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第2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第2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第二讲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一、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1. 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 ❖ 发祥地:黄河、长江流域
❖ 重心南移: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江南
2.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
❖ 长期对垒:中原农耕人被动防御,游牧人常取攻势
❖ 通过迁徙、聚合、战争、和亲、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等形式为中介, 实行经济文化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游牧人,从农耕人那里 学习先进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技术,促使其 自身社会形态的变化
3. 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 纵: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分。 远古的村社经济残余,到宋元明清时期演变 为乡族经济;三代以来的奴隶制经济残余, 也长期存在;贵族分封制度,历代不绝(明 代藩王勋戚经济)
需要
❖ 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特别是历朝奉行的“重农抑商政 策,加强其依附性
4. 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三、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1. 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 2.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3. 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钳制和束缚 ❖ 经济剥削 ❖ 意识形态的保守性
❖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也十分不利于商品经济及新 因素的成长
四、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 发展的影响
1.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2.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3.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 横:不仅仅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 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
4. 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 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 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海洋事业的 进取精神

第二节 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第二节  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三、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 从根本上讲,这种状态是由中 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 的,同时这种状态制约了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的顺利产生 中国历史的早熟未能促其成熟 发展,相反却凝重了传统农耕 经济的保守性和坚固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梦 (四)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1958年毛泽东在河南农场视察
第二节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一、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对中国古代经济方式的经典描述: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以单个家庭为生产单位,采用手工工具;分散性。 小农经济体制下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家庭手工业和官营手工业; 商品经济的发育水平。
(二)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 1.土地国有走向瓦解,井田制破坏,变“公田”为“私田” 《孟子.离娄上》“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 城” 2.土地买卖出现打破了世袭贵族土地所有时期的“田里不鬻” 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民的买卖” 3.打破了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 形态过渡 《汉书.食货志上》“男子力耕”,“女子纺织”,“一夫不 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4.个体家庭经济分化为地主和农民两个对立阶级 《汉书.食货志上》“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 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经历着一个循次演进的过程
自然经济
一家一户,男耕女织,二牛抬杠,儿孙满堂 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耕作画像石(左) 宋代织耕图(右)
所谓自然经济,是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的一种经济模式 ,是与以 交换为目的 、 以营利为宗旨的商品经济相对的一种经济结构 。 具体地 说 , 自然经济下的生产者的生产是为了满足和维持自身生存的需要 , 为了氏族、庄园、家庭等经济单位的物质需求。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然经济的特点和基础。

中国文化之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中国文化之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中国古代造船工程技术成就》(中国国学网)
充分和灵巧地利用风力,是我国古代船舶技术高度 发展的标志之一 ……秦汉造船遗址,汉代楼船,以及高效
率推进工具橹的出现、船尾舵的出现和风帆的使用,说明
我国古代造船技术到汉代已经成熟了。
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在宋代用于航海,是我 国航海技术的卓越成就,比西方要早两个世纪。
《望海潮》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 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 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 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 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垒与融合
Hale Waihona Puke 国的丝绸和茶叶仍是外国人最喜欢的中国特产。
五、中国古代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在手工业方面,中国古代的瓷器、漆
器、青铜器长期风靡于世界市场,造船业和冶炼 业曾在历史上取得世人注目的成就。“四大发明 ‘是中国古代的伟大科技成果。
中国是世界上造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 一。在历史上,中国木船船型十分丰富多 彩。到本世纪五十年代估计有千种左右, 仅海洋渔船,船型就有二三百种之多。我 国古代航海木帆船中的沙船、鸟船、福船、 广船,是最有名的船舶类型,尤以沙船和 福船驰名于中外。
(一)世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冲突。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 的长期对垒与融合,不仅构成了中国古代文明发 展的源泉和动力,同时也构成了世界文明发展的 源泉和动力。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垒与融合
(二)中国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对垒与融合的特点。
1.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侵扰和农耕民族的防守; 2.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融合。游牧民族与农耕民 族之间的战争与争锋,客观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 互补和民族的融合。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对垒, 往往以迁徙,聚合,和亲为结局。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

彩陶罐
白衣彩陶钵
龙山文化龙山文化黑陶.flv
A、地区: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 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铜石并用 时代文化。 B、命名: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距今约 4350─3950年。 C、分布: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
D、工艺:磨光黑陶,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 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
南移原因和进程
• 秦汉统一:南北文化易于交流 • 汉晋:战乱频繁,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而江南战乱较少。
• 隋唐:经济重心南移 “苏杭熟、天下足”
总结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进程: 唐中期以前,中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 域,魏晋以来随着大批中原人口的南迁, 江南得到开发。唐安史之乱之后,江淮地 区成为重要的经济区,宋代以来,南方已 经取代北方成为经济中心。
龙山文化蛋壳陶高柄杯 龙山文化黑陶蛋壳罐
龙山文化早期蛋壳陶杯
河姆渡文化
A、命名:长江流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 第一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 B、分布: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
C、工艺:
• 骨器、干栏式建筑(河姆渡发现为最早) 、
农具大量使用耒耜、
耒耜 • 耒:为木制的双齿掘土工 具,起源甚早。 • 耜:为木制的铲状耕田工 具,西周时为人们普遍使 用 • 在铁器出现之后,木耒、 木耜也开始套上铁制的刃 口
2、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垒
• 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的军 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 而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常取攻势。 • “往来转徙,时至时去。”(《汉书· 晁错传》) • “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边。” (桓宽《盐铁 论》)
3、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融合

2第二章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2第二章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新唐书•五行志一》:“天宝初, 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妇人则簪步 摇钗,衿袖窄小。”
3.中国农耕经济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既早 熟又不成熟,农耕经济的这一特点造成 了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所谓凝重性,就是稳重有余,保守 有余,灵活不足,开放不足。
第二章 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 社会经济的主体
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表明华 夏民族的祖先从渔猎而向农耕生产过 渡的历史风貌。 石器均为农具等。 陶器也与生活密切相关。
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7000年,属新石器 时代,生产工具以较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 常见的有刀、斧、锛、凿、箭头、纺织用的石 纺轮等。 农业较发达,作物为栗和黍。饲养家畜主 要是猪,狗。也从事狩猎、捕鱼和采集。 各种水器、灶、鼎、碗、杯、盆、等日用 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主要呈红 色,多用手制法,用泥条盘成器形,然后将器 壁拍平制造。红陶器上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 或动物形花纹,是仰韶文化的最明显特征,故 也称彩陶文化 。
35东周列国混战东周列国混战东周列国混战东周列国混战魏晋八王之乱魏晋八王之乱魏晋八王之乱魏晋八王之乱汉代侯景之乱汉代侯景之乱汉代侯景之乱汉代侯景之乱唐安史之乱甘露之变唐安史之乱甘露之变唐安史之乱甘露之变唐安史之乱甘露之变各个朝代末的战乱各个朝代末的战乱各个朝代末的战乱各个朝代末的战乱清朝三藩之乱清朝三藩之乱清朝三藩之乱清朝三藩之乱历史上经济的低历史上经济的低谷期谷期谷期谷期历史上经济的低历史上经济的低36如明末清初的战乱造成了当时如明末清初的战乱造成了当时四川人口的锐减有了后来四川人口的锐减有了后来的湖广填四川湖广填四川的历史事件
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的特点;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 发展的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讲课稿).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讲课稿).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第一节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中华文明以农耕文化为主体1、时间早。

早在四五千年前,兴起于黄河中游地域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经展现了华夏民族的先从渔猎而向农耕生产过渡的历史风貌。

神农氏,禹、公刘三代时期,农耕业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古代诗歌的记载,反映了这一时期先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繁忙景象,所谓“同我妇子,磕彼南亩,田俊至喜”(《诗·豳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王世纪·击壤之歌》,即是其生动写照。

2、地域广。

黄河流域(粟作区)、长江流域(稻作区)3、生态适宜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

《论语·宪问》称“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史记》称赞周人的先祖公刘“务耕种,行地宜,……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

扁道之兴,自此始”。

农耕与部族的兴衰紧密相连。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当黄河流域以南农耕文明日益发展的时候,中国的西北部地区,正繁衍生存着剽悍善战的游牧民族,他们世代“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史记·匈奴传》,依靠畜牧、狩猎为生。

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促使他们经常南下劫掠,“利则进,不利则退”(《史记,匈奴传》,给中原的农耕民族造成很大的威胁。

而当某一游牧部落出现了具有政治远见和号召力的领袖,游牧人短暂的经济劫掠便可能发展成为大规模的征战,甚至入主中原,建立起混一游牧区和农耕区的王朝。

1、中原地区――农耕中原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这个固定的基础上,稳定安居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

但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

2、西北地区――游牧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在整个社会发展水平上处于较低层次,但他们勇猛善战、粗犷强劲,富于流动性,善于吸取从远方带来的异域文化,成为中原稳健儒雅的农耕文化的补强剂。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中国文化的经济基础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中国文化的经济基础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了解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特点和 发展形态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探 寻中国商业经济发展迟缓的原因。
编辑ppt
1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农耕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是指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的一种经济模式,是与以交换为目的、以 营利为宗旨的商品经济相对的一种经济结 构,农业与家族手工业相结合是自然经济 的特点和基础。
中国以农耕自然经济为主,同时农耕经济包容着工商 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包括手工业、水利、采矿、冶铁、纺 织、造船、建筑、贸易等,扩充了内部的活动空间,使自 己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再生能力,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编辑ppt

22
编辑ppt
23
编辑ppt
24
编辑ppt
25
编辑ppt
26
编辑ppt
27
元 人 绘 耕 织 图
编辑ppt
19
民谚: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
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 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 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 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 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 河封严。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
• 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中华书 局2005年
•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海财经大 学出版社1998年
编辑ppt
41
编辑ppt
6
河姆渡遗址 骨耜
编辑ppt
7
河姆渡文化 陶纺轮
编辑ppt
8
河姆渡文化象牙盅(6900年前)
编辑ppt
9
河姆渡遗址陶器
编辑ppt
10

中国文化概观知识要点辅导三

中国文化概观知识要点辅导三

中国文化概观知识要点辅导三: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这一章的内容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经济基础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所在,如何影响文化发展,这个问题弄清楚了,本章的要点也就有了。

整个《中国文化概论》的学习和复习都要注意这一点,切忌断章取义,机械地记忆。

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1、自然经济就是封闭式的自给自足。

2、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它是由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的。

3、三代时期,农耕业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家们为了斗争而进行的改革,无不与促进农耕经济联系在一起,如商鞅的"耕战"政策。

4、农耕文明是指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而逐步形成的人类文明。

5、中国的农耕文明同时发祥于黄河、长江流域。

由于黄河流域更适合于农耕,故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得到发展,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成了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中心。

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发展,农耕区域才逐渐向土肥水美的长江流域扩展。

6、隋唐以后,长江中下游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

"东南财赋"和"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7、在中国历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既有长期的对垒,也有相互的融合。

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常处于被动防御的状态,而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常取攻势。

在对垒的同时,两种民族也在实行经济文化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

8、农耕与游牧作为东亚大陆两种基本的经济类型,是中华文明的两个彼此不断交流的源泉,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形成了中华文化。

9、中国农耕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成分是多元化的,从纵的方面讲,它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份;从横的方面讲,它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

10、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它还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份。

第2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第2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西欧“城市化浪潮” 西欧“城市化浪潮”
1、西欧封建制度最具特色的应当是城市的发展与市场经济 制度的建立。 2、出现了巴黎、罗马、伦敦、奥尔良、里昂等城市群体。 3、城市化带来了工商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 生活态度和思想观念。 4、13—14世纪,城市“自治市运动”兴起,城市居民要求 13—14世纪,城市“自治市运动” 人身的自由化与自治,对封建思想和宗教思想进行威胁。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时启蒙主义)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时启蒙主义) 5、欧洲城市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现代工商业的兴起。这 是资本主义与工业文明的动因。 6、现代工商业是以制造业为基础,以取得商业利润为目的, 不同于手工业生产。
中国古代典籍特别是儒家典籍中所津 津乐道的远古“有道帝君”的作风,都是一 些创始农业、辛勤耕耘的君子,如禹、后 稷(姜嫄之子)、公刘、神农。 《周易·系辞下》:神农“斫木为耜,揉 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论语·宪问》称“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古代诗歌的记载与反映: (1)《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歌) (2)《诗经·豳风·七月》:“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妇子,饁 彼南亩,田餕至喜。” (3)《老子》 “小邦寡民”的理想:“甘其食 ,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里相 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 来。”
三、农耕自然经济体制的特点: 1.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多元化经济 成份并存: 农耕自然经济并非一种单一型的自然 经济,而是在它的体制下允许多元化的经 济成份并存。这些成份互相对立同时又相 互依存、补充。
(1)纵向: 远古村社经济——宋元明清的乡族经济; 奴隶制经济残余残存于封建经济中; 贵族分封制度一度中断,但至明代亦存。 (2)横向: 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 而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 份。 士、农、工、商的社会分工由来已久。

中国文化概论 第2章 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中国文化概论 第2章 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第二章 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教学内容
• 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 因 •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转移
隋唐以前,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达 到较高的水平。
13一殷商西周时期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殷商西周时期属于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14二东周之后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实行变法和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建立土地私15自东周以后至清代基本上都是每个家庭内男耕女织以织助耕或以工助耕以商助耕的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业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16东周以后直到清代封建的土地私有化和家庭个体生产经营制在我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吸收 外域 的文 化: 佛教 中国 化
•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中国农耕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的基本特 点,造成了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所谓凝重性,就是稳重有余,灵活不足, 开放不足,保守有余。
• 敬德保民、民为邦本思想 • 儒家——仁为核心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平均主义思想:农民反抗压迫的思想 武器;加剧了中国历史稳定与动乱的 恶性循环
• 原因之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 济发展的箝制。
• 基础:小农经济 • 上层建筑促进农耕经济的发展、长 期持续性 • 庞大的官僚体系——阻碍经济发展
• 经济剥削: • 大量的专职官吏和军队——赋税、徭 役、兵役 • 重农抑商观念——工商业经济受剥削 • 知识分子思维模式——保守、怀古, 言必三代 • 怀念三代的井田制度和力耕自足的生 活
•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负面的影响。 • 对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既要看到它的积极 向上的方面,又要看到它消极颓废落后的 一面。

第二章、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第二章、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②河姆渡文化 A、命名:长江流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 第一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 B、分布: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
C、工艺: 骨器、干栏式建筑(河姆渡发现为最早) 、 农具大量使用耒耜、
耒耜 耒:为木制的双齿掘土 工具,起源甚早。 耜:为木制的铲状耕田 工具,西周时为人们普 遍使用 在铁器出现之后,木耒、 木耜也开始套上铁制的 刃口
D、工艺:磨光黑陶,质量更精,烧出了薄 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 史上的鼎峰时期。

蛋壳黑陶高柄杯
2.长江中下游和钱塘江流域:
早期农耕文明: 屈家岭文化遗存、河姆渡文化遗存
①屈家岭文化 A、发现:湖北省京山县发掘了屈家岭遗址, 发现该遗址是一处以灰陶为主的文化遗存 B、工艺:灰陶为主,黑色次之,另有少量红 陶及桔黄色陶。陶器器表多素面,有纹饰的 较少。
②个体生产演进 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 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 “男子力耕,女子纺织” 男耕女织,以织助耕,以工 助耕,以商助耕的自给自 足家庭小农业在经济中占 主导
与此经济适应的政治体制:
→国家开始向个人生产者征税或劳役
(国家和个人)
土地私有化和个体家庭经济的成长,土地成 为社会各阶层猎取的目标。 →个体家庭经济逐渐分化为地主和农民 (地主阶层和农民阶层)
②商周时期,我国的城市商贸易已有了一定的 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
③春秋:各国都城均设置了市场。
《左传》、《国语》:当时有“羊肆”、 “米市”。 ④战国:商业都市崛起
2.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是为了补充农耕经济的 不足和满足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而产 生和发展的。 中国历朝奉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加 强了商品经济的依附,从而使它的发展随着 封建社会的变迁而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特点。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中国古代社会是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围绕 着农耕经济,体现在农业、手工业和商品贸 易三个方面
古代经济成 就领域
农业
商品 贸易
手工业
1、农业方面 经过上下五千年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的 共同努力,为世界农业的发展作出了相当 大的贡献。 比如发明农具、发明织布机、兴修水 利、培育良种,在当时都处于世界领先地 位。蚕桑和茶叶经过历代劳动,不断得到 改进,至今中国的丝绸和茶叶仍是外国人 最喜欢的中国特产。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 包容性
春秋战国: 诸子竞秀、 百家争鸣
中国文化包容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又促使 不同区域的文化相辅相成,渐趋合一。
秦文化 楚文化 齐鲁文化 燕赵文化 闽粤文化
吸收少数民族优秀文明,交相辉映,使中 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盛唐“胡 音胡骑与 胡妆,五 十年来竞 泊”“胡 化盛极一 时”
对垒: 东北、西北游牧民族经常南下掠夺,“利则 进,不利则退”(《史记·匈奴列传》), 而中原华夏民族总体上处于守势。 融合: 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通过迁徙、聚合、 战争、和亲、互市等形式为中介,实行经济 文化的互补和民族路”
汉灵帝时,从北方传入了“胡床” 满族统治中原以后形成的男人梳辫子、 女人穿的旗袍等
一、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 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 文化的凝重性
二、
三、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1、中国文化的坚韧性与向心力 魏晋南北朝“五胡乱华” 鲜卑族北魏王朝,推行汉化政策“稽古复 礼,庶令乐正雅颂,各得其宜” 辽夏金元,忽必烈“国家当行汉法无疑” 清朝“习汉书入汉俗” 2、文化定型 “瞻后”式思维方式,“圣人设教,为万 世不易之法”,造成保守性格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的经济基础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的经济基础

契约制的租佃关系在唐宋以后普遍出现,农民对于土 地的依附关系有所松弛,社会生产日益多样化,个体 生产者亦从封建社会前期以粮食为主的经营方式逐渐 向多种经营的方向艰难迈进。 这种渐次加强的多元经济结构,为中国封建经济的延 续注入了活力,从而创造出唐、宋、明、清不同时期 各具特色的繁荣盛世。 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后期,传统的自给性农业和商品 性手工业的结合尤为普遍,个体生产者具有较高的独 立性。多种经营的加强,使农家取得较大收益,增强 了对封建剥削的负荷力和对人口增长的适应力,从而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并在原有的生产结构里, 有所更新。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 生的原因

在明清时期(十六、十七世纪以来),西方文明以突 飞猛进之势发展,出现了“近代化”运动,而中国却 在农耕经济上原地踏步,明中叶始出现的资本主义萌 芽却倍受挫折,步履蹒跚,出现了迟滞状态。其原因 是有:
一、经济体制
根本上讲,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了中国社 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够成熟的特征。由此制约了资本 主义萌芽的顺利发展。 首先,社会经济过早成熟,即与西欧社会相比,许 多到西欧中世纪末才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在中国却 早已出现,古已有之; 其次,社会经济又不成熟,它未能充分成熟,相反 地却加重加大了传统农耕经济的保守性与坚固性。
四、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一)农业技术 中国的农业,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积累了极为 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形成了富有东方特色的农业科学,其中尤以精巧农具、 培育良种、多种经营、集约耕作和充分利用自然力而著称于世。 铁犁的使用,轮作复种技术的推广 蚕桑和茶叶的发展 手工业生产(灵巧的工艺品,精美的纺织品,造船业的发达) 冶炼业的久盛不衰,炼丹术等化学知识的积累和不断丰富,使古代中国在瓷 器、漆器、酿酒、染色、兵刃、食品等方面的制造技术也相应取得突出成就。 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活字印刷,被称为是对人类历史进程发生革命性作 用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明的伟大科技成果。 (二)商品货币经济的繁荣也是西欧中世纪所无法望其项背的 城市 货币的大量使用(而纸钞的使用,更是中国对于世界货币发展史的一大贡献)

第二章-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第二章-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仰 韶 文 化
人面含双鱼纹
枭 图 腾
玉 神 人


龙山文化


屈 家 岭 文 化
太 极 纹
玉 铲
河 姆 渡 文 化
骨 耜
木 胎 漆 碗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和融合


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战争与争锋,客观上 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农耕民族 与游牧民族的争锋从根本上讲是不同于外族的侵 略。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对垒,往往以迁徙, 聚合,和亲为结局。 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 为补充,汇成气象恢弘的中华文化。



隋朝开凿了京杭大运河后,大大便利了交通运输 和南北经济交流。另外,隋朝已经能够建造高五 层的大船。著名的赵州桥是当时的工匠李春所建 造的。 唐朝的经济空前发达,在不少地方设立商馆,进 行对外贸易活动。

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较快。 四大发明中活字印刷术,指南 针和火药都是北宋时期发明和 完善的科学技术。 明朝是微露资本主义萌芽的 时期,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四、中国古代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 平


在农业方面,经过上下五千年世世代代劳 动人民的共同努力,为世界农业的发展作出了相 当大的贡献。 在手工业方面,中国古代的瓷器、漆器、青铜器 长期风靡于世界市场,造船业和冶炼业曾在历史 上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


在货币经济方面,中国也曾达到了相当高 的水平。 城市,全国性的商业联系,货币(尤其是 纸钞的发明和使用)。但是,从整体上说, 古代东方的城市多具有军事堡垒的性质, 中国也是如此。这样的城市,首先是军事 上和政治上的需要,但也不能完全脱离经 济上的支持。

西周时期分封制也属于土地国有制,诸侯 只有土地使用权,以集体劳动为主,西周 后期有了公田(井田制)、私田之分,工 具是铜石并用,土地国有制遂告瓦解。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三彩胡人牵骆驼
唐代仕女图
青铜神树
神树上的神鸟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造就了中国文化的保守凝重性格 火药的出现
铜火铳
三眼铳
明代“火龙出水”
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是原始农业的开端。 劳动者在共有土地上耕作。
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 址——西安半坡遗址
瓮棺 群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论语·宪问》)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王世纪·击壤之歌》 夏朝时禹死后,启实行“世袭制”,阶级产生,原始氏 族公社解体。 出现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的观念。
2、其次,由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和统治者的经济 剥削所造成。
3、再次,孔孟儒学向人们灌输的与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 相一致的重农抑商思想意识。
◇官府手工业经济
三彩仕女佣
三彩文官佣
汝窑之莲花温碗
汝窑三足樽
元代景德镇青花瓷
五、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 性格
从秦到清,“男耕女织”式的家庭农业和小手工业结合 的自然经济形式一直占主导地位。
◇耕织结合是中国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手段和方式。
民间传说《牛郎织女》
◇农耕文明的中心南移
黄河中下游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三、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统治地位得以持续的主要原因
1、由历代王朝所奉行的重农抑商的政策所导致。
《管子·治国》中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 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 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 战胜,战胜者地广。”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 的经济基础

2021年整理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2)

2021年整理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2)

内容总结
农耕自然经济的特点 和对文化开展的影响。鲜卑族北魏王朝,推行汉化“稽古复礼,庶令乐正雅颂,各得其宜〞。盛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泊〞 “胡化盛极一时〞。经有色金属研究院、地质科学院用电子控针、激光分析、化学定量测定等手段,检验出这青铜剑主要含铜、锡、铅等 金属成分,还有镍、镁、铝、锌、钒、硅、锰、钛、铬等多种稀有金属,又用铬酸盐和重铬酸盐处理表层,形成一层致密的铬酸盐氧化 层,从而增加了剑的防腐抗锈能力
济的早熟与文化的凝重性
的科学技术,秦汉以后,知识分子大多陷 入经解的泥潭和科举的漩涡,对于科学技术 的创造创造缺乏应有的重视。因此,尽管有 四大创造等一系列的奉献,但这些奉献始终 未能成为社会前进的主流。祖冲之的数学著 作,在唐代时就已失传。
第六页,共八页。
谢谢观看
第七页,共八页。
盛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泊〞“胡化盛极一时〞
第四页,共八页。
3农耕经济的早熟与文化的凝重性
两把青铜剑均出土于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剑虽然埋 在地下2000多年,出土时却没有一点锈迹,仍然锋 利无比,数枚铜元,可一剑劈为两半。经有色金属 研究院、地质科学院用电子控针、激光分析、化学 定量测定等手段,检验出这青铜剑主要含铜、锡、 铅等金属成分,还有镍、镁、铝、锌、钒、硅、锰 、钛、铬等多种稀有金属,又用铬酸盐和重铬酸盐 处理表层,形成一层致密的铬酸盐氧化层,从而增 加了剑的防腐抗锈能力。这种工艺德国1937年、美 国1950年才先后申请专利,而我国远在2000年前的 秦代就有了类似的工艺。
农耕自然经济的特点 和对文化开展的影响
第一页,共八页。
1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文化的延续力
鲜卑族北魏王朝,推行汉化“稽古复礼,庶令 乐正雅颂,各得其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教学内容】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难点: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讲授提纲】第一节农村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南移(从黄河流域移向长江流域)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经展现了华夏民族的祖先从渔猎文化向农耕生产过渡的风貌。

农耕居首三代时期,农耕业已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秦秋战国时期,列国的政治经济改革无不与农耕经济联系在一起。

重农固本秦汉以后,“重农固本”成为治国的不易之道。

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流域达到较高水平,并使之成为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中心,而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为农耕的向南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

重心南移汉晋以后,北方边患日趋严重,战乱频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中国农耕区的核心逐渐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转移。

基本格局:隋唐以后,经济重心南移,“东南财税”与“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长期的对垒与融合耕守牧攻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而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常取攻势。

长城心态万里长城正体现了中原华夏民族试图把农耕区围护起来的心态。

对垒融合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既有对垒的一面,又有通过迁徙、聚合、战争、和亲、互市等形式为中介,实行经济经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

中华文明两大源泉:农耕与游牧农耕与游牧作为东亚大陆两种基本的经济类型,是中华文明的两个彼此不断交流的源泉,它们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汇成气象恢弘的中华文化。

三、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农耕文明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以农耕文明为主导的中华文明,有着不可割断的历史延续性。

中国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一方面造成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也影响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藕断丝连,含混不清:多元化经济成分的表现:从纵向看,历代残余藕断丝连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分:远古时代的村社经济残余的影响;三代以来的奴隶制经济残余的影响;贵族分封制度的影响;从横向看,农耕为主,包容工商中国的农耕经济的自然经济体系,与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封闭式的自给自足、依附农奴)自然经济差异甚多。

中国的农耕经济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

中国农耕经济就是这样包容着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扩充了内部的活动空间,使自己始终保持着一定的简单再生能力,适应时代的变化,从而维系着中华农耕文明的长流不息。

四、内敛型的海洋经贸易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海洋事业的进取精神,因此,虽然中华民族早就有了出色的航海能力,但由此而产生的海洋贸易,不是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而是一种内敛型的经济,它是作为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

古代帝王的“宾服贡献”思想唐宋时期的海外贸易:服从“远抚蕃夷”需要,“赐品”多于“贡品”。

明成祖以“振纲常以布中外,敷文德以及四方”为己任。

政府的封疆自守明代中叶以后,中国的海洋事业一度出现勃勃生机,但政府对于私人海商集团的扰杀以及对海外贸易的严格控制,限制了清代海洋商业的顺利发展。

内敛型的中国海洋事业,不能不落伍于世界前进的步伐。

第二节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土地是农耕社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所有制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最显著标志。

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农耕经济体制的不断自我调节,中国数千年传统的自然经济呈现出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形态一、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土地国有,集体劳动)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国家为实施对土地的分配管理和贡赋的收取,在地官之下设有各种官职,形成国家干预农耕生产的政治雏形。

农业生产以集体劳动为主。

农夫终年劳碌,处境悲惨。

殷周时期土地国有和集体耕作制,是与当时生产工具铜石并用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的。

二、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土地私有,个体生产)东周以后,随着牛耕和铁制农具的使用,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土地国有形态走向瓦解。

土地买卖逐步出现。

东周以后的土地私有化进程,打破了以往那种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而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形态过渡。

与此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则是国家直接向个体生产者征收赋税徭役。

个休家庭经济分化为地主和农民两个不同的形态,形成了对立的两个阶级。

在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下地主经济与农民经济的互为盈缩,构成农耕私有经济运作的基本特征。

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经历着一个循次渐进的过程。

唐代以后均田制破坏之后,土地私有化进一步深入,专制国家对土地私有权的干预有逐渐减弱的趋势。

契约制的租佃关系在唐宋以后普遍出现,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有所松弛,社会生产日益多样化,个体生产者亦从封建社会前期以粮食为主的经营方式逐渐向多种经营的方向艰难迈进。

这种渐次加强的多元经济结构,为中国封建经济的延续注入了活力,从面创造出唐、宋、明、清不同时期各具特色的繁荣盛世。

多种经营的加强,使农家取得较大收益,增强了对封建剥削的负荷力对对人口增长的适应力,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并在原有的生产结构里,有所更新。

三、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发达较早当古代中国土地私有化刚刚起步的时候,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商品交换也悄然出现。

虽然这种商品交换是作为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的,但是与西欧封建社会相比,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具有发达较早的特点。

贯穿始终这种商业交换活动以及由此而出现的商品生产、商人资本、城市货币经济等,伴随中国的农耕经济而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

政策压制这种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特别是由于中国历朝奉行不渝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加强了商品经济的依附性,从而使它的发展随着封建社会的变迁而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姿态。

推动作用和冲击力量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向。

而这种不断进步的商品经济,推动了多元化封建经济的繁荣和更新,对旧的生产体制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力量。

四、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世界,成就辉煌)至公元16世纪前后,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育,繁荣富庶,中国的农耕文化,仍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的农业,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形成了富有东方特色的农业科学,其中尤以精巧农具、培育良种、多种经营、集约耕作和充分利用自然力而著称于世。

中国的手工业生产也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商品经济的繁荣也令西欧中世纪无法望其项背。

第三节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一、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一)从根本上讲,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了中国社会经济的既早熟(主要的特征很早就有)又不成熟(各种要素未能充分发展)的特征,制约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顺利产生。

表现:中国的商品货币经济繁荣于唐宋元明清的各个时期;土地买卖在战国秦汉之际就开始出现,有的连佃农也分享有部分的土地所有权;中国的农民较早就有相对的离土自由;作为经济剥削的地租形态,也是劳役、实物与货币地租长期并存。

在西欧国家发生在封建社会开始崩溃之时才有的现象,在中国却是“古已有之”。

(二)中国历史的早熟却未能促成它的成熟发展,相反地却凝重了传统农耕经济的保守性和坚固性。

西欧:商品生产、城市经济、土地买卖、农民离土的自由、货币地租的出现以及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不仅要等到封建社会后期才出现,更重要的是这些现象本身就是与封建庄园主制度格格不入的,它们的出现,形成巨大的冲击力量,迅速地瓦解着西欧中世纪封闭式的庄园封建社会。

(不出则已,一出势不两立)中国:1.这些早熟的因素,不是作为封建社会的对立面而是作为它的补充形态而出现的,这就使中国的农耕经济大扩展了它的内涵结构,可以比较灵活从容地改变自己的表层结构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各种变化。

(从容适应变化)2.商品经济的“革命”性质往往因农耕经济的多元化结构而被化解或吸收。

(化解或吸收革命力量)3.中国早熟的经济因素往往与社会、政治诸条件不相配合,造成经济发展的失调。

(压制发展)4.早熟的发展又变成沉重的历史包袱。

(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在这种内部机制的自我制约下,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不能不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

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中国王朝形成的盛衰交替、稳定与战乱互易成了周而复始的规律。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原因:建立在个体家庭经济上的中国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是一种没有民主而缺乏自我更新能力的政体;继任者一代不如一代,行政效率衰退和政治腐败日趋严重;最终导致的游牧民族的入侵或民众的暴动。

王朝更替的变化周期与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兴衰周期大体同步。

从整体上讲,中国的农耕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育,但从生产力的纵向发展来考察,中国农业的黄金时代是在战国至汉唐之间,此时已奠定了中国农耕技术的基本格局。

此后中国的农耕技术并无明显的突破,农业生产总量的增长,不是通过科学技术的提高,而主要是依靠扩大山区及周边地区的耕地面积和粗粮品种如玉米、番薯的引进推广,以及扩大劳动量的投入来维持。

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的增殖显得至关重要。

由此造成了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双重失调。

这种恶性的周期性破坏,不能不严重地扼制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使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处于难产的状态。

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和束缚自我矛盾的政治结构,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官僚体系的双重性格)经济剥削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加重赋税,重农抑商)保守的意识形态,导致社会普遍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

(言必三代周孔)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也十分不利于商品经济新因素的成长。

(城市形成,专卖政策)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与国家政策上的平均主义,使落后地区拖住了先进地区商品经济及新因素的发展。

(鞭打快牛,裒póu富益贫)在以上因素的制约下,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只能在原有的格局内打圈子,不可能出现飞跃。

第四节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农耕经济的持续性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显著特点之一。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

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

(朝代更替,战乱频仍,而文化传承一如既往)中国文化的早期定型,也使人们产生一种“瞻后”式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一方面为中国文化的长期延续和增进向心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积累着文化的守旧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