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知识体系
四年级下册科学笔记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科学笔记第一单元1、电和我们的生活一、调查家中的电器(1)电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2)电有不同的种类: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
日常使用的电可以分为交流电和干电池。
交流电有220V的电和高压电。
(3)电还可以分为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没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
(4)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5)36V以下的电对人体无伤害。
二、交流我们知道的电的知识,注意要安全用电。
2、点亮我的小灯泡玻璃泡铜帽(正极)外包皮灯丝电池小灯泡金属架电线连接点(金属螺纹和焊点)锌壳(负极)金属丝短路——电池两端直接用电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断路——电没有流过小灯泡。
我们发现:只要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连上,小灯泡就会亮。
3、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一、使用灯座的小电灯二、点亮更多的灯泡:串联4、电路出故障了一、什么地方会出故障(1)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2)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
(3)可能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小灯泡坏了、电池电量不足、电线的连接、灯座坏了……二、做个电路检测器安全警告: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5、导体和绝缘体一、检测区分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1)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导体。
(2)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绝缘体。
二、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和安全用电事项(1)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2)安全用电要好好保护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
6、我来做个小开关一、观察手电筒(1)开关是一种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2)开关用导体和绝缘体两种材料组成。
二、做一个开关三、红、绿、黄灯7、里面是怎样连接的一、猜测里面是怎样连接的注意:电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是通路;电不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是短路。
四下第1单元笔记
四下第1单元笔记
以下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笔记,涵盖了知识点和关键概念:
1. 大数的认识:
大数是指很大的数,通常超过一万或者一亿。
我们用十进制数来表示大数,使用“万”、“亿”等作为大数的单位。
读法:从高位读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对于连续的0,只读一次“零”。
写法:从高位写起,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2. 近似数:
近似数是指接近准确值的数,通常表示一个数的近似值。
近似数的取法有“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和“去尾法”。
3. 十进制计数法:
十进制数是指使用0、1、2、3、4、5、6、7、8、9十个数字表示的数。
每相邻两个数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的产生:
数字符号的发明:古代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最初有0、1、2、3、4、5、6、7、8、9十个数字符号。
位置值的发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表示更大的数,于是有了位置
值制,也就是每个数字符号所占的位置都有一个名称,叫做数位。
以上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说课稿(说课稿)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说课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内容主要涉及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
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通过这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将两个分数相加或相减,以及如何将整数和分数相加或相减。
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第二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将两个分数相乘或相除,以及如何将整数和分数相乘或相除。
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时,我们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对于新的知识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是,分数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抽象,他们可能对于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规则有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达到的能力和水平的明确表述。
对于这两个单元的教学,我们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理解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过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并能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明确指出。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笔记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笔记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笔记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单元主题:这个单元主要围绕“自然景观”展开,包括对自然世界的探索和观察,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和变化,以及探索自然现象的奥秘。
2. 关键知识点:
自然景观的分类:这个单元会介绍不同类型的自然景观,例如森林、草原、沙漠、海洋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生态系统。
动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学生将学习动植物的生长过程、生命周期和变化,例如从幼年到老年的变化,动植物的繁殖等。
自然现象的奥秘:这个单元还会介绍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例如极光、彩虹、海市蜃楼等,以及它们的科学原理。
3. 学习方法:
观察和实验: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和变化,例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昆虫饲养实验等。
地图和影像资料:学生可以通过地图和影像资料来了解不同自然景观的特点和分布,例如世界各地的森林分布图等。
探索和发现:学生可以通过探索和发现来了解一些自然现象的奥秘,例如进行彩虹形成实验等。
4. 学习态度:这个单元强调对自然世界的尊重和保护,学生应该树立环保意识,了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5. 学习目标:
了解不同类型的自然景观和它们的特点。
掌握动植物的生长和变化过程。
能够解释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的科学原理。
树立环保意识,了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以上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笔记主要内容,供您参考。
四年级下册科学素材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
第一课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1、生活中有许多静电现象,比如:打雷、干燥寒冷的天气,手碰及金属把手,会有被电击的感觉等现象。
2、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与非生物。
3、电荷有正电荷、负电荷两种。
4、物体中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物体就不显示带电了。
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正负电荷数量不同,使物体带电。
5、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6、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电源(动力);电路。
7、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
第二课时点亮小灯泡1、小灯泡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两处连接点组成。
2、电流方向:从电池正极出发,流过用电器,会到电池负极。
只有电流流过灯丝,小灯泡才会发光。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电流没有形成回路,断开了,这种现象叫断路。
(电池结构)5、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瞬间发热发烫,小灯泡不仅不发光,电池也会被损坏。
第三课时 简单电路1、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导线、电池、小灯泡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电路。
如下图2、一个简单电路需要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池。
3、电路有串联和并联两种连接方式。
家里照明电路通常用并联的方式连接的。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明显区别: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相互无影响。
第四课时 电路出故障了 1、电路出故障了,可以用电路检或测器来检测电路中的故障2、2、电路检测器:3、检测元件时,要拆卸电池,把元件拆下来继续检测。
第五课时导体和绝缘体1、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导体,常见的导体有铜、铁、铝等金属、人体、大地、铅笔芯等。
2、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有塑科、橡胶、陶瓷、玻璃、干木头等。
3、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我能填空:1、电路是指由电源、导线、用电器等电器元件连接而形成的电流通路。
2、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3、电路连接一般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是用并联方法连接的。
4、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
5、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
相同电荷接触时相互排斥,不同电荷接触时相互吸引。
6、闪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避雷针是根据尖端放电的原理制成的(见书P19资料料库)。
二、我能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15分)(√)1、冬天脱下毛衣经常会听到啪啪的响声,这是一种静电现象。
(×)2、电器都是用电的器具,不需要用绝缘体材料。
(×)3、用1.5V的干电池做电的实验很安全。
[注:短路可能着火,很多节电池串联(电压超过36伏)也有危险](×)4、家用电灯都是串联起来,连接比较方便。
(√)5、不能用湿抹布去擦带电的用电器。
(√)6、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起来时,会发生短路。
(√)7、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是否通电之前,两个检测头要先相互接触一下,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
(√)8、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好好保护这些绝缘体。
(√)9、对人体来说,低于36∨的电压是安全的。
(×)10、不管是低压电还是高压电,不直接碰到是绝对不会触电的。
(注:高低压电四周的水或潮湿的空气,也容易导电)(×)11、电线外面包着的塑料仅仅是为了防止电线生锈。
(√)12、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避雨。
(√)13、人体和大地都是导体。
(√)14、在家里和学校里的电线、插座的电一般都是220V的交流电。
(×)15、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只有电池没有电了,灯泡才不会亮。
[注:导线接触不良(断路)或接成短路,灯泡就不会亮。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知识点.doc
1879 年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
1、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直流电。
交流电有220V 的电和高压电,会致人死亡。
所以不能用来做科学实验。
(发电厂出的、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 的交流电,5500V 以上的高压电也是一种交流电,这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
电在电路中流动和工两种电都有触电危险。
干电池里的电是没有触电危险的。
)①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发光。
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负极,形成1、电有不同的种类:根据电的形成可以把电分为: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三大类;根据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的危险程度可以把电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
3、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
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当电池的这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
电有不同的种类: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
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对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
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是通路。
电不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3、常见的静电现象:打雷闪电;毛衣,会看到火花并听到“劈啪声”;梳头时头发和梳子会相互这两点间是断路。
吸引;塑料梳子在身上摩擦后,能吸起碎纸片;冬天干燥时,两个人相互接触会有触电的感觉等。
4、家用电是220V 的交流电,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不能用来做科学实验。
4、静电存在于所有物质之中,平时不显示带电,是因为物质同时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
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路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单电③简电了。
一个简单的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构成。
4、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所以当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知识点归纳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知识点归纳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学问点归纳1、静电存在于全部物质之中,平常不显示带电,是由于物质同时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
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外表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2、塑料梳子梳理枯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所以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常见的静电现象:打雷闪电、冬天脱毛衣,会看到火花并听到“劈啪声”、梳头时头发和梳子会相互吸引、塑料梳子在身上摩擦后,能吸起碎纸片、冬天枯燥时,两个人相互接触会有触电的感觉等。
5、要想使电荷流淌起来产生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6、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
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当电池的这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对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
7、家用电是220V的沟通电,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不能用来做科学试验。
8、一个简洁的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构成。
9、在使用电路检测器时,要首先接触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接触头,假如灯泡亮,就可以对被测物体进展检测了,检测时要进展屡次检测。
10、能够使电流流过的物质,我们称为导体,金属一般都是导体;不能使电流流过的物质,我们称为绝缘体。
人体和大地都是导体。
11、开关是电路中掌握电流通断的元件。
12、两个小灯泡并联时要比串联时亮一些;两节干电池串联时要比并联时亮一些;电池串联时,电压相加;电池并联时,电压不变,还是一节电池的电压。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第一
1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电》的第 一课。
a
2
说教材
本课是《电》单元的起始课,主 要是让学生对电的本质有一个初步 的认识,感受到电并不神秘,它就 存在于我们身边,为学生后面学习 电的其他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将本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 体验静电现象。第二、不一样的电 荷。第三、让电荷流动起来。
a
a
9
说教学目标
巩固练习: 1、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
知识 2、学生畅谈收获,加深记忆
课后拓展: 科学小实验——会弯曲的水
a
10
a
11
a
12
a
7
说教学程序
导入: 与学生比赛,引发学生思考,揭题
第一部分: 体验静电现象 (进行科学概念目标1) 1、讲述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体验课堂上的静电现象
a
8
说教学目标
第二部分: 不一样的电荷(科学概念目标2) 1、认识正负电荷 2、认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进行过程与方法目标)
第三部分: 让电荷流动起来(科学概念目标3)
视频资料
多料格尺、 塑料吸管、塑料绳毽子、动物毛 皮、泡沫板、几个气球、绑气球 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夹子、 观察实验记录表、图片教具和多 媒体课件。
a
6
说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自主研究身边的静电现象。
教学重点: 能够解释静电现象。 教学难点: 认识正负电荷及相关性质。
3
说学生
在一课时内要让学生对静电
现象进行全面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所以学生对静电现象的认识只能 是初步而又概括的。这些认识将 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电的本质,是 学生学习其他电的知识的基础。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素材第一单元电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素材第一单元电教科版第一单元电一、填空:1、1879年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
2、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因此物体不显示带电。
当物体受到外界阻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3、在干燥而冰冷的天气里,用手触及门的金属把手,经常会有被电击的感受;脱下毛衣时,经常会发出啪啪的响声;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头发,梳子会吸引头发;用梳子慢慢接近纸屑,梳子会吸引纸屑;摘下羊毛织成的帽子,帽子会吸引头发;用一块羊毛制品摩擦气球的一个侧面,将气球那个侧4、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而且当它们靠近时会发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注:梳子与头发摩擦后,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
他们靠近时会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5、将两个充气气球紧挨着悬挂在木尺上,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这时两个气球相互排斥,这是因为两个气球带上了相同的电荷(-),同种电相互排斥。
如图:6、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便物体带上静电。
7、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能连续流淌。
要想使电荷流淌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确实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淌。
8、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9、导线、电池和小灯泡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电路,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发光。
10、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如电视机、电冰箱、电灯等差不多上借助电源、电路才能正常工作的。
11、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电差不多上靠电源提供的,如电池、发电机等。
有了能流淌的电,才能点亮灯泡,用上各种电器。
12、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的电源。
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电 教学导案
第一单元电一、单元教学意义当我们轻轻闭合开关:电灯就会发出光,收音机就会播放动听的乐曲,电视机就会呈现五彩缤纷的画面……这一切对我们来说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了。
电的大规模应用,是基于人类对电的不断探究。
孩子们也对电感兴趣。
这一单元将借助导线、灯泡、电池等电器元件和许多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的初步概念,促进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本单元的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学生将首先对身边的静电现象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静电现象在学生们的身边经常会发生。
在这一课中,他们将知道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电荷转移而形成的。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如果电荷能持续地向一个方向流动,就会产生电流。
这些是学生们建立电概念的基础。
接下来在“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电路出故障了”三课中,学生将开展对电路的研究。
用一根电线和一个电池使小灯泡发光。
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四年级的学生仍会津津有味地参与到活动中。
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
而在一次次使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中,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
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将使他们连接的电路更加稳定,并便于操作。
为了“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学生将探索不同电路连接方式对小灯泡的影响。
在电路中,如果某个地方连接不好或者某个电器元件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灯泡不亮。
“电路出故障了”一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寻找电路故障的过程中,将自制的“电路检测器”作为重要的检测工具。
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将形成关于电的一些重要概念,如“电是一种能源,它能使物体发光、发热”“要使小灯泡发光,电必须流经包括电池在内的完整的回路”“用相同的材料可以连接不同的电路”等。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将使学生对身边物质性质的认识得到发展,同时对电的理解也得到加深。
本单元还在导体与绝缘体的认识基础上,安排了“做个小开关”一课,旨在使学生把已形成的电路概念进一步发展为一个“可以控制的电路”,同时也深化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
教科版本小学四年级的科学下册的总结复习要点总结第一单元总结复习《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重点第一单元《电》第一单元《电》1879 年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灯,此后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
经过摩擦能够使物体带静电,带静电的物体能够吸引较轻的物体。
生活中有好多静电现象。
比如:⑴在干燥而严寒的天气里,用手涉及门的金属把手,常常会有被电击的感觉;⑵在干燥的季节脱下毛衣时,常常会发出啪啪的响声;⑶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靠近头发,梳子会吸引头发;⑷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靠近小纸屑,梳子会吸引小纸屑;⑸冬天摘掉毛线帽的瞬时,头发竖起来;⑹天空中的闪电;⑺用手触摸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头发直立,, 都是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存在于全部物体之中,包含人在内的全部生物和非生物。
1.5 物质同时拥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因为正、负电荷数目相等,互相抵消,因此物体不显示带电。
梳子与头发摩擦后,梳子带上负电荷,头发带上正电荷,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将两个充气气球紧挨着悬挂在木尺上,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互相接触的部位,这时两个气球互相排挤,这是因为两个气球带上了同样的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挤。
1.8 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互相吸引,有时互相排挤。
即当两个物体带不一样电荷时就互相吸引,带同样电荷时就互相排挤。
这与磁铁的异极相吸,同极相斥的性质相像。
电荷接触时,同种电荷互相排挤;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当物体遇到外界影响(比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目不同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进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可是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可以流动。
电荷在电路中连续流动起来能够产生电流。
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结而成的电流通路,称为电路。
让电流连续流动起来就会产生电流,“电荷的流动就像缆绳上的缆车,导线上全部的电荷都同时流动”。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电复习知识点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电复习知识点(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电复习知识点唐代兵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在类的生物和非生物。
2、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答: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什么时候带电呢(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3、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
而且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4、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5、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但是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
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二是要有电路。
(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6、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
7、小灯泡的结构分为: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两个)(图如课本第5页所示)。
只有电流通过灯丝的时候,小灯泡才能发光。
8、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是电池的正极,用符号“+”表示,另一端是锌壳,是电池的负极,用符号“-”表示。
9、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电线就会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被损坏。
10、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电路一般由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组成。
11、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12、电可以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和有触电危险的两大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电)知识体系
⊕、负电荷○;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擦气球皮后,羊毛带正电,气球皮带负电)
天手摸门的金属把手经常有被电击的感觉;脱毛衣时经常会发出啪啪的响声和电火花
+导线+用电器)
+ ,扁平的另一端为负极—(短路:电池的两端直接被导线相连;电路短路时导线会发热发烫、灯泡不能亮、电池损坏)
(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导体让电流通过,而绝缘体使我们不直接接触电流
结构:灯丝、金属架、玻璃泡、连接点(必须使两个连接点都被导线连接起来,也就是让电流经过灯丝时灯泡才会亮)灯泡亮起来的条件:电路必须是通路(回路)
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工作状态的装置
开关中的材料:必须由导体和绝缘体构成,否则会使电路总是处
于通路状态(全是导体时)或断路状态(全是绝
缘体时)
开关的应用:红绿灯(可增加多个灯)
,电压等于各
个电池的电压之和
,电压不变,
等于每一个电池的电压
1.导线要画成方折形状,不能弯曲。
2.电流方向(电源外面的
电路中)从电池正极流向负极,要流经灯泡的灯丝。
3.注意连
接方式(并联或串联)
生活中的用电: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很多地方需要电
用电安全:1.不能用家里的电做简单电路实验(家里的电压是220伏>36伏的安全电)
2.不能用手或者湿布直接接触裸露的导线和开关。