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道德与法治《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道德与法治《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家人对我们的爱和关怀。
2.认识自己应该如何回报家人的爱。
3.培养学生关心和尊敬家人的意识。
教学内容:主题:《家人的爱》情感:家人的爱与关怀知识:家人与亲情能力: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激之情教学重点:了解家人对我们的爱和关怀。
教学难点:认识自己应该如何回报家人的爱。
教具准备:图片、ppt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约10分钟)1.通过图片或短视频介绍家人的爱,让学生了解家人对我们的关怀和爱护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他们的家人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关心。
Step 2:讲授(约15分钟)1.通过故事、诗歌或漫画等形式,向学生讲述关于家人爱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家人爱的思考和感悟。
2.通过图片或者课件,展示不同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关系,帮助学生认识到家人对我们的爱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Step 3:讨论与互动(约1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和表达自己日常生活中家人对自己的爱和关怀,让学生通过互动分享,感受并发现家人爱的温暖。
2.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展示他们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Step 4:情感体验(约15分钟)1.组织学生参与一个小游戏,学生需互相给对方写一份感谢信,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2.学生向全班分享自己写的感谢信,并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和关心。
Step 5:归纳总结(约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他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家人的爱与关怀的重要性。
2.提醒学生要时刻铭记家人的辛勤付出,并要落实到行动中。
Step 6:作业布置(约5分钟)1.留作业:要求学生在家完成一份关于家人的亲情感受的作文,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激和爱。
2.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后与家人分享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教学延伸:1.让学生做一个家庭成员心理折纸,写下对家人的感激与祝福,亲手送给家人。
2.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家庭访谈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人对他们的爱和关怀的方式和表达,并将访谈结果反馈给班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家人对我们的爱和关怀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通过情感体验和互动分享来表达对家人的感激。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0课《家人爱》教案3篇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0课《家人爱》教案3篇Lesson 10 lesson "family love" lesson 10 lesson one's moral an d rule of law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0课《家人爱》教案3篇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家人爱范本基础版2、篇章2:家人爱例文通用版3、篇章3:家人爱范本(通用版)篇章1:家人爱范本基础版[教材分析]《家人的爱》一课是新课程《品德与社会》(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中的一个主题。
按照教材的编排,本单元由三个主题构成:主题一、家人的爱;主题二、读懂爸爸妈的心;主题三、来自社会的爱。
“家人的爱”是其中的第一个主题,本主题有三个教学重点:第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生活实际,感受、体会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哺育;第二是懂得正是由于有了家人的爱,才能使得自己健康成长;第三是知道感激、回报家人的爱。
《家人的爱》的编写,其时代感、生活性、针对性都很强,它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我爱我的家》教学内容是相联系的。
[活动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父母长辈为自己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
2、了解家人对自己寄予的希望和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
3、懂得感恩,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家人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家人的爱》教案、教学设计
-利用图片展示不同家庭场景,让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发他们对家人的思考。
-播放一首温馨的歌曲,如《家的港湾》,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家的温暖,进而进入新课。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感受到的关爱和温暖,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家人之间的爱,包括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付出。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家人的爱》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家人”的概念,认识到家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彼此之间的互相依赖和关爱。
2.学习并掌握一些表达爱意和感激之情的词汇和句子,例如“谢谢”、“我爱你”等,能够在适当的时候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子向家人表达自己的感情。
3.能够通过观察、倾听和体验,了解家人为自己付出的辛劳和关爱,培养对家人的感恩之心。
4.学会倾听他人讲话,尊重家庭成员的意见和感受,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展示、故事分享、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家人之间的爱,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学会表达爱意和感激之情,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同理心。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家人的辛劳和付出,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1.学生对家庭关系的认识程度,了解他们眼中家人的定义,以便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感受家人的爱。
2.学生在表达情感方面的能力,关注他们在使用语言表达爱意和感激之情时的困难,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3.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和地位,关注他们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引导他们学会尊重和关爱家人。
4.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观念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和价值观。
家人的爱-部编五·四学制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家人的爱-部编五·四学制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和关爱,体验家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和支持。
2.培养学生关注和尊重家庭成员的意识,提高亲情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质,增强主动关心家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家人的爱2.我们身边的好人3.关爱家人、友好相处的能力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出示“家人的爱”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其中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家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并提出学习目标。
2. 学习环节(1)家人的爱1.讲解故事《小熊回家》,引导学生认识家人之间的关爱和相互帮助。
2.观看视频《一口气两米宽》,通过视觉感受家人之间的关爱和支持。
3.跟随课堂PPT,完成练习题,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归纳。
(2)我们身边的好人1.向学生展示《身边的好人》的图片和课文,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中的好人,了解他们的故事和对社会的贡献。
2.与学生一起讨论身边的好人,并引导他们思考自己是否能成为身边的好人。
3.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讲述自己所认识的好人,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关爱家人、友好相处的能力1.学生通过讨论,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和支持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关注和尊重家庭成员的意识。
2.学生通过角色卡片游戏,模拟家庭成员之间的情境,操练自己友好相处和主动关心家人的能力。
3.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3. 总结反思环节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所学内容,并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爱与关爱的区别,懂得尊重和关爱家人、朋友和社会中的好人。
四、板书设计知识点•家人的爱•身边的好人•关爱家人、友好相处重点句子•家人之间相互帮助是爱的体现。
•我们都应该尊重并关心身边的好人。
•家人之间应该友好相处,给予对方帮助和支持。
五、教学注意事项1.情感教育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体会,培养学生内心的爱和关怀。
2.教师要重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家人的爱》教案教学设计2篇 (2)
《家人的爱》第1课时教案课程标准《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提出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它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这方面内容,旨在使儿童逐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具有“五爱”良好品德的公民奠定基础。
这部分内容较好地体现用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引导儿童发展。
分别从培养良好个性品质、遵守社会规范,爱家乡、爱祖国的角度,贯穿了对儿童责任心和爱心的培养。
渗透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对社会、对祖国都有责任感方面的教育。
要对同学伙伴、对父母长辈、对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对动植物,都要有爱心。
爱的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孩子道德生命自由生长的源泉。
《家人的爱》一课侧重培养学生有爱心,因而体现了“健康、安全地生活”所反映的“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中的第3、4条,“愉快、积极地生活”所反映的“有应对挑战的信心与勇气”中的第8条,“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所反映的“学会做事、学会关心”中的第2条,“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所反映的“有好奇心和多样的兴趣”中的第1条和“勤于思考、学习探究”中的第7、8、10条。
教学目标参考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相应内容(我们提供,老师不用编写)。
教材分析《家人的爱》一课,重点在于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感受亲情,进一步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是无私、不求回报的。
从家人对自己生活上的照顾、学习上的关心、品德上的严格要求,体会到家人的爱,并从中感受一家人的相互关爱,体会家的温暖,对家人的付出表示感谢并学着用自己的方式关爱父母、长辈。
本课三个主题紧密结合“家人的爱”这一话题展开,“家人的爱藏在哪里”旨在让学生在细节中发现、感受、理解家人的爱,感受家的温暖;“相亲相爱一家人”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一家人的相互关爱;“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旨在引导学生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学情分析孩子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因而长辈们对他们更加宠爱与娇惯,使他们很难体会到严格要求对自己成长和对自己将来的好处。
《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家人的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家人的爱》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中的第二课。
本课编写主要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第2条“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本课引导学生在前一课了解家庭成员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深入体会家人间的情感,弘扬家庭美德,促进社会和谐。
教学目标:1、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理解懂得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
2、通过制作感恩卡,表达对家人的感激,学会感恩。
3、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父母长辈为自己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
4、通过懂爱感恩,弘扬家庭美德,促进社会和谐。
教学重难点:1、重点:(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照顾,是对自己无私的爱。
(2)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2、难点: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请听一个真实的故事播放故事—《来自天堂的短信》(故事讲述的是5.12汶川地震时,一位妈妈将自己三四个月大的孩子护在怀里,从而保住了孩子的命,而自己的身体却因为被压得变形,以致失去了生命。
这位妈妈被找到时,他的手机上有一条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师:孩子们,是谁保住了这个孩子的生命?生:他的妈妈师:是啊,是他的妈妈用生命,用全部的爱再一次给了这个孩子新的生命——这样的爱是多么的伟大啊!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是不是也想起了家人关心关爱你的点点滴滴呢?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体会《家人的爱》。
板书课题二、回忆成长经历,感受“爱”师: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忆了家人关爱我们的故事,你们都有自己的故事吗?我们现在小组里讲一讲。
1、小组交流分享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2、全班交流家人关爱我们的故事三、联系生活实际,体验“爱”师:孩子们,过去了这么久的事,你们还能记得这么清楚,我想是因为这些事中有家人满满的爱,这些爱让我们感受到温暖久久不能忘怀。
小学道德与法治_10《家人的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家人的爱》教案姓名: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父母长辈为自己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
2、了解家人对自己寄予的希望和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
3、懂得感恩,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家人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活动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录像、感恩孝心卡等。
学生:照片、亲情故事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活动过程:一、名字导入新课,初步体会家人的爱师:亲爱的同学们,虽然和你们在同一所学校生活、学习,但是在同一间教室学习还是头一次,对吗?那么我先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我姓王,那么大家可以叫我——王老师。
好,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大家想听吗?生:想听师:播放音乐,孩子们你们猜出是什么歌了吗?生:世上只有妈妈好师:这首歌是赞美谁的?生:妈妈师:说起妈妈,你有什么想说的,你想到什么了呢?生:妈妈给我做饭,送我上学生:陪我一起玩,我生病带我到医院看病师:妈妈做的可多,在我们的家中,只有妈妈这样吗?生:还有爸爸,爷爷和奶奶师(总结):在这个温暖的家庭中,家人给与我们太多的关爱,正是在家人爱的呵护下,我们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爱的世界:10、《家人的爱》师:王老师现场采访一下,你的家人爱你吗?生:爱师:这些爱表现在哪里呢?一起来做一个小小的调查表(拿出第一张学习单)师:王老师边读,你边划,有的就划“√”师:除了上边的这些爱以外,家人还为我做过?展示两个学生的作品师:家人的爱就是在周末时,家人的陪伴,在生病时,家人的照顾,在无助时,家人的鼓励,在失败时,家人的鼓励和帮助。
二、感受家人的爱师:同学们你们感受到爱了吗?其实爱就在我们身边,用心去感受,你就会发现因为有爱这个世界变得才精彩,一起欣赏动画《最美味的师:你们喜欢动画中的孝孝吗?生:喜欢师:为什么喜欢孝孝?生:因为他很孝顺姥姥师:是啊,那你们想不想和孝孝一样,做个孝顺懂事的孩子呢?生:想(齐声)师(总结):孩子们,王老师发现你们真的长大了,懂事啦。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家人的爱》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0课家人的爱【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照顾,是对自己无私的爱。
(2)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2.情感与态度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并激发爱自己家人的情感。
3.行为与习惯养成懂得体贴家人,回报家人的好习惯。
4.过程与方法通过回忆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及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感受和家人一起时的快乐及家人对自己浓浓的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照顾,是对自己无私的爱。
(2)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难点: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课前调查:学生对自己家人的要求是否理解。
(如:受到家人的批评时、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2)教师给学生家长写一封信,请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把为孩子付出的辛劳写下来。
学生准备:(1)搜集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照片。
(2)搜集自己小时候的一些物品,如:小衣服、小手印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他有着神奇的魔力,住到了谁的心里,谁就会变得受欢迎;来到谁的家里,那个家庭就会幸福;走到任何一个角落,都会使那里变得温暖,大家想知道他是谁吗?看,他来了!都有谁认识他,请认识他的同学举手示意老师!看来大家早就是他的朋友啦!现在让我们大声地喊出他的名字吧!---爱!既然早就是朋友了,你来说说什么是爱?我们的爸爸、妈妈都叫我们的家人(贴人物),今天,就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走进第10课《家人的爱》。
二、教学互动活动一:爱的故事我来说——家人的爱藏在哪里除了爸爸、妈妈,我们的家人还有谁?(贴人物)我们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组成了家。
你觉得你的家人爱你吗?那他们的爱都藏在哪里呢?请大家把书打开到38页,来悄悄地找找家人的爱藏在哪里。
(坐姿)出示大屏,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们的名字里饱含着妈妈的爱,我们的辫子里有姑姑的爱,半夜盖的被子上是爸爸的爱。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家人的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家人的爱》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家人之间的爱,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爱,以及家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和照顾。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家庭有着深厚的感情。
但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学生对家庭爱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的爱,感受家人的关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人之间的爱,知道家庭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受家人关爱、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感受家人之间的爱,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情感,关心家人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家庭的爱。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的爱,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倾听他人意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课件,设计相关教学活动。
3.准备课堂用具,如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谈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引发学生对家庭爱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故事,让学生跟随故事的主人公,体验家庭的爱。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家中感受到的爱。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表达自己对家人的关爱。
如:制作家庭成员的卡片,写下自己对家人的祝福。
4.巩固(5分钟)通过游戏、问答等方式,巩固学生对家庭爱的理解,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家人的关爱。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回报家人的爱,如何关心家人。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0、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家人的爱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理解“家人的爱”的内涵。
2.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感受家人的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3.帮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
4.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懂得为家庭付出是爱的表现。
5.初步树立学生的法治观念,了解家庭成员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并理解家人对自己的爱。
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家人爱的无私和伟大。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家人关爱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学生家人的照片或相关物品,用于触发学生的情感记忆。
角色扮演的道具,如围裙、领带等,用于模拟家庭场景。
绘画材料,供学生制作感恩卡或家庭画。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温馨的家庭视频,展示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关爱。
提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家人的爱。
(二)新课讲解1.家人爱的表现(1)讲述家人爱的故事。
教师可以结合课件中的图片或视频,讲述一些家人为孩子付出的小故事,如妈妈深夜为孩子缝补衣物、爸爸冒雨接送孩子等。
(2)学生分享感受。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听到这些故事后的感受,引导他们认识到家人爱的伟大和无私。
(3)列举生活实例。
请学生列举一些自己生活中感受到家人爱的实例,可以是细微的关怀,也可以是重大的支持。
通过分享,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家人的爱无处不在。
2.家人爱的传递(1)情境模拟。
设置一个家庭情境,如孩子生病时家人的照顾,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家庭成员,模拟照顾孩子的过程。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家人间的关爱和付出。
(2)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讨论在模拟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感受,以及如何更好地传递家人的爱。
通过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到爱的传递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
3.表达对家人的爱(1)感恩教育。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该如何回报家人的爱?”让学生明白感恩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
道法一年级下册《家人的爱》教案
活动三:生活情景再现,辨析“爱”
1.我们成长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家人的爱,这种是爱吗?看书38-39页《肩头上的爱》。
实施策略
1.情景模拟2.调查汇报
教学准备
1.活动表格2.PPT课件。3.了解本班学生的家庭状况,尤其是单亲,留守,再组家庭的孩子情况。4.课前收集到的同学们与家人的合影或者有意义的礼物。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 学 流 程
个性修改
一、活动一:“爱的百宝箱”---回忆成长的经历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个“百宝箱”,里面可装了不少好东西,想不想来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
小结:是啊,家人不仅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还教会我们做人,获得知识,他们真是操碎了心。
2.刚才同学们分享了书中小朋友和家人之间温馨,有趣快乐的事情,感受到了家人对他们浓浓的爱。老师想了解一下在生活中,你的家人曾经为你做过什么?拿出调查表,请拿出来快速打“√”,然后交给组长。(出示ppt演示文稿)
家人曾经为我做过的事
系鞋带
整理书包
穿衣服
讲睡前故事
洗脸刷牙
盛饭
陪我去医院看病
接送我上学
家人还为我做过:
小组长汇报调查情况
3.家人为我们做的事情可真多呀!生活中家人为我们付出的爱看起来很一般,可是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这点点滴滴的爱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来看看!(伴着音频背景,内容画面出示一组妈妈辛苦付出的照片!婴儿时期的抱着;学习走路时的扶着;牵着手拿着很多东西......)同学们看了看到这里你有没有想说的呢?学生分享感受。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家人的爱》优秀教学案例
本案例重视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帮助他们在课程结束后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进步。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自己在知识掌握、情感体验、行为表现等方面的表现,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5.实践性作业,强化知识运用
案例中的作业设计注重实践性,如撰写关于家人爱的作文、制作感谢卡片等。这些作业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鼓励学生将关爱家人的情感付诸实践,强化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2.培养学生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激之情,掌握与家人沟通的基本技巧,增进家庭和睦相处。
3.引导学生认识家庭规则和道德规范,培养他们在家庭中遵守纪律、尊重长辈的良好习惯。
4.帮助学生了解家庭中的责任与义务,学会分担家务,培养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故事、情境表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家人之间的关爱,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
(五)作业小结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撰写一篇关于家人爱的作文,描述自己在家庭中感受到的关爱和温暖。
2.制作一张感谢卡片,送给家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3.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促进家庭和谐。
五、案例亮点
1.情境教学,激发情感共鸣
本教学案例通过生动的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充满家庭温馨氛围的环境中感受家人之间的爱。这种情境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家人的付出与关爱,从而提高道德素养。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尊重家庭成员,关爱弱势群体,传递正能量。
3.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他们学会珍惜家人付出的一切,懂得回报和分担。
4.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让他们在家庭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有道德、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相爱一家人”这个话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家人之间的爱,感受爱是家人间最基本的情
感,是家庭和谐的稳定剂。“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这个话题是在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教
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2.学情分析
从一年级学生的生活基础、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他们从小在父母及长辈的精心照料下长
6.板书设计
家人的爱
寻找爱 感受爱 理解爱
无处不在 一点一滴 形式多样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想一想,家人爱我吗? 1.爸爸总是不帮我系鞋带,他为什么不帮我呢? 2.上次去商场,我很喜欢一个玩具,妈妈就是不给我买,妈妈为什么不给我买玩具? 3.每天放学后我想做得第一件事就是出去玩,可是爷爷每次都不同意,都要我先写作业再玩,我
家人为我做过的事情 家人为我做过的事 整理书包 讲睡前故事 盛饭 接送我下学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家人的爱》第二课时
1.教学内容分析
(1)《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要求,帮助学生“感知父母的辛劳,孝敬父母”,教材侧重通过
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
(2)《家人的爱》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的第二课,本
2.学情分析
从一年级学生的生活基础、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他们从小在父母及长辈的精心照顾,甚至
是宠爱中长大。享受爱的同时,却很少去思考如何回馈爱。一年级的孩子很少从细微出去感受家人对
自己的爱。另一方面,像父母及长辈给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陪伴自己游戏玩耍等形式的爱,往往容 易被发现到。但像家人对自己生活中的精心照顾这种隐藏在细节中的爱,容易被忽视。此外,除了疼
习惯,初步形成家庭责任意识。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0课《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家人的爱》教案设计活动目标:1.通过回忆与家人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感受和家人在一起的生活是快乐的。
2.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3.通过具体事例,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细腻关怀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教学重点、难点:1.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2.懂得家人对自己的细腻关怀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活动准备:1.学生收集自己平时和家人在一起的照片或录像,回忆与家人度过的快乐时光。
2.老师课前调查学生对自己家人的要求是否理解。
(如:当受到家人的批评、当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等……)活动过程:导入:师:同学们和家人在一起也有很多快乐时光,让我们一起来回忆快乐的事情,感受大家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吧!引导学生回忆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感受家庭生活的快乐师:请同学们推荐各组的代表来讲讲自己和家人在一起共度的快乐时光吧!生1:我和我妈去海南玩,我玩得可高兴了。
生2:我过生日时,我们全家人都来了,他们还买了一个大蛋糕和许多的生日礼物。
(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讲述的不同事情,引导学生在快乐时光中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爱,如:在一起出去游玩时,感受到家人的照顾与爱护;如:在全家为孩子过生日的时候,感受到全家的希望与爱……)师:在这些欢乐时光中我们感受到家人的爱,在和家人一起生活中,你还从哪些事情上感受到家人的爱呢?(板书:家人的爱。
引导学生讲述家人对自己爱的故事,感受家人的爱)新授:师:谁来讲讲家人疼爱你的事情?生1:我生病的时候,我妈妈晚上熬夜提醒我吃药。
生2:每天放学后,妈妈都给我凉一杯白开水。
(学生讲述家人疼爱自己的故事,根据学生课上发言情况,教师从中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感受家人的爱。
如:孩子讲到自己生病时家人的照顾与关爱,引导孩子从家人的表情、心情、语言中体会家人的爱;学生讲到平时生活中家人的关心和爱护时,引导孩子体会家人为照顾自己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他们的辛苦和辛劳中体会深厚的爱……)师:看了之后,你们感受到什么?师:还有谁愿意讲讲这样的故事呢?生:(学生们会有很多不同的故事所要讲述)师:家人的爱就在这一件件小事中,就在家人关爱的目光中,就在家人的怀抱里,我们享受着浓浓的情、厚厚的爱,我们在家人爱的滋润下多幸福呀!师出示PPT:名字的秘密,要同学们讲出父母为什么要给自己取这个名字,有什么意义吗?这是我们来到这个世上父母所赐予我们的第一件珍贵的宝物,所以我们一定要对得起这个宝贵的名字。
家人的爱-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家人的爱-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的概念,明确家庭是什么,家庭成员有哪些。
2.理解家人间的互相关爱和支持,明确家人的重要性。
3.增强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认识到父母的重要作用。
4.培养学生关心、关爱他人的品质,从而提高情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家庭的概念,掌握家人间的互相关爱和支持。
2.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情商。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家庭情况,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
2.引导学生通过图片、音乐和故事,感受家人间的互相关爱和支持。
2. 课堂讲解
1.讲解家庭的概念,帮助学生了解家庭是什么,家庭成员有哪些。
2.讲解家人间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学生认识到家人的重要性。
3.讲解父母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对自己成长的重要影响。
3. 讨论互动
1.讨论家人间的情感联系,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和家人之间的互动经历。
2.支持学生感激家人的付出,鼓励学生写下自己对家人的感恩之情。
4. 小结与反思
1.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家人间的关爱和支持。
2.鼓励学生通过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谢和支持,加强家庭间的情感联系。
3.让学生反思自己对家人的态度和行为,提高情商和责任感。
四、教学评价
1.学习笔记:让学生写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感受。
2.口头表达:鼓励学生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3.作业:布置家庭报告,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和家人间的互动情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0、家人的爱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0、家人的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0课《家人的爱》。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二章第三节“家人的爱”,详细内容为:了解家人对我们的关爱和付出,学会感恩家人,懂得珍惜家庭的温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人对我们的关爱和付出,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感恩家人、关爱家人的情感,懂得珍惜家庭的温暖。
3. 提高学生与人沟通、表达情感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家人的爱,并学会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感恩家人、关爱家人的情感,提高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家庭温馨照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家庭成员,引入课题。
2. 新课内容:(1)观看视频《家人的爱》,让学生体会家人对我们的关爱和付出。
(2)小组讨论:你感受到了家人的哪些爱?你是如何回报家人的?(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写信等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3.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用绘画或写信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激。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绘制一幅表达对家人感激之情的画或写一封感谢信。
5.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成员间的关爱与互动。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家人的爱2. 内容:(1)家人的关爱与付出(2)学会感恩家人(3)珍惜家庭温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家人”为主题,写一封感谢信给家人。
2. 答案示例: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关爱和照顾。
我知道,你们为我付出了很多,我很感激。
在这个温馨的家庭里,我感受到了幸福和快乐。
我会努力学习,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回报你们的辛勤付出。
爱你们的:(学生姓名)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看视频、讨论、绘画、写信等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家人的爱,并学会了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完整word版)一年级下道德与法治《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10、《家人的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家人的爱》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本课的内容是第一节课内容的延续,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感激、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本课四个主题紧密结合“家人的爱”这一话题展开。
教材以“家人的爱藏在哪里”这一话题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细节里发现家人的爱,同时试着去理解家人的“严爱”。
“相亲相爱一家人”这个话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家人之间的爱,感受爱是家人间最基本的情感,是家庭调和的稳定剂。
“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这个话题是在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学情分析:从一年级学生的生活基础、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他们从小在父母及长辈的精心照顾,甚至是宠爱中长大。
享受爱的同时,却很少去思考如何回馈爱。
另一方面,像父母及长辈给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陪伴自己游戏玩耍等形式的爱,往往简易被发现到。
但像家人对自己生活中的精心照顾这种隐藏在细节中的爱,简易被忽视。
此外,除了疼爱,爱还有多种形式,家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爱,当父母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陪伴自己时能够给予理解,当父母给予家庭其他成员以关爱时能够给予体谅,都需要通过本课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渗透。
教学目标:1.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体会家人的爱无处不在,感激父母长辈付出的辛劳和爱。
知道家人的爱有多种形式,家人对自己的疼爱和严爱都是爱。
2.体谅父母长辈的辛劳,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和关爱。
教学难点:学会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课堂导入:学生生活照导入新课(2分钟)出示一位学生从小到大的一组照片:同学们猜猜他们是谁?想一想,你从一个小小的我长成现在的小学生,是谁在陪伴你成长?预设:父母、家人等。
小结:是家人陪伴着你们成长,那么在你们成长过程中,你知道家人都为你做了什么?活动一:家人的爱藏在哪里?1、课前调查表。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家人的爱》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家人的爱》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家人的爱》是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家人之间的爱,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培养学生的家庭情感和责任感。
教材通过图片、故事和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家人之间的爱,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和价值观初步建立的阶段,他们对家人的依赖性较强,但往往忽视家人对自己的爱。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家人之间的爱,培养家庭情感和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人之间的爱,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
2.培养学生对家人的感激之情,培养家庭情感和责任感。
3.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增进家庭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感受到家人之间的爱,理解家人为自己的付出。
2.培养学生对家人的感激之情,学会表达自己的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和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家人之间的爱。
2.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和个人表达,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3.实践教学法:通过家庭作业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具:准备教材和相关的教具,如图片、故事书、卡片等。
2.教学环境:创设一个温馨、舒适的教学环境,以利于学生自由表达和交流。
3.家庭作业:准备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能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资源,展示家人之间的爱的场景,如父母照顾孩子、兄弟姐妹相互帮助等。
引导学生思考家人之间的爱是什么样子的。
2.呈现(10分钟)讲述一个有关家人之间爱的小故事,如《小猪快跑》等。
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感受到的家人的爱。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情境模拟,体验家人之间的爱。
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
一年级下道德与法治《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10、《家人的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家人的爱》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本课的内容是第一节课内容的延续,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感激、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本课四个主题紧密结合“家人的爱”这一话题展开。
教材以“家人的爱藏在哪里”这一话题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细节里发现家人的爱,同时试着去理解家人的“严爱”。
“相亲相爱一家人”这个话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家人之间的爱,感受爱是家人间最基本的情感,是家庭和谐的稳定剂。
“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这个话题是在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学情分析:从一年级学生的生活基础、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他们从小在父母及长辈的精心照顾,甚至是宠爱中长大。
享受爱的同时,却很少去思考如何回馈爱。
另一方面,像父母及长辈给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陪伴自己游戏玩耍等形式的爱,往往容易被发现到。
但像家人对自己生活中的精心照顾这种隐藏在细节中的爱,容易被忽视。
此外,除了疼爱,爱还有多种形式,家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爱,当父母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陪伴自己时能够给予理解,当父母给予家庭其他成员以关爱时能够给予体谅,都需要通过本课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渗透。
教学目标:1.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体会家人的爱无处不在,感激父母长辈付出的辛劳和爱。
知道家人的爱有多种形式,家人对自己的疼爱和严爱都是爱。
2.体谅父母长辈的辛苦,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和关爱。
教学难点:学会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课堂导入:学生生活照导入新课(2分钟)出示一位学生从小到大的一组照片:同学们猜猜他们是谁?想一想,你从一个小小的我长成现在的小学生,是谁在陪伴你成长?预设:父母、家人等。
小结:是家人陪伴着你们成长,那么在你们成长过程中,你知道家人都为你做了什么?活动一:家人的爱藏在哪里?1、课前调查表。
最新2022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家人的爱》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2022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家人的爱》优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最新2022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学生46人,入学已经有一学期,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家人的爱》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本课的内容是第一节课内容的延续,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感激、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本课四个主题紧密结合“家人的爱”这一话题展开。
教材以“家人的爱藏在哪里”这一话题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细节里发现家人的爱,同时试着去理解家人的“严爱”。
“相亲相爱一家人”这个话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家人之间的爱,感受爱是家人间最基本的情感,是家庭和谐的稳定剂。
“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这个话题是在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学情分析:从一年级学生的生活基础、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他们从小在父母及长辈的精心照顾,甚至是宠爱中长大。
享受爱的同时,却很少去思考如何回馈爱。
另一方面,像父母及长辈给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陪伴自己游戏玩耍等形式的爱,往往容易被发现到。
但像家人对自己生活中的精心照顾这种隐藏在细节中的爱,容易被忽视。
此外,除了疼爱,爱还有多种形式,家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爱,当父母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陪伴自己时能够给予理解,当父母给予家庭其他成员以关爱时能够给予体谅,都需要通过本课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渗透。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体会家人的爱无处不在,感激父母长辈付出的辛劳和爱。
知道家人的爱有多种形式,家人对自己的疼爱和严爱都是爱。
2.体谅父母长辈的辛苦,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和关爱。
教学难点:学会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课堂导入:学生生活照导入新课(2分钟)
出示一位学生从小到大的一组照片:同学们猜猜他们是谁?想一想,你从一个小小的我长成现在的小学生,是谁在陪伴你成长?
预设:父母、家人等。
小结:是家人陪伴着你们成长,那么在你们成长过程中,你知道家人都为你做了什么?
活动一:家人的爱藏在哪里?
1、课前调查表。
请在家人曾为你做过的事情后面画√。
思考:你从这个表格中体会到了什么?
2、交流从中体会到什么?(家人对我的爱)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0课《家人的爱》,学生齐读课题。
4、出示学习目标:
活动二:体验感受家人的爱
1、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刻地体会家人的爱,下面我们来模拟一个小场景:扶布娃娃走路。
请1个学生扮演家长弯腰扶着孩子走路2分钟。
同时请一组学生弯腰弓背体验2分钟。
2、表演完,问: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很累,家人细心照顾我们成长很(辛苦),我们应该感谢家人。
3、想一想:家人对你的爱还有哪些表现?(播放事先收集的学生家人的生活照片)
预设:爸爸妈妈接送我上学、做饭、照顾生病的我、带我出去旅游、过生日等。
4、讲述故事:《肩头上的爱》
放学了,奶奶来接明明,明明要奶奶帮他背书包,奶奶让明明自己背。
明明问奶奶“您这么疼爱我,为什么不帮我背书包?”奶奶笑眯眯地说:“正因为疼爱你,才让你自己背啊!”明明不明白奶奶说的话,孩子们,你们明白这是为什么吗?
(1)思考:奶奶这样做也是爱吗?你生活中还有没有像这样对你严格要求的爱的现象?
预设:家长鼓励我们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也是爱。
类似的情况:自己做作业、整理书包、房间等。
(2)小结:同学们,我从你们的讲述中,老师感受到了家人对你们浓浓的爱。
家人的爱无处不在,父母长辈对我们的关心照顾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那我们爱不爱自己
的爸爸妈妈呢?有没有对他们表示过我们的爱,或是为他们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呢?
活动三:我对家人的爱
1、孩子们,你们的生日是哪一天呢?家人是怎样给你们过生日的?都送给你们什么礼物呢?
2、学生兴奋地回忆自己过生日的情景。
3.你们的生日都有人记得,但是你们知道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在他们生日的时候,你们是怎么送出自己的祝福的?
4.教师引导学生从侧面了解家人的生日,并记录下来。
5.师:接下来,我们就为我们即将要过生日的,或是已经过完生日但是被我们遗忘的家人设计一份礼物,在卡片上写上你想对他们说的话,送给他们表达我们的祝福与心意。
6.学生制作贺卡等礼物。
(播放音乐)
7、交流,到讲台上粘贴卡片。
(家人的爱就像一棵大树,为我们遮挡风雨,把你们对家人要表达的爱张贴在这棵大树上,让家人也感受到你们的爱吧!)
8、记住家人的生日、了解家人的爱好,也是一种爱。
想一想,除了记住家人的生日,你还有哪些方式能表达对家人的爱呢?
(帮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收拾碗筷、扫地等。
)
9.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遇到这些情况应该怎么做?
教师设置情境:
(1)爸爸妈妈在忙,我……
(2)奶奶一个人很孤单,我……
(3)出门前,要……
10.学生踊跃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活动四:情感升华
今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家人深厚的爱。
家人对我们的细腻关怀是爱,家人的严格要求也是爱。
家人的爱像大海一样深,像草原一样广,家人的爱像一棵大树时刻为我们遮风挡雨……因为有了家人浓浓的关爱,我们才能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让我们在享受他们关爱的同时,也去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用实际行动去回报家人的爱,为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记住家人的生日,好好学习,做感恩孝心卡表达对家人的爱。
(让
爱常住我们的家。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让爱住我家》,学生一起唱歌,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