C.-347B.C. 427B.C. 出生在雅典的名门望族,继父是著名的民主政治 出生在雅典的名门望族,
家伯里克利的挚友和追随者。 家伯里克利的挚友和追随者。 师从苏格拉底。 师从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死后,在外游历。 苏格拉底死后,在外游历。 386B.C.,在雅典开办阿加德米学园。 386B.C.,在雅典开办阿加德米学园。 理想国》 政治家》 法律篇》 《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
苏格拉底曾被比拟为中国的孔子。 苏格拉底曾被比拟为中国的孔子。 其主要的哲学命题是:自知己之无知。 其主要的哲学命题是:自知己之无知。 突出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 突出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
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 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 美德即知识” “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的政治主张: 苏格拉底的政治主张:
第二章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思想
古希腊的历史,一般来说,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 古希腊的历史,一般来说,
期,即早期(波希战争前及战争期间),繁荣时 即早期(波希战争前及战争期间),繁荣时 ), 波希战争后期及胜利后),衰落时期( ),衰落时期 期(波希战争后期及胜利后),衰落时期(伯罗 奔尼撒战争后)。 奔尼撒战争后)。 思想和文化的发展大体与这三个时期相适应: 思想和文化的发展大体与这三个时期相适应: 第一时期,自然哲学比较发展, 第一时期,自然哲学比较发展, 第二、三时期, 第二、三时期,政治学说和伦理学说才开始发展 起来。 起来。 换句话说,第一时期, 换句话说,第一时期,人们比较注重思考宇宙的 本源,第二、第三时期, 本源,第二、第三时期,人们才注意研究现实的 斗争和研究内心的精神世界。 斗争和研究内心的精神世界。
亚里士多德还分析了政体职能即国家职能。 亚里士多德还分析了政体职能即国家职能。 他认为,一切政体都有包含有三个要素,即议事 他认为,一切政体都有包含有三个要素,
部分、行政部分和审判(司法)部分。 部分、行政部分和审判(司法)部分。 只有当三个要素都组织良好时, 只有当三个要素都组织良好时,相应的政体才是 良好的。 良好的。 他的这些关于国家职能的见解深深启发了后来的 政治思想家提出权力分配的主张。 政治思想家提出权力分配的主张。
1、治理国家的人应当是懂得治国艺术的人,应 治理国家的人应当是懂得治国艺术的人,
该由掌握政治知识的人来治理国家 2、判断真理要靠知识,而不是靠多数 判断真理要靠知识, 3、公民必须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法律如契约, 公民必须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法律如契约, 遵守法律就是遵守契约, 遵守法律就是遵守契约,破坏法律就是破坏契约 4、反对僭主政府和豪富专政,主张贵族整体和 反对僭主政府和豪富专政, 贤人政治 5、城邦应注重教育
手工业者的家庭。 手工业者的家庭。 他被公认为是一个有全面教养的人, “他被公认为是一个有全面教养的人,受过当时 所需的一切教育。 所需的一切教育。” 在集市、运动场和大街与各式各样的人交谈, 在集市、运动场和大街与各式各样的人交谈,讨 论各种社会问题,特别是道德问题。 论各种社会问题,特别是道德问题。 生活的年代正式雅典城邦贵族与平民斗争十分激 民主政治危机四伏的年代。 烈,民主政治危机四伏的年代。 曾参军。战争失败,民主派威信受到打击, 曾参军。战争失败,民主派威信受到打击,出现 三十僭主”政治。 “三十僭主”政治。 苏格拉底之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