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2.14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教学案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新人教版
第14 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14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word教案 (7)
精习
见学案
巡视、观察、指导、点拨。关注学困生对知识掌握情况。
梳理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强化线索意识。结对互考,群体落实知识。
板 书
设计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宋词和元曲
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重点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元曲
难点
如何使学生逐步 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
类型课
问题引领型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
备习
搜集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及宋词元曲的相关资料
布置备习内容并要求学生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
学生搜集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
听教师讲授,在书上做好标记,并归纳出《资治通鉴》的作者,体例及其史学价值。
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发奋学习,立志成才。学生可能不懂《资治通鉴》的含义。“资治”是帮助统治的意思,“鉴”是镜子,引申为警戒和教训的意思。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代表人物及作品
2、元曲、代表人物及作品
1、什么是词?宋朝杰出词人是?介绍生活时代和作品风格?2、元曲由哪两部分组成?3、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教师要帮助指导学生进行整理
复 习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宋元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出示复习问题
抽测学困生。
独立思考。组内互助。结对互考,落实知识。
关注学困生的复习情况。
研习
一、司光和《资治通鉴》1、发展原因
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04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和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认识宋词及三位著名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了解元曲、关汉卿和《窦娥冤》;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五代宋元时期绘画与书法的特色和成就;欣赏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繁荣的都市街景,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宋代书法家“宋四家”和元代书画家“赵孟頫”。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创设图文情境,加强课堂的热烈气氛和教学的直观性,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
采用讲授法、谈话法、启发式、比较法、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互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资治通鉴》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意志;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杰出的词人”难点:在介绍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宋元时期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用多媒体播放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提问: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谁?你知道他在我国文学史上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吗?[新课教学]一、史学: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引导学生阅读漫画司马光砸缸,由学生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出问题:司马光写了一本什么样的书?多媒体展示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的图片。
开心考场:给出几个小题目,加深对《资治通鉴》的认识。
中华民族孕育的五千年灿烂历史,主要是通过史书记载下来的,你想知道《资治通鉴》是一部怎样的史学巨著吗?请跟我来!(一)快速选择1.《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著作()A.长篇小说B.史学巨著C.医学著作2.《资治通鉴》采用的是什么体例()A.编年体B.纪传体C.纪事本末体3.编年体是按什么来编写历史的()A.重要人物B.时间顺序C.重大事件快速简答:1、你能说出这部史书为什么取名《资治通鉴》吗?“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2、试比较《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异同?作品、作者、体裁、内容想一想:从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的过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二、文学:宋词和元曲(一)宋词(图片音频欣赏)学生采用分组活动形式,将全班分成三个组,分别代表苏轼,辛弃疾,李清照词的鉴赏者,由学生介绍其代表作品。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认识北宋杰出史学家司马光与《资治通鉴》;认识宋词及三位杰出词人的风格与作品;欣赏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秋天景色;宋元时期的书画家赵孟及作品;宋代书法家──“宋四家”及作品。
通过引导学生对有关插图、幻灯片的观察、想象及对具体材料的深入分析,使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从而创造美,在愉悦的情景中获取知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懂得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其国家的强盛密不可分,并以此为基础。
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投影、录音等),加强课堂的热烈气氛和教学的直观性,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景。
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比较法、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互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成功属于持之以恒、勇往直前、不拘泥于现状、勇于创新的人。
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以古人的精神为动力,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教学难点:在学习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理解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形势变化对文化繁荣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灿烂的宋元文化以《清明上河图》的视频导入本课。
【讲授】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1.司马光生平自幼勤奋好学,爱读史书;7岁时听老师讲历史名著并能头头是道讲给大伙听;20岁时考中了进士,继续刻苦学习,开始编撰此书;他翻阅的资料达301种之多,花了19年时间,耗费了他毕生精力,为我国历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资治通鉴》(讲授法):宋神宗继位后,司马光把《通志》读给宋神宗听,听后神宗点头称赞──书中记载的历史,好像一面镜子,可以常常对照借鉴,检查自己的得失。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绘画及书法成就。
通过对宋元时期文化成就的介绍,引导学生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初步分析历史现象的初步能力;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资治通鉴》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本课是灿烂的宋元文化的第二课,侧重于介绍北宋时期的史学成就及文学艺术成就。
宋元时期是中华古文明最灿烂的发展阶段,在史学家看来,宋元文明的总体成就超越了唐文明,其文化的辉煌成就不仅表现在科技方面,同样显示在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杰出的词人”是本课的重点子目。
在北宋史学成就这一重点内容中,以史学名著《资治通鉴》为代表,体现着中国古代史学在宋元时期的辉煌成就。
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他根据丰富的历史资料,整理了从周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到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后周灭亡,前后共一千三百多年的史实,按照时间顺序,编成一部294卷的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体大思精、录事全面可信,且通古今之变,拾遗补缺,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必读之书;又因该书考评前朝的兴衰得失,镜鉴于后人,使《资治通鉴》一书更具特色。
鉴于《资治通鉴》的重要参考价值和司马光的巨大贡献,人们将他与司马迁相提并论,并称为“两司马”。
“宋词和杰出的词人”:宋代文学在继承唐代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词的发展更进入繁荣兴盛的时代。
关怀民族屈辱,抒发爱国情感,成为宋代文学的重要主题。
苏轼是北宋词坛独树一帜的大家,他拓展了词体的领域,开创了豪放的词风,读其词“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超然乎尘垢之外”。
七年级历史下册《灿烂宋元文化二》教案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灿烂宋元文化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和社会制度;2.掌握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3.学习宋元时期的文化变化和社会制度;4.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2.掌握宋元时期的文化变化和社会制度。
三、教学难点1.学习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和影响;2.分析宋元时期文化变化的原因和特点。
四、教学内容第一节:科技发展和影响1.宋代科技的进步和特点;2.元代科技的发展和特点。
第二节:文化变化与社会制度1.宋代文化的变化和特点;2.元代文化的变化和特点;3.元代社会制度的特点。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PPT、讲解、示范等形式展示科技和文化的发展;2.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他们对文化变化和社会制度的理解;3.实践活动: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代的科技成就。
六、学习资源1.课本:《七年级历史下册》;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教学过程第一节:科技发展和影响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宋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引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
(5分钟)2.讲解:使用PPT讲解宋代科技的进步和特点,包括农业、工艺和航海技术等方面。
(20分钟)3.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宋代科技的理解。
(10分钟)4.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宋代科技发展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5分钟)第二节:文化变化与社会制度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元代文化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文化变迁的思考。
(5分钟)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研究宋代和元代文化变化的原因和特点。
(15分钟)3.展示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和交流,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论。
(10分钟)4.讲解:辅导学生了解元代社会制度的特点,如人们的社会地位和义务。
(10分钟)5.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体验古代科技成就的魅力。
(15分钟)八、教学评估1.完成课堂练习题,检测学生对科技发展和文化变化的理解;2.观察学生在分组讨论和展示交流中的表现;3.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学习成果。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课题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时 1 课型新授课教学时间备课教师课前准备(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及书法成就。
2、通过引导学生对有关插图、幻灯片的观察、想象及对具体材料的深入分析,使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从而创造美,在愉悦的情景中获取知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提高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投影、录音等),加强课堂的热烈气氛和教学的直观性,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比较法、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互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成功属于持之以恒、勇往直前、勇于创新的人。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古人的精神为动力,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教学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元曲[教学难点]:介绍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能力。
教与学法教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阅读指导、归纳法、对比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
采取畅所欲言的主动抢答式、七嘴八舌的分组讨论式、情感体验的对话表演式、百家争鸣的自由发挥式,使学生眼、耳、口、手都动起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各有所得。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过程【检查复习与导入新课】复习导入创设情境教师用多媒体播放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提问: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谁?你知道他在我国文学史上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吗?这幅图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司马光砸缸)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出小时候的司马光是个非常聪明的小孩,那长大后的司马光又取得了哪些成就呢?(编写成《资治通鉴》)这只是宋元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节课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去感受灿烂的宋元文化。
展示《宋元文化》课件。
学生欣赏音乐,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初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教案)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灿烂的宋元文化的第二课。
侧重介绍北宋时期的史学成就及文学艺术成就。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通过多种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学了一学期的历史,基本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和书法成就。
(2)通过对宋词、元曲、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播放视频创设情境,通过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图片资料音响材料等创设一种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增长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宋元文化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司马光对工作的执著和严谨的精神。
四、重点和难点1、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元曲”2、难点:本课头绪多,应突出重点,繁简适度。
五、教学准备搜集历史典故和著名词人作品。
六、教学方法采用提问法、答疑法、讨论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导入,提问:你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他后来有什么成就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4课宋元时期的文化。
2、讲授新课本课共学习三个板块:发人深省的史学意境悠远的词曲风格多样的艺术板块一:发人深省的史学(一)司马光:课件展示司马光名人档案。
教师补充:编年体是以年、月、日等时间顺序编写,就像我们的历史课本编写体例一样。
《资治通鉴》是一部继《史记》以后我国著名的史学巨著。
师:为什么在北宋时期出现这一部巨著呢?师:北宋在与少数民族长期的冲突中,多数处于劣势。
加之北宋国内出现的一系列财政困难,促使北宋的政治家们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向历史,通过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以供当朝统治者引以借鉴。
这是《资治通鉴》问世的根本原因。
师:你们还知道司马光的哪些小故事呢?生:讲述司马光的“警枕”的故事。
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导学案 新人教版
3.指导学生解决问题,重点关注历史学科长。
4.及时对学生进行引领,引领要有时间、目标、问题意识。对自学人真的同学进行鼓励。
讨论指导(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7分钟
1.提出明确要求:小组讨论,学科长组织答案的整理,组长组织组内的交流秩序,组内先交流老师提出的导读问题,再解决组内同学发现的新问题,请各组派代表提出组内发现的好问题和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走进小组,倾听交流。
4、从唐朝到宋朝,词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伤离怨别、花前月下→豪放思想、壮观景物。)
5、宋朝的杰出词人是哪三位?(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等)组织学生朗诵“文献资料”中,苏东坡、辛弃疾的词,根据73页“动脑筋”:现代词人里还有豪放风格的吗?(有,例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
6、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是谁?(关汉卿)他的代表作是什么?(《窦娥冤》)
难点:文学艺术发展的原因。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以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为基础的。
问题预设
1、“唐诗宋词”的说法由来已久。这是因为,诗和词分别代表了唐代和宋代的最高文学成就。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已经对唐诗有所了解。那么,宋代又有哪些词人?他们的代表作各是什么呢?
2、读读下面这首词,你有什么感受?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
2.讨论要求:一起立,二聚首,三张口,四讨论,五评价。
3.组织学生提炼出重点问题,组内展示,并呈现在黑板上。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过程和结论。
展讲指导
5分钟
1.创设展讲情景,展讲具体的格式要求,培养学生的展讲技能。
2.引导学生展示本组解决问题的思路,过程和结论。要引导学生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对展示着质疑,本组成员可以互相补充修正,完善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论,从而使问题在展示中解决。
新人教版历史七下《灿烂的宋元文化(二)》word教案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及书法成就。
(2)通过对宋词元曲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2、过程与方法借助图片资料音响材料等创设一种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增长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宋元文化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司马光对工作的执著和严谨的精神二、教材分析本课是灿烂的宋元文化的第二课。
侧重介绍北宋时期的史学成就及文学艺术成就。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元曲”是本课的重点子目。
难点是本课头绪多,应突出重点,繁简适度。
三、教学准备搜集历史典故著名词人作品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或听或唱或读一首词,。
教师讲解:词是宋代最主要的文学样式,就如唐诗一样,宋词为我国古代文学史这幅长卷书写了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页。
不仅如此,宋元时期的史学艺术也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二)授新课1.宋词和元曲师:词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它是怎样形成的呢?词的产生是随着音乐的发展而出现的。
唐中期以后,音乐发展较快,句式整齐的诗较难配乐,为了便于歌唱,人们便按乐曲节拍来填写歌词,出现了长短不一的句式,这就是词。
它在唐出现,到宋时达到顶峰。
这一时期主要词人有哪些?生: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显示苏李辛三人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如梦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要求学生跟着大声朗读,并体会他们的风格特征,得出苏辛词豪迈奔放,李词特点风格委婉。
要求学生制表归纳三人主要作品及风格。
师;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生:(略)师:从《窦娥冤》里,可以看到关汉卿的写作风格怎样?生: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反映社会现实,鞭鞑黑暗势力。
2.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师:中国古代史学著作很多,请大家说说看都有哪些?(学生思考后回答)然后用幻灯打出《资治通鉴》,接着提问:这部书的作者是谁?你能讲讲与他有关的历史故事吗?生:(略)师:司马光从小就是一个聪明勤奋的孩子,长大后致力于史学的研究。
新人教版历史七下灿烂的宋元文化word教案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和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认识宋词及三位著名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了解元曲、关汉卿和《窦娥冤》;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五代宋元时期绘画与书法的特色和成就;欣赏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繁荣的都市街景,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宋代书法家“宋四家”和元代书画家“赵孟頫”。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创设图文情境,加强课堂的热烈气氛和教学的直观性,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
采用讲授法、谈话法、启发式、比较法、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互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资治通鉴》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意志;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杰出的词人”难点:在介绍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宋元时期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理念或意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用多媒体播放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提问: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谁?你知道他在我国文学史上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吗?展示《宋元文化》课件。
学生欣赏音乐,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意图:通过歌曲激发情感,回答教师的提问,让学生在视听情境中感受宋词的魅力,并在情感体验上与本课内容相联,顺势导入新课。
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教学条件。
[新课教学]一、史学: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引导学生阅读漫画司马光砸缸提出问题:司马光写了一本什么样的书?多媒体展示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的图片“史学双璧”提问:对《资治通鉴》的称誉,还有一部能与之媲美的一部史学著作,也是一位以司马为姓的史学家,你们大家知道是谁吗?由学生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持编写了一部多达294卷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
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对新知识的学习与探究
回顾旧知,
温故知新
由史书导入
放投影:司马光的画像与史书《资治通鉴》的外观。司马光是如何主编这部著作的呢?以激发学生以迫切的心情进入新课。
3、欣赏宋四家的书法、赵孟頫的书画。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
拓展延伸
司马光一生最伟大的贡献是什么?他和谁被称为中国古代史学界的两大伟人,并称为“两司马”?“两司马”有哪些品质令人钦佩,值得学习?
展开讨论 各抒己见
总结:司马光一生最伟大的贡献是写成了《资治通鉴》一书,他和汉朝的司马迁并称为“两司马”。他们执着追求、严谨治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宋词和元曲
生:表演朗诵词人的代表作,欣赏几首词,进一步体会词的特点。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查找资料,并组织学生讨论:苏轼,辛弃疾,李清照词人的风格?
学生采用分组活动形式,将全班分成三个组,分别代表苏轼,辛弃疾,李清照词的鉴赏者,由学生介绍其代表作品。
2、教师介绍元杂剧。播放 《窦娥冤》片段
学生欣赏后分组学习讨论,派代表讲述。师归纳: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是关汉卿,他的代表作是《窦娥冤》;其写作风格是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反映社会现实,鞭挞黑暗势力。
二.宋词和元曲
1.出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图片
思考:以上三位人物是宋朝杰出词人,他们分别是谁?并简要说出他们的创造风格和代表作品。现代人诗词里,有苏轼、辛弃疾这种豪放风格的吗?你能不能举例说明?
2.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从他的代表作里,可以看到他的写作风格怎样?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新人教版
课题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时1教学三维目标⑴知识与能力: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宋词、史学、绘画、书法)通过对不同风格作品的了解与比较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资治通鉴》和《史记》体例的比较,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归纳整理历史知识更新的能力。
②注重探究式学习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③采用列表格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
④举行古代名诗、词比赛。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宋元文学艺术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司马光对工作的执著和严谨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宋词和苏轼、辛弃疾、李清照。
难点:本课头绪多,应突出重点,繁简适度教学方法阅读指导法、自学法、创设情境导学法、归纳法、对比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
学习方法1.学习本课的内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宋元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2.宋词部分的学习,学生应有意识地多涉猎优秀作品,体会意境,提高修养。
3.教师在讲述宋元时期书法、绘画艺术特色之后,应引导学生初步总结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
可采取表格的形式予以表现,也可以发动学生搜集书法作品拓片,认真体会书法艺术,等等。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二宋词和元曲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豪放李清照《如梦令》委婉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豪放关汉卿《窦娥冤》。
三绘画书法张泽端《清明上河图》赵孟《秋郊饮马图》宋四家苏黄米蔡教学反思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二)课件演示学习目标、导读提纲1、《资治通鉴》的作者?生活的时代?2、《资治通鉴》的内容?体裁、3、宋词的三个代表人物的作品,鉴赏并概括其特点4、元曲最优秀的剧作家5、宋元时期出现了许多画家,你能列举几个吗?6、被称为“宋四家”的是谁?(三)组织学生自学:(学生标注知识要素)(四)检测:1.基础知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汇报,中上生评判、更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01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一、教学目标:1、了解宋元时期的史学、文学、艺术成就。
2、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力。
3、学习司马光严谨的治学态度二、教学重点:1、司马光和《资治通鉴》”2、宋词和元曲.三、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对比法练习法五、教学过程:第一步:课堂导入同学们或听或唱或读一首词,。
教师讲解:词是宋代最主要的文学样式,就如唐诗一样,宋词为我国古代文学史这幅长卷书写了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页。
不仅如此,宋元时期的史学艺术也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第二步:学习新课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元时期是中华古文明的最灿烂的发展阶段,其文化的辉煌成就不仅表现在科技方面,同样显示在史学、文学、艺术方面。
在我国古代史学著作中,有堪称“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大放光彩,其作者并称为“两司马”猜猜看是哪两部史书?两位作者是谁? 《资治通鉴》的名称为当时皇帝宋神宗所赐,他认为这部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猜猜看,这一书名的含义是什么?“资”---帮助、治---统治、鉴--镜子,这里引申为警戒和教训这部书名的含义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吸取教训。
二、宋词和元曲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讲求对仗,便于歌唱,宋朝时成为主要文学形式,宋代词人中杰出的有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
1.宋词:(1)苏轼(2)李清照(3)辛弃疾三人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如梦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 元曲:关汉卿,元大都人,“元曲四大家”之首。
代表作《窦娥冤》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反映生活面十分广阔,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反抗斗争。
慨慷悲歌,乐观奋争,构成关汉卿剧作的基调。
三、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1.绘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赵孟頫《秋郊饮马图》2.书法:宋四家:宋人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的合称。
最新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 新人教版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绘画及书法成就。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重点和难点]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在介绍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 《资治通鉴》中的精彩片段做成图片资料等相关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出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阶段示意简图》,通过对示意简图的阅读得出结论:中华文明悠久绵长、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由此导入新课。
3)讲授新课:1、史学:司马光《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年的历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北宋在人们的脑海中是一个孱弱的王朝,却出现了这样一部通史巨著”,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多角度思考。
司马光主持编写《资治通鉴》这部史学巨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北宋王朝在与少数民族政权长期的冲突中,多数处于劣势。
北宋王朝自初期起就出现的冗兵、冗官、冗费问题,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阶级矛盾的尖锐冲突等现实问题,使北宋的政治家们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于是他们便把目光转向历史,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为当世统治者的借鉴。
这是《资治通鉴》问世的根本原因。
)------35-------2、文学:A--唐宋八大家: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柳宗元、韩愈B--词:是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
女词人李清照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特点:豪迈奔放南宋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A:教师应层次清晰地介绍词的特点及其在北宋之前的发展演变。
七年级历史下册《灿烂的宋元文化》教案、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针对宋元科技、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成就,设计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教学实施: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形成小组共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关于宋元文化的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方法和能力,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
5.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
-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展示一幅《清明上河图》的局部图片,引发学生对宋代社会生活的兴趣,提出问题:“这幅画描绘了哪个时期的社会景象?这个时期有什么特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灿烂的宋元文化》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宋代和元代的历史背景,掌握两个时期的主要文化成就。
2.知识掌握:熟悉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代表性人物和作品,如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宋词、元曲、赵孟頫等。
3.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问题分析、比较、归纳和表达的能力。
4.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珍视文化遗产的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文化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学导设计方案(一周学导设计方案顺序汇总)
姓名课题课型时间
综合解决课2014-4-7
学导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元曲、绘画和书法成就。
2.技能目标:欣赏宋词、元曲和书画作品,形成自己的审美感和鉴赏力。
3.情感目标:认识到成功属于持之以恒、勇于创新的人。
学导重点及方法
重点:《资治通鉴》。
司马光按时间顺序,编成一部编年体通史,因该书考评前朝的兴衰得失,镜鉴于后人而得名。
鉴于它的重要价值,人们将他与司马迁并称为“两司马”。
难点:文学艺术发展的原因。
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以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为基础的。
问题预设
1、“唐诗宋词”的说法由来已久。
这是因为,诗和词分别代表了唐代和宋代的最高文学成就。
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已经对唐诗有所了解。
那么,宋代又有哪些词人?他们的代表作各是什么呢?
2、读读下面这首词,你有什么感受?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宋元时期,我国出现了众多的画家和书法家。
谁的画被称为“宋画第一”?谁的画又被称为“神品”?被称为“宋四家”的书法家又是哪些人?
过程时
控
学导内容设计
情境创设3
分
钟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史学著作中,有堪称“史学双壁”的两部伟大的史书大放异彩,知不是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另一部作品是什么呢?作者又是谁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由此导入新课。
目标咀嚼3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一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整体感知目标。
分钟2.默读一遍学习目标并划出你认为需要完成的目标,仔细体会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3.最后请同伴交流一下对目标的理解。
自学指导10
分
钟
要相信自己,只要付出肯定有回报。
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一切。
1.向学生提出自学要求。
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导读的要求认真阅读课文两遍。
第一遍先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解决老师提出的导读问题,重点内容在课本上划出来,答案写在问题的下面。
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解决;第二遍默读课文提出自己发现的新问题写在我的问题处;问题要围绕学习目标提出,并能联系生活实际。
2.老师走进学生关注自学情况。
3.指导学生解决问题,重点关注历史学科长。
4.及时对学生进行引领,引领要有时间、目标、问题意识。
对自学人真的同学进行鼓励。
讨论指导(小组讨论,合作探究)7
分
钟
1.提出明确要求:小组讨论,学科长组织答案的整理,组长组织组内的交流秩序,组内先交流老师提出的导读问题,再解决组内同学发现的新问题,请各组派代表提出组内发现的好问题和解决不了的问题。
老师走进小组,倾听交流。
2.讨论要求:一起立,二聚首,三张口,四讨论,五评价。
3.组织学生提炼出重点问题,组内展示,并呈现在黑板上。
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过程和结论。
展讲指导5
分
钟
1.创设展讲情景,展讲具体的格式要求,培养学生的展讲技能。
2.引导学生展示本组解决问题的思路,过程和结论。
要引导学生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
对展示着质疑,本组成员可以互相补充修正,完善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论,从而使问题在展示中解决。
3.科学引导,使问题条理化。
4.教师提前预设好程序,弱化过度主持。
精讲点拨
审题答案方法拓展5
分
钟
重点识记:
1、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体例的书籍?(编年体通史)和上学期学习过的司马迁的纪传体通史
《史记》区分开,并介绍两种史书体裁的区别。
2、它所记叙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战国到五代)
3、根据72页“动脑筋”:历史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历史有借鉴的作用。
它可以为领导
者提供治理国家或者管理某个方面的经验教训,使他们作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贡献;也可以为每个人的成长指明方向,帮助人们取得成功。
4、从唐朝到宋朝,词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伤离怨别、花前月下→豪放思想、壮观景物。
)
5、宋朝的杰出词人是哪三位?(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等)组织学生朗诵“文献资料”
中,苏东坡、辛弃疾的词,根据73页“动脑筋”:现代词人里还有豪放风格的吗?(有,例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
6、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是谁?(关汉卿)他的代表作是什么?(《窦娥冤》)
7、从《窦娥冤》里,可以看到关汉卿的写作风格怎样?(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反映社会现实,
鞭挞黑暗势力。
)
训练指导10
分
钟
1.明确要求:合上课本独立完成,字体规范,在学生完成问题训练评价单的过程中,教师
进行巡视和指导,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给予及时的评价,订正历史学科长的试卷答案,以便进行讨论。
2.师巡视,批阅,收集做题信息。
3.解决、订正共性问题。
打点收获2
分
钟
1.对本节课的知识系统进行梳理,同时再次明确本课的重难点。
2.对本节课小组活动状况和学生的活动状况矿进行及时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