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品德与社会 老师教育我成长教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一单元温暖的家1 我长大了〖程资的开发与运用〗(一)学生准备能够反映自己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生活的照片或事情。
(二)教师准备1了解学生对父母的感情,以及父母与家庭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2了解学生如何认识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应具有的关系。
3前联系一些学生家长,对他们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在承担家庭角色时的内心想法,并在前用录音机录下一些家长的心里话。
4邀请学生家长参与本节的教学活动。
〖本题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懂得孝敬长辈;知道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要互相尊重,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事物与现象。
3知道有关自己成长的事情,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情;知道在家里应具有哪些明礼仪,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结构〗(一)时安排1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1通过播放父母对孩子说的心里话,营造一种温馨感人的气氛,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感受父母的爱意,体会亲情,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
2通过对平时生活中的一些温馨美好画面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谁带的”这一问题的思考,进而深切地体会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同时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3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已经长大了,我应该为创设温暖的家做些什么”,思考自己在家庭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同时对学生进行清楚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能力的训练,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认识、分析事物和现象。
4在本节的结尾,通过“我的心里话”让学生把自己在整节积聚的情感释放出,把自己对父母的热爱与感激之情真切地表达出,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实施过程〗(一)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受亲情1教师播放录音。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一单元温暖的家.我长大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一)学生准备能够反映自己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生活的照片或事情。
(二)教师准备1.了解学生对父母的感情,以及父母与家庭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2.了解学生如何认识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应具有的关系。
3.课前联系一些学生家长,对他们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在承担家庭角色时的内心想法,并在课前用录音机录下一些家长的心里话。
4.邀请学生家长参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本课题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懂得孝敬长辈;知道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要互相尊重,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事物与现象。
3.知道有关自己成长的事情,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情;知道在家里应具有哪些文明礼仪,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1.通过播放父母对孩子说的心里话,营造一种温馨感人的气氛,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感受父母的爱意,体会亲情,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
2.通过对平时生活中的一些温馨美好画面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谁带来的”这一问题的思考,进而深切地体会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同时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3.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已经长大了,我应该为创设温暖的家做些什么”,思考自己在家庭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同时对学生进行清楚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能力的训练,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认识、分析事物和现象。
4.在本节课的结尾,通过“我的心里话”让学生把自己在整节课积聚的情感释放出来,把自己对父母的热爱与感激之情真切地表达出来,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我长大了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我长大了》教案《我长大了》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大,懂得感激自己的父母。
2、提高体验生活、收集资料的能力。
3、知道有关自己长大的事情,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
4、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心灵去感受。
教学重难点体验长大的乐趣,学会感激父母。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感受“长大”。
1、播放儿时的音乐,请两位同学穿上幼时的服装走一走。
2、尝试体验。
全班同学尝试穿幼时服装。
3、交流感受。
4、揭示话题。
老师:同学们已经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
虽然大家的姓名不同,生活经历也不一样,但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每个同学都是从一个小娃娃成长为一名三年纪的学生,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自己长大的历程。
(板书:我长大了)用幼时的儿歌,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他们对儿时的回忆。
让学生尝试戴上或穿上年幼时的物品,使学生的口、眼、手、脚、脑充分解放,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产生对“长大”的特殊感情,从而自然地揭题。
5、阅读教材,认识乐乐、虎子、小文。
请同学们读课本P2——P4乐乐、虎子、小文的话。
请学生发表意见。
乐乐的故事:每次看儿时的照片,爸爸妈妈都会在旁边指点,语气里充满了爱意,我们一起回想童年趣事,心里美滋滋的。
虎子的故事:出生时3.3千克,现在25千克,出生时候的小脚丫才6厘米长。
小文的故事:难忘的第一次,第一次背上小书包,第一次戴上红领巾,第一次登台演出。
二、小组合作——探究“长大”。
老师:每位同学都和课本上的小朋友一样,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
今天我们一起来开展一个有趣的活动——我的“昨天”和“今天”。
1、小组测量。
测量每个人的身高和体重,与自己出生时的情况作比较。
2、小组评一评。
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哪位同学体重增加最多,哪位同学身高增加最多。
3、小组展示照片,感悟长大是一个过程。
引导学生测量、计算、比较,让他们的实践中体验,并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三、交流故事——分享“长大”的快乐。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我长大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一)学生准备能够反映自己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生活的照片或事情。
(二)教师准备1.了解学生对父母的感情,以及父母与家庭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2.了解学生如何认识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应具有的关系。
3.课前联系一些学生家长,对他们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在承担家庭角色时的内心想法,并在课前用录音机录下一些家长的心里话。
4.邀请学生家长参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本课题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懂得孝敬长辈;知道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要互相尊重,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事物与现象。
3.知道有关自己成长的事情,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情;知道在家里应具有哪些文明礼仪,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1.通过播放父母对孩子说的心里话,营造一种温馨感人的气氛,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感受父母的爱意,体会亲情,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
2.通过对平时生活中的一些温馨美好画面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谁带来的”这一问题的思考,进而深切地体会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同时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3.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已经长大了,我应该为创设温暖的家做些什么”,思考自己在家庭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同时对学生进行清楚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能力的训练,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认识、分析事物和现象。
4.在本节课的结尾,通过“我的心里话”让学生把自己在整节课积聚的情感释放出来,把自己对父母的热爱与感激之情真切地表达出来,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2019-2020年三年级品德与社会 我长大了教案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我长大了教案北师大版课程资源(一)学生准备能够反映自己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生活的照片或事情。
(二)教师准备1.了解学生对父母的感情,以及父母与家庭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2.了解学生如何认识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应具有的关系。
3.课前联系一些学生家长,对他们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在承担家庭角色时的内心想法,并在课前用录音机录下一些家长的心里话。
4.邀请学生家长参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懂得孝敬长辈;知道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要互相尊重,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事物与现象。
3.知道有关自己成长的事情,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情;知道在家里应具有哪些文明礼仪,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1.通过播放父母对孩子说的心里话,营造一种温馨感人的气氛,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感受父母的爱意,体会亲情,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
2.通过对平时生活中的一些温馨美好画面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谁带来的”这一问题的思考,进而深切地体会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同时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3.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已经长大了,我应该为创设温暖的家做些什么”,思考自己在家庭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同时对学生进行清楚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能力的训练,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认识、分析事物和现象。
4.在本节课的结尾,通过“我的心里话”让学生把自己在整节课积聚的情感释放出来,把自己对父母的热爱与感激之情真切地表达出来,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社会
第一单元温暖的家教案
1.我长大了教案
2.爸爸、妈妈抚育我教案
3.我懂事了教案
4.健康生活每一天教案
第二单元快乐的学校生活教案
1.我和小伙伴教案
2.我们爱学习教案
3.我们的班集体教案
4.我们遵守规则教案
5.我心中的老师教案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你、我、他教案
1.我们生活在一起教案
2.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教案
3.爷爷、奶奶好教案
4.友爱残疾人教案
5.我们都是同龄人教案
第一单元温暖的家教案。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我长大了》教学设计 (3)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我长大了》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我长大了》这一课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需要学会独立和自我管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使学生理解到成长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责任,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从依赖他人逐渐转向独立自主,对自己的能力和责任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还需要指导和鼓励去克服依赖心理,培养独立思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需要学会独立和自我管理。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承担责任,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3.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培养独立思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承担责任,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2.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培养独立思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贴近生活的案例和学生的互动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成长的重要性,学会承担责任和独立思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事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2.准备一些关于独立和自我管理的小游戏或活动,用于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独立和自我管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成长?为什么我们要学会独立和自我管理?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和事例,让学生了解成长的重要性,学会承担责任。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一些关于独立和自我管理的小游戏或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独立和自我管理,培养独立思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教材中提到的案例和事例,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学会独立和自我管理?如何在生活中承担责任?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已经长大,需要学会独立和自我管理,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我长大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我长大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长大了》这一章节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需要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 我能自己做决定;2. 我会安排自己的生活;3. 我懂得尊重他人;4. 我关心身边的人。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阶段,他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思考和做决定的能力。
但是,他们在生活自理、人际交往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在进行本章教学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认知水平,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需要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刻理解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以便于学生直观地理解教材内容。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实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学生的照片,让学生观察自己成长的过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长大了》。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我能自己做决定、我会安排自己的生活、我懂得尊重他人、我关心身边的人。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我长大了》教学设计 (4)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我长大了》教学设计 (4)一. 教材分析本课《我长大了》是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围绕学生的成长过程,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成长中的变化,以及如何适应这些变化,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学生的生理变化、心理变化以及如何处理与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系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变化,并对此产生好奇和困惑。
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也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但仍然需要指导和引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困惑和需求,帮助他们理解和处理这些变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成长中的变化,理解成长的过程。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与同学、老师、家长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成长的过程和变化。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与同学、老师、家长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体验成长的过程。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处理成长中的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情境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2.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讨论题,引导学生围绕成长过程中的变化进行思考和讨论。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境,如与同学、老师、家长的沟通等。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处理这些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2019-2020年三年级品德与社会 老师教育我成长教案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老师教育我成长教案北师大版课程资源(一)学生准备搜集有关老师教育自己成长的事例。
(二)教师准备1.搜集有关教师教育学生成长的真实事例。
2.准备电教设备:实物投影仪、录音机。
3.准备照片及《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歌曲录音。
教学目标1.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劳动。
2.形成尊重老师的情感,体验融洽的师生关系。
3.从自己的真实经历出发,认识和理解老师对自己成长的作用。
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1.情境导入。
2.阅读课文。
3.讨论:第一次见到老师时的印象及心情。
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5.召开“老师教育我成长”的故事会。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照片里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生:这张照片反映的是我们刚入学时老师在校门口迎接我们时的情景。
生:这张照片反映的是我们在二年级入队仪式上宣誓的情景。
师:是谁带领你们宣誓的呀?生:是大队辅导员。
师:对了。
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几张照片。
生:这张照片反映的是我们班和三年级(2)班进行拔河比赛时的情景。
当时是何老师给我们当的裁判。
生:这张照片反映的是老师在音乐课上教我们吹竖笛的情景。
师:在老师的辛勤教育下,同学们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一天天茁壮成长起来。
(二)阅读课文师: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第49页,用你喜欢的阅读方式读一遍课文。
(三)讨论:第一次见到老师时的印象及心情师: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
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你第一次走进校门,见到老师的时候,老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生:有知识,衣服特别整齐。
生:严肃、认真。
生:不像想象的那么可怕,挺和蔼的。
生:说话声音响亮,做事有条理。
师:你当时的心情怎样?是不是也像课文中的同学一样?生:爸爸、妈妈把我交给老师后就走了,我当时心里很害怕。
生:我开始也很紧张,可是看见老师冲我们笑眯眯的就不紧张了。
师:你还记得从你成为小学生以来,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吗?生:很多,记不清了。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我长大了》教学设计(5)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我长大了》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我长大了》是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点滴经历,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在不断成长,需要学会独立思考、自我管理,并懂得尊重他人。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着“独立思考”、“自我管理”和“尊重他人”三个方面进行展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逐渐从依赖父母过渡到独立思考,对于自我管理和尊重他人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还需要不断的引导和实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接受能力,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会独立思考、自我管理和尊重他人。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
3.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认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会独立思考、自我管理和尊重他人。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自我管理和尊重他人。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验,增强互动交流。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提到的独立思考、自我管理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课文PPT或视频资料。
2.相关案例材料。
3.分组讨论的准备工作。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让学生思考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或视频资料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跟随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感受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成长。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讨论如何运用独立思考、自我管理和尊重他人的原则来解决这些问题。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我长大了》教学设计 (2)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我长大了》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我长大了》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需要学会自我管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过程,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激发学生自我提升的动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童年时期,他们对自我认识有一定的基础,但还需要通过引导和激励来进一步挖掘自己的潜能。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一些不良习惯,如拖延、懒散、注意力不集中等,需要通过教学来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需要学会自我管理。
2.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3.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自我提升的动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需要学会自我管理。
2.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3.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自我提升的动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成长过程,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和鼓励。
3.实践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实践,如制定学习计划、整理书包等,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2.教学课件:包括案例、图片、视频等3.学习材料:如学习计划表、书包等4.分组工具:如标签、名牌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过程,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和鼓励。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如何解决案例中的问题。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
单元一温暖的家主题一、我长大了教学目标:1、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
2 、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
教学重点:1、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
2 、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
教学难点: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收集自己的出生证和反映自己成长的照片,儿童用品等。
2、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的童年趣事。
教学过程:1、导入。
(1)、板书课题。
(2)、请学生读教材第2~4页乐乐、虎子和文文的话。
(3)、让学生欣赏教材第2~6页,并发表意见。
2、小组调查。
(1)、开展有趣活动:我的“昨天”和“今天”。
(2)、分小组,测量每个人的身高体重,与自己出生时的情况作比较。
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哪位同学体重增加得最多,哪位同学身高增加得最多。
3、故事会。
按照座位排列,就近的几个同学组成小组,交流教师事先布置的任务:选一件自己最有趣的幼儿趣事讲给大家听。
并展示自己幼儿时的物品。
4、全班讨论。
请学生读教材第5页小文发现小鞋的文字,引导学生讨论“我长大了”的含义。
5、教师总结。
主题二爸爸、妈妈抚育我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懂得个人的健康平安是家长呵护的结果。
2、学习通过观察、体验、思考,发现和理解生活中蕴涵的道理。
3、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付出的心血,萌发对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情。
教学重点: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懂得个人的健康平安是家长呵护的结果。
教学难点: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付出的心血,萌发对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情。
教学过程:1、导入。
(1)、板书课题。
(2)、提问:什么是抚育?2、探究活动。
(1)、学生读教材第7~10页,然后教师以提问。
学生自由发言为主要形式进行全班讨论。
A、第七页的底衬图是什么?有什么意义?B、第八页的底衬图是什么?有什么意义?C、本页两幅照片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对本页的的课文有什么想法?D、喜欢大手拉小手的照片吗?为什么?照片“雨中情”和乐乐的妈妈一天的作息时间记录,告诉我们什么?E、请学生读教材第7页的课文和“我心灵的家”。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我长大了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我长大了》教案《我长大了》教案教学目标一、正确熟悉自己的长大,知道感激自己的父母。
二、提高体验生活、搜集资料的能力。
3、知道有关自己长大的事情,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
4、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心灵去感受。
教学重难点体验长大的乐趣,学会感激父母。
教学进程一、创设情景——感受“长大”。
1、播放儿时的音乐,请两位同窗穿上幼时的服装走一走。
2、尝试体验。
全班同学尝试穿幼时服装。
3、交流感受。
4、揭露话题。
老师:同学们已经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
虽然大家的姓名不同,生活经历也不一样,但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每一个同学都是从一个小娃娃成长为一名三年纪的学生,今天让咱们一路来回忆自己长大的历程。
(板书:我长大了)用幼时的童谣,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他们对儿时的回忆。
让学生尝试戴上或穿上年幼时的物品,使学生的口、眼、手、脚、脑充分解放,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产生对“长大”的特殊情感,从而自然地揭题。
五、阅读教材,认识乐乐、虎子、小文。
请同学们读讲义P2——P4乐乐、虎子、小文的话。
请学生发表意见。
乐乐的故事:每次看儿时的照片,爸爸妈妈都会在隔壁指点,语气里充满了爱意,我们一起回忆童年趣事,心里美滋滋的。
虎子的故事:诞生时3.3千克,此刻25千克,诞生时候的小脚丫才6厘米长。
小文的故事:难忘的第一次,第一次背上小书包,第一次戴上红领巾,第一次登台演出。
二、小组合作——探讨“长大”。
老师:每位同学都和课本上的小朋友一样,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
今天我们一起来开展一个有趣的活动——我的“昨天”和“今天”。
1、小组测量。
测量每个人的身高和体重,与自己出生时的情况作比较。
2、小组评一评。
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哪位同学体重增加最多,哪位同学身高增加最多。
3、小组展示照片,感悟长大是一个过程。
引导学生测量、计算、比较,让他们的实践中体验,并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三、交流故事——分享“长大”的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师教育我成长
课程资源
(一)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老师教育自己成长的事例。
(二)教师准备
1.搜集有关教师教育学生成长的真实事例。
2.准备电教设备:实物投影仪、录音机。
3.准备照片及《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歌曲录音。
教学目标
1.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劳动。
2.形成尊重老师的情感,体验融洽的师生关系。
3.从自己的真实经历出发,认识和理解老师对自己成长的作用。
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情境导入。
2.阅读课文。
3.讨论:第一次见到老师时的印象及心情。
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5.召开“老师教育我成长”的故事会。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照片里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生:这张照片反映的是我们刚入学时老师在校门口迎接我们时的情景。
生:这张照片反映的是我们在二年级入队仪式上宣誓的情景。
师:是谁带领你们宣誓的呀?
生:是大队辅导员。
师:对了。
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几张照片。
生:这张照片反映的是我们班和三年级(2)班进行拔河比赛时的情景。
当时是何老师给我们当的裁判。
生:这张照片反映的是老师在音乐课上教我们吹竖笛的情景。
师:在老师的辛勤教育下,同学们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一天天茁壮成长起来。
(二)阅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第49页,用你喜欢的阅读方式读一遍课文。
(三)讨论:第一次见到老师时的印象及心情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
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你第一次走进校门,见到老师的时候,老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生:有知识,衣服特别整齐。
生:严肃、认真。
生:不像想象的那么可怕,挺和蔼的。
生:说话声音响亮,做事有条理。
师:你当时的心情怎样?是不是也像课文中的同学一样?
生:爸爸、妈妈把我交给老师后就走了,我当时心里很害怕。
生:我开始也很紧张,可是看见老师冲我们笑眯眯的就不紧张了。
师:你还记得从你成为小学生以来,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吗?
生:很多,记不清了。
师:从同学们走进学校的大门开始,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生活,你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都包含着老师们的心血。
(四)指导学生朗诵课文
师:正像诗中描写的那样,老师把一个个爱哭的孩子,教育成有知识、懂道理的人。
我也做过学生,记得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在竞选中队委时落选了,当时情绪非常低落,觉得委屈、没面子,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我的班主任周老师一边给我补课,一边对我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老师相信你一定行!”听了老师的话,我心里感到很温暖。
从那以后,我刻苦学习,关心集体,学习成绩提高了,也受到了同学们的拥护。
五年级时,我终于当选为中队长。
直到现在,每当我遇到困难、挫折时,我的耳边就会响起小学老师对我说的那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
”
(五)召开“老师教育我成长”的故事会
师:我相信你们在与老师接触的过程中也有许多类似的事例,下面请大家先在小组内每人讲一个老师教育自己成长的真实事例,大家听后进行评议,然后每组推选两名同学向全班做介绍。
(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并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
)
师:这一个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是多么感人呀!老师用爱心、用行动哺育我们成长,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师呢?
生:我们应该尊敬老师。
生:我们应该热爱老师。
生: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不惹老师生气。
生:我们应该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
生:我们要听老师的话,按时完成作业。
生:我们要向老师学习,做一个有知识、品德高尚的人。
师:(教师总结)是的,同学们应该尊敬老师、热爱老师。
我听了同学们的话很感动,我一定
把你们对老师的深情,转达给全校的每一位老师。
你们知道吗,作为老师最大的愿望就是学生能健康地成长。
你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都会给老师带来快乐,希望你们在老师的教育下快快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六)布置作业
1.开展实践活动。
(1)科代表和小组长负责组建11个小组,分别采访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一年级组、二年级组、三年级组、四年级组、五年级组、六年级组、科任组、校办厂的老师们,并写出调查访问计划。
(2)各小组制定计划(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作为背景音乐),教师巡视指导。
(3)各小组讨论交流。
2.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遵守采访时间,讲礼貌,认真观察、详细了解在学校里从事不同工作的人们的工作情况,并做好记录,下节课分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