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文: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合集下载

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篇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实践课论文论文题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院专业:姓名:学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

中国有近8亿农民,只有解决了农民的问题,才能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关键词:新农村农民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法制建设。

从农村实际情况上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

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

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

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

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

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

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二、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受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影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仍然比较落后。

新农村文化论文(5篇)

新农村文化论文(5篇)

新农村文化论文(5篇)新农村文化论文(5篇)新农村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培育新型农夫主要是针对传统农夫而言,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这不仅是中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最为艰难和宏大的历史任务,更是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重大任务。

培育新型农夫是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的重要内容。

农夫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力气,也是进展生产的主体。

所以中国农村问题、农业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讲是为了农夫,主要的依靠力气也是农夫,所以“三农”问题归根究竟是农夫问题。

农夫的文化素养、技术力量及其思想政治素养的凹凸事关农村建设和进展的成败。

因此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应当以培育新型农夫为核心来开展相应的内容培育,主要针对农夫的文化素养、科技力量和经营管理力量来设计相应的建设内容,是各项内容能够有的放矢,解决农夫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培育新型农夫是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的重要目标。

以人为本是我国各项工作追求的终极价值。

在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中,由于依靠和服务的主体都是农夫,因此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是要切实做到实现农夫素养的提高,促进传统农夫转化为适应时代需要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夫。

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是培育新型农夫的重要途径。

我党提出的新型农夫概念是对我国农夫在新时期的新要求的详细体现,如何真正实现农夫向现代转型,根本的途径只有通过加强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切实提高农夫的各项基本素养,使之实现由内而外的转化,真正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夫。

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中在新型农夫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近年来,虽然我国不断加大农村进展的力度,但是不行否认,我国农村物质文化生活在日益丰富的同时,而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却相对滞后。

相对滞后的农村文化已经成为我国培育新型农夫的严峻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精神文化设施落后,不能满意新型农夫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

我国长期以来在农村的文化和教育建设投入相对不足,致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存在一系列问题:长期严峻缺失、落后简陋、年久失修等等,造成大多数的状态是“名存实亡”。

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案

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案

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的发展也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案展开讨论。

一、加强乡村教育乡村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我们应当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增加农村学校的师资配置,确保学生能够接受到优质的教育;建设现代化的学校设施,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农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如民俗展览、乡村戏曲演唱等,来推广乡村文化;同时,鼓励农民参与文化创作,通过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

三、打造宜居的乡村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我们应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民能够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美化农村的村庄和乡村景观,打造宜居的乡村环境。

四、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力量,提高农民的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我们应该开展农民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和科技知识水平;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科技成果,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

五、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兴产业,提升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加大对农村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创业;发展农村旅游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六、加强乡村党建工作党的领导是新农村建设的保证。

我们应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的组织观念和服务意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农村政治生态;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七、推动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我们应该加强农村社会组织建设,提高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鼓励农民参与社区管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加强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

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论文

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论文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我国农村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较为滞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

当前要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建立现代农民所需要的新乡村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文化建设;民间文化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251-01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对照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以下问题值得关注:(一)对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认识不够明确谁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不仅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更是方向定位问题。

主体地位,决定着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为谁服务的。

但是,当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一些现象的存在则说明对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认识还不够明确。

文化产品的提供者、制造者、传播者所提供的文艺作品缺乏乡土气息,不足以反映现代农村的精神风貌,文化产品的提供不足以满足广大农民的需要。

(二)对民间乡土文化资源的不正确认识和边缘化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民间乡土文化中有许多腐朽、落后的成分。

于是笼统地把民间乡土文化与“新文化”、“先进文化”完全的对立起来。

对民间文化存在偏见,缺乏对民间文化正确的认识。

没有擦去笼罩在民间文化外表的灰尘,切实地对民间文化进行分析,没有真正认识到优秀的民间文化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由于认识上的原因,民间乡土文化处于弱势,往往被“边缘化”。

二、明确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地位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和目标,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利用和依靠文化、教育和科技等力量。

(一)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建设新农村,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是必要的,但不能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割裂开,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完善新农村文化建设若干思考论文

完善新农村文化建设若干思考论文

完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也逐渐展现出一个新的面貌,在当前农村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农村的文化建设成为了受人们重视的一项大工程,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中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愈来愈显示出精神文明建设所存在的明显不足,所以,建设新农村离不开农村的文化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思考只注重经济的发展而不注重文化素质的培养,可能会使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出现极度不协调发展的情况,文化建设是一项长远的工程,它渗透在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只有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通过各种途径有意识地培养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才能使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共同协调发展。

一、我国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文化设施不够完善在我国许多新农村的建设中都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经费问题,资金严重制约了新农村的经济与文化建设。

尤其是在部分偏远地区,大多数乡镇存在着严重的资金问题,划拨到新农村文化建设这部分的经费更是有限,致使村内的文化站设备落后,设施不够健全,使文化活动不易在民众中展开。

甚至还有些乡镇根本就没有资金建立文化站,或者建立了文化站没有专门人员进行管理,所以说,即使有些文化干部有开展文化教育的意向,受一些外部条件的限制也不能使文化建设工作顺利展开。

(二)文化产品过于单一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文化产品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而在我国的许多新农村中普遍存在着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严重问题。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是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根本途径,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健康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会促进人们学习文化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而就目前农村文化建设的形势来看,由于文化产品的内容过于贫乏、形式过于单一以及供给量严重不足而使人们对于文化学习难以产生认同感、凝聚力以及吸引力,从而出现人们的文化意识不强、文化素养不高等现象,迷信、赌博等有悖于科学的风气盛行,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2024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参考论文

2024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参考论文

2024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参考论文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新农村建设旨在通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参考。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这包括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多个方面。

首先,要加强农村交通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解决农民出行难的问题。

同时,要加快农村水利建设,提高农村灌溉和防洪能力,保障农民生产和生活用水。

此外,还要加强农村电力和通讯建设,提高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和通讯覆盖率,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农业现代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

要通过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推动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此外,还要加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农民素质提升与教育发展农民素质的提升和教育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要加强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同时,要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和文化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

这不仅有助于农民自身的发展,也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乡村治理与文化建设乡村治理和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农村基层治理的现代化。

同时,要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还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挖掘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这有助于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篇一: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要提高文化水平,解决就业问题;运用现代科技发展农业机械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利用保护农业资源。

关键词:知识就业科技农业基础设施农业资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也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然而农村的建设面临着,农民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就业困难集体经济薄弱,村庄规划建设滞后,资源浪费等问题,新农村建设就成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要不断的深入研究农村的现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办法,同时还要有整体思维,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深入理解新农村建设。

一、提高农民文化水平,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

农民工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

就业需求扩张又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

经济增长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特别是继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利用工业在国际以及区域间的转移,创造就业需求,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空间。

高度重视乡镇企业稳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扩大劳动力就近转移的就业容量。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注重非正规就业对扩大就业容量的作用,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开辟新的领域。

实现农村劳动力在更大范围充分就业,需要把握几项原则:一是分工分业原则。

促进农民职业上的分化和转变,优化配置劳动者与生产要素,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使普通农户转变为多种类型的专业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人才资源配置效率。

文化建设下的新农村建设论文

文化建设下的新农村建设论文

文化建设下的新农村建设论文推荐一、理论探索(一)从哲学、经济学等学科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进行解读尹栾玉从农村文化产品的公共属性、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现状、政府在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中的角色、民间文化———非正式制度形成的源头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制度经济学分析。

“农村文化产品消费的整体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政府提供这些产品的必然性;农村文化产品消费所具有的强大的正外部性效用,决定了政府提供这种产品的必要性。

”[4]政府应制定和完善各种保障农村文化建设的法规政策,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并加强制度的监管和落实,以保证农村文化建设的常态化,同时要通过直接的公共财政投入和间接的出台优惠激励政策鼓励民间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确保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以政府提供的法规、政策等正式性制度为主体,同时还需要包含习俗、道德规范,观念、意识形态等内容的非正式制度的支撑,而民间文化则是非正式制度形成的源头,“发展农村文化,必须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激发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变‘送’文化为‘种’文化。

”(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内涵、特征、功能的解析(三)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必要性、意义的剖析学者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必要性、意义的阐述大同小异,取得了以下的共识:1.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构建“农村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可以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整合价值取向、提升思想境界、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

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和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粘合各种心理裂痕,化解各种思想疙瘩和矛盾,架起沟通彼此心灵的桥梁,逐步形成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从而增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融合。

”[11]桂玉认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条件和基础性工作,为和谐农村构建提供思想和精神资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篇一: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论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论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对于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

一、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性和前瞻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快速发展,国力有了很大增强,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具备了“用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的基础和条件。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战略目标的难点是“三农”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没有广大农村的发展和面貌的改变,就没有社会的全面进步。

因此,“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已经成为农村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近几年来,农村先后进行了电网改造、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业“两税”、“两工”、“三提五统”以及乡镇综合改革,全面清理涉农收费,大力减轻了农民负担;全面清理锁定并化解了部分村级债务;实行了种粮、农机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制度;落实了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发了农村土地经营权证和林权证;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步伐加快,“三通”建设已经稳步实施,扶贫济困、医疗救助、养老统筹等正在积极推行之中。

所有这些举措,一方面使我区广大农民分享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另一方面拉开了我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序幕。

全党开展的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主题实践活动。

紧接着,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是适时的,是符合当前农村工作实际的。

因此,我们要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而且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地方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农村基层组织及农民的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还要认识到,没有农村稳定持久地发展,就不可能从整体上消除城乡差别和贫富差距,因此只有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会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工业化进程,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国力更加强大,城乡面貌才会发生巨变,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才会蒸蒸日上。

我国新农村建设论文5篇

我国新农村建设论文5篇

我国新农村建设论文5篇第一篇1规划背景自2006年2月21日中央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随着2012年年底“美丽中国”宏伟目标的提出,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范例,建设美丽乡村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手段。

四年来,太原市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体制和机制日渐完善。

全市212个新农村中先后有1/5的村庄完成了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编制,新农村建设渐入佳境。

东山地区作为太原市新农村分布的一个集中区域,主要分布有杏花岭和迎泽两个区内的多个村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该区域的村庄尽管拥有良好的发展优势和机遇,但因东山地区为黄土丘陵地形,又承担着城市的防洪、交通等众多功能,在发展上面临着一定的劣势和挑战。

做好东山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无疑将推动整个东山地区的经济发展,引导东山地区广大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向城镇转移,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实现城乡一体化,也为以后类似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参考经验。

2现状存在问题根据东山地区已编制完成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可以总结出东山地区的新农村规划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限制因素:1)地形复杂多变,地质条件不佳。

太原市东、西、北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东部的山地通称为东山。

由于该区域常年经雨洪冲刷,现状沟壑纵横,高差可达上百米。

现状许多村庄就坐落于条条冲沟之中,如枣沟村、长沟村、后沟村、东沟村、小枣沟村等村庄就因此得名。

复杂的地形不但限制了村庄的发展,同时汛期对村民的安全也造成隐患。

东山地区属典型的黄土丘陵地貌,高低起伏、沟壑纵横,适合开发和建设的土地并不多。

土质大部分为三级自重湿陷性黄土,给规划建设和施工带来一定难度。

加之东山煤矿、长沟煤矿等多家煤矿的开采,在区域内形成一定范围的采空区域,进一步减少了可供利用的土地存量。

2)市政设施缺乏,基础设施限制。

东山地区特别是高速环路以外地区,仅有几条公路可供通行,道路密度远低于城市水平,相应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设施严重不足,制约本区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农村文化

新农村建设的农村文化

新农村建设的农村文化一、汇聚传统文化之美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对农村经济、环境和社会机构的改革和重塑,同时也是对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作为中国古老的农耕文明圣地,农村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精神价值。

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应该汇聚传统文化之美,注重传承并融合农村文化元素,为农村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弘扬家庭价值观农村是家庭的基本单位,家庭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农村建设应该弘扬家庭价值观,让农村居民更加注重家庭和睦、相互关心。

通过举办家庭教育讲座、组织家庭活动等方式,培养农村家庭的道德观念,增强家庭凝聚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传承乡土文化农村是乡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举办乡土文化节、开展文化传统传习等活动,引导农村居民了解、尊重和传承乡土文化,重拾乡村记忆和乡土情怀,使乡村更加有特色和魅力。

四、培育农村艺术艺术是农村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新农村建设中,应该鼓励农村居民参与艺术创作和活动,培育农村艺术。

可以开办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培训班,举办农村文艺汇演等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的艺术修养,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五、建设农村图书馆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对于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建设农村图书馆,搜集各种农村相关的图书、资料和报刊,为农村居民提供学习和阅读的机会,促进农村文化素质的提升。

六、发扬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文化的核心内容。

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发扬农耕文化,鼓励农村居民传承并运用农耕技术与智慧,保护和发展传统农耕文化。

通过举办农耕技术比赛、农民知识讲座等活动,提高农村居民对农耕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七、助力农民书法农村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农村特色。

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推动农民书法的普及和发展,组织书法培训班、举办书法比赛等活动,让更多农村居民参与其中,提高书法艺术水平,丰富农村文化内涵。

新农村教育中和谐文化建设论文

新农村教育中和谐文化建设论文

浅谈新农村教育中的和谐文化建设摘要:和谐文化,是推进新农村教育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本文通过对赫章县平山乡农村学校的调查,对农村创建教育和谐文化的机制、条件、策略等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新农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1人类跨入新世纪,全球化浪潮汹涌而来,波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并为我们重新审视周围的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侧重于全球意识、规则意识、全民意识、危机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并在培养目标和教育方法等方面为新农村教育的和谐文化做贡献。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9亿左右人,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

为更好地了解新农村教育现状,我在2007年暑期通过“三下乡”及“春晖行动”等社会实践活动的走访和询问,对贵州省赫章县平山乡中寨村教育情况进行调查与思考,发现新农村教育出现如教育经费不足、构建和谐文化和学校机制的欠缺等严重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新农村教育的良性循环,而且使当地农民对新知识的吸收及民主与法治的贯彻实施造成障碍。

这不但是问题而且将是新农村教育的危机。

目前,要克服中寨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改变新农村教育现状,我认为,最迫切的是建立以下有效机制。

一、全球化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新中国建立以后,以新的政治生活为背景,以新的教育体系为核心的新型的政治社会化模式基本形成。

这个教育体系使共产主义理论、理想和信念成为巩固新政权、建立新国家的重要政治资源。

于是,政治社会化与国家政治建设之间一开始就形成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

在这其中,国家政治社会化核心机制的教育体系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尤其是改革开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其作用的发挥不仅是决定国家现代化成败的关键,而且也是决定社会主义在中国社会的前途和命运的关键。

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应对论文

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应对论文

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摘要】文化建设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加强文化建设,尤其是如何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结合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实际,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文化繁荣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村建设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加快推进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大幕就此拉开……。

一、现阶段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虽然新农村文化建设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仍然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和现实困境。

(一)思想意识形态的落后性和认识不清是阻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想根源一是传统的农业文化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阻碍新农村文化建设。

农民思想意识具有保守的特点。

当代中国农民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道德标准等既体现出农业文化中过于保守实用而缺乏激情,也体现了斤斤计较、锱铢必争的小农意识。

当传统文化中的腐朽因素与现代社会发展中不良文化相结合,扩大了中国农业文化中的腐朽因素,使得原有的小农意识益发突显,表现为盲目攀比成风、封建迷信盛行、赌博等低俗文化泛滥。

二是基层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在农村,经济上的脱贫致富是考核各级政府政绩的重要参考,而文化建设尚未纳入大多数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

基层领导对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与政治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

(二)城乡差异、地域差异使文化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一是城乡发展的二元经济模式使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农村文化发展落后甚至与城市文化发展相脱节。

在市场经济经济条件下的城乡二元经济模式使社会文化不可避免出现了城乡差别,一方面,城市文化的发展与农村文化发展脱节,另一方面,城市文化冲击乡村文化,使农民产生了与自身经济发展相异的文化,使农村文化出现盲目的仿效,势必造成农村文化与地方特色相脱节,出现“亮点不亮,特色不明”的混合局面。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建设美丽幸福新农村[论文]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建设美丽幸福新农村[论文]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建设美丽幸福新农村摘要:抓文化就是抓发展,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就是提高致富能力,是构建美丽幸福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手段。

乡镇领导要总抓,要形成文化阵地管理合力。

多方筹集资金,多种方式建设文化中心,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多种文化活动,形成群众文化生活的新气象。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210-01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市各乡镇认真贯彻中央一系列农村工作文件精神,加大深化改革步伐,坚持“工业兴乡,强镇富民”发展道路,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乡村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向着小康之路不断迈进。

然而,“小康”是个综合概念,既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建设、环境,也包括文化建设,“五位一体”,不可或缺。

与我们建德农村经济快速走向小康同步发展的是,乡镇广大农民多年来已改变了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生活方式,实现了从充实“钱袋”到充实“脑袋”转变,普通村民、科技带头人、科学种田户、乡镇企业老板都有追求健康、向上、丰富的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

但以前乡镇文化设施建设比较落后,文化档次不高,乡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乡村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文化建设严重滞后已成为“小康”生活建设的短板。

立足乡镇文化资源,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培育新型农民,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属性和特点的路子,营造一个人人参与活动的求乐、求健、求知、求美的良好氛围,建设美丽幸福新农村。

一、形成领导主抓、群众积极参与的农村文化工作局面为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工程顺利发展,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实地调研,了解情况,形成乡镇街道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联村干部协调配合、各村支部、村委具体开展的村文化建设工作领导机制,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活动管理充分吸收群众意见,从而形成文化阵地管理合力,确保各村各类活动规范有序开展,确保农村文化建设的各项决策能够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研究分析和对策措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研究分析和对策措施
(一)投入严重不足,资金远远跟不上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式
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88607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5096亿元,增长27.2%;农村增长18%,与城镇投资相比,差距明显。(1)投资的不足,一是严重影响农村水利设施的维修和建设。二是影响农业投资。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应用程度较低,农业装备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方式落后,大多地方仍旧是以“锄头加扁担”和家庭单干为主的传统方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业投资太少,特别是农业研究和推广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2)影响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一直落后于城市,尽管近年来,这个问题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资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仍显滞后。(3)城市与农村在教育资源配制上也存在巨大差异。如河南省2003年全省生均教育事业费城市初中平均值为601元、小学为768元,而农村则分别为539元和728元。河南农村小学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不足城镇的三分之一。(4)我国农村很多家庭因为无力承担子女受教育的费用,导致大量农村学生失学辍学。据统计,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已有5%到10%的适龄儿童没机会入小学,更有15%到30%的小孩未能上初中。(5)高辍学率在农村的初中阶段已经很明显,有的地方甚至高达20%—30%.
二、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近七成。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建设已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呈现出一系列明显而积极的趋势。但是,在总体上看,农业农村发展仍然面临很多挑战,仍处在艰难的爬坡过坎阶段,存在许多问题。
学 号:1041001200096
指导教师:
定稿日期:2011年11月3日

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论文--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论文--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论文–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一、引言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是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

乡风文明建设是指通过在农村社区层面推动文明乡风,不断提升农村社会文明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实践,以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进行几点思考,以期为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意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对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乡风文明建设有助于增强农村居民的文明素养和道德观念,提高社会道德水平,促进秩序良好的社会交往和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其次,乡风文明建设可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农村居民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最后,乡风文明建设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为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关键要素实施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需要关注几个关键要素:教育、制度、道德和自律。

1. 教育教育是培养农村居民文明素养和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

在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应加强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注重德育教育的普及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要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参与终身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

2. 制度建立健全的制度是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应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基层自治和社区治理机制,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规范化管理。

同时,要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宣传和教育,使农村居民充分了解相关制度和规章,自觉遵守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3. 道德培育良好的道德观念是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核心。

要加强农村道德建设,提倡诚信、守法、克己奉公、互助友善等良好的道德风尚。

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道德宣传和教育,引导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4. 自律自律是每个农村居民的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

要倡导农村居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自觉参与农村社区的建设和管理。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重要地位文论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重要地位文论文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摘要]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作为农村建设重要内容的农村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农村文化的重要性正在被全社会所认同。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文首先从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入手,分析了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重应有之义;继而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做出分析。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特别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①新时期不断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使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与精神需求不断得到满足,这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还是新形势下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文化建设,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着力点。

因此,农村文化建设及其发展在目前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一、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这几项要求与目标,不仅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目标,而且也是文化建设的目标与要求。

都与农村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对农村文化建设提出的明确的要求。

“生产发展”不但是指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也包括农村文化产业等非农业生产经营的发展。

而在我国非农业生产经营项目发展比较缓慢,要切实改善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他们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就要求不仅要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等一些非农业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8138 农村研究论文
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过程中,要切实让农民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要善于调动蕴含在民间的“乡土艺术家”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的积极性,活动形式必须灵活多样,为广大农民中所喜闻乐见。

这样既可以增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效果,又可以培植和丰富农村特色文化,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保证新农村文化的进展,促进农村的文化素质涵养。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一)总体要求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三)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己的民主权利。

(四)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主要指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
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愿望。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乡村文化建设,通过送戏下乡、电影下乡、科技卫生下乡等活动,通过农家书屋、文化大院、乡镇文化站建设,以及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改善了乡村文化发展条件,维护和规范了乡村秩序,有效促进了乡村文化发展。

同时,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是需求强烈与供给不足。

一方面乡村公共文化活动日趋减少,以前为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庙会、唱戏等民间优秀文化活动逐渐衰弱,而国家主导的送戏下乡、电影下乡等供给数量和质量与农民需求不一致或不能满足需求。

另一方面公共文化设施供给不足,传统文化阵地年久失修,正逐步消失。

二是组织管理体制不顺。

一方面以婚姻、孝道为代表的家庭伦理呈现微幅衰退,礼貌谦让、诚信善良和勤俭持家等社会道德规范急剧滑坡,另一方面封建迷信开始活跃,打麻将、斗地主等赌博之风禁而不止,邪教传播有一定市场。

三、对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我国加快推进惠及十几亿人民的小康社会建设,其中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文化建设是其十分重要的方面。

针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人员从理论上论证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从分析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入手,提出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对策,认为必须构建新时期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梳理分析各种观点和见解,对进一步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一定启示。

(一)切实加强领导,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把基层文化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列入年度目标考核责任制,考核从整体出发,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进行,文化工作在考核体系里占的比重要在l\4左右。

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对工作不力的,要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加大投入,把基层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按照山东省文化厅[1997]第8号《关于重新修订、印发(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标准>的通知》的规定,用
于文化事业的经费(不含基本建设投资)不少于上年财政收入的1%,或按当地人口数额年人均1元列支,重大活动事项单独拨款。

因此,基层文化建设所需经费要列入各级地方财政预算,建立文化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切实提高政府投入的效益和效率,积极争取将重点文化建设工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活动、重点工作所需经费、文化设施维护经费和必要的日常办公经费等纳入财政支出总盘子,不断加大对文化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

(三)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全面建设县、乡、村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按照“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的工作原则,发展县、乡、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以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为重点,全面加强和完善乡镇、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第一,在县一级建设好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

第二,进行基层文化站、文化大院建设。

按照国家到2 01 0年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目标,统一规划,分级负责,整体筹划,分步实施,建设好具备书报阅读、广播电影电视播放、信息提供、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普教育、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综合
性功能的乡镇综合文化站。

在每个行政村建成有文化活动、图书阅览、文化资源共享、党员远程教育、农民科普、电影放映等功能的农村文化大院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四)不断稳定和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干部队伍建设
随着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今后文化工作将面临更加繁重的任务,仅靠当前一个文化站一名文化站长的局面很难适应形势发展。

结合外地市建制情况,建议在人口过5万的乡镇办事处设文化站长1名,一般工作人员2名;人口少于5万的乡镇办事处设文化站长一名,一般工作人员1名。

(五)在不断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完善农村文化设施
加强农村文化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农村文化活‘动要贴近群众的生产生活,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在坚持“群众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开展富有乡土特色、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大力培育文明乡风,建立健全并大力宣传诚信守法、尊老爱幼、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村规民约,全面提高农民素质,逐步破除当前农村存在的不良习俗和社会风气,使健
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并深入千家万户,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

四、结语
总之,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积极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的农民,农民的主动性、创造性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因,新农村建设的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那么,如何促进新农村文化的建设呢?笔者以上通过本文对其问题为大家进行展开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