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培育精密仪器设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政策解读

合集下载

《广东省培育前沿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

《广东省培育前沿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

广东省培育前沿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制造强省建设的工作部署,加快培育前沿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依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粤府函〔2020〕82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情况前沿新材料是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颠覆性的新材料,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和重大应用前景。

结合国家、省相关规划和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现状,我省重点发展的前沿新材料产业包括智能、仿生与超材料,低维及纳米材料,高性能纤维,新型半导体材料,电子新材料及电子化学品,先进金属材料,新型复合材料,超导材料,增材制造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材料先进研发、制备和检测、验证服务等领域。

(一) 发展现状。

“十三五”期间,我省前沿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2019年,我省前沿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接近500亿元,产业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一是支撑前沿新材料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带动创新要素快速集聚。

大科学装置、省实验室和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布局、建设,世界级科研创新平台集群正在形成,促进一大批院士、顶尖科学家和各类创新要素快速集聚,高起点开展碳纳米管、石墨烯、新型半导体、超导、非晶合金等前沿新材料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新型科研体制和孕育世界级科技成果的创新链条渐具雏形。

二是创新活跃,新技术发展迅猛。

我省在石墨烯、超材料、新型显示、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基因工程等领域形成了较强优势,产出了一批优秀的科研成果和专利,单晶石墨烯的工业化制备、超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印刷显示、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等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三是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凸显,产业集聚态势初步形成。

“专精特新”“独角兽”“单项冠军”企业不断涌现,空间布局日趋合理,形成了梯次发展的良好格局,以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等地市为核心,清远、惠州、韶关、江门、汕尾等地市快速发展,区域化聚集初步呈现;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型显示、先进陶瓷材料等产业具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完备的产业配套体系,产业集群效应明显。

《广东省培育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政策解读

《广东省培育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政策解读

《广东省培育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政策解读一、编制背景数字创意产业是以数字技术为主要驱动力,围绕文化创意内容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而融合形成的新经济形态。

2016年,国家首次将数字创意产业纳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并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制造强省和数字经济强省建设的工作部署,抢抓新型基础设施提速建设的发展机遇,加快培育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依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粤府函〔2020〕82号)等文件精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起草了《广东省培育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是我省首个推动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

二、编制原则和考虑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突出补齐短板。

根据业界反映的原创能力不足、发展预期不明确等突出问题,并衔接宣传、文化、工信、科技等国家层面的政策,提出原创IP培育工程、产业集聚发展工程、深化交流合作工程等重点工作,有效补强IP原创、发行运营等产业链薄弱环节。

二是坚持创新引领,突出新技术应用。

充分发挥广东信息化大省和制造业大省优势,抢抓新基建、数字技术发展机遇,实施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工程、新业态培育工程、工业设计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大力发展数字创意设备制造,以数字技术驱动游戏、动漫等优势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培育电竞、直播、短视频等新业态。

三是注重资源整合,突出可操作性。

充分整合了宣传、文旅、体育、广电等省有关部门资源,形成政策合力。

突出抓好重点工程落地,以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骨干企业为抓手,建设一批数字技术驱动型的省级产业园和公共服务平台等高质量产业载体,落地一批重点项目,促进骨干企业持续发展壮大。

东莞市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 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 (征求意见稿)

东莞市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 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 (征求意见稿)

东莞市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制造强省建设的工作部署,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依据《广东省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粤工信装备〔2020〕113号)、《广东省培育智能机器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粤工信装备〔2020〕112号)和《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东府〔2021〕10号)等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情况(一)产业发展现状。

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是我市发展高端装备产业的基础产业,具体包括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6个细分行业大类,服务全市34个工业行业大类的19万户工业企业,具有强大的应用市场优势。

已形成长安五金模具、横沥模具、虎门电子线缆、寮步汽车等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松山湖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麻涌新能源汽车及海工装备制造业等高端装备产业集群正在崛起。

2021年,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21.25亿元,同比增长18.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9.1%,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81.30亿元,同比增长14.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1.6%,是我市第2大支柱产业。

(二)面临的机遇。

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及数字经济显著推动制造业发展理念、技术体系、制造模式和价值链发生重大变革,拓展了高端装备新增长点,催生了新发展动能。

二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有利于东莞高端制造领域吸引周边城市创新资源,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推进示范应用和产业化。

(三)面对的挑战。

一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国内重大装备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格局已相对固化,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提升困难。

广东省培育数字创意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

广东省培育数字创意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

附件广东省培育数字创意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数字经济强省建设的工作部署,培育壮大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数字经济新动能,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情况(一)发展现状。

数字创意产业是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经济形态,以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主要包括数字创意技术和装备、内容制作、创意设计服务、融合发展四大业态。

我省数字创意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游戏、动漫、电竞居全国首位,直播、短视频、数字音乐等新业态发展迅猛,数字技术加速渗透,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省数字创意产业营业收入达**亿元以上,其中,游戏约**亿元,占全国的**%;动漫约**亿元,占全国的**%;电竞约**亿元,占全国的**%;工业设计服务约**亿元,占全国的**。

拥有腾讯游戏、网易游戏两大全球游戏巨头和腾讯动漫、奥飞娱乐等动漫领军企业,孵化培育了虎牙、YY、斗鱼三大知名直播平台,酷狗音乐等6家数字音乐平台入选全国前十。

(二)存在问题。

一是原创生态有待完善,内容原创能力不足,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质原创品牌和精品IP(知识财产)。

二是数字建模、交互引擎、后期特效系统等开发工具、基础软件对外依赖程度高,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突出。

三是原创人才、复合人才短缺,缺乏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人才流失压力大。

(三)优势与挑战。

我省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发展优势明显:一是初步形成覆盖创作生产、传播运营、消费服务、衍生品制造等各环节的产业链,在不少细分领域建立起领先优势,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东莞、佛山、中山等产业集聚地各具特色;二是数字技术基础扎实,迭代升级快,具有快速渗透和有效支撑产业发展的较强能力;三是制造业和服务业发达,在快消品、教育、旅游等领域融合应用场景丰富,有利于培育形成新增长点。

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一是受兄弟省市强有力扶持政策虹吸效应影响,优质资源汇聚能力弱化,竞争优势日益缩小;二是游戏、动漫、电竞发展的舆论引导和行业自律有待加强,缺乏明确稳定的发展预期和有序竞争的发展环境;三是数字创意产业出海是发展新趋势,但由于各地文化、政策差异,存在流量渠道竞争激烈、产品研发运营风险高等挑战。

2023年广东省公考《申论》题(县级)

2023年广东省公考《申论》题(县级)

2023年广东省公考《申论》题(县级)(网友回忆版)一、注意事项1.本试题由“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考试时限为120分钟。

总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草稿纸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涂黑。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考生方可答题。

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考场。

严禁折叠答题卡!二、给定材料材料1(341324)党的二十大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高质量发展谆谆指引,总书记深情指出,“广东改革发展先行一步,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必要性和紧迫性的感受会更深一些”,寄望广东“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聚焦用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023年春节,总书记又提出“扎实推进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殷切要求。

2023年1月28日,正月初七,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兔年首个工作日召开,会议强调,广东的未来发展,取决于今天的行动,关键在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谋划、担当与作为。

产业潮流,浩浩荡荡,纵观世界工业史,制造业的竞争格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制造业重镇引领和决定的。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历了从“制造业起家”到“制造业当家”的发展和跨越,成为引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当家是内在要求。

2019年11月,全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指出,广东要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必争必胜的关键地位,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承载时代机遇、履行时代担当。

2022年12月,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强调,坚持制造业当家,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脊梁”。

精密仪器设备产业集群行动计划

精密仪器设备产业集群行动计划

精密仪器设备产业集群行动计划一、双区引领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主平台,引领带动全省形成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更高水平参与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为广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有力支撑。

(一)支撑引领全省有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强化与港澳创新资源协同融合,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联合攻克关键环节核心技术难题,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着力优化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和技术基础,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动力和支撑的经济体系,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二)支撑引领全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双区经济实力雄厚、质量效益领先的优势,率先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战略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提高产业现代化水平,打造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推动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支撑引领全省高效畅通经济循环以交通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投资为先导,科学统筹双区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生产力、人口、基础设施布局,引领全省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优化政策环境,扫除流通体制机制障碍,畅通经济循环通道,形成全省全域参与双区建设、双区引领带动全省全域发展的区域协同发展格局。

(四)支撑引领全省打造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高地充分发挥双区的改革开放试验田和窗口作用,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水平高的综合优势,大力推动与港澳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依托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探索更多创造型、引领型改革举措;推广复制双区经验,引领全省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提供制度保障。

广东省发展智能家电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 年)

广东省发展智能家电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 年)

广东省发展智能家电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制造强省建设的工作部署,加快发展智能家电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依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粤府函〔2020〕82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情况(一)发展现状。

本产业集群包含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3个大类9个中类中的28个小类。

2019年广东省家电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1.3万亿元,工业增加值2700亿元,规模占全国总额比重超40%,其中电视机、空调、冰箱、厨房电器、照明灯饰等产品规模全国第一,已形成深圳、佛山、东莞、珠海、中山、惠州、湛江为聚集地的家电产业集群,具有全球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的产业链,是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业中心。

当前,我省家电产业呈现智能化、节能环保、绿色健康的发展趋势。

(二)存在问题。

一是创新要素集聚度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研发投入占比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创新环境有待完善;二是部分关键零部件、关键原材料、核心技术等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三是企业品牌质量优势不明显,市场竞争力有待加强;四是国际标准引领不明显,国际话语权不强,互联互通标准不统一,制约了智能家电产业的发展。

(三)优势与挑战。

我省家电产业具有规模优势、集聚优势、产业化配套优势及成本优势,但随着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和智能化技术发展,面临逆全球化引发的贸易保护,节能环保、信息安全法规等技术壁垒的加强,以及信息技术变革对传统制造的挑战。

二、工作目标到2025年,形成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区域根植性强、网络化协同紧密、开放包容、生态体系完整、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形成集前沿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共性技术研发、经济管理模式创新为一体的创新体系。

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达到营业收入4%,在共性技术、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技术等领域形成突破,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PCT专利数量比2019年翻两番。

《广东省培育激光与增材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政策解读

《广东省培育激光与增材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政策解读

《广东省培育激光与增材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政策解读一、出台背景我省是国内最大的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聚区,产业规模、企业数量、有效专利量等均居全国首位,但也存在部分领域高度依赖进口、技术应用有待深化等问题。

为了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粤府函〔2020〕82号)等文件的精神,加快培育激光与增材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省科技厅牵头联合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发布了《广东省培育激光与增材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二、主要内容《行动计划》主要包括五大部分,重点对我省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的现状与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了“四大发展目标”,围绕目标制定了“六大主要任务”“七大重点工程”和“四大保障措施”,确保行动计划的落实落细落地。

(一)四大发展目标一是产业规模保持全国领先。

在执行期内,产业营收年均增长超15%,到2025年,超过1800亿元,培育形成年营收超50亿元的企业5家以上,超10亿元的企业30家以上龙头骨干企业。

二是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在执行期内,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8%,到2025年,有效发明专利量超1万件,制定标准超200项,重点龙头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8%;基础与专用材料、核心零部件、高端装备与系统等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

三是产业布局持续优化。

打造以广州、深圳为核心,以珠海、佛山等地为重要节点的产业发展格局,建成产业园区或基地15个以上。

四是产业生态更加完善。

打造激光与增材制造全流程产业链,基本形成产学研协同、开放创新、安全有序的产业发展生态。

(二)主要举措1、推进六大重点任务一是优化区域布局,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广州重点布局专用材料、精密激光制造、生物增材制造等领域;深圳重点布局激光器件、激光与增材制造装备等领域。

广东省培育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

广东省培育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

附件广东省培育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制造强省建设的工作部署,加快培育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情况(一)发展现状。

我省是国内智能机器人产业的主要聚集区之一。

工业机器人方面,已培育一批国内先进的自主品牌机器人本体企业及关键零部件企业、系统集成商企业,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服务机器人方面,在教育娱乐、医疗康复、家政服务等领域已研制出一系列国内领先水平产品;我省民用无人机(船)企业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部分企业在高空作业、危险环境、农业、管道等特种机器人研发制造上具有领先优势。

国际机器人企业积极布局广东,库卡、安川佛山生产基地已正式投产,ABB、发那科研发基地已正式运营。

全省共有省级机器人骨干(培育)企业74家。

2019年,全省智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亿元;服务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亿元;无人机(船)产业营业收入*亿元;特种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亿元。

(二)存在问题。

一是中高端产品在技术水平上与国外同类产品仍存在较大差距,总体上仍处于全球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水平。

二是减速器、伺服电机和系统、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和部分系统集成技术多依赖进口,对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支撑保障能力有待提升。

三是服务机器人产品智能化程度有待提升,应用推广领域有待拓展。

四是专业人才不足,智能机器人产业领军人才偏少,创新型人才队伍总量不足,制约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创新发展。

(三)优势与挑战。

我省作为全国智能机器人生产和应用大省,智能机器人集群发展优势明显:一是广阔的应用市场、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活跃的资本市场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二是已初步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机和应用,从研发、设计到检测的较为完整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三是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民用无人机技术国际领先,工业机器人企业专利申请量占全国比重28%,居全国首位;四是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等地在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无人机(船)等细分领域上各具优势,已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态势。

广东省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

广东省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

附件广东省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制造强省建设的工作部署,加快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情况(一)发展现状。

我省是全国制造大省和全球重要制造业基地,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础比较薄弱。

近年来我省在高端数控机床、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引进建设了一批项目,培育了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高端装备制造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持续增强,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在广州、深圳和珠海、佛山、中山、江门、阳江等珠西地区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态势。

2019年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亿元。

(二)存在问题。

一是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不足,“卡脖子”问题仍然突出。

二是重型装备基础比较薄弱,高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和项目不够多,产业集聚不足。

三是产业配套体系不够完善。

高档数控系统、高可靠性电主轴、刀具等关键部件依赖国内外配套,大型整机企业与中小企业关联度和配套能力严重不足。

(三)优势与挑战。

广东以制造业立省,工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雄厚,区位优势明显,市场条件发达,经济总量30多年一直位居全国第一,是全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培育了一批装备制造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具备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雄厚基础。

同时,也存在着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资源和环境要素约束加剧、工业投资动力不足、市场需求下滑等不利因素,面临着欧美日实施“再工业化”政策、贸易壁垒增多、技术封锁加剧等问题的挑战,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业正处在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转变,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时期。

二、工作目标到2025年,将广东省打造成全国高端数控机床、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的重要基地。

(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承担一批国家级项目,建成若干国家级、省级创新中心和实验室,推动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取得突破。

战略性产业集群及对应行业

战略性产业集群及对应行业

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及对应行业〔摘自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供参考〕1.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包含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计算机制造、通信设备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非专业视听设备制造、智能消费设备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其他电子元件制造9项中类36项小类。

2.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包含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4大类60中类。

3.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包含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3个大类9个中类中的28个小类。

4.汽车产业集群包含“汽车制造业”中的“汽车整车制造(汽柴油车整车制造和新能源车整车制造)、汽车用发动机制造、改装汽车制造、低速汽车制造、电车制造、汽车车身及挂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1个大类7个中类8个小类。

5.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包含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8大类25中类中的93小类。

6.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集群包含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等17个大类57个中类中的174个小类。

7.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包括满足信息技术需求的服务产品与服务过程,具体涉及软件产品、信息技术服务、嵌入式系统软件、信息安全等领域。

8.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主要包括设备制造、节目制作、传输服务、行业应用等领域和环节。

广东省2024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行动方案

广东省2024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行动方案

一、背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促进广东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之一、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广东省制定了2024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行动方案。

二、主要目标1.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实现产业价值的持续增长。

2.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3.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4.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培养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

三、重点任务1.政策支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财税优惠、土地政策、融资支持等,吸引更多投资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2.创新体系建设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建立创新平台和科研机构,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效率。

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提高科研经费的投入。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3.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定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引进一批具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才。

加强高校和研究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人才。

4.产业布局调整调整产业布局,合理选址和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产业链条的完整性和协同效应。

5.市场拓展与对外合作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拓展和对外合作,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吸引外国投资和技术引进,加强与国际先进产业的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

四、实施措施1.完善政策体系,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南,确保政策能够真正落地落实。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工作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3.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各项任务的实施能够得到充分的支持。

4.健全考核评估制度,通过考核激励机制,提高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5.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支持。

五、预期效果通过本行动方案的实施,广东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会取得显著的发展效果。

预计到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值将占到广东省GDP的30%,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广东省经济转型升级。

中国连接器行业相关政策汇总推动基础电子元器件实现突破

中国连接器行业相关政策汇总推动基础电子元器件实现突破

中国连接器行业相关政策汇总推动基础电子元器件实现突破连接器是一种连接电气端子以形成电路的耦合装置,作为关键基础元器件用以实现电线、电缆、印刷电路板和电子元件之间的连接,从而传输信号或电磁能量,并保持系统与系统之间不发生信号失真和能量损失等变化。

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年修订),连接器行业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代码 C39)。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连接器行业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C39 )”大类,属于“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C398)”中类,属于“其他电子元件制造(C3989)”小类。

根据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连接器行业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大类,属于“1。

2 电子核心产业”中类,属于“1。

2。

1 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小类。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显示,连接器行业采取行政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管体制。

工信部为主管部门,负责制订行业的产业政策、产业规划,对行业发展方向进行宏观调控。

工信部下属的电子信息司负责承担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的行业管理,组织协调国家有关重大工程项目所需配套装备、元器件、仪器和材料的国产化替代,促进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等工作。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作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下设电接插元件分会等十五个分会,负责开展行业调查研究,发布行业信息,积极向政府部门提出行业发展和立法等方面的建议,协调会员关系,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向政府部门反映会员企业的正当需求,协助政府部门对电子元件行业进行行业管理。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及对发行人经营发展的影响(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连接器行业被列为国家鼓励类产业,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支持本行业的发展,具体情况如下:。

2024年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实施方案

2024年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实施方案

一、背景与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省份之一,迫切需要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结构和科技创新能力,以适应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

为实现这一目标,广东省决定成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并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二、基地选址与布局1.基地选址:基地选址应遵循“以工业区为主,辐射区域广泛”的原则,优先选择广东省内区位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园区和空地资源。

2.基地布局:基地布局应坚持“一核一带一集群”发展模式,即设立一个核心区域,辐射周边带动发展,打造产业集群。

三、产业发展方向基地将聚焦于以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1.电子信息产业:推动芯片设计、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产业的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2.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装备、机械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3.新材料产业:发展具有专业技术优势的功能性材料、高性能材料以及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产业。

4.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天然药物、生物制药以及医疗器械等生物医药产业,提高广东在医药领域的竞争力。

5.环保产业:加快发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技术和循环经济等环保产业,推动广东成为绿色经济示范区。

四、政策支持与措施1.资金支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重点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企业发展等方面的项目。

2.人才支持: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到基地工作和创业,提供优惠政策和条件。

3.税收支持:对基地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4.交通与基础设施:加快基地内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利的交通和通信条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

五、成果和评估基地的成果将得到定期的评估和总结。

对于取得重大突破或优秀成果的企业和项目,将给予表彰和奖励,鼓励更多的企业和创新项目进入基地。

六、推进机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推进机构,负责整体组织和推动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工作,确保各项计划和政策的有效实施。

应急产业园国家补助标准

应急产业园国家补助标准

应急产业园国家补助标准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粤府〔2021〕53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粤府函〔2020〕82号)《广东省培育安全应急与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粤工信节能〔2020〕131号)《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培育安全应急与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有关附件的通知》(粤工信节能函〔2020〕1000号)的要求,依托我区科技和智能制造优势,引进智能安全防护和无人救援技术标杆企业,孵化涵盖风险辨识、智能防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系列产品的特色企业,研发生产各类先进智能安全避险应急产品,形成高端智能应急救援产业集聚区,打造全国安全应急产业高地,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注册登记地、税务征管关系及统计关系在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及其受托管理和下辖园区(以下简称本区)范围内,有健全财务制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独立核算,从事智能应急救援产品研发、制造的企业和机构。

智能应急救援产品是指依托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高新科技,主动感知风险,控制或者屏蔽有害物质和能量的意外释放,带离人员脱离危险环境,帮助人员实现自护、自救和他救,减少或者避免人体遭受伤害的智能设备、装备、部件、软件系统和服务。

第三条【支持产业集聚发展】支持建设智能应急救援产业特色园区,促进智能应急救援产业集聚发展。

对经认定的产业特色园区内原有企业首次成长为规模以上智能应急救援企业或引进广州市外规模以上智能应急救援企业的,每培育或引进1家,给予运营管理单位5万元补助。

其中,培育1家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的智能应急救援总部企业,给予运营管理单位200万元一次性补助。

对经认定的安全应急产业园,自认定起连续3年,给予运营管理单位每年50万元的运营补贴。

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全面推动广东制造强省建设

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全面推动广东制造强省建设

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全面推动广东制造强省建设文/杨斌 拓晓瑞 刘启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要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高端数控机床、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集成电路装备等重点领域。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广东要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及国家关于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有关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广东采取了系列政策举措加快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为全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一、广东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基础与优势广东作为全国制造业大省,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搭建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大力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龙头骨干企业、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在一些方面形成了产业特色和竞争优势,为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是制定政策: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加强政策制度顶层设计是推动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广东省委、省政府按照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有关决策部署,结合广东产业发展需求,制定出台了系列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如《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布局和项目规划(2015-2020年)》(粤府办〔2015〕5号)、《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粤府〔2015〕70号)、《广东省先进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粤经信规划〔2017〕32号)、《关于进一步完善扶持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财政政策措施的通知》(粤工信装备函〔2019〕623号)、《广东省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粤工信装备〔2020〕113号)等,这些重大政策举措的实施,营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引导和带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等地大力发展高端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引进建设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大大提升了全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见表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培育精密仪器设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制造强省建设的工作部署,加快培育精密仪器设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依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粤府函〔2020〕82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情况精密仪器设备产业主要包括工业自动化测控仪器与系统、信息计测与电测仪器、科学测试分析仪器、人体诊疗仪器、各类专用检测与测量仪器以及相关的传感器、元器件、材料等六大领域,其中工业自动化测控仪器与系统包括温度/压力/流量检测仪表、变送/调节仪表、伺服执行器等,信息计测与电测仪器包括元器件参数测量仪器、通信测试仪器、电能计量仪表等,科学测试分析仪器包括质谱仪、气相色谱仪、热分析仪、振动试验机等,人体诊疗仪器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监护仪、PCR仪、基因测序仪、磁共振成像MRI、螺旋CT等,各类专用检测与测量仪器包括集成电路三维封装量测仪器、全站仪、GNSS接收机等。

精密仪器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科技、环保、国防、文教卫生、人民生活等,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对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 发展现状。

我省精密仪器设备产业已经初步构建了产品门类品种比较齐全、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研发应用能力、以民营企业为主力军的产业体系,形成了以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为主的产业布局,涌现出一批上市公司、“小巨人”、“单项冠军”等龙头骨干企业;我省在示波器、监护仪、血细胞分析仪、功率分析仪、基因测序仪、质谱仪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技术水平。

2019年全省精密仪器设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323.99亿元,出口交货值达429.17亿元,专利授权量约53万件,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独角兽”企业近20家。

(二) 存在问题与面临挑战。

1.存在问题。

虽然我省精密仪器设备产业规模处于国内前列,但仍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关键零部件与中高端精密仪器设备主要依赖进口,行业共性、基础性、前瞻性技术研究不足,工艺技术研发能力不强;二是产品系列化、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制造工艺水平不高,同质化严重,标准体系不完善;三是产品的质量可靠性较差,计量准确度不高,计量量值传递体系有待完善,产品与国外产品质量差距明显;四是对精密仪器设备产业的全省统筹布局管理不足,产业布局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区域发展不均衡,研发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

2.面临挑战。

一是当前许多国外高端精密仪器、核心元器件和技术引进受阻,亟待快速发展能够替代进口的国产化精密仪器设备;二是产业总体处于中低端水平,亟待提升产业价值链的协同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功能和实用性,提升产品标准化、系列化水平,推动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

(三) 优势与发展机遇。

1.产业优势。

一是我省精密仪器设备产品门类品种比较齐全,产业链较完整,产业基础比较好,这为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我省精密仪器设备产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突破能力和发展潜力等优点,通过政府引导加大技术投入与创新力度,可逐步提升产品质量与可靠性,实现产品从中低端向高端的发展。

2.发展机遇。

精密仪器设备产业涉及机械、电子、光学、材料、信息技术等多学科应用,随着自动化检测、安全仪表、传感器、自动化控制、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我省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重大工程建设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精密仪器设备产业提出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

二、工作目标到2025年,我省精密仪器设备产业通过突破技术短板、完善产业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精密仪器设备产业创新、研发和生产基地,基本建成产业结构布局合理、自主创新能力突出、具有核心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现代化产业集群。

(一)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在重点领域取得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突破,培育形成一批国内领先、具有行业主导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布局培育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高价值专利,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外依存度显著降低。

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超过10%,知识产权储备、运营和保护水平明显提高。

产业重点骨干企业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6%以上,建成国家级精密仪器设备及相关领域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各1家以上。

(二) 产业规模稳步扩大。

2025年我省精密仪器设备产业规模达到约3000亿元,其中:工业自动化测控仪器与系统行业预计约500亿元、信息计测与电测仪器行业预计约700亿元、科学测试分析仪器行业预计约500亿元、人体诊疗仪器行业预计约700亿元、各类专用检测与测量仪器行业预计约500亿元,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现代化产业集群。

(三) 产业体系不断优化。

产业体系结构进一步优化,中高端产品占比逐步提升,标准体系及相关检测、认证和计量机构基本健全,形成关键环节自主可控、重点领域优势明显的完整精密仪器设备产业链。

重点领域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质量与可靠性水平取得突破并部分达到世界级水平,培育新增具有核心国际竞争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独角兽”企业10家,培育并促成一批国家精密仪器新技术新产品在我省的产业化应用,建设并建成一批支撑精密仪器设备产业发展的公共平台。

(四) 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

培育形成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品牌、开展高层次国际分工合作的国际化企业,大幅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认证标准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出口交货值年均增长5%以上,2025年达到500亿元出口规模,建立部分细分领域的全球研发制造与应用基地。

三、重点任务(一) 重点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短板。

对标精密仪器设备产业的国际先进水平,围绕培育发展世界级产业集群的目标,厘清我省精密仪器设备产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短板,针对我省具有优势特色的生物医药与健康、5G通信、汽车制造等领域应用的高质量精密仪器设备,分类制定技术短板突破计划,大力实施重点领域研发攻关,切实解决精密仪器设备的传感、测量、控制、数据采集、集成、可靠性等关键技术问题,显著提高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自给率,集中力量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加速研发成果的转化应用。

(省科技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二) 大力完善产业支撑体系。

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鼓励科技型企业建设技术中心、研究院等研发机构,高水平建设一批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标准化等支撑平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园区建设运营,加速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积极打造贯穿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精密仪器设备创新生态系统,大力完善涵盖产业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专业人才、标准体系、计量溯源体系、高价值知识产权、特色产业园区等产业支撑体系。

(省科技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三) 积极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优势与资源集聚,建立各具特色的区域错位发展新格局。

支持广州、深圳发挥高端资源汇集与港澳联合优势开展精密仪器设备及核心元器件研发创新与制造,支持佛山、东莞、江门、肇庆、珠海、中山等地发挥生产制造优势建设精密仪器设备生产基地,支持其他各地市做好产业配套发展。

鼓励技术成熟、产品成型的领域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

积极构建粤港澳协调联动、珠三角核心驱动、辐射带动粤东西北的区域有序发展和高端、中端、低端错位互补的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四) 提升质量打造著名品牌。

积极应用精益生产、质量管理等先进理念和管理方法,提高质量管控能力,促进产品质量整体升级。

加强制造工艺研究,强化工程试验、检验检测等服务支撑,提高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

加快质量和品牌建设步伐,鼓励和支持企业不断提升产品品质,龙头骨干企业打造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产品,中小企业创建细分领域的特色品牌产品,培育形成一批具有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独角兽”企业。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市场监管局共同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按职责分工负责)(五) 加强产业国际市场拓展和投资合作。

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展会等贸易平台,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携手港澳联合开展大湾区投资营商环境推介活动,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鼓励具有技术领先水平的境外企业在我省设立地区总部。

支持我省拥有特色优势的示波器、监护仪、基因测序仪、超声检测仪器、卫星导航测控仪器等领域的企业积极稳妥开展跨国投资并购,在国际创新资源集聚地区建设海外创新中心,积极融入国际价值链高端。

(省商务厅牵头,省市场监管局、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四、重点工程(一) 短板技术与关键零部件重点突破工程。

坚持政府引导调控、企业主导实施的原则,以应用市场和支柱产业需求为导向,重点围绕产业发展急需、进口依赖程度大、基础条件较好、能较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开展产学研用联合技术攻关,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重点支持质谱、光谱、生物化学分析以及量子化计量技术、智能测量等方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突破离子源、激光器、传感器、光栅、滤波器等关键零部件;重点研制计量检测、封装测试、5G通信、生物医药与健康等高端仪器设备。

(省科技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二) 优势特色产品水平提升与应用工程。

巩固提升基因测序仪、数字示波器、超声检测仪器等优势产品的国际领先水平,大力促进医疗分析诊断仪器、典型应用精密测量仪器、新型显示制造测试仪器等急需产品向高端特色化发展。

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在科学测试分析仪器、精密光学仪器、几何测量仪器、传感测试仪器等方面的持续创新和质量提升,打造国际先进水平的优势品牌产品。

支持中小企业在测量计量仪器、环境试验设备、光学材料与元器件等方面的自主创新和成果应用,创建特色品牌产品。

加大招标采购等力度,促进优势特色产品在重点产业的推广应用。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市场监管局、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三) 创新驱动型现代产业体系整合构建工程。

重点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协同承接国家重大专项成果转化。

重点面向珠江西岸布局建设精密仪器设备科技产业园区。

支持精密仪器设备高水平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重大仪器科学园、大型仪器共享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各类创新载体和专业园区(中心)建设,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机构、生产企业等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